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相关资料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相关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决定,宪法规定国家对于人民负有基本保护的义务,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应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的国计民生安全。而目前全人类正处于随时可能因为气候极端异常而爆发大灾难的风险社会当中,气候极端已经不再只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已经成为人民日常性及公共性议题。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江南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大平原的接壤处,山地众多的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全球环境异常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自然灾害活动日益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风、暴雨、洪涝干旱、山体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等是浙江抗灾的重点。面对灾害,拯救生命是第一位,浙江省政府本着一贯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平安浙江、和谐浙江为目标,高度重视浙江的救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如《全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医疗救援给予全面性的法律规范的指导,以实现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域外法律制度介绍
抗击灾害,拯救生命,不仅是浙江省、甚至是中国政府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就全球范围而言,也是每个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其中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设置了比较先进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灾害医疗救援体系,其中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了解及借鉴。
(一)美国
1.法律法规。美国《国家应急预案》是有关处置灾害的综合性法法律,将国土安全、紧急事件管理、法律实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急医疗服务以及私人部门等统一为一个整体结构,对联邦政府、州长、地方行政首脑和民族行政首脑在应急事件时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紧急事件期间互相协调的基础。《美国突发公共卫生实际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这是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此外,还有《减灾和紧急救助法》、《联邦紧急相应计划》、《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国家地震灾害减轻地震灾害法》等。
2.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三级应对体系,自上而下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一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一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二个子系统胡。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指挥系统由CDC提升到联邦应急计划,总统有权根据危机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联邦应急计划;HRSA主要通过提高医院、门诊中心和其它卫生保健合作部门的应急能力,来发展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负责药物获得、急救、运输、信息传递、隔离检疫、医务人员培训以及医院系统协调;MMRS通过地方的各个执行部门,如:消防、自然灾害处理部门、医院等部门,现场救援人员协作,确保城市在一起公共卫生危机中最初48小时的有效应对。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美国十分重视自愿者和自愿组织在灾害医疗救援的作用。1970年成立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该组织的主席是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在《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中被要求固定承担紧急救援和为灾民提供后勤服务方面,被公认为是第一应对者和有效救援者。此外,还有1881年成立的美国红十字会,履行包括国内和国际灾难救援在内的某些美国政府的责任,具有“联邦工具”的合法地位,今天,美国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几乎完全纳入了美国紧急事态管理的工作体系,承担着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的部分工作。
4.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美国在联邦 C D C 中专门设有负责与媒体沟通的通讯办公室,负责向公众和医疗救援人员及时告之灾害事态信息,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判断灾害发展状态。此外,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全球应急管理系统,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
美国对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体现在基本行政法律、各项专门的减灾法之中,并且还有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并且该职责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灾害发生后的“临危受命”;把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串联起来,使得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管理、执法、医疗服务等领域内的人员可以综合有效的协作;重视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力量,并将其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应对体系及具体程序和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二)日本
1.法律法规。 1 9 6 1 年颁布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预防灾害、对应灾害和灾后重建等事业方面的根本大法,对其他相关法律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也是其他相关法律的立法依据。该法就防灾救灾中政府的责任、地方团体的责任以及市町村的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布于1 9 4 7 年的《灾害救助法》是关于灾害应急救助问题的最早的法律。其宗旨是:在发生灾害时,国家要在地方公共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其他团体及国民的协助下,进行应急的必要的救助,以此来保护受灾者和维护社会秩序。此外,针对多发行地震灾害,还制定了详尽的地震灾害对策性法律,如《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等。
2. 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三级政府负责管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即中央一都( 道、府、县) 一市( 町、村 )三级,由主管卫生和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并以之为中心,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日本政府会向国民及有关机构发出紧急通报,通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同召开了干事会,研讨对策。中央主管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最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制定和实施应急对策。在日本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系统中,消防(急救):警察、医师会、医疗机构协会、通信、铁道、电力、煤气、供水等部门,也按照各自的危机管理实施要领和平时的约定相互配合。平时,在灾害疾病的预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全国各都道府县的地方保健所和市盯村的保健中心。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2007年修订的《灾害基本对策法》把红十字会在内的61个非政府机构制定为全国性公共事业,要求其无条件配合灾害救援工作。
4.快速反应的灾害救援机制。建立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的医疗救援程序,并根据不同时间段设立了应急措施:灾后6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派遣医疗队救助伤病;灾后12-24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转移伤病。
5.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网络,可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日本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通讯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讯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了包括紧急联络通讯网在内的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另外,还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有关灾害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日本同样也制定了详尽的灾害应对法律法规,使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同样的该各行政部门是承担该职责的常设机构;把非政府部门规定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定主体,调动了政府和民间的各方面积极力量,并要求其互相协作;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政府负责日常应急体系及具体24小时应急救援程序,并重视对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预防工作;将来完善的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一项切实有效地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灾害医疗救援法律渊源多元。灾害医疗救援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公共事件、灾害防治等领域的行政法律法规、卫生法规等不同的部门法中都应重视设置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也可制定单项灾害医疗救援法律,使其有法可依;
2.依法建立灾害医疗救援日常应急体系,有备无患。在该系统中,应依法确立非卫生行政机构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部门之间要做好有效的配合,使灾害医疗救援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3.依法确认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主体地位,将其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给予有效地配合和协调,发挥非政府组织分布广泛,在后反应快速,医疗救援力量专业化的优势;
4. 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二、浙江省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现状介绍
自然灾害具有的突发性及危害性特点,使其被定义为突发事件的范畴[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卫生法规都包括对灾害医疗救援的适用,主要的法律性文件如下:⑴国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继而制定的预案与办法等主要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疫情霍乱等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职责》、《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等。⑵浙江省法律性质的规范文件主要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浙江省重特大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预案》、《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干旱卫生应急专项预案》、《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
虽然浙江的灾害救援已经具备了预防和抵抗灾害的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并在以往的抗灾救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缘由如下:
(1)完善社会立法,构建成熟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为浙江省抗灾救险工作贡献微薄之力,促建和谐社会。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凡是法律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如地震、风灾等灾害事件的防治和应对就较为得力。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应急法服务法》,它规定州长可以根据《健康和安全法》对灾害事故中的救助问题给予豁免;日本有比较完善的国民健康计划。与之对比的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助有明确的规定之外,有关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是零散的分布在其他地方性法规之中,且对于医疗救援方面的规定也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缺乏针对灾害医疗救援的系统性的完善立法,这会导致灾害医疗救援不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具体权利,导致社会矛盾出现,不利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汶川地震不仅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对中国现有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进行了有力的冲击。在抗险救灾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方面新的法律问题需去研究,如在灾害救援中的医生为拯救生命对遇险者进行截肢的紧急处置的权利与遇险者知情同意权的对抗;灾害国际救援队伍和民间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在灾害医疗救援中遇害者的尸体应急处置的法与情的冲突;灾害医疗救援中出现的专业救援人员缺乏和药物等重要救援物资调配等救援中的依法管理等问题。汶川地震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会是偶然现象,今后也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在其他省市的灾害医疗救援中有所表现。《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我们应以汶川地震的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为研究的对象,结合浙江省的现状,对浙江省的灾害医疗救援给予深层次、防范性法律研究和完善,使我省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更加的法治化,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降到最少程度。
(3)填补浙江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法学研究的空白领域。如前所述,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医事法律问题,法学界对医事法律研究的相对陌生和不重视,导致该研究领域出现研究的空白点,而本课题组成员立足于温州医学院,具有法学研究背景,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可以从法学特别是医事法学的角度,对我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的完善有所建树。
三、浙江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一)灾害医疗救援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效力不一。
调整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相关国家和省级的预案或者办法等,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前者是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工作所依据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并有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而后者是落实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所依据的具体操作性政府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内部指导性文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要参考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因此其法律效力明显低于前者法律法规,导致其执行力度和效果因此受到的一定限制。
(二)综合性规范或者专类性规范有关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针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援的单独规范。
综合性规范主要指的是针对所有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综合性法律规范,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专类性规范是对具体某一类型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单独性法律规范,如《防震减灾法》、《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等。在综合性和专类性规范中,灾害医疗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已,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简单和过于原则性,不利于实际的操作执行。虽然后面制定的医疗应急救援预案有具体救援措施的落实,但是也是针对整体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所有的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规定简单统一,对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实施缺乏针对性,对于自然灾害而言,拯救生命和控制疫情是首要任务,但如果是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场事态控制比医疗救援而言更为重要,因此虽二者同属突发事件,对医疗救援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的。此外,当今社会地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特别重视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也是形势所逼。
(三)灾害医疗救援中的卫生防疫环节的法律建设优于灾害疾病急救环节的法律建设,立法层次上存在漏洞环节。
国家经过非典事件以后,卫生防疫方面的法律法律已经比较完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疫情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就政府和社会该如何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灾害疾病急救仅是简单片语而已,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疾病急救方面的规定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可以实施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以及其他的法律措施,《防震减灾法》里面也只有一条,地震灾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灾害医疗救援立法体系中上位法的“厚此薄彼”规定必然影响浙江省在制定灾害医疗救援的下位法法律法规时,重疾病防疫,轻疾病急救。
(四)忽略非政府医疗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灾害医疗救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对于上述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都在法律法规中有详尽的规定。但对于非政府的医疗救援组织,如红十字会组织、自愿者等仅是简单规定了其可以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协助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对其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职责、权利范围及政府医疗救援机构的配合和冲突协调等实际会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涉及。事实上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告诉我们的,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对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医疗救援工作上的专业性也是得到认同的。随着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日益参加到各类灾害医疗的救援工作中,重视其医疗救援法律主体地位,依法规范其医疗救援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熊文美、陈进、李幼平、陈燕玲、郑会贤、周丽萍.美日俄中四国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比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 ( 8 )。
[2]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中国知网,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俞慰刚.日本灾害处置的应急机制与常态管理[DB/OL].维普资讯。
[5]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6]《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7]《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条规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篇2
【关键词】 创伤性;骨关节炎;医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207-02
创伤性骨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及不同程度的股关节活动障碍,严重者可能出现严重的骨关节畸形,甚至导致终生残疾。随着外伤、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概率也明显增大。在现阶段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尚不完全清楚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从而导致法医学鉴定中面临较多的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5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法医学鉴定案例,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本次研究的资料来自于2005年-2012年间我院鉴定的5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案例,所有案例均有完整的基本情况介绍、病例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相关客观检查资料,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全面性。52例病例入院后均经过CT、X线、MRI、关节镜等影像学检查,并根据病例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临床症状等确定创伤性骨关节炎的级别。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统计5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案例,占同期活体鉴定案例的4.93%(52/1054)。其中男性33例(63.5%),女性19例(36.5%);年龄3-69岁,平均(39.8±3.5)岁。
2.2致伤原因与损伤部位: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28例(53.9%),工伤事故致伤11例(21.2%),高空坠落伤8例(15.3%),纠纷互殴致伤5例(9.6%)。
损伤部位:膝部骨折19例(36.5%),踝部骨折10例(19.2%),足部骨折7例(13.5%),膝部韧带、半月板损伤7例(13.5%),髋部骨折4例(7.7%),肩部损伤3例(5.8%),掌骨骨折1例(1.9%),小指骨折1例(1.9%。
2.3放射学分类、临床表现
由表1可见,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放射学分类与临床表现之间无明显的内在联系。
2.4法医学检验结果:经查阅与分析病例相关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法医学鉴定指南》[2]中的相关标准,对所有病例进行法医学鉴定。52例病例中认定为创伤性骨关节炎50例(96.2%),2例因损伤后3个月内即临床确诊为创伤性骨关节炎,故未进行法医学鉴定。
3 讨论
创伤性骨关节炎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在我国的总体发病率较高,多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在1995年召开的“国际骨性关节炎会议”上,各国医学专家、学者经过不断的研讨确定了骨性关节炎的定义,即发病原因主要是生物学与力学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人体关节软骨细胞、软骨下骨、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平衡受到影响,最终造成疼痛或功能障碍[3]。创伤性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炎的继发症状,期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客观增加了临床诊断级法医学鉴定的难度。本文结合临床检查、诊断,从法医学鉴定的角度进行研究,获取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查阅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新《刑事诉讼法》、《刑事技术鉴定规则》等相关规范,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法医学鉴定过程及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合法性。另外,笔者对临床医学、法医学进行了区分,虽然两者均属于现代医学的分支学科,但是法医学重点是解决与法律相关的医学问题。因此,在法医学鉴定中,必须考虑到法律层面的规定与要求。
在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检查与诊断中,影像学资料仍然是重要的诊断依据,病例的临床症状、表现只能作为辅助检查项目。从法医学鉴定的鉴定的角度而言,笔者总结了如下需要注意的事项:1)明确病例的外伤史,由于部分病例曾出现关节炎、软组织挫伤、骨关节损伤等外伤,在鉴定创伤性骨关节炎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特别是对于病例骨关节相邻部位的骨折、关节内组织韧带或半月板损伤等症状,在法医学鉴定中应认真查阅影像学检查资料,从而保证鉴定结果的全面性;2)确定科学的鉴定标准,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参照《临床法医学鉴定指南》中的相关标准,但是其中并未给出十分明确的鉴定标准,部分鉴定项目或内容需要鉴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个人经验级相关临床资料去确定,这客观加大了鉴定的难度;3)认真观察病例的临床表现,创伤性骨关节炎早期病例多表现为淤血、肿胀、局部疼痛、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法医学鉴定中应根据医护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或者现场查看等方式,对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确认,这是保证准确鉴定的重要因素之一;4)在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法医学鉴定中,年龄在50岁以上,且患有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例数量明显增多,在本次研究中均给予鉴定;5)在病例的病程发展过程中,早期临床诊断为创伤性骨关节炎的病例在法医学鉴定中不予确定,本次研究中出现2例此类情况的病例。
综上所述,由于人体多数骨关节的生理功能较多、解剖结构复杂,对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法医学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条件,否则难以保证鉴定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作为一名法医工作者,我们要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更多的临床诊治方面知识,这是更好完成法医学鉴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另外,结合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在创伤性骨关节法医学鉴定中,还应进一步探讨更为明确、具体的鉴定标准、排除标准、检验标准,从而使得此类关节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更符合实际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篇3
申请篇
对于留学生来说,申请是叩开名校大门的重要一步。想要申请到心仪的大学,申请者就要在申请前充分了解各大学的相关情况,熟悉申请要求和申请程序。
熟悉招生简章,把握申请时间
申请者首先要浏览目标大学的招生简章。虽然香港很多大学的招生简章有中英文两种版本,但涉及具体专业的招生简章几乎都是英文版的,对申请者的英文阅读水平要求较高。申请者要仔细阅读相关专业的招生简章,遇到模糊的地方要多咨询相关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不要因误解或其他原因而耽误申请。通常情况下,香港的大学是在每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开始申请,到次年的1月中旬结束。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等大学的报名结束时间就较晚。我当时就是申请工作做晚了,错过了很多大学的申请时间,因此也错过了不少机会。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切勿贻误时机。
明确申请方向
香港有两种研究生项目:一种是面向大众的以实用型为主的MA (Master of Arts),学制一年,学费一年大概八万多港元,没有奖学金,但招生名额较多;另一种是研究型的Mphil (Master of Philosophy),学制两年,每月有一万多元的奖学金,但招生名额非常少,主要是为有研究潜力的人而设,多青睐于招收应届毕业生。申请者在申请前,要了解这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明确自己的申请方向。
准备申请资料
申请香港大学与申请美国大学所需的资料大同小异,一般需要申请者提交如下资料。
1.本科成绩单:中英文的各一份,必须经过学校公证。
2.英文水平证明:通常要求托福或雅思成绩。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多数大学并不要求申请者一定要用ETS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寄送的托福成绩单原件,只要提交成绩单的复印件即可。个别大学甚至都不要求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内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或专四、专八考试证书也可接受。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或雅思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3.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有些大学现在也要求GRE成绩,同样只要求成绩单的复印件即可。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给目标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或系办公室发邮件要求,对方都会寄来相关的申请表格。很多大学在网站上提供可下载的表格,申请者只需下载后直接填写即可。若申请者申请研究型的研究生的话,香港的大学会要求申请者在表格内填写自己的研究意向。当然,申请者只需填写一个宽泛的研究范围即可,无需写得特别具体。
除了提交上述资料外,申请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与目标专业的教授“套磁”。这里说的“套磁”是指申请者通过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教授建立联系,加深教授对自己的印象,从而增加自己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申请者可将详细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寄给教授,表达自己想要继续深造的渴望,或者直接表示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并针对教授的研究项目和领域提一些自己的问题等。这方面申请者可参考别人的成功申请案例,最主要的是做到言辞恳切、真诚。
读研篇
经历了漫长的申请和等待后,我收到了香港教育学院英文教育专业和香港公开大学翻译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因一直对翻译专业情有独钟,我最终选择了香港公开大学。虽然这所学校在香港并非一流,但我认为不是只有一流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关键还是靠自己。
为“课”消得人憔悴
篇4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机制,营造氛围
学生“带法回家”活动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实施时间持久的普法实践活动,我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精心策划,细密安排,采取了以点带面、以小带大的方法,将实践活动逐步引向深入。为使活动扎实、有序、高效进行,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以家庭住址邻近的同学自愿组合,形成了多个学法宣讲小组;各班定期召开专题班会,对开展“带法回家”活动的内容、方式、步骤等事宜进行了专题讨论,让同学们对“带法回家”有明确的概念和目标。同时,我校还召开了实践活动誓师大会,组织“小手牵大手,把法带回家”的千人签名活动,从而增强了学生法制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参与法制学习宣传活动的热情。
二、搜集资料,努力找“法”
要让学生带“法”回家,必须有“法”可带,这是整个活动的前提。为此,我校从三方面着手:一方面积极发动老师和学生自己找“法”,普法领导小组针对本校实际校情、学生年龄结构特征以及家长的实际情况,收集、编印了涉及禁毒、环保、劳动、民事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材料;另一方面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的普法情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印了《法律相伴、快乐成长――“带法回家”活动学习手册》,使得我校“带法回家”活动具有更加显见的现实意义。
三、创新形式,彰显特色
一是入户宣传。深入社区,走进家庭解答群众想知道的法律问题,遇有不能立即解答的问题逐个记录,回来后逐条查找法律资料和向有法律知识的政法干警、行家讨教,再返回给群众解答。二是校园广播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进行以案释法、法律小知识宣传。三是专题报告。每学期组织一两次由专家、领导、老师的法律讲座,我们编印了《法制进校园法律大讲堂》校本教材,使得学法知识更加全面。四是自编自演法制小话剧,让学生真正懂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五是举办学法征文和演讲比赛。学校定期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和学法、守法、用法征文竞赛,让家长参与,向获奖学生、家庭颁发奖状;同时将优秀学法征文展示在橱窗内,供师生和家长赏析。六是自办学法黑板报和手抄报。每学期出刊一期图文并茂、学法和体会并存的手抄报;每双月,每班出刊一次黑板报,要求师生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出刊黑板报来展示各班学法成果。七是定期组织召开法制主题队会。主题队会形式多种多样,有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演讲比赛、讲法律故事比赛、法制小话剧等。既可将严肃的法律教育融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又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八是认真总结。我们对普法活动工作做到周小结、月总结,既可及时弥补了过去的缺失与遗憾,又能为顺利开展日后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带法回家”活动的效应
一是学校学法后的效应。通过学法,广大教育工作者热爱本职工作,行为道德规范得到了加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不见了,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老师。校园内学生追逐打骂的现象不见了,脏话粗话的声音没有了,逃学辍学的行为根除了;校园外,上网吧、打游戏的学生没有了,周边群众到校反映学生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不见了。由师生共同编印的《我身边的法制小故事》则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二是家庭学法后的效应。通过学法,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孩子的父母打麻将、赌钱的恶习改掉了,打骂孩子的事件少见了,遇到事情,家庭成员都能平和地交谈,用法律条文来解决矛盾。有些家长在“带法回家”法律条文上签署学后感受时这样写道:“把法律带回家,老少均得益。”“以前我们不懂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现在学了法,才知道,打骂孩子是违法行为,难怪孩子要顶撞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我们一定做好榜样,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三是社区学法后的效应。学校所处的三里社区,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有来自全县各乡镇的,甚至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由于语言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往往邻里之间因小事而发生矛盾,自从开展“带法回家”活动以后,这类矛盾大大减少了,再大的矛盾也能在心平气和的劝解中化解了。多年的普法实践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带法回家”,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小组带动一个片区,普及了法律知识,稳定了社会治安,深受群众欢迎。我想,这也是当前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最好体现。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法;案例教学;微课电子
商务法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仅有的一门法学类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以后要从事法律相关工作,而是了解与电子商务活动有关的法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知法守法,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要懂得利用有关法律解决问题。本课程的实际应用性强,很多法律尚处于亟待完善阶段,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说法律课程又存在一定理论专业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能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1、电子商务法的课程特点
知识涉及面广,更新快。电子商务法调整的是电子商务活动或行为的法律规范总和。电子商务活动涉及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知识,电子商务法所涉及的知识除了上述外,还包括很多法律制度方面,因而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新的信息技术、商务模式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子商务活动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而国内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对滞后,电子商务法教材编写又有滞后期,课程教学中需注意这点,及时关注新的问题以及补充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内容相对独立,实践性强。电子商务法解决关于电子商务主体、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各章节之间理论内容逻辑联系不强,内容相对独立,基于此有教师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来讲授这门课程[1]。另一方面,所涉及理论都与实际电子商务活动紧密联系,如果没有电子商务实践的支撑,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物流快递法律学习中,学生只有对不同快递公司的不同快递服务有体验,才能更好理解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物流相关法律条款。在电子合同法律学习中,只有学生参与过不同模式的交易,才能对电子合同成立的相关法律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学生法律基础不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开设中,电子书商务法是仅有的法律类课程。在上此课程时,学生的法律基础薄弱。虽然学生对电子商务活动非常了解,但常因为法律专业知识不足无法理解本课程学习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存在难度。因此,教学中需补充法律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
2、电子商务法案例教学中引入微课必要性
大多数教师在电子商务法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但是课堂教学形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出现案例与理论脱节,无法通过案例分析达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2.1电子商务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教学资源不足选取案例一般源于教材、网络或报刊。现有的电子商务法教材中理论比例较重,案例设置较少。虽然有些教材有案例,但案例内容十分陈旧,往往是根据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所编写的案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商务法》第三版(张楚主编)一书中第1章的第1个案例,即某女大学生因购买假货状告某网络信息服务公司的案例发生时间是2000年,当前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已与当时完全不一样,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认识也更为深,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可能已不是问题。2011年出版的电子商务法的案例教材的《电子商务法案例评析》里面每章都编写了一些相关案例,但同样存在案例陈旧的问题[2]。如近几年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余额宝冲击、虚拟信用卡夭折、滴滴专车纷争等都没有成为与相关知识点对应的案例,并在上课时供学生使用。(2)案例教学应用不当采取的案例教学方式有:例举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式案例教学、多媒体案例教学。例举式案例教学由于学生参与程度较低,被认为与讲授式教学方式区别不大。模拟法庭式案例教学由于需要学生一定的法律基础,被认为不适合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3]。讨论式教学是常采用的案例分析方式,使用过程中老师容易引导或者矫正学生思路,容易最后给出相应的标准答案,忽视对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案例采用此种形式时,容易出现学生准备不足,在课堂有限时间内难以提出分析见解的情况。多媒体案例教学的时间难以把握,学生容易流于多媒体形式本身,对相关问题和知识重点的注意力难以维持。(3)案例教学认识偏差案例教学学时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讲授的学时。有的教师在强调案例教学时会忽视理论教学。由于电子商务法案例的专业性,如果学生不事先对相关基础法律有一定认识和理解,很难在案例分析时对相关知识点有更深理解。以项目驱动来进行案例教学时尤其需要注意这点。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时不仅需要突出启发与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微课形式,以提高单位时间的信息传递量,为实施案例教学打好基础。在案例教学实施中,也需穿插难以理解或容易出现错误认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的理论讲解。
2.2探究教学模式下的微课
高等教育强调对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点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4]。电子商务法由于课程性质,针对许多新出现的有争议的法律问题,更应鼓励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际上这也是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的初衷。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总结提高。而在创设情境和启发思考等环节,微课具有极大的优势[5]。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视频长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内容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短小的教学主题,要求内容精简、主题突出,一般在讲相关理论时,砍去冗长的前奏后奏,仅保留课堂难点热点内容。微课常采用问题式的、案例化的教学手段,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注重提供启发学生思考的真实情境,以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微视频外,微课平台还围绕相关教学主题提供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是开放的、共享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通过微课网络平台学习浏览已有的资源,并上传分享新的资源,能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流互动,促进学习效果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学生在微课平台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学习,是教学的主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学生可以在课外通过微课预习或者回顾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还能够利用平台上更多的学习资料,以解决不同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程度不同的问题,成为课堂教学一种良好补充。针对微视频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和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在微课平台中自主探究并获取不同资源,学生可能针对同一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得到不同的结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从而更大程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这种讨论和互动也能在课外通过微课平台在更大的范围持续下去,对于课内讨论中不能深入展开的问题或者处于不断更新的问题,这种互动交流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
3、案例教学和微课的结合
针对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微课的特点,笔者建议将案例教学和微课相结合,把案例教学中一些无法在课堂内完成的环节以微课为载体加以实施,使案例教学能够得到更充分地开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根据案例所涉及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在微课的结合和应用上采取不同的方式。
3.1一般案例
一般案例篇幅较小,涉及的知识点较少,只提供了少量的核心关键数据资料,学生可以容易的知道所涉及的知识点,并能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到问题的答案。此案例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某个法律法规知识点的理解,运用有关的理论和知识对案例中所描述的现象进行论述和评价。此类型案例采用课堂讨论式和微课结合的方式,结合方案如图1所示。微课提供一个围绕某个知识主题的微视频,视频中介绍相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设计一个案例情境,抛出相关问题,微视频在课堂开始时播放。根据案例的长度,小微型案例直接投影到多媒体课件上,中型案例需打印到一张A4纸上并分发给每个同学。然后指出参考的课本资料,根据案例大小留出相应的时间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最后学生发言回答案例中所提问题,老师围绕知识点进行适当点评,并对现实困境继续抛出一两个问题进行知识点的拓展。
3.2综合案例
综合性篇幅较长,涉及知识点较多,案例中侧重设计丰富而复杂的情景信息,有些信息是有效的,而有些信息是干扰性的,学生需要自己从中提炼出关键点或者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而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从法律政策等不同方面提出应对的策略。这类案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类案例往往不会像上述的一般案例中是已判决的电子商务法律案例,里面已有明确的判决结果,而你只需用找出对应的法律法规来分析它。综合案例更适用于当前新出现的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法律问题。结合当前出现的热点事件或典型问题,自己编写为综合案例并制作微视频,在案例讨论前放置于微课平台上。由于综合案例信息大,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事先准备,而且是针对新出现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一个学期的课程中综合案例分析设置2次左右即可,即教师编写准备的综合案例2个左右。此类型案例和微课结合的方案如图2所示。图2综合案例结合方式教师在课前精心编写综合案例,注意时效性、典型性和可讨论性。案例讨论的问题最好处于电子商务法律空白,对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反映电子商务中的阴暗面,属于电子商务的“黑洞”,学生感同身受,最后能够与电子商务法中某几章的主题相关。如融合电子合同、物流快递服务和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案例,以“骗子总敲两次门”的法律案例为故事情境的基础,并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符合案例的相关特点和要求。然后制作微视频,对情境主线进行描述,从而创设案例情境。然后串讲相关理论点,并附上详细的案例文档,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效率,除了在微课平台上上传一些课外学习资料外,还提供相关资料搜集的途径和方式。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团体协作研究,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回答学生在团队协作研究中的问题,注意回答的问题不涉及案例分析对象本身,更多关于团队协作、资料搜集方法和课堂汇报注意事项等,帮助学生将主要精力引导到案例分析和讨论本身上。以上环节都是在课堂实施之前进行。课堂实施环节中,教师先展示评分的方式和原则,采取一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同学打分的方式,并分发评分表。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平等、开放、轻松的氛围,通过激励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汇报展示和相关问题回答,确定展示人员越多小组打分越高的原则。当每一个小组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均应给出鼓励性的评价,评价不涉及观点对错,而在于相关问题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案例汇报内容的思考和总结。最后对得分最高的小组予以奖励。在课堂案例汇报结束后,对于其中一些没有深入展开的问题,学生能在课外通过微课平台继续讨论下去,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并与学生互动,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更多的人进行互动。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微课十分适合电子商务法的课程特点,符合电子商务法不断完善的现状。在课程案例教学中根据不同案例来设置与微课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作者:别黎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
参考文献
[1]彭荣华,陈玲霞.基于项目驱动大案例教学模式的“电子商务法”课程标准的开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199-200.
[2]李晓秋.电子商务法案例评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胡治芳.“电子商务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73-74.
篇6
关键词 参考咨询 知识产权 著作权 隐私权 首都图书馆
分类号 G252.6 D923.4
Research on Avoiding the Risk of Infringement in the Reference Service:Case Study from Capital Library of China
Dou Yumeng
Abstract Although libraries a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lot of infringement cases have occurred there, which affects the social benefits of the library services. Aiming a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in the reference servi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working practice of Capital Library of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typical reference cases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voiding the risk of infringement in the Web table consultancy services, information retrieval services,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subject consultancy services, knowledge services and user training service.
Keywords Reference servi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pyright. Privacy. Capital Library of China.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越来越便利、快捷,用户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知识产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到2011年底,国内已有30多起涉及数十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传播侵权诉讼案例[1]。虽然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但这却不能成为侵权的免责牌。北京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因与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肇庆市图书馆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历时近两年,虽然后者胜诉,但相关数字服务却不得不关闭,同时这种“因噎废食”的情况还波及到了其他公共图书馆。而重庆市涪陵图书馆则没有那么幸运,在与北京三面向版权有限公司的著作权纠纷案中,一审胜诉,二审败诉。可见,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自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需善于吸纳新技术、新理念。在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和不完备的环境中,咨询馆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困扰。参考咨询工作如何既与时俱进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又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表单咨询服务中的侵权风险规避
1.1 链接行为避开易致侵权的关键点
表单咨询一般只提供事实性问题的简短回答以及专业研究的各种线索和导航,这些线索和导航通常表现为网络链接。一般链接提供的是导向通道,既没有复制也未传播被链接的内容,一般不构成侵权。如果被链接的内容本身存在侵权行为,那么图书馆将承担间接侵权责任;如果被链接的内容是受到版权保护的,那么图书馆将因为提供了深度链接而侵犯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国务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第二十三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本条规定中的“链接”并没有对链接的程度(即一般链接和深度链接)作出具体界定,这一点和“明知或者应知”的判断都是决定是否侵权的关键,在法律诉讼中往往成为原被告双方辩论的焦点。
为规避这种侵权风险,图书馆应该严格控制链接内容,保证网络链接的合法性。首先,问题答复优先链接本馆域名下的页面,如本馆官方网站的信息页面、馆藏目录的检索结果页面以及外购数据库的检索入口页面等。其次,链接本馆域名外的网页要保证本馆享有版权,如首都图书馆(以下简称“首图”)可以链接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首图微博、首图豆瓣小组等。最后,对于本馆域名外且不拥有版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应仔细考证其版权归属以及是否需要获得权利人许可。坚持“先授权后传播”的原则,同时通过在链接时注明来源和免责声明来履行注意义务。
1.2 知识库建设注重保护用户的网络隐私权
表单咨询一般会采集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如电子邮箱、电话号码、职业等,以便咨询馆员及时联系用户,以及根据用户背景进一步判断用户需求。但不应在网上这些信息。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未经网络用户许可,公开其网络注册中填写的真实姓名、肖像、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信息等个人信息(自愿公开的除外),应该属于侵犯用户的网络隐私权[3]。首图表单咨询页面要求用户在提问时填写标题、内容和Email三项信息。但在的常见问题库和已解答问题库中,不显示Email这一项,此信息只有后台工作人员可见。
2 文献检索服务中的侵权风险规避
2.1 代检代查服务规避文献复制侵权行为
按照检索深度,代检代查服务可分为两个层次。浅层检索主要是查找某方面文献的出处或者馆藏地点,深层检索是应用户需要查找并提供某方面的文献。后者涉及到图书馆使用、复制或传播文献。我国《著作权法》[4]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值得注意的是,此规定针对的是个人,并没有明确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实施这种行为,也没有规定图书馆可以帮助用户,为其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作品而复制他人作品。
为规避侵权风险,图书馆可以只提供文献线索,鼓励用户自行借阅或复制。若用户不方便自行获取,图书馆就要严格控制复制数量,以不影响著作权人的版权收益为前提;明确文献用途,并提醒用户遵守《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
2.2 开具检索证明服务使用版权声明
首图开具检索证明是指提供用于法律诉讼案件的相关文献证明。《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使用他人作品的12种情形,但却未对此情形作出具体说明。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规定了判断合理使用的“三步检验法”。《伯尔尼公约》第九条第2款规定:“本同盟成员国法律得允许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复制上述作品,只要这种复制不损害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致无故侵害作者的合法利益”。TRIPs协定第13条中规定:“各成员对专有权做出的任何限制或例外规定仅限于某些特殊情况,且与作品的正常利用不相冲突,也不得无理损害权利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也引入了“三步检验法”,将其加入合理使用条款之中作为判断要件[5]。
开具检索证明服务既不会影响权利人作品的销售数量,作品用于举证不属于商业用途,证据也不会被广泛传播,因此不会侵害权力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三步检验法”,此服务应属合理使用的范畴。首图鉴于接到这方面的需求较多且迫切,因此决定开展此项服务。
为规避潜在的侵权风险,首图会在文献提供前要求用户签署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有两部分内容:一是首图声明保证遵守《著作权法》;二是用户声明和承诺通过首图获取的文献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传给他人使用或其他非法用途,如有违反以上声明和承诺的侵权行为,用户将自行承担全部侵权法律责任。用户签署版权声明后,会对侵权行为有所了解,同时图书馆也履行了注意义务。一旦用户因使用文献不当产生知识产权纠纷,此版权声明即可作为重要的抗辩理由,免除图书馆的间接侵权责任。此外,文献清单还会列出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文献来源和出版时间等具体信息,文献原文准确、完整,从而保护著作人的发表权、署名权和作品完整权。
3 文献传递服务注重对文献进行分类管理
文献传递服务是图书馆将本馆或馆际互借合作单位范围内的文献,根据用户需要数字化后,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目前这种包含了复制行为的服务在我国图书馆中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却未对此服务的合法性作出明确说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馆馆舍内”的提法明显没有照顾到蓬勃发展的联盟馆、协作馆,但从图书馆发展和此规定理念延伸的角度看,文献传递应该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侵犯著作权的判断标准与现行法律依据,只要不超出合理使用的范围,一般不会卷入知识产权纠纷[6-7]。为控制合理使用,国内很多文献传递服务都使用了著作权声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立图书馆规定,只有签署(点击方式)“著作权警告”的用户才允许进入文献传递系统[8]。首图通过严格限制传递的文献类型,实现对合理使用的控制。
(1)首图拥有完备的关于北京的地方文献,如古籍、老照片、拓片、舆图等。这些没有版权或超过版权保护期的资源可以应需求进行复制、数字化、传递。
(2)对于图书、期刊论文、报纸等资源,依据采购协议或作品许可使用协议中的约定,限制文献的范围和传递的数量,履行注意义务,确保文献利用的公益性。其收费仅限于检索和传递的成本费,首图按照合作馆的标准结算,不影响版权人的利益。
(3)首图注重收集灰色文献,如会议资料、政府文献、内部刊物、交换资料、赠阅资料等。这些资料未公开发表,有些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除非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一律不予传递。
(4)首图拥有丰富的视听资源,如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随书光盘等。这些资源是法律禁止传递的作品,除非得到版权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否则一律不予传递。
4 专题咨询服务依据著作权例外规定和变通措施开展
专题咨询服务提供的是围绕某一专题的信息,其成果形式有相关文献的文摘、书目索引和文献资料汇编,部分英文文献还附以中文摘要。首图接到用户需求后,会依据著作权例外的有关规定,判断信息提供的可操作性,有时会通过一种稳妥的变通方式规避侵权。从首图的咨询实践来看,信息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党政机关、企业和个人。
(1)党政机关的信息需求属于“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的情形,无侵权风险。如为北京知识产权局制作的《北京市知识产权资料选编》;为某文化局定期提供的资料汇编《文化动态》,搜集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文化系统的新举措方面的文献;为某司法局定期提供《首图快递》,主要收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新法解读等多个专题的中英文资料。
(2)企业的信息需求分为两类:一是收集竞争情报,二是用于信息提供。前者通常表现为具体的事实和数据,可提供政府信息公开范畴的资料,不提供商业秘密范畴的资料。有的企业暗示使用非常规手段,则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9],首图拒绝提供服务。后者一般会将信息用于商业用途,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会构成侵权,需要采用一定的变通措施规避法律风险。比如北京移动国学彩信业务推出的“国学彩信・鉴赏入门”栏目,首图受委托为其提供中国历史文物鉴赏方面的资料。在广泛收集、整合和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咨询馆员撰写出彩信文本,并为彩信配图。撰写彩信文本需注重收集历史文物的第一手资料,坚持去伪存真的原则,辨别以讹传讹的内容,尤其是涉及与文物相关的人物方面的内容,一旦有出入,就可能侵犯别人的名誉权。因此,在保证原创的同时,也要对提供的信息内容负责。规避彩信配图侵权风险的思路有两个:一是通过在报纸上“联系作者声明”,在不去考证图片所有人的情况下使用图片,当所有人联系时再支付一定的报酬;二是采用适用法定许可的图片素材,一般是广泛、大量、反复使用而难以逐次事前征得作者许可的作品,同时将图片素材重新设计和修改,通过知识创新产生增值信息。考虑到前者仍然具有侵权的性质,且支付的报酬可观,首图选择了后者。
(3)个人的信息需求一般属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的情形,不存在侵权风险。但有些用户为完成毕业论文或作业而提出专题需求,咨询馆员则只为其介绍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不提供具体文献,从而将这种专题咨询转化为“一对一”的信息素养培训。
5 知识服务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和咨询馆员的著作权
知识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向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知识挖掘手段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交的结果表现为结论和建议、咨询报告、情报分析报告等。开展这类服务,一定要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即不得随意公开用户的咨询问题和咨询结果。有些资料是用户申请课题、立项之用,有些资料是企业的竞争情报,因此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将咨询结果用于其它目的。尤其是在接到相关的咨询课题时,不能直接将其展示给其他用户。要严格管理和保护这些咨询结果和相关工作记录,不能使其外泄,否则会构成不作为侵权。
此外,在工作中也不能忽视咨询馆员的权益。知识服务所提交的成果的价值并不在于文献的知识含量,而在于对资料进行检索、甄选、深度加工、统计分析、研究等的过程中,咨询馆员投入的智力劳动。对于创造性劳动较多的成果,咨询馆员应享有版权,要注意保护。比如“国家文化中心建设之国际比较研究”课题,首图受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托,为其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编译、整理和比较工作,并将甄选、初步比较后的结果编制成资料汇编,还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课题成果最终以著作形式出版,首图通过在作品上署上撰写人的名字,保护了咨询馆员的著作权。
6 用户培训涉及的侵权风险规避
用户培训是图书馆为提高用户信息素养开展的一项业务,介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首图开展的部分培训课会录制成视频资料,提交给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供进一步的传播和利用。由于提交的同时版权也发生了转移,用途也不再限于课堂教学,因此主讲人必须保证授课过程和所使用的讲义的合法性,PPT模板不能随意使用,可选用本馆官方模板,或者由主讲人自主设计。培训用户时,主讲人要提醒用户不要过度下载资源,尤其不要使用专门的不断发送需求的下载工具大批量下载资源,下载下来的资源也不要非法传播,从而从源头控制侵权行为,也避免了图书馆因用户侵权而承担的间接责任。
侵犯他人权益不仅给他人带来了困扰和损失,也会给图书馆带来声誉上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明确用户使用资源的目的、性质和程度,对可能造成侵权的行为时刻保持敏感性;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费用收取仅限于咨询费、检索费、资料打印、复制费等成本费用,不影响作品的潜在价值和市场收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如果没有法律相关条款可以遵守,则要找到一旦侵权,图书馆可以使用的抗辩理由;跟踪《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进展,关注国外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有法必依,从而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营造知识共享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 1 ] 刘婵.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版权之惑[N].中国文化报,2011-12-16(8).
[ 2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EB/OL].(2013-01-30)[20
13-04-18].http:///zwgk/2013-02/08/content_
2330133.htm.
[ 3 ]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双重屏障[EB/OL].(2011-04-02)[2013-04-20].http:///cbw/qk/4/2011/03/201104/t885261.htm.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EB/OL].(2007-03-27)[20
13-04-22].http:///sipo/flfg/bq/fljxzfg/
200703/t20070327_147442.htm.
[ 5 ] 王本欣.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研究: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为视角[J].图书研究,2013(7):98-101,86.
[ 6 ] 黄国彬.我国图书馆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建议:基于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J].图书馆杂志,2012(10):12-17.
[ 7 ] 金雪梅.试论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与现行法律依据[J].图书馆论坛,2012(6):12-18.
[ 8 ] 杨晓秋.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04):93-96,87.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EB/OL].(2005-08-31)[2013-04-22].http:///banshi/2005-08/31/content_68766.htm.
篇7
关键词: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157-02
一、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更多的报酬,而资方则期望以最小的劳动力成本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这就使得劳资双方会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产生纠纷,并最终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劳资纠纷更加凸显。如2009年,法国工会号召工人举行罢工,参与人数达250万之众。此外,希腊、葡萄牙等国家近两年都发生了工人罢工事件。这种庞大的劳动纠纷案例为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从而使得整个资源库的建设有了可能。
实际上,当前,对于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的需求已经变得异常的迫切,这表现在规模庞大的学生就业群体、就业大军以及企业家群体都需要有完善的教育资源库来为他们提供参考,以便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各类纠纷。
1.庞大的待就业学生群体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这些学生未来必定要走向劳动力市场,因此,了解劳动纠纷问题产生的本质,发生劳动纠纷时如何进行处理等都应该成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2009年,我国普通本专科生、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21446570人、21951663人,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5311023人、6251904人,规模相当庞大。但这两类人才大多社会经验缺乏,急需劳资纠纷这类教育资源库来帮助他们了解劳资纠纷的现实情况,以帮助其成长。此外,还有研究生、成人本专科生、网络本专科生、高中阶段教育生等,这些学生同样也是劳资纠纷教育资源库的使用者。
2.规模庞大的劳动者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就业人数不断增多,2009年达到了77995万人,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在面对劳资纠纷时如何维护他们的利益,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为他们提供案例指导。特别是,我国当前就业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大量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法律教育的劳动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面对资方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以及过低的薪酬,劳动者都可能束手无策,甚至只能被动地接受自身的利益被侵犯的事实而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建设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能够让这些劳动者有学习的载体,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处理劳动纠纷。因此,一旦能有效地提供资源库供给,他们也会成为使用者。
3.数量众多的资方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
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大量的企业兴起。目前中国中小法人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99%,其中3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95.8%。这类中小型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式企业,其管理者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劳资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相关法律不甚熟悉,也没有实力单独聘请法律顾问,这就使得他们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缺乏理论指导,个别条款可能会与现行的法律相违背。建设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集中研究与劳动者有关的案例、法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条款,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二、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实现路径
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技术上要能够达到资源库使用的要求,二是在内容上应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1.技术的成熟性使得资源库建设变得可行
技术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数据库技术也变得成熟起来,各种类型的资源库已获得广泛的运用,如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等。因此,从技术上,可以采取外包等形式,直接将将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承包给相应的软件开发商。这种技术处理还使得数据库的维护变得更加简单,建设单位只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而重大问题可以依托专业公司来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总体来看,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达到能帮助管理员对各类信息进行便捷的处理和更新,帮助用户进行快捷的检索,并且要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以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筛选和进行简单的判断等目标。此外,整个系统还必须能方便地进行扩容,以及在异地设立子站点,以提升访问的速度。
2.素材组织的多方性使得资源库建设变得可行
在我国,不仅有大量专门从事市场信息搜集的从业人员,还有咨询公司,高校教师等也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实际上,在资源库建设之初,建设单位要组织编写整个资源库的逻辑框架图,并向劳动者、学生以及专家广泛征询意见,特别要注意与资源库程序编写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调,以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便利性。在资源库建设的初始时期,可以依托大量的市场中介公司来进行案例的收集和资料的整理,为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基本的素材。然后,可以依托咨询公司、高校教师以及社会研究机构对劳动纠纷的常见形态进行分类,研究整个劳动纠纷资源库中资料的具体归类存档,以保证使用者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查询。最后,将前期调研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由专家对资料进行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劳动过程中存在争议之处以及法律对争议的处理的说明,以此来提高资源库的应有价值。
3.资金筹措的多渠道使得资源库的建设变得可行
劳动纠纷资源库的建设,具有公益性等社会职能,因此,可以采取多方筹资的方式来保证资金的供给。首先,可以争取政府劳动管理部门的拨款。当前,国家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划拨了大量的资金推动相关的工作。劳动纠纷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争取这类资金的支持。其次,可以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公益事业的赞助力度也不断加大,这就使得劳动纠纷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向社会基金筹集部分资金。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作为劳动纠纷资源库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当前,不仅五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放贷范围不断扩大,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对于放贷条件更是相对宽松,只要教育资源库能实现赢利,并作出相应的抵押,资金的来源将变得相对广阔。
三、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1.推广运用问题
劳动纠纷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广运用。要实现这个刚示,首先要做好推广方案,要选择目标群体进行试运营,以检验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并对试运营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试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对资源库进行修改;其次,要实施品牌经营策略,通过广告的方式对劳动纠纷资源库进行推广,并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以提高整个资源库的使用率;再次,要解决好用户信息保密等问题。由于劳动纠纷资源库的使用者是网络用户,这就要求整个系统必须处于一种保密状态,不能泄漏使用者信息,以保护使用人权利。如果资源库采取付费有偿使用的方式,则还需采取有效手段保证资金账户的安全,并建立网络支付等付费方式,以达到彻底信息化的目标。
2.动态更新问题
开发高质量的、全面的、使用方便的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需要相当高的成本,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其使用价值,延长其生命周期,从而降低单位时间内的运营成本。保持内容的动态更新是延长资源库生命周期的有效办法。首先,要建立质量评价机制,根据用户的使用评价、访问记录等对资源库的现实水平作出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资源库进行改进。其次,要保持内容的动态更新,要根据劳动纠纷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问题,以典型案例等形式予以分析,并及时添加到资源库中。此外,对于原有的知识、案例,也要不断地进行更换,以增强使用者的新鲜感。最后,要对资源库本身的运行界面等进行更新。根据最新计算机技术,基于不断提升访问速度、美观程度和使用的便捷性,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维护。
篇8
【关键词】日本司法考试改革
上世纪末进行的日本战后第三次司法改革以司法改革审议会提出《日本司法改革审议会意见书――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的报告为标志。报告中对此次司法改革的任务列出了三条,其中第二条即扩充法曹(日本称法官、检察官、律师为法曹三者)规模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扩大法曹规模的中心环节,也是选拔精英法律人才的关键,决定了国家法律人才整体素质的高低。
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的渊源
日本当代的司法考试制度发端于明治维新以来的法制近代化过程。经历了二战前制度草创形成期、二战以后司法制度的确立期,经逐步发展最后形成了当代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的基本模式。
二战前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的形成。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近代司法制度,实现了法制近代化。在近代司法制度形成过程中,日本首先将分散的司法权收归中央,并改变了行政权和司法权不分的权力结构,建立独立的法院体系,制定司法程序法,培养了专业的司法人员,在此制度背景之下,日本近代司法考试制度逐渐形成。
1872年,日本司法省制定了近代第一部统一规定法院制度的《司法职务定法》,形成了近代日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职业的雏形。1876年司法省公布《代言人规则》,由于限定了代言人的资格条件和考核标准,日本建立了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法律职业考核制度。1893年又制定了《律师法》,将律师资格限定为通过律师考试的男子。从此,日本律师职业考试制度被正式确立下来。①可见,二战前的司法考试制度是为二元法律职业制度服务,是在法律职业内部分层的结构中建立起来的。
1886年,日本制定《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根据这个规则,法官和检察官统称为司法官,属于文官一种,原则上担任高等文官要在文官考试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实习方可任职。至此,日本近代历史上开始正式确立了法官、检察官的考试录用制度。
二战后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二战后日本新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并强化了司法权的独立地位。根据新宪法的精神,有关司法组织的一系列法律相继公布,在这些法律的规定下,法院不再是日本天皇绝对权力的工具,完全从行政权力中独立出来,检察厅也从过去法院中分离出来。经过民主化改造的司法制度要求建立独立的法律职业家队伍,建立完善的法官身份保障制度。1949年5月,日本国会批准了法务省提出的法律案,公布实施了《司法考试法》。1956年在第二次考试中的笔试中除了论文式考题以外,又增加了短答式试题。1958年国会对司法考试法进行修改,除了增加短答式考试阶段外,还扩大了选择科目范围。二战后日本司法考试制度通过上述改革,改变了过去法曹选拔培训双重标准,建立了经过改造后的、统一的一元司法考试制度和法律职业共同体。
二战以前日本政府一直重视对法官、检察官的培养,在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二元司法考试结构下,律师资格考试比较容易,律师职业又一直被置于司法大臣和检察官的监督之下。②二战前司法考试制度结构构筑动因不是为了形成共同体的意识,而是为了实现国家近代化政策。二战后日本建立了通过统一司法考试和对司法考试合格者进行统一国家培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消除了二元的结构,确保了司法的一体性。
日本旧司法考试制度的特点
二战后建立的司法考试制度经历了数次修改,到了60年代才基本稳定下来。80年代末,司法考试制度基本达到选任高素质法曹标准的目的。就其实施现状而言,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司法考试由专门的司法考试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实施。该委员会由法务省的法务次官、最高法院事务总长以及由律师联合会推荐并得到法务大臣任命的三名律师组成,主要任务是代表法曹三方对司法考试进行宏观管理,决定有关司法考试的重大决策,制定司法考试规则。
其次,考试覆盖科目多、难度大、周期长。司法考试包括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是对考生基本教育水平的检验,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的考生可以免除第一次的考试。第二次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法律科目,这是司法考试的重点所在。最后一关是口试,由司法考试考查委员主持,内容主要围绕论文式考试中涉及的7个科目展开。考试的周期比较长,通常第一次考试的报名时间从考试年度的前一年末就开始。经过一年的考试,只有在最后的口试中过关的人才最终取得进入司法研修所研修的资格,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层层筛选,司法考试制度选择出一个经得住考验的预备法律职业家队伍。③
再次,日本司法考试报名人数多,通过率却极低。1970年以后到90年代,每年报名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员达到了2万人以上,但是录取人数限制在500人左右,那么最终的合格率一般都在2%左右。
最后,考题的形式多、涉及的内容全面。从考题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口试和笔试。笔试又分为侧重于考察考生基本知识和反应能力的短答式考试和侧重于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对案例熟悉程度的论文式考试。
日本司法考试制度在选拔精英法曹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形成了对司法具有统一的理解、具有相同素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队伍。但是,由于司法考试过度限制合格人数,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考试过度偏重于“法律技术者”的选拔;录取数量少,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考试使法学教育偏离正常的轨道。随着司法考试的发展,技能化倾向日渐突出。与之相应,出现了许多针对司法考试面向考生开设的补习学校。
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
针对上述司法考试的弊端,改革司法考试制度被提到议事日程。1991年4月,根据法曹三者达成的合意,国会通过了《部分修改司法考试法的法律》,并于1992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原来论文式考试中非法律选择科目,将七个考试科目减少为六个。特别是附带决议中提到:为了便于国民获得法律服务,要确保适当的法曹人数和保证其质量;应该由“法曹养成制度改革协议会”进行改善司法考试、法曹培训制度的协商;对于法曹选拔培训制度与大学教育制度的关系以及司法研修所的应有状态等问题,要在大学有关人员和法曹三者的协作下进行探讨。1995年改革协议会中设置了“法曹人数问题研究小组”和“司法考试制度研究小委员会”两个专门的委员会,并提出了中期报告。1997年法曹三者协议会在接受中期报告的基础上,对司法考试制度与法曹培养的根本性改革问题进行了协商,达成了“关于司法考试制度与法曹养成制度的合意”。根据这一合意,法务省于1998年向国会提交了“关于部分修改司法考试法以及法院构成法的法案”,并获得了通过。同时,《法院法》也作了修改,将研修的期间缩短为一年半。
为了实现法曹人数扩大的目标,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优势,如何形成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立体法曹选拔、培训制度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为此,法科大学院的构想成为应运而生的法学教育制度。为适应法科大学院的设立及教育体制的转换,司法考试制度也必须作相应调整。考试的内容要立足于法科大学院的教育内容,不受原有科目的限制,通过报考者对多种多样复杂案例的解决方法、预防纠纷的方式、制定解决问题计划等的论述,判断其是否具备了开展法曹业务活动所需的知识、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日本司法考试制度改革后面临的课题
如前所述,由于仅仅依靠现行司法考试制度无法选拔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法律职业者,经改革后的法曹培养将以法科大学院为核心,由“点”的选拔转变为“面”的各方面有机结合的体系,这是改革以来司法改革审议会所坚持的一贯方针。但目前的相关资料显示,有近60%的法科大学院的毕业生无法通过司法考试,如何解决他们的出路至今没有专家学者提出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与司法研修体制接轨也存在问题。有必要探讨司法研修所自身的改革政策,以适应司法考试人数增加的趋势。法科大学院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司法研修等一套制度就是为了培养法律人才,通过一次司法考试是否能成功筛选出精英法律人才还值得商榷,这种理想的制度成效如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检验。(作者为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东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司法考试制度之中日比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BS82001)
注释
①房村精一:“司法制度の沿革”,《法律のひろば》,1987年第40第5号。
篇9
一、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形式
1.指导思想。以吸引民间投资为基础,政府财政补助为激励,走市场化运作道路,鼓励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创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2.基本原则。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应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和规范管理、有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与法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提供担保服务与提升企业信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适度竞争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3、积极鼓励构建多元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政府扶持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担保机构。政府扶持性担保机构由政府全资或参股出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是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组建的专业担保机构;互担保机构主要是由企业以会员制形式自愿出资,为本会员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为各类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
4.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筹措担保资金。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资金来源,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机制上的灵活性,提高担保业的竞争实力。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出资或参与出资设立政府扶持性担保机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探索以产业、行业协会或乡镇、街道等为单位,组建中小企业互担保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互融资担保服务。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条件和基本要求
5.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指依法成立的,主要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业务及相关融资服务,并独立承担信用担保责任和风险的专业化融资服务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或社团法人。
6.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当符合《担保法》、《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向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注册登记手续。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创新
7.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积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生态环保型、社区服务型等中小企业和独立创业者提供服务,重点是成长型和初创型中小企业。
8.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和独立创业者提供短期银行贷款(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打包以及出口产品押汇等)、中长期银行贷款、融资租赁、诉讼履约以及其他经济合同等担保服务。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重点为中小企业短期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担保。
9.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积极创新担保服务方式、开发担保服务产品。在实行以企业房产、土地使用权等为主反担保的同时,也可积极探索以动产、债权、特许收费权、不动产收益权、不动产租赁权、经营权等担保,努力挖掘各种可利用的担保资源。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工作措施
10.市政府每年从市技术创新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和奖励**市本级范围内登记注册的,符合享受奖励补助准入标准(由市经委负责制订)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每年可申报一次,时间在2月至4月。由市经委(中小企业局)会同财税、人民银行、银监进行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
11.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激励机制。对担保覆盖面广、社会贡献大,风险防范好的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对当年达到准入标准的,给予10万元补助,同时按当年平均担保额3‰给予奖励。如发现信用担保机构弄虚作假,抽逃资本金,伪造凭证,骗取财政扶持资金或不开展正常担保业务的,除收回财政扶持资金外,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2.对列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免征营业税名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对其从事担保业务收入,享受三年内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1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可在税前按当年担保费的50%比例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的1%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
1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收取担保费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实行浮动费率,总的担保费率应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以内,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15.各级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将担保体系建设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给予重点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给予办理查询被担保企业档案资料中依法可公开的相关资料;国土和房管部门应给予办理土地、在建工程和房产抵押登记等;公安车管、地方海事等部门应依法给予办理车辆、船舶抵押登记;公证部门应给予办理公证证明;税务部门应给予查询被担保企业纳税情况;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优先安排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查询被担保企业贷款情况。
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制度规范与完善
16.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规范运营担保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依照《担保法》、《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信用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健全内部决策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加强法人化管理,严控操作风险,严禁违规操作。
17.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以提供小额、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为主要业务。对单个项目或单个企业的担保责任余额,最高不得超过担保机构实收资本的15%,担保责任余额最高不超过担保机构实收资本的10倍。对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合作,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提高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债务本金可以实行比例担保,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要求被担保人以其合法财产提供反担保。加强和完善对被担保人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和事后追偿与处置机制。
18.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认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按要求向行政主管部门和财税部门报送机构情况表、业务统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会计报表和资料。
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19.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要加强协调和合作,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明确各自职责,合理分担责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20.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信用担保机构签订书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各商业银行要客观分析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辨证地看待第一还款来源与第二还款来源的关系,全方位思考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方式,高度重视信用担保机构介入银企信贷关系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范围,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合理分担风险、分享利益的协作机制;对由担保机构支持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资金供应、利率水平上予以倾斜;在企业的资信调查、贷款风险评估、贷后监督等方面,与担保协调联动、同步考察,建立安全有效的借、保、贷、还运行机制。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每增加一家协作担保机构,当年末担保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奖励1万元;对与协作担保机构合作情况好,年平均担保贷款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基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机构,按1‰的比例给予奖励。
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与监督
21.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制度、信用资信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为市、县经委(中小企业局)。
22.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本意见公布后一个月内,到市经委(中小企业局)登记备案;变更登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在变更后一个月内到市经委(中小企业局)登记备案。
23.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行业协作和自律。信用担保行业自律组织要通过制订行业准则、业务操作规范、组织担保人员培训、组织担保业务交流、资信评估、风险评估等工作,加强对担保服务业的指导与监督,切实强化风险控制与防范。
24.各级中小企业职能部门要积极会同财政、工商、金融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强服务,完善措施,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共同做好担保机构的风险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化解工作,努力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建设和环境营造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融资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一、前言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大约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460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达3,800万户。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除了少数大型知名企业,一般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都有限。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外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要想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最根本的是,建立起企业外部融资体制,即市场融资体制。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内因
1、中小企业素质普遍不高,信用观念较弱,信息不透明。我国中小企业的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企业将贷款贷来的资金作为自己资金使用,银行给这样的企业发放贷款就很难如期收回,导致发生在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大型企业。目前,银行中的不良贷款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要想贷款常常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这也令中小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差。中小企业不能像上市公司那样通过上市发行股票来直接融资。中小企业要想直接融资绝大部分要靠个人的能力私自解决,但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融资的结果往往也不够理想。如果向大的财团融资,如果对方看不见收益率及回报率是很少会把资金借给你小小的企业,而且现在民间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稳定,财团更愿意把钱投入到其他的可以有所收益且风险小的项目中去,谁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这就使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越来越困难。
3、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物,担保融资能力不足。无论什么企业担保或者贷款都需要有担保物来提供保证。中小企业的抵押品有一定局限性,除了土地、房产以及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等。所以,能贷款的数目也不是很多。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超过70%的企业选择通过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存在个体经营、私营经营模式的规模小、负债大、固定资产不多等情况,而且信誉普遍不高,这就使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产生了很多顾虑。
(二)外因
1、政府因素。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偏向于大企业以及国有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原因。大型企业能够容易地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得到资金,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却相应被提高了许多,中小企业要取得贷款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这也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问题所在。
2、金融机构因素。企业可能会经常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在自身发展比较好的时候,银行可能会主动上门提供贷款,但当企业真正急需资金的时候,银行却用种种条款把企业拒之门外,虽然对银行这种行为表示愤怒,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银行也是盈利机构,它们也要计算自己的贷款风险和收益。所以,银行更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而且银行贷款时间效率很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多为临时性资金需要,对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但是现在的金融机构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强化了贷款的审批程序,程序繁杂,需要的时间也有越来越多,往往是贷款批准后已经错失了商机。现在我国缺少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原来的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可是现在它已经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
3、信用担保体系因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并且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并且担保成本高,在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成本中不仅要支付银行的利息,还要支付各种抵押登记、办证、评估资产所花的费用,还有按银行要求参加的财产保险费用以及风险保证金的利息等,这也为融资带来了困难。
4、法律体系因素。我国法律相对来说很少有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保护,很多法律条款也相对存在一些局限性。
三、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一)中小企业完善自己的能力
1、银行贷款始终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来源。贷款难,并非银行不想放贷,而是由于企业信用缺失和市场风险太大,银行承受不起,所以企业自身必须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自己的信用,并尽可能将自己的有关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2、中小企业也需要将财务信息的透明和真实作为融资的基础工作,提升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整体的信用形象。
3、中小企业协会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先进的企业则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相互间提供贷款担保。
(二)金融机构应针对中小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银行该有银行家的胸怀和眼光,不能短视于目前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1、商业银行需要多推出一些结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产品,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如自然人担保贷款,担保可采取抵押、权利质押、抵押加保证三种方式;票据贴现融资,票据持有人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资金;应收账款融资等其他有效的融资方式。
2、对现有市场中已经成熟的政策性银行,可以全盘转型为中小企业银行。政府要支持中小企业,设立专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是各国通行做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本身就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对现有市场尚未成熟的政策性银行,可以考虑在原有业务领域内扩展其功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3、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等,结合我国的法律、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开拓道路。比如,加快创业板市场的正式推出,弥补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的遗憾;其他金融机构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会、社会信用评级机构等的联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项服务。
(三)政府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其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政府要完善对自身的监管,避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一己私利,限制对某些中小企业贷款,或者默许一些企业逃避债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况。如果发生以上情况都会对市场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2、政府应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加强对地方审计局及地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对企业财务报告可信度做出正确评价。
3、我国政府可参照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出台的法律,例如美国先后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小企业法案》等几十种法律,通过立法来保障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政府要公布一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程序,不能让这些政策给部分人权利滥用提供空间。
4、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引导,帮助建立中小企业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通过测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和数据库,规范其信用行为。
5、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对整个经济环境做好引导工作,从行政手段、政府号召转向经济手段的引导,以调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四、总结
解铃还须系铃人,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自身要寻找突破口,要从自身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摸索出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困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综合反映出现阶段我国企业经济结构、银行信贷投向结构以及银企资金需求结构等多方面的矛盾,特别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困境,除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我相信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以及其他非金融机构的帮助,还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反省以及努力,从中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局面一定会有所不同。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曙光,刘坚,刘家军.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J].经济与金融,2007.7.
[2]曹雯.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成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商业文化,2008.1.
[3]田清.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思考[J].安徽农村金融,2006.2.
[4]张卫国,冉晖,张琳.团体贷款: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新方式[J].经济导刊,2007.12.
[5]熊熊,钮元新,张维,武栋才.委托、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中小企业贷款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