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应用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应用研究

篇1

一、挫折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不难发现,有关儿童因为生活或学习的压力、失败、挫折而导致其消极倦怠甚至走上极端的案例在近几年呈现出上升趋势。甚至一些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会因为无法承受挫折和困难而自暴自弃,甚至走上无法挽回的道路。如今,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便接受来自家庭的溺爱,家长对其生活和成长也是百依百顺,无往不利。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这些孩子的心理变得脆弱,难以面对失败和挫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幼儿时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包括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在内的多种心理素质,也有助于树立他们的生命意识和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培养其坚毅、果敢、顽强和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挫折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1.帮助幼儿认识挫折

实现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消除幼儿的依赖性。幼儿由于年龄、经验和阅历的限制,自理和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在上文所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一味地大包大揽,把帮助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工作变成了代替。不知不觉中,幼儿极易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对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需要让幼儿在学习、生活和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感知与体验,尤其是进行一些在个别家长眼中的“危险”行为时更是如此,让他们对事物拥有真正的体验。比如,拿小刀裁纸、打扫卫生、跑步等。如果发生困难或失败,比如小刀割到手、打扫时弄脏衣服、跑步摔倒,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并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另外,教师还要告诉幼儿遭遇挫折和失败对名人的成功带来的帮助以及价值,让他们懂得事物发展的过程绝非坦途,并认识到挫折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以及错误和失败对自己的积极作用。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对挫折拥有心理上的感性认知,为面对挫折提供精神的保证。

2.创设情境直面挫折

拥有了对挫折的初步认知,教师就应当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例引导幼儿直面挫折。除了在幼儿园时偶然发生的问题之外,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设困难情境,让幼儿面对挫折和失败,从而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到光线昏暗的房间中拿上课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克服因为黑暗、孤独而产生的恐惧和挫败感。如果幼儿无法完成既定的要求,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引导,一同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其再次进行尝试;一旦幼儿成功取回材料,教师应当及时鼓励和肯定幼儿的行为,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直面挫折,克服困难,勇夺成功的品质。

3.借助榜样应对挫折

篇2

一、动态教育资源建设及其“标准”

根据以往教育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提出:建立动态教育资源――学科学习网站,并在区级构建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级资源库,使之为一线教师服务,而且要做到各校间资源平台的共享。基本的应用层次主要是资源的整合指导,资源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以及实现不同资源库之间数据的互换,达到教育资源大范围内的共享,以及区域范围内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1.新课程平台。“新课程平台”(即教师备课系统)用于教师备课,并将与课程有关的内容汇总,开发课程体系。教师登录后,可以将自己的课程设计流程进一步充实,比如在教学某环节添加课件(可以从资源库中下载引用,也可以自己录制音频、视频格式的课件),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程。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已经做好的文件导入备课系统,系统自动将其转换为网页形式。可以在系统中直接制作网页格式的课件,甚至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参考资料、课程相关网站信息、布置网络作业,等等,最后到网络课堂,供学生网上学习,也可以直接到本地磁盘,供课堂上应用。

2.网络课堂。“网络课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学生登录后,可以按照以章节为栏目、教师姓名为检索条件的课程体系,直接选择需要的课程、感兴趣的教师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完全按照此教师备课时所设计的流程来实现,甚至包括发起讨论、答疑以及完成网络作业等。学生也可以在此相互交流,查看其他学生的答疑情况,解决自己的疑问。学生通过在“网络课堂”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完成网络作业,并且可以把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成果,形成电子作品。

3.在线评价。“在线评价”主要是作业评价板块,任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进入评价环节,对网络作业及电子作品进行观摩、评价、质疑,甚至发起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门新课程的理解。

4.学科资源中心。“学科资源中心”实际是资源库接口程序,链接天津基础教育资源库,能检索、下载资源,也可自主资源,便于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

5.教研、交流中心。“教研、交流中心”在教师、学生、家长三者间搭建了一个开放、民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可以在“网络课堂”等其他模块直接引用,并可直接确立讨论主题。

二、教育资源的应用研究

1. 要充分运用真实的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围绕实验做教学设计,指导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或观察演示实验获取信息,尤其是含有操作技能培训的实验,切不可用计算机模拟代替。在复习(包括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己复习)时,可以利用模拟实验或视频来辅助。

2.语文和外语这两门课更突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交流及加工信息的能力,但“母语”与“外语”又有区别。语文课要使学生掌握主动获取信息、交流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英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组织学生的“活动”型课程。

3. 数学课程要掌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式化和推证)的同步及相互转化。既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解决“数学难”的状况,又防止单纯考虑“多媒体化”而忽略了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3D打印;教育应用;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16-04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形式从三维立体模型快速构造物理对象的新型快速成型技术。该技术在医疗行业、骨骼打印、文物打印、工业设计、汽车零件制造、航天和国防、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都有所应用。众多研究者认为这项技术将引领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甚至被誉为2012年10大发明之一。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与各个领域深度交融,成为各个领域未来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那么,3D打印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又将给教育界带来哪些革命性的变化呢?

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在2013年地平线报告中首次将3D打印技术列为教育领域未来4-5年内待普及应用的创新型技术。鉴于3D打印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创新层面的无限潜力,本文将从介绍3D打印原理切入,深入分析3D打印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构建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教学应用模式。

一、3D打印的原理

3D打印是快速成型工业形式的桌面级替代方案。围绕3D打印机的很多讨论源于制造者文化,即由设计者、程序员及其他对科学和工程尝试使用DIY(自己动手做)方法的人群形成的兴趣共同体。其独特之处在于无需机械加工和模具作为辅助,只需设计者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3D建模软件进行模型设计与构建,然后打印机读取模型数据进行打印输出即可。3D打印技术与传统打印技术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3D打印首先需要进行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传统打印技术并不需要构建数字化三维模型;其二,传统打印使用墨水进行打印,而3D打印利用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制作实物模型。以制作过程为视角,3D打印需要经历物理对象的设计与构建、打印输出、后期处理三个主要阶段。具体打印流程如图1所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建模][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三维扫描][数据传输][模型分切][剖面信息读取][打印介质][支撑物][材料匹配][切片粘合][切片打印][固化处理][剥离][修整][上色][表面打磨][物理对象的设计与构建][成品][打印输出][后期处理]

图1 3D打印基本流程

(一)物理对象的设计与构建

物理对象的设计与构建阶段涉及两个方面:三维建模和三维扫描。3D打印的关键阶段是模型设计与构建,这直接决定作品比例是否协调,设计是否残缺,结构是否合理,亦或是否符合心中期望。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对物理实体的最终打印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可以使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计算机动画建模相关的三维建模软件来设计和构建欲打印的物理实体的三维模型,例如:AutoCAD、3D Max、SketchUp等。也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通过对物体空间外形和结构进行扫描以获取物体空间坐标继而转换为数字信号,直接生成三维模型,亦或直接使用或是修改已有的模型作品。

(二)打印输出

在打印输出阶段经历的步骤有:数据传输、模型分切、剖面信息读取、材料匹配、切片打印以及切片粘合。首先将三维模型数据传输到3D打印机,然后,通过打印机配备的专业软件将模型薄片化,形成多个剖面。每层切片的厚度则由模型形状、打印介质和打印机规格决定。其次,选择与成品匹配的液体状、粉状、片状等的打印介质和易于祛除的支撑物。最后,采集所有切片的剖面数据,构建每一层三维模型切片,逐层将这些切片打印出来,然后,将所有切片堆叠起来,以各种方式粘合成一个完整的物理实体。

(三)后期处理

由于3D打印机规格、打印材质、打印精度的不同,可能出现成品截面粗糙或有毛刺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对打印出来的模型进行简单的后期处理,如:表面打磨、剥离、上色、固化处理等。

二、3D打印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3D打印技术对于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能够创造对事物更真实可靠的探索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非常难得。同时,对3D打印技术从设计到生产过程的探索以及实物教学和参与性学习的发展需要,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下文分别从教师和学习者视角分析3D打印技术在教育中的助推器作用。

(一)促进教学效果的效能工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3D打印制作的教学用具,可以扩展学习者的感觉和知觉,增强触觉体验,弥补常态课堂直接经验不足的劣势。同时,教师也将隐性知识和认知结构显性化,使学习资料由抽象化转变成为具体化,具体化转变成为形象化,视觉复杂化转变成为认知简单化。由此增强学习者的思路清晰度,提高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改善教师教学效果,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认知工具

3D打印可以作为小组协作探究环境的一部分,承担对创意和技术方案进行快速验证的任务,促进学习者的社会性认知。由于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较广,建筑、机械、生物、医学、考古等学科都可以通过3D打印制作相关模型。学习者通过真实的模型可以深化感性认识,获取强烈、真实的认知体验,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例如:针对小学五年级《赵州桥》的学习,3D打印能便捷地打印出赵州桥的微型化模型,学习者可以在课堂上对赵州桥的整体结构和构造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观察和认识。进而加深学习者对赵州桥的社会性认知体验,最终达到促进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

可视化教具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显著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常态教学环境下,教师一般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图片、视屏、音频等能够为学习者创建一种动态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但是,却极其缺乏形象、直观、可碰触的立体教具,致使学习者缺少对事物更真实可靠的探索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者创造潜力的开发。3D打印技术则通过将数字化的设计、虚拟模型快速转变成实物的独特优势打破了这一禁锢。物理实体带来的强烈的现场感、真实的学习情境、近距离的观察和触摸体验,将为学习者拓展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者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D打印的打印流程包含模型设计和模型打印,这两个阶段皆需要学习者的全程参与。无形中,即使处于学习边缘的学习者也会自主完成学习角色转换,由边缘角色转变为中心角色,提高学习参与度。同时,通过完成提出创意、设计模型、构建模型以及打印模型这一系列任务,将有效促进学习者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是提高知识内化和掌握程度的主要途径,同时,实践能力也是学习者发展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石。

(五)营造愉快的学习体验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3D打印可以使加速学习者设计过程成为可能,学习者在模型设计初期就可以通过教师指导以及原形化发现问题和不足,降低设计出错的概率和认知出错次数,减轻学习过程中的挫折感,增强自信,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3D打印无论是设计、制作还是分享使用都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只要有创意,就可以将构思变为真实的立体模型,使大脑中的抽象概念转变为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这将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沉浸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DIY兴趣,使得学习者发展成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和探索者。

三、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教学应用模式构建

3D打印技术有助于教师制作个性化教学模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形成沉浸式学习。学习者通过3D打印,开拓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力。3D打印是一种通用的技术,它的应用领域涵盖大部分学科,尤其适用于医学、机械设计等需要大量制作模型的专业。因此,构建一种适用于应用3D打印技术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教学实施过程,对3D打印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初步构建,如图2所示。

[前期问题设计与模型制作][个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趣味性][趣味性][探索性][探索性][延伸性][交互合作][3D

软件

建模][满足

学习

者需

求][解决

真实

问题][指导修正][3D

建模

软件][3D

模型

资源库][3D

模型

资源库][教育

资源中心][打印介质选择][模型数据传输][打印机调试][打印操作][资源搜索][构建模型][设计原则][选择、修改已有模型][三维模型设计][三维模型构建][三维模型打印][问题发现][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课堂

应用

教学

评价][教学评价][问题情境创设][学习者自评][教师评价][模型展示][课堂互动][模型检验][学习者互评][课堂应用]

图2 3D打印教学应用模式

(一)教学实施过程概述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教学实施过程由问题情境创设、三维模型设计、三维模型构建、三维模型打印、开展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核心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以此六个模块依次展开。在创设问题情境环节发现问题之后,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任务情境之下进行3D模型设计和模型构建。然后,打印实物三维模型并在课堂互动环节通过展示、探讨、应用模型的活动对模型加以验证和修改,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评价环节,精细化设计技巧,完善设计思想,提高学习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模块分析

1.问题情境创设

对于学习者而言,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力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从学习者的学习经验、知识结构以及教学内容出发,创设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并有助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交互合作的问题情境将有效激发学习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有助于引起学习者对发现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究欲望和钻研热情。同时,置身于问题情境,才有可能挖掘学习者的设计灵感,创作出既有价值又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对于教师而言协助学习者找到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将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三维模型设计

经过创设问题情境阶段,学习者在接受问题刺激之后,其思维已被激活,处于活跃状态。此阶段是学习者最为敏感、最易出现创新思维的阶段。学习者在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遵循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设计原则进行模型设计。教师则针对学习者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习者在模型构建初期就降低设计失误的概率。

3.三维模型构建

在此阶段学习者利用Blender、Web 3D、AutoCAD等三维建模软件依照三维模型设计构建数字化三维模型。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在3D建模资源库和教育资源中心等搜寻或修改符合要求的已有模型。

4.三维模型打印

模型打印主要借助3D打印机来实现,学习者只需把数字化三维模型数据传输到3D打印机,然后选择匹配的打印介质,根据打印要求设置打印机参数就可以轻松便捷地完成模型打印工作。

5.课堂应用和教学评价

将打印的三维模型应用到课堂当中,教师通过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安排模型应用的时间和地点,为学习者创设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模型展示和课堂互动环节,学习者进行充分交流和互动以讨论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评价模块,验证模型的可用性,检验得出结论的正确性。教师对模型给出反馈,指导模型的再次修改,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估和学习者互评,不断完善模型。

四、结束语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技术,教育领域将是未来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市场。本文通过分析3D打印原理和3D打印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构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教学应用模式,以期为后续实际应用和精细化研究奠定基础。尽管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其在教育机构的推广和普及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3D打印机价格昂贵,可制作原材料稀少,制作成本高等。这也将成为教育研究者未来的重点研究课题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Manufactur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revolution[EB/OL].The

Economist,2012,4.http:///node/21553017.

[2] NMC Horizon Report:2013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EB/OL].

http:///publications/2013-horizon-report-higher-ed.

[3] L・约翰逊,S・亚当斯贝克尔等著,张铁道,殷丙山等译.国际教育

信息化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13,(2):7-29.

[4] V・埃斯特拉达,A・弗里曼等著,龚志武,吴迪等译.2013地平线

报告高等教育版(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7.

[5] 李青,王青.3D打印:一种新兴的学习技术[J].远程教育杂志,2013,

(4):29-35.

篇4

参与模式中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参与表现”与“参与收获”进行综合考核,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鉴定及同学民主鉴定综合考核,开卷与闭卷综合考核,理论知识与操行表现综合考核。具体做法如下:1.调整不同内容的考核权重。将教育理论内容部分适当压缩,增加教育理论实践应用的比重,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得技能。2.考试方式多样化。除了采用试卷考查(开卷和闭卷),还运用口试、作品分析等方法,并注重考察平时学习状况,将考试与学习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3.考核中注重肯定学生的参与和努力,不要求和标准答案完全相符,对于体现出学生创新精神的答案更应加分。这种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4.变被动考试为主动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无论是高是低,只要想再试一次,可申请再考。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而不仅仅注重结果。

二、实践效果

第一,情感方面。教育学课程的主体参与模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师范性及示范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和教师人格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第二,技能培养方面。主体参与模式教学除知识学习外,更侧重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训练。由于在主体参与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意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的最大化,通过各种不同环境、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反复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程度并成为习惯。实现了与教师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师范专业学生最快地胜任教师职业,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实习和毕业后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参与意识的形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以学生的自我需要为前提的。在教学中强调自主参与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生成的重要作用和自主参与在学生成绩考试、考核中的权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自主参与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在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强化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第四,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不仅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能力,而且也培养了终身学习的品格。由于实行了新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学生评估也由评价式变为记实式,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把握什么;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动脑、动口、动手,课堂上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又由于“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实行的是课前预习式,使学生逐渐由最初的被动学习变为习惯学习、愿意学习、能够学习、善于学习;课堂教学又以学生为主体,变灌注式为探究式、讨论式,给学生提供了最大的活动空间,逐渐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五,考核方式的变革。进行考试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使其具有更大包容性,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性等都纳入考核范围中,因而考试更加贴进学生的实际,更能发挥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了考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和谐的合作与发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考与讨论

篇5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已将游戏教育运用于幼儿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大有裨益,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教学质量。但目前的幼儿游戏教育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游戏内容缺乏创新性,无法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或是教师过度重视游戏教学的环节,而忽视了正常的教学内容,导致顾此失彼[1]。因此,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深入研究游戏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一、音乐游戏教育的应用

游戏教育中的音乐游戏,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在沉闷、单调的教学环境中,运用音乐游戏教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从而使幼儿在音乐游戏教育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课堂知识[2]。但音乐游戏教育需要教师特别注重,选择的音乐要符合游戏教育的要求,内容、形式都要新颖和富有童趣,如此才可使幼儿从中得到益处。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牧童》这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在上课时教师应首先说:今天让同学们听一首歌,这首歌叫做《牧童》,同学们要认真听哦,听完后老师会提问问题。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好奇。在歌曲播放结束后,教师应问:歌曲里描述了一个正在放羊的牧童,牧童有一项神奇的本领,他哼着歌,小羊就不会叫了,同学们知道牧童的本领是什么吗?听完教师的问题后,幼儿们会产生对牧童和小羊的无限联想与好奇,此时教师再趁势导入游戏:同学们都很好奇牧童的本领,对不对?那让我们通过扮演歌曲里的牧童和小羊,来感受一下牧童的本领,好不好?之后教师应分配好牧童和小羊的角色,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来扮演歌曲里的故事情节,使幼儿自行探索牧童的本领,感受歌曲里的故事情境。与传统游戏相比,音乐游戏更能营造欢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新鲜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从而逐渐提升教学质量。

二、区域化游戏教育的应用

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区域化游戏教育,通过让幼儿自行创造自己的活动区,自由决定活动区的位置和大小,自由选择活动区内的物品等,同时让幼儿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来,之后教师再创设有趣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共同做游戏,以此来不断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例如,上课时教师在每个幼儿的活动区域内,分发回形针、磁铁、积木、橡皮泥等游戏物品,然后利用分发的游戏物品开展游戏,可首先通过一个引发幼儿探究欲望的问题:老师刚在分发给同学们东西时,有一枚回形针掉在地上了,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最快找到它吗?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游戏环节中,之后幼儿们会积极想办法帮老师找回回形针。此时,教师再顺势给予幼儿提示:刚才老师发给同学们的物品中就有可以快速找到回形针的方法,同学们自己试试。然后,幼儿们会纷纷使用教师发放的物品进行一一试验,很快找回回形针。最后,教师再引导幼儿们进入到“磁铁的秘密”的教学中,让幼儿了解磁铁的作用和特性,同时培养幼儿自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游戏教育的应用

在幼儿的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游戏时,应结合幼儿的特点来进行创设,如幼儿阶段的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喜欢动手的天性,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富含义的动手游戏,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动手游戏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同时使幼儿的智力得到不断的开发。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比一比谁摆得最有趣”的主题游戏活动,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游戏用的小木块、小木棒等物品,上课时教师通过师范将小木块和小木棒摆出各种不同图形的方式,来导入主题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玩一个“比一比谁摆得最有趣”的游戏,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怎么摆后,自己动手摆,看看哪位同学摆得最有趣,老师会给他一个大大的奖励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幼儿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动手做游戏。之后,幼儿们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教师再一一提问幼儿摆得是什么图形,为什么要这样摆,是根据什么来摆的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学会深入思考问题,从中学到更多道理。

四、穿插式游戏教育的应用

幼儿的游戏教育不应局限于,以一个整体形式的游戏活动来进行游戏教学,教师还可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从而可以使幼儿们不断的感受到新鲜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4]。但首先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天性,研制出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游戏内容和方式,从而确保创设的小游戏确实能够给幼儿带来益处。

篇6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c)-0158-03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1],并有良好的残余肾功能保护,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但仍有部分患者自我护理不当引起透析相关性并发症,为帮助PD患者实施居家腹膜透析,提高透析疗效,该科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PD患者实施全面、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科住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尿毒症患者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25~87岁,平均56岁。文化程度:本科3例,专科4例,高中8例,初中7例,小学8例,文盲4例,均使用美国百特公司腹膜透析双联系统和专用腹透液。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教育形式

1.2.1.1书面与口头教育相结合 发放《居家透析指导》、《腹膜透析饮食营养指导》等相关资料,利用文字、图片进行口头讲解,方便患者记忆。定期培训,组织观看DVD、录像,床边示范正规的PD换液操作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操作练习。定期考核,了解患者掌握情况,强化健康教育内容,对透析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要求患者或家属做笔记,再用知识点辅以典型病例进行教育,加深影响。

1.2.1.2分阶段教育与总结性教育相结合 PD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取决于健康教育,因此要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据报道,患者最乐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是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教育,而且希望家属参与学习[2],分阶段教育容易掌握,效果好,如入院时介绍疾病基本知识,肾脏的生理功能,什么叫肾功能衰竭,为什么要透析等;术前讲解手术的目的、意义,PD的原理,居家透析环境的要求及物品准备,教会七步洗手法,建立无菌观念,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操作者的角色;术后告知管道和出口处的自我护理,操作者的准备和要求,教会标准的换液操作;出院前1~2 d进行理论及换液操作考核,指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出院时再做一次全面的总结性教育,帮患者和家属理清思路,重点强调透析环境的消毒要求和规范操作,告知常见并发症如腹膜炎、引流不畅、堵管、腹痛等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处理方法,指导遵医嘱服药,复诊的时间等。

1.2.1.3针对性教育 由于个体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年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或执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及卫生习惯差的患者,要有耐心,增加教育及考核次数,逐渐纠正不规范之处,利用展板和一些仿真的食物模具让病人接受直观教育,加深影响;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对年龄大、自理能力差、记忆力退化者由固定的家属操作,避免频繁换人导致操作不规范而引起并发症;对文化层次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根据需要多讲解医学知识,建议其多查阅相关资料,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和治疗,任何时候不得自行处理。

1.2.1.4电话回访和居家访视 虽然病人或家属出院时掌握了PD规范操作方法和相关知识,但是出院后在家自行操作,若无医务人员监管,时间一长会思想松懈,简化操作流程,手卫生质量下降,因此定期对病人随访尤为重要。患者出院时建立回访档案,留下病人联系电话并告知科室咨询电话,出院一周内电话回访1次,以后半月一次,对换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护理指导;一月居家访视一次,一次3~4位病人,通过跟踪病人的透析、遵医情况、查看居家透析环境,可及时指出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纠正不准确的生活方式,解决居家透析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健康教育持续到出院以后,为患者提供延续,保证了患者由在院治疗到居家护理的平稳过渡。

1.2.2 教育内容

1.2.2.1心理护理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首先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加强家属的教育,建立坚强的亲情支持系统;邀请患者参加PD知识讲座、肾友会,促进病友之间的沟通支持;鼓励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换液操作指导 首先要严格无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导致腹膜炎的发生[4],教会病人或家属(至少2人)标准的七步洗手法,让病人记住管道连接和断开端必须保持无菌,操作时不得碰触无菌端口;示范标准的换液步骤:准备连接引流冲洗灌注分离;教会病人换液前后观察腹透液颜色、性质并称量,填写《腹透记录本》、引流液袋的处理等;告知病人不能把透析液浸泡在热水中加温;每次灌完透析液一定要更换新的碘伏帽。

1.2.2.3管道及出口护理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2周内不要洗澡,之后可在洗澡袋保护下淋浴,不得盆浴,浴后必须换药;腹膜透析管的制动对防止伤口感染有益,要教会工作与活动时注意保持管道制动,防止牵拉,避免锐器和有机溶剂等接触透析管;出口处保持清洁干燥,每周护理1~2次;6周内一定要坚持用无菌敷料覆盖出口处;定期观察出口处情况,出现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不得强行去除痂皮;外接短管每半年更换一次。

1.2.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与透析液反复进出腹腔干扰腹膜防御机制及细菌感染有关[5]。告知患者细菌入侵的途径、相关症状:透出液中出现白色絮状物为纤维蛋白,是正常的,若出现浑浊、腹痛、发热时应考虑腹膜炎应立即与医生或腹透护士联系,并将透析液保留送检,及早治疗;引流不畅、堵管:先检查透析管有无扭曲、受压,变换,如病情允许下床行走,晃动或按摩腹部有利于引流;放液时不宜太快,以防大网膜顺液流进透析管内导致引流不畅;腹痛:腹透液温度太低、引流时腹腔内腹透液放得太空都会引起腹痛,因此腹透液要保持37~39℃;开始腹透时量宜小,速度要慢,从1 000 mL逐渐加量。

1.2.2.5饮食指导 腹膜透析会丢失大量蛋白质和一些营养成分,告知合理饮食、保持液体平衡的意义和方法;指导患者进优质蛋白饮食,一般为1.2~1.5 g/(kg?d)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多进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高纤维素的麦片等防止便秘,因便秘时细菌有可能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且充满粪便的肠管会压迫腹透管导致灌入和引流不畅;避免过多摄入产气食品引起腹胀;另外避免高磷、高钾食品,如酸奶、动物内脏、干果类、香蕉、桔子、蘑菇等;限制水盐、甜食和脂肪摄入,每天水分摄入量=24 h尿量+全天透析超滤量+500 mL,水分摄入量包括所有食物中的水分,不单指饮用水,用有刻度的杯子饮水,口干难受时可试含小冰块或口香糖;食盐每天3g(约一个小矿泉水瓶盖的容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食谱。

1.2.2.6出院指导 鼓励患者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更换腰带、贴身衣服及被褥;教会病人自我监测血压、体重、尿量、超滤情况,告知患者如出现疲乏、无食欲、恶心、眼睑双脚浮肿、皮肤瘙痒时说明透析不充分,应及时就医;讲解一些常规检查的意义,告知定期来院做腹膜平衡试验、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生化指标;指导患者每月回院复诊1次,以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腹透处方和修正治疗方案,预防或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

1.3 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所有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均填写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项,患者选择一项填写,满意度为满意、一般两项患者的总数与总例数比值。

1.4 观察指标

护理工作满意度、依从性、并发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后,34例患者均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自理能力提高,熟练掌握腹膜透析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初步处理。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痛经指导后好转,3例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及时治疗未造成不良后果。健康教育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依从性增加,并发症降低,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健康教育前后相关情况对比[n(%)]

3 讨论

篇7

关键词:职教 地方经济 专业教师 农业机械

2009年我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提出依据市场需求,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采取理、实、研一体的创新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的这一理念。

依据校领导班子的这一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地方经济的特点,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市场分析,决定成立农机研发小组,校领导亲任组长,校企合作处负责人任副组长,由我为具体负责人,并配备了机械实训处的两位老师配合工作。

农机研发组成立后,所有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农机市场,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家中了解农民所需、所想。经过两个月的市场调研得到结论,农民最需要的是玉米收割机,最终研发小组把首个研发产品确立为研发适合本地区的玉米收割机。确定目标后,研发小组成员正式开始了玉米收割机的研发工作。

经过农机研发小组历时四年多的不懈努力,通过上百次的试验,几百次的讨论和修改最终成功试制多台适合本地区的自走式小型玉米收割机,并在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收割测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有关部门及农民兄弟的认可,已进入专利申请及生产手续办理阶段。在研发的过程中,全体人员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真正实现了理论、实验、研发有机的融为一体,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了职业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一宗旨。

成功是喜悦的,在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很多的汗水和泪水。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和挫折,在全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化解和克服,具体过程如下:

一、行走系统的设计

对于底盘的确定最初确定的方案是四轮四驱后转向,当时考虑的主要原因如下:

1.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采用了四轮的方式;

2.因为本地区的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而且在秋天墒情较好,土壤的湿度较大,考虑到设备适应性采用了四驱的驱动方式;

3.为了减小转弯半径,提高工作效率,故采用后转向的方式。

当时自认为考虑可为周到细致,以为方案可行,便根据以上方案进行了生产试制。

试制完成后满心欢喜的进行了测试,在测试中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在转弯半径的测试中确出现了问题,这种结构的最小转弯半径在8~9米,农户兄弟们提出了四个问题:

1.转弯半径在8~9米,地的两端就得需要尽20米的掉头转弯空地,对于本地区的小块地来说转弯半径太大;

2.现在的耕种一般不留转弯空地,这两端尽20米转弯地的玉米还需要人工收割;

3.这种行走系统至少需要两上一倒才能实现调头,这样既繁琐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4.操作较为复杂,人员适应时间较长。

这四点的提出预示对前期方案的全盘否定,全组成员又进行了重新的调研论证和设计,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最后确定为三轮两驱后转向行走系统。这种行走系统主要的优点:

1.转弯半径较小,由原来的8~9米,减小到2米左右,几乎可以原地调头;

2.操作简单,只要会操作手扶拖拉机的人,就能操作该机器;

3.操作灵活,更适合于小块地和山地,迎合了本地区市场的需求。

试制后再次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农民兄弟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二、摘穗机构的设计

经过市场调研和走访发现,现有的玉米收获机一般采用的摘穗部分为一对较长圆锥辊子机构,前半部分为摘穗机构,后半部分为秸秆输送部分。这样结构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由于圆锥辊子要实现两种功能,故结构尺寸较大,使整个玉米收获机的整机长度较大,是收获机的转角半径增大,大大降低了机器的灵活性。

2.由于摘穗和秸秆输送所完成的功能不同,故所采用辊子的结构截然不同,一般前半部分为摘穗部分,后半部分为秸秆输送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使果实落到秸秆输送部分,这样会使果实受到严重的挤压和破坏,大大提高了籽粒的破损率和籽粒的损失率。

为了解决以上普通玉米摘穗输杆机构的缺陷,特采用两对双层短圆锥辊子玉米摘穗输杆机构,这样的机构相比普通机构的好处如下:

1.采用两对双层短圆锥滚子玉米摘穗输杆机构缩短了整机的长度,减小了整机的转弯半径,提高了整机的灵活性。一般长辊子机构的辊子长度在1000mm左右,而现在短辊子在250mm左右,使整机的前边摘穗部分缩短了750mm,减少了整车的转弯半径,提高了整车的灵活性,能更好适用于小地块、丘陵地带及部分山地。

2.采用两对双层短圆锥滚子玉米摘穗输杆机构减少了籽粒的损失率和籽粒的破损率,特采用两对双层短圆锥辊子玉米摘穗输杆机构,使摘穗辊子和秸秆输送辊子分成上下两部分进行。根据摘穗和送杆的工作的不同,采用两对不同形状的两对圆锥辊子,进行不同规则的排列,上层为摘穗组,主要功能是实现摘穗,下层为秸秆输送辊子,主要功能使对秸秆进行输送,这样大大减少了籽粒的破损率和籽粒的损失率。此间细小的结构也经过了多次的试验和完善,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以上两项的设计过程只是研发过程中的两个范例,类似这样的设计过程还有很多很多,如齿形链的角度由原来的60度,后改为45度;刀片的材料由原来的45号钢改为现在的65Mn;刀片的热处理方式有原来的淬火改为现在的调质处理等等。整体机器大到机构,小到一颗螺丝钉无不倾注着全组人员的辛勤和汗水。

在研发的过程中,参与教师均经过了多次的设计――试制――试验――修改完善的过程。技术领域从农艺到机械,由机械到电气,由设计到图纸,由加工到热处理,由总装到喷漆,由调试到试验。使每个人在此领域融会贯通,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篇8

关键词 教育游戏;计算机技术;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118-02

Type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Game//Zhao Junyi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games, educational games have been entered into the vision of the educators. However, many people are still unfamiliar with educational gam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what are educational games, the type of educational games and its applications.

Key words educational game; computer technology; learning environment

计算机技术已经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学者开始研究能否将游戏与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近几年来,教育游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它不是教育与游戏在形式上的简单结合,而是真正将教育内容融合到游戏中,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1 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是国内目前唯一针对教育游戏的产业报告,它将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同意这个定义,对于教育游戏的定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但不外乎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游戏本质上仍是电脑游戏,教育游戏通过给学习者提供一个个虚拟的有趣的场景并交代一定的任务,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种观念认为教育游戏仍属于教育软件,只不过把电脑游戏中一些吸引人的策略比如角色、任务等应用到教育软件中,使教育软件具有电脑游戏的特征,从而吸引学习者乐于使用。

2 教育游戏的类型

教育游戏有狭义、广义之分,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教育游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2.1 从教育目标分

1)综合类教育游戏。综合类教育游戏一般设计的内容面较广,提供的场景也比较华丽,游戏者可以从中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可以在多种游戏进程中进行选择。游戏程序比较复杂,开发成本也高,一般由大型网络游戏公司开发。

2)学科类教育游戏。学科类教育游戏一般是针对某一单一学科比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其目的是辅助教学,相对于综合类的教育游戏,其开发时间、开发成本都相对低一些。目前在我国优秀的学科类教学游戏一般是针对幼儿及小学生的,在高等教育领域基本没有。

2.2 从游戏版本分

1)广域网版本教育游戏。广域网版本的教育游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它可以使游戏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方便的情况下上网游戏学习。同时它又发挥了网络游戏的优势,情节曲折,富有感染力,给游戏者全新的身心感受。

2)局域网版本教育游戏。局域网版本的教育游戏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构建的,在局域网的范围内进行多人的交互联机游戏。这种版本条件对硬件要求较低,不需要因特网支持,比较容易实现。

3)单机版教育游戏。单机版教育游戏是在单台计算机上运行的一种人机互动的游戏,它不受网络限制,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成本很低,多为课堂教学使用,但是互动性不好,只有人机互动。

2.3 从常规游戏分类方法分

1)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故事内容、精致的人物角色设计、特定的历史背景,游戏者总是被一个个人物所吸引,而在完成这些人物的同时,游戏者也会学到相应的知识。

2)战略类教育游戏。在这类游戏中,游戏者可以通过开采资源、扩充军队,逐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向对手发起攻击,直到完全消灭对手,实现版图统一。游戏者在战略类教育游戏中必须注意全局的情况,对游戏者的管理能力要求也较高。

3)动作类教育游戏。这类游戏节奏很快,要求游戏者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具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同时对动作的准确程度以及游戏者及时准确的判断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类游戏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可以培养游戏者的动作技能。

4)模拟类教育游戏。模拟类教育游戏就是对某种情景进行虚拟的再现。游戏者可以对模拟场景事态的发展进行操控,增加一些相关经验。比如通过《》游戏,可以指挥打仗对抗英军的非法入侵,游戏者经过英勇的斗争结局却是割地赔款,相信游戏者对于那段历史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由于教育游戏的分类方法只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分法,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此以上各个类别之间往往存在交叉,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类别。

3 教育游戏的应用

由于教育游戏还只是个新兴领域,对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还不够深入,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教育游戏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

3.1 教育游戏的校本应用

教育游戏含有大量的教育信息,同时它又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因此可以考虑将大型的游戏开发成校本课程,给学生使用。校本应用需要很好的教育性,这就要求慎重考虑衡量游戏的内容,对其进行选择和加工。由于校本游戏课程是给本校教师学生使用,重用性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个校本游戏的重用性越好,它的价值也就越高。在开发校本游戏时要采取多种策略来提高性价比,延长可重复使用时间。为了提高校本游戏的可重用性,可采取让游戏非线性化、设置隐藏的秘密、在游戏中引入一些随机因素等方法。

3.2 教育游戏的家庭应用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可以丰富家庭生活,使孩子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家庭中应用教育游戏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可以选择在孩子完成作业后作为奖励让孩子玩一会儿教育游戏,也可以选择陪同孩子一起玩儿,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同孩子关系的和谐发展。让教育游戏走进家庭,家长观念的改变是重要的决定力量。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关于青少年沉迷游戏影响学业、伤害身心的报道,不少家长对于游戏可谓是“谈虎色变”,怎样使家长正确认识教育游戏的教育功能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3.3 教育游戏的学科应用

在学科教学中,可将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学习相应的知识。比如有一款物理电路方面的游戏,它有这样一项任务:有一个城堡里面有许多灯,可是这些灯具中有些出现了故障,要求游戏者运用各种物理实验工具(比如电笔、万用表等)测试哪里出现了故障,并在计算后重新连接电路,使灯具正常开启。如果游戏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城堡灯就会亮起来;如果游戏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城堡就会完全变暗并宣布失败。学科中的教育游戏针对性强,而且程序小,开发相对容易。

4 总结

从教育游戏的发展历史来看,教育游戏是一种新生事物,但是它寄托了教育者的美好希望,希望可以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当前的教育游戏正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还要更多的教育者和游戏开发者的关注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方芳,顾惠忠.我国教育游戏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7(4):11-12.

[2]赵海兰,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9-21.

[3]张刚要,马德俊.教育游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16-17.

[4]叶展.游戏理论研究[J].电子游戏软件,2001(9):30-31.

[5]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11):33-35.

[6]田爱奎.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0-11.

篇9

英语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信息化社会,英语课堂一改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引用各种多媒体和教学游戏,大大丰富了英语课堂,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应用,学习如何充分利用英语游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各个国家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近年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在普及英语教学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小学生是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结合该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推进英语游戏的应用在开发学生语言潜力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游戏教学丰富了英语教学,将单调乏味的词句背诵变得趣味横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另外,游戏教学也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了一种恰当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培养英语的语感和思维。

二、英语教育游戏概述

教育游戏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在愉快的玩耍中学习知识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自愿地接受知识,并以愉快的心态享受其中。它的核心是“寓教于乐”,将娱乐与教育相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游戏中,学生不只是学到了英语知识,还从中形成对人生、世界的认识,情商、智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教育游戏具有竞争性、娱乐性,将游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具体而言,教育游戏的种类有很多,分别包括练习型、网络互动型、模拟型,每种类型各有优势。英语教学游戏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依据会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类型,总的来说,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冒险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竞赛游戏这几种。其他较为复杂的游戏使用的频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受到教学现状和教学条件的制约而导致的。教育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娱乐性,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游戏来帮助学生改善英语学习效果,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游戏的应用

(一)教育游戏与语法教学

小学生的英语语法最为基础,在语法学习中引入教育游戏能够避免小学生产生心理排斥。具体而言,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教师通过练习式的游戏来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让枯燥的语法在练习中变得更有趣味和简单。这还需要教师提供教育游戏的软件,例如打地鼠小游戏,学生边打地鼠边将基本的语法知识牢记于心,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和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的语法知识也会不知不觉得到巩固。又如,教师还可以自行设计一个“打假”游戏,英语教师将整个班级分为四个大组,并在每一组中选取一个代表作为?C鸥涸鹎来鸬娜耍?英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四幅一模一样的动物图片,并在每个动物身前贴一组单词,四个动物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学生必须在教师播放图片之后快速找到写得不对的那个动物。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根据语法知识快速找到搭配不对的词组,语法知识和学生的反应能力都会提高。

(二)教育游戏与语音教学

小学生刚接触英语,习惯了汉语的语音,可能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无法准确发音,缺乏长久学习的动力。为此,英语教师可以借助英语游戏软件改进学生的发音问题。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内容所占比例不大,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任务适当安排游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即可。首先,教师通过游戏教学软件给学生播放各种英语发音,并让学生仔细分析不同类型的英语发音有什么不同。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英语发音能力,多利用游戏软件练习英语发音,让学生感受每一个字母、单词的发音,奠定英语口语的良好基础。

(三)教育游戏与听力教学

篇10

一、探索与实践

首先、从2004年11月开始,我校在我省统一布署下,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器械安装,学校配齐了电脑室、光盘播放室、卫星远程接收室和多媒体室的设备后,广大师生在欣喜的同时也犯了愁,设备有了,可如何操作、管理、使用和维修是一个问题。师生认为:事在人为,从头学起。为此学校制订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先派一位信息技术方面相对较强的教师在外接受急需的相关培训;第二步,再以“一”带动部分骨干教师学习,然后传帮带,以此带动全体教师;第三步,在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师培训的同时,再外派教师学习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这个决定在以后的几年实践探索中得到了认可,同时对广大师生的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我校最初一部分教师在电脑方面水平较低,甚至还有的是从未使用电脑的,为此我们每周定时间、定主讲人,对全校教师根据年龄和接受程度分期分批地进行电脑培训,并开放电脑室,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同时,学校组织教师观看一些相关科目的教学资料。如观看教育频道节目,观看典型优质课实录和教学理论讲解等。还针对优质课实录进行评课,讨论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整合上课,这样做教师不但对平时积累的应用资源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还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

再次、为了让资源不闲置、不浪费“各尽其所能”,我校政教处每周组织一次安排学生观看自然科学、健康教育、电影电视等教育专题片。有时还会根据情况的需要,如学生参赛、学雷锋及绿色环保活动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学习。

最后、我校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党课,学习党的精神,开展党的思想教育活动等。

二、运用与展示

首先是教学方式的体现不同。传统的教学局限在课堂上,而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向课堂外、校外乃至国外传输,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校外其它教师的讲课引进教室,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上课,学习时间可以自由伸缩、延伸,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将学校与世界相联系。同时,远程教育集同步课堂、教育资源、学科教学、示范课等格式于一身,以文字、图画、动画、图像、声音等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刺激人的感官,加深了印象,教师不费口舌就能讲清问题。

其次是课堂容量有所提升。远程教育增大了信息量,它可以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扩大教学范围,也可以把教学的若干环节集中于一节课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它还可以方便地对一个个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特长。

最后是应用管理促进研究。从2010年以来,远教资源经过几次革新,我校教师对学校的各项设备都能熟练应用,尤其电子白板已运用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在运用远程资源教学时,(1)让教师在思想上统一了认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骨干教师带头使用资源上公开课,而且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2节优质课,课后再进行评课分析,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利用远教资源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教师还积极参加片区和县上优质课的竞赛,我校教师在近几年中多次获取优质课的不同等次的奖。这对于获奖教师来说是教学成绩的肯定,对其它教师也是一种学习的鼓励。(3)学校教研室开展“以农村贫困山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研究、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等为主题,积极开展课题申报、立项,研究工作。以研促用,以研促教,采取强推硬逼的措施,规范管理,促进远程资源的应用。

三、问题与措施

在资源运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组织观摩全员研讨,提高教师的应用技能

(1)利用《示范课》栏目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对于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来源相对闭塞,要引导教师走上现代化教学之路,我们可以把示范课的听与评引入教研教改活动。利用示范课的示范性教学活动,教师可从教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各个角度去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可以亲耳聆听名师的教学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潜移默化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2)鼓励和配合教师运用《教学资源》栏目自己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栏目内容设计各科,主要提供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良好素材,包括视频、动画、PowerPoint等媒体资源、教学示例、习题精选等内容,为教师自己组织教学活动和制作课件做了资源上的良好补充,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正确和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来上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二、制定目标纳入考核,促使教师的广泛运用

制定教师应用远教资源的具体目标要求,完善教师应用远教资源的评估考核制度,是促使教师应用远教资源的强大动力。学校定时检查或随机抽查教师利用网上资料辅助教学的情况,每月对任课教师检查一次,做好记录,评价结果记入任课教师年度考核成绩。各学科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优质课1节以上。以农村贫困山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研究、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等为主题,积极开展课题申报、立项,研究工作。以研促用,以研促教,采取强推硬逼的措施,规范管理,促进远程资源的应用。

第三、领导重视加大投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