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教育课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制教育课的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需要 课程改革 课堂法庭

据报载,某市某校开设“课堂法庭”,“审判”不专心听讲的学生。一旦“法庭”认定某学生干扰其他的学生学习,就可将他逐出教室。该校将这一做法总结成经验,并在媒体上广为传播。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不少教师认为,这是矫正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并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强化教育法制意识、进行教育法制建设建设的创举。

还有不少人对“课堂法庭”这一做法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一行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违背了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完全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发展权,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念,与素质教育的方向背道而驰。

对于“课堂法庭”这一做法,众说纷纭,笔者也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心理活动的动力或基础――需要

需要是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赖以产生与发展的内部基础,没有需要的人,就不可能有丰富的心理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7个层次,即:(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认识与理解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把(5)、(6)并入(7),统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概括为5个层次,形成从低到高的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连续系统,一般来就,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之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前两种层次需要对于人类而说容易满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实现。在前两种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便会有社会的需要,即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需要指参加和依附于一定的组织,希望与同事保持友谊;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的爱,即彼此关心、理解和信任。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方面。来自他人尊重表现为对声誉、地位、承认、威望的需要;而自尊则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

某校的“课堂法庭”的做法,仅从后果来看,容易造成对违规的学生造成伤害。对那些干扰其他学生,经“审判”被逐出课堂的学生而言,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尤其是被逐出课堂的次数多了以后,他们会认为自己不被班集体所认可,没有归属感,认为得不到班集体同学的关心、理解与信任,自然也不会去关心、理解与信任班集体其他同学。同时与那些多次“审判”他离开课堂的同学难以建立、保持友谊,诸因素的结合,易使这部分学生“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不利于其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性情冷漠、固执,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不会去“爱”人,造成学生的心理封闭,不会去正常交际。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般而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也难以出现,自然也难以得到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学生,其尊重需要自然也难以满足。即使对于那些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学生,“课堂法庭”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其尊重需要的满足。一方面,对于被逐出课堂的学生,他们会认为得不到来自同学的尊重,具体表现为在声誉方面,认为自己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是后进生,尽管有时犯过错是无心之举,非有意而为之;在地位方面,由于动辄被逐出课堂,会认为没有地位可言或者是无足轻重;在威望方面,无威望可言;在承认方面,得不到来自班集体同学的承认。这些自然对这部分学生的自尊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其自信心的确立、能力培养与发展、成就感的形成、独立意识、自由的观念的树立与唤醒都会受到重大打击,也不利于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另一方面,这一做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教育”。从这一做法中,大多数没有违规的学生学到的是认识了组织纪律的严酷性,违规必究、被究者咎由自取。他们就会认为那些被逐出课堂的同学是不守纪律的人,是后进生,是坏孩子,是应该和必须受到惩罚的,从而不愿与之交往,自然也不会真正地去尊重这部分同学,自视“清高”,自然也得不到这部分同学的尊重及其他同学的尊重,其尊重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总之,“课堂法庭”这一做法无视儿童在享有人格尊严和心理安全、受到尊重和受集体接纳、获得心理品质发展的帮助和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需求和心理权益,必将导致“违纪”学生心理上的失衡和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还会造成各种不良人格和心理疾病。同时,这一行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教育”。

二、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有多种层次。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的方面与水平上的差别。一般而言,女生比较文静,较为顺从,容易守纪律,而男生比较冲动,调皮好动,容易破坏课堂纪律,从而受到“课堂法庭”审判,继而被逐出课堂的机率比女生大。从制度本身确立的意图角度来说,就存在不公平性,对男生的不公平。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达到水平上的差异,有的学生的认知、情绪、意志水平的发展较快,能够很好地认识到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良好秩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具有较好的自愿性、较强的自制能力,从而能够专心听讲,不被逐出课堂。而有些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要遵守课堂纪律,也愿意去遵守课堂纪律,但其意志水平较低,自制力较弱,多动,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受到“课堂法庭”的审判,被逐出课堂。这样类似的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还很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决定了一定存在着在发展水平上比一般水平的落后,这容易引起课堂内问题行为的出现。问题行为也就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要想矫正问题行为,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要把学生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统一起来,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矫正问题行为,靠的是说服、教育,而不能简单地用所谓的措施、制度、做法去整齐划一。否则就会无视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把儿童成人化对待,同时也贬低了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应取的作用。

三、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先行

从教育法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为看似重法,实则违法,从根本上违背了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国际社会《儿童权利公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宗旨、原则与规范,本质上是一种对学生基本人权的侵害行为,也是对学生群体的法制观念的误导。对于那些“触犯”制度从而被“审判”逐出课堂的学生而言,其受教育的权利实质在无形间受到了侵害。在这貌似合法的无形大手的阴影下,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在活动中积极地体验,主动地探究、团结合作共同去面对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所需的活泼、轻松、舒展、开放的氛围难以营造(过分的活泼会被视为干扰课堂,会被“课堂法庭”所审判,会面临被逐的命运)。这样,很自然的,学生被僵化的制度所束缚,其创造力难以得以发挥,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不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到目前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第七次课程改革(简称为新课改),都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学习,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学会与人合作,以期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纪律,用对待敌我矛盾的方法,用类似于国家工具的“课堂法庭”的方法去对待(“审判”)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儿童(而非成人)。

新教育理念提出现代教育的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广度是为了一切学生发展,深度是为了学生一切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求我们的教育应围绕学生而展开,以学生的学展开教学。因此我们在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的同时一定要考虑是不是从学生出发,而不是为了一味强调维持传统权威,一味强调课堂秩序的良好。大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教育主张本身就要求有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为学生发展充分考虑的、允许学生尝试的包括犯错误的场所或环境。某市某校在采取“课堂法庭”这一做法时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很好地营造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习环境,没能很好地利用学生渴望获取新知,积极探索的特点,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世界,而不是去适应僵化的、静止的世界的能力。其次,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考虑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大多数学生,我们的教育任务是培养所有的学生成人成材。某校的“课堂法庭”的做法考虑到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权利不受侵害,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以侵害了少数违纪学生的学习权利为代价的。一个好的制度应是在遵循多数人意见时,还要保护少数人的权益,避免因为多数人意见的一元化而导致对少数人的权益的侵犯甚至剥夺。应通过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矫正违纪学生的问题行为,从而实现“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理念。最后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应注意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某校的“课堂法庭”的做法原意是强化学生的教育法制意识、对学生进行教育法制建设,本无可厚非,但其方法不当,易使学生群体对法制观念的误解。

结语

民族之复兴、中华之崛起皆仰仗教育,因此,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就成为我们教育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应首先从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入手,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权益,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用行政的手段代替教育的手段,不能用“课堂法庭”的做法去对待成长中的儿童,去抹杀儿童的主体意识、自信心、进取心、探究精神,使儿童不敢“越雷池半步”,从而束缚儿童,扼制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多态多彩不同个性的人,而不是培养驯服者与顺从者。罗素大师云: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张大钧.教育心理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3]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燕国材.新编普通心理学概述.东方出版中心.

[7]王振宇.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8]胡治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

篇2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 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为主线,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要求。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离不开法制教育,而且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

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与社会冲突问题——思想品德的冲突功能分析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性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得到迅速发展,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初中生受到的影响更大。他们一方面面对着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许多萌动、冲动,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又产生无望和逆反的心理,尤其是开放的社会环境又会给他们带来许多的刺激、诱惑,这就需要把法制观念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那么如何把法制教育完美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呢?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很多单元经常映射出对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教育,教师要密切注意法制教育渗透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达到对学生跟好的教育目的,下面是我个人对法制教育渗透的看法:

一、首先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目标是:引导学生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不仅是教师教的目标,更是学生学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把法制教育纳入到教学总目标中去。而每一节课是教学相对独立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堂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每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都纳入法制教育,才能真正把法制教育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课中。值得提醒的是教育目标中的组成部分不可能都是平衡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到有主有次。如果思想品德内容是教学重点的,不要忽视法制教学的目标;如果是法制教育内容是教学重点的,不要忽视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总之二者要紧密结合, 同时纳入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二、在生活中渗透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学完了《财富中的法与德》,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法致富,进而引申开办食品工厂,最后引出生活中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经常在商店购买食品,一定要了解:什么是三无产品,应注意哪些事项等,也可以向家长进行宣传说明。

三、采用问题教学法,有意渗透法制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认识规律、生活经验或是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 答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要想思想品德每一节课都能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预设问题,达到联系法律知识的目的。如教学“生命只有一次”这课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每一个人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保护的?” 如学生不能联系到法律的保护,可再设置问题“侵害他人生命的人最终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学生自然联想到法律,从而懂得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已和他人的生命。在教学“多彩的情绪”这课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你对乐极生悲是怎样理解的?”如学生联系不到法律知识,可再设置问题: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做出那些事?可以走路为例说明。因为走路是学生最就悉的”事,走路也要受法律的约束。“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法律规定的,人人都知道但又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从而懂得生活中法律时时处处存在,提醒自己要做情绪的主人,依法行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学会自主解答。因为思想品德课中不是每一课都提到法律的。所以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自觉联想到法律与每一课内容都有联系,要自己善于发现其中的联系。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得理解,又增强了法制观念。

四、在游戏中渗透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规则》时,内容与交通有关,要求学生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动动手、画一画,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学生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进行拓展练习。教师将一些简单的禁令标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志,让小小的教室变成公园、马路、停车场,然后让学生边游戏边掌握交通规则,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了解了许多交通法规,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五、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学习环境保护的单元时,通过下载大量关于环保的图片,用幻灯片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在课堂小结中渗透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课堂结束部分的处理上运用的渗透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对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篇3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的深远意义

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内容就包括对初中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初中生的法律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质量。初中生的法制教育,无疑离不开国家的重视、社会的正确熏陶、家庭的科学培养及学校的思想教育。

1.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法制的教育关乎其法律意识的培养

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这得从初中生所受到的法律教育和熏陶说起。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功能,让初中生能从潜意识里认识到自己不良的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的行为。知法、守法和护法意识的增强,必然有助于初中生自己日后走向社会的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预防犯罪的作用。思想品德课中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关乎其法律意识的培养,这点是显而易见的。

2.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法制观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基本国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普法教育的宣传与深入以及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促使法律成为百姓解决日常生活所遇问题的手段。有些初中生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主要就是没有养成基本的法制观念。对于事情是对是错、是否合法,初中生应具备起码的识别能力。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上不良的现象以及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都会考验初中生的法制观念。初中生遵纪守法,做法律所提倡的,拒法律所禁止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他们在正确的法制观念下享受学习和生活。

3.法制教育有助于约束初中生的行为

初中学校应在初中生入学前,大力宣传校规校纪,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法制教育予以充分重视,使即将长大成人的初中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初中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渴望像大人一样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叛逆心理很强,对家长和教师的话语往往持怀疑态度。思想品德课在乎对学生的法律和道德意识的科学培养上。触犯校规校纪是要受到学校处分的,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在校规校纪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既有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从思想的源头上约束初中生的行为,避免其在不经意间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二、扎扎实实开展好思想品德课上的法制教育

思想品德课的法制内容授课上,通过一些预定背景的设置,教师就能够更好地让初中生融入课堂中,同时多提供其融入社会活动中的机会,这样其就能够大胆开口,互相讨论,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学到一些必备的法律知识,有助于其把心灵美和行动美结合起来,学会真正意义上的做人[2]。

1.明确初中生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中,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相关义务都做出了规定。未成年人未满十八周岁,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遇到问题时,应首先想到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对法律所赋予的相关义务也要依法完成,比如,义务教育就是初中生的一项重要权利,但也是其必须尽的义务。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才能在以后走向社会时发挥更大的人生价值。只有明确了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才能在面对不良社会现象时,更好地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也才能更清楚自己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设置特定背景,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法制教育的课堂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善于设置特定情境,模拟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件,引导初中生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亲身体会到法制教育带来的益处,更进一步明确自己如果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同时更能预见到自身如果走向违法犯罪有可能带来的危害。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充实法制教育,如请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人物来课堂上现身说法;与当地法院建立长期联系,让初中生在法庭上亲身体验法官的审判过程,从而领会法律的威严和魅力,等等。这些措施在提高初中生法制素养上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3.明确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

法制教育可以达到普法的作用,让初中生从青少年时期起养成良好的知法、守法和护法意识。但这一作用的体现,离不开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德育。只有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成果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法制教育对初中生的德育水平提高无疑也是有利的。将德育的效果和法制的教育效果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初中生去自觉地守法。法制教育和德育都离不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付出和努力。初中阶段任教教师一起与思想品德课教师努力,通过教师们的熏陶,在知识的学习海洋中,初中生的法制教育效果就能得到更好的巩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大基本治国战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实际效果,就是使初中生能够自然地在内心和行动上均符合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

4.法制教育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一起努力

初中生的法制教育,不是学校一个机构所能全部承担的。在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国家和社会从正面多领导、多宣传初中生的行为,也更需要家庭付出实际行动,在孩子有不良思想苗头的时候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一同努力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法制教育的作用,使其明确法制知识的学习对自己成长的积极意义。国家的重视、社会大环境的正确引导、家庭对初中生的负责任教育,加上学校的科学教育,必然有助于初中生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对其人生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三、结语

科技发展越来越迅猛,信息时代影响更为深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犯罪规模在扩大,不仅仅会影响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害的,加强初中生的法制教育越来越重要[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谁都应该明白。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法制教育历程是个长期过程,不是一朝能成就的,需要长期不懈地为之奋斗。只有经过一代一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努力,才能使法制教育的种子在一代一代的初中生身上发芽,最终才能长成法制教育的参天大树,让每一个初中生生活在法制的阳光之下,这是一个长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闫玉芳.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制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110.

[2]曹稳年.有法乃大有“情”乃“真”——谈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法制教育[J].学周刊,2014(30):111.

篇4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16

体育课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改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新课改的逐步加强,及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很多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思想和远大的志向,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仍然被摆在副科位置上,体育课仍然不容乐观。

1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现状

1.1 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偏差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许多学校严重存在重智轻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现象。一些领导口头上说体育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施上往往不尽人意,虽然中考加试体育,但有的领导认为分数很少,考试的前两周突击练习一下就可以了,有的学校虽然课程表上排了两节体育课,但往往不能落实,被其他主科或班主任占用,有“名存实亡”的现象。另外,在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方面欠公平和科学。

1.2 学校领导不良的体育态度

目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的体育现象: (1)不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体育课开不足、开不全的情况。 (2)虽然课程表上排体育课但实质上并不上体育课,而是被其他教师占用,课表形同虚设。(3)学校只给体育教师定教材,而不给学生定教材。(4)对体育课管理不善,体育教师不按大纲授课,爱好什么就教什么,很多的器材教材被搁置下来,学校领导听之任之。

1.3 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体育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低,劳动得不到社会,学校的承认,体育课不受重视,体育教师不受重视。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不愿教体育,部分骨干教师纷纷要求改教其他学科。据统计,某地近几年的专职体育教师流失率为32.6%。即使教体育也缺乏“安心,热心,专心”,有的既教体育也教其它科目。造成了“临时工”多,“正式工”少;“多边户”多,“专业户”少的现象。由于受身体素质,业务素质,精力和能力的局限,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明确,讲解不准确,示范不正确,教学时间也无法保证,有的老师还在术语上出现了错误。

1.4 体育教师自身的敬业意识不高

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体育教师低人一等,在入党,提干,评优,评先,评职称时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往往是主课教师优先。同时,学校给体育教师制定的工作量也是最高的。而且很多学校对课外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都不计算在工作量之内。这些都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体育教师据理力争又屡遭打击之后,心灰意冷,得过且过,致使体育教师无心教体育,有的干脆“跳槽”改行。

1.5 体育场地器材缺乏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经济的原因,致使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十分短缺。笔者走访了一些农村中小学,发现有的学校体育设施一片空白。短缺情况村小比完小严重,农村初中比中心校严重。根本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没有操场,跑步只能顺着道路跑或在农民打麦子的场里跑。平时上课也只是做操,跑步,时间一长,使学生失去了上体育的兴趣。

1.6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在一些学校调查时,有的学生说:“我平时喜欢体育,但体育课不过瘾,受约束。”也有的学生说:“体育课就干巴巴的做操,跑步,太没意思。”还有一些学生说:“我们喜欢球类项目,但由于没有球,或受老师约束,没有机会打,体育课太扫兴,上不上一回事。”有的说:“体育课太脏,太累,不想上。”“我身体素质差,怕丢人,想自己玩。”从这些简单,真实的话语中我们也能了解一些情况。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及教师的教法缺乏新意,使学生不想上体育课,即使上也“身顺心违”。

2 方法与对策

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贯彻方针政策

r村中小学如何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一把手要下决心,带头排除干扰,端正办学思想,落实新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多办实事。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重点,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2 加强领导,层层负责,任务到人

乡镇中心学校要建立由一把手带头,分管副校长,中心校体育教研组,学校体育教师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定期召开中心校体育工作会议,严格落实课程改革,制定当年学期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各项体育工作,体育活动,任务落实到人。例如: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中,从学校领导到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和家长,都要做到“五清楚”:任务指标清楚,年龄清楚,组别清楚,项目清楚,标准内容清楚。在具体工作中,一层抓一层:中心学校--学校领导――年级组和体育组――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学生。要求各级人员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保证了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如期完成。

2.3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众所周知,落实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体育教学要想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改变以往体育教师量少质低的状况,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方法如下:(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增加和吸收体育院校毕业生,在招调体育教师时尽量向农村学校倾斜,以便尽快弥补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同时还应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以促进深化农村学校的体育新课程改革。(2)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特殊政策,帮助体育教师解决好一些实际问题,使体育教师工作的踏实舒心。要想方设法为体育教师在职进修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3)积极开展县,镇中心学校,中小学三级体育教研活动,成立挂钩互帮,送教下乡活动,在镇中心学校成立中心体育教研组,定期选派县城优秀,骨干教师到中心教研组进行培训指导。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安排有体育基础的教师参加培训,以便回校担任兼职体育教师。(4)以镇中心教研组牵头,对所有的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举办乡镇级别的教研活动。如体育示范课,优质课评选,教案评选,说课活动,论文评选等,使他们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

2.4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体育教师经常在室外教学,严寒酷暑,风吹日晒,非常辛苦。这要求学校一把手要从政治上爱护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福利待遇从优,工作服务到位,在评定职称,表彰奖励,转正定级等方面制定专门政策,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视同仁。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生活留人,感情留人。”使他们自愿扎根农村,乐意为农村学校体育做贡献。

2.5 坚持因地制宜,多方集资,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器材匮乏问题

(1)因地制宜,自制体育器材,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修建场地,自制器材。(2)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办学积极性,争取地方和社会各界出资或捐资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3)利用召开运动会促场地建O。一年在一个学校召开一次全镇中心校中小学运动会,其他学校从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添置器材,开辟场地,共同组织,各学校借承办之利,改善场地器材。 (4)学校可以利用勤工俭学的收入购置部分器材,有计划地分批挤出资金购买体育器材。(5)学校还应和社会联合举办比赛,社会出资,学校承办,既方便了群众健身,又使学校体育器材得到补充,更新。

2.6 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欲图体育之工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提高课堂效益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上课时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良好的仪表形象,言谈举止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感染学生。其次,要调节好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兴奋,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三,要及时表扬,评价和鼓励学生。对学生的练习要正确的评价,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要表扬,失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第四,要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场地器材,教法要新颖多变,要适时适量地采用游戏法,竞赛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尽管在新课标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改的全面推行 ,以及各级领导、社会的关心支持,加上全体农村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尚海英. 如何全面提升学生体质[J]. 学苑教育,2012 (12).

[2] 曲言明,辛彩琴,曲淑华. 要充分挖掘农村中小学中的

体育苗子[J] . 中国学校体育,1999(05).

篇5

自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开设以来, 该课程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公共必修课之一。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项重要内容, 是高校培养的两项重要指标,因此,要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 从授课方式角度来讲, 可以分为两种:1. 课程式授课方式;2. 实践式授课方式。 所谓课程式授课方式,就是指按照课本教材固式授课方式,以课本为中心, 单纯地按照课程要求以完成课程任务为中心。 这种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内化和内在需要。 实践式授课方式是指以社会发生的案例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案例教学。这种授课方式, 固然可以给学生揭示法制问题所在,宣传法制思想,但是忽略了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解释。

没有法制的社会是不能称之为现代社会的, 但是没有道德的社会却是不能称之为社会的。 法制范围内的事情,是可以做的事情,结果人就成套子里的人。 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大学生淡化社会道德的事件。 所以,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对大学生 公交车不让座位校园里做出亲密动作等各种谴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法制教育,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针对大学生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的现象,有必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加强法制教育,注重思想品德人格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知法、懂法、守法是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法制究竟是给了大学生自由,还是给了道德败坏的温床,不得不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但是社会现实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现实和媒体给大学生展示了因为做好事而沾染官司的事件,比如,因为搀扶并送老人到医院而摆脱不了社会官司的尴尬事件。 在突发事件超脱法制之外,人无法摆脱法制的限制的时候, 道德就成为人类的漠视体。 从这一程度来讲,没有法制的道德难以维持, 没有道德的法制只能恶化人类社会的发展。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未来的大学生,自然摆脱不了法制和道德目前的悖论。 因此,如果不能解决法制和道德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无疑都走上了绝境。综合以上论述, 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制和道德的结合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结合就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问题,更是社会发展问题。结合已有研究,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要明确法制的正确地位。

篇6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高校都将法制教育课程列入了公共课程之一,使学生既熟知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与同此时,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队伍也得到了加强,充实了新力量的法制教育队伍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法制教育的进展。但是相对于基础学科,法制教育并未受到重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矛盾的凸显,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更新,大学生法制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学生数量激增,大学生类型增多,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矛盾之一,因此大部分高校不得不调整教学结构,以学校产业化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而这种以学科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恰恰漠视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导致教育在某些方面出现偏颇。目前法律基础课虽然列入了高校的教学计划,但课时有限,且通常与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一同教授和评估,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均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足。高校对法律基础课程投入非常少,并没有将其视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修养的重要举措。教学人员仅仅传授简单的法律理论知识,并且局限于课堂教学方式,甚至没有案例讨论的内容,缺乏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的教学环节。大学生没有将学习到的法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了解到的法律知识非常有限,很难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无法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二)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辅助

大多数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师是由德育教育人员,甚至高校行政人员担任或兼任的。他们大部分并未受过系统化的专业理论训练,也没有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时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和自主。普及法律基础课程,虽然能使大学生短时间内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这种浅层次的法律知识的灌输并没有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的精神和价值并没有被学生完全理解,其思想意识中缺少公平、正义等基本法律理念,更谈不上对法律的信仰。当这些问题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发生矛盾冲突后,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和排解,就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法制教育尚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很少有高校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多,恶性极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引发了社会对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和质疑,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原因之一。

二、当代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赫钦斯曾说过:“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其目的是人性,而不是人力,教育不应成为可悲的经济工具。”[1](P49)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承,而是对于大学生求知、做人、做事等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法制教育,实现精神道德和科学知识的均衡发展。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于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法律基础课程包含法律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运用两部分。根据法律基础课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必须加强并且重点突出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在该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还可以通过模拟法庭式教学,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等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追求真理和善良的品格。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校园,而经过长期沉淀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具有潜在的渗透性和浓厚的感染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民主和法治精神,建立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使大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错必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校园建设和问题处理时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同时,应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可以与司法部门配合,请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专门的法制讲座或专题讨论,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

(四)加强法律课教师的培养

法制教育是一项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要求很高的综合性教育,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是开展法制教育的关键。法律基础课程教师不仅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还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适合本校教学发展实情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准。

篇7

一、捕捉突境,渗透法制意识

《课程标准》中指出:“思品课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恰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态度。我们就可以巧妙利用,结合法律常识,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觉准守法律的习惯。

如有一次我在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为集体添光彩》时,靠教室左边坐着的一男一女两个学生吵起架来。经过缜密思考,我决定抛开原来备好的课,在黑板上写下了《当矛盾发生时……》。我准备通过这节课来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和更理智地处理与同学之间冲突的能力。我要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和烦恼时,不要光想着自己有理,这样的话就会越想越生气,甚至会失去朋友,要先考虑集体的荣誉。如果一个人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替别人着想,就不会生气了。于是,我就停下课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女同学说她同桌老碰她的桌子,挤得她没办法坐了。男同学说女同学刚才骂她。女同学又说上节课做数学题时男同学老捣乱她。男同学又说他是想让女同学给他讲讲怎样做数学题。我听明白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心想:这节课正好在讲我为集体添光彩,想一想,何不现学现用呢?于是,我耐心地开导他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其他学生也给他俩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问数学题可以等同桌有空了或者下课再问,如果人家没空肯定不给你讲;有的说碰别人桌子会影响人家听课,当别人碰你桌子时,你心里一定也不高兴;还有人说同桌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集体才会和谐……不一会儿,这两个同学竟不好意思地相互到起歉来,表示以后一定要多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最后,我又对大家进行了法制教育的渗透。一个人遇事一定要冷静,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许多人都是因为遇事不冷静犯了罪而后悔终生的。品德与生活课以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这节课我抓住了突发事件这个不可多得而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集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了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了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这节课上法制教育的渗透和品德与生活课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可喜的变化,着实让我惊喜不已。正是由于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学生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

二、学会换位思考,教会依法行事

我教的学生想法多面,变化很快,也容易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此时,要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学生经常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学会依法处理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知法守法的品质。

如我们班有位学生在上学路上看见一位盲人拄着一根拐杖在地上敲敲打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到校后,他还把盲人的动作表演给其他同学看,滑稽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当我问他该怎么做才对时,他却回答得很响亮:“不应该取笑残疾人,应该帮助盲人。”由此可见他是懂得同情人、尊重人的道理的,但还未意识到这样做已经触犯了《残疾人保护法》。于是我就让他设想、体验一下盲人的心理反应和感受,然后启发他:“如果你是盲人,不小心踩到沟里,不仅没有人来帮助,还遇到旁人的嘲笑,这时你的心情如何呢?”又让他蒙上眼睛走上一段路,同时,给他讲了《残疾人保护法》第三条“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的规定。这时,这位学生才认真思索起来,思想上真正有所触动。从此,不仅这个孩子,当时所有在场的孩子们,都变得彬彬有礼了,再遇到残疾人不仅能尊重他们,还能主动提供帮助。孩子们是纯洁的、可爱的,只要恰当地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多么正确的一句话。

三、再现生活情境,搭建普法舞台

要想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再现生活情境,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教学之中。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校;法制观;教育;法制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09-02

法制观是人们对法制的观点和态度,其核心是对依法办事的态度。法制观的实质是指法律至上的理念、意识与精神。中小学法制观教育,是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培养其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中小学生而言,法制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对学校而言,法制观教育更是一项长期任务,贯穿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中小学的法制观教育作为法制意识的启蒙阶段,也是法制观教育最重要的阶段。教育者用灌输、训练的方法,教育中小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让其树立法律是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则的意识,清楚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特定条件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形成对法律规则的遵守意识,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逐步形成理性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我国中小学法制观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在中小学校全面推行法制观教育。1986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第一次强调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他的讲话指出了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指明了中小学开展法制观教育的方向。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法制观教育,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各地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课本编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面对本世纪初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现状,党和政府连续出台了有关于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的法制观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践层面,中小学法制观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

二、中小学法制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中小学法制观教育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没有统一的教育计划安排,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具体目标,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的总体研究,没有统一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中小学的法制观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即没有单独立科,又无教学大纲,却承载着预防犯罪和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这种不对称的设置,在实践中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第一责任方,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当今法制教育的弹性安排,往往容易使法制观教育走过场。在教育理念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应当有深度、有实效,课程设置可以纳入政治课,但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从制度上做出安排,并且纳入教学考核,否则很难落到实处。

(二)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读本

众多的研究与探索,指向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在法制教学实践中,教育者深感缺乏一个统一的,与中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年龄相契合的法制课本。《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不另外编写法制教育教材”。这种试图将法制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思路缺乏科学性,不符合法制教育的特点,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直接导致中小学的法制观教育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缺乏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方式

现在的中小学法制观教育,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几场法制报告和课堂上散落在其他课程里的零星知识。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习,或者邀请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有针对性的走进校园现身说法。只把教育限制在了课堂内,造成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尤其是和社会教育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同时,这种枯燥单一的教育模式极不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能有效的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不能提起中小学生兴趣引起他们重视。

(四)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未形成法制教育合力

中小学的法制观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但在实践中,由于学生家庭成员对法律知识的匮乏,同时错误的认为“教知识是学校的事”,致使家庭不可能对中小学生的法制观教育产生合力。社会各部门、各阶层由于机制问题,也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产生不了合力。就连一个时期聘请的校外法制副校长,最终也因为时间、精力、教学能力等原因不了了之。社会上不良风气和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成果。

三、中小学法制观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法制观教育理念

中小学的法制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以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教育理念上,要坚持把法律启蒙和行为教育结合起来。小学阶段属于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学生对法制的意识还属于直观自发,具有易变和不稳定性,所以应以法律规则教育为主,用强制性的规则训练,反复的灌输让学生逐步养成遵守法纪的习惯。而中学阶段依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以法律常识教育为主,使学生初步掌握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法制观。总之,向中小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了解法律的作用和自己的权利,从而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明确中小学法制观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法制观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复杂有序的有机体系,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做到科学性。小学生不同于成人,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法制教育的内容。面对庞杂的法律体系,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重点突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教育,形成专门的法律常识课本。不能因法制课属于思想政治课而不另设课本,必须兼顾法制课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各省市经过三十年的法制教育探索,应该已经具备了编制统一法制课本的基础,教育部应勇于担起这项责任。

(三)编制卡片式的法律知识课本

统一编制卡片式的法律知识课本,取代比较分散和编制水平不一的法律知识课本。借鉴美国较为成功的法制教育“街道法”案例,把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涉及法律制度的问题逐一提出来,告诉人们解决的方法。法律知识课本的编写,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应当以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细节问题而提出法律问题;应当涉及中小学生在采取行动时,可能会产生的法律问题,以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还应该包括相应的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重点在于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合理又合法的。此课本能够减少教师在法制教学中的理解偏差,也缓减了对法制课专业教师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把这个课本同步免费配给学生家庭,学校和家庭使用同一个教材,让学校和家庭在法制观教育互动上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学生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得到了自我教育,提高了法制意识,反馈影响到中小学生的身上,更有利于中小学生法制观形成。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方式

基于教材的可读性和易于理解性,在小学三年级以前采用课堂教学模式,以后阶段可采取一天一题的问卷式教学。学校问题,学生在课外自学,从法律知识课本中找答案。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不增加学习负担。不理解的可以和父母共同探讨完成作业。在正式的法制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可用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对自学的课程进行回顾总结,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教育部门还可设立常态化的,青少年法律问题应对法律专家组,对社会上发生的涉及中小学生的案件,及时进行法律剖析,形成统一的教学提纲。提纲中不回避任何敏感问题,包括生理问题,以及不良的社会问题。例如“海南校长开房”一案,通过案例分析,让女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并以快捷的网络工具传至全国中小学,保证法制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各学校以此提纲为准,利用全校大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宣讲,让教育内容在其内心深处得到震颤。

我们在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中,采用模拟场景,模拟事件、模拟法庭的教学模式,对中小学生培养良好法律意识和习惯起到一定的作用。推而广之,中小学应该恢复学校场所礼节、礼仪,推行准军事化管理,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从而强化法制意识的形成。

(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首先,净化网络环境,为中小学生上网创造一个安全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常态化的打击网络,使黄色网站无缝可钻;封堵违道德的和法律的网络游戏,使中小学生在网络体验中远离负面影响。现有的网络监管机构和网络监管技术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严格执法,不要顾及国外媒体的说三道四。打击、封堵无良网站,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项责无旁贷的国家行为。其次,国家应当建立针对中小学生的综合性网站,建立国家级免费数字图书馆。网络是一个灰色地带,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争夺这个阵地,而放任或放弃,那将是对国家未来的犯罪。所以,我们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积极向上的丰富内容,让中小学生在在网络上有书可读,有知可学,在寓教寓乐中接受道德、法律方面的教育。

(六)中小学的法制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正确法制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将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合力,需要有制度上的顶层设计,不是靠几个机构联合发文就能做到的,重要的是在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上下功夫。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大多数生活生存是第一位的,不可能也没精力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我国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虽然对其教育舍得投入,都不注重对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且大多数家庭成员的法律知识欠缺,生存环境和经历的不同,对法制的认知也不一样。如何把家庭对中小学的法制观教育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前面提到,把中小学的法制课本同步免费配给学生家庭,学校和家庭在法制教育互动上形成一致理念,学生和家长都知道仕么是对与错,使中小学生在互动教育中加深对法制知识的理解,免除家庭环境对法制教育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谭天闻.论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2(3).

[2]王浩良.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J].改革与开放,2000(8).

篇9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分制

Abstract:Credit system is a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generally used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Studying experience of American credit syste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eformation of our credit system in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tics of credit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American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and investigated. The paper also pointed out its reference for China ’ s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American;universities;Credit system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已被世界各国的高校普遍采用。美国是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其学分制模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我国高等院校尝试实行学分制虽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长期统一的课程体系、统一的教学形式下,难以摆脱学年制度的计划模式,所实行的实质是学年学分制。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借鉴美国学分制的优势,使我国的学分制更趋完善。

一、美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探索事物的起源,是为了不为表象所遮蔽,从而透视学分制的本质及所秉承的大学思想。正如美国学者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所言“为了学到教训或获得洞察力而研究过去则可能是收益最大的。人类只能按照他们曾处的位置来判断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我们忽略历史便是以冒着不理解自己的风险为代价的”。 学分制的产生源于德国的选修制,选修制被引入美国,在美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而选修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又有赖于英国导师制的帮助。因此,学分制是德、美、英三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结晶体。

(一)学分制的源起

1.德国的选修制

18世纪的德意志大学普遍发生了衰退的迹象,在社会上失去了立足之地。时任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通过它,普鲁士才能赢得在德意志世界以及全世界的尊重,从而取得正真的启蒙和精神上得世界领先地位。” 柏林大学正是在德国理性主义的精神下应运而生。

19世纪初,欧洲的大学一般采用班级组织教学的模式。学生所选课程及进度、内容均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培养规格和教学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时任柏林大学校长洪堡在面对整个欧洲大学教育的严峻形势,提倡“教学自由”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新理念。在大学新思潮的指导下,洪堡在柏林大学首倡“选修制”。

2.美国引入选修制

1825年托马斯・杰斐逊创建弗吉尼亚大学并任校长。杰斐逊将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的思想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在弗吉尼亚大学,学校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课自由,学生可以在古典语、现代语、数学、自然哲学、自然历史、解破学和医学、道德哲学、法律八个学系开设的课程之间进行选择。但是,学生一旦选定了主攻课程,便不得再在各自的学系中选择课程。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改革引发了对传统教育管理体系的思考,美国很多大学尝试推行“平行课程”和“部分课程”。但与此同时,初期的选修制也受到了保守派的反对。1828年耶鲁大学校长戴伊和耶鲁大学拉丁语、希腊语教授金斯利撰写了著名的《耶鲁报告》,该报告代表了英国式古典传统学院对改革的一种抵制。1827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昆西反对保守派的主张,认为改行选修制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在他的倡导下,1839年,哈佛大学允许学生在一年级之后选修诸如科学、现代语、历史等课程代替原来必修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虽然昆西极力倡导选修制,但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保守派势势力强大,他的主张并没有得以完全的实现。

(二)学分制的产生

1.哈佛大学推广选修制

1869年,时任哈佛大学的年轻校长艾略特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本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改善并推广选修制”, 艾略特将选修制作为哈佛课程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予以逐步实施。1872年,哈佛取消了四年级所有的规定课程,1885年大大减少了一年级的必修课程,1897年整个哈佛大学的规定课程只有一年级的修辞学。同时,新课程与新教师的数量同时增加。1870年到1871年,哈佛共有32名教授为643名学生开设了73门课程,1910到1911年,由169名教授为2217名学生开设了401门课程。 正是有了埃略特的大胆改革,哈佛大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哈佛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885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麦科什与耶鲁大学校长波特同艾略特公开争论选修制的利弊,麦科什甚至在公开会议上嘲笑哈佛大学。但这并不影响学修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先进性在美国的得以蓬勃发展,1893年,连最保守的耶鲁大学也取消了本科2至4年级的必修课。

2.哈佛大学发明学分制

19世纪后期,选修制在美国的大学全面推广之后,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即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业进度。在实行选课制的学校,同一系科的学生所学课程和学习进度都存在差异,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审查学生入学、转系、毕业等事宜,需要建立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统一标准,所有学分制作为一种衡量学生课程学习量标准的计量单位应运而生。1871年,哈佛大学列出了学校所有课程的目录,根据每门课程深浅难易程度和花费时间的多少折算成“学分”。1872年,学分制正式在哈佛大学施行。一个学生能否毕业,要视其取得的最低学分数,学生既可以提前毕业也可延迟毕业,这使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有了制度保证。在艾略特就职哈佛的短短30年间,由于选修制和学分制的实施,令哈佛从一所相当较小的地方学院转变为一所现代大学。

(三)学分制的发展

1.劳伦斯・洛厄尔的学分制建设

1903年,哈佛大学实施学分制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5%的学生只选初级课程;75%的学生选课没有中心;学生选课极少考虑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不系统,显得支离破碎。这种全开放的自由选修制曾一度造成了教学的混乱,学生既达不到“专”的要求,也未达到“博”的目的,影响了学习质量。1909年,劳伦斯・洛厄尔接替了艾略特的哈佛校长职位,对学分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第一,建立专业和副修(major and minors)、集中和分配制度(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即规定哈佛的本科生至少在全年的16门课程中6门集中在一个主修领域,以保证重点;“分配”至少6门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保证知识的广泛性;余下的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 第二,引进导师制。第三,推行荣誉学位制。

哈佛大学将德国式的自由选修制和英国的导师制结合起来,形成美国学分制独有的特点,劳伦斯的改革使学分制更加完善。

2.科南科的通识教育课程

1933年,科南科接替劳伦斯任哈佛大学校长,继续对学分制进行改革。对学分制的关注重心从课程体系转变为课程内容。1943年,科南科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课程改革。1945年,该委员会发表专门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该报告将教育分成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大学生应具备人类共同的知识基础,通识教育的实质是文理教育,它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哈佛将课程分为4组:1-99门低级组课程,100-199门中级组课程,200-299门高级组课程,300-399门高级组课程。

3.德里克・博克的核心课程

1971年,哈佛法学院院长就任哈佛大学校长,继续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以便使学分制更加完善。1977年,哈佛大学公布了《核心课程计划》,1981年,公布了《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推出“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制基本形成。它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外国文化以及社会分析五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占总学分的1/3。整个核心课程每年共设80-100门,平均每个领域开设8-10门课程。核心课程与一般的通识教育有所不同,它并不要求掌握一套伟大的著作、消化指定数量的信息,而是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哈佛大学共有6大内课程: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外语、核心课程、主修课、选修课。核心课程比通识课程更适宜科技和时代迅速的发展,为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指明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规律。

至此,学分制已具备非常完善的体系。

三、美国学分制的改革历程对我国学分制的借鉴意义

(一)改革要具有连续性

从弗吉尼亚大学校长托马斯・杰斐逊引进德国的“选修制”到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于1872年在哈佛大学首次实行学分制,使自由教育的理论得以实现并且有了具体的以“学分”为单位的量化指标;之后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厄尔引进英国的“导师制”,建立专业和副修,使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既注重学生自由选课,又有“导师”的专业指导,使学分制下的选修制不在盲目;科南科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德里克・博克推出核心课程章程,学分制的关注点细化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美国大学历任校长的改革都是建立在之前的改革成就之上,这既是大学校长的集体智慧,也体现了学分制改革过程的连续性。基于此,我国高校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连续性是推进学分制成功实行的核心因素。

(二)改革要遵从学术自由的思想

学分制的教育思想的实质是“学术自由”,包括大学教师的讲学研究自由,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自由。“学习自由”即学生应该享有选择学什么,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其中,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学分制改革的应遵循学术自由的思想,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自由课程选择的整个体系。简化选课过程,听取学生选课建议,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领域。

(三)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课程内容设置上

科南科对哈佛大学学分制进行改革,对学分制的关注重心从课程体系转变为课程内容。1945年,科南科成立的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发表专门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该报告将教育分成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指出大学生应具备人类共同的知识基础,通识教育的实质是文理教育,它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哈佛将课程分为4组:1-99门低级组课程,100-199门中级组课程,200-299门高级组课程,300-399门高级组课程。

哈佛大学于1977年和1981年分别公布了《核心课程计划》和《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推出“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制基本形成。它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外国文化以及社会分析五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占总学分的1/3。整个核心课程每年共设80-100门,平均每个领域开设8-10门课程。核心课程与一般的通识教育有所不同,它并不要求掌握一套伟大的著作、消化指定数量的信息,而是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哈佛大学共有6大内课程: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外语、核心课程、主修课、选修课。

柯南特的改革注重通识教育,把选修制的中心放在课程内容的广度上;而德里克・博克则把选修制的中心放在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上。基于此,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对于课程设置上第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第二是课程的内容应采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上。

注释:

小罗伯特・B埃克伦特,罗伯特・F・舒伯特.经济理论与方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②文池,大学演讲录[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3:314

③John S. Brubacher, Willi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n American History 1636-1956[M]. New Your: Harper&Row Publishers,1958:P101-102

④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16-517

⑤孙成武.全球十大名牌大学智慧:睡与争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篇10

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是预先动员心肺、肌肉等器官系统的机能潜力,以尽快适应即将开始的各种运动活动,以获得最佳运动健身效果。准备活动方式主要为两方面:一,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热,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提高肌肉组织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直接影响人体代谢能力,并快速使人体进入工作状态,使运动损伤的风险系数降低。大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身心做好准备,并接受课程安排的训练负荷;二,进行各种牵拉练习,身体核心温度增高后,肌肉、肌腱的延伸性,呼吸深度与频率,心率次数,血氧供给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并且神经系统会因身体核心温度的提高而得到敏感度、传导速度的改善。 

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身体核心温度和整体的代谢水平与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使学生提前进入体育课程教学状态中,提高学习兴趣,减少运动损伤发生。专项准备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运动技能练习,例如:进行羽毛球教学前,先练习脚步与高远球等;速滑教学的陆地模仿等。而恰恰是如此重要的准备活动,许多大学的体育教师不置可否,怕麻烦,没创新,使得体育课程教学越来越走向枯燥乏味,学生运动损伤时常发生。而这些弊端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热身运动而避免,根据生理学机制描述,准备活动可以提高机体肌肉温度,克服人体肌肉组织的粘滞性,提高肌肉与韧带的延伸性和弹性,减少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的运动损伤,使学生运动损伤的风险系数发生机率降至最低。在积极安排和引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的同时,要向学生讲述准备活动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根据准备活动的生理学机制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准备活动能起到的运动功能,使学生享受体育课所带来的乐趣,确保学生在日后的运动活动中也保持良好的热身习惯。 

二、准备活动的心理学机制 

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大学体育在体育课程授课方面,只强调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而学生的心理素质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纵观大学学科教学中,公共体育课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解决心里矛盾的最主要学科。由于大学体育课教学手法枯燥无味且手法单一,学生不会主动去选择体育,甚至会导致学生厌烦体育课程教学,这使得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目标,逐步成为现今大学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对学生的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有一种潜在的焦虑心态,这种焦虑心态是运动技术掌握不够到位、害怕在同学面前出丑、害怕老师的批评等情况而产生的。这种焦虑心态的产生,是导致学生动作技术变形,无法完成教师预定完成的动作的根本因素。然后,有些学生在心理产生这种焦虑心态的同时,会因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将焦虑心态转换为一种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催化剂并强化自身情绪,发挥平时动作技术练习时无法达不到的要求。而消除这种焦虑心态的方法之一就是准备活动,随着音乐的节拍,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根据仿生学原理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教师的引导会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并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会相应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一阶段,机体的活跃程度完全可以达到热身效果,并会使学生尽量排除互相之间人际关系敏感、自尊心过强、情绪抑郁等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状态。在经过上述准备活动,学生由于自尊心等心理状态产生的焦虑心态,会降至最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状态。 

三、准备活动的教育学机制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组成的要素之一,其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或关系,是遵循人体活动规律进行的。体育教育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矛盾、规律,从根本上谈,贯穿体育课教学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就是: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之間的矛盾或关系,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或关系。体育教学中矛盾或关系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梳理研究,对准备活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进而对准备活动和体育课之间的关系有了崭新的认识。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课前准备活动,对学生的技能掌握,心理健康,运动损伤风险,都起到明显改善。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前准备活动,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不良体育运动习惯,从心理上接受体育课,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从根本出发,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殷恒婵,陈雁飞,张磊等.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