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很多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孩子吃饭磨蹭、玩具撒了一地也不知道收拾;该睡觉了,仍然又蹦又跳……这样的孩子,常常被大人抱怨为“不听话”、没有规矩。但孩子的“不听话”、不守规矩,是因为他们“无话可听”、无规矩可守。
纪律让孩子真正拥有自由
提到纪律约束,总有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应该给予足够的自由,若约束太多,孩子的主动性、探索欲、自信心都会受到打击,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要给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尽情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只要孩子不碰触危险这根高压线,就可以不进行限制,而规则这种东西,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建立起来,无须刻意为之。这类家长只看到了自由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规则的建立。
纪律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规则
蒙台梭利提出,要使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要使幼儿的天性得到自然地表现,自由是必要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纪律。光有自由没有纪律就成了放任自流。纪律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些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规则。其实,规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规则可以让他更好地与人相处,让他知道自由的边界在哪儿,这样才能真正拥有自由。规则的建立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反复强调、多次的内化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如何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
规则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那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小的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游戏中的一些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约法三章,学会给玩具“善后”
很多孩子玩玩具,总是把玩具扔的满屋都是,玩完之后总是“忘记”善后收拾的事。这时家长就可以好好利用规则,给孩子来个约法三章。如玩玩具之前给孩子说好,玩具玩好之后要送回玩具箱里,如果不送回去,那么就取消玩玩具的资格。如果孩子仍然不收拾,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收拾玩具,如果孩子还是做不到,那么妈妈就可以立马把玩具箱束之高阁,让孩子2天之内不许再玩玩具。当孩子看到心爱的玩具被收起来之后,可能会哭闹,但是只要妈妈坚持执行这个规则,孩子慢慢就会遵从了。同时,可以借助相关的绘本故事,给孩子讲讲玩具也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通过共情,让规则内化。
借助游戏,逐渐适应规则
这也是很多孩子常见的行为,该睡觉了,孩子却要父母再给读几本书或者在床上一番折腾,蹦来蹦去或者做一些扣手的小动作,总之就是不肯乖乖入睡。妈妈可以借助一些游戏,利用游戏中的规则帮助孩子。如平时很多家长都会和孩子玩“一二三,我是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会知道当自己是木头人的时候,是不能说话,不能动的。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这个游戏的规则,孩子在安静的状态下很快就会入睡。
提前沟通,温柔而坚定的执行规则
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孩子在公共场合乱发脾气的事件,很多家长都会觉得丢面子,而满足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面对孩子在公共场所乱发脾气的行为,其实可以利用规则来规避这个事件。出门前给孩子提前做好沟通,如出门时要告诉孩子,外出时要乖乖的,不能乱发脾气,如果乱发脾气,下次就不带他外出了,将规则立在前面。而一旦到了外面,家长要“温柔而坚定”的执行规则,态度要温柔,立场要坚定。
共定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别人的玩具总是最好的,哪怕自己有一个一模一样地也想玩别人的。当出现这样的情景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如玩具要交换着玩或轮流着玩,即使再喜欢别人的玩具也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玩,一定不能抢,这样每个小朋友才能都玩得开心。同时也约定违反规则后要受到哪些惩罚。这样,孩子在违反规则的时候,才更愿意接受惩罚,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适度的痛苦和惩罚,能让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样他以后就会遵守规则。
自然后果,体会违反规则的严重性
有的孩子喜欢吃饭时磨蹭,每次为了让他吃一口饭,家长总是使尽浑身解数。要改掉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坏习惯,可以告诉孩子:到了吃饭时间如果不好好吃饭,就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同时也会妨碍爸爸妈妈吃饭,这是不允许的。但如果孩子依然不乖乖吃饭,不妨让他尝尝违反规则的后果。根据经验,一些孩子可能刚开始会选择不吃饭,但饿了一两次后,他就会乖乖吃饭了。
规则服从,帮助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皮亚杰认为,0~2岁的儿童只满足于动作的,并不受任何外来规则的约束,也即“在共同游戏之前并不存在真正的规则”。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规则的认识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在开始阶段,成人是儿童的一切道德和一切真理的源泉。由于认知的局限,儿童并不能真正理解成人指定规则的意图,只能单纯的服从。逐渐地,儿童开始明白规则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大家共同制定的。甚至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规则还可以被灵活地修改,孩子会慢慢将规则内化在自己头脑中,并在潜意识下遵守规则,最终从他律走向自律。。
TIPS 温馨提示
纪律养成要循序渐进 规则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树立起来的,需要经过多次地强化和坚持,让孩子逐渐从强制执行大人的规则或禁令,慢慢内化为一种主动自发的行为,将遵守规律变成一种行为习惯,从他律走向自律。
制定的规则要简洁易懂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立规矩时要把道理讲清楚,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你听我的!我说了算!”
规则一旦制定,要坚持执行 一旦立下了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不能朝令夕改,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
篇2
关键词:幼儿教学;幼儿能力培养;幼儿道德加强
幼儿自控力的主体,是幼儿可以根据一定的要求与规则,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
幼儿自控力是一个幼儿本真的体现,它所反映的便是幼儿对自我行为的自我约束与自我掌控的能力。幼儿自控力并非只是简单地执行既定的规则与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幼儿的自我判断,根据其本身对事物规则的判断来行事。所以,可以假定一个幼儿完全地被各种规则所限制,并没有自我选择的空间。所以,对于幼儿的自控力,我们可以给它一个界定:幼儿可以在没有外界要求以及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地通过对身心活动的监控与调节,抵制冲动,对诱惑进行相应的抵制,同时对既定的规则与准则都能遵守,最终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当前社会准则的能力。
一、导致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不佳的因素
1.家长对其情感的忽视与行为的纵容
家长对孩子只注重物质的给予而忽视了情感的给予,而对其行为又过于放纵,直接导致孩子自控能力不足。专制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绝对服从”,孩子的做法稍微不合心意就会受到暴力或者是体罚,忽略孩子的情感变化;放任型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同专制型是大相径庭的,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比较松散,即使孩子有做得不满意的方面,家长也不会理睬。这样长大的孩子脾气任性、娇气、自我控制力差。年龄在3岁以下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自我控制能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3岁之后注意力和感情有所发展,当然自控能力也会提高,这种自控能力在五六岁的时候是最明显的。而家长对一些不良行为的默认,甚至是纵容也对其自我控制能力不利。
2.幼儿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幼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体现在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脑部机能的发展。幼儿脑部发育最直观地体现在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说话、行走等方面。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学习,幼儿的自我意识也随之产生。幼儿的自我意识有利于他们记忆学习接触到的信息或能力,提高幼儿对语言和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人的自我意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能够调节个体语言和自身行为,包括自身的反省与认知,亲身经历的体悟和对自己言行的控制力,这已被相关研究证明。但是,幼儿却不具备这样的辨识能力,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所以,无法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3-5岁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方法
1.情感发展与行为习惯的调节
针对性的对幼儿情绪和情感控制力进行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于幼儿自控力差,当其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哭闹、怄气成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父母或老师应该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正,在语言上引导,让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之处,告诉他们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要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给予幼儿一个宽松适度的成长环境,不能揠苗助长。五六岁的孩子,身心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学习能力提高迅速。这时父母应该注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引导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合理表_自身情绪的方法。
2.教养与道德的加强
家长与教师要加强孩子的教养以及道德的培养。幼儿的日常教育方面,父母要树立权威,根据孩子的性格和能力,通过言语上的诱导和亲身行为示范,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及时地进行教导,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去改正。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错误是以错制错,在教育孩子时,要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通过合理合情的行为、语言,使孩子认识到对错之分,以及今后遇见此类事情应如何正确应对。鼓励孩子试着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一个良好的教养,并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基准,这对幼儿晚期的发展十分重要。
从某种角度讲,幼儿的自控力直接关乎着长大后的性格。因此,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孩子的生活、学习实践当中逐步培养,从孩子言行的一点一滴做起。家长与老师要做好配合,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从注意力、语言、教养方式等方面对孩子着重培养,注意孩子的情感发展与孩子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意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为其以后人格品质的提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游戏开始了,两队的小朋友兴致很高,动作也很敏捷,眼看有一队的小朋友就要获胜。也许是冠军对他们的诱惑太大了,这时一个叫轮轮的小朋友为了夺得冠军而出现了犯规行为,只见他用手偷偷地扶着球,快速地前进着。“轮轮,你违反了比赛规则。”轮轮吐了吐舌头,马上把手拿开了。
也许是两个小朋友配合的不够好,那球好象特不听使唤,只见他再次用手扶住了球。“轮轮,你破坏了游戏规则,运动员是不可以这样没有纪律的,你被取消了比赛资格。”我快步走到他的跟前用不容置辩的语气说。
轮轮看了看我,用乞求的眼神一边望着我,一边说:“老师,让我再玩次吧。”
“不行,你早知道了游戏规则,可你现在已经两次违反规则了,因此,你今天的比赛资格必须取消。”
“不,我就要玩。”只见他一边说,一边坐在地上搓着脚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孩子。
“轮轮,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可是个大班的孩子了,大班的孩子是不应该这样的,敢做敢当那才是好孩子,快站起来。”
“你不让我比赛,我就不起来。”孩子们在一边捂着嘴偷偷的笑。
很快孩子越围越多,一言不发地看着我们俩对峙着。
面对孩子们不同的目光,我强忍着心头的怒火,心想:如果这次不给你点教训,让你遵守规则,那下次还会旧事重演,也许别的孩子也会上演类似的节目,于是我说:“既然你这样不听话,你就坐在那里吧,相信小朋友也不会喜欢你这样子的。走,孩子们,咱们继续来比赛。”
看到我态度如此坚决,他很快地从地上爬起来,并跟我说:“老师,我错了。”看到这里,我马上跟小朋友说:“看,轮轮呀知错了,就是吗,知错就改,这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呢。”
虽然看似一场风波平息了,但我知道,轮轮心中的结肯定还没解开,于是我摸着他的头,耐心地给他分析了整个事件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他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
分析:
从这次发生的事件中不难看出,孩子有时为了争强,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违规行为,而当轮轮因违反规则而被取消比赛资格时,刚开始他想用乞求来取得老师的原谅,见乞求无效时,继而用哭闹的形式来达到自己继续游戏的目地,这足以证明自己想玩的游戏对孩子是何等重要,也可以看出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是多么强烈。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也一定用如此的方式要挟家人,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有羞耻心。就像今天的这一幕也许就是他最后的绝招,但老师并未因孩子有这样的高招而继续纵容孩子的任性,因为这样做会让其他孩子故技重演,从而产生违反规则没什么的想法。老师态度的坚决,给了孩子无形的压力,从而让孩子知道自己确实错了,并接受取消比赛的惩罚。最后老师及时的肯定与耐心教育,又是对孩子的一次心灵洗礼,从而让所有的孩子懂得在比赛规则面前要人人平等。
启示:
(一)规则制订的重要性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犹为重要。但在游戏时会产生很多冲突。个别孩子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可以不达到目的不罢休。所以在游戏活动之前,必须跟孩子 协商制订出游戏规则,让规则制约着孩子以保障孩子正常游戏。
(二)说做一致
规则制订后,教师一定要按照规则办事,让孩子切实知道违反规则后就应受到惩罚,否则规则会失去意义,“言必行,行必果”这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从而给孩子树立言行一致的榜样。
(三)惩罚要适度,时机要抓住
事实上,孩子都想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只是他们自我约束的能力差,因此会做错事情,但对孩子的错误,老师的惩罚要适度,并且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错误就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以后注意改正就行了。
孩子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尽快地为孩子指出,不能拖延时间,因为孩子年龄小,如果时间一长,孩子对所犯错误印象不深,甚至有时会忘掉,这样再去批评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再有对孩子惩罚不能时间太久,那样会挫伤孩子,从而错失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四)及时肯定孩子
孩子做了错事改正后,教师首先要拿出表扬的武器,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表扬,让孩子知道:知错就改的孩子也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从而督促孩子改正错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篇4
【关键词】4岁儿童;家庭规则;自主性;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2-0046-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性(autonomy)或称独立性(independence),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合理选择的目标的愿望和能力。自主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关注。自主性包括自我依靠、自我主张和自我控制三个维度,自我依靠(self-reliance)与依赖相对,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寻求他人的帮助;自我控制(self--contr01)与任性相对,是指能够克制自己的不合理愿望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主张fself--assertion)与从众相对,是指能够自已做主而不受他人支配。家庭规则是指家庭生活中的一种正常秩序或行为规范,它的存在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家庭认同感和价值感。国外已有研究发现,家庭规则与儿童的自主性尤其是其中的自我控制相关,有研究者认为,家庭规则的建立有助于儿童管理情感和控制冲动能力的发展。我国有些学者虽然也已意识到家庭规则的重要性。但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经验性探讨,而关于家庭规则与儿童自主性发展的相关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编制一份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规则调查问卷,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家庭中有关规则建立方面的情况;二是探讨家庭规则与4岁儿童自主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家庭教育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由编制问卷并实施问卷调查和儿童自主性测查实验两部分构成。
(一)研究对象
1 问卷调查
随机选取辽宁省大连市4岁儿童的父亲或母亲600名,据此进行初测问卷的项目分析。随后随机选取辽宁省大连市4岁儿童的父亲或母亲500名,据此进行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正式问卷,并从辽宁省大连市随机抽取33名4岁儿童的父亲或母亲进行家庭规则问卷调查。
2 儿童自主性测查实验
对上述随机抽取的辽宁省大连市33名4岁儿童(男女比例相当)进行自主性测查实验。
(二)研究工具与材料
1 问卷
参考W.Jensen等于1983年编制的家庭规则量表。根据我国家庭的实际情况修订问卷。
2 实验材料
采用邹晓燕设计的自主性实验模式。具体实验材料如下:
自我依靠测试:一个“形状盒”,即一个木制中空的盒子,盒子的六个面均有呈各种几何形状的孔,这些孔只容许同样形状的积木通过。
自我主张测试:一幅只用虚线勾勒出的斑马轮廓图,因为只是轮廓图,因此看起来也像鹿或驴。
自我控制测试:各种新颖的玩具,如积木、“厨房”玩具、遥控汽车、迷宫板、穿线龟、“小木匠”玩具等。
(三)研究过程
在W.Tensen等于1983年编制的家庭规则量表(共35个题目、8个维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家庭的实际情况编制初测问卷。初测问卷共包含88道题,由六个维度构成,分别是:孩子自己的规则,父母教育孩子的规则,工作日规则,闲暇时间规则,庆祝日规则和扩展家庭规则。在辽宁省大连市进行问卷的初测,形成样本一。将样本一的420份有效问卷用于项目分析,删除经校正后题总相关的平方与多重相关的平方载荷小于0.3的项目,保留56个项目。用筛选后的56个项目在辽宁省大连市进行第二次施测,形成样本二。采用SPSS11.5对样本二的384份有效问卷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由4个维度、21个项目构成的家庭规则问卷。
对随机抽取的33名被试进行自主性发展水平的测查实验。向33名被试儿童的家长发放家庭规则问卷,考察其家庭规则水平。最后,整理数据并统计分析。
(四)编码
问卷题目设五个选项,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采用五点计分法,分数越低说明家庭规则水平越高。
自主性测试由三名评分者在现场通过单向玻璃观察或观看录像,分别对每位被试的自我依靠、自我主张和自我控制水平进行评分。
自主性测试包含三部分:自我依靠测试、自我主张测试和自我控制测试。
自我依靠测试:主试坐在被试的对面,让被试把各种形状的积木放进盒子里,观察并记录被试的反应。按行为出现的次数累积计分,分数越高表明求助水平越高,即自我依靠水平越低(编码及赋分见表1)。
自我主张测试:主试拿出斑马轮廓图,问被试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待被试说出答案后,主试自己看一下图并说出自己的答案(与被试的答案不同),并问被试谁说得对。主试观察记录被试的表现。然后,主试再仔细看一下图,并更改自己的答案,再一次问被试到底谁说得对。主试观察记录被试的表现。按行为出现的次数累积计分,分数越高表明从众水平越高,即自我主张水平越低(编码及赋分见表2)。
自我控制测试:主试(儿童的父母)从玩具箱中拿出玩具与儿童一起玩,观察到儿童对玩具产生兴趣后,对儿童说:“好了,你的游戏时间到了,现在请你把玩具放回玩具箱里吧。”从发出命令开始计时5分钟,用摄像机记录儿童的表现。观察儿童三方面的行为表现,按行为出现的次数累积计分,分数越高表明任性水平越高,即自我控制水平越低(编码及赋分见表3)。
(五)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分析。为了便于进行相关分析,4岁儿童自主性测查实验采用反向计分法(即分数越高,自主性水平越低),家庭规则问卷也采用反向计分法(即分数越高,家庭规则水平越低)。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规则问卷的结构
1 家庭规则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初试问卷回收形成的样本一进行项目分析,删除32个题总相关较低和多重相关平方小于0.3的项目,剩余56个项目。对56个项目再测后回收形成的样本二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aiser-Meyer-Olkin度量,得:KMO值为0.881,表明因素分析的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Kaiser,1974);Bartlett球形检验值达显著性水平(sig=0.000),表明变量的相关矩阵差异显著,因此,可以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在因素分析中,采用Varimax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来提取因子,其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4个。根据因素分析的原则,删除数据载荷小于0.3的项目和多个因子载荷相对较接近的项目,然后
重新探索。经过反复的因素旋转,提取出4个因子作为问卷的4个维度,保留其中的21个项目作为最终的正式问卷题目。其中,4个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为51.508%。这4个维度分别为:教育孩子的规则(包含7个项目)、闲暇时间规则(包含6个项目)、庆祝日规则(包含5个项目)和扩展家庭规则(包含3个项目)。各维度的操作定义是:教育孩子的规则――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的照顾,包括生活起居、游戏活动、语言交流、文化礼仪等方面的教养和教育;闲暇时间规则――下班后、周末或假期的家庭安排,如购物、游玩、在家团聚等;庆祝日规则――家庭成员的生目、父母的结婚纪念日等规则;扩展家庭规则――和亲戚的来往。
2 家庭规则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为了检验问卷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同时采用alpha同质性信度和斯皮尔曼一布朗分半信度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问卷的Alpha信度为0.8596,分半信度为0.7923,重测信度为0.883(p
3 家庭规则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分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性水平(p
(二)家庭规则水平与4岁儿童自主性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规则总分与4岁儿童自主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71,p
(三)孩子的照看者对家庭规则水平的影响显著
研究发现,由父母亲自照看孩子的家庭其家庭规则水平高于由其他人照看孩子的家庭,且差异显著,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规则、闲暇时间规则和庆祝目规则三个维度上(见表5)。
四、讨论
(一)家庭规则问卷的结构
家庭规则问卷由最初的6个维度筛选后剩下4个维度,工作目规则和孩子自己的规则2个维度因差异不显著而被删除。对于家庭规则问卷结构改变的原因,研究者认为可能源于国情。如,工作日规则,相对于中国文化所推崇的集体主义思想,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人们会把工作和生活严格分开,工作就只是工作,人们在下班回家后就会完全脱离工作;而在我国,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也常常要考虑工作问题,有的人还经常需要加班。甚至把工作带到家里来完成。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了在我国的家庭规则中工作日规则并不突出的现象。对于孩子自己的规则也是一样。美国的家庭崇尚一种有规则的自由,父母尊重儿童的合理意愿,儿童有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规则的自由,因此,他们在践行符合自己意愿的规则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高。而在我国的家庭里父母大多习惯于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比如强迫孩子参加各种所谓的“兴趣班”,让孩子遵守符合父母意愿的规则,等等,因此,儿童很难长期践行这些违背自己意愿的规则,甚至会出现反叛情绪。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国的家长不太重视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突出的表现就是有的家长会溺爱孩子,表现出过度的自由放任。此外,如果父母双方并不是一致地遵守规则,也会对孩子践行规则有消极影响。种种原因造成我国的家庭规则中孩子自己的规则并不突出的现象。除了国情因素外,也可能是这两个维度的问题设置不够恰当,不能反映该维度的内涵,因而造成因素分析时的差异不显著。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二)家庭规则与4岁儿童自主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除了扩展家庭规则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不显著之外,其他维度的家庭规则都与4岁儿童的自主性发展显著相关。这与国外的许多研究结果相类似。已有研究表明,家庭规则与儿童的合作能力、社会竞争力以及顺从性相关,其中顺从性表现的就是自主性中的自我控制维度,而稳定的家庭规则能让儿童发展出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对于儿童来说,规则的建立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监管。来自一致的、有条理的家庭的孩子更可能在面对不利环境时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和亲社会行为。
另有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主性关系的研究认为,教养方式与儿童自主性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鲍姆林德的研究,她指出:专制型父母强调孩子的顺从,溺爱型父母给孩子过多的自由,这样反而容易使孩子更多地卷入到不良行为中去;而权威型父母对子女既有尊重又有限制,更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证明家庭规则对儿童自主性发展的价值,因而家庭规则可以看作是教养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扩展家庭规则之所以与儿童自主性不相关。原因可能是扩展家庭规则涉及的是家庭以外的其他人,也就是亲戚,而亲戚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到对儿童的教养中。
(三)孩子的照看者对家庭规则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由父母亲自照看孩子的家庭其家庭规则水平高于由其他人照看孩子的家庭。这可能是由于其他人照看孩子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和快乐,而在家庭规则方面会相对放宽要求。如,何奕敏(2004)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在隔代教养模式下,有近6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任性、自私、冷漠、忧郁多疑、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严重,常有违纪现象;二是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三是不讲文明礼貌,缺乏上进心;四是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国外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除父母外,对儿童而言,祖父母获得了最高的情感等级、重要性等级和价值等级,然而在友谊、亲密性、工具性帮助等更多具体的社会项目上,祖父母获得的等级相当低。另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即儿童经常将祖孙关系描述为没有情感动力学冲突和没有亲子间责任的独特关系。
五、给父母的建议
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对3~5岁儿童的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稳定、一致的家庭规则,促进儿童自主性发展
本研究发现,家庭规则水平与儿童的自主性发展显著相关。因此,要想有效促进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家庭需要建立稳定、一致的规则。只有建立了稳定、一致的家庭规则,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才能确切地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会发生什么。而如果缺乏稳定、一致的家庭规则,就会使家庭的整体功能陷入混乱,家庭成员无法明确各自的职责,那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缺乏安全感。建立稳定、一致的家庭规则需要父母对整个家庭作出适当的计划或安排,并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直到这些规则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或传统。而且这里所说的一致既有时间上的一致,也包括父母之间的一致。只有稳定、一致的家庭规则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进而促进其自主性的发展。
篇5
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径上的偏差,在幼儿常规教育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规则内容的成人化。即无论是社会行为规则,还是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都是由成人制定的,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者和无条件地服从者,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单纯根据权威的意志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来制定标准,导致班级生活规则的繁冗累积,尤其在许多生活活动的细节上也充满了大量不必要的规定,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
规则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师既不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又不考虑知识之间的整体性,片面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宣讲规则,使规则流于形式,结果是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脱节;
规则执行的他律性。即否认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的社会活动和共同生活中适应、内化、形成规则意识,而只是以教师的裁判和纪律的约束来训练孩子,导致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
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能够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常规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例如:希望孩子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让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也会变得很小,那样让人看了也不整齐。只有让孩子了解常规的意义,能够真正的认同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这样才能顺畅的进行每一天的活动。
常规既然定了,就要贯彻执行。在学校里,我们该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维持班上的常规呢?当老师在执行常规时,老师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是孩子忘记了?是孩子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有时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这样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或纪律。
常规除了能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外,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班上的常规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这时老师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室的空间太宽阔了?教室就好像运动场一样,暗示着孩子赶快跑步,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们“在教室,我们都是轻轻地走的,尽量不打扰别人”如此一来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又如:课间的洗手问题,教师左叮咛右嘱咐,说了千遍万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儿因为水池太滑而跌跟头,甚至有的孩子额头上竟然摔出了一个包,究其原因,发觉是老师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够。可是问题又来了,老师照顾到水池这边的幼儿又照顾不到教室里的孩子呀!于是我们便让孩子们在解小便洗手时集体排队一起去,然后再集体排队一起回来,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体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现象。对此我们便采取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措施,即当孩子们去水池时,请一名幼儿专门在那边看着有没有人玩水,是不是洗过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干的,喝过豆浆洗茶杯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实际证明,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是从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首先所必须遵守的。大到国家法律,小到集体的规章制度,都约束了一些人的不规范行为。当前,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又有约束的集体活动之中,又要接受集体教育,难免给幼儿带来一些不适。幼儿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慢慢成熟,尤其是大班幼儿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是非能力,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见。这时教师不能把一切要求强加于幼儿身上,而是应该让幼儿自己考虑应该怎样做,不该怎么做。
例如,我班幼儿,由于是新组建的班级,幼儿都是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以在常规方面的管理就比较棘手,因为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玩区域游戏时,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很差,随意性很大。往往是:绘画画区的幼儿画几笔就跑到玩具角去;玩具角的一会儿又跑到体育角去;不同玩具的组之间也会互相乱窜,还将不同的玩具混在一起。尽管老师在活动前再三地讲要求,可是收效甚微,往往大多数幼儿说是一套,做又是一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便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
一、幼儿自定规则,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听到教师这样对幼儿说:“要互相谦让,大家一起玩,懂得谦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打人不对,快说对不起”。这样教育方式的后果是幼儿根本不理解谦让等行为的意义,因而还出现两人抢玩具,其中一个孩子还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他不谦让我。”这种说教式教育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应该让孩子真正成为班级里规则的主体,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定规则,从中自我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如:班上有了一组新玩具,可让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使大家都玩到玩具,并且不拥挤很安全,使幼儿自定出轮流玩、分组玩的规则;又如:上课时幼儿发言,大家抢着说,谁也听不清,这时老师可组织幼儿讨论上课发言的规则,即上课时安静地听别人发言,才能知晓别人发言的内容,举手发言才是尊重别人的孩子。
二、设定图标,促使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所谓图标,就是把一个个规则绘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通过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进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如:在从头到脚这一主题,结合礼貌,卫生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设立不同的图标,使他们针对图标为自己贴小红旗等,使幼儿理解并自觉遵守规则。
三、教师针对个性差异,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篇6
一天,女儿画画,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太阳”。我问她:“你为什么把太阳画成蓝色?”女儿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这时,我被女儿的奇谈怪论气炸了,先生却乐了,大加赞赏,说女儿太有想像力了,有创造性思维。父女俩一唱一和,把我弄糊涂了。我们这一代从小受的就是“听话教育”,长大后自然也安分守己。可现在的孩子意见多多,动辄与你争辩、理论,家里不知道谁听谁的,这么不听话,长大了怎能成为合格人才?
培养合格人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问题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教育孩子如何形成和表现这两类不同的特质。
培养孩子“听话”还是有个性、坚持己见,这在生活中确实是一对矛盾,困扰着很多的家长。“听话”的意思不是家长说一就一,说二就二,有个性的意思也不是横冲直撞,专和家长对着干。家长说得对,孩子就要听话,家长说错了,孩子也不盲从。孩子的未来靠自己创造,有自己的立场才能创造自己的未来。
一方面,人是社会性动物,总是需要与人合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机会。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社会规则的过程,通过遵守规则融入群体。一个尊重长者,有礼貌、守秩序、重合作的孩子,才能够在更广泛的程度上被其他社会成员接纳、信任和尊重。一个不懂也不守社会规则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要求孩子听话、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要,礼让他人,对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人交往既是必须的,又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社会同时还要求其成员具有创新、独立的素质。一个独立、有创新意识的人,能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成就自己的理想。缺乏个性、主见、创造性的孩子,成年后难以显示自身的特点,总是需要依赖领导、家长或其他人的指导,失去安身立命的本领与优势。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只懂得顺从他人安排、时时惟命是从的人,不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往往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篇7
今年12岁的莹莹放学回到家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一顶帽子!”妈妈心想,天气越来越冷了,不如用毛线给孩子织一顶帽子。为了给莹莹一个惊喜,妈妈在网上查了几种最新的款式,熬夜用细毛线给莹莹织了一顶款式非常酷炫的帽子。但她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把帽子拿给莹莹看时,莹莹竟然把帽子扔到一边,说:“这是什么破帽子,我要前面有一个大钩的!”妈妈听了有些心凉,莹莹以前从不讲究衣服的牌子,去年过冬的衣物很大一部分都是她亲手织的,怎么现在突然追求起名牌了?
在生活中,一些家长虽然经济上感到勉强,但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依旧会满足孩子那追求名牌的心愿。对此专家认为,孩子还不能经济独立,如果满足其过高的物质追求,以后就很难引导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长看法
孩子过分追名牌不利心理发展
在某公司上班的瞿先生对自己上初一的儿子小勇追求名牌有些看不惯。由于妻子比较溺爱孩子,从小给他买的东西基本都是比较高档的。再加上小勇的表哥最喜欢的品牌是阿迪达斯,在表哥的带动下,小勇常常一身都是阿迪达斯的运动装,价格加起来在千元以上。“小孩子么,毕竟年龄还小,虽然家里有条件买名牌,但我还是希望他不要养成这种奢华的习惯和总要追名牌的心理,艰苦朴素一点比较好,有句话叫‘创业容易,守业难’。”
身为公务员的冯女士也认为,没必要给孩子穿名牌,总是给孩子穿名牌,会助长其在学校里互相攀比、虚荣的心理。“而且孩子身体长得快,今年的衣服明年就穿不着了,何必买名牌?”
家长适当引导就好
另一位家长陈先生则认为:“名牌的概念在每个人眼里有不同的标准,你认为是名牌的也许别人不认为。我觉得如果有这个条件,给孩子买名牌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如果孩子追求的名牌家长满足起来比较吃力,则需要多做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打压。”陈先生举例说,假设某件相似款式的衣服,名牌的卖300元,普通品牌的卖60元,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告诉他如果买那件300元的,以后多长时间内就不能买衣服了,如果买那件60元的,则可以再买几件其他的。这样给选择的引导,有利于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专家看法
孩子之所以追名牌是环境使然
有学前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在2岁后才开始对“美”产生反应,6岁前的孩子一般是没有名牌意识的。通常来说,一个孩子在6岁前穿着漂亮,会说“漂亮”,而不会说“这是XX牌子的衣服”。 所以对于6岁前的孩子来说,名牌、价格在孩子眼里一点都不重要,孩子往往更看重一个物品的外观、功能。而所谓的品牌意识常常是家长灌输给孩子的,如家长在给孩子买东西时,总是强调是多少钱买来,是什么牌子的。孩子从小在认知上经常被灌输名牌意识,当然会跟着模仿而追逐名牌。
还有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即使家长不追求名牌,但如果孩子在学校或其他地方身处一个常讲究名牌的环境中,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全面,很容易形成虚荣心、攀比心,想通过追求名牌让别人来关注自己,提升价值感和自我优越感。
物质追求更要注重心理需求
何谓“名牌”?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界定范围。名牌并不具体指哪些品牌,其实是一种追求比自己实际生活水平更高的物质生活的心理。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本身并没有错,但家长要注意的是在给孩子用某一种品牌时,不要过分地去强化那个品牌,否则容易让孩子只喜欢名牌,从而养成攀比、虚荣的心理。家长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内在成长,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孩子共同解压、解脱困境,而不是单纯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
中国完形教育广西分支机构老师何明谦也认为,孩子的心理需求比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为了不伤害孩子而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他们没有认识到,找到孩子物质追求背后没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并满足它,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有时孩子非某个品牌的物品不买,是为了从家长那里证明他自己的重要性,让家长更多地注意他。家长应该做到的是,找到自己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孩子的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例如家长应该检视自己:是否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同时,家长还要注意提供更多的选择给孩子,让孩子尝试其他新鲜的事物,转移注意力。”
不要予取予求,培养规则意识
孩子追求名牌该如何引导?教育专家表示,首先,家长应该接纳孩子对品牌的喜好,明白孩子有想买他喜欢的品牌的需求。如果家长实在无力满足,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牌子的衣服,这个牌子的衣服质量和款式确实都很好,但是这个品牌价格很贵,如果我们总是买,妈妈会感到压力有点大。”家长可以与孩子约定,如一个季度只买一件,价格在多少范围内等。让孩子慢慢理解并按约定持续去做。
在生活中,一些家长虽然经济上感到勉强,但仍然会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而满足其追求名牌的心愿。对此专家认为,孩子还不能经济独立,如果满足其过高的物质追求,以后就很难引导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如何杜绝孩子产生虚荣心?
教育专家说,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家长不希望孩子因为追求名牌而养成虚荣攀比的心理,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工作情况、家庭的收支情况等,让其知道,家里现在还没条件给他买,但他可以自己攒钱买,让孩子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目标,这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篇8
关键字:户外活动;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66-01
正文:我是一名在幼儿园一线岗位上工作了八年的老师,现在的我仍然奋斗在我深爱的幼教岗位上,近年来我发现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必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建议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但在很多幼儿园,幼儿的户外活动因为各种原因时间难以确保,有的班级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进行户外活动,是什么原因剥夺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呢?
1.以学习知识为主“小学化”的教学体系
我曾经分别在城市,乡镇,公立,私立幼儿园工作过,工作最短的幼儿园待过一年的时间,最长的公立园待过5年至今。这些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几乎都是上午两节课下午加餐后再进行一节课,幼儿园短暂的一天全部被美术,快乐数学,识字,珠心算,智力学具,手工纸工等课程填满,虽然每周展示的周计划表上写满了各种有趣的户外游戏名称,但是很多时间那只是一种摆设。尤其是有的幼儿园期末会进行领导的课程抽查,孩子的时间已经全部被文化课所占据,临近期末文化知识的抽查不合格扣钱活动,导致教师间加紧学习的进程和步伐,每天满满的课程安排,根本保证不了2小时的户外活动。
2.错误的观念导向,认为孩子学习的知识越多越好
一方面不仅仅是幼儿老师,很多家长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展示自己孩子丰富的文化知识,攀比谁的孩子报的辅导班多;有的家长在小班就开始在课后为孩子报各种识字班,美术班,舞蹈班,模特班,钢琴班,国学等各种辅导班,随着我们生活上条件的富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深深扎在了家长心目中。
另一方面一些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人数和知名度迎合家长的需求,开设各种辅导班。
3.教师出于安全考虑,高额的赔偿压力
高楼耸立的幼儿园很多孩子从小缺乏户外锻炼。很多孩子一跑就摔,下楼就磕。长期的缺乏锻炼使得偶尔的户外活动幼儿受伤几率增大。孩子受伤不仅家长心疼,最难过的莫过于带班老师,不仅要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也要接受幼儿园安全事故责任的惩罚,下班后还要频繁往返家长家赔礼道歉,虽然现在一些幼儿园可以承担一部分事故费用,但是一些家长经常为用精神赔偿等高额费用要挟幼儿园和老师,我曾经遇到一个抱球跑不小心磕松动牙齿的小朋友。嗑牙嗑脑袋是孩子的大忌,牙齿难好而且恢复困难,小宝在户外活动中由于追球跑磕到牙齿这件事;我们先不说责任与否,在处理孩子松动的牙齿这件事情上,频繁往返医院整牙,孩子家长要求老师写下保证书,保证幼儿园三年内孩子牙齿不会长歪等异常状况,否则幼儿园全面负责。
在幼儿安全问题上绝对无小事,很多家长孩子一旦受伤,幼儿园的赔偿达不到自己的合理要求,就会将双方告到教育局甚至到法院;在家长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时候,我们老师也会接受单位惩罚和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
4.家长的不重视,户外活动可有可无
几乎没有家长放学会问孩子:"宝贝今天你们出去玩了吗?做的什么游戏啊?你高不高兴呀?"更多的是询问:"今天在幼儿园你都学习什么知识啦?有没有多喝水?有没有吃饱?"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很多老人会询问老师:"老师今天天气这么冷,还出去做操吗?老师天气冷,别让我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了,这孩子风一吹着就容易生病......"此外很多幼儿不会自己穿脱外套,尤其是冬季的户外活动老师要轮流给孩子穿脱衣服,增添了老师的负担;很多时候老师怕麻烦户外活动就自然改成室内游戏了。
5.孩子体质的下降,跑不动,走不动,一动就生病
一方面环境空气及家装,饮食等方面的污染,我们的孩子们体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有一个咳嗽的幼儿几天后全班一大部分幼儿也会出现咳嗽症状;孩子的免疫力很低,加之整天待在教室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通风环境,很多孩子一病就是一冬季节,走不动跑不动,偶尔的室外环境冷热温差,就会生病。
另外家长们的爱子心切,小感冒就住院,轻则打吊瓶重则住院治疗的现状也毁掉了我们孩子的免疫力。
6.幼儿的穿着上成人化,不方便运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仅仅是我们成人,幼儿园的孩子们追风跟潮流趋势也渐长,班里一个孩子穿新款耐克鞋几天后后班里会出现至少一半耐克鞋。女孩更是追随《巴拉巴拉小魔仙》潮流,高跟鞋,纱纱裙,紧身裤,洞洞鞋随处可见。尽管老师们经常会善意提醒家长,但是家长还是以孩子喜欢穿这样的衣服为由,继续由着孩子。可我们的家长你们可知道,有多少孩子的纱纱裙会刮在楼梯拐角处,又有多少孩子会因为小高跟鞋影响自己的脚部发育,女孩的高跟鞋在参加户外的跑跳活动中能舒服吗?作为幼儿园老师我有时候真的很无奈,到底是家长想让穿还是孩子自己要求想穿高跟鞋呢?
7.幼儿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
[3]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存在着成人缺乏示范意识、规则定位片面、培养方式偏差等问题。[4]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
孩子们缺乏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经常玩着玩着就有孩子在不小心中受伤了。这是意识的缺乏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使得很多老师不敢放手户外活动。
8.上级缺乏必要有效的惩罚制度
虽然我们的教育者一再强调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有的幼儿园领导也提倡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但是你不出去户外活动我也没意见,缺乏必要制度和监督力度。很多时候老师出去安全考虑,户外活动就逐渐取消了,有的出去户外活动,也是类似蜻蜓点水般带着孩子们排排队对走一走就算完成任务了,户外游戏活动如何丰富有趣的开展缺乏必要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选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 选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 选自《辽宁行政教育学院》期刊第10期
[4] 选自龚燕,刘娟《学前教育研究》2009.1
篇9
一、概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社会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届世界杯中国队出线的可能性很小。”“这场排球赛中国队赢球的可能性很大。”“坐火车旅游比较安全。”等等,这些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实际上是通过对数字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所以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使用并强有力的思维方式。
2.教育价值
对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可以是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维方法,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现实世界。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面对大量的数据和不确定情景时,能够制定较为合理的决策,形成统计观念,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二、如何进行概率教学
1.合理引导,不低估学生能力,不急于拔高
在进行“可能性”教学中,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样的引导无可厚非。接下来老是怕学生举不出来例子,又继续引导“比如:地球时刻都在转动是一定的;吃饭挑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公鸡不可能生蛋。请你们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各说一句话。”学生热情很高,就只是围绕地球转动、营养不良、生蛋来说,老师都给与肯定。开场引导很好。但是老师举例子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局限性作用。地球转动是承认的知识,怎样就是可能营养不良等等。孩子知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不理解这样的知识点。相反,另一位老师只是开场引导,不举例子,孩子们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说出了好多句子。很明显,前一位老师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
不低估孩子的能力,但是也不能急于拔高教材的目标,让孩子承担他们发现不了的任务,更不应该直接告诉他们,合理引导、科学启发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才是科学的教学方法。
2.利用游戏规则让学生自己体验
孩子们对事物可能性的认识要建立在他们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让他们参与游戏,发现问题,制定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例如魔球游戏,自己探索讨论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时就已经懂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就会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
3.积极引导学生愿意自己经历实践
实践活动是孩子们最乐于干的事情。他们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们的知识,但是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自己经历的事情。在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体验,这一点非常重要,他会直接影响孩子们对知识主动构建的质量。这样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经历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的强烈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积极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
4.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篇10
关键词: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成因;对策
一、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成因
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存在的,它主要分为内因、外因两方面,下面就外因和内因来进行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第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很多幼师专业的学生没有进行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很多学生也没有认真执行,也只是大略翻看一下课本,知道要学什么就可以了,这样根本达不到预习的效果。课上,没有养成勤思勤问的学习习惯,单方面以为只要记住老师教的知识即可,思维模式单一,缺乏自主思考学习能力。老师不提出问题,不会主动去思考,无法享受主动找出问解并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缺乏学习的动力。课后,没有归纳总结的习惯。对于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很多后进生下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加以归纳,片面认为上课期间有听懂就行了,以致时间久了之后发现很多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做题不进行总结归纳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无论是自己会做的还是不会做的都没有及时的归类,以至于都无法意识到哪些知识点比较薄弱,来加以强化。
第二,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幼师专业的数学后进生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错误意识,认为幼师专业以后就是从事对幼儿园小朋友的教学工作,根本用不上这些数学知识,或者认为以后所教内容就是简单的加减法,所以并没有完全投入去学习该科目,大大影响学习积极性。同时,部分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有轻微的恐惧症,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排斥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女生,总认为数学是一门很难的科目,不是自己的强项,对其缺乏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这样就形成了不好的学习氛围,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自然无法学好该科目了。
(二)环境的因素
后进生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父母的综合素质不是太高,对于教育和学习的认识并不深刻,以致于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对教育意义认识的缺乏不利于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也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同时,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代沟,缺乏交流。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应有的关心和教育,对于孩子喜欢的新事物的了解甚少,甚至无法接受孩子的一些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其无法更好的来完成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作用。更有些父母忙于生计,将孩子直接交由爷爷奶奶来监护,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甚至放纵其行为。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不用说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了。还有就是部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孩子的心思较为敏感,在学习中无法向其他学生一样很好的融入。综上所述,学生自身因素,以及来自成长环境的因素都是形成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的重要成因。
二、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对策
第一,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可加强思维的针对性训练。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的思维通常是只会沿着一个方向思考,只能套用固有的知识,机械模仿,而不会创新,这种僵化、依赖性很强的思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因此,要开发思维就要让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要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克服惰性和惯性心理,使思维变得灵活、多端及新颖。如学校可定期开展一些智力问答的课外活动,并设有合理的奖励规则,只要是参与者都给与一定的奖励,以此来调动后进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参与者动脑的积极性,通过此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思考问题带来的乐趣,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好问好学的良好习惯。同时,老师可发挥其监督作用和引导作用,每天检查其预习、学习情况。也可言传身教,让其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归纳总结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预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二,端正心态,树立正确意识。部分幼师专业的数学后进生对幼师的职业素养认识有所欠缺,针对这一方面,可加强其对幼师专业的了解,让其明白幼师职业素养的重要要性,一改只需要具备简单的数学知识这样的错误认识。另外,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幼师专业数学后进生树立学好文化知的信心,特别是学好数学科目的信心,同时要对其进行积极乐观和自强不息的教育,坚持启发和鼓励相结合,使他们产生真正的学习动力。如老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于不太理解的问题可反复讲解,对于其进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一步一步地来引导,慢慢培养其自信心。针对部分学生自卑情绪大、缺乏毅力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学生做练习题时,把练习分为难、中、易三种难度不同的等级,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来合理分配,这种方式有助于后进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用成功来激励他们,使他们把思想逐步集中到学习上来,在逐步由易到难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还可采用辅助工具的方式,使内容更为直观化,加强直观教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降低理解抽象知识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目前,校内与校外教育相配合度不高,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也要注重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针对部分家长对教育认识的不足,要让家长明白其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努力配合学校完成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学生家长的支持,一方面增强孩子的信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家长的协助可帮助老师掌握孩子的心理个性特征,改进教育方法,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条件。如学校可协助家长确定转化的目标,确定家庭教育中心内容或者向家长传播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育人的基础知识。通过家访,让后进生的家长认识到教育子女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职责,更是离不开自身的支持与参与。
【参考文献】
[1] 刘蓉.激发幼师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J]. 科技信息. 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