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篇1

来自加拿大和美国、意大利的四位学者的演讲构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单元,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国际艺术与文化管理协会(AIMAC)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先生通过六个维度。即市场营销导向、顾客服务理念、体验型营销、艺术体验者的动机分析和顾客再次消费的意图情感、参与度和满意度等后消费行为的分析,以及文化体验与消费者共同创作的互动性,阐述了艺术市场营销与消费体验的关系。他特别把目前国际学者的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了三个概念,即美学体验、服务体验与消费体验,并提出了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的理念。

意大利米兰BOCCONI大学公共与非盈利管理教授阿里克斯。图里尼以BOCCONI经验为视角产出公共政策制订的三种理念,其一,第一手资料公共决策是多层次性,不仅仅是政府决策的层面,而且也是文化组织的决策层面,特别是有可能是项目决策的层次;其二,基于第一手资料公共决策,他提出了三个类型,一是创新性的决策,二是互动性决策,三是情感吸引的决策;其三,他使用实验的方法,为提取第一手资料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

来自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维多利亚・诺兰教授和纽约戏剧发展基金发展总监安・特莱茨是美国著名的艺术管理专家,她们围绕美国当代戏剧艺术能力状况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假设和调研,既设置了六个能力的一般性的关照,同时叉涉及如何论证和确认这六个能力的状况,并且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国外艺术管理的专家的研究,首先表现出视野的开阔,既有宏观的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也有微观的实际运行与操作的研究,既有纵向研究,也有横向研究;其次是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把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大众心理学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又次,能够超越单一的研究角度,上升到一个综合的、全面把握的角度。

来自国内40余所院校及出版社、文化企业的学者环绕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这一核心命题展开演讲和深入的研讨,其中又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跨文化语境下中国艺术管理的宏观审视。涉及这一命题演讲的学者从国内外艺术管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出发,高屋建瓴地分析艺术管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从对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梳理开始,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艺术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论的自觉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等。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三个发展维度”、“三大问题”的总体观察。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认为,跨文化本身是流动的。虚拟空间的形成加快了艺术流动的速度,形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艺术管理具有现代性与社会性,其制度创新值得研究;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并非专指政治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价值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指出,应当科学辨析宏观艺术管理和微观艺术管理的关系,重视对艺术活动客观规律的掌控。不能把艺术管理者等同于行政管理,应当从行政管理的模式和理念里面超越出来;要确立艺术管理的基本理念,科学设置艺术管理学科;要充分认识艺术管理人才的特有品质,重视该类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济南大学江奔东教授强调,艺术与文化管理,需要重视文化规制的问题,要有制衡效果的标准,各机构职责划分是否清楚,规制出台的政策是否合理;内容规制应当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先进文化的标准;文化产业规制需要有立法实施和统一的完整性;面对文化规制,需要科学地掌控政府、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深入论述了宏观艺术管理与围观艺术管理的关系。二者在管理的特征、管理主体与客体、管理使命和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二者是制导被制导的关系,又是相互协同的关系:二者会出现一些冲突与摩擦,应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磨合与化解,使之产生更大的活力。上海师范大学方华从社会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切入研究艺术管理的状况,这一过程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引起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刘素华作了中美国家艺术基金的比较研究,指出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五十年兴衰表明多元文化与共同价值的协调是国家文化治理中的棘手问题,而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如何在价值认同的框架中激发文化活力,既是其直面的挑战,也是其肩负的使命。

第二,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的发展趋向。较多学者针对艺术管理某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予以深入的剖析,许多观点具有深刻的创见。天津音乐学院张蓓荔教授认为跨文化传播要确立科学的理念和标准,寻找相同的精神内涵与情感共鸣;要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力量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格局,用好交流贸易等多种方式;要科学设计项目、制定合理的指标、突出重点、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突出品牌战略,市场战略,合作战略和媒体战略。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字教授针对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指出要跳出旧有的“内向型研究”的局限,以开放的心态开拓“外向型研究”,充分发挥双向视域研究的互补优势,同时积极开展中外合作研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讲述了基于互联网的艺术资源管理。中国文联出版社建立的“中国文学艺术+互联网”这一平台要为每一位艺术家或艺术学家免费做唯一个人的官网,精准和广泛地传播交流学术成果。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应当拓展艺术管理的视野,建立宏大的艺术资源库和艺术交流的巨大平台,这正是科学管理的体现。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军教授切人中国外流文物的回归这一命题,认为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其间既有不同文化碰撞,也有相互的认同。为了实现更多文物的回归,应当审时度势,调动政府、民间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科学管理与运筹的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四川音乐学院廖勇教授探讨了员工与组织、组织内各部门和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构建一个有利于组织高效运作的内外管理生态是现代管理的关键,而遵照相应的组织制度设计和管理生态模式进行秩序井然的有效管理,则为管理的生态法则。

第三,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创意、生产与营销。该课题涉及到艺术管理具体运作的诸多问题,从创意与策划、生产与运营到传播与营销,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提出了“时尚何以先觉、先行和先倡”的命题,认为三个“先”字在市场有一种先导的作用。用这种办法,把时尚的前沿和信息传递给大家,由此从内心对时尚取得一种共鸣。对时尚开发可归纳为四个特点,即时尚和经济一体化;消费的符号也就是炫耀性的消费;时尚产业全球同步进行中,其周期大大缩小;有高附加值,也有高风险。广西艺术学院何清新教授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认为基于族流的对歌文化,隐含着艺术传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想象力。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侯云峰教授以该院创作体验话剧《问心》的经验,阐释了作为艺术管理类专业在管理实践中的探索和经验,是一种基于微观的和实证性的研究。济南大学王玉副教授杨杨分析了中国演艺产业在建设中遇到的收益不确定性较强和资产的可抵押性较弱两方面存在的风险。为使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一要从风险的来源角度准确识别风险;二要采取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选取因素集、因素加权、备择评语、确定评判矩阵四个步骤科学评估风险,为风险处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上海戏剧学院黄海认为,艺术家个人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特点,具有共性的艺术家个人品牌经营策略,包括确立个人品牌核心价值、满足艺术消费受众需要、原创性策略、达成沟通、事件营销、建立个人品牌形象、建立共同品牌。山东艺术学院李冬梅副教授指出,在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中应把媒体融合作为目标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和任务分解,实现摄像、舞美和后期制作的创新,提升节目的影响力。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李囝副教授指出,管理团队的素质将决定艺术表演团体的整体水平。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符合市场要求的营销策略以及与时代同步的创新手段都是艺术表演团体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篇2

关键词:团队决策 ,拓展训练 , 盲阵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rogress,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ll sorts of problems emerge in endlessly. For individual, often faces tough choices; For the organization, hope the inheritance forever. In the daily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Expanding training project of one of the blind can promote people very good arra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Keywords: team decision, training, blind array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荷伯特.A.西蒙(Herbert.A.Simon)曾经对管理下过这样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这个定义说明了决策在组织活动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压力与变数,每个组织随时面临各种情况,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组织的命运,并主导其生存与发展。

一、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简介

决策的本质就是做一个决定。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决策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借助特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二)群体决策的利弊

1.群体决策的优势

群体决策是一种出色的工具,尤其在信息收集的深度和广度上优势极为突出。如果群体成员背景不同,一般能想出更多的办法,做出更深刻的分析。当最终决策时,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进而有更多成员执行这项决策。

2.群体决策的劣势

群体决策的优势常被一些不利因素抵消,如群体决策会浪费时间,容易引起内部冲突,令群体成员感到从众的压力等。

(三)群体决策的方式

群体决策技术有以下几种:互动群体、头脑风暴、名义小组技术、电子会议。

在以上几种技术手段中,头脑风暴以社会压力小、资金成本低、潜在的人际冲突少、任务导向高和群体内聚力强等特点,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二、盲阵

“盲阵”是一个指导参与者如何进行有效群体决策的体验式培训项目。

在盲阵项目进行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戴好眼罩,不得偷看。项目的要求为用给定的工具(打有结的缠在一起的2—3段绳子)做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在项目结束时,所有参与者需要相对均匀的站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

项目开始时,参与者往往会发生激烈的争吵,在没有充分了解绳子情况的前提条件下,就马上开始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结果就是最终希望做成的正方形却成了菱形、梯形、不规则四边形等形状。不能达成任务要求,主要的原因在于缺少有效的团队管理和决策方法。

在该项目中,围绕了解绳子的情况及如何有效形成正方形,造成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冲突,很难形成统一方案,因此无法完成规定目标。项目的具体实施,立体地将群体决策的各种情况形象地展现出来,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群体决策的各个方面。

三、“盲阵”项目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群体决策的有效方法—头脑风暴法

我们常以民主集中的方式开展讨论会,以及一些日常工作会议。遗憾的是,成员间常由于意见不一致而发生激烈的争执,最后无果而终。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盲阵项目完成过程中,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在项目进行前半段,往往以杂乱无章、思维混乱、无结果的讨论而告终。尽管有人了解头脑风暴法,但是因为忽略一些重要环节而影响使用效果。

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为:

1.准备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在于帮助与会人员做好充分准备。

负责人应事先对所议问题进行研究,厘清实质,找到关键,设定目标。同时,应选定参加会议的人员数目,一般以5—10人为宜。然后,将会议时间、地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供参考的资料、设想和需要达到的目标等事宜一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让大家做好充分准备。

2.热身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祥和的氛围,使大家得以放松,进入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

负责人先说明会议的规则,然后随意谈论写有趣的话题,让大家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之后,负责人向队员简洁明确地介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了使大家的表述更具条理性,能够清晰阐释新思路,要记录所有人的发言,并及时整理发言记录。通过对记录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富有创意的见解,以及具有启发性的表述,为下一阶段的畅谈提供参考。

3.畅谈阶段

畅谈是头脑风暴法的创意阶段。为了使大家能够畅所欲言,负责人需要制订相应规则:

(1)不要私下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

(2)不要妨碍及评论他人发言,每人只谈论自身想法。

(3)发表见解时要简单明了,一次发言只谈一种见解。

所有成员自由发言,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使彼此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及时整理会议记录以备查。

4.筛选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在于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方法进行实施。

在会议结束后的一二天内,负责人需了解与会者会后的想法和思路,以补充完善会议记录。然后将想法整理成若干方案,再依据可识别性、创新性、可实施性等指标进行筛选。经过反复比较和优中择优,最后确定1—3个最佳方案。

(二)影响群体做出正确决策的因素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在盲阵项目中,具体表现为某一队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站在旁边,没有任何参与的想法,被其他队员任意支配。

2.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指由于队员期望成为一个受欢迎,合群的成员,因此,往往不会提出不同意见,一般保持沉默,或随意符合。正确意见可能得不到有效表达。

在盲阵项目中,具体表现为队员有参与的愿望,积极进行思考,拥有个人见解,并小声地向周围熟人表述自己的想法。然而,当想法得不到认同时,会不再申明,转而按照其他队员的方法实施操作。

3.意气之争

在群体决策时,由于某一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在自己的意见被其它成员质询或否定时,不能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思考,而是片面狭隘地认为这是不给自己面子,没留台阶,影响个人威信和他人崇敬因而固持己见,并把个人的颜面置于群体发现最佳决策之上,使单纯的不同意见的“是非之争”转变成个人情感上的“意气之争”。

在盲阵项目中,具体表现为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队员会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不满,以声音压倒对方,甚至引发激烈的争吵。

拓展训练项目——盲阵能够很好将群体决策的过程,以游戏的形式全面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生动形象的案例。盲阵项目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该项目能够克服理论学习枯燥、抽象与间接的缺陷。另一方面,所有成员能够参与其中,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认识理解,并掌握群体决策的基本程序及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钢豳.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

 

网络信息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存贮、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也是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领域。

与文献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相类似,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是由它的理论、方法和应用3个部分构成的,其理论是基础,方法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3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免费论文。

一、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理论研究

丹麦皇家图书情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网络信息计量方面的研究贡献巨大。1997年,该学院的T.C.Almind和Peter Ingwersen首先提出了“Webometrics”的概念,标志着网络信息计量学的诞生。1998年,Peter Ingwersen受文献计量学中的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的概念启发提出了网络影响因子(Web Impact Factor,WIF)的概念,用来分析一定时期内相对关注的网站或网页平均被引情况,以此来评价网站在网上的影响力。这篇论文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此后众多学者从概念定义、测度方法、实证分析、应用实践等众多方面对网络影响因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使其成为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前沿热点和重要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证明了文献计量学的经典概念和研究方法可以被成功地应用到网络信息的研究中,此后更多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明确了网络信息计量学作为情报学分支学科的性质。

二、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网络信息计量学并不仅仅是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上的简单应用,它的研究对象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

2.1网络信息的直接计量问题。

如对集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数字信息的计量方法研究,对以字节为单位的信息量和流量的计量研究等。在第63届国际图联大会上,美国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奥尼尔提交的《万维网可存取之信息的特点》一文对万维网信息的统计指标、统计类型及其它问题进行了讨论。奥尼尔认为,目前可以讨论的内容包括:站点的数量、静止的网页数、静止网页的平均规模、交互式网页的数量等;其它的统计内容还包括语言的分布、出版地、网页的平均寿命等。

2.2网上文献、文献信息及其相关特征信息的计量问题。

如网上电子期刊、论文、图书、报告等各种类型的文献,以及文献的分布、学科主题、关键词、著者信息、出版信息等的计量,既涉及一次文献的计量,又涉及网上二、三次文献的计量问题。

对网上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对科学知识增长规律的认识。对文献老化规律的研究,对网络文献半衰期进行更加细致和完善的界定与探索,使网络文献管理趋于合理化。利用传统的引文分析指标——同被引和引文耦等来表明文献之间的定量化关系,可以反映出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勾勒出科学研究的足迹与脉络。

2.3网络结构单元的信息计量问题。

如网络站点的文献信息增长、学科分布、信息传递,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引证和联系等的计量研究。

网站作为网络时代的”知识地图”成为网络计量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网络文献保持着聚类关系,网站之间也有着独特的引用关系。网络文献之间不仅是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更多的是使用了超级链接的方式;不仅仅是参考文献条目,也可能是通过点击得到引用文献的全文。网络计量学研究的正是万维网(引文网)中的web网页(引文)之间的引用关系,同被引与引文耦仍然可以用于揭示站点之间的相关性。

三、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网络信息计量学可借鉴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文献信息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方法等方法。但又不能将是文献计量方法简单地套。目前,网络信息计量中主要适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

3.1链接分析法

链接分析法是在引文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引文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文献资源分布、确定核心期刊、研究科学交流和信息传递规律等。在网络环境中,文献以网页的形式显示在网站上,站点、网页之间通过超链接相关联,因而,网络中的链接就可以看做印刷型文献中的引文。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搜索引擎为网络信息计量研究提供数据来源。McKeman于1996年首先提出了sitation这一新术语,用以研究网页之间的引用关系。Rousseau认为,对网页链接关系的研究与对发表文章的引文研究相似,但又不尽相同,他对网址的分布模式和进人网页的链接作了分析,发现在他所研究的343个网址中最高层域名服从洛特卡分布,而且对这些网址的引用也符合格特卡分布,自引比例约为30%。

3.2统计分析法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是网络信息定量研究的基础,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都离不开统计学的方法。在传统的文献计量学中,对文献信息的统计分析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而由于网络结构的分散和复杂,以及网络信息的丰富,网络计量学需要重新构建针对网络信息测度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将指标与各因素建立起对应关系,从而构建出数学模型,再不断地进行修正,使之趋于合理。

运用统计分析进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绝大多数的印刷版和光盘版数据库已经实现了网上联机查询和检索,为不同领域人员深入研究网络信息的有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已有的数据库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美国科学技术情报所推出的三大索引数据库,即《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艺术和人文科学引文索引》。随着期刊电子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可以通过有偿和无偿的方式很快捷地使用各类大型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如Elsevier,SDOS,Kluweronline,IEEE/IEE等,这些数据库都是进行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除了必备的网络数据库之外,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还必须借助于强大的搜索引擎。

3.3图论分析法

在图论中,图是网络的一种数学表达。网络是由结点和边所组成的,结点之间通过边相连接。在有向图中,边表示结点之间的定向联系,Web就是有向图的一个例子,其中的网页对应于结点,而超链接则表示边。

近些年来,网络计量学的许多研究工作已经开始从图形的角度来对网络进行研究,分析网页间超链接的拓扑结构,以直观反映网页之间的连接关系。A.Broder等人利用搜索引擎Altavista收集了200兆的网页和15亿个链接,并采用图形分析法对本地和全球网络图形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看起来像“领结”形状的网络结构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图的数据库模型。

四、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前景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

网络信息计量学可应用于网站信息资源评价及网站评价,就像引文分析可以用于确定网络信息资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利用网站的链接和被链接情况,可以确定网站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通过统计网站、网页的点击率,可以确定类似于核心期刊的“核心网站”和“核心网页”。“核心网站”和“核心网页”的确定有助于用户快速查找和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增强上网的目的性,提高获取所需信息的准确度和快捷度。免费论文。

4.2网络信息计量学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信息必将逐渐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主体。网络信息计量学可以提供定量依据和科学方法,在探明各类型信息数量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增长和老化规律,判断信息的价值和时效性,从而指导数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使有价值的信息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使信息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文献信息规律反映出的学术动态和信息利用规律反映出的读者需求,可以指导数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例如,分析著者信息,可以发现具有不同数量论文的作者的分布规律,进而揭示科学工作者生产科学文献的能力,并可以据此预测科学家数量的增长和科学发展的趋势等。

4.3网络信息计量学对搜索引擎检索功能的改进

文献信息规律的研究将使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更方便用户查寻。例如,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且同一类信息分散在网络的很多地方,使信息查准和查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免费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确定出某一信息相对集中的网站,就会指导用户进行有目的地查找。

4.4从网络信息的交流研究各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实现对网络信息的预测

在万维网上,一个网页或网站可能随时增加新内容而成为新网页、新网站;也可能因过时而从网上消失;个人主页和网站也可因内容长期未更新而被主页空间提供者关闭;一些网站也可能因不善经营而关闭,加上一些网站不时更新,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变化迅速。这同样也带来了信息老化的加速,甚至可能其速度还高于信息增长速度。通过分析某一领域网络资源增长、老化、引证情况,可以直接或间接把握该领域的学科发展趋势及其热点问题。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探讨各学科发展趋势,分析建立新的科学发展指标,为有关科技决策提供参考,这是网络计量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邱均平,张洋.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9)

2.鞠延玲.我国网络计量学研究热点分析[J].科技信息,2008(9)

3.张洋.国内外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08(5)

4.赵启民.网络计量学的应用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篇4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教育 素质教育 拓展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1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为了响应国家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一、“3+1”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一)概念界定

“3+1”人才培养模式是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教师在长期从事职业教育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其中“3”是指思想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证书;“1”指在合格毕业条件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接受拓展技能培训教育,再打造、再提升,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二)目标定位

“3+1”人才培养模式将“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提出,包括“职业素养”“人本素养”“自修素养”和“行为习惯”等。同时贯彻执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学历+能力,做人更重要”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结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工作过程导向等高职理念制定“教、学、做”为一体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发展特点,施行“天生我才必有用”“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的学生成才观。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3+1”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为学生,是将学生培养成职业人的过程。培养过程中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技能教育”同步协调进行,三者实现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融合。素质教育是对专业教育和拓展技能教育的保障;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和拓展技能教育的主体;拓展技能教育是对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完善。

(一)素质教育框架

“素质教育”以服务专业教育为主,同时也是对学生整体个人素质进行综合培养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职业素养、人本素养、自修素养和行为习惯等。素质教育融入在专业教育和拓展技能教育中,学生处于不同的培养过程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理想、信念、法律常识、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礼貌礼仪、公共关系、语言艺术、成才创业等,着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进入专业教育后更多的是侧重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除基本的素质培训课外,更多的是将各种职业要求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常规中,使学生能够做到专业技能与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同步提升。

(二)专业教育框架

依照“3+1”模式中的专业教育理念,一个学生要转变成为成熟的职业人,必须经过三个教育环节,即“学校教育”“校企合作教育”“企业教育”。

学校教育依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开发理念,同时嵌入“双证”培养,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育开展实习实训,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

校企合作教育是对专业教育中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强化和提升。该阶段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理念的具体实施表现,其中包括嵌入式双证培养、工作过程导向、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教学以及企业文化、企业规章、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等专业素质教学。该阶段可与学校教育协调开展,只是该阶段教学要求比学校教育稍高。

企业教育是开展工作交替的最主要环节,也是对由学生到职业人转化的最后促成阶段,该阶段更多是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一种考验与规范。就专业教育方式来说主要是顶岗实习和正式上岗,是学生独立从事职业岗位工作的阶段。

(三)拓展技能教育框架

“拓展技能教育”主要依托学校专设的技能培训学院集中统筹管理。各项目开设在学校内各二级教学单位及研发机构,各部门根据所设专业配合技能学院开设资格认定项目、专业素质项目和综合素质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内、专业外或兴趣爱好类技能拓展项目进行培训。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就所选技能项目参加相应的国家资格认证考试,目的是培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素质全面的学生。

三、“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专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

专业教育作为“3+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体环节,以培养学生的高技能为主,职业素质教育为辅。在专业课程设计中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原则,即: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状况、市场人才需求特点、专业自身特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首先,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状况是对所开设专业在整个产业生态链中的发展状况,深入研究该方面要素可谓学校现有专业的教学定位及创新性专业方向开设提供经济发展宏观方面的指导;其次,市场人才需求特点,即深入调查研究所设专业近几年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及专业技能发展要求特点,为制定特定时期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标准;第三,专业自身特点,该要素重点分析所设专业发展中对各种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需求特点,并积极开拓和建构所设专业与其他专业技能之间的联系,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第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该理念是当前能够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科学理念。基于以上参考要素和原则,在教学内容开发中重点依托工作过程理念下的工作任务驱动,即将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结合后进行职业技能转化,并将相应技能以项目化教学方式展开。

(二)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及考核办法

素质教育环节主要由学校聘请各行业专家学者,对学生开展系列素质教育讲座,并与辅导员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安排包括入学素质教育和三学年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军训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文明礼仪习惯、人文素质、心理健康、吃苦耐劳精神、职业素养、正确就业观等方面。素质教育理论课讲座由学生处统筹安排,有参培单位学生科组织参加学习。完成阶段性课程学习后,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指导学生处统一命题,组织阶段性考试,并聘请学生处、校企合作单位人事专员、企业单位人事专员对学生进行面试考核,学生成绩有笔试和面试两方面按相应比例构成,合格者颁发学校“3+1”素质教育合格证书。

(三)拓展技能教育的有效性及实效性保障

拓展技能教育主要为开拓学生专业内、专业外和综合性专业素质而开设,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要求,融合学院嵌入式“双证”培养模式。学生根据专业爱好、个性特长和社会不断变化的就业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拓展技能培训项目参加培训,以拓展或延伸所学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就业竞争力。培训项目主讲由技能学院聘请校内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或行业专家担任。项目培训完成后,以教学质量管理中心为主导,由技能培训学院组织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单位、企业单位及技能鉴定中心共同考核,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同时,学生可参加同一项目的国家资格认证考试,合格者还可获得国家技能资格认证证书。

(四)“3+1”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

针对“3+1”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拓展技能教育三个环节的特点,制定“责任书”制下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责任书”制下的三方主体即为: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教师、学生。教学质量管理中心作为教学质量监督、考核及统筹与管理机构,教师作为“教”这一环节的主体,学生作为“学”过程中的主体。三方协议书中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即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及教学中职业能力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常规、专业素质等学习要求;教学质量管理中心的质量监督、考核和统筹协调职责要求。最后由教学质量管理中心统一协调各部门及主体要素,多方面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互动过程的顺利开展,共同完成各教学环节的评价和考核。

四、结束语

“3+1”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其内涵与外延,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根据教学过程、学生就业等存在的问题,实时调整各教育模块的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深入探索各教学模块间的合理构成及融合方式。将“专业教育”作为“3+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主体”,将“素质教育”作为该模式的“精神”和“灵魂”,将“拓展技能教育”作为该模式的“升华”与“完善”,形成了“一体两翼”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更好地创业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3+1”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科研成果(项目编号:102409)

参考文献:

[1]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

[2]刘鸫根,陈侃贞.高职院校“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篇5

关键词:科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47-0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照本宣科和刻板的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开展,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所谓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生成超出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这样具有生成性的课堂上,不图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并且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被全面调动起来,其中展现的独特智慧性、创造性,使课堂呈现真实性和生命力。

一、精心预设,创造“生成”的可能

生成的课堂并不是一味追求超出预设方案的意外,它是包括预设与课堂的动态生成。首先,应该有成功的预设,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发挥提供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预设周密详尽的方案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空间。

(一)“有心”预设,弹性预约。

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是认知的)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并充分利用这些差异,让每个小脑袋都动起来,每张小嘴都说起来,让特色性的思维火花和差异性的知识、经验在学习中得以体现。在一个发现性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开发性的组织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使教学设计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所以教师的“有心”就尤为重要。

要“有心”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是造成课堂千变万化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摄取知识的途径也多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能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自身水平,以适当的“探究”来有效积累和完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应有资源生成的意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衍生,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的设想解决的方案和途径,以开放的意识变“直线式”为“板块式”方案,争取更多的预设成功。

科学课堂的预设还要“有心”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班级的兴趣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有的班级很喜欢在严密的科学探究实验中得出结论,设计可以开放一些;而当有的班级的兴趣程度不高时,教师应想办法以丰富的语言、幽默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逐步培养兴趣,设计也可以适当保守一点。如《蜗牛》教学设计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名运动员,知道它是谁吗?

生:蜗牛。

师:如果你是运动会的“主办方”,你会为蜗牛设置哪些运动项目?

(“运动会主办方”的身份直接勾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必会使课堂气氛充满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和原认知都被调动起来,想象出合理而有特色的运动项目。)

当然,还要“有心”创设更大的弹性,以备课堂出现的多种可能。如《蜗牛》教学片断二:蜗牛运动的观察。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一定有很多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生:蜗牛没有脚。

(预想有同学认为蜗牛跟蛇一样没有脚,所以①争取以学生对话的形式提出“腹足”这一新名词;②再次让全班观察蜗牛蠕动时的形态加深理解其作用。)

生:蜗牛爬过处有湿漉漉的黏液。

(设想学生会提出①对“黏液”的认识;②猜想黏液的作用;③还有什么动物在爬行时也会产生黏液。)

生:头顶的触角上有眼睛。

生:蜗牛的背上背了一个家。

……

这些预想不可能都如约而至,但是学生在探索观察过程中,必定会提出那么一点两点,所以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内完成。在一般情况下,做到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策略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就可以了。

(二)留有余地,自主生成。

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的复杂性,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生成。因为并不是预设越密不透风的课堂教学就越成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可能一切都在教师“掌握”之中,适当的收放,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成为教师设想主线的分叉,允许这种独具真实性的“意外”出现。当然,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随机把握好预设的目标,而教学重点也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如在预想到学生对蜗牛的触角和眼睛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分歧时,教师就要提供空间留出余地让学生自行解决,要相信他们的观察能力,即使再有分歧也可以利用课外生成让学生在课外查寻资料的方式解决。这样的生成不仅加大了空间,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延伸。根据新课程中“每堂课至少有1/3的时间,最好能够达到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这样生成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二、在课堂互动中,促使有效生成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是有生成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会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是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这样的科学课堂,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中产生的交互影响,有机触动、共同推进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师生互动,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学生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中重要的生成者。因此,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教师只有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师生共同活动的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同时,教师要有有效处理动态生成资源的策略,真正实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蜗牛》预设片断中,有学生提到黏液作用时,有这样的课堂讨论:

生:我发现蜗牛爬过后留下一条湿漉漉的痕迹。

师:你观察很仔细!这是蜗牛爬行时分泌的黏液,你知道这黏液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一下子答不上来)

师: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爬行时也有这样的湿漉漉的痕迹吗?

生1:鼻涕虫。

师:想一想,他们身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2:它们都是像波浪一样用腹足爬行的。

师:腹足在行走时会带来什么不便吗?

生3:太慢了,地面高低不平,很容易把肚皮磨破的。

生4:我知道了,黏液是保护腹足的,怕自己受伤。

……

这种师生间对话的形式实现了师生互动推进教学的作用,让课堂独具闪光点,使教师在学生提问回答中处理信息,层层推进;也使学生在和教师交流中理出思路,层层探究。如此紧凑、和谐、动态的课堂学生就不会觉得乏味。

(二)生生互动,在对话、合作、探索中营造动态课堂。

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关键。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经验和认知的差异性,出现分歧在所难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及时地利用这个差异性资源,并让学生在对话、合作、探索中找到合适的发挥余地,并不失时机地掌握新知识。

如在分组观察蜗牛运动特征的时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交流空间与探索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工具进行观察、讨论、记录。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零距离的,其中碰撞的闪光点是层出不穷的。如:在对蜗牛进行跑步比赛设计时,有同学大喊不公平,原因是规则制定的是以10厘米处的红线为终点,可是蜗牛的爬行轨迹并不是人所能控制的,这里的冲突一下子使课堂秩序有点失控,然而也正是这个“意外”使下面的教学更自然、合理。

生:我认为设计10厘米处的红线为终点不合理,因为蜗牛是乱爬的,所以我建议比在一分钟内蜗牛爬过的长度。

生:是的,因为它爬过的黏液很明显,很容易量出来。

师:测量黏液的方案很合理,也很公平,还有其他的可行方法吗?

生:有什么方法能让蜗牛沿直线爬就好了!

师:这是个不错的建议。

生:我有办法,用食物当诱饵。

生:是的,把食物放在它的前方,那它们一定会往一个方向爬的。

生: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蜗牛在绳子上比。

……

教师就要营造这样的空间和分歧,让学生在同伴之间的对话、实践、探究中见真知。

三、关注主体,适时生成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进行教学,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的,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一定,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所以对于生成的资源教师要作一定的取舍。学生生成的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需要适时抓住课堂生成。

如在互动中讨论蜗牛黏液的作用时,在另外一个平行班中,有学生提出了异议:

生1:我认为蜗牛的黏液弊大于利,因为黏液很容易让其他动物发现它的行踪。

师:是吗?其他同学你们怎么认为?

(生1的异议是教师意想不到的,但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是在认真学习中主动生成的,也为深入探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涉及到黏液真正作用的核心,所以教师并没有一口否认,而是启发学生去思考。)

生2:(理直气壮)我认为是利大于弊,蜗牛用腹足爬行已经够慢了,为了不被发现而不分泌具有作用的黏液,那不是更加吃亏了。

生3:(义正言辞)万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黏液很好地保护了蜗牛的腹足免受皮肉之苦,就是被发现行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还知道黏液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的,这样被发现的危险性也就减小了。

……

这时课堂的焦点都集中在黏液“利弊”上,那些和生1意见一样的学生也在讨论中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课堂的气氛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断然否定了生1的见解,或是只当一句题外话一笔带过,相信课堂也不会变得如此精彩了。

(二)需要点拨,以备后事之需。

很多课堂生成只需教师点拨,为以后教学学习打下伏笔就够了。如在学生进行蜗牛外形观察时,学生自行的观察记录大多是没有规律的,观察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有一组学生在作观察记录时,用简笔画形象地画出蜗牛,并分别标示出观察到的形体特征及名称。

师:能把你观察到的结果按一定的顺序或形式表示出来,那也是一种发明,只要它简洁明了、科学合理的就行。

在此教师点拨学生要在记录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既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又为下一堂课观察蝗虫形态特征打下了伏笔。

(三)不必言明,一笔带过。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让它成为一种教学资源,赋予它特有的价值。当然并不是把所有的“错误”都“为我所用”。有时候生成的“错误”并不能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系统,这时教师就一笔带过,并及时引导“探究”步入正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只有尊重文本,同时又不局限于文本,在师生互动生成中学懂知识、学会学习才是动态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2,(10).

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实践场域;幼儿园教师;理论研究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6-0006-04

幼儿教育活动是围绕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幼儿理应是教师关注的中心。然而,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往往是被忽视的。

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曾于2003年对208名幼儿园教师作了有关教研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依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日常教学,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仅排在倒数第二位。在主要教研活动内容的十个选项中,教学活动排在第一位,理论学习排在第二位,教材研究排在第三位,研究幼儿排在第八位。

在教育场域里本应处于中心位置的幼儿为什么会被边缘化?

场域是由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组成的。场域当中有各种资本,布迪厄认为,有四种基本的资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场域中的行动者往往被他们自己在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习惯所牵引,为了获得各种资本而行动。行动者获得的资本越多:在场域中就越能占据有利位置。各种位置的占据者为了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会运用种种策略。

幼儿园教师身处的是一个多重关系交互作用的教育场域。与幼儿园教师发生关系的人主要包括:(1)幼儿。他们能给予教师真诚的爱与关心,依恋和崇拜教师。(2)幼儿的家长。获得家长的信任、配合、支持,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效果。家长也会将他们对教师的看法反馈给幼儿园管理者或教师的同事,间接地影响教师的处境。为了获得家长资源以及他们的正面评价,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会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和观点。(3)幼儿园的领导。领导,特别是分管业务的领导,大多曾经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备课,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个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观念或多或少带有园领导观念的印迹。园领导同时又是教师工作能力的评价者。管理人员的评价会影响教师的升职、上公开课、进入科研项目组等机会,也会影响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事的评价,进而影响教师经济资本、象征资本的获得。(4)理论研究者。包括各级教研员、大学专业教师。毫无疑问,在幼儿园教师看来,理论研究者是文化资本的最大拥有者,与他们交往会给自己带来知识,同时提升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从而获得一定的象征资本。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理论研究者并不会亲自到场指导,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理论书籍、发表的文章、编写的教材来影响教师。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需直面儿童、文化与社会的对峙。影响教师与幼儿互动发展方向的不仅仅是教师与幼儿的特性,还有在他们中间重叠或横亘着的其他力量、其他关系。教师的行动方向受这些力量牵引和规导,其中幼儿的力量很容易在其他力量的影响下退居边缘。因为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因此往往是教师在场域中最先感知到、最先考虑的力量。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场域里,理论研究者以及他们言说的理论天然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理论研究者的理论被社会文化自然地赋予了力量,被视为可贵的资本。由于拥有这些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者在幼儿教育实践场域里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幼儿园教师如果不掌握这些理论研究者的话语,就有可能面临失语的处境。

正是由于理论研究者占有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因此在一个崇尚知识的幼儿教育实践场域里,理论研究者占据了“批评者”“医生”“指挥者”的位置,而教师处在“被批评者”“被诊断者”“被指挥者”的地位。为了改善自己在场域中的不利地位,教师会努力获取理论研究者的知识,向他们靠拢。教师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两种策略。

第一,遵从理论研究者的建议。理论研究者很受幼儿园教师欢迎,有条件的幼儿园往往请他们定期参加教研活动或来园作报告,没有条件的幼儿园也会派教师外出听专家讲座,“好跟得上形势”。

一位幼儿园教师说:“去年来了个专家,让我们搞经验课程,说对孩子好,我们就搞了经验课程,还写反思笔记,给孩子建成长档案。今年换了个专家,又让我们开发本土主题活动,我们又开始研究当地的历史了。反正跟着专家走没错,家长也认可。”

第二,使用理论研究者的词汇。与幼儿园教师交谈,看他们写文章,我们经常能听到或看到各种新鲜的词语。“主体性”“建构”这类词已经泛滥,“高结构化、低结构化”“异质同构”等词也屡见不鲜。在问到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理论词汇时,教师的答案是:

“写文章很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获奖、发表,而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不能纯粹是谈经验。”

“想使别人对我有一种感觉――你很能干,用很多理论的东西,真的会让人觉得我蛮厉害的。”

佐藤学也谈到了大量教育研究术语渗透到教师语汇中,成为专业术语的问题。他认为,运用这些“教学研究”所提供的专业术语,可使教师的实践获得各种理论切入点。的确,理论词汇的频繁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对自己实践的思考方式,使他们的思考有一个确定的坐标,他们可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明确命名。

W老师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音乐组组长,她对理论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她每次主持教研活动,都会提出诸如“如何解决提问的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她是这样看待理论给她带来的好处的:“我工作十七年了,我觉得自己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理论能指导我去理解我以往的那些工作经验,让我更好地去内化我原来的认识。”

幼儿园教师向理论研究者靠拢,获得了与理论研究者对话的力量,虽然这个过程有点像中国人为了与美国人对话而主动学习英语一样,始终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但毕竟获得了可能性。而且这种知识的获得也有助于教师处理好自己与家长的关系。

“你要说得头头是道,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为了他孩子好,而且还要说出是为了他孩子哪点好,比如社会性发展、延迟满足、自我控制力、主体性等,这样他就觉得你有道理,值得信赖了。”

然而,教师话语中的理论词汇越多,描述他们自己实践的话语就越抽象,就越容易丧失具体性。

我们曾就某课题组织教师写过一些文章。当教师们将文章拿来交流时,我们看到如下片段:

幼儿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审美与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格、提升境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教育实践领域,幼儿艺术教育却存在很多误区:以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替代幼儿真切生动的体验和表达:成人式的思维、概念化的表达、整齐划一的作品使得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能力逐步丧失: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标,背离了它的宗旨,从而使幼儿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美术教育的改革取决于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长时间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实践,我们发现,幼儿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僵化的、单一的、成人化的审美趣味和评价标准,建立一种宽容多元的审美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班级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而是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评价每一个幼儿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关注并分析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的帮助(技能技巧、想象创造、意志品质),我们提倡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我们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我们以启发、引导、鼓励、提升为主,建立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看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是“味同嚼蜡”。我们很惊讶,这位教师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与大家交流时也眉飞色舞,会使听者兴奋不已,但写出来的文章怎么会是这样?问她原因,她不无委屈地说:“不是写文章嘛。我们评奖的文章都是这么写的。”问她那些生动的东西都到哪里去了,她说:“那些东西也能写进文章里吗?那些只是经验啊。”

我绝没有贬低这位教师的意思,因为我们看到的许多文章都与她的文章类似,精彩的鲜活的实践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空洞的不知所云的理论词汇当中。我只是想说明,幼儿园教师所谓的“向理论靠拢”,快达到施瓦布所说的教师的“实践方式”话语已处于“濒死”的状态了。难怪在福柯看来,知识会抑制自由,生产控制,从而促进人的消亡。

事实上,在真实的教育活动中,理论研究者的影响力很有限。特别是当理论研究者的理论知识没有与幼儿园教师的体验、经验发生化学反应时,幼儿园教师口头时髦的理论词汇与实际工作中的我行我素之间的反差使理论研究者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正如布迪厄所说,“社会行动者并非是被外力机械地拉来扯去的‘粒子’。正相反,他们是资本的承载者,而且,基于他们的轨迹和他们利用自身所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他们具有一种使他们积极踊跃地行事的倾向”。幼儿园教师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利用自己的实践,消解理论研究者的理论,同时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和实践。

一般来说,理论研究者对于教师的复杂工作、课堂现象的复杂性理解得并不那么丰富、深刻。但理论研究者恰恰因为对于教育实践复杂性的无知与自己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的混沌性,喜欢对实际工作者提些傲慢的建议或指导,他们会以断然的口吻要求实践者“应该”或以亲切的口气“建议”教师们在实践中遵守某些规则。理论研究者往往忽视教师行为的多样化,忽视实践的变通性、策略性、生产性和再生产性。他们提出的建议,对于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往往并不显得那么强有力。吴康宁就曾对教育批判的合法性和可能性提出过质疑,他认为,理论工作者的批判话语权是自赋的,其教育批判是一种“自我定义式的”批判。理论工作者无法获得对整个教育场域的全面认知,其教育批判容易成为一种“有偏见的”批判。理论工作者难以进行彻底的换位思考,其教育批判往往成为“马列主义手电筒式”的批判。

到底什么是知识?显然,在幼儿教育实践场域中,幼儿园教师所拥有的丰富的、复杂的实践性经验往往不被看作是知识,他们当然不能凭借这些不被视为资本的资本(事实上是他们所拥有的最大资本)在与理论工作者的交往中使自己的处境向有利的方向转变。因此,要改变这一处境,根本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知识观。

前文提到,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也是幼儿园教师在场域中最先感知到、最先考虑的力量。要求教师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研究者,因为没有将教师视为有着与自己对等文化地位的“他者”,没有意识到尊重、理解幼儿园教师复杂实践对自己的重要性,也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因而无法使幼儿园教师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因此,有必要对理论研究者这种立法者的身份进行批判式的反思。而理论研究者要完成自我救赎,就必须努力建构新的身份。

齐格蒙・鲍曼运用隐喻论述过知识分子的两种角色:立法者和阐释者。立法者角色由权威性话语建构活动构成,这种权威性话语对争执不下的意见纠纷作出仲裁与抉择,并最终决定哪些意见是正确的和应该被遵守的。而在后现代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阐释者角色则由解释性话语活动构成,这些解释性话语以某种共同体传统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具有自主性的(独立自主的)共同参与者之间的交往,防止大家在交往活动中发生意义曲解。因此,它激发了人们深入到相异之知识系统中去的愿望,解释活动正由此而发生。

讨论理论研究者相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是立法者还是阐释者,并不是说这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的。在现实中,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讨论都指出,理论研究者应该从立法者走向阐释者。但不管是立法者还是阐释者,他们都把作为实践者的教师看作是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并不重视与对象的主体性互动。因此,我们提出,理论研究者应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

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这一观点受关怀伦理学的启示。关怀伦理学重视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被关怀者角色的主动性。关怀决非完全取决于关怀者一方的态度与目的,而必须考虑关怀者的“关怀”在被关怀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按照关怀伦理学的创始人诺丁斯的观点,要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理论研究者首先要对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活动有相当的了解,并与他们有深入的相处,以分享教师对教育场域的复杂体验、生态化思考。其次,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教师的每一次教育行为。其三,遵循德里达的“让他者成为他者”观点,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时把他们当作“他者”(即独立的个体),帮助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者做得更好。同时,如果发现幼儿园教师有不好的表现,暂缓直接对他作出判断,要努力确定这种不好的表现确是他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而不是我们的偏见。

篇7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

作者简介:郑红梅(1969-),女,湖北武江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金融与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44-03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别:基于学科教育体系的传统学科模式,基于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的校企合作职教模式,基于澳大利亚的TAFE、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和源于美国的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而形成的模块化课程模式,基于可迁移能力培养思想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开发模式以及当前职教界讨论很热烈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诸多课程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中,比较突出和共性的问题是:

传统学科模式一般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三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列、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和实践课单独设课自成系统。其基本出发点是将这些课程由基础到应用、由理论到实践、由宽到窄进行排列,优点是学科的逻辑性、系统性强,缺点是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无法满足企业所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尽管对这种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共识,但由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采取的这种课程模式。

传统学科模式、校企合作职教模式、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理论课处于课程结构的塔基部分,处于基础地位,学生进校后从塔基开始,逐级推进,完成了实践课、企业实践后,整个学习过程结束,实践只是最后的应用阶段,是理论的附属品。实践教学环节的非主体性使得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补充,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完善,有成熟的教材、明确的教学方式、可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而实践课程体系处于模糊阶段,缺乏与理论课程的整合,基本上凭借授课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缺少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系统。

CBE和MES课程是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建立和形成的若干个不同的包含具体的能力要求的功能模块。该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单项模块能力的培养是孤立的,忽视了工作的整体性以及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完成中需要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能力。

在英国的“三明治”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下,企业和学校之间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从实践场所的提供、课程内容的设置、学生的应聘、薪金的支付以及学生工作质量的监督、学习效果的考核等。而我国企业界和学校之间还没有形成象英国、德国那样的密切联系的融合的运行机制,所以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和体现。

现阶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进行工作过程开发和整合的难度很大,有些专业和学校难以找到完全满足学习任务的项目课程;学生自由安排学习计划和制定工作方式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可操作性不强;评价体系和考核要求超越了教师现有的整体水平等。

本文提出的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观,即在上述各种课程模式的比较基础上,选取适合实际需要以及现阶段可操作性强的部分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多元叠加、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的最优方案,达到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与企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直到为的零的目标,充分反映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一、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该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这种主动学习的动因是为了适应主体所处的经验环境,当主体已有的适应模式,或者说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问题,已不能适应这一环境时,学习行为才会发生。学习的意义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逻辑起点,实践不再是理论的附加而是教学主体,整个课程体系围绕实践课程展开;以目标体系为本体系的中心,围绕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按照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以模拟环境、专业模块、实训项目以及形成性考核为基本要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即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形成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部分就是“最近发展区”。他进一步认为,教学不应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要帮助他们在参与面对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活动中获得最佳发展,进而开辟新的最近发展区。

进阶式实践模块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建立教学模块时不断挖掘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之间的联系,使模块教学内容置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进阶式模块的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能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工作结构表征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的徐国庆博士提出知识的工作结构表征理论,该理论认为:实践并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线性演绎过程,而是所学知识的非常复杂的结构转换过程,工作过程中的知识表征方式和纯粹知识的表征方式是有结构性差异的,因此,只有按照工作过程中知识的结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才能最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不仅论证了实践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还充分论证了实践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对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帮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学习知识,而不是单纯进行学科课程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体系中学习,学生掌握的能力是动态的、创造性的。本课程体系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群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重建就是基于这一理论。

二、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一)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制定

1.目标引领

是本课程体系的中心,本体系是建立在专业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的,是以具体、明确的就业目标引领的。有了明确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需求,学生就在学习生涯中为自己构建了未来的生存背景,并主动学习以掌握职业技能适应生存的环境,这种目标引领的模式解决了学生主动性学习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是只强调技能训练,而忽略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误解。实际上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在目标体系的引领下,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吸收和学习新的理论、经验、技能,引发其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提升。因此本体系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未来工作目标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所确定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2.目标层次性

(1)本课程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与企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围绕最终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可迁移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培养,其目的是将当前的就业需求驱动和未来的发展就业需求驱动结合起来,不仅考虑当下的社会需求,也考虑社会发展变化后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本课程体系的整体目标是从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明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以及该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到企业实际调查以及和行业专家的合作充分掌握这些职业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从而详细制定确定该专业的行业需求、岗位需求、岗位能力需求等。

(3)在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将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二个层次的分析,分别得出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通常一个职业岗位可分解为8~12个综合能力,每一个综合能力包含6~30个专项能力,然后对每个专项能力,分别进行具体详尽的说明。

最终目标、整体目标、子目标的制定充分体现本课程目标体系的层次性。

(二)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就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就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本课程模式在模块的设计上除了考虑各个模块的独立性之外,还充分考虑模块之间的关联性、组合性和递进关系。

1.具体做法

目标体系将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说明,围绕目标要求,将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或者产品作为载体,按照产品、业务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组织形成模块,根据不同专业对应的岗位业务流程表现出来的逻辑关系总结出模块之间的递进关系、关联关系,再将若干个相关模块组成一门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确定出核心课程(或称基础课程)和职业专门课程、预备课程,再按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出教学计划。

2.关键点

(1)这种模式的逻辑主线是工作任务的完成,它打破了按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学习项目的传统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着工作岗位完成的过程来展开。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不是给学生介绍导论性知识,而是描述工作岗位职责:比如该岗位在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岗位对产品的规格要求;岗位所需要的设备、工具、材料等条件等;通过岗位职能、业务要求的学习和描述,把学生逐步导向工作体系;然后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需要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完成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2)不同专业所面向的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专业模块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找到不同职业领域所特有的工作逻辑:(a)以产品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数控加工,典型零件加工;(b)以工作对象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电气自动化;(c)以操作程序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电子产品制造;(d)以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汽车维修、空调与制冷设备的安装和维修;(e)以岗位业务流程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酒店服务、烹饪;(f)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商务谈判等。

(3)每个教学模块要根据工作逻辑的要求设计若干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都有系统的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环境、实训材料和设备、实训软件、实训业务内容等。实训项目要体现可操作性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一个好的实训项目设计首先应当结合专业特点,有明确的操作系统要求和基本程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便于教师把握、讲授和示范,便于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同时,实训项目的设计还应当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因为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会随着企业自身的改革变化不断变化。只有具备动态开放特征的实训项目,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和企业职业岗位的动态契合,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三)仿真性实训环境的建设

本课程体系的教学中心是围绕职业岗位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学方式从知识的讲授转移为“如何完成职业岗位任务”,需要教师对现实的工作情境有深刻体验,对教学实训环境的创设有充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模拟环境和真实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从教学实践来看,仿真的实训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实训环境的建设要按照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设计,学生通过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实际的业务任务,体验职业氛围,获得职位体验,上课如上班,上学如上岗,最终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

(四)过程性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运用

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实训项目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解决问题、完成业务、设计项目和创新等能力,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过程性考核的依据。过程性考核涉及到考试内容、考试程序、组织实施、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考核形式的多样性,考核控制的过程性,考核目标的综合性。

1.考核形式

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是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块,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块对应不同的考核形式,因此,过程性考核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基础模块阶段,考核形式包括分类分项业务操作、课题报告、技能测试、分组模拟工作项目等。在综合实训阶段,主要考核形式是通过完全模拟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经营过程,在实际综合业务的操作中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场问题的控制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的能力等。此考试形式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水平。不论运用哪种考核方式,都是以企业岗位的职位需要为导向,重视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考核标准

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参照行业岗位责任制和业务技能上岗标准,制定出十分明确和规范性的评判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杜绝实践考核的模糊不清和主观臆断。判断标准包括业务过程处理标准和业务结果处理标准两部分。同时将技能考核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结合,严格按照行业职业上岗标准制定技能考核要求,达到技能要求的学生可以获得技能证书。

通过过程性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在实际动手和专业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可以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不断深化、优化实训项目和教学模块,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

参考文献

[1]胡延华.高职院校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迈克尔・杨.未来的课程[M],,谢维和、王晓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CDIO;教学模式;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实践教学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各国都因为过分强调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从而使得工程实践的教育趋于弱化,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大为降低。为此,欧美各国发起了“回归工程”的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CDIO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译为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实现应该依托于工程项目开发,以项目开发到实现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依托载体,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各种课程的一体化设置和有机联系掌握工程能力,CDIO理论也注重对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一、CDIO理论的实现过程

依托于CDIO理论构建的CDIO教学模式,从实现过程上看就分为构思-设计-实现-运行4个环节,这4个环节依托于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下图所示。

第一个环节即构思环节,主要要完成客户需求的定制,同时要考虑技术因素、企业战略因素和经营计划。

第二个环节即设计环节,主要完成计划设计、图纸设计、产品设计、过程设计、算法设计。

第三个环节即实现环节,主要实现从设计到产品的转换,对应于工程项目如硬件制造、软件撰写、性能测试

第四个环节即运行环节,主要使得产品、过程、系统达成用户的最终预期。

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这4个环节基本覆盖了一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也是CDIO教育模式依托的教学主线。CDIO模式依托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依托项目进行的这4个环节,定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对应于项目过程的实体。

二、CDIO教学模式的三个培养目标

CDIO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培养有3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多地依赖于背诵和记忆,这种方式对于知识的掌握是不深刻的。在CDIO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在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知识。

第二个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新产品的设计能力、新系统的建构能力、对领域发展的判断能力和集体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还要在CDIO的教学过程中,端正对于事业发展、工程问题解决的态度,做好进入职业岗位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三个目标,培养学生除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外的更深层次素质,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处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认识这一领域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个培养目标也是考虑对学生差异化的培养,使其不都是成为工程师,而是形色各异的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三、CDIO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CDIO教学模式配置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能够培养学生技术基础知识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理论素质的提高。

第二方面,是能够培养学生个人能力、技术素质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程实际推理能力的培养、工程实验能力的培养、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对应课程体系。

第三方面,是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内容,包括对应于培养学生领导素质、交流能力的内容。

CDIO教学模式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完成工程项目为目标,在推进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实践能力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CDIO模式一般分为构思环节、设计环节、实施环节、运行环节等。

根据CDIO模式的框架结构,同时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CDIO教学模式换份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项目总结4个环节。并依托合作企业选取实际的工程项目,或是模拟企业的实际项目,来构筑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CDIO载体。

以实际教学情况为例,我们就选取了七剑数字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实际项目――“珊瑚城”动画片相关角色模型和动画的制作为CDIO教学载体,开展了教学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七剑数字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专职设计人员为主力,学院师生等实习人员则通过项目的逐步实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软件知识加以运用。对于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是CDIO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是因为,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必然要面对与同事们合作来解决问题的情况。

篇9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水轮机原理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Practice on Inquiry Teaching of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LIU Zhong, ZOU Shuyun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eaching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The idea and measure of inquiry teaching were propose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nd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se study and practice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ffects.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learning interest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教和学两者互为依存,教师的教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进程和效果。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未能参与课程的讨论过程。①“水轮机原理”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方向的主干专业课,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传统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难懂的感觉。②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探究式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应用性强的课程。由于学生被引导进行深层学习,其对很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为加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更为自然。比如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学生的兴趣选择,也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这样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效果,有必要研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活跃课堂气氛。

1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

探究式教学对于教师是一项极富挑战的工作。该挑战一方面来自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来自老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能力。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需要老师把问题的答案分析和解释给他们,而是自己独立思考找出答案。正因为学生们能独立思考,所以全班几十名学生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老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执教素养,那么就很难应对学生的问题。

因此教师除了从事课堂教学外,还必须进行试验研究、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等活动。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提高基础理论水平,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项目丰富经验和技能,通过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以求创新与改革,最终提高“水轮机原理”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提高“水轮机原理”教学效果的途径

“水轮机原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时应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公式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如水轮机蜗壳水力计算公式,各类教材中鲜有推导过程,只给出一个结果,每次上课必有学生问如何推导。该公式推导较复杂,用到繁琐的积分代换或复变函数的知识。而且,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蜗壳:基本理论式,带碟形边蜗壳的实用计算式,铸造蜗壳的实用计算式,与箱式座环联接的蜗壳的实用计算式,每种公式的推导都不简单。通过推导,才能在“水轮机原理”探究式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疑问进行恰当的引导和解答。

(2)对教材的核心知识必须了如指掌。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核心知识与一般知识,主讲教师必须对此有清楚的认识。有两种观念是错误的。一种是认为教材中的东西都同等重要,分不出主次,认为教材中的内容都必须掌握,这样认识的教师必然犯重点不突出的毛病;另一种是提不出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这样认识的教师自然不能让学生学到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技术。笔者按照三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明确每一章的重点与核心,教学中确保这些核心知识的掌握。

(3)必须了解课程知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水轮机作为水电站的“心脏”,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它的复杂不在于结构,而在于其内部流动、材料和设计方法。这些都依赖于复杂的流体计算、现代的材料科学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因此,水轮机是一种与当代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设备。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新的动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4)恰当运用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即使经过探究,可能还是难以理解。对于这些难点,适当运用类比,可以把复杂的理论以浅显的道理进行说明,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水轮机原理”中难以理解的水轮机空化,可以用生活中的感冒进行类比,如表1所示。

表1 关于水轮机空化的类比

(5)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是兴趣的源泉,也是促使学生思考的动力。为了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上课内容设计为几十个相关的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制造应有的悬念和气氛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6)在组织课堂讨论中,要注意扣住“选、定、引、评”四个环节,即选题恰当,定中心发言人,引导启发、评述小结。选题要难易适度,由浅入深,讨论才能顺利开展;事先定中心发言人作重点准备,使讨论不出现冷场;教师恰如其分地给予引导启发,使讨论紧凑;当意见充分发表后,适时地评述、小结,使学生掌握要领。

2 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1)学生应深入开展讨论研究。讨论是学生学习中获取信息、加深认识、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渠道。通过讨论,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一些理解上的偏差,从而达到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应有竞争意识,大胆质疑。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组学生之间互相评分,互相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通过质疑,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介绍水轮机飞逸的概念时,某些教材上说“当水轮机突然丢弃全部负荷时,如果导水机构故障而不能关闭,水轮机转速会迅速升高。当输入的水流能量与转速升高时的机械摩擦损失能量平衡时,水轮机达到某最大转速,即飞逸转速”。有的同学就提出疑问:像三峡这样的机组,单机容量700MW,如果发生飞逸,700 MW的水流能量全部用于水轮机的轴承等处的摩擦损失,那么,这些摩擦损失会变为热量,700 MW的能量变为热量,能否把整个机组融化?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学生们就开始思考并踊跃讨论。经过教师提示,结合之前学习的水轮机工作原理和水轮机能量损失,最后学生们确定是教材上关于水轮机飞逸的观念错了。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当水轮机发生飞逸时,由于水轮机转速的不断升高,使水轮机的内部流动远远脱离了最优的无撞击进口和法向出口状态,输入的大量的水流能量成为转轮的进口脱流损失,而且大量的水流能量以出口环量的形式从水轮机出口流向下游,此时的水轮机效率极低,仅有少量的水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这部分能量使水轮机升速,并与水轮机的机械摩擦相平衡。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也需要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获取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

(3)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否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加创新竞赛或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而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同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讲授法也有其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探究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热能与动力工程”,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暨长沙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JG1307)

注释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技术 实验 理论与实践

一、概述

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同样为教育带来了革新与变化,教育技术也让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一项极为特殊而重要的工作,也是时展与教育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保证。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技术实验的研究则检验教育技术创新与教育新理念的标准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不但是为了让传统教育适应现代的教育技术,也同时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与条件。

二、教育技术实验研究

(一)教育技术实验的定义

教育技术实验隶属于教育实验,而教育实验则是通过改变师生的思想观念而改变其原有的价值观与教学观。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机遇,这二者之间的发展双重交叉形成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通过变革创新满足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而所谓的教育技术实验则是将教育思想的变革与技术变革相结合,体现出了学科交叉性,思想与技术在变革创新上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用技术实现教育的改革,用创造性思想指引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达到教育思想与技术的双重变革。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技术”具有动态、开放、发展等特点,不仅包括教育技术中用到的信息技术、物化技术及智能技术教学设计,也包括实验中会采用的,如:如何提高、控制与因果性等的技术。

(二)教育技术实验的内涵与价值

研究教育技术实验的价值是在对教育技术实验科学化内涵进行解读,因而须了解掌握教育技术的本质,用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对实践中的实验进行指导,促进其在实际教育实验中的应用。弄清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去研究、实践教育技术实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技术的支持是教育技术实验最重要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物化技术为代表,如: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交流机制与教学设计上贡献巨大,它们作为教育实验中支撑性的技术,在现代本身具有技术实验特点的教育实验中的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实验资源还是在对实验人员的素质提升上都有巨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传统教育实验中因各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所处的困难境地。

(三)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作用

教育及教育技术的信息化能够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可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技术中的将“技术”定位为将教育过程各种抽象或具体的东西加以物化并形成 智能形态,其中的智能转换与实现技术是教育技术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也是其灵魂。另外,无论何种技术都是用来服务于有意义的实体事物的,体现出其服务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教育技术则是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改革教育思想理念的,是服务于人而具有促进人类创造性的意义与追求,因而是教育思想实现的载体,同时也负载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四)教育技术实验方法的实践研究

教育技术实验是人类对教育学的一种研究活动,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在实践过程应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处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既要注重科学主义强调的“客观性”,也不能忽视人文主义要求的“主体性”。实现主体价值而不失对事物认识的客观性,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从设计到结果评价的整体性,也须强调各个环节的还原性;而且对于教育技术实验中的各个教育活动作为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整理划分清楚,深入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求经过教育技术实验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与促进发展,做到科学真实且具有人性化。很多自然科学实验是允许“证伪”的,但教育实验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证伪”则应当做出即时合理的处理措施策略加以更正向具有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证实方向前行。

教育技术实验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是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最微观、最底层也是其最终要落实到才可实现证实的领域,只有在实践领域实现科学化与信息智能化才能使得实验价值与功能的实现得到保障,而科学客观的测评则能保证对实验结果的公正评价为以后教育技术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指引与参考。因而教育技术实验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既应当整体性把握,又应当注意还原论层次下的个体作为单元的精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实验的整体性灵魂得以体现,又保证了实验过程中单元以定量化作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性,使实验在求真与求善中得以完成。

新技术如网络技术、多媒体和卫星系统等大大地加快了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因而在对教育技术实验进行研究时须紧随现代信息、智能技术发展的潮流对教育观念与模式进行创新,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做好保障工作。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技术实验的研究方法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着逐渐直向成熟,但这项研究仍需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育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意义重大,不但需要现代前沿适应教育实行的技术作为支撑,也需要科学人性化的理念充实其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周周.庄子教育技术哲学诠释[J].电化教育研究,2010,(9) .

[2]胡来林,安玉洁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2)

[3]朱书强,刘明祥 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