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教学反思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1

一.说说经验

1. 乐于折腾不畏难

今年教研室要求我们第一个学期基本完成两本书的教学,我觉得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做法。这就势必驱使我们要动脑筋想新的办法,在课时数不增加但教学内容增加了两个单元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今年我们就特别在如何整合上下功夫,并且精准把握新授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做到夯实基础、详略得当。事实也都证明:因循守旧,只能停滞不前;乐于折腾,才能走得更远,看到更美的风景。

2. 用实验吸引眼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学生眼中,实验的,就是有趣的。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这份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的喜欢越陷越深。除了课内实验,我们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实验,学生初学化学,我们可以降低实验的难度,帮学生找寻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鼓励他们实验,激发探究欲望并记录过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机会自己琢磨着去探究,学生慢慢地就会走入探究的轨道。爱琢磨的老师也会培养出同样爱琢磨的学生。

3. “渗透”与“舍得”

经验告诉我们: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用他们的视角去看问题。

我们有时很生气,但学生做错的背后很可能是我们没有做足“渗”的工作,却急于达成“透”的效果。所以,不急于求成,甚至允许学生暂时的“慢”,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胆识和胸怀。

探究教学、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有很多教学方式方法,我们不是不认可,而是不肯花时间来做。我们应转变课时观,其实,舍,才能得。无论新授还是复习阶段,我们都应舍得用各种方式将一个重要知识或者易错知识彻底渗透。

4. 常规工作精细做

虽然备课组只有两人,但是我们的集体备课一点都不含糊。我们取长补短,备内容、备方法,正所谓“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课堂上我们始终保持激情,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提高学生思维的参与度,确保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张弛有度,无开小差、打瞌睡的学生。

关于作业,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较多一部分学生都会首先做化学作业,因为我们每晚的作业不会超过二十分钟,每个双休日的作业也不会超过四十分钟,也许这也是保持兴趣的一个做法。但我们的家作绝对是精心挑选的结果,布置之前,我们自己会以学生视角认真先做一遍。批阅过程中,重视记录典型学生、典型错误,做到针对性讲评与辅导。非典型性错误,为节省时间,有时会将解题分析以书面形式写在学生的错题旁帮助其订正。也曾是一个学生的我觉得学生是会很重视老师在本子上留下的字句的,哪怕是只言片语。总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是否独立认真是我始终最为重视的两点要求,一刻都不得放松。

二.反思不足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较早提到了人要学会反思。荀子在《劝学篇》里面曾经说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提倡通过每日自省吾身,也即反思自己,来达到“则知明而无过矣”。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认为”反思是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这些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即是反思”。20世纪90年代,反思性教学在我国掀起了热潮。

一、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所谓反思,是指立足于自我之外去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一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实行反思性教学可以把曾经的理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教学,并且有针对性地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反思性学习是相对于反思性教学而言,是从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为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很有帮助。

反思教学的特点是自主性、合理性和情境性。现代社会尤其强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高中化学教学中,同样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性。反思性教学特点的合理性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反思中一定要尊重当时的时间、地点、情境及当时的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理性的科学合理的分析,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让我们的反思起到真正的效果,才能让所经历过的事情变成有用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反思性教学的情境性强调的是,不论什么事情发生的什么结果都和当时情境和提供的条件有关。我们在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要考虑到当时所存在的环境。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严格按照书上的程序做实验,结果实验的结果跟书上例题实验有差异。对应这种情况的反思,我们就要严格考察当时做实验的每个环境,哪怕是当时空气的湿度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反思教学的情境性就严格强调了这点。反思需要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当时的情境。

二、反思教学的三种形式

1、诊断性反思。诊断性反思指的是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之前,教师通过提问、练习题、实验等方式,诊断一下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化学学习习惯、化学知识结构的构成。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诊断,教师可以对准下药,有的放矢,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化学学习思维和习惯,扩充化学知识储备。

2、形成性反思。形成性反思是指学校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化学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形成性反思,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教师要对课堂信息的及时监控和调整。监控和调整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对知识把握程度,包括学生做实验时的实践能力程度。

3、总结性反思。总结性反思强调每次教学完毕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的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施展、教学的结果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反思,并且根据教学后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有针对性地总结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包括促进教学效果良好的原因和导致教学效果很差的原因。总结性反思可以是对一堂化学课堂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一段时间的化学教学的总结。

三、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注重运用三种反思教学形式。对所任教的高中化学课程进行反思。

1、课前诊断性反思中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前诊断性反思教学除了通过提问,练习题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应该针对所了解的情况,对应课堂教学目标有准确地设定。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目标如何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揉合在一起。对于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班级,尤其在教学目标中多加一些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对于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班级,我会在教学目标中增强能力目标的分量,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我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教学兴趣,我就通过人类社会中,各种金属对社会的促进所产生的作用为出发点,让学生对各种金属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一一讲解,学生们不仅仅了解了各种金属,还在金属资料收集活动中,学会了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等精神。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关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较高的要求,稍微不注意,学生就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作为一个优秀得化学教师,必须懂得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呢?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在让学生比较钠、铝、铁金属活动性时,首先回忆初中学过的金属活动顺序表,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这些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所以,在高中知识的传授时,我们要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又例如,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得氧失氧的反应,而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不再是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而是从得氧失氧的反应中找出更深刻的规律,应中氧元素和另一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而在高中化学的课程中虽然没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但是只要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局限于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得氧失氧才是"高中课程中的概念更全面具有普遍性。所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状态的反思和把握。

3、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的反思是反思教学中的两个方面。教师的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会反思的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来对学生进行反思教学尤为有效。例如: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己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并不停地冒着气泡"十时多突然从铁桶内蹿出亮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不仅是市民们会有这个奇怪的想法,学生们也有。当我把这个案例引入课堂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答案。这为我接下来讲《金属钠的性质》做好了很好的铺垫。随即,我与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钠在水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恍然大悟。

化学反思性学习实践表明:化学教师的反思应该成为一个习惯,教师更应该考虑到反思性教学的成效,教师的反思要注意与学生的反思同步进行,甚至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学生要学会改变以往的学习思维模式: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学习理念,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生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45,3,47-49.

[2]季月丽.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篇3

一、教师授课反思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一节课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用具、作业反馈等方面往往都有独到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有趣的导言、简洁明了的板书、直观的演示、引人如胜的巧妙之处、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的处理、瞬间产生的灵感等等,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课堂上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及时归类、整理、总结,长此以往,经验越来越丰富,教法就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完成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

2.查找失败的原因。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有时总会有感到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课甚至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若课后不及时总结经验、冷静思考、仔细查找不足甚至失败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特别是演示实验,那么在下次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可能故态重演,重蹈覆辙。事业成功道路上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满足和不求上进,只有不断战胜自我,才能走向成功。“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吃一堑长一智,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总结下次再教此内容的想法和建议。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教师在教完某一节内容后,必然有许多体会和想法,这实际上是教中的灵感、教后的收获,是实践的结果,是宝贵的财富。若及时反思并记录下来,就会成为法宝,成为提高课堂效益的保证;反之,则会成为过眼云烟。

二、学生的学习反思

1.反思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情况。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情况包括: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爱好,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所提的意见、建议、希望和要求,学生在某具体问题上发表的独特见解,等等。这是学生针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受,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并记录,必将为日后的教学设计、教学法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反思学生的思维情况。包括学生在此年龄段上思维的特点、对事物认知的程度以及思维能力等。把这些如实记录下来,一定能成为教师日后教学参考的第一手借鉴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反思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包括平时提问、测验和当堂达标等,尤其是每次考试后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总结对策,以备实际运用,这样才能如期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向他人学习反思

1.自己反思他人。就是通过说课、听课、观摩、优质课、参观等形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对高素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剖析、整理、归纳、总结,为我所用,如CAI课件等方面。

2.请别人反思自己。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平时应多邀其他教师随堂听课,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出现的纰漏,请听课教师如实指出,并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改进的依据。只要长期坚持,对化学课堂效益的提高、对自己教学素质的提高等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四、教材教法反思

反思教材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适应;反思教材体系的安排是否合理;反思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思维性、趣味性和育人性是否兼顾;反思教材的问题和错误,特别是对新教材编写、安排的建议;反思教学设计哪些符合学生实际,哪些不受学生欢迎;反思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随时会有最佳教学思维、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及时反思并记录下来,就能积水成渊、积土成山。

五、教学改革反思

对运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及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小型的教学改革,如多媒体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等,要进行及时反思。改革者的时效性、实用性如何,是否适合本年级本章节内容或适用于某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优点有哪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成功和得意之处在哪里,有利于学生哪方面的发展;存在哪些不足,今后应如何改进等等,对以上这些情况进行反思,非常有利于新理论、新观念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始终处于一个动态更新的状态,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总之,教学反思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贵在重视,贵在落实,贵在及时,贵在坚持。长此以往,化学课堂效益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自身的素质更能与日俱增,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篇4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化学;有效教学模式;构建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与核心,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成为研讨和实践的热点,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在化学课堂上,实验是最为直观的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之一,它能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恰当地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2.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情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建立起一个动态学习环境。使得一些难以描述的现象得到清晰、直观地呈现。

3.通过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吃穿还是用行,都有化学物品、化学知识的元素在里面。教师可以从身边的社会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注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物质溶解性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糖、酒、醋等物质创设学习情景;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塑料盆、胶鞋、汽车轮胎等;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

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物品创设学习情景,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同时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实现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真正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1.发挥老师主导作用

构建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模式必须避免过度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一般来说,教师“讲”与学生“学”的时间比例应该控制在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之后,可以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书上的例题自学,学生遇到问题时,加以点拨,然后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采用此法教学时,关键之处就是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让问题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除了利用常规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之外,还可以将教学内容、知识点设置成引人入胜的问题,利用问题主导课堂,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相互讨论、交流;或者采用探究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猜想假设,探究验证,获得结论并进行拓展应用,从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内容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教学;简单易行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一个单元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利用尝试、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还能让学生产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引发师生或生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便逐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顺利实现课堂的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三、共同反思 提高效率

反思能促人进步,教师的教学如此,学生的学习亦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经常自己反思,及时总结亮点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反思,使他们回忆所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梳理和回顾,使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1.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几乎所有教师都始终在追求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非常关键与必要的。具体而言,教师的反思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教”前反思。认清自己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设计,避免无效教学。二是“教”中反思。针对各种课堂生成及时反思并适当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教”后反思。回顾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总结,弥补不足并逐步构建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等问题,不断地进行思考,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逐步改进,才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反思

对于学生的反思,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引导:

一是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得既轻松又有成绩,此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学知识不能一蹴而就,应做好“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等。

二是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追问:这道题我为什么能做对?以后遇到类似题目自己还能做对吗?这类题的解题规律是什么?这道题我为什么会做错?今后怎样才能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通过不停的追问,学生逐步学会反思,得到自身的发展。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教学中呼唤着效益,强调教学效果,并不断探索,寻找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因为我们知道:教学,只有按照有效模式进行,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荣国.如何利用多媒体创设化学教学情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05)

[2]郝勤.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J].求知导刊2015(02)

*本论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题名称:新课标下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5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思想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学生是参与化学学习的主体,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对化学的教学形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讨论,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一、实现教师的自我升级

教师在新课标中被定义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的责任是在适当的时机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知识。从表面上来看,教师的课堂地位似乎是被削弱了,但在更深层次上,教师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引导到正确地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去,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教学策略能力及课后反思能力。

1.提高教学策略能力

在新课标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很多教师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一面,而这一问题所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教学策略能力的欠缺,不能够根据新课标教材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因此,要想提高新课标的改革效率,就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能力。一般而言,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能力,就是要抓好教师对于以下几方面知识的掌握,即新课标高中化学书本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知识、基本教学手段即教学方法的知识、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的知识以及教育环境的知识。

2.提高课后反思能力

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在总结中前进,而这个总结的过程,多是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反思所得到的结果。因此,要实现教师在新课标引导下的自我升级,就必须首先做好教师的自我反思工作。当然,高中化学教师在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于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同时也要兼顾对于其他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这样才能够兼收并用、少走弯路。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条件,明确学习的任务要求,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表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以“学”为中心,以“教”为辅导,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为学生留下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机会,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钠、铝、铁等金属物以及金属化合物知识,让学生讨论几种金属物质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了解这些金属与水、氧气、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最后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教学的各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

新课标指出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灌输思想,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而学生也要积极解决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要不怕提问、不怕被质疑,相信自己。注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师生可以互换角色,互相提出问题让对方解答,这样可以增进师生友谊,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

四、运用化学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

掌握知识化学中的专业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晦涩难懂,新课标不主张僵化、机械记忆基本概念,而是要教师寻求能让学生加深记忆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实践课程进行教学,采取分组的形式做化学实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操作环节,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自己发现规律和验证结论。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观察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并且可以定期举办化学比赛,激励学生参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教学质量。

五、在新课标的化学教学上,可通过各类优辅差工作的开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可针对成绩较优的学生开始一个兴趣活动小组,针对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开设一个辅助小组,从而能够照应到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度设定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从而保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越学生的互相合作。此外,教师一直都是教学活动中的操控者,对学习气氛有着直接掌控。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胜任课堂的主体地位。因此,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堂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化学作为重要学科必须得到积极有效的开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成为了保障高考成绩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新课标下做好高中化学教学的必要性,采用积极措施,切实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军亭;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街接策略叶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年06期

[2]高红菊;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标下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田;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4期

[3]梁发慧;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田;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优质课;反思;实验

去年我县初中化学优质课比赛中,我有幸被聘为评委,通过现场听课、阅读教案、课后评课、与评委交流、听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受到很大的启发,有了以下的几点反思,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生信息反馈一:“这一堂课太扫兴了!参与实验没机会,我们只有旁观的份。”

反思一: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不该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次比赛的课题中都涉及很多实验,教师们也精心设计了许多实验。特别令人满意的是许多教师都能利用实验来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了。比如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题的第1课时,教师设计方案遵循了“现象性质用途,从实验现象得出性质,又由性质得出用途”的原则。于是教师上课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逐个演示实验,先演示二氧化碳能使蜡烛火焰熄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由此性质可以知道二氧化碳具有什么的用途。然后教师再演示下一个实验,学生再得出另一个性质和用途。演示完实验,也就学完本节课的知识了。最后写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教师的逐一演示、分析、归纳,学生学到的知识条理清晰,整个关于二氧化碳的基本知识体系也完整。但这一堂课最大的缺陷是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学生仅仅是听、观察、回答,没有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知识往往是惰性的,很难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如果

教师平时对学生多些研究、了解,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多替学生着想,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乐于探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探究的机会,在探究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实验的乐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教学或许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信息反馈二:“这一堂课眼睛特别累!老师整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这种课让人眼花缭乱,节奏太快,记不了笔记,课后脑海里一片空白。”

反思二:多媒体教学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而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等同于新课程改革。

本次比赛中教师们都利用多媒体教学,都设计精美的课件,有的课件很实用,以其生动、直观等特点,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也有些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不用多媒体不足以体现新颖,过分地抬高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认为凡是公开课必言多媒体,不少优质课比赛也都以此为首要条件,不用多媒体就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甚至有的完全以课件代替教师课堂教学,连实验也用课件代替了,盲目崇拜多媒体、依赖多媒体,抛弃了课堂教学的真正含义。

我们知道,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弥补硬件的缺乏,模拟危险性较大的实验,让化学课堂环保化、高效化。但多媒体课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些传统的教学方式生动、直观,节奏适度,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本次比赛有的教师忽略了板书,有的板书只有标题几个字,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甚至个别的教师全不板书,上课就是读课件、讲课件,学生眼睛很累,节奏又快,很难做笔记,课后脑海里一片空白。

多媒体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而仅仅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等同于新课程改革。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地域特点使用多媒体,把课件用在刀刃上,使用课件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使用课件是为了服务于教学,而不是借此来哗众取宠,装点门面,显示制作者的水平。因此,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能否用课件,该用在哪个环节上。(2) 使用课件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3) 制作课件要简单明了。总之,我们要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利与弊,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学生信息反馈三:“真遗憾 !这一堂课我们觉得知识很零乱,教师没有总结,学什么不太清楚。”

反思三: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认真的归纳总结,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之完整化、系统化。

本次比赛中,有的教师表现得很完美,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根据讲课的内容,结合学生参与探究的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师生共同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认真的归纳总结,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给学生对探究的零散、片面的认识完整化、系统化。但也有不少教师没有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及时总结,没有使学生的知识完整化、系统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成熟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时间没有把握住,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有的教师勉强把课讲完,有的甚至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下课铃一响匆匆结束,课后学生觉得知识很零乱,心里没有底,不知道学了什么。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不会满意的。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总结、研究课堂总结的技能,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最后几分钟的作用,努力在几分钟里做出新、奇、乐的文章来。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

综合以上学生反馈的信息,可见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对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改变旧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反思中改进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有效的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温明荣.初中化学教学法初探[J].成功(教育).2009,10.

篇7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素养迅速提升,也是新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有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问题进行改进、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对教学经验进行积累,教学反思的一次量变到质变、全面性、系统性的教学改革.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巩固科学的、实用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自我提升的能力培养,有助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师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经验化、格式化教学.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反思作简要阐述.

一、教学手段的反思

1.反思传统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听”为“学生主动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变化和现象也是最能提高学生求知欲的一帖良方,化学老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课本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多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但是有些实验操作繁琐耗时、现象效果不明显、实验注意事项不突出、危险性不可控等.对于这些实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CAI动画、录像教学的方式,简洁直观、重点突出地把这些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对于如甲烷和氯气的反应、苯和液溴的反应等这些现象不明显、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均采取录像技术演示,对重点操作进行强调、备注,使学生既体验了实验,又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侵害,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基本概念、微观结构等抽象知识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对电子云的描述,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方式,这样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对于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两个概念,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学生通过直观的变化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纳出两种反应类型的实质变化规律和区别;通过动画模拟聚合物的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对小分子和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2.反思课本实验操作,简化、重新设计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的反思重在对课本实验的重新加工和设计,使化学实验操作更加简洁、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结论更加突出.例如:对于原电池的实验不仅仅只有设计水果电池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通过自制原电池装置触发一些简单的用电器运转,如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子音乐盒的工作等,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相互转化的知识,课本采用的是化学试剂的相互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说明相互转化过程,实验效果相对单薄.而我通过简单的小魔术“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深入浅出的使学生了解了亚铁盐和铁盐的相互转化过程;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快慢的比较,课本采用的是利用气球袋装的方式进行比较,而笔者简化为用尖嘴玻璃管深入洗涤剂中,通过比较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多少.如何对课本演示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趣味性实验,这对化学老师的技能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反思学生课后作业,编制、精选试题

针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如何精选课后作业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至关重要.教辅资料的市场化经营给我们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不乏有许多品质低劣的教辅资料充斥于世.随着电子编辑技术的普及,编辑试卷和课后作业早已不是件难事.课后作业的反思重在教师精心选编试题,控制试题的难度,提高试题运用的效率,编辑符合学生学情的课后作业也是教师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课后的反思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教学过程中有些个人的心得体会或是疑问是经常的事,而名师和庸师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是否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是否对自己的心得体会或疑问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疑有悟、揣摩研究,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炼至理论的高度,形成自己的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素养提升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2.公开课的反思

通过别人公开课的观摩和自己公开课的课评分析,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身教学某些方面的不足,既是迅速提升自我素养的捷径,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方面.通过参加和观摩优质课大赛、分析名师、专家的特色课例,结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认识,找出自身差距并弥补不足.在听课记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平和、求实的心态,课后积极与授课、评课老师交流,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

篇8

关键词:中学化学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不断摩擦、不断相互妥协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和学生的不断接触中逐渐地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求适应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用一句传统的话,就是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反思,并积极做出理论创新和实践。所以,在教学中,知识储备固然重要,经验丰富更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渐地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教学特点,并使其最终成为自己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功底扎实的教学技能

任何一门学科都非常重视基本功,若没有功底深厚的基本攻,那所有的技巧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中学化学教学更是如此,良好的教学技能能让课堂进行得顺畅自然,简洁而高效。

首先,准确简明的语言。化学学科有着严密的逻辑和规范严格的科学性,是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需要准确的语言描述,任何词语表达的失当都可能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错误。如试验的操作过程,其描述语言不仅要用词准确,还要层次清晰,顺序正确。当然,就课堂语言而言,教师还应该做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

其次,精当形象的板书。毫不避讳地说,在电脑逐渐渗透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电脑,而疏远了汉字书写,不仅对书法练习忽视,就是简单的书写也越来越生疏了。许多老教师都能够写一手漂亮的板书,在教学比赛中往往让人眼前一亮,取得先声夺人之势。而现在的教师却很少有这样的亮点了。在不得不接受这个客观现实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弥补,在板书的设计上多费些心思,书写要工整、清楚,设计要实用,布局要合理,若能学一些简笔画做为补充就能够让课堂更加有魅力,学会如画试管、烧杯、酒精灯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装置的简图,这对教学效果的增强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再次,熟练、规范地使用教具。化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对教具和实验仪器的功能应了然于胸,操作和使用时应轻车熟路,规范得当。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面对学生家长对学生成绩的渴求,教师必须不断锻炼各种教学技能,增强教学的基本功,提高综合素质。作为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我们还应该不断汲取新知,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及时把最新的信息和教学方法带到课堂上来。

二、生动实用的教学方式

基本功是内功,也是每名中学化学教师都需要的基础技能,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更显教学水平的套路。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情况、生动而且实用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化学课效率的主要方式。

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中学化学课程中各个模块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价值和意义,并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统筹兼顾,面向全体学生,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出更高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加强课后辅导,避免整体成绩两级分化。

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现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师所扮演的是课堂组织者的角色,而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优秀的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地走入知识的深处,让学生不仅动口,还要动手、动脑,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才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推理、整合,亲自体验到化学实验的过程,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

再次,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可资利用的资源和手段,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了物质准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收集信息,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那些抽象的不易用语言描述的化学概念,这不仅能够增强直观性,还能够让课堂更加的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课堂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学会反思

教和学的过程都需要反思。教师利用教学反思来审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科知识的总结和概括,通过反思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经验。反思是教师学习提高的主要手段。反思还可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很多人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认识。

教师不仅要学会反思,还要帮助学生认真的反思。这里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自身学习的反省,看自己是否有懈怠,是否有偷懒不能坚持的时候。二是对学习方法的反思,看自己最近所坚持的学习技巧是否能够适合当前的学习。学习是经验性的积累,但是也不能够走入经验主义的狭隘道路上,应该通过不断的反思来适时地调整学习技巧和策略。三是对化学知识本身的反思,换句话说就是对知识的及时复习和总结,是对知识的反刍,这往往能够让学生温故知新,获得新的体会和认识。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为学生了解自我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及形成过程、思维方法进行反思,总结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还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学生培养起独立学习的信心,给他们在方法和技能上进行指点,让学生做一个能够用理智支配自己的人,养成温故知新,不断反思自我的自我管理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新.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探讨[J].软件,2014(4).

篇9

一、实现教师的自我升级

教师在新课标中被定义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的责任是在适当的时机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知识。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课堂地位似乎是被削弱了,但在更深层次上,教师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引导到正确地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去,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教学策略能力及课后反思能力。

1.提高教学策略能力

在新课标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很多教师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一面,而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教学策略能力的欠缺,不能够根据新课标教材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因此,要想提高新课标的改革效率,就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能力。一般而言,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能力,就是要抓好教师对以下几方面知识的掌握,即新课标高中化学书本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知识、基本教学手段即教学方法的知识、每个学生学习特点的知识以及教育环境的知识。

2.提高课后反思能力

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在总结中前进,而这个总结的过程,多是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反思所得到的结果。因此,要实现教师在新课标引导下的自我升级,就必须首先做好教师的自我反思工作。当然,高中化学教师在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于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同时也要兼顾对于其他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这样才能够兼收并用、少走弯路。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条件,明确学习的任务要求,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表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以“学”为中心,以“教”为辅导,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为学生留下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钠、铝、铁等金属物以及金属化合物知识,让学生讨论几种金属物质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了解这些金属与水、氧气、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最后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教学的各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

新课标指出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灌输思想,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而学生也要积极解决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要不怕提问、不怕被质疑,相信自己。注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师生可以互换角色,互相提出问题让对方解答,这样可以增进师生友谊,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

四、运用化学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化学中的专业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晦涩难懂,新课标不主张僵化、机械记忆基本概念,而是要教师寻求能让学生加深记忆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实践课程进行教学,采取分组的形式做化学实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操作环节,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自己发现规律和验证结论。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观察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并且可以定期举办化学比赛,激励学生参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教学质量。

五、通过各类优辅差工作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针对成绩较优的学生开始一个兴趣活动小组,针对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开设一个辅助小组,从而能够照应到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度设定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从而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合作。教师一直都是教学活动中的操控者,对学习气氛有着直接掌控。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胜任课堂的主体地位。因此,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堂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化学作为重要学科必须得到积极有效的开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成了保障高考成绩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新课标下做好高中化学教学的必要性,采用积极措施,切实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军亭.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策略.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06).

2.高红菊.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标下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梁发慧.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9).

4.王冬.新课标下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策略和途径、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5).

篇10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收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形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思维情性。《纲要》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更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走出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很多教师未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课前反思: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课前反思很重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反思主要反思过去的得和失。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工夫让学生掌握它。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其实是我们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你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你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你就得改,就得变。我们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我在教学中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形成“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魏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绝活”,就是“商量、商量、再商量”,什么都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留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全都商量着进行。这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主习惯,也是他在教育教学中刻意追求的境界。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因此我们要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2.优化教和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赋予我们课堂教学全新的使命。据科学测算,现代学校只能使学生获取一生所需知识的15%左右,因此就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程度。

3.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教学中学生不合作、不理会,启而不发是常有之事。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上,要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中的模块教学,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