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规律范文
时间:2023-06-14 17:4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根据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进一步落实旅游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在去年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在旅游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以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监管为突破口,筑固安全生产第一防线,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2013年要把规范化建设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要重点抓好已制定细则的完善提升,并在行业内继续深化开展;没有制定细则的企业今年制定好并开展规范化工作。
一是要求各旅游企业按照市安委会和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的推广普及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
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这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通过全面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和考评细则的宣贯,把旅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三、工作步骤
2013年在全行业深入推行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调查摸底(3月初—4月中旬)
按照市安委办的总体工作部署,开展全面的宣传发动,认真抓好落实,各旅游企业开展一次全面的调查,摸清底数,并制定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全年的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建立领导联系制度,明确责任领导和联系人,上报至市旅游局。
第二阶段:帮扶提升,开展督查(4月16日—10月31日)
一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文件和《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二是要按照市安委办印发的规范化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综合安全管理水平。我局将组织有关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旅游企业的宣贯、培训和检查。
第三阶段:考评验收,总结评比(11月1日—12月31日)
按照市旅游局颁发的规范化考评细则,对企业进行初评验收。各旅游企业将规范化工作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市旅游局,市安委办将在年底前组织考评组对规范化建设创建单位进行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做好保障。各旅游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对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它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来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分头抓。
篇2
关键词:突出问题;事故规律;监督管理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生命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目前虽然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也是今年的安全月主题,安全的红线对于企业来说就像泰坦尼克号航线上的冰山,是不可触碰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于企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家庭的损失更是无可挽回。所以无论与国与家,我们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随着国家对人权的重视,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和规范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企业在安全文化、人才培养、安全标准化、事故控制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然而,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距离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安全生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建筑工人安全素质差,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我们国家的建筑工人离发达国家的职业化建筑工人差距甚大,尤其在安全素养方面。首先来看安全事故的规律:
安全事故的时间规律性安全事故的发生随建筑业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每年开春,各建筑工地刚进入施工期,工人刚过完春节,思想尚未进入施工状态,因此该时段为高发期。夏秋两季是建筑施工旺季,企业在生产任务紧、抢工期的情况下,相应的安全措施跟不上。另外,夏秋两季又是农忙季节,建筑工人如为当地临时工,这部分工人白天搞建筑,晚上回家还要种田、收粮,甚至白天在工地干活,心里还想着家里的农活。一心二用,加之体力不支,也是发生伤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安全事故人员的规律性从事故者年龄上分析,发生事故最多的年龄段为20 岁左右的年轻人,由于该年龄段工人或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或是刚从乡村来的农民。这部分人年纪较轻,精力旺盛,但是施工经验少,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更缺乏理论知识,对现场违章操作、指挥不能及时辨认,只是盲目的劳动,缺乏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因此成为事故的多发年龄段。
安全事故的环境规律性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与施工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一个工程主体施工阶段,由于施工人员密集、劳动强度大往往加强管理,而到了装修、安装阶段,由于施工分散,不容易集中管理,且该时段内各种机械使用密集,各工种人员施工混杂,水平、垂直交叉施工现象较多,因此该工段事故的发生率最高。
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目前的监督管理模式是法人负责,职能部门监督,存在着部门职能交叉,安全与生产两条线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施工工期及施工质量的管理,造成安全管理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打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安全管理部门认为安全条件不具备,不能施工,工程管理部门认为工期紧、任务重,要完成施工任务其他部门必须开绿灯放行,尤其是一些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更是如此。我们能否凌驾于所在项目之上顶住各方压力守住红线呢,当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完成了施工项目,那么安全管理部门在这件事情上起的就是“绊脚石”的作用;而当发生了安全问题,则安全管理部门又成为了安全责任的承担者,出了事故能说安全管理部门没责任?
结论:
安全应该是施工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管理者都是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安监系统单线强化,其他部门安全责任无有效监管的问题,导致许多安监人员成为“架子工工长”“文明施工工长”,自己给自己下整改单,工作当中往往疲于奔命,无法有效行使监管权利。因此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将是提高项目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对非安监人员的安全培训、责任监管、考核方式值得我们深入
思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篇3
关键词: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安全生产监管的加强,矿山企业生产呈现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然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重特大事故在矿山企业仍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1]。壶关县共有30余处矿山企业,其中50%以上属于井工开采。矿山企业事故频发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与难点。安全管理人员作为一线作业人员,处于领导阶层与一线工人之间,对矿山管理作用负直接责任,是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关键所在。因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清形势,勇于承担,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2]。
1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的大局,因此,必须将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然而,一些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法律意识淡薄,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矿山条件差,事故不可避免”的侥幸心理。加之一些矿山企业以生产作为工资及奖励的依据,这样就助长了“重生产、轻安全”“先生产、后安全”的思想。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安全基础较好、安全周期相对较长的一些矿山企业更容易麻痹大意,往往由于盲目乐观、骄傲自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2管理工作滞后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协调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也未能从全局出发来统筹整个企业的工作,矿山企业管理人员未能根据行业特点,分析安全管理的重点,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模式。在安全监管和事故防范上力度不够,同一类型的事故在同一企业时常发生,造成了错误重复出现的不良局面[3]。
1.3执行力不强
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对相关的安全政策、安全措施等不能很好地理解,更不能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工作作风飘浮、遥控指挥的现象,“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对违章的相关人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排查,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
1.4业务技能低下
矿山企业是山区的传统产业,一线工人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普遍偏低,自律意识较差。由于采矿工作是一种短期行为,过了协议年限还是会离开矿山。总之,矿山企业职工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低下。相当一部分职工存在“矿山不违章、活就没法干”等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习惯性地进行“三违”生产,矿上管理也是一罚了之,很难让这部分人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就不能很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1)勤于学习。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勤于学习,多关注相关书报,特别是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资料,深入领会文件精神,明确安全生产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事情,是一以贯之的、坚定不移的事情。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自身的工作职责,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安全管理人员要将这项政治任务与单位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重难点场所和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和部位要勤于观察,能够敏锐地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防微杜渐。2)善于思考。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需要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消化吸收,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总结出适合自己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规律,再将这些规律放到生产实践中去检验,反复实践、反复总结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律。然后用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具体工作,促进企业走上稳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勇于说话。勇于说话即能说、敢说、会说。首先要能说,要经常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将“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日常行为。其次要敢说,发现“三违”行为时要勇于指出并提出批评,责令其立即改正,对涉及的具体人员,不管是谁,都要一视同仁;发现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足问题或薄弱环节时,要敢于向上级反映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最后要会说。安全管理人员要多说内行话、有用的话,照抄照搬照传上级领导的话,只能使听者反感,无法真正执行。4)甘于献身。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要常常深入矿山工作现场,了解实际情况,避免或杜绝闭门造车。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多去现场,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才能在现场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也只有多走,才能随时发现生产工作现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掌握新情况,做到心中有本“安全账”,脑子里有张“活地图”,对一线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到了如指掌,而不是一知半解。5)乐于宣传。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同时要将单位安全生产好的做法、经验总结升华,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将自己在安全管理方面好的做法、想法,向上级和各类报刊、杂志、电台等宣传媒体投稿。这既可以使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得到总结提高,又可以宣传单位安全生产好的经验做法,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4]。
3结束语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上面的政策不可为不严,标准不可为不高,制度不可为不完善,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安全管理制度再完善,最终要体现在安全工作一线中才能实现。而处在矿山企业生产一线的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正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他们工作是否尽责直接关系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在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同时,应该在工作中抓住以上5个环节。只有人人都是安全员,企业安全生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作者:张娟 单位:壶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宋德阳.浅谈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与能力提升[J].工业,2016(9):237.
[2]康旭花.试论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J].机电工程技术,2015(9):171-172.
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安全文化、安全法律、安全科技和安全知识宣传普及,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1日至6月30日。6月5日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6月10日至6月14日为安全生产宣传周。
四、活动安排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氛围。各单位要在办公楼和公共场所悬挂安全生产月宣传横(竖)幅,张贴条幅标语和安全知识挂图等多样宣传形式向驾驶人员和广大乘客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二)组织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动。要以适当的方式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对典型事故和身边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探索规律,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自主保卫能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三)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5日区安委会在区24米大街广场举办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按区安委会活动要求在咨询日当天派相关人员到现场参加宣传(各单位派2名执法人员,着夏装,准备500份宣传资料,其中准备国发〔2012〕23号、川府发电〔2010〕59号文件相关内容),接受群众咨询。
(四)积极开展2013年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网络竞赛有奖答题活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和安全生产月短信活动。通过组织学习、考核、竞赛等方式,激发广大交通系统职工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自觉地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五)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重点开展水陆交通安全专项督查。
(六)进一步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活动。
(七)开展交通运输应急救援集中展示暨演练活动。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五、活动要求
(一)各单位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组织和领导,成立相应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安排必要的活动经费。各单位要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
(二)各单位要根据“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结合各自安全工作重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生产知识。要积极探寻安全宣传的规律和特点,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内容,开展安全知识竞赛、重点岗位培训、安全检查、编排宣传专栏、现场咨询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调动广大交通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对策;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目前的施工安全形势
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一些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受作业环境条件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现场安全隐患未能彻底消除,因工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还时有
发生。
2、原因分析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为何难以根本消除?施工安全事故为什么仍然屡屡发生?施工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和认识,分析如下。
2.1认识不到位
对安全生产认识的不到位是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安全责任认识不清,一些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认为,施工安全生产实行属地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安全监督部门的事。对建设项目而言,项目业主的认识也不到位,不少项目业主认为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事情,现场安全监管是监理的事情,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安全责任。有的甚至认为管多了责任就会上身,思想上没真正重视。这种片面认识直接导致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和体系建设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安全管理工作仅是开个会、发通知、提口号和走过场地进行检查;二是对安全生产愚昧无知,部分施工单位一味追求进度和效益,在安全方面,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和侥幸心理,安全检查也是流于形式,有的单位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对安全生产的愚昧和无知造成安全隐患无穷,很多惨痛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均是死于愚昧、死于无知;三是对安全生产规律缺乏研究,认识不够深入,对安全生产的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2.2管理不到位
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是施工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管理不到位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未真正建立,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取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使得管理力量更加薄弱;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层层落实到位,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制订的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三是一些施工单位一味强调进度而赶抢工期,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违章违规的行为,处罚措施和整改落实均不到位,致使施工现场到处存在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2.3监管不得力
政府安全监管不得力是施工安全问题的间接原因。监管不得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方式大多以不定期大检查为主,日常监督管理缺乏有效措施,而且检查形式单一化,手段较为落后,还存在建设规模大与监管人员不足的矛盾,使得安全监管覆盖面小,监督力度不够,不适应当前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二是执法不严格,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暴露出可操作性差、部分条款交叉等问题,致使对施工安全问题纠正不及时、处罚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
2.4经费投入少
安全经费投入少,是施工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投入的不足,使得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不少施工单位以低价获取工程,施工中通过压缩安全经费来扩大利润空间,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2.5人员素质低
现场作业人员素质低是施工安全问题的决定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加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其他行业,公路工程建设门槛较低,吸纳的农民工较多。与产业工人相比,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严重不足、安全风险意识低、安全技能和防范能力都相当差。
二、对策研究
1、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相对于平原区而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受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建设难度大。其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作业环境条件艰巨复杂
施工现场地处高山河谷,作业环境十分复杂,条件恶劣,安全隐患源、危险源较多且分布范围较广。在气候冷暖、洪水、雨雪、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下,塌方、倒塌、水毁、滑坡、泥石流等安全事故随时都会发生。
(2)安全生产事故诱因多样化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构造物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护构造物和交通工程设施等,高墩桥梁、隧道、高边坡等工程施工难度很大;施工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年以上,涉及的材料、机械、人员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普遍偏低;陆地、水下、水上、高空、爆破等各种特种作业多;工序之间施工协作性要求高;传统质量、进度、资金三目标对安全生产形成的压力;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足,例如,勘察设计深度特别是地质勘探精度不够,地质情况变异大,会增大后期施工难度,埋下安全隐患。
(3)安全事故易发、多发
高速公路工程作为线状工程,线长点多,一个施工标段短则几公里,长则十到几十公里,而且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场地狭小,工种复杂,地质条件差,施工技术难点多,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易发、多发施工安全事故。
2、安全源于管理
(1)安全必须依靠管理
管理是第一位资源。通过对施工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和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表明:搞好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工作,必须依靠管理,安全生产实质上要解决的是管理问题。
(2)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制定具体、明确、量化的安全管理目标,目标管理是管理中的管理,目标体系的设定、实施、检查与评价应当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制定目标要突出重点。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目标应把对触电、高处坠落、车辆和机械伤害、火药爆炸、淹溺等事故的预防当作重点控制对象;把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具备安全上岗资格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能力、现场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合理组织施工生产、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机电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齐全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爆破作业、高处作业、水上作业、吊装作业、人工挖孔作业、张拉作业、隧道施工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作为管理的重点。
3、安全管理的实施
3.1抓住一条主线
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应紧紧抓住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条主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单位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基础、核心制度。只有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做到层层有分工、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2落实四项工作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建设项目的从业单位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需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检查和应急救援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组织约束、社会约束、自我约束、激励机制。
(2)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按照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国家标准》(GB/T28001―2001),施工单位要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积极推动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3)深人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教育工作
严格执行“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典型事故经验教育等,要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培训效果,积极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4)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不留死角,确保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制度到位、经费到位。狠抓基层和基础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结语
在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向山区发展、建设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施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形势严峻。当前,解决这一现实课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从创建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规、落实安全责任、依靠安全科技和加大安全投入五个方面人手,强化管理,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与统一,确保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篇6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要通过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政府监管部门、企业、社会公众及中介机构的信息支撑能力,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提升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预测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等特征分析,做到检索查询即时便捷、归纳分析系统科学,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规律可循。最终为解决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波动反复等重大社会问题提供信息化支撑保障。
大数据建设的必要性
一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大数据运用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需要。目前,我国共有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企业370余万家,监管监察执法人员不足10万人,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问题突出。安全生产涉及危化品生产存储、特种设备、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部分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忽视安全生产,安全投入少,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信息化系统和数据联网,难以有效上报数据。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彻底改变传统运动式、粗放式的监管监察执法手段和方法,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另一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大数据运用是事故防范与预警预测的需要。由于缺少有效的分析工具,缺少对事故规律的认识,导致我国对于安全生产主要采取“事后管理”的方式,缺少事前预防。这种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不能达到从源头上防止事故的目的。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安全生产中,通过对海量安全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探寻和查找事故发生的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特征,从而找出事故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方案,提升源头治理能力,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国内外现状
当前,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很多国家通过实施大数据战略来强化本国竞争力,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投入极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开展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分布式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应用领域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工作。
国外现状
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3月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与矿产”,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l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
英国政府紧随美国之后,推出一系列支持大数据发展举措。首先是给予研发资金支持。2013年1月,英国政府向航天、医药等8类高新技术领域注资6亿英镑用于研发,其中大数据技术获得1.89亿英镑的资金,是获得资金最多的领域。其次是促进政府和公共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据测算,通过合理、高效使用大数据技术,英国政府每年可节省约33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每人每年节省约500英镑。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政府在大数据领域的投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日本政府在新一轮IT振兴计划中,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新的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 )战略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技术。日本总务省2012年7月推出了新的综合战略“活力ICT日本”,将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并将其作为2013年6个主要任务之一,聚焦大数据应用所需的、社会化媒体等智能技术开发,以及在新医疗技术开发、缓解交通拥堵等公共领域的应用。
国内现状
我国大数据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自2012年以来,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在科技和产业化专项陆续支持了一批大数据相关项目,在推进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安全生产法》、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对新常态下安全生产工作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安全生产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2015〕20号)明确要求:“要大力提升安全生产大数据利用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等特征分析,做到检索查询即时便捷、归纳分析系统科学,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规律可循。”
近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过建设“金安”工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综合政务信息系统等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初步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外网平台、物理隔离的内网平台和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专网平台(简称“三网”)及其应用系统,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安全生产数据资源,但是数据可用性不高、时效性差,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距离实现大数据功能还有很大差距。自2015年4月份以来,初步建成了国家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平台,具备事故分析、规律挖掘、远程巡查、舆情分析等10大功能,目前已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专网上线运行。
存在的问题
缺少数据标准规范
安全生产大数据标准规范不健全,数据不全面、质量不高、时效性差,影响了数据分析挖掘、决策支持与可视化展示等,导致大数据应用效果差。
缺少大数据分析模型
安全生产领域涉及行业广、种类多,目前初步建成的大数据应用平台仅对煤矿、危化品等部分高危行业进行了数据分析建模,但对诸如煤矿瓦斯事故、顶板和透水事故等专业分析模型尚未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研究与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
安全生产大数据建设总体框架
建设思路
安全生a大数据的建设思路主要体现为:“四个一”,即基于安全生产“一张网”采集安全生产大数据,清洗分析整合为“一张表”,通过时间空间多维度分析可视化展示为“一张图”,形成全国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一盘棋”。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归集分析各级政府部门掌握的安全生产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优化监管监察业务流程,提高各级安监部门决策效率,为加强业务监管、创新安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体框架
安全生产大数据建设架构由“三层”组成(如图所示)。
1.基础设施层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大数据中心场地、服务器、机房及其配套设施、消防设施等。
2.数据资源层
通过整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有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达标、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数据资源,建成安全生产企业基础信息、安全监管监察、公共服务、交换共享、辅助决策等五大数据库;对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建立数据资源指标体系,构建安全生产大数据挖掘分析模型,研发模拟仿真技术等,支撑大数据应用。
3.应用决策层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安全生产大数据挖掘利用,形成隐患分布分析、事故风险分析及事故预测预警等系列“一图一表”,提升事故预测预判和风险预控能力。
思考和建议
加快健全大数据标准规范
一是面向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数据交换共享和平台系统整合接入规范》和《安全生产数据采集和业务系统使用制度》,明确数据采集与对接接口、数据项、资源目录体系、采集与对接方式、数据交换频率、交换共享机制等。二是面向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规范和运行机制》,明确共享数据接口、共享平台、共享协同方式及机制等,提升信息共享水平。三是面向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数据采集规范》等,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数据采集、上报等。
强化数据采集分析与开放服务
根据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规范,形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利用和更新的入口,逐步建设国家级安全生产大数据中心,实现对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数据、监管监察业务数据、辅助决策数据、交换共享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集中管理和应用;建立“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服务模式,实现安全生产数据资源“底细清、情况明”,有效支撑业务系统开发、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决策,为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安委会成员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数据服务。
加强大数据技术平台和分析模型研究
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在技术架构上根据安全生产业务特点应融合各领域大的平台技术和符合云的大布局思想,研究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研究建立图计算、碰撞关联、聚类挖掘、语义分析等大数据模型,提升大数据模型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市委五届五次和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各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为依据,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水利事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年”目标任务落实。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工作范围和内容要求
(一)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对象范围是:局属各单位。
(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重点内容:
1.执法行动。对下列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私采滥挖、超界采砂的;
(3)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
(4)瞒报事故的;
(5)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6)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7)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8)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治理行动。对以下行为进行严格治理:
(1)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4)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5)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6)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3.宣传教育行动。着力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法制意识;
(2)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建设;
(4)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制度,公开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情况,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科技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6)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
四、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决定成立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刘双存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张文锋和师高锋任副组长,成员为各基层单位站长,组织协调“三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五、重点时段
各单位要把“三项行动”贯穿于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推进。要结合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
(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深入组织发动(5月底以前)。
各单位要根据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专门会议,深入进行思想发动。要结合实际,研究讨论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局办公室。
(二)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6至9月)。
1、要对施工工地存在的重大隐患,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2、要落实汛期防洪、防透水等措施,严密防范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3、要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措施的宣传贯彻落实;加强岗前培训,推进职业安全教育,促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三)深化“三项行动”,巩固扩大成果(10至12月)。
对“三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并进行全面总结。各单位要将“三项行动”开展情况于11月5日前包局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开展“三项行动”的组织领导,要成立机构、夯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二)抓好协调推进。着重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安全管理与安全治理相结合,重点打击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同时对安全治理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和问题,要及时组织解决;二是“三项行动”与“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建设)相结合,研究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完善和落实治本之策,推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三项行动”与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相结合,严格安全生产许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务求实效。
(三)突出工作重点。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治理违规违章现象,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难以整改到位的,特别砂石厂,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取缔的坚决取缔;狠抓重点领域,即安全供水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安全基础保障水平;加大“五一”、汛期、“十一”、第四季度等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严格责任追究。要严格行政执法,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健全完善和落实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等制度,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依法严厉查处。
篇8
安全科学是研究技术应用导致的安全与危险这对矛盾的运动规律,以采取对策将技术危害控制在允许限度内,促进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达到保护人员身心健康和安全、避免物质财产损失和保护环境的目标的跨学科综合叉科学。安全统计学是安全科学发展的结果,与安全科学息息相关,以安全科学为本体,下面将结合安全科学的内容对安全统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安全统计学定义
对安全科学进行研究就必须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进行抽象与概括,以求认识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推理,得出本质和规律。安全统计学是以安全科学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以收集与安全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等统计技术为手段,对所研究的对象和数据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分析出与安全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找到其规律性。基于统计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并参考有关文献[2-5],安全统计学定义为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与安全问题有关数据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揭示安全问题的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对安全生产规律进行预测和决策,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的一门方法论学科。
2安全统计学研究对象
安全统计学所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不同于其他安全学科的以“统计”为研究手段,研究事故现象和过程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等问题,这种数量关系既包括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现象,也包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安全现象,以及各种安全现象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其范围几乎涉及安全科学体系中的各门学科,从大安全观出发,从社会各领域相互联系的角度入手,对社会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
二、安全统计学的知识体系
1安全统计学学科基础
安全统计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广泛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客观事实的大量观察来分析事故特征和变化规律,是在实现总目标前提下的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知识综合体,与安全学、社会科学、统计学密切相关,既有哲学、安全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部分,也包括数量理论的知识。基于安全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将其学科基础大致划分为以下三部分[8-10]:(1)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唯物辩证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最一般的方法论科学,它为一切科学提供方法论基础,安全统计学当然也不例外,哲学是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根本,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提供指导思想与哲学方法,其理所当然成为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唯物辩证主义是安全统计学的指导思想,处于安全统计学体系的最高层次,其理所当然成为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安全统计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反对弄虚作假。哲学中质和量辩证统一的原理又要求我们在质和量的密切联系中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哲学还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安全统计学正是依照这个原理,从对大量个别事物的观察中,总结出现象的总体特征。另外,哲学关于认识论及事物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发展的原理,都是指导安全统计学认识事物的方法。(2)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安全统计学的基础学科是由一些安全科学和统计学的基础学科所构成的,它们是安全统计学的基础体系。这些学科包括统计学、数学、数理统计学、政治经济学、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科学方法学、社会学等,为安全统计学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将这些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体系与方法等理论广泛应用于其安全统计学自身特殊活动与规律研究中,满足安全统计学交叉与综合学科属性对理论基础的广泛要求。(3)安全统计学的工程技术理论学科工程技术科学着重研究应用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是指导生产技术的直接理论基础,同时又是联系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纽带。这些学科包括安全信息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矿业安全工程、石油化工安全工程以及冶金、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各种安全工程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经济、系统可靠性、系统危险分析技术等均是安全统计学必须与之紧密协同的学科。
2安全统计学主要内容
一个学科的构成及其研究内容都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安全统计主要是对安全生产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中大量事故现象的数量表现进行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开发利用,就是对事故现象的数量表现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或认识活动。安全统计学研究的是与安全有关的统计问题,运用到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安全学原理与方法、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等。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把安全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
(1)基础理论部分
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是安全统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安全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如数理统计学理论、统计物理学理论、信息论、灰色预测理论等。二是安全统计学的方法理论,如统计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趋势预测方法等。三是安全统计学的体系理论,如体系结构、指标设置、相互衔接理论等。它们作为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是使安全统计学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保证。
(2)应用理论部分
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安全统计工作的程序与操作规则,如统计时间要求、安全统计报表的填报、安全统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安全统计数据的获取与等。二是计算方式,如各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等,即是安全统计学应用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三是安全损失评估方法,它主要用于对各种具体灾害的危害后果进行价值评价与估算。主要实际运用如下: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是否正确和全面,决定着统计分析的结果准确性,主要包括原始记录、安全统计台账和安全统计报表等。安全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将搜集的事故资料进行审核、汇总,然后将汇总的资料根据安全统计的需要编制成表,如按事故类别、事故原因和事故时间等分组。统计指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安全工作的不断加强,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的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显得重要,已成为安全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安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包括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安全生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行政执法统计指标体系、职业卫生统计指标体系、煤炭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统计组织体系统计组织体系,是指为了使有关各方尤其是统计组织系统及其内部的有关各方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而建立的一种统计组织结构网络,如图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对生产安全统计报告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了生产安全综合统计分析制度。有关行业事故由各相关部门统计后,以在安监系统内逐级上报为统计路径,即由事故发生地的区县安监局上报至省市安监局,再由省市安监局上报至国家安监总局;以事故发生的墓本情况为统计内容,由国家安监总局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通过官方媒体向社会统计结果。安监系统和煤监机构所进行的统计,不仅有工作对象状况的统计,还有监督、监察工作的统计,不仅有简单统计,还有统计分析以及综合分析。安全统计推断,就是以“安全数据库”为基础,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工程数学及时对数据进行统计推断,进而充分定性、定量分析评定比较系统的“安全度”,以便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隐患或将隐患降至最小程度。安全统计推断的最大特点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分析结果来推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监视系统危险的动态变化。事故损失评估事故损失[14],是各种外事故灾害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财产的损毁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时间的损失等方面的总称,此外事故损失还有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等种类划分。所谓损失统计是指对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害后果进行统计,包括事故发生前的损失预测评估统计、事故发生时的跟踪快速评估统计和事故发生后的实际损害后果的统计,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事故经济损失可由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之和求出。
3学科建设
根据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事故类别,结合安全统计学的属性和内容,安全统计学与其他安全科学技术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间存在交叉,见表1。安全统计学的研究也是安全科学技术各个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与统计学交叉部分的研究[2,15]
三、安全统计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学科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一系列新生学科,从而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交叉学科群。其中有一类是由一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另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相结合而生成的交叉学科,安全统计学即属此类。它是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与安全有关问题的一门交叉科学,特点是研究方法属统计学。安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如下: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就是通过对大量同类客观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去认识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社会客体中的现象更多地遵循统计规律,安全生产领域也不例外。统计调查中有许多方法,如安全统计台账、安全统计报表、安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
2统计图表法
统计表法是将事故资料数字变成表格,利用表中的统计指标来表示各类事故统计数字的表示关系,一般是根据统计表的资料,用点、线、面或立体图像鲜明地表达其数量或变化动态,事故常用的统计图有趋势图、柱状图、饼图。
3统计分组法
由于事故现象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各类性,通过统计分组,将事故现象进行分类,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按事故发生的单位所在行业、事故发生所在的地区进行分组汇总统计事故数据。
4数量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反映风险的各项指标进行整理分析,编制出各种指数,或者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与安全有关的现象和事故过程中反映规律性的数量联系,揭示其发展变化中反映质的数量规定和界限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可分为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标、抽样推断等。安全统计学中的数量分析方法都是在可比的条件下,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规律性,所以统计工作就要借助于统计指标。作为安全情况衡量指标通常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绝对指标是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现象的规模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反映的是安全事故的全面情况的绝对数值,反应的是总体水平,如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死亡事故起数、损失的工作日、经济损失量等。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将安全事件的总体组成和其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相对指标是绝对指标的比值,如百万吨死亡率、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其可以很明确地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安全管理发展情况和同期各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它反映的是某单位在某一时间段、某个范围内的总体安全管理水平,如每起火灾平均损失折款数。抽样推断是根据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概率论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2)动态分析法
安全生产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仅仅依靠静态指标来分析并指导生产显然是不够的。安全统计工作也不只是填写报表、累计数据,还必须对安全生产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事故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预测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动态分析主要采用时间数列、相关分析等方法。时间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一种数列,以时间数列为基础,计算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分析现象发展变动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在安全统计研究中,通过时间序列资料分析,可以在对时间序列的各种变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安全生产过去和现在所呈现出来的趋势和规律进行类推或延伸,利用一定的数量模型预测在未来可能达到的安全水平;可以通过计算各种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了解和分析安全生产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利用有关时间序列的解析模型,通过长期趋势分析、循环变动分析等了解事故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均属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的方法,回归分析即被用来探讨诸影响因子与受动因子间在满足理论检验要求时存在的影响过程,选择的自变量将全部进入建立的模型中。在相关系数中,是通过对数据的x和y的综合平均离中程度来衡量x和y的线性相关程度的。生产工艺水平、安全投资能力、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政策、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等因素都对安全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探索安全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大致地说明这些安全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能够认识安全生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机理,可以揭示安全生产领域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其规律性,可以预测下一时期事故变化趋势,并指导下一步的安全工作[16-19]。各种指数编制的基本方法是将需分析的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数据组进行算术加权平均,分别得到各时间或空间的平均水平后,再进行比较。在动态数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最小平方法、季节指数法等方法。当前统计实践中常用的有总量指标两因素和多因素指数及其体系,平均指标两因素指数及其体系。运用统计指数来分析复杂安全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分析安全现象总体的长期变化趋势,借助连续编制的动态指数形成的指数数列,也可以反映安全现象在长时间的动态特征。
篇9
近些年。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项工作,煤矿企业各级领导对平安工作可以说是最关注、最重视。做到年年抓、月月讲、天天谈、时时管的水平上了但是重特大事故、零星事故为什么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企业平安文化还没有真正融于职工心、眼、口、手、行上。要实现平安生产,就要抓好平安文化建设,搞好平安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实现“五个融入”平安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实现平安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企业的效益和生存离不开安全,平安离不开人的行为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持续的经济效益,必需坚持科学发展、平安发展、和谐发展。一些企业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平安措施管住人,平安文化抓住魂。人的平安意识、平安态度、平安行为决定了企业平安文化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谁拥有了自己的平安文化,谁就拥有了企业生命的活力,就能够把职工凝聚在企业周围,充分发挥各自能力,把“要我平安”变成“要安全”自觉行动。
煤矿企业是一个特殊的高、危、险行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平安事故,煤尘、瓦斯、垮塌、水害、火灾五毒俱全。给人民的生命平安带来严重的伤害、给职工的家庭带来繁重的喜剧,给国家财富带来巨大的损失。实现企业长效平安是每个煤矿企业和企业领导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和企业领导必需重视平安文化建设,让平安文化成为每一名职工思想中的潜意识”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局部。本文对煤矿企业的平安文化建设的形式与方法探议如下。
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方面。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如企业的领导机制、组织结构和安全规章制度等。精神层是指企业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准则、信念、安全价值观和标准、人的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职业道德等,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和情感认同。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是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缺一不可。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
安全文化建设强调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有利于弥补矿区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装备不强存在的缺陷。由于矿井的点多、面广、战线长,安全管理难度大;井下自然灾害严重,安全威胁大;劳动用工多样化,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自主保安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技术装备的相对落后,安全设施的不完善等,都必须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人的主动管理来弥补。有利于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人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体。在煤矿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事故的最主要因素,扮演着主导角色。所以,能否做到安全生产关键在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取决于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而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完全符合安全生产工作规律。同时,通过人性化安全活动的开展,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安全管理由经验型、事后性的传统管理向依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种高级阶段,其特点就是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安全文化,搞好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是强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建立职工安全知识学习阵地,牢固树立思想防线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人,物,环境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最直接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失误造成的。抓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关键就是要管好人,教化人,激励人。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知识,具有相当程度的安全预制能力,判断水平,应急方法,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文化教育在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抓好了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就是把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了实处,就是在构筑一道广泛而坚固的安全生产防线。他是一门新的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我们要遵守好这个规律,掌握好这一规律,运用好这一规律,以解决在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有正确的安全行动,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安全思想动机,就要有正确的安全意识。人们熟知安全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形成了真正意义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一个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所处的安全状态安全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人正确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的理念。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理念直接作用和影响着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这便是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在规律与外在作用的结合。
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门新的艺术。艺术就要掌握方式和方法,就要如春风化雨,给人以如啖如
诒的精神享受。安全文化宣传教育要严格围绕安全管理,思想认识,行为管理,技术培训,影响带动,人物激励等各个方面入手,做到丰富多彩,方法创新。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心,就要把煤矿企业提炼的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其深入人心,促成全体职工对安全和安全文化有高度的认识,全面的理解和认同。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眼,就要处处有醒目的安全文化标语、口号、警示语和安全报警标志。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口,就要使安全文化理念朗朗上口,安全文化人人讲,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常规化。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手,就要使干部职工树立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是在控制的意识,做到《安全文化手册》人人有,操作规程握人人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人人清楚,能随时启动。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行,就要领导先行、率先垂范,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体现出安全文化理念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规程得以执行,人人讲安全话,个个做安全事,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先进人物的带动,辐射与激励;事故案例的警示与教训;安全监督的网络化。让员工观有效果,感有所受。
安全宣传教育板报、专刊专栏、标语、教育室、警醒室是安全宣传的重要阵地、重要内容和形式,它可以起到警示、鼓动和激励的作用。然而,就目前大多数安全生产板报、标语等的内容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是:内容更新慢。有的流传时间较长,人们看后感到司空见惯,已经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与鼓动作用。有的缺少人情味,板着面孔训人,如“违章操作,就是自杀”“严禁三违,违者罚款、开除”等。宣传教育内容如果总是用威胁式的口吻,难以令职工接受,有时会适得其反。有的大而空,缺乏指导作用,一味强调远期目标,会让职工感到安全生产前景茫然,对当前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误以为干好干坏都一样,甚至出现安全生产工作要运气的想法。
篇10
关键词:石油工业;安全生产事故;人-机-环境系统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8302
0引言
当前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思路及技术研究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吴宗之等基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的多个角度研究得出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类型,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危险物质类型,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等结果。徐国平对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近几年工伤事故综合指标及事故发生的生产工序、事故类别和事故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百万吨钢死亡率的控制指标,提出了工伤事故的控制重点。何宇桐以156起大型车事故为例,从事故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大型车与大型车碰撞事故、大型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大型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为分类,分别对三种类型的事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法规对大型车的侧面防护装置、后下防护装置、前下防护装置以及大型车驾驶室的安全作用进行了探讨。但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这更需要从偶然事故中找出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使用工程数学的手段,挖掘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尤其是事故与事故发生时间方面的关系,对从“人”的生物作业极限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一定的理论支持作用,在锁定影响事故发生的关键因子的同时对事故进行准确预测和提出有效控制。
石油工业安全生产事故是石油工业“人―机―环境”系统的一部分,涉及到作业者、机器设备、作业环境等多种因素,安全生产事故与时间之间存在着复杂相互联系。在石油工业事故防治中,对不同条件下的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进行预测分析,需要考虑时间的影响因素对作业者的影响。所以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时间、工时、安全培训时间的研究可以提升对安全生产事故时间角度的认识,并可增强安全管理措施执行过程中的节奏感及有效性。
1安全生产事故与事故发生时间关系
对石油某工程公司2004年至2011年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数据处理,对该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从年份、月份、日期时间角度对各事故类别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各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次数从2004年至2011年各类别事故发生次数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后曲线可知,2008年事故发生最多,2004年事故发生最少,2003年安全生产法的颁布,该公司得到较好的贯彻,加强了安全管理,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安全意识有所下降,在2008年,工作任务的加重,使得安全生产事故出现突然增加,但在2009年及以后安全生产事故的降低也说明了在2008年该公司调整了安全管理思路,又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
图2各月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次数从1月至12月各类别事故发生次数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后曲线可知,每年的12个月中,2月份由于我国春节各公司都处于休假所以发生事故次数最少,由于春节过后,该公司新年开工后,安全意识未加强以及安全管理不到位4月份发生事故最多,同时3月、7月发生事故紧随其后,都处于高位。在每年夏季高温季节,石油工程作业量有所降低,所以8月份出现事故较少。由于我国国庆节前都要进行安全大检查,所以在10月份安全生产事故较少。
图3各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次数从每天各类别事故发生次数的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后曲线可知,在每个月中的31天中,3号、16号、24号三天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较多。把每个月按照上旬、中旬、下旬划分,每个月的中旬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较为集中,上旬的安全生产事故虽然在3号达到最大值,但在随后的7天中,逐日降低,并在8号达到最低值。在每个月的上、中、下旬中,安全生产事故呈现出一定有规律的波动。
2安全生产事故与工时之间关系
对石油公司某作业区1996年到2010年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从工时与安全生产事故总数以及每年工时与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分析,如图4所示。
图41996年至2010年某作业区工时与安全
生产事故总数及事故发生概率趋势图由1996年至2010年该石油公司某作业区工时与安全生产事故总数趋势图可知,该作业区的年度工作任务量处于7.5万至20万工时之间,受国际油价的影响,2002年、2003年是工作任务最重的两年,工作任务直接面向经济。该作业区的年度安全生产事故总数基本处于20次到180次之间,同样在2002年、2003年这两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次数最多,从2003年开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次数逐年降低,至2010年降至最低。
3安全生产事故与安全培训时间之间关系
对石油公司某作业区1996年到2010年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从安全培训时间与安全生产事故总数以及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分析,如图5所示。
图52001年至2010年某作业区安全
培训时间与安全生产事故总数趋势图由2001年至2010年某作业区安全培训时间与安全生产事故总数趋势图可知,该作业区的年度安全培训比较关注,但是在2001年和2002年两年中,安全培训从统计数据的最低点增长到统计数据的最高点,说明该作业区在这两年安全培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是为了应对生产任务,集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缺乏循序渐进进行安全培训。在2003年之后,安全培训较为稳定,基本处于0.75万至1.5万小时之间。对于年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次数可以看出2001年和2002年处于高位,2003年之后逐年降低,到2010年达至最低点。由于安全生产事故在2001年和2002年频发,导致以安全培训来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即表现出安全培训时间急速攀升。
4结论
从该石油公司的2004年至2011年之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年、月、日角度看,该公司2008年事故发生最多,2004年事故发生最少,2003年安全生产法的颁布,该公司得到较好的贯彻,加强了安全管理,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安全意识有所下降,在2008年,工作任务的加重,使得安全生产事故出现突然增加,但在2009年及以后安全生产事故的降低也说明了在2008年该公司调整了安全管理思路,又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
从该石油公司的2004年至2011年之间工时与安全培训时间角度看,员工作业工时虽然与生产任务有直接关系,但是作业工时的增加也使得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增加,所以在制定员工作业量时应同时考虑生产任务以及“0”事故的安全目标。安全培训的加强必然导致员工作业工时的减少,但是安全培训使得员工安全作业技能增强,使其能更好控制现场作业,使得生产任务能有效完成。所以加强安全培训,可以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宗之,张圣柱,张悦,等,2006-2010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59.
[2]徐国平,万成略.大中型钢铁企业工伤事故统计分析[C].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安全,2005:789792.
[3]何宇桐,王勇,朱西产.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深层调查的大型车事故特征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8(205):1216.
- 上一篇: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小学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