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环境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经济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低碳环保型社会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当下农业经济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一系列探索,并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引用相关科学技术、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等措施的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
低碳环保型社会建设是当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要求现代化农业经济朝着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进行发展。相对于我国而言,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还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建设。但是,当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整个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下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
1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
1.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不适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依旧是承包责任体系,由于这种体系缺少接耐、创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并不结实。以往的农业经济体系无法满足低碳农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并且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分散,特别是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效益,但是,在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低碳农业经济,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这就造成了部分群众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认可和支持。
1.2农业经济生产理念过于落后因为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的知识普及性比较差,获取相关信息也不够及时,导致目前在农村里许多人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认识不足,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当得知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时,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种事实,由此产生了抵抗心理。
1.3缺少科学技术的辅助在当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缺少科学技术有效的辅助,导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所获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对形成规模化的生态农业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生产的科学含量,这样才有利于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发展。
2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措施
2.1树立低碳农业理念和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在分析了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后,发现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不能在农村顺利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并不了解,以及生产理念过于落后。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低碳农业方面的宣传,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安排专业的团队到当地农村每家每户进行宣传,也可以把当地农村的群众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从而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低碳农业理念,促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农村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行创新,在承包责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出有利于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生产制度,促使低碳农业经济能够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2.2合理地引用相关科学技术根据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农业经济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等要求,所以在建立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提到要节约水电、合理地用药施肥以及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等内容。首先,在农业生产环节里,应该选择效果较好的肥料和农药,并且减少对化肥农药的运用,根据低碳农业的要求调节农业化肥的使用结构,在保证杀虫和育肥功能的前提,尽可能地降低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其次,是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在化肥方面应该大力地推广农家肥、有机化肥以及复合肥等,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在农药方面政府应该加快生物农药的研发,可以使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或者通过选择抗病植株等手段来降低对农药的使用,合理地满足低碳农业有机发展和绿色的要求;最后,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节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应用,目前,人们研发的“养殖-沼气-种植”这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运用和废物的回收,满足了低碳农业低污染、低消耗的要求,所以,应该在我国各个地区大力地进行推广。
2.3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相关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影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多个角度合理地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针对我国低碳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原因,政府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合理地制定。另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政府可以鼓励发展融资,通过相关途径为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为低碳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该从树立低碳农业理念和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合理地引用相关科学技术;以及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这几个方面出发,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铁.低碳经济视阈下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2]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
[3]匡跃辉.论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J].消费经济,2010(05).
[4]朱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与中部六省对比评价[J].市场研究,2012(10).
篇2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宏观层面各种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需要从政治、社会、经济与环境全面考虑,从而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实施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动力;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与农业集聚水平偏低,循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缺乏,难以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三是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导致先进的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四是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监督机制缺乏,经济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不多;五是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政府对循环农业支持特别是资金投入不足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我国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
用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寻求发展突破口。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基于生态学、系统论、共生论理念,指用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大农业循环不仅是第一产业内部的循环,而且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循环,实现各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和联动融合发展。各产业有各自的循环,又有相互间的大循环。在发展大农业循环过程中,将会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努力探寻高效循环农业的适用模式。选择正确、适宜的模式,将使农村在循环经济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工农等产业复合型循环模式与区域大农业循环模式,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阶段推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发展循环农业存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政策调控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首先需要政府扶持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顶层设计,促进高效循环农业的推广。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以市场化理念认识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资源价值,看待其发展前景,以工业化手段推进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拓宽其开发利用的途径。其次,通过建立促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吸引有资质的企业走上正轨。通过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扶持做强循环农业经营实体。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开发专项基金,用经济手段规范农业经营主体行为,对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农户和企业予以激励。在行政上通过征收环境治理费、生态重建费等进行反激励,弥补对环境的过失,实行行业自律,促进农业经济主体积极从事高效循环农业开发。
促进我国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构建大农业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价值链集聚。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的网络体系。农业循环产业链基于农业产业间融合发展与经济主体空间布局,在高效循环中实现产业链的多次价值增值,促进网络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日益合理。首先需要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市场作用,努力完善产业链网络体系动力机制,实现循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集聚。其次,依靠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物质流和能量流逐级逐层次流动中获得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础上,使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农业价值链有效集聚、产业链持续发展。循环农业产业链组成结构及网络形式直接受价格变动影响。有效利用价格杠杆刺激各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纵向主导与横向耦合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有效协调循环农业产业链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的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
加强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大发展。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作为新型管理模式,成为支持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集聚多方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经济主体相互配合的基础上,以网络方式配合多个技术支持中心达到辅助区域内经济主体发展目的。首先要确立政府在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依据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思路,处理好公益与经营的关系,强化和细化政府财力投入与制度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组织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加快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进程。其次要通过企业化与市场化运作,保持平台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在确定和完善平台的制度框架基础上,推动平台规范运作的基本制度建设,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功能。
建设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推动高效循环农业广泛应用。发展示范区重要的是实现产业价值链集聚,形成集群效应。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类似于经济园区,是集约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抓手。一是理顺示范区发展思路,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循环。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要立足大农业循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示范园区多种功能,在充分利用园区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共同组成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探索并推广新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创新工作做法,在突出特色基础上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强化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管理指导,改善因资金不足和政策空缺阻碍运行的状况,努力实现示范区有害污染物的内部闭路循环,形成集聚效应。如发展高效农作物种植示范区、现代奶牛养殖基地示范区等等,为提高食品保障能力奠定基础,带动周边农户致富,为国内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推广和引领作用。
篇3
【关键词】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农业环境;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会对农业、食品安全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重金属污染田地面积就达到了2000万公顷以上,占据了我国整个农业田地面积的20.0%左右,我国每年由于重金属污染,造成粮食减产不低于1000万吨,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重视对农业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农业环境的有效治理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我国农业发展安全,另一方面农业环境治理也是旨在提升我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1.农业环境治理的主要技术类型
农业环境就是农业生产环境,降低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农业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外源污染、对内有害和对外有害、对内有害和对外有利三种类型。那么在农业环境治理过程中,我们就需要针对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第一,要想降低外源污染,就需要掌握控制外源污染的技术;第二,要想减少对内对外害处,就需要掌握对农业环境有利的技术,控制对农业环境有害的技术;第三,降低对内有害,就需要掌握能够促进农业对环境有利的技术。只有做好针对性的农业环境治理工作,才能够针对农业发展以及环境治理需要,形成先进的、科学的环境侄俩技术,实现对农业环境的有效治理和保护,提升农作物成长效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在具体分析时,农业环境技术主要分为六大类。第一,污染、有害物的监测评价技术,当然也包括对农业环境有利的监测评价技术;第二,清洁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使得农业环境不断变得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技术;第三,循环废弃物、处置废弃物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实现对农副产物的循环利用,采用无污染、无公害的处理技术,重视农业产品的高效率使用,提升了农业发展速度;第四,环境修复技术;第五,生物安全以及多样性技术,一方面重视生物多样性恢复,另一方面重视对农业环境的修复,比如对污染环境的修复处理,当然主要是针对农作物的安全性修复;第六,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实现非农业循环、修复、农作物多样性的综合环境技术。
2.农业环境治理的产业类型
上述的6种农业环境技术类型,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技术形态,也对应的形成了不同的产品形式,从而更好的满足不同的需求主体。通常实物形态技术可以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体现在市场方面。知识形态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种是对于简单的、容易学习的、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知识,一般是公共知识;一种是复杂的、不容易学习的、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知识以服务形式进入到市场环境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实物形态的技术,比如单次的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后续的投入比较少,也会以服务形式进入到市场环境中。因此只要以产品形式进入到市场环境中,都有能够发展成产业的潜力。
3.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3.1技术需求和研究投入来源
技术研究的投入是实现农业环境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环境下,技术研究投入来源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收益,另一方面是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投入,当市场环境技术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时,市场利益主导下就会促进研究主体不断投入。市场需求也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自发性需求,一种是引致性需求。自发性需求就是由于各个外部因素影响,促进需求者应用这些技术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当技术属于公共产品时,市场利益就不能够促进研究主体不断投入,这就需要政府、非营利组织等进行投入,才能够保证农业公共产品技术得到发展保证。
3.2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环境技术产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第一,法律政策。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政策,是环境技术需求的必备政策。美国关于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政策,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当出现可能的污染问题或者已经出现了污染问题后,要求有关责任方需要对清除污染承担连带责任,这说明了一旦出现农业污染问题后,政府组织有权利要求污染责任方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并且支付相应的污染治理费用。大到团体组织,小到个人,都对农业环境保护担负着责任,一旦污染土地或者农作物后,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治理费用。
第二,环境认证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可以对法律制度起到辅助作用,设置统一标准,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催生其他的产业。
3.3国内农业环境给予重点发展产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对于前面提到的农业环境治理的主要技术类型、产业类型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好严格监督和管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获取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国家在对农业扶持发展过程中,第一,制定响应的法律制度和税收减免政策;第二,政府以及相关组织部门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鼓励技术研发;第三,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给予优惠贷款、政府鼓励创业、资金引导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工作中的重点,做好三农工作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农村经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就成为发展三农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考虑的问题。文章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的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的建设新农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
随着我国建设新农村步伐的加快,各区域政府部门都开始加大了对三农事业的重视程度,进而有效推动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完善。然而现阶段各地政府虽然对惠农政策以及保护制度进行了制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应的执行力还所有欠缺和不足,不能有效对农业体系、技术装备以及科研水平等进行有效的管控,使得农业综合生产、抗风险能力等都没有得到良好提升,这与新农村建设目标之间存在严重不符。因此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优化,是新农村建设所必须要进行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新农村建设。
1阻碍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的问题
1.1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存在不足首先,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土地依旧使用小规模种植的经营模式,因此这样以来就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对作业模式的要求。加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逐渐减少,他们开始进入到城市中务工,这样就导致从事农业生产作业的都是一些留守老人以及妇女,并且他们在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受到制约,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受到土地承包制度的实际影响以及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农村土地经营权不能流转到有意愿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种植户手中,从而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升[1]。其次,各地区农业生产带头企业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受到了严重制约。现阶段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的农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因此他们在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不能有效形成共同分享利益,分摊风险的机制,所以这些问题的实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带头企业的发展,抑制了地域农业生产集中化模式的推广和实施。
1.2产销机制与产业金融体系的建设没有较高的效能首次,由于农村金融产业系统化水平的不足,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优化。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正从以往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上过度,所以想要实现转型,就必须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水平发展还相对较为缓慢,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真正的能效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金融资源流失问题也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优化。其次,现阶段,农业经营者没有对农业产业进行良好且长远的规划,使得农业产业技术不能有效推动农产品产销联接以及增加农民实际的经济收益,进而对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制约。
2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的有效途径
2.1构建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制首先,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有效创新。根据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出现转移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流转工作的创新力度,确保在有效进行农村土地确权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规来构建符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的制度体系。同时基层政府要尽最大限度的对农村土地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完善,加快农村征地制度的完善,对纳入城乡建设用地的农村土地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各项制度的完善[2]。此外还要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提升土地信息的管理水平以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成效,进而保障农民整体的合法权益。其次,各地区政府一定要在相关规定以及农民自愿的基础之上,对农户流转土地进行规划化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发展速度,推动农村闲散资金的有效集中,为农业带头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进而推动社会规划化效益水平的提升。
2.2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效优化第一,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员一定要有效对农业产业机构进行合理优化,打破以往农业生产侧重粮食作物种植的管理现状,而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实际经济收益的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民实际收入,就一定要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确保农业产业的多元化,进而为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各地政府还要对相应地区的优势进行研究,引导相应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的扩大,加强绿色农产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进而增加地区的综合竞争性。其次,相关人员还要尽可能的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水平,进而保证农业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生产和销售初级农产品而获得的实际收益是有限的,因此想要提升农民收入,就需要不断扩大和增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规模和数量。并在相应的企业中推广先进性的农业技术,降低农产品在运输以及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自身的质量。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价值水平,相关部门和人员还要为农产品企业发展进行加油助力,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进而提升区域农产品加工的水平以及综合竞争能力。此外,还要对农业产业生产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进而保证农业生产可以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3]。
3结论
总而言之,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各方面完善的切实需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缺失,因此其自身重要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然而,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上升,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更好的推动三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萍.关于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分析[J].中国外资,2014(12):136-136,138.
[2]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188-189.
篇5
关键词:传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否定,是对农业经济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相比,循环农业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形式是单向的,即“资源一农产品一废气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农业资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农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把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近年来,双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赘生物。基于这一点,农业循环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以现代工业技术和环保技术为手段,找到能使农业社会经济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相匹配的新途径,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最终建立理想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和运行模式。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最佳选择。我国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原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天然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 G D 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 G D 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比如,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 G D 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水泥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如果继续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且由于经济建设的资源环境基础的制约,物质文明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篇6
(一)发展方向明确。近年来,黔江坚持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根据区内资源特点和产业特点,积极有为地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在发展框架打造上,充分结合区情实际,立足现有基础谋划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村生产生活循环链为主导的基本发展框架;在模式选择上,根据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农村群众的热切愿望,着力推广以沼气为中心环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发利用生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到2007年,全区培育生态农业户19500余户,建设沼气池19500余口,发展“猪─沼─果”、“猪─沼─桑”、“猪─沼─菜”、“猪─沼─茶”等循环模式的生态农业12.8万余亩。
(二)效应初步显现。全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扎实稳步推进,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效转变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使农业发展开始走上一条新型发展道路。特别是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不仅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促进了“三农”的积极变化,呈现“‘一气’之下、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一是农民收入增加。据初步测算:生态农业户利用沼能、沼液、沼渣解决生活燃料和生产用肥,户均每年节省燃料、化肥等投入成本1000元左右,增加农作物产量30%左右,增加经济收益近1000元,一增一减,户均每年增收近2000元。二是农村面貌改善。“十五”期间,以“一建三改”为主要内容,着力实施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较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三是科技水平提高。万余农户基本掌握了沼气生产和转化生活用能的实用技术,用上了沼气灯、沼气灶,告别了家庭厨房烟熏火燎的历史。全区每年推广沼液浸种达25.2万余公斤,利用沼渣还田、沼渣养鱼的农户呈逐年增长势头。四是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建区以来,全区利用沼能解决了近2万农户、8万余人的生活用能需要,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有效减轻了森林资源承载压力。经测算,农村沼气能源的利用,使全区每年6万亩左右的林地免遭伐薪,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的成果得到切实巩固与发展。
(三)总体水平偏低。目前,全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层次较低。90%左右的农户在实践中长期应用的循环方式,主要是根据农作物生长特性与周期进行间作与轮作,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形成简单的生产种植方式和反馈循环模式,循环系统扩展能力弱小。应用传统农业循环模式,虽然原始性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循环利用,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资源浪费和转化低效问题,与发展生态型、综合型、高效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相比显得十分落后。
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经济性、投入成本节约性、产出收益高效性的基本特征,决定其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巨大推力与张力。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以立法方式加以推进,使农业循环经济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我国于1999年正式提出循环经济概念,也陆续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农业循环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黔江作为典型的山地农业大区,农业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弱,在现实基础上更好更快地推进农业进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走农业节本增收、拓域增效的集约化、节约化、高效化发展路子。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加快“三农”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农业循环经济的生产运行方式影响和规定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其发展过程就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过程。近年来,连续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提升”的新要求,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内容,这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对黔江而言,加快“三农”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除做好人口的“减法”外,更多的是要做好资源的“加法”,通过加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引领和推动农业进步,进而改善农业的弱质性。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升“三大功能”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要求渝东南地区加快和率先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三大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指向,客观要求我们在发展思路与路径选择上实现转变,把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统筹兼顾起来,互动互促、共生共利,确保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透支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建设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型经济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型经济区的重点内容之一。农业循环经济除具有一般循环经济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外,也有着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具备的特点,如生态食物链循环形态、绿色生产形态、资源的物尽其用、土地的用养保结合等,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统一。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暗合打造“三大功能”的要求,是提升“三农”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黔江农村生产现状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目前全区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生产运行层次,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生产不节约不经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既压缩了农业利润空间,又影响了农业发展环境。如在秸秆利用方面,除部分用作牲畜饲料、生活燃料和直接还田外,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据资料显示,1吨秸秆产生的热值相当于0.5吨标准煤。这意味着大量的能源被白白废弃掉。又如在耕作方面,长期依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维持土地产出,导致土质下降,污染加剧,成本上升,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面对现实状况,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按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推动农业发展,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黔江农业资源约束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又是一个资源小区,农村人均耕地不足1.1亩。正视严峻的现实,必须迅速把促进“三农”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在农村经济新领域和新空间的拓展上,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无公害生猪基地的急迫需要。区里已经作出规划,力争几年内建成稳定出栏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基地。在生猪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必然日益加剧。据测算:一头体重50公斤左右的生猪每天产生的粪便、尿液约10公斤,饲养1万头生猪产生的排污负荷,相当于一个10万人口的城镇。全区200万头生猪基地建成后,每年将产生约1000万吨粪水。面对这一庞大的污染源,如果只是简单地运用传统的直接还田方式进行处理,既造成土壤耕作层的营养过度,致使作物“撑死”,又将因为污水渗透导致水质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增加人畜共患病的机会,同时还将极大浪费资源。对此,必须将污染治理工作前移,做到产业发展与污染治理同步,应用循环经济模式最大化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降低整个畜牧业生产活动给人和环境带来的风险。这样,既形成绿色牧业与绿色农业的良性循环,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又切实解决农村点源和面源污染问题,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三、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农业循环古已有之,秸秆“直接还田”与农作物“过腹还田”等生产运行模式,保持了“地力常新壮”,这一传统循环方式沿袭至今。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循环农业并不是“同一首歌”,循环经济内涵更广、层次更高、要求更严。当前全区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坚持宣传引导先行,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只有将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形成发展合力。首先要转变干部的发展观念,带头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自觉应用工业循环理论引导、协调农业生产,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统筹、组织涉农部门做好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和开发、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其次要深入发动群众,广泛运用各种会议、媒体的功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地开展政策宣传、算账对比、实例辨析,让广大农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综合效益,激发其主动实践的热情。
(二)科学制定规划,引领农业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全区实施“农业稳区”战略的主要抓手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编制全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意见,科学制定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发展规划中,注重结合区情,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发展为目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着力点,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经济效益高效化的循环生态型农业体系。在现阶段,应选择“种植─养殖─种植”、“农业─工业─旅游”为循环路径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前者以农业内部的综合循环利用,充分转化农作物废弃物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后者以产业间的循环互动,延长、壮大产业链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依托生猪产业,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当前广大农村群众看得见、易接受、能够做的生产运行模式。据资源显示,饲养3头以上生猪(每头体重50公斤以上),就能基本满足容积8立方米的沼气池所需用的发酵物,年产沼气约456立方米,可替代薪柴2600公斤,基本满足4-5口之家全年80%的生活用能,可保护林地3-5亩,可提供约4吨沼液、6吨沼渣的有机肥,施用沼肥增加农作物单产近30%。因此,广大农村完全可以依托生猪产业,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牵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沼能建设。把实施沼气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来落实,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农民主体、自建自用”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整村推进、集中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区每年新建沼气池4000口,到2010年达到3万口以上,力争实现沼气适宜地区的全覆盖,建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二是延伸壮大关联产业。着力应用沼气生产链接种植业和养殖业,后向扩大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规模,前向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培育果、茶、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建成“种─养─加”并举、“农─工─贸”互促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实现能源物流良性循环和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科技是引擎。应着力在技术普及上下功夫,加大财力投入,强化技术培训,努力扩大覆盖面,全面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率,快速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技术培训方面,坚持贴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用的原则,采取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沼气池建设与使用、秸秆青贮、微贮、氨化技术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等开展系统培训工作,不断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技术应用覆盖面,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一是积极研究、开发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着重开发体现物质多重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生产运行模式,致力开发“农作物废弃物─沼─肥─稻─鱼”、“猪─沼─肥─果”、“厕─沼─肥─粮(菜)─猪”等废弃物利用再生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以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种养专业大户功能系统为纽带,致力开发“农业初级产品─工业加工增值─废弃物再利用─微生物再循环─农业生产资料”模式,使工农业废弃物再循环再利用,掘取资源加工的附加值。二是大力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技术。全区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加工基地建成后,如果能将一半的粪便、污水经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可年产沼气1亿多立方米,产生的热值相当于10万吨标准煤,价值约1.2亿元;将一半的干粪便用于制造有机肥,按每吨粪便加工有机肥250公斤计,可年生产至少50万吨的有机肥,产值近6亿元。因此,应重点研究、开发废弃物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以及沼能深度转化的工艺流程,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坚持多元投入,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发展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坚持走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之路,以投入主体的多元化,策进发展的高效化。一是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比重。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整合、打捆使用涉农资金,逐年加大惠农促农的投入比重,重点支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的示范推广,支持种养大户发展循环经济项目,走循环发展之路。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发展需求。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篇7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我国国情决定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同时,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2、农业生产现状迫使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与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上述问题如不尽快予以解决,将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尽快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3、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国际化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的农业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追赶国际经济发展领先水平,我们必须在推行循环经济上下大功夫、苦功夫。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更应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4、农业的自身特点推动我们必须推行循环经济第一,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第三,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如此,我们更应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循环经济作为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1、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
2、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三、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应坚持并灵活运用“4R”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一)节地。选用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生产同样重量的农产品,土地可大大减少;推行间(套)立体栽培先进技术等,提高复种指数。(二)节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实用节水技术。(三)节种。种子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农民科学用种如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和农作物营养土(钵)育苗小苗移栽等先进技术。(四)节肥。科学施肥,推介生态有机肥,递减化肥用量。(五)节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禁生产与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过量用药,大力推广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办法,大力发展沼气,用沼液代替农药,运用生态良性循环办法来吸引和繁殖各种鸟类,防治病虫害,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六)节电。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节电技术、设备、产品、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节约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用电。(七)节油。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设备中推行节油技术。(八)节柴(煤)。推广先进实用的省柴灶和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竹屑废料加工的清洁碳;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煤技术。(九)节粮。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畜牧提高养殖业的肉料比,节约粮食。(十)减人。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
2、再利用(Reuse)原则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
3、再循环(RecyCle)原则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
4、再思考(Rethink)原则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四、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合生态农业是困地制宜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主)”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它既是农、林、牧、副、渔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
2、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发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建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有机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上较彻底,发展有机产业与循环经济理念基本一致,可跨越式地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应全力推动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五、保障措施
1、制定相关法律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篇8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存在,而农业经济又是“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因此重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这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决定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而且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而且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尽管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实现根本上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为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较慢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对市场经济缺乏深入认识,不仅第一产业发展速度缓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较慢,严重影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三)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也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农业用地较少,部分农业用地未能获得较好运用。同时,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土地污染、破坏相当严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土地的利用效率却持续下降。若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实施,就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此项方式是进行转换农业发展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只有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经济体制,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同时循环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运用,是进行低碳经济转换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式,利于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实现有效资源的循环运用。
(一)建立农业种养结合模式
在该模式中,沼气是重要的枢纽,通过食物链的加环技术可以将种植业、加工业以及养殖业结合在一起,之后再利用沼气池厌氧发酵,将以往单一形式的种植和废物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从而加强能量在农业系统中的利用,并且实现耗能低、高产量以及高效率的生产目的。在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分别为“牧—沼—粮”、“猪—沼—菜”、“牛—沼—果园”。在我国南部一些地区,农民就利用自身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选择了“猪—沼—茶”模式,通过对土地、果园、树木以及采摘管理等进行改革,体现出了茶叶的独特风格,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关注。该种植模式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从而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建立生态系统整合模式
在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单程线性的结构模式,具体为资源—产品—排放污染,而且该结构模式中,两高一低的特点非常明显,即耗能高、污染排放高、物质和能源利用低。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民都是毫无限制地进行生态资源的利用,加快了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污染物的产生,如果将其排放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肯定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进而阻碍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生态系统整合模式就是在创建资源—产品—再利用循环机制的基础上,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平衡。在生态系统整合模式中,主要包括森林覆被、山地耕养结合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为基础。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都不尽相同,而且有的地区地貌非常复杂,因此,在促进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时,可以选择适合的地区来推进,从而充分发挥低碳循环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建立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模式
1.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应用
我们可以将牛粪、秸秆等一些副产物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基础材料,拓展农业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副产物、食用菌、菌糠、肥料以及大田作物的循环利用,促进低碳循环农业的持续发展。比如,砀山县在生产砀山梨时,修剪果树后的枝条以及废弃的果渣,都可以在砀山梨废弃物、食用菌、有机肥以及梨园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还能生产出品质较高的食用菌产品,实现了低碳循环农业的持续发展。
2.沼气制造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农作物来进行沼气的制造,对其进行加工,就能充分发挥农作物的作用。比如,加工处理秸秆,对其进行利用,进一步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以及能源化的作用,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是建设低碳循环农业的主要措施,进而实现低碳循环农业的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经济的现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三、结束语
篇9
一、引言:难以转化的有效需求
2007年中央财政扶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出台之前,农业保险一直以商业化模式运营,政府力量介入不足。在这种模式下,出现了农户不愿参保,保险公司不愿承保,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农业保险高损失率、高费用率和高保费的特点决定了其不适合采取完全的商业化方式运作,而需要政府的财政扶持[7]。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政策,迅速促进了各地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三年后的2009年全国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了133.9亿元,比补贴政策实施前的2006年8.48亿元高出了10多倍。然而,最近两年农业保险费收入却再难以快速增长,2010、2011年的农业保险费一直停留在135亿元左右。目前来看,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在短期内是明显的,但其可持续性却遇到了障碍。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政府对保费补贴比例达到80%,依然有部分农户不愿参保,如洛阳市小麦保险财政补贴试点工作。[6]这一现象凸显了中国农业保险运行中的尴尬: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理论上,强制参保或在财政补贴保费的前提下,可以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实践中,中国农业保险采取了自愿参保的实施方式,高补贴也难以唤起部分农民的投保意愿。理论与实践的相悖反映了农业保险所嵌入的制度环境对其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研究视角:制度嵌入性
嵌入性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美国学者格拉维诺特1985年将之具体化,认为经济活动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并强调具体的个体关系和此种关系的网络在产生信任上的作用即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而人类的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15]嵌入性分为结构嵌入性、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政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即格拉维诺特论述的嵌入性概念;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政治嵌入性分别指行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受其固有思维方式等认知方式影响,受其习俗、宗教和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制约,受所处政治体制、权力分配等政治因素限制。此后,嵌入性被应用到经济社会学、社会资本、网络组织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之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制度主义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它揭示了制度及其嵌入性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经济活动时,不仅要分析规范这一经济活动的制度,还应分析该制度是如何在更大的制度环境中运行的。新制度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会学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三个流派。本文主要借鉴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社会学制度主义强调制度嵌入的重要性,认为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生产体制因嵌入于更大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体和文化中而呈现出差异。[3]其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制度的运作如何嵌入于更大的制度环境中,在方法论上偏向整体主义,认为制度嵌入的环境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的、整体性的构造。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考虑全面,但容易陷入方法论整体性的陷阱。历史制度主义在制度嵌入方面的研究主要强调制度的关联性,将制度界定为嵌入政体或政治经济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规则、规范和惯例。其研究思路偏向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确定了因变量后,截取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制度因素作为自变量,探讨制度因素的相互变动如何影响因变量。制度因素在这里被看作是历史景观中推动着历史沿着某一路径发展的相对稳定和最为核心的因素之一[2]。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嵌入环境及其隐忧分析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嵌入于追求自身利益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省市政府组织领导、统一制定办法,县乡政府具体实施推动,商业保险公司负责业务经营。很显然,地方政府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最重要推动者,其支持力度大小是农险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新制度主义认为,地方政府也是具有自身利益的行为主体,其行为具有自主性,受制于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追逐[5]。
1.地方政府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成本与收益分析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呈现出财权上缴、事权下沉的特点。财权方面,全国税种被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其中,税收规模最大的企业增值税被划为共享税,中央和地方分别占75%和25%,而所有企业的消费税都被划分为中央税[11]。通过这一划分,在税收初次分配上中央财政收入远高于地方财政。另外,分税制仅规定了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财政划分办法,而没有规定省级以下的财政划分。因此,各省政府可以自主决定本省各级政府的财政划分,造成了地方政府财权的层层上缴;而与此同时,事权却没有相应上移,地方政府依然要承担各项事务的管理职责,在政府收支上表现为地方收入锐减、支出上涨。
对于地方财政缺口,上级政府通过税收的再分配予以弥补,最常见的再分配方式是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这一税收分配方式使地方政府产生了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特别是在税费改革后,地方政府的收费权益大大消减,其收入越来越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补助。这种转移支付包括专项补助、税收返还补助、其他补助等,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的依赖使“跑项目”(即所谓“跑部钱进”)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一项重要来源[12]。总体来看,财权上缴、事权下沉改变了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获取可支配的资金流成为了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激励力量。
然而,地方政府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难以获取可支配的资金流,反而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成本。其一,根据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方案,地方财政应对农业保险进行配套的保费补贴,即地方政府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会有一笔直接资金流出。其二,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有中央财政支持,但其具体事宜由地方政府负责,即地方政府需要承担制度的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如安徽省政府规定,农业保险推广、宣传和培训等方面发生的费用不得在保费补贴资金中列支,县、乡(镇)政府以及财政、农业等部门履行引导支持、组织推动、协作办理等职责而发生的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1]。最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转移,因此农业保险基金也不可能成为地方政府的建设资金来源。特别地,某些地方特色农业(如葡萄种植)的保险费补贴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这部分的补贴完全由地方财政承担。上述问题对不容乐观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日益入不敷出,财政自给系数已由2000年的60%降到目前的50%左右(见表1)。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预算外收入(如土地转让收入)弥补财政不足,但土地财政不会必然促进地方政府将收入大量用于公共建设和农业保险费补贴,且这种收入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据审计署披露,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10万亿元,全国共有19.9%的市级政府和3.56%的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这给地方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10]。因此,依赖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上迟早可能出现问题,这将使制度的长远发展存在隐忧。
当然,地方政府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也能获取一定的经济社会收益,主要体现在获取中央补贴资金、节省救灾资金和实现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尽管相关政策规定中央补贴资金是专项资金,任何单位不得挪用,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地方政府会采取非正规手段套取中央补贴资金,并挪作他用,以解决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节省救灾资金,是指参保农户在发生风险事故时会得到保险赔付,这减轻了地方政府救灾资金的支出。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是指农业保险的发展会带来农产品产量供给的增加和市场价格的稳定,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福利增长[1]。
2.地方政府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治收益分析
在现行的组织人事管理体系中,中央和上级分别掌握着地方和下级部门的人事考核及任免权。因此,服从上级安排、完成上级任务是下级官员获得晋升的保证。而上级对下级的政绩考核方式通常是将任务或指标层层分解,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奖惩,这种考核的体系比较复杂,考核指标繁多,且权重不同。[6]一般来说,指标可以分为关键指标、优先指标、硬指标和软指标等。关键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如地方政府出现民众越级上访事件则其考核失败,优先指标包括维护社会秩序等,硬指标通常指经济方面的任务,软指标通常与社会事业相关。其中,优先指标和硬指标往往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如根据周飞舟对福建及重庆一些县乡的调研,招商引资和财政收入是诸指标中最重要的部分。[12]这一政绩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官员专注于完成上级任务及硬指标以获得政绩,一旦上级对某项政策不再关注或上级所指派的事务在考核体系中不重要,地方政府执行这些政策的动力就会不足,政策实施就会打折扣。总之,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是具有自身利益的行为主体,其在执行政策时会考虑能带来的政治收益,包括政治晋升和表彰的机会等。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了政绩考核体系,但其在整个考核体系中所占权重并不高。
以安徽省为例,根据《安徽省2011年度民生工程考核办法》,政策性农业保险占绩效考核的比重为3%,省政府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县(区)给予表彰,并适当奖励工作经费。①在安徽省的一些基层政府,地方官员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治收益通常也只是类似的表彰及一些工作经费奖励,如潜山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先进单位的奖励为通报表彰及1000~3000元的工作经费奖励。②总体来看,地方政府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治收益多为精神奖励(通报表彰等),政治晋升和实际物质奖励较少,即相关的政治收益有限。在地方管理的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可能会在短期内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但从长远看,一旦上级政府施加的压力消失,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外在动力就会减弱,从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得不到保证。此外,上级政府的压力可能会使地方政府在执行农业保险发展政策时采取非正规手段完成上级指派的指标,如地方政府为保证农险覆盖面和承保率,可能会强制农户参保或替农户代为投保(在发生灾害时也代为索赔、领取赔款,如此可能出现截留赔款的现象)。因此,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是缺乏执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治基础和内在激励机制的。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嵌入于生产方式不断变迁的农村经济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变迁中。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使依托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外出务工相对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优势,形成了对农村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的激励,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进程冲击着原有的土地经营制度,而入世带来的全球化竞争使小农生产更加难以适应。农村就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迁,带来了农业保险需求的变化。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其对农业保险并无需求;一些仅在部分时间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并不迫切。[8]由于小农生产的低效及农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并不高。庹国柱等在广东、上海等农村经济比较发达、农民收入比较高的地区的调查显示,农业收益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户收入增长中的大部分来自乡镇企业所得,即使发生灾害,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和家庭生活也不会遭受严重困难[7]。很显然,这些人很难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的保障对象。与此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产业化经营在农村中兴起,并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2008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20.15万个,专业村达4565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民9808万户(当年乡村总户数为2.57亿户),2000年~2008年间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增收幅度达年均10%左右,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①相比于分散、低效的小农经营,产业化组织在农业保险的投保意愿与缴费能力上都更胜一筹。安徽等地的调查显示,在一些遭过灾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农户投保积极性更高。即使在财政补贴试点尚未启动的2005年,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保率即达69.14%,并带动了农户投保。②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重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由此可能带来农业保险潜在市场的扩大及投保方式的变革,如吉林省对粮食基地县的玉米、水稻和大豆实行统保,湖南省的大型农场和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组织农户集体投保。③总之,政策性农业保险嵌入于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兴起(同时小农生产又普遍存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农村经济结构之中,其有效需求呈现出巨大差异性。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及地区间变迁的不一致性,容易导致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呈现出极具差异性的需求特征和发展模式,这会导致不同地区农险制度发展的波动和不稳定。
3.政策性农业保险嵌入于信任缺失的农村治理结构
中国人的信任多是以血缘姻亲关系和情感两个因素为基础的。[4]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减少,同时受“金钱至上”及西方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影响信任的重要因素都在逐渐被稀释。因此,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出现了信任缺失危机,的急剧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1993年~2005年间,中国由每年8700件增长到83600件[14]。在农村地区的信任关系缺失问题上,社会转型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传统的农村边界被不断调整;而计划生育政策及人口流动使农村的家庭模式日益缩小。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农村中关系网络的密度日益薄弱,人们违反道德的成本不断下降,农村传统的道德观、宗族观等价值认同体系逐渐瓦解。即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中过去被广泛接受的认同体系逐渐失效,而新的认同体系并未随着社会转型而建立,如村干部不再具有传统农村中的威望和地位,其在更大程度上被视为下派官员。一些地方政府及官员与民争利的行为经常发生,这使得一些农村基层政府逐渐失去了农民的信任;而部分农村基层政府在执行计划生育、土地征收及干部选举等政策时的不当行为,更加剧了信任治理危机。农业保险嵌入于信任缺失的农村治理结构时,其运行的社会基础便十分脆弱,其实施方式只能采取自愿性,政府没有也不能够在财政补贴保费的基础上强制农户参保。事实上,即使在官民信任关系良好的建国初期,强制性的农业保险也引发了诸多农民的不满与业务混乱,农业保险还因此被停办一年[9]。农村中社会信任体系的缺失,不仅表现在农户对基层政府不信任,还表现在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如在安徽省水稻干旱和高温热害指数保险的试点地区,仅有不到20%的被调查对象信任销售农业保险的公司,信任的缺失导致大量农户不愿购买农业保险,害怕上当受骗[13]。
四、制度环境重塑: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财政补贴制度,建立长效扶持机制
当前财政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但依然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中央财政应加大投入,以减轻地方政府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确保补贴专项资金不被挪用、占用。其二,根据作物种类、种植规模、农业风险高低等因素,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从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角度出发,财政补贴的重点应偏向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高风险地区的农户。其三,增加对保险人承担巨灾风险能力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险人承保农业保险会面临巨额赔付的风险,从长远看,分散或降低保险人巨额赔付的风险对于农业保险稳定发展是必要的。当前急需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二)重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改进政绩考核体系
如上文所述,获取政治收益是地方政府推动政策实施的重要激励因素。而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往往关注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及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而忽视农业发展、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等其他指标,这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长远发展。因此,上级政府应改进考核体系,加大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公平性和平衡性的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如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等,并将之长期化、制度化。鉴于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改进政绩考核体系有利于从内在机制上激励地方政府持续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发挥专业化组织、龙头企业参保带动效应
农业产业化组织经营规模大(大量保险标的聚集意味着经营风险的集中),经营效率高,缴费能力强,容易形成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经营规模小,种养农户分布零散,生产效率低下,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各级政府应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鼓励承包土地的流动和集中,在产业化条件成熟的地区,通过技术扶持、优惠信贷等政策的调节作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同时,以农协等专业化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依托,吸引农户参保,发挥带动作用。
篇10
[关键词]园林模式农业生态环境
一、园林模式农业及其特征
园林模式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把农业与园林相结合,形成园林化的农业,农业化的园林,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乡土文化和田园风光,建立起以农业支撑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模式,使农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好地发挥。
园林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属性,它具有以下特征:(1)生产性:提供了绿色和特色农产品。(2)观赏性:通过观光农作物、花草树木和饲养动物等,获取丰富的感官享受。(3)娱乐性:依赖一些特色作物或养殖动物区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供欣赏和取乐。(4)参与性:游客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能够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感受到乐趣。游客们能参与的活动包括摘取农家果实、亲身体验农作物的耕种等,让游客们更深刻地了解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享受乡土带来的欢乐。此外,园林模式农业还提供住宿、度假、游乐等其它丰富的活动内容。(5)文化性:利用农业所涉及动植物的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设计丰富多彩的观光农业游览项目。例如,农业园林中的植物(尤其是稀有植物)、饲养的动物(稀有动物等)、配备的设施(水耕设施)以及传统农具展示,都极具特色的展示了农业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使得游客对农业文化知识了解得更深刻。(6)市场性:园林农业可以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其目标市场在城市。
二、园林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园林模式是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如今园林模式农业结合了农业和旅游业的优缺点,在农业经济中是以一种快速、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使得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得以打破,从而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农业向功能综合化转变与发展。
在传统模式的经营过程中,人们通常只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忽略了农业协调人与自然的功能,比如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等。而将园林模式的注入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之间有了交叉,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经营形式,丰富了的旅游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转变农村产业结构,使农业逐步趋向产业化。
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着农村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经济效益上不来等问题。此时,若发展园林模式,肯定会使得农村的其它相应产业得到发展,比如服务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筑行业等等,最终使得农村产业整体上得到大规模的变动。同时,园林模式还可以促进一些当地的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等的销售,特别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因此,园林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打造当地农业的特色产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3.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可以供给很多就业机会,减缓农村劳动力过剩以及其带来的很多问题。
由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每添加一个旅游业中的就业岗位,就可能有其它5个与之相关的就业岗位。而园林模式的开发所需要的除了开发项目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导游之外,还有文化、交通、服务等行业的携助,这就高效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使得园林模式农业强大的带动性得以展示。
4.发展园林模式农业能够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和传播。
园林模式农业发展强调的是生产性、科学性、商品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把农业生产、文化教育、高端技术融合于休闲旅游之中。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园林模式农业在选取和培育种子、改进栽培技术、存贮、运输等各个环节中,应该积极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增强自身的旅游吸引能力。同时,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定点授课,能够大范围地提升农村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养育出具备一定科技水平现代化农民。
5.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良,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历史久远、农村民俗风情文化丰富且独特的特征。随着现代农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园林模式农业中旅游者在游览、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和购买当地的特产。如此一来,旅游者得到休闲和精神享受,也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对现代化农业表面上的认识得到提高,对农村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因此,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旅游开发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格局,最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三、结论
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普遍表现为结合了旅游业与农业,使得农业经济效益范围扩大,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园林模式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开发方向,很大程度地发掘了现有的农村资源,从而开辟了一个新型农村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甚至美学观念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又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地发展前景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华芹.一种新型的园林模式——生态旅游农业[J].现代园林,2005(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