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规则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商的规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商的规则

篇1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网络监管和对经营者在互联网上实施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时,常常会遇到调查取证难的问题,如有的违法经营者在工商机关展开调查时,立即更改或者删除网络违法信息,并矢口否认其存在违法行为,使执法人员无法证明违法事实:有的案件当事人不配合调查工作,使执法人员无从下手:有的违法行为人利用网络巧妙隐蔽身份,执法人员难以溯本逐源确定案件的当事人等等。涉网案件取证难直接影响网络监管的成效,影响工商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如果取证不当甚至还会导致行政处罚错误,不仅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会使执法机关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陷于不利地位。笔者认为,解决涉网案件取证困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电子证据的属性特征,采取正确的取证方法,促进行政执法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二、电子证据的属性和法律定位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及特征

电子证据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证据类型。有的学者将电子证据界定为“借助电子技术或电子设备而形成的一切证据”。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在工商机关行政执法中的电子证据,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生成、记录、存储或传递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信息资料。与传统证据相比较,电子证据有以下特征:

1、电子证据具有非直观性,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才能判读和保存。电子证据由计算机内部各种代码组成,人类无法直接感知,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将其转化为人类可以感知的文字、图像或声音信息。电子证据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一旦存储电子证据的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电子证据有可能无法显示,或者无法正确显示,这就要求我们在收集调取电子证据时,须将相应的系统环境一同保全。

2、电子证据具有动态性,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传播。电子证据是一组电子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可以打破传统的物理空间而迅速传递,而且其传递后的信息量几乎没有损耗,可以做到远程精确复制。这一特性,对传统的传闻证据规则和传来证据认证规则都带来新的挑战。

3、电子证据具有易变动性,容易遭到修改或破坏。电子数据信息实质上是一些数据代码排列在特殊介质载体上,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判读,一旦信息介质受到损坏。甚至是小小的刮痕都有可能导致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或无法判读,还有一些非人为因素,如病毒、软件冲突等,也有可能导致数据信息被损坏。同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不留痕迹地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删除,除非通过专业鉴定,否则难以发现。

4、电子证据具有多样性,能够以不同形式生动形象地提供信息。由于电子证据可以占据很小的物理空间,却蕴含巨大的信息量,能够综合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反映事实情况。

(二)电子证据的分类

按照一定标准对电子证据进行分类,可以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证据的特性。

以数据信息在证明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为标准,电子证据可以划分为数据电文证据、附属信息证据和系统环境证据。数据电文证据,是指数据电子文本的正文部分,也就是记载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灭失的数据信息,如电子邮件正文部分、网页内容部分等,其作用在于证明法律关系状态和待证事实情况。是电子证据中的主要证据。附属信息证据,是指对数据电文生成、存储、传递、修改、增删而引起的记录信息,如电子系统的日志记录、电子文件的属性信息等,其作用在于证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表明每一数据电文证据自创建到被质证认定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系统环境证据,是指数据电文运行所处的软、硬件环境,即电子数据所依赖的电子设备环境,如系统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其作用在于确保数据电文证据正常运行,以其原始面目显示人前。这一分类表明,一份理想的电子证据应当具有三大部分,我们在收集调取电子证据时应同时调取这三个部分,保证所取证据完整性、真实性。

以证据的来源不同为标准,电子证据可以划分为原生电子证据和派生电子证据。按照传统证据理论,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就是第一手证据,传来证据是指非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转述、转抄、复制的第二手证据。原始证据的证明价值一般情况下大于传来证据,传来证据必须查明确切的来源或出处,并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据此,电子证据也可以分为原生电子证据和派生电子证据。原生电子证据可以作为原始证据使用,而派生电子证据属于传来证据。对于何为原生电子证据,理论界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原生电子证据是指首先固定于某媒介物之上的电子数据,如果数据信息首先固定在电脑硬盘上,那么该硬盘上的数据信息就是原生电子证据,而由此复制的数据信息都是派生电子证据。有学者据此认为电子证据都记录在计算机内,很难说是“原样”,而只能认为是“副本”。但是这种观点无法解决法律程序中提交证据“原件”的问题。联合国国际贸法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第8条规定:“(1)如法律要求信息须以其原始形式展现或留存,倘若情况如下,则一项数据电文即满足了该项要求:(a)有办法可靠地保证自信息首次以其最终形式生成,作为一项数据电文或充当其他用途之时起,该信息保持了完整性;(b)如要求将信息展现,可将该信息显示给观看信息的人。”我国《电子签名法》第5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1)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2)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数据电文上增加背书以及数据交换、储存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数据电文的完整性。”第6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要求:(1)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2)数据电文的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够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3)能够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有学者将其称为“功能等同法”或“拟制原件说”,也就是说,原生电子证据并不局限于“首先固定的媒介物”,只要能够证明数据信息确实是计算机生成后保持完整、未予改动,并且可为人类所感知的,就能属于原生电子证据。笔者以为,这种观点虽然解决了电子证据在法律程序中的“原件”问题,但与我国现行工商法规不符。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28条规定:“对于

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办案人员应当收集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收集原始载体有困难的,可以收集复制件”,因此,在工商机关调取电子证据时,下载、复制的数据信息仍属于派生的电子证据,应当按照法律对传来证据的有关要求处理。

(三)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对电子证据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也影响到实践中收集、调取、审核、认证电子证据的具体标准,厘清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采取开列清单式的证据制度,即对证据进行法定的分类,对不同种类的证据采取不同的证据规则,目前。三大诉讼法均未将电子证据纳入证据分类清单,电子证据究竟是否是一种新的证据类型,或是属于哪一种证据类型,理论上存在较大的分歧,实践中也有着不同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电子证据属于视听资料。如有的学者认为“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磁带、录像带、电影胶片、电子计算机、电子磁盘或者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手段的证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规定:“视听资料是指以图像和声音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包括与案件事实、犯罪嫌疑人实施反侦查行为有关的录音、录像、照片、胶片、声卡、视盘、电子计算机内存信息资料等。”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23条虽然将计算机数据与视听资料并列,但对于计算机数据证据的要求与视听资料基本相同。

第二种观点认为,电子证据属于书证。《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电子签名法》第4条规定:“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其中都将数据电文纳入了书面形式的范围。

第三种观点认为,电子证据属于一种独立存在的新证据类型。因为“任何一种传统证据都无法将电子证据完全囊括进去,电子证据在司法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法律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应将电子证据增加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

第四种观点认为,电子证据既不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也不单独属于哪一类证据。由于电子证据的证明机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电子证据只是传统证据类型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三大诉讼法对证据类型的划分标准使不同的证据种类具有不同的证明机制,如物证是以物体的特征属性和空间位置等因素证明事实情况,书证是以所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是以动态的声音、画面来证明客观事实。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子证据并没有产生新的证明机制,而是传统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类型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存在着电子书证、电子物证、电子视听资料、电子证言、电子鉴定结论等。由此可见。电子证据的采集调取、认证审核等规则也不一而定。而是应按照其所对应的传统证据类型,分别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例如,对于电子书证应按照法律法规对书证的要求进行取证和认证,提供的复制件应当与原件(计算机显示出来的文字、图表、照片等)核对无误:对于动画、录音、录像等有声音的电子视听资料,还应当依法附有该声音资料的文字记录。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了按照不同证据类型法定要求调取电子证据外,由于电子证据表现形式的特殊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取证过程中必须“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

三、收集调取电子证据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电子证据如何固化的问题。证据材料只有符合法定形式,才能够在特定的法律程序中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即证据必须具备证据能力。如前所述,电子证据并非法律规定之外的新的证据种类,只是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而有别于传统证据,因此,必须将电子证据固化或者转化为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形式,才能解决其证据能力的问题。首先,固化电子证据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21条明确规定:“办案人员调查案件,不得少于两人。办案人员调查取证时,一般应当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第29条规定:“对有违法嫌疑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查时,应当有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在场,并制作现场笔录,载明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由办案人员、当事人、第三人签名或者盖章。必要时,可以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现场情况。”涉网案件调查取证也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对涉嫌违法的网站、网页进行检查时,应当根据“确保证明效力、方便调查取证”的原则确定检查现场,通常可在工商执法机关、当事人所在地、见证人所在地、电信部门、公证机关、公安网监机关等地点,利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进行现场检查:应当有两名以上工商执法人员进行检查,并向当事人或见_证人出示执法证件:依法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将检查的时间、地点、执法人员、检查项目、检查程序、取证过程、检查结果等内容详细记录在案,并由当事人或见证人签字确认:鉴于互联网电子证据取证的特殊性,检查现场地点不同于传统案件,应当对取证过程全程录像,以增强调查取证的公正性、公开性、合法性。其次,固化电子证据必须确保所固化的数据真实可靠。为了克服电子证据容易被篡改的特性,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及时调查取证,同时需要保证所取得的电子证据与原始数据一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28条规定,办案人员应当收集计算机数据的原始载体,收集原始载体有困难的,可以收集复制件,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等情况。对于如何固化电子证据的技术措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讲,根据目前的信息技术,复制电子数据的方法简单成熟,数据信息几乎可以毫无损失地被复制在新的载体中,实践中执法人员通常采取下载、存储、打印、拍照、录像等手段,将有关的计算机数据信息和其表现出的可读形式固定在U盘、光盘、软盘、纸张、磁带等载体之上。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要求,在固定数据信息的载体上,注明制作时间、制作方法、制作人等情况,现场制作的应当由当事人或见证人签字确认。第三,固化电子证据有时需要将电子证据转化为其他法定证据形式。由于电子证据本身是一些抽象的计算机数据符号,人们需要借助计算机等仪器将这些数据符号转化为具有可读性的表现形式。因此,即使是已复制固化的电子证据,判读起来也十分复杂繁

琐。根据行政效率原则,对于有些涉网案件的电子证据,可以直接转化为其他法定证据形式,如书证、视听资料等,按照转化后证据种类的法律要求进行调查取证和证明案件事实。例如,在调查网上虚假宣传案件时,对当事人在互联网网站、网页中虚假信息引人误解的违法行为,采取网页截图的方法,将网页中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转化为图片格式,现场打印由当事人或见证人签字,以书证(复制件)的形式,可以快捷、准确、有效地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较之下载企业网站后台计算机数据资料,更为直观简便。

篇2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是原国家经贸委在2001年提出的,近年来在商务部的领导和推动下,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发展很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积累了经验。下面结合笔者近年从事商业网点规划的经验体会,就商业网点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性问题谈些看法。

坚持规范性原则

规划的基本目的可以概括为,回顾历史,面对现实、规划未来。按照商务部的要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通过评审后,需经当地权利机构,作为指导当地商业网点建设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性文件。因此,保证商业网点规划的规范性十分重要。商业网点规划的规范性要求有以下几点:

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体系结构要完整。即从规划提供的最终成果形式看必须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基础资料、规划图则四部分。从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看必须包括规划目标、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商业网点业态结构规划、商业街规划等。

要注意商业网点规划与商业规划的区别与联系。一些城市主管部门对此缺乏清晰的认识,常常将商业发展规划与商业网点规划混为一谈。事实上,商业网点规划和商业发展规划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回事。前者主要解决商业网点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合理布置问题,如市级、区级商业中心的空间分布,商业街的布置等,相对比较具体,其规划的主要基础是城市总体规划。后者则主要是从产业的角度对一个城市商业发展的行业性规划,包括商业发展的总规模,组织方式以及政策措施等,其规划的基础主要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商业发展规划是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的指导,而商业网点规划是商业规划的具体化。

要注意商业网点规划中所使用概念的规范性。商业网点、零售业态、商业的组织形式等,这些概念在规划中常常用到,因此注意这些概念的内涵并正确使用,以免引起混乱。比如商业网点的概念,它是指从事商品流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单体商业经营场所和大型公建等综合设施中的商业经营场所,包括商品的批发、零售、饮食服务,仓储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等。对具体的商业网点而言,规划中有必要明确其业态属性,比如是百货店、超市、便利店;规划中还应该注意商业网点的交易功能属性,即是从事商品零售还是商品批发,还是兼而有之;同时还应注意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属性和经营方式属性,例如shopping mall作一个商业网点将其看作一种商业的组织形式比较恰当。

坚持系统性原则

商业网点规划是对城市商业网点在空间上的一种系统安排,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在城市范围内由众多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不同组织形式构成的商业网点系统,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需求。因此商业网点规划需要进行系统思考,坚持系统性原则。

要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置于特定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下加以考察,确定城市商业网点体系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思路。影响城市商业网点系统建设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城市区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及历史特征等。因此,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使未来商业网点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相协调。另外,要注意防止仅从自己城市行政区划的视角而忽略从城市经济区位的角度进行商业网点规划的倾向。事实上,一个城市与自己周边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分工对于确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对城市商业网点系统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值得指出的是,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城市现有商业网点体系的改造、完善、提高和发展,而不是重构。因此,系统分析对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是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和必要前提。系统分析要对目前商业网点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做出客观评价,要对未来商业网点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做出科学分析,明确商业网点规划的重点范围。因市制宜,制定出符合当地商业网点发展规律的规划,例如有的城市可能需要将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规划的重点,而有的城市则可能将特色商业街作为规划重点等。

系统性原则还体现在,城市商业网点系统是由一定层次结构、业态结构和商业组织形式等交织起来形成的有机整体,决定商业网点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商业网系统从空间层次上要合理地划分为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级商业中心,然后再在不同层次上配置商业网点的业态结构和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坚持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是规划的重要属性,也是规划的难点。因此必须跟踪城市居民未来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的需求变化,描述商业网点系统在未来时空条件下的布局、规模、业态结构、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等。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达到商业网点规划前瞻性的要求。

一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推断未来商业网点系统的总规模。可以参照国内外商业网点设施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人均GDP与人均占有商业网点经营面积的指标,人均GDP与零售业态和商业组织方式的发展变化关系,人均GDP与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关系等等,结合城市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对未来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二是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规划未来商业网点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依据可以从城市总体规划中找到,比如一个城市在未来时点功能分区的变化、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等等,总之应该跟踪城市发展的和扩张的基本趋势来配置商业网点。三是考虑科学技术,尤其是IT技术对零售业态、商业组织形式和商业网点建设的影响。比如随着电子商务普及和日益实用化,可以预见未来许多商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交易,其后果可能导致有形市场的缩小和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的扩大。四是把握消费者生活方式和购买行为的变化趋势,优化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比如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追求的是便捷,对时尚商品和奢侈品的购买追求的是体验和感受,而旅游过程中的购买追求的是轻松和随意。因此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以满足消费者购物、休闲和体验的不同需要。

突出适应性原则

一个城市的区位特征、城市定位和交通状况是商业网点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确定商业网点系统总体功能的出发点。

商业网点规划应该与城市的区位特点相适应。实际中常常看到,在设置商业网点规划的总目标时,有的城市并没有对城市区位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动辄将自己定位为某某省东部的商贸流通中心,辐射区域达到多少平方公里云云,这样制定的总目标往往脱离实际。如果一个城市相对于自己周边其他城市处于中心地位且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一般其商业流通和物流的辐射半径相对较大,则具备将自己定位该区域商贸物流的中心条件。否则,就不应将自己定位为商贸中心。此外,能否可以成为商贸流通中心还决定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看其是否为交通枢纽,是否具有铁路、航空、水运的条件等。

商业网点规划还应与城市的定位相适应。所谓的城市定位是指一个城市根据自身资源,城市所处环境等因素确立的城市发展方向、基本功能和城市形象。按不同的特点可以有不同的城市定位。按照城市重点发展产业特点,有的城市定位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的定位为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城市等。按照所承担功能特征,有的城市定位为经济中心、有的则定位为金融中心,还有的定位为政治中心等等。

坚持科学性原则

坚持商业网点规划科学性,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提高商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出发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网点规划超前性,适应性,可行性的统一,达到构建和谐商业网点体系的目的。

首先,规划中不应片面追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也不应片面强调人均拥有商业网点经营面积的大小。而应该根据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设定可行性指标,要树立节约土地,不断提高商业的集约化程度的观念。

其次,规划中不仅要注意新的商业设施建设问题,同时也应该注意现有商业设施的利用问题,总之要防止规划中盲目追求商业网点规模的不良倾向。近年来一些城市商业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商业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开展商业网点规划过程中应该对此给予必要关注,对商业设施闲置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将其纳入网点规划的范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某种意义上还承担着盘活商业资源的作用。

第三,不同的城市其布局形态各异,因此应该因其布局特点进行不同商业中心规划。比如有的城市属于集中式布局,即其居住区、商务区和工业区等是连片分布的,这样的城市布局形式便于市级商业中心或区域级商业中心的布置。而有的城市则是分散式布局,如有些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中小型矿业城市,他们一般由几个城市片区组成,而且各个城市片区之间距离比较远,各片区都有相应的工业区和生活区。对这类城市规划中不必强求一定要设置市级商业中心,而采取多区域商业中心的结构比较适合。

坚持协调性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其特点是不仅重视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而且开始重视专业规划,正在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以商业网点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物流规划等为补充的规划体系。值得指出的是,城市是商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载体,而商业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因此商业在城市发展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决定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应在以下几方面把握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协调:一是规划层次上的协调。城市规划是关于一个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及各种物质要素总体安排的基础性规划,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和前提。而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属性的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二是规划内容上的协调。城市规划涉及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划分及配套设施匹配等,是综合性的规划。而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商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消费者需求角度所做的专项规划。三是规划功能上的协调。城市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的依据和思路框架,决定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模式。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则是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两者之间具有互补和不可替代性。四是规划详细程度上的协调,这里主要指关于商业网点规划的详细程度。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涉及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但往往是粗线条和框架性的。而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商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对城市商业网点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编制出尽可能详细和针对性强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程道平等编.现代城市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黄国雄.零售十论.国际商业技术,2004(5)

篇3

而C2C电子商务平台诞生至今,使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的交易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平台的搭建,个人、企业的互动参与,交易量的直线上升,C2C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面貌向我们展示着其蓬勃的生命力。然而,一项事物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问题的产生,C2C电子商务势头正旺,但也遭遇着传统市场对它的冲击以及传统环境对它的约束。2007年,商务部颁发了《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2010年3月,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透露,商务部正在研究起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规范。这可能意味着淘宝、拍拍等C2C购物平台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作为C2C电子商务的龙头老大,淘宝开始进行全面的规则改革,带领着C2C电子商务企业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2010年11月10日,淘宝新规则全新上线。淘宝新规则是基于《大淘宝宣言》和《淘宝网服务协议》来制定的,其中《大淘宝宣言》明确了淘宝规则的核心思想和基础原则,并确定了大淘宝参与各方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而《淘宝网服务协议》是淘宝网与会员明确服务关系的文件,所有淘宝网的会员在注册时均需认可,具有合同效力,受法律保护。淘宝网为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保障淘宝网用户合法权益,维护淘宝网正常经营秩序,根据《大淘宝宣言》及《淘宝网服务协议》,制定了淘宝新规则。淘宝新规则的诞生事实上正象征着C2C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其制定的细则也为未来C2C电子商务平台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C2C交易平台的各项交易术语应当明晰含义,杜绝含糊字眼。网上交易过程中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或多或少由于某些交易细节没有达到清楚共识,某些术语没有阐述其准确意义,所以,要避免这些不必要的冲突与纠纷,明晰各项交易术语的含义就尤为重要,也正是形成规范交易环境的最基本的条件和措施。在淘宝规则的第二条中,就对于淘宝网交易中的25项交易术语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下架”、“成交”、“关闭店铺”、“商品数量”、“绑定”、“分销商品”、“包邮”等等。例如,“包邮”的定义,是指卖家对所售商品承担大陆地区首次发货的运费。其中“大陆地区”具体是指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外的中国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首次发货”则是指包邮商品第一次发出所产生的运费由卖家承担,如包邮商品因退、换货产生的邮费,参照支付宝争议处理规则处理;另外,首次不等于首重,无论商品重量是多少,包邮商品卖家均应承担全部首次发货的运费。

二、C2C交易平台的各项交易细节应当严格制定其运行程序及问题解决方案,保证任何交易纠纷的解决都有章可循。在C2C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虚拟的卖家和商品,而卖家则面对的是虚拟的购买者,所以每一次交易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那么,作为C2C交易平台,就应当从各个方面规范买家和卖家的交易行为,尽量降低双方的交易风险,保障双方的应得权益。淘宝规则的第三条就对于交易的各项细节进行了规定,从淘宝账户、支付宝账户的建立、商品的如实描述、创建店铺及商品的规则、买家确认收货超时、买家申请退款超时、店铺评分计分、信用评分计分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界定,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不规范交易行为的产生,从而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交易风险。

转贴于

三、C2C交易平台应当对特殊商品进行合理划分,保护其应有权益,避免侵权行为的产生。当今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逐步加强,电子商务经营者也必须遵循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而作为C2C交易平台则有义务对该平台上的商家进行监督,阻止其侵犯知识产权的销售行为。淘宝新规则中的第四条就规范了特殊市场及特殊商品的及销售,其中包括音像、书籍这两类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商品,要在淘宝上销售音像、书籍必须提供相应的经营凭证才可上传商品。另外,淘宝新规则中还规范了旅行类、彩票类、保险类商品及销售,避免不法商家销售该类商品所带来的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篇4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递业也水涨船高,急剧扩张的同时也带来高投诉率。透过右栏的分析不难看出,“网购”快递投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服务于淘宝网、天猫网的“四通一达”和天天快递等快递公司,为什么投诉的焦点会集中在他们身上?其根源就在于“网购”的电商与这些快递公司之间没有“游戏规则”。而像京东商城、当当网等将快递业务交给第三方快递公司负责的情况下,快递投诉反而不多,就是因为这些B2C电商与快递公司之间就快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游戏规则”,从而避免了问题的出现。

协商解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网购”过程中的“开箱验货”、包装、内件损毁、保价、“代收货款”费率、签收、延误、遗失以及节日促销活动引发的“爆仓”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是规范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并降低投诉率的关键。

但制定这一“游戏规则”也是一套系统工程,要充分兼顾到消费者、电商、快递企业和客观因素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的。其原则就是这一“游戏规则”要具有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多方协商来制定这一“游戏规则”。

由政府(国家邮政局、商务部)引导,相关行业协会与淘宝网、天猫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等市场份额较大的“网购”电商就“网购”后所出现的快递问题进行研讨协商,制定原则性的“游戏规则”。具体的“游戏规则”由行业协会与各家电商协商制定。

定价机制

为了避免“价格战”给快递服务造成的影响,可由淘宝网、天猫网解决快递费“代收代付,统一结算”的问题,即由“四通一达”总部统一对淘宝网、天猫网报价,从“游戏规则”层面上制止部分电商利用货源优势和快递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赚取快递费,维护快递企业合理权益,保证快递企业有合理的利润,防止快递企业利润逐年下滑和“无利化”现象的发生。

快递企业可制定不同服务时限的快递产品,在公司官网上公示。要做到一个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收费标准(散户价格)。大客户的价格可以保密制定,避免每一家快递企业各自定价,造成价格上的管理混乱。应当指出,所有快递企业必须提供“门到门”服务,特殊情况时可与收件人以“短信”的方式确认,其产品标准如表1所示。

同时,还可就“签收”的授权、操作流程、二次以上派送无人签收等问题以合同的方式签约,如表2所示。

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际惯例和经济规律经营,像航空机票、国际快递一样,实行“淡季打折,旺季全价”的“浮动式”价格机制,避免由于价格竞争影响快递服务质量。

法律规范

应尽快就快件遗失的赔偿问题修改《邮政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有关快件的损失赔偿的规定,即快递的损失赔偿,适用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而民事法律的规定主要依据《合同法》。这就意味快件遗失应采取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后再进行法院。这对消费者来说,索赔的诉讼成本很高:对快递企业来说,由于消费者贵重物品不保价,从而造成快递企业不知该如何赔偿,赔偿标准也难以确定。因此,建议借鉴《民用航空法》、《铁路法》等相关条款,对不保价的快件设立快件遗失最低或最高限额规定。

尽管国家邮政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快递格式合同的范本》,但是法院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这是部门规范,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当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快递格式合同的范本》,并具有可操作性。

篇5

【关键词】 三网融合 OCS 电信运营商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目前,我国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电信和广电的双向进入问题,通过业务的相关渗透,打破各据一方的态势,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业务。

一、三网融合的特点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运营商也开始承担宽带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这就打破了原来三家电信运营商垄断的地位,用户对互联网、视频服务提供商和业务的选择自由度大幅提高,这就需要电信运营商充分发挥自身移动网络、宽带网络的优势,多业务综合运营。在此需求下,电信运营商的产品营销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结构复杂化:捆绑业务,融合业务,合帐业务不断的推出,多方位的组合策略,极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并且伴随着一系列的优惠打折,将用户手机、宽带、IPTV等业务进行打包,共享语音时长,上网流量等使用优惠。2、选择灵活化:既允许客户自由选择套餐内产品,也允许客户自由设置套餐内所选产品订购的周期。3、约束规则化:套餐的设置往往包含较复杂的约束规则,既包括订购时的规则,也包括用户状态,使用情况,退订业务等业务活动规则。4、业务操作多样化:套餐中往往包含多个业务处理动作,例如新装,合帐,装维等业务操作,而不是单一进行。同时还要实现累积量计划,付款计划,超期计划,触发规则,优惠计划,积分规则,账务周期、阶梯性费率、时段费率等多项组合计费功能。

二、在线计费系统在三网融合中的优势

为了在三网融合的市场环境下胜出,灵活完善的业务支撑系统越来越成为运营商强有力的竞争工具之一。计费系统作为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与性能足够强大,才能为运营商不断推出新资费、新产品及多种业务的捆绑与组合营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OCS计费系统很好的满足上述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下面临的新的运营支撑需求,并且在确保发展业务的同时不会受到因为高额欠费导致的公司损失。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在线/实时计费系统,位于BSS的服务支撑层,和综合计费账务系统共同组成新的“计费域”,完成对全业务,各种支付方式,各种消费群体,各种营销策略的支撑,最终达到“一点计费、全网服务”的计费支撑系统。OCS基于3GPP技术规范,可以很好的满足多网络(2G、3G、固网、IMS、WLAN、宽带)、全业务(语音、数据、增值)的在线计费需求,使全业务的融合计费和交叉捆绑优惠成为可能。OCS使用灵活,方案多样化,它的接口能够使它和运营商原本已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平滑融合。OCS实现对预付费和后付费用户的计费功能,不用考虑他们的实现网络是面向包传递,还是基于电路的。OCS为在线计费和离线计费提供统一的批价平台。它提供的业务模型,可以实现运营商、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提供数据服务,同时为第三方的介入提供安全接口。OCS的费用账本模式,可以使合帐用户的账本数量理论上不限制,同时账本可以实现到指定费用代码级别,供任意指定业务使用,账本既可以统一设置,也可以用户级别使用;管理方便,账本与合约用户的帐户账本、帐目模式完全一致,统一管理,所有租费统一由OCS一个系统完成计费扣费;月租能力较强,支持自然月、动态相对月、上下半月、当月剩余天数比例、日租等模式;累计能力较强,每个用户都可以对多个帐目费用进行周期性累计,并且根据累计进行实时赠送反馈;可以支持集团支付,并且可以指定用户的特定帐目费用从集团支付,可以指定一定费用比例从集团封顶支付,可以支持多层集团的计费方式,月租收取不依赖于归属集团;OCS产品设置灵活,它是通过事件类型的方式来设置产品,可以定义多种不同的事件类型进行叠加使用;OCS的预留机制可以很好的控制了用户的欠费情况,避免用户在余额不足的情况下使用高额费用的业务,减少用户欠费,降低公司损失。

三、结束语

OCS作为融合计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融合移动业务与现有多个网络、多个平台业务所带来的跨网络、跨平台的计费需求。避免了传统的计费系统由于受到“烟囱式”网络的影响,条块分割,分散运行在不同的系统中,在预付费灵活性上有很大欠缺,建设和维护成本也相当高昂的缺点。它是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形成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三网融合业务的必要手段。

参 考 文 献

[1]李建华、林朝晖.《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发展策略的研究》.邮电设计技术 2011(02):14

篇6

吕不韦曾说过一句名言: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欲,由分未定也。今年的互联网,出现了“百人逐之”的盛况。所争为何?在于有三样东西未定,它们将成为一直被争到明年的兔子:

一是网络规则的控制权未定。

360与腾讯二虎相争,成为2010年互联网最吸引眼球的事件。个人信息服务的规则未定,不能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成为这类事件早晚会发生的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此前围绕产业游戏规则的争斗,一直在进行,只不过矛盾没有如此激化。这不能完全怪当事人,“分未定,尧且力屈,而况众人乎?”2011年,规则的问题不解决,这类矛盾还会发生。事实教育人们,要加快形成规则。

反证的例子是:提早控制规则,则处处取得主动。阿里巴巴提出新商业文明,正如记者指出的:“其本质在于建立一套新的游戏规则。这套规则对于塑造新的行业秩序、营造新的行业环境都提出了要求。”凡是预则立,不预则不立。诚哉斯言。

图书新规的废立,是另一种规则之争。传统商务想用规则来限制电子商务发展,出台了网上新书不许打到八五折以下的不合理游戏规则。结果是图书新规在民众与专家广泛反对下,最终被国家废止,成了一纸空文。说明规则虽然未定,但新规则一定会取代旧规则,却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业务控制权未定。

20i0年,移动互联网成了白热化的狩猎场。争夺的兔子,叫数据核心业务。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业与互联网业、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融合的结果。在融合中,出现了权力和财富由语音向数据的转移。谁先占据数据核心业务这个制高点,谁就可以在数据流动中,截获新的收入。诚如记者分析的:“去年电信运营商竞争的焦点还在于一般的应用上,而在今年对数据核心业务的争夺成为竞争的焦点。”

2010年的总体形势,无论国内国外,都出现互联网服务商节节进逼,电信运营商节节败退的局面。谷歌、苹果、腾讯成为新的赢家。

面对被边缘化的危险,以中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开始提高对数据核心业务的重视,王建宙关于中移动需要互联网疯子的名言,展示了电信人跟上时代的决心。2011年的看点,将是电信运营商能否打破摩根斯坦利的魔咒,重新争取战略主动。

三是终端的控制权未定。

3Q之争可以有多方位的解读,其中一个最“后现代”的解读,应当视为对客户端的争夺。说它是后现代的,是因为这涉及美国的一场前沿争论。一派主张WEB已死,一派主张WEB永生。如果WEB已死,则WEB2.0之后,就不再是3.0,而属于新物种了。新物种之一,就是客户端。

篇7

年初,媒体获悉,法国电信与谷歌达成协议,法国电信负责传输谷歌的内容,而后者将为此支付一大笔费用。协议期至少为一年,谷歌支付的补偿费用,将用于法国电信维护自己的通信网络,确保用户们能够迅速访问谷歌的内容。但是具体金额等事项并未对外公布。

其实,具体细节并不重要,电信运营商向互联网OTT企业就电信通道使用进行收费这件事本身才值得关注。这一事件具有标杆性意义,全球第2大电信运营商向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后端收费,开了先河,为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利益调配提供了模式镜鉴。管道是运营商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价值源泉,做好智能管道,以此向互联网企业收费,较之仅向互联网用户收费、以OTT业务收入分成之名收费,名正言顺更容易操作,数额也更多,至于具体金额可按照市场规则双方博弈确定。

利益之争

运营商与互联网OTT企业的矛盾由来已久,只是最近更紧迫。

国外,欧洲的电信运营商对谷歌等互联网巨头长期不满,认为其用户量巨大的搜索引擎和YouTube视频等服务,占用了自己大量的网络带宽,应该为此向运营商作出补偿。年初,法国第2大运营商Free开始允许旗下500多万互联网用户屏蔽网络广告,Free将广告屏蔽功能作为自定义设置,用来对用户软件进行更新,并坚称要与谷歌达成利益分成协议,要求谷歌负担一部分电信网络运营和维护费用。而互联网公司有自己的逻辑,谷歌并不想为此埋单,其认为毕竟是谷歌提供的内容才使得运营商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流量,加大带宽建设的费用理应由电信运营商来负担。这种争执甚至走上国际舞台。欧洲几家运营商曾联合起来在联合国会议上提交了相关文件,但谷歌公开指责他们的行为对互联网自由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去年12月,在迪拜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上,国际电信联盟试图改写规则,但最终未能成功,原因是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一项协议及其他措施表示反对,这项协议要求OTT企业买单。

国内,微信成为双方矛盾的爆发点,因为它对短信、彩信、尤其是运营商的主要利润源话音业务均造成了冲击。几年前,便有过中移动就移动QQ向腾讯收取“信令费”的传言。近日中移动联合其他两大运营商,筹划了8个项目,计划向占用了大量网络资源的OTT类企业收取费用,范围涉及腾讯旗下的微信、360推出的手机助手等应用商店,双方已经展开初步谈判。截至记者发稿,双方尚未达成最后协议。

当前的运营商困局是历史造成的,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无需像重资产的电信公司般在管道上投巨资、担风险,却推出了众多替代电信性业务冲击着电信业务,获取巨额利润。在中国,情况更复杂一点,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是国有企业,带有公益性,要承担社会责任。不管盈亏、赚多赚少,都得提供管道服务,没有退出机制。运营商正在想方设法对抗OTT企业对其的“架空”行为,OTT企业也在极力反制。平衡利益之争迫在眉睫。

运营商收费失策

运营商现行收费模式是只收取OTT业务的宽带租赁费或包月流量费,并且是面向OTT业务的用户,而对OTT业务提供者却不收费。当下,电信用户普遍认为电信垄断、费用较高,若提高收费势必难上加难。运营商在OTT业务的价值过程中只能收取流量费,而OTT企业却挣得盆满钵满,相形之下,运营商的收入较少。运营商眼红互联网企业的收入,提出也要在OTT业务收入中分成,引来互联网企业的不满,也很难获得学界和互联网用户的理解与支持。

运营商在思想认识上有误区,导致收费失策,不利于摆脱自身困境。OTT业务是互联网企业努力研发提供的,它只是走了运营商的通道,创造的价值与运营商无关。在OTT业务的价值产生过程中,运营商投入的资源和成本就是电信管道,按市场规律,电信运营商只能获得管道收益,其要求参与OTT业务分成没有道理。诚然,运营商在建设、维护电信基础设施上花费了巨大的投资,但互联网企业仅该支付管道费用,运营商选错了收费点。好比卡车运了1吨黄金通过高速公路去某地卖了很多钱,交了路桥通行费,而高速公路还要在黄金交易费用中分成,这说不过去。记者在一次与移动内部人士的聊天中获悉,他们可能会出台措施通过手中把持的管道资源对互联网企业有所制约。这样最终会百转千回,害人害己。必须转变思维,合作共生。

共生之道

互利共赢才是共生之道。当前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是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运营商不要将互联网公司视为敌人,社会财富由旧产业向新产业转移是经济规律。运营商要承认互联网企业(二网融合)高于电信企业的产业地位。唯变不变。时势变,利弊好坏随之互转。前互联网时代,电信业压过邮政业占据优势。现互联网时代,电信业优势不再,被互联网企业超越。当前电信业的相对劣势是正常、合规律的。运营商做OTT业务一定是做不过互联网企业的,最好的方式是运营商被互联网企业收购,真正实现二网融合,但这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实现。不过运营商也要努力迎头赶上,即使无法完全赶上,也要尽力缩小差距。最关键是认清形势、发挥优势、互补合作。

篇8

(一)应用分类技术

电信运营商可根据客户对APP(应用)的下载量,选择建立标准应用库,通常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电信运营商与相关主流互联网厂商紧密合作,从而爬取及分享互联网应用的介绍、下载地址、标签等数据信息;二是对于那些没有统一地址的手机应用,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分布,对其进行地域验证;三是建立标准应用库与信息点分类标准之间的映射关系;四是构建电信运营商自有基地业务(如电信基地业务涵盖音乐、视讯、物联网、协同通信、应用商店、游戏、动漫、阅读)与标准应用库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上述四步骤建立标准应用库之后,再进行应用解析,包括对客户使用的解析与对客户下载的解析。客户使用的解析主要包括私有协议与公有协议两种情况,可将其分别解析为交互方式-视频类与社交-交友类两种解析方式。客户下载解析主要是通过域名与URL,解析为家庭-购物类。

(二)Web内容分词技术

Web内容分词技术,是指从海量的Web页面描述数据中发现数据信息,从中抽取知识,并对其进行分词处理的一种技术。从我国目前所用的汉语自动分词技术来看,其主要可分为基于理解的分词技术、基于统计的分词技术以及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词技术三种。基于理解的分词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对句子的理解,以此来达到识别词的目的,该技术在分词的同时,还可以对词的语义、句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利用语义与句法信息,对歧义进行处理。基于统计的分词技术是指对语料中相邻共现的各个字的组合频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计算它们的互现信息,达到Web内容分词处理的作用。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词技术主要是依据相应的策略,将需要分析的汉字串与机器词典中的词条进行匹配操作,以便能在词典中找到相对应的字符串,达到成功匹配的目的。

(三)URL特征分类技术

规则URL分类。规则URL分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多级域名或目录,对网站的内容URL进行编码操作,从而建立热门网站频道与URL分类的相关映射关系,并采用爬虫技术,对所收集的热门网站URL进行分类处理。无规则URL分类。无规则URL分析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同一格式编码,利用上网日志来获取客户访问的无规则URL,然后再应用网络爬虫技术,爬取URL对应的网页内容,最后通过分词技术将相关的内容拆分成单个词,通过文本分类算法、关键词匹配等技术,来识别URL分类通过URL特征分类技术,可以对客户上网行为进行如下分类:一级分类,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二级分类,商业经济、交通旅游、软件下载等;三级分类,导航地图、游戏平台、广告营销等;四级分类,交友综合、原创、办公应用等。

二、客户分类挖掘算法及分类过程

(一)客户分类挖掘算法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客户分类常用的挖掘算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时间序列算法。在电信行业,可通过时间序列算法,对客户的上网行为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同时利用周期性分析、趋势分析等有效的分析策略,为电信客户提供并推荐最合适、最实用的产品套餐,并以此来提升客户的上网流量。二是关联规则算法。关联规则算法是指对客户上网行为之间的关联规则展开分析,帮助电信运营商针对电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最合理、最实用的服务,通过该算法,可分析客户购买的电信产品之间的关系性,进而利用捆绑销售、交叉销售等方式增加销售额。三是聚类算法。聚类算法是将看似无序的对象进行归类、分组,最终达到理解研究对象的目的。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时,网站的信息分类、用户社交圈、网页的点击行为关联性等问题,均可利用聚类算法进行解决,电信运营商常用该算法进行客户群体细分、客户特征识别。四是决策树算法。该算法属于电信行业应用较广的归纳推理算法之一,利用该算法可快速创建挖掘模型,通过易于解释的模型,达到对客户流失、广告定位、风险管理等行为特点的分析。

(二)客户分类过程分析

首先,利用客户的移动互联网行为数据,找出客户访问内容、网站、上网时段、使用的客户端等信息,经过分析获取客户的上网行为偏好。其次,定时对客户的上网行为规律信息以及上网偏好信息进行汇聚、归纳,总结出客户对各类兴趣需求点按日计算的访问量统计值。最后,根据客户的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网络行为、生命周期等客户特点,对客户的终端偏好、数据业务偏好、产品偏好等偏好进行分类分析,进而获得客户的特征数据。

三、结束语

篇9

被视为替消费者利益征战的“骑士”后,Google再次投身于争夺无线频段的战役。它力图搅动无线市场的最后一潭死水。

12月3日,Google出现在了竞拍700MHz无线频段的名单上。这家互联网巨头将在明年1月份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举行的竞拍活动中,与AT&T和Verizon等运营商们一决高下。据悉,700MHz是一个美国全国性的频段资源,既有合适的波长,可以较为便宜地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又有穿过厚墙的能力,可以较为全面地覆盖城市的各个角落,它被认为是无线频段中的最后一块蛋糕。

一直以来,美国的手机运营商、公共安全厂商等都将这一频段看作是扩展手机宽带服务的极佳机会。除以上三家外,Cox通信、Leap无线国际、Frontline无线、Echostar卫星电视公司等也都将参加竞拍。不过,作为互联网企业,Google的出现使这次竞购出现了更多的变数。

高价竞购无线频段,是Google在新近推出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之后,第二次涉足无线领域。那么,这个传统的互联网搜索巨头在无线领域又有什么新招?它的出现,对电信行业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运营商的保卫战

7月20日,Google正式宣布愿意出资至少46亿美元,参与700Mhz无线频段的竞购。但这家巨头向FCC开出了参加此次拍卖的四个条件,即要求获胜者向手机用户开放应用,开放设备,向移动运营商开放批发服务,向内容提供商开放网络。Google认为,FCC在前两者的强制性和明确性上要做得更好。而后两者,在FCC当时公布的拍卖规则草案并不包括这些内容。

Google提出这些条件的大背景是,运营商在拍到牌照后一般自己建设网络,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接入服务,即将网络服务商和接入服务商的职能合二为一。移动运营商完全控制了手机服务的市场,通常都对手机用户施加了很多限制条款。

电信行业的霸王行径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运营商的传统商业模式中,霸王行径同样随处可见:用户使用何种手机,安装何种第三方应用程序都须听任运营商摆布,甚至提前中止服务合同也要支付违约金。这种垄断行为引发了用户的不断质疑和声讨。备受瞩目的苹果iPhone手机中,AT&T作为独家合作方,将其SIM卡与iPhone捆绑为一体。用户如果要使用iPhone,必须与AT&T签订两年的服务合同,否则就只能作废。

Google向FCC施压引发了AT&T及Verizon等无线运营商的强烈反弹。AT&T高级副总裁Jim Cicconi言辞激烈地批评Google“威胁政府制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拍卖规则,限制竞标企业数量,并在事实上强迫无线运营商修改商业模式以对其有利”。为此,AT&T还积极游说FCC,希望继续沿袭以往频段拍卖规则,不对运营商如何使用频段加以干涉和限制。

7月31日,FCC投票通过了“开放接入”条款。它规定在此次竞购中赢得大部分频段的公司必须允许任意手机设备接入到它们建设的无线网络,以及允许任何软件应用通过它们的网络下载到手机上,满足了Google的前两个条件。这也对当下很多移动运营商严格限制用户所能使用的设备和应用的行为提出了挑战。通过国家政策的转变,这直接为以后美国人访问互联网提供了便利。

不过,FCC批准的拍卖规则中并不包含“竞拍获胜者至少应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批发式经营,将自己的无线网络向希望提供无线服务的其它公司开放”的条款。运营商们认为,这两项内容对于在基础建设上作出了巨大投资的他们并不公平,而这对只想转售频段从而牟利的Google来说则非常有利。

尽管双方的游说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Google也没有放弃明年的无线频段拍卖,这给互联网公司接手无线产业留下了余地。Google的提议得到了广大互联网公司的支持,那些把自己看作能减弱传统运营商力量的科技公司们一直推广这些所谓的“开放”规则。

对于FCC要求允许用户自行选择设备和服务的先决条件,9月10日,Verizon向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提讼,称FCC的决定“反复无常,并与现有法律相冲突”。Verizon称,在频谱竞购事宜上,应该不带有任何先决条件,而只看谁的出价最高。但法院已经驳回了该诉讼。Verizon向FCC建议修改拍卖中使用的开放式平台规则的提案也于近日被驳回。

志在必得的竞拍

对于Google来说,无线频谱拍卖是一个巨大的商机。Stifel Nicolaus分析师布莱尔・勒温表示:“现在美国共有2亿多部手机。如果这是2亿多部支持宽带的设备,它们对Google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7月初,Google宣布收购加州一家提供电话“一号通”服务的厂商Grand Central。紧接着,一家位于瑞典的名叫Ubiquisys的公司收到了Google的投资。这家公司生产的家用型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解决了移动通信在家庭室内的覆盖问题,从而使通过移动网络上网的速度得到大幅提升。此外,Google公司还投资了通过电力线上网的Current通信服务公司,以及Wi-Fi无线局域网共享技术厂商Fon公司和Meraki网络公司。与此同时,Google开发手机应用软件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展当中。

美国商标局在8月30日透露,Google已为一款名为“GPay”的手机支付系统进行了注册。11月底,在联合多家手机厂商和运营商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后,Google又与eBay展开谈判,希望能接手后者的Skype部门。Skype与英国移动运营商“3”结盟,已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业内人士认为,Skype与Google的结合将使其拥有更具竞争性的手机业务,这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公司所在地加州山景城,Google已经投资建设了一个Wi-Fi无线城域互联网,他们还计划和其他一家公司合作,参加旧金山的无线互联网项目。Google一旦在频段拍卖中获胜,将计划建设一个覆盖全美的移动网络,这些经验将非常重要。

在内容建设上,Google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据《IT时代周刊》获悉,他们已经与包括大型娱乐公司在内的内容供应商合作了几个月,试图将其内容搬到手机上。它的手机版网页搜索服务的业务范围也正在不断拓宽。YouTube等应用需要更多的带宽也是当务之急。

在目不暇接的收购、投资、合作和推出新业务的背后,Google已经对移动互联网形成了合围之势。目前,它只剩下了最后一道缺口,也是最关键的因素――频段资源。

Google的移动业务已经如此庞大,如果不争取主动,必将受制于人。改变规则或者拓展自己的无线网络,摆脱运营商的控制,直接与用户建立联系,这是Google所期待的。业内一致的看法是,一旦Google真正成为集移动运营、手机生产、软件开发于一体的超级载体,它在手机互联网领域将无可匹敌。

篇10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熊丙万认为:

一些新兴网购平台在多重合同安排中设置了“假一赔十”条款,是积极发挥“平台”这一特殊经济组织形态功能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励平台内经营者合规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有平台与店主在入驻协议中约定:“若商家出售情节严重的假货(如冒牌或者有毒有害产品),则平台有权要求网店支付该商品历史总销售额的十倍作为消费者赔付金赔付消费者,若商家拒绝支付该赔付金,则平台有权以商家店铺资金抵扣消费者赔付金赔付消费者。”而平台又对消费者作出承诺,消费者通过平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商家做出的服务承诺享受一系列权益保障,若消费者购买到假货等严重问题商品,可以主张“假一赔十”。

对于“假一赔十”条款的当事人,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认为这是商家和平台之间的合同约定,消费者只是第三人;二是认为商家和消费者是合同当事人,平台只不过是在二者之间撮合而已。我认为第二种观点解释起来更顺畅。平台在撮合这样的条款之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代替消费者主张他们与商家之间的“假一赔十”条款。平台不仅可以承接维权服务请求,而且还可以与消费者约定维权成果的交付方式。平台经营者可以结合自身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在制度层面不断予以完善。当然,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假一赔十”条款的法律评价和实施方式,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电子商务法研究所所长高富平认为:

在2000年电子商务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对网络购物还没有多少信心,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使人们放心。例如,当时最活跃的易趣网络交易平台就率先提出了“交易风险补偿金”,并将之作为“增强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信心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当时在服务条款中还特别声明,该“交易风险补偿金不具有任何担保或保险的性质,易趣不从该服务中获得经济利益,不因为该服务承诺而承担任何连带责任”。也就是说,这样的风险补偿金不是平台责任的转化,而是额外的保障。

一开始,交易风险补偿金既适用于买方,也适用于卖方,在双方协议得不到解决的情形下即可申请;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保护买方权益的一项制度。目前各大网络交易平台普遍采取的保证金制度,最先予以肯定的是商务部2011年颁布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它明确:“鼓励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和平台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卖家保证金’服务。保证金用于消费者的交易损失赔付。”显然,规范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平台采取类似制度,给消费者以更好的保护。现在,又有平台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消费者赔付金”制度,通过平台协议和规则明确约定,当商家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平台主动扣划商家的保证金甚至货款赔付给消费者。虽然目前法律、法规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是通过《电子商务法(草案)》的修改过程可以看出,对于类似于保证金这样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自律性做法,国家层面仍然是采取鼓励态度的。

实践证明,在中国国情下,卖家保证金等制度有利于营造诚信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这点看,国家也应当允许和鼓励平台经营者根据各自的特殊性,在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制度创新。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顾全认为:

近年来,上海法院受理的电商平台主动打假引发的案件呈增多趋势,部分案件审理结果引起关注,从上海奉贤法院审理的淘宝打假案,到上海长宁法院审理的拼多多打假案,两种不同的打假模式,代表着两家知名电商平台不同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围绕拼多多提出的消费者赔付金的法律性质及第三方平台的法律地位等谈谈个人看法。

半年多来,上海长宁法院宣判了近20件拼多多主动打假案件,从这些判决书中可以看出,法官对“假一赔十”、消费者赔付金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近期的一份生效判决详细阐述了“消费者赔付金”与传统违约金的区别,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法律关系,关涉平台、消费者和商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商家为赔付主体,消费者为赔付对象,第三方电商平台则处于监督赔付的法律地位。第三方电商平台行使自治管理的权利,处理违规商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权责,与其肩负的监管和维护交易秩序的责任相对应。正如判决书表述的“网络交易因其交易量大、涉及跨区域、可不间断经营等特点,造成管制难度加剧,单凭国家行政部门乃至司法部门,皆成本高昂。因此,网络自治作为社会自治不可或缺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他认为这种观点具有一定前瞻性,特别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福祉的法益之下。对于售假行为,商家和消费者是第一权责主体,平台也可能与商家一起承担连带、补充责任。平台承担责任后,可以对商家追偿。那么,电商平台这种主动发起制裁售假的行为,实际上是通过条款规则设计将法律上被动追偿的地位转化为提前主动监管的权利。而权利的创设,一方面需要立法或者司法解释的进一步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对平台协议和规则作进一步完善,形成售假条件下处理各方权益的“闭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

我想从网络交易中赔付金的法律属性与规则创新方面谈点看法。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与商家之间关于假货问题“假一赔十”的约定,是网络交易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商业规则创新和市场竞争发展出来的平台规则。

消费者赔付金作为平台规则的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内容,其对商家产生约束力的法律基础,取决于其法律属性。如果按照传统的观念,将消费者赔付金单纯地视为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条款,则应当适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需要指出的是,网络平台的规则体系,在形式和实质上,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合同法所适用的理想形态,即仅具有相对性效力的合同。在形式上,平台规则不仅存在于平台和商家之间,也在平台上被醒目地公示,因此极易使不特定的公众产生信赖利益,这已经全然不同于传统上通常不会进行公示的合同条款。在广泛的规则公示和产生消费者信赖利益的情况下,继续把平台规则简单地界定为合同条款,机械适用合同法上的各项规则,有可能会造成削足适履,无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商业和交易模式的需求。

将消费者赔付金等平台规则体系视为平台自治性规则体系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公示行为形成的消费者信赖利益的保护问题,是进行消费者赔付金法律属性认定和规则创新中可以着重考察的出发点。而通过对于意思自治和平台自治形成的市场秩序和当事人合理期待,立法、司法的干预也应当相对于合同法而言更加谨慎,留出规则创新的充分空间。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江宪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