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项目学习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项目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作为基础启蒙教育来说,应当根据初中生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合理化地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最为理想的初中物理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且丰富多彩的,教育者要着重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物理教学与项目学习法之间有着非常多的互通之处,教育者要留心观察,争取找到一种符合学生学习状态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
自从我国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以来,教学方式有了非常明显的创新,从之前的单一化教学转变成了互动式教学。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项目学习法的应用则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轻松地学习,在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基础之上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需求。
(二)符合初中师生的发展需求
在初中阶段物理课程中,项目教学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者对物理精神的准确把握,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的真正价值。除此之外,项目学习法的实践应用还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增强,让他们学好物理知识的同时,其他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符合物理学科的教学标准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物理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必不可少地会出现较多实践性内容。通过应用项目学习法,物理教育者可以将教材中的现象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地关联到一起,将那些相对晦涩难懂的物理理论知识具象化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出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项目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项目导入
笔者以《电路基本连接》这一课程为例。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完成由教育者布置的各项任务,情景如下:在小明家中的书房里,书桌旁边的墙壁上面安装了一盏壁灯,天花板上安装了一盏吊灯,请问我们该怎样连接这间书房的电路呢?通过这一情景,学生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验,通过验证自己的猜想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项目学习法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方法,还熟练掌握了串联与并联这两种电路知识,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之上增强初中生交流与协作能力。
(二)项目设计
当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由教育者给出的教学情景以后,等于设定完成了驱动型任务目标,下一个步骤即为开展更进一步的项目设计工作。此处,教育者可以在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向他们提出如下几个思考问题:怎样让两盏灯都亮起来?怎样才能只让一盏灯亮?共有几种接法?怎样控制最为便捷等。在教育者引导之下,学生要动手设计电路图,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理解串并联的基本理念,同时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在班级中展示。
(三)项目实施
在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以后,教育者可以组织项目正式实施。首先,教育者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组织各个学习小组设计出电路图,同时将电路图做好分类;其次,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方式自行找出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小明书房的电路布置设计出来;最后,教育者要让学生根据电路图的连接样板分别尝试一下串联与并联电路的连接,确保他们熟练地掌握两种电路使用特点与开关有效作用,在做好整个房间的电路线路设计以后,在班级中开展集体交流与互动。
(四)结果评定
结果评定可以分为实验成果交流与活动评价这两个步骤。当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法而成功完成项目作品后,教育者应当在课堂中举办一次小型交流会,让各个项目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过程当中获得项目学习的成果反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不必拘泥于某一种交流形式,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性格特点与兴趣喜好采用多种多样的交流平台,如项目成果展示会、设计理念陈述会及主题辩论会等。此外教育者还要求各个项目学习小组上交一份结题报告,将小组作品设计思想与问题解决方案详细地填写在内,继而在后续交流分享环节中完成再次反思与再次总结。
作者:郭春燕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二中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项目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4-0057-04
项目学习,译自英语“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最早提出项目学习的是约翰・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项目学习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教与学的方式。对项目学习的定义不一而同,一般指学生通过制作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从而发展技能,培养习惯,陶冶情操,学会合作。
从2007年起,盛泽第二中学全面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2009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尝试着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引入到初中物理启蒙教学中来,从而构建起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引导为主体的教与学方式。这种方式关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它要求学生基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现实世界的探究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工作的研究,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作品,完成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
一、 把握课题研究的实施背景
1.基于课程改革深化的现实需求。在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有效学习方式常常得不到真正落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项目学习”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目的在于改革当前物理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改革目标之外的现状,有效推进物理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科教育和教学素质化的需要,是最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宗旨、价值的需要。
2.基于物理教学归真的内在要求。随着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天翻地覆的变化,实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际教学中过分依赖厂制教学仪器,结果呈现给学生的物理现象反而离生活越来越远,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失去了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原生的创造动机。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项目学习”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是在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对物理学科教学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物理教育本质认识的返璞归真,其目的就是让物理教育更好地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3.基于师生双赢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发挥物理学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放大这门学科的育人因素,为学生养成一种终身探求生活物理的精神奠定基础。这是基于发展学生的研究价值。通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研习和探究,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这项研究具有师生“双赢”的现实价值。
4.基于前期教学实践的应然期求。从2000年起,我们就开始在劳动技术教育领域开展“项目学习”的探索。2002年学校以新课程为背景,又将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全面组织基于项目学习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2005年学校已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扩展到综合课程(艺术、体育、社会历史等课程)进行实践探索。因此,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意在将多年积累的实践成果向学科教学渗透,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形成一套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共性的、又有物理学科教学个性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二、归纳行之有效的课程开发途径
现行的各种初中物理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学科逻辑很强,章节之间分得很细,要组织项目学习,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重新梳理和整合。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从学生兴趣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地域教育资源,汲取现成教材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创造性劳动来设计学生的学习项目。我们根据对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来开发项目,生成课程。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课程形态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物理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形成项目学习课程。这类项目是将物理学习寓于劳技教育、美术教育等课程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看说明书等方法,加上学生间的口口相传,来实现物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比如:将《电磁波》的教学整合成安装七管收音机的过程中进行;将《电磁铁》的教学寓于制作温控加热器、水位报警器的过程中。
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形成项目学习课程。主要是将物理课程涉及人文、社会等方面内容比较多的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在课程标准范围内设计研究指南,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教师在学生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比如:在《能源》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课题指南的引导下,确立《研究能源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预测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前景研究》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小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研究,在课堂上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改造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形成项目学习课程。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某项内容,为学生提供专题的探究性实验,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通过研究教室里日光灯的控制原理来实现《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的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开水冷却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或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来完成《温度、温度计》的教学等等。
4.将课后体验性的“三小”前置,引入课堂,形成项目学习课程。主要在“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的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动手制作一些小产品等活动来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比如:通过制作手电筒来认识电路的基本元件,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学会电路图的画法,了解电路通断的几种状态等等。
三、架构井然有序的实施框架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一种以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课堂不拘泥于现成教材提供的教学逻辑和教学内容,而是立足学生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整合包括现有教材学习内容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意义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受45分钟课堂时间的约束,不为教室这个特定学习环境所限制,而是一个跨时空的、课内课外紧密联系的学习过程。
1.项目学习的流程。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课堂,尽管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着多种形态,但是基本流程是相同的。那就是: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学生在制订计划、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态,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意义建构。其课堂基本流程如下:
2.真实任务的情境。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是围绕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制造“真实”的产品组织教学的,在活动中学生都能够从自己的智能优势出发,找到合适的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在学习中人人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更增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使得物理学习兴趣能够持久地保持。同时,项目学习基于学生的经验,重视学生经验对学习品质的影响,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互动中,学生彼此之间的经验在相互影响着对方的学习过程,他们会把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训练程序介绍给同伴,这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策略潜在的学习效能大大高于教师的传授方法与技能。所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也是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学习场所。
3.师徒结对的课型。在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多边活动中,教师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根据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学习水平上的差异落实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经验上的差异安排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担当不同的角色,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事干,都有成事的可能。项目学习的课堂应该像“师傅带徒弟”一样,教师在跟学生一起“干活”(活动)中把要领告诉给学生后,其余的学习就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当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由“师傅”出面来点拨,教师的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统筹全局、策划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
4.立体感知的课堂。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过程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合作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要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用眼观察的时间,要给予学生动嘴表达自己感受、质疑、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知识,多种感官参与交流,互相协调,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传统的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协调运用,发挥最佳效益。还要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实践),自悟知识。项目学习的核心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制作实用产品,完成现实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积累新经验。所以也要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力,让他们多发表意见,敢于献疑与质疑。更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从静态的学习变成动态的活动,这就迫使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需要。
5.多元激励的评价。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评价不能是总结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打个等次。这种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我们在学生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智力强项,看到他们积极发挥潜在的智力因素服务于学习,向着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向个性化地发展,而不是盯着学生的弱项,始终让学生处于受挫折、受伤害的郁闷学习环境。基于项目学习的评价是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挥现有能力,发展个性特长的途径,通过评价,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伴随着项目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
6.动态管理的课时。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时间不能只局限在45分钟,学习空间不会只局限于教室,学习的内容不会只限于教材上罗列的东西。如果用一张课表对物理课程教学进行管理,往往忽视了学生活动的连贯性。所以,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根据活动内容需要,课时合合分分是十分平常的事。这就要求学校对课时实行动态管理,在保证学期物理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适时对物理课时进行阶段调整,将物理学科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只有变革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强化教学的计划性和管理的实效性,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四、尝试科学可靠的效果检测
我们从不同角度对大量的课堂实例进行观察,结合不同形式的师生访谈,发现物理教学引入项目学习后,课堂变得灵动,学生变得活泼,教师更有睿智,课程更加生动。为了验证访谈与观察的可靠性,检测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吴江市某初中2009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班级约80人左右为一组,共分成五组,确定一个实验组,四个对照组。实验方法采用单组、等组整合实验。
1.实验变量的控制。这项研究时间跨度有一个学年,完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很难做到。为了尽最大可能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一是采用四组对照:尽量减少教师的人格、教学方法等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随机确定实验组任课教师外,还采用了多组对照的方式。二是控制课时量:实验班、对照班严格执行国家课时计划,不得随意加班加点。三是控制作业量:尽管实验班由于实验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课外查资料、搞调查、做研究的作业,但是花在物理作业上总的用时与对照班级基本相当,即相应要减少一些做习题的时间。四是确保对照组各班在常态下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除实验因子外,一切教学活动与实验组同步。五是除初二年级物理任课教师知道本次实验外,其他教师、家长和被试学生不知道正在进行的教学实验,避免出现“马太效应”和“马里翁效应”而影响实验。
2.制定可靠的问卷。课题效果的检测需要一套可靠有效的问卷。我们首先形成一份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情绪、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的试测问卷,问卷采用里克特(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然后,在另外一所同类初中进行了试测,运用SPSS17.0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删除区分度不高的试题,最终形成一份信度可靠、效度较好、区分度适合的正式问卷。学业检测试卷,采用吴江区教研室提供的期中、期末样卷。
3.分析实测的数据。问卷制作完成后,分别在2010年10月下旬和2011年6月下旬进行了前测、后测,前测共计433人参加,回收有效问卷418份。后测共计433人参加,回收有效问卷422份。所有数据录入SPSS17.0系统进行统计。
(1)单因素方差多重比较。前测中各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方面并无大的差异。但是,后测表明参与近一年实验的小组与其他小组比较,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结合问卷上各题得分和平时的师生访谈,参与实验的班级学生整体都有积极的响应。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浓、持久性强;情绪上张弛有度、积极向上;对物理问题敏锐度高;探究活动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等。但从学业成绩看,虽然也有差异,但差异水平没有其他测试维度显著。
(2)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在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和学业成绩四个方面各自进行比较,实验组前后测之间差异显著,对照组前后测之间基本没有差异。以此,说明实验是有效的,即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品质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4.思考研究的深化。通过可靠的检验,我们认为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项目学习所呈现的教学优势正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学所缺失的。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想用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方法来解决所有教学中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项目学习也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积极的育人功能,同时它也存在着不足。“项目学习”是基于学生经验、在活动过程中生成性的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缺乏“逻辑性”和“整体性”是其最大的缺陷。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考虑我国的课程文化和教学特点,吸收其他成熟的物理教学方法,努力克服项目学习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方面“碎片化”的缺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育人功能,是我们下一步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3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的意义
1.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
在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有效学习方式常常得不到真正落实,形成不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目的在于改革当前物理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改革目标之外的现状,有效推进物理学科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素质化,最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宗旨、价值。
2.物理教学归真的内在要求
新课改以来,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依赖厂制教学仪器,结果呈现给学生的物理现象反而离生活越来越远,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学生失去了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原生的创造动机。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是在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对物理学科教学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物理教育本质认识的返璞归真,其目的就是让物理教育更好地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3.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物理学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放大这门学科的育人因素,为学生养成一种终身探求生活中物理的精神奠定基础。通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研习和探究,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有利于师生素质、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初中物理项目学习内容的生成
现行的各种初中物理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按学科逻辑进行的,章节之间分得很细,要组织项目学习,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源泉,从学生兴趣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地域教育资源,汲取现成教材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创造性劳动来设计学生的学习项目。研究者根据对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开发项目,生成学习内容。项目学习的物理内容有以下几种生成方式。
1.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生成项目学习内容
这类项目学习,实质上是将物理学习寓于劳技教育、美术教育等课程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看说明书等方法,加上学生间的口口相传,来实现物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比如,将《电磁波》一章的教学整合成安装七管收音机的过程进行,将《电磁铁》的教学寓于制作温控加热器、水位报警器之中。
2.在研究性学习中生成项目学习内容
主要是将物理课程中涉及人文、社会知识较多的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在课程标准范围内设计研究指南,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教师在学生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比如,在《能源》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课题指南的引导下,确立《研究能源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预测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前景研究》以及《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研究,再在课堂上交流。期间,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在课堂实验探究中生成项目学习内容
这是针对课堂教学某项内容,为学生提供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直接为这堂课的教学服务。如,通过研究教室日光灯的控制原理来实现《电路基本连接方式》的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开水冷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或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来完成《温度、温度计》一节的教学任务等。
4.在课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中生成项目学习内容
这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动手制作一些小产品等活动来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比如,通过制作手电筒来认识电路的基本元件、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学会电路图的画法、了解电路通断的几种状态等等。
三、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学生的任务及教师的角色定位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是一种以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课堂不拘泥于现成教材提供的教学逻辑和教学内容。而是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整合包括现成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在内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意义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应该受45分钟课堂时间的约束,不应该为教室这个特定学习环境所限制,而应该是一个跨时空的、课内课外紧密联系的学习过程。
1.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
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课堂尽管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着多种形态,但其课堂的基本流程是相同的。那就是: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学生在制订计划,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态,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意义建构。其课堂基本流程如下:
2.项目学习中学生的任务
项目学习是围绕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制造“真实”的产品组织教学的,在活动中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智能优势出发,找到合适的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在学习中人人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更加增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一份自信,使得物理学习兴趣能够持久地保持。同时,项目学习基于学生的经验,重视学生经验对学习品质的影响,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互动中,学生彼此之间的经验在相互影响着对方的学习过程,他们会以学生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训练程序介绍给同伴,这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策略潜在的学习效能大大高于教师传授的方法与技能,所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堂也是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学习场所。
3.项目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教学多边活动中,教师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根据学生智能优势和学习水平上的差异落实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经验上的差异安排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担当不同的角色。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事干,都有成事的可能。项目学习的课堂应该像“师傅带徒”一样,教师在跟学生一起“干活”(活动)中把要领告诉学生后,其余的学习就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当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由“师傅”出面来点拨,教师的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统筹全局、策划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项目学习教学实验说明与结果分析
(一)关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实验说明
本项研究属于行动研究,方法采用“单组、等组整合实验”。以一学年为一个实验阶段,以吴江市A中学09级共10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两个班级(约80人)为一组,共分成五组,其中一个为实验组,另外四个为对照组。实验就各组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和学业成绩四个因素作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纵向对比,就是对各组实验前与经过近一学年的学习后,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及学业成绩四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横向对比,就是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近一学年学习后,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和学业成绩四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数据的采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情绪和学习能力,主要通过项目学习实验开展前和项目学习后对相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的学业成绩,则通过项目学习实验前的测试与项目学习结束后的测试获得。
学生实验前学业成绩测试采用教育片区统一编制的《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实验后测试采用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提供的《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研究者自编了《初中生物理学习状况综合调查问卷》,设计了三个分问卷,分别对初中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情绪和能力进行调查。问卷采用里克特(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采用5点计分制,最积极的反应得5分,最消极的反应得1分。在正式测试前,研究者选择与A学校具有同质性的吴江市B中学进行试测。通过SPSS17.0系统,进行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对问卷质量进行优化,形成正式问卷。前后两次问卷调查与学业测试一同进行,实验前的测试在2010年10月下旬进行,共计433人参加测评,回收有效试卷418份。实验后的测试在2011年6月下旬进行,共计433人参加测评,回收有效问卷422份。数据录入SPSS17.0系统进行统计。期间,教师还结合课堂观察、师生问谈等方式,评估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上述四个因素之间的差异,以及实验班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前后上述四个因素的差异。
(二)项目学习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试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分析学业测试的前后测成绩,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编班是根据学业成绩平行分班的,所以实验前测试的学业水平成绩各班几乎没有差异。但是,实验后测试的学业水平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有了明显差异,实验组测试成绩比得分最高的对照班高出了12%,说明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业水平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对学习兴趣、情绪和能力的评价,由于我们编班时只根据学业成绩分班,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多月的物理,所以在学习兴趣、情绪、能力方面,前测结果有了一些差异,但是总体差异不大。从后测情况看,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情绪、能力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各对照组,实验组在上述三项得分上比得分最高的对照班,分别高出10.7%、12.8%和16.9%,说明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情绪和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配对样本t检验(纵向比较),即各组前测与后测情况比较。
各组在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和学业成绩四个方面各自进行比较,实验组的学生经过近一学年的项目学习后,在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及学业成绩四个方面均有显著的变化,而四个对照组在经过近一个学年的学习后,在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及学业成绩四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见表2,这说明项目学习是有效的。
3.单因素方差多重比较(横向比较),即实验组与各对照组之间比较
从实验前的测试与调查问卷来看,实验组与其他各对照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方面并无大的差异。但是,经过一个学年的项目学习后的测试与调查问卷表明,实验组与其他各对照组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结合问卷上各题得分和平时的师生访谈,实验班的学生整体都有积极的响应。首先,表现在实验班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有动手试试的迫切愿望,对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很感兴趣,觉得物理作业不是负担,对物理教师信任度高和对物理学业优秀的同学有敬佩感。综上所述,可以推断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对照班浓。其次,从情绪维度上观察,实验班学生面对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比较淡定,上物理课时情绪张弛有度,动手实验探究时积极主动。比如:在回答“你在活动中乐意当同伴的助手吗?为什么?”实验班学生大多回答是“乐意的,因为不管做什么,任务完成了,也会有我的贡献。”对照班的学生大多回答“乐意的。因为可以避免丢人现眼的尴尬局面出现。”同样是肯定回答,但是原因却不一样,前者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而后者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由此推断,实验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情绪方面更积极、更主动。第三,从学习能力方面分析,实验班对物理问题的敏锐性高,在课堂实验中,实验班的学生体现出的能力比对照班的学生要好,比如对“你觉得知识和技能是教师教给你的吗?”,实验班学生的回答基本是“不全是的。主要是靠自己去学来的。”而对照班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不全是。除了教师,还有同学、家长等等”,前者强调的是学的主体,后者强调的是教的主体。
4.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五、“项目学习”实践研究的启示
1.相信学生有潜在的能力
当今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从不同途径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些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原点。所以,教师应该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水平,放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通过教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方式,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基础。
2.相信学生都有智能强项
在项目学习中,只要学生担当合适的角色,担任合适的任务,都能发挥他潜在的智能,都能品尝学习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在教师心目中应该没有差生。
3.教师、学生和生活是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只不过是教学的思路和学习的素材,不是课程的全部。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背景,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生活环境,对教材进行优化、补充、组合,使之更贴近学生 生活,让物理学习真正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进而丰富课程内涵,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
4.培育兴趣和养成习惯比传授知识更有价值
让学生知识面广一些,参加活动实一些,动手操作多一些,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这种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持久保持。不但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不能被“应试”牵着走,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师,千万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管学生日后发展。
5.教学过程不能简单化
真正有效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复杂在于知识呈现的手段上、技能训练的方法上、学生活动的设计上、学习环境的创设上,等等。课堂教学过程相对复杂化,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培育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6.教师要重视自己课程力的提升
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在于课程力的提升。一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执行力,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做到“实”和“细”。 实,就是做实实在在的工作。教学管理绝不是花架子,要靠一点一滴去做,去落实。细,就是细化教学管理,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落到实处,避免重制度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创新力,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的气质和对课程的理解,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和师本化实施的特色课程,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形态的课程。逐步形成“成长一名教师,发展一门课程”的态势。教师若能保持教学创新的欲望,在优化教学设计中大胆实践,则必将极大地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参与研究的主要人员:盛建国、朱祥、顾晓芳、许光曙、徐建华、陆海培等)
参考文献
篇4
一、项目驱动,自主操作
在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主操作进行实验,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使物理课堂变得活泼起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好物理知识。
在教授《浮力的大小》的教学中,为了探究在水中哪些因素对于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产生了影响。我提出了一个项目操作:按住矿泉水瓶的一端,垂直向下让其逐渐浸入水中,让学生感受这个过程中手受到的力的变化(受力分析:F浮力=F向上-F向下)。同学们听到这个项目以后十分兴奋,急切开始自己操作探究,找出一个矿泉水瓶来,用手按住矿泉水瓶的一端竖直向下按压(F向下)。同学们都自己亲手进行了操作。实验过后通过大家讨论发现:瓶子没有完全浸入在水中时候,按压的压力是明显随着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而增加的(v排出液体的体积不断增加),但是完全浸没到水中后再继续增加深度时手施加的压力却不再变化(v排出的液体体积不变)。同学们讨论得出深度不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而想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ρgv,G排是指排出液体的重力,ρ是指液体的密度,g是指9.8N/kg,v是指排出液体的体积。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知识学习程度,利用项目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们自主操作。这样可以加深学生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
二、项目设计,联系生活
在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设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让学生们从实际生活中体会物理知识,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在教授《重力》这节内容时,我首先向同学们提问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水总是往低处流呢?为什么成熟的苹果会往地上掉呢?为什么我们向上抛起的石块总是会掉回地上呢?”同学们听到这几个问题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回答,觉得这就是正常的生活现象。接着,我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普通的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知识。”我设计了一个项目,让学生们模拟生活中常见的买菜进行重力学习。项目用到的有:弹簧测力计(测F拉)、台秤、土豆、白菜、红薯、玉米。先用台秤分别称出这些蔬菜的重量。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上这些蔬菜,统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F拉=G重力,列出表格进行具体的分析。受力分析可得F拉=G重力。表格应包括蔬菜的质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G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G重力)与蔬菜质量的比。通过比较不同蔬菜质量下表格中的几个数值。同学们发现,表格中重力与蔬菜质量的比值都是一个定值9.8。实验说明: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关系式为G=mg,式中g为定值9.8,单位为N/kg,它表示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让学生们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项目实施,多元展示
在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项目实施,让学生在班级中多元展示。学生通过项目实施后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探究能力。
在教授《串联和并联电路》这节内容时,我向同学们提出项目具体内容。首先,我们准备的材料有: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电流表若干。我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利用这些材料设计自己小组的电路。同学们积极的组织起来,有的小组想法比较简单,他们就把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小灯泡,直接连成一条回路。头尾相连,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用电流表测出I总=I1=I2、R总=R1+R2(头、尾:电流流进的为头,电流流出的为尾。)开关打开后,电路断开,开关闭合后,灯泡亮起。有的小组想法比较新颖,他们把两个小灯泡连在支路上。头头相连,并连间接在两点之间。并用电流表分别测得干路、支路电流I总=I1+I2,R总=1/R1+ 1/R2。在每个小组完成以后,我让每个小组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研究其他小组的实验成果是并联还是串联电路及电流、电阻的情况,小组之间相互学习,整个学习氛围得到了提高。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们学习到不同的探究思路,帮助学生开启智慧,发散思维。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外实践;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63-01
初二学生将在人生中初次接触到系统的物理知识学习,这将是对他们的一个挑战。他们将用物理的眼光重新看待这个模糊而清晰的世界。由于是首次接触再加上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还比较弱,所以物理的知识体系还是比较简单而原始的。但是初中物理知识和诸多其他课本知识一样是通过书本和文字来传承的,这就意味着这些物理知识还是大部分以理论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初次接触到物理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课外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学好物理。如何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呢?在物理课堂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需要注意哪些内容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初步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期引起各位同行的共鸣。
1.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了减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物理的学习难度,初中物理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加需要在开发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降低学生在理论学习物理知识的枯燥性,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物理的目的。
2.课外实践活动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物理是一门实践科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物理课本知识明显要高于一般的生活经验,是在生活经验上的一种提炼,一种凝结。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时不能任性而为,必须要经过精挑细选的帅选,挑选符合学生当前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学习潜力的项目。笔者认为实践项目的筛选上要遵循下列要求。
2.1 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的主导型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相结合的课堂结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起着把控作用,但是具体的学习探索还需要学生自己自主建构完成。这样的一种学习关系在物理课外实践活动中依然存在,课外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因此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加赋予学生学习的自,安心做好自己的支持者角色,帮助学生纠正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并负责活动的正确方向。
2.2 要具有目的性以及创新性。物理教师一定要明白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动机和出发点。因为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比较差,无法很好的接受纯理论的知识体系,为了缓解他们的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安排适当和适度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这个层面说课外实践活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设计时一定要有相当的目的性。不能信马由缰,随意安排,另外由于这类活动安排已经有了一定的程式,学生也经常参与其他科目的活动,所以物理教师在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时要注意不能僵化,一直用老一套方案,要注意创新性,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性。
3.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
3.1 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来重现物理知识。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就比较多,这多少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处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决定了他们对小实验小制作充满了兴趣。初中物理课本在编排中也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也配置着相当多的小实验,小制作来降低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外实践制作中可以将这些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及时的纳入进来,让同学们既能自己动手重复课本,又能在制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参与探索的热情。
3.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来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书本上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看到他们的具体应用。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声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一次周围声污染现象的调查,调查噪音在生活中的出现的种类、影响,探索如何减少或者消除这些噪音,对这些噪音污染学生是怎么想的,出具一份调查报告,将他们的调查情况和想法在调查报告中体现出来。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危机意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3.3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初中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后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直接利用该知识服务于生活。比如学生学习了电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后就可以让他们放学放假在家里观察自己家里的电路结构、连接方式,可以绘制出家里的电路结构图,看看哪些地方还可以进行优化设计。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进行的,离开了安全,什么都是空话。这一点必须引起物理教师的重视。
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生而言,物理知识比较抽象而晦涩。正因如此,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师才更加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知道物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学好物理在生活中还有重要的应用,这样才能在学好物理知识的同时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今后更好的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预习习惯;能力培养
目前,新课改理念深入推进,新课标下的教学给初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面临的升学问题,他们身上肩负着重担。据调查显示,初中生学习最困难的科目就是物理,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记忆力,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逻辑水平,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连,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异常困难。
1.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物理课程预习习惯的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物理课程的预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节约课后复习所花费的时间。课前预习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基础,通过课前对物理书本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明确课堂上教师所要讲解的重点,从而在听课时更具针对性,找到不懂之处,提高学习效率。同样,有效地预习也能够减少学生课后复习所花费的时间,真正做到高效学习。其次,培养学生物理课程的预习习惯,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形成的过程。物理知识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如摩擦力、惯性、浮力,等等。通过课前的良好预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观察到物理变化的全过程,为课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铺垫。最后,培养学生物理课程的预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预习不同于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在于解决问题,而预习则在于发现问题。初中生通过通读课程,进行预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难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能够更加认真地听讲,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善自我。
2.初中物理预习存在的难点
首先,预习工作不够全面。物理预习不是简单的书本字面预习,由于物理知识涉及的内容众多,过于表面化的预习达不到实际效果。然而很多学生在预习中只是读读书本上的字,没有深入思考其重要含义,导致预习工作不全面,书本上细微处的预习不到位。其次,对预习工作缺乏认识。在初中学习中,很多学生都表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到位,是学习的难点。老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提出了预习策略,但是有些学生只是把预习活动当做任务,为了敷衍老师才勉强完成,没有认识到预习真正的意义,从而无法发挥预习的重要作
用。最后,预习缺乏有效指导和完善的策略。预习活动也是一个复杂的活动,没有科学的指导方针和完善的预习计划,根本无法将预习的实效性发挥出来。教师在给学生留预习任务的时候,没有说明预习的主要内容和所需考虑的问题,这样不利于物理课堂的高效学习。
3.新课标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物理预习的良好习惯
(1)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预习的认识。预习是帮助学生找到课本中的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自己应该学什么,不懂之处在哪里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的物理预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有效学习的基础。想要提高学生预习的实效性,就应该培养起学生的预习兴趣,将预习看做必不可少的项目。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方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激发他们的兴趣。
(3)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课程学习难度大且科目多,很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现象,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避免让预习变成学生学习负担。所以,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生一天的学量安排预习计划,灵活变动预习内容,并深入研究最有效且花费时间最短的预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得不偿失。
(4)制定灵活多样的预习方法。预习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但是单一的预习方式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不去预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制定预习方案。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缓解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这一问题,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进行预习,对教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找到学习的难点和不懂之处。此外,初中物理教师也要不断完善预习计划,制定科学的预习方法,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更具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兰平.预习,给孩子一个成功的基点――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8):143.
篇7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工作,分别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过程、补充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学习环境、学生逆反心理、多媒体技术与典型实验的结合应用,以及课外活动等情况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结合实例,分析和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策略,给予广大师生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策略 分析和探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教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各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促使广大的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越来越注重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需要学生勇于挖掘新知识、新领域,并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养成发散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现具体分析如下。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及实例分析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先决条件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先决条件。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极为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学科,需要较低的约束环境来完成任务,而且很多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也是在宽松的环境下才得以形成。教师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改变以往单向性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发挥和讨论问题,从而让学生养成大胆质疑和发散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某小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其中的重难点,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或是以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各小组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并尝试在课堂上讲解。在这些情况下,教师尽量充当维护课堂秩序的角色,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以及宽松的环境讨论问题。
2、正确对待学生逆反心理
众所周知,对于纯理论知识学生通常会较为排斥或容易感到枯燥,有部分学生甚至会因此而作出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出来。这样不但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重学生逆反心理,同时也阻碍了教学的进行,降低了教学质量。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这类情况,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并正确对待学生这部分逆反心理。例如在初中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若发现学生受户外体育球类项目吸引,教师应该理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提问学生“篮球场上的篮球在拍打时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等善意提醒的方式,化惩罚为奖励,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规正学习心态。同时,由于是从学生熟悉的体育项目着手,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
1、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功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领域,开拓思路,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探索知识;或是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系统架构。例如在学习测量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讨论,总结出共有几种测量方式,再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力量,将历来人们测量物品质量的方式(例如用天平、弹簧、电子秤等测量固体,用量筒、小浮筒等测量液体)进行图形展示,并借用PPT软件进行演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持学生思想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
2、注重典型实验的教学
在培养学生初中物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创新实践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典型实验的具体做法,巩固基础的实验技能,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实验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熟练掌握间接测量法、叠加法、等效替代法等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潜艇的工作原理实验中,由于难以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验证,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相关的典型实验的设计目的、手段、过程及结果等,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实现创新。此外,可以在典型实验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思考除了该研究方法,还可以通过哪种方法进行实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落俗套,敢于求异,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问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补充
课外活动时间,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开拓知识领域和发散思维思考的重要场所。教师除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强化,还可以通过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游戏比赛,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举办“鸡蛋碰地球”比赛时,让学生思考哪种方式可以保证鸡蛋落地后不会破碎,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发明和制作,实现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发挥潜在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在个性特长方面的创新技能。此外,锻炼学生细心关注身边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巧妙运用生活用品、周边事物等进行实验,例如用可乐瓶罐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让学生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和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初中物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有目的、有方向性地开发和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最大限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将物理课堂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洲明.初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11,(12).
篇8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课堂观察
教学评价,一直是课程改革实践的难题。崔允t教授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上海冯容士物理特级教师等的“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和评价新框架”、以及多个以课堂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的课题成果,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纵观各研究成果,都创新地制订了教学评价指标,应用定性与定量的课堂观察手段,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成效建立了全面的评价模式。只是,当针对不同学情而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时,当评课教师不熟悉评价标准时,当授课教师需要判断教学设计的效果而非需要评价他的教育教学技能时,全面的教学评价、格式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显然无法契合这类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当前城乡教学设施、学校专科教师数量与能力、学生学习状态与情绪等等不均衡的教育教学环境现实,更是决定了市县区域范围内的以教研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依赖于全面检测式的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指的是根据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学习目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观察测量,质性推断教学行为价值与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行为实际上包含两部分,其一是针对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的课堂学习评价,其二是针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成效与价值的评价。如果在现有的成员松散变化的听评课教研机制基础上,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议题,大家群策群力地帮助授课教师诊断教学问题、检验和改善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授课教师主导”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就有可能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从“被”为“要”,而极具教学实践创新价值。
一、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评价有利于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授课教师主导”教学评价本身不是新生事物。观察课堂学习活动,对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的即时课堂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原本就是由授课教师实施的常规教育教学手段,只是,“哪种形式的课堂学习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就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深刻的认识了。
在《科学探究:摩擦力》案例研究时,曾对比不同形式课堂即时学习评价的效果,在单元测试时调查“知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如表一)时发现,如果没有即时的课堂学习评价,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能让一部分学生达到知识内容的学习目标,但课堂即时学习评价却能帮助大多数学生准确地了解自身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从而有效地强化学习。同时还发现,如果课堂学习评价仅仅是告诉他们答案的对或错,学习效果不显著,或者说,不适当的课堂学习评价会让学生学习效果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因此,课堂学习评价应该即时向学生反馈;每个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后都要得到正面的回应,无论其答案是否正确,如“直接给予正确答案”“交流解题过程”“增加错题练习”等;正面的评价回应(例如肯定学生的努力、赞赏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公开表扬与私下交流等),平等友善的学习交流环境,面对困难与错误的归因分析等等,让课堂即时学习评价具有有效维持并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行为的价值功能。
那么,“同一知识内容重复测试评价,学习成绩就越好吗?”对“知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同一学习目标,在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时有意重复测试,每次测试后都对试题实施相同的评价方式(如表二),期末测试时就发现,相同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评价行为的频率,对学习目标达成状态具有积极的关联,学习成绩得分的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当评价次数过多(如评价4次及以上)时,学生成绩得分的百分比提高幅度就不明显了。
当然,课堂学习评价形式也并非仅有上述几种。为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练习”是教学实践中采用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如果预先设计《学业评价测试卷》,在课堂实时检测后判断教学效果,就能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二、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评价”的理念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有了底气。特别是当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满足教研需要时,如推介教学经验的展示课、论证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分析学情的诊断课,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评价更容易让所有听评课教师聚焦于某个课堂活动或某个教学问题,避免课后短时间评议交流时的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而更有评价实践价值。
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授课教师就要同时将课堂学习评价与课堂观察评价纳入教学设计行为中,(如图一)即在教学设计时根据评价目的,设计《课堂观察评价表》用于听课教师在课堂观察时测量并记录“焦点”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评价测试卷》测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课后评议时共同作为预设具体教学问题的辅助证据。当然,听课教师也被要求在课前熟悉课堂学习目标以及《课堂观察评价表》。这样,当所有听评课教师更早更快地“聚焦”在同一个具体教学问题时,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激烈的思维碰撞,将不同程度地提升各自的教学专业化水平。
三、合理的课堂观察项目有利于实现“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提出“课堂观察LICC模式”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的课堂合作观察方法日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现实的日常教研活动以解决具体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教学评价承担的功能更注重在“诊断”与“调节”,因此,变化了的三个维度(学习状态、教学行为、教学资源)28个课堂观察项目,不仅满足初中物理教研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需要,也涵盖了物理课堂基本需求,即学生“是否都清楚课堂学习目标,人人都有所收获?”教师“如何实施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物理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
要清楚地认识到,当授课教师需要解决的课堂问题不同时,当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不同,或教学手段不同时,二十八项课堂观察项目不会且不应当会同时出现在《课堂观察评价表》中,只会从中选择其中几项,用填空、判断等形式,构成匹配课堂教学设计的《课堂观察评价表》,便于定性或定量地测量、判断、评价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观察课堂教学目标(“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实现方式是否是“实现过程清晰渐进”,依据教学设计,该课堂观察项目在《课堂观察评价表》中可以体 现为:
四、“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课堂学习目标实现的状态
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因此,帮助每个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是否为当前学生学习提供合适“支架”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判断,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范围与程度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评价重点。在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状态的观察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方面,在于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经验判断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对教学行为的方面,在于课堂教学行为的适用性,经验推断如何影响学生学习;对物理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的方面,在于呈现的内容与方式,判断是否真正服务于学生学习。
由于课堂学习目标是授课教师基于具体学情(学生当前思维能力水平、学习方法与习惯以及学习情绪状态等学习发展现状),为学习具体的物理知识内容而制订的,具有如下特征: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定量或定性);学习目标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化的、渐进实现的;学习目标要能维持并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并改善学习行为。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06-011.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二者矛盾突出。一般而言,学校的物理课时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来制定,而省教育厅颁布的物理课时标准普遍存在课时偏少的问题。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并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但是很多学校盲目执行也是造成物理课时过少的原因之一。各个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不同,因此教学计划不同,这样也就造成教学课时的不同,对于很多生源比较差但学校来说,物理课时可必须相应的增加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此外,物理每周的课时少,但是,人均教学班数数量却增大,因此,造成物理老是在每个班进行辅导的时间短,作业批改和讲解的工作了加大,导致了老师和学生交流机会的减少,这样也就为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课外辅导的机会减少。初中物理可是过少,加上学科众多,尤其是对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高度重视而忽视了物理的学习,导致学生物理课外学习时间少,知识遗忘率高,造成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低下。
1.2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滞后。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对物理现象理解,提高创新能力和物理实践能力的关键。物理新课改中非常注重物理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论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结合。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这实验教学滞后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教学观念不足,忽视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滞后是由于实验设备不全,不完善而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初中最为明显。为此,政府及有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设施,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2.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明确教学目的。现如今,社会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初中物理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对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2坚持探究式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就在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际生活的物理知识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阻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际探讨,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找到共同点,从而保证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进行。
2.3完善实验设施,强化实验教学。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相对滞后的问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学校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增强实验设备的配置要求,提高实验设施的配置标准,完善实验设施。第二,采用新课程教材,建设和改进实验室,增加实验课程,切实完成"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等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第三,加强对实验经验的总结归纳,提高实验创新能力,组织物理方面的骨干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改进实验,设计出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验方案。第三,加强教师实验观念培养和实验技能的培训。才能贯彻落实实验教学,从而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的良好效果。
2.4要真正打造出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平台。新课标反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教师应该做好的角色是配合学生完成好课堂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收获知识,掌握技能。事实上,作为物理这样一门研究性学科,笔者认为,这样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在这里应用正是恰如其分。
为了真正达到这样理想的课堂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实效,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在最初接新班开始教学活动时就培养和引导学生。这是因为,传统的教育尊重师道尊严,教师在学生心中往往都是以博学的长者和严肃的智者的形象出现。因此,学生的思维还有一个过程需要调整。教师要主动放低姿态,在向学生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博学的姿态的同时,主动向学生示好,表示愿意与学生以朋友的姿态相处。这样,通过几次有效沟通,让学生多尝试,'破冰"的过程一旦完成,在以后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就如履平川,轻松写意。与学生成为朋友是构建师生互动的探究式课堂的第一步。学生敢说话了,心情放松和愉快了,精气神自然就好,就更容易进入教师设定好的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从而吸收和掌握知识。
3.结论
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加强物理知识与能力、物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加强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上结合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二者矛盾突出;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滞后;忽视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学科边缘化三方面问题,分别探析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对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参考文献:
[1]刘海连.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09,1.
篇10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物理教学;作用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效果。
1.物理实验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
初中物理知识很多都来源于生活、自然,而生活中、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利用生活自然中具体的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事物变化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很多物理教师现有的实验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有一些教师认为只需要将实验内容、步骤向学生讲清楚,做好示范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到做实验的活动中。有一些物理教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初中物理教学不但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物理知识,还需要学生合理运用这些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拿高分,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2.学生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还不全面,只是简单地把物理实验课当作是玩,没有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认真做实验,不配合教师的讲解。也正是这样,很多初中物理教师才认为物理实验教学比较麻烦,难以实施;同时认为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根本达不到探究性的目的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具体实验中,有些学生的态度不端正,对实验的步骤了解不够,无法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错误或是不理想;不能进行实验结果的规范记录,实验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也根本无法实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3.实验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实验要求
当前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课程比较多,很多实验都需要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才能完成。然而很多初中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都比较落后,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验要求,并且学校也并没有依照这些实验条件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置换;同时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实验条件也很差,物理教材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在不断更新,但是相应的教学实验设备却没有更新。而且学校对现有的实验设备也没有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一般都是学生做完实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些器具、设备进行清洗,学校并没有请一些专业人员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维护,这些都会影响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它不但可以有效解决上文所提到的一些问题,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促使初中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1.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分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对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可以向教师请教,或是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讨论,从而完成实验操作。而相同的实验方法也可能得不同的实验结果,这些实验结果的不同也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验操作,能更好地探究物理知识,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
初中物理逻辑性很强,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很难,因此提不起学习兴趣。而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原来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营造出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更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探究,这样学生的参与性会大大提高,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实验示范,或是找一两个学生做实验示范,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大家共同找出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在接下来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中,就能更加顺利了。例如,在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一课的学习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过程中参照物的概念,采用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法。笔者给学生演示了以下一个小实验:教师将物理课本放在讲桌上,在课本上放了一个木块。首先教师将课本连同课本上的木块从左边推到右边,接着教师将课本连同课本上的木块向上拿到一定的高度,最后教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这两种情况下课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②这两种情况下木块相对于课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③这两种情况下木块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这样一个实验来自主探究教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同时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参照物的概念,从而加深了对这些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了解问题的方法。
3.能够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性物理实验中,每个学生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和其他学生也都能够看清这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这样在观看其他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自然而然会看到别人实验中的优点所在,从而更好地学习对方的优点;也能看到别人实验中的不足,从而在自己的实验操作中有效地避免,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4.能够有效地扩充物理教学内容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中的实验项目,而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其他的实验项目。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化问题融入实验中,也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有效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将这些物理内容进行有效拓展,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些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结语
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能力,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兴全.浅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2015,(16).
[2]赵莲.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284.
[3]程南.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时代教育,2015,(20):219.
- 上一篇: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
- 下一篇: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