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时间:2023-06-14 17:4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

篇1

【关键词】职校生 职业生涯规划 策略

一、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一是教师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为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理论准备。

二是教师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职业规划专家罗双平曾用一个公式总结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正确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我,了解企业的职业环境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是教师要重视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教师既要让学生规划好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又要为其后期的职业生涯阶段做好规划和准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场人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区别和联系,做到有的放矢。

四是教师要了解与学生专业有关的行业职业的岗位需求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认真研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专业特点,了解专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这样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才能更加清晰,更有针对性。

二、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操作策略

(一)进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

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入学时摆脱基础教育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模式,了解职业特点,明确专业方向,确定发展目标,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入学教育时嵌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能够使学生摆脱中学时代失败的沮丧和自卑,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规划自己,重拾自信和勇气。

入学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可以以讲座形式呈现,辅之以学生讨论。既可邀请业内专家来校开设讲座,也可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自行设计讲座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学生以专业为基础,开展讨论,并初步拟定自己三年或五年在校期间的学生生涯规划,夯实专业基础,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二)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和黑板报评比活动

学校和班主任在制订全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和班级活动计划时,要进一步将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以主题班会和黑板报为载体开展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一是开展全校性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评比活动促使学生以专业为契机,围绕主题,寻找素材,搜集资料,展开讨论,加深印象。由于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是主题班会的主角,班主任只要注意引导,明确任务,充分准备,一般来说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开展全校性的主题黑板报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黑板报比赛活动,进行职业规划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既可以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己在入学教育时拟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时纠偏和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组织“我的生涯我做主”演讲比赛活动

演讲比赛的形式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其富有个性的自我风采。这里的“生涯”,既可以是学生在校三年(三年制中专)或五年(五年制高职)的学业生涯,也可以是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教师可启发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认真准备,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规划和措施。

在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时,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总结点评很重要。教师要备足功课,以赏识教育为主,鼓励和欣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根据学生演讲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体系,以时间目标为中轴,将学生的近期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贯穿起来,引导学生将三年或五年的学业生涯与十年或二十年的职业生涯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将长远目标与当下的行动紧密相连,学会克服困难,矫正思想和言行中的不恰当之处,自觉行动,扬长避短,立足现实,扎根专业,立志成人成才。

(四)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在开展入学教育、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和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同时,德育课教师要认真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系统地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步骤、时间安排、方案制订、方案调整等知识要点,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求,指导学生立足专业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新调整和完善。

教师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活动时,要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岗位需求。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班级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成立模拟公司,设计公司海报;书写自己的愿望,全班共绘愿望树;进行小组探究,讨论职业理想等。

同时,教师还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渗透到各专业课教学活动中。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大量鲜活新颖的职场案例,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助手和导师。

(五)职业生涯规划与职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相结合

国家教育部自2002年开展的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内容之一就是“职业生涯设计”。学校应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把此项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议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发挥德育功能,增强德育实效。及时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调动学生参赛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向学生展示历届竞赛活动的优秀获奖作品和成功经验,让学生有直观认识和感性体验,帮助学生梳理目标,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树立信心,体会成功

篇2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网络的迅速蔓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各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相继推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者讲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及研究生来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词已非常熟悉,但是对于这个词的认识尚不足。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心智都成熟一些,对于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都有大概的规划。本文指在通过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职业规划过程中研究生遇到的困惑及问题并提出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以职业指导的形式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职业生涯”这种说法,并且学者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此定义。其中,国外管理专家诺斯威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环境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1]国内学者尤敬党将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主体内在的自我探索和外界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未来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该研究的所立足的理论基础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所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在帕森斯所著的《职业的选择》中,阐明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即自己能力、兴趣和其他特征;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以及上述两个要素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实质是在清楚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客观条件之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3]从这个理论出发,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主体认清与职业相关的自我,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等,以及与职业相关的外部环境,个人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环境二者的权衡设定职业目标,帮助个体更好的选择职业,发展职业。

2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2.1研究方法概述:本研究对福建省厦门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他们为达到就业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问卷发放对象笔者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分别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8个学院抽取共450人进行答题,文科、理科各半,每个年级尽量均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8份,其中有效问卷440份,经过统一审核,统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在抽样群体中,男生220人、女生220人;硕士一年级学生141 人、硕士二年级学生196人、硕士三年级学生106人;人文社科210人、理科123人、工科112人。①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目标制定的必要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就业目标、学业目标的必要性上,153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占总人数的34.5%;268的人表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60.5%;只有22人认为“没必要”或者“说不清”,占总人数的5%。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水平较高,心理发展成熟的一个群体,认为制定目标是“非常有必要”、“有必要”占了总调查人数的95%,从中可以反映出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就业方面,提前制定目标一方面有利于激励我们持续朝某一方向努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为达到目标而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主动实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我们在制定职业目标时必须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否则再好的目标也只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的。

2.2.2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选项,调查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在选择未来职业上偏向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行政单位。30%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工作,30.5%的学生想进事业单位工作,理想职业是进入行政单位工作的占18.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1.6%的学生倾向于毕业后自主创业。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提倡创业教育,但是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只有少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厦门大学属985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起点高,较容易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心理发展较为成熟,在对未来的选择上也更加理性,即使毕业后想自主创业,也会先进入相关领域熟悉环境,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创业做充分准备。笔者也对少数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进行分析,经卡方检验(详见表1),P=0.000

2.2.3对未来职业影响最大因素: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受兴趣、专业、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职业社会地位和父母要求的影响。在选择未来职业影响因素上,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集中在自身的兴趣、所学专业、所选择职业的前景,具体来说是,26.9%的学生选择了自身的兴趣,25.3%的学生选择了所学专业,23.7%的学生选择了该职业的前景。这三者也很好的说明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职业的教育中,需要从主体内部和外部进行探索。主体内部的探索主要集中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包括兴趣、性格等方面;主体外部的探索可以邀请该行业的专业人士以讲座形式对一个行业前景进行分析。主体在平衡内、外部因素后,综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谈到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2.2.4最缺乏的能力:笔者对此题设置的意图在于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是否对自我的优势、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分析多数硕士研究生都感觉到自身最缺乏的能力。从调查中发现,44%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社会交往能力,23.5%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足,16.4%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一般职业技能。经卡方检验,在此题的选项上,无论是父母职业、年级或者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都无明显差异,其P值均大于0.05,见表二。这说明,社会交往能力是硕士研究生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却普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以前人们需要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某一问题到现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的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及世界动态。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满足内心交往的需要,在虚拟世界里建立好友关系,得到内心的满足。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我们的内心交往需要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使我们远离人群,渐渐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结合之前的访谈,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社会交往能力缺乏的原因除了来自网络,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对研究生社会活动的忽视。本科生是高校社团活动的主体力量,而适合硕士研究生参加社团较少,即使有意愿想参加也不知道如何参加。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在管理学中经典的木桶理论也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木桶中最长的那根木头,而在于最短的那根。因此,高校在帮助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和完善优势部分,又要注意集中力量策划一些关于弥补学生劣势的活动,重视研究生社团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团活动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2.5就业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多项选择题,因为学生在实现就业目标方面会遇到多种困难,如求职意向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所学专业就业状况不了解等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53.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职业生涯规划,50.7%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能力与就业目标要求存在差距。这表明,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已被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和接受,并逐渐成为学生在进行求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职能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职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深入了解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困惑并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为学生就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2.2.6为达到就业目标所做努力:此题的设置同样为多项选择题,此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为达到自身的就业目标,52.9%的学生做过校外的兼职和实习,52.4%的学生选择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50%的学生会关注并收集各种有关就业目标的信息,另外约40%左右的学生还会通过参加校内学生活动和担任勤工助学岗位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不足2%的学生会认为课业很紧张,没有时间做别的工作。从中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普遍都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设定目标后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和计划去努力达到目标,而校外兼职/实习、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以及关注/收集就业目标的各种信息,是当前硕士研究生为达成就业目标比较常做的努力方向。另外,我们发现更多的学生会认为校外的实践经验比校内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否能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避免学生刚毕业时的对待工作理想化的态度。

2.2.7职业生涯规划探索途径: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探索自身的职业生涯,比如向重要他人咨询、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向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参加讲座、查阅书籍等等。从调查结果中笔者发现,72.4%的学生会选择向重要他人咨询,57.1%的学生会选择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只有20%左右的学生会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以及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咨询,30%左右的学生会参加学校的各种讲座。由此可见,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并不是很信任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宣传力度不足,不少学生对于机构作用还不熟悉,更不能对此信任;另一方面在于现在的高校还是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4]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积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职业,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

3思考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探讨情况以及在问卷中的开放性答题,笔者在此提出三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帮助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我们应该对此保持一个乐观且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通过高校正规的就业指导机构进行客观宣传,增进学生确立就业目标的途径。现在社会上许多机构或讲座都大大夸大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许多硕士研究生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设定了某个职业目标后就不能改变的,而是要不断平衡学生对自身、对环境的评估和目标调整的一个持续过程。[5]因此,高校必须做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实了解自身内部特点与外部就业环境,杜绝机构功能形同虚设,误导学生。

第二,高校应努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目前,国内高校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是课程开设效果不尽入人意。根据浙江海洋学院2008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的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对高校所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很低,仅有1.2%,6.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相反,29.4%,13.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校目前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6]笔者认为高校应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使之成为一套具有多样性,持续性和个性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首先,内容和形式多样性。现在国内高校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以教师面授理论知识为主,也有以传授面试经验、求职技巧为主,笔者认为应转向以学生参与式为主的课程形式,适度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发现内在兴趣与外部职业的结合点,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目标。[7]其次,计划制订的个性化。我们知道每个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学生初步确定了职业目标后需要制订一个适合自身发展且可执行的计划,而计划的制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最后,时间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不断发展而调整、修正职业目标,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正确设置职业目标。

第三,就现状而言,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十分注重实践经验。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实习课程,帮助学生熟悉职场工作环节。[8]但是,国内许多高校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就只要搞好学习,专心做好学术就可以了,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实际上,高校作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应深入了解学生就业需求,积极联系相关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使学生可以边学边实践,将所学知识实践于职场,增加工作技能,调整职业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为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注释:

①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硕士生学习目标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主干题目两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硕士生的性别、年级、学科、是否跨学科、本学学校类型、是否有工作经验、婚否、生源地和父母职业九项;主干题目包括十五个单选题以及八个多选题,主要从学生的学业目标、就业目标、心理成长目标和社会交往目标四个维度进行设计。问卷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全体同学共同制定、发放和回收。

参考文献

[1]陈利琼.《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2008

[2]胡振豪,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人才资源管理[J].上海企业,2001,(2):56-58

[3]Parsons.F, Choosing a vocation [M].Garrett Park MD: Garrett Park press, 1909

[4]梁结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之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8(下).

[5]kleinknect.M.K, Hefferin E.A., Assisting nurses towards professional growth:A career development model[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6]徐向飞,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05)

篇3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44-01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总数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610万。在社会职业岗位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的激增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同时也给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通过职业指导模式的创新研究,探索出一条能帮助大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终身教育能力的职业指导新路径。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及意义

1、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这个概念起源于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撰写的《选择职业》一书,他的人职匹配理论是最早出现的职业指导理论。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1)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不足和其它生理、心理特征:(2)了解职业成功所需的知识、技能、发展机会和前途:(3)将上述两个条件均衡地匹配。帕森斯的理论精髓是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的基础上的人职匹配。人职匹配理论至今还影响着职业管理学和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和实践。

2、职业指导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求职技巧欠缺、择业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就业前景存在渺茫或恐惧心理等,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高校开展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很好地实现人职匹配,也有助于用人单位选择理想的人才,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在国内,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正处于由传统的就业安置为导向的就业指导模式逐渐向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变革的转型期。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只是实现了人与职位的简单“结合”,很多大学生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而匆忙就业,没有很好地实现人与职业的完美匹配。面对现实情况,各高校逐渐认识到,职业指导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心理发展,高校的职业指导应将以就业安置为导向的就业指导模式转向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以指导大学生应对在大学期间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三、高校职业生涯指导模式的创新

高校职业生涯指导包涵两个层面:一是以满足个体需求差异为导向,根据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并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形成恰当的职业定位。二是以满足群体职业需求差异为导向,根据学生不同学历、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发展目标及其他特殊差异群体,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择业策略、求职技巧、职业信息预测、就业政策等个性化指导。

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创新举措

1、完善职业指导组织机构

该组织机构除完成现在的工作职责外,还要随时开展一对一的职业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鼓励学生发展职业能力与特长;系统了解行业、职业信息和社会环境,依据个人特点和就业政策进行自我定位、职业决策,并做好角色转换与社会适应。

2、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校缺乏专业化的专、兼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建立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职业指导队伍,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现有的职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工作交流和理论探讨,尽快提高目前职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鼓励他们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

3、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就是要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对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要开展成才教育,主要指导他们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介绍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等,帮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培养职业意识。对大二、大三学生,引导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会自主学习,广泛摄取知识,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对大四毕业生,引导他们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生涯规划,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进行求职、择业训练和职业角色的顺利转换,优化就业心理坐标,顺利实现自己的求职理想和目标。

因此,高校职业指导机构一方面在加强与用人单位、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咨询机构的联系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渠道广泛收集和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并将预测信息提供给学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搭建多层次的实用信息平台,作为学生择业的有益参考。另一方面,高校职业指导机构还应加强对本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获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进而为适当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张毅芳. 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09(6).

【2】 魏俊玲等.加强高校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3】 陈纯. 浅析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

【4】 程灵.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欧美高校的就业指导及启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篇4

早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欧美国家就把就业能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各国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就业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已有成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

1.国外有关就业能力的概念。对于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各国的研究略有不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Beverridge在1909年提出的,其目的是用来判别哪些劳动者可以被雇用的,哪些劳动者是必须被替代的。国际劳工组织把就业能力表述为“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则认为,“就业能力不仅是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企业中取得进步并发挥自我潜能,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做出贡献”。美国劳工部把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性技能和工作性技能两大类。英国教育与就业部提出就业能力包括传统智力技能、核心技能、拥有市场价值的个人特性和掌握企业如何运营的知识。加拿大会议委员会提出就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

2.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的解析。国内学者在就业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构成要素和层次方面。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王霆把就业能力看做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技能本身,包括态度、个性等可变化的核心能力群,可具体归纳为劳动者满足就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要素。夏兴刚指出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健康素质、管理技能、道德个性和知识水平。

二、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就业能力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能力结构是从求职者所具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而狭义的就业能力结构主要是从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个人特质方面展开研究。根据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结合工商管理类职业岗位(群)招聘的要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笔者认为,从狭义就业能力结构的角度分析,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主要由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i大模块构成。

1.专业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即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要素。专业知识是学生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各环节的学习,将外在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内化成由智力因素联系起来的多层次、多系列、多要素的专业知识综合体。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但可同化原有知识并合成新观念、新知识,更有利于增强专业技能,最终提高工商管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除了明确所需专业外,更重要的则是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达到节约人力成本的目的。

2.通用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是指除专业能力外,人单位招聘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所看重的基本素质能力,这是关系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来说,通用能力模块具体包括健康的身心、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脚踏实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是工商管理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往往通过简历对通用能力进行初步考查,通过简历筛选的学生则会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大多会结合用人单位的管理实际展开,面试官都会针对大学生的表现予以测评。如果用人单位认定参加面试的毕业生已经具备了工商管理类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学生便基本上可以顺利就业。

3.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进入职场后是否能成为职业精英、实现持续就业的决定因素。对于丁商管理类学生而言,创新精神、团队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则是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只有在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通常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毕业生在签约前来单位实习或试用,其目的就在于考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质。根据笔者多年来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素质高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大多经常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调查、企业假期兼职等活动,这些学生除了能顺利就业外,大多能在单位得以继续提升,实现持续就业。

三、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应协调起来,采取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完善培养体系、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等有力措施,全方位培养]=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1.政府要通过制度促使企业加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意识。政府除了要加强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调控,不断改进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政策外,更紧迫的应该是健全校企合作培养的政策法规,通过制度约束促使企业加强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越来越重视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高校在实践课堂及场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企业及用人单位承担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责任。目前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都建立了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制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内驱力缺乏,企业和高校直接利益的兼容性不强,导致校企合作的形式多限于实践基地的建立和横向课题的合作,学生实习也局限于观摩和讲座等单一形式,企业和高校之间并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校企业合作中,高校方参与合作的主动意识很强,但企业方的积极性却不高,无法实现管理类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的无缝对接。而在西方国家,很多企业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企业同时也可考查并挖掘有潜力的学生,为其量身定做能力培养计划,为企业储备人才。因此,政府应建立一套制度,对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校企业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束和规范管理,强化企业参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大学生实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篇5

1.1规范化的岗前培训

1.1.1培训内容

所有新护士上岗前,要参加医院人事部门组织的总体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医院文化、医德医风、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人员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院感相关知识等。护理部组织为期1~2周的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1)理论部分: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条例》、护士礼仪规范、护理安全与差错及投诉的防范、护理核心制度、沟通交流技巧、护理病历书写等,以及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护患沟通技巧等。(2)操作部分:临床上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7项如注射术、六项无菌技术等,由专人讲解和演示,最后一天让她们一对一互为操作对象,亲身体会作为患者的感受。

1.1.2操作培训的方法和考核办法

有两种一种是“集中示范-科室培训-科室考核”,另一种采用“集中示范-集中培训-集中考核-末位淘汰轮转”的封闭式模式,在规定的时间、规定具体人员集中带教示范培训。培训结束后逐项考核,分必考项目及抽考项目,护士在全封闭的情况下集中训练,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所培训内容,已有资料显示这种培训方式较集中培训-科室训练再集中考核效果明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踏入医院就培养护士养成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避免个别科室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规范训练、懒散等不良习惯的污染,给新入院的护士造成消极的影响。

1.2临床护理理论技能的培训

1.2.1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

1.2.1.1培训内容

岗前培训合格后进入临床培训第一阶段,此阶段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专科基础理论、常见病的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旨在培养护士尽快适应科室工作,掌握工作流程及患者基础护理常规,各班次工作职责等最基本内容。本阶段根据各文件精神、医院具体情况,安排不低于6个月的转科培训。

1.2.1.2培训方法

各科室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培训计划及培训目标,制定科室的具体培训计划及目标。发放“实训考核记录册”,量化完成实际任务并记录。同时要加强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护士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慎渎精神,牢固树立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护理理念,练就质量第一,精堪、精诚、精心的护理作风;发扬勤业、敬业、精业、乐业的护理精神,倡导人道、人文、仁爱的护理主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一切为患者服务,经过科室和护理部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完成一阶段实训量及一阶段实训量化要求数量后,进入第二阶段轮转。

1.2.2临床能力培养阶段

本阶段重点培养在老师指导下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护士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及主持护理个案查房、对患者评估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的能力。

1.2.2.1科室轮转

本阶段进行2~4个科室的轮转,时间为12~24个月,内、外、重症监护室、急诊为必转科室,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决定所在轮转科室时间。

1.2.2.2护士应急能力培训

培训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护理部统一印制《护理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手册》及《各科室常见病突发应急处理流程》,下发科室作为培训内容,认真学习,熟练掌握。

1.2.2.3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阶段

通过床头交接班、护理查房、患者现场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等进行实地能力培训,培养低年资护士观察评估病情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有效健康宣教能力及护理措施执行能力。

1.2.2.4专科培训阶段

护士经过前两阶段的轮转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第三阶段,此阶段依据前两阶段的考核结果及护士自身的意愿,选择固定科室。本阶段主要掌握专科护理技能,专科常规专科常见病及危重病的治疗和护理,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情,分析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1.3先定科后轮转

护士经过规范的岗前培训后,护理部根据护士意愿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所在科室,第一阶段在科室系统培训,第二、三阶段选择院内进修的形式,护理部统一安排完成一阶段培训结束考核合格的护士到规定轮转的科室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已有资料显示:让护士先定科使护士有归属感,可激发年轻护士的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表现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降低轮转时陌生、茫然的感觉。另外定科后再到其他科室进修学习,扩大知识面,把理论知识和专科临床实践结合,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带教老师的选拔

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的素质对护士的培训质量起重要作用,要选拔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工作3年以上,工作业绩优秀,业务技术过硬,有责任心,有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热爱带教工作,愿意承担带教任务的护师担任。且引入一定的奖励机制,科室总体带教成绩作为护士长综合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新护士入科后,护士长为其安排1名临床带教老师和一名全程导师,负责对新护士进行跟班带教,按计划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全程导师负责全科新护士的管理,协助带教老师完成带教工作,全程带教老师要求德高望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或护士长,主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新护士进行指导,培养其积极的职业态度。

2讨论

由于年轻护士的比例明显增多,如何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1各种培训

据文献[9]报道,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在6年以下)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4%,其中工作2年以内是差错发生率最高的人群。文献[3]显示,培训后年轻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占所发生不良事件的31.8%,较前明显下降,临床医生对低年资护士抢救配合能力评价认可率为90.8%。

2.2护士职业态度

即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思想决定行动。如何培养护士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科室的核心--护士长要为科室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护士工作能力受科室团体文化的影响,强有力的团体文化影响个人行为投入。职业态度是护士队伍稳定和素质提高的决定因素。

2.3“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护理岗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年轻护士的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规范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年轻护士专业成长的发展,促进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解决患者的问题,胜任临床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的开展。

2.4改革护士传统的“三基”训练方式方法

注重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引导年轻护士应用专科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灵活的对症处理能力。

3结语

篇6

[关键词] Java程序设计;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一、引言

近两年来,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各个高职院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适合自己的改革主题,纷纷加紧改革步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选择与设计、项目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设计与具体过程、师生角色定位与师资培养、效果分析与评价、问题与思考等。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教材编写缺少统一的组织和编写标准,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多数使用传统教材。教材编写与课程开发已成为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

目前,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领域,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选择与设计、项目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设计与具体过程、师生角色定位与师资培养、效果分析与评价、问题与思考等。

Java语言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由于具有面向对象、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和多线程等优良特征,特别使用于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但是其中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目前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培养模式亟待更大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了项目化教学法。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实践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二、项目化教学法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助、会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关注的重点在于使学习者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的职责在于使学习者置身于探索知识之中,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情境”――在真实世界中需应用知识解决的问题,然后使学生在此情境之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的讨论来解决问题,这称为协助和会话,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即实现意义建构[1]。

三、项目化教学法的实践

(一)培养模式

与企业深度融合,实施“任务导向、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编程为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任务导向、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围绕着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加工成适宜教学的工作任务,依据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序化课程,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设计教学方案,按照完成一个任务的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项目的选定

为了训练学生从事软件开发的职业能力,本课程设计了3个项目,项目包含不同类型的应用课题,基本覆盖了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应该实现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目标,达到针对程序员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项目难易程度的设置呈现梯度式的分布。初期的项目以训练学生基本编程能力为主,主要对JAVA语言基本数据结构及语法的学习。中期项目培养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重点在界面的设计及布局管理。高级项目是一个较大的数据库应用项目,是对课程的综合应用,融合了界面设计与数据库访问技术的知识。素材来源于企业实际操作项目,具有典型性和实际应用的特点。具体的项目设置如下表所示。

项目 任 务 学时

第一次课 课程介绍、场景设计 2

1.引导项目:高中会考成绩分级 1.1资讯――需求分析 1.1.1 需求分析、相关知识准备 8

1.1.2 分析、讨论 2

1.2决策――系统设计

计划――制定开发进度 1.2.1 流程图的绘制 4

1.2.2 功能的划分 2

1.3实施――系统实现之界面设计 1.3.1 界面设计 4

1.3.2 功能实现 6

1.3.3 各功能块的整合与调试 4

1.4总结 程序设计成果展示、总结 2

2基础项目:连连看游戏开发 2.1资讯――需求分析 2.1.1 需求分析、相关知识准备 8

2.1.2 分析、讨论 2

2.2决策――系统设计

计划――制定开发进度 2.2.1 流程图的绘制 4

2.2.2 功能的划分 2

2.3实施――系统实现之界面设计 2.3.1 界面设计 4

2.3.2 功能实现 10

2.3.3 各功能块的整合 2

2.4总结 程序设计成果展示、总结 2

3.主导项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3.1资讯――需求分析 3.1.1 需求分析、相关知识准备 6

3.1.2 分析、讨论 2

3.2决策――系统设计

计划――制定开发进度 3.2.1 流程图的绘制 2

3.2.2 功能的划分 2

3.3实施――系统实现之界面设计 3.3.1 界面设计 4

3.3.2 功能实现 10

3.3.3 各功能块的整合 6

3.4总结 程序设计成果展示、总结 2

4总课时 102

(三)项目的实施情况

1.项目任务的提出

课程内容分割成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在初始阶段都设置了展示教学项目的环节。对项目建立了“调研->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实现->测试->总结”的学习模式。每个步骤对学生都提出了详细要求,让学生对系统整体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项目任务的分配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3-5人组成,分别担任项目组长、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测试员、文档编写员等角色。组长负责队内协调及组内任务的检查工作。一个项目完成后,角色互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五种角色的工作 [2]。

3.项目任务的实施

采用“感知与理解―> 模拟―> 实战演习―> 总结提高”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实现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也略有不同,对项目完成的标准进行了更深入的细化,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针对性的提高。

由学生分组讨论,发现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完成初步的讨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开发日志,做好问题的收集和总结工作。之后由教师给出分析、完善的办法。每个项目完成后,组员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完成项目评审的验收工作。这样不仅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项目考核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属于有成果(作品)的设计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鉴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且有三个课堂能力训练项目和一个创新项目贯穿始终,考核主要采用以分组的形式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由教师打分、组员互评、作品质量及项目汇报几个部分组成,其中项目汇报类似于答辩,是教师与学生就项目进行的回答式交谈,内容可以涉及设计思路、开发过程中的难点、实现方法与技术各个方面。过程性考核包含在课程讨论、交流、汇报及作品中,期终考核为上机考核。

四、项目化教学法实施效果

项目化教学实施后,《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有了系统的提高:

(一)社会能力

通过标准开发过程和规范化的程序设计训练,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通过分组协作,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通过项目实施中的展示,培养了学生表达和展示自我的能力。

(二)方法能力

通过项目中调研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项目中问题的分析,培养了学生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及应用能力;通过项目中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查询资料和自学能力;通过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拓展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项目的介绍和实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具有文档编写、英文文档阅读的能力。

(三)专业能力

通过帮助文档的使用,培养了学生阅读一般性英文技术资料和简单口语交流能力;通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培养了学生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复杂查询的能力;通过项目软件测试过程,培养了学生软件测试中的黑盒和白盒测试的能力;通过项目完整流程的开发,培养了学生软件开发、运行环境的安装、配置、调试的能力。

五、结 论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不仅体现在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项目化教学法实施后,教学效果有了显著地提升,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转换,极大的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就业提供了一线的实践经验。但必须与学生建立共同合作的关系,这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与学生一起完成项目教学任务,才能将项目化教学的效果更好的巩固,达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思路,可用24个字来概括:“亦督亦导、以导为重、旨在提高;督中有评、评中寓导、意在服务”,它蕴涵的是两种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和“优质服务”理念。依据“督中有评”理念,将督教工作分为“检查”和“评估”两个层面。一方面,教学检查工作,以获取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手数据和信息为目的,如跟踪听课、环节检查、专题调查、师生座谈等,通过这些活动可提供一般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教学评估工作,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为目的,客观、公正评估教学现状,可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为管理层提供监控依据;为教师寻找到“教研”课题;为大家找到改革“切实口”。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二个方面:即“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既是教师思想水平、业务能力、教学效果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和个性展现的基本学习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学督导的基本任务之一。督导员不定期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的内容、方法、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实施督导,如检查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计划或教学日历相符;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效果好不好;教学态度和仪表是否和蔼可亲或端庄严谨;学生对教师上课效果的评价如何等。所以,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则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角度讲,实践教学更重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目标。而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点应该对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进行监控。对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实施督导,同时也可以包括课程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及社会实践等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督导,必须细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明确各实践环节和活动的具体目标;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创建品牌实践教学环节或活动。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督导应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实践教学的质量理应成为教学督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个性特征分析

1.高职院校督导体制应与本校管理体系相适应

学院内部建立教学督导体制必须能立足本校教学的需要,构建与校内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教学督导体系;明确对全校教学工作行使督查、调研、评估、指导、咨询等职责。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都有未来的发展计划,有自己一套管理体系和模式。所谓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它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它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一所学校逐渐生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它既指导着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也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待。一所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学校历史的传承、学校文化的积淀、现实经验的总结、传统特色的创新、发展目标的前瞻、科学理论的支撑和校长理念的提炼,应该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学校发展,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并且能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实践的应用理论。而教学督导的过程就是监督学校教学实施过程与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相符合的过程,使之不偏离宗旨。办学目标的执行,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各项措施的合理安排等,是保证办学质量的制度保障。因而,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督导体制。

2.高职院校督导内容应遵循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就是督导内容应涉及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与微观的各个方面。即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统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要求的总体目标,为实施更好的教学方针和保证教学质量提供合理化改革建议。在督导过程中,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情况,理清主次矛盾,分清轻重缓急,配合学校当前教学工作重点,与学校发展的步调统一,找到存在问题的适当切入点,形成具体的阶段性督导工作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思路才能更清晰,策略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督导工作的开展才更具主动性、计划性和导向性。

从宏观运作机制看,教学督导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为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从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来看,教学督导包括计划督导、管理督导、质量督导、效果督导等方面。即PDA运行过程:计划P(Plan):制定督导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依据;实施D(Do):实施监控的过程;管理(Action):对督导进行管理和评价,以寻求下一步的改进路径。在督导工作机制运转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如下图:

从微观运作机制看,督导工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的整理耦合过程,即在检查中搜集教学实施的反馈信息,然后对教学情况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发现问题,找出应对办法,提供教学改善建议,并将意见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和学校领导。见图如下:

通过每一次的信息流转,都完成了一次督导任务,实现了对教学的监管,同时也推动着督导工作质量的提升。

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过程是督导体系内部的子循环。督导中多次的微观督导过程构成了整个宏观督导工作的进程。其运行过程如图:

经过一个个微观的教学细节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使宏观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教学细节的汇总,是宏观督导工作的必要环节和关节点,从而使整个教学督导过程更加流畅和明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教学督导还不能单纯地只是针对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教师授课等方面,还要重视对学校办学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实践及其他教学环节、学生的学风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督查与评价指导。

3.高职院校督导方式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教学督导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善于保护教师的教学热情,善于与师生沟通交流,善于换位思考,善于做师生的良师益友,着力构建和谐的教学督导工作环境。以人为本教学督导理念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教学督导的功能定位,是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关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潜力与积极性。这种定位转变,突出了督导和评价的激励性、促进性、发展性,使教师拥有绩效感和成就感,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教师职业发展和人本价值的重视态度。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理念,主要包含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关心三大要素。

4.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应突出高职“职业能力”培养而展开

高职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学督导工作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督导工作。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立足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教育,督导工作就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质量与实效的监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6号文件同时还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安排大量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督导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发展路径分析

1.从咨询机构模式转向职能处室模式

高职院校督导机构发展趋势,应由咨询机构模式转向职能处室模式。我国以及国外的实践都清楚地表明,教学督导机构的建立和职权的行使,即使在教学管理系统内部,也必须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由学校的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独立组建和主导教学督导组织,明确其职权范围,其工作直接对校领导和校务委员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责、权、利”不清及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包括职能处室模式和咨询机构模式两种形式。职能处室模式是指学校将教学督导部门定位为相对独立并具有监督权的一个处级单位,是监控全校教学过程的职能部门,可由教学督导组、学生评教系统、各专项评估专家组等部门组成。它是单独的行政机构,具有行政管理(检查)权力,与教务处相互协同,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办事效率高,督导结果落实快。但由于医学院校教学的特殊性,此模式在该类学校中较少实行此种模式。目前,大多医学院校采取的是咨询机构模式,咨询机构模式是指学校将教学督导体系设定为咨询机构,其中又可分为校级咨询机构和处级咨询机构两种。前者指学校将教学督导体系设定为直接对校长负责的教学督导委员会,与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并列,有利于督导组开展各项工作。

2.从检查型督导转向服务型督导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督导已成为学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世界各国教学督导都在向指导服务型方向发展,他们不仅指导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还协助教师的课程准备过程,如一起讨论教材教法,甚至和教师合作编写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这样使得督导人员与教师的关系由以往的监督和控制逐步转向帮助和指导。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已经开始向既督又导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教学督导人员应具有服务意识,以服务统领教学督导的各项职能,为一线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服务,并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需要调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此,督导人员要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参与教育管理,为学校和教学提供各种教育咨询,把教育咨询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提高教育咨询的专业性。转变督导的工作方式,从检查式督导向服务式督导转变,真正做到为教学工作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在督导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要研究问题发生的根源,寻找解决的办法。要站在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领导和管理者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树立督导人员的服务意识,才能摆正位置,扮演好咨询者角色。

3.从督导机制无序化转向常态化、规范化运作

长期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一直处于基层探索的阶段,究竟谁来督导、怎样督导、督导什么,亟需用系统的规章制度来明确。目前教学督导工作随意性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保证。制度是教学督导工作健康、有序和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的督导工作制度并使之形成制度和规范化,学校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构建形式相对独立、人员配置健全、运作制度化的校、系两级教学督导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健全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各级督导组织结构和职责,教学督导的质量管理标准,督导员的具体职权范围及责任要求,教学督导人员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教学督导行为的准则规范,使教学督导在制度上得到保证,使之能真正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使教学督导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道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督导的效能。

未来的教学督导应从“督而不导”走向“既督又导”。应从一般的问题检查,转变为解决存在问题、提供合理改进方案,并从依附教务部门完成临时性任务中解脱出来,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教师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效果的显著为目标,创新教学督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风.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姜文.教学督导: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当代教育论坛,2011,(9).

[3]申金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路径探析.中国大学教学,2012,(4).

[4]万思志.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制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