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问题范文

时间:2023-06-14 17: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经济问题

篇1

关键词:经济形势;劳动就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06-02

一、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关键因子,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基础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就业增加;但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又可能带来不同的就业扩大效果。从根本上说,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一)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分析

经济增长是总产出的增加,可以根据生产函数来分析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A・F (L,K)

生产函数式中Y、L和K顺次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根据生产函数可进一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分解式:

GY=GT+αGL+βGK

式中,GY为产出的增长率,GT为技术进步的增长率,GL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对产出增长率函数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样,著名的新古典模型也揭示了这一道理,模型公式为:

G=α(K/K)+ β(L/L)+A/A

上式中,K/K代表资本增加量,L/L代表劳动增加量,α代表经济增长中资本所作的贡献比例,β代表经济增长中劳动就业所作的贡献比例,α与β之比为资本―劳动比率,A/A代表技术进步率。

新古典模型也说明了劳动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长,降低失业率,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增加是本质上是正相关的。

(二)根据奥肯定律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统计数据,测算出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一条经验规律,其公式为:

P=(YF-YP)/YF=a(UF-UN)

其中,P是失业率给该国国民收入造成的损失的百分比; YF为潜在的国民收入,YP为事实上的国民收入,a为每1%的失业率给该国国民收入造成的损失的百分比; UF为实际失业率,UN为自然失业率。

该公式可变形为:UF= [ (YF-YP) /aYF-UN]。由于a和UN是常数,失业率就由潜在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差额(YF-YP)来决定。

从而得出结论:失业率由经济增长来决定;经济增长,就业才有可能增长。

二、当前经济形势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概括来说,国际经济总体形势是:全球经济复苏,但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主要来自于欧洲债务危机。国内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没能独善其身,通胀压力较大,经济存在潜在下滑的风险。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中国劳动就业问题产生巨大影响。

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具有本质的一致性,经济增长是推动就业的根本动力,只有保增长,才能促就业。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GDP增速第二次降至个位数。2008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也相应的上升到4.2%,达到近些年之最,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 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为全年目标500万的10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4万,为全年目标100万的164%。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8―2009年的高失业率源自于GDP增长的放缓。

(一)从劳动力需求的派生原理来分析

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就业,是通过产品需求下降来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即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中国的经济是以出口导向型的方式增长的,中国在1998年保经济增长的时候,非常注重出口的贡献,后来中国连续大幅度和大范围地提高出口退税率和降低出口关税,给出口实施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使得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中国经济逐渐走上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到2007年,出口对GDP的贡献已接近40%。金融危机来袭,对出口的影响是直接性和打击性的;而中国国内居民倾向于储蓄,消费能力一直不足,消费信心一直不高。产品需求下降必将通过就业弹性带来就业水平的降低,这不仅包括就业总量的减少,也包括就业质量的恶化。根据人保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信息,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从2001年的0.75大幅回升持续到2007年的0.98。但是,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0.85,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后果,主要表现失业率的上升。

(二)从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来分析

我们按照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而划分的产业结构来分析,中国劳动力分别就业于农业、工业、服务业。

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相对封闭性,对务农的农民的就业机会影响不大;但是,金融危机对农民的影响有其特殊性,农民分为务农人员和非务农人员,非务农人员即农民工,农民工“返乡”是描述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影响的标志性词语。析其原因,60%以上农民工从事建筑业或与建筑相关的行业,而房地产和建筑业受到金融危机较大波及,特别是长江、珠江三角地区房地产业经营形势恶化,导致企业大幅裁员。另一个原因就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少,企业经营遭遇困难,部分企业已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迫使企业不得不大幅裁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在加重。工业增速大幅度地回落。从去年6月份的16%一路下滑,到去年11月降到5.4%,12月降到了5.8%。今年1―2月份已经公布,合起来是3.8%,仍然没有走出低谷。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高的工业影响很大,出口萎缩,订单减少,影响了企业开工;一批中小企业和部分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库存增加,资金短缺,停产、限产、歇业乃至关闭涉及面扩大。去年年底统计,像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停产、歇业和关闭的占7.5%。企业为了应对危机,纷纷裁员减薪,对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间接派生到对工业和服务业从业劳动力的需求萎缩。

三、从经济增长视角下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对策

(一)保经济增长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1.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创造就业机会和扩大就业容量

劳动就业问题最终还是经济问题,经济增长是劳动就业的源动力,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就业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就业空间,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长期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劳动力供求失衡的局面,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更为重要。

2.保增长的同时要优先考虑扩大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保持国民经济的较高增长,但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力有替代效应以及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的拉动作用不同等原因的影响,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带来不同就业扩大效果。特别是不同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拉动不同的产业,其就业效应也不同。在引导政府和社会投资时,要以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和重化工业部门为重点;在产业布局时,要重点布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扶持企业发展时,要优先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二)优化劳动力结构

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技术岗位劳动力缺乏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前些年的“民工荒” 、随后的“技工荒”与“下岗” 、大学生失业并存。这种失衡一方面使企业因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另一方面却是就业难。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与中国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1.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根据中国劳动力与产业结构的特征,当前中国所稀缺的劳动力仍然是技能型的劳动力。

我们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育各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期限较短、投入较少,对自身基本条件要求较低,能以较低的投入、较高的效率获得中国制造业升级所必需的各类技能型熟练劳动力。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时,应特别针对目前产业工人主要来自农村的现实,大力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把一部分高校转化为职业技术学校也非常必要。

2.大力发展高素质、创新性、有发展潜力领域的专业人才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出现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就业产生新的组合。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对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的变化上,以及对素质要求的提升上。产业结构升级归根结底也就是为了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市场,赢得客户,促进经济向“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型”转变。这就必然需要大量的有高素质、创新意识、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人才,引导企业走在市场的前列。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当前,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约1/3左右,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就业人员远多于工业就业人员,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就业人员是第二产业的2~3倍。第三产业涉及行业广泛,有些行业进入壁垒低,吸收就业快,弹性大,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仅占1/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据国家计委分析,第三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就比第一、第二产业多安排就业50万人。第三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123.

篇2

【关键词】劳动就业;经济全球化;高技术创新

一、服务业发展带来就业发展的机遇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就业向服务业部门的转移是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事实”。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对贸易、运输、通信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促使很多服务活动,从农业以及在更大程度上从它们以前所属的工业部门中分离出来,变成了独立的经济活动;而国际市场的一体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加深,也促使服务业部门澎湃的发展,这给劳动就业的扩张带来了机遇。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服务业扩张虽然都带来了就业的增长,但是由于各国收入水平和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差异,其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也不同。在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已经顺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事业的物质基A,社会需求旺盛,服务业就顺理成章地代替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服务业就业量的扩张既可能表明经济向更高的生产率水平的一种成功过渡,也可能是工业的弱质性使其对就业的吸纳力减弱,大量隐性失业人口被迫进入低生产率的服务部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部门会进一步扩张,尤其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兴起,将对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提高和就业增长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高技术创新带来就业发展的机遇与冲击

高技术创新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高技能工人的就业比重提高与低技能工人的就业比重下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高学历和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更容易获得报酬好的工作机会,而无技术或非熟练工人仅能依靠其体力获得微薄的收入,面对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小,与高技能者的劳动报酬差距也不断扩大,就业职业结构转向高技能岗位。在高技术创新越来越频繁的知识经济时代,就业结构不断地向高知识化、高技能发展,这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高技术创新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较为复杂。首先,不可避免地对就业扩大带来短期冲击。高新技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的,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而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必然在产业内形成资本和技术排斥劳动、代替劳动的现象,将加剧全球就业形势。其次,从整体和长期看,高新技术创新又拓宽就业渠道,带来就业发展的新机遇。这是由于高新技术创新能够通过刺激有效需求来扩大原产品产量以及衍生出新的产业、创造出新的产品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就业,从而弥补和降低技术创新对劳动者的冲击。当然这种“补偿效应”的及时发挥还需要一定的配套机制,无论如何,着眼于“总体就业”和“长期就业”理念,高新技术创新总是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擢升国民经济吸纳更多就业的能力,将是21世纪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部门之一。

三、经济全球化使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市场范围、市场规模和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增长,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全球化进程势如破竹,并对世界劳动力市场格局带来显著变化,即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全球配置。首先,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力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和灵活的使用。就业机会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就业。其次,生产的全球化不再局限于制造领域,同样扩展到服务领域,表明所有的生产过程都将实现全球化。再者,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与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的投资。更重要的是,资本追逐利润如同游牧民族追逐水草肥美的地方而居一样,将不断推动着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向薪资低、税收优惠的地区转移,以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降低生产成本;也不断推动着全球产业的大整合,使每个国家都成为国际产业网络中的某个环节。在跨国公司主导型国际分工模式下,使现代产业转移不再仅仅表现为整体产业的大转移,更表现为产业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个生产工序的转移,这就促进了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兴起,由此引发全球因争夺就业机会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全球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总之,全球自由贸易和产业整合,不仅使全球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加快全球经济增长,也使全球劳动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参与全球经济市场的南北美洲、西欧、日本、东亚四小龙以及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的总人口约为25亿;但是到2000年,除了古巴和朝鲜之外,世界60亿人口几乎全部被融入全球资本生产市场,这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强大整合推动作用,是全球经济的一个伟大成就。但由此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也更加激烈,就业机会成为各国在制订贸易政策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逐渐增加的国际贸易摩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全球化浪潮中,全球经济竞争主要是就业岗位的竞争。这就呼唤制订一个“更加透明、清晰和公正”的国际性框架来规范全球性的劳动就业市场,以保证全球化利益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平分配。

参考文献:

[1]王国荣.经济增长与就业机制、模式、观念的变革[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11)

[2]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

篇3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经济社会转型;综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L0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500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6JJD770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147);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李恒(1971- ),男,河南唐河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F240;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6-0087-04

收稿日期:2008-05-0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在转型期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英、美、法等国的发展历史也表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彻底、永久的转移是一国顺利转型的关键(辜胜阻,200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了非常繁荣的局面,而且出现几次转移的高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于流出地经济社会转型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劳动力流动与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根据经典人口流动理论,劳动力从农村农业向城市工业的流动利于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但观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实践,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没有实现二元结构消除的目标,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改革的深入而缩小,反而呈现扩大的趋势(郭兴方,2004),这反映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及规模都较低,达不到促进我国二元结构调整的要求。林毅夫(2003)认为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需要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同时又促进了这种调整的推行,对我国而言则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大调整,从而提供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但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这几乎已经成为学术界一致的认识,不但提供了提高农民收入的渠道,而且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带动其它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李恒,2006)。阎占定(2004)则从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论证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但为什么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并没有最终促进二元结构转换,仍然存在多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这与农民收入分化有关。如胡苏云,等(2004)通过调查指出农民外出务工与农民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外出务工和非农业经营相宜得彰,从而促进农户收入的提高,而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只是对农户非农业经营欠缺的一种替代,对提高家庭收入优势不明显。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蔡认为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距扩大的同时存在反映了我国工业发展排斥就业的倾向,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就业歧视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不足是主要的因素(蔡等,2003)。李湘萍等(2006)则认为是劳动力市场户籍分割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差异最终减少了农民工的收入增长。

更多的学者则认为这源于农村工业化成效不突出所致。我国工业化快速扩张的同时,吸收就业增长明显滞后(简泽,2007)。对于传统农区的结构转换研究而言,多数学者强调应该发展适应自身的工业化模式,如程怀儒(2006)提出应该在传统农区发展“近农”型农村工业,以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工业化的相互促进,刘东勋(2007)认为应该构建传统农区开放型的市场化导向工业化模式,通过劳动力向外部的流动来促进市场意识的导入和工业化发展所需资源的聚集,喻新安(2007)则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讨论了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理的必然性与具体思路,为突破传统低生产率的加工业提供有益思路。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典人口流动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从而导致应用这些理论难以从根本上解释我国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许经勇,2007)。2004年的“民工荒”即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在刘易斯工资不变假定下,传统农业会给工业化提供“无限供给”的劳动力,然而在存在农业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下出现的民工短缺暴露了我国转型经济中的特殊性,并非劳动力流动不能推进工业化和二元结构的转换,而是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在区域间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在工业化优先兼顾农民利益的原则下统筹工业化进程(黄泰岩,2005)。这需要建立适应传统农区工业化的新型理论,耿明斋即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应该起始于农业,依托于农业并最终服务于农业,而伴随这一进程的正是农村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耿明斋,2007)。

二、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社会分层

所有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社会分层是根据获得社会需求物品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它导致了不同层级对于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从而涉及社会的平等、公平和公正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出来进入城市工业就业,并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利益要求和社会地位的阶层群体,形成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农民工阶层,对传统农区的经济社会转型带来深刻的影响。

在劳动力流动作用于社会分层的原因方面来看,李强认为这源于户籍制度本身的一些特征,主要在于三点:一是户籍制度作为中国大陆社会分层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城乡人口迁居进行严格的控制(李强,2004)。二是户籍制度对于不同群体的人所进行的等级划分,其最大特点是强调等级,强调秩序,而且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等级秩序。三是,户籍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相关制度的整合来达到城乡分割的目的的,这些制度的长期作用最终导致两个群体具有系统性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却不会简单的由于户籍制度的松动而消除。

更多学者基于调查对农村社会分层进行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如林晓鸣(1990)依据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把农业人口区分为5个不同的阶层。陆学艺则根据农民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把农村社会分为10个阶层(陆学艺,2002)。潘会玲(1996)则依据职业分化和阶层演变的调查将农村划分为7个阶层,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些划分中,虽然不同文献对农村阶层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不同、研究的地域不同、划分的结构和层次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劳动力流动所产生的农民工阶层作为一个独立阶层的存在却具有共同性,它不但是农村

阶层划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阶层,而且成为农村阶层划分的重要作用力量。更进一步,李燕燕(2007)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传统农区的社会转型意义在于,它推动了农民由所谓的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当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非社会身份时,传统农区的经济社会结构才有可能得以成功转型。

劳动力流动推动的社会分层对传统农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这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农民分化和社会分层产生了一个新的农民工阶层,其对市场观念的理解和在经营土地以外获取收入的扩张,最终导致了农民行为的变化(马夫,2007)。二是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性质。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籍,从而不能参与以城市户籍为核心的城市社会分层体系,虽然他们长期在城市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了绝大的力量,但他们仍然是城市中最不正规的、最低层的群体。许欣欣1999年7到8月在全国63个城市对2599名1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进行的关于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的调查发现,“建筑业民工”的得分声望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农民的声望(许欣欣,2000)。然而,李培林等(2007)的调查却显示具有较低社会地位的农民工却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态度,表明影响农民工态度和行为的因素更在于自身的纵向利益比较,从而更显著地遵循历史决定逻辑,而不是经济决定逻辑)。显然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并非简单的制度问题,而在于社会意识本身的改变(王玉兰,2004)。

三、劳动力流动与农业发展

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动力,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效果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二元论上,持积极影响的观点包括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促进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等(武国定,2006)。而持消极影响的理由则主要在于青壮劳动力流出导致的农业生产率降低、土地撂荒等(龚维斌,1998)。张卫平(2003)指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而言,青壮劳动力流出对农业的影响是系统性的,这会导致务农人员的老龄化,并引发多种社会问题。但白南生等(2002)认为,简单的将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归结为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是不全面的,因为农业生产会受到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双重影响,则要考虑外出务工与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替代关系,在资金短缺的地区,追加资金对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大于劳动的边际收益,则外出务工带回的现金对农业生产的下面影响要大于由于农业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是资金充裕的地区,则农业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务工带回的现金的下面影响。即,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必然带来农业生产率的下降,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要注意劳动与资金之间的替代关系(龚维斌,1998)。

由于这方面的文献多是建立在土地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前提下来分析的,从而不论是简单的二元论,还是折衷观点都存在一定的中足,龚维斌(1999)通过对安徽省无为县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劳动力外出就业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复杂的影响,因为劳动力外出就业一方面是人地矛盾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的这一事实,换言之,农业劳动力外出流动并非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唯一力量,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过程更多的受制于土地制度和农村农业政策,劳动力外出流动所带来的影响只是对内在制度问题的一个反映。实际上,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领域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市场调节失灵,农业结构失调,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并不能在资源配置方面得以充分体现,也导致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存在困难(冯少雅,2003)。

另外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劳动力流动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由于农业技术的供给来源于城市科研部门,则多数文献更注意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没有深入的讨论二者相互促进的内在机制。如曾广奎等(2005)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制度性富余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会产生技术性剩余的情形,而技术性剩余将成为今后富余劳动力产生和流动的重要方面排他。实际是,农业技术的进步需要土地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包括土地集中和生产的集约化,由于技术所具有的典型非竞争性和部分非排他性,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动,使其由原来的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换,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也发生变化,这又反过来推动技术进步的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劳动力流动的强弱及其在时间序列上的波动性也会导致农业技术进步的效果发生波动,这要求深入分析并把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障碍因素(孙联辉,2003),并创造适宜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环境,李杰等(2005)认为,加快农村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不但利于农业劳动力有序流动,而且利于农村劳动力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的相互推动,而这需要政府进行多方面的政策改革。

四、劳动力流动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许多学者高度关注非正式制度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认为非正式制度在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职业搜寻和生活方式各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将影响政府相关政策的有效性。这一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学领域,他们运用社会资本(即社会关系网络)为工具来进行研究,认为经济活动并非随机的线性过程,而是根植于复杂的、包括各个层面的、各种类型和内容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民众个人之间交往关系中的经济资源,是一种社会网络以及由这种社会网络产生的相互信任与互惠模式,这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尤显突出。

农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起到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正向作用,胡必亮(2004)研究了“关系”在农村人口流动中的作用,发现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来实施流动与迁移的,在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像“关系”这样的传统因素往往起到作为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李恒也通过对河南省的实地调查证实了“关系”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然而,城市社会的非正式制度却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生活习惯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距离,而城市文化的“傲慢”与城市公共管理的“偏见”又对农民工产生了排斥作用,使农民工很难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贺宇,2007)。

劳动力流动对非正式制度建设也具有反作用,这一促进机制是通过促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对接实现的。涂永珍研究传统农区非农经济发展在推动法律运行的同时发现,劳动力流动对于非法律约束如家庭经营制、拟家族关系泛化、村庄单位文化及人际关系等均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促进了法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动整合(涂永珍,2003)。实事证明,这一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会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并成为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

动力源泉(宋丙涛,2007)。

五、外出劳动力回流与人力资本积累

外出劳动力向流出地的回流是与劳动力外出流动相伴随的,对回流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白南生和宋洪远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过程、后果及其对输出地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现阶段的回流现象做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认为由于在城市化的各种体制障碍一时难以消除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候鸟式的流动是中国逐步实现城市化的独特方式,而且将持续一定的时期(白南生、等,2002)。目前来看,学术界基本上对外出劳动力回流对流出地的影响均认为是积极的,在这一主题上的研究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讨论影响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因素。对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数量估计多是基于调查得出的,如白南生等通过对安徽和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调查估计回流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6.3%,占外出或曾外出劳动力的28.5%,占仍外出劳动力的39.9%,但他们不认为回乡农民与未曾外出农民有差异(白南生、等,2002)。而王西玉等(2003)则估计回流劳动力占曾经外出打工的人数的17%,而且这部分回流劳动力中有51.5%已经转变职业从事非种植业的其他行业,从而表明农民工利用打工获得的人力资本和资金、信息,乃至社会关系等发展非农产业,开创新的就业岗位。

第二,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机制。潘晨光和娄伟(2003)将外出劳动力向流动地的回流称之为“智力回流”,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地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这些积累的知识会由于劳动力的回流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所获得,从而促进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彭文慧(2007)进一步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以外出务工人员为载体的知识技术回流;以外出务工人员为载体的市场意识回流;以外出务工人员为载体的人力资本回流,并指出基于智力回流的工业模型是一种间接的工业化道路,其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第三,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效应。劳动力回流对传统农区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包括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传统农区市场化进程等(彭文慧,2007)。这些效应的发挥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起作用的,一是带动了传统农区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会。二是带动了农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回流劳动力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王西玉,2003)。

第四,促进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策。多数文献强调了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体系以促进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建议的政策核心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和行为方式,给予回流人员以人文关怀,提供回乡创业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和文化素质,以增强他们对智力回流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适应由于回流劳动力带来的传统农区结构变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陈琪,2005)。三是推进行业企业协会以地区专业协会的发展,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和发展提供咨询,掌握并处理市场信息等(彭文慧,2007)。四是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将传统农区的农业生产及非农产业发展和外部的城市工业联结起来。

六、结论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并显示出不同的结果,学术界也开始在不同的专题下进行深入研究,并从简单的现状描述、对策分析向进行理论解释的方向进行,总结来看,以下三点表现突出。

第一,从现状描述向专题研究深入。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具有不同的表现,在早期的研究中,这些往往作为单独的现象进行描述,人们只获取了概括性的知识,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是综合性的,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专题研究的深入使得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这些研究给出了合乎逻辑的结论,从而导出的政策结论也是明确的。

第二,多学科研究的交叉。劳动力流动及其带来的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问题从一开始就在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领域分别展开,但不同学科研究的重点、方法和结论不尽一致,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实践中综合性问题的出现促进相关学科研究的不断进行交叉,出现了一系列交叉研究的成果,而且这种交叉研究敢日益成为潮流和传统。

篇4

关键词:规范劳动关系;问题;成因;对策

劳动关系是指由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由于劳动者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劳动关系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数亿人的利益,更牵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关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劳动关系的规范问题。

一、当前我国规范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关系建立方式市场化、权利义务规范化、存续形式多样化、争议解决法制化,已逐步成为当下新型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可以说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和谐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一些不规范的劳动关系问题日显突出,具体表现在:

第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不公平,同时,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合同的执行不严格。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型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其中大部分企业只愿签订短期合同,或者延长试用期,不让职工及时转正,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关系的极其不稳定;很多合同的内容也违背法律规定,塞进了一些非法要求,成为“霸王合同”,而另外一些实质性条款则不具有可操作性,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职工很难依据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再有就是权利义务不对等,有的企业劳动合同显失公平,规定职工履行义务的内容多、享受权利的内容少,明显带有单方面约束劳动者的倾向;除此之外,不少企业还存在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使职工的劳动权得不到保障,有的企业即便是签订了内容详细的劳动合同,但也只是用来应付劳动部门检查,不按合同规定执行。

第二,一些企业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任意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追讨工资已成为每年年终的社会热点问题。而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分配机制不合理。存在“重资本、技术和管理,轻劳动”倾向,职工与企业经营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相比收入明显偏低;企业经营者年薪和职务消费过高,职工收入与其差距悬殊。二是工资标准不统一。目前企业工资老板说了算,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随意性大。三是发放形式不透明,职工之间工资收入不明不白,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四是行业间收入悬殊。垄断行业工资收入远远高于非垄断行业,职工心态不平衡。

第三,劳动条件差,职业危害严重。有的企业设备陈旧,条件落后,环境恶劣,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而有的企业则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不按期发放,职业危害难以避免;再就是职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机会很少,致使许多职工缺乏安全生产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操作技术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工致残人员70万人,许多非公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60%的设备缺少必要的防护装置,90%的企业粉尘超标。

第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劳动争议调处和监察力度不够,经常发生,劳资冲突实有加剧趋势。从目前来看,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当中,最大量的案子、最集中的问题是劳动关系问题。

二、劳动关系不规范的成因及危害

当前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有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的因素,有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内因,也有劳动保障监察力量不足、执法刚性不足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社会历史因素来分析。劳动关系上存在的诸多不和谐问题,从一定范围内可以理解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随着公有制企业的改制、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单位人向社会人、固定人向流动人、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转变力度的加大,职工流动速度加快、领域加宽、层次加深,社区化、小型化、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自我就业比重日益增大,就业形式多样化,带来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劳动关系的转型,国家作为企业利益代言人的传统格局被打破,企业独立法人地位被确立,在员工的进出、工资分配等方面,经营者有了相对独立的自,企业、劳动者开始逐步形成各自的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各方利益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职工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对抗,也就是这种利益对抗,诱发了劳动关系中不和谐问题的滋长和蔓延。

第二,从企业因素来分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但实际情况是各要素参与者权利是不公平的,掌握资本和管理等要素的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作为最重要的劳动要素,由于劳动力的总体过剩,在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有的企业经营理念陈旧落后,外不树企业形象,内不强劳动者素质,只是一味地把成本控制的极限化当成企业追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的唯一信条,企业一门心思追求低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在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和劳动保护方面的严重投入不足。有的企业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不遵守《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利用自身在资本和管理等要素上的优势,强迫劳动者用牺牲合法权益,来维系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从劳动者因素来分析。当前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与新型劳动关系要求的客观不适应,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尤为突出的是农民工,他们在农业走向非农业、由乡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思想、文化、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完成融入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还要假以时日,加上现行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面临诸多的事实歧视和利益侵害一时难以避免;由于农民工普遍缺乏工业劳动技能,决定着他们大都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难以真正与用人单位形成利益上的对等主体关系;由于农民工在接受文化教育上的局限,相当一部分人法律知识缺乏,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利益上的冲突,不是想法寻求走合法的维权渠道,而是采取非法律手段,甚至于用生命作代价进行非理性的抗争。

劳动关系不规范,由此产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劳动关系不规范,使民众对企业失去信任,使企业最终失去发展的生存空间;使劳动者的人身权利难以得到可靠保障;容易引发民众对政府公共信誉认可度的危机;另外劳动者利益的损害则直接抑制了内需的增长,加剧了对出口的依赖,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那些低附加值差产品出口的过度竞争,反过来又进一步压低劳动力价格,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进而外国消费者的实惠和外资的利润再次挤占了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如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总之,劳动关系的不规范,市场经济的建设无异于沙上建塔。

三、规范劳动关系的对策

第一,用人单位法制观念的树立和市场行为的改善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前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出现种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现象,部分企业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偏偏要明知故犯;而大多数企业则是由于缺乏学习,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了解不多所致。因此这就需要对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规定的再宣传、再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并在单位用人等行为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的要求,把企业的正当利益取得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兼顾起来,做到企业要发展,职工生活要改善,二者不可偏废。另外,规范劳动关系,企业需要主动作为,切实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责任的担当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通过积极推行劳动合同,从源头上规范用工行为;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设计,建立全方位的激励制度,使员工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合理回报;通过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帮助职工搞好职业生涯设计,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等。再就是要加强企业的“声望管理”,塑造企业诚信品质,切实纠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实现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第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者应当树立利益共同体观念,企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强化责任感,与企业共荣辱。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多参加培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提高职业素养,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干一行爱一行。劳动者还要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权,善于、敢于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身利益。

第三,法律法规的健全配套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依据。我们的社会不是无矛盾社会,劳动关系矛盾始终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各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关键是利益双方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机制来规范利益竞争与抗衡,从而实现利益的协调与劳动关系的和谐。目前,资强劳弱的格局造成职工有些合法合理权益被剥夺;劳动要素与其他要素在权益争取上的力量被削弱:劳动要素有严重“廉价化”、“弱势化”倾向,结果是职工权益受到损害。因此需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建立一种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机制,帮助其实现自身的合法利益,让他们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同时还应逐步建立健全欠薪保障、工资支付、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及在企业破产或经营者逃匿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够获得及时救助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执法部门的有力监察是保证。首先,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一支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基础工作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队伍建设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组织机构,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出发,积极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取得支持,增加人员编制、经费和执法装备,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经常化、常规化。同时,在领导体制上,应当实行属地管理,或者授权属地管辖,以避免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其次,实施综合治理,突出主题监察。劳动保障监察任务千头万绪,各种劳动纠纷层出不穷,有效的劳动保障监察必须突出重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针对特殊行业、特殊群体、特殊问题,有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非法使用童工、农民工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等“维权主题监察”。再次,加强部门之间协调,促进监察工作顺畅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复杂多变,仅靠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力量,不可能取得好效果,要取得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法院、公安、安检、工会、妇联、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协调,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多沟通,使各部门在工作中增加理解,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工作积极性,采取监察机构与社保机构、培训机构、就业机构之间联合检查等形式,下下联动,条块结合,积极开展工作,确保执法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就是用人单位、劳动者、法律法规、执法部门诸要素的互动过程,是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甚至相互碰撞的过程,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在这个矛盾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金银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强化“六个理念”[J].理论探索,2007(5).

2、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J].工业企业管理,2004(9).

3、陈庆法.跨越的彩虹2001-2006合肥工运回眸[Z].

4、李凌云.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工会理论研究,2004(4).

5、浅谈如何在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DB/OL].考试吧,2009-11-18.

6、王瑛.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J].集体经济研究,2007(02Z).

7、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工人日报,2006-03-27.

篇5

你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行政雇用外籍员工有关问题的请示》(京劳仲文字〔1993〕3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外商投资企业雇用外籍员工或港、澳、台员工必须严格控制。凡中方能够提供的,都应招用中方职工。外商投资企业因特殊需要雇用的外籍员工或港、澳、台员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除在外商投资企业合同中确定聘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必须经企业所在地区劳动部门批准。

二、外商投资企业雇用的外籍员工或港、澳、台员工应向所在地区劳动部门申请领取就业证。

篇6

为保证国家失业保险法规的贯彻落实和政策的连续性,根据《北京市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规定》及有关实施办法,现就部分单位补缴累欠职工失业保险基金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是在1986年10月1日至1994年6月5日期间属于1986年9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北京市执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规定实施范围内执行职工待业保险的国营企业,区、县、局、总公司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未按规定缴纳职工待业保险基金的,均须补缴历年所欠的职工待业保险基金。

二、单位补交职工待业保险基金本着合理负担、简便易行的原则,补交基金金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位补交金额=历年全市职工人均月缴金额(1元/月)×单位历年年平均人数×实际应缴基金月数。

三、欠缴单位在核定应补缴的职工待业保险基金数额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和区、县劳动局失业保险机构于1994年9月20日前通过银行收缴到《失业保险基金》专户上。

四、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区、县劳动局失业保险机构、街道(镇)劳动部门对欠缴职工待业保险基金的单位,在进行1994年度失业保险费核定收缴工作时,将单位补缴与按新规定核定收缴工作同时进行。

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一起劳教行政处罚案件谈起,阐述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路经选择。 

 

一、案情回放 

 

2007年8月6日,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做出劳动教养决定书,该决定书认定:2007年7月9日,侯某某为向他人索讨赌债,纠集徐某某、张某某、陈某某、胡某、刘某某、颜某等人,携带大砍刀、折叠刀至上海市江场路1400号附近时,被发现并当场查获。刘某某不服该劳动教养决定,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依法确认劳动教养决定书违法,并予以撤销并赔偿损失。 

对于原告诉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行政处罚一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劳动教养决定书中,仅对侯某某等七人的行为进行了概括性的认定,对刘某某实行了哪些寻衅滋事行为,则未做出具体的认定;被告做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书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应予撤销。 

对于原告刘某某诉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行政赔偿一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据此对原告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权,被告自2007年8月9日起至释放日止,按每天83.66元支付原告刘某某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被告上海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给原告刘某某。 

一审宣判后,被告对二案均不服,上诉至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主张不予支持。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现案件已经自动履行完毕,被告共赔偿原告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19241.8元。 

本案的处理中涉及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适用,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合法性不足、合理性令人质疑、审批权缺乏监督等诸多问题,这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和建设法制社会的治国方略是及不相称的,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对该项制度的反思。 

 

二、案情评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合法性不足 

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1957年8月3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1979年11月29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前两种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后一种属于行政规章。这些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着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 

(二)合理性令人质疑 

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或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其适用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但这种处罚比适用犯罪人的管制和拘役这两种刑罚还要严厉,甚至严厉得多。 

(三)审批权缺乏监督 

目前,劳动教养工作的法定领导和管理机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公安、和劳动部门的负责人兼职组成,并未设置专职的负责人。它们主要的法定权限有两项:一是审查批准收容劳动教养人员;二是批准提前解除劳动教养和延长或减少劳动教养期限。实践中,这两项职权分别由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可以不经检察院审查批准和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教机关也不仅对劳教人员提前解除劳教、延长或减少劳教期限拥有审批权,而且还授权劳教场所可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对劳教人员减延三个月期限内(含本数)的审批权。 

 

三、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劳动教养制度曾经发挥过其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我们当前更应该正视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在维护公民基本人权、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利方面的明显弊端。改革不是要彻底否定过去,而是为了面向未来。当前我国的治安状况并不乐观,把劳教制度完全取消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对现行劳教制度进行合法、合理的改革,是当前真正有意义的选择。 

(一)依法明确适用对象 

当前,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已经由最初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中规定的四种扩大到现在20余种。随着治安形势的变化,地方性法规也在扩充其适用对象,从而使劳动教养适用对象增加过多过快,甚至在实践过程中被“灵活地”滥用,一些不应当被劳教的人员。因此,劳动教养立法时,必须使其适用对象法定化,避免对象上的泛化。具体而言,主要应适用于以下几类行为人:(1)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人;(2)有犯罪证据但没有必要予以刑事处罚的轻微犯罪行为人;(3)有严重潜在社会危害的违法者;(4)《刑法》规定的由政府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5)确有司法证据证明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员;(6)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应予司法矫治处分的人员。 

(二)促进处分期限的合理化 

从现行立法规定来看,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与刑法中的管制和短期自由刑相比,在严厉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违背了罪(错)罚相当的原则,在实践中会导致种种反常现象。 

笔者认为对于矫治期限的设计,一是采用相对确定矫治期限的立法模式,也就是规定矫治的最低和最高期限,具体每个矫治对象适用的期限由法官根据人身危险的不同性质来决定,如戒毒型矫治人员的矫治期限一般应高于普通常习性违法者的矫治期限。二是应建立健全人格调查制度。人身危险性是根据矫治对象的成长过程、人格特点、精神状况、违法行为历史等一系列因素做出的判断,客观上要求建立人格调查制度。三是法官宣布的矫治期限并非不变期限,而是根据矫治对象的人身危险性的增减可以减期、提前解除或延长期限。矫治期限变更的决定应由执行机关决定,决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矫治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人身危险性的科学评估,最大限度地防止裁量随意性以及自由裁量权力的滥用,不能单纯地以违法者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为决定处分的定性因素。 

(三)完善程序,加强监督 

篇8

为进一步做好工人调配工作,促进工人合理流动,现将工人调动及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的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通知如下:

一、各企、事业单位办理市内工人调动和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时,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认真审查。调出单位应如实向调入单位介绍情况,不得隐瞒情况将患有严重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工人介绍到外单位。接收单位在三个月试工期内如发现调入工人患有严重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即可退回原单位,原调出单位必须收回。

二、劳动合同制工人在本市范围内转移工作单位,本人应提出申请,经转出、转入单位双方劳动部门协商同意后,由转入单位发出《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通知书》,转出单位劳动部门即可通知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并开据《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介绍信》,办理《劳动手册》、行政、工资关系及个人档案等转移手续,转入单位与工人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三、凡外省、市、自治区集体所有制工人调入我市,安排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应实行劳动合同制;跨省、市转移到我市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无《劳动手册》的;本市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1986年10月1日后招收的新工人调往全民或大集体所有制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均由接收单位持工人户口本和劳动合同书到工人户口所在区、县劳动局办理《劳动手册》注册登记手续。

四、外省、市、自治区转移到我市工作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已有《劳动手册》的,由接收单位持工人户口本、劳动合同书及原《劳动手册》到工人户口所在区、县劳动局办理《劳动手册》变更手续,原《劳动手册》继续使用。

附:

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通知书存据

                                       (    )劳调字第      号

单位合同制工人        同志,要求转移到我单位工作,经研究,同意调入请于                年    月    日来我单位报到。

经办人:

                              年    月    日

  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通知书

 (    )劳调字第        号:

同意您单位合同制工人          同志到我单位工作。请给予办理转移行政、工资介绍信、《劳动手册》、个人档案等有关手续,于        年      月    日前来我单位报到。

                                            (单        位)

                                  19    年    月    日

     附:

                 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介绍信存根

-------------------------------------

|        |性|              |原|                |  工          资  |

|姓    名|  |  原  单  位  |工|    调往单位    |---------|

|        |别|              |种|                |级别|金额|已发至|

|----|-|-------|-|--------|--|--|---|

|        |  |              |  |                |    |    |    月|

|        |  |              |  |                |    |    |    日|

|----|------------------------------|

|        |                                                            |

|备    注|                                                            |

|        |                                                            |

-------------------------------------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工作单位介绍信

          :

    兹介绍                    同志到        工作,请接洽。

                                                      年    月    日

-------------------------------------

|        |  性  |                        |  工  |  工          资  |

|姓    名|      |      原工作单位        |      |---------|

|        |  别  |                        |  种  |级别|金额|已发至|

|----|---|------------|---|--|--|---|

|        |      |                        |      |    |    |月  日|

|----|------------------------------|

|        |                                                            |

|  备注  |                                                            |

|        |                                                            |

篇9

    为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规定》),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执行。

    一、本市须持《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的工种(职业)(以下简称“持证上岗工种”)为国家规定的90个工种(职业)。

    《关于印发〈北京市从事技术工种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培训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劳培发〔1997〕149号)中未包含在持证上岗工种范围内的23个工种(职业)(见附件二),不在此次施行《规定》范围之内。

    今后我市将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扩大持证上岗工种范围。

    二、职业介绍机构在推荐劳动者从事持证上岗工种岗位时,须审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不得推荐相应岗位。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不得办理招聘备案手续。

    三、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从事持证上岗工种岗位的,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批准;市、区(县)外来劳动力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不得核发《外来人员就业证》。

    四、招用持证上岗工种范围内我市尚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种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招用时必须经所在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我市开展相关培训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上岗。

    五、《规定》实施前,用人单位已经招用,正在从事须持证上岗的技术工种而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用人单位应在今年8月15日前报所在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其指导下制定计划,组织培训。

    经培训仍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得继续从事相应工种工作。

    六、各类职业培训、鉴定机构应与所在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建立固定联系,使经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信息及时进入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七、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组织辖区内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加强《规定》的学习,相互配合,整体联动,共同做好《规定》的贯彻实施工作。

    附件:

    一、《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2000年第6号)(略)

篇10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退休养老基金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及有关部门提出了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征求了市经贸委和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意见。现将《贯彻〈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退休养老基金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反映给我们。

附:贯彻《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退休养老基金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关于统筹基金的计提基数。根据市政府京政发〔1986〕43号文件和(86)市劳办字第280号文件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的养老储备金,应以在工资基数基础上按规定提高后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作为计提基数。企业由税后利润提取的奖励基金中支付给中方职工的奖金暂不作为计提统筹基金的基数。

二、《通知》中未列入统筹项目并由企业支付的退休、退职职工的冬季取暖补贴,可暂在按工资总额4%留存企业的统筹基金中列支,但应严格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执行,不得超标准发放,并应单独建帐,年终向企业所在区、县统筹办公室报送决算(决算工作另行部署)。除此以外,留存企业的统筹基金,在市劳动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使用办法之前,企业仍应作为专项基金存储,不得挪用。

三、外商投资企业1986年6月1日以来提取的中方职工养老储备金,应按《通知》规定补缴。凡挪用了该项基金的,必须制定具体的补缴计划,原则上在1989年底前缴足。补缴计划报市退休基金统筹办公室审批后,由企业所在区、县统筹办公室监督执行。

四、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退休费标准的提高,应按国家的统一规定进行。同时,需要与国营、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标准的变动统盘考虑解决。经市政府批准,我市正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改革探索,在未制定新的退休费计发办法之前,各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退休,应与国营和区、县、局、总公司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一样,严格按照档案工资及国家规定的比例计发退休费。

五、关于中方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退休职工实行街道劳动部门与原单位相结合,以街道劳动部门为主的管理办法。自1989年5月起,街道劳动部门除负责中方退休职工统筹项目内各项费用的支付、报销工作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中方退休职工开展必要的学习、娱乐、家访、慰问等活动。外商投资企业亦应充分体谅街道劳动部门在开展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存在的困难,主动与街道劳动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中方退休职工的疾病护理和死亡丧葬及善后处理工作,以逐步实现退休职工由原企业管理向属地管理的过渡。

六、外商投资企业报送区、县统筹办公室的《月报表》,应同时抄报给企业主管部门。市属及中央在京单位所属外商投资企业报送市劳动局的工资年报,需同时抄送企业所在区、县统筹办公室。

七、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退休后,企业应按《通知》规定的期限,认真填写《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退职职工转移单》(一式两份),连同退休、退职职工档案、退休审批表一起及时报送企业所在地的区、县统筹办公室。区、县统筹办公室负责对转移单进行审核、签章后转给有关区、县统筹办公室。各区、县统筹办公室负责向所属街道劳动部门转送中方退休职工转移单。外商投资企业不再直接向退休职工户口所在地街道劳动部门报送转移单,但街道劳动部门仍应按《通知》要求及时向本区、县统筹办公室填报《外商投资企业退休、退职职工增减情况月报表》。

八、远郊区、县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职工退休养老统筹基金的管理。目前,居住在远郊区、县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职工人数很少,对这部分职工统筹项目内各项费用的发放、管理工作,暂可实行集中管理,区、县统筹办公室可委托城关镇(及其它镇)劳动部门负责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