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6-13 17:2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与环境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这是我国建筑业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1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80757亿元,足以见得建筑业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6年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这意味着,绿色建筑等环保产业将进入新一轮政策期。所以我们必须要探讨绿色建筑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从而为建筑业提供更为科学、环保的设计理念。
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1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它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和关键。是在当前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经济发展理念下所形成的建筑设计风格。总之,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是基于无污染的建筑材料、施工过程所设计的环保、绿色的建筑设计蓝图,所以绿色建筑设计涵盖了环保的设计理念[1]。
1.2特点
(1)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环保、绿色的建筑设计,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预测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说绿色建筑设计具有环保、绿色的特征。(2)绿色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绿色节能建筑的形成,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例如:现阶段的小区公园会栽种一些花木,这些花木起着净化空气的作用,为人们营造适宜的环境。最后,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它属于建筑的事前工作。
1.3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专业里的思路及合理运用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例如荷兰的房屋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房屋的能源使用以及生态性,所以荷兰的房屋建筑以风能为主要能源,同时屋顶的材料选择草料,这便是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完美再现。
2绿色节能建筑
2.1内涵
绿色节能建筑正成为世界潮流,也是对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的严格遵循,对于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利用产生重要影响。总之,绿色节能建筑是一种不同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既节能又环保的设计理念,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2.2特点
(1)从建筑能耗各个环节上严格控制及对建筑各个环节最大允许能耗标准的控制,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节能效益的前提。(2)针对中国人居资源禀赋和目前住房消费存在的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这是有与绿色节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低消耗、少排放、低污染、可再生资源利用所绝对的。
2.3绿色节能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绿色节能建筑要求应用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提高绿色建筑性能。如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等。可采用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地热与协同控制、外遮阳自动控制、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技术。
3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通过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内涵、特点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联系与区别。而我们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身材深层次把握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联系
(1)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都是对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的严格遵循,它们都具有绿色、环保的特征,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它们具有一致性。(2)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也是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遵循,它需要绿色建筑设计来指导,从而有力地促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区别
(1)绿色建筑设计具有绿色、环保的特征,但是它并没有明确提到节约资源、能源,而绿色节能建筑不仅具有绿色、环保的特征,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2)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指的是从设计图纸方面来体现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而绿色节能建筑主要指的是从具体施工过程和功能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能源的节约与利用。
4结束语
本文主要基于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内涵与特点探讨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纵然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达到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云.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地关系[J].低碳世界,2016,2(18):119~120.
篇2
论文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证明责任 分配
《民事诉讼法》第55条以及新《环境保护法》第58条规定明确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这不到200字的规定更多的代表着一种宣誓意义,对具体的诉讼制度并未涉及。2015年1月7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中对管辖、原告资格、责任承担方式等问题予以细化规定,但对于证明责任的分配并未特别提及。环境公益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仍然沿袭延续《侵权责任法》和防治单行法中的证明责任倒置。本文将对环境公益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则的合理性进行反思。
一、传统的环境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司法适用
证明责任在诉讼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仅与诉讼结构、证据收集、诉讼理论密切相关,而且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直接关乎当事人的诉求能否实现,是实现公平和正义的保障。在证明责任分配领域,主流理论是德国学者罗森贝克提出的法律要件分类说。法律规范分为四类,分别是权利发生规范,权利妨害规范,权利消灭规范和权力制约规范。主张权利存在的人,应对权利发生的法律要件事实的存在负证明责任,否定权利存在的人,应就权利妨害法律要件,权力消灭法律要件或权利受制法律要件存在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反映在普通的诉讼中即由受害人对损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之有利构成要件进行举证。
而在环境诉讼中,由于环境问题损害结果的复杂性和环境纠纷的特点,这样的举证要求是很难做到的。第一,在环境诉讼中,加害人和受害人诉讼地位失衡,受害人的力量相对薄弱,如果由受害人对自己受侵害事实的所有法律要件进行举证,会使受害人的败诉风险大大增加。第二,在诉讼双方的力量对比中,加害方通常是实力相对较强的公司企业,他们不仅掌握着环境侵权行为的相关资料,而且往往可以将与其污染行为相关的生产工艺,加工流程作为商业秘密拒绝向外界公开,导致受害方很难收集证据。并且环境污染侵权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经济利益,容易受到地方政策的保护,受害方由于受到专业知识能力和获得信息渠道的限制不可能掌握企业内部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流程,同时也缺乏监测污染物的化验仪器和检测设备,造成取证困难。第三,环境污染侵权是以环境本身为中介,由于环境破坏而导致的受害人自身利益的损失,污染物从排入环境,造成环境损害,再由环境损害影响到受害人的损失中存在着涉及一系列复杂物理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受害人根本无法对此进行充分的举证,而加害人则可以列举不同其他的因素进行否认和反正,将事实证为一种真伪不明的状态。考虑到环境诉讼的特殊性,理论上逐渐出现“危险领域说”、“盖然性说”“损害归属说”等代表性学说,主张证明责任的分配考虑危险控制、经验法则、实质公平、和利益平衡等更加多元全面的价值。因而,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采取倒置的方式。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确定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则, 2010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66条规定: 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此外,在固体废物污染以及水污染等防治单行法律规范中,也均规定了由于具体污染问题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由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等加害一方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害与自身的排污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环境保护法》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前,传统的环境诉讼在实践中解决的是因环境污染造成受害人损害引起的损害赔偿问题,而不包括为环境公共利益而恢复生态,治理环境的公益目的。从《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法益来看,《侵权责任法》第2条的规定表明该法律保护的是公民人身财产私益,而非公共利益。上述第66条的规定对证明责任的分配所指向的也是公民为保护自身人身财产权利而进行的私益诉讼。而环境公益诉讼这样的新型诉讼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环境侵权诉讼有显著的区别,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其证明责任分配标准问题。
二、 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私益诉讼的区别
结合新《环境保护法》第58条的规定,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相关主体为保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救济的一项制度。下面主要从原告资格、诉讼请求、诉讼目的三方面对两个诉讼制度进行区分。
首先,原告是否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不同。环境私益诉讼中原告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基于其人身财产权益受损,或相邻关系受到妨害,原告本身是受害人即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公益诉讼的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法律赋予特殊主体原告资格使其可以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害和的行为提起诉讼,原告与案件没有诉的利益,其既不是基于本人的人身财产受损,更不是基于对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相邻权。
其次,请求救济内容不同。传统诉讼原告主要是主张损害赔偿,要求确认、恢复权利,或者恢复原状。而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还包括要求污染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结果的发生和扩大,防止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将生态环境修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或功能,或者采取替代性修复。
最后,诉讼目的不同。传统的民事诉讼主要是确认和保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诉讼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受害人私人权益。环境公益诉讼保护的是公共环境利益,并非私人利益,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与制止并惩罚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恢复生态。原告提起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特别是生态利益),而不是为了获得额外的私人利益。
综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环境诉讼适用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则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本身与环境侵权诉讼制度有着诸多区别,这些区别影响着证明责任的分配。下边将从原告资格和证明对象两个角度说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宜采取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则。
三、环境公益诉讼不适用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则
为保障诉讼的公平与正义,达到诉讼双方证明责任的合理平衡,如前文所述我国现行立法已经将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规则适用于环境侵权诉讼中。他作为为减轻受害人举证负担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也是在程序法中贯彻实体法上的立法者之价值判断,体现立法上的利益判断与权衡,在诉讼价值上体现导向性和社会性。 而环境公益诉讼不适用证明责任倒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特殊性
如前文所述,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与案件无利害关系,在立法上《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在《环境保护法》和《司法解释》中对有关组织的原告资格身份予以充分认可,并在“质”和“量”上做了明确的规范。要求社会组织具备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无违法记录等条件,确保享有诉权的是那些专业性强,社会公信力高的社会组织。 而对“法律规定的机关”没有做出进一步的细化规定,也没有对其中“法律”予以明确,结合目前的司法实践和各地试点环保法庭已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来看,检察机关和环保行政部门也具备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可能性。依据法律的规定,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与环境侵权诉讼有明显的差别,下文将分别讨论。
1.环保组织作为诉讼原告。首先,环保社团自身的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参与诉讼能力。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 NGO(非政府组织),环保组织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她们成立和存在的目的是致力于环境保护,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身体和生活创造和谐的环境。《司法解释》中作出对社团资质的专门性的要求,进一步对环保组织的起诉权予以开放,让更多的有诉讼能力的公益组织参与到环保公益诉讼中。据民政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介绍,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符合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中规定的社会组织达700多家。 环保组织其非营利性,专业性,合法性以及独立性的特征使其有能力承担原告资格,并与被告的污染者形成诉讼上的抗衡。第一,环保组织是一个大规模成员专家化的组织,其专业人士具备环境技术知识和法律相关规定,环保组织长期从事环境公益事业,对环境信息的监测,勘探,法律证据的采集以及司法鉴定程序都有着相对于侵权诉讼中的受害人而言更专业的技术知识能力。第二,环保组织较受害个人而言有更强的负担诉讼费用的能力,环保组织的资金筹集可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人民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社会公益捐款、申请基金等。目前,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组织多可得到政府财政拨款以维持资金来源,而草根民间组织也在积极的寻求与公益基金会的合作支持,在愈加可靠和稳定的资金保障下,环保组织的诉讼能力不断增强。其次,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在逐步增强环保组织的诉讼能力,为其提起诉讼,收集证据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帮助。在诉讼能力方面,《司法解释》中第11条做出了有关支持起诉人的规定,使得社会组织可以依法请求检察机关、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他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提交书面意见、协助调查取证等方式对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支持和帮助。《司法解释》第13条规定原告拒不提供污染信息的法律后果,一方面保障了原告有权请求被告提供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另一方面,规定了被告如果拒不提供其掌握的对自身不利的信息,人民法院可以做出原告主张成立的推定。可以看出司法解释中有关支持起诉人的规定和对被告拒不提供环境信息的推定等规则进一步保障了环保组织收集取证的力度和诉讼能力使其足以与被告相抗衡。在诉讼资金方面,《司法解释》第24条也对败诉原告所需承担的专家咨询、调查取证、鉴定、检验等必要费用做出了可以酌情从被告赔偿款项中支付。环保组织所主要解决的是立案前的费用。
2.公权力机关作为诉讼原告。公权力机关的诉讼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公权力机关有普通民事主体难以抗衡的诉讼地位,其次,公权力机关代表国家,其有调查取证,收集信息的权力和职责,具备较高的举证能力。另外,在理论上,检察机关和环保行政部门是否适合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尚有争议。就检查机关而言,其自身有着法律监督职责,应以独立中立的地位监督审判的公正,若监察机关同时掌握诉权,其在与对方当事人形成诉讼上对抗的同时无法中立的行使自己的主要职责,即检查监督职责。而环保局作为行政部门,其职责在于对环境资源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本身拥有环境执法权,也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不需要赋予起诉权取代其自身的行政权力。但仅从诉讼能力的角度上来说,公权力机关有足够的诉讼能力与被告抗衡,实践中已经审结的公益诉讼案件里,公权力机关较高的胜诉率也说明了这一点。
综上,无论是环保组织还是公权力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其诉讼能力,与举证能力远远强于在侵权诉讼中受害人个人。其有着自身的公益特性与专业性优势,可靠的资金来源,或者职责与权力。原先为防止当事人诉讼地位失衡和举证困难而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基础理论已被打破,证明责任倒置不已适用。
(二)环境公益诉讼证明对象的特殊性
证明对象,又称待证事实或要证事实,也有称为证明标的,或者证明客体,是指在诉讼中专门机关和当事人等(或称证明主体)必须用证据予以证明或者确认的案件事实及有关的事实。 证明对象主要分为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和证据事实。侵权民事责任的实体法事实包括:(1)违法行为的存在。(2)造成损失。(3)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间有因果关系(4)主观符合归责原则规定。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环境侵权为无过错责任,由加害人对不存在责任、减轻责任的情形以及行为和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即实行证明责任倒置,因果关系这一事实要件的证明责任由被告承担。而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是否应将因果关系这一事实要件倒置于被告举证?这里有必要阐明环境公益诉讼证明对象中实体法事实的特殊性。
首先,在损害行为上,环境公益诉讼的损害行为不仅包括污染环境行为,还包括破坏生态的行为,公益诉讼的救济范围具有全面性。除此之外,公益诉讼与私益侵权诉讼中的损害行为原理基本相同,对行为违法性的认定采取“结果不法说”即不要求行为本身违反排污许可标准等国家或行业规定标准,只要造成了环境公共利益相当程度的损害,发生了损害结果,就推定污染者的行为违法。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对损害行为的举证仍然沿袭这一规则,并由原告举证是合理的。
其次,在损害结果上,环境公益诉讼的损害结果表现为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及环境本身受到污染,或生态本身受到破坏,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以环境污染为媒介而导致的受害人人身财产的损害。近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审判工作的意见》,将影响公共环境美学等新类型案件纳入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对损害结果的界定正在逐步放宽,即损害结果上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破坏;以及其它损害,如美学损害等。而在公益诉讼中,由环保社团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中不应包括个人上的财产和人身损害,即便这中损害涉及到较多数目的或者不特定数目受害人。这是因为无论其受到损害人数是否确定,其最终都是为了维护私人利益而进行的诉讼,可以通过代表人诉讼或集团诉讼制度来解决,诉讼主体与案件仍有利害关系,其诉讼并不具有公益性。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损害结果的证明责任仍由原告承担。
最后,在因果关系上,由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损害结果具有特殊性,因而因果关系也与侵权诉讼大相径庭。环境侵权诉讼的因果关系需要证明由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而后又以环境本身为中介最终导致了私人人身财产等权益的损害。在这个因果关系链条中,存在环境这一中介因素,污染物排入环境后经过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伴随着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涉及到复杂的科学论证,而最终导致私人人身财产利益的损害又是否确定为环境污染所造成,则又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若不适用证明责任倒置,被告很容易将其证为一个真伪不明的状态。而环境公益诉讼的因果关系仅需证明环境本身的损害是由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所造成的即可,环境的破坏本身不是中介因素而是最终结果。若因果关系仍倒置,证明责任由被告来承担,不仅违背法理基础,更使得诉讼双方的举证承担有违公平原则。原告可以仅根据环境损害的事实以及可能的主体的存在损害行为即可完成举证,从而导致滥诉的风险。
综上,从证明对象的特殊性上也可以看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没有以往侵权诉讼中以环境为中介的因果关系那么复杂。应由原告来举证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由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特殊性和证明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不存在诉讼地位失衡,举证困难,以及公平原则等适用证明责任倒置的法理基础,因而环境公益诉讼中不适用证明责任倒置。
篇3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再是地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陪衬、附属,而是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我结合教学实践,作初步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地理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如下目标。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往往被理解为教学的手段和策略而已,而地理新课程标准却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升到一个较高层次。学生没有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地理学习活动就不可能有效开展,即使开展也不能长时间维持。同时还对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地理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与以往相比,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关心我国国情、热爱祖国和家乡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教育,在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和发展等方面形成正确的观念。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要在教学活动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必须明确每一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一般来说,课程标准行为目标陈述具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以“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为例,可以作以下的分解:
例如:在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教学目标设计,在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往往很多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可以了。但现在可以具体化为“看环保新闻”、“关注环保新闻”、“喜欢看环保新闻”、“能够判断什么是环保行为”、“具有正确的环境观和环境行为”,层层递进的目标水平层次。同时在对于“具有正确的环境观和环境行为”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能够领悟到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能够说出一些具体措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这样的设计,其评价的具体性增强了许多,更有利于实际操作。
三、在地理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要途径
1.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地理学科以其大量生动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例如“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教学时,可指出我国东海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人却在岛上插桩立碑,还准军事人员上岛,并派军舰控制钓鱼列岛海域,使用武力严禁中国大陆、港澳台的所有船只靠近,妄图抢占;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也被某些国家侵占,等等。列出这些事实,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认真负责、公平合理地解决这些争议问题,是保卫我国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迫切任务。
此外,还可通过展示《地球出汗了》、《雨中垂钓》等漫画,让学生讨论漫画的寓意,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2.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例如:在教完《大气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后,可让学生针对“大气保温气体是否使全球变暖?”这一论题进行辩论,使学生通过辩论意识到必须对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加以特别注意,以防患于未然,从而树立国际合作意识、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可通过举办“好好爱护地球,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演讲会,使学生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增强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还可以结合有关环境的节日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开展以环保内容为主的主题班会或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以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效果。
3.贴近生活,关注乡情。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有地理问题。
例如:在讲述不同土壤的区别时,我们可以采集学校周边的水稻土、草地土、森林土等,让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切身体会到这些土壤间的差别,养成关注到身边地理事物的习惯。再如,在探究交通站点分布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长途客运站与公交站车站的分布,来说明两者由于功能上、旅客需求及对城市影响的区别,在分布上也是不同的。
用这些身边的乡土地理素材,分析本地区的问题,从而增强关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环保设备;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04(2013)32-7371-02
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快速迈进,我国在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方面的矛盾。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所以,中小企业也更加注重加强环保意识,更为关注员工的健康,更加强调观景管理模式。中小企业的环保设备也在不断完善,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从简单的治理“废水、废渣、废气”拓展到更为广泛的区域,已经形成了多分枝的学科体系。再国家不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的同时,环保设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环保设备并不能只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这也就产生了环保设备的运行与经济效益的追求之间的矛盾。许多中小企业在兼顾产能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员用于环保设备的运行及保护,环保项目也紧跟形势不断上马,通过技术改造,使得原有的环保设备焕发了生机,但与理想的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排放仍然超标等等。这都说明在环保设备的运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 环保设备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环保设备门类复杂,维护状况千差万别。相对来说,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的环保设备,保护状况要优于独立用于环保的设备。现在,中小企业在保护环保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情况如下:
中小企业在环保设备的保护工作中,除了环保投入力量不足,还涉及到企业决策者的思想意识、整体形势以及传统机制等因素。所以,中小企业在环保设备的保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高度重视环保设备的保护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合法的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这个目标当然是正当的,尤其对于正 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小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庸员、增强效益,用最小的资金投入换取更大的利润,是每个企业都在为之奋斗的工作。不过,在重视产能设备的同时,也要兼顾保护环保设备,否则对环境利益的破坏将是长期的。
环保设备与生产设备有着明显的作用上的区别。生产设备是直接在企业中产生经济效益的,环保设备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创造社会价值。许多中小企业吧环保设备的保护放在次要位置。重视局部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影响社会角度的整体利益。因此,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共同依存,是有机整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有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这个基础,经济发展就会收到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起与生产设备同样重要的环保设备保护制度,就能较为彻底地改变环保设备保护的被动局面。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对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要同等重视
虽然就产生经济效益这方面来说,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的作用有所不同,但企业管理者对环保设备的保护要与生产设备同等重视。
2.2 建立健全环保设备的保护制度
完善环保设备的保护管理制度,制定保护工作规程,具体到班组、个人,落实工作职责。
2.3 配备充足的资金、备件或备品。
定期维护环保设备,保障环保设备的维护资金,配备好相应的维护备件。
2.4 配备好保护人员。
建设好环保设备后,要配备好相应的保护人员。环保设备保护费用高,人力资源要充分发挥作用,避免有环保部门来检查时运行设备,不检查时就不维护设备的怪现象。
2.5 夯实管理、保护思想基础
消极的保护思想会对环保设备的保护带来不良影响,摒弃那种一年全达标、两年没标准、三年变糟糕的误区。
3 环保设备保护的工作重点
对中小企业的环保设备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科学的环保设备保护机制。
3.1 从企业的管理角度去保护环保设备
企业要从管理的角度,促进环保设备的保护利用,要建立科学的保护机制,任务落脚点在以下方面:
3.2 建设统一的环保设备管理平台
构建信息化数字化的环保设备管理平台,以便于整体上调度、保护环保设备。借助数字化的环保设备管理平台,使环保设备的保护工作形成有机的工作流程,使得该项工作更具长效性。同时,结合维护工作流程的技术架构,有机地使保护工作计划表和工作表趋于合理化。
3.3 配备设备预警设施
环保设备预警设施对中小企业生产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化工类中小企业环保设备的预警设施有使用情况预警、运行情况预警和特殊状况预警等几类。配备了预警设施可以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生产安全。
3.4 构建环保设备保护标准体系
依托环保设备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借助信息化标准化认证标准,构建环保设备的保护标准体系,保证环保设备的保护和利益。对于现代化的中小企业来说,很有必要借助标准体系的构建去推动设备的保护工作。为打造科学的设备管理保护体系,要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通过量化保护工作情况,实现环保设备的标准化保护。推进环保设备的标准化保护及管理,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可以依托市场的繁荣,为企业创造环保效益。
3 结束语
对于现代化的化工企业来说,启用环保设备已成为必然趋势。化工企业要想持续高速发展下去,就要对环保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对环保设备的保护和利用,要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抓。要卓有成效地开展环保设备保护工作机制的构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企业的管理角度去保护环保设备,建设统一的环保设备管理平台,配备设备预警设施,并构建环保设备保护标准体系,以从根本上实现对环保设备的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马磊.环保设施投资与运营企业发展策略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2,28(3): 1-5.
[2] 常丽红.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浅谈[J].魅力中国,2013(4):26-26.
[3] 李明.刍议环保设施运营调整的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4] 张盘新.关于环保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篇5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在我们周围环绕,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美丽的环境,而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去保护这篇大自然,而在无畏地浪费。
人类的发展史越来越快,而我们提倡的“低碳生活”却几乎没有人理睬,而在一直破坏它的本质。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大自然的绿色又在哪儿呢?
我们应该知道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随着人类的破坏,再过几百年后我们应该去哪儿生存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应该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门不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洗米、洗菜之类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浇菜;不随意扔垃圾,要把来及进行分类。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家里尽量备用无磷产品……其实我们能为环保做的事情有许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让我们做好环保,为环保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环保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拥有这样的环境而自豪吧!让我们为这大自然共创美好的明天,一起来为大自然母亲贡献力量吧!
我们为这大自然也许字献出了单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明天将会跟美好!相信吧,美好的明天将会来到!让我们手拉着手一起迎接崭新的一天吧!加油!一起来吧!
例文2:生态文明主题征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
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篇6
一旦空气作为法定公物,就同样存在公物的管理、利用秩序、公物负担和公物警察权保护的问题。我国大气的公物警察权保护主要的由环境保护行政机关进行,但是公安部门和城管部门也具有一定的权限。公安部门主要是和人身强制和刑事司法意义上具有相关的公物警察权,城管部门的公物警察权则具有两个不同的来源:
一是传统的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即如道路清洁、垃圾清运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时所涉及的空气公物。因为城市垃圾的损害往往是多方位的,既有对城市设施的如道路本身的损害,同时存在对土地,水体,海洋、空气等其他公物的损害。其中也可以看出,实定法中有一些公物警察权条款很难简单化的指出所保护的公物——因为它实际上保护了多种公物。由于公物法的理论研究不足,失去理论指导的公物立法,往往笼统的称为“市容”或者“环境”。实际上,如果加以耐心区别,这些条款所保护的对象还是可以分解为具体种类的公物的。
二是环保部门通过“相对集中”转交给城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5号文件将下列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部分行政处罚集中给城管部门 :
(1)第四十六条第(四)项 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城市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行政处罚;
(2)第五十六条第(三)项 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储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行政处罚:
(3)第五十七条第一款 在城市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行政处罚。
(4)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在城市人口集中地区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行政处罚。
篇7
关键词: 社会企业;环保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22-021 社企环保组织模式概念
社会企业环保组织模式(以下简称“社企环保组织模式”)是在现今环保组织的运作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合、改进环保企业、环保NGO、基金等多种组织形式的功能而形成的一种更有效的环境保护模式和环保组织生存、发展模式。
社企环保组织模式的基本意义为:基于环境保护的基本使命,明确市场、社会、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全局观,以市场为导向,将环保企业、环保NGO、环保基金等组织功能根据其本质定位,并融于一身,在运作中突出体现社会企业思维的环保组织模式。
该模式将社会企业思想注入环保组织运作的核心,并在组织中保持基金、NGO等模式,使组织具备很强的独立性、有效性、持续性。以市场为主导,而政府则将真正的环保参与权交给社会和市场,成为环保组织的保障者和监督者,加大政府环保部门的执行力度,完善环保政策法规体系。
从组织架构的形式来看,可以简单的认为社企环保组织模式的环保组织拥有社会企业、环保NGO、环保基金和政府交流四个部门(当然并不是真正的简单由这四个部门组成)。
2 社企环保组织模式的含义分析
这一模式可以描述为,在社企环保组织模式的环保组织中,这种组织能够同环保企业一样进行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进行技术创新,或者面向市场提供服务,追求财富和价值,还能够像环保基金一样进行资本运作,保证资金在环保领域的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实现基金追求的价值,也能够和环保NGO一样开展众多公益环保项目,体现公众意愿,保障大众利益。这种组织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互动和良性沟通,彼此开诚布公,环保组织向政府反馈反映真实情况的相关信息,政府则通过环保部门、政策法规和资金款项等方法对相应的问题予以解决。这样就实现了“以市场参与为主导,以社会参与促服务,政府参与作保障”的市场自主型环保发展格局。
代表社会、市场、政府三种力量的环保组织形式首先形成统一的环保发展意识,思考在这样一种融合多种组织功能的组织中,他们需要怎样找到独特的位置,承担相应的任务。在这里,就体现为:政府作为环保参与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做到不直接参与,不主导,作保障;而市场则运用商业的手段,将环保问题尽可能的通过提供流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它是一种更加间接、稳定、长效的解决方式;而社会力量则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公众意愿,这些活动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行为之外的,包括各种宣传呼吁、讨论、社区活动等。
这样,在确立了政府、市场、社会的本质任务后,再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运作能够实现在同一组织中多种组织功能的体现。首先,如前面讲的,保持和政府的良性沟通,开诚布公,彼此促进,遵守规则是前提。而社企环保组织的最直接参与环保的手段一定是通过市场的商业手段,但这种参与中就要体现其他组织的功能了。比如环保基金通过资金的注入,这样,虽然参与的是市场行为,但资金是公益资金,保证了其市场行为与纯粹的市场行为是有区别的,其根本目的是环保;另外,这种市场行为中间会借鉴环保NGO的做法,比如在一款产品中融合NGO形式的宣传活动,或者通过NGO的思想来塑造产品和核心理念,甚至会运用NGO的理念来设计和开发环保产品和服务等。
虽说我们提出的是市场主导,但不是市场绝对,所以,这种组织的决策一定是多面兼顾平衡的,从活动开展到利益分配都要体现。
3 社企环保组织模式的实现保障
对于这种模式的描述是否可行,它具体是怎样实现“以市场参与为主导,以社会参与促服务,政府参与作保障”的市场自主型环保发展格局的,又是怎样体现组织的独立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呢?
首先,社会企业对于我国社会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不属于企业界,也不属于公益界。
所以,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而是透过商业手法运作,实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并能够通过商业手法在市场中的运用赚取一定利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途径是商业方法,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效益,这是社会企业的核心模式。
我国的社会企业发展才刚刚起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还屈指可数。社会企业的产生必先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社会问题越严重,现象越普遍就越容易产生社会企业。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将社会企业思想与环保发展相结合是一种合理的选择。社企环保组织模式要求在环保组织中全面运用社会企业模式,将社会企业思想注入到指导环保发展的核心思想,即是要以社会企业模式来运作环保组织,代替大部分传统环保企业,用市场的手法来解决环保问题,让组织体现出社会企业独有的特质。
社企环保组织一定是与其他传统企业一样,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它们通过市场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追求利润,它和我们所常见的企业进行公平竞争,开展相同性质的市场业务。区别在于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一定是基于环境保护这一前提的,而且社企环保组织并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通过提品和服务,要么是获取满足自身发展所需一定数额的利润,要么是为开展另外的环保项目提供资金而获取一定数额的利润。另外,社企环保组织和公益组织具有根本的相似性,即创造社会价值。开始同样是发现社会问题,结果同样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不同之处就在于处理这些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运用的解决方法。但它具有企业的市场特性,能够让组织在生存和发展上更加有利。
其次,我国企业对于环保的态度显得非常无奈。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出现众多逃避现象,破坏环境和与政府和社会在这一问题上的长期博弈等,环境保护要与企业和谐共生谈何容易。环境保护成为了企业一种被动的责任,一种发展的负累。社企环保组织模式则从这一现象出发,将环保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社会企业追求社会效益的特点决定了社企环保组织需要去主动的发现环境问题,以寻求合适的方案去解决。而同样带着企业特性的社企环保组织会遵循社会企业的思想,从市场出发,以商业手段来提出该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也需要经过艰难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服务的开发,才能向市场推出切实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产品和服务。但是这种针对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技术攻关,相比纯粹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要容易很多。而这样的产品和服务一旦面向市场,就会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种跳出传统商业模式的产品和服务是没有相似竞争者的,而且这符合了社会公众对于公共利益的要求。这样,社企环保组织这种发展模式就会让环保组织将环保变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由于社企环保组织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是基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是一种“按需供给”型的模式。因为环保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社会公众掌握着丰富的需求信息,而社企环保组织在发现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易于掌握这些信息,从而相应的来解决问题,创造社会价值,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基于这些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更加倾向于向市场提供消费资料的,不同的人群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需求。由此,环保企业的类别就能够逐渐变得丰富,环保产业的内容就能够逐渐变得多元,极大的有利于实现环保产业从提供生产资料为主向提供消费资料为主的局面转变。
4 总结
我们通常认为环境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所有群体各自承担应有的责任,市场力量、政府力量、社会力量要一起来共同承担。但是,环境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应该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所以当今环境问题的解决,就应该从市场主导的角度去思考,它就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领域,而运用社会企业模式来创新的发展环保组织,市场、政府、社会三种力量融合,在社企环保组织中体现多种组织形式的本质功能,从而有效地化解多种矛盾,解决环保产业中的多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凤.政府、企业与公众环保行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2008,03.
[2]方从远.站在企业的角度给政府环保工作提几点建议[J].环境保护,2009,429(19).
[3]李妙然,王晓民.中国自下而上型环保NGO发展的特点及瓶颈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12).
篇8
[关键词]环保审判组织 环境公益诉讼 发展困局
一、我国环保审判组织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在不断获得大量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随着环境问题在不断加剧,环境纠纷也与日俱增。为解决环境纠纷,自2007年以来,我国陆续在贵州、江苏和云南3省设立了4家环境保护审判庭和若干环境保护合议庭,建立环境保护审判组织已经慢慢成为一种趋势。但在现实中一些瓶颈问题却制约着环境司法保护的进程,环保审判庭和基层环保合议庭门庭冷落,面临着无人喝彩的境地。
二、我国环保审判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环保审判组织在实践中仍然面临无米下炊之境,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环保审判组织设立于法无据
目前,设立环保审判庭也非我国独创,新西兰、南非、美国和澳大利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审判庭,专司涉及环境污染和环境纠纷的案件。
依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中级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审判庭”,在中级人民法院内部专门设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并不是需要突破现行法律框架的创新;但依据该法第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对于在基层人民法院设立环境审判庭,法律尚没有明确授权。尽管第十九条规定了基层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但人民法庭只是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关,是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与按业务划分的环境法庭有着本质区别。因此,立法上对于环保审判组织设立依据的空白确实是环保审判组织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2.部分地区的各行其是对我国司法公正性的影响
自2007年以来,贵阳、清镇、无锡、昆明等地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审判庭和基层环保合议庭,应该说为破解环境法律、法规实施中面临的困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环境司法保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部门地区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对我国司法公正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不禁反思,这种各地方法院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经验”、形成“地方特色”的做法有利于我国司法统一的体制发展吗,现行司法体制能够允许各地方法院自己规定某类案件的管辖、规定某类案件的原告资格、决定案件适用的法律程序吗?种种疑问都指出了这种地方设立审判庭各其为政的现象与我国司法统一性相悖的问题。
在肯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发挥能动性在加强环境司法保护所做出的努力以外,我们也要看到,个别的地区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最多只有示范的作用,不能真正达到环境司法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运行的目的。因为任何一项诉讼制度,它都是一个完整的环节,而整体的制度设计不是一个地方法院可以做的事情。根本问题还在于我们的环保审判组织没有法律保障。从根本上讲,环保审判组织的具体制度必须专门立法,并且把它的整个运行机制、程度等都要考虑得非常周全。
3.原告诉讼资格受限
依据《民事诉讼法》对于资格的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是要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理论和司法实践均认为,这些有关“资格”的规定排除了公益诉讼存在的余地,而在环保审判组织与环境公益诉讼向捆绑设计的背景下,这个原因也间接导致了环保审判组织无米下锅的困局。很多环境污染与破坏资源的行为并不是直接针对受害人做出,而且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累积性、滞后性、潜伏性、受害对象的不特定性等方面的特点,环境侵害的受害人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成为适格的原告,或者不知或不能通过环境司法途径来救济环境权益。这种现实情况和法律规定的相矛盾直接成为了阻却环境侵权纠纷进入司法的一大障碍。
4.环保案件的审判适用法律难
环保审判组织在审判过程中使用法律难也是其存在的问题之一,首先,受我国传统的“厌诉”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的中国人在遭遇环境侵害之后往往会寻求行政途径解决,很少会提起环境诉讼,在环境污染事件面前,“法律”这种现代社会最文明的武器,却被视作最“下策”的选择,因此由于环境诉讼案件较少,直接导致了相关立法的空白和缺失。其次,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侧重于污染防治,很少涉及到自然资源保护,有关土壤污染、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问题还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2]马世俊著,《中国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载《教学与研究》1998年8期
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对策
一、 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危害
目前,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很大一部分是对后人财富的透支,是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能源资源消耗偏高。2006年我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5.5%,但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占世界比重却高得多,比如,能源消耗24.6亿t保准煤,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5%左右。
(二)执法监督力度偏软。“十五”期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项目与计划相比,仅仅54%的项目建成。而且,在修订这次水污染防治法前,造成水污染的企业,根据相关法律要求,最高的罚款也不会超过20万元,这对很多企业是九牛一毛,甚至低于污水处理的成本,不但很难对违法排污行为产生惩罚和震慑,甚至会适得其反起到鼓励和迁就的作用。
(三)环保投入比例偏低。按照《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应该是GDP的1.35%,但这个比例仍然是较低的,与我过实际环境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环境责任意识偏弱。为了减少治污成本,诸多工厂、企业都存在着“偷排”的行为,这样一来,水污染防治制度都成了一纸空文。
二、现阶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
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必须依靠经济发展。在如何有效地解决环境压力,破解环保难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应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一)法律层面应该有更高的设计。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要根据国情借鉴国外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二)公共政策需要进行综合创新。要使环保的倒逼机制能够顺利传导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结构中,就必须整体推进财税、金融、资源性行业的改革,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促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保护环境的政策充分融合,统筹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公共政策创新的条件下做到环保和经济的“双赢”。
(三)环境资源管理要探索新的改革思路。针对我国传统的环境保护体制及环保资源要素管理体制,我们需要转换观念,充分了解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和设计资源环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环境保护要规划好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发展规划上,要进一步优化重化工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同时,要区别和细化主体功能区下的环境保护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功能区,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
(五)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集保护环境的社会力量。
(六)树立绿色政绩观,重视绿色发展的政绩考核。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绩效管理体系,推动政府改革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七)形成科技创新机制,发展环保科技。根据目前的形势,应不断加大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前瞻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由技术创新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
(八)加大环保投资,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环保投资,促进产业环保化,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环保投资不仅能够通过普通投资的作用途径促进经济增长,还能促使生产技术环保化,提高环保技术水平,进而在既定环保规制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九)发挥治污减排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治污减排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推手,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向技术和效率导向的内生型增长(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增长模式)的重要推动力,是扭转经济增长依赖过去靠资金和资源高投入粗放型增长的主要约束条件。
(十)转变解决环境问题的末端治理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现实意义
了解、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寻求它们合理并存的解决方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
其次,在个人意识上,已经有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文明进步的同时不忘自然,而且这类人的数量正急剧增加。
第三,在总体人类意识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已代替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此外,环保这一角色已从过去减轻社会负债,转化为创造社会的资产。环保企业如雨后春笋,环保汽车、环保电池、环保灯泡等等,都是集环保和经济效益于一身的新兴产业。这就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共存并且达到双赢的。
事实告诉我们,唯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才是人类通向文明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璐.《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市场化渐进与环境资源法转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柯泽东.《环境行政管制原则之法律分析》,[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20卷第1期
[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给中国政府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建议[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5:279一281
[5]姚建著.环境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篇10
【论文关键词】绿色税收 税收制度 完善
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一些具有环保特点的经济概念,诸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绿色税收等相继出现。这些“绿色”概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纳入经济范畴,从而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其中绿色税收的概念最早主要是基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即对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特别税种,使外部成本内在化,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拓展和深化后,绿色税收概念被赋予更新、更广阔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绿色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从狭义上看它包括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排放税;对生产出来能危害环境的商品或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如xej-~油征收的消费税);在其他税收上提取与环境相关的备抵;对于能够节约能源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和生产方法给予可以采用加速折旧备抵法或降低税率的优惠。
我国是一个发展
渐进的办法,先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人手,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为促进经济主体珍惜和节约资源,宜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课征。在税基选择上,以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一方面刺激企业改进治污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妨碍企业自由选择防治污染方法。采用弹性税率,根据环境整治的边际成本变化,合理调整税率,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污染程度的企业实行差别税率,在征收管理方面宜作地方税,地方政府应将征收上来的税款进行专门保管,专门用于环保建设事业。
3.完善税收优惠措施。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减税免税和零税率等税收优惠形式外,还应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首先,制订环保技术标准,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鼓励。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技术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其次,制定环保产业政策,促进环保产业的优先发展。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的减免;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中,对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应允许进行进项抵扣,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环保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鼓励环保投资包括吸引外资,实行环保投资退税;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给予税收抵免;对于环保产品在出口政策上给予税收支持等等。这样,可以增强税收优惠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便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税收优惠形式激励企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提高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效果。
4.改革消费税制度。为了增强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应对课征制度进行改进。(1)适
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汽油的消费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的程。(2)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户“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5.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支出政策。减少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支出。严禁或严格限制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可能对我国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产品的进口,大幅提高上述有毒、有害产品的进口关税。鼓励企业开展环境领域里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税收支出,可借鉴国际经验,对合格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