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税务筹划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税务筹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税务筹划”又称税收筹划、节税,英文为 tax planning 或 tax saving ,指的是: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主动和充分运用纳税人的权利,站在纳税人角度,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筹划,以达到减少税收支出、降低税收成本、增加企业现金净流量,从而获取最大税收利益的管理行为。纳税筹划是在对政府制定的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的纳税优化选择,是一种符合政府策导向的经济行为。
我国的各种税种的筹划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对所得税进行筹划时,受其影响最为明显。纳税筹划的途径有多种,如缩小税基、采用低税率、延期纳税、税收优惠以及涉税零风险等,在缩小税基中又可以分为缩小绝对额和缩小相对额。其中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相关的纳税筹划主要是缩小税基和延期纳税,下面就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的选择来讨论企业如何筹划纳税,以期取得“节税”的效益。
(一)为什么对固定资产进行税务筹划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项重要生产资料,它可以通过企业购入、租入、投资者投入、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盘盈及接受捐赠等方式取得;同时,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使资产发生减值。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固定资产的不同取得方式及减值处理上存在不一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筹划。
(二)固定资产的特点
新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为纳税人难过折旧方法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进一步打开的空间。固定资产的特点是可以连续多次地参加生产过程,但仍能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由于长期被使用,发生损耗是必然的,其价值也就逐渐减少。所以“ 固定资产折旧 ”便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筹划属于企业成本费用筹划的内容之一。我国现行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所以对固定资产已经征了一道增值税,而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是对企业固定资产予以补偿的途径。折旧作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税收挡板”的效用。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合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因而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同。因此,折旧的计算和提取必将影响到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由于在折旧方法上存有差异,这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
三、在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进行税务筹划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折旧年限确定的税务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量、采用直线法或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出来的。由于折旧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 纳了很多人为的成分,这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
例1、某高科技企业2010年1月18日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0元:会计制度规定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按10年折旧期计提折旧,则年固定资产折旧额=(500000-50000)/10=45000(元),则由于折旧的因素企业可以在此期间少缴所得税=45000 *25%=112500(元)。
如果企业将折旧的年限定为5年,则年固定资产折旧额=(500000-50000)/5=90000(元),则由于折旧的因素企业可以在此期间少缴所得税=90000 *25%=22500(元)。
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知,由于折旧期限的改变,后者对企业更为有利。
(二)不同折旧法的税务影响
从表面上看,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既定的,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在使用统一比例税率条件下,加速折旧法却比直线法在税收上得到更多的益处。这是因为:采用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对比,在确定应税收益 时,由于在早期计入了数额较大的折旧费,将使早期的应税收益相应地减少,从而使纳税人能在使用这些固定资产的早期交纳较少的所得税款,而在后期才交纳较多的税款。虽然在总盈利不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相等,但由于纳税时间延迟,无异于对纳税人提供了一定的现金流,使纳税人能从中得到一定的财务利益。但是,在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过高的利润额,会引起过高部分对应税额的偏高,从而使税负偏高。在这种情况下,躲避税款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企业的利润不要忽高忽低,而应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样看,折旧便可看作一个调节器,以避免企业的利润出现忽高忽低的状况,减少企业的纳税。
(三)折旧筹划应当注意的问题
企业采用什么折旧方法在静态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在利润率和适用所得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损耗总是要补偿的,而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就有不同折旧方法所补偿的时间早晚之分。但是,实际情况就复杂得多,由于不同折旧方法造成的年折旧提取额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所以在不同的税制条件下,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筹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折旧筹划不一定使某年税款支付最小化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税收筹划的根本出发点是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表面上看上税收负担尽可能少,但并非恒定不变,企业经营活动追求的目标相当复杂,投资报酬率、投资风险、投资回收速度、资本结构等都可能是其考虑的因素。因此,折旧税收筹划应符合企业经营目标为最终方向,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而并非只考虑税款负担最低。企业一般按直线法提取折旧,特殊情况(如促进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常年遭受高强度使用或强腐蚀)可以适用加速折旧等。这些方法的差异要求企业在进行筹划时必须对这些具体而复杂的法律条款十分清楚,把握好筹划方法选择的尺度,否则不仅会丧失税收筹划收益,还会因为方法选择不当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切忌简单将某一年度的折旧额与折旧抵税款进行比较,而应该将企业全部折旧年限内所产生的折旧额与折旧抵 税额按市场利率(投资收益率)进行现值折算,再进行比较。在不触犯政策、法规和不损害企业市场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延迟税款资金的支付时间,控制税款现金支付速度,尽量取得资金的时间价值。总之,它是一种动态的贴现综合比较,而不是静态的单一价值比较。
2.折旧筹划不一定使用加速折旧方法
在比例税率下,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比较有利,这可以使纳税人在早期计入更多折旧额,从时间价值的角度来看,取得其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在累进税率制中则采用平均年限法有利,可避免利润的波动而提高所适用税率,从而增加税负。由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使用比例税率,那么我国企业进行折旧的税收筹划就是尽可能的使用加速折旧。但是对于那些小型企业就并非如此,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采取加速折旧须慎重。一是税收减免期不宜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目前实行比例税率,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这种加速折旧的做法可以递延缴纳税款。但若企业处于税收减免优惠期间,加速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是负的,不仅不能少缴税,反而会多缴税。二是加速折旧须考虑5年补亏期。由于税法对补亏期限作了严格限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以后年度的获利水平作出合理估计,使同样的生产经营利润获得更大的实际收益。特别对一些风险大、收益率高且不稳定的科技企业更要合理规划,避免加速折旧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加速折旧应从企业整体利益考虑
3.折旧税务筹划不一定就是尽量缩短折旧年限
一般认为,尽可能在较短的折旧期间内收回投资,有利于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这存在着两条途径:一是在折旧期间既定的情况下先加速折旧,二是在折旧方法既定的情况下选择缩短折旧期限。如果考虑到税收减免等政策的存在(尤其是期间减免政策),减免期间折旧的大小最终对税收负担的影响是无关的,即在减免期间,并不存在折旧抵税效应,那么对企业有利的处理方法是减少减免期间的折旧额,从而在减免期满之后,使折旧抵税作用最大这种选择方法的思路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当延长折旧期,而并非一味缩短折旧期。由于税法一般只规定了折旧的最低年限,该筹划方法还是可行的。由于税法中大量存在着减免税等政策,在特定情况下延长折旧期取得税收筹划收益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2006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所得税;财务筹划
在各税种内各要素弹性的大小决定了各税种的税负弹性,或者说某一税种的税负弹性是构成该税种各要素的弹性的综合体现。可见,税负弹性越大,纳税财务筹划越有必要。企业固定资产纳税财务筹划涉及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对固定资产进行纳税财务筹划,可以更好地为企业节税。
企业可以利用税法允许的会计政策选择、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估计空间进行纳税财务筹划,还可针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在税法规定上的差异进行筹划,获取筹划利益。
一、折旧方法选择的纳税财务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筹划分析:(1)如果未来各年所得税税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在筹划时应根据折现率,比较税率提高增加的税负与延缓纳税收益的大小,做出最佳选择。(2)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既可使企业缩短投资回收期,又可使企业加速折旧,从而取得延缓纳税的好处。(3)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对不同折旧方法下获得的不同资金时间价值收益和承担不同的税负水平进行比较,在合乎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选择能给企业带来最大抵税现值的折旧方法。
但是,加速折旧法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1)盈利企业应采用加速折旧法。(2)亏损企业不宜采用加速折旧法。(3)企业处于减免税优惠期间,不宜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净残值的纳税财务筹划
法律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预计净残值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筹划分析:当企业处于所得税非减免税时期,纳税人应根据资产(尤其是预计无形损耗大的固定资产)的特点,及时向税务机关申请调低残值比例。残值比例调低后,折旧抵税增加,这既维护了纳税人的权利,也能给纳税人带来不可忽视的税收利益。
三、案例分析
企业可以采用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进行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不同的折旧方法影响当期费用和产品成本。如果采用直线折旧法,企业各期税负均衡;如果采用加速折旧法,企业生产前期利润较少、从而纳税较少,生产后期利润较多、从而纳税较多,加速折旧法起到了延期纳税的作用。
实例: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200000元,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为5%,假设每年年末未扣除折旧的税前利润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根据上述条件,分别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及其缴纳所得税的情况。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如下:
方案1: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如表1所示。
方案2: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如表2所示。
根据上面计算可以看出,尽管在设备整个使用期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折旧方法在每一年度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不同。
总之,固定资产纳税财务筹划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以系统的观点,从企业战略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税收和非税收因素,实现税收成本和非税收成本的均衡,以达到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税务筹划;节税;减轻税负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
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延期纳税的一系列谋划活动。企业为了减轻税负,可以通过节税、避税、逃税和偷税等手段。节税属于合法行为,避税属于非违法行为,逃税、偷税属于违法行为,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和预先性决定了企业只能通过节税和避税来减轻税负,避税虽然不违法,可以被利用作为税务筹划的手段,但其毕竟有悖于国家的立法精神,是国家不倡导的,同时会招致国家的反避税措施,企业要想长期获得税务筹划带来的收益,只有顺应立法精神,采用国家允许甚至鼓励的节税来进行税务筹划才是最佳选择。
二、税务筹划的可行性
1、不同的税收规定为纳税筹划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税收除了能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以外,还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事实上,国家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无不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这种意志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依赖于经济运行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设置税种、确定税率,选择课税对象、课税环节等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而不同的税种、税率、课税对象和课税环节等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基础。
2、税收优惠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前提条件
我国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产品和劳务类型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这些优惠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为调整产业结构给予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企业以及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企业的税收优惠。由于上述不同的税收规定和优惠政策的存在,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前提条件。
3、会计实践中大量的职业判断选择的存在为税务筹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在会计实践中,同一经济事项存在着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这些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又得到了税法的承认。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等,采用何种会计处理方法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都为税务筹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三、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扶持某些行业、地区、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或者对某些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的特殊照顾,从而达到减轻其税负的政策。比如在企业所得税中对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优惠、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过渡性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税、对小型微利企业给予20%的优惠税率等。具体来说,企业运用国家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的方法主要包括:
1、直接筹划法。对于纳税人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节税手段,是国家支持与鼓励的,因此纳税人对税收优惠利用的越多,越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负。
2、地点流动筹划。从国际上来看,各国的税收政策各有不同,其差异主要有税率差异、税基差异、征税对象差异、纳税人差异、税收征管差异和税收优惠差异等,跨国纳税人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差异进行国际间的税务筹划。从国内税收环境看,国家为了兼顾不同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税收优惠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同时对经济特区也规定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一些税收优惠,纳税人可根据需要,选择在优惠地区注册,或是将企业的生产转移到优惠地区,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纳税期的递延
延期纳税在不减少纳税总额的情况下,延展纳税期限,相当于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可以增加纳税人本期的现金流量,在通货膨胀时期还可以达到用以后减少的货币支付现在的税款的效果。具体来说采用递延纳税期限的税务筹划方法包括:
1、递延项目最多化。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争取更多的项目递延纳税。
2、递延期限最长化。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争取纳税递延期的最长化。
(三)利用会计处理方法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当期的税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包括: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成本的,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导致了不同的销售成本,进而影响到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因而,从税务筹划的角度,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于盈利企业,可在当期尽可能的增加存货费用,从而达到少纳税款的效果;对于亏损企业,应结合亏损弥补情况,尽可能使存货费用在亏损弥补年限内得到弥补;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应尽可能减少存货费用,将当期的存货费用,推迟至非税收优惠期。
2、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筹划。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因而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税务筹划。
(1)固定资产计价的税务筹划。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买价、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运输费、保险费等。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在使用期限内进行摊销,为降低本期的税负,新增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尽可能的降低。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税务筹划。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带有很强的主观判断,在与税法规定的最短折旧年限不冲突的情况下,采用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提高当期的折旧费用,可以使企业所得税递延缴纳。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税务筹划。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的方法会导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但是税法规定企业除了技术进步等原因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外,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纳税企业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达到符合实行加速折旧法的要求,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折旧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税负的重要财务管理方式,尤其是针对固定资产的税务管理,它能够为企业节省一大笔应纳税金额,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财产,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甚至占企业大部分的基础资产份额,企业对针对固定资产的税金是以其折旧结果为计算基数的,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式也就成为了企业纳税的直接影响因素。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纳税筹划,需要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以及净残值、货币价值、年度收益等来进行,并考虑一定的周期内政府政策法令的规定与走向,以达到纳税最优化目的。
一、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分析
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就是其成本费用的定向转移,将设备、场地、产品等固定资产的损耗转移到产品的直接成本之中,从而起到抵消或者降低一部分国家税收的作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折旧计算方式所计算的结果也完全不同,因而,其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相同,这将直接影响应缴税收的金额。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主要包括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几种折旧算法,一旦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
(一)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主要是根据企业预期工作量按照一定比例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进行计算的方法,工作量法计算方式会因为各期或季度对工作量的预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每期单位固定资产折旧额仍然是相同的。
(二)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将企业的固定资产平均折旧额分摊到固定资产的总体使用期限之中的方法,它是一种较为直观、直接、简单的折旧计算方法。年限平均法每一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也是相等的,但是其忽略了企业固定资产在每一期所提供的总体经济效益的差异,其折旧额仍然使用固定的额度,其结算结果有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净额和(原本固定资产总体价值减去净残值)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一年的折旧额,它根据固定资产每一年的折旧额进行一定期限的叠加,最终得出其总体的折旧额。年数总和法反映的一个动态的固定资产价值变化过程,能够比较客观地计算出固定资产每一期的折旧额,它也称为合计年限法。
(四)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快速的折旧计算方法,它通过将企业固定资产在有限使用年限内的使用前期(使用年限较短时期)多提折旧,而在使用后期(预期使用较晚年限阶段)少提折旧,以此来加快在使用期间内的折旧计算速度,是固定资产成本尽快得到补偿。
(五)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每期的账面净值和双倍预期工作量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忽略了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折旧年限控制在使用年前截止前两年之内。
二、基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企业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对企业税额的征收也是根据其利润与成本来制定的,企业纳税统筹正是为了寻找降低税负的最优途径而设立的财务会计部门。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统筹需要根据不同的折旧额以及财务状况、外部环境等来进行。
(一)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数的纳税筹划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需要在其使用期限之内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摊派,应计提折旧额应该计算固定资产减去预期净残值额。现行法对于企业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有条件的认可,它必须有证据证明固定资产已发生资产减值,并经过税务管理部门审核,其处理程序较严格,对其进行纳税筹划也较为困难,幅度较小。不过,税务规定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数额边界为2000元,企业纳税规划可以将内部一些设备配件进行折旧计提,以降低其纳税基点。
(二)对企业各期年收益分布的纳税筹划
企业各期年收益波动不规则,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结果分布也呈现出无规则的状态,这是应该采取年限平均折旧计算方法,降低各期年的综合折旧数额。若在一定比例的税率条件下,企业各期年均收益相对稳定与均衡,那么就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方法,降低企业税负;若是在累进税率条件下,企业的收益并不固定,且呈现早期强、晚期弱的趋势,那么就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将企业各年度的收益平均化,并将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平均分摊,消除因单一年限收益过高而造成高税负。
(三)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及净残值的纳税筹划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以及税法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净残值规定并不严格,企业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质和消耗增长比例来确定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以及预期净残值。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及净残值对于具体的资产折旧数额影响较大,分摊成本也较高,所占纳税比例较大,因此,对其进行纳税筹划可以有效降低税负,达到合理节税与理财的目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要考虑是否享有国家相应的减税优惠待遇,若具备享受优惠期间,那么企业可以延长固定折旧年限;若未享受优惠待遇,那么就可以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加快企业资金的回收速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税务筹划;利润;所得税
1固定资产方面
1.1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税务筹划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税务筹划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越大,筹划的空间也就越大。
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的成分,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缩短折旧年限(不低于法定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的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例如,假设企业有一台价值500000元的设备,残值按原价的5%估算,估计使用年限为15年,该企业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银行贷款利率为10%,年金现值系数是7.6061。按直线法年计提折旧额如下:
500000×(1-5%)÷15=31666.67(元)
因提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
31666.67×25%×7.6061=60214.96(元)
如果企业将折旧期限缩短为10年,年金现值系数是6.1446。则年提折旧额如下:
500000×(1-5%)÷10=47500(元)
因提折旧而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
47500×25%×6.1446=72967.13(元)
两种方法因提折旧而节约所得税支出的现值差额;
72967.13-60214.96=12752.17(元)
尽管折旧期限的改变,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但货币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考虑到这一点如上例我们所看到的,一个500000元的设备,当折旧年限由15缩短为10年时,年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现值由60214.96元增大为72967.13元,增加了12752.17元。由此可看出缩短年限对企业更为有利。
1.2固定资产残值的选择
税法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所以,企业在确定残值率时,应尽可能在不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前提下选择最低的。这样就可以多提折旧,多冲减税前利润,减少所得税。
2企业资金筹集方式方面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而,分析筹资中的纳税筹划时,应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动究竟是怎样对企业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
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集资、企业自我积累、融资租赁、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
一般来说,企业以自我积累方式筹资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税收负担,贷款融资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间拆借的税收负担,企业间拆借资金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的税收负担。而融资租赁优于以上几种。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是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正式申请,由出租人融通资金引进承租人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长期租赁方式。承租企业通过支付租金可迅速获得所需设备,不用承担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对所租赁的固定资产,企业可将其当作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且支付的租金费用也允许在税前扣除,使企业计税基数减小,从而少交所得税。可见,融资租赁作为企业重要的筹资方式,其税收抵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租赁过程中的纳税筹划,对于减轻企业税负具有重要意义。对承租人来说,租赁既可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担资金占用和经营风险,又可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计税所得额,减轻所得税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出租既可免去为使用和管理机器所需的投入,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3成本费用方面
3.1公益性捐赠的税务筹划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但对这种捐赠进行了限制:如捐赠应通过特定中介机构进行(如希望工程基金会等),捐赠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以及限定捐赠额等规定。因此,企业应严格按捐赠规定进行捐赠并取得合法发票,以达到抵税的效果。
3.2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务筹划
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比例为:新税法《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因而企业要尽量压缩业务招待费的支出预算,同时将可列入业务招待费中分类很模糊的费用转为转为其他费用支出,如营业费用、办公费等名目,使得业务招待费能够在税法规定的限额内扣除。同时在核算业务招待费时,应当注意不能将会务费、差旅费等挤入业务招待费,否则对企业不利。因为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费,只要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均可获得全额扣除,而不受比例的限制。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应重视这方面的筹划。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所谈到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均是以营业收入为依据计算扣除标准的,如果企业将自己的销售部门设立成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将销售给成立的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对外销售,这样就增加了一道营业收入,而整个利益集团的利润总额并未改变,费用扣除的“限制”可同时获得“解放”。当然设立销售公司除了可以节税外,对于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加强销售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但也会因此增加一些管理成本。纳税人应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的具体特点,兼顾成本与效益原则,从长远利益考虑,决定是否设立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毛长珍.对企业税务筹划的思考[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4):2-4.
[2]邓蒂妮,饶鹏.论企业税务筹划的积极意义[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7,(10):50-51.
[3]养智勇.税务筹划:效应、难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7,(8):11-12.
篇6
[P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税收优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1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2
随着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发展并保持生存优势,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就必须在不断追求最大收益的同时,努力减少成本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然而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对自身的纳税行为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筹划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缺少相应的根基。那么企业如何真正实现涉税零风险与合法筹划节税的协调统一,成为了纳税筹划责无旁贷的、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
1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相关理论
1.1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概念
目前,在我国并没有对纳税筹划提出官方统一的概念,但是我国的纳税筹划专家对纳税筹划的概念有所论述。总结一些学者对纳税筹划概念的论述,大体上只是表达的术语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其内涵是一致的。即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在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法规的相关前提下,以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最小化和实现税收零风险为目的,降低企业成本,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系列筹划活动。
1.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特征
合法性,即遵守法律法规,这是纳税筹划最明显的特点。纳税筹划必须要遵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违反税法的规定,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严重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声誉方面的影响。因此,合法的纳税筹划可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鼓励、支持,对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规划性,只有进行税前的规划、测算、安排和设计才是有效的,如果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已确定再进行筹划,那么就会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相背离,同时企业可能因违反法律法规被挂上偷税、逃税的罪名。
目的性,在纳税筹划的选择和安排中,一切围绕着节税目标而展开。最终目的是降低纳税成本,实现税后收益和价值最大化。
前瞻性,即要适应筹划环境的变化,国家税收政策外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纳税筹划工作的展开。纳税筹划工作应随着国家税收法规的修正和完善与时俱进,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1.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原则及必要性
企业所得税筹划是一项实用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筹划活动,税务筹划的目的在于节约纳税成本,进行税务筹划要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大体上在实际中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全局性原则。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使所得税筹划成为企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开展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税负,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防范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2.1 收入确认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一般会以董事会为主进行收入确认原则的设计策划,而董事会对财务策划知识和技术专业的认识非常有限,其主观决策占据比例较大,从而没有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就制定出了收入确认原则。对现有的收入确认原则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定期稽核以及确认收入的时间缺乏纳税筹划的意识。在赊销产品时过早的开具销售发票,导致赊销的收入还未全部实现便要过早的承担预先垫支税款的情况。企业的资金被税款的成本占用,运用赊销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利得没有更好的体现出来。
2.2 费用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通常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而目前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趋势比较大,公司存货的增加幅度远大于销售成本的结转,存货周转速度缓慢,造成过多的库存积压,导致资金被存货长时间占用,同时由于存货销售成本结转较少造成当期利润数额的增加,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税款也要多缴纳,企业同时又承担税款缴纳占用了公司的资金成本,如此循环必然影响公司的运营情况,造成资金短缺。
第二,没有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磨损状态,确定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太过单一,没有体现出固定资产价值的流向,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当期折旧费的价值贡献。
第三,企业及其研究院在进行技术开发工作时,没有对项目立项进行配套管理,同时在对技术开发费的账务处理上,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对技术开发费设账管理的要求,在技术开发费开发方式的选择上缺少筹划意识。
2.3 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财务人员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知识更新不够,导致在节能设备上本应享受抵免当年应纳税额设备投资额10%的税额抵免优惠政策被浪费,因此存在很大的税务筹划空间。
第二,对于技术转让的收入没有单独计算,导致企业不能享受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使企业承担了额外的费用。
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措施
3.1 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方面筹划措施
在收入管理方面,不能以董事会为主进行税收筹划,而要以财务部门为主着手参与,增设相应的税务部门,同时增加税务专员岗位,加强对税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更新,改变收入的确认原则及方法。同时应以财务部门为主对各类收入确认原则进行定期检查和稽核,在合规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推迟收入确认时间,延缓纳税。使所得税延迟缴纳的企业资金时间价值充分展现出来,为企业获得一笔税务部门认同的“无息贷款”,进而为企业筹资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对赊销的产品应尽最大可能不开具销售发票,等收到全部货款时再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的实现,从而节约税款垫支的成本。
3.2 费用方面筹划措施
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因素除了收入还包括M用,基于此,本文给出在存货、固定资产处理、技术研发费等三方面的筹划措施。
第一,存货筹划措施。对于存货,在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企业选择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比加权平均法更能增加发出存货的成本,相应减少当期应纳税额,减少税款占用企业的资金;而在材料价格下降的趋势下,企业选择先进先出法的计价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节税效益更加明显。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影响结转到当期销售成本的金额,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从而加快材料采购成本的结转,使销售成本的结转影响当期应纳企业所得税的基数,进而减少当期应纳税款,起到节税作用。
第二,固定资产筹划措施。企业应设立独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及损耗程度确定折旧方法,使公司计提的折旧额更大程度抵减应纳税额,体现折旧额带来的资金贡献。如,对于具有老化和更新速度快、工作强度大、强震动、高腐蚀等特点的固定资产,如果一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那么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将远远跟不上固定资产价值的增长,导致折旧费对抵减所得税费用的额度少之又少,造成公司资金流的浪费,因此应调整改为加速折旧法,因为加速折旧法使折旧费费用化的速度变快,递延纳税的效果也最明显。
第三,技术开发费筹划措施。企业应对研发项目的立项设立专门的管理制度,规范研发立项的操作流程,方便财务人员对技术研发的核算及费用管理工作的展开。对已立项的研发项目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加计扣除,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将未立项的技术开发费调入其他已立项的项目费用中,造成账目繁乱。企业还可建立一个先导性项目,专门归集研发项目前期不确定性费用,待技术进行研发且制定好项目的立项备案表并形成固定专有的名称时,再进行项目间相关的调整,这样既不会造成账目混乱,也不会影响进行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税务的措施。
3.3 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纳税筹划措施
第一,利用税额抵免政策。企业如果存在新技术所得,应先将科技厅及环保政府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在税务机关进行备案登记,这样在年度终了时企业才可以对新技术所得享受税法规定的“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不缴或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进而让企业后期享受优惠政策。在业务的拓展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性质建立完善、全面的税收指引,同时应根据国家税法对产业进行引导,多开展与税收法律给予优惠政策相关的业务,从而充分享受国家税务优惠政策。
第二,利用免征与减征政策。财务人员应充分掌握、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把握各项优惠政策的要求,例如技术转让所得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分别计算,这样才能合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权利,减少税款的支出,带来更大的现金流。
主要参考文献
[1]计金标.税收筹划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杨焕玲.刍议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6).
[3]刘宝莹.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2).
篇7
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时,由于资金来源不同,可以影响到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差异。通过认真分析,可在不同的资金来源方案中,选择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留存收益、减轻税负的最佳方案。
1.阳光公司取得固定资产的案例。阳光公司拟购置一项生产设备,预计投资300万元,使用期限5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设备投产后,每年可新增利润180万元(不包括新增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和借款利息)。假定每年按新增利润的10%对投资者分配利润,该企业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折现系数8%。该企业购买设备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款两种,假设两种融资渠道都很畅通。根据相关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支出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在税前扣除,属于税前扣除项目;自有资金的成本具有股息性质,属于利润分配。
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融资渠道,公司拟定了两个不同的纳税方案。方案一:以自有资金购买生产设备;方案二,从金融机构贷款购买生产设备,年利率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贷款期限三年。并且,对两个方案每年的应纳所得税及留存收益进行了测算。
2.各种不同方案的分析。方案一:以自有资金购买生产设备,应纳所得税及留存收益情况(见表1)。
方案二:以贷款购买生产设备,年利率为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期限3年,其应纳所得税及留存受益情况(见表2)。
由上面的两张表可见:三个方案的应纳所得税现值是不同的,方案一为119.78万元;方案二为104.45万元。相比之下,方案二缴纳的所得税现值较少,因此,从税务筹划的角度看,方案二为最佳固定资产取得方案。即使从留存收益的角度看,方案二为303.25万元,比方案一的287.47万元高15.78万元,也是较高的。因此,方案二是最佳方案。当然,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会面临许多具体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但本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当我们面临不同的资金来源条件下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可以从税务筹划的角度进行方案的选择。
二、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折旧的纳税筹划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取直线法,并按固定资产原价和分类折旧率计算。对确需要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情况下,可以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报送国家税务总局批准,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样,就给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创造了纳税筹划的空间。
1.阳光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案例。阳光公司某台机床设备原始价值242000元,清理费用2000元,残值4000元,折旧年限为5年。企业可以采取平均年限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该公司未考虑折旧的各年利润均为100万元,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折现率为10%。该项业务的纳税筹划方案见表3。
2.两个不同方案的分析。分析过程详见表3。
由表3可见,由于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各年的折旧费用不同,应纳所得税额也不相同。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现值也有差异,前者为90.23万元,后者为89.93万元,相差0.30万元。也就是说,加速折旧法可以享受到延迟纳税的货币时间价值优惠。
三、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销售和投资入股两种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中,只要我们吃透税法的精神,都有纳税筹划的空间。
1.阳光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案例。阳光公司拟处置厂房一座,原始价值20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厂房内冷冻设备一套价值10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现有以下几个方案可供选择:(1)方案一:厂方销售价格250万元,设备销售价格100万元,需按4%增值税率计算,再减半征收,按5%缴纳营业税。(2)方案二:厂方销售价格180万元,设备销售价格90万元, 免交增值税,但需按5%缴纳营业税。
2.纳税筹划方案的分析。阳光公司处置厂房和设备各方案现金流量见表4。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203-01
企业通过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投资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之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要对其价值进行分摊,即提折旧,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目前企业可以选择分摊的方法有四种: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企业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一旦选定,不得随意改变。《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对固定资产可加速折旧的范围加以了限定,规定只有满足要求的固定资产才能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对条例条件的固定资产可在申报纳税时自主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同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主管税务机关发现不符合加速折旧条件的,应进行纳税调整。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时,并不一定均按照税务处理的要求来进行,这样,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将存在折旧计提数与折旧的准予扣除数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与会计账务处理。
1 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1 企业会计采用折旧方法与税务折旧准予扣除要求完全一致
若企业采用折旧方法与税务处理要求完全一致,即:除了满足《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可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外,其余固定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那么,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固定资产折旧额将准予扣除。此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所得税》的要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因而,会计上不用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时,在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由于不存在折旧准予扣除而未扣除的项目存在,若企业不属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减免期内,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方面,也不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相反,若企业在减免期内盈利,采用加速折旧法,则会使企业将可以作为利润的部分作为折旧费扣除了,从而没能使这部分利润享受减免优惠,反而加重了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1.2 企业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并在申报纳税时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对固定资产可另速折旧的范围加以了限定,满足要求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双税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若企业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并在申报纳税时,对条例《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此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大于计税基础,会计上应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此时,在核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若企业不属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减免期内,不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若企业在减免期内盈利,申报采用加速折旧法,则会加重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1.3 企业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并在申报纳税时未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若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在申报纳税时,对条例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未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必然就放弃了满足条件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机会,在此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石不存在差异,因而,会计上不用确认相关的递延秘得税负债或递交国书延所得税资产。
虽然,无论采用保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总的折旧额是相等的,即都等于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勤,但由于加速折旧法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这样,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早期扣除的折旧额较多。正因为如此,若企业不属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减免期内,采用加速折旧法将使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进而减少企业的应纳所得税。由于存在货币的时间价值,前期少缴了企业所得税,就意味着少支出了资金利息,因而,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将使企业减少支出。可见,若企业不属于所得税减免期时,若放弃采用加速折旧法,实际上是放弃了享受延期纳税所带来的货币时间价值,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角度来看,对企业节支是不利的。当然,若企业在所得税减免期内盈利,放弃采用加速折旧法,则可以增大享受所得税减免的利润总额,从而可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2 企业采用折旧方法不满足税务折旧准予扣除的要求
对于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若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应进行纳税调整。此时,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小于计税基础,会计上应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样,在核算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时,若企业不属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减免期内,不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若企业在减免期内盈利,采用加速折旧法,则会加重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 税务筹划 合理节税
一、税务筹划的方式及选择
企业应尽量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来进行税务筹划,现在很多税种都有税收减免的条款,企业应具体分析自己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待遇,以实现合理合法的节税,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税种主要有营业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及租赁业务方面的增值税等,围绕以上税种做好税务筹划是建筑施工企业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税务筹划的好与坏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税务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钻税法漏洞及其他方法避税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在这种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强税法的学习和理解,对税法政策研究透彻,才能更好的做好税务筹划,为企业减轻税负。在利用私法的形成自由避税及钻税法漏洞避税时,企业应在事前做好充分的税务筹划,并保证各项资料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纳税调整的可能。
二、税务筹划的具体内容
在税务筹划中的三种形式中,三者追求的结果都是少纳税、晚纳税及不纳税,实行纳税业务最小化,同时从形式上都不违反税法,以此来维护纳税人的利益。但前二种方式由于纳税风险的不确定性,只能采用小部分来达到节税的目的,而税务筹划利用程度最大的应该是税收优惠,利用税收优惠避税首先要使自己的产业属于减免税范围,并得到有关方面认可,同时避税成本不能太大。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各个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各个省份对许多小税种的要求和规定都不一样,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差异,这要求企业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税务筹划。
(一)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在开发这些工艺技术的过程中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劳务费等各项成本,企业应完整、全面的收集整理并装订档案,应充分利用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来加计扣除或者多摊销,以此增加成本,降低企业税负。但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必须注重资料备案,研究开发费用形成的各项资料必须完整收集,在项目确认并经当地政府科技部门或经信委进行审核确认后,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备案。注意加计扣除政策只能在发生当年享受,年度汇算清缴后,不能在以后年度补充扣除加计部分。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又是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设备较多,固定资产金额较大,可以通过延长折旧年限或者缩短折旧年限而产生的时间差进行节税,比较成熟的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加快投资的回收速度,有利于前期的折旧成本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有能力扩大生产,加快设备更新。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企业不同的折旧方法带来的税收收益也不同,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企业应该选择能带来最大税收抵税现值的折旧方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三)分包抵税政策的合理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分包抵税政策来降低企业税负,不同地区的分包抵税政策不一样,分为总包抵分包和分包抵总包两种情况,但不论哪一种政策,企业应充分重视,严格控制劳务队伍资质问题,利用好分包抵税政策降低税负。企业所属项目在结算、支付分包单位工程款时,必须要求收款单位、发票出票单位、合同签订单位三方一致,切实实现抵税目的,降低法律风险,为企业节约税负,降低成本。
(四)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
个人所得税是关系到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税种,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使得个税最小化,从而进一步保障企业职工的个人利益,同时也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企业可以提高职工公共福利的支出,通过非货币性的方式进行支付,使职工的收入获得间接性的增加。例如为职工提供免费住宿、免费交通及免费用餐等。
企业通过均衡发放工资来降低个人所得税,通过合理分配每月工资收入和年终奖金收入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了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政府通过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予某些特定纳税人以特殊的税收政策。比如,免除其应缴纳的全部或者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
(五)财务核算中的税务筹划
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财务核算中应尽量做到合理规范,避免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项目大量增加,从而增加利润,加大企业所得税的支出。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计提1.5%的安全生产经费后,各项目一定要尽量把有关安全费用记录到安全生产经费,尽量做到计提数和实际数相同,避免纳税调整;其次,各项目应收账款避免出现坏账,完工项目结束后应收账款尽早要回,计提的坏账准备才能减少,从而纳税调整相应减少;最后,企业应注意各项成本费用节税点的控制,如: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等,把握后节税点,减少纳税调整。
篇10
关键词:会计处理方法;企业纳税;纳税筹划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目前,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趋势下,大多数企业靠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容量以获得竞争优势,但高税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成本。现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降低企业税负问题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无论家庭税收,还是会计处理,都必须做到的是在尽量减少企业税收的法律空间条件下,降低成本。企业如果想要立于竞争中的不败之地,它必须进行一个合理的税务规划,为自己减轻税收负担。
二、会计处理方法与纳税筹划的关系
(一)会计处理方法相关理论
1.会计处理方法的分类
(1)一般方法:包括收入确认方法,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外币折算的会计方法,合并财务报表方法。(2)营改增的处理方法: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账务处理惩罚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账务处理处罚。
2.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在应用会计方法之前,处理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先弄清楚经济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解决的方式与途径。
(二)纳税筹划相关理论
1.纳税筹划主要方法
目前,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包括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转移税负,税收延迟,减少或控制纳税人的税基和选择的身份等等。
2.纳税筹划的具体操作
(1)要充分的对企业的基本财务情况以及税务情况进行搜集与整理。由于税务规划实行先行税收管理办法,所以一定要提前进行税收筹划,对运营商的收集和整理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2)对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的期望和要求有充分的认识。不同的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预期有所不同,所以税收筹划运营商需要深入了解纳税人的具体要求。
三、纳税筹划的具体应用
(一)存货计价方法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纳税筹划中的应用
通过对具体概念和选择方法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的关键问题是,税收筹划的成功在税收筹划的会计处理中的合理应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计处理采用以下几个方面,并在税收筹划中产生影响。
1.会计存货计价处理方法在纳税筹划中的应用。在企业的生产和操作过程中,存货是必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存货生产过程中对企业的销货成本、财务状况和财务状况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的是存货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工和消耗的材料所产生的费用。如果库存评估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增税的情况发生。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税收筹划的会计处理应考虑产品的材料价格的变化。例如:当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果合适的话,使用后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期末存货成本,从而使相应的纳入企业的计算得出的所得税的份额减少,我们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税务问题。相反,在产品中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如果估值采用先进先出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税务规划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期末存货的价值,提高成本效益,并最终实现降低所得税的目标。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税收筹划中的应用。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内定义的,是按照一定的折旧费用进行科学评估的计算方法。折旧费用是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筹划是一个重要的武器。在这个阶段,中国经常注重追求税收的比重,税率每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企业通常选择加速折旧的方法。加速折旧法能够促使企业在最初的年份中提取的折旧较多,后面的提取折旧较少。
(二)案例分析
伊利集团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纳税筹划分析
自2003年以来,伊利集团的实力一直是中国的乳品行业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其稳定的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使他成为行业的代表。根据2009年到2013年伊利集团的利润表,数据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净利润也在逐年上升,这就说明企业采取了合理的营销策略,正当的管理。
下面的分析是从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伊利集团如何进行税务规划和管理流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分析。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根据比例税率对收入的环境,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要充分考虑,可分为两种类型变化的税收筹划业务的影响,两类市场价格走向:价格继续上涨,价格继续下跌。如果伊利集团选择了后进先出存货计价方法,使得库存减少结束时,销售成本增加;如果为了减少企业的利润和亏损,最终使企业所得税税负减轻,伊利集团可以选择后者,即用先进先出法。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在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前,要认真分析这种折旧方法会带来一种怎么样的税收筹划的好处。对于伊利集团,缩短固定资产折旧,这样就可以加快固定资产,递延纳税成本的回收。根据分析,使用直线法获得的量是显著大于双倍余额递减法而得到的量的。累计折旧多,当年底到固定资产核算时,信贷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也相应增加,从而转入当期损益的成本会增加,支付税收减免,对因此当它应降低税额。所以,伊利集团采用年限平均的折旧方法。
四、对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与纳税筹划的相关建议
公司在使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税法的强制性
必须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税法的强制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二)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纳等关系
税筹划并不代表偷税、漏税、逃税等,纳税筹划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属于节税的。因此,企业是应该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的,这就需要选择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税收筹划的目的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和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结束语
各种税务规划和核算方法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以不同的税收筹划的结果形式存在将体现在对不同会计方法的选择中。合理与否直接决定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怎样的合理的方法对税收进行筹划,税务策划的最终效果和会计处理的实施中被选中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税收筹划需要扩大社会影响力,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和税收法律法规。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税收筹划,税务筹划是企业在行业中竞争的表现,政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政府还应该增加税收策划宣传,通过各种手段,让广大市民认识到法律的有效许可的范围,从而维护自己在税收筹划时的合法权益。税收筹划需要扩大社会影响力,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和税收法律法规。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税务筹划中的运用[J].财税研究,2014,(23):218
[2]赵薇,钟骏华.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应用[J].社科论坛,2014,04(56):139-140
[3]万理.浅谈会计处理方法与纳税筹划[J].财会天地,2012,01(38):63-65
[4]高润琛.纳税筹划中会计处理方法探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行业探讨,2013,(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