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概率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三数学概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一股冷空气将要过来,明天(
)降温。
A
.
可能
B
.
不可能
C
.
一定
2.
(2分)两人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每人每次出一张牌,各出三次赢两次者胜.小红的牌是“9”、“7”、“5”;小芳的牌是“8”、“6”、“3”.当小红出“5”时,小芳出(
)才可能赢.
A
.
8
B
.
6
C
.
3
D
.
任意一张都行
3.
(2分) 冬冬掷一枚硬币,他连续掷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4次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
B
.
C
.
1
D
.
4.
(2分)一张福利彩票的中奖率是,买100张彩票(
)中奖。
A
.
一定
B
.
不一定
C
.
一定不
5.
(2分)小林和小浩玩摸球游戏,每次任意摸一个球,然后放回摇匀。摸到红球小林得1分,摸到蓝球小浩得1分,摸到其他球得0分。你认为从(
)口袋里摸球是不公平的。
A
.
B
.
C
.
D
.
6.
(2分)天气预报中“明天的降水概率为20%”,表示明天(
)
A
.
一定下雨
B
.
不可能下雨
C
.
可能下雨
7.
(2分)一枚硬币投掷3次,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投第4次时,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
B
.
C
.
D
.
8.
(2分)淘气和笑笑做摸球游戏,每次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摇匀。每人摸了30次,记录如下:
红球
蓝球
黄球
淘气
19
10
1
笑笑
18
20
袋子里各种颜色球的数量,下面不可能的情况是(
)。
A
.
红球19个,蓝球10个,黄球1个
B
.
红球18个,蓝球12个,黄球0个
C
.
红球18个,蓝球10个,黄球2个
D
.
红球20个,蓝球10个,黄球2个
9.
(2分)下面的事情能用“可能”描述的是(
)
A
.
太阳绕着地球转。
B
.
小明骑车经过某个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
C
.
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
.
李刚的生日是2月30日。
10.
(2分)小红和小芹做转盘游戏,如果停在黄色的区域算小红赢,停在红色的区域算小芹赢。下面的(
)转盘是公平的。
A
.
B
.
C
.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11.
(2分)盒子里有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100个白球和1个红球,小明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
12.
(2分)擅长游泳的人在合理游泳不可能会发生溺水事故.
(判断对错)
13.
(2分)同时掷三个骰子,掷出来的三个数的和可能是19。
14.
(2分)有四条边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15.
(2分)盒子中有10个白球、1个黄球,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如果是黄球,龙一鸣赢;如果是白球,依依赢。那么依依一定赢。
16.
(2分)两人进行踢毽子比赛,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踢是公平的。
17.
(2分)一本刚买来的书150页,随手翻开,正好翻到第50页的可能性是
。
18.
(2分)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1%,抽100次一定会中奖。
三、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9.
(1分)一个小正方体的一个面上写A,两个面上写B,三个面上写C.抛起这个正方体,落下后,A朝上的可能性是_______%,B朝上的可能性是_______%,C朝上的可能性是_______%.(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20.
(7分)判断题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帮助灭火
(3)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4)高山永远是高山,海洋永远是海洋.
.
21.
(2分)(2015吉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8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摸_______个球,才可以保证有两个颜色相同的球,若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是_______.
22.
(1分)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_______种结果。
23.
(1分)一个盒子中装有1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_______。
24.
(2分)将扑克牌中的Q倒扣在桌子上,任意翻开两张,有_______种可能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
25.
(2分)有3张反面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写着“月”、“月”、“日”。把它们反面朝上放好,任取2张。有_______种可能的结果,可以组成_______这几个字。
四、圈一圈,连一连
(共2题;共10分)
26.
(5分)把同类的物品连起来。
27.
(5分)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五、解答题
(共7题;共70分)
28.
(15分)小明和小强下五子棋,两人决定同时各掷一枚硬币,两枚正面或两枚反面朝上,小明先出棋,否则小强先出棋.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枚正面都朝上的可能性是_______.
(2)两枚反面都朝上的可能性是_______.
(3)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_______.
(4)你认为这个规则公平吗?
29.
(10分)给盒子里的球涂色。
(1)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
(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1。
(3)摸到黑球的可能性为0。
30.
(10分)小青的爸爸要从重庆经过郑州到北京出差,如果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出差的方式,有多少种可能的方式?请你写出所有可能抽到的出差方式。
31.
(10分)把红桃J、Q、K、A和方块J混合在一起后,小军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抽出的牌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分别写出来。
32.
(10分)在足球比赛中,你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开球公平吗?
33.
(10分)分别从下面的盒中任意摸出1个球,看图填空。
(1)从A盒中摸出的一定是_______球,从B盒中摸出的_______是蓝球。
(2)从_______盒中不可能摸出黄球。
(3)从_______盒中摸出黄球和蓝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4)从C,D两盒中摸,_______盒中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
34.
(5分)小华和小力用1、2、3三张数字卡片玩游戏。每次任意取出两张卡片,若和是单数,则小华胜出;若和是双数,则小力胜出。你认为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三、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9-1、
20-1、
20-2、
20-3、
20-4、
21-1、
22-1、
23-1、
24-1、
25-1、
四、圈一圈,连一连
(共2题;共10分)
26-1、
27-1、
五、解答题
(共7题;共70分)
28-1、
28-2、
28-3、
28-4、
29-1、
29-2、
29-3、
30-1、
31-1、
32-1、
33-1、
33-2、
33-3、
篇2
我认为一节课,首先要看是否较好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所创设的情境、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经验吗?包含有数学知识吗?是否做到了以丰富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吗?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了吗?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了吗?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了吗?……第二,要看这节课是否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这是最关键的!例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受或体验了吗?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吗?是否注意了用数学的思想、用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美熏陶学生、吸引学生,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激情。
九年级的数学课是进入复习的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的准备阶段,让学生满载着素质教育的丰硕果实结束义务教育。
1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2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3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6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篇3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4班及初三、5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周课时8节,周教案数4个。通过学情分析使用导学案教学,并采用小师傅领学的模式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根据天桥区数学学科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应完成以下章节的教学
九上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九上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九上第五章:视图与投影 ; 九上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九下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九下第二章:二次函数
九下第三章:圆
二、学情分析
刚接手这两个班,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尚未能有十分清楚的认知。仅凭对上学期期末成绩的分析(有18名学生未参加考试)、咨询上任数学教师及开学第一课时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得到分析如下:
因课时等原因学生上学期仅学到了平行四边形,九上前两章仅简略带过,因是重点章节应重新学习。
期末考试中两个班共83人参加考试。仅4人及格(都在5班)。52人低于30分,11人分数仅为4分。通过了解4班普遍基础差,5班较好有10人以上学习积极性好。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与主要措施:
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我的教学目标。抬高底部是工作的关键。避免教学中的重视教而忽视学。课下完成作业、形成预习等对本学科来说可以说是妄想,所以一定要向课堂要效率,有兴趣的学生就调动兴趣,对绝大多数对数学不敢兴趣的学生要威逼利诱。
具体目标定为:九上期末考试中消除成绩个位数学生,平均分达到40分。为下学期冲刺中考打下基础。
具体措施
(1)狠抓课堂纪律。杜绝睡觉等现象。认真听讲是新的学科基本素养中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发现睡觉第一次警告并去洗脸清醒,第二次陪老师站立上课,可通过抢答问题争取坐下(不加分也不扣分)。如有第三次或第二次站立听课仍表现不好,则按旷课论处。这是我教学的威逼手段。
(2)采用小师傅领学方法。每节课按点名册顺序一名学生上台领学。协助老师完成学案。有问题他先回答,他回答不出扣一分再其他学生抢答。抢答题目答对的学生每次加一分。每节课结束后根据小师傅的表现加量化分1-5分。这样既保证了小师傅如果学习基础差大量扣分打击积极性的问题。又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我教学的利诱方法。
(3)压缩讲的时间,加大练的时间,省去探索的时间。探索也许对学优生进一步提高成绩有帮助,利于其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思维,但对学困生来说却基本无用,大多数情况都是不知道要讨论什么,白白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困生数学提升成绩的方法只有讲和练。精讲多练是关键。体校学生尤其缺少练的时间。
(4) 改变作业评价方法。不再以正确有否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体校学生缺乏自己动手做数学题的信心一直是难点。除选择填空外的题目基本不做是常态。我通过基础性练习让学生都能找到每种题型的得分方式,对全对得满分不做要求,只要求做题努力得到分。让每名学生都能自己独立做题,让每名学生都有获得感。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试卷分析2课时
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 2课时
第二周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 2课时
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 2课时
第三周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 2课时
九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第四周九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九上第三章概率4课时
第七周九上第四章相似4课时
第八周九上第五章4课时
第九周6.1反比例函数1课时
6.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课时
第十周6.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课时
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课时
九下1.1锐角三角函数 2课时
第十一周1.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2课时
1.3三角函数的计算2课时
第十二周1.4解直角三角形 2课时
1.5三角函数的应用 2课时
第十三周2.1二次函数 2课时
2.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课时
第十四周2.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课时
2.4二次函数的应用2课时
第十五周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课时
3.1圆1课时
3.2圆的对称性1课时
第十六周3.3垂径定理 1课时
3.4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2课时
3.5确定圆的条件1课时
第十七周3.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课时
3.7切线长定理 2课时
第十八周3.8圆内接正多边形 2课时
篇4
数学 中考 复习策略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中,怎样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复习获得满意的最佳效果,这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如何搞好初三阶段的总复习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初中的教学成败。因此,高度重视初三阶段的总复习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复习建议与计划
1.立足教材,重视“双基”训练
2.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尊重学生的思考、思维
第一轮:复习宗旨是把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复习各单元知识结构中的主要知识点,理顺知识结构之间的网络联系,每章节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用学生容易记忆的语言总结。
第二轮:复习宗旨是巩固提高,分层复习,分类要求,共同进步。试题来源应以教材为主,教材每章的章头图、引言常常是意味深长的,是展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很好范例。“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对开拓视野,启迪思维也是很好的教材。还有实习作业,探究性课题,重点例题、习题这些源于课本的材料适当引申、拓展,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赋予新意。还可从网上、部分的参考书上获取信息。
第三轮:复习宗旨是适应中考试卷,精选“近两年各省市课改实验区中考试卷”或“模拟试卷”,使学生适应中考应试,以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实际综合应用能力。从学生模拟试卷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强化,不断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二、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制定复习目标
《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悟考试内涵。《数学课程标准》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依据与指导性纲要。教学的理念、情景的创设、互动的教学平台的搭建,都离不开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同时又是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外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是中考命题方向的源泉所在。吃透标准才有可能吃透数学中考评价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才有可能展开针对性的教学。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将有助于我们明确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考试的方式及试卷的结构,从而加强复习的指导性、计划性、针对性。
三、研究《教材》,打牢基础
新课程下的教材淡化了数学知识之间的一种逻辑演绎体系,知识点比较分散。比如,《统计与概率》,几乎分布在初中3年的学习当中,给我们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许多学校在后期复习阶段均给学生购买了适合学校实际的复习教材,并按此教材进行复习。不论是购买的复习教材,还是原有的课本教材,我们一定要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近几年教材的研究,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每年教材在上一年基础上有所变化,特别是习题不断增加,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由原来的A、B组题变为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理解、联系拓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也看到数学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增强。
教材的研究要做到:(1)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性。现行数学知识,可以分为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各板块知识之间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复习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2)抓好双基教学,掌握通性通法。纵观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试题,考查学生双基内容的试题占到60%以上,因此,数学复习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形成,明确常规题型的通用方法,掌握通性通法。(3)创新例题、习题,提倡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法。
四、分析近两年中考试题的走向,把握中考复习要求
我们学校数学教师在细读《2012年中考必备》之后,学校适当地制订出一份含有全国中考试题的试卷,然后组织全体老师进行解答,目的是让老师们了解2012年中考试题的走向: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注重应用。明确新课程与老教材比较哪些知识弱化、删除了,哪些知识增加了。如数与代数部分对二次根式的要求弱化了,删除了韦达定理。空间与图形部分对圆和证明要求降低,对纯几何的计算已逐渐弱化,趋向于生活化,强调应用性,如在测量河的宽度、物体的高度等方面的考查加大了力度。增加了图形与变换的内容,删除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和公切线等内容。在削弱演绎推理的同时加强合情推理,更关注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发现、推理、验证和探究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研究《中考试题》。努力做到:(1)明确试题特点,把握考试方向;(2)发现试题的地方特色。如我省07年试题中的20题,以外省在我省的投资项目为背景;(3)重视研究试题中的变化的部分及题型;(4)关注试题中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试题。
五、在最后复习阶段应该注意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没有计划,盲目性复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要为自己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何时复习基础知识,何时复习综合性的知识以及提高应试能力都应计划在内。教师也要有详细的复习计划和教案,不能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
误区二:不认真审题,凭印象答题。
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见到不少试题,当拿到题目时,不认真审题,一看好像是做过的原题就直接把答案写上去,结果发现,单位写错了,或题目中关键字和自己练习的不一样,导致这道题做错。因此复习时,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遇到熟悉的题目,不紧张,更要认真审题。
误区三:忽视基础知识,重视难度较大的试题训练。
目前,我们提倡加强对学生进行探索开放型的解题思路的训练,许多学生则认为是放弃了基础知识,提高了训练难度。纵观2006年的课改实验区的试题,我们发现,试题并不难,只要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解题思路开阔,试题都能迎刃而解。
误区四:从睡眠时间中挤出学习时间,打“疲劳战”。
篇5
摘 要:初三是中考冲刺阶段,也是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综合复习和能力升华的阶段。但是传统的数学复习往往不重视基础,多是以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熟练度,这样必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指导初三学生有效复习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基础;应用;思维
初三是中考前的最后一年,也是数学知识的汇总、升华到综合应用能力比较关键的一年。就目前的形式来说,数学中考越来越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其中不乏开放型、能力型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在初三复习阶段让学生沉浸在死板的题海战术中,这样不但无法激活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更不能帮他们建立知识和运用能力之间的联系。鉴于此,笔者就结合初三的实际学情,谈一谈应该怎样结合中考,以能力为走向进行初三数学教学及复习指导。
一、数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
1.立足教材,重点考查双基
根据这几年的中考命题分析,我们会发现除了后面几道有一定难度的大题之外,更多的是对基础能力的考查。如果我们以数学教科书后面的习题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和教材知识点的顺序差不多: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等各大块内容都有涉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也逐步深入。所以,觉得中考数学难的学生也不要着急,在复习过程中应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的概念捋顺一次,这样便于发现知识漏洞,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渐迎头赶上。
2.结合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常言道:“学以致用。”初中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生活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借助数学这个工具来解决,也就是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近些年的中考也非常突出地认识到这一点,设置的许多问题都在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和复习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说教上,要能结合生活实践来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启发和指导学生建立数学理论和应用实践的联系。
二、初三数学教学的启示
1.重视课本,打好扎实基础
教材是从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一点点深入的,所以,要想抓好基础,复习第一阶段应先从基本概念抓起。可以说,只有立足于教材,重新梳理基本的知识,才能“温故知新”,及时弥补自己的认知不足和知识漏洞,才能进一步稳扎稳打,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
技能。
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过基础知识关。这一步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觉得没意义,他们的理由是之前学习过的数学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没必要再温习,只需要做题回忆一下就行。其实这就是题海战术思维,无法弥补学生初学时可能形成的错误痼疾。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对基本知识的重视度,可以鼓励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一单元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相互分析和检讨,一一列举自己的认知误区,然后共同纠正。这样一来,就能在有限时间内弥补更多知识漏洞,从而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第二步,过基本方法关。这一步重点掌握思想和方法,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基本概念,设置典型例题,引导同学们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教师可以针对这类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试卷考核,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这部分内容。
复习不是返回来做题,是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检查、反思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稳扎稳打,发现自己认知的不足,弥补知识漏洞,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2.学会反思,提升应用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教导我们在学习^程中要注意反思。最近几年中考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和定理,不仅让他们掌握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答教材给出的习题,我们还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开明宗义,针对每个知识点设定对应的生活问题启发反思。
比如,复习“相似三角形”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这样启发学生练习实际应用:哪位同学能用数学知识测出“操场上阳光下的旗杆高度”?然后带领学生亲自到操场商讨实践方案,最终同学们经过思考、反思找到用相似三角形解题的方案:如图假设AB是旗杆,BC是旗杆的影子,那么我们可以找一根棍子DE,让DE立在BC上并使其影子顶点与旗杆影子顶点重合,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出:DE∶AB=CD∶BC,这个比例关系中我们很容易测出棍子长度DE,旗杆和棍子的影长BC与CD,这样我们就得出了问题答案。如此引导,通过典型案例,让同学们将数学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才能有效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总之,初三阶段数学复习不能停留在题海战术上,我们一方面要重新温习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弥补知识漏洞;另一方面,要启发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和实践应用的联系,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篇6
关键词:中考试题;初三数学;考查基础;应用意识
初三阶段是初中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但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完成对旧知识的复习和总结。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中考命题的变化趋势,转变初三数学教学观念,以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适应时展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当前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中考数学试题对初三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为初三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点参考建议。
一、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
1.立足教材,重点考查基础
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但多数试题知识点仍然是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增加条件或减少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因此,立足教材仍然是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通过对这类知识的考核,说明中考的数学试题仍然重视对“双基”的考核,如,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等各大块内容都有重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都有体现;试卷考查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选用合理解题方法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这几点综合考虑,中考试题的特点应立足根本,重视“双基”,这也是由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决定的,虽然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基本能力训练的主要目标还是不会发生转变的。
2.联系生活,提升应用意识
数学是我们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不可或缺的工具,本着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目的,中学数学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尝试已经推行了许多年,这点在中考试题中有所表现。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现象等都已经进入了中考试题的范围,成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深圳市的数学中考试题就连续每年都有生活类数学试题。例如,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还比如,2010年的中考就以“低碳先锋行动”,开展低碳测量和排放活动为载体,这些就是将实际问题融入数学试题之中,把市场意识、应用意识和国情教育等思想意识渗透到试题中去。
3.重视思维,加强能力考核
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历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这几年来,数学中考试卷加强了对探究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考查。例如,“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某家电商场计划用11.8万元购进节能型电视机、洗衣机和空调共40台,三种家电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所示:
■
(1)在不超出现有资金前提下,若购进电视机的数量和洗衣机的数量相同,空调的数量不超过电视机的数量的3倍。请问商场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2)在“2012年消费促销月”促销活动期间,商家针对这三种节能型产品推出“现金每购满1000元送50元家电消费券一张、多买多送”的活动。在(1)的条件下若三种电器在活动期间全部售出,商家预估最多要送出多少张消费券?
二、中考数学试题对初三数学教学的启示
1.重视课本,打好扎实基础
从中考命题来看,相当数量的基础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因此,在初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立足于教材,稳扎稳打。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1)过基础知识关。准确理解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理解,就不可能熟练、灵活地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每册数学书的定理、公式等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独立的教学笔记,然后互相沟通,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节省时间。
(2)过基本方法关。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的解题方法。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师可以针对这类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考试,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
(3)基础知识的拓展。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等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勇于提问,教师耐心解答,或者让科代表提前收集学生写在小纸条上的数学问题,教师做做准备后再一一解答,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总之,初三的数学教学仍然要重视课本知识,巩固数学基础。
2.学会反思,提升应考能力
反思是对知识的总结与完善,是学生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考试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复习材料,为了更好地迎接中考检验,教师应该与校方沟通,保证近三年来的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材料能够收集全面,便于教师和学生参考借鉴。利用中考试题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如下:教师利用投影来展示一些有特点的中考题型,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重点对照。接下来,通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后,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点评。最后,教师予以重点评析。反思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重视举一反三。历届中考试题都会出现学生掌握不佳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做出重点讲解,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当然,这类问题的理解应该从这一点延伸到其他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找准问题切中要害。
(2)讲求求精勿滥。历届中考试题毕竟不是复习资料,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求精勿滥”,教师不需要全面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和重新整理,学生也没有必要过于信赖中考试题的内容。师生应该以容易出现的错误为基础点进行整理和复习。
(3)教学重视分类。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等,教师可以采用分类的方式进行教学。
3.加强应用,提升操作能力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创设了具有时代感很强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为了迎合中考试题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重视对“应用类”问题的讲解,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教学圆的知识时,教师就要特别重视学生灵活性的能力训练,重视对这类题的专题训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初三数学一线教学中对如何提升课堂效率的探索与总结。众所周知,初三阶段同时也是初中学习的总结复习和提升能力的阶段,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反思和总结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宏亮.初三数学总复习策略与中考试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1(75).
[2]唐守光.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2(27).
篇7
关键词:加强双基 突出重点 查漏补缺
进入三月,初三学生正进入紧张的中考复习中,马上就要面临毕业了,面对紧张的复习,如何掌握速效复习方法已成为初三学生提高成绩的法宝。越是时间紧,复习方法越要科学有效。我认为要进行有效的中考数学复习,掌握速效复习方法,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复习兴趣,克服“先高后低”。所谓“先高后低”,就是开始时成绩逐渐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成绩却不再上升,反而下降,甚至成绩滑落的比开始时还低。“先高后低”在数学复习阶段表现得十分明显。平时授新课,新鲜有趣,学生的兴趣很大;搞复习,要重复已学的内容,要把以前的课本带齐,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逐一的复习、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会想,已经学过的知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这些我都知道。为此,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开始不集中,慢慢的就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致使成绩提高缓慢,甚至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一方面,应当使同学们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理解概念的再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从而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诸如制订新的阶段性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连起来,结合有效地课堂小测验,既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又增加学习的难度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复习就会像新课,使书“由厚变薄”。
2、加强双基,全面复习。在复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复习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在进行概念复习时,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高度出发,从现实生活找例子,逐步引导学生加以抽象,向数学知识靠拢,联系数学模型,从而弄懂概念的含义。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可采用列表等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数学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
3、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备课中,教师首先应有一个全面的体系,哪些是考试的考点,在复习中,就要突出重点,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出《中考说明》的考点,突出不易理解的知识,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中各类知识的纽带。一道题的解题应从审题开始,根据每一句话,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数学条件,应该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地把日常语言转化为代数、几何语言,并能正确的用数学的格式把它书写出来。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并逐步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数学语言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解题思考的能力时,还要讲究设问艺术,多在思考的转折点上设问;在理解的疑难处设问;在规律的概括时设问;从旧知引入新知时设问;在有比较、有联系时设问;在学生练习时,发现带有普遍性错误的问题设问。这样,学生就能紧紧地跟上老师的思路,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成绩会提高的很快。
4、普遍检查,查漏补缺。对于初三学生,有些学生会认为不会的地方很多,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有些会认为自己都会了。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在初三的复习时,不管这个考点的掌握情况如何,都要先对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摸底,找出薄弱学生,进行标记,对这些学生,要从概念着手,理清思路,使他们理解这个考点的真正内涵,根据题意联系所学数学知识,考虑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所学知识解题;对于掌握的学生要将强巩固,使他们不出现再次出错的可能,确保准确性。
篇8
关键词: 复习; 质量; 效益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103-01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如指掌。
复习时要重视两点:一是要重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变化,对于删掉、淡化的内容,如根与系数的关系、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等,复习时减小力度、少花精力,而对于新增加的内容,如图形的变换、视图与投影、统计与概率等,要加强复习;二是要重视考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新题型,如以试题背景为主线的衣食住行问题、市场营销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等,以试题考查内容为主线的不等式与函数问题、函数与方程问题、阅读理解问题、实验操作问题、几何变换问题、开放探究问题等。
(一)数与代数。这部分可以分为数与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与图象四个专题。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定义、公式、运算顺序、性质及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填空选择错误就多。要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使学生会而不错,要重视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思想与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图形的初步认识和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图形的变换、视图与投影等专题。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应过记忆关,应牢记这一部分所有的定义、定理及性质等;其次要过基本方法关,转化的思想非常重要。最后要掌握常规辅助线,有:三角形的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梯形的高及对角线、圆中弦的弦心距、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圆的切线经过切点的半径、正多边形的半径及边心距等等。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的主要考试内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抽样调查、统计图表的解读与制作;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方差、标准差、极差、频数的概念,用样本估计总体;概率的主要考试内容:概率的含义、概率的预测、会用列表法和画树状图分析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
例如: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第一次朝上面点数作为点的横坐标,第二次朝上面的点数作为点的纵坐标,则点在直线y=2x上的概率是________。本题共有36个点,其中在直线y=2x上的点有3个(1,2)、(2,4)、(3,6)。应填■。
二、要做到“四转变四突出”
(一)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只有在如何选择解题方法上做文章,才能解决好“学生自做不会,教师一讲就通”的现象,才能将所学知识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解。讲练突出重点,要围绕思想和方法,重要知识点讲解和训练。
(三)变满堂灌为精讲精练。一切讲练都要围绕学生开展,所学内容都要学生消化,如果学生接受不了,讲练再多都无用。只有重质减量,才能抓好落实,在精选题上下工夫,才能提高成绩。
(四)变对答案为彻底纠错的讲评方法。每次考试都要做到认真阅卷,评卷中要进行归类,纠错,用变式、辩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还可以让学生自讲,其他学生补充。
三、学生要做到“五个注意”
(一)不管是几轮复习,课本最重要,任何习题都不可能替代课本,平时做题遇到不会的题目,要及时查阅课本,对概念的理解不要只停留在表层上,要看清它的内涵,及时查漏补缺。重视基本运算能力的提高,克服存在眼高手低、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快的毛病。紧抓基础知识,才能减少失分。所以这轮复习中,复习课本,“双基”不要丢弃。
(二)二轮复习主要以方法、技巧为导向,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上课要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因为都是讲的都是通性通法,即所谓的常规解题方法,淡化特殊技巧。所以学生不必把时间花在钻偏题、怪题和运算量太大的题目上,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和解题之后的反思、总结上。
(三)每次考试后,或做练习后,都要进行反思,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失分?是审题之错,粗心之错,还是概念不清,表达不完整,还是干脆就是不会做……要对自己的错误分类,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一一攻破。经过多次的反思后,相信参加中考的时候,就不会再犯同类错误了。
(四)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困惑、疑难的问题,重点标记,等老师讲评时重点记忆,解决问题。记笔记以自己为主,它是写给自己的“著作”,只要自己满意就行。这些“经典著作”要经常翻看、琢磨,它也是你考前要重点看的内容之一。
(五)通过做题可以提升解题能力,切忌盲目多做题。在日常做题中,同学们要做到从审题开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养成数学书写规范,形成表达准确的好习惯。另外,定时定量模拟练习,也就是说给自己规定时间训练做题的准确性和提高做题速度,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
四、因材施教,做好分类推进工作
进入中考总复习,我们要开展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模拟考试成绩,初步分为三类同学:80分以下、80分到95分之间、95分以上。
80分以下的同学,急需夯实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我们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把教学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和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科学、可行的不同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掌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对于成绩在80分到95分之间的学生,一是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知识点的薄弱环节,针对性的加强复习,二是重点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多练一些综合题,重视思维训练。对模拟卷不要机械式的一整套一整套地做,而是要有选择的做。建议每天做一小套选择填空题试卷,对错误的情况作好记录,同时控制解题时间,确保“既好又快”。在解综合题时可以先跟着老师走,弄清解题基本策略。至少要做出综合题的第一第二小题。首尾得分提高,中间部分的得分也相应地会有所提高。
篇9
一、课题学习实践课的意义
1. 课题学习的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动手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2. 课题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
活动是智力的起源,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 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就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二、课题学习的特征
1. 重过程
即数学课题学习活动追求的是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探索和发现知识所经历的过程,它强调让学生尽可能的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猜测、叩问、尝试、验证的过程,体验发现知识、再创知识的过程.
2. 重应用
即在课题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背景材料,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观察、测量、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 重体验
即通过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亲身体验到付出一定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或经受挫折对自己毅力的挑战和思维直觉、推断逻辑的检验、锤炼.
4. 重互动
即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启发,根据课题的需要自觉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自己的角色,在集体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用多重的观点来分析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课题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般是由诱导准备、收集信息、归纳探索,评价激励这四个步骤所组成. 贯穿这四个步骤的一根红线是:使学生始终是知识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数学知识接触、学习之后,一般都会积累一定的经验,能悟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则应通过设疑诱导,发掘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并启发学生实现认识的升华,探究出其中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获得理性方面的某些知识和初步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
在初三上学期讲完相似形以后,按照课本的要求我准备了一堂“测量旗杆的高度”的课题学习活动,课上先让学生猜测学校旗杆的高度,再鼓励学生用我们所学的“相似形”知识,利用同一时刻下物高和影长对应成比例实际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学生的热情高涨. 然后我把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并选出正负两名小组长作为负责人,要求每个小组写出活动方案,准备测量工具. 在实际测量中要求各小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最后各小组收集数据,写出活动报告,进行评价,看哪个小组测量的数据和实际数据最接近,给予表扬.
四、课题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探索的有机结合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活动和主动参与去做才能产生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中,不要急于一开始的合作讨论,必须充分注意各名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和讨论,这样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这样,既达到增强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
2. 在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好问题与问题背后的知识,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篇10
关键词:数学;爱学;数学能力
如何让学生爱学、好学、用好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对很多学生对数学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总认为数学计算繁琐,需要思考的东西太多,做起数学来就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因而从思想上就开始怕数学,更别谈什么爱学数学了。为了使学生爱学数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不要为了教数学而让学生学数学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传授思路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事数学教学几年了,我发现我们这些地方的学生数学都比较差,总体水平和其他地方比较起来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对老师讲解的东西接受起来非常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难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经过很多教学尝试后,我发现如果我不是为了教数学而让学生去学习数学,而是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参与一项活动,那么他们就会觉得原来我不只是在教他们学习数学了,也就爱参与进来了。
二、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对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家都认为是已经不可取的了,所以我们作为老师的能不讲话的时候就不讲,多留时间让学生去做去讲关于数学的问题。例如,在讲“有两把不同的锁和三把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第三把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任意取一把钥匙去开锁,一次打开锁的概率是多少?”这一概率问题时,如果我们依然按照概率的求解方法,用列表法和画树形图的话,这一问题讲起来就非常复杂,而且学生不容易理解。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给自己的儿子讲故事,每当给儿子讲新故事时,母亲都非常认真地讲,而父亲和儿子都很认真地听,过一段时间后母亲就会让父亲和儿子把她讲过的故事讲给她听,开始的时候父亲先讲儿子后讲,可是父亲每次都会忘记故事的一些细节,父亲就请儿子帮忙补充,慢慢地儿子把故事讲得越来越好,而父亲却越来越不会讲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并不是父亲真忘了,而是把机会留给了儿子,才让他越来越有信心,讲得也越来越好。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显露出一些失误,让学生帮我们纠正,那么慢慢的他们就会仔细地听和看我们所说的和所写的东西。不仅学到知识,还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在参与,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
三、因材施教,因人而布置作业
不同的学生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一直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懂同样的知识,那么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让自己和学生都弄得身心疲惫,效果不佳。我经常见一些老师拼命地给学生讲课,让学生练习很多的题,可是教学成绩和花的力气却不成正比。而有的老师没有怎么讲解,看起来也不怎么费力,教学成绩就非常好。其实区别就在于因材施教,因人布置作业。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强,你不怎么讲,他们都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而且对于学习过的知识掌握得也比较牢固,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只需要及时点拨和指导就可以了。而中等的学生,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但掌握的速度相对慢些,所以基础和中等难度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就可以了,难的知识就不要强加给他们。最后就是落后生了,他们这些学生智力低,接受力弱,对待他们更要因材施教。首先做好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对他们不要冷落、歧视、贬斥,而要亲近他们,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对差生要倾注更多心血,下最大功夫,多给些基础题给他们做,让他们吃偏饭,组织一帮一、一对红,优生带差生,想方设法转化差生。有些教师把差生教育看成对牛弹琴,不值一教,放手不管。这样到初三就给总结埋下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让自己收到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因材施教、因人而布置作业是我们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好方法,可能我们开始会累些,但他们学起来轻松,慢慢的我们也会感到轻松,而且教学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四、注意面部表情和手语,以平和的心情上每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