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规则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境电商规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策略;产业融合;对外贸易;数字贸易
一、引言
跨境电商在全球贸易与经济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技术进步、消费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贸易便利化等驱使全球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加快了跨境电商在模式、服务、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带动了金融、科技等行业创新发展,促进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基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加速调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将日益成为培养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路径。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依托其促进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等优势上,为中国加快国内国际互促的双循环局面形成及提升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在政策支持与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下,中国跨境电商规模不断扩大,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过程中模式与制度、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一)跨境电商规模扩大带动外贸增长
2018到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持续规模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增长的引擎日益凸显。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在2020年疫情为传统国际贸易形式带来重大挑战的情况下,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69万亿元,仍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中国跨境电商税收、通关、外汇等政策的不断完善,新信息技术应用与贸易环节数字化的有效融合使得其成为更多企业展开国际贸易的首选路径。此外,全球消费者与贸易企业对跨境电商认知的不断改变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跨境电商全球市场,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也因此跨上新台阶,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二)跨境电商自主创新推进实体经济转型
中小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参与全球贸易的低门槛及高灵活性优势,扩大其优质产品出口和新品牌建设,并提高贸易效率,从而降低其贸易成本。首先,跨境电商B2B、B2C模式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核心,以此推动海外仓建设。与传统海外仓相比,跨境电商海外仓除了及时将商品送达境外消费者外,还能为电商货物提供包括清关、存储、分拣、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海外仓所表现出来的降低物流成本、有效缩短订单响应时间等特征致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出口企业通过第三方海外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基于此,近年来,包括如智能家电、智能电子设备等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也是得益于海外仓的高速发展。其次,外贸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企业产品提升。外贸服务企业依托信息技术与资源整合优势,加快外贸实现流程标准和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税收、结汇等环节一体化专业服务,以此降低其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有利条件。社交及直播跨境电商模式提升产品影响力。企业利用网络虚拟社区及大数据方式了解消费者需求,精准锁定进出口商品;跨境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根据消费者习惯实现智能推荐。直播跨境电商以视频、AR等技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消费者信任及对产品认识的同时减少了因空间及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三)跨境电商布局开拓国内国际潜在市场
2018年以来,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相关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在政策协调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有效合作,为跨境电商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外企业联合打造以区域化为主导的多语言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天猫国际、京东等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占据重要市场地位。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以创新技术的合作和引进等方式来扩大境外投资并购规模,主要表现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交易平台、物流支付等领域,这将有助提升中国企业本土化经营和市场感知能力,并促进本土文化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广泛分布在欧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境外本土化服务。
(四)逐步完善的监管体制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环境
从2012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设立跨境电商试点,并逐步加强管理体制与服务模式的创新。2018年,依托跨境电商的实际发展特征和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列跨境电商相关政策,以期完善监管体制。从监管方式来看,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按个人物品监管,同时扩充正面清单,增加了年度和单笔限额;从税收方法来看,出台适用于综合试区的增值税无票免税、所得税征收等政策,以此简化申报流程;从支付结算来看,拓宽支付机构的外汇业务范围;从配套服务来看,增设国际邮件互换点,优化邮件跟踪查询系统。各跨境电商综合试区在税收、外汇、风险防控等方面积极创新,实现贸易便利化,跨境电商环境日益完善。信息共享是跨境电商协同监管的前提,国际贸易实现“单一窗口”服务,包括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间的信息有效对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对接实现了跨境电商通关一体化和智能化。例如深圳依托前海的独特优势,以“全国揽货与香港直飞”的出口模式在特殊出口区域与海外市场间形成跨境电商快速通道。
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特征。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广州、深圳和东莞三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比例占全国的50%以上。另外,浙江和广东两省跨境电商零售交易规模占全国的70%以上。东部地区跨境电商在经营企业、国际物流、金融支付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整体发展较好。中部地区如郑州、长沙跨境电商占据优势,西部地区如重庆、成都等占据优势。由于中西部存在较多不发达地区的知名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较少,中小出口企业对跨境电商认知不足,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等服务水平不足、跨境电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其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另外,因通关、税收、结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跨境电商业务无法匹配,加上通关时间长致使部分本地企业在此地区无法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二)产业带动不显著
尽管跨境电商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以B2B为核心的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充分体现对物流、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带动。疫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自主意识,但各地区仍注重于跨境电商B2C发展,缺乏对B2B发展的有效推进。跨境电商B2B在监管体制、支付、结汇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平台在线功能及全球影响力弱等都致使企业开展跨境电商B2B业务渠道受限,从而导致贸易成本高、效率低等现象。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三)国际环境
在全球电子商务激烈竞争环境下,绝大多数国家开始调整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政策。欧盟和美国主要集中在通过调整电子商务通关、增值税等规则来缩小其与传统贸易的政策差异。一方面,欧盟要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必须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针对简化收税程序等出台相关政策以此更好推动电子商务实现一体化。另一方面,除欧盟以外的国家,取消对特殊货物进行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对跨境电商零售包裹在清关与退税过程中实行更加严格地监管。此外,美英制定具体可行的数字贸易规则如保证信息跨境自由共享、建立不同隐私制度的互相兼容机制、强调数字服务的国际协调,以此减少跨境电商存在的不合理行为的发生。
四、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依托新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以引导构建跨境电商创新新生态体系为基本目标,开展能应对不同产业的应用创新,实现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具体而言,引导企业在传统B2B、B2C模式基础上,加强社交、直播跨境电商模式发展;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开发多语言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不同国家地区间消费者、供应商间的无障碍交流;鼓励传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生产和服务,拓宽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挖掘国外市场潜在需求;引导企业依托云服务、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优势实现跨境电商业务,为其提供多元化渠道;鼓励第三方公司利用新技术开展跨境电商支付、结算等业务创新,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加强跨境电商平台的资源整合,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跨境电商创新从提高交易效率到新价值创造方式转变,从产品服务创新到全球价值链重构转变,加强跨境电商B2B模式创新,加快货物和服务贸易数字化,实现在线设计研发、数字营销等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以此提升其价值创造力。
(二)加强跨境电商与相关产业有效融合
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布局,以形成B2B、B2C的发展思路,改变跨境电商B2B发展不足的局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推动国内区域间跨境电商合作平衡发展,加快跨境电商向全球化布局转型,注重跨境电商与其他产业有效融合,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减少国内外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环节的企业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鼓励具备一定资格的外贸企业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实现自由有效共享资源,提高平台创新及海外拓展能力,为中小企业拓宽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引导制造企业加强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加强信息化改造,开展以国际市场终端需求为核心的自动化、定制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加强服务业的数字化创新,实现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的有效融合,引导服务企业利用跨境电商数据创新服务,形成新型服务模式;引导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导向,与研发、金融、营销、技术等服务资源融合,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门槛,提升对外贸易效率。
(三)优化跨境电商境外服务体系
以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境外环节的重要支点,优化跨境电商境外服务体系,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条。具体而言,拓宽海外仓全球布局,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强在其他地区规划建设海外仓,形成合理分布的海外仓网络;增强建立特定领域的海外仓建设意识,拓宽国际物流、国际营销、清关、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满足跨境电商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实现企业本地化运营;鼓励支持海外仓企业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运营,增强供应链风险防控能力,建立跨境电商展销中心,增强中国各类产品品牌意识,建立企业防范境外风险机制,加强以仓储、税务、劳工制度等专业培训。
(四)深化跨境电商体制机制改革
在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监管思路,建立以“服务促监管”的新思路。具体而言,增强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自由共享与联通,实现监管数字化与在线化,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平台与其他平台企业的系统对接;合理使用物理隔离、监管,保证全球进出口商品集散分拨,制定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管理规则,完善税收、支付和收结汇制度;增设并创新适合跨境电商特征的税收方式,完善增值税及所得税的相应制度,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完善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收结汇制度,支持支付机构在合理基础上创新跨境支付,合理保存订单支付信息、物流信息等作为银行办理结汇业务的主要依据;合理设置跨境电商统计监测制度,尤其是跨境电商B2B监管制度,即时统计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注重与政府科学决策有机结合,协助企业识别市场风险。
(五)建立差异化国际合作机制
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贸易便利等优势,重点考察跨境电商合作的方向,深化“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机制,增强通关协作与数据政策沟通,拓宽国际合作范围。具体而言,搭建跨境电商合作及多语言跨境贸易交流平台,提高跨境电商应用创新水平,实现平台、物流、人才交流三维合作,合理形成跨境电商共同市场,为区域性跨境电商枢纽提供良好环境;合理展开跨境电商政策、规则及创新研究合作项目,定期开展以论坛、行业会展等形式的联盟活动,提升跨境电商国际影响力;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及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均衡,制定可操作、高标准并与国际接轨的跨境电商规则,提高中国跨境电商的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吴福象.“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J].中国社会科学,2018(8):17-32.
[2]李海莲,陈荣红.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完善路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3):112-120.
[3]韩剑,冯帆,姜晓运.互联网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GVC指数的跨国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2018(4):21-35.
[4]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1):6-17.
[5]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6]白东蕊.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对外经贸实务,2018(7):18-21.
篇2
关键词: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地获取其他国家的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一、研究背景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传统的贸易形势逐渐被替代,跨境电子商务成了现今的主流,在这种大势所趋下,中国的跨境电商也越做越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占进出口贸易额比例不断提高,从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跨境电商有望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从模式看,跨境电商主要以B2B为主,然而B2C的模式也渐渐的发展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网购成了生活的一大乐趣和习惯,这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跨境物流水平的提高,网络支付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二、跨境电子商务岗位及能力要求
随着外贸企业转型发展和跨境电商的兴起,企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掌握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但学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兴行业,学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还缺乏全面的了解。从对跨境电商企业调研分析,目前跨境电商中的岗位主要有营销类、管理类、运营类、策划类、技术类等。
(一)网络营销岗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并能运用搜索引擎排名等网络推广手段;(2)熟悉亚马逊、e-bay、敦煌、速卖通等网店规划、交易流程和后台管理;(3)熟悉国外市场情况和运营规则,具备敏锐的国际市场观察能力;(4)熟悉运营策划流程及相关执行、评估体系;(5)具有外文文案撰写能力。
(二)网店管理岗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跨境电商网店经营管理流程,能研究竞争对手,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2)熟悉跨境主要交易平台运营环境、交易规则;(3)熟悉跨境主要交易平台广告资源,能熟练利用多种手段进行网站推广;(4)能针对国外目标客户的特点,对店面布局和版面进行持续优化改进;(5)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
(三)网店客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跨境电商主要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打字速度快;(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目标市场的人文风俗,有耐心和责任心;(3)能独立进行网上沟通交流、接受订单、处理订单和发货;(4)能妥善处理售后服务问题,熟悉中国及目标市场的有关法律。
(四)文案策划
要求的主要能力有:(1)比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活跃敏锐,有创意,有想法,有激情;(2)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熟悉文案工作;(3)能进行跨境电商网络活动策划和文案撰写;(4)熟悉并能运用PS软件。
三、跨境电商综合能力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是由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跨境电商综合能力体系是传统国际贸易专业综合能力与电子商务专业综合能力的融合,其综合能力包括:
(一)综合能力
主要是指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主要能力包括:(1)文字应用和国际交流能力;(2)艺术鉴赏和哲学思维能力;(3)历史文化及学习能力;(3)沟通协调与融入职场能力;(4)科学知识及创新能力;(5)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全球思维与外语能力;(7)资料整合和运用能力;(8)团队合作和跨领域整合能力;(9)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学习能力;(10)品德端正和诚实守信素养。
(二)专业能力
主要是指具备跨境电商业务处理与操作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1)跨境电商英文文书处理、跨境电商业务处理和国际贸易业务处理等;(2)国际经营与营销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国际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国际营销策划能力和国际营销技巧;(3)国际金融与外汇操作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外汇交易操作、银行会计应用、金融业务处理;(4)数据收集与运用能力,能力指标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操作跨境电商软件能力;(5)法律法规运用能力,能力指标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法规;(6)多元化文化及国际商务礼仪运用能力;能力指标包括了解国际市场上各国的文化差异,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礼仪;(7)外语能力,能力指标包括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能与国外客户进行商务沟通与谈判。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途径
跨境电商人才需要扎实专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连贯的语言沟通能力等。进入岗位工作时,就需要熟练的掌握电子商务技能、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产品市场定位、市场分析能力、能独自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全面接触,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得到全方位的培训。从企业来看,他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技能,能独自进行平台操作,因此,企业迫切希望能介入学校培养体系。因此,跨境电商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合作完成,通过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基本具备从事跨境电商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与学校的资源不同,在能力培养方面,双方各有侧重。
(一)校内培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丰富图书资源和综合实训资源,因此,在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始通识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知识和素养,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通过讲座等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专业软件,使学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技能。
(二)校企联合培养
学校通过与跨境电商企业签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跨境电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学校可以在培养方案中,把部分实操能力强的课程委托企业完成,使企业提早介入培养计划。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后,由企业委派导师,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培养学生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学生通过学徒制的方式,在大二时,就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使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通过企业联合培养,使企业对学生也有充分了解,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产业升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5,9.
[2]梅蒋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研究[J].管理观察,2014
[3]郑雪英,赵婷.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电子商务,2014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1跨境电商的发展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
1.1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外贸市场比较疲弱,处于继续转型时期,跨境贸易电商化已成为我国外贸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30%以上,并呈现进一步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多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开放给予了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外管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及财政部从跨境支付、海关便捷通关、网购检验检疫,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国家从战略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到企业平台层面都推出了系列政策措施,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平台保障.
1.2企业对具备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利用跨境平台来发展出口业务,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外贸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掌握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比较迫切.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阿里学院的调查显示,有85%的受访企业都认为跨境电商存在人才缺口,企业在选择跨境电商人才时的专业主要倾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特别是对具备一定外贸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很大.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知识面相对较窄、知识陈旧,特别是对于平台操作、平台数据收集分析及网络交流工具和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都比较欠缺,并不能适应企业对具备综合跨境电商知识的国贸人才的需要.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2存在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不适应跨境电商发展要求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开设课程主要侧重于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流程、跟单、报价核算、商检与报关、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专业技能.而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外贸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掌握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推广、跨境电商物流等内容,还要对国际市场需求,不同国家的文化及消费者喜好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利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需要根据岗位要求及核心能力要求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前大部分学校国贸专业的基本做法,主要是把原来专业选修课«电子商务实务»改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一学期的课时50左右.在有限的课时当中要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掌握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所有知识,具备一定难度,很难掌握跨境电商的核心技能.
2.2缺乏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实践教学环境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一直存在校内实训不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较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模拟软件实训的方法,缺乏真实环境,软件系统更新能力弱,近几年在外贸市场、进出口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软件数据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这就使得学生操作与实际商务环境脱节,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在校外实训方面,因为专业的原因,很难找到能同时接纳大量学生实训的企业,或者学生实训中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无法参与到企业的核心工作当中来.对于跨境电商操作而言,更缺乏相应的软件适用于教学模拟.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操作,由于学生缺乏资金经验,货源没有优势,接单率很低,长时间的没有进展直接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3缺乏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主要由毕业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或是从传统外贸企业引进的人员构成,这些专业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但一般都没有从事跨境电商的实际工作,对于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的跨境电商课程,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另外随着近年来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的规范管理,店铺注册和运营都需要承担一定费用,没有从事实际工作的老师难以承担,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相关教师在上课时,只能以买家身份进行平台浏览,没有账号进行网站后台的操作,进一步给学生分析讲解更是困难.
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3.1优化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完善和优化.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传统外贸知识掌握较好,而跨境电商操作相对欠缺的情况,增加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跨境网络营销、国际物流操作等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搜索引擎的推广规则,选用合适的网络营销的工具和熟悉国际物流并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进行配送,且能处理商品境内外物流衔接的问题,在线推广企业或产品;也可以在一些原先开设的课程中增加与跨境电商有关的知识,如在«国际货运实务»中增加小包邮递、国际快递、国际专线物流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另外在课程设置中采用“立体化”课程设置方式.将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网络资源和传统的课程资源有机结合,老师和学生之间利用课堂、网络、实践等方式将知识学习构建成一体的课程教学过程.比如跨境平台操作等基础理论课可以安排在网上自主学习课,利用教师教室上课讲解与学生课后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3.2进一步完善“实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跨境电商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在专业教学中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货源进学校,学生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使用企业的账号来企业进行线上销售,为企业提品推广,进行外贸企业商品代运营.另外也可以成立外贸工作室,让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组成运营团队,鼓励学生进行跨境电商项目的运营实践.让学生利用C2C平台、B2B平台及其他外贸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等进行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跨境电商实战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外贸创业能力,还能从自己的工作业绩中获得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实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学校而言,利用企业实训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而言,拓宽了销售渠道,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解决了人才引进难题;对于学生本身而言,获得了全真的实习环境,提升了专业能力,在创业中提高了综合能力素质.是一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3.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
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现有师资.一方面选派学校专业老师定期到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挂职或兼职,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提升老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合作企业实践专家来给学生或教师讲课,使授课内容与实际业务更加接近,弥补学校老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下,校内外师资相互融合,共同编写实践课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共同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创业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一定程度提高专业老师的跨境电商技能,为更好培养专业人才服务.
3.4有效发挥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参加跨境电商的各类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等行业机构不断进行技能竞赛工作.比如2016年4月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一届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该比赛依托速卖通敦煌网和两个跨境电商平台,分为本科、高职、中职三组,构建了校企合作桥梁,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运营中来,真正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企业技能,增强学生沟通协作精神,进一步实现零距离上岗.
作者:张丽莉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心.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3).
篇4
关键词: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渐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商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体现,数字经济在此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新的窗口,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在发展跨境电商的前提下改变外贸发展方式和国际贸易规则。它兼具结构调整和整合世界资源的优势,即形成有效的跨国合作新渠道,提供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国跨境电商正在进入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阶段。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跨境电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构建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对于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数字经济及其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1.1基本概念
数字经济是一个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石的全新经济形式,以大数据技术为发展导向,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资源再生。数字经济将促进经济社会在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推动各领域与国际贸易合作的进程,推动社会经济成长,提升劳动生产率,培养新市场、新增长点。跨境电商,是指在全球商务活动中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交易主体开展跨境交易,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结算和跨境物流配送完成交易。在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一带一路”政策倡议下,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量持续稳定增长。
1.2数字经济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在中国数字经济的带动下,跨境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快,这也带动着中国外贸企业跨界融合的快速发展。自2016年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新型信息的广泛运用,都推动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数字科技的日益发达,无形商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数字化服务主要通过电子商务等网络平台进行跨境服务,将原来有形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地向无形的产品和服务转化。无形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以往的线下贸易流程,实现了线上即时交付,并由此大大提高了贸易效率。但如今,由于交易内容和贸易模式的改变,导致了中国现行的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体系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现实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体系迫切需要弥补中国数字商品市场与服务领域的空缺。
2数字经济中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存在缺陷
跨境电商平台的综合业务能力定位,由于缺少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深度认识,仅在经营策略上重视企业利益,而忽略了客户的现实业务需要,最后造成了资源投放走向偏离,企业服务质量无法提高,使基本业务功能难以实现,也难以实现整个企业综合业务能力的改善与提升。同时,因为没有跨境电商平台服务体系的策划与构建,在交易过程中就会存在着环境风险、流程风险与结果风险。目前,国内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仍然着眼于基本业务,而不是从企业需求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系统平台需要从结构、业务、系统、标准化、便利化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和重建。
2.2跨境电商物流系统有待完善
现有的物流运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海铁联运作为跨境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联运不畅、松散等问题,这增加了运输成本,使使用环节更加复杂,也浪费了时间。根据跨境电商的业务运作,物流模式可分为商流和物流。构建跨境电商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建立跨境物流体系。由于交通枢纽和物流设施建设时间长、周期长,物流运输对跨境电商的帮助有限。同时,不同的物流模式有着不同的物流标准,往往无法顺利对接,影响跨境电商的有效开展。物流设施的不同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跨境电商的工作效率。这些成本最终会由跨境电商企业承担,不利于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
2.3海关流程仍旧处于模糊监管
由于货物种类繁多,不同的部门需要协同工作来协调和监督。由于中国各地海关的监管职责分工边界并不清楚,各监管部门任务目标的不同,工作重心也有所不同,监管流程和监管成本增加,从而造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成本和商品价格增加,这也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销售额的减少。同时,跨境电商是一个服务性的营销活动,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但国外顾客的需要无法精确预估,企业无法根据不确定的需求制定相应准确的运输计划。当货物到达顾客手中时,顾客经常会因为对货物不满意而退换货,因此他们不得不支付退货或换货所需的关税。虽然我国的保税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其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会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的时间和成本。
2.4跨境电商经营理念陈旧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是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点,其自身陈旧的经营理念,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供应链的风险很大。跨境电商作为一个长产业链,其经营风险不易控制,上游商品供应出现虚假宣传的行为,下游服务出现退货流程繁琐、时效延长的现象。其次,资本流转风险较大。在资本流转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安全性和便捷性,但是目前的跨境支付方式面临着不少风险,比如由于现在的外汇管制制度,使人民币无法自主地兑换和在全球流动,使跨境出口的公司主要在境外采用第三方付款方式。这样,就可能会面临着帐号被盗、资金冻结乃至洗钱和套现的经营风险,不仅对消费者的资金安全构成了威胁,也给跨境支付安全带来了挑战。最后,缺乏数字思维。在实际运行中,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通常较为简单,其管理主要集中在库存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使库存的预测与实际销售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库存成本控制不科学。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是基于信息技术,而缺乏数字管理思想导致的静态库存管理和落后供应链管理能力问题,使其发展无法赶上数字经济发展速度。
2.5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不平衡
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参与到全球数字商务中来。由于跨国电子商务公司的初始数字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没有数字化人才和数字化管理理念,其数字化发展水平也和公司增长速度不相适应,从而造成了其抗经营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无法对抗因国际数字商业而产生的各类经营风险。跨国电子商务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易,能够更好地实现全球贸易,但是经营风险也会增加,比如中美贸易摩擦、数字贸易壁垒等。跨境电商企业数字化水平落后,缺乏竞争优势,无法应对各种风险。数字经营中的跨国运营,对数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跨国电子商务企业也必须向数字化经营转变,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风险。
3数字经济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
3.1专注于平台服务
跨境电商平台是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核心,应加强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特别是适合本土企业需求的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大力支持本土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推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在发达国家和重要节点国家适时布局,沿着“一带一路”路径,加快跨境电商平台全球化覆盖的进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通关服务平台的融合发展,提升各平台的协调服务能力,从而加快信息、资金、货物自由流通。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应通过国际合作或并购等方式扩大销售网络、物流网络和支付网络,并通过本地化经营提高对海外市场的认识和服务能力。
3.2完善物流体系
跨境电商应逐步按照核心和的方式适应数字经济环境。除了打造更完善的跨境电商平台外,也要重视跨境物流体系的完善。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每个家庭,这种信息和网络环境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这就为跨境物流运输业务流程的改进提供了保障。跨境电商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如对消费者市场的认识不准确、消费者心理不一致等,提升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和退换货的风险。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为完善,更加灵活的物流体系的支撑。外贸企业可以比较国内港口到世界各地的运价,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利润,帮助客户获得最高的性价比。“海外直销、本地配送”的新模式和仓储物流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创造更高效的国际贸易市场,建立更为高效的物流体系势在必行。商流与物流深度融合,并协调发展,共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3.3完善海关作业设备和流程
为了支持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海关监管部门和相关业务流程部门应共同完善通关流程,解决如海关监管严格、流程复杂、等待时间长、用户需求大等问题。因此,海关监管部门应在不降低监管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和设备,在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不同信用的跨境电商企业,海关监管部门应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例如,对跨境电商进行分类监管,将不同诚信、信誉等级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同时,还需要对海关管理系统方案进行修改设计,完善部门的业务操作流程。要明确职责,减少空白处和监管重叠,各部门要在监管管理范围内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使通关手续更加灵活,海关审批手续更加便利。此外,要加强各业务监管部门的监管合作,提高进出口货物的质量,共同建立一个严格维护、协调、高效的通关环境。
3.4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
在发展过程中,跨境电商企业必须注意对数字技术的投资,确保数字技术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要从模块经营转变为数字化管理,并高度重视经营中的数字化发展,把数字化发展融入到公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如编制相关的数字化发展计划,制定相关预算,并设立年度技术研发专项资金等。在数字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公司应重视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对取得的研究成果加以检测与评价,使得新的数字科技可以促进跨国电子商务公司的数字化发展。对跨国物流来说,打通环节不仅是宏观政策层面的,也是技术层面的。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产业竞争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中,区块链技术手段大大改善了传统底层的支付技术,显著提升了支付效率。另外,由于大数据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系统的运用,使以往许多非标准化问题转变为标准化问题,大大促进了企业管理过程规范化的进展。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体验。因此必须大力支持和引导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手段,强化企业合作关系,保障跨境支付的安全性。要更加重视企业内外部数据建设,进一步丰富信息应用手段,建立和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增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运用信息推动跨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3.5优化生态环境
首先,从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视角,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政府监管。政府部门要抓好政策保障工作,形成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布局,通过采取税费优惠政策或政府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国家生态战略的落实,以宏观策略的视角引导中小企业规范运营;同相关国家开展政治沟通和文化交流,积极降低贸易壁垒与摩擦;推动各级、各地方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全面开通国际监管协作平台,建立全球信用风险监测系统。其次,从技术环境的视角,关注数字人才的培育,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人才培养已成为从根本上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也应该更加重视对数字人才的培育。一方面,跨国电子商务公司应该主动吸纳优秀的数字人才,并利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培养优秀的数字人才。此外,跨国电子商务企业还应该定期地对现有人才开展数字技术培训,并构建好数字人才发展评价系统,建立自己的数字人才团队。唯有如此,数字化管理思想才能代替传统的管理思想,而数字化人才的优势,也才能充分体现到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4总结
生态系统建设是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路径,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研究和发展跨境电商的生态系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人员需要结合现有条件进行探索和实践,依靠数字化信息技术为跨境电商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物流模式,以改进和加强跨境电商的生态系统建设。本文通过研究,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电商的生态系统建设应明确遵循核心原则,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展的生态系统。同时,跨境电商应该以主营业务为方向,以相关产业为支柱,构建具有优势资源的核心业务生态集群。此外,跨境物流业务具有的独特复杂性和货物流通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跨境物流应通过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的融合程度,这有助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建设中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通过对综合性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可以实现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戴永辉等.基于广义生态群落的跨境电商软性供应链仿真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2]曲维玺,王惠敏.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国际贸易,2021,(3).
[3]肖亮,柯彤萍.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演化动力与创新实现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0,(2).
[4]熊励,叶凯雯.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发展与政策组合维度的关联性研究[J].软科学,2020,(2).
篇5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随着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跨境电商已经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对冲出口增速下台阶的利器。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以及欧洲、日本的需求持续疲弱,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出现了下台阶式的减缓。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近年来的发展脚步正在逐渐加快,并有望成为中国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全新增长引擎。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出易规模达4.49万亿元,跨境进易规模达9072亿元。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比例中出口电商占比83.2%,进口电商占比16.8%。
从结构上看,跨境出口电商的比例将长期高于跨境进口电商的比例,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始终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国家近年来力促跨境电商的发展,更多旨在扶持传统外贸企业借助互联网的渠道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88.5%,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据绝对优势,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11.5%。
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快速发展,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将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左右。而其中主导仍是出口电商,占比约保持在80%以上,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出口电商交易规模仍将保持20%-25%的增速,2017年将达到6.64万亿的规模。未来随着跨境物流、支付等环节问题的进一步突破和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未来中国跨境电商重点将从B2C转向B2B,电子商务的B2B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通过推动制造型企业上线,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从生产、销售端共同发力,成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策略。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面对的交易对象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等,加上电子商务本身涉及到的在线支付、物流、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从业者,即要掌握外贸知识技能,也要掌握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外贸技能主要是外语口语和函电能力、报关能力、报检能力、国际商务单证技能、国际结算技能、国际运输与货代技能等,同时要了解销售区域习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并随时关注国外政策的变化。在电商技能方面,需要知道各大平台的不同运营规则。目前,社会上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大体上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商务型跨境电商人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加速颠覆各个领域特别是传统的商业领域,另一方面又在倒逼和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转型升级来说,这是一个由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难得而的战略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商务型跨境电商人才则是适应这类企业的需要,要求具有互联网的思维,精通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能策划运营电子商务项目,懂得信息化经济体的管理规律。
第二类是技术性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适应企业在信息化过程,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以及企业信息化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再改造的要求。要求他们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应用,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根据商务需求,以最有效、最可靠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
第三类是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对人才要求最高的需求类型。主要是服从于经济实体的电子商务决策。要求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以上的两种人才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企业家的特质,通晓电子商务全局,熟知行业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情况和特点,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趋势。
第四类是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2014年11月21日,考察义乌刘村,指出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比作中国发展的“新发动机”。个体户、小微企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亟需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人才。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改革方案
1.成立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跨境电商兼具电子商务及国际贸易的特征,对中职学校来说是全新的方向。在知识层面和实践技能上都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由跨境电商行业专家、企业工作人员、学校领导、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组成。根据社会发展方向、行业需求,指导学校调整专业培养模式,更新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原有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把跨境电商的项目课程纳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操作技能,利用B2C平台开展小额跨境贸易。学生通过跨境电商的学习,可以对真实业务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3.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
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包括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电子商务运作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能力。中职教育可以把现有电子商务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调整为跨境电商的课程,例如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网络营销、产品拍摄与店铺装修、跨境电商案例分析等。除了常规课程外,还应积极建设实践项目基地,把实训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篇6
关键词: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8-02
一、跨境电子商务概述及优势
所谓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政策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相对于传统跨境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具有明显的自身优势,在当前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应当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
2014年1月20日,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在上海成立,旨在营造公平竞争氛围、加强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显示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有以下优势:
1、交易范围的全球性。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跨境电子商务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化解了传统交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限制,实现了无国界贸易,引起世界经济贸易巨大变革。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范围的全球性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对全球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国际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从而可以不断改进设计,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信息交流的即时性。在跨境电子商务中,贸易双方可以即时进行信息交流,无论实际时空距离远近,一方发送信息与另一方接收信息几乎是同时的,下单、付款都在瞬间完成。对于音像制品、软件等某些数字化产品的交易,订货、付款、交货等环节都可以即时清结。这种信息交流的即时性,能够拓展国际市场边界,大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间的互利共赢。
3、贸易渠道的便捷性。跨境电子商务省去了传统跨境贸易的很多中间环节,增强了跨境贸易的便捷性,有利于中小企业开展跨境贸易。跨境电子商务降低了从事跨境贸易的门槛,使得过去复杂、专业甚至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国际贸易变得简化、透明,降低了交易成本,缩短运营周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面向国外买家的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外贸的重要增长点,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国际贸易遭受很大的打击,进出口增速明显下降,很多外贸企业纷纷倒闭,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尽管如此,但跨境电子商务却以中间环节少、价格低廉和利润率高等优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跨境电子商务可将传统外贸出口环节“中国工厂――中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商――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简化为“中国工厂――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或者进一步简化为“中国工厂――外国消费者”,这样绕开了很多外贸中间商,可以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我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据预测,在全球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另外,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除了第一批跨境电商试点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5个城市外,广州、深圳前海以及青岛也相继获批了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国家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措施将会逐步落地,会有更多条件合适的城市申请跨境电商试点。
虽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非常好的形势,甚至有很人大胆预测,跨国贸易的电商巨头有可能在中国出现,但是我们要清楚意识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如跨境物流发展滞后、通关手续繁琐、结汇不易、支付安全问题、退缴税制度匮乏、企业信用不足、专业人才欠缺等。
三、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对策
针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
1、构建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与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尚未建立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构建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的任务十分迫切。一方面,在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既要以确定性的安排弥补技术和信用的不足,又要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法制环境,避免过度监管。另外,构建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不仅需要新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也要合理解释原有法律和制定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法律规范。
2、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体制。跨境电子商务面对比国内交易更为复杂的交易环境,但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结汇、税收等方面的管理体制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体制,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管理的实践需求。制定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和信用体系,建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和溯源机制,优化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之间的流程衔接。
3、打造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由于缺乏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贸易双方的利益难以通过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进行保障,特别是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的“海淘”行业。因此,建议打造公平、开放、具有公信力的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平台,引进大型电子商务、进口免税、金融服务、百货企业、跨境物流等企业入驻,通过监管服务模式创新、低成本便捷通关、便利缴税等举措,降低传统进出口环节成本,保证跨境交易具有质量保证、价格合理、税费透明、物流便捷、售后保障等优势,同时也使得平台能够成为全球商家面向中国消费者开展个性化服务的便利渠道。
篇7
关键词:跨境电商 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是指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发展速度放缓,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跨境电商进出易额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31.3%;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进出口额已突破30亿元。根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结合出现了新特征,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现有企业选择跨境电商人才最多的倾向还是集中在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上;在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选择上,跨境电商企业更倾向于前者,那么高职院校在现有专业基础上仅仅增加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与技能的要求,跨境电商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指精通外语、熟知各大平台操作运营规则,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动态、了解知识产权与区域习惯等这类人才,绝大多数企业更青睐于有一定技巧和实战训练、能够解决问题的业务岗位人才,并非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人才。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目前在实施跨境电商学习中存在困难及建议:
一、教材内容不全面,未及时更新,没有与时俱进的跨境电商教材出现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基本围绕外贸业务流程及外贸业务中的主要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业务流程为框架,以工作任务、工作实例为导向实行教学任务驱动,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强调帮助实现学生的未来发展。虽然符合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但是由于教材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出现相关内容不够全面。
二、重新整合课程体系,使课程与岗位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外贸类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学生零距离上岗,其课程设置与外贸企业岗位紧密结合。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营者除了具备国际贸易的知识外,还需要更多地掌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技能,具体到国际物流的比较选用、海外仓储、交易风险控制与纠纷处理、产品照片的拍摄与处理、网页的编辑与美化、网络营销与推广,网络营销与管理、国际电子支付、电子通关、跨境物流等多项技术、技能和知识。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增加相应的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中引入外贸电商平台,实际操作
学校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应该改进,在教学中,利用平台开展实操教学,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的方法。通过实践,从过去教师让学生学的形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的模式。
企业更多的是通过注册B2B平台或者是通过各国网站搜索获取客户信息,如国内的付费平台: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国外的免费平台Tradekey、.EC21、等,在教学中应该重点介绍相应平台信息和国外的知名网站,同时介绍这些平台的特点,目前贸易发展的趋势。新的B2C跨境网络零售模,如电商企业建立独立的外贸B2C网站,如兰亭集势、易宝(DX)、唯品会等;还有电商企业入驻第三方外贸交易服务平台,如阿里速卖通、敦煌网、eBay、亚马逊(Amazon)等平台。
让学生在集体创业和个人创业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在提高创业能力的同时,掌握出口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在进口业务中让学生了解国外购物网站一些操作程序,掌握进口环节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代购创业及掌握进口操作知识和技能
2.第三方支付
外贸业务中很多企业更偏向于T/T,而在跨境电商的B2B和B2C中还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所以应该适当增加IPayment?MobilePay、Payoneer、Square、PayPal?Here、西联汇款、Google?Wallet、Money?gram等支付方式的介绍,这些支付方式都与传统国际贸易付款方式有所区别。切实掌握跨境电商支付的现状和特点。
四、改革实践环节
1.注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现阶段的跨境电商,用户群体由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平台销售的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转变。主要卖家群体正处于从传统外贸向跨境电商业务艰难转型期,生产模式由“B to C”“C to C”向“B to B”“M to B”模式转变,批发商买家的中大额交易成为平台主要订单。所以跨境电商的实践教学应与企业联手,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结合当地的产业经济特色,引入中小企业货源,以学生自主开店或网上销售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解决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困境;高职院校应与当地有代表性的特色行业和龙头企业联手打造实训基地,在该基地,企业派驻员工与在校教师进行联合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企业账号登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报关出货工作,既开拓了企业的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销售量,又能提高学生线上线下的实操能力。
2.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带领学生共同创业
引入大量有外贸电商实操经验的兼职教师,他们主要向学生传授如何开发海外顾客、如何促成交易、如何建设网络平台以及各种电商平台应用中实际操作的经验。
在前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可以尝试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由专业教师牵头,带领学生共同创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积累跨境电商的工作经验。
通过从理论到实训再到实战的层层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高职院校可以打造出符合外贸行业企业需求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兼备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玮玮.教改下的高职高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J].人才,2015(2).
[2]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商贸人才,2015(1).
篇8
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兴起,并呈现出传统国际贸易所不具备的多边化、直接化、小批量、高频度、移动化的新特征。跨境电商行业紧缺复合性、实战性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作为跨境电商行业用人首选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从课程体系、实战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专业竞争力,培养出满足跨境电商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关键词:
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商蓬勃兴起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外贸“大单”逐渐被小且分散的“碎片化”订单所取代,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逐渐在外贸订单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外贸订单碎片化、小单化时代来临。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运营周期,中小企业开始建立直接面向国外买家的国际营销渠道,传统外贸模式受到挑战,跨境电商蓬勃兴起。跨境电商基本等同于外贸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等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占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
二、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区别
1.多边化
传统的对外贸易以双边贸易为主,交易双方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贸易呈线状结构。而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交易方比传统贸易要多,不仅包括进出口双方,还可能涉及到交易平台、支付结算平台、物流平台等,贸易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多边方向发展,更多地呈现网状结构。
2.小批量
传统的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商以大的批发商为主,订单还常有起订量的要求,商品运输主要采用箱式运输,交易量通常比较大。而跨境电商主要面对最终消费者,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第三方物流模式和海外仓储等。跨境电商需求呈现出碎片化特点,每批订单批量小、金额小、体积小、甚至是单件。
3.直接化
传统对外贸易产品由一国制造商送到另一国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级分销,进出口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而跨境电商借助于跨境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进出口环节少、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
4.高频度
金融危机后,现金流成了全球贸易流通企业最重视的问题,同时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国外进口商为了规避风险,不愿再保持高库存,而是倾向于短、小、快的碎片化订单。跨境电商实现了企业或消费者的按需采购或消费,相对于传统贸易而言,交易频率大幅度提高。
5.移动化
随着互联网移动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贸商机出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更多的询盘信息从移动设备上发送出来,更多的企业或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寻找工厂和产品。以美国市场为例,2013年至2018年,移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增速将达到22%。据调查,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全球五大市场中,76%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更多地运用移动终端设备完成跨境网上交易,跨境电商移动化成为大势所趋。
三、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特征
1.复合性
跨境电商是典型的整合性学科,体现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整合。跨境电商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专员、电商运营、电商平台操作等,用人需求专业多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计算机等。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数量很多,但是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特征的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却很少。企业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很强,单一的专业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阿里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只占到35%,而复合性的人才需求占比为65%。以阿里巴巴、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企业更多地需要既具备外贸基本知识与技能又会跨境电商店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2.实战性
调查结果显示,跨境电商企业对学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训信任度不高,占比只有3%,他们更倾向于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自己的培训,占比分别为65%和13%。究其原因在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实际差距较大,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战性较差的问题,难以适应变化很快的技术和市场。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成为应届毕业生的最大软肋。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并不缺纯技术性的人才,也不缺高级的管理人才,大量缺少的是真正能够具备综合能力从事业务的实战性人才。为此82%的企业希望大学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3.紧缺性
跨境电商行业需要复合型、实战型的人才,加之兴起时间不长且发展迅速,相关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人才缺口严重。从事跨境电商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目前做跨境电商的人才主要还是来自外贸行业,英语专业居多。巴西、印度、俄罗斯、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小语种电商人才缺乏。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人才,除了语种的限制外,还要具备对外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外的市场、交易方式、消费习惯,能读懂信用证合同,制作单证等。此外,还能进行电子商务的操作,熟悉各大平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特征。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很少,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业内常态。
4.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为其首选
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是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流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的电子贸易、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货运单证等内容。跨境电商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其核心仍然是国际贸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结合出现了新特征。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国际贸易专业为跨境电商人才首选专业,占比达7成。
四、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1.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更多是针对传统的对外贸易进行的,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贸易实务、单证、函电、结算、跟单、报关、报检等课程。针对跨境电商对人才培养复合性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可开选择性地开设与跨境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如网店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店铺装饰与推广等,从而使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具备跨境电商店铺运营能力,满足复合性人才的需求。另外在原有的课程中可加入与跨境电商紧密相关的一些内容,如在国际结算实务课程中加入Paypal,WorldFirst,Payoneer等跨境电商中常用到的结算方式。在运输与保险课程中增加邮政物流、商业快递、专业物流等内容,从而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适应外贸形势的变化,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需要。跨境电商需要实战性的人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不仅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与企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走出去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跨境电商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把企业的人员请进来指导教学。更进一步,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实验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培训学生,签署实习实训协议,安排定向就业,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
3.打造跨境电商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般而言,跨境电商分为技术,营销,运营,采购,物流这五大职能模块,各职能模块之间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跨境电商交易。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在开展教学时可将4~5人组成为一个商业团队,每人负责一个职能模块。每个团队配备专业导师,独立完成跨境电铺注册、跨境选品、店铺优化推广、发货收款、售后服务等跨境电商训练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实战训练,提高学生跨境电商各项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鼓励学生参加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认证相关考证
目前,国务院已取消了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资格、国际货运人从业资格、国际商务单证员、全国外贸跟单员等9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许可和认定事项,这有利于更多的人才进入外贸行业。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需要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员是难以胜任的。在国家放宽行业人才准入门槛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参加企业提供的一些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与考证。知名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就开展了面向千所院校招募电商人才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免费参加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考证FAQ,还可通过-参加实训项目,积累经验,提升电商技能,获取创业资源支持,实现就业对接。
作者:张丽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阿里巴巴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4):84-85
篇9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
一、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解读
(一)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价值研判
第一,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增强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力。覆盖全球的互联网与面向世界的国际贸易之间具有天然契合点,其典型代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平台所展开的跨境商贸物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信息化和透明化。跨境电商具有面向世界、覆盖全球、信息高速传播和运作成本较低等多重优势,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幅扩展了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新渠道,实现了传统出口加工型贸易的转型升级。第二,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改变全球贸易价值链格局。随着互联网国际贸易交易模式的崛起,电商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市场的主导者。传统的金字塔型国际贸易分销结构逐步演变为扁平化分销结构乃至直销结构,中间商在传统国际贸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削弱甚至被取缔。这导致原本被中间商盘剥的产业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流到实体经济领域,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另一部分利润则以厂商让利的方式转移给普通消费者,用以增进消费者的剩余价值,提升消费者对我国出口商及其产品的认同度。
(二)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环境研判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战略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国际贸易是在国家间展开的商贸经济活动,其经营成果直接影响参与各方的获利水平,各国出于维系本国利益最优化目标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势必影响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战略的落实。贸易保护政策所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维系本国经济独立自主有重要意义的产业,这类产业通常为幼稚工业或关切民生型产业,其保护手段则为关税壁垒或非关税的绿色壁垒等形式。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直销业务提供了绕开各国关税壁垒的新销售渠道,为此,大力推进“互联网+国际贸易”战略有助于我国实体企业通过网络直销渠道依法绕开各国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规制,有助于为我国拓展庞大的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
二、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路径探索
(一)创新国际贸易领域的电子政务战略
落实建立国际贸易电商化战略的电子政务战略。从新经济角度来审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司实质上是异于传统公司的电子公司,电子公司的功用在于将传统产业和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相融合,运用熟知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来帮助传统企业借助新技术与网络空间上的其它传统企业沟通交流。而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则习惯于管理传统领域的产业企业。因此,建立适应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助于推动电商型国际贸易业务。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超越时空局限性,优化既有政府组织运作结构和政务操作流程,为跨国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公平的政务服务,所以可以有效节约跨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制度成本,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通关环节电子政务运作效能。货物通关是国际贸易诸环节中业务复杂度较高和运作风险较大的环节,强化该关键环节的电子政务运作效能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制约。比如口岸管理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口岸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经验,在既有全国性金关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口岸通信技术升级改造,打造更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一站式”通过服务系统和“单服务窗口”式通关平台,全方位落实无纸化通关战略,尽快将线下通关业务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切实节约国际贸易从业者的通关成本。考虑到电子政务上交易主体更为庞大和交易者历史信用信息更模糊的现实问题,通关环节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建立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风险管控数据库,深度分析口岸后台数据并建立信用评级模型,落实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分级分类信用管理。通关电子政务系统还应当提高与商务、外管、银行、工商、税务、国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强度和频度,建立跨部门的国际贸易相关政务云数据平台,将跨境电商业务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整合处理,强化对不良企业走私、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为优良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二)深挖国际贸易领域的后发优势战略
着眼技术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的历史强国虽然依靠其先发优势地位占据了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较大份额,但在互联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依托物理性营销渠道的传统国际贸易市场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托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新型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分配规则正在确立。部分学者批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视为比较优势的“陷阱”,并指出这类比较优势事实上并无助于促进所有战略实施国的国家利益最优化目标的实现,而仅有助于那些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较高位置的强势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一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实际上是在既定的技术环境下,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在既定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所产生的“势差”,在技术环境变量不改变的情形下,后发国家难以有效超越先发国家。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环境变革使得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处于同等竞争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先发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技术“代差”劣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应当紧抓互联网技术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国际贸易资源禀赋优势,及时切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模式。着眼制度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制度实质上是一套从事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行动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互联网技术革命所支持的国际贸易交易新制度的创新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从成本轴与收益轴构成的二维结构分析中可知,先发国家在旧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投入巨大的资源,这份资源随着经济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演变为沉淀成本,故此先发国家缺乏了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能动性,而后发国家因其在旧的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所投入的资源远少于先发国家,使后发国家因率先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而额外产生的制度成本远低于先发国家。这就决定了后发国家较先发国家更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既有国际贸易制度体系的意愿。为此,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应当积极通过放开对互联网行业管制的策略,来培育互联网技术内生的制度创新力量,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来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适合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体系。
(三)探索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策略
大力培育新型国际贸易商业模式。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形势下,作为驱动我国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贸易增长出现下降,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迫在眉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之上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为我国多数发达地区经济健康成长的过剩产能开辟新的路子。考虑到跨境电商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态势迥异于传统产业,各级监管部门不可运用传统的监管手段来规范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而是应当结合互联网产业特征来制定适合跨境电商产业特征的行政监管与服务职能,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工商部门应当摒弃对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范围的严格限制,在宽放其业务边界的同时从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方面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国际贸易领域的产融联合体战略。传统的国际贸易产业与金融产业彼此独立运营,二者虽然围绕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相互支持的行动,但从系统层面而言缺乏有机整合。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升级,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消失,以企业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打造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格局的产融联合体正当其时。产融联合体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股权关系为纽带,以控股为形式,以人事参与和核心资产相互支持为手段来推进二者融合。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因为这二者的融合是以产融联合体参与各方的各自利益最优化为目标,以提升产融联合体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为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放开对网络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牌照发放范围、提升跨境电商单笔货款支付限额和交易笔数限制,增强跨境电商系统内部的产供销系统和金融系统的融合度,以提升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实力。考虑到国际电商业务中交易各方的信用问题是影响跨境交易的重要障碍,跨境电商在融合实体产业与金融业务的同时,可以建构跨境交易参与各方的历史交易行为信用数据库,凭此来客观评估交易者的信用水平并给其合理的跨境交易授信额度,切实维护跨境交易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促进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业务的健康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福梦,张义.“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新方向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2.郑建辉.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与贸易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7)
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问题与对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随之兴起,带动了农村企业的发展,将其市场从国内拓展至国际,使得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因此能够获取农村卖家的商品信息,大大有利于农村企业的做大做强。在其发展过程中,品牌化是农村企业成长发展必须重视的关键点。在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村跨境电商在国家乡村振兴利好的政策支持下,要加快品牌化的转型。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重要性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培育有利于提升农村企业形象,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产品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这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是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大力发展农村跨境电商经济,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是助力乡村振兴、提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和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引导和扶持下,跨境电商经济在助农增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农村跨境电商应抓住机会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开辟国际市场,延伸产业链,整合优化品牌的资源配置,增强品牌的黏性,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和互联网的传播,加速农村特色品牌出海,从而带动农产品国际化,打造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二、当前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存在的问题
1.品牌培育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缺乏有力保护当前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惯性束缚,品牌培育意识较为薄弱,只关注产品的销量,对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品牌知名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和自主创新能力,导致产品生产经营受制于人。此外,有些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尽管已经建立了自主品牌,但对品牌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容易使其合法权益在受到侵犯时难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经营成果,使其品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2.品牌推广与维护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农村跨境电商发展不可或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不少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企业并未真正重视品牌的推广与维护,品牌作用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国际市场销路难以打开,品牌效力难以发挥,加之同类同质产品较多,竞争压力较大。二是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只注重短期效益,在进行跨境产品销售时往往容易做出损坏品牌形象的行为,从而影响商品的成交率。3.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品牌质量参差不齐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然而当前农村跨境电商主要的出口商品——“农产品”却普遍存在质量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导致品牌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主体不清晰,参与标准体系建设的部门较多,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二是标准体系的配套技术、标准并不完善,仅对农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要求,却没有规范相应的检验方法,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三是标准体系针对性不强,对跨境电商的发展缺乏适应性,很难配合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的培育。4.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品牌培育缺乏足够资金支持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跨境电商在品牌培育过程中难以获得足够资金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营利性机构需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其资金需要在安全的范围内灵活流动,但由于农业弱质产业的特点造成的高风险、低收益导致农村跨境电商进行贷款融资时困难重重。再加上农村当前的信用环境并未得到较好的建设,其进行金融活动时需要进行烦琐的抵押程序,开展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审批周期较长,使得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提升整体水平。5.农产品跨境物流冷链发展缓慢,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农产品不同于常规商品,在进行跨境交易时要保证物流的时效性和运输质量,做到全过程“无断链”。因此,需要依靠冷链物流,从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到其运输、销售,都应当被“无断链”的体系建设覆盖,进而实现产品物流一体化。然而,目前在物流行业中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尚未完备,冷链的集中度较低,部分运输中缺乏预冷环节,运输效率低下,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国际物流条件的不足导致农产品在进行冷链运输时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已经成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瓶颈之一。6.农村跨境电商品牌营销人才严重欠缺人才是发展的生产力。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培育时,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又熟悉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品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跨境电商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导致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培育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培训条件不够完善,农民接触跨境电商的时间相对较短,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电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使得网络营销和品牌运营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上农村跨境电商很难留住电商人才,人才流动频繁。没有专业人才的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和品牌的培育都陷入了难题。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措施
1.提高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村跨境电商而言,在跨境经营过程中应当重点强化品牌意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注册商标专利,打造品牌,把握主动权。同时,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学习品牌文化与知识产权的规则,了解与跨境电商销售侵权的相关案例,从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也能够在自身知识产权被侵犯时进行有力的法律反击,维护企业的利益。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应当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在信息检索、法律援助、搭建资金支持通道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和品牌的培育。2.落实品牌推广与维护,提高品牌竞争力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是延长农村产品品牌生命周期、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通常可以通过提高网络搜索中品牌关键词的排名,获取更多互联网搜索流量,在网络上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也可以开通企业公众号以及微博、抖音账号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还可以通过邀请红人明星参与助农活动,在其公众平台进行品牌的联合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或者通过网红明星直播带货的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品牌文化口碑维护,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做好数据分析,在第一时间处理负面舆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扩大正向推广,维护好品牌形象。只有彻底落实好品牌的推广与维护,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农村品牌形象,取得较好的品牌效应。3.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控制品牌质量农产品标准化是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与建设的基础,通过农产品标准化规定才能全面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因此,在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基于乡村振兴政策,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健全质量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对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此过程中,应当精简标准体系建设部门,明确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充分发挥标准控制质量的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强其配套技术和标准开发,使所有农产品具有质量标准,规范农产品市场。除此之外,应当加强质量标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细化农村跨境电商相关信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与体系,将其控制效果最大化发挥。4.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因此,需要全面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以及跨境电商的市场。为此,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不断拓展金融业务,简化贷款手续、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村跨境电商提供小额信贷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确保其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用贷款,并在跨境结算时能够享受针对性的“即时到账”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品牌培育资金到位,政府应当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为其构建安全、高效、通畅的融资渠道,必要时可以通过立法手段对农村跨境电商资金投入进行保障。5.加快冷链物流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物流运输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冷链物流配送走进农村合作社与个体经营户,重点应关注以下方面:一是针对跨境电商经营进行政策倾斜,使越来越多的农产地加入电商发展;二是给予其适当的流通便利,重点加大对农产品预冷、农产品加工、储存以及生鲜类型农产品的运输、配送全过程中所需设施的支持力度,以此保证综合质量;三是需要加快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缩短运输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提高冷链物流集散、运输的效率,尽可能地保障质量问题;四是需要对冷链物流中的农产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落实风险监测与源头追溯,从而打造高价值的跨境电商品牌。6.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过程中,专业人才不可或缺。因此,需要将跨境电商经营与品牌培育纳入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计划之中,通过举行知识下乡活动使当地农民能够免费接受高质量的跨境电商教育。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对农业大户、网店店主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其网络营销、品牌推广与维护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使其具备实战经验以便应对跨境电商品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建立有吸引力的奖励机制,鼓励农村大学生毕业回村开展跨境电商经营活动,让农村大学生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农村跨境电商培育品牌时只有贴合国家乡村振兴各项相关政策,积极提高经营者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品牌推广和维护,提升品牌竞争力、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控制品牌质量、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加快冷链物流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以及加强专业人才培育,才能够加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培育力度。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渐落实,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化建设必然会取得突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曾展发.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农业[J].2018,29(35):43,49.
[2]孙炳权,王爱花.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7,37(18):151+70.
[3]黄冬梅,汤天啊.浙江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互联网+品牌化”战略实施对策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1):74-76.
[4]任昭曈,张思瑾,籍砚宁,程梦舒,王浩迪.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研究——以河北省乐亭县为例[J].河北企业,2021,32(08):20-2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跨境电商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