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

篇1

一、高中化学课堂知识框架梳理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的选择

基础知识是进行框架梳理的基础与前提,是学生用以认知化学问题、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根本与突破点。很多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认为其不重要,但事实上其在整个知识框架的梳理和建构的过程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举例来说,针对历年来出现在高考试卷当中的化学题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框架的梳理和打造时,可以将整个框架视作由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电子微粒、分子作用以及反应能量构成基石的立体式化学知识结构,而梳理框架的过程就是对基础知识不断丰富与巩固、提升的过程。

(二)新知识的渗透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各类新事物的层出不穷,不同学科的固有知识体系也在不断随之变革、随之更新,化学学科也是如此,倘若教师引导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围绕书本上的知识抱残守缺,不注意观察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注重知识的更新,那么极有可能导致旧有的知识体系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社会的需要,更难以适应新时期化学学科教学目的达成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今社会人类普遍性面临着诸如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数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在进行化学知识框架梳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对这些知识进行渗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化学的存在,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印记,如此更有助于学生以化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生社会责任感,从而更为有效地展开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

(三)学生手动能力的培养

化学不同于文史类学科,纵然其中也有大量的基础性知识,也不应该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强行记忆。相反,由于其学科本身大量的结论、现象都是通过实验生成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梳理时,要尽可能地为其创造手动操作的契机与平台,诸如参加试验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其在手动过程中展开疑问、分析和探究,进而增生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试教育的结果,促使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更为关注结果、关注既定的理论,却很少将时间和精力投放到这些结论生成的过程当中,但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离不开手动的操作与应用实践,这样更有助于让学生手、脑、心步调一致、共同前行。

二、高中化学课堂知识框架梳理的理想成效

(一)?W生能够在知识框架梳理过程中提高建构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和过程当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接受大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即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即被视作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没有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自然也不会去探究和理会――如此导致学生所接收到的化学知识是零散的、与教材步调一致的章节化的;但是开启知识框架梳理以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状况、固有的知识水平,选择适于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知识体系的建造,其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都将被逐渐建立起来,原本课堂枯燥、压抑的氛围也会渐渐变得活跃。

(二)学生能够在知识框架梳理过程中提高质疑能力

篇2

关键词:空间曲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75-03

众所周知,在《高等数学》多元微积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空间曲面、曲线和区域的理解历来是他们的学习难点,而“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的一幅好的三维图形或动画,可使学生对空间曲面、曲线、梯度和重积分的概念理解达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教学效果。

MATLAB作为最流行的通用科学计算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形可视化功能,可以做出非常精致的图形。在多元微积分的教学中,通过绘制空间曲面和曲线的图形,可使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日后从事数学建模、科学与工程计算打下基础。本文通过几个例子和源代码指出利用MATLAB绘制三维图形、动画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空间曲面的绘制

函数的空间图形对于理解多元函数的许多相关概念极为重要,下面给出如何在MATLAB环境下绘制二元函数图形的方法。二元函数一般可用surf和mesh命令绘出,有些需要参数化后再用这两个命令,见下面例子。

例1: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M?摇bius strip或者M?摇bius band)是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莫比乌斯(August Ferdinand M?摇bius)和约翰·李斯丁(Johhan Benedict Listing)在1858年独立发现的,它只有一个面(表面)和一个边界,可以用一个纸带旋转半圈再把两端粘上之后轻而易举地制作出来。事实上有两种不同的莫比乌斯带镜像,他们相互对称。如果把纸带顺时针旋转再粘贴,就会形成一个右手性的莫比乌斯带,反之亦类似。莫比乌斯带可以按如下参数方程为:

x=(1+■cos■)cosu,x=(1+■cos■)sinu,0≤u<2π,-1≤v<1z=■sin■

这个方程组可以产生一个边长为1半径为1的莫比乌斯带,所处位置为xOy面,中心为(0,0,0)。参数u在v从一个边移动到另一边的时候环绕整个带子。

MATLAB源代码:

clc,clear,close all

u=[0∶0.1∶2*pi];

v=[-1:0.1:1];%参数变量

n1=length(u);n2=length(v);

x=zeros(n1,n2);y=x;z=x;

hold on

for i=1:n1

for j=1:n2

?摇x(i,j)=(1+v(j)/2*cos(u(i)/2))*cos(u(i));

?摇y(i,j)=(1+v(j)/2*cos(u(i)/2))*sin(u(i));

?摇z(i,j)=v(j)/2*sin(u(i)/2);

?摇end

end

%由于旋转2*pi,最后一行与第一行旋转后对应

x=[x;x(1,n2:-1:1)];y=[y;y(1,n2:-1:1)];

z=[z;z(1,n2:-1:1)];surf(x,y,z);view(120,30),shading interp

%绘制带箭头的坐标轴

arrow3([0 0 0;0 0 0;0 0 0],[2 0 0;0 2 0;0 0 2],'

-x2.5',0.12)

text('units','inch','position',[1.35,1.4],'fontsize',16,'interpreter','latex','string','$$O$$')

……

axis off,axis equal,lighting phong,material dull,set(gcf,'color','w')

例2:环面。

在几何上,一个环面是一个面包圈形状的旋转曲面,由一个圆绕一个和该圆共面的一个轴回转所生成。球面可以视为环面的特殊情况,也就是旋转轴是该圆的直径时。若转轴和圆不相交,圆面中间有一个洞,就像一个圈形面包圈或一个充了气的轮胎。

圆面可以参数式的定义为:

x=(R+rcosv)cosu,y=(R+rcosv)sinu,z=rsinv 0≤u<2π,0≤v<2π

R=3是管子的中心到画面的中心的距离,r=1是圆管的半径。

模仿上面的源代码,可得如下图形。

二、动画的生成

MATLAB提供了movie命令用来演示动画,movie2avi和imwrite用来生成动画文件。下面给出一个示例。

MATLAB自带的peaks函数,可产生一个包含三个局部极大点及三个局部极小点的凹凸有致的曲面(见图3)。在这里,不但可以使用movie命令让演示上下波动的效果,还可以生成gif和avi格式的动画文件,用于制作网页和ppt。

Z=peaks;surf(Z),shading interp,axis tight

set(gca,'nextplot','replacechildren','visible','off')

f=getframe;

[im,map]=rgb2ind(f.cdata,256,'nodither');

im(1,1,1,20)=0;

for k=1:20

surf(cos(2*pi*k/20)*Z,Z);shading interp

?摇f=getframe;F(k)=f;

?摇im(:,:,1,k)=rgb2ind(f.cdata,map,'nodither');

end

movie(F,10)%演示动画10次

imwrite(im,map,'DancingPeaks.gif','DelayTime',0,'LoopCount',inf)%生成gif动画文件

movie2avi(F,'DancingPeaks.avi')%生成avi动画文件

三、结束语

利用MATLAB图形窗口,还可用鼠标选中三维图形变换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便于理解空间曲面的概念。同时,利用MATLAB命令还可以对图形加以渲染、透视和镂空等,并输出高质量的图形和动画。本文给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并包含了MATLAB源代码和注释,便于根据这些例子绘出更多更好的图形。

参考文献:

[1]蔡云鹭.基于Java Web和Matlab Builder JA的远程数学实验教学系统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83-85.

[2]郑邦贵.MATLAB作图功能在高数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2):86-89.

[3]薛定宇,陈阳泉.高等应用数学问题的Matlab求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下册(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高中化学是高中理科学习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阶段性考核的重要科目。高中化学知识点多、知识点框架零散、思维能力要求高、实践操作性强等教学要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学习惰性。对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高中化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实际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多样化;教学方式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自我约束与扩展的重要心理状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时,一方面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融入化学教学课堂中,增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点以及教学逻辑的掌握,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性、主导性、积极性、实践性,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能力与扩展化学思维范式,优化学生的整体化学综合素质。

一、分析化学教学要求,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细节化、框架化的梳理与整合

1.将化学知识点进行专题性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化学知识点认知能力高中化学知识点多,知识点间联系性差。因此,教师应该做好对化学知识点专题性梳理工作,尤其是应该立足于课本与考试考核要求的基础上,将化学知识点进行有选择、有目的、有侧重的梳理与分析,让学生可以对化学知识点以及考核要求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知与理解。

2.掌握化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实际生活中对化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对学生来说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与认知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化学教学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通过生活现象、化工运用、生活经验等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与深度理解。

二、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化学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与参与性

1.利用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现象、化学理论、化学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掌握由于小型的化学实验在安全性与可操作性上都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与专注度、规范化学实验操作、视觉化化学实验现象等都具有教学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化学课堂教学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镁条燃烧”的教学时,可以将化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演示,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与认知深度。

2.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扩展化学知识点运用、化学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广度与深度多媒体教学软件课堂通过视频、图片等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呈现。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化学学习与实践对应起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丰富化学知识的整体框架,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化学实践的整体认知。比如,在进行“焰色反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高清图片进行焰色反应的展示,增强学生对元素燃烧反应现象细节化的认知与掌握。

3.使用学生讲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教学引导把控能力教师应该主动将课堂教学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来进行,帮助学生完成对化学知识点逻辑、化学教学思维、化学思维能力的全面扩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以及基础素质。比如,教师可以将制取氧气(产物中有氧气)的知识点总结教学交给学生来进行,让学生自己尽可能熟悉所有有关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与熟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

4.运用化学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化学教学考核,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化学知识点多、思维要求高、细节性强。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化学知识竞赛的方式来进行化学教学考核。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抢答与讲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荣誉感,进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中化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实验多、理论强、知识点分散等原因都造成了学生学习困难,教师应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化学游戏、化学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让化学学习不再单调乏味,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

作者:李茂林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瞿冬梅.关于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12).

篇4

关键字:高中 化学 实验 可行性 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是苏教版高教化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化学实验是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加熟悉化学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化学公式,懂得各个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基本要素。因此,强化实验内容十分必要。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现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持的阶段。应试教育与心得教育观念相互冲撞交织,而作为教师,则是在夹缝当中去求生存,不仅要体现出教育课程新的理念,还要保证学生不能在分数上丢分。在新课改推行以后,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也有问题屡屡出现。新的课改教材与改革前的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更加注意教学中的一些小细节,继而在教学活动当中作出适当的调整,适应这个转型期的相关教学要求。

新课改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具有较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更加注重实验,所以,怎样来看待新教材中的实验特点和实验思路,怎样来解决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这样一个大的转变,都是我们新课改以后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那么,加强对实验内容以及其可行性的分析,都将极大地促进新课改的成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知识的梳理。其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单一、枯燥缺乏创新性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强化化学实验内容的梳理和选择是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对多媒体教学、合作性教学、探究性教学、情感教学等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化学为了应对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高分"政策,将课堂上的实验内容进行缩减,只在课堂上将具体实验对学生进行一次教师演示,然后就开始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最为忌讳的一个问题。应当提倡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老师的提点来掌握化学知识,也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所谓"变被动为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学生才是实验的主体这一事实问题,虽然说现在大多数高中的化学教材当中都是大量的验证性实验,但我们还是要将眼界放得开阔一点,不能按部就班地就将眼光局限于这些验证性实验,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将这些验证性的实验转变成探究型实验。也就是说,不要一味的只是老师说,老师做,学生听,学生看。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去搜集一些相关课题的资料,再根据这些资料制定自己的计划,先交与老师改进后再由自己(较复杂的一些实验可划分出实验小组)来付诸实际。

三、 高中化学中强化实验内容的策略极其可行性

由于每个同学设定的实验计划不同,所以最后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时老师就应该将不同的结果当成新的课题来让同学们进一步去探究。这样通过一系列连贯性较强的探究性实验来进行教学,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意识。待渐渐地养成这种独立思考的习惯之后,就能有效地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达到比较完美的一个教学成效。

(一)开设化学实验"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设,能够使教学实验进一步开放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促进他们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运用有关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二)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那些现象不太明显的化学实验往往就由老师加以陈述,然后就不了了之。其实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多媒体的教具有效利用起来。比如,利用投影仪来对实验起到一个放大的作用,将实验现象的效果放大,方便学生观察。另外,在描述那些微观粒子(原子、离子、分子等)的运动变化状态时,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不能像做实验那样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变化。就是后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让学生可以有比较形象的概念,这样对知识点的掌握很有帮助。

(三)推进"探究化"化学实验改革。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从设计实验开始,到体验化学实验的具体过程,再到做出实验总结,得出结论。这中间的每一步都让学生自己去亲自感受,让他们从实验当中去体会科学真正的含义,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促进教学实验的"多元化"发展。要加强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可行性,就要从多方面去对实验内容进行把握。注重将化学本身的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促进知识体系向微型化、绿色化、生活化方向发展。

四、 总结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它具有非常强的实验操作性。化学中的很多原理和规律都是由实验来引入的,并且最后也是由实验来验证。可见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地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以寻求更佳的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秀丽.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化学实验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篇5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其原因一般有:

1.初高中课程标准、大纲等要求不同,存在很多根本上的问题。

初中教材过于注重将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相结合,难点分散编排,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整体理论体系;记忆性知识较多(但很多老师对学生在传授知识点深广度及记忆要求上千差万别,使学生的双基知识不扎实层次不齐)、灵活度不够、思维训练不足,学生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些本应归纳总结的概念、性质在大纲和课本上不作要求,而在高一课本上对此也只一带而过,不过多涉及,从而造成学生在内容认知上出现空洞或薄弱带。

高一化学书本内容简单,但配套的习题较难,看完教材仍然不会作题,

2.初、高中老师之间沟通不够。高中老师对初中化学学习要求和方法、初入高中学生的化学基础不是很了解,求成心切;初中忽视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记忆。

3. 学生自身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方法的问题。高一学生总希望老师多总结整理知识点,归纳重难点,等着吃“现成的饭”希望老师多多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多多讲解解题的技巧。

这些问题对高一学生来说,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环境、教材内容及学习方法的改变。

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扎实、仔细地回顾九年级的重要知识点,将一些闲散的知识归纳总结,初步形成知识体系,对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溶解性表等高一化学要用的“工具”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尽量补齐各个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熟知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引入高一的内容。

2.上好高一开始的第一节课,重视学生心理的衔接。

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及有趣的实验巧妙地展现化学的魅力,延续九年级那种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区别初高中学习化学的要求和方法,适时加入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

3.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一个实验,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灵魂,既能悄然准确形象地将科学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探索未来世界的好奇心,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亿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化学必修课程虽没在教材后单独安排学生的实验,但并不是没有学生实验,教师要对教材中有关实验栏目进行研究,确定好哪些适合课堂演示,哪些适合学生做,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积极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

高一必修模块采用的是专题式的模块结构缺乏严谨的化学理论作支撑,在很大程序上影响了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应熟练掌握课程标准和大纲,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挖掘知识上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或指导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

篇6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一、“合作学习”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在我省新课标指导下,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前低效甚至负效的课堂转化成为有效课堂需要借鉴和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前的学多以教师为主体,主要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学就产生了脱节。为了弥补这个教与学的裂痕,把着眼点放到教学主导上,把以前的教师主导替换成学生主导,并引入“合作学习”的理念搭建出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因此,搭建以“合作学习”为主要途径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能解决高中化学学习中教与学的主要矛盾,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更有灵性,让学习更有乐趣,让课堂更有效率。

二、“自主合作”有效教学模式的课堂的实施

1.确立“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

合作学习是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分工,通过“轮值发言人”,“模拟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1)学习小组自组建先按照自组建原则,进行学习小组的自组建。一般四到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相邻建组为组建学习小组的一般规则。小组组建后,按小组围城不同的区域,实现课堂的小组制。(2)本次课基本知识点梳理明确本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并在梳理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基本知识点进行验证讨论,并提出针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基本知识点的梳理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3)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点的初步分析,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讨论更有建设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

2.“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师参与

(1)引入现实问题高中化学的学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实现的,脱离了具体的情景的学习,一般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所以,教师应把具体的显示问题引入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设计现实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按小组对抗讨论通过对各小组内部讨论结果的总结,让小组之间进行对立观点的对抗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不足,通过组内协商完善自己的不足后进行总结陈述。(3)小组总结对抗讨论后,由小组的负责人进行小组总结,并得出本小组公认的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

3.课后“自主学习”点评

教师全程参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后,通过各个小组的最后陈述来确定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从中发现学生们的优缺点,在课堂最后结束之前进行有效总结。小结综上,构建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不仅要关注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还要利用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实施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朱文彬.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一、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

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化学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时,需要在已有的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所以,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与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联系与发展,尽量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在进行化学教材知识的教授之前,化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本预习的过程中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相关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应用。一般情况下,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寻找身边的化学应用,对所要学习的章节知识进行生活探究。而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探究,主要是教师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应用进行课堂描述,继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实例性和生活性,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从侧面进一步要求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开拓化学的视野。其次,高中化学教师在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时,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应用由于其普遍性和复杂性,一方面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原理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相关化学领域的了解,超越课堂化学教学的单一效果,从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多元化,培养多方面的化学人才。例如,教师在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使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对一些化学领域产生疑惑和疑问,有的学生可能由于解惑的迫切性而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方法解答心中的疑惑,而随着疑惑的逐步解答和深入了解,学生会对化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往往是化学预习过程中学生的最佳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并且推进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生活化学知识的共享,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

在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侧重对学生教材内容的讲解,而这些化学原理和实验的操作,往往又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来实现。所以,高中化学教师要通过完善课堂教学方法,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长。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侧重对课本教材的生活解析,让学生在课堂讲解中能够清晰明白化学原理的发生于发展过程,进而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一般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文化学原理的介绍时,往往会注重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例子的选择,学生在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中可以根据教师的例子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这种生活解析和讲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学会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规律,并在学习中反思与总结,从而积累化学原理和化学应用的生活经验,在今后的练习和实验操作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们在学习基本的化学元素时,可以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基本的应用,从药品、食物等生活应用中提炼出化学元素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学生还需要注意在对课本的练习中,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加强理解或者简化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化学答题的正确率。

三、巧用社会热点,使化学充满生活气息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88-02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复习课中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对某个阶段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梳理,使其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复习课由于具有独特的功能而有别于新授课、练习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知道复习课怎么上,觉得上复习课难于上新课,不容易把握,且教学随意性很大,对怎样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等缺乏充分的思考,采用的多是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纵观历年化学高考,可以看到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化学复习课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得到一种有别传统的新复习模式。

一、传统的化学复习模式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复习中,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复习模式,即“知识梳理+典型例题”的复习模式。其具体做法就是:①课前准备。一般由化学备课组或者教师针对当前的化学教学目标或考试说明来设计学案。学案一般包括化学知识梳理和典型例题,其中有在相关考点中常出现的题型。②课中教学。一般是通过教师详细讲解或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形式来完成化学知识的梳理,学生做好记录。与此同时,教师强调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学生利用剩下的时间完成学案中的典型例题,教师指导解题方法。③课后巩固。课下,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习题,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一般高中化学复习课不做实验,而是教师根据所讲例题口述实验,然后归纳一些所谓的“规律”,让学生按照“规律”做实验题。

这种传统的化学复习模式对知识的复习面比较广,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但是也有不少的缺点。由于这是一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精心致力于“灌输”“给予”,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接受容器”,终日埋头做题,使化学复习课变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只知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想,跟着老师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得不到激发,就会失去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研究性的化学复习模式

为了克服传统高中化学复习模式的种种弊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这些旧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而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高中化学复习课中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某种情境中,以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这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动口、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制订研究方案阶段、实施阶段和形成成果阶段。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动手实验、亲身体验。学生通过动手,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技能,还可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研究性学习很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比如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复习课上,教师拿出三根长度、粗细都一样的金属丝,它们分别为镁、铝和铁的单质,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去区别。学生顿时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很活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寻求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①燃烧法: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能剧烈燃烧的是镁;②与酸反应法:金属丝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速度最快的是镁;③与碱反应法:金属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产生气泡的是铝;④磁铁法:能被磁铁吸住的金属丝是铁;⑤硬度比较法:最硬的是铁,最软的是镁;⑥原电池法:将任意两根金属丝和稀释的硫酸组成原电池,只能做负极的那一根为镁。这样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能力。

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弥补传统复习方式的许多不足。尤其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在复习多步反应计算的时候,教师出示问题:用10.7克的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足量的氯气,再与足量的消石灰反应生成漂白粉,请问生成的漂白粉是多少克?这题的解题方法具有开放性,教师在组织学生解题时,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题意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谈自己的解题思路、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个困难的策略。然后引导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各组将自己的讨论结果在班上进行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评价。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课复习中同样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很多时候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但是对实验原理不甚了解。复习时教师应该挖掘实验中的探究性因素,设计出恰当的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设计问题:①实验中为何能形成喷泉,其本质原因是什么?②压强差是形成喷泉的充分必要条件吗?③在形成喷泉时,烧瓶中的氨气和烧杯中的水能被其他哪些物质代替?④在形成喷泉的装置中,哪些是可以替换的?(此题可以联系到城市中的喷泉或者火山爆发的原理)⑤喷泉实验、压强差和装置气密性检查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篇9

[关键词]化学;衔接障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76-03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学,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学习更高一层次的学习,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加上课本内容与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不少困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学习兴趣降低。如何使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向高中化学的基础教育平稳过渡是高一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也已探讨多年,现结合本校具体教学实践,就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谈几点应对策略。

一、明确初高中化学“三维”教学目标的差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初中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为“知道认识理解”,而高中在“认知目标”的要求上增加了高层次的“应用”,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要求较低,为“了解”“认识”“初步学会”等层次,而高中要求较高且更加具体化,如:“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等,即对过程方法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中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而高中更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一)学习内容

衔接障碍:初高中课程内容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对思维能力要求低,而高中化学的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

应对策略:集中复习――集中复习初中化学内容,如常见元素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专题复习――如化学计算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穿插复习――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知识。

(二)教学方法

衔接障碍: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不尽相同,高中教师若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教学上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应。

应对策略:教师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三)学习方法

衔接障碍:不少高一学生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上,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导致其高中化学学习事倍功半,适应性差。高中化学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若教师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不能较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活动。

应对策略:加强学习动机培养,引导正确的学习观;实施情感教育,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课堂教学,以情动人;重视课外生活,以情育人。

三、本校的教学实践具体内容

(一)充分利用集体力量

高中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初高中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总结初高中教材(新人教版)教学内容的知识结合点。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出现的重复点、衔接点和断层点,有针对性地统一操作。重复点――“以旧带新”引入教学或“课前自学”学案。衔接点――抓住衔接,让知识自然过渡。断层点――课前必备知识拓展资料(初中已出现但不作考试要求)或课前预习材料(新知识、新内容)。集体备课避免了每位教师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在学框架下有的放矢地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

教学案例: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与九年级教材第十单元酸和碱有知识结合点。

1.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

初中化学中以“常见的酸”为标题,学习了盐酸、硫酸的性质及用途。化学必修1中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的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了氧化剂、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剂浓硫酸、硝酸。本课时教材从初高中衔接来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从它在化学必修1中所处的位置来看是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可以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2.挖掘教材p.100,思考与交流作为本节课的情景引入:

(1)展示硫酸、硝酸、盐酸三瓶酸的实物,学生完成学案上化学式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通过分析酸的组成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酸的通性:

能与指示剂作用,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3)通过提问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为什么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引出浓硫酸和硝酸特性的教学。

为加强学生知识的衔接特加入:

请大家分述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二)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1.教师向刚入高一的学生说明高中学习特点,使学生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军训期间让学生做好新学期准备,即对初中化学内容的复习。

2.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较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师生互为“攻守”方,教师设计各种“挑战”来培养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会用”新知识“开而弗达”――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答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成功”感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成功带来的喜悦可以克服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具体方法有:(1)引导学生梳理初高中化学知识框架。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碎之称,如果不对它进行有序排列和系统分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上下联系并鼓励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2)精选习题,提高学生审题、解题能力。

教学案例: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

新旧过渡: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

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实验探究:(1)补充演示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对该实验进行评价、改进。如可用下列仪器药品组装成实验装置,既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避免污染环境:几支试管(内放蔗糖)、弹孔胶塞、分液漏斗(盛放浓硫酸)、导管、试管(内放NaOH溶液)。(2)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课本的实验装置能否加以改进?

可行性实验改进方案之一:

若把铜粉换成锌粉,情况是否相同?试写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总之,衔接教学不是通过几个课时教学就能完成的,一线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概念教学 思路

概念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教学既是化学教学基础,又是化学教学得以升华的前提。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的概念较多,以概念形成的问题和以概念引申而形成的问题较多,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也需要化学教师认真研究概念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一、认识概念教学

1.强化概念教学的必要性

(1)从化学教学的角度理解

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概念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前提;概念教学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强化概念教学对化学教学而言,意义重大。

(2)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理解

高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对化学实验感兴趣,热爱化学的同学喜欢在探究化学实验中享受乐趣,不热爱化学的同学也喜欢在感知实验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反之,概念的理解较为抽象和枯燥,他们就会重彼轻此,因此强化概念教学是矫正学生学习化学偏差的一个重要手段。

(3)从教学的角度理解

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但因为其抽象性和发挥有限性,使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因此必须强化概念教学,改进概念教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2.概念教学定位

概念教学就是针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概念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属于化学教学的范畴,是对化学教学中基础教学的一种探索。概念教学包含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对概念要素的分析,对概念形成的研究,对概念作用的把握等。

3.概念教学的作用

(1)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规律等,其中化学概念不仅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化学中的问题和思想是建立在化学概念基础上了,学生只要有了化学概念知识,就会有较高的运算和解题技能。

(2)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是发展思维,培养化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会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化学概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只要学生拥有了清晰的概念理解就会对问题的解决有了清晰的思路。

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思路

1.以建构为基础,以学生的认知为前提设计教学思路

(1)理论支撑

新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知识的建构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同时强调教学应以人为本,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以学习主体为本,所有的知识传授和教学设计都应该以适合学生学习为前提;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因此,概念教学思路的设计时要以建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前提进行设计。

(2)设计前提

从化学学科教学的角度看,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可以将概念教学这样理解,它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建构,培养锻炼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过程。这个过程的把握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框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学生还需要掌握的知识要求,才能准确有效地设计出化学概念教学的思路。

(3)概念教学思路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知识思路。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学生所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概念教学的思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并了解了还原这一知识点。因此,可以将此概念教学设计为:温习已有知识,引出认知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然后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获得概念的认识,接着从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在巩固环节中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2.以概念间关系为线,以解决问题为纲,引导学生对概念质疑,总结

(1)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间的关系分析是化学概念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概念教学思路的设计中,要巧妙地引出概念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把握概念间关系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质疑,从而深入掌握概念的内涵。

(2)以解决问题来实践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教学的核心是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验证学生是否理解内涵,是否掌握概念的本质,必须通过化学实践进行验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出材料分析、形成概念问题等方式对学生概念掌握情况进行验证。

(3)引导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是概念教学中较高层面的内容,这一内容以概念内涵的掌握为前提,以概念的深入思考为依据对概念的应用层面,对概念的细节处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是通向化学高水平的一种手段。

(4)概念教学中的设疑技巧

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好的设疑时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困惑处设疑以解惑;可以在学生局限处设疑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可以在学生思维扩展处设疑为学生增加辅导。

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教学思路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而这个设计中的重难点又正好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学习重难点时有可能出现学习不够深入,学习无法继续的情况,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一情况,并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深入把握概念的实质,了解概念的具体应用。

3.以概念的内涵掌握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概念的概括能力

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质疑的方式深入学握概念的内涵,然后以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在概念的概括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概括的严谨、精炼、科学的特点。并且还要引导学生把握内涵的过程中,以开阔的思路掌握内涵,即既要把握内涵,又要通过内涵扩展知识面。

三、结语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把握需要掌握的概念,从而提升化学学习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支瑶.高中化学概念理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与策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