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规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发生规律
梨园康氏粉蚧在滦南县一年发生3代,主要以卵在树干、枝条粗皮缝隙、剪锯口、翘皮下、根际周围土块等隐蔽处越冬。翌年春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开始孵化,孵化为若虫。第1代若虫发生盛期为5月中下旬,主要危害梨树枝干、嫩芽,第2代若虫发生盛期为7月中下旬,第3代若虫发生盛期为8月下旬。第2、3代主要危害果实,集中在梗洼、萼洼处,并且能转移梨树危害。雌若虫发育期为35~50天,脱皮3次即为成虫。雄若虫发育期为25~37天,3龄后进入蛹期静止于茧内而后化蛹,以后羽化为成虫。9月下旬雌雄虫交尾后雄虫死亡,雌成虫取食一段时间后爬到枝干粗皮裂缝、树杈等处分泌棉絮状蜡质卵囊,后将卵产在卵囊内,以末代卵越冬。每头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初孵幼虫有聚集习性,5~7天后逐渐扩散危害。
2 危害特点
康氏粉蚧为刺吸式口器,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梨园嫩芽、嫩叶、果实、枝干汁液。其繁殖速度快,危害隐蔽并且集中。嫩枝被害后,被害处肿胀,削弱树势,造成梨树皮纵裂而枯死。排泄的蜜露常引起煤污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套袋后钻入果袋内吸取果实汁液,群居在萼洼和梗洼处,分泌白色蜡粉,污染果实,造成组织坏死,出现黑点或黑斑,甚至腐烂,使被害梨果畸形,失去商品价值和实用价值。康氏粉蚧具有喜阴怕阳的特点,阴暗潮湿环境是其繁殖危害的最佳场所。因此,枝量大、树冠郁闭、光照条件差的套袋梨园更容易发生,并且一旦进入果袋内,就会大量繁殖而发生危害。
3 防治措施
3.1 做好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是防治康氏粉蚧虫害工作的基础。经过滦南县森林植物保护检疫站5个测报点、5块固定标准地、15块临时标准地每年对它的观察记载,并结合当地的气象因子,对康氏粉蚧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做出中长期预报,较准确监测出康氏粉蚧卵孵化盛期和成虫羽化盛期,经多年数据积累,滦南县梨园康氏粉蚧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下旬分别为第1代、第2代、第3代若虫发生盛期。
3.2 有效的管理措施
根据梨树的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制定出适宜梨园的管理措施,合理修剪,调整树势结构,减少枝量,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避免郁闭。
3.3 梨园间作
梨园间作地被覆盖植物或自然生草,可以减少害虫数量,增加草蛉、瓢虫等天敌数量,对康氏粉蚧有明显的防治和控制作用。
3.4 人工防治
3.4.1 清园 在果实采收后及时清理果园,将枯枝、落叶、废弃袋、旧纸袋、杂草和病虫果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虫源,降低虫口基数。
3.4.2 刮刷树皮 冬季或早春细致刮除老翘皮,消灭树皮缝中的越冬卵,集中深埋或烧毁,或用硬毛刷刷除越冬卵,减少越冬基数。
3.4.3 绑草把 9月上中旬雌成虫产卵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雌成虫在草把中产卵,入冬后解下集中烧毁。
3.4.4 涂抹粘虫胶 在害虫上树危害之前,涂抹粘虫胶,宜早不宜迟。用粘虫胶在树枝干上涂一个2~3厘米宽的闭合胶环,虫害严重的果园可适当涂宽些,每隔10~15天涂1次,最好是用胶带在枝干上光滑处缠绕一周,然后将粘虫胶均匀涂抹在胶带上。
3.4.5 套袋时扎口要严 康氏粉蚧喜欢阴暗,有钻袋习性,套袋时,口要扎紧,切勿松动,不留缝,袋口扎成铅笔头状,可减少该虫入袋数量。袋口不严造成其大量入袋,同时它还可通过透水口、通气口进入袋内。
3.5 生物防治
保护康氏粉蚧天敌。康氏粉蚧的天敌有草蛉和多种瓢虫,应注意保护利用,抑制康氏粉蚧的危害发生。
3.6 化学防治
3.6.1 涂药环 若虫上树前,在树干上距地面50厘米处,将老翘皮刮除后,涂抹10厘米宽100倍吡虫啉药环,以阻杀若虫上树。每隔10~15天涂1次,连涂2~3次。
篇2
不少人相信: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而且这种规律不论人喜欢与否都依然如故地运转。在乐观的人看来,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他们相信如果自然科学家们能够根据自然规律准确地预言哈雷彗星的出现,或者利用原子能造福人类,那么掌握了历史规律的社会科学家们也可大胆预言遥远的未来美景,并且对人类社会进行整体的规划,使之变得至善至美。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黑格尔都有这种愿望。
但是英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波普尔却斩钉截铁地认为,不用为历史规律欣喜若狂或者灰心失望,在历史中找不出物理学和化学中的那种客观规律。就好比我们常常把中国古代一次又一次的王朝更替视作一种规律,认为这种“循环”一定有其内在的道理。可是如果你认真了解这些历史,就会发现,没有哪一次王朝更替是相同的。无论唐宋元明清,这些辉煌一时的王朝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昌盛,乃至灭亡的。一旦时间抛弃了它们,它们便再也没有可能重来。既然不能重复,也就无所谓规律了。
即使我们承认了人类历史上存在某种规律,我们又能否像天文学家预报哈雷彗星一样对未来的社会做出预测呢?在波普尔看来,这依然很困难。最明显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分化为美苏两大阵营,很多人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很快打响。但是,世界大战没有如期而至,一种前所未有的世界格局――“冷战”却持续了几十年,并且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
预测人类社会的未来,一定会影响听到预测结果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被预言吓住的人们小心谨慎地处理任何可能引发战争的危机,反而让这个预言落了空。
有些时候,人们做出预言的本意是想要避免不幸的发生,但是反而会弄巧成拙。比如,一个经济学家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预测未来国家的经济将会崩溃,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人们信以为真,纷纷抛出股票,把财产转移到国外。结果国家经济遭到重创,果然崩溃了。
篇3
一、方法论的引入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髙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W(PW)史学的方法论,是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学研究中,许多新成果、新突破往往是由先进而科学的方法论导致的,这是因为方法论的外在形式和内涵同事物的本质是一体的,越是科学的方法论就越能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要想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引)先进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充分认识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包括外部的生态环境和内部的种群结构及种类群关系两大部分。外部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而内部的种群则包括中国工艺美术的各种品类及各自的品性。种群结构既有各品类自身的物质结构、功能结构和转化结构,同时又有各品类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结构。在工艺美术生态系统中,两大部分之间并不是分开的,而是由外部的生态环境通过其所引发的社会意识形态、科技水平和人的愿望与种群之间形成对流与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态因子”包括了人们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形态以及民俗、伦理、心理、审美、宗教、价值观、设计观等等。科技水平主要涉及到应用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方面,而人的愿望则包含了对造物的选择和信息的传达与筛选。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就是自身在其外部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在对流的深度和广度上,交替地、此消彼长地实现着转化运动,同时也转变着种群结构和种群关系的生态幅度和适应范围,并以此展现出无比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方法论应该充分结合这一生态现象,把握各相关学科的内在结构,在深广的领域里实现其客观性与科学性。谈到深广,还应认识到中国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只是人类生态圈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站在工艺美术的角度去看待其周围世界,不妨也站在其他生态系统的角度上去看待工艺美术。同时,中国工艺美术也是世界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它在影响世界工艺美术的同时也在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
以现代系统论为代表的科学研究成果,使人们认识到事物是一个多层次、多时空的网络交叉结构,它促使人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工艺美术史学方法论应该在此基础上延展开去,以浑融而有序的研究方法去描述其浑融的历史现象,从中揭示其规律和本来面目。因此,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在充分认识自身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而合理地引入新的科学成果,探索出一种新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和立体的研究方法,应是时代的必然之举。
二、直面历史的真实
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如何在阔大而浑融的工艺美术现象中找出最本质、最根本的问题加以研究?这些问题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方法论所必须予以面对的。当代文学史家曾指出,历史的存在具有二重性,存于已经消逝的过去的时空中的历史,是历史的第一重存在,它只给我们留下了层累的遗迹,而真实的历史则依赖于人们对这些存留的理解来复现,由此历史便获得了第二重的存在,即它存在于人们的理解之中,这种对历史的理解和复现必须力求逼近历史真实的第一重存在。M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来说,如何逼近历史的真实或怎样才算逼近历史的真实呢?我们说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其中含有极强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在社会活动的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中前进着,一旦历史活动形成并随时间消亡后,它就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凝定而永远成为过去的存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与时间同步的,人类并非只是在过去的时空中创造了洱史,人类同样在现代乃至现时无法避免地创造着历史。从哲学意义上说,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由此就获得了历史的一贯性认识,即在过去、现在和现时等主观时间概念的不同界定中,历史由始而终地客观存在着。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也就由其存在于客观历史中而获得了从过去到现代及现时的一贯性。由此引发开去,我们可以由对现代、现时工艺美术真实性的把握方法推及到对工艺美术过去真实的把握方法。而这种对现代、现时工艺美术的真实的把握方法就应该是对人和对生活的把握。
在当代,工艺美术及其延展的艺术设计领域比以前更加将人和人的生活放在了首位,并且以人与生活、人与自然及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理想、价值重心、回归自然、休闲乃至文化与髙科技接轨,在,工艺美术中都是以人的要求为中心,以能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最终目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工艺美术中得到髙度一体化的实现。因此,现代工艺美术的真实无疑要在对人和对生活的把握中去展现。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表述工艺美术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与生活的必然关系,避免只见历史的物(工艺美术各品类)、不见当时的人,不见当时人的生活的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倾向,同时还要避免那种以贵族工艺、陈设欣赏工艺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主体的研究倾向。在认识方法上,既要从工艺美术的自身角度去看待人、看待社会、看待生活;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从社会、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工艺美术,它们二者的区别是前者侧重于工艺美术自身的品性,而后者则使工艺美术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我们应将二者有机地融合,以科学而客观的方法去考证和论证史实,抓住为人、为生活这一本质,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剖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达到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真实的“再现”。
三、规律的相对性与互动
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在于对客观规律的探寻。而对规律的认识则是史学研究方法论所要最终解决的问题。“世界是物质的有规律的运动,我们的认识既然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就只能够反映这个规律性。”M(PI72)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认识,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也就实现了人的认识的科学性。
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蕴含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运动之中,在其产生、分合、演进、变化的过程中,必然隐含着某种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规律。例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夏商周三代的最辉煌的工艺美术品一青铜器,除了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工艺技术水平外,还是当时政治、宗教、精神、等级制度的象征物,在三代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却在西汉末年乃至以后衰落了下去,其部分实用功能被铁器所代替,其审美部分被应用于其他工艺美术品类之中,而其所含的象征意义也消失殆尽。这种取代与消亡之背后必然有某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所驱使。因此,正如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的发展受到内在规律的作用一样,工艺美术的历史进程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对于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则成为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当然任务。
然而,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又似乎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无规律现象,由诸多因素影响的工艺美术,在其演进中显现出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汉唐等社会经济髙度繁荣的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极大的发展,我们由此似乎可以这样认为,即工艺美术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的开放程度“成正比”。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在宋代政治上屈辱、经济上的相对低滞、思想文化上的束缚和压制之下,却出现了空前杰出的各类工艺美术品,并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髙超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这似乎又与汉唐工艺美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成正比”的律动相悖。于是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无法用单一种规律去涵盖工艺美术发展的全部。工艺美术的发展是由许多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规律所支配的,而这些规律中含有许多特殊性、偶然性和随机性。对史学研究而言,人们只能是从其不断发生的偶然性中去发现内在所蕴含的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律是相对的,其相对性存在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与规律的无限性之中。中国工艺美术的史学研究应充分认识规律相对性这一特点,避免以单一规律完全覆盖和解释甚而论定全部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多种规律的共同作用以及规律中偶然性“逸出”现象也应作出切实合理的、科学的探究和阐释。
从规律的相对性出发去认识和总结规律,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工艺美术各种规律的运动存在于各种为生活的实用与美的相互运动之中。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但是二者在统一中又各自有不同的规律。实用性的规律是以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的形态变化成为其发展变化的动力,具有进步性。而工艺美术的审美性同其他艺术相联系则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发展形态,艺术的诸多规律在其中交互作用,文化的选择也呈循环式表现出来。由于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都在各自的规律下发生变化,而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工艺美术的实用性规律和审美性规律之间就必然地形成了互动。总体来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规律是使工艺美术呈现出进步形态的主要因素,它以适用性和舒适度促进着审美美感的形成;而审美规律则是非进化形态的,但是它以求新美、求异美的追求以循环往复的形式刺激着实用性并使其产生新的变化。工艺美术在这两种规律的互动下形成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相对的、整体的规律性。
篇4
一、注重历史概念的正确传授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概念,反映着相应历史内容的本质属性。历史概念可分为史事概念和史论概念两大类。史事概念是对基本史实的概括,史论概念是对众多基本史实和史事概念的理论概括,但不论哪种概念,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并没有逐一提出来做系统、完整的注释,只是通过历史现象的具体描述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从这些说明中,归纳出历史概念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素质培养。
如西周“井田制”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依据课本的描述,用的理论概括为: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土地同有。②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所处的地位: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从事劳动。③ 产品分配方式:奴隶主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④井田形式:田野阡陌纵横,呈“井”字形。其中④ 只是井田的形式而不是井田的本质。①②③才是井田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通过这样的归纳,学生不仅掌握了井田制的本质含义,而且领悟到了分析土地制度的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即用生产关系的三要素去分析各种社会形态下的土地制度的实质。这无形中就培养起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素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长期地有意识地对一些历史概念进行这样的归纳和讲授,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历史概念,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周密性和彻底性,表现出很强的理论素质,还能加深教学的深度。
二、构筑历史概念的结构系统,总结其中的规律性认识
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便于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若干基本概念,主要是史论概念的有机组合。但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这种组合的专门叙述,只是把它体现在众多的基本史实和基本概念中。教师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进行梳理加工,得出一个个系统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总结规律性的认识。梳理加工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纵中找规律
就是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梳理成一个纵向的结构系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在中学历史知识中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认识,是学生历史学科高素质水平的具体体现。如我们可以把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概念梳理成这样的纵向结构系统: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唐租庸调制 庸后期两税法 明一条鞭法 清地丁银。从这个结构系统中可以得出如下规律性认识:①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发展的趋势是由繁到简。②人头税的发展趋势是由重到轻到取消。③农民对因家庭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减弱。④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要得出这样的认识,没有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和敏捷的思辩素质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长期坚持这样的归纳、讲解和训练,就能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
(二)横中寻特点
就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时代的各个侧面逐项加以归纳,构成一个历史横断面的结构系统,通过分析各个侧面和对各个侧面的综合分析,找出该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点及其成因,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历史的全面的公正的评价。
比如1995年历史统一高考问答题笫一题:“指出秦始皇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的类似之处,并说明为什么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此题后一问有了相当难度,难就难在不少考生缺乏上述素质,不会从秦皇汉武所处的不同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分析二人的不同个性。秦始皇攻打匈奴,是在秦刚统一六国之后进行的。这时秦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解除匈奴的威协”,而汉武帝则不同,在他所处的时代,国力已强大到足以“彻底击败匈奴”的程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刚刚从奴隶社会制度下走过来,遭到激烈反对也是情理中的事。秦始皇要想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也必然要对他们进行坚决镇压,因而造成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果”;汉武帝所处的时代,封建社会制度已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业已巩固和加强,儒家思想在社会上逐渐流布并成为多数人行为的道德准则。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只需发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号召,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没有必要也不会去用秦始皇的做法。在每个侧面的分析过程中,又从历史渊源、历史环境、人物个性等几个方面去寻根探源,便使分析入木三分,有理有据。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
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成因素。
所谓历史感,就是要把历史现象定位在它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而不能把当代的观念置于历史的观念之中。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所论述,不再重复。
所谓现实感,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科学分析,对现实社会做出比较正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但这并不是把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做简单的类比,而是要从历史问题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现实提供借鉴。
篇5
教学方法
指导作用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书看报的时候,首先是看标题,然后再往下看正文。《说文》这样解释:题者“额”也,目者“人眼”也,既然是“额头”和“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领悟了文章的标题含义也就能粗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义,有助于文章的阅读。同样的,历史教材的课文标题也对本课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那么,我们学习历史时怎么才能用好历史教材的标题,读懂标题呢?
笔者在讲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第一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时有过这样的亲身体会:如果按照常用的教学思路用讲授法和导学法,按部就班的指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老师教导吃力,学生接受新知识也很生涩,给人以囫囵吞枣之感。本学期我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课题《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变换成这样几个问题?①“人性的扼杀者”是谁?②谁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他们为什么要宣战?③用什么武器宣战的?④取得什么战果?
经此一变,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受好奇心,竞争心的驱使,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认真研讨,激烈辩论,原来诸如:天主教会、人文思想等生涩,抽象的概念知识都能轻松的理解掌握了。
受此启发,我开始仔细研究教材的课文标题,寻找其中的奥妙,发现它们之间是否有规律可循,并试图引导学生把这种规律运用课堂上,把它作为一把解开历史知识的“钥匙”。通过对初中历史六册教科书分析,我把这些课题大体归纳以下几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直接表述型
让我们先来浏览下表:
通过表格明白看出课文标题与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基本一致。这一类课文的题目文字不多,却高度浓缩了本课重要知识点,直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让人一看就清楚本课的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七年级教材中这样的标题较多,它符合了学生发展过程和认知规律,此阶段学生在知识层面、文学修养、理解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记标题,在看子目录,然后掌握基础知识。这样,层次分明,浅显易懂,而又有的放矢。
二、寓意深刻型
大家再来看这样几个课文题目:“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伟大的开端“昔日的辉煌”“引领时代的思考”……这类题目或是一个凝练精辟的句子,也可以是富有个性或意义特殊的行为,或者是一个事件。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你能知道本课要学习哪些内容吗?恐怕学生是无法从课题的字里行间看出来的。 转贴于
老师在对待这些题目时,就要引导学生去挖掘思考,大胆怀疑,提出设问:题目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是不是用了修辞?题目在字面上传递什么信息?在这些文字背后还包含着什么?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认为学习重要的过程取决于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参与程度,设计有趣的思考问题就成为教师课前的主要任务。营造出一种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去质询、去探索、去讨论,并且学生在尊重各自尊严的前提下进行辩论。
三、概括总结型
概括总结型的课题,是对一定历史阶段某一方面做专题总结。课文题目总领全文,主旨鲜明。比如下表中所列举的部分课题:
对待这些课题,我们在学习时就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学习:1.分析专题所处的时代背景,任何事件发生、成就的取得都是在一定背景下的,就像植物生长的土壤和气候环境。2.领悟时代特征,课题里的修饰语不是妄言虚加的,它就像描绘一个人的相貌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被描绘的人是张三而不是李四。历史阶段总结也是如此,如秦汉的“昌盛”,魏晋南北朝的“异彩纷呈”,隋唐的“璀璨”……三、列举本阶段典型的代表成就,这是客观实在的;四、感悟历史,学习历史的作用,不是在晒历史,而是从历史里发现、寻找有价值、可借鉴的、可启发东西。
如:七(上)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在课前预习时要学生题前完成基础知识:“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顾恺之的绘画珍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研讨艺术成就出现的时代背景、阶段特征等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大融合又一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人口迁移,打破原来民族地域界限,既有冲突撞击,又有和睦相处。在动荡与交融中,各民族一方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特色,又有借鉴和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最终形成魏晋南北朝独特的文化特征。
四、因果关系型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材的课题也随着变的深奥,文体用词也丰富多彩,九年级教材中更多使用了诸如“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探险者的梦想”、“避免革命的改革”、“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引领时代的思考”等课文标题,像这些课题都给学生给下了广阔的空间,需要多去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结果如何?”“带来什么?”。
因果关系的课文标题,有的是先因后果、有的是因果倒置、有的是一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
五、主体知识,单元整体型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教学 师生互动 活跃思维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78-01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问题都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内。备课时教师绞尽脑汁的设计问题,上课时学生只需翻翻书便可回答问题,没有深入思考的过程。现如今在新课标理念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如何让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动”起来?这里的“动”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动起来,而是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兴趣、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能力也得到提高。现将关于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做个总结。
一、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科学性和有效性是问题设计的两大原则。
科学性。设计问题时一不能有科学性错误,二要具有逻辑性。设计问题是应有步骤、分层次。课堂上要把一个历史事件通过一组问题逐步分解呈现出来,使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形成逻辑体系。因此在设计问题是一定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设问、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要符合教材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效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问题设计不仅要完成知识目标,更要有启发性,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备课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内涵,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一般情况下传统的启发式教学讲求适时点拨,就是说在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某个难点无法解决,这时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启发式教学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角度设计问题
历史是由众多历史事件组成的,它们之间纵横交错、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历史现象与本质、杂乱与规律、具体与抽象相伴而行。历史的复杂性和教学的主线性决定了学习历史要通过寻线索、抓主线、找规律、建立知识体系来完成,因此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沿着主线展开,从多种角度思考。
多角度设计问题让学生从几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例如“怎样评价哥伦布到达美洲?”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分析。从西欧角度,他是冒险家;从美洲角度来看,他是殖民者;从全球史观角度来看,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建立欧洲与美洲的联系,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全球化角度来看,他为经济全球化奠定基础。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用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结论可能会有很多种,甚至截然相反。多角度设计问题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了学生对事件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利于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人类在学习认识事物时是有规律可寻的。利用这些规律设计问题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比如迁移规律,迁移是指上一次学习生活对后一次学习生活的影响。简单理解就是当人们已知某件事物或已经建立某种认知结构,然后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利用这些已知的认知去创建新情境、研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当利用迁移规律去思考解决问题时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如果把问题设计与迁移规律结合,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创新能力。
人们学习认识事物的认知规律有很多,善于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学习更轻松更高效,但这也对学生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很强的归纳、总结、联想、分析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而是一个内化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思维的长期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利用这些认知规律时经常发生问题。这时教师应该多加引导,可以让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直至完善。
四、设计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问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明朝科学家陈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解决问题靠能力,而提出问题靠创新思维,创造始于发现,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比较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能力。如古代中国的土地兼并问题和西方的经济危机,这是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经济现象,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共同之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它们出现的原因相似,都是附着在各自社会制度上的固有矛盾;它们造成的结果相似,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它们产生的影响相似,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统治秩序;封建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态度相似,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和经济危机。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启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发现就会有疑问,有疑问就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所以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五、根据学情设计问题
篇7
战例研究,是运用典型的战例研究和探索作战理论及作战行动规律的一种训练和教学活动。战例研究与案例教学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战例研究是案例教学的特例。进行战例研究,就是要根据战例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对象,精选战例,采取适当的研究方法,达到较好教学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搞好战例研究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任职教育中战例研究的意义
一是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战例研究,对历史上各种战例进行判断和分析,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能够加深学员对战役战术理论的理解。
二是促进作战理论和战法研究。通过对战例研究,可促进学员探索作战方法,研究作战行动技巧,并为如何把作战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借鉴和方法。
三是提高指挥员谋略水平和修养。很多实践经验证明,通过系统地研究战史、战例,对提高战役战术指挥员的谋略水平和修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任职教育中战例研究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进行战例研究,应掌握战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战例研究的方法大致有自学研究法、战例介绍法、战例剖析法、战例作业法等。
(一)自学研究法
1.自学研究法的涵义。自学者通过自己搜集和阅读史料,对战例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总结写出研究报告的方法。这是中级指挥员教育训练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战史战例是战争理论的根基,是知识和智慧源泉,每次研读,都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得到教益和启示。研究战史、战例,仅仅阅读经过加工的、简略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自学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战例,以提高自己的组织指挥能力。
2.自学研究法的运用方法。一是搜集和阅读史料。为提高学习研究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搜集和阅读史料,特别是原始史料,如当时政治经济形势,战场兵要地志,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政治素质、训练水平、后勤供应,战前的态势,双方的作战计划及其形成过程,作战指挥的文电,战后的总结,以及当时的新闻报道、评论等等。二是分析战例决策过程。通过这些史料,可以了解当时双方指挥官是怎样做出重大决策的,分析对比每一作战阶段、每一重要环节双方决策的正确和失误。三是进行总结,写出研究报告,从理论上加以提高。
(二)战例介绍法
1.战例介绍法的涵义。战例介绍法,就是利用挂图、沙盘、录像和电影等手段向参训者叙述战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介绍客观事实。根据训练内容和目的,可分全面介绍和部分介绍两种。
2.战例介绍法的运用方法。一是全面介绍。全面介绍,就是从战例的历史背景、双方态势、战役企图和决策、主要方向、战役布势、战役经过、战役结局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系统介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好、连贯性强、印象深、效果好。二是部分介绍。部分介绍,就是根据需要论证的问题,引用某一个或者若干战例中最有说服力的情节做部分介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准备简单,与研究的问题挂得紧,易于理解,效果好,但完整性、系统性差。
3.运用战例介绍法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战例介绍法,要注意选准战例。一是要准备全面准确的资料。掌握战例全面准确的资料,并充分准备,要注意紧紧把握战役高度,即站在当时战争的全局上,对战役背景、企图、发展及结局等进行描述,轮廓要清晰、有条理,使参训者有深刻印象,有利于提高其战役意识。二是要把握介绍的详略程度。要依据训练内容和目的,决定介绍的详略程度。一般来说,战役作战方针、战役指导思想、战役决策、战役指挥及战役发展等问题,介绍应当详细些。
(三)战例剖析法
1.战例剖析法的内涵。战例剖析法是指参训者在全面熟悉战例的基础上,教员根据训练目的,对战例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战役行动特点、规律及指挥艺术。
2.战例分析法的运用方法。一是通过解剖一个战例分析论证若干战役理论问题;二是通过解剖若干个战例,从不同角度论证某个主要理论观点。这种方法针对性强,问题研究得深透,但难度大,要求高。
3.运用战例剖析法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尽可能详尽地搜集和占有材料。运用战例剖析法,其关键是史料齐全,要尽可能详尽地搜集和占有材料。只有史料丰富,才能为深入研究创造条件。因此,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我军的战例研究。二是实事求是。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军战例有的因时间长久,战争条件局限,人员几经沧桑以及其他原因,战例资料不够完备,这就要求研究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有把握的史料可以使用,可疑的、不清楚的、互相矛盾的史料不宜使用。
(四)战例作业法
1.战例作业法内涵。战例作业法,就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战例,按照想定的结构和要求,将其改编成想定,并按照想定作业程序和方法,逐次将战例中的敌我情况提供给参训者,诱导其定下决心,处置情况。
2.战例作业的特点。一是身临其境。战例作业为参训者提供了一个近似身临其境的环境和亲身实践的机会。二是做出参与者的角色。个人不是作为历史上的旁观者,而是作为一名参战者,做出决策和计划,而后与历史上的实际决策和计划进行对比,还可以探讨当时情况下的最优决策。三是生动形象。主动参与决策,从而生动形象地加强对战争指导规律的理解。
3.战例作业的方法和步骤。战例作业的方法和步骤与想定作业大体相同。第一步,作业准备教员按想定作业的形式和要求,将战例有关部分改编成的基本想定和补充想定及有关补充材料,提供给参训者。第二步,作业实施。即参训者“置身”当初战场最高指挥员的位置上,做出决策。第三步,讨论和小结。把参训者的作业与战例对照进行研讨,教员进行总结。
三、进行战例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一)尊重史实,实事求是
这是战例研究的前提,任何一个战例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因此,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真实地对待战例的历史背景,双方战役指挥员的决策,战役发展的经过和结局。
(二)内外结合,以我为主
无论是我军战例还是外军战例,都是前人经过战争经验总结,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产生和发展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战役战术理论。学习研究我军战例,不仅可以揭示战役行动规律,发展我军的战役理论,继承我军光荣传统,而且还能从中学到老一辈军事家谋略深远、多谋善断的军事指导艺术。
(三)远近兼用,突出近期
任何事物有历史的局限性。距今时间较长的战例,尽管对现代战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毕竟受历史条件、武器装备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反映百年以后战争的特点。而近期战例,无论是交战双方的作战思想、作战方法、武器装备诸方面,都比较直接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我们研究这些战例可以看到未来战争的某些特点,更好地预测未来,探讨新的理论和新的战法。
篇8
关键词:创新教育 历史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教育是创新的阵地之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将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历史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历史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历史能力,从而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历史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历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历史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制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况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这会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
这种活动能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他们的素质,着眼于未来。
三、推进创新教育:历史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1.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历史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历史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让他们积极参加历史实践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历史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历史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思。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义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历史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历史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历史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历史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历史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加强历史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篇9
一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追求的核心价值有两点:一是学生的发展,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都有进步和发展。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生命状态。学生以主人的姿态自主乐学,学生把课堂学习活动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对待,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需要。
传统的历史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学生的学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中竞相展示、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随机诱导、点拨、点化,形成了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民主和谐、研讨提升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以自主、互动的方式朝着目标前进和努力。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激活了师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点燃了师生工作学习的激情,师生内驱力和外显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教师与学生自信心普遍增,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研究,师生相互合作的良好风气一定会形成。
二
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频频见于报端。例如,詹玉瑞在《甘肃科技纵横》2011 年第2 期发表《构建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浅谈》;胡玉兰在《基础教育论坛》2011 年第7 期上发表《“高效课堂”之浅见》;赵秋梅在《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 年第4期发表《导学案实施中的高效课堂》;张鹏《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 年第6 期发表《“兖州一中”高效课堂之我见》;王红章《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 年第5 期发表《实施“导学自主”模式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等等。这些文章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没有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做出系统的研究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师生普遍缺乏互动,因此,新课改要创建人性化的生态课堂,让课堂回归原点,回归本质。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科知识建构的规律,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成就学生。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亲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历史,在体验中感受历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什么?笔者个人浅见,首先不应该是分数,其次不应该是知识,甚至也不是能力。高效课堂追求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关注个体生命、尊重个体成长,使个体的成长与幸福相伴。什么样的课堂算是高效课堂?笔者认为,每一节课都能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自由生长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三
下面几种观点是现在的历史教学课堂中之中教师经常遇到的:
第一,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历史学科对知识的传授,过多的追求学生对历史简单的记忆,对历史结论简单的接受,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历史学习,从而导致了历史课堂效率低下。
第二,在有效历史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较高教学影响力和效益的课堂。
第三,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而可以总结出具体的要求和原则,从而在以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应用。
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必定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提高,要求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而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师的作用是点拨、指导。这样形成了一个师生互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
实践操作层面探寻具体的教学结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法和途径,并总结出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从而给广大一线上的中学历史教师一个借鉴、推广的平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
1.界定高效课堂的含义。历史学科与其他科目有相通的地方,也一定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然后上升到论理论高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构建完整的课题研究体系。
2.要特别注意分析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到影响高效课堂的各种因素,从而加以利用。
篇10
一、从哲学思想上是相通的
中国的传统哲学特点就是博大精深,而且具有鲜明的各族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哲学不仅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样还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1.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同哲学的唯物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而中国古代哲学也有着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一,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世界本源问题的思考。我国古代就有把世界认为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特殊元素够成的,这种五行的思想不仅阐明了古人对世界来源和物质构造的思考,也反映了古人从物质角度去思考世界的,而不是从主观的唯心角度去考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本源。
第二,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规律问题的认识。古人在知识匮乏的年代,以当时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总结了许许多多的对世界的规律的认识。虽然有许多的认识再当今人看来是不尽正确的,愚昧的,但这都是古人对世界一种朴实的思考。证明了古人是从自身的实践出发,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总结身边的事物发生的过程并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而总结得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规律问题存在朴实的认识。本文由收集整理
2.传统的哲学朴素辩证法同现今的哲学的辩证法之间的联系
老子的物极必反、福祸相依的辩证思想在当时以及直到今天都为人们耳熟能详。古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意识到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变化的,任何事物在发展到一定得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不是不变,是变化的时机还没有,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朴素辩证法当中的由量的积累才会产生质变的思想。这同哲学当中的认为无论是人的思维还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产生变化的辩证法思想相契合。
第一,中国传统的朴素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无时无刻不起变化的。古人十分讲求做人做事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世间万物之间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的,比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思想,这是在提醒我们再认识和看待身边的事物时要用联系的眼光,而不能孤立片面的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只有做到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这个世界才会做到万无一失。这和哲学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存在内在的一致性。
第二,中国的传统朴素辩证法当中对矛盾运动规律的思考。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体存在的,一种矛盾的消灭也意味着另一种矛盾的产生。福祸相依的思想也证明了我国古人矛盾运动规律的思想。
第三,中国的传统朴素辩证法当中对质变量变互变的认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当中不乏“合抱之木起于毫末”的人生思考,认为事物都有量的积累而成的,都有量变再起质变的自身规律。如果正不是因为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便不会产生质变的发生,正如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这都无不解释了古人朴素的关于对量变质变认识的朴素辩证法的认识。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当中对质变量变互变的认识与哲学的量变质变的原理有内在的联系。
3.中国的传统哲学当中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与看法与唯物史观想通性
中国的传统当中对社会历史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社会历史的规律的记述不胜枚举。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可探寻,这和哲学的唯物史观有很大的内在相通性,这样也成为中国的传统哲学当中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与看法与唯物史观相通的内在联系。
二、在精神实质上的相通性
哲学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单单是从哲学思想层面上存在着许多内在的相通性,同样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更是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这些内容在其精神实质上无疑不和在文化精神村民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这也提供了我们接受哲学的心理根源。
1.“和谐”的理想的追求
中国是一个讲求天人合一的过度,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力图建立一个天平的盛世。对和谐的理想追求从未消失过。中国人勤劳善良,与人和善,乐于助人。在生活当中表现豁达开朗的乐观精神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和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是所有中国人的追求目标。
2.讲求“经世致用”的哲学思维
经世致用,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经世”是可理解为:为官之道,学而优则仕。“经”为上下贯通之理,一“经”可贯众“纬”。“致用”,即是不务虚学。以“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达“修身”之功,以“修身”之功通达“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之理,致用则是致此用功。经世致用告诉我们做事要遵循固有的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