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趋势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析化学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b)-0134-03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分数逐年呈下降趋势,升入高职院校后,学习没有动力,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入学后先开设的基础课程,厌学现象明显。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此,本课题对药学系150名学生及医学检验技术系100名学生做了问卷较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对基础课学习不感兴趣的占85%;实习生对基础课不感兴趣的占89%;毕业生对基础课不感兴趣的占88%。为此,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构建[2]。从2008年开始笔者实施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3]。
1 进行广泛调研,确定分析化学知识储备内容
在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笔者首先依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来确定分析化学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即知识储备内容。
1.1 进行专业课调研
首先笔者对药学专业的专业课进行调研,如:天然药物、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制剂技术等课程。广泛听取专业课教师的意见。按专业课对分析化学知识的需要,确定分析化学的知识储备内容。
1.2 进行社会调研
笔者对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就业的单位进行调研,如:药检所、制药厂、社会药房及医院药房等单位。广泛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按用人单位对分析化学知识的需要,确定分析化学的知识储备内容。
1.3 进行专家咨询
进行专家咨询,笔者除了与校内外专家进行的多次研讨、反复论证外,还与省内外专家进行咨询,广泛听取专家意见,按专家的意见来确定分析化学的知识内容。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论证,最终确定分析化学的知识储备内容为三个模块,十项知识储备内容。
第一模块为: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模块。包括三项知识储备内容:分析化学概述、常用的分析化学仪器、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二模块为:化学定量分析模块。包括五项知识储备内容: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
第三模块为:仪器分析模块。包括两项项知识储备内容:光学分析及色谱法。
这些知识储备内容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作用。
2 进行典型工作任务提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书
分析化学本身对于高职院校层次的学生,属于一门操作技术,很适合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进行提炼,提炼成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涵盖了应掌握所有的知识储备内容,既包含了理论知识也包含了实验操作。以典型任务引领教学内容,使学生摆脱枯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根据分析化学的知识储备内容,提炼出能涵盖这些分析化学知识内容的25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书见表1。
3 实施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学习,以工作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考量学习效果,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4]。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为:先提出工作任务、组织、编排、序化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3.1 先提出工作任务
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不是按原来的顺序,先是今天讲某章,而是先提出今天的工作任务,要做什么。
以配位滴定法的教学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
先提出工作任务,今天的任务是:“进行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含量测定”。
如何完成这个工作任务?学生就会想:用什么滴定方法?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滴定条件是什么?化学反应及终点前后颜色变化如何?如何进行操?用什么等级的试剂?选用什么仪器?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及结果计算?
工作任务的提出将学生自然的带入了我要学习的状态。
3.2 组织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内容不是按原来的教材内容进行,概念、分类、理论方法、原来、条件、测定实例、实验,而是围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教师重新组织、编排、序化教学内容,同时删去与完成工作任务无关的内容、增加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内容。
3.3 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
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环节是:对完成工作任务必须的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讨论,教师重点讲解,使学生掌握完成工作任务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步骤及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有的现象,使用的仪器试剂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数据的处理、结果的计算及合格条件等问题。
3.4 完成工作任务
学生掌握完成工作任务的所有理论和实验操作步骤等问题后,就由学生来完成这项工作任务:“进行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含量测定”。教师随时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使之操作正确、规范,完成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含量测定。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Rd不得大于0.2%为合格。操作不规范、测定结果不合格的学生可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时间,进行重复练习直至合格为止。
这种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注重了过程性的考核,加强了对学生多元化综合能力的评价[5-6]。每一个任务都完成了,其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就都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一目了然每次课要学会做什么,应该学什么。并且学为做而用,不认真学就无法完成本次课的工作任务,就达不到合格标准。这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7]。从2008级开始实施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历经2009、2010、2011级四届,每年都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及课程教学总结和改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分析化学》教材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它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的系统化。由于教材是课程物化的载体,传统的理论性教材或实验性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目前职业教育的教材内容与结构正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变化[8]。分析化学借鉴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开发出任务驱动式的《分析化学》教材。新版《分析化学》教材,每章内容都是以典型工作任务开始,然后并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组织、编排、序化教学内容[9],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而结束。
具体形式为:第一部分:典型工作任务;第二部分:知识储备内容;第三部分:完成工作任务实例;第四部分: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这样的编排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10]。新编《分析化学》教材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一体化。
从2008年使用新编《分析化学》教材,四年来,本教材受到了药学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师生的好评。此教材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时还需要参考实验指导教材。2012年笔者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教材修改、完善,并改名为《分析化学及操作技术》。新版教材将实验指导的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使用时更加方便。2013年开始使用新版的《分析化学及操作技术》教材。
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改革从2008年至今已完成了前期的学生调研、专业课调研、国内外基础课程教学的调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了《分析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完成了四届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完成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一体的教材的编写;完成了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的所有网上资源建设。分析化学按专业课程的需要,基本构建了“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对基础课程不感兴趣的状态,真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化学的学习,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灵伟,王俊俊.任务驱动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1,38(2):191-194.
[2] 王杰超.基于ERP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1-102.
[3] 谢炜聪.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8):28-29.
[4] 崔燕兵.深化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创新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13-114.
[5] 梁立坚.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职食品类专业技术实验课中应用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8,(7):150.
[6] 邢荣秀.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7):897-899.
[7] 左秀凤.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职工学院学报,2008,(5):95-97.
[8] 孙万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需要配套教材[N].现代教育报,2008-11-7(C).
[9] 姜大源.职业教育关于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计划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8,(6):39-40.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 激发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效果,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致即是有效措施之一。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致不浓厚,课堂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环境下,分析于初中化学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初中化学课堂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初中化学课堂的情况并不容乐观,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了众多问题。其问题主要彰显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师生关系淡薄,有效沟通交流缺乏。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界限分明,师生情感冷漠,交流互动不足,课堂氛围死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浓。二是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大多数化学课堂还是采用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进行相关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学生兴趣以及热情的激发。三是初中化学课堂氛围缺乏,课堂环境死板,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填鸭式”教学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无益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开展。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需求,为了有效契合社会各界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标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必须对其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二、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素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资源,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对这些资源加以巧妙利用,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挖掘日常生活当中的可用材料,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生活素材就需要教师对生活素材进行全面的剖析,找出其和化学课堂教学的契合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围绕其展开知识构建。
例如,食盐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调味料,其包装上都标注了“加碘食盐”这一标志。除此之外,还有配料表、使用方法、制造厂商和制造日期等内容。根据这一生活素材,教师就能够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课堂教学。第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所写出的配料表中碘酸化学式,让学生大胆的构想判断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方式,并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食用加碘食盐,而不是其他食盐。第二,食盐包装上写明了保存方法为密封、防潮和避光。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食盐采用此方法进行保存,这样做有什么科学依据。通过这些融入生活素材和引进系列问题的课堂教学安排,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实现化学学习质量的上升。
2.在化学课堂中引入名著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结合学生在名著中所了解到的化学现象以及化学知识,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三国演义》“七擒七纵”的故事中有一著名的哑泉片段,其具体的内容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想要抓住孟获,因此带领军队南征,到了云南的西洱河。这时他们看见了四口毒泉,并且其中一口是哑泉。时逢天气炎热,人马饮水后均不能言,后来还好有一位智者,让他们喝下了安乐泉水,才能发出声音。在这一故事情节中,为什么饮用哑泉水会说不出话来呢?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故事情节合理安排化学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
3.结合化学课堂实验,引进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组成单元,更是和理论知识具有直接关系的重要环节,对理论知识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对相关的化学现象进行反映,更可以透过化学现象,深入化学实验的本质,对其中的原理知识形成深入了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所以,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化学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与铜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如铜在空气中加热之后,其有哪些化学反应现象,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当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实验中的铁片问什么会消失,所生成的红色金属是什么。在做与铜相关的化学实验时,先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关实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铜在空气中加热之后,会出现红色铜片表面逐渐变黑的实验现象,写出2Cu+ O2=2CUO的化学方程式。学到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实验中的铁片在化学反应作用力下会慢慢消失,并生成红色金属铜,明晓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FeSO4+Cu。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验现象向学生展示化学学科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上述结论总结分析,学生不仅能对这一类型题目进行较好掌握,而且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
篇3
目前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同世界的接轨,已经逐渐认识到化学工业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在发展规划中突出化学工业的优先发展地位。化学工业园区凭借可以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开发、资源共享、集约化经营,可以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已经成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现在在各大城市先后发展和建立了几十个规模不同的化学工业园区,例如,广东的珠海临港工业区、河北的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山东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在这些园区内,基本都有几家、几十家的化工企业。园区化已经成为中国化工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由于化学工业园区的特点决定,化学工业园区内存在大量危险源,面对众多危险源,很难实现全部的监管。为了更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实行危险源的分级管理,需要对园区内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并根据各个危险源的级别,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1.危险源分级方法概述
目前,危险源分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危险源静态分级方法,即分级的标准不变或分级结果不随参加分级的危险源数目多少而变化;二是危险源动态分级方法,即危险源数目发生变化或分级的标准可变或两者皆可变。危险源静态分级方法主要以打分的形式进行,如美国的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ICI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法、日本劳动省基准局制定的化工企业六阶段评价法、国内的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法、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法及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方法。这种打分的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所打出的分数有很大的差异,危险性等级划分的尺度很难把握,会影响危险分析的准确性。危险源的动态分级是按某种原则反复进行分级和修改,直到分级满足某种规律为止。分级的研究对象是全体同类危险源,通常包含很多元素,不可能研究所有元素,要根据抽样的部分建立分级的标准。分级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样本的数目进行动态调整,也可根据危险源等级划分的数目的改变而进行动态调整。危险源动态分级常用的方法有:神经网络法、DT动态分级法、层次分析法和分级全息建模等。中国最早提出动态分类的方法始于岩石稳定性分类,为DT法,由中国的林韵梅教授提出,这种方法是基于聚类分析原理进行的方法,与传统的分级方法的最大区别是它揭示了分级三要素,即分级判据、分级挡数和分级界限间的内在规律。因此,近年来被一些学者引入到危险评价中。
2.化学工业园区危险源分级模式
化学工业园区内含有众多化工企业和重大危险源,由于化学工业园区本身的特点决定,危险源之间、企业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对于化学工业园区内危险源进行分级研究时,不能仅仅是简单地照搬现有的危险源分级方法或只单纯地利用一种方法进行,应该根据园区自身的特点,不仅要考虑到危险源本身的危险性,还要考虑到危险源之间、企业之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但是,在现有的危险源分级方法中,很少能够体现出化学工业园区这种危险源之间、企业之间相互影响的危险性特点。因此,必须综合利用现有的危险源分级方法和理论,建立化学工业园区危险源分级方法。
2.1化学工业园区危险源分级的理论基础
对于化工系统的危险源分级,不论是动态的危险源分级方法,还是静态的危险源分级方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即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客观描述系统的危险度,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危险源的分级。因此,对化学工业园区危险源进行分级,实际上是对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危险性评价结果,结合化学工业园区危险源的特点,将危险源分成不同的级别。
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危险源的危险性由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的后果严重程度两个方面来决定。在定量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时,可由下式表示:
R=P・C (1-1)
式中,
R――危险源的危险性;
P――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
C――事故发生时的后果严重程度;
k――对应于后果严重程度的常数。
根据式(1-1),对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时,需要对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化学工业园区内存在很多火灾、爆炸和有毒等比较集中的重大危险源,这些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就必然造成非常大的事故影响范围和严重的事故后果,就可能使相邻危险源之间发生互相影响;当化学工业园区内某个企业发生重大事故时,事故造成的伤害就可能越过企业的边界,影响到邻近的企业。因此,在对化学工业园区内的危险源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必须考虑到环境因素。由此,引入一个环境系数E,表示危险源周围的单元密度,通常危险源越密集,E的取值越大。式1-1变为:
R=P×C×E (1-2)
由式1-2可知,当相邻的危险源数量越多时,危险源的危险性就越大,这是因为危险源受到影响的可能性随着周围环境中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大,导致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2.2化学工业园区内危险源分级模式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可以知道对危险源的分级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的,即根据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结果,将危险源分成不同的危险级别,那么,要对园区内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就必须对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另外,由于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集中,园区存在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危险源,不能也不必对所有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和分级,因此,必须对园区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筛选。这样,提出化学工业园区内危险源分级模式为:
(1)对化学工业园区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筛选出需要进行评价和分级的重大危险源;
(2)对危险源进行危险性评价,即进行事故后果分析和事故发生概率研究,确定危险源的危险度;
(3)根据危险源的评价结果,对化学工业园区内的危险源进行分级。
化学工业园区内危险源分级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3.结论
在对化学工业园区内危险源进行分级的研究中,主要是在根据化学工业园区内危险源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对化学工业园区内危险源进行分级的模式,并利用建立的分级模型对化学工业区进行了危险源分级。
主要结论如下:
篇4
一、政治经济学分析
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实际上是使农业和其它产业部门获得同样的利润率,换句话说,农业产业化过程也就是利润率在各部门平均化的过程。利润率的平均化是通过竞争使资本在不同部门的流动来实现的,资本总是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农业生产周期长,改进技术难度大,降低生产成本的潜力小,而且受自然风险制约,致使加工流通业的附加值要比农业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生产要素便会从农业部门流出,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和土地,但缺乏资金,土地不能移动,流出的只能是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情况下,农业会逐步走向规模经营,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关键是资金的投入和积累,发展农业的资金从何而来?事实表明,除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和补贴外,大多数农业产业化组织的“龙头”会通过非市场安排向农业投资,如:向农户提供种子、饲料、技术和资金等。“龙头”一般属加工流通业,资本为何会从加工流通业流入比较效益低的农业呢?假设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价值为I(CI+MI+V1),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后增加的价值为II(C2+M2+V2),如果市场价格等于产品价值,则加工后农产品的市场价格P=(C1+C2)+(M1+M2)+(V1+V2),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丰富,农业相对加工业来讲,资本有机构成更低,C1/M1V2。即在投入等量资本的条件下,农业的利润率要比加工业的利润率高,这也正是加工流通业要介入农业的原因。如果农业和加工业分离,在“小生产,大市场”条件下,农产品价值不能充分实现,农产品的价格为P1=(CI+MI+V1-Vl),有Vl的价值被流失;如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品价值便得以实现,被流失的Vl可以在产业化组织内部分配。并且实际情况是,Vl属V1的一部分,由农业部门创造出来,但农业部门只能获得Vl的小部分,大部分由加工流通业获得。这是因为1.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谈判能力弱;2.信息不对称,农民不能了解有关信息。只要Vl>V2,加工流通业对农业的投入就会加大,随着农业投入增大,资产专用性会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也随着提高,加上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这种不均衡的分配机制会逐步走向均衡化。分配不平衡是组织不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从分配不平衡到平衡也是组织从不稳定到稳定、从松散到紧密联系的过程。如果说资本有不断流向农业的冲动和农民想获得平均利润的要求是产业化组织得以创新和发展的原动力,那么,均衡分配机制的形成便是产业化组织走向稳固和紧密联系的内在动力。
二、产业经济学分析
从发达国家产业化组织演变规律来看,农业产业化以垂直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作为自己的发展趋势,这是由产业化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决定的。
农产品的市场结构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类型,即有许多生产无差异产品的农户,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把农产品作为生产要素的企业则数量有限,当某一地区只有一家加工企业时,则为买方垄断市场。由此可见,产业化初期,农产品供求双方行为主体处于非对称的市场结构中,这种市场结构对处于完全竞争一方的农户极为不利。下面我们以面临线性要素供给曲线的买方垄断为例来分析。
设反供给曲线形式为:P=A+BQ,A,B为常数,Q为要素供给量,P为要素价格。所以总成本函数C=PQ=AQ+BQ2,增加一单位投入的边际成本MC=dC/dQ=A+2BQ。
在图中,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位置来确定要素使用量,然后再确定该点的要素价格。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此时要素使用量为Q1,所提供的要素的价格为P1’,P1-Pl’为厂商的单位垄断利润。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均衡要素使用量为Q2,均衡价格为P0),使用的要素太少了,要素价格太低,要素市场运行效率低下。
因为农户不满垄断厂商制定的垄断价格,他们会千方百计的寻找维护自身利益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农户通过横向联合的形式组成合作社,提高农户的集体谈判能力,改善非对称的市场结构,在这个过程把价格从P1’提到均衡价格水平P0;2.政府通过对农户补贴,从而移动MR曲线的位置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3.农户为加工企业所兼并,参加到加工企业的后向一体化中。上述方法解决问题的结果是:1.农户自身组织起来形成横向联合体,此时农产品市场将为双头垄断的情形;2.农户加入到加工企业,与其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享”的一体化企业。为了说明上述结果,我们假设农户联合形成垄断性组织A,垄断性加工企业B使用A的产品作为要素投入,假设A、B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变边际成本分别为c和k,因为B是在A给定价格的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厂商B的边际成本MCb=Pa+k,而A以中间产品作为B的引致需求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B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MRb=MCb=Pa+k (1)
A的利润函数为:IIa=PaQ-cQ (2)
由(1)、(2)两式可得:Ila=MRb-(c+k)Q (3)
对(3)式微分得A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dIIa/dQ=d(MRb)/dQ-c-k=0,即:MRa=c+k
(4)上述解析式可由图2来说明。
由MRa=c+k决定A提供中间产品的数量Q1,由Pa=MRb-k来决定A提品的价格Pa。垄断组织A获得的利润为(Pa-H)Q1,也就是图中四边形PaCEH的面积;此时厂商B得到的最终产品的价格为P1,利润等于(P1-Pa-k)Ql,即图中四边形P1ABP0的面积。如果实行纵向一体化,一体化企业可以把市场进行的交换内部化,消除双重边际。产量由MRb=c+k决定,此时产量为Q2,价格为P2,利润是四边形P2FGI的面积。我们可以发现,实行一体化后最终产品产量由Q1增至Q2,价格由P1降至P2,而且一体化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比双边垄断时A与B获得的利润之和还要大。因此,在利润的刺激下,A与B有一体化的倾向。
三、制度经济学分析
科斯在《厂商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组织资源配置的两种制度安排,市场交易存在广泛的交易成本,包括交易双方提出要求、讨价商谈、接受合同、交货检验等有关活动的成本。企业配置资源交易成本低、效率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成本会增加。采取市场还是企业来配置资源就取决于组织费用和所节约的交易费用的比较。该理论从交易费用角度描述了市场经济中产业组织有序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动因:在市场竞争中,人们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不断探索有利于节约交易,组织费用的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交易方式,来不断调整企业内、企业间的相互关系。随科斯之后,威廉姆斯探讨了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交易成本是由交易要素和人的要素所综合决定的。交易要素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数量;而人的要素主要是指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影响农业产业化组织内部交易费用的因素主要有:交易量,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份额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其中交易量决定于市场交易的次数和每次交易的数量与价格;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份额则取决于三个因素:1.资产的专用程度,形成组织的成员拥有的资产的专用程度越高,其获得的利润也越多;2.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稀缺程度;3.双方在订立契约时拥有日信息量与谈判能力。
单个农户购销批量小,交易次数多,每次购销都要支付一个交易过程的所有费用。分散的农户搜集、处理和传播信息能力差,财产基础薄弱。没有能力对付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和市场风险。这些都使农户的交易成本上升。当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中介组织,单个交易就变成了集团交易。中介组织由于在传递信息、购销服务、监督市场公平交易和协调利益关系主体等方面有优势,可节约农户的交易成本,使农户能分享节约交易带来的经济收益。当农业经营以企业形式进行,企业与农户的外部交易关系转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关系时,交易成本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但这时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增大,农户自身的经营冲动与企业的统一管理也会出现冲突。当一体化所节约的交易成本等于组织成本时,组织便会保持原有的形式和规模。
篇5
关键词:绥化市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24-02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表明,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以后教育过程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充分地印证了这一观点。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起到了直接与关键的作用。因此,学前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展的优秀儿童。那么,在目前学前教师普遍出身文科的背景下,其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科学素养要求,这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选择绥化市北林区的 17 所幼儿园的 183名教师作为调查的对象。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科学知识得分上,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差别不大。问卷中科学知识设计了15道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能正确回答9道以上的问题。对于不同学历教师科学知识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历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差异不显著(F=2.780,p>0.05)。在科学方法得分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方法得分差异极其显著(F=31.976,p
2.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科学知识得分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差异非常显著(F=5.529,p
幼儿园教师中无职级教师占绝大多数,获得职级的教师只是少部分。从整体上看,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表现出了差异,但是却出现了高职级的教师得分比低一级教师低的情况(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目前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并不是很科学。获得高职级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并不一定比低一级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高。
3.不同年龄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年龄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幼儿园教师年龄的不断增长,科学知识的均分在不断地变大,但是这种均分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的水平。而在科学方法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幼儿园教师的得分差异并不显著。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得分出现了显著差异(F=4.644,p
从整体上看,幼儿园30岁左右的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从科学素养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的情况看,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具有年龄的差异。随着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得分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加,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在认识论上,一般倾向于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新理念也不敏感。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取性下降,对于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方面也不是很重视,因而出现了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下降的趋势。
4.不同教龄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教龄的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五至十年教龄的教师科学知识得分最高,但是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龄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科学方法得分上,出现了随教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是差异检验不显著。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差异极其显著(F=15.439,p
在教龄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和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具有五至十年教龄的教师的科学态度得分和科学素养总分是最高的,其次是具有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最后是具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具有五至十年教龄的教师年龄一般都在30岁左右,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幼儿园大部分的课题研究工作都是由她们负责实施的。这部分教师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注重了解科学方法,而且还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他们正处于事业发展的辉煌时期,对于工作有更高的目标,对于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十分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他们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及科学素养总分明显高于其他教师。
5.公、私立幼儿园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公、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总分、方法总分、科学素养总分的均分比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均分高,而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出现了相反的情况,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均分比公立幼儿园教师的均分高。
分别对公、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及总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4.595,p
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从整体上来讲低于公立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这一方面是因为,私立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硬件设施的建设,但是却忽视教师素质这一最重要的“软件”建设。而另一方面,尽管很多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工资水平比公立幼儿园高,有可能吸引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但是从总体上讲,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比较缺乏,教师缺乏安全感,而私立幼儿园在教师聘用上的随意性也很强,教学工作及教师发展缺乏长久的计划性和稳定性,这些因素造成了私立幼儿园教师流动性极强,不利于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除科学知识外,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高学历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学历教师。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各维度得分差异显著,但科学素养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段幼儿园教师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不同教龄幼儿园教师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公、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公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总分分别高于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得分。
2.建议。根据调查情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第二,改革现行教师评价体系。第三,促进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第四,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 魏冰.西方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6):16.
[3] 梁英豪.科学素养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60.
[4] 王,黄慧娟,许明.PISA:科学素养的界定与测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4):49.
篇6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健康状况指标;对比研究;学生;少数民族,白族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4-0343-02
1985年以来,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调研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体能素质、健康状况等4方面的22个指标[2]。为了解大理州白族7~18岁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以便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笔者对大理州白族学生1985-2005年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985,1991,2000和2005年4次体质调研资料来自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监测的白族学生原始数据[3]。对象都是以大理白族聚居地区的喜洲、周城的中小学校为监测学校,以整群抽样,抽取7~18岁的白族学生为监测对象。以州为单位,调查员严格培训后,专人专项,统一按国家学生体质调研组颁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及《检测细则》进行测试,现场质量控制符合要求。所有监测数据经审核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形态指标变化趋势 调研结果显示,白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的生长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而胸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又下降的趋势。与云南省同期4次体质调研7~18岁汉族学生资料比较,白族学生的多数形态指标低于汉族学生。见表1。
白族男生皮褶厚度2005年比2000年增加,白族女生的皮褶厚度2005年比2000年下降。与云南省汉族学生相比,白族男生皮褶厚度小于汉族学生,但白族女生大于汉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生理功能指标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白族男女生肺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2005年下降特别明显。与云南省汉族学生的肺活量相比,白族男女生的肺活量多数指标均低于汉族学生(P<0.01),见表3。
3 讨论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最基本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这2项指标可以准确评定生长发育的水平和速度[4]。大理州4次体质调研表明,白族学生身高、体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必需的膳食营养供给增加,社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计划免疫、疾病防治工作卓有成效均有重要关系。胸围表示胸廓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功能的发育状况,是反映体育锻炼效果的指标。本资料表明,当地儿童少年胸围发育呈上下起伏,与身高体重发育水平很不一致,身材瘦长不匀称、不结实,呈“细长型”[5]。这一现象与内地省份报道[6]相近,可能与当地农业耕地减少,儿童少年参加体力劳动时间缩短,体力劳动量下降,且缺乏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7]。男生的皮褶厚度增加,女生反而下降,是否与女生爱苗条而控制饮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4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肺活量呈下降趋势,提示大理白族学生的心肺功能下降。主要原因可能与学校教育中轻视体育,对体育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建设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业负担繁重等因素有关,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云南省同期7~18岁汉族学生相比,白族学生多数形态、生理功能指标均低于汉族学生。提示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营养、体育锻炼,全面提高白族学生的身体素质。
(致谢:向所有参加过大理州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同志致谢!)
4 参考文献
[1]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1): 5-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中国学校体育,2006(10): 6-8.
[3] 刘靖南,陈支越,邢文华.1985-2000年广西壮、汉族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32-42.
[4] 姬红蓉.电解铝工业周边地区儿童生长发育动态分析.青海医药杂志, 2003,33(10): 49-50.
[5] 丁艺, 马丽娜.辽宁省大学生4次体质调查结果比较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5):517-519.
[6] 郜建海.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1991-2000年身体形态状况的比较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2): 60-76.
篇7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56-04
我校发展正在经历两次关键转型,第一次自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始直到现在仍未结束,即由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第二次则刚刚开始,即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调整,其调整重点是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两次转型已经并正在影响各院系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在与学校发展定位同步前提下,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原有专业基础、地理学强应用性和教育部地理类专业调整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了重点发展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的发展战略,其中前三者已经招生,地理信息科学计划2015年增设。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正在调整之中,《区域分析与规划》则是其中之一。
一、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区域分析是指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之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区域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1]。简单讲,《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利用地理学相关理论,综合、系统地分析不同类型和尺度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课程。一方面,其充分体现了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理论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很有意义;另一方面,其制定的区域规划是能够有效指导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应用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用很大。
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久以来得到了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者们的一致认可。1977年恢复招生以来,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经济地理专业、同济大学等建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相继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2],将地理科学类原有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调整为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相应的城市规划专业名称也改为了城乡规划。其为各个专业提供参考的三种核心课程示例方案中(见下页表1),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全部三种方案,以及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示例二和三中,都涉及到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虽名称略有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
随着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开设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2008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开始招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列入了培养方案,其包括理论38个学时,课内实践12个学时。紧接着,在2009级的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安排了42个学时。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开始招生,该课程也被列入了培养方案。至此,我院的3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但由于本科总体学时的减少,以及试图打通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目前该课程统一开设32个学时,且都属于专业模块课程。
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材的选用
随着各高校相继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1989年和1991年西北大学陈宗兴教授等先后编写和翻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区域分析研究与教学的空白。之后,中山大学魏清泉、同济大学彭震伟等也先后出版了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材。1999年以后,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材,影响最大的是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著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其是199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内容之一,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由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殿廷等也相继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以及面向研究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
近年来国内采用的教材主要是崔功豪等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吴殿廷等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同济大学彭震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最近又增加了杨培峰等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见表2)。其中,前两者由地理学家编写且首要专业对象面向的是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后两者主要由城乡规划学者编写且首要对象面向的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各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但在地理类专业中,大家普遍选择的还是前两者,特别是以《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为主导。我院也一直选用《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作为教材。
三、优化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由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因此我们主要是在其基础上讨论我们的教学内容优化问题。教学内容的优化将本着以下原则:①在32学时前提下优化原则,即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大幅精简;②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不重复原则;③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错位教学原则;④与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匹配原则,很多教学内容只讲结果,不讲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⑤过于细化或者说与地理相距较远的规划不讲原则;⑥充分借鉴其他教材精华原则。
具体优化措施如下(见表3):①“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和“第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属于第五条原则涉及内容,其规划很多是由专门的经济、电力、交通等方面专家来参与完成,因此仅提供案例供学生课下参考与学习,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②《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课程涉及了很多经济理论,因此与之重复的内容“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和“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不讲。③《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类课程涉及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因此“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不讲。④地理科学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地理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土地规划》,因此与旅游规划、环境规划和土地规划方面的内容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主要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不强调对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只需要了解规划并具备解读能力即可。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规划与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相关内容不用讲;另一方面其主要培养规划设计类应用人才,因此至少应该安排1次模拟区域规划训练。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方面课程中设有《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更强调对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人才的培养,对其他类型的规划强调认知而非实际操作。⑦对各章中内容进行提炼、精简、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先修课程中已涉及内容少讲甚至是不讲,同时注意将最新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和规划文本引入课堂。
经过上面的优化措施以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仅剩下了8章内容,即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在这8章内容中,实际缺少了区域规划案例部分,即没有专门的章节给学生展示具体的规划样貌,需要补充完整。优化以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9章内容构成,各章的名称、学时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相应调整(见表4)。最终形成的教学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区域分析部分,包括第一~四章,共14个学时;区域评价、分工和战略部分,包括第五、六和七章,共10个学时;区域规划部分,包括第九和第十章,共8个学时。
四、《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保障措施
1.《区域分析与规划》主讲教师加强交流。我院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孙中伟和王佳两位教师主讲,其中前者负责地理科学专业,后者负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该课程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半学期即第六学期开设,而我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才开始招生,因此目前还只在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两位主讲教师应该继续加强交流和研讨,以便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2.与其他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内容非常系统与完整,这既是其优点,也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之处。由于各院校即使是同一专业先期开设课程门类及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所具有的地理理论基础和整体地理素养存在很大差异,而该教材的许多内容是和其他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课程重复的,因此就需要和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错开,同时又需要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3.认真听取学习过该课程学生的意见。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教学又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应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讲授方法、考试形式等的意见,并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吸收其合理成分并加以改正。
4.适当调整该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优势,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也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缺点是学生的能动性较差,教学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今后将在教学方法中适当增加学生讨论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考虑到学时减少的情况,相关环节需要增加学生课外准备与工作的时间,课堂之上以学生汇报和讲评为主。
5.有效保证教学内容调整的动态性。《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会一直保持其动态性。因为其会受到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特别是课程设置和学时变化,教材的改动,最新研究和规划成果出现,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素养的目标下每年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吴殿廷,乔家君,曹康,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发展;动力;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708-05
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伴随着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全面转型的动态过程。城镇化过程集中体现为乡村散居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聚集,同时城镇文化、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程度不断向乡村渗透和扩张,直至城乡融合形成一体化格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我国的城镇化比率由1978年的17.92%[1]急剧增加到2011年的51.27%[2],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结构性转换和城乡关系演变的一个新阶段,对于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截至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比率仅为39.4%[3],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仅反映了区域城乡分离依然严重,更是体现了区域内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怎样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推其在城镇化过程中迎头赶上全国发展水平,本研究拟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给于解读,以期对破解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阻滞进行有益的探索。
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
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就是由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引发的乡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流动和集中,在城镇体系不断升级演变的同时,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步与城镇接轨,最终实现城镇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居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资金、信息和物质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而引发乡村向城镇变迁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城乡产业的发展和调整,随着城镇化和乡村非农化的发展,分散的乡村居民开始有意识地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集中,逐步形成新的城镇,在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中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和文明,逐渐摆脱自然环境和旧有观念的束缚。反过来,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本身固有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条,缩短了经济创新周期,加速了新兴技术的传播,有效改善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2 产业发展视角下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制约因素
城镇作为现代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空间载体,其发展是伴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动态的变迁过程,其实质是由生产力的变革引起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度、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动态平衡的过程。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一不断调整与动态平衡对区域城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西部地区而言,制约区域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阶段,加上区域自然环境以及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沿海等发达地区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从事第一产业的仅为老弱妇孺,既难以提高第一产业的剩余产品,又阻碍了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进入,更难以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初始动力。第二产业虽然比重较大,但受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影响严重,多以能源、煤炭、石化、采掘、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设备、技术陈旧且产能落后,“三废”排放极为严重,由于受资源存量、矿藏品性、区域地形地貌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大都处于初级化阶段,难以担当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最接近,但这并不表明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因为评价产业结构先进与否的标准除了产值指标,还应看其产业内部构成的现代化程度,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商品流通业与旅游业,信息、金融等新型第三产业发展则均较落后,而且由于改革滞后等原因,人员素质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4],不仅缺乏促使区域内居民增收的能力,而且难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2.2 产业内部链条收缩,产业关联不够紧密
西部地区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中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的人数较多,致使区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质量都呈现下滑趋势,进而引起第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内部链条收缩严重,不仅难以为区域内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剩余农产品,也很难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受第一产业影响,第二产业基本停留在初级均衡阶段,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极其松散,难以进行新的技术开发,不仅不能满足三次产业间自身发展的技术需求,更难以满足西部居民自身的生活需要。加上第二产业受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制约较为严重,过于依赖产业的外循环,产业链条有待延伸,以加强产业内部关联度。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由于受地域自然环境影响,不仅产业链条过于简短,投入产出不甚合理,而且上游和下游产业开发不足,加之产业发展以商品流通业和旅游业为主,缺乏前向和后向关联,不仅难以使三次产业发展形成环向关联,更难以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构建强劲的动力机制。
2.3 资源禀赋制约严重,产业布局有待优化
西部地区各次产业空间布局受资源禀赋制约极为严重,产业空间布局杂乱无序。第一产业由于受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近年来恶劣气候环境和大规模干旱的影响,导致可耕种土地面积锐减。且可耕种的土地大多属于中低产田,不但规模小,而且极不规则。大量农副产品由于道路、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制约难以为居民增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产业受资源存量、品性、地域、交通以及埋藏深度等影响,难以人为对其进行空间布局的合理安排。同时个别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又远离资源产地,交通运输不便使得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收购难度加大,成本提高。相反,农户富余农副产品又因无法销售、无人收购而大量积压。这不但挫伤了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也无法使现有第二产业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受制于资源禀赋存量及差异性,深度开发不够,同质化倾向严重,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受土地状况、社会发展现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居住分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极为迟滞。
2.4 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产业政策有待调整
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被动封闭保守到主动对外开放三重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内循环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大量对中东部发达地区来说比较稀缺的农业资源,比如西部地区的绿色家畜家禽、绿色果业、绿色木竹制品、稀缺中草药、民间传统工艺品等都尚未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很难成为区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支撑点。第二产业发展中对资源禀赋的依赖性太大,过于注重初级开发,精深加工不够且资源税费体制不尽合理。过度开发虽在短期内增加了区域财税收入,但环境破坏造成持续发展难以为继。长远来看不仅难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更难以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受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严重,存在着大量的盲从性和不认同感,加上从农业领域退出的劳动力资源素质普遍不高,难以满足高端服务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使得现有第三产业存在规模小、管理混乱、配套设施欠缺、服务意识较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市场机制的健全和产业政策的调整。
3 产业发展视角下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对策
西部地区要通过城镇化发展弥合区域差距,在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迎头赶上,其抓手和核心应该是通过产业发展和调整以促进城镇化,集聚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诸多生产要素,并在城镇化过程中促使乡村产业非农化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以实现农村现代化。其主要思路和举措有以下几点。
3.1 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与发展促使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是影响乃至决定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西部地区要把产业结构转换与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首先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在宏观上由以农业发展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主转换。通过区域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来加快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同时区域城镇化过程本身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就业方式向非农化就业方式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其转移速度的快慢,也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产生着直接影响。其次,进一步在中观上增强西部地区三次产业间的协调性,为区域城镇化增添动力。截至2010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比例为13.1∶50.0∶36.9,而同期东部地区为6.3∶49.4∶44.3,产业结构影响资源分配格局[5],进而导致区域边际增长难以为继,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要通过农业新兴实用科技推广、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等方式尽快降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提升、改造以资源采掘、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拓宽第三产业发展方式和服务领域。促使三次产业在西部地区协调和优化发展,使得区域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基本动力和后续动力能够有效衔接,共同助推区域城镇化发展。
最后,就微观角度而言应该加快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调整。针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耕作技术落后、生产方式传统且市场化水平偏低的特点,按照地域特色,结合区域第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强化科技兴业意识,确保新兴农技推广普及。通过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农副并举、种养结合、先进技术、错位生产,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以增强第一产业助推城镇化发展的初始动力。第二产业应尽快结合地域资源特点选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扶持潜导产业,对衰退产业、夕阳产业和淘汰产业加大改造力度,推进区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进而增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应加快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拓宽第三产业发展渠道,吸纳第一、二产业富余劳动力资源,协调三次产业在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为区域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
3.2 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广泛、复杂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供需方面和产业的技术供给方面[6]。西部地区现有三次产业由于各自内部收缩,不仅导致产业关联极为松散,而且影响到各次产业之间产品的供需和技术的供给,进而使城镇化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为此,第一产业应该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向多元化、链条化、特色化、规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改造原有的传统耕作技术,大力推广使用新兴实用农业耕作方式,为区域城镇化提供大量农业富余产品,这些富余产品不仅应该包括粮食、蔬菜、肉蛋奶等食物型产品,还应该包括充足的棉花、烟叶、油料等半成品性原料,以保障区域城镇化过程中非农化人口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在第一产业内部应该大力推广兼业化经营和深化分工合作,努力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依托资源禀赋优势,使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发展果业、林木业、编织业、绿色养殖、无公害种植等行业,实行种、养、加结合,农、副业并举,区域内错位生产等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模式,促使产业链条延伸。
第二产业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本助推力量,应该从单一的资源采掘、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循环生产、低碳发展转型。其生产不但要满足区域原有人口和新增非农化人口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还要满足各次产业发展对原材料、技术、产品等的需求。同时第二产业要通过自身聚集效应、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等促使原有的零散企业逐步向企业群、产业群集聚,在延伸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加快区域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搞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增强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动力。
第三产业发展要推陈出新,逐步引导其向具有高科技的产业发展,摆脱简单的衣、食、住、行等商业流通活动,积极向为生产发展服务的广告、运输、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渗透,把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医疗保健、绿色工艺品等作为未来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区域城镇化的吸引力,吸纳较多的人力资源、技术和资金。因为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不仅能够加快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进程,增强城镇化动力,还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
3.3 优化产业布局,助推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空间范围内的组合与分布。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局高度化,城镇即是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而城镇化是产业空间实现方式的主要形式。西部地区除部分大中城市外,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经济成分比重较大,工业经济发展进程缓慢落后,第三产业蓄势待发,导致城镇化发展受阻严重。为此,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筹全局、兼顾效益、有分有合、持续发展、注重均衡、谋划长远”的原则对三次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以破解城镇化发展动力的阻滞因素。
第一产业应该结合区域土地、劳动力、水资源、气候、植被等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按照资源禀赋的地域分异规律实施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还草和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在实现对各类农业资源禀赋巨大潜力深度开发的同时,为区域城镇化构建良性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在区域内按照资源比较优势构筑各种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产业,变同质化种养为差异化发展,实施错位生产,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促使现有棉花、毛皮、林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等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并向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对农用土地采取符合地域特色的“农业土地银行制度”,以解决特色农副产业发展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现实困扰因素。
第二产业的合理布局应充分照顾到区域内资源禀赋特色、运输成本、人口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市场依赖性、科学技术潜力等因素。加快对现有西部地区能源、煤炭、石化、采掘等第二产业的循环化科技改造,通过新的生产技术的引进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对个别资源枯竭型产业和工业企业实施关停并转,通过回填、绿化、复垦、移民等措施在调整转型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木竹制品,充分挖掘民间艺人的工艺品技艺,使其与新工艺结合,推陈出新;加快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布局的空间优化,由作坊型、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过渡。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劳动力价值低廉的特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经济服务化、科技支撑化转变,在优化区域第三产业布局的同时提升产业内涵,不仅能增强第三产业对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力量,还可以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以达到全方位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目的。
3.4 变迁产业政策,破解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阻滞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和扶植幼小的战略产业;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就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而言,急需变迁产业发展政策,以破解区域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土地、资金和市场等动力阻滞。
第一产业应该大力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自愿平稳有序转移,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体制[7]。推行“土地银行制度”,让农民把不愿耕种的土地交给类似银行的中介机构,再由中介机构出租给其他集体或农户集中经营,农民从中收取一定租金,这样既可解决土地撂荒和闲置问题,又可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难题,农民既可收取一定租金,还可进入新的土地经营公司务工获得打工收入,形成多赢局面。加快农林产权体制改革,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为基准,以改善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条件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建设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系统。加快区域第一产业的内部循环,充分挖掘全国稀缺而西部富余的农副产品资源,在理顺市场机制的过程中,推进品牌化建设,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产业应加快资源税费体制改革,改变传统资源计税体制的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资源消费与税费征收更趋合理,让区域资源采掘能真正造福当地居民,提升区域财政收入,加快探讨实施生态财富购买机制。生态环境是一种战略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和区域性特点[8]。为了解决“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和“上游负担,下游受益”的问题,西部地区应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购买机制,建立生态效益的评估机制与支付机制等,确保生态建设的劳动价值得到有效补偿。
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更新理念,提升劳动者素质,促使普通大众对第三产业就业和从业有更多的接受和认同。同时在现有第三产业的服务意识、管理方式、品牌潜力、配套设施、发展规模和差异化发展上进行规范和扶持,促进第三产业在西部地区以“优质服务、标准管理、做强品牌、做大规模”为目标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和西部城镇化发展增添力量。
4 结论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区域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更是如此。区域产业结构重心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这必须伴随有相应城镇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即城镇化是产业发展和实现的主要形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主要依托城镇化来进行,而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又是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链延伸、布局优化以及政策变迁所引发的。
参考文献:
[1] 牛凤瑞.中国城市化60年回顾[J].城市住宅,2009(10):67-68.
[2] 赵国锋,段禄峰.西部地区生态城镇建设的理论、构想和路径[J].现代城市研究,2013(4):73-77,97.
[3] 王 娟.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1(2):62-71.
[4] 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杨庆育.对我国落后地区科学跨越发展的思考――以重庆案例为主分析[J].财经界,2012(9):12-19.
[6] 陈保启,杨 丽.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田子坊;学学文创志业;“环三”;产业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朝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而文化创意园区是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因此善于借鉴优秀创意园区的先进经验,打造具有“环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应成为“环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1]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指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在目前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田子坊”创意园区与台湾“学学文创”创意机构就有许多优秀的运行经验值得借鉴。
一、何谓“田学模式”
“田学模式”是指对上海“田子坊”创意园区与台湾“学学文创”创意机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先进经验的总结,而得出的一种打造创意产业园的理论方法。
田子坊是上海市卢湾区一条小里弄街坊,2001年诞生,是由石库门小巷组成的创意园区,从艺术家自发聚集,住户们自觉参与,到政府积极介入、帮助发展,田子坊的十年也是上海创意园区从初生到壮大的十年。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等,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吸引了众多知名艺术家以及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及国内的百余家创意企业入驻。田子坊的每一个门面、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原生态的老上海风情,又洋溢着憧憬未来的勃勃生机,它可以让人瞬间在极端现代与传统两种气质中穿梭,现代时尚衬托在古老旧式的上海弄堂氛围中,彰显出独特的城市韵味。2005年,田子坊创意园区位列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之首,被广泛誉之为上海的“苏荷”、视觉产业的“硅谷”,无数艺术家把田子坊作为“海上创意梦工厂”。
学学文创志业是台湾第一家经济部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民营育成机构,宗旨为推动美学经济,辅助创意产业,提升生活品味,重建人文素养。同时也期许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中心,产业跨界学习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发展机构,以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平台。学学文创在台湾的文化创意业界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地位。走进学学,映入眼帘的空间主要为三种颜色,安静纯洁的白、象征秩序的黑及抚慰人心的原木色,这些都营造了简洁却又自然的氛围。在学学舞台里,流行、生活、艺术、音乐、展览彼此结合,展现了台湾最新锐的创意能量。各种各样不同类别的课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只要你想学的,在这里都会找到它的身影。在这栋独立的十层大楼里,无形的文化创意被有形地展示出来,囊括展览、讲座、活动、公益、企业服务、创意课程等等,可谓是包罗万象。
二、以“田学模式”为蓝本,建立“环三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环三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还在酝酿起步阶段,可以预见在建设资金、园区管理、园区主题、创意人才及资源整合等方面都会出现管理不完善不成熟的诸多问题,而“田学模式”在这些方面都有其独到成功之处,十分值得始建期的“环三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借鉴,它们能帮助突破“环三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瓶颈,最终形成一个极富感染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一)“田学模式”有助于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功能定位,能有效地避免创意园区定位主观及功能趋同的问题
很多始建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往往是一哄而上,简单复制“招商引资”,这直接导致产业园同质化倾向严重,毫无特色,吸引不了创意机构与个人进驻,使园区空置率居高不下,在竞争中业态功能异化;也有不少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建设过程出现过三种 “混同”局面,即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混同于普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旅馆餐饮区、房地产开发,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入驻成本,挤压了企业获利空间,还影响了园区整体统筹协调,使园区很难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这些都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毫无帮助,充其量只能让产业园成为零星企业的集散地。
田子坊文化创意园区的突出特色是注重消费功能与文遗保护,学学文创志业的突出特色是注重创意传播与创意实训,它们功能目标定位明确,突出了园区主题,吸引了龙头企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入驻,将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片,形成配套集群的具有专业化分工关系的产业群落,有助于创意产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真正成为区域性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中心,这可以有效转变粗放、跟风、逐利式的园区发展方式,值得始建期的“环三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借鉴,最终也打造出以“文保、实训、展示、交易”为主题,地域特色明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篇10
关键词: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影响因素
1概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资源日益数字化,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成效。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展校际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影响校际间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找出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校际间共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州国际教育园作为一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性教育园区,软硬件条件相对较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校级间的共享开展得较早,共享机制相对成熟,共享行为相对活跃。
本文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人驻的13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或百分比(%),然后采用卡方检验(P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苏州市国际教育园人驻的13所院校,其中本科高校2所、高职(大专)院校7所、基础教育学校2所、中职学校2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访问20名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所有问卷现场回收。
2.2调查量表设计与检验
2.2.1量表设计
为了做好研究,经过不断甄选优化最终选取五个影响变量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源校际共享关键影响因素备选题项做成客观题量表,见表1。
2.2.2量表信度检验
为了测试量表的可靠性,我们对回收来的260份问卷采用SPSS19.0进行整体信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影响变量的Cronbach’s a系数都在0.7以上,这说明该量表是可靠地,可以用于调查研究。
2.2.3量表效度检验
在效度分析中采用对问卷整体进行KM0和Bartlett球体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由上表可见KM0=0.788>0.6,并且P
2.3资料收集与统计方法
每所学校随机抽取访问对象20名发放调查问卷,所有问卷现场回收。对收集到的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或百分比(%),然后采用卡方检验(P
3研究结果
3.1结果比较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砜矗5种主要影响因素中主观能动性的确定回答数为238,其中肯定回答为154(占64.7%);资源数量的确定回答数为242,其中肯定回答为166(占68.6%);资源质量的确定回答数为254,其中肯定回答为206(占81.1%);基础平台的确定回答数为230,其中肯定回答90(占39.1%);引导鼓励的确定回答数为234,其中肯定回答190(占81.2%)。资源数量、资源质量和引导鼓励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2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资源质量和引导鼓励作为自变量,影响因素肯定回答n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3个变量全纳入最佳回归方程,可得到苏州国际教育园数字化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回归方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8分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