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我们国家各种类型的学校正致力于实行新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教学的开端,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深造的前提,所以要十分关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在国家实行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和实行新课标的前提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质量是实现国家教育改革目标和新课标目标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况
新课标是指国家教育部门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制定的关于基础教育规范与标准,对教育课程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与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能力,以此来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是中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状况,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对其关注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学习高等物理知识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是一门抽象的、深奥的、系统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实施主动性学习模式,准确的把握物理教学规律和特点,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条件也越来越优渥,但是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这样长久下去会使得中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以理论性为主,学生在理解这些抽象理念与观点的时候比较困难。若是在学生学习物理热情不高的情况下,就会严重阻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正常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若是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偏低就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2)初中物理教师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有效教学课堂的实质,这样就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师将新课改和新课标的理念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初中物理教学是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贯彻新课标教学要求,就会使得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结果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背离。
(3)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不能够将新课标、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与教学相融合,在实际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将理论教学与改革目标相结合。这样就降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三、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学方式与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与便捷。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相关反面的教学质量,合适的选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路径。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课堂初始阶段的时候就应当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独特性比较强并且吸引力度比较高的导入话题。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的过渡时期,抽象思维快速发展,好奇心、可塑性极强,而物理是一门联系实际和生产实践、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备课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上来,并且采取相关方面的措施来开发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教师要从本质上理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有效教学课堂的实质,这样初中物理教师就能够很好的将新课改和新课标的理念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从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初中物理教学是国家实行新一轮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初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中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贯彻新课标教学要求,这样才能够将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结果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合。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案来稳定和维持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一般而言,学生在物理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心态比较亢奋而且思维比较集中,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来稳定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及时将物理课程的教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也要提出相应的创新性比较强的问题和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要布置适量的作业,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思想负担,还可以使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减少了压抑感,优化了师生间交流的心理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物理课堂效率。
四、结论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因人而异,也可因教材和地域而异。初中物理教师要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积极研究与开发,独具创新意识,在教学的时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符合学生发展与新课改目标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我们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姜青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一点体会[J].现代阅读,2013,(03):112-115.
[2]赵建军.“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2):34-35.
篇2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程 素质教育理念 考试研究
如今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科的考试应该以怎样的结构和形式来呈现,这是当前新课程基础改革中教育工作者最密切关注的问题。根据现代教育下物理课程标准的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物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新课标》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又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我觉得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实验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需要我们探讨研究。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初中物理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我认为笔试考卷应以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的表现为基础,考试内容规划应以“标准”为根据,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了学科本位观念。新课程下的教学超越了学科本位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习惯,以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其次,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标准贴近生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物理现象揭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与技能为载体,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现代的教育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且是因材施教,绝不能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所以,现在的初中物理考试不单单像以往那样单一地只考查书本知识,而是多元化的。它的进行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考试已慢慢发生了变化,考试的内容要充分体现新物理课程理念,即:关注科技与社会发展,注重联系自然与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学科渗透,引入物理科学的新成就,能够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新的课程标准对物理考试有了新的要求。考试要体现“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同时把组织考试和组织复习结合起来进行,初中物理考试的目的是督促和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考前复习和考试等过程,加深理解和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把知识系统化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做好物理考试工作,必须着重抓好课堂的教学工作和复习工作。忽视课堂的教学工作和复习工作而单抓考试,是达不到物理考试的目的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考试的结果,做好教学反馈工作。反馈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通过试卷分析、评价教学工作的得失,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二是帮助学生正确利用考试的结果,找出错误的原因,明确努力的方向,改进学习方法,正确使用考试所提供的反馈信息。
再谈谈初中物理考试试题的设计方向,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有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所以现代教育中的物理考试要充分体现出新的物理课程理念,考试试题的设计方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必须按照“三维目标”进行,随素质教育而提出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严格按照“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进行,所以物理考试试题的设计同样也要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落实每一维度的考查要求。初中物理考试中“知识与技能”的体现,新《标准》要求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应注重理解和应用,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考试试题中的物理情景应该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同时体现科学探究中的过程与方法,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可以考虑以下方面:(1)提供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简单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信息题考查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否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3)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呈球面形状的反射镜叫做球面镜,用外表面做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凸面镜。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又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凸镜对光线的作用是否与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呢?
甲同学想:这可能不会相同,为了寻找正确答案,他考虑了一番,进行了探究实验。该同学将好几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相互平行的光线对凸镜照射,发现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如图所示。该同学最后把实验结果写成了书面报告。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的图像
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怎样的?
(2)请举一个例子,说明凸面镜的这种作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它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3)你能否由凸面镜对光的作用,推测出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分析:题目开始先定义凸面镜,即使教材没有重点的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做这道题,学生感受到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第二问像的大小问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平常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第三问通过对凹面镜的推测,反映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情况。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标;物理教学;新教材
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各环节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所变化,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想法和做法。
一、挖掘教材特点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新颖的插图和“讨论与交流”、“迷你实验室”、“信息窗”、“请提问”等栏目,使得教材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可读性和启发性都大大增强了。教师应挖掘新教材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不断用新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以适应教改形式发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充分挖掘新教材栏目的变化,能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重视教师备课
新课程标准要把科学探究学习和科学内容学习放到同等甚至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应做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要求大大提高。就备课而言,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要认真阅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总领教材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应当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对教师而言,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课下认真写课后小节,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发展自我。
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预习,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笔记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最后让学生写学习心得和探究体会,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开展探究教学
物理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新课程提倡科学研究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种探究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这样我们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指导过度,学生们无法自己探究学习,这样就成了一句空话,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若指导不到位,让学生自己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从而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自己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正确处理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篇4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是基于物质性具体化形态辅助学生认识相关物理概念,将其对应物质运动变换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认识、总结以及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也就是说,物理实验是以“物”认“理”的,通过“物”探索出对应的“理”的过程。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基于各类实验作为主要方式的一项教学活动。
一、实验与物理教学
实验在相关物理教学活动中有着关键性意义。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及深化,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有了很大的革新,将传统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型为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学习、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式,便于对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精神的培养。现有的各类物理知识均是基于物理实验为根据的,实验、物理两者是共存的,一方缺失另一方就没有了该有的意义。物理教学过程中,丰富的实验教学课程不断充实课堂内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以及生活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设备简单。总体而言,大多数中学相关设备均是十分简单、简陋的。对于最简单的电学实验来讲,很多铜丝的表面都已经严重生锈,这样的器材会导致实验出现极大误差。滑动电阻也不灵敏,在实验过程中滑动改变电阻时,电流的变化极小,应该说已经没有了最原始的作用。这样的实验器材、设备对物理实验教学非常不利,更会对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并且最终的实验误差也会误导学生。
2.教师资源缺乏。对于实验教学教师,大多中学都有十分缺乏的情况。通常学校实验的专项教师均是自己物理教师承担、代替的,没有专门的物理实验教师对学生展开专业性讲述与辅导。这些状况都是中学教学师资匮乏,较好的教学资源总是分配给中考成绩相对良好的科目,这样就必定会忽略物理实验部分。并且,在相关物理实验完毕之后,教师并未对学生进行较为详细的辅导,这也就是最典型的头大尾小式教学误区。任何教学过程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不可以以自己心情展开教学,物理实验过程处理一定要呈现有始有终。大多的教师对实验善后工作处理程度较低,这会导致学生对相关实验理解深度不够,进而致使学生做实验的真正意义被淡化,这样各类教学资源就会浪费了,发挥不了其真正意义与作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强化策略
1.强化新课标实施。随着近年来新课标实施不断深化,物理实验已被列为中考的考试内容。由于物理实验是考试范围之内的内容,很多学校才有了该项教学活动的安排,让学生们开始接触到物理的各类实验。这最终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提升学生物理实验的各方面能力及技能和学生对于实验的自身灵敏度,只是为了要应对国家的考试。这样的教学安排完全有悖于教学革新的最终目的。
2.重视实验教学启发性。要不断的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便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因为物理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并展开一系列综合性学习过程,因此务必要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刺激,强化实验教学启发性,并努力促使对应实验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或是结果以激励学生对其展开深层面思考。物理实验对于被动学习者来讲,自身就具备新颖性及趣味性,物理实验自身就具备较强启发性,能以出乎意料的现象去吸引并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与操作,并主动的进行深层面的反省和回味。
3.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应不断的去改革当下教学模式,将以往演示性实验转型为探究式实验。以往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应课堂的演示性实验通常都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说是旁观者,并未进行直接的参与,这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极为不利。要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以及动口,并体现学生是主体,这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非常有利。
4.教师要有所专。这要求着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以及自身素养,若是教师各个方面都较弱,这样则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变成了生硬、刻板、教条以及机械式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违背了学生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教育在科学知识传授以及技能培训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改革,不过更是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思维、精神的不断培养。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再经过物理知识形成以及应用过程的强化,感受认识及应用科学去探索各类实验方式,便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激发,有效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及探索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结束技能 思维方法 概括归纳演示 因素 轮廓 遗忘规律
恰当有效地设计一节课的结束,不仅可以达到纵览全课要领,完善知识体系,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达到为后续知识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产生强烈学习愿望的目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如果我们不注意精心设计课的结束,就等于只顾耕耘,不管收获,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虎头蛇尾,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教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对结束环节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对于物理课的结束,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轮廓,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为运用知识或为以后知识的学习作铺垫;二是布置作业和预习的内容。从课堂教学技能的分析,“课的结束”主要是指前者。因此,对于结束技能,我做了如下归纳:
1.什么是结束技能呢?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结束技能是指:教师用归纳、总结、实际操作等方式,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整理,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概括化并加以巩固和应用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结束技能,不仅局限于一节课的结束,也经常用于一章、一个单元或一个问题结束时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整理。
2.结束技能的组成因素
结束技能可由:简单回顾、巩固应用、及时评价三因素组成。
2.1 简单回顾,提示要点
在教学结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有关内容,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回顾不是按照一节课的教学程序复述一遍,而是对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记忆、储存。主要内容有:
①对要实验、现象等事实的回顾。
②对所学习的主要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回顾;对相关概念,相似概念、规律的比较进行回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③归纳和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运用在物理知识后,引导学生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作总体认识.把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使思路通畅。
2.2 巩固应用
学生学习新知识后,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还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教师必须安排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和应用,以达到消化知识的目的。
2.3 正确评价,及时反馈。新课标下教学评价和反馈是密切联系的。一节或一章的知识学习结束时,学习目的是否达到,要进一步注意。如何评价和反馈信息呢?
①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具体问题
②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和思考题
③组织学生发表对所学知识、讨论的习题、演示实验的意见反馈信息的评价活动中,公正、严谨,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激励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3.结束技能的方法:
3.1 归纳总结法。
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将所学内容用准确简捷的语言或图表归纳、概括、梳理,突出知识点,形成知识系列,以利于学生掌握,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也可以在教师诱导下,由学生自己将所学内容,归纳总结,强化记忆,培养学生能力。如讲完“光的折射”一节后,可以把本节所讲的光在空气和光在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空角最大、双质传播、零角垂透。
3.2 趣味实验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不但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而且能创造一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气氛。在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不仅可以用实验导入新课,也可用物理实验来结尾,讲罢新课以后,教师可演示一两个趣味实验,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释有关现象,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使学生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如当讲完“大气压强”一节后,教师可演示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拔开口堵住的注射器的活塞。
3.3 创设疑境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可根据教材内容,在每节课结尾时,教师通过创设疑境,提出疑问,摆下疑阵,然后在解疑的过程中自然地结尾。如当讲完:“浮力”一节后,向学生介绍了古罗马帝国的统帅狄杜在死海淹不死俘虏的故事。
3.4 练习强化法
练习强化式结尾法是针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对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或易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典型例题、习题进行教学。
例如学生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后,要提出问题;一只装载石块的小船漂浮在一个不大的池塘中,假如船夫把石块全部投入池塘的水中,水面会发生的变化是( )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通过练习讨论的方式,巩固、强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便于及时改进教学。
3.5 联系实际法
为了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明确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尾时,尽量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加深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更新理解,进一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如讲完“力”一节后让学生给家里制作一个能够称量重力的弹簧测力。
3.6 幽默笑话、生动故事法
经过一堂课的紧张学习,学生有时感到疲劳,精神不振,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结尾时,讲一个幽默笑话,使学生在兴奋欢笑之中结束,不但能使学生精神倍增,而且在欢笑中巩固了知识。例如,当讲完“温度计”一节后,向学生讲述一个笑话:猴妈妈带着一群小猴请猴医生量体温,第一个高烧,体温是39.5℃;接着给第二个、第三个量,也是39.5℃,通过这个笑话振奋了学生精神,激发了学习情趣。
3.7 首尾呼应法
这种结尾方法也是在讲新课以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进行讲座和分析,消除悬念。如讲:“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和惯性现象时,做一些小实验,产生疑问,在结束时,学生可以回答。这样的结尾方式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享受到解决问题,消除悬念的乐趣,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
4.结束技能的作用
4.1 归纳概括,系统化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物理教学中也应使学生对一节、一章、一个单元的结构有所理解,在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对知识形成系统的、明确的认识.如在电学计算中,归纳出知识的结构为:“一个核心、两个概念、三个公式、六个特点、八个分配”,一个核心是欧姆定律、两个概念是电功和电功率、三个公式是W=Pt=UIt、Q=W/t=UI、Q=I2Rt、六个特点即是串、并联电路的I、U、R的各二个特点、八个分配即串、并联电路的I、U、P、W、Q的分配关系。
4.2 强化知识,加深理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的结束时,通过归纳、类比,一方面使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还可加强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如讲解力时,把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力、浮力一起小结。
4.3 理清思路,学会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也包括在结束环节中。例如在“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后,进行小结为四态四法一原因。
4.4 及时总结,增强记忆。根据遗忘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带领学生增强记忆.若结束得好,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扎实的了解。
4.5 检查效果,改进教学。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归纳、系统总结,还可针对这些内容设计问题、实验、讨论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得到反馈,以便改进教学。
5.结束技能的注意要点
及时总结,根据系统,强化应用,形成整体.总之,每一个人对于新课标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一堂课的结尾方法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结尾方法,决不能生搬硬套,应灵活掌握,使我们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精神。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创新
初中物理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杜绝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情况发生,要转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初中物理而言,中学生会第一次接触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这些知识和我们日常生活又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变化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从实际生活出发,联系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培养初中生对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我们从最近几年的社会现象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主题,以前我们讲究的是“中国制造”,而现在我们所追求的是“中国创造”。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证明了如今不再是人多力量大的年代了,只有我们时刻运用智慧的大脑,才能不断改革和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列,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必须从学生求学的最初阶段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养成一个创新思维和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初中物理而言,抽象性更强,而抽象的东西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因此,通过初中物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是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关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
新课标的进一步推广,使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曙光,学生终于可以从被动的听课中解放出来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一片天地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都明白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由于有一些老师怕麻烦,不想改进,或者受传统教育影响的缘故等,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要作用,而且很少和学生形成一定的互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惟命是从,以为老师都是对的,也从来不去思考、不去怀疑。教师也只是把课本的答案照本宣科而已。这样下来,对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没有培养,而且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2.初中物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因为地方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加之教师师资力量也有所不同,所以很难全面地实行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实验,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授课的时候按照自己之前拟定好的教案来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很少和学生形成互动,全过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这种课堂教学过于呆板僵硬,缺少必要的活力。所以这种课堂教学根本就谈不上教学效率,充其量只是进行知识的一种宣导,就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要想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协调和组织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通过初中物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对一件事情有浓厚兴趣的时候,他的潜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要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就必须要想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以及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和操作,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他们自行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的很多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际都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摸索出一套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已经学到的知识来对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解决。教师要注重物理的课外实践活动,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选择自己特长的活动进行参与,在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更进一步锻炼。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7
关键词: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稿;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在校初中生在物理科学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它毫无疑问地对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学习课程标准一方面要横向学习课程标准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纵向学习,对比新旧课程标准的区别联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以更好的指导教学。
一、纵向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加强对物理教学的理解
从整体结构来看,新课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每一部分的学习都对教师理解物理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前言部分是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设计的一个呈现。是我们认识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窗口。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物理课程正是要通过物理学这门自然学科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当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及实践性等基本性质,传授科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传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是从目的、内容、实施、评价方面分别做出的要求。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对象、教学的目标性、教学的生活化社会化、教学的实际性等。也就是是课程基本理念中所倡导的。
美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生动有趣的动画表演中融入大量的科普知识,这是美国实施全民教育的一个途径。以此启发我们的教学,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我们也应该懂得此时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在特定学龄的青少年,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我们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面对全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物理课程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而分目标则是通过对总目标进行分层次分性质的划分而得来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每一个为维度中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也就给教师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提出较为明确清晰的规定。
内容标准中含有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个方面,科学内容中含有三个一级主题,三个一级主题下面又含有若干个二级主题,在每一个二级主题下面又包含若干个三级主题。而我们的三维课程目标在三级主题里有具体要求。如“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了解弹性是对知识点做出的规定,而通过实验则是具体规定了认识到方法,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则是讲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出的规定。
二、横向对比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教学的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共有两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以上主要是对新课标也就是实验稿的分析学习。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对比实验稿与修订稿,深入了解课标变化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标的内容,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实验稿》到《修订稿》五个大的部分基本没变,《修订稿》在保持原整体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增强了指导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从整体上看,“前言”、“课程目标”两部分的变化以合并为主,如“知识与技能”由原来六条合并为五条,“过程与方法”由原来六条合并为五条,“情感态度价值观”由原来七条合并通为五条。“课程内容”中的变化以拆分、细化为主,主要表现为内容的删、增、换、移。“附录”中增加了附录1《学生必做实验说明》,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调整附录2《行为动词说明》,将部分行为动词重新调整界定;增加了附录3《科学探究实例》。
前言部分内容更加明确具体,尤其强调了物理课程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物理课程应该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物理课程要与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
科学内容的修订可以细化到五个方面。首先是规范要求,增加可评价性。把《实验稿》中“大致了解”、“初步了解”这一水平的认知程度统一为“了解”,不再分更多的层次。另外“了解”后对应的动词修订为“说明”,而“理解”对应的动词修订为为“解释”。这种统一规范要求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课程标准,尽量减少认识上不清晰。所以在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动词要求。例如,《实验稿》中对欧姆定理的要求是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而在《修订稿》课删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欧姆定律就应该包括了对其进行计算,而且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其次是细化条目。如“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初中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光的反射的要求比对光的折射的要求高,所以这种统一要求是不科学的。所以在课程标准的修订版中规定的是“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理、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再次是适当删减。主要是是删减一些非核心、与物理知识联系不强的知识。
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即依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进行部分探究或完全科学探究实例。为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导。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依据,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纵向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从横向对比学习中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才能更加有利于我们推进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黎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划与落实[J].中小学管理,2012(4):16-18.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新课改
新课程标准要把科学探究学习和科学内容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应做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的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要求大大提高。
一、要认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放在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挖掘教材特点
教师应不断用新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以适应教改发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充分挖掘新教材栏目的变化,能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第一,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间的交流。第二,新教材中增加的“迷你实验室”栏目,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增长才干、培养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第三,指导学生阅读好“信息窗”的内容,能使学生从中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在潜移默化中使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得到陶冶。第四,处理好“请提问”这个栏目,对解决教材中的疑难很有帮助,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新栏目,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方法、道德品质、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发展。
三、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有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地沟通、交流,尊重彼此,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开展探究教学
物理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新课程提倡科学研究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种探究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这样我们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指导过度,学生无法自己探究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若指导不到位,让学生自己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从而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正确处理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篇9
为了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物理教师应了解新旧教材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其真正的内涵,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课程改革后,新教材与旧教材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革和调整。新课程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的方向性,而旧教材的课程内容则“难、繁、偏、旧”,且旧教材要求学生运用比较固定的、死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寻求答案,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研究,而不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高中物理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删去了部分较为繁琐的内容,多增加了自我探究的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更符合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构建方式。关于这一点,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深有感触。例如,在力学知识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运动过程的分析、受力分析和运动关系的分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而过去,只要求学生注重结论,并不要求学生怎样去分析。此外,新课标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多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在物理中思考生活。我们所说的“知己知彼”,不仅仅是知道新旧教材的区别,而更应该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学习的自我看法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知识层次,然后将高中物理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物理的特点加以分析与比较,并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要求学生具备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如果准备不够充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就会不全面、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物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多多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教好学生。另外,物理本身要求教师沉稳、耐心、细心和谨慎。有些教师上课时便会比较严肃,不轻易说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其实不然,学习物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如果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竞赛的方式以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思考回答问题,多让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效率必定会得到提升。总之,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带动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该积极掌握课堂的主动权,真正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一改过去的“照本宣科”或是诵经式的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精心设计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有利于本课的学习,能够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真正“心动”起来,问题提出后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待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再开始讲解,并给出一定的时间让思考时出现误区的同学及时改正过来,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的讲解作对比,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哪里对了,多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快速思考的能力及正确的思维方式。第二,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求学生在解题时,一定要划出关键词,并画出草图,在图上标出已知量。有些题目比较复杂,画一个草图不行,要根据其具体过程,画上相应的草图。第三,重视学生的出错,引导学生“析错”“纠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错一道题比做对一道题更有意义。有时候,学生做对一道题,却不明白为什么做对了,但因为已经做对了,便不再去理会它,而要是学生做错了,教师要求学生从根本上找原因,认真去改错,并加以总结,再找几道类似的题型来做,并去做对它,日后再遇到这种题型的时候便不会轻易出错。第四,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习不仅要求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更要求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对于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多问问为什么。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在教学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在抓住其变化的同时,帮助学生适应其变化,让学生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爱上物理,找到物理学习的方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做一个学习、生活中的有心人!
篇10
一、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共分为五部分: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附录。
1.整体目标,强调了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并且强调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2.强调了物理学习与生产、生活及时展的联系。如:在内容标准中“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等大量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现了这一点。
3.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在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将“科学探究”写入了内容标准。这一次同样将“科学探究”写入了课程内容中强调了“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4.内容目标中的行为动词更明确。 课程标准在认识领域中只设立了了解、认识和理解三个层次没有了初步了解、大致了解等较含糊的动词并对用到的行为动词都划分到了对应的三个层次教学要求更为明确使老师们教学心中有底。
5.对物理实验的要求更为明确。相比实验稿中的要求在内容标准的三级主题中明确了实验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等。并且在附录中补充了20个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消除了教师们对实验要求的疑虑。哪些实验需要分组哪些演示也明确了实验要求。
6.删去了部分内容降低了部分要求切实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比如:删去了“颜料的混合”、“波长” 、“频率和波速关系公式”对“机械效率”、“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等降低了要求。
二、对于新人教版教材的理解
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相当于将力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理念的一些想法
1.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物理课程过分重视知识结果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