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篇1

关键词:合作能力;合作环境;合作指导;家园共育

如今的幼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度呵护和娇惯,他们极少有走出家门的机会,缺乏和同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经验,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幼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蛮横任性的不良性格。进入幼儿园后,与同伴发生矛盾、摩擦的现象也会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幼儿合作意识的教育,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合作技能,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下面,笔者就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措施谈几点看法。

一、为幼儿创造交往合作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当前的大多数幼儿,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不会为他人着想,再加上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无法体验到与人合作的成功感和愉悦感,具备与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就需要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给幼儿创设交往合作的环境,有了环境作为支撑,幼儿就会逐渐树立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比如,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心中的感受和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心事,做到真正热爱幼儿、尊重幼儿,让幼儿把我们当成他们的朋友,从而促使他们逐渐变得愿意与人交往。另外,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如在教室内设置不同的区角,如,商场、医院、理发店、餐厅等,里面各种各样的材料能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如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医院里各式各样的医用器械,理发店里多种多样的理发用具等,都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从而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这些角色活动的模仿、扮演中。如此,我们便为幼儿的交往搭建了桥梁,给幼儿提供了与人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对于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幼儿的合作指导,使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现象:某些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常常会不听取别人意见、不愿做出退让,甚至会产生纠纷,如,争吵、打架等,这就需要身为幼儿教育者的我们加强对幼儿的合作指导,使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比如,首先我们要使幼儿有正确的与人合作态度,要让幼儿知道,如果他们不愿意与别人合作,那么别人也不会愿意与他们合作。其次,我们要教给幼儿妥善的语言,如在与同伴合作时,要说礼貌用语,如“你觉得还需要什么?”“可以借我一下这个吗?”“咱们换一种方法吧!”“咱们一起玩这个玩具吧!”“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块积木放到这里。”等等。第三,要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如一起玩玩具时,要懂得互相谦让,或者轮流玩;如果自己遇到了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找小朋友协助自己;同伴遇到了困难,要主动帮助他;与人发生了摩擦,也不要争吵和动手,而是向老师寻求帮助等。这样,幼儿逐渐学会了与人合作的方法和技能,自然能与他人顺利地进行交往和合作,也能达到良好的与人合作效果,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三、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所以,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指导幼儿家长进行积极配合,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切实得到发展和提高,实现家园共育。

比如,我们要及时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有关幼儿合作能力的信息,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可以给家长发一些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方法和途径的小册子,指导家长同步进行。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向家长询问具体的进展。我们也可以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家访,了解这些幼儿的成长背景,并与家长一起制定培养符合这些幼儿特点合作能力的培养措施。也可以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到园中参与各种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合作完成的游戏项目。这样,我们便能充分发挥家庭在幼儿合作能力培养中的优势,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真正发展和提高,实现了家园共育。

综上所述,学会合作是时代的需要,《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了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关键字:合作;结构游戏;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结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进行物体构造的活动。与其他游戏不同的是,结构游戏能否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幼儿还要能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合作方式,最终完成任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结构游戏的群体性愈加明显。大班幼儿已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他们更倾向于建构大型的、复杂的作品。在游戏中,单独的建构在时间、场地、材料上都不能被保证,合作搭建就显得尤其重要,既能避免材料不够而影响建构进程,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作品。因此,它对幼儿合作性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日常我会选择有意识地观察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合作、交流情况,分析原因。寻找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对策,创造条件,萌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一、设景――创设情境,激发合作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首先要让幼儿产生合作的欲望,使他们有合作的需要。而设计一些幼儿都喜爱的、必须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动,有利于帮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如布置任务:请幼儿共同用积木完成一个动漫造型。幼儿就会共同回忆这个造型,抓住它的主要特点,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对造型进行更加具体化的剖析,最后确定如何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又如何的进行改善。

这样,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他们在活动时就不会只顾一个人玩了,而会需要两人或更多的人共同配合来完成这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入进去,这时多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二、关注――善于观察、学会倾听

观察与倾听是教师掌握幼儿信息的首要途径,在结构游戏中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和立场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幼儿在结构游戏中所产生的各种合作行为,力争做到观察有目的、有重点。

在结构游戏中,我们的观察角度包括:

1.合作的对象。比如:与谁合作、共有几个人合作、人员组合的形式是强强组合还是强弱组合又或者是弱弱组合等;

2.合作的内容。合作建构了什么、合作中使用了哪些材料、合作建构的作品是否有主题等;

3.合作的方法。协商的情况、分工的明确性、相互配合的方式等;

4.合作时的情绪。合作交往中的语言使用、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合作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等。

由此可见,教师需要观察的角度很多,但教师在观察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幼儿的实际合作水平,根据观察目标将观察要点隐含于心中,力求观察有针对性、连续性、实效性,并根据观察内容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满足幼儿的合作需求,推进合作行为的产生。

三、引发――适度介入,恰当引导

在开展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点拨磨合”的作用,以协商者的口吻、建议者的态度、鼓励者的语言给予暗示或引导,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合作的技能与方法等。

例如搭建立体图形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搭建这些立体图形,但这些孩子每次搭建完后总会沾沾自喜地在老师和同伴们面前炫耀一番,然后就无所事事了。这时我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试试看,把你们搭的长方体、正方体和三个圆柱体拼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坦克”、“桥”、“货车”等各种形象浮出了水面。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一种新的合作技巧,可以将各自搭建的作品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分工搭建一些局部的东西,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合作建构的乐趣,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

四、助推――挖掘潜能、推动激励

结构游戏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是自主、自由的,同样也是创意无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自发生成的兴趣点、发展点,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回应策略,挖掘幼儿在合作中闪现的智慧,及时加以提升和拓展,提高幼儿合作建构作品的质量。

一天,乐乐兴高采烈的来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合作搭了一个小区,你来瞧瞧。”当孩子们栩栩如生的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惊叹于孩子们的创意。随即,为抓住孩子们生成的建构内容,有意识地提问:“这么漂亮的小区,你们是怎么合作搭建的?”几个孩子纷纷抢着回答,有的说搭了几幢高高的居民住宅楼,有的说搭了花园,还有的说搭了门口的保安室等等。“小区里,除了你们搭建的这些东西,还有什么呢?请你们合作商量一下,争取把小区建的更美,那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住到这里来了。”在我的激励和推动下,孩子们合作建构的信心愈发高涨,他们又开始商量。不一会儿,配套设施更加齐备的小区出现了,增添了车库、学校、超市、服装店等,孩子们还搭建了小区里的游泳池呢。

由此可见,教师围绕着幼儿生成的内容,充分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推动幼儿不断产生新的合作行为。在推进策略的应用上,教师采用了明确合作要求的方法,即先商量、再分工、后操作。在教师的鼓励和助推下,幼儿的合作意识被进一步激发,合作技能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他们也享受着合作的快乐。

五、评价――协助总结、提升合作

游戏后开展的教师讲评能够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引发更多的合作行为。在游戏讲评时,我有意识地让幼儿将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说出来,然后根据他们的描述进行总结、提升,从而产生幼儿容易掌握的合作方法。

篇3

【关键词】区角活动;中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26-03

【作者简介】卞志红(1969-),女,江苏姜堰人,白米中心幼儿园教师;蔡子英(1963-),女,江苏姜堰人,白米中心幼儿园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在生活中,特别是在自由活动、游戏等环节中最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游戏是处于身心各种机能尚未成熟阶段的幼儿的主要活动。

“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等等。区角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交往的机会与环境,幼儿在活动中自觉地调节自己身心需要,保持愉快的情绪,社会性需要也得到了满足。在参与活动中,幼儿学到社会交往技能、知识经验,表达思想感情等。区角丰富有趣的材料、宽松自由的环境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调动了幼儿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交往的兴趣。区角活动使兴趣爱好相似、经验能力一致的幼儿集中在一起,共同的语言、相通的思想感情更有利幼儿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幼儿在区角间不断进行沟通与协商,从开始的独立活动发展到有意识合作,并从中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本研究通过观察幼儿区角活动中合作行为,分析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寻求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策略。在此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区角活动合作行为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姜堰市白米中心幼儿园中(2)班的全体幼儿,共30人。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时间:2010年3月~5月,每天观察1次。

(2)观察内容:观察幼儿在5个区角,即角色游戏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中的合作表现(主动合作,被动合作,不合作),记录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

(3)记录方法:采用自然观察法。设计观察记录表,以各区角活动为纵标轴,以合作行为的三个表现(主动合作,被动合作,不合作)为横标轴,以各个区角活动中不同合作行为表现的人次为记录内容。

(4)采用《学前儿童发展与评价手册》对幼儿在区角交往能力进行观察评价。

2,文献研究法

查阅有关的教育文件、专著及资料,了解目前与本研究相关的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程序

1.确定研究内容,编制观察记录表。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各区角活动中幼儿发生不同合作行为的调查结果

如表一所示,进区总人数最多的是语言区,共计289人次;美工区和益智区人数相差无几,分别为178人次和171人次,分别居于第二、三位;角色游戏区和建构区人数相同,均为116人次,并列第四位。发生主动合作的人次为328人次,居于第一位;发生被动合作的人次为247人次,居第三位;发生不合作的人次为295人次。这三种合作行为的人次相差不多,不超过100L次。

如表二所示,在各个区角活动中,主动合作率最高的是角色游戏区,高达96.55%;其次是美工区,62.36%;居于第三位的是建构区,44.83%;语言区和益智区远远落在后面,仅为11.76%和11.11%。被动合作率大部分集中在30%左右,美工区、建构区、语言区分别为21.35%、28.45%、37.37%;角色游戏区最低,仅为2.59%;益智区最高,为38.01%。不合作率最低的是角色游戏区,仅为0.86%;美工区其次,为16.29%;比较高的是益智区和语言区,分别为50.88%和50.87%。

如果把主动合作和被动合作合并为合作,则合作率最高的是游戏区,为99.14%;其次是美工区,为83.71%;建构区居中,为73.28%;语言区和益智区分别居于第四、第五位,分别为49.13%和49.12%。

在全班发生合作行为的总人次中,主动合作的人次比率最高,为37.70%;被动合作的人次比率最低,为28.39%;不合作的人次比率居中,为33.91%。主动合作和被动合作总共超过了70%,这说明该班的合作水平还是可以的。

(二)结论

综合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语言区是最受该班幼儿欢迎的一个区,但是发生合作行为的比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该班教师在材料的设置上较为新颖,能够吸引幼儿并能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合作性不强,幼儿基本可以独立完成。(2)角色游戏区和美工区是发生合作行为比率最高的两个区,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区。其原因是角色游戏体现的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关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合作性,而美工区因为教师投放的材料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比率也很高,仅次于角色游戏区。(3)该班幼儿的合作水平总体情况良好,这与教师的指导思想和策略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区角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能够比较巧妙地投放活动材料并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指导,幼儿的合作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四、建议

(一)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区角环境,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篇4

关键词:中班创意故事集体舞;合作能力

中班幼儿渴望与同伴的交流,只有在交往的同时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这个时期的幼儿模仿能力、学习能力较强,很多事情喜欢一起做。利用什么样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快乐的与小伙伴一起做,进行交往合作,促进幼儿的交往,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合作是人类生存至今的核心要素,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幼儿园里,无论在工作单位,还是在整个社会,都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合作。一个身心发展状况好并且具有较强的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取得较高的成就。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g;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而幼儿时期是人生初级阶段,也是培养良好习惯、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合作既体现出幼儿社会往发展的水平,又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启蒙时期的重要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工程的基础之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未来在接受教育和实施教育中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几乎每个领域都对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重视幼儿时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二、中班创意故事集体舞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通过舞蹈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具体表现为,舞蹈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包括幼儿之间以及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进行有效的沟通,幼儿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更好地参与团体合作。

创意故事集体舞是以经典故事或改编故事为线索,运用集体舞的形式展开的表演活动。以动作、音乐、队形、道具等非言语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由于表演的内容来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改编,幼儿非常感兴趣。在这种吸引下幼儿积极参与。

选择利于幼儿合作表演的集体舞,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是一种较有效地手段。幼儿集体舞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统一、轻松愉快、活泼健康、运动量适当。如在集体舞《小蝌蚪找妈妈》中,幼儿通过学习理解乐曲、记忆动作、掌握动作顺序、队形变化来感受小蝌蚪慢慢长大。通过活动,使幼儿增强了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也进一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真正感受到集体舞的乐趣。又如在集体舞《喜洋洋》中,老师将音乐分为三大段,第一段是幼儿园自创操集体舞音乐中的一段、第二段是《羊羊小心愿》音乐中的一段、第三段:《拥抱春天》音乐中的一段,第一段的音乐节奏感强,幼儿方便走队形,第二段的音乐抒情,第三段的音乐活泼、欢快,利用幼儿非常熟悉的音乐来帮助幼儿熟悉音乐结构,进而更好的学习集体舞《喜洋洋》。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从头至尾都通过自己的亲身亲历来体现了舞蹈的意境,从而引发他们内心的喜好动机。使幼儿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增强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三、中班创意故事集体舞的优化策略

选择音乐时,心里要装着孩子的年龄目标和实际发展水平。对于同一首音乐,一定要多听几个版本,在了解这些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择一首最合适的:这个曲子节奏清晰吗,快慢合适吗,音色好听吗,前奏、间奏与主旋律之间能一下子区分吗,能引起幼儿舞蹈的兴趣吗,以上问题如果解决了,那么就可以对音乐进行编辑了。在编辑音乐时,要考虑到乐曲的长度,包括前奏、间奏的长度都要设计好。确定乐句长度的时候,先要想好这几个乐句做哪些动作。如果变换的队形简单,那么间奏就要短一点;如果队形复杂,幼儿行进的路线较长,那么间奏就要长一点。总之,教师要根据情节需要来编辑音乐。

2.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设计合适的动作。

集体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简单、重复,可以让所有的孩子很快学会并愉快地加入到集体舞蹈中来。因此,教师设计的动作一定不能太难,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个动作幼儿能做吗,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勉强能够学会还是可以自如地掌握,如果只能勉强学会,那就不适合用来跳集体舞。那种既新鲜有趣、有一定挑战性,又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会的动作,最适合跳集体舞。如中班集体舞《蓝精灵》,音乐听起来非常动感、时尚,幼儿听第一遍时就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动了起来。教师设计了一群蓝精灵掐腰、跨步、里圈外圈交换。但是,因为动作的频率太快、动作变化太多,幼儿总是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在第二次研讨活动中,情节没有改变,但动作减少了,频率放慢了,幼儿就学得很轻松,很愉快,真正感受到了和同伴互相交流的快乐。

3.根据情节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队形。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适合的集体舞队形,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教师在编排集体舞的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到情节、内容与队形之间的相关性。如中班集体舞《胖国王》,最初也考虑过,让孩子们从两边的方向跑着入场,直接跑成一个圆,但是考虑到舞蹈中间也涉及很多的队形,担心孩子们万一忙不过来,走错场。所以,把入场的队形换成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手拉手直接入场并走成半圆的形式。经过这样的修改,孩子们更投入了,玩得开心极了!

幼儿创意故事集体舞的广泛传播,不仅对幼儿的教育事业,而且对舞蹈事业的未来,都将起着积极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幼儿创意故事集体舞和幼儿舞蹈,使幼儿舞蹈这支舞蹈艺苑中鲜嫩的花朵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幼儿;合作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23-1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而对于幼儿来说,能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通过合作、协商解决问题,顺利将某件事完成,在此过程中自己也达到了目的,这种过程就是幼儿合作的主要意义,合作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幼儿对社会的及早适应,能够使他们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所以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开始做起,应将其列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就成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制定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对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并不重视,不会为此付出努力或将其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项最重要内容,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将养成幼儿的合作意识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为明确幼儿合作意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合作意识教育的目标内容是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既能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又能从中养成不怕困难,主动与人交流分享,乐于助人,懂得积极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组织并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到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热爱集体和他人,主动与他人亲近合作的端正态度,帮助他们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展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认识和发挥自己,作为监督者,应该懂得放手,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选择一些事情,让他们自由活动,遇到问题时不是向老师或大人求助,而是懂得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从多个方面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勇往直前不怕困难,这样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懂得如何让与他人相处。

二、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的时期,在这一生命阶段,就好比一张白纸,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而幼儿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教育也是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这关系到幼儿以后将作为怎样一个人生活,教师作为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一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极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从每个细节中对要对幼儿产生好的影响。

(二)发挥家长的榜样。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与他人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孩子也会收到很大程度上积极的影响,比如有一次带孩子们外出野餐,家长们都非常的热情,大家都积极地商量好各自要带的东西,到了以后都纷纷帮忙搁置东西,有的合作准备食物,有的合作布置场地,还有的负责一起看孩子,这在无形当中就对孩子起到了积极的榜样作用,让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也就会在遇到问题时主动与别人合作或者主动帮助别人。

(三)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幼儿毕竟不同于大人,大部分时间会凭着直观感受做事,对于有兴趣的事他们一定会积极主动的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要让他们感到与别人合作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比如,在上动手课时,让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幼儿一定会很感兴趣,在这过程中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并且分工合作,共同准备材料并各自完成所需的部分,这种方法既让幼儿懂得了如何与别人交流沟通和合作,又激发起了他们对分工合作的兴趣;在表演节目时,可以让他们自行商量如何分工和排练,大家都努力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并且帮助他人完成他们的任务,当他们欣赏分工合作的成果时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了对合作的兴趣和欲望。

(四)教育幼儿合作的方法。因为幼儿年龄还很小、能力较低,在许多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在有些需要合作的情况下,幼儿可能不会主动地表现出合作行为,或者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合作,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作用教给幼儿合作的基本方法,并且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合作和交流,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主动地帮忙;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要懂得寻求他人的帮助等,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多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协商沟通,各抒己见,让他们懂得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采纳其他人的建议,最终达到调和的目的,作为教师,应该给幼儿们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多给些鼓励,促进孩子们之间友好相处,积极分享,互相帮助,是大家在生活学习中得到愉快的相处,通过一些活动让幼儿慢慢领会合作的方法,学会如何愉快自如地与他人合作,并最终达到一致目的。

(五)做好家园共育共作。为了更好的做到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校与家长之间更要紧密地合作,积极与家长联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和谐、宽松舒适和快乐平等的良好环境,有效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结论

幼儿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因此,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俊英.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科研,2012,(2).

篇6

关键词:越剧 幼儿 中班

越剧是绍兴传统文化瑰宝,其优美的旋律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浓浓的气息。越剧委婉曲折清丽的唱腔,独特的服饰造型等都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达到美育的效果。许多越剧经典段子又都是在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幼儿在越剧教育中,传承美德,对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具有默化作用。越剧艺术经过百年的流淌,大环境下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整体越剧的衰退,让人不禁遗憾在艺术教育上的空缺与断层。

当我们在追寻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喜欢越剧的原因的时候,是否应该逆向思索,在他们童年的时候,幼儿园、学校的艺术教育为他们做了些什么?

一、越剧艺术教育与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关系

越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它既能体现非常强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越剧中有很多双人合唱的曲目,需要两个人的配合。在良好的合作表演过程中,逐渐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使之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中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较小班时活泼、好动,开始能够接受一定的任务,他们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了交往,但同时在服从与领导之间他们也逐渐有了嫉妒心,有了愤怒与挫折,因此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方式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显的至关重要。它是孩子们形成良好个性与品德的强大动力。通过欣赏、学习越剧表演,幼儿不仅能从中学习表演时用眼神与动作表达情感,同时能尝试着在日常活动中与不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游戏,合作表演。舞台是越剧展示的重要平台,孩子们可以通过台上的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增进与同伴间的友谊,分享演出的快乐,同时能有效的带动那些胆小孤僻、固执任性、自私自利,不会与人合作的孩子,激发他们与同伴间的合作欲望。为孩子们平时的合作游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越剧艺术教育前期研究成果和目标

我园孩子通过越剧进课堂对越剧已有了初步的认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我园教师研究团队采用分组分工进行针对性研究,达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效。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下,我们将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展开进一步深化研究。通过有效实施越剧艺术教育从而提高中班孩子的合作能力,激发那些胆小孤僻、自私自利,不会与人合作的孩子与同伴间的合作欲望。

三、越剧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越剧艺术教育研究深入到中班教师与幼儿、课程与教学、制度与文化,以深化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园发展。旨在越剧艺术教育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落实特色活动研讨

4-5岁左右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特别爱游戏而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并且模仿出色,在小班阶段,幼儿已经对越剧的旋律与唱腔有了基本的认识,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曲目,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家有个小九妹》,幼儿基本已经能完整演唱,即使有个别孩子咬字不清却也能愉快哼唱,感受表演的乐趣。但很多幼儿在表演时只在意唱,大声地唱,基本上没有情感的体现,也没有合作的意识,更多的是乐在其中的表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中班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探讨,拟定了一系列符合中班幼儿需要的越剧特色活动研讨。

(二)快乐教学,因材施教

越剧艺术教育的实施,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学唱越剧,从而不知不觉、顺其自然的提高表现能力、审美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自信心等,而不是死记硬背、拔苗助长。快乐教学的真谛是师幼互动、相互合作。要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兴趣是关键,教师的教学要想得到孩子的积极反应,获得成功的反馈,就要“投其所好”,“请君入瓮”,抓住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向,及时的引导到自己的教学范畴,完成教学目标,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获益。

(三)在越艺中培养孩子自主合作能力

中班的孩子爱玩、会玩,从小班升至中班,教师会明显的感受到孩子的变化,他们与同伴间的争执越来越频繁,缺乏合作意识,不会协商,不会分工和交流。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来解决,有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向同伴寻求帮助。而越剧来自于民间,俗称地方戏,它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善良美好的情怀和圆满的结局,用这些美好和善良去感动孩子、引领孩子。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师应有意识的选取一些积极向上的越曲片段,供孩子们欣赏、感受、模仿。如选取《碧玉簪》选段《手心手背都是肉》,感受婆婆与媳妇之间的情感。引导孩子观察两个人物之间的配合、眼神交汇、动作神态等。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孩子们心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2.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越艺教学中,幼儿一同学习、游戏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玩乐器,一起作画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如请部分孩子打鼓,部分孩子拍手,让孩子学会去注意同伴的动作,从而做出相应的动作,学会分析和配合。

3.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当孩子们共同创作出好看的越剧服饰时能张贴在作品区、主题墙等显眼的地方,能给予鼓励。当孩子们多次合作失败时教师能帮忙找出原因,继续努力,终于成功时给予大力赞赏。当孩子们合作表演时,能抓住每一个亮点进行鼓励,并且利用照相、摄相等多种方式记录他们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通过电视、DVD等媒介让孩子们记住自己的精彩、同伴的精彩,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为幼儿创设良好且富有特色的环境

环境创设主要有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创设,在园环境布置中置入各种特色元素,如各种乐器,各种越剧服饰:好看的帽子,好看的鞋子,张贴越剧明星等。孩子们在进行各类户外活动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越艺带来的乐趣,当教师领着孩子在园散步的时候,可以介绍给孩子听,为孩子在潜意识里播下越艺的种子。不仅能让孩子们认识了这些人、物,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五)成立家长后援团

家庭资源是幼儿越剧艺术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为提高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我园开展“越剧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比赛引起家长的关注。越剧对于一些外地的家长来说很陌生,根本就听不懂越剧。对于这些家长,我们讨论决定刻录光盘,内容包括有越剧片段和孩子的表演录像,供他们观赏学习。有了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孩子们不但能在幼儿园快乐学习,也能在家里和家长们有一定的互动表演,真正的将学习融入与日常生活中。平时还可以发动心灵手巧的妈妈们为孩子做一些漂亮的越剧服装带来园,让他们和同伴们一起分享,课余时间能自主分配角色,一起表演,一起创编动作。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平时能有心请一些会拉二胡,会唱越剧的家长来园指导,促进家园合作。孩子们回家也能和家长一起合作表演,组织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我园越剧艺术教育条件和展望

我园自2009年开始将越剧作为我园特色,2011年第一学期被评为绍兴县特色幼儿园。园内特色氛围浓厚,在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位教师在认真备好越剧课的同时还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园每月定期邀请小百花丁老师为教师培训,还聘请了原为杭州越剧团越剧演员的章吉老师,坚持每周为部分老师进行培训指导。老师们还积极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陈凯莉老师与孙小萍老师在2011年绍兴县农民三十佳越剧表演中获奖。在园领导的重视下,在章吉老师的带领下,在全园老师的努力下,我园已有一支能唱会演的越剧队伍,每位老师都具有教授越剧演唱的能力。

越剧作为一项说唱艺术是绍兴文化的精髓,对越剧的兴趣培养和学习,应从小抓起,在易于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幼儿时期。相信通过我园良好越剧教育的熏陶,我园幼儿会对越剧产生较大兴趣,在学习越剧过程中得到和提高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 键 词:幼儿体育;情境启动;体育游戏;合作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3.7;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095-04

幼儿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前司长杨贵仁表示,根据一项对0~6岁幼儿身体状况的调查,与10年前相比,我国幼儿同龄人的身高长高了,其体重也增加了,而且幼儿的心理成熟年龄也在提前,但在幼儿教育价值方面,许多家长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早教就是智力开发,只注重幼儿知识积累,而忽略幼儿全面素质发展,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拼抢胜过分享”的观念也在左右着现代人[1]。幼儿的教育,尤其是幼儿的体育教育过程,可以在团队环境中发挥巨大的凝聚力作用,对于培养孩子的品格,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所具备的科学方法使其具有更有力的条件去培养幼儿合作行为[2]。

国内外在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中,极少有涉及到应用体育游戏来提高幼儿合作行为方面的研究。幼儿体育游戏,尤其是要求多人协作的团体类游戏,可以将幼儿集中在一起进行身体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大家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在完成任务时,体会到团体存在的意义。因此,体育游戏具有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优势。本研究中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是指幼儿在故事情境启动下,完成体育游戏中的角色任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根据心理学百科全书中“人的发展及其理论”的意见,人的幼儿期为3~6岁[3]。但以往研究指出,幼儿的合作行为到4岁才开始真正出现[4],因此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来自于大连市HYL幼儿园的4~6岁幼儿。在实际教学中,被试者所在幼儿园是按照中班、大班、学前班进行班级划分的,考虑到教学分班的实际情况,仍以原有班级为组合进行班内分组,即将大班(对应4~5岁幼儿)、学前班(对应5~6岁幼儿)分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小班幼儿因不符合年龄要求,予以剔除。参与实验被试者共77人,剔除无效被试者8人,最后剩余有效被试者69人。

1.2 实验步骤

1)分组与教学。

(1)分组。

为了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性别比例均衡,以性别为参照,进行分层随机分配:大班37人,其中实验组19人(男10人、女9人),对照组18人(男10人,女8人);学前班32人,其中实验组17人(男9人、女8人),对照组15人(男8人、女7人),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教学。

对照组的体育教学根据幼儿园原有的教学安排,给幼儿安排与实验组同等负荷强度的身体活动或者游戏,即按照原有的课程设计,进行活动。实验组幼儿在实验中,利用故事情境启动下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每一次的教学过程都分为两步:第1步教师讲故事(5 min),将幼儿引入到故事情境中;第2步课堂游戏活动,将设计的游戏与故事内容紧密相联系,幼儿进入故事角色中。

第1步教师讲启动情境的故事《大家一起来》①:

今天天气真好啊!口袋熊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望着天空中漂浮的云彩,心想,这些云可真可爱呀!

哇,这朵云彩好像个大蘑菇,那朵呢,好像一艘大帆船。嘿!还有一朵活像口袋熊,还有那朵……那朵云活脱脱的就像一个大大枕头哦。

“我要捉好多云。”口袋熊突然间有了一个好主意,他高兴地跑回家里,找出了他用来捉蝴蝶的网子。

口袋熊拿着网子,使劲地伸直胳膊,想捉住那些云,可是网子太低了,够不着云呀。

口袋熊踩在了椅子上,唉,还是不够高。

口袋熊跑到了高高的房顶上,心想“嘿嘿,这回应该能够到了吧。”嗯?还是不行。

长颈鹿看见房顶上的口袋熊,觉得很奇怪,“你在房顶上做什么?”

“我要捉住云……”口袋熊悄悄地对长颈鹿说。

“我来帮你。”长颈鹿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可是,连他也不够高呢!

两只大雁从这里经过,“你们在做什么?”

“我要捉住云,我想用她们做……”口袋熊悄悄地对大雁说。

“我们来帮你!”两只大雁拉着口袋熊飞了起来,飞上了天空,飞到了云的旁边。

口袋熊把网子举得高高的,可是,这些云好顽皮,网子还没碰到她们,她们就躲开了。

大雁们赶紧扇起大翅膀,把云往口袋熊的身边赶。可是,这些云好机灵,她们“哧溜”一下,从大雁的翅膀下钻了出去。

口袋熊和大雁们累的满头大汗,却连一朵云也没捉住。

听说口袋熊要捉云,许多小动物都来了。小猴子说:“我想到个好办法,去找小蜜蜂……”

小兔子跑的最快,她一溜烟儿地跑去找小蜜蜂。小蜜蜂给了她一大罐蜂蜜,对他说:“我们大家都喜欢吃蜂蜜,云儿一定也能喜欢。”

没错!黏糊糊的蜂蜜一下子就粘住了一朵云。口袋熊高高兴兴地把这朵云装进他的大口袋里,他心想,“我还要捉更多更多的云呢”。

终于,口袋熊的大口袋变得鼓鼓的,再也装不下云了。他向大伙眨眨眼睛,“谢谢你们啦!”

转眼冬天就到了,天气好冷啊,北风呼呼地叫着。这一天,口袋熊请所有的小动物到他家里来做客。瞧,口袋熊家里多热闹呀!

口袋熊微笑着从他的大口袋里掏出一个又一个蓬松的大枕头,这些枕头上面还有好香好香的太阳味道呢。

原来,这些枕头全是用云做的,森林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份。难怪口袋熊要摘这么多的云。

天黑了,动物们抱着口袋熊做的大枕头甜甜地睡着了。“呼——呼——呼”,他们睡得好香啊!梦里,他们看到了蓝天、白云,还有温暖的太阳。这个冬天,动物们再也不觉得寒冷了。

第2步课堂游戏活动:教师将海洋球散落在教室或操场的各个地方,孩子们开始寻找,寻找过程中,要穿越小河(青蛙跳)、走过独木桥(用大积木搭成的小桥)、翻阅山坡(海绵垫子做成的山),孩子找到“棉花”后,装在空袋里,做成垫子。大家的分工不同,有寻找“棉花”的,有撑着口袋做垫子的。再准备小玩偶若干(充当熊妈妈的孩子),玩偶也散落在各个角落,教师引导幼儿帮熊妈妈找孩子,然后帮助孩子做垫子。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分工合作,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

2)实验时间。

预备实验两周,2013年8月1日—8月15日;正式实验8周,2013年8月16日—2013年10月17日,根据要发展的合作行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3)合作行为的情境测试。

实验施测过程分前测后测。实测过程为:5人一组,进行合作游戏,比如,玩积木搭高楼的游戏,老师提示,看哪一组小朋友搭得高。(分为4种情况进行记录,第1种,主动合作;第2种,提示下合作,“大家一起努力,合作完成啊!”第3种,要求下合作,“XXX,你要和他一起做呀!”第4种,无合作。分别赋予4、3、2、1分。4分最具合作行为,1分为无合作行为。

2 结果与讨论

2.1 幼儿合作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大班、学前班实验组和对照幼儿的合作行为在实验前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见表1、表3),说明实验前,两组幼儿的合作行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实验后大班两组幼儿合作行为差异呈现显著性 (P

结果说明,通过《大家一起来》——让孩子学会合作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于促进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P

2.2 讨论

已有学者对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研究中,也曾经提到关于游戏促进的方法,比如帕顿(Parten)在他的儿童游戏发展理论中指出,幼儿的合作行为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他并未对合作行为本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没能揭示幼儿合作行为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机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环境是培养“民主”最好的场所[6]。从研究的理论背景看,社会角色游戏是幼儿角色游戏发展的高级水平,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技能和合作意识;同时,社会角色游戏不仅能反映幼儿的合作行为发展水平,而且经常开展社会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合作技能的提高和合作行为的发展。帕顿的研究还发现,幼儿在集体游戏中,能够为同一个目标而协同合作,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明显的集体意向,并能够选出领导者,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活动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项活动,出现了自觉的合作。研究中还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出现的重要转折点在4岁左右[7]。因此,从理论基础上看,也能寻找到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一些原理。

本研究结合幼儿身心特点所设计的体育游戏,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活动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和独特的组织形式,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活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游戏是幼儿主要活动方式,并且深得孩子们喜爱,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与小伙伴不断进行交流,幼儿又要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交换意见过程中,逐步理解他人的想法,还要对这些想法做出回应。幼儿和伙伴在体育游戏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为幼儿的社会化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以体育游戏的内容为媒介而串联起来的这种社会关系(角色关系),使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8]。与此同时,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游戏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儿童的游戏就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实践社会角色,学习遵守社会规范,从中不断理解和发展自己在未来生活中所必需的生活本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境启动的体育游戏,是群体性游戏活动,游戏中,幼儿可以逐渐树立起集体意识和观念,逐步发展自我意识,开始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想[9]。体育游戏还能够“寓教于乐,在愉快活动中求发展,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10]。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常常伴随着快乐的情绪、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容易出现在成功完成任务之后[11]。尤其是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其情境可以发挥想象,自由设计,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又有安全感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排除幼儿的消极情绪,为促进幼儿健全心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情境启动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了加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加强。

注释:

① 该故事选自江西高校出版社社编图书《幼儿情感启蒙》系列丛书,隶属东方沃野系列。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周志雄,桑凤英,等. 北京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J]. 体育学刊,2010,17(10):56-58.

[2] 郑睦凡,赵俊华. 权力如何影响道德判断行为:情境卷入的效应[J]. 心理学报,2013,45(11):1274-1282.

[3] 陈立,高觉敷,张民生. 心理学百科全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34.

[4] 全海英. 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5-6.

[5] Jeanne B Funk,Debra D Buchman,Jennifer Jenks,et al.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s,desensitization,and moral evaluation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4(24):413–436.

[6] Kimpton,Lawrence A. Dewey and progressive education[J]. The School Review,Dewey Centennial Issue,1959,67(2):168-170.

[7] Youniss J. Parents and peers in social development:a sullivan-piaget perspective[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50-252.

[8] 居海燕.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几点策略[J]. 幼教园地,2009(4):29-30.

[9] 杨保建.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6):58-60.

篇8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要给“合作”下一个恰当的定义:“合作”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一味服从和忍让,它是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商、相互沟通,从而取得最大功效的过程。也就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当然,能合作的幼儿伙伴,我们称之为幼儿共同体。

审视班级幼儿的实际状况,我们生活中、教育中的幼儿共同体正处于一种瓦解状态。教师更加重视全新的追求个性的教育发展,或多或少地忽视群体所具有的价值。首先是独生子女使幼儿丧失了天然的伙伴——兄弟姐妹,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反应在他们的心理发展中,表现为任性、不懂谦让,缺少合作等系列问题,由于这种天然而灵活的共同体的流失,幼儿之间交流问题的机会就被剥夺了。其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剧了自发幼儿体的消失,越来越多的大自然中的幼儿走进了繁华热闹的城市,从家庭到幼儿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居多,孩子很少参加社会公共活动。另外,家长的繁忙工作也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逐渐吞噬了一些自发的幼儿共同体。许多幼儿失去了和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瓦解了幼儿之间天然自发的共同体,而这种共同体对幼儿成长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又是不可替代的。

展望二十一世纪,需要大批敢于竞争、善于合作,乐于交往的新型人才。当前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且“养成以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流技能”。因此,为幼儿建立和创造有意义的共同体,发展幼儿合作能力,我们的教育责无旁贷。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创建幼儿共同体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尝试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在幼儿园共同创造这样的团队集体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培养合作意识

2、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与同伴自由合作的机会

3、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提高合作能力

4、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二、充分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合作行为。

规则不仅是幼儿的活动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的一种暗示。合适、明确的游戏规则,能成为幼儿自觉遵守、友好交往的工具。

1、制订游戏规则

以往,都是老师规定游戏的要求,幼儿只是机械的接受者和执行者。在游戏中出现交往上的障碍时,常会听到幼儿说:“老师说的!”为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我们让幼儿自行制订游戏规则:先让幼儿集体或分组协商、讨论出每个游戏区的一些交往规则,然后让他们用别人能看懂的示意图画下来,再贴到相应的游戏区里。

2、执行游戏规则

规则制订出来了,就应该认真地贯彻和坚持。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执行规则,教师可以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提醒、暗示幼儿的合作行为。

3、强化游戏规则

经常反复、始终如一地执行规则,能使规则得到强化,使幼儿的合作行为提升为良好习惯。在这里,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认真地开展每一次游戏,严格地执行每一条规则,反复地进行提醒和督促,以自身的严谨和踏实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合作态度。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强化已经形成的游戏规则,如在游戏评价的时候表扬和奖励合作好的幼儿、用良好的合作榜样来激励幼儿、用情境表演再现各种合作行为、用摄像机现场拍摄幼儿的游戏交往情况、用评选“文明顾客”和“服务明星”等方式来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三、合理运用游戏评价,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游戏评价包括游戏中的指导和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教师合理、及时的指导和公正的评价能引导游戏顺利开展,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以尊重幼儿的活动意图为前提来指导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充分激发幼儿的合作欲望,并通过活动后的肯定性评价,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行为。

1、认真观察,灵活引导。

2、善于发现,及时指导。

3、公正评价,巩固行为。

(二)在家里,提高家长对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幼儿园在开展幼儿合作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方法向家长传递一些教育幼儿合作的信息和方法,如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合作的意义、介绍亲子游戏,利用家园联系手册与家长互相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等方式,使合作教育延伸到幼儿的家庭生活中,力求取得更好的教育效应。

不仅如此,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作为家长要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应该从孩子懂事时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呢?

1、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

2、教孩子学会分享。

3、让孩子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我们的目的都是在将我们的幼儿培养成有合作习惯、合作态度、学习初步与人交往的技能。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的是教师不断的探索、正确地引导,以及家长的共同配合,才能使他们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合作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逐步成为顺应时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

[2]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3]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4]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浙江《幼儿教育》1999年9月

篇9

【关键词】幼儿园 合作能力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1-01

1.户外游戏中大班幼儿园合作培养的现状

1.1幼儿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缺乏重视

在幼儿园幼儿教育中,教师作为主导,对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含义以及标准理解不透彻,缺乏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在实践中的指导也不到位,甚至出现阻碍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行为,导致当前幼儿游戏中和生活中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

1.2培养模式方面缺乏针对性

而在当前幼儿园户外游戏中,由于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缺乏,往往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对于性格独特、不愿交流、胆怯腼腆的孩子,缺少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往往使这类孩子继续保持孤立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1.3游戏体验方面缺乏系统性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合作能力的培养上也不例外,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的思维能力、生活方式、性格偏好等来进行系统地培养和锻炼,为幼儿整体素质的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在幼儿户外游戏中,教师仅仅是维护学生的安全问题,而忽略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缺乏幼儿培养的系统性。

1.4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缺乏有效沟通

在孩子合作能力培养方面,当前许多幼儿园都是单独制定培养计划,并且毫无针对性,缺乏与孩子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致使孩子在学校表现出色,而在平时生活中依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别人的合作,对于孩子整体合作能力的培养显得较为片面。

2.提高幼儿户外游戏合作能力的建议

2.1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要想培养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日常课程和游戏环节的设置方案上应该有一定的体现,教师方面必须认识到幼儿合作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制定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培养方式,强化孩子对合作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在教师对孩子游戏活动的安排方面,适当引入一些多人活动,比如捉迷藏、跷跷板、分组游戏等形式,通过游戏的娱乐性激发孩子之间的相互合作的意识,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2.2引导幼儿对合作的体验

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导致幼儿在与伙伴们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偏好,不愿意一起游戏、不愿意相互合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相互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常常都是以攻击、报告老师、哭闹等表现形式,因此,对于不同性格偏好的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需要采取不同的模式:

比如对于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同学一起合作游戏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为其他学生介绍该学生,通过教师对其的认可,增加其余小伙伴们一起游戏娱乐的信心,逐步推动其走入同伴之中,加强相互合作。

而对于娇生惯养、喜爱哭闹的孩子,应该经常有意识地锻炼其自立能力,然后进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促进其身心对合作的认识和发挥。

2.3加强对幼儿合作方面的情景创设

当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家庭环境、父母影响等原因导致的孩子的合作能力没有锻炼和发挥的机会,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否定别人等已经成为其心理上的一种习惯,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孩子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育教师来说,应该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孩子从自己内心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改变自己之前排斥、抵触合作的思想。

例如,在室内游戏中,堆沙丘或者搭积木盖房子等,教师应该有意识、有针对性得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分别将不同的孩子安排不同的任务,遇到问题的时候指导大家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让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个积木房子的修建,使孩子从中认识到眼前的乐趣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4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起到基本的监督和示范作用,孩子的素质培养和合作能力的提升,仅仅靠幼儿园教师是不行的,必须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征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两方面共同促进和影响,才能使孩子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双重的提升。

比如在家务方面,父母也可以指导孩子与自己一起完成扫地、拖地、浇花等简单的家务活动,通过家务活动的完成结果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和奖励,使其认识到合作在生活方面的成就感。在学校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合作空间,促进孩子之间相互合作能力的提升。

3.结论

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是幼儿教育和培养阶段尤为重要的环节,本文根据当前幼儿合作方面问题的体现,从幼儿教师意识、工作方面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面提出了部分建议,希望能够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篇10

【关键词】幼儿;合作;交往

善于与他人合作不仅是对成人的要求,同时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应拥有的必需品质。由于大部分独生了女从小缺少伙伴,加之成人教育方式上过度的包办,造成幼儿被成人世界紧密地包围着,发展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合作的精神,纠纷现象经常发生,他们交往实践少,经验缺乏,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得不到发展。而家长们大多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却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幼儿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会合作呢?我认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幼儿学习具有较强的无意识性和模仿性,和任何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相比,幼儿都更容易受到外界感染,也更容易从环境中获得教育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效利用环境,依托创设合作的园所环境,积极营造合作氛围,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我们注意到,幼儿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是开始于共同的游戏和活动,通过共同玩耍相互熟悉并得到了交往经验。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由地交流,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也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各类文艺节目,让幼儿们在欣赏之后展开讨论:“为什么这些演员们的表演能这么精彩”,经过讨论后使其真正明白:只有演员们相互配合并承担合作的责任才能完成。

二、科学组建与管理幼儿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然而,它需要教师前期精心的策划,也需要幼儿小组成员共同的努力。通常说来,合作小组的规模并非是越大越好,因为小组规模越大,就越需要幼儿们有相对更强的能力来实现互动,也使教师的组织活动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当然,小组规模也绝非越小越好,如果我们希望幼儿可以从同伴互动中获益,我们就不应把小组人数仅仅局限在两人。如果教师第一次尝试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或是幼儿还没有参与小组活动的经验,建议教师应该首先使用2人小组,最好不应超过3人。如果小组人数较多,幼儿之间不但不能产生很好的互动,而且此起彼伏的幼儿冲突将使教师疲于应付。随着教师和幼儿经验的逐步丰富,教师就可以采取4人以上小组来进行活动了。如果幼儿在上小班的时候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小组活动经验,在到了中班、大班时,他们就可以同时与更多的同伴产生互动。在大班时可让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进行“步调一致”游戏,或三人一组玩“套圈”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作质量。

三、营造和创建幼儿的合作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们共同游戏和学习机会比较多,这些均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教师要想办法给幼儿创造提供和同伴合作的机会,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在作画中可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分工合作,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如在“世界地球日”这样的节日中,可以让幼儿合作完成画画,引导他们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之在完成图画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

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游戏,如:套花瓶、抛网等器械;翻饼、夹球走、二人三足等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使其知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同时,还有些体育游戏可分小组竞赛,如竹梯子、抛接球瓶的游戏,从中引导幼儿学会以强带弱,共同完成一项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共同游戏的成功感。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给幼儿适时提供合作的机会,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

四、利用文学作品和言传身教进行合作教育

在很多儿童作品中均有关于合作的话题,而故事又是孩子们十分喜闻乐见的,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了孩子们做事谦让、爱护关心同伴等优良品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比如:通过《金色的房子》可以教育幼儿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更加快乐;通过《谁的本领大》可以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才能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比如,在布置活动室时,多位教师们共同挂拉花、合作粘贴字画,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感受合作的氛围。

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相互理解,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从而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