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篇1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道德观; 价值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84-02

一、核心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 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 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 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1]“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2]

有学者指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至少包括这么几个内容:对产权的尊重、对帕累托改进(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机会均等和是非观念等”[3]。有的学者提出“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或东亚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淘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 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人权意识等等整合起来”[4]。有学者认为, “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5]有学者指出, “正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6]。还有的学者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7]。

综上所述,学者们的阐述都离不开“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国在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沦丧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在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价值沦丧、过度消费、生态破坏等现象。“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以一种合理、合法、合乎道德规范的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被忽视了”。[8]物质生活富裕的另一面是享乐主义;市场竞争的另一面是拜金主义、人际关系的冷漠、人性的扭曲;崇尚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另一面是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形式主义的泛滥,以及对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的忽视与贬斥。现代社会正在呼唤仁爱、和谐、诚信、节俭、协作等传统美德。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都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强道德观教育迫在眉睫。

2. “”的阴影并未消失,传统文化复兴难度较大

“”十年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摧残,对腐朽思想的强化,以及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过程中对西方理性主义、人本精神的盲目崇拜,一味凸显主体地位,致使人们把追逐个人眼前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诉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

3. “大众文化”悄然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作为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通过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商品广告等大众传媒形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大众文化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混乱的人生观价值观、哗众取宠的低俗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三、以道德观为突破口,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整合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我们进行道德观整合迫在眉睫是由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道德基础,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道德观的支撑,当代社会的道德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等原因。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因此,从道德观教育入手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1. 为道德立法

一方面,要定义我们的道德标准,用法律法规来明确它。道德观体系主要包括伦理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自由、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真、善、美等,其功能在于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并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守则。”[9]

另一方面,用法律法规强制道德标准的执行和统一。如新加坡的“鞭刑”,随地吐痰不仅要罚款,而且还要让你受皮肉之苦,还要让你在众人面前丧失尊严。没有人不愿意做一名道德修养水平高的公民,但是法律可以让这成为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在法律的高压下,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可以预期的。当高水平的道德标准成为大家的习惯时,道德标准内化到公民内心,法律也就成了象征,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2. 重视家庭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

“家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依然是当前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源始性价值始点,它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难题的切入点。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原点,但绝非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发展的价值源泉。”[10]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但在目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使传统的家族本位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市场经济使伦理经济时代的人伦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理性主义作为中西方文化撞击的必然结果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重要结构”[11]。家庭结构的变更和西方理性主义的侵入正威胁着中国人的精神命脉。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用社会主义的家庭伦理道德来教育和要求下一代。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在家庭中人人都应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彼此关心体贴,男女老幼都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和基本权力。另外,在家庭伦理道德中遵守性道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家长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使家庭和睦幸福。

“国民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审美意识、理想信仰等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上所呈现出的整体性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是反映国民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的标志。”[12]学校是国民精神教育的主战场,国民精神教育对公民素养、公民道德等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

加强国民精神教育,首先,政府要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应给予足够重视,从政府投入到管理机制进行倾斜式重点保障。第二,适时革新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对传统道德和文化内涵进行时代重构,建立现代性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第三、按照受教育者的道德人格成长规律特别是思维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逐步培育学生的国民精神认知能力和践履能力。第四,重视对逆向精神行为的有效纠偏。第五,加强对教育效果的评估。

4. 加强媒介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

在这里将媒介分为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偏向于‘传者’的权力,”而“网络媒介则强调传授之间的互动”。[13]

传统媒介(电视、报纸、广播等)的公信度是长期实践在受种中积累起来的,权威性是其最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塑造和树立道德模范,并强势推出,对国民造成正面的影响;也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展开对突发道德事件的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国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网络媒介就是指借助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的平台。我们利用网络媒介进行道德价值观的传播时应该广泛涉及各种技术组合,如网站、电子邮件、FTP、聊天室与BBS、ICQ、博客等,采取游击战术,同时又必须集中在各种组合中较有影响力的据点进行持久战。我们的传播者要在宏观上把握,及时发掘新事件的道德传播价值,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要始终如一、无处不在的进行。

四、结语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有一个突破口。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我们最终要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合教育格局。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承载的道德教化功能只有相互衔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道德价值观实现整合的目的,从而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斌,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 2007- 02- 13.

[2][7][9] 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 张维迎.和谐社会需要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中国企业家,创刊 20 周年特刊.

[4] 郭齐勇.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0(4).

[5]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6]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04-11.

[8] 徐嘉.市场经济与传统伦理的创造性重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3).

[10] 许敏.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源始性地位[J].学术论坛,2005(3).

[11]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生态市场经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18-05

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指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就是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体制。

1 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实现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了,并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我们按照《决定》规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又取得了新进展。这些表明,自党的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它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是近2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却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际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基本上没有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它的弊端日益强化,其粗放程度不断加深。这种“高开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使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高的自然生态代价和人与社会代价,导致今日我国“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积重难返的严重问题。其体制根源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与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尚未形成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的可持续体制机制。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的。由此决定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根本一致性。因而,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应当是同步运动中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比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艰难得多,时间要长得多,是难以达到同步运动的。即使是这样,两者也不应发生逆向运动,至少也应当是同向运动。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逆向运动: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确实是“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并增值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未能推进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与弊端获得了充分表现,导致自然生态、人身生态、社会生态的全面恶化,以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重大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物质生产力增长,确实是“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的衰败。尤其是我国经济快速高速增长过程中过度的资源消耗,过大的环境污染,过重的生态伤害,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与生态赤字扩大同快速积累的经济增长之间严重失衡,经济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矛盾加深,极大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撇开社会制度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都属于传统经济体制,它们都是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基本上都是以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物质财富无限增加为目的和动力,并且把实现这一目的视为传统经济体制运行的最高原则。因此,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消耗资源环境与掠夺生态的基础之上。因而,与传统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传统经济体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10多年来,两个根本性转变逆向运动的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窠臼,也就是说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一是不仅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对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目标的盲目追求,而且还为其提供了某些制度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为9.6%,从2002年至2007年GDP增长都超过10%;为盲目追求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的“极端发展主义”盛行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与传统经济体制的扩张机制相结合,使我国经济发展没有改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那种数量速度型、外延扩张式的老路。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抑制这种盲目数量扩张的制度和机制,显得勉为其难与无能为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二轮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付出了高昂的沉重的代价,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国民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民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加深,使我们探索的新型工业道路并没有改变我国在传统工业化老路上前行的步伐。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克服传统工业化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显得无能为力。

(3)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都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因此,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以生态与经济的脱离和对立为特征。它不仅没有保障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更没有为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保障,由于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必然引起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创造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削弱生态生产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从而导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就是没有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这个根本缺陷。没有解决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尖锐矛盾问题。在创造经济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日益富裕的同时,削弱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环境掠夺型的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初步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带有这种传统体制的痕迹,还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和对立的特征,实际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一种非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只是相信市场力量,尊重市场原理而不尊重生态原理,尤其是无视生态可持续性原理,使当今自由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将会导致现代市场经济崩溃。于是,他引用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的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当今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时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应当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实现环境掠夺型经济体制向环境保护型经济体制的转换,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2 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从而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反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它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从发展趋势上讲,生态市场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如果说,现存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那么,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因此,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战略任务。

(1)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

首先,在马克思学说中,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不仅为当今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是因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理论,其根本精神在于不是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的和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视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而且阐明自然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揭示了客观世界是由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发展就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是如此,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地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把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界定发展的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个基本要素发展构成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为不依赖外部环境,其交换及运动发展只是在经济这个封闭系统的内部进行,因而可以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限增长。这就使得传统经济体制既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又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并使其本身具有“反生态”和“”的性质,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理论牢固地建立在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真正成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其次,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系统中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源泉。因此,生态环境已从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这是生态环境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基本结论。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再次,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使我们党最终确立了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并要求形成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根本点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化”、 “体制化”,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和与它相适应的可持续经济体制,它们不仅反映经济学的真理,而且反映生态学的真理。

(2)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首先,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使当今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二是经济目标的人性化,三是经济形态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这三大历史潮流的有机统一,是21世纪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事实表明,能够适应三大发展趋势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是一种既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能够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和生态向度及其统一性,突显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和人与人协调和谐的根本精神。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才是最根本的经济生态化、人性化、知识化的真谛。

其次,无论在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稀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着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布朗都强调当今世界系统已经完成了“空的世界”向“满的世界”的转变,使现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演变已经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进入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因而,世界各国生态系统提供的优良的生态产品越来越稀缺,日益稀缺的生态资本存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在我国,必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稀缺程度不仅超过发达国家,而且超过某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这样说,我国目前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短缺经济局面,物质资本日益雄厚,经济正在走向富裕。当今中国发展由经济贫困走向经济富裕,既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又付出了物质财富分配与占有的不公平的代价,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因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正在由生态脆弱走向生态贫困。正如一位青年学者所说的:“我国的生态贫困状况相当严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保障我国不断走向经济富裕,而且要保障逐步消除生态贫困,努力改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

再次,近几年来,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推进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经济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生态化;与此同时,加大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海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山东、安徽、陕西等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进入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使生态工业园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目前在广西、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展开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覆盖各种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推动着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从而加速了我国新型工业化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展示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航程,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所有这些表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有坚实的、丰富的实践基础的。

3 小 结

如果说,“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那么创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攻方向与战略任务,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德国学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围绕关注环境而组织的市场经济,德国也不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建立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上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不仅要比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而且要比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是非常宏伟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莱斯特• 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Lester R Brown. EcoEconomy

Building an Economy for the Earth[M].Beijing: East Press,2001.]

[2]孟宪忠.论生态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1-08-21.[Meng Xianzhong. Theory of Ecological Market Economy[N]. daily Guangming Ribao,2001-08-21.]

[3]刘思华.论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生态革命[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Liu Sihua. Theory of Ecological Revolution of Economy Idea[J].Journal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Pages),2005,(2).]

[4]柳杨青.生态需要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8,145.[Liu Yangqing. Economic Research on Ecological Needs[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4.138,145.]

[5]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N].人民日报,2004-10-15.[The People’s Daily Editorial. System Insuranc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N].

The People’s Daily,2004-10-15.]

[6]吴晓东等译.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PS―生态经济的有效尺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6.[Translation by Wu Xiaodong et al. How Big World the Human Needs:MIPSthe Effective Scale of EcoEconomic[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146.]

[7]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Yan Fashan, Liu Huiqi.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3).]

[8]景维民, 田卫民.市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演进与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Jing Weimin,Tian Weimin.

On Ownership Theory in Market Socialism from the Evolutional Perspective[J].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3).]

[9]袁小云.论马克思实践伦理与我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2).[Yuan Xiaoyun. On Practical Ethics of Marxism and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Transition[J].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2008,(2). ]

[10]周德海. 论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Zhou Dehai. Market Economy and System Reform[J]. 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2008,(2).]

[11]夏瑞林. 经济发展:理论演进与中国经济实践的历史比较[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Xia Ruilin.Economic Development: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 Practice of China[dissertation].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2007.]

[12]马德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Ma Decheng.Concise Discuss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D].Dali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7.]

[13]刘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Liu Shuang.MaoZedong's Socialist Economy System Thought Studies[D].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07.]

Theoretical Though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System of Socialism

FANG Shijiao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primely actualized. But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China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has not yet been realized. There seem to be opposite movements between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both of which impact the overall situations. The opposite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ic system of modern market primely built in China has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system, belonging to a kind of antiecology without basic capacit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the market system now in China must be reconstructed into an economic market system of socialism that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construction is not lack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ing bedrock for the nonce, but it is still a longrange and formidable systematic project to be done.

篇3

摘要: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推进市场化的改革,这种市场化的改革引发了我国经济体制在实践上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改革 发展 前沿问题

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这些最新动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部过程及内容,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及趋势。

一、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体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人们在一起谈论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一般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似乎社会经济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庞大体系,但实际上社会经济体制有两个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是财产制度,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制度,有时也叫所有制结构,财产制度反映社会经济成分的状况及构成;另一个是资源配置方式,即社会通过何种方式配置资源,例如,是采取计划经济方式,还是采取市场经济方式,或者是采取其他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所谓社会经济体制,主要是由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这两个部分组成的,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构成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最基本框架,社会经济体制的其他构成部分都是由这两个组成部分而演化出来的,是这两个组成部分的延伸和具体化,最终都是由这两个构成部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谈论所谓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虽然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但实际上主要的是指社会的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有着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财产制度现在主要体现在企业体制上。也就是说,财产制度往往通过企业的所谓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内容表现出来。其次,资源配置方式在现在就是表现为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在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市场经济这种配置方式。因此,人们要研究现在的社会经济体制,当然就既要研究企业体制,同时也要研究市场经济,因为这两个内容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最基本的框架。

二、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主线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实际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或者说有两条极为重要的改革主线,这两条改革主线贯穿于改革的整个过程。

第一条改革主线是以财产关系的改革为中心,可以称之为以财产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改革主线,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所有制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承认非公有经济的作用及力量,大力推进个体经济及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强调深化国有制企业改革,实行股份经济,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性所有制结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条主线,实际上就是指围绕财产制度的变革来推进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另外一条主线,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改革,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推进改革,我们叫市场化改革,也就是围绕着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条主线来推进我们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重视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内容及过程,当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当然就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虽然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要搞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离最终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比较遥远。因为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建立市场体系及制度的问题,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整个经济体制,包括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农业经济体制、区域经济体制、宏观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也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是极其庞大和繁重的。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相差甚远,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不是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就会马上形成,非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很快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的。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并末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加速市场化改革。为了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我们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回答下一步我们怎么样深入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而有序地尽早建立起来,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的问题。

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它仍然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形式,因为它一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不断变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它仍然在变革和发展。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身也在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国际化进程而变化。

篇4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变迁;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8-0048-02

在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在非正式制度领域,却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经济信用的严重失常,急功近利的短期市场行为,各种各样的寻租等现象,这些在市场化体制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越来越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固和完善。为此,笔者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着眼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表现市场化制度变迁中的正式制度主要是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取向,通过自上而下的人为选择过程而导入的,而初始的制度框架中延续的非正式制度却更多地表现为以适应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体系。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两种不同层次的制度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摩擦、震荡和冲突。相对于市场化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社会信用的缺失

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之中,信用缺失现象还相当普遍。例如: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意炒作不乏其例。信用缺失已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而且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

12行为方式的非理性

所谓行为方式的非理性,就是指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行为决策缺乏可靠的基础,主要受情绪的支配。例如在投资领域,当投资者情绪乐观时,乐观的预期导致投资激增,经济扩张,反之,投资萎缩,经济衰退。在当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一些盲目的从众行为,人们的行为普遍缺乏理性思考和冷静分析,这与市场经济文化中“经济人”的理性预期和理性经济行为是相违背的,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支撑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的缺失,还导致了因重复建设和从众决策而产生的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严重过剩和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最终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功能的正常发挥。

13价值目标偏向,价值判断失衡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性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造成了一些人价值取向的混乱、偏离和失衡。如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未能蔚然成风。而过度投机和一夜暴富的心态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传统关系社会的影响依旧普遍存在,凡事均通过关系来加以解决。这说明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已被严重扭曲,社会经济运行的文化基础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公开、公正等观念和秩序相去甚远。

2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原因导致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非正式制度变迁严重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非正式制度变迁自身具有的自发性、渐进性等特点导致的原因,也有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道德规范缺位和政策实施力度不足等原因。

21非正式制度变迁受其内在的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的影响传统道德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思想传播和渗透。已深深积淀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形成了种种陈旧的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这些因素必然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阻碍和迟滞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首先,传统道德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人们商品经济观念淡薄、时效观念较差、平均主义严重。其次,对和谐与谦让人生态度的过度崇尚,是导致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竞争精神和开拓精神消减的原因。再次,德智传统的盛行和法治传统的缺失,导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坚持的法制原则难以落到实处。最后,重群体轻个体,抑制了个人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挥,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原始推动力。

22道德规范缺位是我国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主要原因在转轨过程中,与旧的经济形态相适应的那一套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从而开始消解,并逐渐丧失了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调控功能,而新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社会道德领域的真空状态。长期以来,以小农经济和产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所出现的种种弊端,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破这种经济结构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而引入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和结构模式。以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大工业经济、市场经济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本质上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体系,然而,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道德的传播及其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发挥作用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旧的道德规范体系被批判和否定,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又无法马上建立的这段时间里,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是盲目而混乱的,表现出对新旧道德规范的困惑和迷茫。在这种困惑中。不可避免就有很多人超越于旧的伦理规范之上来行事,并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

23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进程

正如任何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非正式制度的辅助作用一样,任何非正式制度作用有效发挥,也依赖于正式制度的支撑。以当前诚信危机为例,除涉及上述原因外,法律制度建设中的滞后就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导致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我国缺乏一套统一的健全的诚信法律体系。②我国市场经济关系的产权不够明晰,产权制度建设滞后。现代诚信的核心是尊重其他经济主体和公共的产权边界,存在理性的激励,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脱胎而来,在我国原有的体制下,缺乏经济主体独立产权的概念,不能给守信者以激励,相反却产生了大量不道德竞争等违反诚信原则的商业行为。

3对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几点思考3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发展要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制度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当做社会最高发展目标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办法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沿着“以人为本”的目标推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既要考虑现在,又要考虑未来。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自己身边的人,又是全社会的人;既是现在已经存在着的人,也是将来要出现的人。想问题,做事情,搞改革,谋发展,即要在单个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

32以诚信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和一些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首先必须净化恪守信用的社会环境。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信用道德培养和教育。二是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权知识,并能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三是引导和培养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会评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其次必须加强恪守信用的法制建设,建立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为此,要健全法律体系,对各种非诚信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限制和惩处,做到有法可依。最后,必须规范恪守信用的企业行为。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快企业信用建设要结合企业制度创新来进行。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避免产权不清、司法公正性欠缺和透明度不够等给企业失信创造机会。要着力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特别是企业内部有效的授信管理和严格的获信管理,加强企业控制自身信用风险的能力,以促进企业不断拓宽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费用开支。培养企业品牌意识、形象意识,树立信誉就是市场、信誉就是客户的观念,不断增强企业维护自身信用的自觉性。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创建,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武装企业,使依法治企和依德治企得以很好地落实。

参考文献:

篇5

    〔释义〕 本条规定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本法的直接目的是反对不正当竞争,与此相对应的是鼓励与支持正当的竞争,因此,本法的立法目的具体说来是:

    (一)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实行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实践和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必须对原来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的最终选择。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以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有重大区别的,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主要是:

    第一,市场和计划所起的调节作用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发挥的是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作用来自行平衡供求,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它有种种局限性,因此政府计划的调节是必要的,政府是起着高层次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凡是市场能解决的由市场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来解决。计划经济体制则是政府通过计划支配一切,对资源进行直接配置。但由于政府力量还不够,计划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无漏。所以还需要市场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

    第二,经济运行方式不同。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遵循价值规律,在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计划经济的运行是靠行政命令,通过国家下达的计划或配额进行的,因此基本不存在竞争。

    第三,微观经济基础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基础是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基础是政企不分,没有经营自主权,不能自负盈亏的企业,企业是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物。

    第四,经济活动的界限不同。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活动是以法律作为界限的。只要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企业、个人、政府行政机构按照各自的权利、义务发挥作用。因此,市场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法制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则是以计划作为经济活动的界限,任何违反计划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正在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实行市场经济就要遵循商品活动的价值规律,从而实现对社会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而价值规律的实现是离不开竞争机制的。价值规律这种调节资源和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因此,竞争是市场活动的核心,是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最重要的调节器,其作用主要是:

    1.资源配置作用。市场经济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在竞争作用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社会资源的配置就会向最有效的领域倾斜。因此,竞争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引导者。通过竞争作用不断地调整着生产要素在总的经济领域里的流动方向和数额比例,以便提供更多的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2.利益分配作用。经营者通过市场竞争,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占有市场,才能将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经营者的利益和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市场竞争中兑现的效益,才是收入分配及企业盈利状态的根本尺度,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发展动力作用。市场竞争给企业以强烈的刺激和压力,使企业处于不进则退的环境中。竞争虽然给企业以压力,但这也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竞争的压力,因此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前进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面对市场的需求,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和带动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充满活力。

    因此,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如果社会经济生活中竞争遭到排斥或者削弱,那么市场机制就要出现结构性的、全局性的障碍,市场经济秩序就将发生混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顺利发展。因此,通过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和促进竞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竞争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在竞争作用下,可以产生积极的企业行为和社会效果,推动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同时由于利益动机的影响,同样也可以产生消极的企业行为和社会效果,使得一些经营者企图不通过自己的正当努力和商业活动来获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例如,采取假冒他人商品的注册商标、包装、装潢或标记,企业名称和姓名等行为,采取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推销产品,造成与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毫无关系的竞争优势。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但存在,而且有些已经发展得相当严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当普遍。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类市场活动的主体都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第二,在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制售假冒商品,制作虚假广告,不正当的有奖销售,商业贿赂等行为表现特别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几大“公害”,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给其他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第三,在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串通投标行为,地方经济封锁和部门垄断等行为,是我国市场活动中所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排挤竞争对手,限制市场竞争,抑制市场应有的活力,对市场机制的破坏性更为严重。

    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和实施,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了法律规范,对一切公平竞争进行鼓励和保护,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制止和惩罚。法律保障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公开、公平地进行竞争,鼓励诚实的经营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市场优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市场活动始终保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使竞争始终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01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突破了思想,认识到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不是判断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依据,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市场经济具有普世性,于是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必然具备一些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在分配制度上,实现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们国家采取了政府干预主导型的监管机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监管,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适时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政策手段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引导与调控。以政府为主导的这种监管体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短期内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得以完善[1]。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表明了,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是正确的,可以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资源。

二、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矛盾逐步显现了出来: 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进行干预,由此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相对低下;国有企业垄断,挤压民有经济发展;政府控制社会,阻碍公民社会发展,形成强政府――弱社会或大政府――小社会的势态,离开放、自由、透明、公正的现代市场经济境界相去甚远[2]。

我国现在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持续提高,我们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经慢慢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继续依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目前,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就是政府投资比重过高,相应的,中小企业遇到进入障碍以及其他发展条件的限制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而国有企业依靠政府的行政保护,往往拥有行业垄断地位,这些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却因为行政保护而盈利,政府出于对产值、税收、就业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的考虑,不愿意做出让低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退出经营的决策,这就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难以具有高的资源配置效率[3]。

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和结论

中国十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4]

1.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2.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干预

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继续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撤销一些以前主管企业的专业部门,放手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职能转变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也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3.建立适合的市场监管体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切实转变监督管理的指导思想,要从过去的直接监管思路转变为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的思路上来,转移到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上来,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市场监管工作的标准,积极推进市场监管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不过想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实需要进一系列的条件和制度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佘源.中外市场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0(11):111-114.

[2]郑炎潮,卢晓媚.市场经济与发展主体转型―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转为民有制经济为主 [C].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11).

[3]蔡.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W].人民日报,2012(11).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卫生事业;市场经济体制;思考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卫生事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完善“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所赋予的社会职能的同时,又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各医疗单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优胜劣汰,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优点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长处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体制中各自的优势。现就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问题谈点看法,供商榷。

一、不能过分强调卫生事业商品经济性而淡化福利性质的存在

对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性质,一直是近年来大家讨论的热点,众说纷坛。诸如生产性、经营性、商品性、公益性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公益性。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其属性问题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卫生事业发展是否必然要适应卫生市场体制?笔者认为,绝不能机械地照搬市场经济理论,把医疗技术活动纯商品化,一切让市场去处理。如果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建立卫生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卫生部门的一切技术和经济活动都商品化,这显然是不适用的。卫生部门不等同于其他服务行业,有别于其他带有盈利性质的服务,而有其特殊性。

1.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是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障,卫生部门是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殊部门。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务产业与市场有关,其商品性质也不能排斥,但在医疗服务中,商品经济规律,如价值经济规律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个“事业”的经营,政府也是要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的。因此,卫生部门有别于社会一般商品经济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医院就是医院,不能成为市场”。我们绝不能把“适应”与赚钱划等号。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做好有限的卫生服务资源的最佳利用,以保障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卫生部门具有很强的行业垄断性。在一般经济活动中,利益的主动权在消费方(或称“买方”)。而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利益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供方(或称“卖方”)。也就是说病人到医院后,其医疗行为均由医务人员决定。这种特殊垄断性便造成医院有很大的主动性,患方只能处于被动和依从地位。这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是不能通过市场调节达到理想效果的。如果对主动方在经济行为中不加以限制,就容易滋生唯利是图的思想。还是需强调医务人员应该自觉地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需要以道德的力量,制约、规范其经济行为。

二、经济体制与医疗卫生改革的联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必须与法制体制相适应,否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而卫生改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发展,对于保护社会生产力、减轻国家、企业、个人的经济负担,创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改革中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今后,必须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推进和加快卫生改革的步伐。

三、过分强调等价交换原则而会导致变相补偿的倾向

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中,在供求大体平衡时,商品交换是在等价原则下进行的。但长期以来,医疗服务价格与价值是背离的,即不能体现医疗劳动价值,也不能反映医疗服务的供求变化。灵敏的价格杠杆为行政手段所代替,不等价交换所产生的价格分配逆差不能完全借助财政分配来弥补。由于交换中的价值补偿受阻,造成了医疗单位入不敷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竞争意识的增强,卫生行业的反差明显的表现出来。对医疗价格体制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我们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失衡心理的诱使,轻义重利的价值取向有所抬头。如采取扩大住院指征、重复医疗、巧立名目收费、过分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等手段,变相获取补偿上的不足,把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转嫁给病人。

1.笔者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家理解和认识医疗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社会背景。当前,我国医疗价格具有商业性,同时也具有福利性。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不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力有限,卫生事业尚不能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给,价格还不能完全放开。对基本卫生服务价格必然要干预。其出发点也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福利性质所决定的。

2.要正确处理效益与质量的关系。从完善综合目标责任制入手,逐步形成既有约束力又有活力的运营机制。在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的同时,特别要重视诊断的可靠性,治疗效果的可信性,医疗经费的合理性,把其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质量核心。把导向性、原则性要求细则化为具体内容,并作为道德责任的重要内容。从宏观效益出发,重视投入与产出的效果,应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开展计划治疗,缩短住院日。提高劳动载体的增值来实现集体和社会效益的补偿。

四、卫生服务模式要以国情为前提条件

卫生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我国目前经济不是很发达,在建立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时,要以国情为前提条件。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优势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处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体制中的各自优势。改革原有的卫生体制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充分肯定建国以来,我国卫生工作成就的经验与做法,并在新的卫生体制中继承和不断完善。

五、正确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防止盲目性的拼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将会愈来愈激烈,竞争机制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普通的经济联系。体现为它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为了某种利益进行较量和相互追赶优胜劣汰的运行过程。

从服务对象来看,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病人求医医疗行为中那种舍劣求优,好中求好的心态更加强烈。因此,质量高低是患者选择卫生服务的主要着力点,决定就医流向,信誉度是患者寻求权益得到保护的选择,决定着医院的“生命”。

综合实力的较量也愈来愈激烈,文明行医以德取胜,优良服务以质取胜,突出特色以技取胜,造就人才以名取胜,科学管理以效取胜,已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势态。

医院在这种无所不争的大环境中,怎样才能有强大的搏击力?医院只有重视长足的发展,保持强大的实力和发展后劲,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不致于败下阵来。现在有的医院为了暂时的利益抗衡,采取盲目性的拼搏是不可取的。比如不顾综合承受能力,过分增加床位,造成人力、物力分散。医院人员被繁重的医疗工作缠绕,无暇顾及科研和掌握新的信息,久之必导致质量下降,后患无穷。医院管理者一定要头脑清醒,放宽视野,要有长远的战略思想,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粗放性拼搏。资源合理配置同不合理局面形成一样是个长期过程,政策影响具有滞后性。只有从科技发展入手,备足后劲,才能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六、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在卫生体系中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具有公共服务特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即一人消费会影响他人的服务,政府部门的介入是必然的。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政府必须介入,以保证这部分人群能够公平地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做好监督调控的工作,在制定医疗技术规范、标准、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卫生管理部门必须积极推行区域发展规划,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通过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等方式实施全行业宏观管理。并根据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要求,分析现有卫生资源的状况,找出供求之间的主要矛盾,确定相应目标、政策和实施方案,发挥宏观导向作用,进而推动区域卫生事业发展。

总而言之,具有公益福利性质的卫生事业,其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宗旨与市场经济中,以追求最高利润为首要目标,以等价交换为实现方式;以高度自主为参与前提,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等原则是有根本区别的。

参考文献:

[1]刘保俊,等.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卫生财会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7,13(3):142.

篇8

【关键词】企业 会计制度 改革 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企业单位为了跟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样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加快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势要求。而在众多的企业体制改革当中,会计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企业当中,会计部门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制度是密不可分的,要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首要任务是将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 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核算基础应用不当

现行企业单位核算基础一般都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的形式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例如,当期成本费用、单位资产和负债不够真实;会计年度内收支不配比,以及不能完整地反应某项经济活动等。

2.会计报表体系存在不足

在现行的企业单位中,会计报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会计报表的体系上,其收支表的收支记录并不能有效的反映现金收支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单位的现金流情况;二是在报表的结构上,报表内容与名称不相吻合以及收支表重复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其进行分析。

3.资产核算制度存在缺陷

资产核算制度的缺陷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目前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一般只能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原值,并不能反映出其当前值,这样就人为的虚增了盈余,没有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二是无形资产核算存在一些问题,如无形资产转化利用率低;企业的会计制度对单位的无形资产没有规定摊销的具体时间等。

二 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现行会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不能完全配套

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配套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会计主体分支,也就是说,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对那些分支会计主体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导致他们所在的机构难以完全发挥其相应的职能。二是企业并没有结合国家的相关会计制度来制定规范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这也就导致了会计行为主体不规范业务行为的发生。

2.企业经营与现行会计制度不协调

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是经营范围逐步扩大以及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这样必定导致企业涉及到多个领域或多个项目。所以在企业执行会计制度时,就需要按照不同领域的经营活动,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这样会导致企业之间的可比性缺失,不利于企业选取适当的投资对象,也不利于企业进行合理评价和分析,更不利于企业的资金有效运转。

3.现行会计制度难以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逐渐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高速的信息时代,因此,经济全球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企业也就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企业不仅要深化自身的产业结构,还要加强基本职能的变革,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相应需求。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并不协调,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国外较先进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甚至在某些应用范畴中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 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管力度

在目前的企业中,光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制度是很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企业外部的监管来加以规范企业会计制度。例如,可以通过国家财政部来指导和督促企业的会计制度实施;可以通过国家的税务部门来加强对企业的税务检查。此外,还可以在企业的内部设立相应的审计机构,或由主管会计的领导来监督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于那些没有履行职责的会计工作人员,应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

2.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

建立一套有效的现代会计制度,首先,必须要符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逐步更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在次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会计制度。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变革而必须要做出的一种相应手段。此外,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样,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也必须与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在原体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修改和更新。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

3.健全企业会计处理范围

在当前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健全的背景下,企业会计制度应不断的进行修正和调整,以解决与当前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并且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步实现了国际化,因此,会计行为的主体也将面向国际进程发展,企业在各方面将变得更加完善。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将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会计规范的国际化也是会计改革的一个核心。

四 结语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的规模,需要抓住机遇,面对挑战。要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的会计行为主体的业务操作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会计制度的变革,才能流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坚信,只要企业重视会计制度的改革,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不断引进和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会计管理制度,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爱君.浅议我国会计制度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08(10)

[2]潘海霞.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我见[J].经济师,2009(9)

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自觉推动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些要素不是无偿的,对每一种要素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所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也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党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确立原则上升为健全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是经济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各类生产要素逐步开始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分配。这些都从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上为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持有者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客观上也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部署中,提出了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制度,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成熟做法进一步规范化,增强稳定性,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就会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焕发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第三,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是我们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从体制上特别是分配体制上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利激励机制,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第四,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客观要求。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能够根据统一市场经济规则,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这样,那些劳动付出更多特别是掌握复杂劳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会大量增加,社会的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篇10

一、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

校企合作具有现实基础。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新兴新型专业工人的需求呼唤校企合作。一方面,现代工业的特殊性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的要求。这一现实矛盾制约着企业与学校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面向的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市场,企业面向的是学校培养的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人才资源市场。因此,市场是联系校企的纽带,是校企沟通的桥梁。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与发展,职业院校与企业需要紧密联系,相互交流,才能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面临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要从根本上得到发展,关键在于以市场需求为主,突出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目前以市场需求为主发展职教的政策制度、运行机制还不到位,造成校企合作步履维艰。

二、校企合作的机制构建

校企合作,必然牵涉企业、学校、受教育者三方,另外政府与行业的介入,使校企合作走向整合。从类型上看,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与企业在对受教育者共同培养的过程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政府与行业如何发挥作用,参与对象如何互惠共赢,这些都需要探索实践。

1.组织构建:参与对象的地位与作用

学校――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预测进行专业课程改革,调整、规范专业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职教课程体系:利用企业优质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企业――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合作者。企业与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制定、修改、执行合作教育计划;应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接受学生实习,促进职校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化。

政府――政府是校企合作的管理部门。政府通过有关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干预,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如出台免税政策,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行业协会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是市场信息的传播者,是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参与者。校企合作的整个过程由行业协会为中介,执行监管和质量考核,并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以作为中小企业培训能力不足的补充结构。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在这里,受教育者扮演着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作为学生,应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作为学徒,应认真工作,锻炼职业基本技能。

市场――市场是校企合作的媒介。学校与企业合作媒介是人才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人才供需情况,来影响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2.矛盾协调:几组关系的处理

(1)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处理。企业是经济部门,学校是教育部门,两者价值取向不同而产生矛盾。企业常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特别关注岗位技能训练;而学校教学常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使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亦或片面追求升学而偏离办学方向。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短期合作上,离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目标还有一段距离。面对这一现实,政府应以法律的手段加强行政干预,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