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能力解释范文

时间:2023-06-14 17:4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刑事责任能力解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刑事责任能力解释

篇1

 

关键词:民事责任能力 概念分析 法律责任

从范畴类型而言,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应属于主体论范畴。但主体论范畴是对法律世界的实践丰_体和价值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概括,既反映谁在从事法律活动,又说明谁是法律调整的受益者,似乎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又不完全是主体论范畴。这种落差绝非无意义或可以忽略的,相反,笔者认为,对这种差别的追根问底,也许可以找到自然人责任能力问题的所有答案。

一、民事责任能力的各种定义与评析

(一)民事责任能力的各种定义

目前,我国民法理论界远没就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达成共识。学者们’般将《民法通则》133条作为民事责任能力的法源性规定,在解释该条规定的基础上形成多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根据侧重点不同和出现时间先后,町分为:(1)广义民事行为能力说:(2)侵权行为能力说和不法行为能力说:(3)权利能力涵盖说;(4)客观能力说;(5)独立责任资格说。此外,还有意思能力说、识别能力说两种观点,但学者己对此达成共识,认为它们是认定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

(二)对以各种定义的评析

整体而言,广义行为能力说,侵权行为能力说和不法行为能力说都是从民事行为能力方面展开的,争论的不过是立法技术上枝节问题。具体而广义行为能力说仅是学者理论上的一种概括,并不是要取消严格意义上的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概念的区分,当然,在立法技术上,这区分行为能力和责仟能力实有必要。①而且,事实上此说极易混同了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因此难说妥当。对此梁慧星教授指出,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两者虽有联系,但二者毕竟两种不同的资格。二者在目的、效力和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区别。②侵权利行为能力说或不法行为能力说显然比广义行为能力说更科学。

“权利能力涵盖说”虽然在理论上实现了统一。但这种理论构建的意义是存疑的:它一方面同样无力解释立法中的若干例外规定,于司法实践的意义不大;另‘方面其论证过程中没有明晰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界限,难说立论稳固;再者用民事权利能力这种民法学前提性范畴来界定民事责任能力,有解构般人格权概念的风险,照其思路,很可能出现立法上否定般人格权的概念。果真如此,这样的理论创新就得不偿失了。

客观能力说突破了从主体资格方向解释民事责任能力的局限,为认识民事责任能力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提示人们在研究民事责任能力问题应注意民事责任的财产客观性,不宜过于强调其人身性,把抽象的主观判断引向客观判断,把价值判断变为事实判断。应当承认,至少在方法论卜此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客观能力说”将民事责任能力的将主体资格物化为的自然人的财产:能力,显然混淆了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能力两个概念。

独立责任资格说没有用”能力”去界定”能力”,在逻辑上最为完整。遗憾的是,梁慧星教授不但没有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反而加了足以迷惑人多数人的后半句。所以一般认为,此说虽然强调民事责任能力的独立地位,对以意思能力和识别能力之判断标准提出正确的质疑。

到此,我们可以对以上争论进行梳理与简化:(1)学者们大致在两个层次论说民事责任能力,第一种是讨论所有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将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办人的民事责任能力解释成为法律的例外规定,笔者将此称为广义的民事责任能力:第二种是直接讨论了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即直接用责任能力作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对于完全行为能力人,他们认为是无意义的,因为所有人都有责任能力。(2)学者们认为:民事责任能力问题与民事行为能力问题紧密联系,因为只有先有民事行为才会有所谓的民事责任问题,但是立法上应分立而是整合存学者们有分歧。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学术研究的视角选择问题,如果交待清楚,自然不会产生异议,就研究视角的选择,本文是在广义民事责任能力问题上立论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立法技术问题,只需考证实在法规范就可得知答案,或者说这是个立法价值选择问题。

二、民事责任能力的逻辑分析

(一)民事责任能力的纵向逻辑关系

民事责任能力在纵向的逻辑构成大致为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民事责任能力。法律责任概念在我国的法理学界仍有争议,但张文显教授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他认为,法律责任是”法律责任是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由于专门机关认定并归结于法律关系的有责主体的,带有直接强制性的义务,即由于违反第一性法定义务而招致的第二性法定义务。”③很明显,此概念更多是根据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抽象而得出的。对此,有学者批评此说”有些笼统”,并进一步修正认为法律责任是”是指由于违背了具有法律意义的义务或基于特定的法律关系,有责主体应受谴责而必须承受的法律上的不利负担”。④至少对于民事责任而言,后者在表述上更精确。

依《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民事责任的来源方式三:其一,为违反合间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其二,为凼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其三,虽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的。即,民事责任的来源可简称为违约、侵权和法律规定。而民事责任的本质,梁慧星教授概括为:(1)民事责任为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民事责任使民事权利具有法律上之力;(3)民事责任是连结民事权利与国家公权力之中介;(4)民事责任为一种特别债。

通过对民事责任能力的纵向逻辑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推论:(1)既然民事责任及法律责任都具有国家保证的强制性,那么,民事责任能力也应是法定的,属民法强行性规范要素之一。(2)既能民事责任及法律责任的目的在于保障权利,那么民事责任能力的目的也应是保障权利,加害人和被害人都应在被保护之列。(3)既然民事责任及法律责任是属于客观的制度事实,那么民事责任能力至少不能为一个抽象的主观标准,否则可能会导致民事责任形同虚设。

篇2

一、捕后证据欠缺不补导致案件变更措施上升的原因

(一)证据未补证是导致捕后案件变更措施的主要原因

1、审查逮捕案件的标准与和审判要求的证据标准有所不同。在司法实践中,审查逮捕环节对证据的标准要求相对单一,按照法律规定,只要达到“三个基本”,即只要有基本犯罪事实、基本证据和可能判处刑罚以上的,有证据证明系该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就可以适用逮捕措施。另则,当前为了适应新的司法解释和对轻型犯罪分子的打击,实行宽严相济的司法刑事政策,如批准逮捕条件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会出现捕后诸多问题,而标准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必须对案件的一些细枝末节都要证据确实、充分、事实清楚,而且必须排除非法证据,如达不到上述的标准,就只能作出证据存疑或情节轻微相对不诉和变更强制措施处理的结局。

2、捕后案件证据发生变化,不及时补证到位,造成案件诉不出而改变强制措施。一是公安机关对捕后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证据,该证据足以捕前的证据或与捕前的证据产生矛盾而改变措施。二是在审查批捕环节中,个别办案人员过于依赖现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证人的言词证据,而在实践中往往容易出现捕后犯罪嫌疑人翻供或需补强的证据未补到位发生变化的问题。三是侦查人员或检察机关承办人员在办理重大疑难和影响大的案件时,有时过于注重保护被害人一方的权益,忽视了收集或采纳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一旦在审查逮捕环节把关不严,就容易作出错误的批捕决定。四是对捕后案件个别侦查人员忽略了检察机关为法庭审判提出所需补证证据材料的内容,造成了一些关键证据不补到位,因而在审查环节只能作证据存疑不或变更强制措施。如, 2010年6月审查李氏二兄弟涉嫌贩卖一案中,承办人过于注重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的言词证据和对其他的司法解释等原因的情况下,即对李氏二兄弟作出了批准逮捕决定,同时提出要求侦查机关补证李所贩卖的实物等四点证据。该案捕后移送审查时,由于侦查机关未补证提取李犯所贩卖“麻古700粒”数量及实物的证据。从而导致该案证据存疑,指控困难而变更强制措施。

3、部分侦办人员的侦查意识、证据意识、责任意识欠缺。近两年来,公安机关新进民警逐渐增多,大部分被安排到办理刑事案件第一线,他们在收集证据、固定证据和同步制作视听证据材料等方面的技能还不够强,不知从何调取证据,对所办的刑事案件,只要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了批捕决定,即认为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可以案结事了,对提出补正的意见不了了之。另外,侦查机关在片面强调打击率和完成打击数的情况下,往往对案件中需要补强到位的证据,而消极地予以说明代替补证即移送,在审查环节退回补充侦查时,又往往由于时间过长、证人外出难以取证等多种原因无法补证到位而出现难诉的问题。其次,因捕后原被告双方达成了赔偿谅解协议而改变措施的案件凸显。如该县交警部门在2010-2011年度就有11件交通肇事案件,捕后达成和解协议,因此变更了强制措施。从而使该类案件影响了批捕质量。

(二)侦监部门办案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无调查取证权,是导致捕后案件变更强制措施的又一原因

1、办案部门干警老龄化,专业人才有待进一步加强。以该院为例,目前侦监部门共有干警7人,年龄结构相对老龄化,45岁以上6人,占85.7%,要求全员网上办案技能缺乏,个别侦监办案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法律理论知识欠佳,对罪与非罪概念难以把握。尤其对团伙而多次作案,案情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对证据及其成员实施的行为缺乏研讨而造成个别案件难产。因此,加强侦查监督部门办案的业务骨干和配备适应创新发展、科学发展需要的人才尤为重要,也势在必行。

2、审查逮捕中忽视“有无逮捕必要”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承办人通常重点掌握审查逮捕的第一个条件,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基本证据到位。而对“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这两个条件把握不太严格。一是认为只要构成犯罪的证据已查实到位,逮捕就不会错,而忘记是否有“逮捕必要”的问题。二是承办人担心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轻微案件是否有无“逮捕必要”考虑,而作出不批准逮捕后,一旦犯罪嫌疑人逃跑,就要承担打击不力的责任,因而将一些本来没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也予以逮捕。如该院在审查犯罪嫌疑人代某某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一案中,由于侦查机关认定其与同案犯为恶势力(经检察机关审查未予认定),从严厉打击的角度考虑,对其作出了逮捕决定。该案经侦查机关进一步侦查完善补充证据后移送审查,经依法审查查明的事实和证据证明,只能认定代某某涉嫌敲诈勒索犯罪,且犯罪情节轻微,故依法作出酌定不诉。

3、基层院的侦监部门无侦查取证权、杂事多、案多和人手少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几年来,在实践中侦监部门除担负着审查批捕、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三大职责外,还担负着综治、维稳及普法宣传、青少年维权等工作,因而呈现出工作做不完、材料写不完、案件办不完的局面。由于办案时间的限制(7日内)导致办案人员在审查案件时把握证据不深不细和核实证据困难。此外,有大部分案件在审查批捕阶段发现证据未完善补证到位需要及时取证核实,由于法律未明确检察机关侦监部门的侦查取证权,只好捕后以书面的形式随案提出为法庭审判补证所需证据的意见书,如侦查机关不补到位,就造成因证据不足而改变强制措施增多的问题。

4、社会因素的压力造成处理案件的质量不高。当前涉及到社会公众关注的重大案件、和维稳等案件,由于上级交办督查较严,而每年公安机关破案及报捕打击数定到人压力大,检察机关为了缓解社会压力怕引起涉检案件上访和纠访的事件发生,对个别报捕案件在证据欠缺的情况下而批捕。再则,一些案件发生后,被害人及其家属和亲友情绪冲动,动辄上访,为了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对一些轻微刑事案件在未赔偿或受害人反映强烈的情况下,也适用了逮捕措施,出现了以捕代侦。第三,个别公安人员认为,逮捕了犯罪嫌疑人既可以维稳化解矛盾,又能按时完成打击数的任务,忘记了捕后继续补充侦查证据的责任。第四,从实践中看,对其部分轻微刑事案件运用逮捕措施后,认为对有效督促赔偿达成谅解协议,促进社会和谐,平息事态,最后从轻从宽处理的做法应予以重视,显得案件质量不高而浪费司法资源。

二、杜绝捕后案件变更措施的对策

1、要特别重视审查案件证据工作,切实严把批捕案件事实证据关。一是侦监部门在审查案件时,一定要对证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既要注重审查有罪的证据,也要注重审查无罪的证据,层层把关,切实达到证据确实、充分。二是必须坚持全面、客观、准确的审查证据,着重把好对刑事主体资格、刑事责任年龄边缘、刑事责任能力边缘、犯罪数额边缘、犯罪情节边缘、罪与非罪和此罪与彼罪边缘、犯罪嫌疑人供述前后矛盾大、零口供、翻供、证人证言前后情节不一致反复大的案件要特别重点审查,要与公诉部门协调配合,集体讨论严格把关。三是在审查证据客观性、关联性的同时,要重视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如发现非法取得的证据要坚决予以纠正排除,并要求办案人员依法重新收集或采取补救措施。如捕前证据欠缺,不能补证到位的,必须坚决作出不捕决定。四是要赋予检察机关侦监部门的侦查调查取证权,防止因证据欠缺捕后不补,造成案件流失或改变强制措施增多的问题。每位办案人员在审查批捕时要严格证据标准,确立证据意识新思维,树立证据意识新观念,杜绝和减少捕后案件变更措施的发生。

2、要建立健全审查逮捕工作机制,确保批捕案件质量。一是制定干警办案责任新机制。对重特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发挥办案人员的集体智慧,从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的法律条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地判断和审查,真正达到批捕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保证案件捕得起、诉得出、判得了的目的。二是建立案件质量考评、错案追究和完善办案人员工作绩效业务档案。要将其承办案件的质量记录在档,并作为当年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为提供晋职晋级、评比先进时参考。三是强化办案责任制度。要求承办人在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中,除了写明犯罪事实基本情况外,对审查案件中发现的疑点、证据存疑、认识分歧和影响大的问题,必须要予以详细列出,并写明承办人的分析处理意见和理由。四是要明确公安机关办案干警责任分担制。规定承办人对案件事实、证据侦办处理负绝对责任赔偿当事人损失的责任。五是侦查机关(部门)的办案人员对证据不补、久拖不决或压补应付造成案件流失改变措施者要追查到底,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