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市场化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系统市场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系统市场化

篇1

关键词: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70-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调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电力调度需要考虑电力企业自身效益和节能减排等目标,电网安全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电力系统调度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监测、控制和管理手段。优化电力调度系统既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进行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抵御风险、提高决策和管理科学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的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控制过程不安全、信息的杂乱、缺乏集中式控制方法、事故应急恢复等。为适应特高压、大电网、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要求,达到调度业务的科学合理、电网运行的管理高效、电网异常及事故的快速响应,必须对调度的优化策略与方法加以研究。

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决略,目标单一,如以投资费用或输电损失费用等最小为目标,满足给定约束条件的一种方案,没有综合考虑其它的因素,其实就等同于电力系统运行的调度计划。在该调度机制中,基本谈不上优化。面对复杂的市场情况,仍沿用这一调度机制,势必会造成系统负荷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更严重的是,会经常导致系统中输电能力接近或达到约束域的边缘,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针对这种情况,传统意义下的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决策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在追求单一目标优化的基础上,如何适度考虑多目标的综合优化,如维持适宜有功、无功设备的附加费用、阻塞费用、中断费用、平衡电力负荷波峰波谷等,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下的电力市场效益,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决策合理,已势在必行。因此,提出新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框架策略已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从电力调度系统要实现的功能,调度系统的目标,约束条件,调度算法,调度优化的内容与策略以及调度安全这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1 电力系统调度所需实现的功能

电网调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经济节能,虽然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中已经基本实现了安全调度,但是对于电网系统的经济和可靠运行则控制不足。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采用计算机控制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对整个电力系统调试进行优化可实现较好的可靠运行和经济节能目标。本文主要运用数据收集,安全监视与控制,状态估计,安全分析,超短期负荷预测,潮流优化,经济调度,母线负荷预测,配电自动化等方法,通过对供电网络设备资源优化、作业优化和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化,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目标函数

优化离不开目标,在市场机制下,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优化调度的目标进行整合,变换和优化,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单目标调度优化

即单一目标的优化问题,传统电力系统中运行费用最小、网损最小等都可以作为单一的目标进行优化。在市场环境下,电商企业是独立运营的实体,传统优化调度中的成本,在电力市场中被电力企业的报价曲线所代替,电网优化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网络损耗、购电费用、输电能力等。单目标优化问题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需要进行人工的干预,对复杂系统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针对此现象,能否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调度经验,对各种情况下的刚性优化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揭示冲突因素间相互付出的代价的规律,会有助于电力市场机制的合理建成与完善,同时使调度优化和决策合理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2.2 多目标调度优化

即追求多个单目标问题的确定性组合所形成的优化问题。在电力市场中,此类问题很多,如运行费用与环境污染限制,运行费用与输电损耗,运行费用与安全、可靠水平等。以单目标问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考虑多个影响调度的因素,寻求影响因素间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权衡系数,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电力企业和电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互换目标与约束指标

目标与约束是同时出现的,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从数学规律上讲,目标和约束可以相互转化,从市场经济意义上研究这种转化的规律和机理,如对总费用中既有可变费用又有不变费用,如何控制其比例的问题等。探索目标与约束相互转化的评价指标,可以引导电力市场电价符合经济规律,电网负荷合理的调度,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最终可以平衡使用各种资源,利用好关键资源。

3 约束条件

随着电力市场化环境的建立,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制约的因素越来越多,分析和处理约束条件是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优化的重点和难点。探索电力系统运行中时域、地域上的关联,结合具体的约束条件,对调度问题进行优化和快速求解非常重要。

4 调度优化的内容与策略

目前对于供电网络结构、设备资源和作业的管理等因素未进行较好的优化管理。根据供电网络结构、输变电设备的特点和用电负荷的具体情况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4.1 作业优化

作业主要包括电力施工作业和检修作业,通过对作业的优化管理,同一停电区域内的施工或检修作业尽量采用平行作业,以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持续时间的优化和作业时间的选择。对于作业持续时间,在施工天气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受人员数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作业基本成本也受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作业时间要尽可能短。作业停电造成的供电量损失成本与作业持续时间成正比。通过合理调整作业持续时间可以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电网的供电量,增加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对于作业时段的选择,原则上应选择在负荷较小的时段进行,以减小供电量损失。

设作业综合成本为Y=G1(t)+S1(t),式中G1(t)――作业持续t时间的成本,S1(t)――t时间内收入损失的成本

所以最佳作业持续时间应该满足

dYdt=ddt[G1(t)+S1(t)]=0。

4.2 设备资源优化

需要优化的电力相关设备资源主要有线路和电容器、变电站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等。首先要根据负荷情况使变电站主变在经济运行区内运行,其次是保证配电变压器相对其供电量损失最小,新装变压器要根据负荷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容量,对于供季节性负荷的配电变压器应适时停运,减少空载现象。线路的优化原则是使线损最低、电量损失最小。为此应减少线路“瓶颈”现象,实现各线路负荷均衡,使线路经济运行,应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检修停电次数。无功的优化原则是使系统负荷接近中性,提高功率因数,要及时投切站内电容器,负荷较轻时适当降低电压,以减小线损中的固定损耗,根据负荷性质实行就地补偿,对于分散的感性负载,在进行理论分析后,在适当位置加装自动投切补偿电容器。

在局部供电区域中,需要优化的设备有输电线路和电容器、配电变压器等。

4.2.1 配电变压器的优化原则是使配电变压器相对于其供电量损失最小。其优化方案有

(1)对于季节性负荷,可以利用供电网路互连,轻负荷时停用部分配电变压器,而由其它配电变压器供电;

(2)对于波动较大的负荷,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后可以选择自动调节容量的配电变压器;

(3)新装配电变压器应根据负荷大小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

4.2.2 输电线路的优化原则是使输电线路的损失电量最小。其优化的方案有

(1)加强施工的管理,减少因施工而引起的损失;

(2)尽量防止输电线路中的“瓶颈”现象。

4.3 可靠性优化

安全可靠供电是对电网的基本要求,应该根据电网的结构特点,输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科学合理的配置分支开关的数量和位置,尽可能缩小事故或检修时的停电范围;

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供电最基本的要求,可靠性优化的方法包括:

(1)根据负荷分布要求,适时合理安装保护装置;

(2)根据输电网络的结构特点,进行经济和合理性分析设置相应的开关和断路器;

(3)根据用户用电的可靠性级别,合理消除不良影响因素。

5 电力系统调度网络安全研究

综合考虑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各环节,客观地评价电网安全运行的真实状况,对电网运行当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灾难及造成的直接、间接的损失做出估算。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显得非常重要。

针对电力系统网络管理过程中技术手段不足的现状。建立以各级安全工作区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安全体系的设计与运行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5.1 提出符合应用特点的安全需求

(1)分析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2)在平衡经济因素的同时,建立尽可能完备的安全目标;

(3)在安全体系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服务与机制对调度系统实时性的影响。

5.2 安全技术的应用满足管理需求

(1)安全域规划与访问控制技术的应用;

(2)网络安全性分析系统的应用;

(3)网络行为分析技术的应用;

(4)病毒防范。

5.3 安全技术的相互配合是运行管理的主要指导思想

多种安全技术(保护、检测、响应、恢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和依存关系,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保护机制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实时检测为响应创造条件,并有效响应安全事件,这将大大提高系统保护及恢复机制的可靠性。综合地、交叉的使用各种安全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安全体系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周期性的安全评估报告、入侵检测、防火墙及操作系统日志的审计分析,网络管理者可以量化安全风险、掌控网络运行状态,不断丰富完善安全策略,使制定的网络管理策略能更好地指导安全体系的运行。

6 结语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及电力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采用上述调度优化策略后,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实践也证明,通过作业优化、运行方式优化、设备资源优化、可靠性优化等可以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上策略优化不能仅仅依靠调度,还需要营销、生产技术、输变电工区等部门以及各个供电所的紧密配合,相互沟通,才能实现策略的最优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林川.电力系统最优运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2]周英.河南实时调度系统若干功能与算法[J].电力系统自化,2006,30(2):99-104.

[3]赵建国,韩学山,程时杰.网络流和内点法结合的有功动态优化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23):22-26.

[4]王琦.华东电网破解调度系统节点计算精度难题[N].中国电力报,2009-3-20.

[5]王超等.四川电网节能减排发电实时调度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4):89-92.

[6]林海宇.探索智能电网引领企业发展[N].华东电力报,2008-4-10.

[7]唐仲南.电力市场中的调度与交易[J].电业政策研究,2000,(9).

篇2

【关键词】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现状;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而现代居民对用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有充足的电量保障,这就对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并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实状况进行总结,并根据总结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保障电量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居民家中变得非常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生产和运输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基本流程是:在电力调控是的中心区域安装一些计算机,在周围的电厂和变配电站中安装一些控制设备,对这些电厂和变配电站进行辐射,之后对安装在电厂和变配电站中的设备进行设置,并实现远程监控,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网络系统,通过这个网络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对运行中发生的故障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转。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实状况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大力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运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运用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收集、计算和分析电网调度过程中的信息。一方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运用于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通过这种监控,可以有效掌握电网运行中产生的异常状况,从而为居民的用电提供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可以运用于节能减耗,在进行电网运行的监控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行进行调控,从而提高供电效率。

2.2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电网改造建设方面,其主要的核心技术依然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使配电系统达到更高层次的网络化水平,通过建立主站、子站和光纤终端这种多层次的结构,使每个层次能够紧密配合,可以高效的进行通信传输,从而优化了配电系统。

2.3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变电系统中的运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变电系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处理二次设备进行监控和测量,通过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对变电系统进行优化,建立一种集监视、测量和协调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对变电系统中各种设备信息进行搜集,通过这种信息搜集,可以使电力工作管理人员清楚的了解变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掌握变电系统中产生的故障,为相应的调试和修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从而使变电系统更加流程的运转。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为我国的电力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未来我国的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发展:

3.1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发展趋势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否安全运行关系着整个供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调度系统也进行了不断的更新换代,但电网调度还面临着一项严峻的挑战,那就是电网调度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是电网调度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病毒、黑客之类的网络隐患不断猖獗,这将会给电网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运用要重视和改进安全问题。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将电网调度系统和其他网络系统隔离开来,使电网调度系统在机密的掩护下安全运行,防止潜在威胁从其他系统中进入对电网调度系统进行攻击。另外,随着电网调度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心控制系统和各个子项之间的相互交往日趋频繁,这就需要对整个电网调度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集成,集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要受到不断的重视。总之,电网调度中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问题将会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只有使电网调度集高效、稳定和安全为一体,才能为居民的供电提供可靠保障。

3.2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配变电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变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变配电站进行监控,收集变配电站中的有效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达到变配电站中的设备可以有效被控制和监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成熟的运用于变配电系统,无论高压、中压还是低压变配电站,从而使变配电站可以正常的运转,但相比于国外,我国的变配电站自动化技术有待提高。国外的变配电站无论在常规的RTU方式还是分层分布式系统下均能实现无人值班的监控功能,而我国在这方面还达不到这种效果,在今后的变配电站改造或新建时可以考虑引入此种功能。此外,变配电站的运行管理方式对变配电站的运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变配电站的自动化技术的后台运行系统过于复杂庞大,这给日常的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今后我国的变配电自动化技术将会沿着精简的方向发展。

总之,我国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将会沿着安全、稳定和可靠的方向发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科学是无止境的,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会变得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居民对用电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忠凯,刘长兵,王峰.论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子商务,2012(05):230-231.

[2]陈纲,曹斌勇,刘宏伟.电力自动化专业各研究领域发展趋势与现状调查[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34-139.

[3]张作刚.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08(4):100-101.

篇3

这样的童话美景,实在令人着迷。

从1229年荷兰人发明世界上第一座风车开始,就注定了荷兰风车的不平凡。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靠近北海,地势较低,沼泽湖泊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荷兰很多土地都是在海平面6米以下,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就位于低于北海海平面以下约4米处。因为地势低洼,荷兰总是遭受海潮的侵蚀,为了生存,荷兰人民开始筑坝围堤、向海争地。他们创造了高达9米的抽水风车,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三分之一的土地。所以,从前欧洲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在“风车之国”荷兰,曾经拥有近万座风车。虽然因为动力机械的问世,风车有过被渐渐遗忘的时期。如今,现代化的风力电站又出现在地平线上,使得大型风车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线当中来,尤其是在大坝沿岸或开阔平坦的地区。

而处于武隆县兴顺乡(兴顺乡现与和顺乡合并为和顺镇)弹子山巅的寺院坪,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侥幸成为了风力电站基地。寺院坪所处的弹子山,位于乌江峡谷、大溪河谷、石梁河谷交界处,海拔在1300至1668米之间。一年里,武陵山脉和大娄山脉产生的东南向气流或西北向气流沿乌江两岸通过较高的地形,形成了增速效应和狭管效应,使得该山地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特殊的迎风坡面,天然的气流场所,寺院坪被这一带的老人们称为风穴。从2009年开始,中国首个山地风车基地,就这么顺应天理地诞生了。

海拔近1700米的平坦山顶,面积近6平方公里的起伏竹浪,长达约27米的风车叶轮,再加上弹子山的蓝天碧野,组成了西南首个山地风电场景观。

“殊途同归”,两次上寺院坪

因为爱童话故事,爱风车底衬的国度,我曾两次上寺院坪。

第一次听说寺院坪风电场时,我激动不已。当时渝湘高速未能全线通车,从南坪出发,经茶涪路到达涪陵,再绕道白涛至武隆白马镇前往寺院坪所在的具置——武隆兴顺乡。当时也听说,寺院坪称为“四眼坪”。出发之前,在地图上查到四眼坪位于武隆马武镇。到了之后,才发现此四眼坪并非我们要找的“四眼坪”风力发电场。从马武镇到兴顺乡还有60公里左右。我们又重回涪陵,向白涛镇、白马镇方向行驶。

白涛镇为涪陵区的南大门,是重庆主城和渝东地区前往仙女山、芙蓉洞、石夹沟、武陵山森林公园等著名风景区的重要通道。若是时间允许的话,大可以从这里前往石夹沟、大木花谷和武陵山观光。

现在,渝湘高速重庆段的全线通车,使得从重庆主城前往寺院坪的道路变得更容易了。早上,9点多从南坪出发,一路行驶在平坦的渝湘高速路上,约2小时车程后,在白马镇下道。继续前行至白马镇汽车站后左转,进入一条柏油马路。然后沿柏油马路行驶约7千米,再右转驶入上山公路。绕山路行驶约10分钟,便能到达兴顺乡。

若是在春天,这座山上大片的椿芽树会生出许多嫩芽——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被称为“树上的蔬菜”。第一次徒步经过此地时,我有幸获得当地农民的允许,在山上采摘了些椿芽带回家。

这次是开车绕过此山,我们将车停在兴顺乡的兴顺街上,然后沿着“健身天梯”向弹子山顶迈进。“健身天梯”为宽约2米的步道,全长2千米左右,从兴顺乡向寺院坪风力发电场山顶垂直延伸。步道路面选用天然石块和鹅卵石镶嵌而成,道路两旁间或设有平台、健康宣传橱窗、垃圾回收点、卫生间等配套设施。

行走在此,总是看到附近居民沿着天梯,一边登山体验户外运动的魅力,一边观光周边风景。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上次,刚好赶上晚春时节,因为这里海拔相对较高、气温低,各种花草都开得较晚。所以当时,这里的桃花、李花、梨花、油菜花开得正欢,香椿才发芽,还有漫山遍野绿油油的冷竹和漂亮的野鸡。而这次,初秋前往,碧绿的竹海中映衬着点点红叶,处处充满着无尽的祥和与安宁。

一边拜佛,一边徜徉在冷竹的怀抱

弹子山,据说是因为这里常年气候寒冷,而且经常下雪弹子(冰雹)而得名。因为没有在冬季来过这里,所以只是听当地人说起,这里的冬天有着“南国雪原”的豪放与空旷。

山顶面积达6平方公里,比较宽阔平展的地势,便是寺院坪了。据说自清朝以来,这里还曾经有过一座寺庙,并流传着“张果老打凤凰,石落三圣塘”等一系列神话传说。附近山下的人常去庙里求神保佑平安。听说十分灵验,四面八方的信徒便纷纷来到这里烧香拜佛。至今庙宇虽然不复存在,但是还有2尊观音菩萨像在这里接受香客上香、供奉。每年的农历6月19日观音成道日这天,武隆县内及周边的涪陵、南川、彭水等区县的香客便会跋涉登山来到这里敬香祈福,以求平安,这里俨然还是当地佛教文化的传播圣地。我们在行至坝浪竹林时,发现了其中一尊佛像,些许香烛残骸,零星地遗留在佛像前面的空地上。同时,这里也是弹子山的制高点,海拔约为1666米,天气好的时候,从这里可以看到乌江景色。

竹林是这里的另一大特色。这里种植着不足一人高的冷竹。冷竹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四季常青。苍翠茂密的冷竹漫山遍野,山连着山,竹连着竹,无边无际,随着山势的起伏,把这里点缀成了碧波万顷的“绿色海洋”。冷竹浑身都是宝,采竹笋、编斗笠,听山下村民讲述,为保护好这里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大概在5年前就已采取措施,禁止周边村民上山采竹笋、伐竹林,同时,这个举措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全力支持。

看山地风车

搅动山间流云的美丽景色

请不要忘记,这里的风车和竹海是连为一体的,肃然挺立在竹林深处的风车,犹如威武的卫士。列队的风车和茂密的竹海构成的景致,既清雅、别致,又显得气势磅礴、巍峨悚然。与此同时,冷竹的高度和风车的高度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竹海因为只有约一人高,所以只能靠着大片竹海形成的绿色海洋来吸引人的眼球,而高高竖立在地平线上的风车却能靠搅动山间流云的美丽景色来吸引着驴友群。这里的风车有58台,高度约80米,扇半径约27米,全是白色。穿行在旋转风车之间,聆听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站在上百米高的风车之下,显现出你身影的渺小。约80余米高的支柱是空心的,内部装有直升电梯。直升电梯只有在检修时,才允许工作人员使用。工作人员介绍,乘坐电梯升至80米的高空,俯瞰崇山峻岭,可以将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武隆乡村风光尽收眼底。弹子山是方圆数十公里的最高点,像在大晴天的情况下,可以清晰地看见整个武隆县城,无论是幽深的大溪河谷,还是石梁河谷,都将成为你眼中的精致美景。

篇4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分析;电力技术;电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电网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发展。作为国家经脉的中枢神经,我国一直大力重视和推进电网建设,朝着大区电网互联方向不断发展。基于该背景,电网运行安全与否成为电力企业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运行机理的日益复杂,电网运行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威胁,对电力调度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就需要从电网从业人员和电力技术等层面加强管理,如提高电力调度者的专业水平,完善电力调度运行所需的技术及设备等,以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电网安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可靠运行,与强大电力技术的支持和支撑时离不开的。

1、安全稳定控制技术

1.1 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作用

安全是电力调度与电网运行永恒不变的话题。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是极易出现故障的一环,保证调度过程的稳定性,是实现电力调度目的的关键。为解决调度过程中的不稳定性难题,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顺势而出,为电力调度安全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1.2 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应用

安全稳定控制技术,是要在电力分析、控制、运行监督等相关系统的支持配合基础上,方可实现的。WAMS即广域测量系统,是现代化的电力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一种。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它能随时检测到系统所产生的负荷变化,通过对系统的有无功备用容量及静态稳定储备进行比较,以便针对性调整负荷,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确定故障原因及类型,针对性调整和处理运行方式,使电网故障线路运行负荷,控制在静电稳定储备承受范围内,使电力系统的运行不至于受个别元件故障的影响。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通过对电子、信息、通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功能进行优化组合,再应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上,实现各设备间信息自由交换、数据共享的目的。这样一来,可监测到变电站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所有设备进行统一控制协调。

2.1 实时数据库的应用

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VB软件内核,使用MSEXCEL界面,基于此建立一个能实时保存数据的数据库,实现集操作、生成、保存于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电力调度人员可在设定的访问权限内,调用该数据库的操作票;或根据自己已完成的操作任务生成操作票并打印出来,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电力调度运行故障的出现;同时免去了人工写票的工作量,增加了电力调度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2.2 实现数据共享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安装数据采集装置,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数据共享。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通讯网络上传至工程师站和监控机,使整个变电站都实现数据共享功能。变电站系统数据共享功能的实现,可加速系统运行状态掌握及故障处理,使电力调度更灵活可靠,真正实现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及实时数据传输,大幅提升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技术。

3、雷电定位技术的应用

雷电灾害也是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常见原因,在多雷地区,这种故障原因比例更是高达70%。雷电不仅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为解决电力系统雷电灾害,雷电定位技术得以提出和发展,它是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雷电定位的一种方法,对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精准判断雷击故障点

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后,通常会导致电路跳闸停电,为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供电质量,就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出线路故障点并对故障进行排除。在雷电定位系统出现之前,为查找输电线路故障点,通常要调动大批巡线人员沿着线路进行检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查询的效率也不高,从故障发生到线路恢复正常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给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带来极大损失。雷电定位系统投入应用后,电力调度人员只要依据跳闸时间,就能准确判断故障线路发生的具体点,大大节约了故障查询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对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2 确定线路跳闸原因与雷击的关联性

在雷电定位系统出现之前,在雷电天气里,线路一旦出现跳闸,往往都被归咎于雷电。由于没有准确分析出故障原因,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故障的再发生。雷电定位系统的应用,依据跳闸开关传输过来的信息和开关跳闸时间,并结合故障发生处的雷电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开关跳闸与雷电是否有关,这样一来能简化许多故障处理过程,节约故障排除时间。

3.3 根据雷电情况调整线路

一旦掌握了雷电活动的情况和规律,电力调度人员就可以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预防雷电灾害对线路造成损害,而雷电定位系统则具备这一功能。通过获取雷电发生地点、电流大小、时间长短等,推算出线路遭遇雷电回击的次数和故障大小。根据这些情况,电力调度工作者可以及时对电力输送线路进行调整,以避免二次雷电回击的可能性,最大化降低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经济损失。

4、电力市场化运营技术的应用

继规模化、自动化发展之后,电力系统走向市场化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好的证明就是竞价上网。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能源,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需要和其他能源一争高下,抢占市场份额,因此说电力系统的市场化运营是其必行之路。

4.1 电力市场化运营技术的作用

供电企业要想实现市场化运营,首先必须得制定一定的市场管理运营机制,与市场相关成员联合在一起,以提供电能安全生产、传输、配送等一条龙服务。其次,电力市场化运营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电力市场上成员机构众多,各自所需要的运营技术支持系统也不同,其中EMOS 系统是电力调度交易中心使用得最为普遍的系统。电力企业市场化运营的终极目的,还在于维护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2 调度人员对电力市场化运营的意义

电力供应的市场运营,先进的技术支持固然重要,但在这一过程中,调度工作者的地位时不可替代的。他们既是电力调度交易系统的指挥者,也是电力交易工作的实行者,在电力市场化过程中,他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意识与能力。因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调度工作人员要不断深化市场人士,提升自我技术水平,实时掌控调度交易,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电力企业市场化的最大利益。

篇5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创新;信息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26.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在电力系统中,信息化与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好各种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才能更好的促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不断创新。同时,不断创新的创新营销管理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做好信息化与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是电力系统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的必要途径。

一、电力系统信息化与创新营销管理概论

1.1 信息化电力营销管理的含义

电力企业信息化就是指电力企业充分把信息化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等方面中,通过各种系统软硬件,把电力系统的日常工作数据化和信息化,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营销管理的创新能力。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把各地区的各种工作数据进行网络化汇总,便于统计分析,为电力企业的各种决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信息化办公,有效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转变了工作方式,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更为科学的分配和利用。

通过营销管理信息化,可以把各种高科技系统和软件应用到电力营销的日常工作管理当中,无形中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创新管理形式、服务形式提供了更为直接的途径。

1.2信息化对增强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21世纪初期,电力企业高层提出了加快电力系统信息化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极大的加快了电力企业 信息化的步伐。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让电力企业告别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弥补许多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管理的效率。在这个基础上,各种更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被工作人员创造与总结出来,逐步实现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电力系统也转变了传统的电力营销观念,逐渐实现了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为提高电力营销服务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信息化营销管理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营销行为,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信息化战略的确立,在客观上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改革,为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信息化与电力营销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基层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2.1 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

在电力系统中,部分普通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营销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工作态度不积极,对于新引入的各种软件和硬件设备功能了解不全面,对信息化营销管理的作用理解不透彻。

2.2 没有完善的信息化营销管理机制

信息化管理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录入、储存和分析,从而为营销管理建立高效的数据信息库,实现营销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力营销部门缺少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使得工作人员在日程工作中,没有有效的遵守信息化工作流程,依旧使用原有的营销体制,限制了信息化营销管理的创新能力。

2.3 硬件设施落后

做到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必须拥有与信息化管理要求相匹配的硬件设施。但是当前许多基层的电力企业,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没有能力置办高科技管理和工作设备。这种现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效率,也限制了营销管理的创新能力。

2.4 信息安全防卫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的方式和手段交易网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因此电力系统信息数据库的安全,关系到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电力系统在日常的市场营销过程中,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电力客户的信息资料,所以信息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的电力信息系统,只对外部的入侵渠道展开防卫,缺少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电力系统营销的信息化管理。

三、提高信息化电力营销管理的对策

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电力营销,电力营销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自身的盈利,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方式和效率。因此,加强对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要加强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机几点思路展开:

3.1 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安全维护

加强信息化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就必须要了解现有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管理。对于已发现的系统隐患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电力企业信息科技公司的信息技术工程师要加强对电力营销系统的跟进监督,加强监控,建立健全系统的安全预警功能,注意操作系统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尽量减少错误与重复的操作。在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充分了解之后,还可以与社会上电子信息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研制更先进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增强系统中的自动化程度与智能处理功能。同时,在推广新技术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各地市的基本情况进行推广。避免不顾当地实际情况,强行植入的管理方式。对于已有的系统,要逐步完善内部联网,进行资源共享。

3.2 加强对营销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所以,要做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就必须拥有一支能够不断创新的营销管理团队。这一个团队,不仅要熟悉信息化技术在市场中的各种应用方式,还必须紧跟市场潮流,不断推成出新,创新管理理念与形式,不断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营销服务项目。同时,还要熟悉电力系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所以,电力企业传出了要选择合适的人才之外,还要对现有的营销人员增加培训课程,从内部挖潜,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把合适的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做好人才分配与利用。不断推动信息化与电力营销管理创新。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稳定提高,人民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工作比以往面对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对此,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的投入程度,不断创新营销管理,深挖潜能,提高效益。保证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晓鸣,张之璞.浅谈信息化与电力营销管理创新[J].信息通信,2011(6)

篇6

关键词:电力通信 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N915.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6-0050-02

1、概述

电力通信是构成现代电力系统的极其重要的部分。电力系统中的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通常广泛分布在范围较广大的地方。电力系统要求提供特殊保障的通信系统,以此来保证经济、安全地发供电并且合理地分配电能。要做到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再有,通信手段的优质可靠也是电保证网安全稳定发电和供电的重要基础,电力通信的物理结构和服务对象使得电力通信与电网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电力通信主要为商业化运营、自动化控制和实现现代化管理服务。所以,电力通信是电力市场运营商业化的保障,是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是非电产业多样化的基础,是实现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前提。随着电力工业的日益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网作为现代化电力系统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是以现有的的、能够实现高速、双向的网络为基础,再以传感技术、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电网的目标,它的主要特征有激励、自愈、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允许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和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2、智能电网与电力通信

电力通信网的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通常,我们将电力通信网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称之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电力通信网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电网与电力通信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通信技术发展对电力通信网的推动作用,有必要进行体系完整、功能齐全的电力通信网络规划,形成规模效益,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和社会。

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中,电力通信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早期的电力系统通常以采用电缆、电力线载波等类似的通信方式来满足调度指挥和事故处理的需要,规模较小。伴随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广泛分散的电力系统逐渐成为了较大的电力系统,过去只靠电话指挥运行早已不能满足安全供电的需求。

二十世纪中期,我国电力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并大规模应用,并且,向通信通道容量、传输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特高频,微波,同轴电缆多路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构成了适应电力系统应用的专用通信网,同时。网络的规模和通道的容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日益扩大,调度管理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提出并要求了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调度自动化。同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多种现代通信技术(如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相继引入并得到广泛采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力通信的特种光缆技术趋于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分组交换、DDN、ATM等通信业务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力通信网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

3、电力通信现状

在我国,电力系统通信网属于一种专用通信网,电力通信系统的组成通常是由电力部门,发电厂及变电所等相互连接的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终端设备所组成,电力通信网是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

通信结束的发展经过了一下几个阶段:

(1)从明线和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

(2)从纵横交换到程控交换。

(3)从主要面向硬件到面向软件技术的几大阶段变化。

(4)从定点通信到移动通信。

(5)从模拟网到数字通信网。

我国电力通信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如今,伴随着日益激烈信息技术竞争,跨行业技术的交叉渗透和竞争越发明显,这就使得电力通信无可厚非地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系统的神经中枢、行业的高科技先驱并率先引领电力科技领域新潮流。

多年的努力使得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发电量和电网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并形成了以大型发电厂和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骨架的各大区、省级和地区的电力系统。与电网的发展相适应,几十年来我国电力通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现代化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成就表现在:

(1)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综合业务网:

(2)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通信机构已具一定规模:

(4)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

(5)具有较为完善的各项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4、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智能电网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作为支撑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专网将实现所有电力系统环节的全覆盖,实现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同时,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专网建设也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及能源战略的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的需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平台不仅是通信通道,也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与智能电网业务配合统一规划;

(2)电力通信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架构,有通用的通信标准。设备与设备间的信息可互通、互操作;

(3)电力通信网能延伸到发电、送变电和终端用电设备等电网末端,对智能电网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业务加以支撑;

篇7

关键词:电力技术;调度;应用

中图分类号:F416.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8-(页码)-页数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迅猛发展,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越来越多,电网运行机理越来越复杂。这不仅对电力调度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也提出了更多更广泛的需求。应对事故避免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必须有效借助电网监控及预警能力,为适应大电网的运行管理要求、实现调度业务的科学决策、电网运行的高效管理、电网异常及事故的快速响应,需要智能化的调度决策手段。

1.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动态EMS系统(AEMS)

1.1建立AEMS的必要性

随着电网的发展,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机网的协调也越来越困难,而且可以预计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电力交易可能使安全稳定的速度下降,这些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动态稳定影响很大。对于这些新问题,现有的 EMS 系统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将难以解决,这就要求EMS系统提高对系统动态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建立更先进完善的AEMS,也称为先进的能量管理系统。

1.2 AEMS的组成

AEMS系统是建立在WAMS的基础上的。WAMS 主要由同步定时系统、动态测量系统、通信系统和中央处理机组成。它可以测出同步定时各母线电压和发电机内电势的正序分量等的空间矢量族。因此 AEMS 系统可以实现动态状态估计,监测发电机的动态行为或其他振荡现象。

2.更加先进完善的安全稳定控制技术

2.1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作用

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又被称为“系统保护”、“特殊保护”,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随着智能电网的逐渐形成,对应新的系统稳定导则,各种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广泛应用,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2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分类

(1)按照应用的电网划分分为送端电网侧、受端电网侧、电网解列3类。(2)按照应用的范围划分分为局部电网控制、区域电网控制、大区联网控制3类。(3)按照稳定类型划分分为暂态稳定控制、频率稳定控制、电压稳定控制、设备过负荷控制、失步控制 5 类。

3.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3.1高压直流输电(HVDC)

HVDC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技术的考虑,在远距离输电时,采用HVDC更经济,而且不受稳定性的限制,可以改善两端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乃至整个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由于直流输电不要求两端交流系统同步,可以用于将两个或多个不同步甚至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网连接。当前 HVDC 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换流技术和换流阀正处于重大的革新中,直流输电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3.2柔流输电(FACTS)

FACTS主要是采用现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进行柔性控制(即可连续、快速、灵活和重复控制)和优化协调控制,从而提高其可控性和传输能力。FACTS控制器已有数十种,按其安装位置可分为发电型、输电型和供电型 3 大类,但共同的功能都是通过快速、精确、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中一个或几个变量(如电压、功率、阻抗、短路电流、励磁电流等),从而增强交流输电或电网的运行性能。已应用的 FACTS 控制器有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静止调相机(STATCON)、静止快速励磁器(PSS)、串联补偿器(SSSC)等。

3.3不间断电源(UPS)

UPS紧急供电系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是计算机、通信系统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断场合所必须的一种高可靠、高性能的电源。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4.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简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在电网中处于试用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据通信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它可以实现下功能:保护和重合闸、四遥、电度采集、五防、故障录波,而且还可以实现专家系统。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全集中式阶段、大RTU阶段、分层分布式阶段。

4.2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现在所采用的大多是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它是以新型的面向间隔的设计代替了传统的面向功能的设计,将数据采集装置(IED)安装在开关设备上或离开关设备较近的地方,再通过专用的通讯网相连,实现数据共享,将数据传输至监控机和工程师站,在整个变电站的层次上实现数据共享。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二次系统及控制信号屏的设置,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4.3对调度运行工作的要求

正是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具有上述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大量地应用于电力生产中,这就对调度运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主设备的运行监视、调整操作、保护投停、事故处理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变电站有所不同,这将成为调度人员研究的新课题。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互连的设计,随着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应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县级调度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县级电力系统属于地方小型电网,县级电网基本上仍沿用“模拟盘”的监视方式,并通过电话在调度中心,电厂及变电所,开闭所之间传递信息。其调度与管理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存在着扩充修改难,通讯质量时性差,显示界面不符合习惯和数据信息,无法有效管理等缺点。因此,建立一个崭新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5.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5.1电力市场化运营的必要性

现代电力系统随着向大规模化、自动化的发展,又出现了市场化运营。竞价上网仅是一个表面现象,电力做为一种能源,必须要与其他能源产品争夺市场的份额,为了在大市场中生存,电力系统必须要实行市场化运营。

5.2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的作用

电力市场的运营归根结底是要实现:由电力市场交易管理机构按照一定的市场运营规则,组织市场各成员,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发、输、配电的服务。而要完成这项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系统。电力市场中的不同机构和成员所需要的运营技术支持系统是不同的,调度运行人员最关心的是用于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中心)的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EMOS)。

5.3 EMOS的组成

EMOS是融电力市场交易管理系统、电网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考核与结算系统、电能计量系统、市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软硬件运行支持平台于一体的电网商业化运营综合技术支持系统。

5.4调度人员在电力市场运营中的作用

在电力的市场化运营中,调度人员不仅是电力系统的指挥员,而且还是电力市场的交易员,必须依据技术支持系统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电力交易。这对传统的调度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全体调度人员都应当加深对电力市场的认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以技术支持系统为保障,加以实时的调度交易,保证消费者的需求,努力实现市场各方的生产利益最大化。

6.结语

篇8

关键词 电力系统;自动化;稳定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075-01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早期,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主要致力于解决供电范围的问题,数量众多的大电网、电源被相继的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这使得我国的供电范围问题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当前,整个社会的生活与生产对电能的质量要求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效率等问题,又成为了我国电力事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对于电力系统来讲,自动化技术就是一种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产物[1],例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等,其优势在于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非常敏捷、快速以及准确的控制,这是传统控制手段难以比拟的,且它还具有非常强的组织与适应能力,可以进行有效的功能拓展。在电力系统当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其目的则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使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提升,进一步改善供电质量,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供电水平。

2)通过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配电信息进行更为细致、及时的管理。

3)减少各种在电力系统运转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损耗,降低维护费用与人力成本投入,提高电力系统运转的经济性。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

2.1 逐步健全原则

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产物,它不仅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而且技术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建设应用过程当中,不能想“一口吃个胖子”,而需要对其逐步进行健全与完善。

2.2 适应性原则

除了需要对自动化技术进行逐步的健全、完善外,还需要注重其适应性,其原因有两点:

1)我国的电力系统改造、升级是一个不间断的持续性过程,在一代一代的升级改造中,信息化技术必须要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否则就会对电力系统的后期改造升级造成阻碍。

2)我国的地域环境相当广阔,供电覆盖面积非常大,各地的供电、用电情况不一,例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供电情况就有非常大的差别。在当前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实际的供电需求以及经济能力等方面影响,不可能完全进行技术复制,一些地方的自动化水平肯定会较低,但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体建设水平同步发展,后期肯定会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所以它既需要再当前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又需要能够具备进一步建设的适应能力。

2.3 市场化原则

市场化原则主要指的是自动化技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既要符合电力系统运转控制的技术性需求,又要能够进一步满足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对用电的功能需求,这样才能对电力系统以及电力事业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3 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方案

3.1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有三种实现模式:

1)就地控制模式,主要利用重合器加分断器的方式实现。

2)计算机集中监控模式,即设立控制中心,馈线上各个自动终端采集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通信通道远传回主站。如果电力系统发生了故障,相关的故障信息便经主站进行分析与处理,将发生故障的组成部分“切除”,并立即启动恢复供电的计划方案。

3)就地与远方监控混合模式,采用断路器(重合器),智能型负荷开关,同时这些开关具有数据发生和接收装置,能够接收命令信号,并做出开、关指令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故障发生的时候,进行迅速的处理,并且能够对配电网进行监控。

3.2 自动重合器

此方案是将两电源连接的环网分成有限段数,每段线路由相邻的两侧重合器作保护。当遇到故障发生,处于上一级的重合器开断故障,尽可能避免由变电站断路器行分合。当电力系统的某个组成部分发生了故障,应使故障段两端重合器分断,对故障进行隔离,线路分支线故障由重合器与分断器动作次数相配合来切除[2]。

3.3 变电站主断路器和馈线断路器配合

对电力系统配电结构进行优化,将电网环形连接在一起,当前变电站中的线路保护开关,都能够进行多次的重合,重合命令主要是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它既可以进行自动操作,而可以通过接收发射器,由人为力量进行远程的遥控操作。

4 电力系统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起到一种安全、控制作用,它同时还能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例如数据整合与数据共享。

4.1 数据整合

1)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当中,对数据的处理能要够完全实现可视化,不论是用户,还是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都能够以“所见即所得”的形式非常简便的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2)采用分布式的方式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各一个数据分布点,都能够对自己负责范围内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且不同级别的数据分布点,具有自己的一个等级属性,这个等级属性可以决定其对数据的浏览、处理权限,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又能够增强数据处理的即时性。

3)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必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2 数据共享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如今的电力系统构成与运转非常之复杂,很多时候都要求不同设施设备或是不同的组成部分实现同步化的运行操作,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即时性的数据共享。为了借助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共享,要求要有标准化定义与表达地理实体的几何属性,例如电力系统某组成部分的作用范围,电力系统的供电范围等。还要有标准性表达与物理属性数据,例如构成电力系统整体的各个设备,这些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行状态、物理性能,以及多维动态分析等。在这些数据信息的全网同步共享下,才能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9

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力技术,这种技术是整合多种技术所形成的,例如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等。这种整合优化可有效对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而工作人员根据测量结果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有效的调控,使之成为全新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该技术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在开关设备旁安置数据采集爆炸装置,且将这些装置所检测的数据上传到监控站或是相应工程师的数据控制中。以保证各设备的相关信息可以进行相互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并对电力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视与调控。

1.1该技术的应用分析

该技术的应用在加强变电站系统稳定、安全的同时使用户所接收的电的性能更加安全可靠且质量又好。既降低了电力系统维护的成本,又加大了变电站的经济利益。目前,现代化社会促使科学技术的不断面临新的创新挑战与发展,从事电力的工作者以及相应的电力企业结合不同电力设备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很多可以进行实时监控的自动化设备。其实这些技术总体来说就是连接不同功能一体设备从而建设一个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在保证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的稳定性的同时注重其安全性。

1.2市场运营技术在电力中的应用

由于现代经济市场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因此能源的应用会受到外界的很多影响。而这些影响会推动电力系统运营模式的程度变化。电力企业利用电力市场的运营技术,确保电力系统在能源中的价值,并加强这种运营技术实现能源市场的引导,使其经济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该技术可对电力系统的经营进行有效的支持。而这部分运营过程是由电力市场相应机构根据能源市场运营规则所进行的。在运营中为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的运行,电力市场人员应遵守相应规则,并加强对输电、发电和配送电等服务。针对现代经济市场状况而言,只有工作人员加深对市场形势的了解以及掌握市场总体的经济状况,才能利用电力运营技术来满足企业在市场上的需求,切记一定要保证电网的安全进行。

2结语

篇10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系统已初步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所谓电网调度自动化,指的是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电网调度,它是电网调度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19世纪50年代的萌芽阶段,电力调度自动化还仅限于传统远运技术的应用,结束了仅靠电话调度的历史。此后,到了60年代,才开始在东北等地开设试点,开展围绕模拟式系统自动调整工作的研究,虽然成效不佳,但也为后来开展全国性电网调度自动化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到了70年代,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在全国启动,在电网中首先将计算机用于数值计算,开启了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新局面。在我国电力工业大发展时期的80年代,为适应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实现更高的战略目标,我国引进了一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这一举措,对推动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步,实现电网调度的跨越式发展,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经过80年代大发展时期的经验积累,到了90年代,为了与已经采用开放式分布式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接轨,实现各级调度自动化之间的信息交流,1997年,我国开通了电力数据通信网并在全国推广。至此,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2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网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国家重视。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所取得的成就如下:

2.1 自动化系统得到普及,对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突出

综观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从50年代的简单远运技术运行到目前自动化的计算机网络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普及为电力网络实现安全、高效、稳定的运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2.2 自动化科研理论发展,电网调度实践运用令人瞩目

从70年的试点实验,到80年代的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然后是90年代开创自己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我国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探索和科研一直有迹可循。如今,自动化的科研成果则更加显著。培养了大量专业化人才队伍,开发了一批高水平电力自动化系统和高科技产品,并将其投入到电网调度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出了可以参与发达国家市场竞争的能力。

2.3 自动化调度实用化,运行管理达到较高水平

随着我国自动化系统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实用化。电网上作为各级调度人员工作依据的重要信息随时可以进行有效准确的采集。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运行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4 电网运行安全问题严峻

电网运营环境是影响调度顺利、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在电力市场新形势下,主要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设备更新换代频繁、电网特性变化快,无形中增加了电网调度的难度;二是大容量机组投入生产,与原有电源不协调;三是电网管理与协调等方面的问题使调度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此外,自然条件也是一大影响因素,由于全球变暖等非正常现象频发,恶劣的气候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电网也无例外地遭到破坏。

2.5电网信息量的日趋庞大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电网的规模也在日益变化中发展壮大,电网信息量也日趋庞大。每天,海量的信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断更新,这就给电网调度的信息采集增加了难度,使电力系统的动态运行受到限制。

2.6 电能供应的市场化要求

如今,市场经济在全国范围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电力市场也随之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趋势,以往的电网业务已经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因此电力市场对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不断提高。

3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电力市场的多元化趋势,还有国际标准水平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呈现出了向数字化、智能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3.1数字化运行

当今时代,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必将不断引进更新换代极快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电网调度实现数字化运行。如:对日趋庞大的电网信息量进行数字化管理;对电网调度的每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对各个电网调度站之间的交流进行数字化通信;对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进行数字化决策。

3.2 智能化调度

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还比较低智能。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网调度势必要紧跟时代潮流,向智能化迈进,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智能化调度;对安全预警和动态预防控制进行智能化识别;对由于不良天气等造成的突发事故进行智能化处理。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在新技术革命下的一次重大升级,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3.3 市场化发展

随着各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电力市场也在不断进行体制改革。面对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市场化也势在必行。将电网自动化调度融入市场,将会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本文对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分别作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臣.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J].民营科技,2011,12:232.

[2]罗成,温庆亮,陈定科.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54-55.

[3]李月娇.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展望[J].科技与企业,2014,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