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闽南手机游戏美术的概念
手机游戏美工是指手机游戏画面中的美术组成部分,我们在游戏中所能看到的一切画面都属于游戏美工的工作范畴,其中包括了建筑、地形、人物、动物、植物、动画、特效、界面等等的制作。由于游戏美术的工作量庞大和种类繁多,通常游戏公司会对游戏美术部分再进行细分为:原画设定、场景制作、角色制作、动作制作、特效制作、等不同的工作岗位[1]。游戏画面能否长时间吸引游戏玩家的眼球,让玩家爱不释手,手机游戏美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手机游戏美术是一款游戏在制作前期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个过程将提供游戏项目所需要的全部美术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概念类原画设计,制作类原画设计两种,为后期的游戏美术制作提供标准和依据。随着现在游戏行业的发展,画面越来越接近电影级的画面表现效果。在众多的手机游戏玩家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以貌取“戏”的,根据游戏的画面来选择是否进行体验,游戏美术的重要性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二、闽南手机游戏的构思
任何一款手机游戏在开发制作前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游戏主题,游戏主题的创新与表达在整个手机游戏设计中占重要的地位。游戏中的所有元素都是是围绕游戏的主题展开的,那么手机游戏的设计思路就应该按照所表达的主题来设计[2]。本论文的手机游戏主题思想和设计思路是通过数字绘图软件来绘制经过矢量化的游戏角色、场景、道具在数字无纸中的游戏动作表现,表现不同质量的物体在手绘游戏动作中的运动表现,同时展示用数字绘图软件制作手机游戏美术的优越性。
游戏主题:从小生活在泉州这个闽南文化古都中,受闽南文化的长时期熏陶,一直想为闽南文化宣传做一点贡献,所以利用自己工作职业之便构思了一款真正具有闽南特色的游戏。此次的闽南手机游戏创想的故事背景与情节刚好可以利用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达到对手机游戏创新的一大亮点,让所有的闽南人玩这一款游戏自豪感会由然而生。也可以借助这款手机游戏把闽南特殊的文化传统发杨光大,为闽南文化宣传上出点力。
三、闽南手机游戏创意设计
1.闽南手机游戏焦点:它是一款具有一定故事性、融合了角色扮演元素的类冒险类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比较有个性的闽南特色人物(例:惠安女、拍胸舞者等)做为游戏的角色,在游戏中玩家必需不停的对两边出现的变种基因怪进行攻击,才能获得相应的金币,换不同的武器继续攻击。游戏只有一个关卡,怪物会从游戏界面两端源源不断的出现,怪物等级不同,需要用打怪获得的金币购买不同级别的武器才能消灭不同级别的怪物,直到把所有的怪物消灭了游戏就通关了。而该游戏不一样的探险环境以及里面特有的闽南风土人情,给玩家带来非常不一样的体验。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一边玩一边了解与欣赏泉州闽南风俗文化,这样也起到了宣传闽南文化的目的。
2.手机游戏手绘风格:根据本游戏的选材特点以及现有制作技术限制,确定了做单纯的二维动画,平面感强,色彩鲜明易于吸引人。在游戏风格还没有完全确定之前,当然得先做一些准备功课那就是游戏素材收集,特别是对泉州闽南文化特色材料的收集,甚至还对拍胸舞的起源发展,舞蹈动作做专门的研究,绘制了不少关于拍胸舞的草图。
3.闽南手机游戏角色设定:在闽南手机游戏当中,游戏的故事背景与剧情对游戏来说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把角色的设计依赖于游戏的剧情,在设计角色形象之前,先考虑角色的背景故事,再根据故事的特点来确定角色的形象风格。剧情驱动的角色设计要求设计者真正地理解角色,然后将他们形象化[3]。这种角色设计方法能够使角色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参照闽南民俗舞蹈拍胸舞作为游戏角色造型的研究基础,可以把闽南手机游戏角色设计成简单的卡通造型,使玩家置身于一个充满闽南风土人情的游戏世界中,这样让玩家在边玩的时候还可以顺便熟识闽南文化,对于闽南文化的推广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手机游戏的故事情节跟风格已经确定下来,那就可以着手对手机游戏的角色进行设计。
4.游戏场景设定:游戏的场景是指运行在游戏中的主控角色可以到达的场地[4]。在游戏中,主角置身其中的场景、以及场景内一切除游戏元素之外的物品,构成了游戏的场景。游戏的场景制作,根据对游戏故事情节的定位,游戏场景设计应该也是具有闽南特色的。闽南有什么特色可以做场景,闽南地带文化历史悠久,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建筑物,所以游戏的场景就先以闽南(泉州)古建筑特为背景绘制。
四、闽南手机游戏相关动画制作
在传统手绘动画中,角色的连贯动作需要使用大量的动画定位纸来进行手工绘制,在这期间产生了大量的纸张成本投入,绘画工作量巨大与图像的检查和修改的条件限制决定着这样的工作方式的逐渐淘汰。当然依然喜欢传统手绘制作动画方式的动画设计师,还是会使用动画定位纸来绘制动画。而对于接触过电脑的新生代大学生来说,大家更热衷于直接用软件绘制动画,如今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动画制作软件有Flash,闽南手机游戏动画当然也是直接用软件绘制动画。
五、小结
如今手机游戏已经向有故事情节方向发展,游戏大都是来自一个童话故事或者电影电视改编过来的,很少有那种具体体现一个地方文化特色的游戏出现。都知道闽南很有特色,也知道一些有关闽南的游戏比如闽南人喜欢斗地主,例如斗地主也只是在游戏当中添加了闽南语进去。这样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很多媒体看好这点,都拿这个当点子对各自的产品进行包装宣传,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制作或宣传闽南文化的环节。把手机游戏制作的故事情节设定在闽南文化特色这个大背景下,再对手机游戏的制作与设计过程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具体的手绘案例直观的向读者初步了介绍了闽南手机游戏中文化元素的制作与创意方法,主要是通过游戏美术设定一方面来推广闽南手机游戏产业。当然这个手机游戏创意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实施与创作过程中能不断的对闽南手机游戏进行改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庞镇.论游戏美术岗位的技术特点――兼论游戏美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2年15期.
[2]豆丁网..游戏策划培训笔记之设定游戏故事[Z]
[3] 宋华燮.游戏角色设计[M].人民邮电出.2011-1-1.
篇2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韩可龙(Henning Klter)、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的马诺(Emanuele Raini)等外国学者,熟练地援引400多年前的闽南话,让人深感历史因果之妙。晚明方块字与西洋楔形文字的一次碰撞,造就了今日一个奇妙的论题。
大航海时代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中国以被发现的姿势进入全球化,中西文化以平等的姿态进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语言是文化接触中的重要接触层面,且是首当其冲的一面。早在我们通常所了解的强势外语英语与强势方言粤语发生接触之前,是西班牙语与闽南话的接触。从漳州到马尼拉,闽南话成为区域性国际语言。传教士用罗马字记录下当时闽南话、南京官话等读音,使“古人云”不仅可视,而且可听。
就中西语言接触、方言与普通话、新词汇的产生等话题,《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了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周振鹤先生。
中欧语言的接触始于晚明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会想起专门为西班牙语与闽南话的接触开一个研讨会?人们往往了解英语与粤语、上海话的接触,但是对于前者了解不多。前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有何研究意义?
周振鹤:汉语与域外语言的接触中,日语与汉语的接触大家比较熟悉,日语借用很多汉字,很多汉语词汇就输入到日语中,日语中创造的很多新词,也会反馈到汉语中。
中国语言与欧洲语言接触的具体过程,研究的人不太多。我在1980、1990年代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写过《十九二十世纪之际中日欧语言接触研究—以历史、经济、封建三译语为说》这样的文章。
中国语言与欧洲语言的接触,最初发生于晚明。一方面是欧洲语言与中国的通用语(官话)接触,另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是欧洲语言与某一种汉语方言的接触。此两方面为中欧语言接触之始,这是我的看法。
在这语言接触之始,东南亚的位置非常特殊。传教士于晚晴前来及于晚清再来,都是先抵东南亚再到中国,因为中国闭关锁国,他们一时还进不了中国,就先在东南亚的华人中传教,传教过程中就发生语言接触。他们必须学中国人讲的话,才能传教。欧洲殖民者最早亦是于晚明来到东方,通商、定居过程中也发生了语言接触。
非常凑巧的是,明朝政府原来一直实行海禁政策,直到隆庆元年(1567)才弛禁,允许中国人合法进行航海贸易,大量闽南人来往于马尼拉与漳州的月港之间,进行获利颇丰的合法贸易,有的甚至长期居住于马尼拉,组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华人社会。西班牙殖民者以及商人与传教士都必须经常与这些华人打交道,以维持统治和进行贸易与传教活动,于是在西班牙语与闽南语之间发生接触,后来就形成了极为珍贵的一些两种语言对照的辞书与语法书。
十几年后,利玛窦、罗明坚等传教士到澳门、肇庆、韶关等地,与中国的知识分子接触,习得官话,编成《葡汉字典》。知道《葡汉字典》的人较多,对于西班牙语与闽南话的接触,知道的人较少。
《瞭望东方周刊》:西班牙语与闽南话接触所存留下来的史料如何,其中有哪些重要的信息?
周振鹤:从目录上看存有十几、二十种闽南语与西班牙语接触的材料,实际能找到的可能只有四五种,至多五六种。这些史料使我们见到400年前的闽南话是什么样子的,当时的闽南话与现在的闽南话有所区别—现在的闽南话已经向普通话靠近了。
16世纪西洋人来了以后,汉语才有罗马字的记音,才能较确切地知道被标注的字怎样读。古代常用一个汉字标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但是,后人又怎么知道用以标音的字在当时读什么音?
比如,“龟兹”绝对不能念成今音gui zi,那就要被人笑话,而似乎应该读作qiu ci。最早给“龟兹”注音的是东汉人应劭,他在《汉书·地理志》龟兹县下注:“龟兹音丘慈。”五百年后,中唐的李贤注《后汉书·西域传》云:“龟兹读曰丘慈。”
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汉字不是表音文字,而古今字音的变化又很大,我们又有什么根据把现在“丘慈”的读音(qiu ci)当成汉唐时期的“丘慈”的读音呢?
《瞭望东方周刊》:像闽南话这样对于历史研究有特殊重要性的方言还有哪些?
周振鹤:每一种方言都有研究的重要性。方言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资料。在所有汉语方言里头,闽南话的保存形式是最为古老的。我们要看汉语的古老形式,在闽南语中可以看出来很多,所以意义很大。
汉语非常强势
《瞭望东方周刊》: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语言被输往了世界各地,但在中国,即便是在澳门,汉语的主体地位也从未被动摇,语言接触的结果也只是出现了澳门番语、广东英语、洋泾浜英语等,原因是什么?在同样历史悠久的印度,葡萄牙语一度在果阿很流行,葡语与这两个古老文明的接触为何呈现迥异的形态?
周振鹤:因为汉语非常强势,背靠几千年的历史,是发展很充分的语言,中国人口又多,地域又广,不大容易被同化掉。
印度次大陆从未自主形成统一的国家,统一的印度多半是外来势力进入后促成的,如蒙古人在印度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在英国人进入印度以前,印度是分裂的各个土邦,语言是分散的,各土邦的语言都不一样。
加之印度人不像中国人这么重历史,印度人的思维是在逻辑、冥想上面,他们认为一个问题、一个事件,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事件本身到底是怎么样的,至于这个时间到底发生在500年前还是1000年前,并不重要。所以,可以看到佛教教义的影响很高深。印度的历史则年代极其模糊,很少有可考的准确纪年。文化就是这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中国文化底蕴很好,中国文字历史就很悠久,商朝的甲骨文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在甲骨文之前肯定还有其他文字,只是没有留存下来。
新词汇的诞生
《瞭望东方周刊》:从历史上,新词汇被大量注入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时代征兆?
周振鹤:新词汇一般出现在与外来文化发生深度交汇的时候,自身发展中亦会有新词汇生成,比如单音节词,后来就变成多音节词,有双音节、三音节词,甚至四字成语。因为社会向前发展,社会现象越来越复杂、事物越来越丰富,要描述它,语言本身就会发展,旧的、不适应的就会死掉,新的不断产生。
大量新词汇的出现及语法上的变迁,经常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研究语言接触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比如,佛教进入中土,大量的印度词汇亦随之而来。我们过去只有“宇宙”,没有“世界”,佛教来了,也就有了“世界”;过去关于数的概念里我们最重的是“九”,佛教进来以后,就变成“十”,上古天下分为九州,唐代时天下就分为十道,“九”代表着还可以再发展,三多九如,“十”则代表完备,十全十美,“九”与“十”代表着两种文化,“九”是本土的,“十”是外来的。
晚明以来,新词汇也大量出现,有很多词,我们觉得是晚清出现的,其实晚明已经有了。像“逻辑”这个词的译名最后是民国初年定下来的,从其首译“名理”开始,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各种译语历程,才终于定为音译这个结果。
保留方言是有价值的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方言,持主动保护的态度较好,还是任其自由发展较好?
周振鹤:方言需要保护,不然的话,就会慢慢消亡。有的人说,讲话就是为了交流,交流用普通话就够了,方言消失就由它去,这是一种不聪明的说法。
每一种方言就代表一种文化,大文化、小文化都代表了。方言里头还有土语,土语后头亦有土语文化。所以,保留方言是有价值的。
大家都需用共同语交流,方言成分就会慢慢变少,尤其吴方言和闽方言—我指的是闽方言中的一部分,比如,福州方言,若不保护,就没有了,因为福州方言没有后盾。闽南话有台湾这个后盾,粤语有港澳的后盾,没有生存之虞。
弱势的是上海方言。吴方言区的人比较温和,虽然上海人对讲上海话有优越感,但是,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方言而有过分举止。在广东做粤语的节目很自然,在上海推沪语的节目就很敏感。公共汽车上完全可以用上海话报站,对幼儿园的小孩在教讲普通话的同时也允许他们讲上海话。
一个人完全有能力同时接受几种语言的,为什么要把方言消灭掉呢?更没有必要大家都模仿中央电视台的播音腔。语言只是为了交流,兰银官话只有三声,外地人在兰州听当地人讲话完全听得懂的,只是觉得发音有点奇怪,并不妨碍交流。
《瞭望东方周刊》:方言有优劣吗?有上海本土作家也在反思上海话的表达力不足。
周振鹤:方言没有优劣,认为某种方言低档的人是很滑稽的。觉得上海话的表达力不够,只是因为吴方言有时候表达不了现代的东西。
关于方言的产生,可以由两个比喻来阐释。一个是“礼失求诸野”,中心不断出新,古老成分的就推到;另一个是一块布不断地洗会褪色,古老语言的味道就越来越淡,越洗越白,越来越靠近通用语,边缘没有洗到,就保持原色。中间部分还有一些地方没有洗到,会保持着一些红点点。这样,边缘与中央的部分,亦即北方个别地点和南方可能会存在相同的红色。
比如说小孩调皮,闽南话叫“贱”,山东有个地方也是这样讲的。照理说山东话不应该与闽南话一样,但因为古语中普遍使用“贱”来指小孩调皮,后来其他地方都改变了,只有闽南与山东某个偏僻地方留下了这种用法。
“普通话”与首都
《瞭望东方周刊》:传教士留下的晚明清初的文献表明,明清时的“普通话”与首都没有必然联系,这颠覆了很多人认为首都在哪里,“普通话”就应该是哪里方言的想象。
周振鹤:我们现在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大家会认为因为北京已经做了600多年的首都,通用语就应该以首都音为标准,其实,这是误会。
明朝是用南京官话作为标准音的,清朝也是这样。直至19世纪以后,北京官话才慢慢占优势,这与外国人到来有一定关系,外国人到北京多了,跟宫廷里讲北京话的人打交道。
再有就是满洲人入关汉化后,我估计讲的就是北京话,不太可能千里迢迢去学南京官话,但是,北京话依然没成为统治语言,因为长期以来标准方言都是南京官话。我的推测,是雍正让这个局面开始起了变化。雍正六年,圣谕,称福建、广东这两省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官员上朝汇报工作,皇听不懂,便在这两处设立了正音书院以训练读书人讲普通话。
孔子学院和网络造词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设立孔子学院等形式的官方推动的语言接触,有人批评办成了语言培训班,也有人认为把语言教好就够了,语言和文化是否可以适度地分离,先进行较纯粹的语言培训,再由个人去自发地领略文化?
周振鹤:我一直主张孔子学院不要急于传播文化,重点在教语言,热爱不热爱中国文化是他们自己的事。教外国人“二人转”、包饺子没什么大意思,甚至还会产生误导,让外国人以为这些就是中国文化。文化不能教的,认同某种文化应该出于个人意愿。教好外国人怎样讲中国话、怎样看中国书、怎样写汉字,怎样在中国赚到钱,这就很好。人家为利而来,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我们的文化底蕴一直就有,何以过去没有人这么热衷汉语?教人家无利可得的东西不会有积极的回响。在当前以利益为主导的世界中,经济永远是汉语热最重要的动力。
《瞭望东方周刊》:互联网体现出很强的造词能力,其中大部分新造词只是体现了数字时代的乱码感,但也有小部分词,比如“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细思恐极”(仔细一想恐怖至极)之类,略显不正经之外,确实也描摹了一种接缝处的或稍纵即逝的情感体验,这类新造词是否能存留下来?
周振鹤:这类的词有些会留下来,包括一些很粗俗的像“吐槽”、“屌丝”这样的词好像就走不了了。俗语驱逐雅语,全世界都是这样的,雅文化在走下坡路,俗文化占上风,大家争相以没有文化为荣。所谓“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所以媚俗才会成为一些知识分子讨好公众的一个有效途径。
篇3
一、推动文化建设进步
在群众文化志愿者团体中,各行各业的人都很多。能够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中,都是热心的,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在这个团体中,不乏很多专业人事。比如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专业的书法人员、专业的音乐人员等等,组成了群众文化志愿者团体。这样的团体可以让文化实践活动举办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更有利于推进文化的传播。比如,在团体中有一位语言专家,那么在闽南地区举行语言文化比赛和活动,就可以让这位专家进行辅导和跟进活动,提出意见。或是有专业的戏剧表演者,就可以在他的指导下排练戏剧节目,而且是有闽南特色的戏剧节目。
在闽南地区,由于其文化的特殊性,可以开展的文化活动很多。闽南地区的很多,戏剧剧种多样并存,文化兼容性大,可以看到阿拉伯文和汉字并排的春联等等。因此在闽南地区,可以开展戏曲文化实践的活动。由唱不同戏曲的群众组成一个团队,在闽南地区进行汇演,比如在社区、在乡镇等。当然,这些工作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还可以根据闽南地区的语言文化,进行写春联文化大比拼。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写出不同内容的春联。让群众感受到文化就在身边,从而推进文化的传播。
二、发挥道德示范作用
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社会正在不断的变革,这个时刻是群众的道德水平考核的关键时刻。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群众文化志愿者的出现,为我国群众的道德水平提供了保障。群众文化志愿者,承担起了传播文化的重担,在群民文化实践过程中,感化群众,舒缓紧张的、陌生的人际关系,维持了群众心中的道德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把社会的道德标准都提高了。
志愿者是自愿的、不求回报、不求报酬、免费为人们社会做贡献的人。群众文化志愿者,同样是一群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传播文化正能量的人群。他们是一个团体,不是专业的文化传播者,但是他们却热爱传播文化,热爱为别人做贡献,作服务。群众文化志愿者,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为缺少文化关怀的地方推进群众文化。比如,群众文化志愿者,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入到养老院,为老人传播文化。这种传播并不是要教给老人多少知识,而是让老人也能接受文化的熏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丝改变,一些乐趣。群众文化志愿者形成的团体,还可以到比较封闭的地区,传播文化。这样的团体有助于文化传播氛围的形成。目前我国各相关部门已经重视起群众文化志愿者团队的组建,在其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也给予一定的帮助,让其发展的更壮大。
三、提升群众精神生活
居民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要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人们参与文化活动都是自愿的、自觉的。文化活动的管理是知识文化传播的一部分,群众文化志愿者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组织开展高效、有意义、有内容的活动,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群众文化实践就是为了为了推行文化活动,因此,每一位群众都在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是为了满足精神要求,推行文化活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志愿者在传播文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首先,群众文化志愿者在推行文化活动中,可以让群众的人际关系更和谐,推动了创造和谐社会的进程。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降低,让人与人更容易相处。其次,群众文化志愿者在推行文化活动的同时,对自身以及参加活动的群众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参加活动的群众都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标准要求的。这样有助于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的传播志愿者文化,使得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要求。最后,群众文化志愿者传播的文化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内在要素。一个国家只有群众拥有自己的精神文明,才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促进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的。
四、改良社会文化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居民的经济收入也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居民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要求精神上的丰富。群众文化志愿者把文化活动带入了居民平时的生活中,在群众文化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志愿者的推动,文化活动的传播越来越受到居民的喜爱。当居民受到感染和引导,把时间投入到文化活动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还可以营造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改良社会文化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文化活动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通过群众志愿者组织的文化实践活动,可以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能够让不同文化之间碰撞出火花。比如闽南地区的文化和东北地区文化的碰撞,过年多使用的春联,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写春联的格式和内容都不相同,这就展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群众文化志愿者中,需要选择对两个地区文化都了解的专业人士,帮助组织活动,交流文化之间的不同,这样才能提升社会文化的层次和深度。
五、结语
群众文化志愿者是推行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但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还有利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同时还可以加强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对封闭地区进行文化宣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群众文化志愿者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梁世鲍.试论群众文化志愿者在群众文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2015,(06).
篇4
一、探究分析,关注生本视野的德育需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德育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出发点是现实的、鲜活的、具体的人。因此,德育工作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需要出发,关注生本视野的德育需求,逐步达到德育目标的统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需求既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和内在潜能发展的本性,那么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对学校德育来说,就意义重大。小学生正处在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既要关注德育对其成长过程需求的适应,也要关注需求的提升,旨在增强学生的发展内动力和生命自觉性,为其精彩人生奠定美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一般社会学界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而成长需要是主体与社会在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中不断生成的。因此在德育活动的安排上,关注学生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奖励的需求、表现的需求、认知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创造的需求等,从社会角色成长的需求出发,更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激发引导,把握生本需求的成长导向
“文化引导,道德践行,德性培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策略,在充分探索解析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再浸润学科课堂、环境、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修正、传承,才能把握学生的成长导向,实现育人价值。
德育应回归育人本原,以知识和课堂为载体,打破课程界限的藩篱,打通课堂渗透德育的主渠道,让教育的过程成为德智交融的过程、心灵沟通的过程乃至生命对话的过程。
学校还应树立“大德育观”,关注学生成长的大气候和大环境,建构“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尽力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积极开辟丰富多彩的楼道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区域小品文化等独具匠心而又饱含人文魅力的文化创意,丰富校园的人文资源。
此外,校园德育要遵循“活动中实践,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升华”的德育规律,以“发展能力、涵咏性情、修持道德”楦本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是注重体验感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清明节、劳动节、六一节等重要节日,重点组织开展“我与中国梦”中队会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礼仪常规、行为养成,开展“人人行动,人人追梦”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道德讲堂、升旗仪式开展“扬中华美德,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用伟大“中国梦”凝聚师生的爱国情感,培育道德情操。二是开辟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深入消防警营、工艺美术学院、文庙、校外活动中心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习生活和社会情感,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获得内化道德品质。
三、创新形式,促进生本主体的道德自我建构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让学校德育活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创新德育活动的形式,拓宽深度与广度,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完成道德自我建构,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
“实践体验”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旋律。学校可以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德育融入学习生活,融入社会,融入生命。如:坚持“21天美丽行动”,将“守纪、节俭、礼貌、诚信”等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融入生活;开展“研学旅行”,开辟劳动、环保、科学等实践基地,与春秋游相结合,达到“游中学”的目的等。
创新形式,还要落实“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理念,把“文化”与“德育”有机整合,有效融合,引领德育建设,浸润生命内涵。笔者所在学校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弘扬“读书文化”,坚持开展“月有读书周、周有读书日、日有读书时”学生读书活动,推行“课前三分钟诵读”,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等活动,丰富阅读积累,陶冶阅读情趣;二是传承闽南文化,把传统“闽南童玩”引入校园,举行“闽南童玩”手抄报展览、闽南童谣说唱比赛、“闽南童玩”之“滚铁环”“跳格子”等比赛让学生尽享运动乐趣,感受闽南文化独特魅力。
可塑性、趋向性是小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德育活动也要充分利用其特点,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弘扬正能量。可以通过“校园之星”立榜样的方式,精心打造“颁奖台”,以周、月考评评选出学习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守纪之星、助人之星等,学期综合评定表彰“校园之星”并隆重颁奖,或是设立“积分奖励超市”,将常规、竞赛、表彰、好人好事等融合到评比标准中,让学生遵照标准获得积分,兑换奖品,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篇5
既有宏观概括,又有典型事例分析,是此书的特点之一。作者全书分上篇“舞台艺术”和下篇“造型艺术”。上篇主要论述了福建音乐,包括福建民歌、福建说唱音乐、福建器乐音乐;福建舞蹈,包括福建舞蹈的特点、福建舞蹈的种类和代表作、福建舞蹈的渊源、福建舞蹈的艺术魅力;福建戏曲,包括福建戏曲的形成和发展、福建的主要剧种、福建戏曲的艺术魅力、福建戏曲的特点;台湾音乐,包括台湾汉族音乐、台湾少数民族音乐、台湾佛教音乐;台湾舞蹈,包括台湾汉族舞蹈、台湾少数民族舞蹈、台湾佛教舞蹈;台湾戏曲,包括台湾闽南人戏曲、台湾客家人的戏曲、外省戏曲在台湾;闽台音乐源流,包括福建民歌对台湾民歌的影响、福建音乐对台湾传统主流音乐的影响、福建音乐对台湾其它音乐的影响、福建音乐在台湾;闽台舞蹈源流,包括直接从福建移植到台湾的舞蹈、从福建传入台湾后被改造的舞蹈;闽台戏曲源流,包括日据时期福建戏班对台湾戏曲的影响、福建戏曲对台湾戏曲的影响、闽台偶戏源流、解严后闽台戏曲交流。下篇主要论述了福建建筑,包括城市与城堡、福建民居、福建土楼、福建寺观、福建古塔、福建古桥;福建绘画,包括福建历代画家、福建画家特点;福建工艺,包括福建年画、福建木偶头、福建剪纸、福建陶瓷、福建石雕、福建木雕;台湾建筑,包括台湾民居的历史沿革和特点、台湾民居与台湾社会文化、台湾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台湾庭园、台湾传统民居的装饰、台湾寺庙建筑与台湾社会文化、台湾佛寺建筑、台湾宫庙建筑;台湾绘画,包括台湾绘画的历史、台湾著名画家、外省人在台湾的绘画;台湾工艺,包括台湾雕刻、台湾陶瓷、台湾编织、台湾漆器、台湾纸工艺、台湾玻璃工艺、台湾蚵贝艺术、台湾竹器、台湾刺绣、台湾版印、台湾戏偶、台湾少数民族工艺、台湾佛教造像;闽台建筑源流,包括福建民居对台湾传统民居的影响、福建寺庙建筑对台湾寺庙建筑的影响;闽台绘画源流,包括台湾美术发展与福建画家的关系、清代福建画家对台湾画家的影响、日据时期福建画家对台湾画家的影响;闽台工艺源流,包括福建年画对台湾年画的影响、福建雕塑对台湾雕塑的影响等。作者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在论述每个节点时,都尽可能选择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如在论述闽南民歌时,以《天乌乌》为例;在论述闽南舞蹈时,以《拍胸舞》为例;在论述福建民歌对台湾影响时,以《桃花搭渡》为例;在论述福建宗教建筑时,以福州华林寺、泉州开元寺、泉州清净寺为例;在论述福建木偶头时,以泉州木偶头为例。既有面的概括,又有点的开掘,使读者既有总体了解,又有具体印象,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将闽台艺术更全面、更生动地呈现出来。作者以一人之力,统揽所有内容,可看出作者具有较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广博的知识面,以及较为娴熟驾驭资料的能力。
从闽台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入手,是此书的特点之二。福建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多元性”,作者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开掘,令人信服、准确表现了福建艺术特点,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福建“各种艺术难以交融,始终保持其鲜明地方色彩。以福建戏曲为例,福建的戏曲不像其它省市那样,有一种或几种为全省人民普遍接受的戏曲,如北京的京剧、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四川的川剧、云南的滇剧、的藏剧、甘肃的陇剧等。福建历史上存在过的和现今仍保留的戏曲剧种达三十多种,占全国剧种总数的十分之一,为各省地方剧种之最,但却没有一个剧种能在全省流行,更没有一个剧种各能代表福建。即使其中最有影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这五大剧种,流行的地区也很有限。这五大剧演出的范围如果变换,即使演技再精湛,也不可能取得好效果”。再如福建音乐中的民歌,不仅各文化区因受方言影响而无法统一,就是流行于同一方言区域同一类型的民歌,也不会完全一样,如同样流行于闽南各县的民歌《天乌乌》,其曲词没有一首是完全相同的。再如舞蹈,主要用形体动作表达感情,它虽不用唱,不存在方言障碍,但福建不仅各地舞蹈风格各不相同,就是同一舞蹈,其内涵、风格也有不同。如同是闽南的《拍胸舞》,其由于跳法不同,风格也各不相同,有“酒后拍胸”、“乞丐拍胸”、“拍胸乐”等。福建艺术的多元性,正是福建文化多元性特点的反映。福建各区域特点鲜明,各区域在方言、民风、习俗、信仰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由此造成福建各类艺术难以交融。如闽南人性格粗犷豪爽,拍胸舞极符合闽南人表达、宣泄感情方式;而闽北是理学的故乡,讲究克己谦恭,难以想象闽北人会上身沿街拍打。而闽北的采茶灯舞细腻,规范性强,其独特的采茶步轻盈细碎,当然也不可能在闽南流行。正因为福建任何一种艺术都难以在全省流传,所以福建艺术百花园因百花争妍而更加绚丽多姿。
深入探究了闽台艺术之间的渊源关系,是此书的特点之三。作者深刻地揭示了闽台艺术之间的源流关系,如作者在梳理闽台音乐源流时,从福建民歌对台湾民歌的影响、福建音乐对台湾传统音乐的影响、福建音乐对台湾其他音乐的影响、福建音乐在台湾等方面进行揭示,基本囊括了闽台音乐源流的主要方面,在揭示福建民歌对台湾福佬系民歌、台湾客家系民歌的影响,福建音乐对台湾南管音乐、台湾北管音乐的影响同时,作者还特别对一些不为人注意的闽台音乐关系,如对福建音乐对台湾杂乐和说唱音乐、台湾宗教音乐、台湾仪式音乐的影响,都进行了研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作者特别注意对一些长期被忽略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闽台佛教音乐的交流往往被忽略,作者通过研究福建佛教梵呗传播台湾后指出:台湾佛教音乐主要由海潮音和鼓山音组成,而鼓山音传自福州鼓山涌泉寺,是日据前后台湾僧人到鼓山受戒后传回的。作者揭示了其“然”,更分析了其“所以然”,不仅使读者信服,也掘进了全书的深度。作者在揭示闽台绘画关系时,指出台湾早期画坛以临摹福建画家作品为主的原因为:处于开创时期的摸索、清代画坛临摹风气的影响、“闽派”画家的画风比较符合台湾画家的胃口、与台湾早期移民的有关、与移民冒险精神契合、当时的台湾画家较少从所处的环境中汲取题材。而台湾在清代没有出现杰出画家,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味摹拟、缺少创新也是一个方面。
篇6
[关键词]创新 乡镇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62-01
要想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必须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想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一、乡镇群众文化的特点
(一)地域性
我国群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高甲戏在我省闽南地区是比较受欢迎的,无论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但是北方地区就不太喜欢这种文化形式。不同地区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同,这也是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群众文化形式的原因之一。
(二)多元化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是有紧密联系的,如果群众不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中,群众文化工作就失去了创新的源泉。不同层次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同也决定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实现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只要是群众需求的,群众文化工作都必须涉及,群众文化工作必须进行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工作内容。
(三)功能多样性
群众文化来源于民间,群众文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分化。人们在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成果。在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把多种功能集于一身,让人们得到多重满足。也正是因为群众文化具有多重功能,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二、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
(一)丰富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
要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就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如果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成不变,群众就失去了参与群众活动的积极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就失去了意义。群众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因此,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必须以国家先进文化为基础,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国家法定假日有很大的联系,群众文化工作就可以以法定假日为突破口,开展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如,植树节可以组织群众去义务植树,美化环境。这样就可以把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商业运作
如今,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但是,政府的资金扶持根本满足不了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资金需求。要想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创新,就需要把商业化运作方式引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中。群众文化工作的商业化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活动商业化也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案例:高甲戏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闽南诸剧种中传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大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2006年,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并在旋律节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合舞台上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浑高昂,也有清婉细腻的音韵。
2000年以前,某乡镇认为高甲戏就是一种群众文化活动,是供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2000年以后,该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经过不断创新,改变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模式,逐渐将商业化运作模式加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中。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群众文化活动加强了企业的广告宣传,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可以从演出中获取效益,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和创新奠定物质基础。
(三)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要想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就要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也可以外聘一些专业人员,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水平。群众文化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这也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做贡献。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工作创新的成效有很大影响。
总之,群众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不同层次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创新水平,丰富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民俗文化;海洋性特征;海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3-0088-03
海南省是我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其中陆地面积3.54万km2、海洋面积200万km2,海洋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海南是我国移民海外历史最早的地区,500万海南籍海外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已成为我国第三大侨乡。华侨文化的血缘、地缘亲情形成了海南独特的民俗文化。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海南北部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为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东南和南部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南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
一、海南民俗文化概说
海南有汉、黎、苗、回等30多个民族,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海南社会风俗显得更加异彩纷呈。历史上有多次移民海南的,尤以秦朝、西汉、隋唐、五代、元朝、清朝等时期为盛。各民族迁入海南,带来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汉族文化,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民俗与文化。各民族的民俗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多元的海南特色民俗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海南的民俗与文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王天津等主编的《明珠海南的民俗与旅游》,邢植朝主编的《海南民俗》,焦勇勤、孙海兰合著的《海南民俗概论》,李明天等主编的《海南椰文化民俗三月三》,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编著的《海南民族研究论集》,王养民、马姿燕合著的《黎族文化初探》,王建成主编的《首届黎族文化论坛文集》,王学萍主编的《中国黎族》等,研究内容包括生产、建筑、饮食、服饰、人生礼仪、、民间艺术、民间语言文学、民间文体娱乐等民俗与文化,但研究重点主要是海南陆地的民俗与文化,极少涉及海南的海洋性特征。
二、海洋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海洋民俗文化是指人类受海洋影响而形成的敬畏海洋和利用海洋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具体而言,就是沿海的人们由于受海洋广阔、宽宏、潮汐、风暴、神秘、流通等特性的影响而衍生的人文特性和精神,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形成的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处世方式[1]。山东、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香港等地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内容主要包括:(1)区域海洋民俗文化研究。刘芝凤认为,区域民俗源于该区域民众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相互磨合、影响及认同,闽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形成了特殊的海洋民俗文化,两岸文化的共性较多,为海洋文化共建提供了丰富的对接项目和资源[2]。(2)移民与海洋文化关系研究。曾少聪研究发现,明清以后随着闽南人大批移居海外,在闽南侨乡形成了一些海洋性习俗,使得闽南文化兼具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征,如国内亲人将客死海外者的灵魂引渡回来的“引水魂”仪式[3]。(3)“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民俗文化相关性研究。杨国桢认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洋文化的理论支撑[4]。(4)海洋民俗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的影响研究。徐晓望、徐思远认为,台湾从开始发展海洋经济就受到闽粤海洋文化的影响。漳潮的海盗文化是台湾开发的基础,而闽粤沿海以出口为导向的海洋经济移植是台湾经济能够迅速走在全国前列的根本原因[5]。(5)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黄玲指出,海洋民俗体育是海岛民众在海洋生产生活中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海洋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海洋民俗体育活动从娱乐性、随意性转向竞技性、正规性,由娱神、娱己向娱人转变,其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传承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其保护和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急需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6]。(6)海洋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传承研究。毛海莹指出,海洋民俗文化反映了海岛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了当地渔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应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解读海洋民俗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内涵,传承与保护海洋民俗,凸显其生存智慧与文化内核[7]。(7)海洋文化比较研究。陈思从历史角度比较了闽台海洋文化发展,认为台湾的海洋文化虽然是闽南海洋文化的移植和延伸,其发展迅速[8]。安成浩从海洋史和海洋文化两个方面考察了中、日、韩三国的海洋文化研究动向,认为需要进一步拓展区域研究、比较研究、生态研究,打破一国史观的界限[9]。(8)海洋民俗文化著作相继出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等“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6月陆续出版,许桂香主编的《中国海洋风俗文化》等“话说中国海洋系列”丛书也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7月出版。海南的海域面积达200万km2,但海南既不是海洋经济大省,也不是海洋文化强省。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由水产系演变而来,以海洋自然科学研究为主,海洋人文研究严重匮乏[10]。海南的海洋民俗与文化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海洋民俗文化论文仅有9篇,研究成果不多。(2)海洋民俗文化专著仅有1部,专题研究严重不足。陈智勇的《海南海洋文化》从古代海南的海洋文化发展历程、海洋性生活习俗、生产习俗、海洋信仰、海洋文学、海洋文化、海路文化、海洋旅游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综上,国内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但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严重滞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系统研究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不仅有利于充实“海洋民俗学科”的内容,完善海洋国土研究中人文资源学科建设[11],而且有利于促进海南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软实力[12],助力“海洋强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三、海南民俗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长期以来,海南坚持以农业为主,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海南的民俗文化“陆地性”特征明显。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洋强省”战略的实施,海南的陆地旅游与海洋旅游协调发展,古朴的海洋民俗文化获得了新生,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一)勇闯南海,耕海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海域面积200万km2,耕海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1)海洋特色节庆。一是潭门南海的传统文化节内涵极为丰富。自宋朝、元朝开始,潭门、文昌等地的渔民就自编自用了南海航道《更路经》,并于2008年6月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以来,潭门渔民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2015年8月1日,潭门第6届南海传统文化节暨首届赶海节隆重开幕,既有传统的祭海仪式,也有多项赶海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8万多名观众。二是传统节日与海洋习俗相融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海南很多地方,农历五月初五既是端午节也是渔家的“平安节”。是日,博鳌渔民先去祭石,然后成群结队去海边“洗龙水”,祈求身体健康、平平安安。(2)黎族船型屋。黎族人普遍认为船型屋是为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而建,因其外形酷似船篷而得名。船型屋的建造技艺已于2008年6月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保存了81间船型屋,被誉为是“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这些船型屋承载着黎族人诸多的传统文化和原始记忆[13]。(3)海洋特色饮食。一是黎族特有的风味美食“南杀”(黎家酸菜),腌制方法独特,无论是鱼类、肉类,还是野菜、野果类“南杀”,都有一股浓郁的气味,是黎族招待贵客的佳肴。二是回族的美食“酸汤鱼”,以三亚产的天然酸豆、酸杨桃等为配料,精心制作而成,味道极鲜。可见,海南少数民族在征服、利用海洋的过程中,饮食民俗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二)河海情深,民间海神信仰文化浓厚
海南岛上的各民族漂洋过海而来,以海谋生,海洋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岛上有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宁远河、松涛水库、南丽湖等河流和湖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使海南具有河海特色的民间信仰独树一帜。一方面海南天后圣母节、二月二“龙抬头”祭海大典、七月半“祭船公”等海洋神灵信仰文化浓厚;另一方面妈祖、水尾圣娘、108兄弟公等河海神灵雕塑或建筑遍布海南。其中,妈祖信俗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早在宋元时代,妈祖文化便随福建或广东商人传到海南,现在每逢妈祖诞辰(三月廿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宫都要举行妈祖祭典。
(三)内外交融,海洋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海南是个移民岛,岛内、外各民族交流频繁。一方面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汉族、苗族、回族亦是海南的世居民族,与彝、侗、瑶、壮等少数民族交往密切,为海南的区域特色民俗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海南与东南亚诸国交往频繁,为海南民俗的多样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4]。据统计,海外的琼籍华人华侨有320万之多,尤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较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海南“临高渔歌”,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口“天后祀奉”,别具一格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船公”,孕育渔民智慧的“南海航道更路经”,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椰子节”,初现活力的海南“赶海文化节”,延续至今的农历五月初五渔家“平安节”,规模越来越大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仪式,蔚为壮观的端午节海边“洗龙水”,人气越来越旺的海南“欢乐节”等,为岛内、外民众的交往打造了平台,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也促进了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形成了海南多元一体的海洋民俗文化。
(四)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化演变
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天文历法、科技水平、等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科技繁荣和各民族交往频繁,民俗活动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教育、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成为节庆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琼海至今仍然保存着一条商埠古道———溪仔古道,其西连溪仔码头,是嘉积的通商发源地。古时,很多大陆商船行经琼海的嘉积万泉河,为求妈祖保佑,便在河畔筹资修建了“南天圣娘庙”。1969年,因修建嘉积水电站使万泉河的海河通道被阻断,但码头右边的“南天圣娘庙”得以保存。现在该庙不仅是单纯的海上保护神形象,而且成为了附近居民求子、求财、求平安和求姻缘之地,妈祖信俗的内容及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化演变。
四、结语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向纵深发展,“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逐步实施,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往进一步频繁,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严重滞后的现状将得到改观。加强海南民俗文化与海洋民俗文化的相关性研究,强化海南与其他省市和南海诸国的海洋民俗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推进“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胜德,黄伟宗.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2]刘芝凤.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分析与评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曾少聪.闽南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4]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2015(2).
[5]徐晓望,徐思远.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6]黄玲.海洋民俗体育的内涵、流变及发展策略[J].中国体育科技,2009(3).
[7]毛海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为例[J].文化遗产,2011(2).
[8]陈思.从历史角度比较闽台海洋文化的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9]安成浩.中日韩海洋文化研究动向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14(2).
[10]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11]李传朝,宣正明.浅谈海南海洋民俗学科研究的重要性[EB/OL].[2015-10-14].
[12]朱兵艳,刘士祥,蒋秀娟,等.海南民俗文化汉英翻译研究:接受美学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3]吴平.东方白查村黎族船型屋探密[EB/OL].[2015-10-21].
[14]焦勇勤,孙海兰.海南民俗概说[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聚集 城市文化 城市空间 断裂 叠加 持续
城市里,人们每天接触的建筑、道路、设施、住宅、商品、景观等等构成了物质文化的外壳。这些是城市最直观的特征,最为生动、形象,直接向人们传递城市的性格和内涵。对初次到访的游客,城市的各个元素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展示各种特征来体现识别性。在游客眼中,新鲜的当地特征易于感觉到。城市的这些物质外壳最能保存整个城市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现象,都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城市文化的韵味。
城市中的建筑,不仅容纳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体现人们在技术和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同时更是这个城市居民文化追求的体现,是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情调的重要因素。江南的院落和闽南的大厝,同时是人们的居所,都具有着一定的技术成就和艺术追求,但同时他们所具有的内涵是有差异的。江南地区发达的传统经济和文化,曾经催生了一种“士大夫”崇拜,人们的骨子里透出一股讲究社会正统,追求家族荣耀的倾向。儒家所宣扬的社会等级秩序成为人们自觉遵奉的行动原则,体现在院落住宅上就形成了具有含蓄、自律特点的居所追求--外观上高墙窄道,颜色上粉墙黛瓦,进而形成了整饬有序的内敛型追求稳定的社会文化氛围。闽南地区毕竟是处在一个远离儒家文化中心的海峡之滨,起主宰作用的是家族正统的风气。人们忙于生计,追求各自的家庭生活价值,在亚热带季风中养成了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体现了海洋的影响,流露出海洋的开阔、舒展气息。门前道路没有高墙的阴影,红砖红瓦更表达了闽南朴实开朗的社会风气。
江南院落
不仅建筑,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形象地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西方城市中广场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精神特征。最早的广场周围布置的是商业与市政建筑,是属于市民进行贸易、社交、议政的场所,较早地体现城市民主的文化精神,空间是开敞自由的。随着封建权力更替集中,广场又变成彰显军事强权的纪念性场所,开始封闭,排斥市民的参与。随后,神权文化的强势,把宗教活动也放进了广场。最终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广场变成了融各种活动为一体,市民活动为中心的开放场所。中国传统的庙会场所的变迁也见证了城市文化历史的更替。最早的庙会是纯粹的宗教活动,而随着佛教和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影响日渐巨大,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而他们所面对的毕竟是文化层次不甚高的广大民众,于是在他们固定的活动场所寺庙和道观的周围变得越来越开敞,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包括士人阶层的参与,活动的内容也逐渐的市民化起来,融入更多的商业活动,甚至在某些地方形成了“庙市”―这几乎是平民的集市广场了。
南京夫子庙的庙会
在城市文化中,人们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追求,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是需要某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来协调,这就诞生了城市的制度,并由于城市的特殊性而形成独特的城市制度文化。根据学者的研究,城市制度文化主要有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制度文化又必然对以城市形态为表象的物质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以家庭制度为例,中国的城市家庭结构由过去的金字塔形逐渐变成了倒金字塔,对住宅的模式,人们的消费模式都产生巨大的作用。以三人为单位的家庭,内部社会交往的贫乏促使人们需要定期的到外面世界寻找情绪的放松与信息的交流,住所之外休闲交往场所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再以城市的政治制度为例,每个城市在以建立城市自豪感为出发点,不但满足本城居民的需求,更讲求城市的吸引力和开放性。公益活动,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都蕴藏着城市制度文化的独特信息,体现了城市的整体感和独特性。
在城市里,人们发现商业不仅可以创造出利润,而且它可以很含蓄的包含在文化里面。城市不仅追求高雅,也倡导世俗,即大众的文化消费,这已经作为一种产业引领着城市的财富创造。书报出版,影视娱乐,广告,网络,像工业农业一样可以批量的生产,它为消费需求所引导,恰恰体现了消费者的品味追求。像迪斯尼和好莱坞的庞大体系,已经不仅仅是城市中的某种产业、某个区域,而是整个城市的象征,甚至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取向。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空间变成了一个个的消费场所,空间内涵在变得丰富的同时,也正变得孤立而破碎。
充分介入城市生活的广告消费
城市的文化和空间形态的发展和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在其间不停的生产和消费着,城市发展的观念也在我们的思维中形成。不管从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各个方面来看,城市发展均有其普遍的持续性。人类出现几十万年了,而城市却仅仅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发展到今天迫使人们对它的充分依赖,可见进程相当迅猛。人类的思维就是这样,自然而然会在历史中寻找印证,寻找联系,在有意无意中延续了文化的内涵。而在城市的发展中,人们在遗产中发掘着文化的价值,那些历史的东西在如今破碎纷乱的新文化中愈加显得完整而魅力十足。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宝库,经验的资源,是我们在现实中可以随时引用的经典,在更高的层面上又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和激励。前人在进行主动变革时依然要借用历史的遗产,搬出来的一大堆理论依据仍是历史的东西。孔夫子崇尚周制,王莽附会周礼纂汉,康有为抛出《孔子改制考》,这些改革家很明白,历史经验才是通俗易懂的,才能为民众所接受。
美国学者H.Lgarnbam认为构成城市可识别性的主要因素是:形体环境特征和面貌、可观察的活动和功能、含义和象征。在这里,历史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内容,贯穿在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因素之中。《行走于欧洲历史》的作者踏遍了欧洲名城,在历史与现实的想象与体验中赞颂了这种持续文化的平和厚重之美。造访柏林,他发现,这个曾被战争毁成废墟的城市,在重建后,在德国重新统一之后,“改朝换代的频繁程度并不亚于我们,但人家可以让精美的教堂、典雅的楼宇超越政局的更迭而安然无恙地存在着”,她的魅力在于历史和文化的延续,呈现给我们是一个“倔强的柏林”。对于城市,“那些来自遥远的叠加所产生的前身今世如此复杂的厚重掠过我的视界”。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国会大厦改建工程
然而历史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只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现实中,到处存在着文化的断裂。这其中有内部寻求突破的力量,也有外来强加的文化输入。特别在中国的古代,存在一种“不破不立”的思想,前朝旧代的东西,只能让它成为历史,同时要在历史烙上自己的姓名。所谓的新旧更替,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只是“咸阳宫”改为“未央宫”,姓秦改为姓汉,但所带来的破坏力是无比巨大的。从“焚书坑儒”到“”再到“”,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思想的破坏是无比深重的,更加遗憾的是在这些运动之后没有及时地建立起行之有效能引导时代的文化体系,延长了社会自我调整,自我创造的周期。作为城市的设计者和构建者,他们不可能从狭窄的物质领域创造出能和时代精神相匹配的城市空间,而只能期待伟大的社会思想的重新建立。从开始于上个世纪初的中国门户开放起,中国已运行千年的社会体系及其社会思想受到了挑战,一贯强大的同化力开始显得微弱缓慢。思想文化的发展在持续与割裂两股力量之间胶着凝滞。在这一百年里,启蒙运动一直没有停止,然而轻波微澜,亦步亦趋,这就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环境。笔者认为这才是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缓慢的最根本原因,而不是通常所说的风格之争。
“全球化”如今是各国地共同课题。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大家都在从其它的国家和城市吸收新鲜的养分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在新一轮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为寻求城市新的活力而失去城市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城市居民的归属感被削弱,“谁的城市”之类的疑问不断被提出。真正作为城市主人的居民们的意愿被忽视,连他们对自己的城市也感到陌生。人们在增强了对财富和思想的支配自由度后,人际的交往的频繁度在降低,内涵在淡化,在这陌生的城市中生活,孤独感难免时不时地侵袭。
谁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和空间,这个常被人们谈及的话题,俨然也成了城市中一种小小的文化,有人用来卖弄,有人用来牟利,也有人把它当作一种责任。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自认为是有责任的人,思考它们的未来和可行之道。我们正在走这样的路,依照讲求效益的社会原则,在提高效率和达到最大收益的思路中,让方法行之有效。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避免技术自信所带来的短视。在自然至上还是技术至上的讨论中放宽视野,保留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一片精神的家园,想象那未来的城市就如这家园般亲切。
主要参考文献:
1、《行走于欧洲历史》,何新年著;作家出版社,2005
篇9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指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涵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追求的是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
1.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人的综合素养涵盖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2.人文素养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
二、提升幼儿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一)是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永恒的主题、持续发展的不变旋律。但在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同时,社会功利性、管理不科学、办园不规范等现状依然存在,令人担忧,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成为当务之急。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要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师德和丰厚的人文底蕴等精神品质。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集中体现。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养的幼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是当前社会对幼儿教育优质资源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新生幼儿数不断增加,秉持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抢着要把孩子送进优质幼儿园,择校热、择班热、择师热现象突出,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
(三)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奠基时期
我国民间有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长。”幼儿教育是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奠基阶段,是根的教育。由于教育时期特殊,教育时机不可再来,教育契机不可贻误。
三、提升幼儿园人文素养的策略
就如张彬利校长所致力于打造的岔河镇中学的精神特区一样,学校的办学行为直接折射出校长的办学思想。因此,作为教师的领路人,幼儿人生的导航人,校长、教师提升人文素养不是一种自发行为,而应该是一种自觉行为。
(一)自我规划,完善个人魅力
1.及时更新观念。校长、教师们应深刻认识到自己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应与时俱进更新成长观念,提高自我期望值,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例如本次校长读书班,大家都能带着平和的心态,放下忙碌,潜心读书。
2.实现职业规划。方向不对,努力全白费。只有正确了解自己优缺点,给自己一个好的成长规划,才能引导自己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从教书匠转型并成长为教育名师。
3.读书实践反思。郑文伟局长强调,读书、思考、实践,从我们开始。校长们要引领教师要学会学习和反思,在博览群书中思考,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还要加强反思,使思想更有高度,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科学管理,构建人文校园
社会学家攀浩指出,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有市无城”的现状。如果不致力于构建人文校园,我们的校园也将会空有其壳,有校无园。校是场所,园是花园、学园,是师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归属点。在实践中,应分别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来丰富校园的精神内核。
1.创设人文环境,彰显育人功能
人的一生无时无刻都在与环境交流、对话。校园中的校舍建设、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花草树木、园林雕塑、人际关系、日常教学等各种有形的东西,都在影响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在影响着师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师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泉州市直机关幼儿园创设富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宝宝博物馆”,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爱国、爱家的教育。泉港区实验幼儿园以绿色环保为理念的环保“八个一”文化环境创设,即形成一片“绿的海洋”、组织一群“环保小卫士”、制作一面“环保行为规范墙”、建立一个“环保屋”、创设一间“环保制作室”、创设一间“环保展列室”、建设一道四季走廊、建立一座“亲亲小农庄”,让孩子们在环境中接受人文教育。丰泽幼儿园以“红、黄、蓝”三颜色的园所装饰,体现学园办学理念的主题墙及形象标识logo等做法,都是对幼儿进行的隐性课程。让幼儿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感受美、欣赏美、获得美的素养。
2.凸显人文特色,构建和谐校园
①明确办学方向。一所学校必须要有鲜明的办学思想与办学方向,才能引领师生前进,使幼儿园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教师培养的基地,实现幼儿园持续创造性地发展。如泉港实幼十年前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一年抓基础,二年促规范,三年求特色,四年争市优,五年完善提高”,及第二个五年规划 “六年抓巩固,七年上台阶,八年创省优,九年求持续,十年创品牌”规划,围绕“服务优质化、设施现代化、管理民主化、环境生态化、发展个性化”的办园思路,目前已基本完成并略有超越。
篇10
关键词:畲族; 潮州; 文化; 互动; 特征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106-03
收稿日期:2015-01-12
作者简介:李 湘(1970-),女,潮州广播电视大学高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广东 潮州/521000)
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潮州文化较好地保存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潮州独特文化的形成,主要有当地的土著文化和通过闽南地区传入的中原文化两方面的因素。饶宗颐教授在《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一文中指出:“潮州人文现象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当是分不开的。先以民族而论,潮州土著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著称于史册。陈元光开辟漳州,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与畲民结不解缘。”
畲族与潮州文化是同在一个平台上的两种不同文化。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两种文化激烈互动,揉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潮州文化中的畲族元素
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潮州文化中相当一部分是直接借鉴于畲族文化的。通过对现有潮州文化的片断加以分析、归纳,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潮州方言
潮州方言属汉语方言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潮州方言中有许多“土字”。这与畲族的彩带保留的数千年前原始的“意符文字”有一定的联系。畲族传统彩带的织纹图案,正是远古时代意符文字的再现。从语音、词汇以及表达特点,潮州话都与畲语有很大的相似性。与普通话相比,畲语与潮州话有鲜明的特点。畲语与潮州话更具相似性。潮州话与畲语中均包含有大量的古汉语词汇。
(二) 畲歌
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畲族是一个以歌代言的少数民族。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民族人性、集体性及形式多样的特点。它历来对潮州文化,特别是对潮州民歌(儿歌)的影响颇深,在潮州民间用“畲歌仔”、“逗畲歌”指潮州歌谣。根据调查材料,以前畲族的盛大节日“盘歌会”,便是以传唱《高皇歌》和《麟豹王歌》为核心内容。有“祖公”、“杂歌”、“斗歌”、《麟豹王歌》等史诗反映盘瓠王英雄事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歌册》的另一种叫法是“畲歌”。
(三) 潮剧
潮剧是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系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它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苏六娘》中的《桃花过渡》一场中的《灯笼歌》就用畲歌《十二月歌》。
(四)节日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与集中体现。潮州人每年要过八个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七月半)、中秋、十月十五(五谷母生)和冬至节。在我国其他地区,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这五个节日比较普遍。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在各地都很隆重,要插茱萸和吃糕(高)。冬至在潮州地位独特,甚至有“冬(至)节小过年”之说。这与畲族的“九王菩萨”崇拜有关 。
节日祭祖时,畲胞要在公厅的上方挂上祖公图,各家各户要准备“五牲” 、红色米饭、香烛等拜祖。据说把米饭染上红色,是对先民打猎流血的纪念。
(五)婚俗
在婚俗上,畲族人重视新娘的“小舅子”而不重视甚至讨厌“老娘舅”,与其他地方的汉族人重视“老娘舅”有很大的差别。而潮州也是重视“小舅”而讨厌“老舅”的,这种观念与畲族人相同。
(六)风俗
“招兵节”是颂扬和纪念高王的英雄业绩,也是历史上畲胞出兵前的誓师仪式。其中最重要的仪式是“卜杯”。而潮州人到神庙拜神时也要“卜杯”,以预知是否如愿。与畲胞祭神时的占卜一样,潮州老辈人同样以胜杯为佳,稳杯为次,笑杯为差的,“招兵节”的确定日子也和潮潮州的传统民俗活动“青龙爷出游”的日子一样靠卜杯确定。这种占卜方法是潮州所独有的,而且又有畲族的“抛蚶壳钱在先,两者内涵相同,故也应该是从畲胞所继承。
(七)服饰
现存的只有各版《潮州府志》和《海阳县志》对畲族妇女发型的简单描述了:“其种有二,曰:平鬃,曰:崎鬃”。住在凤凰山区的畲族妇女,天天可以见到凤凰山的主峰,不用打着高高的凤凰髻,而称为“平鬃”;而凤凰山区之外的畲族妇女,因要怀念她们的祖先来自潮州凤凰山而将其发型打扮成象凤凰的髻,于是便被称为“崎鬃”。“崎”在潮州话中有“高耸”之义。以前潮州不同年龄的妇女都穿一种服装叫“大筒衫”。“大筒衫”的造型与以前畲家妇女所穿的衣服非常接近,上衣的衣扣在侧面。
(八)工艺与用物
斗笠分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编工精细,上面编织有“笠半,燕顶,四战船,三层檐,云头,虎牙,斗笠星”等各种通用花纹。有的斗笠篾丝粗细只有一毫米,一顶斗笠的上层篾条有二百二十到二百四十条之多。由于花纹细巧,造形优美,再配以棕红绸带,白色布带及各色缨珠,更得精巧细致,美观,成为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凤凰山区多竹木,所谓“近山识鸟音”,畲族人对竹的加工技艺独特。他们用竹做成竹、竹t等,其编竹工艺远比莆田地区竹编工艺先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潮州的传统工艺制作水平举国闻名,尤其是在竹的编制工艺方面,这与对畲胞竹编工艺继承绝对是分不开的。
(九)武术
在长期艰苦环境中生活的畲族同胞,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为了生存,慢慢掌握了一套完整防身的本领,其中的拳术就很有民族特色。当地畲民的“八井拳”就是遐迩闻名的畲家拳术,在健体强身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拳术中的点“六时”及治疗更是畲族武术和畲医的精华。
(十)医药
“青草”是潮州人的保健药品。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畲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赐――满山遍野的青草药,并根据对这些青草药药性的认识,慢慢地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养生和治病的方法来。由于居住环境相对较恶劣,喝生水容易导致痢疾、肠炎和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疾病,畲族同胞认识到喝生水的害处,慢慢地养成了喝“凉茶”的习惯。
“以食为疗,食疗结合”是畲族的创举。三月初三蒸食乌米饭,食之有健脾补肾之功效。清明采新茶,饮之可清神明目等。畲族同胞对妇女产后的食养十分重视并形成一整套应用青草药的食养方法。畲族同胞的养生与治病之道在今天的潮州大地随处可见。
二、潮州文化对畲族文化的反哺
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时期是畲族民俗文化活动的中心。畲族文化作为土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主导、影响当地文化。目前,居住在潮州境内的畲民只有约2000人,占潮州总人口的不到千分之一,成了当地名符其实的少数民族。
有游牧性质的畲族文化受到发展起来的潮州文化的影响是自然的事。从今天的凤凰山畲族文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的潮州文化元素。
(一)饮食
在食俗方面,畲族人也一改以后的“山食俗”。首先,他们习惯于将食物做得很咸很辣,这是因其深居山中交通不便,食物流通不畅而不得不采取的食物储存方法。但是随着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现在他们逐渐趋同于潮州的“滨海食俗”,在畲族村,我们还可见到各式海鲜类在那里很受欢迎。
(二)居住
笔者曾多次到潮州各畲族村做田野调查。根据调查所集到的情况,今天的畲族聚居地畲族村,以前遗留的几间传统低矮的“寮”都没有人住,而只作为杂物堆放用。畲族村的建筑和村容村貌与汉族村落几乎没有差别。特别是现在,随着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外界有的东西,在畲族居住地也能接触得到。现在的畲族居住地的建筑物,与潮州其它地方的基本没什么两样。
(三)服饰
现在的畲族人,从外表基本看不出与潮州人有什么不同。现在社会流行什么服饰,畲民也穿什么。以前的传统畲族服饰在凤凰山区畲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消失。1993李工坑畲族村开展“招兵节”传统民俗活动,畲胞们所穿的民族服装都是从福建、浙江畲族地区那里定制的。畲族同胞从服装,到家中的装饰与潮州汉族人的趋同情况说明传统的生活正在受外来文化的同化。
(四) 语言与歌谣
现在整个凤凰山区8个畲族村(含自然村)只有凤坪村、李工坑村和碗窑村使用畲族语言作为日常语。但是他们同时也能用潮州话或普通语与外来者交流。而饶平的蓝屋村则与所在地客家方言区一样,日常使用客家话交流。其他各畲村全部使用潮州话作为日常用语。这些村中除极少数几个上年纪的长者能讲点畲语外,年青人不具备用畲语交流的能力。
(五)生活习俗
深居山区的畲族同胞恪守着的“靠山吃山”山区生活传统和习俗,现在慢慢地趋同于潮州的海俗文化生活方式。同样,居住在福建、浙江的畲民以及他们的畲族文化也受当地汉族文化的影响,在生活习俗上与当地汉族日趋相同。显然,不同地区的畲族文化都必然与当地的汉文化互动,互相采借。由此可见,发展成熟起来了的潮州文化反过来对当地的畲族文化产生影响,畲族文化中也吸收的潮州文化的成份,促使自身的变革和发展。
三、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过程
畲族与南岭走廊其他地区的壮、侗、瑶等民族相似,都属于稻作文化发达的山地民族,其宗教仪式中都有自然崇拜、祖源(图腾)崇拜和民族历史追朔的文化要素,而且都经历了原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的互动融合过程而形成当地混成型文化形态。
畲族与潮州文化在互动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多元一体”理论上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必定会有某一种文化起主导作用,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并与其他文化形态相依存。不同文化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畲、汉文化在互动中日趋一体,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互动特征。
(一)文化的“先入为主”
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互相渗透,双向进行。历史上诸胡族吸收了中原的汉文化,同时汉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由于畲族长期居住潮汕大地,为适应当地的环境,他们有了一套谋生策略,形成了他们的民族文化。据历史记载,中原汉人大量进入闽南和粤东地区是唐以后的事。相对于原住地居民畲族,中原入潮州的汉人只能算是外来者。由于原住民文化的根深蒂固性,外来汉人很难改变,而只能较多地选择适应,主动接受被认为“对生活有用”的原住民文化。在这一时期,畲族文化在互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深深地影响着外来的文化。这就是为会么潮州传统文化具有那么多的畲族文化元素的原因所在。
(二)文化的“物竞天择”
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被接受或者抗拒,视其对接受一方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异。中原汉人初来,对当地的环境了解甚少,很难适应。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融入当地社会,他们会选择主动接受当地已经存在的畲族文化,更多地受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潮州文化因时趋势,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在形成的早期深受畲族文化的影响。潮州文化在此基础上健康发展。由于有深厚的中原文化的根基,又结合当地的特殊环境,而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壮大起来的潮州文化更加成熟,内涵更加丰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在与畲族文化的互动中慢慢取代畲族文化,处于互动的主导地位。更多的潮州文化特质为畲族所采借,深深地影响着畲族文化,促使畲族文化与潮州文化的日益趋同。
(三) 通婚深化文化的融合
相对于汉晋时期就在潮州生活的畲族原住民,唐以后进入该地区的汉人无疑是后来者,而且开始进来的多是远征军队人员。
家庭的融合是最深度的融合。从形成的特征来看,潮州文化显然是后来的汉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土著的畲族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中原文化基因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畲族文化是其母本,中原文化则是其父本。“父”、“母”本文化的结合,孕育出特色鲜明的潮州文化。
由于家庭分工的不同,开头妇女成了文化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许多民俗文化活动都靠妇女去传播,去执行。后代在受到母系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父系文化的熏陶。两种文化的灌输与融合,必然催生文化的变革与发展,铸造了潮州文化形成的基石。
发育成熟的潮州文化又以新的“身份”与原生态的畲族文化激烈互动,对原生态的畲族文化施加影响,促进畲族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粤东凤凰山区虽然只是南岭民族走廊的一个小节点。这个地区也只有畲汉两个民族,运用南岭民族走廊理论来解释畲汉文化的互动特征,探究潮州文化的渊源和形成过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由于畲族同胞所居住地区多数比较欠发达,相对封闭,才能保留其独特的畲族文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社会文化建设欠发达。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畲民生活在很多地方已经得到了改善。而这些地区落后状况的改善,所付出代价就是畲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如何在改善畲民居住区的落后状况的同时,也能将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存下来,发扬光大,是摆在政府和广大畲民以及民俗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影响,畲族原有的传统文化已经不断淡出人们的生活。凤凰山畲族文化同其他许多原生态文化遗产一样面临失传危险。真正要达到保护与弘扬畲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保护和繁荣畲族文化;二是为了畲族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人民生活也要改善提高。所以,希望社会各界加强对原生态凤凰山畲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持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专题调查,广泛系统收集相关资料。畲族文化的保护,必须体现民族平等,达到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互动与融合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主流。正如先生所言:“如果要寻找一个汉族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汉族的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看来任何一个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平原,落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里,迟早应付服服帖帖的主动地带入到汉族之中”。畲族文化与潮州文化正是在这样互动中不断融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硕熳胄.潮州府志[Z].清・乾隆刻本.
[2]饶宗颐总纂.潮州志[Z].潮州修志馆,1949.
[3].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4]刘耀荃,练铭志校补.“明实录・广东民族资料摘编”[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