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篇1

【关键词】/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共性/个性

【正文】

管理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原理,才能真正充分地从西方企业管理中分离出它所蕴含的同社会主义管理具有共同属性、应予吸取的一切有益的内容;才能真正地处理好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引进与吸收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管理学界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存在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成为我们引进先进管理的理论障碍。

在我国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般把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概括为“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1]即“任何社会的企业管理都具有二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二重性分别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指挥劳动)以及维护和生产关系(监督劳动)两种管理职能。‘指挥劳动’……表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监督劳动’……表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2]这种管理理论简单地把自然属性等同于共性、一般属性,是我们可以向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习和借鉴的部分;把社会属性等同于资本主义管理的特殊性或阶级性,是我们应批判和抛弃的。把管理的二重性理解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把管理的共性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观点,离开了马克思的本意,是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的误解。它阻碍了我们充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管理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尤其是社会属性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

其实,“管理的自然属性”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管理二重性的论述中并没有出现过,它只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加进去的。在马克思看来,管理本质上是对共同劳动的指挥和协调,是对人的(不管是被他人所管还是劳动者自己管理自己)管理。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对管理的二重性是这样论述的:“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3]马克思还指出:不能“把从共同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他认为,管理既具有一般性质,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具有特殊性,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它是一般劳动过程本身所必要的条件,是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受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的制约,受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的性质制约。因此,马克思所说的管理二重性是特指“管理的一般职能”同“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的“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3](23.367~368),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列宁认为,无论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局部来看,管理都具有二重性。它是一切较大规模的共同劳动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它又是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所必需的条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都包含了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按其一般性而言,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最新成就”。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就就是泰罗制,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又包含了一系列的成果,它分析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适当的工作,实行最完善的和监督方法等等。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4]

至于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马克思和列宁也有过论述。人所共知,列宁不止一次地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监督的重要性。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操作程序的控制,都需要监督。这些方面同资本主义管理无疑存在着共性。对于“指挥劳动”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资本指挥劳动”、经理和监工“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3](23.367~369)。而且认为,指挥和监督劳动既可以是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引起的职能”,也可以是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职能”[3](25.433)。由此可见,指挥劳动的职能不是什么“管理的自然属性”,同样可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而“监督劳动”即“管理的社会属性”中也有其共性。

因此,本文认为,对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的“属性”或叫组织技术属性更为确切,是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组织与分工协作关系,主要是生产力。不同制度下的企业管理在组织技术属性方面没有区别。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决不限于其自然属性或其技术方面,合理组织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职能。

第二,管理的社会属性除了包括有与社会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相联系的阶级性之外,也包含着共同性。其共同性表现在:(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属于市场,而且都是市场经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必然有其共性。(2)企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的本质则是社会性的,其社会性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抗的阶级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反映着人的一般社会性,如社会交往、友谊、自我价值观、归属感等。这正是近年来西方企业管理的重点,我们应加以借鉴、吸收。如果把管理的共同性仅仅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认为这才是可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那就会阻碍我们从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总之,如果我们把企业管理的共同性等同于管理的自然属性,把生产劳动过程看成是单纯的技术过程而忽略其社会性方面。这样一来,就不仅否认了生产力的组织与调整方面的共性,也同时否定了生产关系与企业文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方面的共性。而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现代西方企业界都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大的调整与改革,甚至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吸取许多重要经验而在管理现代化方面走在我们前面。如果我们不能引进现代管理,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我们在彻底抛弃那种认为只有管理的自然属性中才具有共性的观念的时候,更应该在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去管理的共性。现在我们管理落后,主要还表现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而且,只有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把握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才会在管理技术方面达到先进的水平。

【】

[1]社会大词典.北京: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633.百科要览上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700.

[2]中国企业管理大百科全书,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156.

篇2

关键词:国际货币 国际贸易 自由度 国际法

一、单一国家国内货币所代表的资本市场规模小

(1)表现为生力水平不先进,科学技术不发达,其商品发展缓慢,商品率低。

(2)市场发育不快,市场规模小,经济贸易文化交易规模有限。

(3)资本市场落后,资本容量有限,资本流动规模小,资本融资和资本投资都十分有限。

(4)货币发行、货币管理技术水平落后,央行政策和调控手段不全,货币交易难,外汇管理和物价管理均难生效,CPI指数变动失常。

二、币值不稳定

不能充当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换的支付手段,货币币值不稳定。由于商品不发达,商品率低,市场落后,资本短缺,货币币值不稳,贷币不能充当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换的支付手段,仅仅在这些不发达国家国内使用。

三、第二国、第三国都不愿接受的货币,既是卖方不能够接受的货币

第二国、第三国鉴于这些货币所代表的上述性质,对这些货币原发行国国内商品、文化无需求意愿,对发展同这些货币原发行国经济贸易文化无信心,就不愿接受这些货币,而成为国际社会不愿接受的货币。

四、不能被多国通兑的货币

表现为这些货币不具有国外市场,在金本位币制结束后,这些货币代表的商品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都很落后,很难确定准确的币值,不能被多国通兑,就成为不能被多国通兑的货币。

从布雷森顿金本位币制解体后,标志着资本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由此确立了纸币为核心,以国际贸易为交换价值尺度,以资本全球化作为内容的全球(世界)货币体系,起根本作用的是满足国际货币四大特征的货币,主要是美元、英镑、法郎、日元、马克等国际货币,以后有卢布等国际货币。

金本位币时期,流通和储存的黄金规模十分庞大,金币可以在任何国家流通,黄金、白银为代表的货币是自丝绸之路以来被多国通兑并在世界流通的天然的历史最悠久使用范为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资本主义兴起一度促进了金币、银币的大量流通,甚至产生了世界性的拜金主义,黄金、白银成为世界财富的象征,追求黄金、白银的动机成为资本主义迅速扩张的主要动力,迅速实现了资本主义科学、知识、技术、产业的优势发展,迅速制造了世界黄金财富的瓜分和世界工业强国,世界黄金大国,从表中可以看出科学和工业及黄金财富的优势转向民主国家美国、法国。二战结束后,布雷森顿金本位币制解体,实际是资本主义走向文明并战胜拜金主义的开始,随着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确立以纸币为核心,以国际贸易为交换价值尺度,以资本主义全球化为内容的全球货币体系发展,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和发展,资本主义国际文明社会日益形成,资本主义文化对全球各国的影响日益加深,资本主义国际文明社会日益形成,资本主义文化对全球各国的影响日益加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纸币日益形成资本世界流通的功能和职能,全球各国都建立起了以纸币为核心的外汇交易市场,外汇交易量达几十万亿美元单位,是金本位币交易量百余倍,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文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文明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美元、欧元的地位随之上升为世界主要国际货币地位。

国际货币的属性,我《倡导万隆精神,扩大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合作设想》(2006年3月发表)《东亚共同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国际结算工具》等文章阐述了国际货币的属性。1、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必须具备卖方能够接受特征;2、国际货币必须是具备能被多国通兑的特征;3、国际货币必须具备币值比较稳定的特征;4、国际货币所代表的资本市场巨大特征,并且承担国际流通的特殊职能。

黄金没有国际货币四大特征,黄金曾经是天然货币之一,黄金也曾是世界价值最稳定的商品交换等价物。黄金是商品,黄金是商品货币的必然概念,今天,国际货币不是黄金,国际货币的运行规律是受国际贸总量制约的,并与国际贸易的总量呈正比关系,国际货币使用量与国际贸易自由程度成正比关系,与国际贸易保护程度成反比关系,关在国际货币四大特征制约下有上述规律的运动。

充当国际货币的货币原始国正是不知不觉地自然运用了国际货币发展了全球国际贸易。

《东亚共同体面临形势和任务》(2010年7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文章提出“东亚共同体认真对待发达国家的实力和经验,必须认清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必须认清国际货币的理论地位,把经济和运行国际货币上升到国际法规的实践范畴,实现国际货币经济管理的优良循环体系。”

目前,中、美、欧有条件制定国际货币法案以维护国际货币持有人的利益不因国际经济风险导致的汇率变动而丧失持有利益和国家作为国际货币持有的经济利益不因国际经济风险及政治风险而丧失国内依靠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群体利益。资本主义体系存在缺陷和顽症,需要建设,进入对世纪,美国决心实现资本主义文明的全部价值时,中、美是有条件制定关于美元做为国际货币运行的国际货币法案,以维护中、美兴起的亚太时代,自2006年以来中国持有的美元从10663亿美元,15282亿美元,19460亿美元,23992亿美元,年均增量4000亿美元以上,远远高于1980―2005年的外汇储备增长状态,目前中国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70%左右是美元,而另外30%也是由美元来衡量,这时,中、美制定国际货币法也是适应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主动地拉动资本主义文明在转为民主资本主义的时代进步中不断完善和完美,是社会主义文明实践的人权价值正视资本主义文明实践后采取的全新经济活动,全新国际政治步骤。

黄金是天然货币,是商品货币,国际货币是根据据价值规律和劳动价值二要素确定和衡量的法定国际贸易结算等价物,严格的说国际货币不是商品,汇率是对价值规律和劳动价值的及时结算,是对商品一处在国际贸易交换环节的商品价值的最新结价信息和结论。因此,我们绝不能把汇率看成是国际货币的卖买成本,对国际货币起根本作用的是各国的商品信息内容。

1998年经济危机,2009年经济危机都是起因于国际货币市场的内在原因,表明我的上述分析是正确的,建立国际法意义的国际货币经济和管理是合理的国际贸易保障和合理的国际货币程序的保障,能为中、小国家正确建立国际贸易经济秩序起到规范国际货币管理统一政策的作用。

例举推证(如图1)

GH=GM・K/P・R

GH―国际货币量

GM―国际贸易量

K―国际贸易增长率

P―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R―国际贸易汇率比价

表中,一是国际贸易总量2010年以达30万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增长,应当视国际贸易总量是一个经常性、增长性、合法性、实际性的常量,是比单一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贸易高得多的经济常数变量,应当单例为经济学的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客观变量。

一是同国际贸易总量呈正比例关系反应的国际货币使用量(供应量)进入21世纪迅速增长,仅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就持有2.9万亿元美元的国际货币,其中美元约70%,达2.04万亿美元左右,表明国际货币的供应规律对国际经济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国际货币理论上升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常数变量分析理论。三是我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GDP)的增长同国际货币储备量的增长呈正比例关系,是完全正相关的经济变量关系,国际货币理论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文化的发展和国力强弱直接呈正相关联系起来,值得东南亚国家学习和借鉴。四是全世界通过国际货币联系的国际贸易总量已经成为规模巨大的跨国境独立体系概念内的重要经济实体活动,以国际货币为联系,以国际贸易为主要业务的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以国际货币信息变量为反应的汇率、利率、进出口业务、贸易总量构成的体系正在形成,国际货币已上升到国际法的高度,成为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共同体同美国共同建设和实践的任务之一。

五是黄金价格的上涨规律从380美元―盎斯上升到1400美元―盎斯表明黄金已经退出货币概念,而成为昂贵商品的特性。而美元的购买力很坚挺,人民币的购买力却很坚挺。国际货币美元突显了国际货币的二重性质。美元的商品消费含量尤其是科技产品含量仍是很高的,不适用于“黄金货币”的换算概念。就有必要确定国际货币已摆脱黄金价值的比价关系,成为具有四大特征和具有国际货币二重性质的、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特殊属性,实现其特殊意义。

国际货币

供应量x

x=ky增长线

x代表国际货币供应(GH),k表示国际贸易增长率,y表示国际贸易量[GM]

一重要定律:国际货币价值是由国际货币四大特征、国际货币运行规律决定的具有二重属性的价格表现形式,越是发达国家其货币价值的衡量越有可靠的保障,持有价值越高。越是不发达国家其货币价值的衡量越没有可靠保障,持有价值越低,价值越不稳定。

一、国际汇率机制的法律实践

2010年5月,我《东亚共同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文章中提出国际货币法律管理问题并指出:把经济和运行国际货币上升到国际法规定的范畴,实现国际货币经济管理的优良循环体系。

同年7-10月,美国出台了《贸易公平法案》,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和规范国际货币汇率,提出反不正当竞争汇率体制。《贸易公平法案》的理论依据是1、存在着政府操纵的汇率体制;2、存在着汇率引起的贸易补贴;3、存在着由于政府操纵汇率产生汇率对贸易的补贴后的商品出口顺差;4、美国的部分贸易逆差额同操纵汇率比价悬殊的控制模式有关。

实现国际货币经济管理的优良循环体系已是中、美两国共同关心并建设的大事。

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逐步向公平贸易需要的汇率接近。

1、199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在资本、学习与技术引进方面的现代规模已超过了港、台、澳;2、是中国在发展到21世纪后,已从市场经济弱国转化为市场经济强国,2010年GDP达39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达2.9万亿美元,学习经验与技术强势的发展产生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向合理与市场,兑美元汇率从较高的8.72回归到6.5,较真实地反应了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力,2010年GDP达6万多亿美元;4、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共同体和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中、美两国约定的亚太时代(发端)起飞主力,有助于中、美、俄协商亚太安全,有助于东亚、北美、南美、大洋洲区域经济贸易文化量的迅速发展,这样一来国际货币及汇率机制就是亚太国家需要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国际货币及汇率管理也在进一步发展,汇率趋于合理。

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过高的汇率体制,依过去的汇率体制换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GDP值2004年为1.6892万亿美元,预测发展到2010年为3.0846万亿美元,同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汇率计算值6.01万亿美元相差约50%。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过高的汇率预测的2020年GDP值为45万亿元人民币,经过汇率改革后,经过市场经济与贸易立国体制的较快发展,预计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能实现45万亿元人民币GDP值,2020年GDP将达70万亿元人民币。今天,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接近PPP②计算法预测的价值,经过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逐步实现市场导向的汇率,符合其实际价值。

三、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和国际货币需求量

Q=KZxCyTz (生产函数)

0≤Q/≤34.3%(导数变化值域) 0≤K≤23.40≤K/≤4.40≤M/=f/ (qij-pij) ≤40%

0≤U/=f/(x11…xij) ≤50%0≤U/1=f/ (U11…Uij)(a11…aij) ≤100%0≤M/2≤30%S≥Q③GH=GM・K/P・R,当R下降时,对国际货币的需求增加,是规律。这表明中国市场是增长型的,对国际货币的需求仍出在增长期,一直到建成创新型国家后,对科技因子Tz明显改善之后资本Zx的流量大幅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最终形成市场的较稳状态,同时达到国际货币管理的优良形态。国际货币理论有显著意义。

篇3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人性分析 激励管理

人性理论与管理密切相关。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中也包含人,离开了人就谈不上管理。企业管理主体采用什么管理策略对员工进行管理和激励,并不仅仅是一个方法和手段的问题,它在深层次上取决于管理人员对于人性的看法和信念。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措施和途径只有与人性相一致,与知识型员工的群体特征相符合,才能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积极性。

一、对人性的正确分析是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逻辑前提

对人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建立有效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逻辑前提。人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人性是内在多重因素的对立统一,体现在人身上是一种二重化的存在。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可变性均源于此。

1.人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自然生命,受自然规律的决定和支配,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社会生命,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人性的自然性往往表现为一种本能、欲望和自然的情感,人性的社会性则主要表现为人总追求一种社会地位、社会权力和社会责任。两者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时作用和支配着人的行为,决定着人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比如,有的人过早地或过多地满足人的本能欲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其社会性的一面;有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社会形象,担当社会责任,就不断压抑人性的本能和欲望,即自然性的一面。

2.人性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人性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与自然性和社会性两者有联系,但不能完全等同。自然性主要是指人自然的本能、欲望和情感。而人性的物质性则主要是指人作为一种肉体存在,为了延长自然生命,就有物质需要,不断从外界吸取养分和能量。但人与动物不同,人不仅仅要满足物质需要,还要满足精神需要。因此,人有三重生命,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总会结束,社会生命也会随着社会角色的变换而改变,只有人的精神生命可以实现超越。

3.人性是利己性和利他性的统一。人作为一种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存在,都要延续、发展自我的生命,需要满足个人的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需要,因而必须承认利己性是人的本性。但是,人如果都从利己原则出发,社会将不复存在,因此,每个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又必须分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必须对个人的欲望、本能、情感、需要等进行必要的限制,以利于他人的发展。这就是说,人性中也有利他性存在,否则,人类便不能前进,社会就不能进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则对人性利己与利他的二重性表述得较为完备,认为人虽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

4.人性是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统一。人性的先天性,荀子解释为“生之所以然者”,即是人先天就有的本性,不仅指“食、色,性也”的自然属性,也包括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但是,人性在后天是不断改变的,通常讲的“懒惰成性”、“贪婪成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后天对人性的改变。先天性即人的共性,人与人之间并无多大差别;后天性表现为人的个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

自然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利己性与利他性、先天性与后天性等多个层面,构成了人性的复杂性因素。人性中的二重性,作用在每个人身上,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构建有效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首先就是要从这种普遍人性的矛盾性、复杂性出发,使员工既能关照到自己的自然生命,满足自然性和物质性的需要,也能关照到自己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张扬,保持一种有理想、热情和进取的状态,反映到出版工作上则是要有使不完的干劲和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等。上述人性分析为构建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提供了逻辑起点。

二、对群体特征的正确把握是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现实基础

知识型员工作为“人”的一个群体,当然具有“人”的共性,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当然不能脱离这个逻辑前提。但是,知识型员工但知识型员工是属于社会中受教育较高的层次,他们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只有在分析知识型员工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实施的有效的激励。对其群体特征的把握,是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现实基础。

1.身份的两重性。知识型员工较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是知识资本的拥有者。他们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将附着于他们个人身上的经验、技能、判断等知识奉献出来,并促使这些潜在的知识转化为知识型组织的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而为组织带来效益。知识型员工从人性角度来理解是自然人,其一切活动都应服务于人,归属于自身;但由于知识型员工充当了知识资本的主要载体,自然会成为资本运作的工具。知识资本不像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等有形资本,它是一种潜在的资本,它内在于拥有者思想之内,不能机械地量化和衡量。

2.能力的创新性。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与体力劳动者或一般事务性人员的工作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可能遇到不可预见的、崭新的或突发性的问题等,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知识型员工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性要求激励机制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进行激励机制设计时不能面向经验的过去,必须面向崭新的未来。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成功和有效不是取决于保持常规性要求,反而恰恰取决于打破这种常规性要求。

3.劳动的复杂性。这里的复杂性主要是指劳动的复杂性,包括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劳动成果衡量的复杂性。出版企业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主要是依靠大脑而进行的思维性的知识性工作,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使得外人对其劳动过程无法控制,所以劳动过程具有复杂性。同时,知识性的成果具有多重属性,它可能极少产生经济效益但却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危害了社会效益,并且每一种情况所产生的结果常常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所以对知识性成果衡量起来就显得尤为复杂和困难。企业组织应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这个有力的杠杆,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求取平衡,争取两者的“双赢”。

4.工作的自主性。知识型员工由于拥有知识资本而在组织中享有较大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组织的依赖性较小。他们的很多工作富有创造性经常是在独立、自主的环境下进行。因此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管理”,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决定权。在工作态度上较为自觉和主动,在工作方式上较有主见,在工作环境上要求有较为灵活的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和宽松的组织氛围,强调自由选择、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5.追求的超越性。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除了代表个人社会声望和地位的高薪以外,知识型员工对事业有着更执着的追求,他们更多地追求来自工作本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不会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把挑战性的工作视为一种乐趣,渴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成就动机使知识型员工对自身发展前途的关注远远多于对工资待遇的关注。

6.流动的意愿性。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他们拥有企业组织无法保存的知识资本,对组织的依赖性相对较低,他们由追求终身就业的单位转向追求终身就业的能力,由忠于所就职的组织转向忠于所从事的事业。事实上,流动是人的内在需求,是追求人的价值增值途径之一。知识型员工受教育程度较高、业务能力强,因而不仅在工作上有较多的选择条件和机会,知识型员工通过流动实现增值,使流动具有内在动力。这就使知识型员工与企业组织长期保持雇用关系的可能性降低了。

三、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策略构想

对人的激励都是建立在某种“人性”分析基础上的。基于前述的人性论基础,结合知识型员工的群体特征,对他们的激励管理,要更多地从其自我价值的特征出发,尊重人、关怀人、全面地理解人,把以人为本作为激励机制的核心和灵魂,在制度安排上实行强化激励。在建立以人为本的出版企业激励机制时我们可以尝试如下策略:

1.个性化激励。人的工作动机是建立在对人的需要满足基础之上的,而每个人的需要又千差万别。知识型员工具有更强的独立个性,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价值诉求,需要的多样性表现得更明显。所以,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简单地运用“同而不和”的方法,而应该运用“和而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式对人进行有效的激励,针对每个人的价值追求进行一对一的激励。这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激励因素,不应搞 “一刀切” 激励模式。比如,注重个人发展的,就以成长、晋升等来进行激励;而对于成就感比较强烈的,可以以提供工作自主空间、实行工作激励等方式来激发其积极性。个性化激励模式的实质是以人的不同需要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激励是建立在对每个人的个性和需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每个人的不同需要和个性特征决定了需要对他们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方式和方法。

2.建立富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尽管薪酬是一种外部激励因素,但是在中国当前的企业组织中它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因为薪酬提供的物质生活保障,不仅是知识型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知识型员工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和追求的基础。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薪酬所反映的劳动交换的内涵已不限于低层次的等价交换,而是包含了更为丰富的人文色彩。一般看来,知识型员工普遍将薪酬看作能力、地位、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象征。比如,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满足员工的社会地位需求的作用;收入的高低是工作业绩的显示器,它反映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表明了员工在企业中的相对地位;员工薪酬的提高,表明他的工作业绩得到企业的认可,或者预期其在企业中的地位还可以上升,从而使员工产生成就感,激发最大的工作热情。实际的管理中,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尚未能充分运用薪酬的激励作用,主要是分配方式的不尽合理而使报酬与绩效不对称消解了薪酬的激励功能。在设计富有激励性的薪酬系统时必须考虑公平性、竞争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民主性五个关键决策。

3.设计强化性的自我激励系统。自我激励是指员工基于内在需求而自觉转化为行动的行为过程。知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自我激励,越来越成为个体的主要的动力来源,而成为激励的基本动力系统。在整个人为激励体系中,强化性的自我激励系统相当于激励系统的“发动机”。外部性的他激励如经济利益等也得经历激励客体的认知加工,才能转换成为激励客体所认同的自我目标,也只有成为自我认同的目标后,才能真正诱导激励客体的努力行为。内在性的自我激励主要包括发展激励和成就激励。个体发展是知识型员工优势需要,可以采用开辟多元化职业生涯路径,建立完备的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体系等,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动发展、自我实现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空间,对员工进行内在成长激励。强烈的成就需要也是知识型员工强大的行为内驱力,应该充分运用荣誉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等来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4.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作为拥有知识资本的高素质知识人才,尽管工作独立意识较强,但其大部分时间同样是在职业群体中度过的,而且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都是团队工作的形式,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已成为影响员工满意度、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的主导因素。对于知识型员工,要在管理中贯穿关爱、尊重、信任、沟通、赞美等情感激励手段,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他们公正评价,满足他们情感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在知识型营造出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环境与氛围。首先,营造团结、友爱、互助的工作氛围,使员工融入到企业和睦的大环境之中,进而增强企业团队和谐度和协作性;其次,通过企业文化塑造、宣传教育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再者,通过标兵示范、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整个团队、乃至整个企业合作意识的树立与增强,进而形成有利于极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型员工工作潜能的和谐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篇4

管理是重要的现实生产力

众所周知,管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自觉行动,对于任何社会、任何一种共同劳动,都是不可缺少的和极其重要的。尽管管理不像技术、设备、原材料那样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通常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没有它,再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只是可能的、潜在的东西。只有通过管理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有目的的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创造和形成新的生产力。管理事实上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带有导向性、综合性和最终决定性,其作用是任何单个生产要素无法代替的。管理的直接作用是组织生产力,其本质和核心内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又反映和体现着生产关系的性质与要求。管理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它。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管理显得更加重要而迫切。

加强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现实客观要求。这些年来,由于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我国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高技术产业、重要消费品工业、基础设施及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长期困扰我们的商品短缺和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总的看来,我国在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向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生产力和科学、教育仍然比较落后,粗放、低效率、高消耗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大量存在。主要表现是:一些地区和企业不顾已有基础和市场需求,仍然单纯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盲目追求产值和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严重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一般加工工业所占比重过大,设备利用率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管理薄弱,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总水平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低20%—**%,单位产品能耗高**%,成本高**%,不少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一代以上。这种状况,制约着我国生产力的更快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加强管理,才能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创造条件。经济管理包括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它们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其中企业管理是基础,宏观管理是前提。生产是在企业中进行的,只有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经济效益才能上去,但是宏观管理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当代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企业经营一刻也离不开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等外部条件,而从战略上促进整体结构优化,保持总量平衡,只有宏观管理才能做到。宏观管理的优势和特点在于能够把握全局,看清楚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抓住带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并从全局出发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宏观管理措施,大者如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实施步骤,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又如决定全国经济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次者如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掌握信贷结构来控制总量平衡、调节投资结构。这些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都有巨大作用和影响。关键时候,关键地方,往往一项政策出台实施,就能促进整体效益显著提高,而这是几个几十个企业效益的提高无法比拟的。这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众所周知的有力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这方面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加强管理,才能抓住经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审时度势,作出正确决策,促进经济质量提升。经济管理很重要的是决策管理和战略管理。正确的决策既是正确管理的内容,又是科学管理的先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包括重复建设问题和产业结构上的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但不少与决策失误是分不开的。决策失误说明管理水平低,存在盲目性。所有重大经济决策,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只有坚持科学态度,对决策对象作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情况弄清楚,并采取正确措施加以实施,才能是科学有效的。在加强决策管理方面,我们有大量工作要做。

加强管理,才能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科学管理从宏观来说,是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国民经济范围内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从微观来说,是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这都是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的前提。经济效益与管理的科学性成正比。粗放管理是粗放经营的根本原因。只有加强管理,技术上精益求精,生产上精打细算,尊重结构比例和质量,才能把成本降下来,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升上去。

加强管理也是加速科技进步的要求。科技进步的速度与相应的科研物质条件、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是分不开的。只有适应新形势,不断完善科研机制,加强对科研的科学管理,科技才能更快进步,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效益低的状况。

从哪些方面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目前,我们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实际出发,从大局着眼,从细处着手,抓住关键,科学谨慎地加以解决。

一是结构管理。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产业结构落后,经济质量和效益不会高。只有把落后的产业结构调整过来,使之与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相适应,质量和效益才能上去。结构调整的核心是第二产业。目前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占的比重低,传统产业落后、臃肿、重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结构,提高整个产业的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各行各业都应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第二产业上升到一个新层次,经济质量和效益才能上升到新层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要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行的。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重视技术进步和集约经营,任何产业粗放经营都没有出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也要重视技术进步和集约经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这个基础最为薄弱、粗放。加强对它的支持,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调整农业结构,使落后粗放的农业向高效、高产、优质、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是逐步实现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要求。

二是总量管理。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在抓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着重抓增长质量、结构和效益,以更高的质量、结构和效益促进总量增长的新阶段。我国人口多,每年新增1000多万人口,进行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行的。但总量的增长必须建立在质量、结构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我国目前经济总的情况是供求基本平衡,多数产品供给有余,一部分市场急需的产品则供应不足;投资较旺,消费不足,总需求制约总供应,影响生产发展;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严重不协调,更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只有通过总量的管理,加大调控力度,着重在提高质量、改善结构、增加效益上下功夫,才能解决好。

三是地区管理。在宏观政策和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增长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各个地区具有全局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善于将地区优势与全局利益相结合,积极进取,努力采用先进技术,发展优势产业,改变落后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将是高效和优质的。如果只顾局部利益,忽视全局需要,搞地区封锁,或者不顾本身的特点、优势和条件,一味地跟风,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不但地区经济难以发展,也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四是行业管理。我国有几十个大行业,成千上万个小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发挥行业管理的作用,不仅直接关系到行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经济有重大影响。行业管理针对行业的特殊规律和具体情况,通过制定规划、提出行业发展方向、世界技术进步情况和市场供求信息、组织内部协作和经验交流等,来指导和促进行业发展,协调企业间和行业间的关系,其作用是其他管理所不能代替的。我国一些行业管理得比较好,但大部分管理还没有到位,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还没有建立起来,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加强行业管理。

五是企业管理。有优秀的企业管理,才能有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国民经济。企业管不好,经营粗放,管理混乱,经济质量和效益不可能上去。这些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有明显进步,出现了一批管理得相当出色的好企业。但整个看来管理仍然薄弱,管理上的问题很多,潜力很大。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基础性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面临的重大任务。企业管理加强之日,才是整个经济质量和效益上去之时。

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为了加强管理,改变粗放增长方式,需要深化改革,在建立健全和创新管理体制上下功夫。

篇5

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各个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顶工作。随着国际投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日益成为各个国家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及内容来看,各项准则环环相扣、衔接有序,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但是,在我国众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会计工作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如:

(一)管理模式僵硬。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地位缺失。

一些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不重视会计工作,造成会计部门的不健全和会计工作的杂乱无章。这使得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被忽视,造成会计信息不能完整、及时、真实地被记录。事实上,会计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影响到会计信息差异的大小。会计地位的受控性越强,受控制人的支配越具体,越容易受到非会计因素的影响(如控制者利益驱动的影响),会计信息差异就越大;控制会计的权力主体越多,会计的公正性就越高,会计信息差异也就越小。会计委派制、记账制提供的信息质量要高于会计企业身份制,因为支配会计的权力主体多元化。但总的来看,当前会计工作处于受单位负责人控制的地位,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各种目的,控制会计核算向非会计规范转变,大大削弱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扩大了会计信息差异。

(三)意识淡薄。

意识淡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的意识淡薄。部分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能按时报送出会计报表,完成报送任务就可以,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建不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为了局部利益远,迫使或诱导会计人员说假话、报假数,以显示其“政绩”,取得“政治荣誉”,或逃避税赋,使会计人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遇。以至于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缺乏统一、规范的领导。

二是会计人员的意识淡薄。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会计约束机制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的约束等几部分构成。正式约束是指经济法规,会计准则制度等法律约束;非正式约束是指人们在长期经济活动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范,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规范、意识形态等。对会计信息差异的影响来说,突出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会计诚信度差等方面,当然会计职业道德匮乏与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社会不正之风和党政人员腐败对会计人员的价值观、道德意识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使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不能规范进行,导致会计信息差异增大。

(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表现在:

(1)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还不够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还有欠缺、会计岗位设置还不够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

(2)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机构改革成为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企业中表现好的、技术全面的会计人员往往被分流,安排他职,从而因为岗位的变动,影响到会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一些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并不是向社会广招人才,公平竞争,而是把一些文化水平低、不懂业务、“听话”的人安排在会计机构,这些人不懂会计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只为了讨好领导,惟命是从,不按规矩办,记帐随意,手续不清,资料不全,任意伪造。在是非方面,不坚持原则,对违法违纪行为不敢于制止和揭发,影响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二、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一个企业的企业管理工作涉及许多不同的部门,其管理成效的优劣不是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是企业若干部门共同执行的结果。由于会计部门和企业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发生广泛、直接、连续的关系,因此,会计部门在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各部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只有让会计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会计工作,就没有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具有复杂的内容,它包括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等等。它涵盖企业人财物、销每个方面。这些内容,错综复杂,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其中,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则是处于基础性地位的,这是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对会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分配劳动,以节约劳动时间。要科学地管理经济,就必须要进行经济核算,而经济核算的中心是会计核算。现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劳动分工和协作更细,更复杂,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更广,因此,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各种有关数据和资料,才有可能组织企业经济的综合平衡,才能对社会生产进行反映和控制,做出科学预测,以指导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监督职能越来越重要。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和目的。会计监督是加强企业法规、制度的需要,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是企业经济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三)会计工作更具有政策性和科学性。

企业的任何一个经济活动都必须在企业长远目标的引导、约束、规范下进行。而企业的各项决策,又绝大部分直接地或间接地落实在会计工作中。因此,作为企业,必须加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和完善会计工作,强化会计部门的管理,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会计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中的最大的效益,也就是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荣誉,并且还会实现各个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都是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而反映出来的。会计部门可以直接通过对企业的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成果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不但促使企业决策者可以很快的了解当前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和欠债能力的高低,而且还可以发现企业风险的大小,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劣,使决策者在企业运行的很多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用最小的风险、最健康的财务状况来实现最好最大的利润。同时,还可以发现一些必要的问题,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些相关依据。

四、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会计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在很多人看来,一般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会计报告,不具体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即使部分参与企业管理工作,也是财务经理们的事,其实,会计除以报表方式为其他管理人员提供公司经营信息外,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管理之中,无论是进行成本核算、报账、记账,会计是企业预算执行第一个知情者和监督人,从材料采购到销售回款,通过预算、比较价格、信用管理、指标对比等,会计无不履行着监督的职能,无不参与于企业管理之中。

会计工作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会计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专业工具,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人员进行,并采用较多的专业术语和专门方法,然而会计其服务对象并不是会计专业人员,其存在的宗旨除自身通过控制与监督有限地参与管理外,更多是为企业相关管理服务的,而这些管理人员并非都能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因此,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全面、真实、及时与可比,还要求对此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有用,则除自己能读懂外,还要求所涉及管理人员、相关利益者都要能读懂,如果其中包含有一些比较专业的信息,应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解释,使其他管理者能从会计提供的信息中读到其所需的相关管理信息,只有这样,会计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发挥更大的潜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者能够更方便的读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会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管理工具,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与结果,还通过预算、监督、参与决策等,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管理环节来使用,作为履行此项工作的会计人员自己应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自己管理工作职责。

五、会计资料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会计体系由五个分支组成:(1)财务会计,主要功能是对外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管理会计,主要功能是对内部管理者提供支持管理决策的信息。(3)成本会计,其功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以合理确定存货价值及计算损益,二是为管理会计提供决策分析中的基础信息。(4)税务会计,主要功能是依据税法计提税金,订立税务规划。(5)内部审计,主要功能是维护企业会计体系的客观性和安全性。

这些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在企业管理中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参考资料。对会计信息的会计分析既是制定计划的前提,又是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反映工作成绩、提出改进意见的主要手段。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所进行的会计分析,一是可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二是可以发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三是可以找出差距及原因进而提出对策。

六、会计主管是企业领导的左膀右臂

篇6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

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8]肖海林.企业管理:主题演进与范式流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1).

[9]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6).

篇7

关键词:道路 运输 危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新兴技术的普及,危险货物商品的用户遍及到各行各业,因而对其的品种和用量需求也都不断增长。一般来说危险货物的危险性都很大,而且具有二重性甚至多重性,当其处于危险状态发生燃烧或者爆炸事故的时候,其危害性更加不容小觑。

1. 危险货物运输特点

1. 1 车辆专用

目前我国对装运危险货物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意在严厉杜绝那些一般货物运输车辆以及任何不符合标准的车辆用于装运危险货品。

1. 2 业务专营

一般来说,业务专营指的是那些符合相应资质标准并且办理过相关手续的危险货品运输经营者,才能够办理及进行道路危险物品的运输业务。在此基础上,经营者需要有 5 台以上的经过检验并核查合格的专用车辆来进行危险货物的运输业务; 并且在危险货物运输的专用车辆上必须配有性能良好的通讯设备; 除此之外,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危险性运输业务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1. 3 确保人员的专业性

由于危险货物极具危险性这一特殊特性,决定了危险货物的运输及其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对于危险物品的运输等相关知识必须熟练掌握和了解,并且必须通过了有关部门的专业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并入职上岗。1. 3. 4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安全运输可以说是危险货物运输的首要前提。在进行危险货物运输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其次要规范并且合法地对危险货物进行运输及管理,务必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1]

2 危险货物运输在运输管理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2. 1 企业规模过小,安全意识不足

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于运输安全不以为意,提及安全措施,常常因为具体工作遇到困阻或是资金不足时则忽视了运输的安全。有些驾驶人员、货运押运人员在接受安全教育的时候虽能暂且将安全放在心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把安全抛诸脑后。另外,部分企业仅仅考虑最大限度的吸纳社会车辆挂靠及收取相应的挂靠费用,往往忽略了对挂靠车辆进行应有的管理和安全维护。[2]

2. 2 企业对于危险货运运输的安全管理并不到位

因为一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组织机构以及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等,致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监管不力。虽然当前许多企业已经采用租赁、承包甚至是通过挂靠的方式进行经营,但是在安全管理这一方面仍然存在着 “以包代管以及以罚代教”的有关现象。另外,由于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及手段的落后,并没有有效的监管激励等措施。

2. 3 相关工作人员监管不严并且安全意识淡薄

首先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再加上企业对从业者并没有进行良好的培训,培训时间短教材简陋,致使从业者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安全意识过差,这些都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所存在的重大隐患。其次,企业的从业者还有无证上岗的现象出现。由于参与危险货物运输培训的员工本就不多,培训班不能够定期或者长期的举办,这就导致了从业人员无法参与培训进而导致无证上岗的状况出现。

2. 4 处理危险化学品相关事故的能力不足

虽然各个企业都制定了有关危险品运输的应急预案,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学习培训以及演练,特别是一线驾驶员、押运员对于运送货物性质以及相关应急措施的了解并不多,若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处置不当,造成延误救援。

2. 5 无证经营以及超越许可事项进而从事危险货物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路检路查工作中发现,个别小货车的车主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时常违法对民用液化气进行运送。作为危险货运输的相关监管部门,却没能对违规托运人和托运单位采取有效的法规和执行手段,却只能通过路检路查来对承运人按照“超范围经营”进行处罚,因而这类情况屡禁不止。[3]

3 对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

3. 1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在进行道路运输管理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力度。除此之外,每年需要对企业进行定期深入地进行安全监察及安全指导,密切监管企业的每一次的动态并加以记载,建立起更为全面的安全监管档案并加以管理。

3. 2 逐步强化企业内部对于道路运输的管理

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督促企业去建立必要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且认真地落实,同时做好驾驶员、装卸员等员工的管理工作,对于车辆的管理,保证其他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并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最后务必要定期地对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排查。

3. 3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对货物运输安全水平进行提高的关键步骤。首先,对从业资格培训学校及其培训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从而确保它的培训质量; 其次,规定相关从业者的最低学历进而保证其有能力接收并自主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 最后,更应该加大对从业者的培训力度,可以延长培训时间或者增加培训内容或其他方式来保证相关的培训质量。

3. 4 加大培养力度

加强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实施相关的安全监管。另外,要强化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意识,把企业看作是道路运输安全的责任主体。同时,严格要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确保其能够进一步地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经常性地对从业员工实施安全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业务知识培训或拓展,及时开展预防性的应急演练,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训练他们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4]

3. 5 必须依法治理危货运输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规已比较完备,基本具备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有国务院颁布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对危险货物运输的集中治理整顿是非常必要的,效果明显。但也应该看到,即使是在集中治理整顿期间,危货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多事故是由于违法违规运输所致,在这些事故中,也暴露出管理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危险货物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严格执法,才能保证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3. 6 建立和完善道路危货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确保 JT617―2004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8―2004 《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但这两个标准在一些省的大多数道路危运企业、危运车辆和危运人员中并未真正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因而道路危货运输的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危运业务人员的参学人数要达到 100%,不能留空白。按照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运输危险品种的实际出发,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细化,明确责任,做到纵到底、横到边真正做到危货运输业务的过程中事事有要求,有负责人有记录,有检查评述。[5]

4 结 论

综上所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运输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为了保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要坚持安全理念、恪尽职守,加强监管并且在监管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确保危险货物运输的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1] 邢海斌 .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 3) : 31 -33.

[2] 姜景玲,景春光 . 国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经验及启示[J]. 综合运输,2013 ( 1) : 65 -68.

篇8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IT价值;IT价值管理;文献;综述

我国已故会计学泰斗杨纪琬曾定义,将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应用于会计工作中,即为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历经30余年的蓬勃发展,在此期间,关于信息技术价值的讨论,成为经济界和会计信息化学界的研究热点。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提出了“IT悖论”,更是将IT价值的争论推向。在信息时代已然来临的今天,IT存在价值似乎已无异议,但IT价值如何产生、表现,价值又如何?近年来,基于不同视角的IT价值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一论题历久弥新。当前,IT价值研究的视角多样、内容繁杂,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交织,甚至互有冲突,极大影响了IT价值研究的深入开展。文章将系统回顾IT价值的认知过程,并对当前IT价值以及IT价值管理的研究现状全面综述,力求给出一个清晰完整的研究内容,进而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IT价值的认知过程

从当前的文献和研究过程看,对IT价值的认知过程,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循环。1946年,为了进行弹道的复杂计算,首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应运而生。早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原无可能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极大推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的体积更小,运算能力更强,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支持下,逐步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人都对IT的价值体现无比憧憬,认为IT技术的应用,必将带来重大的利润增长和效率提升。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在IT应用上的投资超过了1万亿美元,然而,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尽管IT的投资巨大,但企业的管理效率并无实质改变。其中,最大的质疑声来自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1987),这种质疑后来被称之为“信息悖论”。持类似观点的学者,如Baily(1986)、Roach(1987)、Baily和Chakrabarti(1988)、Marrison(1991)等,先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部分研究确实能够得出IT与生产力弱相关的论断,对IT价值否定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1995年,微软公司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PC(Personal Computer)操作系统Windows 95,使得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1995至1998年间,互联网产业突然兴起,并以每年1.74倍的速度大幅增长,而同期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仅为2.8% 。NASDAQ(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市场异常火爆,财富神话不断诞生,“点COM”时代的到来,使得IT重新成为世界的宠儿。这一时期,大批学者重新审视IT的价值作用, Dewan和Min(1997)、Shin(1997)、Rai(1997)、Hitt(1998)、McGuckin(1999)等学者,各自通过不同行业间IT投入产出的实证分析,论证了IT的正面价值作用。而John Hagel III(2000) 则认为,网络是创造战略差异的催化剂。

2001年,美国网络概念股泡沫破裂。但IT自身却按照摩尔定律①的预言不断发展,硬件计算能力不断提高,软件与业务的结合更为紧密,计算机的应用不再是“高精尖”的技术活动,而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的基础性资源之一。2003年5月,尼古拉斯・卡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IT不再重要”的文章,他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再明显,依靠IT建立竞争优势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我们能做的就是设法降低成本、防范风险 。对此观点,大批研究机构及学者进行了激烈的反驳,著名IT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则认为,IT的重要性并不体现于商品化与否,而在于其高速、低成本解决业务问题,创造了客户价值,戴尔、沃尔玛等公司的迅速崛起就是IT价值的回报。通用汽车公司Ralph Szygenda认为,IT虽然被商品化,但是IT所导致的业务流程改进、竞争优势并没有被商品化。张江湖(2003)认为,卡尔用了夸张的标题讨论IT价值,但无论其所言正确与否,这次争论都具有重大建设意义。

笔者认为,IT价值的否定之否定认识过程,是辩证认识事物本质的必然阶段。认知过程与IT技术的创新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并呈螺旋滚动,向前发展。正如罗杰斯(1962) 、理查德・福斯特(1986) 、卡洛塔・佩蕾丝(2002) 等人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所述,摆脱旧曲线,跳跃至新曲线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IT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价值体现,也服从并遵循着这一规律。

二、IT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总体上看,IT价值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是IT价值是否存在,研究方式上主要是通过分析IT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判定是否存在IT价值。当信息悖论提出之后,大批学者从本行业、跨行业的角度选取了大量数据样本,试图解析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切入视角、选取样本、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大相径庭,部分研究结果甚至相互矛盾。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IT价值衡量标准和样本数据的差异所造成,另一方面也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先天不足及后天缺陷相关 。IT价值研究的代表人物Soh和Markus认为,对于IT价值的研究,不应集中于IT是否产生价值,而应转向IT如何、什么时候、为什么带来或无法带来价值。因此,当IT技术完全渗透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时,IT价值的研究方向也在逐步向IT价值产生过程及作用方面转移。

(一)IT价值产生过程研究

较早提出IT价值产生过程的学者是Trice和Treacy(1986) ,他们通过对IT系统有效性的调查,提出了IT价值产生三层模型,通过将IT应用加入价值产生过程,在IT投资和IT价值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一个朴素而简单的模型,但是为IT价值产生过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90年,Cooper和Zmud基于上述三层模型,从技术扩散的角度对IT价值产生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启动、采纳、应用、按受、惯例、内生的“六阶段”技术扩散过程 。Soh和Markus(1995) 则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将IT价值产生过程重新定义为IT转化、IT应用、组织竞争三个阶段,并进而将IT应用过程细分为IT资产和IT影响,更为清晰的解释了IT价值产生过程。近年来,类似的研究成果很多,Nagy Hanna(1994),H.Boar(2000),张相斌、于秀艳(2000) ,张玲玲、林健(2002) 等,都分别从不同侧面提出了IT价值产生和扩散的模型。

本文认为,无论将IT价值产生过程划分为几个层次,其根本都无法脱离Trice和Treacy的三层模型,即:通过IT投资、推进IT应用、实现IT价值。其他过程模型不过是细化了IT与生产要素的结合,解析了IT价值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过程。同时,由于不同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差异性较大,IT与企业的融合和发生作用的过程不尽相同,IT价值的产生过程确有规律,但不同企业之间的IT价值实现过程不应当按照统一模式界定或分析,而应进一步的具体化。

(二)IT价值的本源研究

Donald H Bender(1986) 是较早研究信息系统对财务影响的学者,认为信息处理系统可能对公司的财务价值产生直接影响,应该从成本效益分析角度进行深入分析。Jordan(1995)认为IT价值是与生产率相关的IT投资的经济度量。Gurbaxani和Whang(1991) 认为,IT价值可以体现于企业运用IT进行日常经营和战略制定方面,并与客户关系、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密切。Berger(1992)、Adolph I.Katz(1993)认为,IT价值更多体现为一种战略价值。Bram Meyerson(2001) 认为,IT价值是对IT系统所处地位的认识,是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相关者协商一致的结果。Nigel Melville(2004) 从流程的观点看研究IT价值,将IT价值定义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它既包括中间的流程层面,也包括企业整体层面的效率和竞争力两方面的影响。Anandhi S.Bharadwaj(2000)、 孔祥雨等(2008) 、田文馨等(2009) 从企业资源观出发,认为IT价值的本质是企业的核心资源,IT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通过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和IT相关的无形资产实现企业价值增值。Marguerite・C・Cronk(2002) 认为,IT价值是其所占用的资源,与其为企业增加的可持续的价值之比。

综上所述,IT价值的本源认识并不统一,众多的本源视角,得出不一致的IT价值定义。究其根本,本源认识不一的原因在于,对 “价值”概念的认识不一。“价值”的本身具有二重性,对客体而言,价值是其固有的属性;对主体而言,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认知。对于IT价值而言,任何单一视角的定义,都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说,不能仅关注其经济价值或非经济价值某个方面,而应从更为宽广的视角出发,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

(三)IT价值的评价研究

Mahmood和Szewczak(1998) 归纳了IT评价的文献,发现仅至1998年的IT价值评价研究文献就多达千余篇。卢向华(2003)将IT价值评价的作用定义为“判断、控制、理解和学习” ,并在其博士论文中对IT价值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统计,认为具体评价方法可能多达93种 。然而,对IT价值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由于IT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很难对所有的要素进行全面测度;另一方面,IT在不同企业类型中的应用千差万别,体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基于差异理论和基于过程理论两大流派。Markus和Robey(1988)、Mohr(1982)是差异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将IT价值作为一种产出变量,侧重于发现影响IT价值的因素,解释对企业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IT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在既定的外部环境下,在满足充分必要条件下的IT要素组合,可以产生特定的IT价值。Weill(1992)、Lucas(1993)、Grabowski和Lee(1993)、Ross(1994)等是基于过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沿着IT投入转化为具体产出的路径进行研究,将产出视为一个离散值,并认为无论外部条件是否适当,IT价值产生过程中,变化和随机过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IT价值的评价方式上看,可以大致分为定量测度、定性分析、综合方法三种类型。

一是定量测度。Joslin(1968) 最早开始探索如何评价计算机的使用,并通过评价过程,实现计算机的最优化应用。Sharpe(1969)、Lucas(1971)、Waters(1974)等人在关注于IT成本核算,以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Emery(1971)、Marschak(1971)、Kalman(1974)则从计算机的净贡献度的方面,对IT进行了评估研究。King(1978)、Gerald(1979)、Kleijnen(1980)等人对IT的产出问题进行了探索,相对深入的讨论了IT商业价值问题。以上研究中,定量分析指标比较单一,主要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进行测算,将ROI(Return On Investment)作为评判指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应用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定量测试的评价指标体也在不断完善。如,成本收益比率、成本收入分析、经济增加值(EVA)、边际价值法、利润指数法、作业成本法等,Tam(1992)、Farbey和Land(1993)、Stern和Stewart(1989)等学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当仅仅依靠指标分析无法全面评价IT的时候,评价模型的应用走上前台,Sassone(1988)、Ward(1990)、Farbey(1993)等学者分别给出了Hedonic工资模型、Ward组合分析法、原型法等评价模型;微软公司也于1995年提出了快速经济评价方法(REJ,Rapid Economic Justification),该方法以总体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为基础,结合IT投资与业务重点,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而建立多指标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定量分析固然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来描述、计量和评价IT的价值,可以给经营管理者提供最直观的决策参考,但是,由于数据来源和选择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计量指标体系也不可能全面反映问题的所有方面,因此,单纯的定量分析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定性分析。Norman Baker和James Freedland(1975)将信息系统项目和R&D项目之间进行了比较,通过评价分析,认为两者有着相通之处,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但作用过程是非直接的。McFarlan(1973)、Nolan和Norton(1973)、Egyhazy(1976)等人对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对企业影响进行了评价,认为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可能影响计算机绩效的实现。Dan Remenyi(1997)认为,不应过度关注细节,评价工作应从高层次开始思考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业务影响的松弛时间(slake time)分析方法。Powell(1999)认为,对IT系统的评价应该避免评价人员的倾向性,更应该集思广益,采用德尔菲法,综合多个专家的意见开展系统性的评价活动。此外,针对IT的不同方面,提出多种定性分析的方法。如,基于功能性分析(Schaeffer,1988)、过程质量分析(Lincoln,1990)、管理意愿分析(Remenyi,1995)、战略匹配、机会创造分析(Wiseman,1985)、用户满意度分析(Miller和Doyle,1987)、项目社会技术角度选择(Udo和Guimaraes,1992)等定性分析方法,极大丰富了定性分析的理论体系,但是正如Remenyi等(2000) 所说,关于价值的定义往往是含糊不清、不够充分,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除非IT业内对价值的本质及其优化的方法有了更深了解,否则当前服务于决策的IT评价结果就不可信或不够有效。

三是综合方法。对IT价值的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过程,单纯的指标分析或定性讨论,很难给出一个相对明晰的结果。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通过应用网络系统理论,而实现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其创始人Saaty(1980)是在研究“根据贡献大小进行电力分配”的课题中,提出的一种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指标层),进而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层次,并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计算层次权数,从而将决策过程模型化、数量化,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优秀方法。平衡记分卡(BSC,Balanced Score Card)是一种战略绩效评价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多维度考查,最初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是从财务、内部流程、顾客、创新与学习四个方面,分析企业的绩效和对组织影响。事实上,在不同的应用过程中,这四个维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笔者认为,平衡记分卡更多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考察和分析事务的方法学,即:多维度全面考量的方法。另一类值得关注的IT评价方法,源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Farbey等(1993) 提出了一个类似原型法的IT评价模型,并称之为“洋葱”模型。其使用过程,类似于原型法,快速对内容进行评估,并逐步对过程和外部关联关系进行评价,逐步修正求精。在信息系统评估中应用生命周期的方法和理念,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思考,Willcocks(1994)、Thorp(1998)、Mckay 和Marshall(2001)等学者都认为,对IT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面评估是正确评价IT的必要条件。这种将IT价值评价方法与IT系统开发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比较符合IT系统的开发运行规律和认识、解构问题的客观实际,使我们更容易看到IT价值的本质所在。笔者的研究较多借鉴了这种研究思维,并引入了软件开发的螺旋模型,进而构建其IT价值管理模型。

三、IT价值管理框架模型

从现有文献看,着眼于IT价值管理的整体框架性模型相对较少,但同时,针对IT价值管理具体环节的管理工具模型较为丰富,涉及战略、投资、评价等各个方面。

(一)利益实现途径模型(Benefits Realization Approach,BRA)

DMR战略领导中心的John Thorpe认为,“银弹思考”是大规模经济活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所谓“银弹思考”是指孤立的考虑IT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的投入必然带来利益的增加 。1998年,Thorpe在其专著《The Information Paradox: Realizing the Business Benefi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中提出了利益实现途径模型,力求将技术整合于经营系统之中,其中心思想:不管技术多么强大,IT自身无法传递经营结果。

BRA模型的利益实现前提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益不会产生于巧合。二是利益也不完全按照计划产生。三是利益实现是一个持续过程。

BRA模型的利益实现途径有三个核心。一是计划管理。完成从独立的IT项目管理到经营计划管理的转变。二是组合管理。完成从项目的自由竞争到受约束的组合管理的转变。三是全周期管理。完成从传统项目周期到全周期管理的转变。

BRA模型的利益实现途径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参与者的责任心,确保投资计划得到积极、持续的支持。二是相关测度系统,确保利益实现过程中价值的有效计量。三是对变革的超前管理,确保在计划中赋予人员所有者权益。

BRA模型支持利益实现面临的“两个挑战”和“两大技术”。其两个挑战为:设计计划和对计划相对价值的评估。其两大技术为:一是建立模型。通过“结果链”对利益实现过程核心元素(产生、活动、贡献、假设)之间建立模型,并通过监控活动,实施动态管理。二是价值评估技术。通过“四个是否”结构化框架组织问题、工具、提供问题对象和可比的测度结构。

BRA模型要求的组织变革和投资决策程序。第一步,形成利益实现执行小组。第二步,创建投资决策委员会。第三步,创建价值管理办公室。

(二)效益促生模型(Active Benefits Realisation,ABR)

Remenyi等(1996) 提出了效益促生模型(ABR)的基本框架,并于1997年发表了专著《Achieving Maximum Value from IS: a Process Approach》,全面论述的ARB模型。ARB模型关注到了信息系统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强调利益相关者(业务负责人、财务人员、最终用户、IT人员)的参与,通过动态评价、形成性(Formative Evaluation)、联合评价(Co-Evaluation),形成商业蓝图、技术蓝图和财务蓝图,作为调整信息化建设的依据,促使企业效益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

Martin Curley(2004)在其专著《Man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Business Value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T and Business Managers》中,充分借鉴IT价值管理各种工具方法,结合Intel公司对IT价值管理的实践,对ABR模型进行了实质、实用性拓展。其核心思想:鼓励IT投资的提议者挑选出“双赢”的投资,即IT价值和IT效率俱佳。

在Curley构建的ARB框架中,IT价值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是评估、测度、安排IT价值管理的基础。其IT价值管理实践过程包含企业级的投资协调、商业案例准则、持续投资组合管理、优先次序和投资绩效分析 。企业级的投资协调是以IT价值矩阵为辅助工具,分别以IT价值、IT效率为纵轴、横轴,作为评价的基准。商业案例(ARB中的“蓝图”)是该模型框架中的重要工具,通常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成本,总体拥有成本。二是收益,以货币形式表示的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三是价值评估,以货币形式评估投资机会。四是价值主张,以假设和数据为依据的论证过程。贯穿于整个模型,辅助投资组合管理的计量工具被称为商业价值指标(Business Value Index,BVI),包括三个向量:一是商业价值向量,确保潜在的IT投资与企业的策略目标协调。二是IT效率向量,提高现有基础设施和整体IT能力的影响,与IT策略的目标一致。三是财务吸引力向量,使用商业语言表述投资回报。

此外,Chowdhury(2001)提出了集成流程框架模型(Integrated Process Framework,IPF),以流程的视角将战略规划、质量功能部署、活动分析、责任分配等活动整合为目标一致的管理流程,实现IT价值的全流程管理。卢向华(2005) 提出了基于评价的价值管理模型(Evaluation Value Management,EVM),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以投资决策与计划、过程控制、后评价三个阶段作为框架,采用战略分析、评价技术、沟通技术等方法,并将EVM的活动细分为20个子项。

四、IT价值管理工具模型

(一)生命周期模型

Willcocks(1994)、Mackay(2000)等提出了基于评价的全生命周期模型,提供IT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基准方法,从而提高项目收益,实现IT价值。这种模型侧重于微观,更多是一种提升IT项目价值的操作工具集。

(二)IT资产组合管理模型

Broadbent和Weill(1998) 提出了IT资产组合管理模型,在该模型中,IT系统被分为基础设施和交易两个横向域,信息和战略两个纵向域,构建了一个IT资产金字塔,从而更好地估量各领域带来的不同风险和收益,合理取舍或优化IT投资。

(三)IT价值管理成熟度模型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提出了IT价值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将IT价值管理能力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初始级、发展级、定义级、管理级、成熟级,并在每一级设定明确的判定指标。为IT价值管理提供直观的评价方法和战略制定的依据。

(四)IT战略匹配模型

哈佛大学的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2) 提出战略匹配模型(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SAM)。在该模型中,共有四个要素,其中IT战略、IT基础设施为供应方,企业战略、企业基础设施为需求方,并认为四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其影响力取决于IT在组织的战略地位。

(五)战略IT投资框架模型

Ross和Beath(2001)通过对欧美企业的电子商务及IT投资的研究,建立了战略IT投资框架模型,将IT投资分为转变、更新、流程改进和试验四种类型,便于采用该方法对IT投资进行前瞻性管理。

严格意义上讲,以上模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IT价值管理模型,只是IT价值管理中各有侧重点的管理工具,这些工具集提供了具体而明确的操作方法体系,并可以根据操作结果,分别改善IT战略、IT管理、IT投资等方面的有效性,为企业的IT相关决策提供特定方向的概念指导。与此类似,已经得到应用,但并不构成模型体系的工具方法还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生命周期成本管理、IT价值链、IT期权价值等等。

五、评价与启示

IT价值的定义是整个IT价值研究的起点,而对IT价值定义、产生过程、评价计量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管理和实现IT价值。笔者认为,对IT价值的定义,首先要理清“价值”的内涵,哲学的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并可以从客观存在和主观感知的不同角度来界定价值,从词义看,价值具有“好”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讲,IT价值可以解释为由于使用IT带来的任何“向好”的趋势,以及评价主体对IT价值的主观感知。总体看,IT价值兼具经济价值②与使用价值③,IT使用价值是与其相关经济价值的来源,经济价值是IT提供使用价值的目标。IT价值的存在源于其使用价值的存在,没有使用价值的IT系统,不可能产生任何价值体现。因此,在IT价值管理中,应通过管理其使用价值,更好地发挥IT的功能效用,从而达到实现经济价值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济川.美国网络股勃兴[N].电脑商情报,1999(27).

[2] 约翰・哈格尔三世.网络价值―在客户制定规划的时代塑造市场[M].董清,李哲等译.科学经济出版社,2000.

[3] Nicholas G. Carr,IT Doesn't Matter,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3.5.

[4] 张江湖.质疑IT商业价值[J].中国科技财富,2003(8).

[5] Everett M. Rogers,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Fourth Edition,Free Press,2003.8.

[6] Rechard Forster,When to make you move to the lastest innovation,Across the Board,1986.10.

[7] Carlota Perez,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Financial Capital: The Dynamics of Bubbles and Golden Ages,Edword Elgar,2002.10.

[8] 朱元午,朱明秀.实证研究的先天不足与“后天”缺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4).

[9] A. Trice、M. Treac,Utilization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in MIS research,ICIS’7,1986.

[10] Randolph Cooper、Robert Zmud,Information Techonolg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A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pproach,Management Science,Vol.36 No.2 1990.2.

[11] Christina Soh、M Lynne Markus,How IT Creates Business Value: A Process Theory Synthesis,ICIS1995.

[12] 张相斌,于秀艳,曲然.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相对生产率评价[J].情报科学,2000,18(7).

[13] 张玲玲,林健.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整合的关系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2,20(2).

[14] Donald H Bender,Financial Impact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Volume 3 Issue 2, Fall 1986.

[15] Vijay Gurbaxani、Seungjin Whang,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Volume 34 Issue 1, Jan. 1991.

[16] Bram Meyerson、Using a balanced scorecard framework to leverage the value delivered by IS,Information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2001.

[17] Nigel Melvile,Information Techonogy And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A Integrative Model of IT Business Value,MIS Quaturely 2004.6.

[18] Anandhi S.Bharadwaj、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MISQuarterly,march 2000.

[19] 孔祥雨,李向阳,田占伟.基于IT价值模型的企业信息化诊断研究[J].中国管理科技,2008(10).

[20] 田文馨,刘亚彬,朱亚莉.核心企业的IT商业价值研究与IT商业价值模型[J].硅谷,2009(12).

[21] Marguerite C Cronk、Edmond P Fitzgerald ,Constructing a theory of ‘IS business value’ from the literatur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2002.

[22] Mo Adam Mahmood、Edward J. Szewczak,Measu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 Payoff: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Seri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IGI Global,1998.10.

[23] 卢向华.企业信息系统项目中的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

[24] 卢向华.基于评价的信息系统价值促生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25] Edward Orville Joslin,Computer Selection,Technology Press,1977.

[26] Dan Remenyi、Arthur Money、Frank Bannister,The Effectiv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ICT Costs and Benefits-second edition,Blackwell,2000.

[27] Farbey B. L、Targett, How to assess your IT investment. A Study of Methods and Practice,Butterworth Heinemann, Oxford,1993.

[28] John Thorpe,The Information Paradox: Realizing the Business Benefi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cGraw-Hill Companies,1998.

[29] Dan Remenyi、Michael Sherwood-Smith,Active benefits realisation using a formative evaluation approach,Henley Management College,1996.

[30] Martin Curley,Man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Business Value: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T and Business Managers,Intel Press,2004.

[31] 卢向华.信息系统价值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