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社会价值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社会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社会价值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ed the current reality and analysed the essence of the concept of value engineering, pointing out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ed in the documents published 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d then it proposed some personal views and demonstrated them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concept, after that it also redefined the concept and purpose of value engineering, and explored the ways of value engineering theoretically.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value engineering in the large and complex project and the realization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关键词: 价值工程;合适的功能;最大价值;理论探讨

Key words: value engineering;right function;maximum value;theoretical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28-03

0引言

中国高教学会价值工程专业委员会会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武春友教授指出,为了价值工程真正发挥对价值的贡献,我们有必要通过研讨,重新界定价值工程的理念、重新确定价值工程最有价值的领域和价值体现。进而在同仁们的支持下,求本扶正,使价值工程最本质、最核心的“功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价值实现”是价值工程的最高目标[1]。70年前,麦尔斯提出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VA)的理念和方法时,其理论和方法在当时还不太成熟,但由于权威人士的引用和推广,所以这些不科学不准确的成分被作为真理一直流传至今,作为实际应用的理论基础被国内一些学者广为引用。价值工程的理论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而发展,而且价值工程在本质上就是一门浸透了创新性和充满生命力的应用学科,任何因陋守旧和墨守陈规都是与价值工程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今天,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的思想指引下,在解决航空航天、武器工程等巨型复杂系统高成本问题的需求推动下,价值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价值工程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必须要求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复杂系统的需要[2]。本文正是基于上述想法对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各位专家交流。

1国内外教科书对价值工程基本概念的描述

1.1 关于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王乃静在其《价值工程概论》中指出,“简单地说,价值工程是从功能出发,以提高产品、劳务、工程或工作的价值为目的的一种科学方法”。价值工程创始人麦尔斯的认为:“价值工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用来鉴别和处理在产品、工序或服务工作中那些不起作用却增加成本或工作量的因素。这个系统运用各种现有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有效地鉴别对用户的需要和要求并无贡献的成本,来帮助改进产品、工序或服务。”曾任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副主席的马蒂(J.Marty)对价值工程的定义为“价值工程是有组织的努力,使产品、系统或服务工作达到合适的价值,以最低的费用提供必要的功能。”

国内文献更多是采用我国于1987年制定的关于价值工程的国家标准《价值工程的基本术语和―般工作程序》(GR8223―87)中的定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3]。张彩江在《复杂价值工程理论与新方法应用》中指出,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4]。

价值工程是一种管理技术,又是一种思想方法。那么,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那就是在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创新方案,以达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对象价值的目的。这就是价值工程的实质[4]。

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在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前提下,努力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4]。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价值。即在保证满足用户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使寿命周期成本最低[3]。

1.2 关于产品功能与寿命周期费用的关系关于产品功能与寿命周期费用的关系,在许多教科书和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都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图形[2] [6]。并认为,寿命周期费用有一个最低点Cmin,产品性能相应有一个最适宜水平F0,这种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状态。

2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

国内外学者把价值工程定义为 “通过创新,以对象的最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是不确切的。尽管“创新”是重点,但“目的”不正确。

2.1 关于价值工程的目的从以上国内教科书和公开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出,国内外相关资料对价值工程目的描述有的说成是“努力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这种说法不科学。有的又说成是“为用户寻求最大的价值”,各家说法不一。“在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创新方案,以达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对象价值的目的”,手段和目的不相关联,不统一,前后矛盾。总之,比较混乱,表达不明确,缺乏统一、科学、严密的定义。笔者认为,价值工程的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价值,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是价值工程的最终目的,不仅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还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消耗,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2.1.1 价值工程的目的首先是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用户追求的是“实现最大价值”而不是“最低费用”,所花的每一分钱购买的产品都要物有所值,实现“效用”的最大化。①这是麦尔斯当时创造《价值分析》的初衷和本意。麦尔斯创作价值工程的宗旨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价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每年要向美军和同盟军提供大量武器装备,美国国防部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强调武器装备性能第一、交货期第二、成本第三的做法,造成了生产过程的严重浪费,成本上升,物资供应十分紧张。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麦尔斯才提出了“价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对短缺物资的功能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努力寻找与短缺物资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且货源充足、价格较低的材料作为“代品”,以取代短缺物资。这样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成本,使企业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使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价值,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地利用。②根据价值准则性原理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价值准则性原理是指价值工程以提高价值为目的,以获取更大价值为一切活动的准则的原理贯穿于价值工程的目标、观念、特征、程序和方法之中,这一原理是价值工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5]。这一原理明确地告诉我们,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③从以上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对价值工程概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以提高产品、劳务、工程或工作的价值为目的”“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以达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对象价值的目的”“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讲的都是这个意思,都在认可价值工程是要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为目的。

王乃静也认为,价值工程活动的目的就在于为委托方和用户提供最大的价值[3]。

2.1.2 价值工程的目的还应该是实现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开展价值工程,就是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用户、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是全局最优,而不局部最优,这应该是价值工程的最高目标。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时代提出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来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6]价值工程的目的与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但价值工程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为用户节约资源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他的外延必须扩大到整个社会,实现全社会这个大系统的整体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必须为当前经济和社会服务,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其内容,只有这样,价值工程才真正的实现其“价值”。一切僵化的理论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实现了全局最优,才是实现真正的节约。因此,必须综合考虑用户的需求和费用的支出,企业的利润,社会的效益,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真正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这才是价值工程的最终目的。

2.2 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所需的功能”、“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实现全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三者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实现了“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所需的功能”是不是就实现了“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实现了“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是不是就实现了“全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呢?反之是不是成立?回答是否定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面的论述:

2.2.1 实现了“最低费用”并不等于就实现了“为客户创造了最大价值”“全寿命周期费用”与“用户的价值”是有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目标不一致,从图1可以看出,Cmin是全寿命周期费最低的点,但并不是价值最大的点,向右移动坐标点,虽然全寿命周期费用在提高,但用户获得的价值在提高,在低功能区,由于功能提高幅度大于成本上升的幅度,所以VE对象的价值是上升的;而在高功能区,由于功能提高的幅度小于成本上升的幅度,所以VE对象的价值是下降的。VE对象的价值由上升转为下降这一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个极大值,相应对象功能与成本的比值处于最佳的价值状态,这个点才是价值最大的点,是我们要找的最理想的点,并且只有一个,这个点不是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点,与Cmin点不重合。所以说实现了“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并没有实现“为客户创造了最大价值”,反之,“为客户创造了最大价值”“全寿命周期费用”并不是最低。价值工程定义为“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价值”似乎是不严密。图1把成本最低的点F0作为价值工程要选的点是不准确的。国内外一些学者把价值工程的目的定义为“努力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显然也是不确切的。在对价值工程概念的描述中强调“最低费用”而不强调“最大价值”是不合适的,其定义也是前后矛盾,不太通的,有些牵强。

2.2.2 实现了“客户价值最大化”并不等于实现了“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社会经济系统是由个人、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按各种规则组成的巨型系统,各分系统(或单元)单独分别进行最优化后其总系统往往并不能达到最优化,主要是因为:

①系统是由若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单元或分系统)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将系统各个部分分别处理就割断了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即破坏了各部分间性态的横向耦合约束,优化对象就往往不再是原来的系统。

②系统的总体利益有时要求其中某些部分的利益作出让步,即总系统目标与各元素目标间一般存在制约矛盾关系.系统各部分分别单独优化无法考虑系统整体的上述要求。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各分系统(或单元)单独进行优化才能使总系统达到最优。[7]如果说“以最低的费用,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功能”,就可以实现“最大的价值,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这站在企业的角度是可以实现的。价值对企业和顾客而言常常并不一致。大多数企业强调内部价值而不是各户价值,在罗伯特・库珀的《产品领导》里,他发现他所研究的35家公司中,几乎90%的企业没有把客户的价值考虑在投资管理中。只有1/7的公司明确地分析了客户的价值,尽管那样,很过组织都特有的内部观点是,关注于市场对于他们公司有多少吸引力而不是他们提供的产品对客户有多少吸引力。[8]这在生产企业系统内是以最低的费用实现了最佳的经济效益,但客户的价值并没有实现最大化,通过增加费用,客户的功能可以得到更多地增加,使价值进一步的提高。如果说“以最低的费用,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功能”,就可以实现“最大的价值,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正确的话,也只能说是“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功能”就可以实现“企业最大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它以牺牲了客户的价值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以牺牲了社会效用实现了局部效益的最大化。这在社会这个大系统内不是最优的。

价值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费用C由三部分组成,产品研制成本C1,每件产品分摊的利润、税金C2和企业购买产品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支付的使用费用C3,既C=C1+C2+C3,实际上是涉及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之间的利益,三方之间的利益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矛盾的地方。开展价值工程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好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要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使用户获得尽可能多的价值,还要站在企业、国家的立场上考虑,使全社会获得更大的价值。这在构建资源节约性社会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驳斥个别企业以开展价值工程为幌子,为了本企业的局部利益去牺牲全社会的整体利益提供了理论基础。

3结论

3.1 价值工程的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价值,而不能定义为“最大限度的降低费用”,应该强调“最大价值”而不应该强调“最低费用”。

3.2 价值工程成本的概念应从原先的用户全寿命周期成本扩展到全社会成本,价值工程的价值的概念应从原先用户的价值扩展到全社会价值;价值工程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还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消耗,实现全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全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是价值工程的最高目标。

3.3 实现了“以最低的费用向用户提供必要的功能”并不一定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反之也不成立,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实现了“客户价值最大化”并不等于实现了“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3.4 学术界把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点作为价值工程最理想的选择是不确切的。对价值工程概念的表述不准确、不严密。价值工程的定义应修订为“通过创新,在确定适当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以获取最大的价值,实现全社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武春友.“价值实现”是价值工程的最高目标[J].价值工程,2002.2:23-24.

[2]杨克中.价值工程的观念与方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20.

[3]王乃静.价值工程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94.

[4]张彩江.复杂价值工程理论与新方法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6:2,41.

[5]孙怀玉.实用价值工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5,41.

[6]陈琳,张国安.基于价值工程的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7,26(3):L05.

[7]郑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长江论坛,2008.(4):93-95.

篇2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选秀节目;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106-02

《中国好声音》为2012年7月13 日浙江卫视首播,每周五播出,占据整个暑期档。节目定位是“中国首档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克隆自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此节目横空出世,给中国的电视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赢得了相当成功的收视率和好评。

《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专业流行歌手音乐对决综艺秀电视节目,作为湖南卫视“领SHOW2013”的开篇之作,集结乐坛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顶级豪华音乐盛宴,为的是选出最强的歌手。此档节目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自 2013年1月18日首播以来,已经在荧屏掀起一阵收视狂潮,收视问鼎全国第一。比较这两期走红且成功的电视选秀节目,其有着相同和不同之处,但体现出相同和独到的社会价值。

一、《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节目的相同之处

(一)原版引入,辅以本土化改造,有成熟的节目体系、成功的经验和品牌做保障

《中国好声音》引进了荷兰的《The Voice of Holland》, 目前已有 26 个国家购买了其版权并成功运作。引入版权后,版权方提供了详细地指导,并派专人到现场,参与节目制作和执行等环节,纪实性的拍摄方式和通过海量素材进行剪辑的制作方法,均颠覆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常规制作手段,这些都成为节目质量实现飞跃的基石。节目组还进行了本土化创作,引入模式中原本就有故事成分,国外叫作“戏剧要素”,国内为“听故事”,①迎合了观众的需求。

中国版《我是歌手》的版权来自于韩国原版《我是歌手》,2011年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在其黄金时段播出,很快引起收视狂潮,成为韩国2012年人气最高的电视节目。当年已有欧美多个国家采购了该节目版权,在全球第一个采购这个节目版权的就是湖南卫视。中国版引进的是第一季的比赛模式——七位歌手擂台赛,节目采用了七名职业歌手展开角逐并每周淘汰一人的“生存”模式。角逐方式是歌手演唱结束后,通过500名观众投票淘汰第七名,空出的位置由新的歌手顶替。因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最终呈现出的节目与原版还是有很多不同。

(二)比赛规则和选拔过程体现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

两节目都以声音作为标准,选择好声音,选择最强音;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宗旨,展示歌手超强的音乐天赋和音乐实力。

从《中国好声音》选择“好声音”的“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阵营对决”来看,选拔规则将好声音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不论身高和长相,当声音成为唯一标准之时,比赛的动机就纯粹了,选拔标准就能体现出平等、公平、公正,就能赢得观众和社会的认同。歌手导师刘欢也说:“节目的成功首先就是需要有感染力的声音,这是最最重要的因素,好声音决定一切。”②

《我是歌手》让七个成名歌手为500名现场观众献唱,由后者投票决定前者去或留。500名现场观众的投票标准就是声音,是否是具有感染力的声音,是否是具有震撼力的声音,是否是能感动和打动观众心灵的声音。

(三)强烈竞技化的节目编排,将竞技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好声音》节目编排强烈的竞技化,被人形容为犹如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导师“转身”环节堪比世界杯赛,资格赛主要针对学员好声音的单独遴选,四个导师组内对抗赛堪比世界杯小组赛,四个导师组内冠军赛堪比世界杯 1/4 决赛。“擂台赛主要采取二选一的飙歌模式,将擂台对抗的紧张感和戏剧化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在紧张纠结的竞技氛围中,迭起,精彩纷呈,亦充满遗憾。” ③《中国好声音》能够获得广泛好评,首先在于它的游戏规则和选拔过程具有强烈的竞技性。《我是歌手》七名专业歌手每周的比赛排名的不一样,比赛的不确定性,让比赛结果更加扑朔迷离,更富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传递正能量,彰显选秀精神 ④

以选秀娱乐节目为载体,其背后传递的是教育人、激励人的价值观念,激励人们通过奋斗来改变命运。以每一个歌者背后的感人故事、奋斗历程、为完成梦想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感动观众,教育观众。两节目共同“把娱乐为导向的大众文化与弘扬社会的公平、公正、重才进取的主流文化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节目组所倡导的以精英实力打造大众文化的宗旨”。

二、《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节目的不同之处

《中国好声音》由 “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对战”、“年度盛典”四大比赛阶段构成。The Voice系列节目的最大创意就是第一阶段的“盲眼听音”。在此阶段,四位音乐导师必须背对初次登台的演唱者,再为被感动的好声音按铃、转身、欢呼。

《我是歌手》创新的理念和表现手段为大腕云集的真唱,殿堂级乐队的伴奏,多台机位同时录播,每场来自五个不同年代的500名听审的投票决定歌手的留去,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与以往的选秀差异颇大。节目杂糅了多种形式,有棚内演唱、全程真人秀、外景跟拍,参赛歌手为主持人等等,既是唱歌又是比赛,对七名歌手的深层次开掘和通透式呈现,让观众在听歌时更容易被歌手的情绪和投入所感染。

《我是歌手》草根选秀的反向操作,主打实力牌和怀旧牌的明星对决真人秀,与《中国好声音》的草根选秀节目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化。在同质化严重的综艺节目市场中,这种差异化又一次激活了观众的兴奋点,虽然只播出了几期,但收视率不断升高,好评如潮。

《我是歌手》与同类节目的区别在于,节目采用纪实性制作手法完全按真人秀的拍摄方式。如果说《中国好声音》的重点在伯乐导师的“转身”识别千里马歌手,那么《我是歌手》的重心就是“不知道”谁是对手的悬念设置,不到最后一刻歌手们谁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让观众充满了惊喜、悬念和期待。

三、《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节目的社会价值

《中国好声音》为怀揣音乐梦想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歌声、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的平台。每个人都有梦想,尤其是有着音乐天赋的人,更渴望站在舞台能实现自我价值。《中国好声音》节目坚持“盲眼海选”,不因美丑、形体和职业高低,节目的精髓是将真诚感人的歌声与梦想的实现贯穿始终。节目不炒作、不煽情、不排名、不淘汰、不毒舌,导师以充满肯定和鼓励的态度专业地评价歌手。

《我是歌手》节目体现了极大的社会心理价值,以怀旧为精髓,为观众和社会带来了现实与怀旧的美好情感的交集。在七名歌手选择上精心设计,选择了曾影响了无数人青春岁月的音乐殿堂级人物和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乐坛标杆性人物,如齐秦、黄贯中、陈明等,同时,七名歌手分别覆盖了不同的年龄群及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为节目铺垫了更为宽广的受众人群。歌手感人至深的歌声“对于劳碌迷茫的现代人来说是回忆的唤起、情感的共振、心灵的治愈,也是可贵的精神食粮”,才让观众产生了“音乐在穿过骨头抚摸心灵”般回味无穷的感受,《我是歌手》成了观众长久以来苦苦寻找的音乐“心灵鸡汤”。⑤

《我是歌手》为电视业带来了创新能力、制作能力和引领市场的能力。节目模式和理念创新而超前,制作宏大而精细,“创作核心纯粹而手法极致”, 湖南卫视以精品节目和高雅格调树立了新标杆,是一次自我超越,对其他电视频道节目制作起到了促进和示范作用,“是值得被载入中国电视史册的精诚之作”。⑥

《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对于音乐产业来说,引领了中国乐坛的“真唱运动”, 掀起了一场“音乐打假潮”,为当下浮躁的音乐行业树立了精神榜样。从直观来看,《我是歌手》在打捞偶像,再塑金曲,让成名歌手回炉焕发新价值。从内涵上却体现了对音乐艺术表达出“前所未有的尊重”,尊重音乐,挖掘音乐的价值,如在推出歌手精湛演绎的同时,也在推出歌曲的词、曲作者,编曲者,乐手等,尤其给予伴奏和乐手以大镜头和特写,证明音乐人的实力才是价值。

《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节目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代感和流行感,体现了时代的最强音,体现了社会公平竞争的原则,传递了教育人、激励人的社会正能量。节目的成功还在于尊重音乐、崇尚艺术,充分体现人和社会美好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证明了好的节目不需要编故事、搞噱头,而在于追求节目创新力,体现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社会价值。

[注 释]

①马冲:《由〈中国好声音〉看选秀节目的再度兴盛》,《青年记者》,2012年11月中,第51页。

②李岩:《电视选秀节目如何解开‘娱乐至死’的紧箍咒——〈中国好声音〉节目评析》,《视听纵横》,2012年第6期,第 17~20页。

③黄璐:《〈中国好声音〉凭什么赢得收视率》,《青年记者》,2012年11月中,第63页。

篇3

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孤立的,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有机结合必将对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生产力最核心、最关键因素在人,而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主要是靠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劳动者能力的发挥程度,决定其劳动态度的好坏和劳动纪律的强弱,关系到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团队意识、集体精神的形成,以上种种因素又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提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必然会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保障。

政治发展的有效保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不断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的政策宣传、法制教育宣传,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增强公职人员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实现依法治国,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文化发展的有力保证。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精神文明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其根本要求之一。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文化的不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人们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保护环境意识的宣传和引导,使全社会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优势,深入、广泛、持久地将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广大的群众中去,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人们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状态出现不良反应之前,对人们进行有效调节,减少社会动荡,保证社会安定有序地向前发展。

有利于社会控制手段的顺利实施。借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宣传法律,增强人们的法纪意识,有效地预防犯罪,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力维护社会的稳定。

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但这些矛盾从性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我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向人们讲明白、讲透彻,争取人民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矛盾和问题,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竞争和压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全面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而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功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和教育广大群众,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快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功能,在全社会进行深入、广泛的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雷锋精神”“汶川精神”等民族、时代精神,使全国人民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激起人们为共同的民族利益作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篇4

关键词:认知图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对事物的价值问题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人的内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最核心的部分。[1]现有的文献资料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研究往往只停留于理论本身,很少涉及到跨学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大量西方资本主义落后腐朽文化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对于处于猎奇心理阶段的大学生而言更为严重,促使大学生树立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本文从心理学思维角度研究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以认知图式为切口,助使大学生认识、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单一灌输式宣传教育的有效补充。

一、认知图式促进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认知图式净化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地位

从心理认知的角度上来说,任何一个价值观,其作用的发挥首先要从个人对于价值观的认知开始。人的认知活动的进行主要体现在通过人脑对事物进行有效选择之中,认知图式对人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过程也表现为人脑对事物有效选择的影响。主体的认知图式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过滤网。[2]当主体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这些不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主义、思想等必然要予以彻底剔除,否则无疑是对大学生心理的侵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这个过程中,认知图式可以充分发挥净化作用,把你所接收的信息予以过滤,将最符合主体需要的内容主动融入到核心价值观的图式之中。

(二)认知图式组建认知网络,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要

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某一事物形成认知图式, 即使感官接触到这一事物, 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要使大学生真正完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有相关认知图式。有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图式才能把握其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而缺少这一认知图式则会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了认知图式就不仅能使大学生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避免学生遭受非科学价值观的侵害,还能有效推动对于其的认识进度。

二、认知图式加速大学生不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注重发挥认知图式在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作用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作为主体的行动指南,那么认识只是其初始阶段。还需要通过不断内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信念。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新事物认识和接受比较快,但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往往会在认识和判断事物上出现偏颇,导致处在认识过程中的认识往往是凌乱的或者是不完整的。大学生需要充分借助“认知图式”构建,真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促使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二)不断更新、完善认知图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内化

基于内化过程的认知图式下,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加工不再单纯是加工整理过程,而是一方面把自己大脑中已有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运用到其他的事物中,用自己的认识剖析其他事物。正如认知心理学家司马贺所说:“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需要利用已存储的知识, 把旧信息增添到新信息上面来。[3]另一方面,也以实践中的新认识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图式。这种过程就是主体内化或顺应客体信息的过程,即整合过程。主体之间认知图式的不同, 对同一客体的信息整合结果往往也不同。同时,认知图式的相对稳定性,既大致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又随着主体年龄、认知的发展,内部有着部分的变异。总体观之,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尽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充实个人认知图式,为未来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三、认知图式拓展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度与深度

(一)认知图式指导实践,为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指明方向

实践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价值观则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创造更多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然。个人的价值认知只有与强烈的价值感受相结合才能形成为稳定的价值观,[4]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实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无疑会出现许多诱惑例如功利,认知图式的稳定性会使主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大学生运用认知图式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真正将其中精要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础。

(二)认知图式推动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深度开展

认知图式可以组织多方面的联系,把一切相关的认识都联结在网络内。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涉及的实践活动内容,离不开认知图式这一联结。一方面由于个人认知图式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使得自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外延不断扩大,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源泉;另一方面认知图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使自己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更好地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思路、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霖杰.高校党校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品牌(理论月刊),2010年第11期.

[2](美) 司马贺. 人类的认知[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6.

[3]蒋永福.刘敬茹.认知图式与信息接受.探索与争鸣[J].1999第3期.

篇5

关键词:惠东县 三联堤 达标加固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流失防治

中图分类号:TV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63-02

三联堤位于惠东县平山街道办三联村沿西枝江段,从新楼小组村至象山,堤长约为5.55 km。现状堤围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复杂,存在严重的缺陷,制约着该地区工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本工程建设能提高防护区的防洪标准,更好地保护区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基本情况

1.1 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工程位于西枝江流域。西枝江古称西江水,为东江流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紫金县与惠东县交界处的竹坳顶南麓,河流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本次西枝江三联堤防加固工程位于西枝江惠东县城区段上游西枝江左岸,加固堤防起点为新楼村,终点在象山。

项目区的地形、地势和地貌复杂,属粤东地块东端,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侏罗纪末期由于燕山运动导致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和构造断裂活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裂带,主要由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和喷出岩构成。

工程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具有雨量充沛、湿度大、夏季长、热量丰富的特点。降雨以南北冷暖气团交汇的锋面雨为主,多发生在4~6月份。其次是台风雨,多发生在7~9月份。惠东县土壤类型主要有赤红壤、红壤、和冲积土,以赤红壤为主。项目区植被为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草坡以及人工营造的针叶林,分布在海拔300m以下,常年青绿。根据现场踏勘,工程沿线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

1.2工程概况

工程建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防洪堤工程,加固自新楼村小组至象山段堤围,长5.55km。第二部分为治涝工程,沿堤原有穿堤建筑物全部拆除重建,共兴建排涝站2座,水闸4座,排水涵5座。

工程等级为Ⅲ等,堤防级别为3级,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工程计划工期为24个月,总投资估算8677.15万元。

2、防治分区

本工程防治分区为以下:主体工程区(二级分区划分为堤防区和站闸区)、施工营造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临时施工道路区。

3、水土流失预测

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工程建设期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49.71hm2。工程建设破坏植被面积41.64hm2。

3.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1.00hm2。

3.3 弃渣量

工程建设产生弃土总量为11.65万m3。

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22610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1882t。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在措施布设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⑴ 分区治理原则;⑵ 互补性原则;⑶ “五定”原则;⑷ 效益优先原则;⑸ 绿化美化原则。

4.2 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2.1主体工程区

(1)堤防区

工程措施:主体设计在施工前先对堤防区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量为6.14万m3。表土当作废弃方,全部运至弃渣场回填。

植物措施:堤防回填边坡为1:2.5,主体工程已设计在堤防边坡采用草皮护坡。

临时措施:方案新增本区预备塑料薄膜46000m2,在雨天对临时地表覆盖防护。

(2)站闸区

工程措施:方案新增在敏感区坡脚设置土埂拦挡。象山水闸靠近山包一侧布设截水沟,末端布设沉沙池。截水沟梯形断面,下底宽0.4m,深0.4m,坡比为1:0.75。沉沙池规格长1.5m,宽1.2m,深1.0m。

植物措施:主体工程已设计在每个水闸渠道边坡采用草皮护坡(大叶油草),在早禾站闸和岭背站闸厂区设计了景观绿化(紫薇、琴叶榕等)。

临时措施:方案新增本区预备塑料薄膜4000m2,在雨天对地表进行覆盖防护。

4.2.2施工营造区

工程共布设两个施工营造区,占地0.45hm2,占地类型为旱地。

工程措施:施工前剥离地表熟土1444.5m3。本区覆表土1444.5hm3。

临时措施:方案设计在施工营造区四周布设排水沟,出口设置沉沙池。排水沟为矩形断面,宽0.4m,深0.4m。沉沙池规格长1.5m,宽1.2m,深1.0m。临时堆放表土四周布设土袋拦挡。土袋规格为宽0.6m,高0.6m,本区预备塑料薄膜2000m2,在雨季进行覆盖防护。

4.2.3取土场区

本工程共设两个取土场。本区防治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

工程措施:取土场剥离表土量约为24928m3。土地平整面积9.91hm2,覆表土24928m3。取土场敏感区布设土埂拦挡,采用梯形断面,上底宽0.5m,高0.5m,坡比为1:1。取土场采用分级开采,每隔8m设置2m宽的开挖平台,平台内侧设置截水沟,规格为宽0.4m,深0.4m。坡顶1m外设置截水沟,规格为梯形断面,上底宽1.0m,深0.4m,坡比为1:0.75。开挖边坡坡底及挖土平台内侧设置排水沟,规格为矩形断面,宽0.5m,深0.5m。挖土平台外侧设置2号排水沟,规格为矩形断面,宽0.6m,深0.6m。在排水沟中间及出口布设沉沙池,规格为长1.5m,宽1.2m,深1.0m。

植物措施:取土场挂网喷播植草护坡面积21329m2,种乔木4853株,种灌木19414株,撒草籽77658m2。

临时措施:取土场剥离的表土四周采用土埂拦挡。土埂上底宽0.5m,高0.5m,坡比为1:1。

4.2.4弃渣场区

本工程共设两个弃渣场,防治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

工程措施:弃渣场四周设置土埂拦挡。上底宽0.5m,高0.5m,坡比为1:1;四周土埂外侧设置排水沟 ,规格为0.4m×0.4m。排水沟中间及排水出口设置砖砌沉沙池,规格为长1.5m,宽1.2m,深1.0m。

植物措施:堆渣形成的边坡采用草皮护坡;渣面进行撒草籽绿化。本区撒草籽面积54147m2,草皮护坡面积4934m2。

4.2.5临时施工道路区

本工程共设临时施工道路9.2km。本区水土保持措施有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

工程措施:本区土埂拦挡布设位置为堤防外侧新建施工道路靠近农田、菜地部位和2号取土场新建道路一侧靠近农田的部位。

临时措施:本区临时措施主要为施工道路区域的排水、沉沙措施:象山水闸新建施工道路两侧开挖简易土质排水沟,其他施工道路只需在加宽一侧开挖。排水沟中间及出口布设沉沙池。排水沟上底宽0.9m,深0.3m,坡比为1:1。

结束语

本方案新增投资614.26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投资175.66万元,植物措施投资264.42万元;临时措施投资36.30万元;独立费用89.02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4.93万元。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利因素,但只要切实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

参考文献: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篇6

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穆棱市现有未成年人4.8万,其中在校学生3.2万人,团员6200人,少先队员1.9万人。近年来,穆棱团市委坚持按照“强基础、抓载体、创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抓好基础建设,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工作体系。通过加强建团和建队,全市成立中学团委(总支)20个,少先大队126个,团队组织覆盖率达98%以上,有效地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普遍教育和管理。社区建队工作稳步推进,在70%以上的社区成立了少先队组织,并依托楼栋、楼院建立少先队活动小组200余个,促进了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还成立了业余党团校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20所业余团校、党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各类团校、党校培训未成年人2000余人次。目前,全市业余党校建校率为60%,团校建校率为93%,省级达标团校2所。

2、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工作中,我们坚持“三抓三到位”,增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力量。即抓配备,保证数量到位。我们按照“一强一轻二高”(责任心强、年龄轻、文凭高、素质高)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全市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配置率均达到100%;抓培训,保证质量到位。通过请进来讲、送出去学、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等方式,狠抓了团队干部培训工作,累计培训700余人次;抓管理,保证政策到位。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团队干部分级聘任、目标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提级评优的依据。同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以及人事、教育等部门的支持,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团队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生活待遇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3、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教育效果。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我们在积极发挥穆棱市内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先后把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馆、东宁要塞、大连旅顺监狱等作为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红色旅游”,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二是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协调利用社会资源,在穆棱烟厂、穆棱热电厂、清河村等大中型企业和小康村开辟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目前,全市共有9个敬老院、100条街路、100块绿地开辟为中小学生实践服务基地。三是加强团内阵地建设。全市各级团队组织根据各自实际,创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5个,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7个,建立青年文明社区8个,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6个,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

二、抓好载体建设,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实效

1、广泛开展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活动。在带领全市广大未成年人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四读四做”(读理论书,做清醒人;读科技书,做知识人;读历史书,做革命人;读经济书,做现代人)为主要内容,将读书活动与理论武装工程相结合,推动未成年人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深化。一方面,开展了“高举光辉旗帜、誓做时代新人”大型读书活动。仅5月份,就有4000余名中小学生直接参加了“五讲五做”征文、演讲比赛。另一方面,将每双月1日定为“读者日”,开展书评、征文比赛、演讲、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日常性读书活动。为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我们建立了青少年读书俱乐部、新世纪书屋、“精品书架”等读书活动阵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新书推荐、代购代销、以旧换新等服务。目前,读书俱乐部已发展团体会员单位36家,吸收个人会员2000余人,被牡丹江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荣誉称号,读书活动在未成年人中蓬勃兴起。

2、大力开展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着眼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之中。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不断深化“雏鹰争章”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在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的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广泛开展“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思想觉悟;通过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争当生活小主人”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家做家务、干农活,在校爱学习、守纪律,在社会善思考、会实践,培养少先队员的自学意识、自护方法、自理能力、自律品格和自强精神。目前,全市有1名少先队员获五星级雏鹰奖章,3名少先队员获四星级雏鹰奖章,200余名少先队员获三星级雏鹰奖章。

3、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一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次党的精神宣讲、传播一条致富信息、读一本好书、送一幅春联、送一份温暖等实实在在的中学生实践教育活动,使广大中学生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二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与“保护母亲河”、希望工程结合,开展了“捡拾一袋白色垃圾、种植一棵成长纪念树、牵起一双希望小手、认养一块城市绿地”的“四个一”活动,大大增强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全面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艺术节、文化节活动,使学生在音乐、舞蹈、绘画、演讲、摄影等方面开阔了视野,展示了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抓好环境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扎实开展维权活动,创造优良的法制环境。年初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穆棱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了“96308”小号段青少年维权热线,命名优秀“青少年维权岗”7个,青少年维权工作力量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全市共有50多个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与学校结成警校共建单位,聘请了32名干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仅2004年上半年,全市政法干警就为各学校上法制课70余次,受教育学生达到了1.2万人次。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动员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及创建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5次,开展社区治安防范和交通安全保护宣传百余次,办理未成年人侵权案件20余件,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篇7

关键词:文物保护;博物馆;社会价值;文物保护;规划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更能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活力。对文物加以合理利用及保护,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与《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文物保护中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策略,对不同文物,选用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对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1 博物馆文物社会价值的实现

实现文物社会价值,与实现商品价值具有统一性,必须进行交换,但不同点在于文物价值交换属于非物质交换,也就是归纳到精神范围,从本质上讲也就是说文物社会价值是文化交换。文物社会价值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基础,其文化底蕴将以精神的形式向主体思想进行转变,这种情况下在文物客体以外文物社会价值量将随着增长,并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实现文物社会价值中一般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以专业人员作为价值主体研究文物价值,为实现主客体之间价值交换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二,博物馆保护及管理文物活动的开展,将提升与展现文物的社会价值,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文物社会价值交换中;第三,将参观者等文化受众作为价值主体通过导游的讲解或自身主动对文物社会价值进行认知,从文物参观具体活动中,得到相应的精神价值,进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增加认知水平。

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将文物的社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作为博物馆文化最主要的精神产品,文物具有教育作用,为此,必须对社会形势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升创新能力,确保文物展览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性、观赏性及教育性,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知,更能对博物馆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充分体现出博物馆的文物底蕴。

2 文物保护规划的研究

(1)文物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也越来越受重视。一般分6步进行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包括: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保护单位、制订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及定期检查规划。文物保护单位必须进行总体保护规划的合理制定,才能确保文物不受损坏。现阶段,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级别主要分为6个级别,包括:文物保护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是一个动态研究过程,因时间的转变,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规划结果应对全部因素进行充分反映,如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工艺学等。在文物保护规划中应高度总结与概况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内容,深入挖掘文物价值,促使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研究确定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2)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科学管理,在对博物馆文物保护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文物特性分库分级进行管理,以此明确账目、确定鉴定结果及确保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博物馆馆藏数量较多,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出现损坏文物等情况,因此建立与健全文物保护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目前在文物保护管理中遵循的程序一般为文物接收、鉴定、登录、分类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序进行。

将计算机技术作为文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载体,要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在其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在进行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计划的制定,通过在职培训、业余进修等多种方式进行文物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以此对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完善组织内部结构,确保现代信息技术功能的充分发挥。

(3)作为文物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管理人员文物保护的意识,对文物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社会人员文物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尤其在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很多建设工程未走法律审批程序,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文物保护措施,导致文物损坏的情况时有出现,这不仅会延缓工程建设进程,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基于此,在博物馆努力保护和管理藏品的同时,政府还应给予相应的支持,针对文物保护现状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也使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物保护在博物馆单位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实现其社会价值及确保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的合理性,是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条件。

篇8

[关键词]客户关系;社会价值营销;整体涌现性

1问题的提出

2005年以来,中国发生了诸如“双黄连”假药、“苏丹红”辣椒、SK-Ⅱ化妆品、“大头娃娃”和“三聚氰胺”奶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2009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3万件,其中质量问题占58.9%,营销合同问题占8.8%,价格问题占5.6%,计量问题占1.6%,安全问题占2.0%,广告问题占2.1%,假冒问题占1.9%,虚假品质表示问题占1.4%,人格尊严占0.3%,其他占17.4%。2009年与2008年相比,销售服务投诉量上升66.4%,居投诉增幅首位。这些都是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破坏客户关系,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带来的结果。

2客户关系失败的原因

首先,“经济人”理念的渗透。“经济人”理念促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认为利润的获取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使命和动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如虚假广告、压低员工工资等,这些必将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其次,“经营近视症”的传染。这与经营者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许多企业老板或经营者还不具备企业家的职业素质,现代经营理念没有渗透到企业的运营中去,缺乏自觉追求企业经营效益和综合实力的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企业长远发展。

再次,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是政府官员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短期行为的影射作用;二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使企业没能从中长期发展战略实施中获得竞争优势,也没有感受到市场对“短期行为”的压力,从而导致了企业经营决策短期化。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曾强调:“企业经营的真谛是获得并留住顾客。”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尤其是客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现代企业的经营重心已逐渐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制定与实施客户忠诚管理策略,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差异化服务,履行高度的顾客承诺,是企业保持与顾客长期、双向互动关系的重要保障(Zablah,BeuengerandJohnston,2003)。过去10多年来,客户关系管理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Datamonitor预计2012年,全球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的销售额将会增加近一倍,达到66亿美元。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为其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要使顾客满意,即通过提升员工意识,以顾客为中心推进企业的经营活动。

3企业边界变形与客户关系的模糊性

众所周知,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并非“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扣钩”关系(行为层面的交往)到“拉链”关系(关注长期合作),再到“维可牢”关系(完全客户导向),既有物质、信息的交换,也有思想和心灵的碰撞,但由于经济人假设的存在,企业和客户各有各自的利益追求,所以双方是一种“竞合”关系。

“急流险滩”式的环境迫使企业与顾客之间产生合作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导致企业边界发生变形。但是,企业为了保持独立性,其内部各部分之间也相互作用以产生反抗力,力图使企业边界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种反抗力称为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企业“经济人”本性决定的。竞争力将随着合作力的增加而增长,但对于企业能力来说,竞争力的增长是有限度的(企业竞争力小于企业能力),超过这一限度,企业或破产,或被兼并,这个限度称为企业的极限竞争力。合作力和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导致企业边界发生弹塑性变形,见图1。

(1)线性弹性变形(0-A)。其特征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仅局限于业务领域;双方交往的次数随商品交易量的增加而增加,竞争力与变形之间呈线性关系;彼此目标孤立,互不协调,各行其是;双方的冲突和摩擦不断,竞争方式是“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一旦环境有变,双方关系即可退回到原始状态。在此阶段,企业与客户之间是一种“扣钩”关系。

(2)非线性弹性变形(A-)。其特征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局限于业务领域,还包括社会领域,以使它们自身区别于其他的组织和集团;双方,开始从以前关注彼此差异转变为关注共同利益,竞争力和变形之间不再为线性,但仍为弹性;双方开始交换意见,出现了不定期协调机制;双方的冲突和摩擦减少,竞争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在此阶段,企业与顾客之间是一种“拉链”关系。

(3)塑性变形(以后)。随着企业与顾客之间合作力的增大,企业边界呈非线性变化:先为竞争力硬化,后为竞争力软化。

①竞争力硬化(-B-C)。从点开始,随着合作力的增加,企业边界变形速度在加快,此时企业与客户共享的仅是部分非核心资源。B点以后,虽然合作力在增大,但企业边界变形速度开始放慢,表明竞争力在增强,至C点达到最大值,此时企业与客户共享的是全部非核心资源,他们之间是一种“维可牢”关系。

②竞争力软化(C点以后)。随着合作力的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不增反减,产生局部化和不均匀现象,表明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了部分一体化。随着企业竞争力的完全消失,企业核心资源实现了全部共享,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完全一体化。鉴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一体化关系不属于“竞合”范畴,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企业边界塑性变形不包括该阶段。

塑性变形的特征是:随着双方的反复和密切接触,信任度增加,产生了情感和友谊;双方目标开始交融,并统一化;双方相互帮助、互利互惠,组建了许多跨组织团队,以解决共同面临的业务和技术难题;彼此冲突多是建设性的,合作多于竞争。

从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从线性作用到非线性作用,不仅企业与客户的关联度逐渐增强,而且双方的能力边界也得到了扩展,物理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产生了整体涌现性,如图2中的AB部分。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主体的能力边界都较以前有了扩大,从以前的虚线边界到现在的粗实线边界,在核心资源的边界处,双方收益均达到了最大。

图2弹塑性变形下的边界结构和模糊性

说明:A表示企业,B表示客户;细实线表示核心资源及边界,粗实线表示塑性变形边界;虚线表示资源及边界;交界处AB表示共享资源及边界;箭头表示边界能力的延伸方向和控制范围。

4客户关系模糊性与社会价值营销观念的确立

4.1客户关系模糊性的加深与营销观念的演化

随着企业与其客户之间边界从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客户关系的模糊性也由弱变强,共享资源数量逐渐增加,直至共享全部非核心资源,双方的共同利益达到最大,资源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与此相对应,市场营销观念也从企业价值营销转变为顾客价值营销,进而为社会价值营销。在企业价值营销阶段,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并不关心顾客的需求,企业和顾客之间只是业务上的关联,表现为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交易的模糊性程度很低,所以企业边界仅产生线弹性变形。在顾客价值营销阶段,由于企业开始关注顾客的需求,并出现了全面营销、社会营销、市场差异化营销等方式,遵循“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思想,在双方关系中有了社会因素,交易的模糊性程度虽有所增加,但双方的关系仍非常脆弱,竞争性大于合作性,如各种损害顾客、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企业边界产生的是非线性弹性变形。社会价值营销是建立在顾客价值营销基础之上的企业价值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或组合,在实现“上下”游资源优化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双方或多方共同收益最大化。所以,社会价值营销具有整体涌现性,表现为企业和客户共同创造价值,企业边界模糊性进一步加深,发生塑性变形。

4.2社会价值营销的基本特点

社会价值营销与企业价值营销、顾客价值营销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边际收益递增性。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营销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工业经济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经济,遵循的是边际生产递减规律,使得经济的增长与能源、原材料耗费的增长同步进行。社会价值营销则建立在信息经济基础之上。信息经济是一种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实行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的价值观的需求,它遵循边际生产力递增规律,不仅大幅度地提高商品的信息含量和高附加值,而且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集约化程度。

(2)互动性。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值营销均是强制性营销,导致了各种欺诈行为的发生,互不信任,社会经济中充满着机会主义倾向。社会价值营销是一种互动性营销,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共同维系着“整体”,乃至全社会利益。

(3)透明性。在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值营销阶段,人们的工作时间是同时化的,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需要有合理的库存和储备。社会价值营销则不同,由于企业、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甚至是竞争者之间形成了互信的价值链关系,企业是围绕着信息组织进行生产的,能够使潜在的需求明朗化,从而实现“零库存管理”和“赶趟生产”。

(4)系统性。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值营销的组织经营方式是中央集权化,所有工作都经过细致的分工,在标准规范下工作,实行高度的专业化,难以适应动荡的市场环境,容易遭到破产的厄运。社会价值营销观念借助的是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扁平式的管理,使企业的适应性增强、稳定性提高。

5社会价值营销观念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从感性消费到有限理性消费,再到感动消费,消费者开始注重价值主张。所以,企业不仅要承担社会营销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责任。企业管理者应该关注长期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必须承担社会义务和由此产生的成本。他们还必须以不污染、不歧视、不从事欺骗性的广告宣传等方式来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增加顾客价值,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同时,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推动生产的发展,增加生产者价值,实现生产者价值最大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社会价值在不断循环中增长。

5.1实现从关注营利易向关注客户终身价值转变

无论是企业价值营销还是顾客价值营销,企业关注的焦点均是从每笔交易中获得多少利润,这极易导致企业产生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客户的忠诚度也不高,容易失去顾客。对于社会价值营销观念,企业不仅关注自己所能获得的利润,同时也要关注每个顾客的终身价值,通过设计产品和价格以期在顾客的终身消费中获利。

5.2实现从单一营销向整体营销转变

整体营销是一种全方位的营销方式。与过去的单一营销方式相比,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纵向营销和横向营销。纵向营销是指不同营销功能如销售、广告、产品研发与管理、售后服务等必须密切协作;横向营销是指营销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如生产、计划、产品研发等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整体营销是社会价值营销观念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运用,以充分有效地管理各种相关资源,其实质是谋求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顾客整条价值链的最优化。

5.3实现从标准化服务向定制化服务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了吸引和保留顾客,企业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标准化服务模式,向定制化服务模式转变。柔性生产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能,从而使面向个性化顾客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能够同时进行。定制化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兼顾了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即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以能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高效率地进行产品生产。

5.4实现从部门营销向企业营销转变

顾客满意的前提是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要有满意的员工进行生产,“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社会进入“无差异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升级为企业整体形象的竞争。所以,营销工作并非仅仅是营销人员的事,而是全体员工的企业事,人人参与营销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使顾客满意,并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

篇9

关键词:档案;重要性;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加快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人事管理及其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档案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显现和提升。为此,各级政府档案管理部门要顺应时代潮流,正视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勇于改革,提升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档案的价值,改进档案管理,从而发挥档案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1 科学认识档案的社会价值

人事档案是各级各类人事管理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过认可的记录与反映个体经历、德才水平和工作表现及人事奖惩、变化情况的资料。人事档案以个体为单位,集中保存和备查,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因此,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是由自身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无论在何种的情况下,只要有人事管理活动,就会形成相关的人事资料,就需要开展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诸多方面的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就具有存在和利用的社会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人事档案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人事信息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以人员信息为主要载体的人事档案有了更加广阔的价值空间。因此,人事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工程。市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单位间和从业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单位自身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以及愈加社会化的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等都需要真实、科学的人员信息为依据、支撑和连接,上述诸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离不开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运转。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服务于组织人事工作的基础上,为相关单位和从业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优化市场人员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繁荣和发展,从而强化从业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推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2 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基于以上所述,各级各类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提升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加快人事档案工作运转机制,然而事实上,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

1、社会化程度不够 现行档案管理以单位为管理主体,因此管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与日益社会化的人员流动性不适应,形成不了社会化的服务网络。分散管理不便于统一规范档案操作程序和社会人事档案资源的整合、 利用;多头管理和繁琐的流程影响了档案随人员的自由流动,造成弃档、丢档的现象。

2、档案参考价值不大 受传统工作方式影响,人事档案内容陈旧、雷同、空洞、失真,档案的形成和收集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不能反映个人的最新动态,内容雷同不能反映个人的独特才能,失去档案的参考价值,难以有针对性的提供权威的证明材料;内容的空洞,无法满足社会对人事档案信息的新要求;内容的失真,违背了人事档案真实性的特征,失去了档案的凭证价值,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3、服务水平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重藏轻用”,观念陈旧, 缺乏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事档案从属于组织人 事工作,服务职能被管理职能所掩盖,造成服务方向不清晰、服务职能不明确;加之部分单位档案的数字信息化水平不高,以至于工作效率不高。

4、约束机制缺位 应当看到,不少企事业单位用工不需要政府部门审批,因而忽略用工建档, 致使依靠行政手段维系运转的人事档案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缺乏相应约束机制使用工单位为了摆脱旧的人事制度束缚,缺乏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 或逃避社会保险费用降低运行成本,不重视人事档案,不接收和建立人事档案。上述情况致使人事档案工作运转不畅,无法运转。

3 强化档案管理的举措

基于以上所述,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举措,保证工作的有效运转,从而发挥人事档案的价值。

1、提升社会化水平 档案管理部门要打破壁垒,实行社会化管理,整合社会档案资源,打破现行的以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为管理主体的管理体系,对社会的档案实行统一的管理,形成社会化的工作网络,从而整合社会档案资源,便于统一和规范操作程序;实施人事制度,落实人员社会化档案。

2、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上发生的劳资纠纷和社会保障费用征缴方面的问题,其根源是缺乏相应的人事档案资料。人事档案资料的缺失,影响劳动者自身维权行为,给国家社保经费的征缴带来困难。因此,实行社会化人事档案制度,把人事档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用人和劳动保障的必备条件,通过立法建立健全新型的社会化的人事档案制度,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3、规范操作程序 档案管理要面向现代社会需要的,因此要公开、公正、透明。工作中要科学规范地形成和收集人事档案资料,在保证档案资料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提升档案资料的科学价值。档案管理部门在严格人事档案基本规范,从档案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各个环节,制定出规范性的操作章程,严格操作,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可靠和鲜活,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篇10

Abstract: Graduation design may highlight on the practical value capability, with question-facing, application-facing and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sign phase is the key transition for developing and unfolding the self-value and social service value to the undergradu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valuable graduation design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higher education progression.

关键词: 实践价值观;毕业设计指导;价值体系构建

Key words: viewpoint of practical value;instruction for graduation design;construction of valu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34-03\

0 引言

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设计科学教育,强化工程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研究型本科教育,又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特征,其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扎实理论功底、有熟练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为了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环节,面向实践价值观,培育和升华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形象思维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属性,是可以变化和塑造的[2]。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力求在毕业设计阶段,使学生面向综合应用问题,触发思维,点化创新意识,形成工程应用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经过分析应用型本科学生思维活动特点和毕业设计内容要求特点,基于实践价值观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指导体系的构建。

1 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价值特点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介于传统科学型人才与职业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中间型人才”,既有本科人才的学科教育特征,又有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特性。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以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推动行业发展的实践人才,其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基于实践问题的集成创新,而不是学术理论原创。以较强的行业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又以较强的综合设计和研究能力区别于技能型人才[3]。因此,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现出学科本色和应用特色的双重特点,其教育模式应先宽基础(特别是理论知识教育,要浅而广),后重实践,尤其是在学生毕业设计这一最后教学阶段,基于实践价值观和创新能力,以工程应用实践带动全面发展。

高等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多以工程设计为主。工程设计是依据开发、研制方案的要求,以科学技术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构思,使开发、研制方案物化的过程[1]。工程设计实质是将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实体,是科技发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服务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设计是本质与核心,其目的是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①设计内容的科学性;②设计思想的新颖性;③设计表述的规范性;④设计条件的约束性;⑤设计过程的综合性;⑥设计成果的实用性[1]。

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其内容选择应结合其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内容选择应以工程应用实践为主,课题来源于生产、社会服务。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为问题的解决服务,不做虚拟课题。实际课题,往往包含实际的问题以及要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手段,设计目的具体,条件约束现实,诸多因素交叉,系统性、综合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发挥想象,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系统化、深层次理解基础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会,从生产和社会服务实践中发现难题,形成创新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价值得到尝试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