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学习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学习的特点

篇1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因此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教师应注意以下四个特点:

一、语言要有准确性

准确简明是教学信息传递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使教学信息体现明了化。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进行教学,避免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误解。在教学中用词要准确,尤其是概念教学时,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词语,都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带来麻烦,造成错觉。例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便于学生掌握,避免听觉疲倦。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例如,有的学生学完正方形后问教师:“正方形是矩形吗?”教师是这样回答的:“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因此正方形是矩形,它具有矩形的全部特征,它是特殊的矩形。”这样的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心角,弦,弧关系转化定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两个圆心角,两条弦,两条弧中,如果它们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其余各组量也分别相等。”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分,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语言要有形象性

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是有困难的,他们必须通过自然语言去理解数学语言。初中代数和几何都是数学语言的入门阶段,在教学中,凡引进的数学符号应当用自然语言作解释性说明,使学生理解符号语言的语义,即它的内容和意义,并明确符号语言的句法,即符号语言的形式、构造、规则,才能使学生懂得这些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数学内容,否则将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表面化,使形式和内容脱节。适当“淡化概念”,也是处理这两种语言的关系的一种可行办法。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就对某些概念采取了“淡化”措施,即或者不明确给出定义而在实际中使用这些概念,或者用描述性说明代替形式定义,淡化处理有利于突出重点,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教师应注重数学语言、教学型数学语言和通俗语言的合理使用。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图象语言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理解知识。例如,教师讲解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题型时,一边讲解一边演示,通过演示,不言而喻,学生便明白“同向”“追及”,问题也便于解决了。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使学生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语言要有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知识。例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启发学生把坐标解释为“座位的标记”,即“第几排第几列”,接着让学生找出教室中位于某排某列的学生,再任意指定某个学生,让其他学生回答某某位于某排某列,在此基础上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内点的表示方法,这对学生理解坐标系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方面来做。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描述过程、概括结论、说明思路,让学生逐渐从不知如何开口,到会用,进而善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

1.模仿叙述

教给学生一种说话的模式,让学生仿照模式进行思考,用尽量简洁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思想。

2.辨别真假,规范训练

将错例呈现出来,通过争论来辨别其错误所在,并进行规范训练,在表达容易出错的地方应注意强化。如“x与y的2倍的和”是x+2y而不是2(x+y)。

3.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

数学教学过程中必然伴随交流过程,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数学交流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必然途径,也是数学学习的驱动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交流的驱动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间建立起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独立学习者,又是他人的合作伙伴。既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有义务听取他人的观点、考虑他人的需要和意图,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篇2

笔者给研究性学习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针对某一个问题,主动研究与探索,进而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法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要有效地创设各种研究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知识,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研究过程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载体是不同的问题,只有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学生研究学习的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教学内容而定的,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语法与句式等内容,这些知识都是为学生学习更高深的英语知识打基础的,但是教材编者将这些知识以直接陈述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接受这些知识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以讲授式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学生被动学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深,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而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者问题展开研究,有效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自身具备的观察、归纳、联想等能力,以交流、谈论、研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力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能力,且需要具备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独立性四个特点,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分析、总结、归纳问题,从复杂的语言内容中得到结论,获得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就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是比较突兀的,学生在接受方面也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自然而然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情感与理智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缓冲过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出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比如,在讲解“Past and present”过程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My classmates, people are changing every time,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re very different. So for you between the past and present, what is the biggest difference?在提出研究性问题时,需注意问题的综合性、实践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各种英语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式,在交流与研究的过程中,进行情感与知识的交流,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式,以实际中的一些问题或者事物为媒介,结合英语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当然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力与思维力,可以很好地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科联系式,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打破传统的、各学科独立的情况。比如讲授九年级内容“Colour”时,教师可以将一幅美术作品带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研究作品中应用的颜色。课堂扩展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储备量,锻炼搜集资料、归纳资料、运用资料等的能力。比如,讲解“Wild animals”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野生动物的研究性题目,不同的研究小组可以研究不同的题目:What kind of environment do wild animals liv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wild animals.

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计划是学习活动的前提,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制定的。这个研究计划是对所提出问题的解决过程,同时也是考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合作性、主体性与体验性,让小组的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与讨论获得知识。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要从研究过程与结果上看,还要从研究态度上来评价学生,使学生爱上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与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篇3

[关键词]中考化学;复习课;特点及环节

复习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课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对知识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因此,复习课应把复习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的再认识过程,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进一步掌握、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一、化学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时间短、内容多、容量大、节奏快,因此对教师把握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有较高要求。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复性。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它帮助学生避免原有知识被遗忘,同时又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认识的层次: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的。2.概括性。化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思想方法,它与具体的表层化学知识相比,更加抽象和概括。因此,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它,需要有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复习时,教师要适当地对化学思想方法的关键点或要素进行概括和揭示,通过对具体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复习,上升到对通性通法和一般原理的掌握。3.系统性。化学复习课在重复和概括的基础上要进行梳理,这种梳理工作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使这个系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以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4.针对性。一是针对所要复习内容的特点,设计复习的方式方法。二是针对“学情”,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及遗忘缺漏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精心编选富有启发性、典型性的训练题目。5.综合性。在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取综合型的例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互动性。复习课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学习活动,使知识得以升华。

二、化学复习课的环节

(一)自主整理

利用学案中的填空、表格、框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再翻课本复习知识,整理复习内容,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定的角度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求教师设计好复习提纲,不能把知识和问题变成简单的填空,要适当地进行综合。在教学中,要检查学生完成学案的质量,便于发现问题,在关键处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指导和点拨。

通过自我排查、自我诊断,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复习目标进行自主复习,复习和回顾基础知识并且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进行探究交流。交流前一环节的复习效果,小组内交流自己没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生教生、生帮生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合作交流

生生之间、小组内一起实施有效的交流讨论,达到加深理解,形成认知结构的目的,并展示知识结构图或知识树。这样,使复习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完成“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同时,明晰本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精讲点拨

教师对某些存有问题的知识进行点拨精讲,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突出知识的迁移应用。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典型例题,学生尝试分析独立完成,然后分组交流体验和收获,最后师生共同剖析典型例题,真正弄懂、弄通并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式的训练。通过对精选典型例题的体验和剖析,能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例题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类型要精,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选择能体现“通性通法”的题目,不要追求偏、怪、难。此环节先由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的求解,再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交流时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强化,“轻结果,重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审题,思考题目特点,掌握解题思路,重视过程分析。

篇4

一、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学生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易于激发其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情景的探索,不断产生新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发在深一层次上提出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

2、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独立获取知识,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并逐步形成研究数学的积极态度;而教师将由过去的主宰者转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不再包办一切。

3、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探索问题的兴趣,与别人合作的欲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实践

所谓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遵遁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科学方法论的思想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中可用如下的五步探究性教学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1)通过“做一做”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先让学生做下列各题:①(X+2)(X-2),②(1+3a)(1-3a),③(X+5y)(X-5y),④(y+3z)(y-3z),然后让学生观察运算结果,从而发现平方差公式,这类问题情境主要是从数学内部知识问题入手,以旧引新。

(2)以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平面图形的密铺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及思考学校音乐室地板图案,然后提出相关的平面镶嵌问题。

(3)以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古今中外的数学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七年下册P150)时,以拿破仑在作战期间利用相关知识巧妙测量敌军碉堡与阵地距离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现式”问题探究

结合新课程,适度地再现和引入数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把“发现过程中的数学”返朴归真地交给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恰当的素材,主动探究发现,一般程序为:观察--试探--思索--猜想--证明。这种程序适应于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过程的教学,体现学生参与发现过程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发现知识的策略和方法的培养。另外,在发现过程中要适时渗透合情推理,充分肯定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在数学发现中重要作用,特别是“数学猜想”因为它可被看成是数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式,表现为思维主体从一定依据出发,利用非逻辑手段,直接获得猜想性命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例如在八年级(下)对“四边形四边中点构成特殊四边形”的探究。先让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普通四边形,并给出四边中点,问连结四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不是特殊四边形?再让同学们多给出几个普通四边形,画好之后,通过观察--试探--思索--猜想:四边形的中点能构成什么四边形。大部分同学都清楚普通四边形四边中点构成的应该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那么你能否证明你的新发现呢?同学们都想试着将其证出来。给出证明后,又让同学们画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四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再通过观察--试探--思索--猜想:它们是不是还只是平行四边形?画好之后,每一位同学都抢着回答自己的新发现。他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构成的还只是平行四边形,而矩形、菱形、正方形四边中点构成的分别为菱形、矩形、正方形。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原因,这样学生对探究的问题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掌握的知识也就比较稳固。

(三)“开放式” 问题探究

传统上,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解法是模式化的,称这类问题是“封闭”的.相反,条件开放(条件在不断变化),结论开放(多结论或无固定结论),策略开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解决)的问题称之为“数学开放题”。开放题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方法唯一,答案唯一,这就吸引学生不依赖教师和书本,独立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答案,可使学生在解题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性的心理态势,对数学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进而生动活泼地参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有效的发展。

例如:在开放式的情景题教学中举了这样的例子。

如图:靠公路分布着某集团公司5个仓库A、B、C、D、E,其中间距分别为11km、10km、12km、14km,现有某种物质分别存放于各仓库中,其中A仓库80吨,B仓库30吨,C仓库40吨,D仓库60吨,E仓库10吨,现要将它们集中存放于某个仓库中,已知每千米每吨物质运价为7元,问集中在哪个仓库运价最省?为什么?

教学时,从学生认知的接受程度考虑,设计如下问题,层层递进,使之成为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创造性的教学过程。

在线段AB上找一点P,使P点到A、B的距离之和最小?

如果在AB上另有一点C你能否找到P点,仍满足到各点距离之和最小?

如果一共有4个点、5个点、 …… n个点,结论会怎样?

当情形第二问中的点C与A重合时,当n个点中有些点重合时,结论会怎样?

现在再来解决上面的问题,你将如何考虑?

(四)“自主式” 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展开独立的、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结论都是前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的。即使是一个一般的命题,一个猜想,其提出的过程也凝聚了数学家的智慧。传统的做法往往是给出现成的结论,然后照搬现成的证明。这样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总是心存疑虑: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这个证法是如何想到的?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有机会暴露自己在思维过程所必然要碰到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同时要给予时间加以解决,切不可贪图方便,舍不得花时间,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的被动局面,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疑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探究,尝试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活动”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如《有理数的乘方》一节,安排这样例子:

1、某个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个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

2、有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mm , 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mm?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mm?

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找一找其中的变化规律,最后再算一算,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自学、去思考,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同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表各自小组的见解,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学生不仅发现了十一种不同展开图形(如图) ,而且还找到了正方体的展平规律,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和合作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在探究性学习中,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自由地支配时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有时学生讲学生听,有时学生讲老师听,老师再也不是知识的垄断者。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指导,必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如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一些学生熟知的问题背景,探究、体验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和形成过程,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在定理、法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中,揭示知识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是如何研究和解决的,暴露思维过程,体验探索的真谛。在例题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如在几何“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中有这样一个例题:“求证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学生不难证明这个问题,但我们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指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探索1、能否将斜边上的高改为斜边上的中线和对应的角平分线?

探索2、能否把直角三角形改为一般三角形?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盈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等。这些素材都可取自与报刊杂志和互联网。

篇5

1.习题数量较多,体现函数知识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纵观整个章节,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习题遍布在例题及其变式、练习、习题以及复习参考题中,其题量统计如下表:

章节例题及其变式练习习题

2.1173037

2.29918

2.3131921

2.4125

2.5675

2.6345

复习参考题 30

从表可以看出,就这一章节中的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和习题多达182题,而函数这一章节基本内容多,题型方法多,高考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又高,表明了本章教材编写依然重视传统的“双基”教学,依然坚守“熟能生巧”的学习传统,通过利用大量的练习和习题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巩固新知.

2.探究题与应用题所占的份量加重,更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课标的发展,强调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在习题设置上,除了传统的计算、概念性习题外,还有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以推理、图表等形式出现的探究题,在阅读与思考中出现的研究性开放题.以下是对教材后出现的练习与习题进行的分类,统计如下表:

章节计算、概念性习题应用题探究拓展思考题

2.15488

2.22425

2.33714

2.4611

2.512 1

2.6261

复习参考题2622

从表可以看出,开放型问题的份量在习题设置上较以前的教材大大加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以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3.习题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函数知识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学生通过习题加强对这些思想方法的运用,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例如在判断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问题中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在处理 这类“准二次函数”问题中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讨论超越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中涉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等,在解决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中,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再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即涉及转化与化归思想.

二、教学建议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灵活应用,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数学能力的高低水平.函数知识作为高中数学的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在习题设置上,习题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重要材料.

案例1P94复习题27:若关于x的方程3tx2+(3-7t)x+4=0的两个实根α,β满足0

这是一道简单的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我们来大致分析一下解答过程:首先将方程3tx2+(3-7t)x+4=0转化为函数f(x)=3tx2+(3-7t)x+4(函数与方程思想),再利用二次函数根的分布列出不等式组解出t的取值范围(数形结合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教会学生机械地套入步骤过程,而是要站在一个“为什么”的高度去解题,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解题中得到自觉提升,真正发展数学能力.

2.组织和安排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函数习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研究性,因此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性素材,建议在课本习题基础上设计一些研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索解决.

案例2P33探究拓展第13题: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x2,它的值域是[1,4],这样的函数有多少个?试写出其中的两个函数.

这是一道看似简单但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函数三要素的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3.指导和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篇6

分层教学理论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对初中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布置学习任务,来展开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意义

1.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初中英语教学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分层教学理论相结合,优化整合初中英语的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初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分层教学理论对写生进行分层教学,优化和升级英语教育模式,适应改革的要求,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新了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培养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初中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学习内容保证每个初中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英语水平。

3.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理论教授英语知识时,充分的了解初中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注重对初中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应用分层理论对初中学生的英语教学,满足初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激发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初中学生自身发展潜力的挖掘,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分层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只有充分的了解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才能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分层教学,保证分层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进行。首先,将初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单词语法的掌握度高,英语学习能力较强,英语运用能力熟练的学生分为第一层。其次,将初中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单词语法的运用一般,还需加强训练的学生分为第二层。最后,将初中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单词语法掌握程度较差,对英语的学习能力较弱,仍需加大英语知识的强化训练的学生分为第三次层。

2.对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进行分层。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层之外,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分层也是分层教学理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首先,教师根据分层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分析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充分掌握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特点和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成绩。其次,根据分层出来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辅导,对每一层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对于不同层次的初中学生运用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并且采用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适应他们对英语的理解水平,保证英语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对每一层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和阅读作业也要分层,根据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布置不同的英语作业和学习任务,保证作业的布置在初中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篇7

一、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如何上好初中英语课”“引导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已成为当前教育转型时期对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倡导初中英语教学以中学生自身作为中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教师引导中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理念为核心,在初中英语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组织作用和引导学生真正发挥英语课堂主体作用方面意义重大。

二、对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分析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对初中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这也是当前我们的研究重点。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三个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对初中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

中学生有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的优劣性,比如,他们乐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思维较为灵活,但同时他们中部分人也有文化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清晰、组织纪律性差的特点,在性格上存在自卑心理和轻集体、重个人等思想观念。如何发挥他们性格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避免他们的性格劣势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是我们研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对学习初中英语学科重要性的分析

从该学科的要求来看,英语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它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它教会学生用另一种语言认知、表达、理解并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和历史的关系,并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当代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

(三)对初中英语学习难点的分析

从教学对象来看,中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肢体、形体、运动技能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很少接触另一种陌生的语言。可以说,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初中学生的自主性、交互性以克服先天存在的语言学习方面的不敏感性,建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教育问题。

三、实施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途径

下面从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中介――教师出发,探讨在初中英语有效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使课堂更有效和更有活力。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只是“传授英语知识”和“接受英语知识”那么简单,特别是面对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时教师应以良师益友的姿态面对他们,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中学教师和学生应以共同“探寻者”的姿态出现。以真挚的情感、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并创设有趣的英语语言场境来引导学生,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欲望。真正地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制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在和谐、互助的学习环境中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身临其境、深感其情,初中英语课堂才能真正地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二)树立先进科学的初中英语教学观

当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被引进和推广,这极大改进了传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如在教学方法上,初中英语教学也采用启发的、自动的、手脑并用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以取代传统主观主义的读、背、写等被动的英语教学方法;倡导围绕实践,教会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知识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引入并介绍给学生一些实际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英语知识、英语国家的风俗、节日以促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以此来强化课堂学习的效果等。树立先进科学的英语教学观,它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体现初中生的课堂教学地位,使他们可以自由、自主、能动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表达自我和认识自己。

篇8

关键词:做中学;初中地理;教学理念

“做中学”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过程。这种思想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等;这种教育理念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特别对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及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一、“做中学”理念的来源和兴起

“做中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1]单中惠 “从做中学”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20): 77- 83.

[2]秦旭芳, 庞丽娟.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3): 35- 38.

[3]周兆涛. 初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 学周刊, 2013, 14: 18.

[4]蒋尚雯. 地理教学中的“做”与“学”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10: 28. ]1,2。这一观点被许多国家应用于科学教育实验,我国在总结国外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自2001年开始在20多个城市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做中学”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学科,是国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环节中重要的内容,所以初中地理教学在人才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改的核心观念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和解决问题。“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完美结合,是指教师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选择合适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探究和体验知识,并感受到初中地理的乐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3。其教学目标是:(1)以观察、提出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为课程核心内容;(2)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性和探索性学习;(3)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主导,淡化教材的重要性;(4)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4。

三、“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实践现状与思考

在新课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是“做中学”理念的应用,这不仅是符合培养方式的改进,也是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更是符合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5。但是,在我国“做中学”理念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发展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而在教学中真正采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更是少之又少。

(一)初中地理“做中学”教学模式[]5:

1提出问题:教师讲授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和提出问题。

2回归知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对解释不了的现象或景观就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知识,尝试用来解释和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3相互交流: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后,相互间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中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方式:

1 “做”的过程中教学: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动手做科学,使学生经历和感受解决科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例如动手做教学模具或绘制地理简图、示意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方面的研究就表明[]4,5,7,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模具如地球仪或用橡皮泥、塑料泡沫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很好掌握地轴倾斜的角度、地球自转、等高线地形特征等基础知识,而传统的“教”中学却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

2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8,案例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而且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来自于报刊、电视节目、图片、漫画等,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关注这些载体而发现和教学有关的案例,通过对案例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很快掌握案例所隐藏的知识点,真正理解到学以致用;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关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技能的培养。

3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进行教学:通过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8,因为实际景观能更形象、更直观的反映某些地理现象或地理特征,从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其次,在野外观察中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专业认知能力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布置课后任务[]4: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这种“做”中学观念下的教学方式最主要是看学生如何去操作,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巧妙布置,从而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比如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或者布置一些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学。

(三)建议:

1教师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选材,特别在教学案例、知识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下功夫,使背景知识、地理现象和探究活动相结合。2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一味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而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对学生设计思路或活动方案进行引导,特别在学生遇到问题而无法解决时要进行适当指导。3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甚至要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来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4“做中学”课堂不能一味“赶时间”,要给予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给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做”中学习。

参考文献:

篇9

激发学习热情

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和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而生活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正是以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为原理而设计的,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吸引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生活教育思想的这一优势,并且积极利用生活教育思想来辅助初中英语的教学。

以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英语教科书下册unit2中的reading教学内容为例:“Life is like a big dye vat, it can bring people dyed all kinds of different colors to the crowd, some people forced by living, live a hard life…”,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加以生活化,使课文内容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口味和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达到有效地激发和吸引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效果。如此文章中主要讲的是关于生活对人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在生活中找实际的例子来展现给学生看,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英语课文内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初中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质量和能力。另一方面,生活教学思想还能够帮助初中英语教师加强初中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初中学生夯实英语知识的学习基础,解决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全面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水平和质量的效果。

提高理解能力

生活化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对初中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初中学生而言,能否正确地、快速地理解初中英语知识,是初中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知识、解答初中英语题目的基本前提。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初中英语知识的真正内涵,那么英语学习就会变得举步维艰,对于初中英语知识的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阶段。不能深入学习理解初中英语知识,最终导致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重视初中学生的英语理解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积极利用生活教育思想的科学教育理念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对初中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初中英语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人们从生活中一点一点慢慢理解、研究、总结而得出的。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生活教育思想是非常具有帮助作用的,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提高自身对初中英语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以苏教版初中一年级英语教科书上册unit1中的reading内容教学为例:“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fe is very rich and colorful, some students like playing basketball…”这篇课文的内容词汇量较多,语法变化也比较多,初中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教育思想联系实际生活,让初中学生的课文理解变得简单化、直观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生活教育思想应用

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处理和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对初中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处理与构建,让生活教育思想理念能够完美地融合进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初中生性格相对而言较为活泼张扬,对生活都有着非常美好的向往,而生活教育思想理念正是以初中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进行合理处理,教学结构保持层层递进,让生活化教育思想理念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不断集中注意力,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初中英语教师要选择好合适的生活教育思想利用时机。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容有其固定的主体结构,生活教育思想理念必须穿插在其中最为合适的时机来展现,才能达到帮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以苏教版初中三年级英语教科书unit6中的writing:“Write an article not less than 120 words.”写作教学为例,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这一写作内容时,应当积极融入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命题和或者话题内容,让初中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

篇10

对于初中毕业班的同学来说,这一年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升学考试”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要为了下一阶段——高中的学习打基础。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阶段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知识量明显增大,每门学科都涉及多个分支;理论性明显增强,高中学习对理解要求很高,不动一番脑子,就难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综合性明显加强,往往解决一个问题,还得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系统性明显增强,注重构建学科内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强调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这些特点,对于每一个升入高中的新生,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他的学习成绩都会形成一个发展曲线。这条曲线大致有四种类型:稳定型、下降型、起伏型和上升型。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绩曲线是上升型的,但怎么能做到呢?提前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毕业班这一年的学习中,就要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做好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以及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

一、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

一是知识量大,强调知识体系的建立。2007年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课程由八个学习领域、二十二个科目、六十三个模块组成,学习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充分体现高中学习的选择性,每名学生必须修满144学分才能毕业。高中各学科的学习内容几乎涉及了本学科的全部基础知识,而且均形成了各学科独特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从知识量上讲,如果说初中的学习内容是一杯水的话,那么高中的学习内容就是一桶水;从知识的系统性上讲,如果说学习了初中的知识是准备了盖楼所用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话,那么学习了高中知识就等于形成了楼体的框架。

二是综合性强,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高中学习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综合性较强,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专家曾把数学和哲学列为影响智力水平发挥高低的一大因素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如果数学、哲学功底差,则会极大地影响到物理、化学和历史、政治的学习。不少刚上高中的会同学感觉到物理比较难学,这是因为和初中相比,一方面是教材内容中有不少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另一方面,在初中教材中许多只要求定性理解的内容,到了高中提高要求到定量的计算,这就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

三是能力要求高,侧重实际问题的解决。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一些同学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等等)方面的培养。提高能力,就是改良攻关武器,如果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就会使学习越学越困难,这实在是影响学习进步的大敌。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学校中优等生的共同特点是主动地发展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习惯。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组成智力结构,而其中思维能力则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所以在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要经常和同学讨论问题,有随时思考问题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自己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与灵活性。每学到一个新的概念,总要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问题是怎样引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已知的基础知识,概念是怎样定义的,其运用条件是什么等等。

二是强化科学学习的意识。所谓的科学学习,是指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不少刚入高中同学,会出现成绩比在初中时下降的情况,同时也会感觉到学习遇到困难,他们搞不懂自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了,连节假日都用上了,这么卖力,为什么成绩总是不理想。从而使自己的学习陷入困境,心情也会变得越来越苦闷,苦闷的心情又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造成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只有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打赢学习这场战役。

所以,及早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里向你介绍“四先四后两小结”的学习方法。这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四先四后”就是指:①先预习后听课;②先复习后作业;③先分析后解题;④先理解后记忆。“两小结”是指:①每周利用双休日对一周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小结;②每学完一个单元做一次书面整理小结。这是一种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你减少学习中的无效劳动,提高听课效率,提高课后复习效率,提高作业质量,做到“堂堂清”、“课课清”、“段段清”。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形成,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而这些能力一旦形成,将会使上述学习困难的被动局面得到改变。如果你能长期坚持“四先四后两小结”,那么好方法会内化成好习惯,必将显著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使你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