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35-0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方式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51
21世纪是网络时代,各个国家在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初中化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作用巨大。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当今教学进行了教育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新课改后,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在教学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发现了以下的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效,希望可以给其他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实验教学法,创设教学情景
教学有方法,但没有固定的方法,恰当的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教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课堂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化学是具有特殊性的科学,很多知识点的理解都需要通过实验来理解,所以实验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另外,实验也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化学反应,这样就可以检验化学书本上所说的知识真实性。因为实验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就可以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积极地主动思考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课堂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以“制取氧气”这一实验为例。在实验之前,我先制取一瓶氧气,然后把A4纸点燃放进这个瓶子中让学生观察,只有有氧气纸才能燃,火遇氧气才会燃得更旺。虽然这个原理十分简单,学生很早就已经知道了,但通过直观的实验让学生对氧气这个知识点更加了解,让学生看到变化,这对学生的视觉冲击还是非常强的,之后学生就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提取氧气,做相同的实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更用心的观察,学习印象也就更深刻,从而对实验过程记得更清楚了。在接下来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也要轻松一些,此时学生已经在实验时证明了书本上的观点,学生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在课堂中与同学、老师形成互动,对制取氧气的方法掌握得也很透彻,真正达到了高效课堂效率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化学是非常有实践性的逻辑性的一门课程。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开动学生的脑子,让他们积极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他们的探究精神。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备相应的课堂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合作精神。在“分子与原子”这个知识点中,我们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厕所都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医院也是,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那为什么它们散发的味道不一样呢?为什么我们会闻到这种味道呢?通过利用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既可以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可以让教师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分子和原子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分子的特征。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一加一是否一定等于二?”,“五毫升的水和五毫升的酒精混合在一起一定会是十毫升吗?”,设置问题后,就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出答案,这会让学生更感兴趣,也会让学生记忆的知识更深刻。通过创设阶段性的教学情景,教师就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了。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发达,大多学校都普及了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此技术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化学知识。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它们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搜索与当天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再通过教的讲解来检验自己自学的成果。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兴趣;环境
新时期,新课改主要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目前,新课改的理念正全面渗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所以必须改变现行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才能与新课改理念相符。所以说,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出来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是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由于初中化学学习中的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入手,因而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对于初中的化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初级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化学特色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重视兴趣培养,克服畏难的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为主要,要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化学教师就要采取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就可以让学生提高潜在的学习能力。作为一个化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讲解氧气的制作和收集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正确的示示范出试验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实验后留下的产物。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经有的化学知识去推算出正确的方程式,或者去寻找更多的氧气收集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到化学知识里。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让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也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转换成教学资源来传递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的生活变成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联想生活中每处存在的化学知识现象,然后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我们还需要通过学习之后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可以营造出一种非常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更重要的是利用此方式来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对化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自动的都投入到化学的学习兴趣中来,这就是我们教学者都想看到的现象。
2.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优质课堂的保证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研究,学生们在欢快的学习环境中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同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作为新的教育形式之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时刻要知道自己负担和培育新苗的任务,呵护花蕊的神圣职责。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同时要给出激励的肯定,要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放大,让学生敢去想,并且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有更好的提高和效率。在教学中更要采取一些适合青少年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创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切切实实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学生素质才能够真正的全面提高。对于每一个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就需要设置出不一样的问题,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如果老师引导不当,就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厌学心理、逆反心理等,就会自暴自弃,成绩就会学来越不好。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讲解多少,而在于要适中,适当。一个精确而适时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脑海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巧妙的提醒就可以让学生恍然大悟。这就需要教师在可备课辈前多下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欢快和谐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放松,并更加专注,这才是优质课堂的保证。
3.优质教学方法指导,贯穿整个教学
不容置疑,现代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教学的效率,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才能做。对于中初中化学课我们来说,我们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其实,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精讲,就是也要根据教材内容,更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要做到精讲,前提是教师要精心选好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一定要精选出典型的、具备指导意义的题作为范题,要从方法步骤进行,从解题思路入手,将难度高的习题分解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逐块分析。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唯一途径,更要练到点子上,要挑选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刿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并且达到真正的掌握知识、还可以举一反三的目的。成功的初中化学教学手段还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来亲自设计并完成试验,也可以把某一堂的演示实验直接让学生操作做,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好的方法一直会贯穿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并营造和谐欢快的教学环境,以及优质教学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学生化学成绩。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声灶.浅谈初中化学反应的顺序[J]. 成功(教育). 2013(10)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方式方法
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启蒙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化学教学的难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初中化学课的课时安排并不多,但课程内容涉及面却相对较广,所以,要求化学教师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掌握好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开始今后漫长而又神奇的化学之旅,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化学时培养起他们对于化学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因为兴趣是创造的源泉、求知的动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现象时大都是兴趣盎然的,然而在接触到真正的化学术语、化学元素和一些概念时,就会觉得抽象枯燥,甚至觉得化学像“外星语言”一样难以理解和消化了,因为他们很难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元素、成分与相应的符号、公式一一对应,只能死记硬背,以致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淡。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学生对化学不是没兴趣,而是难以将暂时的、偶然的兴趣转化为稳定、持久的兴趣,而且由于对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的畏难心理,很难将感性的兴趣转化为理性的学习动力。那么,如何培养、维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一是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认识和关注,通过各种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课堂的不同教学阶段、不同教学环节适时地加以穿插,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与化学相关知识的科普书,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的意义。
教会学生初步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步骤。因为懂得方法才不会觉得学习起来无所适从,也才能更长久地维持学习的兴趣。打个比方来说,初中的化学课程,知识点比较多,有的又相对比较集中,有时在一个章节里就会出现二十几种元素符号,这大量的元素符号学生该怎样识记呢?这时化学教师就可以教给他们“化整为零”的办法,教他们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次地进行背诵,单组循环,反复记诵,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识记的难度。此外,根据初中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动笔、动脑、动手实践,通过具体的实验来验证化学方程式,这样用形象的实物刺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更加深入,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学得容易,自然会感受到化学的无穷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当中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维,化学教学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二、精练精讲
提升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就是要抓住重点、难点加以突破,把功夫用在刀刃上。虽然现代教学提倡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忽视,完全放任学生各行其是,将会迷失教学的重点,难以提升教学效率。真正高效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知识得到掌握,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时能否做到精练精讲。
“精练精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力培养,二是知识传授。
1.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一方面是学生基本的化学学习能力:观察、思维以及实验能力,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学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通过不失时机的讲解和诱导,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这时的精练体现在:问题的提出要富于启发性,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S,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督促他们动手实践;精讲体现在:教师要吃透教材,懂得哪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要有较强的表达和组织能力,能够在不同教学环节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2.知识传授方面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学习内容比较庞杂,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重点、难点,难以掌握和理解。这时精练体现在:“练”要练在点子上,练一些教材中关键的知识转折点和学生学习中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感觉自己独自学习比较有困难,或是容易混淆的地方,对于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部分就不要花太多的功夫,比如,对于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比较常见的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和原理等知识点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教师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实验,比较三种气体的异同,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精讲体现在:“讲”要讲重点的、有代表性的难题,同时要讲究方法,不能所有的步骤都越俎代庖,对于学生理解的关键点,要适时地引导、点拨,而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的部分,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能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动手,自己能动脑、动口讲解、推导出的概念、原理,就给他们自己发现的天地。
由此可见,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过程中,兴趣是关键,兴趣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练精讲也十分必要,它使化学教学目标更明确、集中,教学效果也更显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和量。
参考文献:
篇5
一、把化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去吸引学生的兴趣
很多初中学生因为刚开始学化学,对其产生畏惧的心理,认为属于理科类的东西,比较难学,就此打起退堂鼓的想法。因为不懂,所以觉得神秘,觉得不好理解,所以表现在对化学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动力去学。要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引入生活化的东西,把日常生活和化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效果会好很多,比如把水壶里的水垢去除掉就可以用食用的醋,这就运用到化学反应,再比如胃酸的时候可以吃皮蛋,因为酸碱可以中和,这样能让肚子舒服一些,还有平常见到的气球,因为里面有氢气,氢气比空气轻,所以能飘起来。这些日常的例子都会拉近学生和化学的距离,让其对化学产生兴趣,更加深刻的了解其中的原理,懂得原来化学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从内心想去对化学一探究竟。
二、搞好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好的课堂气氛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学目标更容易得以实现,因而课堂气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只有很少部分教师注意这一点,因为作为教师更多是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事情,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此就会出现学生跟着教师走的局面,这是和新课改的要求不符合的,关键是也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课堂效率也是大打折扣。教师只顾讲自己的,学生会与不会也不是很关心,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也不能很好的沟通交流,沉闷的课堂气氛严重制约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课堂气氛带动好,只有课堂氛围好,学生们才更愿意去学习化学,才更愿意去探讨化学。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鼓励,让学生的虚荣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以此刺激他们以更大的尽头,更好的状态去学习化学。
三、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
篇6
一、借助化学实验探究来形成化学概念
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可以很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的部分信息,逐步形成化学概念。例如“中和反应”的概念教学中,老师可先让学生分组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颜色的改变,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反应后溶液酸碱性以及生成物的检验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
1.实验探究过程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2~3滴,观察并测量温度;(2)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3)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的改变,(4)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及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最后变为中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红,说明氢氧化钠这种物质消失了,溶液中的OH-离子没有了,滴进的稀盐酸中H+离子也消失了,否则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不会变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灼烧,玻璃棒上有白色的固体析出,既然氢氧化钠这种物质消失了,稀盐酸灼烧会挥发,那么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只能是生成的新物质;同时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发现温度升高了,又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放热。
3.概念的形成
中和反应:酸和碱混合,酸和碱的特性消失,生成了新的物质盐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反应的本质是H+和OH-结合成H2O。
二、抓住关键的字词,深入剖析概念
化学概念是对化学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其定义有着比较严密的表达方式,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的剖析,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关键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下面结合初中化学中部分概念中典型概念――催化剂的字词剖析进行说明
催化剂概念为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再如,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三、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学生在对新的化学概念进行初步了解之后,为了使其能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上进行巩固,在练习过程中对概念进行深化,然后教师结合练习的处理对概念进行剖析,这种演绎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并且深刻的认识化学概念的本质。例如,“酸、碱、盐的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三者进行概念的基本讲授,然后进行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根据概念定义判断哪些物质是酸,哪些物质是碱,哪些物质是盐,然后进行讲解,提炼深入理解概念的知识点。
概念剖析:1.酸、碱、盐的前提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不在此研究范围。本题中NaCl溶液和Cu不能认为是酸、碱或盐。2.酸组成上含有氢元素,水组成上含有氢元素,但不能认为是酸,因为酸电离时还会产生酸根离子。3.大多数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和氢氧根,但有一个特例,就是氨水,它是碱,组成上不含金属元素,也不会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4.同样大多数盐电离都产生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而铵盐电离不会产生金属阳离子,但它们划归盐。通过剖析让学生不仅掌握酸、碱、盐的本质内涵,同时记住一些特例,从而对酸、碱、盐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运用对比法,剖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篇7
首先要做好俩个喜欢:
1.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化学教师
教师与所教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学生就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还体现在个人的涵养上。
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课后还要做好自身的“充电”工作。其次,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不敢对所学的知识“插嘴”、“多话”。这种课堂,貌似师道尊严,但学生的内心不敬佩教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开展合作学习,因此,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2.让学生喜欢化学
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四个清楚:
1.概念清楚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每一个概念,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概念教学至关重要。因此,①注意概念的意义;②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③注意概念的作用;④突出概念中的关键字、句,结合实例加以记忆。
2.实验清楚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制取氧气的实验,应先向学生讲清楚仪器的装置,使用的药品,反应的条件,上集方法和气体如何检验。再让学生观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最后介绍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3.化学用语清楚
化学用语是描述、揭示各种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的优点,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工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应该分散难点,形象记忆,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书写规范,灵活应用。
4.举例清楚
教师所举例题,一要有代表性,代表某种类型,代表某种类别;二要有针对性,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方法或技巧,或纠正某种错误;三要题型新颖,富有启发性,并要有一定的梯度。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注意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做到精、中、慢。
精: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做到精讲,突破难点,脉络分明,方法灵活。
中: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基础,兼顾两头,选用适当的选择题,使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发展。
慢:针对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讲解重点内容、疑难知识时的速度要放慢一些,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必要时要强调、重复。
二、听课明白
教师把课讲清楚了,学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加强疏导和引导来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从一字一词一句抓起,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知识,一定要认真;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中注意听讲,从理解入手,课后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
2.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拓学生的思路,把“讲懂”变成学生“想懂”,进而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注重技能培养,使学生学会取巧,变巧为快,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在讲授知识时,联想前后知识,比较相似概念,使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
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典型示例介绍他人学习经验或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一些学习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我们上完每一节课要重视反思。
篇8
一、理解记忆
俗话说“如要记得,必先懂得”,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先理解了知识才能记得牢固,才能灵活运用.因此,对于教材中的很多基本概念的识记,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剖析,先理解,再记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趣味记忆
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钻研文化科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关于一些知识的记忆,可采取趣味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1.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不仅利于学生记忆,而且能使学生兴趣大增,提高记忆效果.
2.数字记忆法
有些化学知识,若引进数的概念,采取数字记忆法,则能使问题变得有条理、简捷、有秩序,便于学生记忆.
3.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是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它是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口诀形式来加以记忆的方法,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例如,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同学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①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是-2价;铝三硅四磷五价;铜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②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在记忆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时,可编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在记忆盐溶解性时,可编口诀:钾钠铵硝溶水快;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硫酸钙、银,碳酸镁,这是三个微溶盐.记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时,可编口诀:反应开始先通氢,排尽空气再点灯,黑色全部变红色,熄灯冷却再停氢.
三、规律记忆法
化学知识极为琐碎,因此,学习化学时需将知识进行编排,抓关键、找规律、记特征.这就是规律记忆法,可帮助学生记忆.
四、对比记忆
对比是识记、理解、应用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区分易混淆的一些知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
例如,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元素和原子、分子和原子、原子和离子、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进行对比;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金刚石和石墨、纯金属和合金性质进行差异对比;对碳、氢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相似对比;对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分析对比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大脑积极思维,使知识逐步条理化、明朗化.这样,不仅记得清楚,提取也方便.
五、多通道记忆
人类是靠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发挥化学实验的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接收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增强记忆.
六、有效复习记忆
心理学家研究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此规律,教学中可组织有效的复习,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增强记忆.
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信息的痕迹,将会自动丧失而使得到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我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有代表性的习题,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七、系统记忆
系统记忆就是按照知识的系统性,把分散的、片断的知识重新组合,顺理成章,编织成网,形成系统,然后按知识的系列结构进行记忆.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双重教学
一、提倡“双重教学”的必要性
“双重教学”是以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为两个主题。课内教学是指平常的课堂讲课,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外教学是指课堂以外的有关教学活动,如家庭小实验,课外探究实践等。我认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动手实验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进一步深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动手训练,也让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达成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学会主动探究。因此我们提倡“双重教学”,实行课内课外教学“比翼齐飞”。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化学大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探究式教学,导致学生的科学素养难以养成。
在教W中,我们只要想到的是从学生着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贯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统一的教学原则,形成新颖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与习惯,智能因素及认智能力很重要,而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要让学生对化学有着很强的学习动力,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开展有“双重教学”的有效方法
“双重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个性不受限制,潜能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1.培养注意力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前提,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九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与七年级相比有一定增强,但因为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干扰,学习兴趣不能均衡地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因此,教师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首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在教学中利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定向、自觉、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成为主体,让每个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这种将学生推到了前台,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有意注意。检测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自己出题,自己判卷。这样既让学生感到目标明确,更使他们感到主动,满足了潜在争强好胜的欲望。
其次,营造竞争氛围,使之体验成功的欢乐。竞争可以促使学生发挥潜在的能量,发现自己和别人从未发现的优势。采用竞赛活动目标要明确,要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增强有意注意。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特别是后进生,要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幸福,这样可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热情。
再次,强化学生当主人的自豪感。学生有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痛苦的事。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点,将课内的知识和课外的实践、消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对自制力、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采取监督、强化的措施,并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使其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的“自豪感”得到强化,有意注意能相应增强。
2.培养观察力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保证。学生的观察时常凭兴趣,往往观察不稳定、顺序不对、不够精确、过早的下结论,这些都需要我们纠正并加以引导。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实际,并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内和课外,特别是课外,尽可能地为发展学生观察力创造条件。
首先是观察的对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注意身边事物,于细微处见真知。然后注意引导观察的方法、观察的角度。
3.培养记忆力
忘记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首先,是给学生讲解记忆的规律,鼓励学生扫除心理障碍而勤于记忆。其次,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以口诀的形式有兴趣地去记忆。最平常的竞赛方法是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记的多、记得准确。同时,布置课后利用生活经验创作的拟人化的记忆写作竞赛。当然,记忆的目的是有效地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关系清楚、系统完整,学生学过的知识才能再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后的系统归纳作用,更好地培养记忆力。
4.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在改造书记中原有客观事物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条件。学生具备了想象力,会变得更聪明,想问题思路更开阔。培养学生想象力,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想象感知过程中将化学用语想象转换成生活的具体过程,从而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一过程在课内只完成了一部分,在课后才能够得以深化。
5.培养思维力
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中心,对智力活动起决定作用。思维的多样式和思维逐步趋于成熟是人的青少年时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针对特定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还要结合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篇10
一、理解《课程标准》,研读《中考化学考试说明》
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超标、拔高、拓展,关注新增内容,防止对因超标内容和习题的关注和强化而干扰正常复习和误导学习,应引导学生将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础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广泛的应用上,用在对化学学科知识思想的感悟上,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升华,通过实物和课件展示等方法手段再现实验过程,精心选取习题帮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二、抓主干、突重点、促有效
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理解化学、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这一重点的复习突出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初中化学主干包括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溶液的基本知识,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质量守恒定律,原子得失电子规律,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规律,化学用语的书写,数字表示的意义,符号意义及运用,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常见化学仪器的识别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取,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区分,观察实验现象、图表、图形,定量研究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对比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制取、用途,控制条件的研究如金属锈蚀、燃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分类方法中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及微观构成物质,物质的多样性,物质是变化的,化学变化中元素、原子不变的观念,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用途,常见合成材料的应用,元素、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物生命活动的意义,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的伤害,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常见化学燃料的主要成分和新能源的开发,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常见污染源的来源、危害、治理等。
三、注重复习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有效课堂,在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联系生活,生产创设情景
复习时要全方位地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将化学知识的复习融入社会生活生产中,这样既能对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又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这一目的,教师就应加强学习,扩大信息来源,关注与生活、生产、重大科研(如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最新理论)上一届高考题目中的信息来丰富复习内容,在这些信息处理中要充分挖掘所给信息,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灵活运用解答。
2.重视问题设计,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好的问题设计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首先问题应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复习它是初中化学整体知识的展示,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运用。如:氧气、二氧化碳是身边化学物质的重要代表,设计问题时应从氧气、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变化、制取、用途等方面的差异,在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同时,深化对氧气,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认识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光合作用C6H12O6+6O2
B.CO2+3H2催化剂CH3OH+H20
C.CO2+CH4催化剂CH3COOH
D.2CO2+6H2催化剂CH2=CH2+4H20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填字母)
这是一道以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气体为命题背景,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减少CO2含量的方法和措施,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人人有责及物质综合应用意识。
四、认真审题,规范解题,提高练习质量
中考复习中可用于练习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因此,选什么样的题给学生做,显得尤为重要,选题时要有利于巩固双基,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要从针对中考考查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以及形成能力的关键点,要从题目具有典型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体现课改精神的新题型,如开放题、探究题、信息题等方面去下功夫,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审题要清楚,不可盲目做题,对于选择题的要求答案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填空题目要注意是填名称还是化学式,是填元素名称还是元素符号,对于答题中化学名词和术语必须写准确,化学用语必须规范,解题过程和答题过程必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