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旅游者行为特征;空间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9-0034-05

1 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底,我国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增长32.5%,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民用轿车保有量的77.7%,这标志着我国汽车消费进入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为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预计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都市人们追求的时尚旅游方式和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旅游学界针对这一旅游形态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1)自驾车旅游现状、问题和策略探讨,主要集中在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以及中国自驾车旅游发展战略的讨论等;(2)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分析,着重从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子、旅游方式、旅游消费等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3)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预测,从自驾车旅游需求构成、特点、出行链的形成和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分析人手,探讨出行者的经济特征、闲暇时间对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并构建交通需求模型;(4)自驾车旅游网络和营地建设,针对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旅游网络系统缺乏的现实,探讨由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信息系统和支持系统等构建的自驾车旅游网络体系。同时有学者从营地建设方面开展了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的核心战略和基本对策的研究;(5)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及其经营研究,主要从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自驾车旅游者的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讨论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开发。此外,赵鹏、李享、刘磊从经营的角度,对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这两大类自驾车旅游的经营实体进行了优势比较,并对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自驾车旅游市场剖析、产品开发经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探讨,虽然有学者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开展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旅游动机、价值观及决策行为等方面,仍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且对旅游者行为的空间效应尚未开展探讨,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2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对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调研表明,自驾车旅游者一般多为中上收入阶层,普遍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绝大部分受过较高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素养,拥有自己特有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和旅游地选择意愿,形成一定的行为特征。下面通过抽样调查对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征、消费特性及旅游偏好、消费空间分异特征等进行讨论。

2.1 自驾车旅游者的调查及其基本特征

笔者对南昌市周边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地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三大部分:旅游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旅游偏好、出游意愿选择。共发放问卷210份,采用现场回收的方法,共收到有效问卷171份,占问卷发放量的81.43%,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基本情况见表1。

调查样本显示:自驾车旅游者以男性为主,即男性占79.6%,女性占20.4%;在年龄上,以30岁至50岁年龄段为主,占到总样本数的74.7%,中青化现象突出;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3.8%,高学历化趋势显著;从个人月收入情况看,中上收入的人数比为74.3%;从职业类型看,比例在10%以上的有文体和传媒、科研、教师、公务员、民营企业主、外资企业等人员,白领化和高管化现象明显,是一个以城市人群为消费主体的旅游活动。

2.2 自驾车旅游者的消费特性及旅游偏好

自驾车旅游者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旅游消费群体,在文化和群体认同方面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他们以共同的取向、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状态作为结合点,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旅游形态的旅游流。与大众旅游相比,他们在消费上表现出自主性、独特性和炫耀性等特征,打破了大众旅游的集体主义的一元化供给局面,使他们有自由获取自己需要的旅游方式和游览、体验的内容。这是现代旅游形式的开放性和旅游多元化需求趋势下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也正是自驾车旅游市场产生的本质所在。

自驾车旅游者这种凸显的消费特性,形成了他们充满活力的旅游需求愿望。通过自驾车旅游偏好的抽样调查,他们在旅游项目和组织形式选择的偏好方面表现出独有的个性,选择的旅游项目有: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探险、野外露营、拉力赛等;旅游组织形式为:自主组织、旅行社组织、汽车俱乐部组织等,抽样调查结果见图1和表2。

对上述统计数据分析显示:(1)自驾车旅游者仍以观光游览为基本消费形态,选择比例为40.4%,但游览的景区(点)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旅游组织形式以自主组织形式为主,占43.5%,也有相当一部分旅游者选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主要原因是旅行社能提供门票折扣和订房服务,汽车俱乐部能提供结交车友的机会,有较强的归属感。(2)选择度假和娱乐的比例也比较高,分别达到14%和23%。在旅游组织形式上以自主组织为主,比例都在60%以上。(3)一些颇有特色的专项旅游,如野外露营、探险、拉力赛等项目在我国自驾车高端旅游市场中开始兴起,并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发展速度更快。由于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能设计好旅游路线,安排好活动过程中的食宿和路上的医疗、车辆的救援、供给以及安全保障体系,所以专项驾车旅游选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组织形式的占绝大多数,特别是汽车俱乐部,比例在47.6%以上,这与近几年来汽车俱乐部在高端旅游市场的风靡有紧密关系。

篇2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基本特征。其乡村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旅游景点的经营特征 

    1.1 私营化 

    欧美国家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农场主同时也是旅游业经营者;其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则为家庭私营。在美国这样的“度假农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度假。他们可以住在农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度假农庄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农家空出来的房间或农舍稍加改建整理而开放经营。 

    1.2 小型化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特征,既符合其乡村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同时也恰好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英国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就是如此。从旅游开发经营的面积看,虽然各个家庭农场的面积大小各异,但是,旅游者在其中活动的空间却都不大。政府为了防止农庄走上商业化经营,规定农庄了的民宿床位,一般为2~6个房间,可提供4~15个床位,低于这个限度可以享有免税优惠。从所雇佣的旅游从业者看,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其农场主平均雇佣全日制的旅游从业者大多数只有10名左右,农场主化在旅游上的投资,大多数平均也只有5万英镑左右。由此可见,其旅游经营规模是很有限的。 

    1.3 兼营化 

    欧美国家的农场主,大都是一方面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在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时依托农业生产的支撑。在他们看来,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彼此双赢,和谐共进;即使是乡村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可对农业生产轻视、懈怠、甚至放弃,相反,要真真实实进行,一丝不苟经营;否则,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1.4 分散化 

    欧美国家庞大的乡村旅游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多点式、分散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到2006年底,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意大利开展的“绿色乡村旅游”,其农庄已有6 500家;巴西有5 000家农场旅馆;美国仅纽约就有1 500家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则多达5 500个农场。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乡村旅游群体,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受损。这种多点分散、小型化的布局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 

    2.旅游产品的类型特征 

    2.1 观光参与性产品 

    乡村的观光参与性旅游产品,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观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风光,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其二是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是绝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地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了更好地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农场主往往有意将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呈现出来,让旅游者参与进去,借以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夏威夷的农场主就将自家咖啡加工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并让有兴趣参与咖啡加工的旅游者当一回咖啡加工工人。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旅游时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旅游活动。在秋收季节,或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到乡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农业经营活动。而农场主则成了旅游者的田园看护人。针对旅游市场的这种需求变化,许多农场都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参与、能够参与和乐于参与的游览项目,如家畜家禽饲养、成熟果实采摘、秋季庄稼收割和捕鱼生产活动……此举,既可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又能增加农场主的经济效益。

    2.2 娱乐休闲型产品 

    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等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许多农场就举办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而更多的农场则因地制宜,相继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徒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推出玉米地迷宫游览活动,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场制宜地推出娱乐休闲型旅游产品,虽然有的已超出了乡村旅游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十分有益。这不仅拓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产品,而且避免了农场资源的闲置浪费。 

    2.3 住宿餐饮服务产品 

    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既是乡村旅游服务中最基本的服务,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更是能否接待旅游者和接待多少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保证。而且,这往往是欧美各国衡量其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目前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场旅馆,巴西有5000家,意大利有6500家,法国有16000家。这些农场旅馆为旅游者提供的旅馆及床位是当地的风格,为旅游者提供的饮食是当地风味,使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2.4 旅游购品 

    欧美各国各个农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往往推出一些旅游购品以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并借此推销农副产品,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些旅游购品,首先是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粮食、咖啡、干酪、奶油等土特产品。其次是农场推出一些编织等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些旅游购品销售收入往往是全部乡村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威夷来自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竟占其乡村旅游总产值的1/3。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在同类产品中更愿意从农场直接购买。特别愿意购买自己直接从农场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和农场当面加工的奶油、咖啡及从农场酒窖中取出的葡萄酒等。 

    3.旅游市场的取向特征 

    3.1 本地化 

    在欧美乡村旅游市场中,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者总人次中往往占七成以上。在英国,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2~3小时车程之内;在西班牙,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100~200公里范围内。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乡村旅游景点众多,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人们对乡村旅游景点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其二是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点的选择性并不很强,只要有较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相应情境,就可满足游客需求,他们不会对具体内容过分苛求,也就无需跨区旅游。 

    3.2 城市化 

    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既是国家人口的主体,又是国家旅游人口的主体,更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乡村旅游市场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繁忙的工作生活压迫着城市居民的神经,他们更加向往重返没有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这就构成了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在乡村拥有一块土地,每年用于度假之用。 

    3.3 家庭化 

    据英国一些农场的旅游景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乡村旅游客人占景点旅游者总数的40%左右。由此可见家庭游客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在欧美国家,近距离经常性地利用双休日进行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自驾车旅游也是较普遍一种的形式。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乡村旅游中的观光、休闲和参与性旅游更是如此。 

    3.4 学生化 

    学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群体。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学生需要学习知识,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特别需要了解和认识农村、农业和农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或旅行社便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乡村旅游。农场也针对学生旅游市场需求,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德国、法国等许多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都开设农业课堂。生长在城市的学生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完全陌生。他们有着追新猎奇、求乐求知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因此,乡村旅游的学生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篇3

“国民娱乐”的概念

“国民娱乐”概念是与现代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经常把欧美于17、18世纪出现的国家形态――nation-state译成民族国家。这似乎不甚准确。Nation首先是“国民”的意思,现代国家与前现代国家的区别就在于“国民”。

在前现代国家,每个人都具有某种特定身份,其娱乐活动与其他活动一样,会受限于区域与阶层属性。现代国家的宪法则赋予所有民众以平等的政治与法律地位,也保证人们在国家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所有人从地区与阶层、行业分割中释放出来,成为平等的自由“国民”。为适应“国民”生活,现代国家构造了国内法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等等,同时也必然存在某种“国民性娱乐”,所谓popular艺术是也――而在18、19世纪的政治学文本中,这个词就有民主、民众之意。

当然,国民娱乐并不排斥区域性、群体性娱乐。任何时候,娱乐体系都是多层次的,不过,这其中,国民娱乐是上层的、全国性的,它或许可以说是娱乐领域的“大”传统,它的样式、内容对国民的生活、精神会产生较大影响。当然,国民娱乐本身也是多元的,尤其到20世纪,传播工具多样化极大地推动了娱乐样式的多元化。但无论如何,国民娱乐的基本特征是“风靡全国”,影响及于大多数国民。

既然如此重要,则国民娱乐是由谁、以何种方式生产的,将极大地决定国民娱乐呈现何种样式、传达何种内容、瞄准哪些受众。理论上,国民娱乐当然应由国民来生产。但“国民”只是政治与法律上的抽象,具有从事娱乐产品生产的,乃是具体的人。是谁?是政府还是民众?如果是民众,是哪一部分民众?以哪些群体的娱乐样式和内容为本?最后一个问题经常被忽视,但对于本文讨论的话题来说却至关重要,它关涉乡村与城市在国民娱乐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角色问题。

美国的国民娱乐生产机制

大型国家是幸运的,它由城市与乡村两种类型的文明构成。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在气质上有相当大差异,这也体现于娱乐方面。也许是因为接触土地,接近神灵,在乡村,生命的直接流露就凝聚而成原创的文明。此种娱乐样式和内容通常是粗糙的、粗犷的,具有强大的原始生命力和冲击力。城市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相对集中,具有更高水准的“文化”。因而,城市人口的心灵更加敏感,欣赏趣味更为精细。因而城市的文明相对于乡村,通常雅致一些,奢华一些。

应该说,这两种文明对个人心灵的成长、对国家文明的健全发育,是同样必需且同等重要的。健全的文明需要原始的生命力不断补充,但不加驯服则会流于野蛮;只有城市的精雕细琢,文明则会流于孱弱。两者保持互动,乃是文明健全成长的基础。

在前现代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力量结构是较为均衡的,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并无太明显落差。现代的标志是工商业迅速扩展,城市取得相当明显的强势地位,很容易出现城市完全压倒乡村的格局。诸多现代化理论家也宣告,现代文明就等于城市文明。从经济结构角度看也许确实如此,但从文明角度看却未必如此――更不应当如此。

事实上,只要制度设计合理,也未必出现城市独大的格局。比如美国。美国于18世纪末已建立起现代国家,但要到20世纪初,随着交通发展,人口大量流动,国民娱乐才开始呈现出较完整的形态。

美国20世纪流行音乐――这是国民娱乐中最重要的部分――的几乎所有样式,无不渊源于乡村。比如,“乡村音乐”自不用说,另一种重要的音乐样式――blues,也源于乡村,且成为后来几乎所有音乐的基础。上个世纪初,很多音乐人,前年还在棉花地里吹口琴,去年乘坐火车到芝加哥在酒馆里表演,今年又出版唱片,走红全美,成为巨星。他们从乡村带来的那种具有强悍生命力的音乐,又影响了具有纯粹城市性的诸多音乐样式,如爵士、摇滚。此后,又不断有乡村的音乐,如灵歌、“雷鬼”流入城市,成熟于城市,并通过城市的生产与传播机制,成为风靡全国的国民娱乐。

在此,我们看到的是城乡互动的国民娱乐生产模式:乡村供应初级产品,城市加工成全国性产品。乡村形成的原生态娱乐随着人口流动流入城市。在城市,乡村艺人及被此娱乐吸引的城市艺人共同对其进行加工,它们趋向精细化、雅致化,弱化地域色彩、行业色彩、亚文化色彩,从而普遍化为国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接下来,透过城市建立的商业性传播体系,它们风靡全国。

包括回流乡村。乡村也接受了城市的娱乐。但是,这种来自城市的娱乐,本来就有乡村基础,因而它并不是完全外来的,完全可以算乡村固有娱乐经过自然生长后的产物。换言之,国民娱乐产品由乡村与城市共同参与创造,融合了文明之乡村性与城市性,兼顾两种气质,综合两种精神取向。

美国是现代的,但美国的文化相对于欧洲是比较朴素的,而不像欧洲那样绚丽而腐烂。这一点从美欧电影之差异上即可看出。美国人的政治观念及一般价值观,也都相对保守。就是因为,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文明的根基依然在乡村,而不仅仅依托于浮华的城市。在美国,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平衡、交叉、互动。

中国:国民娱乐的城市垄断

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也出现了国民娱乐。但国民娱乐之结构,曾经经历过颠覆性变化。

20世纪前半期的国民娱乐相对平衡地实现了乡村性与城市性的综合。身为国民娱乐之首的京剧即是如此。京剧最初形成于乡村,且长期以乡村为主要市场。今人觉得喧闹的锣鼓、乃至京剧演员的发声方法,一定程度上即是为适应乡村野台子之需而设计。19世纪中后期,京剧班子进入京、沪等大都市,城市观众口味促使艺人使京剧“雅化”。由此首先吸引了商人、市民群体,并产生了谭鑫培、梅兰芳等宗师。随后,适应上层文化圈口味,出现了余叔岩、杨宝森等“韵味派”。

随后,在城市被加工过的京戏又回流乡村。这种回流渠道是畅通的,谭鑫培早年就曾在京东搭草台班子,南方专门跑乡村的水路班子与城市的戏班之间也有频繁的人员往来。也正因为此,京剧始终保持了某种乡村性,而未完全被城市的韵味派所支配。综合了雅与俗的周信芳、马连良,在城市与乡村都广有市场。

1930年代开始兴起于大上海的城市流行音乐,同样具有乡村性。其曲调有很多源自江南乡村小调,但与现代西方音乐进行了嫁接,因而它融合了乡村性与城市性,从周璇等人的音乐中可以听出这种融合型风格。

自1950年代起,这种相对平衡的格局被打破,国民娱乐几乎完全是城市性的,乡村基本上被排除在国民娱乐生产过程外,而成为纯粹的对象。形成此一格局的关键是1950年代始建立的城乡分割制度与娱乐的政府管理制度。

在城市,政府建立了演艺管理体制。郭德纲在其名段《论相声50年之现状》对此有深刻揭示。演艺活动被当成宣传工具,演艺团体国营化,演艺人员成为国家干部,广播、电影、剧场等传播媒介也被普遍垄断。这样,演艺活动全部由政府安排,政府成为国民娱乐的独家生产者。

这个独家生产者是属于城市的,国营娱乐生产、传播单位都位于城市,其生产主体是城市文艺干部。由于城乡分割制度的限制,人员、服务等无法双向自由流动。城市的文艺团体只在政府安排下,才会“送文艺下乡”。

农民也无法随意进城学艺演出。河北高阳县曾是北昆之重要渊薮,不少北昆名角出自此地。但户籍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农民的昆曲唱得再好,也无法进城演出。更进一步,理论家宣称,城市代表先进文化,乡村文化则是落后的,娱乐更属于低级趣味,应当属于被改造之列。在娱乐领域,乡村被对象化了。

这样的理论与娱乐生产体系注定了乡村性将在国民娱乐中消失。政府一直组织地方文艺调演,文艺干部也会采纳某些乡村元素,甚至会有大规模“采风”活动。一些民间娱乐样式,比如黄梅戏、广西民歌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迅速流传。

但是,这里的乡村元素是与革命精神捆绑在一起的,具有真正民间性的国民娱乐是不存在的。在这种制度约束下,乡村元素不具有进一步演进、发展的可能性,民间娱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自发演进之路被堵塞。

这种局面在1980年代之后并无根本改观。此时,融合革命性与乡村性的作品被逐渐发育的商业化娱乐人无情抛弃。城市代之而起的是港台流行歌曲、电视剧,外国大片、外国流行音乐、外国戏剧之模仿品。这样的娱乐样式和内容,没有多少中国性。艺人们不可能去接续新传统,那等于商业自杀;他们也不知道老传统是什么,并且本能地认为,传统的样式和内容根本就是过时的。

也就是说,不论怎样变化,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国民娱乐的乡村性都日趋淡薄。这导致城市、乡村文明同时遭受损失。在城市,新兴的商业化娱乐产品从一开始就缺乏生命的力量。这并不奇怪,不论古今中西,城市文明只要与乡村脱离,都会倾向孱弱、败坏。有人用“中怯”一词形容当代舞台上所见的京剧演出之基本特征。这似乎也是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唱歌、唱戏的艺人普遍地声音微弱,有气无力,矫揉造作,离开麦克风唱不了歌或戏。与乡村隔绝的城市的文明,必然是退化的。

在乡村,由于缺乏城市文明的回流、滋润,仅剩的娱乐在乡村低水平循环。单靠乡村本身是无法支持高水平演出的,于是,乡村的戏曲及其他娱乐日益粗鄙化,在种种限制或挤压下甚至最终消亡。今天的乡村,似乎根本没有任何文化可言。它无选择地接受城市输入的一切文化、娱乐产品,扮演着单纯消费者的角色。

或许不得不说,中国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娱乐。

打破城乡之文化梗阻

“刘老根大舞台”却恢复了乡村向城市的娱乐输入。

当然,走向城市的二人转已非乡村的原始二人转。赵本山具有强烈的乡村性,它的节目始终围绕着乡村展开,并追求乡村式的喜剧与娱乐效果――这一点在熟悉了城市式“干净”其实也是贫乏的娱乐的人士眼里,是难以接受的。赵的聪明在于,他看出,这种乡村式喜剧与娱乐效果是具有普适性的,能够被城市人接受。为让城市人口接受,他也在二人转原有的乡村性基础上,增加了城市性。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刘老根大舞台”的走红说明了,看似粗野的乡村娱乐样式,完全可以透过自我转型被城市观众所接受,突破地方文化局限性,在较大范围内流传,从而成为国民性娱乐。

只不过,“刘老根大舞台”的成功似乎只是一特例,乡村性普遍进入国民娱乐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制度障碍。

在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大连养牛大户刘仁喜和黑龙江种粮高手马广福与两位歌星飙歌。两位农民的演唱效果不逊于两位专业歌手,并获得观众最多掌声。当然,他们唱的依然是城市式歌曲。而其实,在田间地头,人们依然可以听到很多雄浑的嗓子,有令人兴奋的乡土音乐及其他娱乐方式。

那么,我们能否设想,这两位带着乡土音乐进入城市商业化演艺体系?1980年代以来,农民工大量流入城市,本来可算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融合的巨大机遇。按照美国音乐发展的模式,我们可以这样假想历史:西北农民工、商人大量流入北京或深圳,有些秦腔艺人随之进入,在收费低廉的场所为之服务。在市场化演出过程,艺人们很可能融入其他元素,从而自发演进。城市的其他文化,如流行歌曲也可能吸收秦腔的元素。凡此种种演进过程,很可能孕育出某种风靡全国的娱乐样式与作品。

但这终究只是假想。在现有户籍与文艺体制下,进入城市的外来人口缺乏基本生活保障,无法融入城市,几乎不能产生明确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实行严格的市场管制,地方艺人流入,也无法组织民间班社正常演出。由此看来,现有的种种不合理制度让城市和乡村文明同时蒙受了巨大损失。

篇4

当前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已经具备了进行文化市场消费的经济能力,但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1.1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1.1.1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 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2) 农村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

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大众传播工具和通讯系统,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又是培养人的现代性的重要手段[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已经在乡村社会普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也逐渐进入乡村社会。

1.1.2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仍然不高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社会的居民――农民。虽然当前乡村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素质仍然与之有较大差距。

2) 农村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农村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二是由于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师资投入方面,一些优秀的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教学[3]。此外,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完全比不上城市。第三,农村继续教育发展不合理。

1.1.3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乡村文化主体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随着乡村社区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单纯地欣赏文化,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为了满足群众这种文化参与需求,这就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1.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现状问题

1.2.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同时,我国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汉族跟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而少数民族相比较有着更鲜明的特色。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4]。

1.2.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不完善、脱离市场;缺乏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中国农村,纯文化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更少;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本应由传统文化产业化带来的诸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及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1.2.3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建议

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时兴生态旅游、享受生态文化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的一大趋势。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激活乡村文化的方式之一。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5]。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改变目前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

3) 搭建平台、连接市场,打通乡村文化消费渠道。要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同时,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提供农民文化消费的渠道与平台,培育和疏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渠道,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将乡村文化消费渠道平台的建设放在产业的高度来进行培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

2 结论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城乡差距

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国家陷入困境,冰岛、迪拜甚至面临了破产的危机;我国的CPI指数也直到09年的11月才由负转正,突如其来的衰退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在2009年同比下降16.0%,出料加工和易货贸易等下降幅度甚至在50%以上。以沿海城市为主的大量进出口贸易公司倒闭。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工无功可循等现象随处可见。

统筹城乡发展可缩小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减少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对内需增长的负面影响。使得农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部需求。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同时可使得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得以安顿,保障社会的稳定。增加了市场的灵活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一、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近些年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但城乡发展之间仍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区域性发展的特点仍旧突出。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公平性问题亟待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以大幅提高,但随着改革的进行,城乡差距也在一步步的拉大。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4.8%,而同期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仍高达43.7%。下表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支出情况分析表

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拉开的速度非常迅速。中国社科近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指出,过去的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

2.城乡二元化发展及户籍壁垒制约经济进一步前行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且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性不强。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的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在发挥作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分离的“双二元结构”,统称二元结构。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财政支农的比例要随着财政总支出的增加而提高。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2009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反映出我国已认识到三农问题的关键。

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益的原理,城乡的发展提高、就业机会的增加,都会使得农民工去往大城市的意愿降低,而更倾向于在就近的乡镇进行工作,从而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解决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可能一样,也不能走一些国家只发展大城市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的时期,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城镇的集约优势,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发展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促进乡镇企业合理集中并升级换代。超级秘书网

3.改变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户籍管理造成了对人口流动严重制约,降低了市场的活力和灵活性,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二元发展的壁垒。除农民工的无所归属之外,也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在土地上,成为农业生产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顺畅地被工业化和城市化吸收,以便充分腾出土地资源开展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创造条件。

户籍改革制度必然使得农民工的权利得以实现,农民工可将更多钱用来满足自身需求,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增加。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不难推测,户籍制度改革可能迈出实质性步伐。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将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问题。在金融危机依旧笼罩全球上空之时,我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定会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立起一个城乡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2]张华.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达到43.7%[J].三农内参,2008,(11).

[3]陈宗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建设[J].求是,2009.

[4]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转换:对策思路[J].宏观经济研究.

篇6

摘 要:该文基于国内外农村社区和宜居社区等相关文献研究及建设实践,提出并明确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内涵界定:我国村镇宜居社区主要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即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和方向的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社区。

关键词:农村社区 宜居社区 村镇宜居社区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50-02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村镇宜居社区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日程,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村镇宜居社区”尚无明确的概念,更罔论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文基于农村社区和宜居社区等相关文献研究和建设实践,提出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概念,并明确界定了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和实践指导性。

1 相关研究

“村镇宜居社区”,顾名思义,“社区”是其本质,“宜居”是其基本特征,“村镇”是其地域范围。简单来说,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在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精神指导下、在“新四化”①和“美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村镇社区化、宜居化发展的结果(如图1所示)。即村镇社区是我国村镇社区化的发展结果,而村镇宜居社区又是村镇社区宜居化的发展结果。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宜居社区是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未来。总之,从村镇到宜居社区会经过社区化、宜居化和城镇化3个发展阶段,顺序不同,发展道路亦会不同,但是殊途同归,起点都是村镇,终点都是宜居社区。而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其中比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尽管人们对于“社区”及共同体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大都将其视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纽带”“社会交往”以及“认同意识”是作为社区或共同体的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1]。

“宜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指适宜居住,广义的“宜居”除了适宜居住以外,还包括适宜就业、出行以及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充足等内容。其实宜居社区涵义广泛,覆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宜居性包括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生态环境条件,但核心的内容包括住房建设、住区环境、社会空间三大方面。宜居社区的评价标准是动态的,与当代经济、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等密切相关,但核心理念永恒不变,即以人为本。

村镇在国外统称为乡村,而在中国就有所区别。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把“村镇”定义为 “各类村庄和集镇的总称”。其中的 “村庄”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罩行牡姆墙ㄖ普颉6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和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又统称为农村。由此可见,国内以往研究中的“村镇”和 “农村(或乡村)”的概念一致。该文认为上述是狭义村镇的概念,广义的村镇除了包含上述乡村,还包括小城镇(如图2所示)。

2 结语

由村镇的内涵可知,村镇社区就是包括各类村庄和集镇的“农村(或乡村)社区[1]”以及小城镇社区[2]的统称。相应的,村镇宜居社区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相关文献中出现的“农村新型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与农村宜居社区的内涵一致,是“村镇宜居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宜居的村镇社区,即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和方向的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社区。

参考文献

[1] 滕玉成,牟维伟.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0(6):86-95.

[2] 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1):57-59.

篇7

 

关键词:小康社会 农村养老模式 农村养老方式 农村养老保障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浙江省不仅进入厂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位,由于浙江的社会经济较发达、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上升迅速,浙江乡村衡量老年型人口的四项指标均高于城市地区‘可见,浙江乡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地区严重,面临的挑战比城市地区更大(见下表)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浙江作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的省份,更应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先行一步。

一、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在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有了拓展:一是集中在敬老院供养,由所在村提供粮食资金,由乡镇企业收人、乡村提留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二是老年人分散供养,由村级基层组织给予照顾。但这一保障项日所涵盖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救济,主要是建立在.“三提五统”基础上的“五保”制度。此外,浙江从2001年起,将农村居民也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中。当然,能享受到这一制度的人,目前所占比重较小。

      目前,浙江的农村老人养老模式大致有三类:

      一是家庭养老模式——养老经济上的支持力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成员;二是自我养老模式——主要的经济支持力来自自我的储蓄或者其它的劳动所得和投资所得;三是社会养老模式——主要的经济支持力来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金支持或者是社会人道主义的帮助。在上述三类养老模式中,又以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主。

      在社会养老模式中,其主要经济支持力来自以下几种类型:

      (一)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是浙江农村的一个新型养老模式,1995年在全省展开。由于目前农村养老保险正处于过渡期(由民政部转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有此交接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没有大的发展。

    (二)农村社区农民退休金制度这是富裕农村社区为保障本社区老年农民养老的一种形式,其资金主要来自村办企业的利润、出让土地款或其他集体经济资产。村养老基金实行退休金制度,其标准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而定,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本社区农民的养老需求。

    (三)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与计划生育公益金等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的保险对象是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与纯女户父母养老保险。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浙江提出了在全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重点对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进行社会救助.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近年有所发展,但目前浙江农村仍以家庭养老和以个人自养为主,作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城乡养老社会保障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其存在的问题十分尖锐和复杂。

    (一)认识偏差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深受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浙江省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最大误区:由农村解决自身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篇8

一、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的一般性特征说明

乡村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型产业,具有旅游就业的基本特征,但是同时也有自身的个性化特征。结合海阳市乡村旅游多个景区的数据研究,笔者发现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特征存在着一般性,主要体现在:

(一)就业种类多样,吸纳性强,但局限于本土吸纳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产业,需要提供游客旅行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服务和产品。由此,乡村旅游自身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它提供的工作种类繁多:既有基础服务工作,也有高级服务工作;既有一般性的业务类工作,也有各类管理方面的工作;既有脑力工作,也有体力工作。这些工作能够吸引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乡村旅游就业吸纳的主体是农民,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乡村旅游由于其地域性和其发展的不完善性,对于劳动力的吸纳存在局限性,很少有外地人能够参与到乡村旅游就业中来。例如,海阳市乡村旅游就业人员除却最高层管理者,参与调研人员98%来自于本土,本土农民更是占比达到65%。

(二)带动性强,就业弹性大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性强,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创造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最大规模地吸纳劳动力。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 ( WTTC) 在2005年旅行与旅游委员会发展与优势的报告中指出: 仅2005 年,旅行与旅游产业就业比2004年新创造210万个就业岗位, 就业人数达到7420万人,占世界总就业总数的2.8%;旅行与旅游经济就业比2004年新创造650万个就业岗位,达到22160万, 占世界就业总数的8.3% ,即每12个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是由旅游经济带来的。这一就业带动作用在乡村旅游景区尤其突出。旅游产业的发展能为本土农民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为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提供良好途径。

(三)就业方式灵活,季节性强

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就业岗位不断减少,而劳动力供给却不断增加,农村更是存在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灵活就业以其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企业层面来说,灵活就业具有准进准出方便、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不仅能够推进就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提高整体的组织效率,有效促进优质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

从个人层面来说,劳动者自身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意识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而乡村旅游就业的灵活性特点恰恰能够满足就业者的这种需求。

但是,旅游季节有淡旺季之分,乡村旅游的季节性更是明显。因此,乡村旅游临时用工多而固定用工少,雇佣用工少而亲情用工多,降低了乡村旅游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优势。

(四)兼业性突出

通过调查发现,海阳市乡村旅游就业人群中兼职人员占到70%以上,岗位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旅游特色产品销售、流动商店、景区建设人员、景区维护人员、景区环卫人员、观光车驾驶员、民俗节目(海阳大秧歌)演出人员、农家乐厨师、餐饮服务员,还有占比较大的本地农民,主要从事旅游采摘活动和特色乡村观赏(采桑、纺织),而占少数的专职人员均为景区管理人员。

乡村旅游的性质决定其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也就决定与其相关和配套的大多数行业选址于乡村,这也就极大的满足了农村劳动力的兼业性转移,同时很好的解决弱势群体(包括农村妇女以及低学历人群)进城务工所存在的困难。

(五)就业人员流动性强,组织化程度低

旅游业是人员流动相对频繁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员工流动率都在25%以上,有些酒店员工的流动率甚至达到了40%(吕倩,2006)。这种高流动性在乡村旅游就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而农民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工作特征导致其在第三产业就业中难以稳定,流动性也就不可避免。乡村旅游就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导致整个景区的管理秩序混乱,以及产业发展的不稳定。

农民为主题的就业人群组织化程度低。受文化水平限制,本地就业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组织也就缺乏相应的统一化管理。海阳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每年“采摘节”旅游区内虽然进行统一定价,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组织,景区内直接缴费即可完成交易;同样的,招虎山景区内的观光车司机和云顶风景区内的“竹船游湖”区工作人员在旅游淡季较难寻访,笔者调研时间在3月底,观光车不能正常运行,而湖区活动也是形同虚设,由于这种低组织化导致的活动项目不能正常运行的还有很多,比如招虎山内的漂流,丛麻禅院的餐厅就餐等等。

(六)低门槛、低收入,就业人员素质低

乡村旅游就业门槛低,能有效就地促进当地农民进行本土就业转移,通过直接吸纳农村人口就地就业,间接地减少了城市就业压力并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但是相较于一般岗位,乡村旅游对于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餐饮服务业、住宿、流动摊贩、旅游产品推销等岗位,只需要经过短期培训学习即可上岗,而景区环卫和维护人员甚至不需经过培训可直接上岗。由于其低门槛的特征,大部分就业岗位为初级技术岗位,就业人员就业层次偏低,收入也偏低。海阳市招虎山森林公园乡村旅游景区内,管理人员(包括售票人员、检票人员、办公室管理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1700元,远低于全市平均工资3175元(2013年,海阳网上民声)。

二、就业特征形成的原因

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市政规划管理决定就业兼业性强、组织化低、流动性大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劳动力的转移,政府的作用不可缺少。政府组织对乡村旅游就业的引导和扶持包括前期的政策法规、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目前相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来说,政府促进乡村旅游景区就业的相关政策和各方面支持相对滞后,为农村居民转移就业进行引导和扶持的力度不够。

1、促进旅游就业的配套政策缺乏。劳动力转移的本地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农民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和保障,在转向乡村旅游就业时担心失去对土地的所有权,这就导致了农民难以改变“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就业形式,兼职就业过于突出这一特征难以扭转。

我国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立法几乎空白。除了上海、天津等个别城市对乡村旅游进行法律管理规范外,其他地区政府相应的法律法规极为匮乏,更不用说具体的企业管理规范和技术管理规范。政府部门管理无章可循导致经营者无法可依,游客的权益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也就进一步导致许多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自发的、盲目的、无序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导致了乡村旅游就业中的低组织化。

2、当地政府对乡村旅游景区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我国的乡村旅游大都是农户自行开展的,是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市场规模较小,且比较零散,农户自我就业流动性高,稳定性低。比如在海阳市丛麻禅院风俗旅游景区,景区内原先规划的部门处于空闲状态(如游客疏散中心和医务室),农户自身发展的蚕丝被销售店面也门庭冷落,缺乏管理。4A级景区招虎山整个爬山过程中没有休憩石凳也没有垃圾箱。

另一方面,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以山东省为例:2010年5月中旬 ,山东省省旅游和相关部门在对乡村旅游中农家乐的监察结果中显示,山东省厕所未能配置抽水马桶的占8% ,厨房不达标的占1% , 食品卫生不达标的占1.5%,客房被褥未实现一人一换的占3%。

(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决定就业灵活、吸纳性强、季节性明显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乡村旅游就业的特征。旅游产业本身就具有就业种类多样、吸纳性强和就业灵活的优势特征,但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景区就业的季节性和低收入性。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起步并不晚,但是大多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停留在自发组织、零散发展的初级发展阶段,已经渐渐远离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主要体现为:

1、旅游项目单一,产品缺乏独特性。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已经由原来比较传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家物”的放松旅游转变为以参与式、体验式的休闲度假。但海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仍然停留在原有模式上,使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突出,产品缺乏特色和新鲜度。以海阳市红樱桃民俗区为例,其发展着重点依然停留在樱桃采摘上,而其本身民俗特色表演越来越弱化,而且缺乏体验、休闲项目,对游客吸引力不强。

2、品牌意识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海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大部分经营者缺乏长远规划,只看眼前利益,更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对文化的保护。并且,经营者缺乏对当地的乡土民俗文化推广和发展,打造自身特色和品牌的观念。海阳市大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极具民俗特色,在初期旅游规划中受到重视,但是后期发展中除重大节事如春节,其余时间景区内表演活动次数几乎为零;郭城摔面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发源于海阳市,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但是在乡村旅游餐饮中也没能占据一席之地。像是这种资源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但是事实上,本地农民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注重“高大上”的普遍性资源的盲目建设,而失去了自身原有的乡村资源特色。

(三)就业人员准入条件决定就业本土化、门槛低、收入低、素质低

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思路和方法直接决定了就业人员素质。海阳市乡村旅游景区内的就业人员主体是农民,基础性的服务工作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不高,使得就业门槛低,吸纳劳动力强,但是由于对就业人员素质重要性认识缺乏以及缺乏适当培训,使得乡村旅游就业人员限于本土,且素质低,就业整体质量不高。

1、对就业人员素质重要性认识不够。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所从事行业的素质。调研结果显示,90%的兼职就业岗位都是农民自我就业提供的,景区对于农民的素质没有准入性要求,这就使得就业人员在进入岗位之前素质就偏低。海阳市景区就业人员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到57%,并且在年龄上,46岁以上就业人员占到近六成。

2、从业人员缺乏培训,服务水平低。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留守在本土的村民的年龄都偏大、文化水平都较低、服务意识缺乏,大部分农民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就业,服务意识缺乏,知识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有待于提高。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质量;游客感知;少数民族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景观、文化环境和生活场景为资源,融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的专项旅游活动。它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内旅游市场上重要的旅游形式。国内已有很多旅游研究者对其概念、特征、类型等进行了探讨。根据开发形式和资源禀赋特点可将其分为乡村农家乐、农庄或农场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根据地理区位和目标市场等特征的不同又将其分为城郊型、景郊型及老少边贫型。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人们发现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乡村旅游市场消费主体的游客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行为特征、出游动机、旅游满意度等方面。

研究者利用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中“感知利得—感知利失”的价值维度划分方法,对城市周边型的乡村农家乐旅游游客的感知价值模型进行了研究。游客对少数民族地区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产品质量感知的要素有哪些?农家乐旅游与农庄旅游虽同为乡村旅游,但在开发的规模与经营尺度及旅游功能与吸引物等方面存在差异,作为组合乡村旅游产品其质量各要素的游客感知水平是否相同?带着这些问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从乡村旅游产品消费流程中筛选出游客质量感知较敏感的代表性因子构成测评体系,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

二、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概念结构

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是指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质量属性表现的综合评价。一些早期的旅游质量感知研究倾向于将旅游产品单纯地看作是一系列旅游服务的组合,从而把感知旅游质量的评价内容局限在旅游服务的表现上,事实上,旅游产品综合形象及其资源特征也对旅游质量感知有积极的影响。由旅游质量感知而形成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区的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娱乐环境和接待服务等方面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程度的综合评价。

综合文献回顾资料,根据游客休闲农庄旅游经历中接触的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等质量影响因素,设计出游客调查问卷。其中,外部综合形象感知是指游客对乡村旅游经历的景观、环境卫生、文化氛围、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秀程度的总体判断;核心吸引资源感知包括本地区传统民族餐饮、土特产品、交通便捷程度等特色旅游资源的感知;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感知以农庄商品经营人员、管理人员及食宿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感知进行测评;农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引导标志系统、公共休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的使用感知来测评。

本文采用访谈法、田野调查、抽样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对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游客感知进行了调查研究。论文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展开论述。假设一:所有相关指标题项是相互独立的,且所有相关指标题项在旅游者的游玩过程中都是受关注并可感知的;假设二:旅游者在消费中的旅游质量感知具有相互关联性。

三、实证研究分析

本文采用访谈、田野调查、抽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

1 调查对象

新疆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级区域。农牧业经济成分所占比重较大。新疆昌吉州与首府乌鲁木齐毗邻,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主管部门确立了其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的地位。

杜氏农庄是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一个典型案例。农庄位于新疆昌吉市北郊,成立于1996年,距昌吉12千米、乌市36千米,总占地面积1800亩,是全疆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游玩项目最多的康体、娱乐乡村旅游地,属国家4a级著名乡村旅游景区,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景区按8个功能区划分为:野炊区、哈萨克风情园、荷芳园区、渔村烧烤区、运动康体健身区、农家院区、古街观赏购物区、养殖区,具有同时容纳1000人以上住宿及5000人游园的承载能力。同时,新疆杜氏旅游农庄首开新疆“四季旅游”的先河,休闲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农庄开设了龙舟、游船、竹筏、射箭、网球、(独轮、双人、三人)自行车、乒乓球、羽毛球、沙滩排球、马车、织布、磨米、磨面、绿荫足球等20多个娱乐项目;在此可以住在农家四合院,体验睡农家炕的感觉,感受邻里和睦的亲情;可以吃上地地道道的农家饭菜;占地60亩的畜牧养殖小区,采取原始的放养方式,不仅为游客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畜产品,而且为游客提供了畜牧养殖观光。2006年,杜庄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800万元。

本文选择此点为研究地点,以在此地游玩的旅游者为调查对象,辅以景区内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访谈法,研究该景区游客的社会特征及游客对其旅游经历质量感知的评价。

2 问卷设计

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掌握的一手资料,结合文献研究设计出了游客调查表。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社会统计特征资料。第二部分是乡村旅游景区游客感知评价资料,该部分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格式,用20个陈述句分别描述了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后的满意度等不同质量层面的个人感知。所有测评题项均表述为积极措辞,这有助于降低受测者出现默许、断言和一致性偏见的可能性。请受测的旅游者填写对20个陈述句的同意程度,1代表完全不同意,3代表既不同意也不反对,5代表完全同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24份,经检查剔除漏填、绝大多数答案一致等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89.3%。

3 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现场实地考察阶段,时间为2007年6月10日至12日,笔者分别对昌吉州旅游局和杜氏旅游度假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主要任务是进行管理人员访谈,了解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同时对典型示范点的旅游过程进行实际考察。掌握了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 概况及杜氏农庄旅游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经营状况。第二阶段为游客问卷预调查阶段。时间为2007年6月20日至25日。笔者结合文献资料与杜氏农庄旅游的特点设计了游客问卷调查表,在景区及工作单位附近随机发放了30份问卷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修正了问卷设计中的缺陷项,最终形成较合理的调查表。第三阶段为游客现场抽样调查阶段。时间为2007年7月10日至8月20日。期间采用调查人员现场发放并收回问卷和委托景区服务人员发放并收回问卷两种方式,对现场的旅游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4 分析方法

采用spssll.5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统计方法主要有(1)信度检验,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2)kmo测度及巴特利特球检验,用于量表因子的效度分析;(3)因子分析,用于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结果分

完成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后,进入结果分析阶段。首先对本次调查的游客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对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然后进行游客感知质量分析,主要从感知指标总体水平和单项感知维度的两个层面,通过游客社会特征与感知水平的比较及中西部游客感知质量的比较进行分析讨论。

1 游客样本描述

旅游者的社会特征是旅游地市场营销中目标市场选择的重要细分标准。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昌吉州乡村旅游者中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结构方面以中青年人数最多,其中18—45岁的旅游者占总量的78.5%。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学学历人数比重最大,其次是高中/中专及职高层次。月收入水平方面1201—2000元人数最多,其次是601—1200元及2000元以上旅游者并列为第二位。职业构成方面企业职工所占比重最大,达44%。最值得关注的是乡村旅游者的家庭所在地构成,从数据资料来看,昌吉州乡村旅游者中乌鲁木齐地区人数比例最大,占到50.5%,其次是昌吉地区,占32%,这两个主要客源地总和达82.5%。由此可见,昌吉州乡村旅游客源以乌昌地区城镇居民为主体,家庭型聚会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出游形式占主导。

2 信度与效度检验

利用spassll.5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用kmo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为0.9031,表示量表有较高的可靠性;kmo为0.898,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巴特利特球检验显著,说明研究可适用于因子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感知指标总体分析

对问卷中的感知指标总体进行描述统计。由结果可知,乡村旅游质量20个题项的游客感知总体均值为3.28,其中题项“我喜欢这里的乡村田园景色”的感知均值最大,为3.71,说明景区点的乡村旅游环境得到游客的认可;购买乡村土特产品的感知题项值最小,为2.85,表明在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方面等尚有较多不足。结合游客本次旅游经历是否满意的调查题项分析,发现满意度总体均值为3.39,选择满意程度为一般和同意的分别占44%和38%(见图1)。这些都说明游客对本度假村的整体感知水平为良,在产品开发经营等方面尚需不断完善。

(2)感知维度分析

在spassll.5中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提取,其中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共旋转了25次。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以特征根大于等于1为抽取原则,选择题项因子负荷值大于0.4为标准,得到由18个题项构成的4个因子,每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8.15%,将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旅游者感知价值的4个维度。具体结果见表2。

在这4个感知维度中游客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核心吸引资源的感知水平最低,总平均值仅为3.0475,这就要求本地乡村旅游经营者及管理者在资源特色的挖掘与产品的开发方面加强力度。具体来说,一是应大力开发和生产乡土特色的旅游商品,二是注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对回族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展示。相对而言,游客对本农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整体外部综合形象感知水平较高,说明经营者在乡村环境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卫生治理、旅游安全管理、游览解说服务建设与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是相匹配的。

(3)旅游质量感知差异分析

游客的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特征会对其质量感知的形成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游客的家庭所在地、性别和月收入水平因素对质量感知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

a 收入水平对感知的影响

个人收入水平是产生乡村旅游需求的前提,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游客出游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以个人收入水平为自变量,以感知因子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总体来看,收入水平较低的游客(600元以下)其旅游质量感知的4个维度水平最高(均值为3.612),收入水平在601—1200元之间的游客感知的均值却最低(均值为3.157)。结合分析中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检验值来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游客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农庄旅游核心吸引资源质量的感知差异较大,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上的游客感知水平最低,而对农庄旅游基础设施质量,不同收入水平游客感知差异不显著。对于乡村农庄旅游综合外部形象感知的娱乐活动丰富程度的感知收入水平差异较显著。对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维度,不同收入水平游客的感知差异较显著。

分析其原因发现,处于两端的游客收入水平与感知均值呈反向变化与出游能力有关。收入水平较低的人平时旅游的机会较少,对旅游产品的消费经验少而预期期望值较低,相对而言,调查地旅游经营整体水平较好的条件下其感知水平较高,而收入水平高的游客平时出游机会多,见多识广而比较出的感知水平不高;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的游客有过一定的旅游经历但总体出游机会少,对乡村旅游怀有较高的期望值,游玩中某些方面的不尽如人意就会对其质量感知带来较大的影响,调查时段正处于本地乡村旅游旺季,游客量较大,农庄旅游接待方面的漏洞较多,投诉量增加,因此影响到这些类型游客的感知。

b 家庭所在地与性别对感知的影响

乡村旅游是本地短途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调查发现乡村旅游游客群体主要集中在昌吉和乌鲁木齐地区,其他地点人数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重点分析昌吉和乌鲁木齐地区游客对本农庄旅游的感知。统计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乌鲁木齐地区游客对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旅游基础设施、外部综合形象、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维度的感知水平高于昌吉地区游客,而对乡村旅游核心吸引资源维度的感知水平低于昌吉地 区游客。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旅游点位于昌吉市境内,昌吉地区游客对其资源特色有自豪感,感知水平较高,对其他维度要求的期望值高;乌鲁木齐地区游客在此游玩的消费水平高,参与项目多,获得的旅游经历较多,而表现出感知水平高。

性别方面,女性对本地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4个维度感知水平都高于男性(见表4)。这一结果可能与女性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特点有关。与日常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乡村旅游经历给她们带来的心理刺激强于男性,参观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品尝少数民族风味饮食等多种旅游项目产生了较强的愉悦感,因此形成的整体旅游质量感知水平高于男性。

4 与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比较研究

乡村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在我国经济基础不同地区表现性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改进乡村旅游供给质量,提高整体供给水平。国内学者张迪(2006)对浙江临安白沙村和安吉大溪村的城市周边型乡村农家乐旅游游客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其研究量表中与本次调查相同的旅游需求六要素项目进行了比较研究(见表5)。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中乡村旅游接待的购物、交通、住宿、餐饮方面游客感知水平低于中部发达地区。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中部地区经济发达,旅游基础条件优于新疆,同时经济发展的差异又带来个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如游客样本特征方面,中部地区个人较高收入水平所占比率高于新疆乡村游客,中部地区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者占42.4%,而新疆乡村旅游游客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者仅占25%。这些差异对质量感知的影响就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游客对住宿、餐饮价格的感知较为敏感,整体水平低于中部游客。另一方面,这种经济基础的差距也造成了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缓慢,乡村旅游购物品开发滞后,从而影响游客对乡村土特产品感知水平。

调查还显示,新疆乡村旅游游客在乡村田园风光、乡村旅游卫生条件、娱乐活动丰富性和乡村旅游解说介绍方面的总体感知水平优于中部发达地区。分析其原因发现,因双方在乡村旅游游客抽样的调查地点及乡村旅游经营类型的选择上有较大差异。新疆杜氏农庄旅游度假村位于乌市近郊,场地规模大,经营规范,内部管理统一有度,投资额较大,开发了诸如水上拓展训练、农家生产生活方式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游览项目,整体经营水平较高。中部地区调查地点位于浙江省临安地区,为乡村农家乐经营模式,其多为小规模家庭经营,综合开发与营销能力有限,整体经营水平不高。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农庄旅游点为对象,对其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影响游客城郊型农庄乡村旅游质量感知的要素主要是乡村旅游区的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

这一结果对经营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经营者可以根据旅游质量管理和游客感知要素设定相应的管理层次,通过清晰的管理边界及有效措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所得到的各要素因子的游客感知水平分析,农庄的经营管理层可以发现现实中存在问题的环节,采取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提高经营质量。

如通过分析还发现旅游农庄中乡村土特产品购买是游客感知水平最低的一项。现场调查也发现农庄中设计的几处购物点所销售的主要是新疆民族手工艺品,种类与新疆多数旅游景点或旅游集市上相同。访谈中了解到到此游乐的城镇居民想在此地买到的是新鲜、绿色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对现场陈列的旅游购物品不感兴趣。鉴于此,农庄应对其购物点销售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在提高感知水平的同时,也创造更多效益。在4个感知要素中还要关注的是农庄的餐饮服务质量。因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较多,中午就餐排队等位现象较严重,也引起游客的不满。建议经营者采取设计临时就餐点或提供不同档次餐饮品种等措施解决这一质量节点问题。

第二,对比分析表明,游客收入水平对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和核心吸引资源的总体感知水平差异较大;而家庭所在地方面表现为乌鲁木齐地区游客总体质量感知水平高于昌吉地区游客;性别方面表现为女性的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水平高于男性。

收入水平对比分析的结果提醒农庄经营者,游客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在基本功能性要素如餐饮接待、土特产品购买等方面,应提供高、中、低等不同档次的产品,如设计“全鱼宴”、“农家福”等高档餐饮品种,既能满足一部分高收入游客求新求奇的消费需求,又能减弱前文所述的午餐拥挤现象。

家庭所在地及性别对比分析的结果也为农庄经营者提供了有益的营销信息。针对乌市及女性游客感知水平高的特点,经营者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拓展乌鲁木齐这一新疆最大城市居民市场,并可增加设计一些适合女性游客的参与性游乐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篇10

[关键词] 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 C9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028-1

不同的国家和组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据不同的人口理论,制定出许多各有特色的计划生育方案,可以认为所有方案的实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实践的基础上,各个计划生育方案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每一个方案由于都会同时受到各种理论的影响,互相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共同之点。当我们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各种方案的基本着眼点并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依据它们之间主要特征加以区别,以便于研究和比较。

一、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也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计划生育管理就是对计划生育活动进行的管理,是遵循国家确定的人口发展目标和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按照人的生育规律,对人口再生产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控制活动。简言之,就是对人口再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协调所有资源,实现人口发展目标的管理活动。该定义揭示了计划生育管理的几个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是在计划指导下进行的。2.人口发展目标是计划生育管理活动的核心。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特定目标展开的,计划生育管理也不例外。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并且必须按照人口发展目标去指导各项管理工作,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完善组织,选择领导与管理方法等。3.为实现计划生育管理目标建立协调手段。管理过程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手段来完成的,这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具体途径和方法。4.有效地协调所有资源。资源是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空间等。有效地协调资源,就是在组织实现人口发展目标中提高管理效能和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提高效率。在协调资源中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效率,是计划生育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就管理的社会属性来说,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它们不能互相生搬硬套。我们在进行计划生育管理时,既要考虑自然属性,又要考虑社会属性。

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近年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单凭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农村人口的超生,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管理成本较高,同时也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的对立和恶化。乡村计划生育工作要得以顺利开展,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转变农民的婚育观念,使农民主动积极地配合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农民的素质?首先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农业劳动的技术水平,使农业劳动从体力密集型向智力集约型转化,并缩小男、女劳动力之间的差别,最终通过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建立起农民养老保险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是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也是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是转变生育观念。生育观念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因素的制约。对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来说,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工作,帮助农民更新婚育观念。在开展这项工作中,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管理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社会舆论强化社会主义婚育观念和生育观念,把家庭生育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帮助农民正确处理生育需要和国家要求之间的矛盾。改善农村生育社会保障,转换农民的生育观念,逐步向少生、快富、文明奔小康转变。普及农业科学技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农民懂得增加劳动力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因此,转变生育观念,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也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得以落实的重要方面。

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是管理型计划生育方案的基本特征。管理型方案强调政府的生育调节职责,因此它具有一切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人们的社会行为。政府往往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提倡、允许和禁止三类,对于符合政府所提倡的行为给予鼓励和奖励,对于符合政府所允许的行为加以保护,对于政府认为应该禁止的行为实施行政惩罚和制裁。在生育管理中也是这样的。由于政府对生育的管理是行为管理,所以往往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们的生育和节育两种行为上。对符合政府所提倡的生育时机和数量的行为给予鼓励和奖励,并保护符合政府所允许的生育时机和数量的行为。

三、结论

计划生育管理是在物质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计划生育管理过程实际上是资源的消耗、使用和协调过程。管理在人类社会中之所以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就是因为它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满意的目标,充分体现出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治敏.如何做好基层企业计划生育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3,16:270.

[2]康艳筱.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3:179-180.

[3]孙华丽,崔玉明.城乡结合部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4:56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