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上音乐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

篇1

一、问墨的发现

2004学年第一学期,我走访了24所中小学校,在听了43位教师的音乐课后发现:课堂上的形式和方法一半以上和音乐无关;教师们课时目标的确定绝大部分非常宽泛;绝大部分教师备课时缺乏对音乐材料的体味和分析,太过关注形式。

由于教师缺乏对音乐作品的体味和分析,往往使教学游离于音乐之外。于是,我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教师课前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方法和形式必须为音乐服务。

这之后,听课时我又发现了新问题:抛弃和音乐无关的形式之后,课堂教学干巴巴或教师无从下手;课堂上经常出现概念错误、知识点错误、听觉错误等;教师的歌唱、弹奏缺乏音乐美感。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教师们不会“听”音乐?

2004年12月,笔者对全区五十多位音乐教师进行了音乐欣赏能力测试,测试分书面答卷和听力答卷两个部分,内容以1至9年级音乐教材为主。结果让我无比震惊一不及格者竟占半数以上。我发现教师们听觉上的作品积累很少,很多教师“听”音乐的能力很不够。原来一切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不够。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思索:教师们大多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怎么会这样?原因在哪里呢?在调查后,我发现:

1.62位小学音乐教师中,有43位是师范毕业后以函授的方式学习音乐的;初中28位教师中,也有6位是这种情况。这些教师在师范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专业学习,函授期间也没有系统地学习专业。

而其余音乐专科院校毕业的音乐教师,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关注技术层面的练习,忽视音乐理论上的学习,最终还是不懂音乐。

2 受调查的七十多位中小学音乐教师,每天主动聆听音乐者还不到5人,听交响乐者几乎没有,把音乐理论和音乐听赏结合起来者更没有。

我们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有听觉上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可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不听音乐,怎能在音乐教学里凸显出音乐美?怎能引领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又怎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呢?由此可知,提高教师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当务之急。但是,又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如:

教师们课多,个人空余时间少;音乐学科教学好坏与否不好评定,教师容易有得过且过的思想;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音乐聆听,教师们不容易坚持……

看来,提高教师音乐鉴赏能力不轻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效的事。但是,行动总比不行动好,哪怕每位教师比原来好一点,哪怕只有很少部分的教师水平提高了,也是有益的。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一)醒悟阶段

要想提高必须进行主动式的学习,而主动学习之前提是:教师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

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必须要大量的、主动地聆听音乐,进行听觉和理论相结合的学习。于是,笔者组织全体教师一起聆听,共同分析。大部分教师会关注到乐曲的段落、情绪、力度这些一目了然的要素,再深入细致些的音乐要素便感受不到了。如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师们大都能听出三条主题旋律、段落、力度,很少能进一步感受到主题的旋律特征和不同的呈现方式。就像乐曲一开始出现的草原主题,带给我们安详、静谧、宽广的感受,是因为舒缓的节奏、连续的保持音、最后的长音再加上单簧管的音色共同营造出来的。在整首乐曲中,这一主题为了描绘不同的场景,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呈现:圆号演奏,乐队强有力的演奏,对位表现等。

可是当教师自己单独备课时,面对新作品往往又是不知所措。

不由地他们震惊了:我是音乐教师,竟然听不出来音乐!教师们纷纷醒悟到,必须要多听音乐,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二)自学阶段

激发起了教师的学习内动力,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引导教师进入到主动式的自学阶段。

2005年上半年,在全区各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有14节优秀课进行了现场展示。这14节课是在我和教师们反复试教满意后才予以展示的。现场展示深深地吸引住听课教师,给他们以充分的音乐享受,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教师对作品很好地把握了,课堂才会徜徉在音乐的流彩中,教师们自然产生了我也要享受这样的教学,我也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想法。

在教师们的内动力被激发出之后,他们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节课堂上选用的音乐作品做起!于是教师们便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以教材中作品为重点的自学:反复聆听、查找资料、同行交流。

(三)培训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和交流,教师们纷纷感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要求我组织他们进行提高音乐素养的系列培训。

我认为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阳春白雪”,引领教师们听懂交响乐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好途径,听懂了交响乐,教学中的作品分析就应该没问题了。于是便组织了“如何聆听交响乐”的系列讲座,共三讲。

2005年12月底,开始第一讲,时间为一天,讲授的主要内容是:交响乐的主题怎么听;主题的发展手段;古典主义乐派、浪漫主义乐派、现代乐派不同的主题风格等。讲座形式以语言表述为引导,以聆听音乐为实践。因讲座只是引路,要提高重要的是课下的聆听、学习。所以。课后发给每人一张刻着莫扎特第39、加、41交响曲的CD,要求教师们从中选择一首每天聆听,要一个乐章一个乐章地听,听主题的变化、发展,听结构、听音乐基本要素和表现要素。之后,我对教师们进行了追踪回访,又发现了问题:开始,教师们的积极性很高,每天也都抽一点时间像上课时一样专注地聆听,可是总是找不到主题。更听不出主题的发展,乐器的音色也经常听不准,感觉听音乐很累,一点都不享受,渐渐地当背景音乐听了,再渐渐地不去听了。对此,我进行了反思,并找部分教师访谈后发现:原来教师们的音乐基础普遍较低,一上来就走进交响乐不符合教学的实际。

于是,2006年4月份开始的第二讲从旋律人手。主要内容是:通过语言引导和大量音乐材料的聆听,让教师们体味各种不同旋律形态的音乐走向和“表现力”(塑造的音乐形象)。因为讲课锁

定的内容少了,而且课中聆听的作品大部分选自教材,教师们觉得很贴近他们的实际,感觉效果很好。同样,这次从教材中分别选择了20首歌曲和20首器乐曲,要求每位教师回去后,从歌曲旋律、乐曲主题上进行聆听和分析。通过跟踪、回访我发现,很多教师的确抓紧课余时间专心聆听、分析,同时我惊喜地发现教师们对课堂上出现的音乐材料的把握更准确了,上课好像也开始有底气了。

2006年7月,开始第三讲――追踪作曲家的思路。主要内容是:感受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如乐句进行中的不同句型、主题展开的主要方式、节奏的魔力、音程与情感等,全方位地引领教师去感知作曲家如何用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讲解方式同样是以讲授和聆听音乐相结合的形式。这次推荐的作品种类较多,篇幅有大有小,不仅为教师们积累了资料,还让聆听成为习惯。这次讲座之后,教师课外聚会聊音乐的多起来了、逛音像店和书店的多起来了、每天主动聆听的教师多起来了、主动打电话询问音乐方面问题的多起来了……课堂教学空洞的现象和追求形式的现象逐渐消失,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对音乐的兴趣有所增强,大家开始自信起来了。

但是,我也发现一些教师对音乐的兴趣和对教学的热情不能长时间坚守。主要原因有:

1 学生的学习状况令教师气馁。很多时候,教师花了很多时间精心备课,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2 “听”音乐很累人。对大部分教师而言,现在属于“听”音乐的初级阶段,要强迫自己思想高度集中,才能明了主题、音色、手法等,为了听出更丰富的“音响”本身,而忽略了美感。久而久之便累了,难以坚持了。

3 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由于教育的各种现状,音乐教师很容易把自己归纳进无足轻重之列。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便容易回到得过且过的状态。

鉴于以上三点,我接下去要做的是: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价值,激发教师强烈的责任心。

(四)激励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示范教学启示。从2006年9月到2007年6月,我共为四十多位教师上过示范课。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示范课一定要凸显音乐的美,一定要用课中的音乐材料,引导学生和教师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的参与,产生内心的共鸣。

示范教学给了教师这样一些启示:学生需要优秀的音乐,特别是文化课压力大的初中孩子,一周就一节音乐课,他们需要在这可贵的一节课中进行心灵和情感的释放和洗涤;优秀的音乐可以让人心灵纯净、情感美好;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享受美好的音乐;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2 教学博客互动。由于时间有限,但现阶段的教师又是非常需要不断鼓励的,于是,在2006年8月我建立起了吴兴区音乐教学博客,利用博客进行音乐知识系列讲座:推荐优秀音乐作品的聆听;介绍优秀的音乐作品和书籍;提供教师交流、聆听、阅读的平台;进行一些音乐作品的分析;针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交流大家的收获和感想;解答教师的困惑和疑难;鼓励和赞赏教师;不断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于是。这里成了全区音乐教师的精神家园。有了这样一个家园,便有了音乐集体,在这个集体里,彼此鼓励、学习、共勉,大家就觉得有了精神加油站。

3 个别聆听辅导。当个别教师需要帮助时,我便为他们梳理作品特征、音响感知,带着他们去品味、去享受,尽量让他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和美妙的感受离开。我坚信这样的离开将是他们进一步音乐学习的开始。

4 他人精神的激励。人需要物质维系生命,更需要精神使生命高尚而有意义。我们的教师也如此,他们需要精神的激励,以此鞭策自己。于是我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5月分别组织教师聆听了郑晓瑛教授和音乐特级教师吴瑶香的讲课。

面对面的交流让教师了解了艺术家们广博的胸怀和真正的艺术精神。教师们课后非常激动,纷纷在博客上发表感慨,表示不能轻易放弃和颓丧,要做一名能令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称职的音乐教师。

这个阶段,教师们的精神极受鼓舞,加上2006年12月的音乐欣赏能力比赛,教师们的成绩突飞猛进(有了92分的最高分,80分以上的有7人,只有极少数人不及格),由此大家决心更大,便越来越坚持音乐学习。在坚持中,很多教师对音乐语言越来越熟悉,聆听音乐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累,开始享受到了由于听觉灵敏而捕捉到的较丰富而深入的美。

(五)沙龙形式

当教师们的音乐素养有所积累的时候,可以以“音乐沙龙”的形式进行深化。因为,沙龙氛围宽松,大家各抒己见,容易进发火花,并且每人的音乐积累和感受对他人会起到引发和触动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我决定先从“大沙龙”开始,逐渐再过渡到“小沙龙”。

1 大沙龙。2007年下半年,组织全区教师参加了两次大沙龙,每次都有一个主讲人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第一次:主题――音乐要素,线索――各音乐要素的表现力和每个音乐形象都是各音乐要素综合表现出来的。

第二次:主题――关于铜管乐,线索――教材中铜管乐作品鉴赏及延伸。

沙龙之后,我欣喜地发现:教师们备课时,大多能根据教材内容顺藤摸瓜,逐渐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晓或一知半解的相关音乐知识,教师们的音乐视野得到不断扩展,音乐积累也不断地丰厚起来,音乐鉴赏能力大大地提高了。

2 小沙龙。2007年年底成立了初中、小学两个“音乐沙龙”。至今,初中沙龙小组从最初的6位教师发展成16位,小学从10位发展成18位,且人数在不断增多。

“小沙龙”的交流形式分为聚会交流和QQ流。交流的内容从聆听音乐、鉴赏、分析再到音乐教学乃至生活感悟。资金来源于每位成员交纳的会费,并由一人统一管理。

下面,我从最近的几次聚会中选择两次,以实录的形式阐述分析。

实录一:

时间:2007年3月25日下午5:00至晚上10:30。

地点:阿里山茶吧。

参加人员:李夏、汪治刚等10位教师。

研讨主题:对非洲歌曲的鉴赏、分析。

研讨过程:聆听每人带来的非洲歌曲讨论非洲歌曲的主要特征和风格选定三首歌曲大家歌唱,要求充分唱出非洲歌曲的特征和风格分别确定三位教师担任这三首歌曲的指挥,要求指挥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在指挥的引导中,其他成员进行歌唱表现大家对指挥的处理进行完善,使每首歌曲的歌唱表现更趋完美。

研讨效果:大家都积极投入表现,音色粗犷奔放;

肢体随歌曲韵律摇摆;歌声在指挥中时弱时强;有领唱、齐唱又有合唱;歌唱与欢笑不绝于耳,好不尽兴。大伙感觉非洲音乐很有味道,各自都说要回去作进一步的研究。

实录二:

时间:2007年4月13日下午5:00至晚上10:00。

地点:天赋茶馆。

参加人员:王洁、金静等9位教师。

研讨主题:对巴罗克音乐的鉴赏、分析。

研讨过程:欣赏每人带来的巴罗克音乐和关于巴罗克时期各种艺术形态的文字及图片讨论巴罗克时期音乐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追求音乐形式美感欣赏巴赫《马太受难曲》之“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主要从音色、旋律上去感知)和亨德尔的《水上音乐》(主要从音乐形式美感上去感知)在我的指挥下进行表现,进一步体味其音乐特点聆听《奇异的恩典》。

研讨效果:教师们被宗教音乐深深打动了,认识到巴罗克音乐的宗教性,并且通过《水上音乐》的听赏研讨又收获了:原来一个简单的主题可以有如此丰富的变化。

这样小组式的“音乐沙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宽音乐视野,还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更可贵的是,教师们在被音乐感动的同时。还认清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今后的展望

在最近的聚会上,教师们又向我提出一个成立教师合唱团的强烈要求。这让笔者无比惊喜!这说明教师们已由被动的接受阶段进入到了愿意主动的参与其中,这表明音乐已经走进教师们的心中,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相信有了这样懂音乐的音乐教师,便一定会有充满美的音乐课堂!

如今的合唱团已经正式组建,笔者担任指挥,从教师中选出团长、副团长、艺术总监、声部长、后勤部长、初中部负责人、小学部负责人,并打算聘请艺术顾问。我坚信,教师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会在合唱团中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综观历程,不难发现。提高教师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措施是根据其音乐鉴赏能力而设计的。因此,“合唱团”之后的措施是什么,就要看到教师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总之,关键是坚持!

篇2

【关键词】品读;情感;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的学习过程理当是一个对话、感悟和享受的过程。当如行云流水,充满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遗憾的是,时下不少语文课仍然拘谨有余,洒脱不足;琐碎的问答“操练”有余,开放的互动启发不足;缺乏热情,少有智慧。长此以往,语文课怎不令人生厌?

1.品读——阅读教学的语感教学策略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知道阅读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读进去”,对语言材料深刻体验:沉入情境,感受形象、领悟意蕴、产生情感共振;能够被一些词句的色彩所吸引,语言节奏的强弱所震撼,情调和风格特色所倾迷。能将语言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品出味道,从而意犹未尽。一言以蔽之——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移情审美能力。当然阅读是个体的自在行为,但还需在群体交流中促发提升。同时它又是吸收与吐纳、欣赏与被欣赏的统一过程。

对于品读的研究,我觉得会对自己和语文教师有着积极的意义!它首先能规范教师的教。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读品赏析:①品人情,明事理,获取精神的滋养。②品语言,学表达,接受母语文化的浸润,生成语言能力。其次它能鼓励并引导学生的读。首先“品读”给学生以温暖的心理暗示:阅读是有情趣,可以带来审美愉悦的。其次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方向:积极阅读,以敏锐的语言感觉洞察语言材料,反复地咀嚼品味,并用得体恰当的语言(口头的或书面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人交流的习惯。

1.1 让阅读成为一次发现的旅程。大雕塑家罗丹曾言:世上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时代的良心。翻开课本,不少选文不仅语言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包蕴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语文阅读不是生活中随意的消遣性阅读,漫无目的;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投入的品味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品位、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理与情,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如此,阅读过程便成为一次审美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程!

1.2 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由放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讲评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阅读不仅是一种信息的摄入过程,而且也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智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与作者情感的交流过程。现在,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也让学生读书,但问题是这种读主要是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配合老师的教。在一些所谓的公开课上,甚至是走马观花的读,装腔作势的读,作秀的表演读!心是浮的,气是燥的,何谈“神游其间”,何谈“浮想联翩”,何谈“悠然心会”。“品读”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保证学生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追求一种读书的无扰与无我,一种从容与自在。

1.3 让课堂因为学生的个性张扬而美丽。过去的“背读”枯燥僵化,是对人性的漠视。“讲读”凸显了教师的精彩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学生的主体性从此丧失。“导读”呢?导在先,读在后,课堂上往往表现为学生不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迫切地读,而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读全文,读某段,读某句。老师让想便想一下,老师让质疑也便提问,老师让交流这才讨论,亦步亦趋,“导读”分明是对学生阅读意志的扭曲。至于“研读”,学究气太重。如果按照一般意义上理解,“研”的目的是为了“求真”,答案是唯一的。而汉语言的意合性注定其语义是模糊的,是丰富的,怎么可以用一个“标签”来贴?“赏读”是自己所欣赏的阅读新境界,但赏读给人的感觉是读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与文本只停留在欣赏的状态,而没有让读者真正地走进文本体验其精髓,咀嚼出味道来。

1.4 让研讨成为阅读之后学生的自然需求。我相信学生会在刚才的教学情景中,学会聆听,学会表达,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还可以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与沟通,他们看到了文本的多侧面,思考的多途径,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这种研讨不是老师强加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学生品读之后的自然需求。交流中内化了语言,交流中让思想变得深刻,这是对文本感悟体验的释放,这也是反思中情感智慧的升华!

2.情感——阅读教学的情景教学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还应明确教学对象是“儿童”。人小情多,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我常常觉得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不断地感受童心、童真,这人世间最纯真的情和爱的熏陶,是何等的一种幸福。只要我们悉心地体味就会发现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那么聪明的语文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使其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责任心强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又常常会忘记了孩子是有情之人,多情之童,把他们当作小大人,板着脸讲概念,讲道理;忘记孩子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忘记了孩子在家需要亲人的爱,在学校需要老师的微笑,他们会因为爱老师而爱老师上的课。倘若让他们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学习活动,其效果会令人惊喜不已。何况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呢?那我们便可以说,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2.1 入情。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需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它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当我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时,我仿佛觉得自己真的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从新课启始,我就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水便会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常常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来组织考虑我的导语。

2.2 动情。“入情”是说“情”的萌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是“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是“生成——淡化——泯灭”。在初读课文学生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博,使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语文教学中儿童情感的强化,往往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得很好地把握教材。可以说,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怎么会从“入情”到“动情”呢?具体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寄于他们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中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产生。所以我主张“强化感受,淡化分析”道理也在此。

我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也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在学生眼前再现语文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唤起孩子极大的兴奋, 打动他们的心。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他们忘我了,教师也忘情了。围绕着教材,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中。

学生听了我的这番话,顿时群情激越,个个都拿起笔,仔细读着课文,找出课文描写杨梅树和杨梅果可爱的词句。当学生汇报杨梅树的可爱时,是那样生动鲜活,学生们渲染了雨雾中杨梅树生长时可爱的气氛。

为了突出重点,之后用音乐强化情境:播放一段《春江花月夜》,节奏舒缓的音乐,进一步渲染杨梅树在雨中舒枝展叶的美丽气氛。

音乐的语言,课文语言的形象又激活了生活中原来积累的表象,并融合在一起,杨梅树在雨雾中欢笑的画面,遍在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喜爱的情感油然而生,有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杨梅树的叶子张开了双臂”“我看到杨梅树的小嘴儿吸了好多雨露”“我听到杨梅树在雨中的笑声。”

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课文描写杨梅树“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伸展四季长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着”等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有了形象及情感色彩的感悟,而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必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移情。当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语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教学成功的契机,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从细读到精读并无明显的界限,常常是即时进行的。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断、词句,读出其神韵。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讲究领悟语言的神韵,这是由汉语言本身丰富的神采所决定的。学生在前阶段的细读中,往往顾及的是杨梅树的美丽,顾及不到语言较深的内涵,到精读阶段,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在老师的引导和本身的情感的驱动下,会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课文语言不仅是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从而使激起的情感深化,在学生动情之时,随即导入课文中的传神之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杨梅树,分明是个植物,为什么说“他们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着”,一个拟人的手法,一个动词“吮吸”,该是何等生动地写出了杨梅树美丽可爱的情态。既然是用表达可爱的语句说服教师将爱字添上,于是学生会更深一层关注,情感会更投入,并会不知不觉地移入到杨梅树身上,一起享受着春天的雨水带来的快乐。

2.4 抒情。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读,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其心理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学的需要。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自己的情感更加明确。

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要求有情感的表达,这是包括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的。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者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感情。所以孩子都特别喜欢表情朗读,而且由于朗读是发出声的,他们一边读着,一边又能听到自己及同伴共同表达的情意,情感的交流,相互的感染,使学生情感在抒发中推向。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表情朗读,让学生心中的“我”带着情感去朗读课文,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言为心声”。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课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

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贝多芬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四、尝试评论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2.读例句,初步体会烘托、渲染的表达特点。

3.朗读并背诵《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一)教师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仿写”,请同学们看看在学习目标中哪些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

(静态美、动态美)

2.启发学生思考:从学习目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预设: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各找出几句有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2.小组交流阅读体会,再全班汇报。

预设:

(1)动态美:在《牧场之国》中,如“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2)静态美:《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写出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的活动:如,“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中有关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语句,并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4.追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1小题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例句。

2.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句子一: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写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句子二:这句话运用了静态描写,写出了车船过后,荷兰静谧、安详的情景。

3.指导学生仿写句子。

(1)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课本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情景仿照例句说一说。

(2)指名学生分享成果。

(3)课件出示范例:放学后的校园

叮铃铃……教室的音箱中放出欢快的音乐,同学们随之手舞足蹈起来,老师见状,也不好拖堂,匆匆布置下作业便离开了教室。只见同学们飞快地收拾书包,拉链声,欢笑声,说话声,不绝于耳。灯一盏盏地灭了,门一扇扇地关了,嘈杂的校园顿时安静了,在暮色中沉静下来。3.仿照下列例句,写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2小题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例句,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表达的特点。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分享答案。

3.师生共同明确。(烘托、渲染)

句子一:选自《金字塔》片段。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宏阔的画卷。

句子二:节选自季羡林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在写泰姬陵的时候也反复用白色去渲染泰姬陵的美。

句子三:选自朱自清的《绿》。中途再写西湖的时候反复用绿字,所以我们会感受到作家的独特的文学化的表达手法。

4.请你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写一处景物。

例:周日,我要去拜访一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远远望见一扇浅蓝色的门,很快就知道这就是朋友的家了。叩响了门,穿着蓝色套装的朋友出现在眼前,走进去,看见了湛蓝色为主的壁画;书柜也是偏蓝色的;我坐在蓝白条纹的沙发上,捧着蓝色的茶杯,眼前的这些倒也搭配得很令人舒服。

二、日积月累

(一)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及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乡村的美、四月的美。

2.引导学生提出这首诗中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山原:山地和原野。

(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才了(liǎo):刚刚结束。

(二)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引导学生把握词的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小组交流。

1.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

3.全班交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预设: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朗读《乡村四月》。

5.全班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篇5

1注重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之中,问题的探究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之前,教师要精心的去设计课堂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也能够让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知识理论应用与实践之中,从而可以实现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的目的。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提出问题能够生成新的课堂学习资源,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物质的密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物情景的来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上让学生拿出所准备的木块、铁块、塑料块等物品,让他们用手去感受这些物体有多重,再用测量仪器测量这些物品的真实质量,并引导学生辨析“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一千克水就是一升水”这些错误观念。通过实物情景的创设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更加乐于参与探究,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光的传播路径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直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并且在白天去进行这项实验本身就是难度较高的任务,所以教师可以引进自制教具进行演示教学,具体操作为:提前准备透明塑料瓶、蚊香、打火机、剪刀等物品,课堂上将透明塑料瓶剪成两半,取瓶底的部分,并在桌子放上一块儿点燃的蚊香,把透明塑料瓶倒扣在蚊香上,再拿出准备好的激光笔朝这个饮料瓶之中照射,这样就能看到蚊香穿过烟雾的走向,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路径。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准备一个鱼缸,在鱼缸中注入清水再滴几斤牛奶,然后将牛奶和清水进行混合,这时候再用激光笔进行照射,也能够清楚的看到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路径。同样,课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家中用加湿器来制造烟雾的氛围,用激光笔照射烟雾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可以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就像这一实验现象,借助生活实物将白天不容易发现的光路在液体和气体中去呈现,可以很清楚的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器材是比较简便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携带物品去试验,这样的话更便于理解,对于不能理解这一现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反复实验来理解。总之,在这种利用生活实物进行教学的方式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学生遇到生活化的物理现象时,也可以通过类似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实验,这样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2注重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渗透,促进知识的融合

在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不同的学科思想,比如,密度、微观粒子、熔点等内容也包括化学思想,而在学到化学相关时也可以找到物质的变化原理,也能够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在做生物题目时同样能够从化学和物理的视角去分析,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一个研究实验,在一个透明玻璃筒里放入一块带有乙醚的棉花,用力的把活塞迅速下压,这时候棉花被点燃了。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可以探究乙醚能否改变棉花的燃点、探究对物体做功是否会改变物体的内能等等。该实验没有学科之间明显的界限,说明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知识之间有着相互的关联性,因此,通过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能够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也能够让学生理清楚各学科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应该充分的去挖掘学科中的综合性的内容,同时寻找各个学科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对于学生来会比较困难,教师应该逐渐增加教学的难度。在学生提高了这种学习能力之后,在看到题目时就能够判断出题目的要求。可以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总之,通过注重跨学科学习的有效作用,能有利于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挖掘生活之中有益的素材,让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实验之中,提高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充分的体会物理教学的魅力。

3注重方法提炼,生成有效的物理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逐步的教授学生物理研究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探究,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习惯。所以在物理教学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提炼出物理的研究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就能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帮助学生探究正确而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学生逐渐的就能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独特方式。比如在进行中考一轮复习时,在课堂上采取“主题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具体实施步骤为: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竞赛,教师给出一个主题作为载体,每个小组围绕该载体进行物理知识的设问,要求其他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进行解答。比赛哪一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质量最高;哪一小组的同学解答的问题最多。例如某次课堂上给出“洒水车”这一主题,学生们提出了诸如:洒水车匀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改变了吗、洒水车的尾灯是并联还是串联的连接方式、洒水车的后视镜是哪种面镜等等一系列精彩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建构初中物理知识网络,同时在设问时能从出题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的深入和透彻。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物理教学内容虽然很多都是以实验为主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第一印象就是难度很大、枯燥无味,会觉得物理难以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接受物理理论和知识,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太高的兴趣,而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够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类比法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学习电学相关知识及概念时,我们把电流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流进行类比,同时将用电器类比于水轮机,开关类比于阀门,电压类比于水泵,这样电路就和水路形成了整体的类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觉得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提高学生对这几个概念学习的兴趣度,也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电压、电流、电路等相关物理知识的内涵和意义。总之,通过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并且能够灵活的去运用知识,做到触类旁通,从而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4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内心得到熏陶

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关乎着国家的未来,书记在讲话之中曾经表示过非常重视年轻人的价值观培养,而在物理教学中能够挖掘美学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说在学习《声音是什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歌曲的片段,比如说《苏州好风光》。作为苏州市的市歌,这首歌曲通过鲜明的江南园林、东方水城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苏州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及风土人情各种意境。苏州方言的演唱方式展示了词曲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及留恋,歌曲所表达的理念是要注重对深远渊源的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对家乡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我国民族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民族意识,使学生树立通过努力学习为家乡、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长远目标。同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学习声音的音色、音调与响度等特性,既有利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能够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从而能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之下,学生都在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探究知识,不再被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也不能够处在一个被动的教学状态之中,应该积极主动去掌握更多知识,了解当下发展趋势及学生关注的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适时的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紧跟时代的节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5关注单元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物理知识框架体系

初中物理知识的一个特点在于知识点比较分散且倾向于物理现象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分散学习的习惯,不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点知识的理解就会有所欠缺,无法进行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从一单元或者一个主题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让学习者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物理知识的框架结构。以光的折射及透镜为例,本单元是八年级物理中的难点所在,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不太理想。鉴于这种情况,尝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眼睛”为主线,设计了“眼见一定为实吗?”“眼睛——神奇的照相机”“眼睛的好帮手”三个相关联的主题,分别对应光的折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视力的矫正三个重难点知识。第一主题中,固定好投屏设备摄像头的方向,将铅笔倾斜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通过大屏幕学生可以观察到铅笔弯折的现象。然后将铅笔竖立在水中,移动铅笔,改变其在烧杯中的不同位置,学生可以观察到水上、水下两部分铅笔“错位”的现象以及水下部分铅笔“隐身”的现象。从而呼应“眼见一定为实吗”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入折射内容进行授课;第二主题中,引入三角形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玻璃砖不同的组合对光线所能起到的作用,引入透镜的内容,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后,演示真实的传统照相机的成像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物距、焦距、像距之间以及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深刻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过渡到眼睛,说明眼睛的神奇之处在于晶状体是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利用水透镜注水和抽水演示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使光屏上原本模糊的像再次变得清晰。至此,眼睛的工作原理学生就会有深刻的认识。如果眼睛的晶状体不能正常的进行调节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引出第三主题:眼睛的好帮手。继续借助水透镜进行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模拟,通过给水透镜佩戴适当的透镜,达到像再次清晰的效果,让学生掌握视力的矫正方法。单元的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手边简单的实验器材自制简易投影仪。提供器材:铁架台(包含两个铁圈,一个铁夹)、F型光源、凸透镜(直径9cm,焦距24cm),同时提示学生在教室里有一块很大的光屏——天花板。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在天花板上呈现一个正立放大的F型光源的像,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体验到自制教具的乐趣。

6结束语

篇6

记录时间:2012年1月

记录地点:河北定县翟城村

关联人物:晏阳初

关键词:乡村建设,他们“在场”

1927年7月,晏阳初带着自己的家属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的成员,搬迁到河北定县翟城村定居下来,开始了“定县乡村试验”。他和李景汉、陈志潜、瞿世英等当时在各个学科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对定县进行各个层面的社会调查。经过几年的调查、设计和实验,晏阳初和他的同仁们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以“文艺教育救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为手段,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来重新建造乡村。

在“定县实验”最鼎盛的时候,定县聚集了近500位知识分子,其中有60余位是学有专长的归国博士、大学教授、校长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分子。和晏阳初几乎同时在做乡村实验的知识分子还有梁漱溟、陶行知等人,他们都身体力行,“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奔走在中国的乡村大地上,他们骑着驴,驮着书,带着家小定居乡村,把思想改革变为实践的操作,寻找中国乡村发展的途径。

在2012年开端的时候,本刊记者再度沿着先贤的足迹,走访了翟城村。欣慰地发现,现代化急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有很多城市精英站在乡村建设的现场,如前些年的温铁军、邱建生、何慧丽、刘湘波,最近出现的左靖、陈文华、梁慧星,等等。乡村并非被全然抛弃,它还有守护者,还有被反哺的故事。

记录时间:2012年2月

记录地点:安徽省黟县碧山村

关联人物:左靖

关键词:“丰年祭”

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等人之前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山村举办了“碧山丰年祭”。“丰年祭”本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一种祭祀仪式,除了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举办者希望借用“丰年祭”这一古老的仪式名称,以恢复和重建这种由来已久的乡村公共生活。

活动邀约艺术家、建筑师、乡建专家、作家、导演、设计师、音乐人,以及致力于乡土文化研究的当地学者前来参加,同时,还在黟县乃至徽州招募民间手工艺人和民间戏曲艺人,共同合作在碧山村的祠堂和乡间粮仓等公共空间举办与乡土生活相关的建筑、家具和生活用品设计、影像艺术作品以及其他手工艺品的展示;举办乡建学者和乡土建筑研究者的学术研讨;以及举办当地戏曲和舞蹈的演出活动等。

碧山村古称黄陂,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之一,隋时,州治一度设在这里,但现在,因为周边乡镇西递宏村等名气远远超过了碧山,这个村庄也渐渐地被人遗忘。

左靖还计划,将来把村里的一些道路的名字恢复古代时的名字。左靖等人认为,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上的复兴,更是文化和艺术的复兴,应该让大家反思,为什么城里人这么喜欢农村,让大家意识到,传统和乡土的东西是好的。

记录时间:2012年4月

记录地点: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村

关联人物:陈文华

关键词:复原原生态村庄

上晓起村是江西省婺源县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由下晓起和上晓起两个自然村落组成,这里百年古樟郁郁葱葱、明清古宅高低错落,如果不是新近修成的杭瑞高速公路从村庄边上穿过,喧嚣和尘世仿佛与这里绝缘。

上晓起村是一个只有90户人家的村庄,在村民们抱怨这里的闭塞和落后时,却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到这里,他热爱这个古老村庄散发的所有气息,这位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顶级大师,像一个隐士一样,在这里进行一个或许永无结果的“乌托邦”试验。

几年前,在上晓起村参观一家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茶厂时,陈文华发现了一套完全用水力带动的辗茶机,这样一套现在还能制茶的活“文物”,却栖身在一间快要坍塌的旧厂房里。当时,他很想找到这里的村长,告诉他这套辗茶机的价值,并希望村里能把茶厂保护起来。

行程结束时,陈文华头脑里却闪过一个奇异的念头:这件事为什么不能自己来做呢?于是,他一头扎进了上晓起村。在发现和复原这家原生态茶厂的过程中,残存在陈文华心里的“最初商业冲动”也消失了。这个村有1200年的历史,种茶、制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这里气候湿润、山高林深,其出产的茶叶在陆羽的《茶经》中也能找到记载,至今家家户户都会手工制茶。陈文华也渐渐明白,他要保护的不仅仅是一家茶厂,而是一座村庄。

4年里,他投资80余万元、这差不多是他全部的退休金和稿酬,除了修复了老茶厂外,还筹资办了一家客栈和一所双语幼儿园,并且以“新农村合作社”的方式,承包了村里所有的土地,带领村民种植油菜和白。

记录时间:2012年6月

记录地点:四川青神县汉阳镇

关联人物:梁慧星

关键词:建一所家乡图书馆

70岁的法学泰斗梁慧星,变卖了北京长安街上的房产,在家乡四川青神县汉阳古镇上建起了一所图书馆。这位儿时受惠于小镇阅览室的读书人,希望建起一座百年的图书馆,延续与承担乡村文化的传统。

图书馆建在镇上曾经的乡绅院里,那曾是一座近百年的老宅,解放后长期作为镇政府,后来失火重建,直到汶川地震之后,镇政府选址搬家,现在的地便空闲下来,整整一亩七分地。

梁慧星儿时朋友杨启贵打电话到北京,告诉他有这样的事,那块地是准备卖的。梁慧星参观完云南腾冲和顺镇的老图书馆,眼见建于清朝时的图书馆依然安然优美,重新回忆起少儿时在汉阳镇彻夜守着沙沙作响的小蚕,想起在那个时代听过的川戏,想起文化站小小的阅览室里读到的《牛虻》、《怎么办》、《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于是他狠心贱卖了位于北京建国门的房子,筹集了105万元,并将这些钱全数买了汉阳镇的那一亩七分地,盖起了古色古香的图书馆,然后热热闹闹地开馆。

图书馆的旁边,便是镇上的火神庙和两处从前地主所拥有的宅院,这些建筑的风韵依然留存着过去时代的影子,有着优美静默的飞檐和墙壁。火神庙附近常有闲坐的妇女,地主的宅院一处被生意人买了去,一处成为汉阳镇的养老院。

记录时间:2012年9月

记录地点:陕西蓝田

关联人物:实、牛兆濂

关键词:重新发现蓝田

“谧儿见知,雍来具悉一切。宋氏妹近颇好腹疾如常,据秦先生言,尚未敢定是病与否,过一两月再看。尔近来须努力改过,前见尔面目憔悴,深以为忧,尔独不知自忧乎。两媳妇须教令早起,一味懒惰将何以度日。现在青黄不接,家家仓用困难,厨中时为料理,不可漠不经心……”读着曾祖关中大儒牛兆濂的家书,牛锐体会到一种亲情的回归,产生了一种“寻根”的冲动。

牛锐出生在西安,长在西安,2008年之前,他对白鹿原、对故乡蓝田的印象和普通人一样,只是一个地名,因一部实的小说《白鹿原》而闻名。对曾祖父牛兆濂的了解也仅限于 “牛才子”的传说,不多,不少,和每个西安人一样,甚至还不曾去过牛兆濂的故居。

2008年10月的一天,他去祭拜曾祖,看到绵延的塬坡,见到未曾谋面的堂哥一家,他的眼睛顿时湿润了。牛兆濂的故居在华胥镇新街村,是一条进深数百米的沟壑,原来呈宝葫芦状,从风水上讲是藏风聚气,文脉昌盛。当地老乡称其为老爷沟,因为是牛老爷住的地方。整条沟共有17孔窑洞,曾祖的7孔在沟口处,用于生活、读书和教学。但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多年雨水冲刷、加之年久失修,窑洞倒塌不少,而且很多年前不少人在沟口取土,所以宝葫芦和旱莲花的形状都看不到了,整条沟现在看起来很是破败。

这一刻,牛锐心中涌出无可名状的悸动,对这块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的故土有种无法抑制的感恩和膜拜之情,他不忍看其继续破败甚至消失下去,他想做点什么。

在芸阁学舍的旧址,现在蓝田县三里镇五里头村小学,当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重建芸阁书院,重新发现蓝田。

同时,牛锐也在寻找发现故乡蓝田的美。“我们一生中有很多人脉圈,以血缘、学业、工作、爱好等为纽带结识了很多人。但是家乡情结是除了血缘以外,埋藏在内心中最深、最坚固、最具粘合力的一种情愫。“叶落归根也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也好,都是故土情结的表现。”

记录时间:2012年11月

记录地点:高密东北乡

关联人物:莫言

关键词:“寻根”,爱它,恨它,无法摆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