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理性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理性主义

篇1

关键词:一效;三主;三白;五步

教育改革是教育、知识、人才、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也已逐渐弥合,只是在曾经阻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旧矛盾逐渐得到解决的过程中,阻碍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新矛盾又逐渐出现(如导向性与主体性、主体性与效率性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些矛盾,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逐渐探索出一套以“一效、三主+三自、五步教学法”为特征的历史学科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将之命名为“一三五”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而在历史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际效果自感尚可,现将此模式介绍给同行,希望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所谓“一效”,即以课堂效率为中心,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作为评估本节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第一位。“一效”为“一三五”教学模式的中心。

所谓“三主”,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三主”为“一三五”教学模式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守,不可偏废。本原则要最优化地发挥教与学的整体功能,既要把“学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教为主导”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根本保障。

所谓“三自”,即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三自”为“一三五”教学模式的基础,也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所谓“五步”,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五步”是“一三五”教学法的操作模式,也是每节课教师课堂教学所必须实施的五个环节。

现将“五步教学法”具体阐释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本节课,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

第二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学习学案内容,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教师参与讨论,适时点拨。此环节也可结合研究性学习方式,凸现开放式教学的优点。

第三步: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让不同类型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通过问答、演讲、课本剧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此环节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委曲求全。

第四步: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尤其是要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更要增强学生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根据学案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典型习题的巩固性练习。

学生做完学案后上交,教师尽量全批全改,督促学生完成学案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三五”教学模式辅以学案教学,每节新授课或复习课应配有一个学案。教师要精心制作学案,课前发给同学们学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填空或者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个环节由学生自己思考与合作交流来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模式的形成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如果一味依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反倒会束缚教育科研的脚步,而且实际课堂教学能力也会裹足不前,因此,“一三五”主体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本着“采取诸法并用,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这是历史特级教师李国荣在《追求》一书中最初提出的教育教学方法,尽管此观点提出时新课程改革尚未开始,但其实用性与前瞻性即使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现笔者稍作丰富,与同行共勉:

以启发式的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

以生动化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体验式的阅读,加深学生的理解;

以图示化的板书,巩固学生的记忆;

以小组式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能力;

篇2

1.1工程观的基本概念

工程观是人们对工程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工程的价值、发展、文化,以及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工程观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历史观等。由于工程是人造系统,工程观影响,甚至直接支配人们的工程行为,对工程目标的设立、决策、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工程观又带有主观性,受人们的社会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影响,同时又有鲜明的利益相关性,受人们与工程利害关系的影响。

1.2建筑工程观的概念

将工程观概念应用于建筑工程,则建筑工程观就是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建筑工程的价值、发展、文化,以及建筑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态度。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建筑工程观有其特殊的内涵。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工程行为有重大影响的建筑工程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程价值观;2)建筑工程发展观;3)建筑工程文化观;4)建筑工程生态观;5)建筑工程社会观;6)建筑工程行为观。

2科学和理性的建筑工程观的内涵

2.1概述

科学和理性的建筑工程观就是将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落实在建筑工程观的各个方面。从总体上说,它应有如下特征:1)它应是建立在人们对工程、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科学认知基础上。它应是在工程实践中产生的,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能够指导工程实践,有助于获得工程的成功。2)它应反映工程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符合工程和工程管理科学。3)它要求人们处理工程问题要有长远眼光,不浮躁,有错必纠,不自私,有正常的思维和行为。4)它应是建立在人们对工程的理想、信念、使命感、历史和社会责任感之上的。

2.2建筑工程价值观

(1)对建筑工程价值的认知。工程产生于解决上层系统(如国家、地方、企业、部门)问题的期望,或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或为了实现上层系统的战略目标等,工程不能为建设而建设。建筑工程最主要的价值在于:1)通过提品和服务满足社会生活需求,或解决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2)通过工程建设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3)通过工程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4)通过工程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等。这是建筑工程科学和理性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为了拉动经济,显示经济繁荣、地方形象和政绩搞建筑工程。(2)对工程的“负价值”的认知。1)工程利弊同时存在,工程建设对自然、社会、历史的影响越来越大。近30年来,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花费掉了大量的投资,消耗掉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能源,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引发了大量的社会。2)过去人们认为通过“投资”即可获得工程价值(收入),所以关注“费用”,关注工程的“投入产出”,这是非常狭隘的。工程代价的范围更为广泛,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工程的投入。工程投入一般指工程寿命期中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土地、材料、能源、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②在工程寿命期中产生的负面产品,包括:在建设和运行中排放的废水、废弃物等;工程报废后的遗址或拆除时产生的污染等。③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的其它负面影响。如:破坏生态环境(如植被、水源、大气、生物多样性),使原自然生态状况不复存在;消耗大量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大型工程建设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如人口迁移,社会动荡;对历史文化和文物造成破坏,引起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失,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风俗习惯和习性等。3)科学和理性地对待工程代价。①工程代价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人们评价标准或认识能力的变化而变化。②工程代价伴随工程寿命期始终,有自身的规律性,有些影响甚至超出了工程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范围。③许多代价的影响是长期的、历史性的、社会性的、不可逆的。④在工程决策中应对代价做全面和深入地研究和客观评价。如果做假的研究,做盲目乐观的评价是掩耳盗铃式的弱智。在我国工程中,对工程代价研究和评价的缺陷导致我国目前工程理性思维的缺失,是我国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困境和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3建筑工程发展观

工程决策是基于解决社会问题或经济发展的现实的近期的需求,但建筑工程设计寿命常常是50年或100年,有深远的“历史性”影响。这是建筑工程自身的矛盾性。所以,决策者必须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把握未来发展,进行工程的规模、市场、技术标准定位,追求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的贡献,能够长期适应社会需求。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社会财富并不丰富,而目前有许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气候问题需要解决。对工程决策应该有理性思维,应非常慎重。对于社会问题、发展问题:能通过非工程建设手段解决的,最好不要建设工程;能少建就少建;能用旧的建筑工程,最好用旧的;能简单就简单,不要追求不必要的规模和奢华。对建筑工程技术在科学领域中地位要有理性认知。在100年前,建筑工程确实是科学的前沿,所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设帝国大厦就是科学技术发达的表现,是国力的象征,让美国炫耀了许多年。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人类已脚踏月球,建立宇宙空间站,航天器已经飞越太阳系。而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难度在相对降低,我们有能力做复杂的高难度的建筑工程。“世界第一”高楼、第一大跨度或长度桥梁、第一大坝,在技术层面上的实现已非难事,也不是什么国力的象征,没有什么值得荣耀的。所以,对建筑工程方案要有理性的心态,应以实现功能价值为目标,没有必要追求高难度的结构形式、怪异的建筑式样、奢华和宏大的建筑规模,不必追求建筑领域的“世界第一”。追求工程自身的健康长寿。由于工程自身的矛盾性,导致在寿命期中工程一直处于发展和变化中,要求工程不仅有耐久性、安全性、稳定性,而且要有可维护性、可扩展性、能低碳和低成本运行等。坚持科学发展观,应着眼于工程的全寿命期,摒弃短视的工程行为。

2.4建筑文化观

(1)对建筑文化特性的认知。1)建筑文化体现在建筑所具有的式样、艺术风格,所代表的艺术和文化特色。2)随着时间的流逝,通常建筑工程的功能价值将变小,而文化价值将增大。如长城早已经失去它的功能价值,但因为富有文化价值,而使它成为中国重要的古代建筑。3)由于建筑文化常常是由工程的建筑设计决定的。一个传承于世的经典建筑是它的建筑师的丰碑,是它所代表的文化的丰碑。对于经典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投资者、施工单位、供应单位会逐渐被“淹没”掉,而它的建筑设计师会与建筑一起扬名。如在纽约建造的中国式园林,不管是谁投资的、施工的,它永远叫“中国园林”。我国现在的许多标志性建筑,都由国外的建筑师设计,代表着国外的建筑文化。虽然是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了我们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建设的,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文化风格,在一百年或更长时间后——如果它们还能够存在的话,都不能作为我们这代人所做的反映我国文化的建筑,都很难使我们的后人夸耀于世界。4)过于怪异的建筑,带来的虚荣和表面的繁华,常常展现一个社会的病态,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恶劣的影响,会引导人们追求奢华,不珍惜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2)建筑的艺术风格是由人决定的(设计和选择的)。所以要建富有文化的工程,首先必须有“文化人”,要建有品位的工程,首先必须是有品位的人!工程参加者(投资者、建设者、管理者等)应有理性的建筑文化观。应努力坚持传统的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建筑文化。应戒除浮燥心理、低的美学和艺术品位、低的文学素养、急功近利的作风,不能只考虑近期需求、眼前利益、炒作和经济的满足等。

2.5建筑工程生态观

工程生态观涉及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工程自身的生态特性。由于人们的工程能力越来越强,工程需要大片土地,需要填河砍树、拆房移民、“堑山堙谷”,会“绝地脉”,山河改样,河流变色,动植物灭绝,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力就越大。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生态环境,则必然会被自然惩罚。在工程中要有健康的自然观,敬畏自然,追求工程与自然的和谐;工程建设应因地制宜,追求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应爱惜自然资源,追求节俭,珍惜财富;使工程建设和运行低能耗和低碳,尽可能使工程资源能够循环使用。应该认识到,工程是有生命的,具有生物特性。如工程与人相似,其“孕育期”(建设期)很短(一般3年),而其价值发挥期(寿命期)很长(一般50~100年)。在生物界,胎儿的孕育和婴儿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性,通常“早产儿”是很难健康成长的,也不可能长寿的。工程有同样的规律性。最近几十年,我国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都存在非理性地压缩工期的情况,这些工程都是“早产儿”,工程的许多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短命问题、高能耗问题都与此有关,或者根源在此。所以,要尊重工程自身的客观规律性,遵循科学的建设程序,应按照工程规模设立科学和理性的决策时间、设计时间、施工准备时间和施工时间的指标。以保证能够正确决策、精心地设计和计划、精细地施工,这是保证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应该将自己参与建造的工程当成自己的孩子,付出应有的辛劳,精心呵护,使它健康成长,努力使它传承于世;应尊重和敬畏前人和他人的建筑,不应该随便拆除建筑。

2.6建筑工程社会观

建筑工程与社会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工程建设过程中充满社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工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工程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国家、地区、城市)、投资者、业主、承包商(包括分包商和农民工)、用户、工程周边社区居民、原土地上的居民(被拆迁者)、其他社会团体等。他们之间的关系几乎反映了工程与社会关系的所有方面。工程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如被拆迁者与投资者之间,承包商与业主之间,产品用户与投资者之间,政府和投资者之间等。这种利益冲突是现代工程的难点,不仅仅影响工程的投资和进度方面的计划和控制,而且影响工程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如近几十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农民工问题、拆迁户问题不仅影响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形象,而且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形象。科学和理性的工程观是要追求和谐的工程。在工程中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使各方面满意。通过利益的平衡和组织的协调、沟通促进社会的和谐。

2.7建筑工程行为观

工程观应包括对人们自己工程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1)应认识到,建筑工程是“历史性”和“人命关天”的工作,应勤勉、认真细致、务实和慎重地工作。(2)在处理工程事务时应尊重科学,尊重工程自身的规律性。(3)在工程过程中,应恪守职业道德,应有良知、理性,诚实信用,不能贪婪,不能通过工程为自己获得或企图获得额外财富。(4)在工程中应有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有平等的观念,有公平心和公正心等。

3结束语

篇3

关键词:人力;人力资源;以认为本;会计假设

一、人力资源化的非科学性分析

顾名思义,“人力资源”者人力构成的资源也。要正确判断人力是否为资源,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人力与资源在属性上的差别。资源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属性:①有用性。有用性是资源作为资源的第一个条件,几乎就是资源的同意语。②有限性。如果有用物可以(哪怕是相对可以)无限取得,则不必视为资源。③有货性。资源的存在必须是真实的、现实的、既有的。想象的、推论的、许诺的东西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不是资源。④有主性。人力无法左右、控制或者至少接近于控制的仍然不能够成为资源,充其量只能够算做潜在的资源。美国人作为人类率先实现了登陆月球的梦想,以美国不惜牺牲自己大量士兵的生命,对蕴藏石油资源的中东国家大打出手,而没有宣布对月球的所有权,相信美国无法控制月球才是最根本的原因。⑤有价性。资源常常用来交换、交易。因此,资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必须具有公认的相对统一的价格。这个相对统一价格也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对于物的资源地位的货币量化的认定。是物的有用性、有限性、有货性、有主性的综合反映。无法论价的东西不在资源之列。

在严肃的经济学意义上,今天的人力似乎是有限的。表现为人口存量明显有限;个体的能力也不能做无限假设。换言之,在物质资源供给量一定的前提下,今天的社会在单位时间里产出GDP的规模被限定了。但是,同样的物质资源供给量前提下,明天的单位时间GDP产生规模能够限定吗?人力包含了关于创造的全部可能性,任何可能的明天都蕴涵在今天的人力之中。人力是无限的,人力通过劳动行为的实施才能够将他的创造财富的能力表现出来,不然仅仅只是一种创造的可能性,而不是现成的、既有的东西。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昨天的人力已经释放的结果,今天的人力要等到明天才可以释放并得到检验。这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资源风马牛不相及。把仅仅是可能的东西当成资源,拿可能性去交易和投资,无疑于开空头支票。

如果把人力直接理解为劳动力或员工,那么作为人的劳动力或员工除了他自己,没有人或组织(如企业)能够成为他的主人。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人作为宾格的人,被人所拥有,只有在奴隶社会。但是,人的内心世界相信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被别人,更不用说被企业所拥有。伊索是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也是一个奴隶。这意味着,他的主人对他拥有生杀权,也拥有对他的身体的使用处置权,但没有人可以拥有支配其创作出享誉世界的寓言作品的思想。如果把人力理解为人的能力,那么人力是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不是人力的主人,人与人力的关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不是物主和物的关系。人更不可能像对待资源物那样对人力进行交换、交易。如果人力是资源,那么这种资源的拥有者势必可以依据其自身的意愿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但是,人口买卖是犯法的行为。而作为人的组成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能力同样也无法进行交易。即使我们天真地认为,能力可以用来交易,那么能力交易的价格是什么?工资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本,既不是能力的体现,也不是这种能力已经实现的成果的体现,马克思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一些人力资源会计学者主张用一个人未来的可能的收入的现值衡量人力的价值。不过至少有三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其一、人的收入能否预测?成语说得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的收入怎么可能预测?!其二、收入并不是野地里的荒草,时间一到,自己就长出来。收入的取得,尚须付出时间的、体力的、脑力的代价。在没有付出这些之前的现时点,付出等于零,收入亦为零。其三、人在存活期间,可能通过付出取得收入,也可能终生分文不得,但人生是逃避不了消费的,人力的价值理应扣除这个部分。即便是人未来的收入和付出都可以相当精确地假设,而个人的这部分消费如何预测?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员工还是员工的能力都不具有资源的特点,人力不是资源。

二、中外在人力资源语义上的微妙差别

1.英文human resource的出处。最早将human 和resource组合到一起的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尤里奇已100多篇,著作十余本。有趣的是,除了他后来所著的《人力资源冠军》,在以尤里奇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学者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著作中, 并没有展开对于作为名词的人力资源是什么概念的解释、定义。

2.中国学者的定义。中国学者将英文Human Resource望文生义地翻译成人力资源。在定义人力资源时,又形成两个基本的派别。主要区别在于一派将人定义为资源;另一派则将人的能力定义为资源。

(1)人派。这一派的代表人是大连理工大学的余凯成教授。余老师对人力资源的定义是:广义地说,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狭义上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2)能力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德教授,在其所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书的第一页上中,这样定义到:“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3)回避派。如果说还有一个派别的话,就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郑海航教授,在他与吴冬梅教授主编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实务•案例》一书中所做的那样,回避定义什么是人力资源的问题,却想当然地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源避而不谈。

3.戴维•尤里奇的真实意思

作为始作俑者,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教授究竟赋予了Human Resource什么样的含义。其实,尤里奇最初提出人力资源,与其说是要把员工或员工的能力重新定义为资源,不如说要重新定义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他主张人力资源部不能仅仅是行政支持部门,还应该是企业的策略伙伴、变革先锋、专业日常管理部门和员工的主心骨。而以往的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的概念不足以表达概括这项工作高于企业生产、营销、财务等工作的丰富的战略性内涵。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教授正式定义什么是他所谓之(企业)人力资源,则是在他较晚撰写《人力资源冠军》(Human Resource Champions )(哈佛大学商学院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这部书时,在书中首次用一个算式说明了问题。公式如下: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显然,这只是一个示意性的公式。但是,公式已经很明确地发出这样的信息:人力资源≠能力水平。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学者把人力资源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定义为人的能力和人本身都没有尊重最初提出人力资源的人的本意,是捕风捉影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善意地将这种做法理解为,在当今资源日益匮乏、紧张的年代,中国学者欲以资源化人力来表达对人力的高度重视呢?我以为这种做法是办不到的。

三、挑战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化

人力资源的概念不论如何去定义毕竟形成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之中。资本的天性是追逐增殖,惟利是图。站在资本的所有者或其人的角度,把一切有助于实现资本增殖的东西视为资源本无可厚非,因为资本增殖的源泉在人力,所以,把人力视为资源也是资本所有者的心愿和本能。但是,学者毕竟不是资本拥有者的代言人,站在学者的位置,从社会公正的视角出发,我们不该资云亦云。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及人力与资源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同范畴,称人或人力为人力资源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忠实于始作俑者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教授对人力资源的正宗定义。第二,将人或人力拟物化为资源的做法蔑视人的尊严,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潮和党的治国理念相背离,与企业管理的正确观念相背离。第三,既然人力资源一语的真实含义容易被误解,建议不再使用人力资源这个术语,不管它的使用在国内国际已经是如何巍然成风。对于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教授所定义的人力资源,翻译成“人力贡献”或“人力输出”更准确。第四,人力资源管理一语也应当回归为人事管理。对于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应当表现在文字上作游戏。况且,在人力资源一语被误解的情况下,谈人力资源管理,就意味着管理人、管理员工。管理一词具有强烈的俯视的盛气凌人的味道,是资本所有者和人不能够平等对待员工的心态的别样体现。管理的对象应当是:在组织内,以双方共赢为目标的,与员工进行平等合作的各项事务即人事,不是人。因此,用“人事管理”一语概括这项战略性管理工作仍然不失其恰当性。第五,基于同样的理由,建议国家、政府面对管理宏观经济活动,制定政策、法规时,也应当考虑避免使用人力资源这样的术语,从国家的高度表率地体现对全体国民人性化尊重关怀。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贤,高伟富.人力资源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24-28.

[2]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3.

[3]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3-8.

[4]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2.

[5]于桂兰,魏海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6.

[6]郑海航,吴冬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2-13.

[7] [美]劳埃德•拜厄斯(Lloydl.Byars),莱斯理• 鲁(Lesliew.Rue)著.李业昆等译.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aement)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 [美]杰弗里A• 梅洛(Jeffrey A.Mello)著.吴雯芳等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aement)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病理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51―02

《病理学》是一门概念多、内容抽象的形态学课程,也是基础医学各学科中最难学的学科之一。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为确保课程教学目标达标,以“够用、实用、有用”为原则,以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学好病理学为基础,充分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拓宽教学空间,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长期以来,由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统治教学讲台,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丝毫不能改变。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在讲台上虽然讲得丝丝入扣,但目中无人,忽视了“人”的存在,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虽然教学结构紧凑,样样俱全,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参与。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违背了“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教学互动,知识自构,情感体验,乐学、创新”的素质教育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标志着教育改革由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改革,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革命。因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迫在眉睫。

2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的是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内容,重视的是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结果。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乐学,自我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它的基本特征是:

2.1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创建一种生动、活跃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精神,挖掘他们的潜能;其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需要选择学习,体现了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2 体现教学的多维互动

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现在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媒体的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体现主体与客体、认知与情感、教与学、内部思维与外部活动的双向转化、多维互动;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的多维互动的过程。

2.3 强调情感体验乐学

创新教育是注重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感悟、领悟、体验学习中获得新知,滋生学习的活力与灵性,进而达到情感和认知的统一,是培养“躯体、心理、智能、情感、精神”融为一体的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呼唤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在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有美的享受,情感的共鸣。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特征强调情感体验乐学。这样教师由“要我教”变“我要教”: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学会”变“会学”。师生之间共同创造一个愉快求学、奋发上进的学习心理氛围。使师生之间能够分享经验和知识,能够彼此交流情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3 有效性教学策略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活动。教学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教与学有机结合的双边活动,作为课堂教学这块传播知识的主阵地,如何实现教学环节的最佳控制,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病理学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真实状态的存在,体会到课堂教学魅力之所在。

3.1 加强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偶然或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注视过程,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调整课堂管理措施,实现有效性管理的前提。课堂观察的内容多,范围广。笔者主要对学生的听课情绪进行观察,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的情绪。如讲课时观察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有分心现象时,列举一些实际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病理的微观结构放大,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听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2 注重情感对流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了愉快的情感,就会满怀激情去渴求知识,甚至创造奇迹。课堂情感对流就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反应,能及时选择恰当的处理办法,更好地控制和改进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既有“情感对流”又有“知识对流”,“知识对流”,通过“情感对流”来实现。因此,积极创建课堂教学“情感对流”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教学氛围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又一策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唤起了学生的一片爱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3 把握课堂节奏

课堂节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传播的张弛、快慢及其他有规律的变化。适当的课堂节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自始至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学生感到获得知识是满足求知欲的一种快乐,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艰苦劳动。要保持良好的课堂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活”字,通过对全班同学进行“察言观色”,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设疑、诱导、点拨组织学生多向交流、多维互动。既能激发“”,也能留下“悬念”,既能“山重水复”中又“一村”之感,也有开凿水渠接纳百川之效。把握课堂节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4 病案教学

病案教学具有直观性和较强的实用性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病案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过程,经过学生对该病案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使抽象的理论变为感性认识,再用感性认识去验证理论知识,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同时,病案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情感。通过情感的体验和陶冶,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如联系实际,列举肺结核造成肺组织干酪样坏死,风湿性心脏病伴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展示不同肿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学生直接观察其形态、硬度、数目,“耳闻目睹”后,印象深刻。

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图式;科学教学;概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1

科学概念是科学现象、过程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思维形式,是科学学习和科学思维的基本单位,是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形成科学的概念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概念不是按照感觉知觉表象概念而建立起来的,而是根据下图中的结构(2)产生的。

因此,科学概念并不是由科学知觉、科学表象产生的,而是由学生的观察活动建构起来的认识图式产生的。一般情况下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认知经历阶段

这个阶段的活动是让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其次,要求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的物理含义,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例如,理解自然科学术语的含义,了解科学概念的引入、原因和方式。再次,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一阶段,通常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1. 动机激发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激发动机是通过教师创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意向心理处于活跃状态。如在教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可以这样安排,分别播放小溪的流淌声、鸟儿的叫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那么,大家能否借助手头现有的一些物品发出声音吗?于是学生异常踊跃,纷纷借助物品发出声音。通过学生听声音、动手发出声音,然后引入,大家想知道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吗?把学生的积极思维意向领入新课的探索之中。

2. 全面感知

既然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概念时,就要让他们全面感知,做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充分准备。又以《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为例,可以这样安排,每桌同学中,一位拉长橡皮筋,一位试着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并观察橡皮筋发声时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音叉发声时的特点。在通过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和不发声的音叉的情况的比较,来验证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3. 科学思维

输入大脑的信息要想储存下来,必须经过登记、分类,必须将旧信息加以调整,组成新的认知结构,以便进行检索。因此,要在学生已有正确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思维,即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想象等方法,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排除那些非本质的东西。

二、巩固完善阶段

学生一般只重视概念的定义,但定义往往是仅从某个主要方面来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除此之外,概念还有其他侧面的表现。所以只有掌握了概念的各个侧面,对概念的认识才比较完善,才可能对概念灵活运用,而这个完善过程必须在运用概念去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去完成。

用来完善和巩固对概念认识的科学问题,要典型和灵活。

1. 典型

所谓典型就是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考查。如在教学了种群的概念后,可以引入以下题目。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 在一起饲养的马、骡和驴

B. 一块水稻田里的全部青蛙和蝌蚪

C. 生活在一个池塘里的鱼

D. 人体内的全部细菌

如果学生掌握了“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为一个种群”这个概念的本质,那么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 灵活

所谓灵活,就是从概念的各个侧面提出问题进行考查。例如对于沸腾的概念的教学,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个杯子放在开水锅中,使杯底不触及锅底,当锅中的水继续用火加热时,问杯子里的水能否沸腾。学生由于对沸腾概念没有完全掌握,往往错误的认为只要不断用火烧,杯子中的水肯定是要沸腾的。这样的回答就暴露了学生对沸腾概念还掌握得不确切、不完善。

三、深化扩展阶段

在科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如在教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中,学习了声音能在空气、固体、液体中传播的概念和声速的概念后,可创设如下情境:一根空心钢管,甲在一端敲一下,乙在另一端能听到几个声音?如果铁管中灌满水,又可听到几个声音?

篇6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研究型教学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研究型教学是与创新性教育相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1]。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2]。教学过程则是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交流会话等环境要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到研究型教学实践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具有以下的特点:工程实践性强;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传感器和测试技术本身发展迅速。结合课程特点,深入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实践。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后来又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诺等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而形成较完整的理论,它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间的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逐渐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2]。

1.1 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2]。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人内心的,而是在与外部作用的过程中在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3]。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出现新的假设。另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1.2 学习观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构建并生成意义的过程[4]。学习者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自己知识,为“理解而学习”是建构性学习的核心目标。学习者通过构建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记住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5]。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受到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形成双向互动关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积极构建知识。学习活动要发生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学习活动发生后,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研究型教学实践

2.1 设计课程教学流程,规范课程教学六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情境”“协作”以及“知识主动建构”,基于该理论指导,根据“科学引领工程、工程引入教堂、教员在研究中教、学员在实践中学”的教学理念,以“知识、素质、能力综合培养”为课程目标,设计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规范了课程的讲授、教材、作业、讨论、实践训练、考核等课程教学六大要素,使每个环节都有实施依据和具体实施方法。

2.2 采取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解决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学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的问题。突出专业基础教学的综合性、系统性,体现现代仪器及测试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联和完整性。

“点”指以课程教学六大要素为单元,课程重点讲授核心知识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内容宽而新,以仪器学科的应用为大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传感器基本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线”指以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科研训练体系为三条主线,探索研究型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理论型课程教学单元构成,强调对传感器基本原理的掌握;实践课程体系由基础型、综合与研究型实验构成,强调通过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开放研究实验的锻炼,培养创新意识;科研训练体系由课程设计、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等构成,锻炼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面”指以教学科研结合型的教师队伍和学科的整体实力来铰链点与线,建设立体化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注重先进性和科学性,将最新军事应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训练,接触科学前沿。同时让学生接受教师研究和教学文化的熏陶及严谨的学术作风的浸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同时对教学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实施“从单元构建系统,从系统细化到单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贯穿传感器原理、结构及应用这一主线,设计了一套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进程,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不同,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方法不同,对不同传感器的特点,具体的教学手段也不同。

2.3.1 按不同课程内容实施不同教学模式

该课程内容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典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以及典型参量的测试。在学期开始的基础理论部分,采取“以兴趣为核心”的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和亲身感知的事件中由实践到理论、从工程实际到科学理论认识传感器;再分门别类讲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采取“以问题为核心”的方式,从科学到工程,引导学生对传感器工作原理进行探究,根据工程需要对科学问题进行提炼;课程后期,典型参量测试部分,采取“以案例或课题为核心”的方式,从科学到工程,从单元构建系统,进行设计学习。教学进程表和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2.3.2 针对不同传感器设计不同的教学手段

不同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如电感式传感器部分,差动变压器灵敏度特性是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是“先做实验,主动探究”。先讲授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而对特性部分不予讲解,接着布置实验内容,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电压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时灵敏度不变”这一规律。学生在自问为什么时,会主动根据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公式作进一步推导。压电式传感器的教学思路是“搭建支架,分析比较”。两种典型的压电材料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由于其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性,所以两种压电式传感器在稳定性、灵敏度、价格和抗干扰性方面有很大区别,学生只要掌握了压电材料的基本特性,即可自己分析得出两种压电传感器的特性。如计量光栅,教学思路是“创造情境,丝丝入扣”,包括以下几步:(1)以学生熟悉的测量转速光电传感器为例,提出是否可以用光电传感器来测量位移。(2)大家分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把光电传感器中的开孔圆盘拉直变成开槽板,并拿出事先准备的一张均匀刻槽的纸,现场演示了学生的思想—这是光栅的雏形。(3)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即测量的精度、实际系统中光电接收元件的安装等问题。(4)讨论并改进方案。学生的方案提高精度可以通过减小槽的距离,进一步让学生分析这种思路的技术可行性和难点。于是引出用2块光栅交叠,并请大家伸出双手演示著名的“莫尔条纹效应”。至此,学生已经基本明白了光栅数字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基本原理。(5)配合演示动画,让大家分析光栅的特点。

2.4 多元化、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该课程涉及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对测试系统的设计,评估学生的能力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教学评价系统遵循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研究学习过程的知识获取(如传感器原理)、探索研究(如测试技术应用与最新发展)、思维创新(如测试系统设计)等要素为评价因子,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考核重点从获取知识量向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转移,形成多元化、全过程“合格+拔尖”的综合评价系统。最后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卷面成绩、课程设计综合评估。作业包括课本习题/调研报告、资源检索等,作业可以通过网络提交。第一次课的作业是请学生跟踪调研新型传感器、测试技术或测试系统发展动态,后续的课堂中,适当安排些调研比较充分的学生做汇报、研讨,教师再进行点评。课程中期布置了课程设计、自行车测速系统的设计,不限传感器类型。每个小组上交传感器设计说明书,并根据条件实现传感器部分或全部环节的制作。各小组代表发言,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小组成员可随时补充,其他组学生可随时提问,对相互间的不同观点可据理力争,甚至驳斥。最后,教师再逐一点评,和学生一起评价出最佳设计奖。这种研讨课的教学效果超过了预期设想。每组选用了不同的传感器进行测速,设计方案五花八门,并从传感器选型、电源、安装、成本、误差分析、实用性等方面全面分析,考查学生全面掌握课程核心知识点的情况以及分工、合作、沟通的能力。

3 结束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型教学,迎合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的学生人数激增,并且作品质量有很大提升。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生搬硬套,如何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迅速发展、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的情况下,探索更科学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需继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文成.研究型本科教学探析:衍进、内涵、措施[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4-68.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6-80.

[3]王晓鑫.试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心理学取向: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1):35-36.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27

新时期为了更好的展开课堂教学,要求各学科教师能够积极的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要积极的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虽然目前有助于高中物理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然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本文就有助于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论述。

一、提升教师教学的艺术性

在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环节就是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的艺术性。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艺术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教学艺术性的教师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提升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艺术性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一定的角度提升自身教学的艺术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等,都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二、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为知识的获得者,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并没有引起重视。高中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点较多,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本人认为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在物理知识点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的采取激励教学法。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好的表现及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使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多获取知识点的快乐,进而进行物理知识点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物理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将更多有效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三、通过实验进一步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有助于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越来越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切实的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措施引起重视。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挥实验的作用。

物理虽然是一门研究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的学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要进行难度更大的物理知识点学习,这些知识点不仅较为深奥,而且较为抽象,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口头语言的描述,那么,势必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反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与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将一些知识点有效的呈现给学生,自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理解知识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具体的实验结合起来,既能够达到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目的,又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轻松,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兴趣也有很大帮助。

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对于物理这门自然学科的学习而言,学生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思考,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知识c,这就启发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有些教师谈及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就犯了难,认为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会耗费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师正常的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实际上教师的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随着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就不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思考负担。

当然,并不是物理教师有了较强的将引导学生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意识,就能够达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真正把握该如何将学生的思考与授课结合起来,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点,通过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自然整个课堂教学也变得更加高效。

五、提升教师知识点讲解的系统性

学好一门学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同理,学生作为知识点的获取者,自然也在自身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授课方法与技巧,其中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知识点讲解的系统性,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篇8

【关键词】 物理 探究性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10-02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中物理新大纲从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提出知识、方法和能力、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探究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能动的方式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故笔者认为探究教学模式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最好的途径。探究教学模式分课堂探究模式和课外学生自主研究性学种模式。

其中课堂探究教与学的模式是目前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本文试图根据笔者观察到的教学实际结合笔者本人多年的探究教学实践及课堂探究教学的具体内涵及特点,仅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四个误区提出自己的反思。

误区之一:“只要探究,不要接受”如果理想化地理解探究,很可能会认为只有包含上述全部五个基本特征、且每一类学生的活动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才能称得上是探究学习。导致有些老师在组织物理教学的时候,总是试图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

如上所述,学生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必要追求探究的面面俱到,再说探究学习强调的是课堂中有没有探究的要素,而不在乎探究的完整性,也没有必要事事都由学生亲身经历。比如“问题的提出”这一要素,也不是强调这个问题一定得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提出。在前面提到的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0年组织编写出版的科学探究专著中指出,教师在活动中起组织作用的程度和学生自主设计进行探究的程度可以各有不同。例如,在一些探究中问题要直接来源于学生,还有一些探究,则可以是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展开研究。也就是说,即使在问题由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完全给出的情况下,只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科学性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生的学习仍然可以组织成具有高度探究性的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关于《超重和失重》的教学,有的老师是这样展开的――讨论:乘电梯的感受。

看录像:在电梯中,人站在体重计上,展示电梯运动时,体重计的示数变化。

演示:手提测力计,测力计下挂钩码,测力计上下运动,示数在变化

小结:加速运动时,示数有变化

什么道理?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

分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定量关系式

讨论:各种情况下,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和物体重量的关系――超重和失重

讨论: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航天技术中的超重和失重

演示+看录象:漏水的瓶子,当它自由下落时不再漏水

练习:解题计算

张大昌老师在“人教网上”发表《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一文时,就对于这个看似非常平常的课例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并特别申明一点――在这课教学中,没有必要让学生走进电梯,实际测量!其实,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是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实验的,象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原子内部的结构的发现、量子理论的建立等等,只要教师精心地组织材料(物理事实)呈现给学生,并以配合适当的提问,对学生来说,也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探究过程。

误区之二:“只要探究,不要接受”

目前在有些老教师的心目中,接受学习满堂灌仍然是最好的模式,其他的都是“别出心裁,玩花样。”而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心目中,探究教学是唯一的最好的模式,舍此其余一概不能用,也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教学只能在高一、高二进行,高三绝不行”,也有的认为“探究教学只能在创新班(尖子生)进行,普通班(成绩较差)绝不行”等等论断。

实际上是将探究教学与接受教学,探究教学与其它现代教学模式对立起来,这样危害是很大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而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学生要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而这个过程便有学生的能动作用,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探究的因素或体现出一定的探究性,所以台湾学者欧阳钟仁在所著的5科学教育概念6中,干脆把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列为探究教学模式之一。奥苏伯尔的研究表明,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学习,从接受学习到完全的探究学习,还存在着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学习,而实际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式的,而不是突发式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它的开展有一种从“扶”到“放”的过程,因此,只强调两者的对立面而忽视二者的联系,是一种违反教育实际的静止的探究学习观,承认在理论上有区别,在实践中相联系,尽量从接受学习中挖掘探究的因素,尽量去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究,才是辨证的探究教学观。高一、高二需要探究,高三也需要探究;程度好的学生需要探究,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也需要探究。

误区之三:“探究结论是唯一的,只能对,不能错。”

随着“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收集数据”这一循环的完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假设”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然,不同的学生数学基础不同,用数学知识(表格、比值、图像、函数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更是天壤之别,所以这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很顺利的得出结论,如欧姆定律中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用图像来处理,将学生得出的数据代入计算机一处理自动生成一过原点的直线,或学生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一过原点的直线,这时教师好像舒了一口气,大事完结,假设得到验证。其实不然,不能这么快就得出来。实际上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碰到许多障碍,迫切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是引导学生探究的极好时机,克服障碍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不能轻易放过。教师可用问题引起探究。如:纯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什么要画成一条直线?为什么有些点可不在图线上?为什么画图线的过程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图线不过原点又有什么物理意义?等等,教师要用学生的实验数据而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数据与学生一起多处理几组,比较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规律。这个探究过程不能轻易放过。另一种可能是学生处理得出的结论跟教师事先设计的书中现成的结论大相径庭,然后用误差两字一言以蔽之,硬将学生处理的结论扳到既定的结论上来,也不管学生的感受,或者干脆舍开学生的结果。拿出理想化的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数据去处理,得出理想化的与书中相符的结论。然后带领学生背结论,记公式,那就更不可取了。

误区之四: 不要将探究“神”化这里所说的把探究“神”化,指的是有些老师把探究的地位看得过高,认为学习物理就是学习探究的过程,探究是万能和“至高无上”的“神”,有了探究就有了一切,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一些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把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的近乎“完美”,但探究得到的结论,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或者由于课堂时间的制约,导致探究只有过程没有结果,探究到哪里就停在哪里,更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与探究结论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必要训练。这种把传统教学的“重结论,轻过程”推向另一极端――“重过程,轻结论”,尤其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中更是屡见不鲜。

其实,任何探究活动都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在一定的概念原理指导下,观察现象,形成问题,进行思考推理,使科学理论(探究结果)在探究中步步逼近真理。

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力的图示都不会画,怎么能够去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学生连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哪些特征都不知道,又怎么去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呢?在物理学习中,每一次的探究结果往往都是下一次探究的基础,环环相扣,逐渐形成学生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策略体系。

探究性教学只不过是一种回归儿童和科学发展本性的教育追求,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没理由神化探究活动,也没有必要去纠缠一堂课是否完整地经历了探究的几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学生是否达到了自主探究的程度,也没有意义去追求学生在程序上、形式上重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关键是活动的质量。例如:α粒子散射实验我们可以侧重于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得出结论。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应让学生

在电路设计上下工夫,如给定安培表、伏特表如何设计电路,给定两块安培表如何设计电路等等。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并不是一种程序化设计,而应当挖掘实验本身具有探究意义的因素.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当然,自由式的探究实验教学缺乏教师的设计与调控,会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无从下手.也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研究性学习指南》教育部文件.

篇9

【关键词】 理性主义;内在一致性;微观产权制度

一、引言

理性主义历来是经济学家的信条,现代经济学的前提――“经济人”假设正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一个普遍的共识: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开始,一百多年的现代经济学发展大致可以看作“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运动”。尽管如此,从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为经济学理性主义开宗明义开始,理性主义就在不断的批评和指责中修正及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学界对理性主义的负面认识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微观产权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正义问题凸显。本文认为,以理性主义为前提,对国有企业监管机制进行市场化创新,对我国微观产权制度正义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二、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提出及发展:从A・斯密问题到“内在一致性”构想

(一)古典经济学对理性主义的阐释

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斯密指出自利性的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行为唯一的被自私性引导。基于A・斯密问题,他将自利性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同时,也承认包括法律、政治、社会道德及文化在内的苏格兰经济发展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确实,他们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那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斯密用著名的“无形的手”解释了个体利益向集体利益的转化方式。

(二)新古典经济学对理性主义的定义

在新古典的理论体系中,理性成为了最大化价值的代言词。马歇尔认为:个体对最大幸福的追求,或等价于追去最小痛苦,导致形式逻辑上的“最大化原则”。如其在1902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的序言中所说,决定这种最大化行为的基本力量是经济的、宗教的。此后,萨缪尔森认为宗教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用效用函数的参数来衡量,至此新古典确立了建立在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权衡估计基础上的成本――收益核算法,用以对“经济人”实现经济目标的多种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在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一致性问题上,新古典经济学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帕累托将瓦尔拉斯在交换领域的一般均衡理论发展到生产上,同时用帕累托最优来检验这个均衡是否是最优的。最终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中证明了均衡及帕累托最优的存在性。

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家将“经济人”假设定义为:在理想情形下,人们具有完全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那些能比其他行为更好的满足其偏好的行为。在此基础上,经济学理性的涵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的自利性假设;最大化原则;最后每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

(三)建立在批判基础上理性主义内涵的扩展

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理论的可证伪性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依据和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现实的不断发展,新古典经济学对理性涵义的解释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判。新古典不能接受斯密对人性所持的双重态度:作为一种理论演化的结果,“利己性”和“利他性”分别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同时,由于理论要求以最少的公理解释最多的现象,故放弃人的“利他性”假设是经济学必须走的一步。在批评者看来,“利己性”假设没有办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利他动机和行为。这一批评促使狭义的“经济人”走向广义的“经济人”,即认为“相对的利他主义”也可以归结为利己动机:没有理性的盲目利他不仅不会增加接受者的福利还会给双方带来负效应,从而拓展了理性主义的内涵。

西蒙和莱宾斯先后对新古典经济学理性涵义中的最大化原则进行了批判。赫伯特・西蒙认为: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约束下,完全理性是不现实的。在有限的理性下,追求令人满意的利润比追求最大利润更接近现实。莱宾斯坦基于对现实的观察,如多数企业的生产从结果上看并不是利润最大化的,认为人的行为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都不是最大化的,并提出了著名的“X效率理论”。无论是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还是莱宾斯坦的批判,只是说明了“经济人”是在现实条件的客观约束下做出的最佳选择,换言之,最大化可以被表述为在一组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

(四)博弈论改写经济学及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困境

从20世纪80年代,博弈论改写经济学以来,理性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学理性主义中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辩护”,即贝克尔提出的“王朝效用函数”,在博弈论问题的分析中遇到了麻烦。在纳什的“囚徒困境”模型中,博弈方最后选择的均衡策略不仅没有实现整个群体利益的最大化,针对每个博弈方来说也没有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基于“利己性”假设的理,并没有实现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有效转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无限推理达到极限状态得模式显然这是人类的理性所无法完成的。贝克尔关于人的理性只需计算无限遥远的将来的成本及收益的论点显然是不可行的。此外,博弈论的研究定位于从条件和约束的角度排除不现实的均衡点,从而建立更符合实际的均衡,贝克尔“被观察到的就是理性的”观点无疑是取消了博弈论的基本研究目的。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辩护”在经济学理性主义运动的博弈论阶段完全无效。针对这一困境,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汪丁丁根据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及“交往伦理”的思路,提出基于对过去实现的均衡和其他博弈方对均衡的阐释的“知识”上,制定博弈策略。这实际上是主张放弃价值最大化的理性,同时引入一种“作为内在一致性的理性”,并将其归入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最后阶段。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是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造成。

本文认为:走出经济学理性主义困境的方法从本质上说就是对古典经济学中理性主义解释的一种回归。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博弈论阶段,理性主义在批判中不断修复完善,有限理性补充了完全理性,极大化原则完善了最大化假设,伦理、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历史等因素也逐渐被纳入理性主义的分析框架。理性主义从A?斯密问题出发,到“内在一致性”构想的回归,更彰显了理性主义在整个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理性主义与我国微观产权制度创新

从表面上来看,理性主义倡导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和国有企业产权公有的性质相矛盾的。如何通过有力的引导机制使个人理性沿着希望的轨迹实现和集体理性的统一显得至关重要。纠正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偏差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具体来说是对国有企业建立内外呼应的管理制度。对内应加强企业内部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在实行同级监督的同时重点关注对企业领导核心的舆论监督和企业中高层决策的公开化处理。对外应进一步完善法律层面上的监督,也不能忽视媒体、群众等力量在微观产权制度改革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汪丁丁.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及其现代危机[J].经济研究.1997(1)

篇10

关键词:管理思想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东方思维

管理学只是近一二百年才出现的名词,而人类的管理实践却几乎同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一般认为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现代管理学的诞生,但是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办法给管理和管理学一个可以广泛接受的定义,对管理思想的研究也还局限于管理学自身,没有从社会和历史甚至哲学的角度,也没有从一个更广阔的层面来研究西方的管理思想。从现实的角度看,一方面现代的各种管理方法、理论和思想层出不穷,管理学空前“繁荣”,另一方面管理上和社会上各种问题越来越多,而一贯的解决方法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越来越没有效,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方管理思想失去哲学基础支撑,不能进行思想和理论创新。本文试着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西方的管理思想,通过对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哲学基础进行挖掘,得出东方思维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借鉴意义。

西方管理思想演化的哲学逻辑

管理思想的演化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整个社会的思潮对具有历史性的管理思想影响巨大。而一个社会思潮的形成在于人们的实践和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天才思维。归根到底,管理思想历史演化的背后是其深刻的哲学渊源,掌握了管理思想发展的哲学路线,就能把握管理思想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学者提供指导。

(一)西方管理思想演化的哲学逻辑

从哲学角度看,西方管理思想的哲学线索有两条,即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和思想的主流。按照一般的理解,理性与迷信愚昧相对立,理性主义泛指健全的理智和思想,具有逻辑化、系统化、规范化等根本特点的思想或倾向。近现代的西方理性主义开始于文艺复兴,理性取代上帝成为时代变换的最主要标志。中世纪的人相信神的启示至高无上,而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人渐渐相信人的理性才是至高无上的。理性主义从古希腊的自然理性开始,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后来发展到经验理性,企图用经验来界定理性的范围,把理性的内涵封闭在经验的范围之内;再后来发展到天赋理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理性主义变为科学理性,认为科学就是真理;后来发展到机械理性、工具理性和数学理性,认为只有那些能用数学和几何学准确推导的才是科学和真理。理性主义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它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性质,还原论对应的是分析的研究方法。

沿着理性路线的管理学理论和思想的特点是以“工作”为中心,遵循理性的逻辑和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强调理性的决策、定量化、标准化的管理、稳定有序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隶属关系、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采用金钱刺激和纪律控制等。理性路线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有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等。二战后,运筹学的成功,加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管理提供了深厚的科学方法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这时相继出现的数理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都从某种意义上表现出对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强化,同时对人性的关注相对忽略。其中尤以管理科学学派为典型,他们强调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建立管理的数学模型与逻辑程序。在管理科学学派看来,管理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完全可以而且只能用数学模型和逻辑程序进行,不容许有半点非理性的艺术成分的存在。

2.非理性主义不是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主流。非理性主义是指那些将人的心理的非理性因素置于优先地位加以强调的思想。它强调人的意志、欲望、情感、直觉的作用,不过分强调理性与逻辑的作用。它的理论表现有生命哲学和心理分析理论。非理性主义是将人心理中与思想无关的因素,如情绪、本能、冲动、直觉等置于最高的地位,进而认为一切存在的最深的本质是非理性的。理性主义是注重研究外部世界,非理性主义则从自身内部找原因。当面对许多问题的时候,理性主义认为“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推导错了,甚至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而非理性主义认为“是我的哪里出了问题,是我心里的欲望太多、太杂而又不切实际,还是我的想法根本就不对?”。它从古希腊的神化故事开始,表示人向一种更高的智慧和力量的屈服;从古希腊一直发展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它极大发展了非理性主义,牢牢的控制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与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交锋后,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非理性主义重新被人们拾回,因为社会和经济等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

(二)西方理性主义的成就与困惑

西方理性主义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方法是公理化研究方法。基于还原论的西方科学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庞大和完整,在它的基础上诞生的工程技术,创造了空前繁荣的人类文明。

西方理性主义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不容忽视,但科学所培育出那种理性计算精神,自我膨胀的技术以道德中立的外观加速发展着人类自我毁灭的力量,社会管理日益趋向非人性化的工程化控制方向,所有这些的结合,使对人本身的迫害和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这种负面的影响可以从技术层面和系统层面来看。

从技术层面来看,它本身内部就存在许多的“悖论”。首先,人类科技知识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人类理智和思想力量的强大支持,但人类的理智和思想造出的产品反而压制了人类的思想和理智。其次,由于科技的大规模广泛应用,电子文化乃至人工智能装置却以其精神生产的工业化、平面化、批量化、非个性化消除了人的思想创作的冲动,抹煞了人类的个性。各种应用于生活中的软件设计活动的高度技术化和产业垄断,无形地剥夺了他们培养和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人们必须被动地接受各种设计,人把自己的理性变成了技术,交给了技术,物化的技术理性却抹煞了人的思想和灵魂。再次,由科技发展而来的工具理性,由市场竞争而来的功利理性,以及由货币广泛媒介关系而来的价值理性等,它们都抛弃了培育它们的人文精神,让本来作为手段的它们成了主宰人生的目的,把本属于目的的人变成了服务于它们的手段。

从系统层面来看,首先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走进死胡同,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种模式的劣势在于:虽然使一些幸运的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困和落后,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却过度地消耗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部分满足了部分人们的近期需要,但总体上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因此,这种模式既没有带来全球普遍的和共同的发展,也没能保护好环境。其次,西方理性主义过度繁荣也使得伦理、道德的沦丧,人类的精神家园遭到破坏。这种精神的沦丧并不是由于外敌入侵,而是因为某种错误的学说使我们误入歧途。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实用理性等,所有这些“理性”,都因其方法的简便易行和实际有用而博得人们的欢迎。然而“简便易行”和“实际有用”的代价,却是从最深的根处切断了精神源头的活水。东方思维对西方管理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借鉴

(一)东方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

东方思维可以概括为:整体论、超级系统论、和谐论、太极思想。根据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里面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人是整体宇宙中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类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在人之内。第二是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这种系统整合的思维方式不是一般的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它是一个超级的有机系统,也许目前人类的智慧还不足以完全掌握,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中国思维注重综合,着重从整体上掌握事物,强调事物的结构和功能,不注重它微观实体和元素。第三是以社会和谐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和谐包括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做事情讲究“合情合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是,宇宙以人为中心,知识以利于人为准绳。“太极思想”是中国又一重要思想,太极图被人们誉为“第五大发明”,但现代人类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价值。在目前人类可以认知的时空状态下,太极思想能被人类认识的至少包括有:矛盾的观念(阴阳鱼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永恒变化的观念、永恒不变的观念。以上这些都是高度的思维方式,它引导西方管理哲学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发展。

(二)东方思维解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困境

西方管理思想自身的理性和非理性维度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自身增长的极限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人类自身心灵和道德的问题。从西方的历史可以看出,物质上极大的丰富却没有真正使西方幸福、快乐起来。

西方理性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必然是东方的实践理性。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方法、流程最终都要回归到人类的实践中来,回到“知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上来,可以有“真空的数理推导”,但不可能有“真空的管理”。

西方非理性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艺复兴开始全面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已经从最初的对人自身的关怀悄悄的演变为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他们的本质已经变为把自身欲望的满足和各种动机的得到响应看成是个性的解放与张扬,这种自高自大和自私自利的、不受束缚的自由精神,创造了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但是正由于这种“自由竞争的环境”却不同程度的损害了其他一些人的真正的自由,它在本质上缺乏对人性真正的关怀和对心灵的呵护。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管理思想非理性维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东方人文主义。东方人文主义与西方自高自大、自私自利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有着深刻的不同,东方人文主义主张人类与自身的心灵和谐相处,即所谓“正心、诚意”,在自身心灵得到呵护、合理欲望得到合理满足的同时能增进与周围人的和谐,至少不能破坏这种和谐。东方人文主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和为贵”、“合情合理”、“和气生财”、“互惠互利”;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和周围环境关系上是“天人合一”,共生共荣。

综上所述,西方管理思想无论是从非理性路线还是理性路线最终都要回归到东方思维方式上,这种西方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