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基本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辩论基本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弹性边际成本法;责任中心;成本管理;启示
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自二战后推出到目前为止,已在德国许多公司中持续实施60年之久,众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其使用效果良好,取得了明显的成本控制效果。而美国的作业成本法(ABC)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企业开始应用以来,到目前为止,在西方企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近几年来,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致力于向美国企业推介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并试图通过吸收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的长处,来对美国的作业成本法进行改进。目前,我国成本会计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也不如人意,责任中心按传统的职能部门设置,存在职责不清,考核不准等诸多问题。研究、学习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并有助于我国对企业现行成本会计系统进行改革。
一、GPK的主要内容
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Grenzplankostenrechnung,英文简称GPK)是一种以广设成本中心为责任中心,以贯彻责任制为特色的融成本预算、核算、控制和责任考评于一体的成本会计系统。〖JP+1〗该成本系统由满足外部需要的实际成本核算系统和满足内部成本控制需要的成本核算系统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1.成本中心的设置。GPK设置的成本中心称之为广设成本中心,它由同质的作业构成,与我们传统的责任中心设置不同,传统责任中心是按职能部门设置的,如:分厂、车间、班组为传统的责任中心。广设成本中心是按同质的作业设置的,不同质的作业不能设为一个成本中心,必须将不同质的作业分开单独设置成本中心。
2.成本性态的分析。在该方法下,也要将成本按其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但变动成本是指随该成本中心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才是变动成本;辅助成本中心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按照因果关系的原则分别向基本生产成本中心分配。基本生产成本中心的产品成本由本身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加上从辅助成本中心分配过来的“变动成本”构成。这样计算出来的成本,便于向经理人员提供做战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3.成本的控制与分析。各成本中心负责核算和控制该中心发生的全部费用。各成本中心可以以成本预算和成本标准,如工时消耗标准、实物消耗标准、费用标准等作为成本控制标准,借助于现代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方法对成本进行实时的控制。在控制过程中,成本中心要对出现的不利差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将其分为自然差异和人为差异,而只有人为差异才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这应由造成该差异的成本中心负责。
4.成本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在GPK下,企业一般都建立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组织层次的成本管理责任。如:德国铁路公司负责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分为4级,自上而下分别是:控股公司——股份公司(5个)——铁路地区(7个)——成本中心,成本心按地区加功能的不同来划分,整个德国铁路公司共有7000个功能,划分为50000个成本中心。在德国的企业中,每一个成本中心就是一个基层的组织单位,也是一个成本控制的责任单位。
二、德国GPK实施经验及借鉴
1.建立并完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是搞好成本管理的保障。德国企业成本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职权明确,为成本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组织保障。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成本管理组织体系,一些企业虽建立了成本组织体系,但成本管理组织体系缺乏科学性,体系内各组织层次分工不明确,管理责任得不到落实,因而成本管理的效果不理想。借鉴德国企业的经验,我国企业在建立成本管理组织体系时,如为一个集团性质的公司,可自上而下建立集团公司——事业部(或分公司)——成本中心三级成本管理体制。成本中心按各同质的作业设置,每一个成本中心就是一个基层的组织单位,也是一个成本控制的责任单位。各组织单位在成本管理中应职权明确、各司其职,各层次中经理是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各层次成本检查机构和检查人员对本级经理负责和对下级负有检查、监督和指导的责任。
2.科学地设置成本中心是搞好成本管理的前提。我国现行成本管理在核算和控制成本时,是以各职能部门作为成本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范围相对过大,存在成本控制的职责不清,成本控制业绩考核不准等弊端。如:现行成本管理以一个车间作为一个成本中心,在这个车间里,从事许多不同的作业,且这些作业是非同质的。费用需要在这些不同质的作业中分配,分配手续极为繁琐;如果分配标准用得不当,就会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此外,由于成本中心管辖的范围过大,导致成本控制的职责难以准确划分。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必须科学地划分成本责任中心,落实成本控制的责任。应借鉴德国GPK关于成本中心设置的方法,将责任中心细分至从事同质作业的细小单位,这样便于简化费用在各种作业中的分配工作,也使费用分摊更为合理。同时应指出的是,各成本中心虽然小,但他们却是企业内承担成本控制任务的一个组织机构,负有成本管理的责任,这样的成本中心的设置,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成本控制的责任,便于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推行。
3.落实成本控制的责任是搞好成本管理的关键。德国企业如德国铁路公司、德国邮政公司通过确定计划期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公司期望目标利润额后,倒算出计划期的目标成本总额,作为计划期成本控制的目标。目标成本总额通过层层分解,最后落实到各成本中心,形成计划期间各成本中心成本控制的目标,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各个成本中心都应该将成本控制在预算内范围内,完成成本指标的好坏与成本中心及中心员工的经济利益相挂钩。该方法重点通过成本核算把责任制贯彻到企业的最基层,对有效实行企业责任制,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功能、绩效的评价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在应用现行成本会计系统过程中,由于该系统成本中心设置不够科学,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现象,成本指标的分解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挫伤了一些部门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影响了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德国企业的上述做法,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借鉴。我国企业在科学设置成本中心的基础上,也可采用倒推法确定企业目标成本总额,并将其作合理的分解,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各个成本中心,形成企业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只有责任明确,才能调动各成本中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也才能收到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4.提供高质量的成本核算信息是搞好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及成本的考核与分析等内容,而成本核算则为成本控制和成本的考核与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成本核算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则成本控制的效果就会可想而知,同时也不能正确评价各成本中心的业绩。德国GPK设立的成本中心是由同质的作业构成的,只有一个成本动因,这样就避免了间接费用在不同质作业之间分配的不合理现象,同时也简化了间接费用分摊的繁琐手续,增加了成本费用的可归属性和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还是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而分配标准与被分配的费用之间并不相关,亦即不是根据成本动因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从而可能发生费用分摊不合理的现象,可能导致成本信息扭曲和失真。因此,借鉴德国GPK下成本中心设置的做法,可将同质的作业设置为成本中心,采用成本动因对成本中心的费用进行分配,从而为成本管理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
5.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ERP信息系统是相互融合的。如德国的一种著名的ERP软件——SAP软件涵盖了一个公司运作的各个方面信息,如生产、财务、人事等等,成本管理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财务信息、生产信息、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实现了集成和共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和任意地点获取各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和成本预算执行方面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可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的发生进行实时控制与分析,这种控制与分析是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也称之为事中的控制与分析。利用这些及时的信息进行成本控制,大大增强了成本控制的效率。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还很难与信息系统相融合,各种信息不能资源共享,还不能实现对成本的实时控制,成本控制效率低。因此,应借鉴德国企业的经验,加快我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的共享度,并实时提供成本管理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继良,尹佳音.弹性边际作业成本法的强盛生命力——德国成本会计概述[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3):20-24.
[2]铁道部中德培训项目赴德成本与融资培训考察团,德国铁路控股公司成本与融资的启示[J].中国铁路,2006(8):36-39.
篇2
初中生开展辩论会,从陌生到熟悉要有一个过程,往往需经历一定时间的训练才成;他们辩论的气质和技巧跟大学生相比自然不可同论,但也常有绚丽的色彩令人注目。笔者曾经多次开展班级辩论会,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在辩论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语文教师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他们是“职位最高者”,又是学生的“平等者”。达此目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和充分的个性特征,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履行下列职责:1、提供预备性知识,做好前期准备。2、创设和谐、真诚的学习氛围。3、促进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发展。
辩论会课堂,登台是学生,幕后凭教师,教师台前幕后工作的多少决定了辩论会的成败。
1、策划与导演
辩前,教师需把握辩论契机、谋划辩论会内容及精心挑选辩论骨干和调配学生组合等。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时,对于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不管学生是倾向“我”还是父母,都会受其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的思想认识总是不成熟、易过激,因此,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开展一次辩论,就很及时和必要。再如,有关辩论基本知识和流程,教师不仅要做到自己胸中有数,还要悉数将其传授给学生,这是辩论的前提和基础。
2、主持与客串
此主持非彼主持。辩论会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辩论主持人理应由学生承当,然而,教师并非因此就能轻闲旁观;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对辩论会的主持上。即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注意对辩论话题中心的掌控。于不动声色中,教师每一次无言的微笑,每一声清脆的鼓掌,都将能成为一个辩论的开启;一句简短的收束,一个清醒的提示,均能使辩论不至于旁落和游离……这些要求教师具备优秀主持人的素质和出色的临时客串表演能力。
3、演说与评论
有时,遇到众生“万马齐喑”无措、观望的局面,还需要教师勇于出头,善于倾力旁征博引、势如滔滔的经典示范,课堂才会呈现“不尽后浪滚滚来”的壮观。也就是说,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演讲实力,以辩论的美悦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提升学生。
篇3
【辩论赛策划书一】
一、活动目的:
为了向我校201x级学生普及大学及职业生涯
规划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方向,有效利用《宁夏大学作息时间表》、《课程表》、《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等唤醒生涯规划意识,设定切实可行的学业目标,将具体目标落实在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特别是每日学习、生活计划中。兹定于2013年11~12月举办宁夏大学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辩论赛
二、活动宗旨:活跃文化生活,锻炼口才,锻炼反应能力,将我13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
三.参赛对象:20xx级
四、主办单位:数计学院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初赛:11月06日---11月15日晚19:00至22:00,
综合楼2楼
复赛 11月16日---12月03日晚
六、参赛要求:
1、各参赛队队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各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组委会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组委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组委会联系。 七:赛事组委会任务
1.做好宣传工作,鼓动更多人员参赛
2.挑选各场辩论赛主席(准备稿件,熟悉辩论赛流程;能调动气氛,富有感情;胆大,发音清晰标准)
3.挑选相关人员负责配乐及计时(要求电脑操作熟练),挑选负责计分的同学
5.申请活动使用的课室(除决赛外,其他均晚自习进行) 6.向评委发出邀请(初赛评委团由轮空班级至少十名同学、班主任助理及班主任组成,成绩和最佳辩手由评委团匿名给出,班主任或班主任助理在计票时给出点评)
7.再次通过网络.短信.打电话及其他形式通知参与人员时间及地点,设计好海报鼓动非参赛人员观赛,可以让参赛选手邀请亲朋观看比赛
8.准备奖品及活动所用的设备(决赛用:话筒、音响、选手所佩戴的顺序牌、介绍老师的位牌、计算器、评分表、主持稿、签到表、招待物品)。
9. 所有班委最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赛场,准备会场布置,组织同学搬挪凳子,确保位置足够容纳两个班,决赛是要放好招待物品。 10.确保两只参赛队所在班级观看比赛
11. 定期开组委会碰头会,具体商议各实施步骤规划,确立每场辩论会辩题
组委会人员名单:
组长:闫晓晗 副组长:王泽洋 黄凯鑫
组员:何锋 董扬 张斌 孙喜悦 刘迪一 景婷婷 蒋茜 付苗 李博文 马超 张宁 蒋丽娟 齐阳 王俊 赵彦龙 陈丽华 马玮坤 关博文 王春晓 (未在名单人员安排其它事宜) 我院所有同学听从组委会调遣 比赛流程
辩论赛程序(由辩论赛主席即主持人执行)
1 、主持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2 、由正方开始,各个参赛队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3 、主持人介绍评委 4 、主持人介绍比赛程序 5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6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7、 比赛结束,请特邀人员点评本场辩论赛,统计出具评委团给出得分。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9、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结束 八、比赛规则: 1、开篇立论阶段:
分别由正反方一辩陈词立论,时间各为3分钟;
2、功辩阶段:
先由正方二辩发问,可指定反方任意选手作答,时间为3分钟; 先由反方二辩发问,可指定正方任意选手作答,时间为3分钟; 先由正方三辩发问,可指定反方任意选手作答,时间为3分钟; 先由反方三辩发问,可指定正方任意选手作答,时间为3分钟; 3、功辩小结:
双方二辩或者三辩进行功辩小结,时间为1分30秒; 4、自由辩论阶段:
由双方辩手分别一对一进行自由辩论,辩论时间为正反方各5分钟; 5、总结陈词:
分别由双方四辩作总结陈词,时间各为3分钟。 6、辩论结束。
7、评审团代表评分;记分员监票计分。 评委邀请:
1、初赛:轮空班级同学评审团至少5位;参赛班级班主任;各班班主任助理;学生会特邀人员 2、复赛和决赛:院系领导
3、奖项设置:1、团体冠军一队( 院内:团体荣誉证书+奖品或奖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表彰奖励)
2、最佳辩手每班一名;(院内:个人荣誉证书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表彰奖励)
4.胜负判断:1.每场比赛的胜负判断,决赛前,依据评委所打团体分总和来判断;决赛依据评委所打团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总和来判断。2.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与判断每场胜负无关。辩手个人得分为评委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总和。 九、场次安排:
1、初赛7班做抽签,两两对战,一队轮空直接进入复赛。 赛题为:成才的关键在于个人奋斗还是社会环境 2、复赛为初赛出线的四组两两对战
赛题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以现实需求为本,还是从个人兴趣出发, 或者大学毕业生成功靠的是奋斗还是机遇 3、决赛决出我院代表队 赛题为:学历是否代表能力
【辩论赛策划书二】
一、活动背景
此起彼伏的辩论赛是大学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辩论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在物欲横流的今日,辩论给了我们思考的心灵,我们可以用她来指导言行。
本次辩论赛主要是为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通过我校研究生在辩论赛上进行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流,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我们学生风华正茂的精神状态,并以此牢牢把握高校的文化阵地,发扬文明修身精神,关注社会风气问题,展现学子风范。
二、 活动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某某大学研究生委员会
协办单位:各学院研究生分会
成立评审委员会:由校内外教授、专家和优秀研究生担任
三、活动时间
初赛:20xx年4月8号(初定) 决赛:20xx年4月15号(初定)
四、活动地点
初赛: 决赛:
五、组队形式
1.本届辩论赛以学院为单位组队参加,每个有研究生培养的学院出一支队伍。
2.各参赛代表队由队长、辩手组成,每只参赛队至少4人,最多六人,可以有2人作为后备辩手。
3.各学院参赛辩手必须是本学院在籍学生。
4.每场比赛的出场队员名单以及辩序可以变动,但必须在比赛前一天告知策划人。
六、活动整体流程
1.参赛报名:(20xx年3月20号-20xx年4月1号) 每个学院只能选拔出1个参赛队,每个参赛队4-6个辩手,每次赛前必须确定四个辩手名单。
报名方式:每个参赛队把报名表发到邮箱:906567668@qq.com.详情咨询葛友明:18924258685;QQ:906567668
2.比赛抽签:(20xx年4月2号) (1) 初赛:由各领队抽签分组,确定所在组序号。 (2) 抽签分组确定后由各领队抽签决定每场比赛的正反方。 (3) 每场比赛的辩题由该场比赛的正方领队抽取。 (4) 各参赛队务必按时到场抽签,其赛程由筹办方随机制定。 3.比赛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词 (2)队员入场
(3)介绍评委、嘉宾
(4)介绍参赛双方队伍、领队
(5)宣布辩题,介绍参赛双方所持立场 (6)介绍规则,比赛开始 (7)辩论阶段(共4个环节)。 (8)观众自由提问(2分钟),评委代表点评。 (9)评委打分,工作人员统计分数。
(10)主持人宣布本场比赛各队得分情况及最后结果
(11)主持人宣布晋级名单及获奖名单(决赛时宣布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并颁奖。 (12)本场辩论赛结束退场 (13)辩论赛结束
4.颁奖总结:为获奖选手颁奖,校领导总结发言。
七、比赛规则
1.比赛形式
辩论赛分为初赛、决赛2个阶段。 (1)初赛
初赛是积分淘汰制,各学院选出的参赛队抽签决定比赛对手和辩论立场。初赛10组辩论赛队伍,每组4人。比赛结果由评委打分,得分前四名的直接晋级决赛。
(2)决赛
前四名队伍通过抽签分两场进行决赛,也是采用积分制,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且有相应的奖金。
2.辩手设定
双方各四位选手,分别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3.辩论阶段的流程及规则: (1)开篇立论
正方一辩发言(立论)(2分钟) 反方一辩发言(立论)(2分钟) 先由正方一辩发言表明立场,时间为2分钟,当一辩发言时间只剩30秒时,计时员鸣笛一声提示,工作人员举黄牌提示;发言时间使用完毕时,计时员鸣笛两声举红牌提示。主席停止辩手发言,辩手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接下来由反方一辩发言阐述观点,规则如上。
(2)攻辩 a、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b、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c、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d、正反方选手战立完成第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e、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二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3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f、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每一轮攻辩时间为1分30秒,攻方每轮必须提出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30秒且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提问。用时结束,计时员鸣笛两声并举红牌提示。
(扣分事项: 重复提问、回避问题均要被适当扣3-5分。攻辩双方没有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中途由同组队员替换也要被扣分适当扣3-5分。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不得回答,否则扣2-4分)
(3)自由辩论
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每方限时5分钟,双方总计10分钟。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亦为另一方辩手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间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若某一方的选手已连续发言四次以上,其中一人未参与发言,将作扣分处理。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鸣笛一声提醒并举黄牌提示;用时结束,计时员鸣笛两声并举红牌提示。
(扣分事项: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被扣3-5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过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清的,适当被扣2-3分。)
(4)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30秒时,计时员鸣笛一声提示并举黄牌;时间结束时,计时员鸣笛两声并举红牌提示。
篇4
关键词:初中政治 主动性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教育教学对我们教师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在新课程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想,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身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做了一些探索。
一、以学生为本,彻底转变思想
现阶段“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已基本普及,但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数教师习惯了主宰课堂的角色,喜欢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自身的能动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学生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主宰课堂的理念,真正树立起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并积极研究、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和谐的氛围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间的心灵距离。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多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发挥自己“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是保证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延续以前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唱主角,实行满堂灌,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听。教师在讲课时,只注重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不允许有一点差错。学生有不同意见或有问题时,教师为了保证自己的流程,总是压制学生发言。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并且课堂气氛严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严肃的课堂氛围,引入活动教学、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创造空间。
如我在讲“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时,采用了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辩论的教学模式。分组后,我设置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的辩论题目,先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期间我会走到小组内参与到学生的谈论中,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然后全班分为两个大组,针对这一主题展开辩论。班内的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会搜集材料,明确观点,许多学生还谈到了我预想不到的观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高兴兴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三、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政治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掌握知识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不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怕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学不会,进而影响教学进度。正因为这样,在新课程下我们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自学打好基础。在长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提取重要信息。教学过程离不开课本上的基本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提取重要的内容。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学习能力能否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看懂、看会教学内容,才能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加深理解,进而在教师讲课时,他们才会有侧重点地听,有针对地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形成基本的知识结构,进而对框架中的具体知识点具体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大胆提问。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做课堂的引导者,一切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学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给予肯定。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要细心地加以解答,不能严肃地把学生的问题一带而过。这样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会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还会引起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厌恶心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先投以赞许的目光,并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提问意识才能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争议由来已久。与人文性相较,工具性是基本的。从工具性说,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了解、理解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学、思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拟定基础。然而,我在教学中,认为初中生已经完全有了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所以常常忽视了对字词积累这一块的教学,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腾出时间来让学生们抄一抄,背一背了。而是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课的最基础的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没有落实。
张教授告诉我们,一个人终身发展中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是不能忽略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对文本能力的培养,这做舍本逐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新开课程标准理念的。说得更严重些,这是冲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事实上,这又会形成新的一种“教育悲哀”
语文教学必须要进行文本细读,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在文本里走个来回。这也是张教授在给我们做讲座时反复强调的,语文教学是要让学生拿起书本进行阅读、感悟、发现,并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与文本探究。而我,常常会找些借口,认为学生的理解力不够,所以常常用自己的构想去替代学生的构想,如我原来在执教《苏州园林》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试找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2、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请你再仔细阅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标明序号。这些句子中,哪几句是写整体?哪几句是写局部?哪几句是写细部?根据所标序号,你能概括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3、通过自学,你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有哪些启示吗?
4、文中优美的句段很多,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并划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在书上进行批注赏析。
其实,这些问题的设置都是我的,而并不是学生自己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后他们产生的问题。听了张教授的讲座后,我想,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们仔细阅读文本,走进文本后,要他们自己提炼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潜滋暗长起自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案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不能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更要想方设法,唤醒、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巧设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与习惯,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是以全体学生为核心,以“主体”的“自动”为前提,也可以以演讲、辩论、练笔等为活动的学生喜欢的基本方式。一要创设生动、充实、热烈的课堂气氛;二要注重师生平等和谐对话;三要语文活动要有新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这样使学生人人有愿望,人人有兴致,人人在思考,人人在活动。可喜的是本人在教学时,也会偶有所获的时候,如在执教《马说》一文在课堂三十分钟时,组织了一场辩论:“世上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韩愈的观点你同意吗?”学生由于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了辩论的诱因,因而发言十分积极,各抒己见,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地被发掘,回答丰富多彩而又有个性,从而加深了对文本思想与情感的领悟与理解。
篇6
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强调方法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社会调查已经成为了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常规的课程。然而作为热门实践课程的社会调查,其教学效果却日益受到法学教育专家的批评,乃至法科学生的抵制。笔者希望借本校启动“三学期制”模式的改革契机,结合本人多年社会调查、法律辩论等实践教学经验,探索出有益于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方法,促进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系统化、高效化。
一 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
关于社会调查课程之于现代法学教育的意义,专家学者已经达成一致,其研究成果也已浩如烟海,本文不再赘述。然而鲜有学者从实践教学的整体出发,研究在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这一系统中,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法学实践课程的关系。
目前,各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法律见习、法律辩论、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其课程设置基本如下:第二学期法律见习,第三学期法律辩论,第四学期社会调查,第五学期学年论文,第七学期毕业实习,第八学期毕业论文。从课程设置的时间顺序来看,社会调查属于中间环节,从法律人职业技能培养的逻辑来看,社会调查属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法律见习的教学内容是观摩法院、检察院、律所等机构核心业务的实际运行流程,教学目标是让接受多年基础知识教育的大一新生,对法学职业执业情况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大学生跳出僵化的书本知识和单一的课堂环境,逐步适应系统化、科学化的专业素养教育,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与社会的对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趣味性比较强。
法律辩论的教学内容是选择法学各专门学科领域中有争议的热点专题,让学生自愿结组形成正反两方,并就各方主要观点展开对辩。该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法学前沿知识的涉猎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思维能力和论辩能力。
社会调查正是在法律辩论课程成果——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与逻辑思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弥补法律辩论课程的不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实践技能。
大学学习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中学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思考固定在单向、被动模式中——老师教习知识点,老师提问,根据老师讲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而不进行主动的、拓展式的思考。与其说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偏低,不如说学生缺乏发现问题,问个“为什么?”的思维逻辑。不懂而且不知道需要进行发散思维.观察社会现象,探讨其发生原因,从而做出独立的判断,因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所以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紧密结合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从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社会现实与历史文献中总结出、抽象出问题——即调查选题,并设计出合适的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搜集的资料,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从而有效地衔接好法律辩论课程,并为学年论文选题的确定、书写打好基础。
而学年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理所当然地是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前提与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调查是法学本科系统性实践技能培养最关键的一环,既是法律辩论效果的巩固,又是保证学年论文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
二 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本人从事多年的法学实践教学工作,担任社会见习、法律辩论、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的课程教学,以及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基于对实践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评估,本人认为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社会调查的概念、主要内容、基本方法等理论知识蜻蜒点水、浅尝辄止,而实际操作更是盲目、混乱,完全偏离了系统化、科学化、明确化的要求。下文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未受到充分重视,课程安排不合理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法学教育以来,作为热门学科的法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遍国内各大高校。很难想象仅仅30多年的时间,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从理论教学到实践训练——已经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很显然,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探索出既稳定又符合本校特征的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对其他学校的模仿上,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案与环节的设计,基本上都处于模仿甚至照搬的阶段,这从各个学校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上就可以一窥一二。
1 没有形成体系,缺少配套课程
与法律辩论一样,社会调查是法律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也是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的基本课程与重要环节。然后二者受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同,以本校近5年不同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为了保证法律辩论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案中不仅配套了理论课程——法律辩论技巧,1.5个学分,24学时;而且还设置了模拟审判1和模拟审判2这两门课程来巩固和强化教学效果。
然而社会调查没有设置与其相对应的理论课程,来指导社会调查的实践过程,更没有强化其效果、巩固其成果的实践教学课程与之配套。
2 学分学时太少,指导教师任务重
如果将法律辩论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学分达到了6.5个学分,其学时量达到了104个。而社会调查仅仅1个学分,16学时,只及法律辩论的15.3%。在这少得可怜的课时里,指导老师必须挤出时间阐述清楚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指导几十个学生,分成十几个组,完成整个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很显然学时远远不够,而一个课程指导老师的安排就将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 一周时间完成,时间跨度太短
根据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的教学一般都是安排在学期中间的一周来时间集中完成。然而稍微研究社会调查课程,就不难分析出,社会调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在一周内就完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过程。所以这种一周集中上课的方法只能使每一调查环节都敷衍了事。
(二)实践教学系统化不强,实践课程联系不紧密
如前文所述,法学本科实践课程的设置并不完善,实践教学系统化不够,实践课程之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自孤立,联系不紧密,这就使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实践教学是一个整体,应当系统化统筹,并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尤其是社会调查课程,在没有理论课程配套的理论教学和强化效果的其他实践课程而课时量又严重偏少的情况下,再失去跟其他实践课程的紧密联系,其教学效果再次降低。
按照法学实践教学培养的逻辑,实践课程的安排应当层层递进,并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的特征和规律,结合法律人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的逻辑顺序应当为上文所述。然而根据本校法学专业最新版的人才培养目标,法律辩论和社会调查同时设置在了第三学期,上课时间安排在接连的2周。前文提过,社会调查是法律辩论的巩固与提升,需要在吸收和总结法律辩论课程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社会调查的教学。而毫无喘息机会的课程设计,必将使2门课程的学习都受到影响。
另外,根据惯例,学年论文的指导老师与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指导老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效果,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地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但是社会调查指导老师只有1人,并没有与其相邻的实践课程进行导师对接,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资源匮乏,支撑力不够
每年都有学生结合本校校级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或者暑期社团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反观法学专业化社会调查课程中,却鲜有满意的社会调查活动与优秀的调查报告。根据对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情况的分析,除了上文提及的两个原因外,还在于资源的匮乏,没有支撑力,导致学生积极性不够,社会调查不能很好地开展。
另外,人员的不足也是直接导致了资源的匮乏,如果以学年论文的模式,由一个指导老师带3—4名学生,那么可以利用指导老师的课题经费来解决一部分资金的问题,否则,以一名教师之力,是难以解决社会调查的资金短缺问题的。
三 “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探索
(一)“三学期制”模式的基本内容
为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自今年九月份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模式。基本内容如下:
1 “三学期制”模式的学期划分
我校现在实行的是二学期的学期制模式,即秋季学期(20周)+寒假(5周)+春季学期(20周)+暑假(7周)。实行“三学期制”后,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夏季学期(4周)+秋季学期(18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为40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基本维持不变。
2 “三学期制”模式的教学安排
实施“三学期制”条件下,各专业(年级)的理论教学主要安排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可安排在夏季学期。学校还将利用夏季学期,安排更多的跨校区开设的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3 “三学期制”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加大对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和机制保障,建立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合作与联动的机制,共同推进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批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的基地。加大改善实验室建设条件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学生夏季学期集中训练和暑期科研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三学期制”基本内容的分析,这种独立出专门的实践学期的创新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开放性办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三学期制”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性实验和学术研究、进行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短学期的设置,使教学工作的安排更具灵活性。
(二)“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路径
1 强化重视程度,合理设置课程
充分认识社会调查在法学本科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并合理设置社会调查课程,是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没有合理的课程设计,所有教学效果与改革,都是空淡。
(1)增加配套的理论教学课程与相应的实践课程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理论课程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操作课程社会调查相辅相成,配套完成社会调查的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是文科学生必备的学习和研究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开设该课程,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树立起认真、合作、严谨、求实等与社会调查有关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他们从事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尊重科学的思想方法,为社会调查的具体操作与实践,提供系统完善的理论指导,实现教学效果与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宜安排1个学分,16课时,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1学分、16课时相对应,形成2个学分、32课时的学分学时量,既没有超过法学本科主干核心课程的学分课时量,过分拔高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也没有过分低于普通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课时,从而提高对社会调查课程的重视。
(2)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
尽量增加指导老师的数量,一方面降低实践课程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老师全面、细致与系统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指导老师跟进社会调查的每个环节,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社会调查活动,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
(3)拉长社会调查实践的时间跨度
“三学期制”模式将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都统一安排到夏季学期,共4周19天,大大拉长了社会调查课程的时间跨度。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老师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设计整个调查活动:5个工作日确定选题(包括预选与讨论修正),5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包括调查方法的选取与实际调查),4个工作日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5个工作日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从而从时间上保障社会调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顺利开展。
2 系统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课程联系的紧密度
强化法学本科集中实践课程的系统化程度,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科学地职业化实践技能培训的整体,使实践教学环节每一单独课程效果的简单相加,转为彼此协调运转,相辅相成地实现法学专业素养的训练,完成实践教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与集中实践教学的整体目标。
根据社会调查课程的特点与地位,以及与其他实践课程的关系,首先可以将所有实践课程系统化、捆绑化。在确定好实践课程开设的逻辑顺序与时间安排后,根据前一实践课程的通过情况,来获得下一实践课程的选修资格,这样有利于把握每一个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并促进系统化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法律人的目标。
其次,社会调查课程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联系还可以体现在,把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串成一个整体。目前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衔接非常紧密,体现为学年论文的指导老师与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一致的,这一安排有利于对学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三门课程的指导老师都衔接起来,统一化,让指导老师从社会调查阶段就开始介入,从社会调查的选题开始指导,经过学年论文的写作,直致毕业论文的完成。这种安排一来可以解决社会调查这门课程资金匮乏、指导老师不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体协调与系统化法学本科实践课程的整体教学。
另外,就社会调查这门课程来说,应当将其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也联系起来,以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这门理论课程为基础,修习社会调查实践课程,保证社会调查课程的整体性,确保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效果。
3 增加资金投入,落实保障措施
抓住“三学期制”改革的契机,结合校级假期调查科研项目,向学校申请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同时由院系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社会调查课程,支持创新性选题的调查;另外可以要求学校增加校级人文社科课题中法学实践项目,与指导老师的课题结合,增加调查类科研项目经费。最后,还可以联合法学专业的实践教研基地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展调查活动,进行专项立项,获得资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3-21.
[2]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黄梅.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实践路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126-130.
[4]胡辉.周世中.社会调查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卟高教论坛,2008(5):36—38.
[5]郭庆珠.黄国富.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净月月刊.2013(2):117-124.
篇7
【关键词】一体化;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现场辩论法
一体化教学是顺应当今职业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工艺理论和生产实习两条线、两脱节的缺陷。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围绕实习课题,体现了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宗旨,学生为了掌握操作方法、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教师必须注意随时进行调整,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否则再好的课前准备也将事倍功半。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将两个方面的地位很好的凸现出来,而且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好。行动导向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辩论法、现场汇报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其中比较典型的六种教学方法,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举例说明。
一、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数控一体化中的安全文明生产教育课是学生初次进入实训场地学习的必修第一课。学生初次到车间对教学场地不了解,对教学过程也很陌生,此次课教师可选择典型视频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法。安全教育的视频现成的有很多,但侧重点不同,教师要根据自己院校情况及教学需要剪辑视频。笔者学院视频就从部分学生爱吃槟榔影响到实习场地教学管理引申到企业的6S管理;从学院有学生不愿意戴防护眼镜导致眼睛受伤,到如何正确佩戴防护眼镜及穿戴防护用品;从学院学生如何踏实学习、勤奋苦练,到市省冠军再到全国第二;从学院师生是如何从只有一台数控机床开始缔造湖南省数控大赛三连冠等方面制作了案例教学视频。拍摄地点在各教学场所,又都是学院的真人真事,教师就不会泛泛而谈,对学生也比较有吸引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法的运用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一体化教学目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根据企业希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顶岗的特点,为提升学生相关素养,可以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企业车间相关角色(如车间主任、操作者、质检员),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生产流程。具体教学情境设置可如下:
(一)教学情境
1、导入情景:数控车间安排了一30人班实习,班级已经进行各方面专业知识学习,并进行了数控实习,只是来强化训练。车间拥有数控机床5台,现刚好接到一批外协产品订单,需加工完成。
2、教学目的:让学生扮演企业车间相关角色,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生产流程,全面检测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企业需求的相关素质,如成本、质量等意识。
3、教学流程:全班30人按照机床分成5组,每组以机床及配套设施组成一个车间,然后按照抽签分工完全模拟企业生产流程从接单安排生产加工检测成品出厂生产产品。
4、角色人数:设置车间主任、操作工、质检员及车间主任观察员、操作工观察员、质检员观察员各1人。
5、角色说明
车间主任:下达生产任务,维持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也充当技术员等责任;
操作工:按照车间主任下达生产任务要求做好加工准备,并按照要求保质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质检员:检测操作工加工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并按照要求封存出货,也要求充当车间安全员责任。
观察员:根据各小组自订的角色评定标准对相应角色进行全程观察,然后做公正客观的评判。
6、角色互换:
7、角色标准及规范:由确定的各角色组成暂时小组讨论制定出相应角色评判标准。
(二)教学实施
通过抽签的形式每位同学确定自己的角色,然后在给定的时间内准备好需要的所有工量具等,开始实施任务。
(三)评价及反馈
1、对角色的评价:每回合结束后,开个短暂研讨会。会上每位观察者对每个角色进行评价,并阐述原因。强调在评价时不指名道姓等。
2、对小组评价:教师对整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3、自我反馈:所有参与成员根据研讨会上的评价写个自我反馈。演员角色反馈包括我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避免?我还有那些优点等。观察员反馈包括我是否有那些方面没注意到,如果我做角色我能保证那些方面不犯错?
车间主任拿到产品订单,制定工艺;操作者接到生产任务……每个“演员”后面都有个观察者,所有角色都动起来了,一个数控铣实训场地俨然成了5个正在繁忙生产的“车间”!
三、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得到的产品。
在数控一体化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式的项目教学法。笔者在十周的数控铣实训的第7周就开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想加工的项目,在第7周开始引导主要考虑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第8周开始把项目用CAD软件设计出,教师加以指导评价,提高可操作性;第9周开始付诸实施加工;第10周让学生综合展示各小组成果和制作心得。这样一项教学法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综合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给学院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可供宣传展示的道具。如学生制作的跑车模型、坦克模型、组合家具、挖掘机模型等。
四、工程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工程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
数控技能实训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让学生掌握根据刀具材料、工件材料等条件合理选用切削要素。往往有学生拿着加工过得工件或者铁屑等来问,“老师,为什么我们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出的工件表面光洁度不一样?”“为什么铁屑会变色?”等等,给学生最好的回答就是采取实验教学法。
准备好几种不同材料的刀具和工件,根据学校机床设备等特点,给定几组切削要素,让学生自行加工观察,并填写相应表格,制作实验报告。
五、张贴板报教学法的运用
数控技术专业在很多院校都是拳头专业,数控车间自然都花重金打造。但无论怎样数控车间也摆脱不了和普通机加工车间一样的命运,机床还是冷冰冰,车间总有那么点油腻腻。如何能使车间有不一样的感觉?让学生成为车间真正的主人?要打造具有生命力车间文化,可以把车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装扮,让车间融入学生的思维和个性。采用张贴板报教学法不但可以挖掘学生的才艺,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打造独特的车间文化。
案例教学法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车间安全文明生产教育板报,然后张贴在车间里。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我们可以把数控机床理解成一个机器人,在讲解数控机床组成与工作原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用板报的形式,不受限制的把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六、现场辩论法的运用
笔者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原本设计好的工艺卡展示环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如果还按照展示的设计继续下去,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磨灭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幸好是有准备的布置的任务:让一组学生先加工后写工艺卡;另一组学生先完成工艺卡再加工。笔者迅速引导学生做出教学调整,把展示改成辩论,来一场“唇枪舌剑”。刚开始也少有人愿意做辩手,在采用一些激励方法后,辩手们总算是开始就位准备了。辩论开始,在辩论中笔者逐渐引导,把几个辩手的辩论演变成了整个班级分正反双方的辩论。这没有让学生准备,突然而来的教学转变收到了非常好得效果,尤其是自由辩论环节,进行了40分钟才让笔者打断。这次不分胜负的辩论让同学们明白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工序卡应如何制作、加工是否应该按照工序卡片要求等等。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8
论文关键词:法学专业理论教学;法学专业实验教学;问题式学习;法律思维能力
目前,我国法学本科专业教育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课程的设置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教学也相应地基本遵循“教—学”的单向交流方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在实践中并不能如愿地转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普遍较弱。此种现状彰显传统法学教育偏重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足。鉴于此,我国的法学专业教学模式需作必要的调整,构建基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以实现法学专业教育的目标。
一、设置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民法学家王泽鉴曾提出作为法律人应具备的能力有三:一为法律智识,即明了现行法制的体系、基本法律的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二为法律思维,即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趋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三为解决争议,即依法律规定,作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在先,处理已生争议于后,协助建立、维护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WwW.133229.CoM
反观目前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现状,停留在第一层次的居多;法律思维的养成与法律争议的解决能力则因高校而异,参差不齐;导致法学学生存在“四有余四不足”:即专业有余而广博不足,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动口有余而动手不足,考试成绩有余而办事能力不足。弥补这些不足,仅依靠着手改良和丰富理论教学已经不足够,有必要设置实验教学体系来补正理论教学的不足。
设置实验教学体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地位,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像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并且通过该课程中的实践操作模拟的训练,将法律实务操作融入理论学习之中,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知识,锻炼实践技能,在办案流程、综合处理疑难问题的技能和律师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了学习、加深理解,学会批判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既能切实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又能在法律实践中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提高实践与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法学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其发展壮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就目前来讲,实现实验教学体系的形式化、模式化和系统化是当务之急。
二、法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1.对“问题式学习”模式的研究已经成熟
设置法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想法,受启蒙于国外建构主义教育改革。在国外的建构主义教育改革中,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已经成了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即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被翻译成“问题式学习”)。
pbl的典型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获得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即所谓的学习议题,学生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然后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学习议题,学生们就需要反复循环地学习议题、分头查找资料,小组交流并讨论问题解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帮助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目前进行法学专业实验教学研究即是遵循这条思路,设置系统的实验教学课程,使之与现行的理论教学衔接。
2.研究并引入现代案例教学模式
“问题式学习”催生了现代案例教学模式。以美国的法学教育为例,美国的法学3年的职业教育是以4年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和前提的。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法学院注重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知识,处理各种复杂法律问题所必备的法律原理、原则;法律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能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为此,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法学院普遍兴起了“临床法学教育”,又叫“诊所式法学教育”,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指导法学院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则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模拟临战的机会,使其法律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三、基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基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含义
法学教育应当成为一种素质教育,通过这种素质教育,培养既有扎实的知识背景,又有教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律人才。针对这一目标,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将实践教学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将其渗透于法学教育这一工程之中,使其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指以法律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为基本载体,以实务操作为基本方法,围绕如何建立以实训教室为主要平台,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为一体的程序化的教学体系。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为补正传统理论教学之不足而设立的,需要针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学制分层次设置,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模块。在不同的模块中设置不同的法律思维实训项目,依托于不同年级所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得到实战思维的训练和拓展。
2.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设置
从全国范围来看,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系统的模式,各个高校情况差异也非常明显,远远不能适应形势要求的状况。所以,将法学实验教学具体内容和方法程式化、模式化、系统化的确是当务之急。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宜根据目前法学本科教育学制分层次设立。首先,各高校应确立系统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确立与之相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实验教学体系可设置如下。
(1)法律实践活动观摩。司法实践活动观摩主要针对一年级在校生设立。目前,各高校为发展法学教育通常都会建设一些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往往是高校附近的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组织学生去上述实践基地观摩法律实践是比较有效的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防止此类观摩流于形式。具体组织时,可在观摩前组织学生熟悉与法律实践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材料,并向学生指出观摩的重点;观摩结束后,应以学生为主导讨论观摩启发,撰写报告。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的社会现状,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因此,社会调查应在学生掌握部分基本法学理论和技能后设置。通过选取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与法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深入社会,具体接触当事人和事件的过程,增强学生对社会中法律问题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
(3)法律诊所教育。“法律诊所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借鉴美国“实践性法律教育”的模式而设立。“法律诊所教育”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现代案例教学方式,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展示案件事实,使学生弄清案件的客观事实;考察案件事实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特别是核心法律关系);考察法律适用;将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适当连接。通过这种分层次、有步骤地学习、研讨,使得学生逐步培养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4)法律咨询。法律咨询这种实验教学方式适合已经掌握了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高年级学生,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接受他人的法律咨询,接触到各种法律关系的第一手面貌,经过识别,发现问题的关键,进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寻找解决方式,因此逐步具备解决争议的能力。法律咨询同时也是真正的法律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真实体会到其理论学习中需要补足的地方、其逻辑思维中尚不完善的地方;进而对理论学习形成良好的反作用。
篇9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基因工程 课程群 整合与优化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亮点。一般认为,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密切联系、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而构建的课程集合[1]。它一般从属于某个学科门类,有着整体的教学要求,具有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群内各课程之间能较好地体现出有机渗透性和整合性,有利于发挥群体优势。课程群建设实际上就是对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和分解,是对课程的再设计,并将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有效结合起来的过程。
基因工程课程群包括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类重要的基础课程群,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多数高等院校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都开设了这几门课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目前国内教材大部分内容覆盖面广、内容全,发散性较强,几门课程的内涵联系不够紧密,课程体系的专业特色不强;二是部分内容在几门课程中均有涉及,容易造成重复讲授。我对我院基因工程课程群的整合与优化过程进行了论述。
一、基因工程课程群的目标定位
生物技术专业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和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是基因工程课程群的主干课程,并且构成了一种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盘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我通过对几门课程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类,及时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效促进了本学科的持续性、科学发展,完善了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群的整合采取“突出重点,减少重复”的原则,对几门课程中的相应内容重新进行梳理和归类,对重复内容的讲授进行了分配,力争凸显相应课程的特色。
二、课程群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以戴灼华、王亚馥主编的《遗传学》为例,其中有可能重复的内容有“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基因工程概论”,经课题组讨论后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分子生物学中重点讲授。朱玉贤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中有可能重复的内容有“蛋白质转运机制、分子生物学研究法”,其中“蛋白质转运机制”安排在细胞生物学中讲授,“分子生物学研究法”安排在基因工程中讲授。经过内容的重新整合后,课题组制定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缩短了相应课程的课题教学学时,如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由原来的54学时缩短为36学时,基因工程由原来的36学时缩短为27学时,加大了实验教学的力度,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
1.研讨式教学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研究式教学指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独立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钻研,并且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辩论,从而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研讨式教学注重开发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导他们发现属于他们自己的真理和智慧,是现代教学方法的新走向。基因工程于实验结合紧密,适合开展研讨式教学,课题组确定了“精讲先行,研讨为主;精选论题,注重效果”的指导思想,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形成了基本理论知识与前沿知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等有机统一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建立基因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科技前沿知识一体化,精讲和研讨合理配比的理论教学新体系,将课堂体系分为精讲理论知识,结合实验进行研讨,结合前沿知识进行研讨,结合社会需求进行研讨的授课模式,达到既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又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2]。
表1 优化后5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增强研讨式教学效果,课题组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精讲效果;采取部分与整体、专题与科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精选研讨论题;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强化实验教学;采用口试、笔试、实验技能展示、科研结果汇报等多种方式,改革考核方法,等等。研讨式教学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才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2.立体化教学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立体化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等方面。建立了分子生物学教学网站和博客,把近三年的教学课件全部上网,同时配套有每一章的练习题,网站中有分子生物学试题库,学生可以抽题进行自测。除此之外还开辟了几个专题栏目:科技前沿,用来介绍最新的科研进展;真我风采,用来展示学生自做的优秀课件;互动平台,用来与学生及时交流。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通过组织辩论赛的方式,使学生就生物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如可以组织学生就“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进行辩论,辩论赛也宜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可通过辩论赛的形式,锻炼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组织材料的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培养竞争意识[3]。
四、教师团队的建设
优秀的师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近三年来学校实施了“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其中基因工程教学团队中以国家教学名师郑用琏领衔,包括二级教授洪华珠在内共有教授4名,副教授5名,28名博士,已经形成了一支有教授领衔、博士主讲的高水平基因工程教学队伍。充分发挥博士教师的科研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目前承担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湖北省教改课题3项,科研教研经费达百万,近三年来公开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百篇,已形成教学科研互助互长的良好态势。
五、编写校本教材
教材方面,本着优选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的原则,优先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同时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湖北其他几所相关高校联合编写适合学生基础、符合科学认知规律的教材。如在《基因工程》中主要以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切、接、转、增、检”为主线编写上篇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作为课堂精讲内容;下篇的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基因工程药物等部分作为研讨论题的来源[4]。《遗传学教程》中注重遗传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简明系统地讲授遗传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同时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介绍[5]。
六、结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课程群建设的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我们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编写校本教材等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压缩和调整,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使教师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对教学进行研究,强化薄弱环节,及时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下一步课题组将对课程群的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希望在减少理论课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
[2]董妍玲,潘学武.研讨式教学在民办大学《基因工程》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0,(27):198-200.
[3]董妍玲,潘学武.民办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当代教育论坛,2010,(6):126-127.
[4]彭银祥,李勃,陈红星.基因工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李学宝,董妍玲.遗传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为使同志们更好地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在这里安排了这场辩论会。辩论会确定的“实话实说需要理性思考”、“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的利益需求”、“效率高效果就好”这三个辩论题目,紧贴我们日常工作及现实生活,组织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辩论这种思想交锋的平台,培养我们的机关干部,全方位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维,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于科学发展。
一、出席今天辩论会的嘉宾有: 区委书记 ** 同志、区纪委 ** 书记、区委组织部 ** 部长、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指导检查组(对人大机关)组长 ** 同志、第三指导检查组(对交通、林业局)组长 ** 同志、第四指导检查组(对区法院)组长 ** 同志,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 同志、 ** 同志,区法院院长 ** 同志、交通局局长 ** 同志、林业局局长 ** 同志。与会的嘉宾同志,对我们筹备这次辩论赛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对他们今天亲临现场,指导我们的辩论会,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二、参加本次辩论赛的单位有: 区人大 常委会 机关、区人民法院、区交通局、区林业局 ;今天的辩论,由以上四个单位共组成了六个代表队,他们分为三个正方队,三个反方队,分三轮分别对三个辩题展开对抗辩论。
同志们,今天,参加我们辩论会的观众,有区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们,第一指导检查组有关的 21 个区级部门的代表,区人大非驻会委员,由于受辩论会场地限制,我们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区人民法院、区交通局、区林业局,还有区审计局,只能派部分干部职工来到今天的辩论现场,所以,对各单位不能前来现场观摩学习的干部职工,我表示深深地歉意。我们安排了今天辩论赛的全场录像,赛后将制作光碟发给各参赛单位,如各单位其他同志有兴趣,可供他们在这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播放观看。
三、担任本次辩论赛的评委有: 区人大机关两位同志,他们是 ** 、 ** ,区法院两位同志,他们是 ** 、 ** ,区交通局两 位同志,他们是 ** 、 ** ;区林业局两位同志,他们是 ** 、 ** 。由以上八位同志组成本次辩论赛评委组,他们的职责是分别对每轮辩论比赛的团体和每轮正反方各评选一名最佳辩手现场打分,并最后确定本次比赛获奖者名次。
四、下面,我介绍参加本次辩论赛的参赛队员 。 以下我点到的参赛人员请站起来,同与会同志见面。区人大机关两个代表队六位同志,他们是 ** 、 ** 、 ** 组成的代表队, ** 、 ** 、 ** 组成的代表队,请坐下; 区法院六位同志组成的两个代表队,他们是 xx 、 xx 、 ** 组成的代表队, xx 、 ** 、 ** 组成的代表队,请坐下;交通局三 位同志组成的代表队,他们是 ** 、 **x 、 ** 三位同志 ,请坐下 ;林业局 三 位同志组成的代表队,他们是 ** 、 ** 、 ** 三位同志 ,请坐下。
今天的辩论赛将由以上18位同志按每队三人,组成了6个代表队,每两个队将按事先约定的正反方, 分三轮 对 “实话实说需要理性思考”、“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的利益需求”、“效率高效果就好”这三个辩题展开对抗辩论。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即将展开的辩论竞赛加油,并祝愿他们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现在,我介绍负责本次辩论赛的记分员和计时的同志。 本次辩论赛,我们从参赛的四个单位各抽派了一名同志组成了记分、计时组,负责计分的三名同志是:区人大常委会机关 ** 同志、区法院的 ** 同志、区林业局的 ** 同志,(请坐下)。这 三位同志将负责收取、统计八位评委对每轮辩论、正反方团体以及评选最佳辩手的打分表,及时计算每轮辩论正反方团体和评选最佳辩手的最后得分,向主持人报告计分情况;同时,记分组还将负责对三道辩论题目、辩论顺序的抽签工作。负责计时的是区交通局 ** 同志,他的职责是按辩论比赛规则约定,在每轮比赛各环节中的倒计时,同时,按规则要求及时提醒参赛选手。
六、下面,介绍这次辩论赛的约定规则。
(一) 、比赛程序:
1、 每轮辩论 赛 的 过程 由陈词,攻辩 及小结 ,自由辩论,观众提问 , 总结陈词六 个环节 组成。
2、评委组按打分标准公正 、公平打 分。 每轮 比赛中 , 团体总分高的一方为获胜方,每轮 正、反方各 评选一名最佳辩手。
3、记分组收集评委组的评分 表 进行统计汇总。
4、 嘉宾 对每轮比赛进行点评。
5、记分组将每轮计分结果报告主持人,由主持人公布。
(二) 、辩论规则: 每轮辩论赛总时间约4 8 分钟;要 求辩手均用普通话 ,但普通话的标准与否,不作为评判的条件,这一点,请我们的评委同志们给予理解;同时,请各辩手注意,在双方问答辩论时,不得中途打断对方问或答(防止形成吵架式),否则,视为违规,评委可适当扣分。
1、开篇立论: 总时间为8分钟。先正方、后反方的“ 一辩 ”,各用 4分钟, 阐述本方对辩题的 立论 观点。
2、攻辩: 总时间是12分钟。攻辩就是双方的二、三辩手,分别任意选择对方二、三辩手共四个“回合”的问答较量。也就是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双方“ 二辩 ”在先,“三辩”在后,各 选择 对 方二、三辩 手中 任 意 一位提问, 对 方被选中的辩手 必须 回答 提出的问题, 提问次数不限 ,但每个“回合”问与 答 的 时间不 得 超过3分钟。
3、攻辩小结: 总时间为4 分钟 。 就是 攻辩阶段完毕, 双方“一 辩 ”各用 2分钟 时间, 针对攻辩阶段双方的态势及涉及到的内容 , 为本队做攻辩小结 。
4、自由辩论: 总时间为 10分钟 。 自由辩论 就是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双 方辩手 各有5分钟时间 自动轮流发言。这一阶段,同一方辩手的发言 顺序与 次 数 不限 ;当一方 发言辩手落座表示发言结束,另一方 则 记时开始,若有间隙,累积时间照常进行 ,所以要 紧接发言;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继续发言,也可向 主持人 示意放弃剩余时间 ; 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 , 总是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予以扣分处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5、观众提问: 总时间不超过6分钟。参会观众同志可针对本轮辩题,举手经主持人同意后,向正方或反方任意提问,被问 方辩手可任意作答。正反方各回答不超过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6、总结陈词: 总时间为8分钟。按先反方、后正方顺序,双方“ 三辩 ”各用4分钟时间, 针对辩论会的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如若脱离实际,适当扣分
7、时间提示: 按每个 辩论阶段 约定时间 , 辩手开口发言则倒计时开始,当约定 时间剩余30秒时,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 最后 4 秒则每秒铃声警示 ,最后一秒长声示意规定时间终止, 铃声停、 发言 则必须 停止 , 否则作违规处理。
(三) 、打分标准: 团体和个人评分均按10分制 , 评委给团 体或个人打分最高为“10分” , 保底为“ 8 分” , 须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小数(防止评奖时的并列现象)。
1、团体分:陈词1分,攻辩2分,自由辩论2分,观众提问1分,总结陈词2分,团体配合1分,语言风度1分 。
2、个人分:语言表达2分,整体意识2分,逻辑推理2分,辩驳能力2分,综合印象2分。
需要说明一下,对于将要开展辩论的三个题目,相对地说,无论正方、还是反方,每个辩题的某一方,虽然辩论空间都是很大的,但是 ,建议我们的评委同志们在打分的时候,要围绕“个人打分标准”约定的“ 语言表达、整体意识、逻辑推理、辩驳能力、综合印象”五个方面,根据团队中每个人的具体表现,团队人员团队精神、配合以及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为最终确定辩论双方团体优胜名次,确定本轮交锋正反方的两个最佳辩手投下你庄严的一票。最好不要以辩论问题的最终胜负,来确定辩论过程中的“胜败英雄”。不然的话,就有违我们举办这次辩论会的初衷啦。
(四) 、记分办法: 每轮辩论结束后,评委将按先正方 、 后反方,分两轮分别给正、反两方团体打分、亮分;请 评委注意,不得为每轮的正方和反方打同一分值或总给最高分,记分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取其余 6 个评委所给分数的平均分 , 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为正方或反方的最后得分;
同时,为本轮正反方各评选 一名最佳辩手打分,为个人打分采取记分表形式,不亮分、不公布,为保证公平、公正,将采用评委“记名”方式,如某评委未签名或打分表内正方或反方出现两个以上辩手得同一分值,该评委的打分表作废 ; 由记分组收集8个评委的打分表后,按 八 位评委所给 各辩手 的平均分 ,以 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为 个人 最后得分,汇总取平均分最高的为最佳辩手,最佳辩手得分情况 , 待三轮辩论结束后统一公布。
(五) 、奖励 设置 : 本次辩论会设三个团体优胜奖 、 六个最佳辩手奖 、鼓励奖 , 优胜团体和最佳辩手颁发荣誉证书。
以上规则,大家如有不明白的,请举手发言,(如有)请讲……,(主持人做相应解释)……(如没有)
七、抽签确定辩题顺序。 我提议,由参加辩论赛三个辩题反方的“一辩手”代表本辩题进行顺序抽签(辩论各环节中基本都是正方先发言,给反方一次优先机会好不好),各代表队有无异议?••• •••,(如有,则“请三个辩题正反代表队各推选一名代表抽签”),(如无),请反方“一辩手”三个同志到记分台抽取辩题顺序,辩论赛将按他们各自抽到的顺序进行。(抽签毕),请将抽签顺序到记分员处登记(登记每轮辩那个题目)... ...,请记分员将抽签情况送主持人... ...。
八、下面,辩论开始。 重申一下, 每轮辩论 赛 的 过程,按比赛规则约定为 陈词 、 攻辩 、 攻辩小结 、 自由辩论 、 观众提问 、 总结陈词 六个环节,每个环节我将给予提示,准备发言的辩手须立即起立、紧接发言,本环节则倒计时开始;按各环节时间约定,允许发言辩手,以“发言结束”或自然落座来示意放弃“剩余时间”,计时随即终止;当倒计时结束,则必须终止发言,超时则违规,评委将予以扣分,请大家把握好时间。
(三轮题目辩论程序按以下流程循环)
按照刚才抽签的顺序,第一(二或三)轮辩论的题目是 ,请参加 题目辩论的参赛队上场
... ...。
下面,辩论开始,请记分员准备计时,每个环节辩手开口发言,则本环节倒计时开始。
请正方“一辩” 陈词 本 方立论观点 ... ... ;
请反方“一辩” 陈词 本方 立论观 点 ... ... ;
现在,请正反方第二、三辩手按约定规则进行 攻辩 发言 ... ... ;
现在,进行 攻辩小结 :
请正方“一辩”小结
... ... ;
请反方“一辩”小结
... ... ;
下面,进行 自由辩论, 请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双 方 各5分钟时间,开始,
... ... ;
现在是 观众提问 时间。
请观众和各代表队注意,规则约定正反方只分别回答不超过两个提问,所以,观众虽然可任选某方辩手或某一方提问,但不得揪住一方不放;对观众提问,被问方除观众指定辩手外可任选辩手回答,回答时间为一分钟,也可拒绝观众提出的超过两个以上的提问,但没超过两个以上的问题必须作答。
请观众举手提问。(正反方各两问,即不超过4个观众提问。视观众举手情况,确定第一位提问观众,如有两位以上观众举手,为节约时间,可安排工作人员待第一位观众提问后将话筒送第二位观众做准备)
请**同志提问,(如有两位以上观众举手)请工作人员待**(第一位)同志提问后,将话筒送**(第二位)同志做准备。
... ...;
(如有)请**(第二位)同志提问。(如有第3、4位观众提问,安排送话筒,继续此步骤)
... ...。
下面进行辩论的 总结陈词 :
请反方“三辩”总结陈词
... ...;
请正方“三辩”总结陈词
... ...;
(本轮辩论结束后),请双方辩手回座位就坐。
... ...;
下面,请评委为第一 (二或三) 轮参赛团体和个人打分。先请评委给本轮参赛队正方打分 ... ...,
请亮分,(报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去掉一个最低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为节省时间,准确统计,关于正、反方的最后得分将在嘉宾点评后统一公布。
请 评委给本轮参赛队反方打分 ... ...,
请亮分,(报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去掉一个最低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请记分员收集评委给 团体 的打分表,进一步核实、统计汇总本轮团体辩论得分情况,汇总后送主持人;下面,将进行嘉宾点评,请评委利用嘉宾点评时间,认真斟酌,为本轮正反方6位辩手打分,评选正反方各一名最佳辩手。
请在嘉宾席就坐的嘉宾,对本轮辩论情况点评... ...(建议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
请记分员收集评委给 辩手个人 的打分表。
下面,我公布 题目正反双方辩论得分情况,正方最后得分 分,反方得分 分,按辩论赛规则约定,(正或反)方获本轮辩论优胜团体,让我们为获胜队表示祝贺,为正、反方辩手的辛勤努力、精彩辩论,表示衷心的感谢。
(稍停)说明一下,(二、三轮就不再说明)为节省时间,记分组正在汇总个人得分情况,评选优秀辩手结果将在三轮辩论结束后统一公布。
下面,进行第二轮辩论。
(翻回第 9 页,循环以上辩论程序,进行第二、三辩题)
... ... ... ...
(待三轮辩论结束后)
九、区委领导(点评)讲话: (须提前商议,时间10分钟左右)。
(此时,记分员将及时统计第三轮个人得分情况。待记分员将三轮个人得分汇总表送主持人审查,如无不妥,安排记分员将汇总表送各评委审定,个人获奖名单确定后,交工作人员制作荣誉证书)
十、 主持人即席讲话、小结嘉宾点评情况: (10分钟左右)
(待工作人员将颁奖环节准备完毕)
下面,我公布这次辩论赛评选最佳辩手得分情况(逐个宣布18个辩手得分),... ...,(然后公布获奖名单)按比赛规则约定,**、**、... ...6位同志分别获得今天辩论赛最佳辩手奖,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十一、颁奖: 下面,颁奖分三轮进行。
首先,请嘉宾席就坐的**、**... ...同志为获得今天辩论赛鼓励奖的同志颁奖,请**、**、... ...6位同志上台领奖 ...
请嘉宾席就坐的**、**... ...同志,为获得今天辩论赛最佳辩手奖的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请**、**、... ...6位同志上台领奖... ...;
同志们,在前面各代表队的辩论中,每一轮都评选出了一个优胜团体,下面,请在 题目辩论中获团体优胜奖、 题目辩论中获团体优胜奖、 题目辩论中获团体优胜奖的三个代表队的“一辩手”代表本队上台领奖,请嘉宾席就坐的**、**... ...同志为获得今天辩论赛最佳团体奖的代表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
(颁奖毕)
十二、主持人总结讲话 (请主持人即席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