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的构成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责任的构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业服务企业 归责原则 违约责任 过错推定原则 构成要件
在2003年的《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物业管理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未能履行物业管理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条款内容对物业管理企业承担责任的内容不具体,操作性较差。但多年来该条款一直是业主要求物业管理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的直接依据。 2007年8月新修订《物业服务条例》继续延用了上述条款,导致在实践中对于相同的案件,不同法院往往作出截然不同的判决,其原因在于对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认识不同,在民法体系中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同,因此在分析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赔偿责任归责原则之前,应先分析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的性质。
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的性质
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是指在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范围内发生的因第三人违法犯罪行为造成业主的财产或人身损害,业主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目前的法学界对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性质的分析存在三种学说。
侵权说。该学说认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虽然是一种合同关系,但是在住宅小区内由于违法犯罪的违法行为给业主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益造成直接损害,与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安全服务存在瑕疵有因果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业主有权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根据过错大小要求其赔偿相应损失。
违约说。该学说认为物业服务合同是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就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护、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小区秩序的维护和保安等活动形成合同,其性质一般认定为委托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07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业主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说。该学说认为物业服务企业违约行为直接导致了业主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业主有权根据其损失的大小,选择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笔者认为违约说比较合理和可取。首先,全体业主以合同的形式将住宅小区的管理权委托于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根据合同完成管理事务并取得报酬,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是合同关系,在小区内由于第三人的违法行为给业主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直接损害,与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安全服务有直接关系,业主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其赔偿相应的损失依据也应该是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来索赔。同时按照《合同法》第10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约定解决。”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其次,在住宅小区内发生的违法行为造成业主损失的案件中,作为物业服务企业违约应仅是就物业服务企业怠于履行职责、管理设施出现问题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不能将第三人造成业主的全部损失转嫁给物业服务企业,这样可能使得物业服务企业不堪重负,甚至会导致该产业的衰亡。
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指当事人应凭何种依据来使其负责。这种依据实际上反映了法律的评价标准,是责任的核心问题,一定的归责原则决定着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损害赔偿的范围。同时归责原则也直接决定着损害后果在当事人之间的合理分配,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甚远。在民法体系中民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与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截然不同的。民事侵权责任是以过错原则为主,无过错为辅的归责原则。而合同违约责任是以无过错原则为普遍原则,以过错原则为特别原则。
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是反映在《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中,其中《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依据上述规定表明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是违约行为;二是无免责事由。该构成要件不以过错为条件,这一规定在理论界被概括为严格责任原则,因此目前《合同法》以严格原则又称为无过错原则为普遍,以过错原则为特别。过错原则主要是在分散于《合同法》分则中对一些合同作特殊的规定。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合同应当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与此同时,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36条第2款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该条规定确定其归责原则要求两个方面,一是有违约行为;二是有损害事实发生,这项规定与上述《合同法》规定无过错原则是一致的,其共同之处都是不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存在过错,只要有违约行为和损害事实发生即可,就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显然缺乏公正,因此在实践中很多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都按照过错原则来审理,而从现有的法律、法规看,又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该过错原则没有详细的论述,因此导致了在实践中同样的案例有不同的判决结果,当事人也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这与我国当前构建的法治国家是极其不符的。
篇2
一、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
1.法律责任范围不明晰
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因不动产登记机关造成的登记错误给权利人造成损害的,不动产登记机关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不动产登记相对人在申请行政登记时,如果提交虚假材料骗取行政登记或者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行政登记,从而损害权利人权益的,相对人要对权利人承担法律赔偿责任。那么,在以上两种责任主体承担法律赔偿责任时,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赔偿范围并未明确。
2.法律责任性质不明确
关于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中,相关法律只规定了行为主体在不同情形下承担不同类型的法律责任,如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却没有一部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来确定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责任。
3.法律责任审查模式不明晰
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相对人申请不动产登记时,不动产登记机关要对申请的材料和其他事项进行审查核实,那么,登记机关采用形式审查模式还是实质审查模式,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而采用不同的审查模式,登记机构的职责不相同,登记机关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也有所区别。
4.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不明确
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登记机关或相对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条件。一般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结果、主观过错和因果关系四个构成要件,但是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中却没有明确规定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5.法律责任的风控机制不明晰
为了解决赔偿责任的财政负担问题,国际上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保险赔偿机制,有的国家选择建立专项赔偿基金,有的选择建立保险赔偿机制,在实践中两种机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国家各方面的财政压力都非常之大,确实很难负担高额的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但是我国尚未建立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风险分担机制,也没有其他的有效措施解决不动产行政登记的赔偿责任问题。
6.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不明确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由于登记错误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进行登记所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主体(不动产登记机构、虚假材料提供者等)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对于具体的归责原则相关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我国不动产法律责任登记制度的完善策略
1.明确法律责任的赔偿范围
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中的民事赔偿责任范围,就是指不动产登记的当事人就其所受的损害进行请求赔偿界限。不动产登记当事人的损失可以分为两种,即人身权损害和财产权损害。人身权损害包括财产损失费、护理费、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餐费、必要的营养费等;侵害财产权的赔偿范围一般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前者指现有财产的减少,后者指受害人主人权利所支付的费用。
对于不动产登记中的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有“限制赔偿范围”和“设定最高额赔偿限额”两种。“限制赔偿额”可以减轻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在赔偿范围内无论当事人的损失有多少,不动产登记机关都予以赔偿;“最高额赔偿额”则不同,只要在最高赔偿额范围之内,无论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不动产登记机关都要予以赔偿。
2.明确登记机关的法律责任
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承担的前提是不当的登记导致损害的发生,损害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相对人或者其他第三人所致,因此登记机关工作人员或第三人是直接的行为人,那么相应的这些行为人也应该直接或间接承担法律责任,他们承担法律责任的模式大致有两种:第一,依据未实行国家赔偿的托伦斯法,因登记错误、登记遗漏或虚假登记而利益受损的权利人,应当先向有过失或过错的不动产登记机关工作人或者登记承办人请求赔偿。第二,在其他实施国家赔偿制度国家,不动产登记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进行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因为其登记行为不当而利益受损者,可以直接向不动产登记机关请求赔偿。在我国,由于不动产登记机构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当错误登记发生时,受损的当事人应通过诉讼来得到赔偿,这就要求登记机关的法律责任必须要进行明确。
3.明确法律责任的审查模式
我国采取的实际上是形式主义审查标准为主,实质主义审查标准为辅的审查模式。在交易安全方面实质性审查优于形式性审查,而在工作效率方面、可操作性、法律责任方面形式性审查标准却优于实质性审查标准。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对不动产进行首次登记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地查看,即进行实质性审查。目前,有的学者主张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在公证制度基础之上的形式主义审查登记”,该主张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机制的不足,但是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的道路上依然要坚持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的标准。
4.明确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行为主体的行为侵害权利人的利益时,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需要做出赔偿,这就是所谓的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我国行政法律规范并没有对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明确规定,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不动产登记法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条:其一,行为主体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其二,登记过程中,给权利人造成了损害;其三,违法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四,行为主体存在主观过错。
5.建立法律责任的风控机制
在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的资金来源上,我国应当成立专项登记赔偿基金来弥补可能造成真正权利人利益的损害,不动产登记的储备基金最初是来源于登记申请人缴纳的费用,但是建立基金储备金之前可以请求政府提供部分贷款,从而解决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前期的赔偿请求。为了分散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赔偿风险、保障赔偿基金数额的充足和减轻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的负担,我国不动产登记机关可以向有关保险机关投保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的责任险。
6.明确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不动产登记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承担因登记错误而给当事人造成损失,为了使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行为与权力得到监督和制约,就要对不动产登记机关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并及限制国家机关的权利,必须要明确对责任主体的归责原则。
三、结束语
不动产法律责任登记制度的确立能够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不动产交易、确定不动产归属,对于不动产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颁布,完善了我国不动产法律责任登记的立法,然而其对于不动产法律责任各方面的规定并不是十分明确,使得我国不动产法律责任登记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其施行并不意味着相关研究的终止,而恰恰只是开始。要建立完善的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制度首先要对不动产责任登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归责原则、审查模式等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制度的权责统一以及法律主体的公平正义。虽然我国当前的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相关立法及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相信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法律责任制度一定会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齐眉.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缺陷和完善.现代经济信息.2014.8
篇3
摘要: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新型法律责任,给传统的法律责任理论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必然形成自己完善的理论框架,更为完善的、适应现实需要的责任理论才能够建立起来,才能更好的推进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发展。关键词: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具体形式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262021 经济法责任概念界定如何界定经济法责任概念?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者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有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义务”,或认为“经济法责任,是指人们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有的学者认为,根据一般的法理,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者说,是因实施了违法行为,侵害了经济法所保护的法益,而应受到的经济法上的制裁。综合理论界对经济法责任下的定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通过经济违法行为来界定经济法责任,经济法责任是因经济违法行为而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2)以经济法这一部门法来厘定经济法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是违反了经济法律规范的明确规定应该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3)通过经济法规的违反与特定事实的出现来界定经济法责任,经济法责任是因违反一般经济法规或特定的法律事实出现而承担的法律后果;(4)通过经济法权利义务来界定经济法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经济法权利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综上,经济法责任就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范的明确规定,包括经济权利的滥用和不履行经济法义务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根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为维护公共利益而依法承受的某种不利后果。2 经济法责任的分类经济法责任的分类根据标准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依据违反经济法的具体部门法的不同分为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和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上述法律责任可经进一步划分,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可以分为财政法律责任、税收法律责任、金融法律责任、计划法律责任等。每一类法律责任又可细分,财政法律责任可以再分为预算法律责任、国债法律责任等;金融法律责任可再分为银行法律责任、证券法律责任、保险法律责任等;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进一步可分为垄断法律责任、反不当竞争法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依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调制主体的经济法责任、调制受体的经济法责任;根据经济法责任承担的方式可以分为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方面的责任、经济行为方面的责任、经济信誉方面的责任和经济管理行为方面的责任。3 归责原则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归责原则是归责的基本规律,它是确定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归责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责任依据问题。对此,在法律中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等。由于经济法在立法宗旨、经济法所保护的法益、调整手段、调整领域、主体特征及主体权利结构等方面与民法、行政法不同,因此经济法的归责原则也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适用的归责原则也不同。对被管理主体,应当采用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追究其相应的责任;而对国家管理主体,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原则与违法原则归责。市场规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法最主要的部分。在市场规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中,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应受到法律规定的限制,即主要适用于政府机关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且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无过错责任条件。管理主体的责任借鉴了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以行为违法为归责标准,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的,国家就应承担责任。违法归责原则是一种客观归责原则,有利于克服主观过错与客观过错分别在主观和客观方面认定的困难。4 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一般地,法律责任的构成包括责任主体、违法行为与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等五个方面。在不同的归责原则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也不同。经济法主体可以分为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追究被管理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追究管理主体的经济法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违法原则。(1)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时,责任主体与法律责任的有无、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法责任构成要件有经济法责任主体即被管理主体与管理主体。(2)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时,不以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但应当强调法律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的限制。(3)在适用违法原则归责时,许多情况下不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为必要。而突出强调管理主体行为的违法。行为人即使暂时还没有给特定人造成损害,但基于其行为的违法性也要承担法律责任。5 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5.1 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是经济违法主体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经济法责任之所以具有社会惩罚性,完全是惩戒经济违法行为的需要,为了有效地遏制经济违法行为,保护其他法律主体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惩罚性的经济法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以使违法者感到违法代价沉重,风险极大,从而不敢以身试法。5.2 资质减免资质减免是指国家通过对经济法主体(特别是市场活动主体)的资格减损或免除来对其做出惩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资格是非常重要的,它与主体的产生、存续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取消各种资格使其失去某种活动能力,特别是市场准入资格,就是对经济主体的一种重要的惩罚。我国在金融方面的经济法律都有相关的规定,并对一些直接责任人员也有相关的资质减免规定。如《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二十六条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纠正,并没收其非法所得,情节严重,拒不纠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直接责任人员违反克尽职守或竞业禁止的义务的,其从事相关经济活动的资格也应当被限制和取消。5.3 信用减等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信用经济。因此,如果对某类主体进行信用减等的话就是一种惩罚。在罗马法中就有名誉减损的制度,在我国现阶段象信誉评估制度、纳税信息公告制度、上市公司的制度、黑名单制度等等,都涉及到了信用减等问题并使信用减等成为相关主体需要承担的一种广义的责任形式。这种责任方式实质上是国家或者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市场主体资格的取消和限制。5.4 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经济法上的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主要是超额赔偿,包括市场规制法中的双倍赔偿、三倍赔偿制度等,国家决策失误赔偿不同与狭义上的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而可能更主要是立法赔偿,主要是基于国家机关因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不当而产生。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是经济法责任制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诸多学者指责经济法责任不具有可诉性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对于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应该更科学的界定,如怎样科学的认定“失误”,如何进行“赔偿”等等。
5.5 实际履行这里的实际履行不同于民法上的实际履行,这里的实际履行的结果不只对特定人有利,而且主要是国家政府履行,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公共物品,而对于公共物品的需要一般是私人物品所不能替代的,一般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如果政府不作为,可能会对调制受体产生不良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损害,如外部竞争环境的营造,市场秩序的维护,必要的宏观调控等等,都是应当实际履行的,在这里,不能或者不可能完全用承担国家赔偿的责任的方式来代替,也不能都用纳税人的钱(前面的赔偿)来为自己开脱。只能由国家和政府以实际履行的方式来完成。5.6 停止、纠正或撤消不恰当的调控或规制的行为国家及政府机关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判断失误而做出内容不恰当的调控或规制的行为应及时停止、纠正或撤消。在2001年5月1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后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第十七条中就有规定:“实行本《规定》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七项所列的行为以外的其他地区封锁行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分别对限定措施、关卡、歧视性收费项目、价格、或者收费标准、歧视性技术措施、歧视性待遇予以撤消或消除障碍”。其中,“予以撤消”就属于国家及政府机关应当承担的经济法责任。另外,像颁布禁止令、引咎辞职等等,作为经济法特有的一种具体责任形态,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5.7 反向制裁措施对于市场主体不当实施的某些意欲提高自己市场竞争力的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地采用与其竞争手段相一致或相对应的方法对其进行制裁,旨在造成与责任主体最初意图相反的结果此称“反向制裁措施”。反向制裁措施建立在充分发挥主审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之上,是经济法独有责任的灵活性最突出的表现,它不拘泥于任何传统或既存的责任形式,而是充分依赖法官的法律思维和智慧,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最终采用一种对本案而言最有效的制裁措施来惩治不法行为。参考文献[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3]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戴敏.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初探[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641.
篇4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实施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其本质,对于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和实施机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拟就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及实施机制相关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一)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责任”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双重含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因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责任的过失。由此可见,在责任的双重含义中,前一种含义表示责任的积极方面,具有肯定性,后一种含义表示责任的消极方面,具有否定性,但它们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法律责任虽然是责任中的一种,但其本身不具有责任中的积极含义,它属于消极责任。它是指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笔者认为,经济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过程中因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强制承担的否定性、单向性、因果性经济义务。经济法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法律义务,具有否定性。法律责任是一种法律义务,但并非所有的法律义务都是法律责任,因为法律义务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既有肯定的,又有否定的。法律责任只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法律义务,而不能同时包含积极的、肯定的法律义务。经济法律责任也同样具有这种消极性和否定性。
2.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单向的、非对等的法律义务,具有单向性。从法律上讲,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义务和义务也是对等的,但经济法律责任只是违法主体的单向义务,不存在对等性。
3.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纯粹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认为:“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在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如果作相反行为,他应受到制裁。”从现代汉语上看,义务一词主要表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讲,责任和义务是相通的。因此,经济法律责任同其他法律责任一样,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它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具有法定性;同时,它是由国家强制行为人接受的,又具有强制性、不可替代性。此外,行为人也是不能放弃履行这种强制性义务的。
4.经济法律责任是因经济法主体的违法行为所引起的因果性、后续性义务,具有因果性。经济法律责任不是凭空产生的消极义务,而是与经济法主体的先前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它既是后续义务,又是因果义务,没有经济法主体的违法行为,就不可能产生经济法律责任。因此经济法律责任的消极性和否定性是因其经济违法行为的消极性和否定性所决定的。同时,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义务产生经济法律责任,而经济法律责任又必然使违法者产生了法定的第二义务或后续性义务。
5.经济法律责任是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义务,具有经济性。经济法律责任同其他法律责任的主要区别或者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在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责任。这决定了经济法律责任的内容具有经济性。
(二)经济法律责任与其它法律责任的区别
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经济法律责任、民商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等。经济法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产生的依据不同。经济法律责任产生的直接依据是行为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的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经济法律、法规,并依法应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行为。民商法律责任产生的直接依据是平等的民商事主体的民商事违法行为。民商事违法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商事主体在民事、商事活动中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民商事法律、法规,并依法应承担民商法律责任的行为。行政法律责任产生于行政法主体的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为主体违反了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刑事法律责任产生于刑事违法行为。虽然有些经济违法行为具有经济违法和刑事违法双重属性,但一般经济违法行为和严重经济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界限应当是明确的。只有刑事违法行为才会产生刑事责任,同时,刑事违法行为也并非只能产生于经济领域。
2.产生的过程不同。经济法律责任产生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过程中。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由于市场调节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能归结为经济法律责任。民商法律责任则是产生于民商事主体在进行平等的民商事活动过程中。两种活动过程的区别主要在于需不需要国家直接或间接进行干预和调控。刑事法律责任除了可以在此领域和过程产生之外,还可以在其他非国家干预经济的过程和领域内产生。只要发生严重侵犯国家、社会、个人权益,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就可以产生刑事法律责任。
3.内容不尽相同。虽然经济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具有多样性和非财产性,虽然经济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也并非都具有经济性,但经济法律责任应主要是一种经济责任,这是因为其产生的依据具有经济性。民商法律责任虽然也具有经济性,但因民商事违法行为的多重性,也就决定了其法律责任的内容必然具有多样性,其中,非经济性的人身责任就是重要的民事责任形式。虽然经济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都是在国家机关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过程中产生的,但其活动的内容存在较大区别,因而由此活动所产生的法律责任也必然存在很大差异。经济法律责任主要是一种经济责任,而行政法律责任则是非经济性或者说主要是非经济性的。
4.实现的方式不同。经济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是经济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但以经济制裁和行政制裁为主。民商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是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但以民事制裁为主。行政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但以行政制裁为主。其中行政制裁又可以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刑事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刑罚处罚和非刑罚处罚,但以刑罚处罚为主。
5.追究责任的程序不同。经济法律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行政诉讼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此外还包括行政复议、国家赔偿等程序。民商法律责任的追究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和仲裁程序等。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刑事诉讼。
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
(一)我国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
法律实施机制是指法律实施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法律实施系统所起作用,尤其指法律实施系统各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法律实施机制构成有四个要素,即守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
我国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是沿用民商法、行政法的实施机制。对于违反经济法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受损害的个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但对于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却没有办法提讼,即只有对特定主体造成损害的才能提讼,如对处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于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对于违反经济法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追究民事责任适用民法的法律实施机制,追究行政责任适用行政法的法律实施机制,追究刑事责任适用刑法的法律实施机制,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也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实施机制。
我国现行经济法没有独立的法律实施机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忽视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法之本位,即蕴含于法的基本出发点、基本目的和基本功能之中的精神或理念。私法奉行个人本位,公法奉行国家本位,社会法所奉行的则是个人社会化、行政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由个人本位和国家本位演化而来的社会本位。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观集中体现在:1.崇尚社会公共利益。一个国家内的利益体系由既彼此冲突又相互依存的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所构成,其中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寓于社会公共利益之中,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应是大多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和不同集团利益的协调化。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则既可能吻合也可能不一致。经济法把社会公共利益(该利益体系中的各种利益形式)都纳入经济法的利益结构,而社会公共利益则被置于其中的最高地位。例如,反垄断法就是通过限制占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的利益来实现以公平竞争秩序为内容的社会公共利益;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就是要实现以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为内容的社会公共利益。2.追求社会公平。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平,既包括基本利益层次上无差别意义的公平,又包括非基本利益层次上有判别意义的公平。这两个层次的公平都受到经济法的重视。例如,竞争法通过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保障实力不同的竞争都有公平的竞争权;产业政策法通过有选择性的限制、扶持、鼓励等措施,来保障强质产业和弱质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消费者权益保障法通过偏重保护消费者,来保障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公平交易。由于现行经济法的实施机制没有重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所以也就与民法、行政法产生了混同,致使其没有独立的实施机制。其二,忽视了经济法保护的权利与民法、行政法保护的权利的区别。由于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所以经济法主要保护社会权利,而民法主要保护个体的权利,行政法则主要保护国家的权力。
(二)我国现行经济法法律实施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1.实行独立的经济诉讼的必要性。经济法作为实体法多年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对作为其实施支撑的程序法则重视不够,所以本人认为作为经济法实施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它的救济机制———实现经济诉讼。“有权利必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经济法律、法规有权利义务而无诉权,判断倾向于行政而不是司法,导致了行政与司法的混同现象,使法律判断偏离了司法轨道。尽管经济生活中离不开行政管理,并可能引发行政纠纷,最后导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但行政诉讼争执的焦点不是经济利益关系,而是行政管理关系;同时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极受限制的,无法涵盖经济纠纷的全部内容;另外,由于经济纠纷案件的被告人多非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显然处理经济纠纷案件是不能完全适用行政诉讼程序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也极少有反映经济法特殊性的程序法规范,造成一直以来经济纠纷案件在本质上是民事纠纷案件的错觉。另外,经济审判庭的职能事实上与民事审判庭的职能也别无二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诉权理论的不发达或者根本就没有被重视。经济诉讼,是一种复合型诉讼,独具特色。由于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经济冲突越来越趋于综合性,同一经济冲突往往兼具民事、行政及刑事诸方面的不同性质。要对这种冲突按照人们主观划定的框框逐一分解,然后依不同程序加以解决,不仅成本甚高,而且几乎没有可能和必要。如果在单一的经济诉讼程序中,同时从民事、刑事和行政三方面解决经济冲突中的有关问题,作出三种不同制裁和处理,可以保证纠纷解决的彻底性和有效性。
2.实行经济诉讼应注意的问题。在经济诉讼中,一要扩大原告的范围,不仅受害人有权,而且其他一切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组织和个人也享有权,经济诉讼带有公众之讼的特性。二是要把被告的范围也扩大,包括一切对社会经济整体、全面及长远利益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害的组织和个人。它不同于行政诉讼只将被告严格限定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三是案件性质多样化。既有自诉案件,即受害人向法院提起的经济案件,也有公诉案件,即监督检查部门依职权向法院提起的经济案件,还有共同诉讼案件,即公诉人和自诉人共同参加的诉讼,多个自诉人或多个公诉人共同提起的诉讼。四是调解原则的适度适用。这一原则一般仅适用于请求损害赔偿的自诉案件。由于公诉案件直接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不能适用调解原则。五是举证责任应主要由被告承担。原告只需列举发生经济冲突的现象,法院即可立案并责成被告举证。若被告举不出反证,则可判定被告行为违法,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因为作为一般公民个人自身能力有限,要求其举出被告违法的充分证据显然不切实际,否则就会使许多案件因缺乏证据不能成诉,从而导致经济基诉权的落空。六是对胜诉原告实行奖励,尤其是对其中胜诉的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原告给予重奖,以资鼓励其检举揭发控告经济违法行为,从而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原则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0。
[2]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1。
[3]颜运秋。论经济法的可诉性缺陷及弥补。经济法网,2003.5。
篇5
关键词:法律责任;困境;经济法;超越
当前,人们在法律责任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是尤为显著的,且也在不断完善当中,但在进行经济法责任的解释过程中,却产生了诸多困境,导致其地位出现了一定的偏狭、缺失,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日益突出的局限性。经济责任,不仅要注重对传统法律责任的有效继承,还要将自身独立性、异质性充分体现出来,从而真正将经济法责任的超越呈现出来,为此,相关人员应给予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完善。
一、法律责任的困境
从本质、目的层面来讲,法律责任是一种通过补救、惩罚来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保护法所确认的利益,及时有效恢复法律被破坏的法律关系、秩序的纠错机制,在设置方面,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对违法行为的影响、动机,以及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做出综合考虑,但这些不仅会随着行为者所处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会因为行为者所处社会关系的不断优化、改变,以及领域的不同而出现变化。此外,作为法律责任,面对不同的历史阶段、法律部门,以及不同国家和语境,呈现的含义都会发生不同变化,若脱离具体的法律制度、语境再来讲法律责任是没有现实法律意义的。所以,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及其领域内一切违法行为的遏制、矫正,以及各个部门法调整目的的完成,都无法通过其中某项具体责任形式来实现,而是需要各种不同责任形式来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来实现的。但在制度、时代的种种制约下,传统责任理论在具体实施中,难免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偏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责任制度提出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部门法在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区别来讲,其关键并非是责任形式上存在的差异,而是因为不同目的的产生而对逐渐形成的不同责任形式组合,所以说,对于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来讲,其应与传统法律责任形式存在一定差异,要将自身的独特性体现出来。
二、经济法责任的涵义
一直以来,针对经济法责任涵义做出的表述都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经济法责任是由一系列经济违法行为来明确的,认为由于产生经济违法行为而承担的责任就是经济法律责任;二是各种经济法责任的界定是由经济法这一部门法来完成的,认为经济法责任是对一切违法经济法律法规做出的相关规定,必须要对受害方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三是针对已经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特定事实来完成对经济法责任的界定;四是通过对违法主体做出一系列强调来对经济法责任做出相应界定,认为经济法责任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实施状态与经济法的相关特别规定相符合,或者是经济法主体违反了经济法做出的某项规定而需承担的相应后果。上述针对法律责任做出的阐述分别是从部门法性、一般违法性、主体性等角度来做出明确界定的,虽然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偏颇。所以说,经济法责任虽然要注重对传统法学原理的继承,但同时也要呈现出自身特性。因此,结合一般法律理论来讲,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由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相关规定而产生的,由国家、组织或者是个体承担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义务而需承担的后果。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经济权利过程中,应对相应限度做出严格考虑,一旦超出界限,便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经济法责任的超越
(一)独立性
首先,针对经济法责任自身是否具备特有的独立性,一直以来都是法理学界探究的焦点课题。法理学界、非经济法的部门法研究人员大多都认为是不具备的,觉得所有的责任形式都可以囊括于传统“三大责任”中,没有必要针对经济法再去创设一种全新的责任形式。但经济法学界的学生基本上都觉得,经济法需要拥有可以体现自身独立性的责任形式,且从各个角度做出了相应论证,比如,责任存在的客观性;经济法责任与其他责任存在的区别、经济法主体的独特性等层面来论述。其次,在经济法学界,在论述经济法责任独立性过程中,提出的观点也存在某些差异。有的学者认为,经济责任其实是民事、行政与刑事三种责任的一种系统化、综合化的体现与完善,而并非是单纯的整合;也有些学者认为,经济责任未涉及到民事、行政与刑事方面,而是与其并列存在的一种全新的责任形式,与经济法规定的各项责任存在一定差异。前者主要将责任局限在了三种责任的优化结合上,而未对其可能会导致经济法出现局限性、滞后性这一情况做出充分考虑,也未及时认识到,随着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法责任要做到充分适用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创新、拓展。而后者则是过于彻底的将经济法责任视为了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忽视了开放性、兼容性特点的呈现,为重视起对优秀传统法律责任的提炼与继承。最后,对于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来讲,主要强调的是经济法是否拥有一个独立,以及在法律责任上的划分是否是基于部门法来完成的。认可与否定者针对是否具有独立性的表达只是区别于形式上,且对于法律责任的划分,其主要标准并非是部门法,而是只要存在部门法就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其中针对法律责任的部门法性质在划分法律责任过程中,关注重点是法律责任本身所属于那个部门法,具体来讲就是法律责任的主体、构成要件等方面。若某项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主体等都方面的相关规定都是基于经济法实现的,那么不论采取的形式是什么,其法律责任都属于经济法责任,绝对不能从属于其他部门法的相关责任。此外,从经济法责任内容层面来讲,可以继承一些优秀的传统责任内容,但绝非是完全的割裂,既要体现出相同性,又要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二)异质性
一是从社会公共利益性层面来讲。经济法主要维护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并非是以国家或是某一个体为中心,而是始终坚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主体。民法着重考虑的是个体与其他个体需要承担的责任;行政法强调的是某一个体需要对国家承担的相应责任,且还要以违反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来承担。而经济法责任在具体承担时主要考虑的是市场交易关系、主体竞争中,某主体做出的一系列行为给市场交易过程、秩序与结果等方面带来的动荡,但涉及主体之间并未产生触犯行政法规、刑法的行为时,处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而对相应主体应担责任的追究。二是从非均衡性角度来看。一直以来,针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层面都存在诸多分歧,但针对社会是经济法的本位,以及社会关系完善中涉及到的作为社会利益的总代表,国家具有一定的干预特性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而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及其在可持续发展、整体公平方面的价值追求也决定了其对社会关系、人类行为影响的审视主要是从整体主义层面出发的,强调要突破传统责任理论局限,对经济法的责任形态做出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还要探究出一套较为完善、合理的方法,对法的宗旨、对象等方面做出深入探究,充分了解、把握这些因素可能给责任形式及其构成带来的影响。比如,相比于传统刑法、民法来讲,基于经济法领域呈现出的“对立且互动”的调制主体、受体,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主体体系也就由此构成,再加上从法律地位层面来看,两类主体存在显著的不平等关系,在权力、义务方面的规定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进而使得其责任制度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非对称性特点。
尤其是在经济法律具体制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讲,其只是针对消费者权力、经营者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呈现出的疏漏是极为显著的。但若从立法宗旨角度来讲,这种疏漏其实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意为之,可以实现经营者的强势、消费者弱势方面“均衡”的实现。此外,在实施宏观调查时,通常在职权的规定上针对的都是调控主体,却经常会忽视对调控受体相关权利的科学规定,也正是因为在权利、义务方面呈现出的不对等,使其在责任层面呈现出了“非均衡性”的特征,而也是这种特征的存在充分体现了传统民事、行政等责任的追究要着重考虑自身特色,以及不同的基础。三是从复合性特征讨论。经济法经常会以多个、多种义务来对应某个、某项权利,所以说,当行为人对权利人相关权益做出侵犯时,经常会出现违反多种法定义务的情况,承担的责任形式也非一种,单一的责任模式难以将其责任性质涵盖。例如:针对不同的责任承担主体,经济法责任可以合理划分为调制主体、调制受体责任,或者是分为国家、公司与社会责任等。针对不同的责任追究目的,可以对其责任做出惩罚性、赔偿性责任的划分;而由于其责任具有的性质不同,还可以做出经济性、非经济性,以及社会性责任的划分,能够充分反映出经济法责任的复合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责任主体做出二元性、多元性的划分。很多人认为针对不同的追究目的,将其责任划分为赔偿性与惩罚性,其实与民法中提出的赔偿性责任是相同的,但其实不是,惩罚性责任主要强调的是基于赔偿财产责任的基础上对财产性惩罚的一种追加,而并非是以资格罚等方式来实施惩罚,在其他法律中这种财产责任的提出是极少的。此外,各类纷争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讲都与利益有着密切联系,所以,要想采用法律武器来维护经济法益,就必须要重视、完善经济性责任追究,进而在突破法律责任困境的同时,实现责任超越。
四、结语
篇6
一、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内涵
公司清算的主要内涵为:第一,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主要有解散和破产两种,解散又分为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清算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两种。第二,负有清算义务的主体是指基于自己对公司的资产享有权益或者基于对公司的重大管理权限而被法律确定为公司在终止事由出现时组织公司清算的义务主体,它区别于清算组,后者是清算主体在组织清算时,任命或者选定具体操作公司清算事宜的临时性组织,此为清算的实施主体。第三,公司清算的内容为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公司的状况作全面的清理、处分和分配。主要查清公司的债权、债务,并分析债权债务的性质及收回和清偿的合理性依据,以回收债权,清偿债务,安置公司的职工,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第四,公司清算的目的在于使得公司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从而消灭公司的法人资格。
二、公司清算的意义
公司股东责任和公司责任的有限性使得公司法人制度成为了人类社会自步入商品经济以来最伟大的创举。但同时,这一法人制度的优越性也为恶意投资者利用,造成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损害相对方的利益。公司清算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最后一环,是终结公司法律关系、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唯一途径,不仅保护股东的权益,而且保护广大债权人的权益,是清除公司法人制度弊端最锋利的武器。经过梳理清算程序、清理公司财产、了结公司业务、收回公司债权、清偿公司债务、分配剩余财产,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诚信才能得以维持。
三、公司清算中会计的职责
公司在解散清算过程中,除要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之外,公司资产的清理、公司债务的清偿、公司剩余资产在股东之间的分配等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是整个清算过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公司解散清算的会计处理十分重要,会计责任重大。公司因破产、解散、撤销与其他原因停止正常经营,在宣告停业之前所进行的会计工作称清算会计。清算会计的主要工作是界定企业能够用于清偿债务的资产内容及价值、界定待偿债务、变现非现金资产、偿付债务、分配债务清偿后的剩余财产和支付清算费用。以上是公司清算中会计方面的职责,一般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清算中会计的法律责任,本文特别要论述的是公司清算中会计的法律责任。
四、公司清算中会计的法律责任
1、会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在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设过程中,确定科学的归责原则是构建整个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基础。所谓归责原则,是依据法律确定的标准来确认和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规则,是确定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理论上,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两类:一是主观归责原则,又称过错责任原则;二是客观归责原则,又称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只有在基于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并且造成了损害的情况下,行为人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具体而言,就是有过错才有责任,无过错即无责任。其实质在于以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作为确定责任归属的根据,是一种理性自由法则。“因为个人已尽其注意,得免除侵权责任,则自由不受拘束,聪明才智可得发挥,人人尽其注意,一般损害亦可避免,社会安全得以保障”。简言之,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达到了法律和道德所要求注意的程度,其行为便无可指责,比如意外事件。过错责任原则以过错为归责的构成要件和最终要件,作为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有利于确定人的行为标准,协调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正。长期以来,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对会计职业人士基本上都采取了此原则,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求对有关行为进行社会性的价值评价,从而使行为的是非界限和责任界限得以明确划分,并有助于使应承担的责任形式和责任范围得到准确判定。
无过错责任原则,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进入二十世纪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会计职业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其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侵权法》的确立对会计责任归责原则产生了直接影响、公司财务舞弊与欺诈使社会提高了对会计职业的责任要求、会计职业履行职责的过程和质量难以为外界直观地观察等。
无论是会计的反映职能还是审计的验证过程,都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会计职业活动的特点凸显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会计法律责任不合理的一面,即无过错责任体现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职业行为及会计信息提供的“保证”的过高期望。此外,过错责任原则在规范会计行为的同时尊重了会计行为的相对自由,其所确立的会计法律责任起到了教育和预防作用,可使会计法律责任制度保持适度的弹性。因此,应选择过错责任原则作为会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现行法律对清算中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定及其不足
现行法律对清算中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定。第一,行政责任。《公司法》第205条规定,公司在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任改正,对公司处以隐匿财产或者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公司法》第208条第1、2款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公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照。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过失提供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处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可由有关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照。
《企业破产法》第130条规定,管理人未依照本法规定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处以罚款;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刑事责任。《刑法》第162条规定,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明知隐匿公司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会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而故意实施。过失如因疏忽大意造成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的记载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不构成本罪。《公司法》第216条、《企业破产法》第131条均作了相应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民事责任。我国现行法律对公司清算过程中的会计民事责任的规定寥寥无几。《企业破产法》第130条规定: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第208条第3款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尽管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现有的法律在规制会计法律责任问题时,仍然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色彩,即往往比较重视行政及刑事的法律处罚,而轻视民事法律关系的调节,如前述《企业破产法》仅在第130条,用一句话提及管理人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如何承担却未说明。然而,公司清算的目的即是清偿债务、收回债权,此为典型的民事法律关系,这就要求以民事法律来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各主体的利益,清算过程中会计民事责任的缺失导致受损害人的利益得不到实际的补偿,与立法初衷背道而驰。
3、会计法律责任的完善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事责任将成为公司清算中会计法律责任的重要方式。在清算过程中,因过错造成公司财产毁损、灭失,或者私分、侵吞公司财产,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出具虚假清算报告,损害债权人或者公司股东利益的,则无疑会对债权人或者公司股东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清算实施主体违反委托合同约定,泄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被清算公司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信息,则构成违约,委托人有权追究其违约责任。
篇7
关键词: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社会责任
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市场的自我调控作用,通过市场自我功能的发挥达到很好的协调性,促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国家引导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对于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市场发展出现问题时候予以纠正,国家的引导让市场的经济发展日渐完善。也正是因为此,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注意,尤其在因为国家对社会经济介入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探究其相应的解决措施,构建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系应当日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1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性特征
法律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调节性,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进行经济调节的法律更是如此。其虽然是对经济内容进行调整,但是因为其规范的局限性,仅能对部分经济行为予以管控,其仅能针对纳入其视野范围内的内容进行调整配置,对于很多视野范围外的内容就无法进行调整和规范。这就决定了经济法律责任只能是针对法律部门进行责任体系的构建。经济法律责任也就成为违法经济行为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总称。通过法律特征能够让经济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进行更好区分。经济法律责任具有权利本位性,这让其与行政责任能够很好地区分开来。行政责任更加注重国家本位性,其所主要考虑的是行为是否侵犯了国家利益,这就让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性得以更好体现。依照当前社会法制理念的深入,社会公共性已经日渐成为法律所关注的内容,也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性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其依托于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的维护,这就要求经济法律责任具有公众性,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具有公平性,能够让责任的划分更加明晰;具有全局性,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2完善经济法律责任的建议
2.1完善经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经济法律责任,首先需要的便是对其构成要件的完善。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经济法律责任主体,也就是其责任主体应当是具体的承受着,其与经济具有重要的关系和利益的连接,接受经济关系的调整,其主体不仅局限于自然人,同时也逐渐向着集体、团体等责任主体转变。而且,如果责任人为团体责任人或者集体责任人,其法人不仅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还需要承担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相关责任。其次,经济法律责任要注重做好公平责任的划分,尤其对于“过错责任”的认定要明确,通过过错责任来认定主体的主观方面,从而强化经济受害人的救济和对经济侵权人的赔偿。第三,对于经济主体的违法行为来说,其不仅需要承担因为过错而承担的经济法律责任,同时也需要针对其因为无因管理给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害而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包括因此而产生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如果没有具体的损害结果,责任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和赔偿责任。第四,经济法律责任同样注重因果关系的构成。但是,对于经济法律责任来说,其一方面需要承担因具有因果关系而造成的损害结果,另一方面还要赔偿虽不具有因果关系,但是因为行政责任或者其他责任所需要给付的受损害人的赔偿责任。
2.2增强经济法律责任的惩戒性赔偿。经济法律责任绝非简单的责任的承担,其内涵中还包括一定的惩戒性质。而这个惩戒性质则成为经济法律责任的重要支撑内容。对其予以完善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将彰显私权属性、用于弥补损失的经济责任补偿机制有机的结合体现公权属性、用于警戒违法行为的经济责任惩戒机制,由此可以凸显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性质,能够让其对其自身的社会属性予以重新配置和优化。尤其在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础上,更加需要对其中的“退一赔三”规则予以深入应用,其限制应当予以扩大,及保障消费者自身权益,也促使相关企业、主体更好地履行自己责任。其次,经济法律责任重的惩戒范围还要进一步扩大,其需要通过规制的经济法律行为更好地平衡消费者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利益,更加需要通过范围的拓展达到对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要求和规范。第三,为了更好地规避可能存在的民事问题,防止民事赔偿机制的局限性,还需要就赔偿的细则予以规范,对赔偿的数额予以范畴内的限定,从细节着手做好责任的完善。其中在进行商品本身价值考虑的基础上,还需要就消费者因为受到损害所支出的时间、精力等其他成本计算在内,从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2.3强化经济法律责任多重机制间的配合。经济法律责任因为具有的社会性,让其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与很多其他责任和承担形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其予以考虑的时候要从其公法责任、司法责任、综合性等等方面予以多角度考虑。并且,从一定角度上来说,经济法律责任的承担甚至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重合,充分表现了责任承担的综合性。比如,在企业所产产品侵犯了受害人权益时候,其针对当事人所需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同时如果其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不达标,还需要同时承担行政责任。如果法人从事不法行为造成该结果的产生则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同的角度可以让我们了解其所违反的一种或者多种法定义务。因此,在进行相关法律机制构建过程中就需要做好多重化的机制设计,尤其在制裁方式上,其涉及到财产、人身等等方面,如何均衡其责任承担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也同样需要规定在相关的法律制度范围内,对于其责任设置予以明确规定,保证其范围的拓展性和延展性,做好不同责任主体之间的衔接、配合和协调,真正做到责任的无缝连接。
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性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主题。相关人员还要对其意义予以正确认识,通过其责任的完善,明确和机制构建,达到更好地应用效果,让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社会稳定性方面产生巨大价值。通过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的认知,让法律责任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法律责任的重要性,为构建新时期法治国家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卫学莉,李丽静,杨帆.从监管到治理:企业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法律促进机制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6(30):257.
[2]伍琳.论经济法的社会性特征[J].企业导报,2015(22):75-76+90.
[3]顾非.浅谈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10):344.
[4]贺克宏.关于经济法律责任的若干问题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206-207.
篇8
关键词:环境法律责任机制;重构;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形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法律责任机制出现了适应性的变化。新的环境法律责任机制必须突破原有机制的“复仇与报应、事后追责”的思维局限,否则仍旧无法实现环境法律机制的应用。环境法律责任机制应该从根据、功能、内容和方式四个方面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法律机制的整改。本文通过对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的研究,对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的整改进行介绍,探讨优化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社会功能的措施。
一、环境法律责任根据剖析
1.法律责任的进程
法律责任的规则和运行出现的根源是复仇,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法律责任的规则和运行方式出现了变化,逐渐由复仇论转化为该当论。对于环境责任机制来说,该当论的内容是认为损害环境的行为与承受的责任应该是相对应的。虽然对于损害环境的行为应该给予惩罚和谴责,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对于环境的恢复、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境责任机制的核心意义,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社会正当性的悖论
对于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的本质还存在着不同意见,这些意见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解释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之间的联系,即犯罪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归于无价值行为。在对环境责任的定义中,环境权益损害行为使得责任构成违法性案件的难题,与社会正当性论相反。这是因为,环境权益侵害与一般的侵害方式不同,它往往是平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有意义活动的附加产物,具有社会正当性。此外,它还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被免责的特点。国家是准许企业或工厂进行废物排放,但是需要符合环包标准的的规定。但是这并不代表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也不意味着责任的免除,要保证损害就要赔偿的社会原则。
3.运行成本的估量
环境法律责任机制不应该仅仅注重惩罚而强调害害相抵,而忽视对环境的重建、保护。法律责任机制应该遵循效益法则,也就是是法律责任机制能够有效的运行并尽量减少使用,而不是仅仅要对违法者实行抵消性的利益平衡,将环境破坏赋予实际价值,但是实际上它是无价的,环境恢复不仅需要赔偿,也需要时间。而且这种惩罚方式也会造成惩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脱离法律环境责任机制的初衷。但是惩罚功能也不能消失,惩罚性规则的使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十分有用的。
二、法律责任机制的拓展
传统的法律责任机制的目标时加以谴责,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达到禁止这类情况再次出现的目的。惩罚行为是法律责任机制的核心,所有制度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建立的,而相对得将利益填补功能置于次要地位。但是这种法律责任机制也只是将另一种侵害行为作为先前行为的报复,根本不能实现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的初衷,法律责任制度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对环境的恢复和补偿以及对环境破坏的禁止。如果环境法律责任机制受到报复论的限制,就可能出现以借追责而实现报应的问题,造成法律责任机制的运行成本过高,不能真正弥补损失,不符合环境功能进化的要求。所以,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的建立应该能够对受损失的利益进行补充,并且受到追求功利性目的的制约。
三、法律责任制度实现方式
环境资源的匮乏和环境容量的问题使得对于污染问题的责任制度应该被重视和完善,只要出现个人或企业有破坏环境利益的行为、存在破坏环境的危险和结果,企业也或个人的行为与破坏环境的结果存因果关系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环境的公共性等等特性都要求环境法律责任机制与利益限制政策必须首先解决环境法律责任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的问题,设计新颖的法律责任实施方式,事项污染的控制,实现综合管理环境资源的最终目标。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时刻关注环境状况,但是不能过于关注而放弃发展,只能将环境成本尽量减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需求和技术水平都使得环境风险无法忽视。在一些中工业领域,环境风险更是十分寻常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环境的恶化,这是发展的代价。责任化社会的推进除了借助政府政策的便利以外,还与责任社会化自身对于风险控制问题的能力有关,而保险制度有着分散风险的能力。
篇9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指发生在学生间的,个人或集体持续以语言、文字、图象、符号、肢体动作或其他方式,对他人实施的直接或间接的贬损、排挤、欺负、骚扰或戏弄等,使该学生处于敌意或不友善的校园学习环境中,产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财产上的损害。随着对欺凌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外已越来越重视对其的惩治,许多国家已在立法上出台了预防、处理办法。在我国,校园欺凌越来越严重,暴露出家庭、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对其的预防与惩治也将是个系统性的工程。本文从法律的视角,尝试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根源,并对这些行为进行法律上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校园欺凌的认识误区
对于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诸多视角进行分析,本文则是从法律责任、不利后果的承担上分析学生的心理。
(一)认为并不违法的游戏心理
有些校园欺凌,可能一开始确实仅仅是学生间的游戏行为,只是随着游戏的不断反复,一些不良游戏情节,尤其是一些暴力因素在不知不觉间被加入,游戏中的某些人开始向其他人提出物质财产上的要求,不服从者将受处罚或孤立。这种游戏已经转变成了欺凌行为,学校和家庭也很难及时发现,也就无法予以干预、制止。
(二)认为不到法定年龄的无责任心理
一些校园欺凌行为人在自我认知上,以及其监护人对其认知上,都认为行为人是个学生,还只是个孩子,无法辨识、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之间的行为,即使造成某种后果,也不具有主观恶意,不需要承担责任。行为人或其监护人从我国法律有关法定责任年龄的规定出发,错误地认为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不了解法定责任年龄的细节规定,也不了解法律责任的种类。在行为人因不到法定年龄无法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忽视了监护人负有监护责任,需要承担某些替代赔偿责任,在严重情况下,监护人还可能被剥夺监护权。
(三)认为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
校园欺凌大都是由集体实施的,其恶劣之处在于,一群学生对某个学生进行身体侵害,被侵害者无力反抗、不敢反抗。而正是这种集体行为,让行为人存有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认为法律不可能追究每一个人的责任,即使追究,他分担的责任也很小。
(四)认为单个行为危害不大
校园欺凌是持续的行为,双方地位是长久、稳定的不对等,致使被欺凌的一方精神上、肉体上遭受长期的折磨,累积起严重后果。而就每一次欺凌行为来看,有可能都不严重,表面上看都不会对被欺凌人造成很明显的损害。正是这种单次行为危害后果不大的表象,让行为人以及他人看不到欺凌行为的危害。行为人至多是从正在实施的单个欺凌行为判断其危害,掌握自己行为的分寸,认为自己的欺凌行为并不过份,后果也不严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也多是从正在实施的单个欺凌行为判断其危害,因此也认为欺凌行为不严重,最多只是简单地阻止某次欺凌,而不能据此发现问题,从而有效防止欺凌的再次发生。
(五)认为受害者仅仅是受欺凌学生
在校园欺凌中,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胜利者,吃亏的是被欺凌者。其实,从美国对欺凌行为的研究来看,一方面,被欺凌者的学习、生活受欺凌干扰,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美国校园枪击案有三分之二是由被欺凌者实施的);但是另一方面,实施欺凌的学生,其心智也深受欺凌行为影响。许多成年罪犯,当年都曾在校园里有欺凌行为,学生时代的欺凌行为极易在成年后转化成犯罪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欺凌实施者也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因为上面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再加之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有些欺凌行为通过网络实施,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使实施者更无责任意识,更加肆无忌惮。因此,要防治欺凌行为,首先要明确欺凌者的法律责任,用必要的惩处来阻止欺凌行为。
二、校园欺凌的责任分析
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主体以及法律责任的种类,需要从整个法律规范体系中去完整把握。
(一)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欺凌行为人。欺凌的直接责任承担者就是欺凌实施者,不管欺凌行为实施者年龄大小,法律责任都存在,只是有些责任,如果是未成年人则无法承担或被减轻,有些责任转于他的监护人承担(或因无法承担该种责任而对其有其他干预措施)。由于欺凌行为经常是种集体行为,因此实施者的情况也较复杂。直接实施欺凌的带头者、参与者与协助者,都有法律责任;旁观者一般情况下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如果旁观者为欺凌行为起哄助威、出谋划策,甚至教唆他人实施欺凌行为,则属于共同行为人,也有法律责任。
未成年欺凌行为人的监护人。如上所述,对一些未成年的欺凌行为人,由于其无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根据法律规定,有些责任转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因为这是种责任的转移承担,因此并不能以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而免除,但是可适当减轻。有些情况下,监护人还要承担对实施欺凌的被监护人未尽监护义务的责任,造成监护人严重损害的,可能被剥夺监护权。
学校。学校对学生管理不善,对校园欺凌不能及时发现、制止,对学生疏于管理,要承担行政上的法律责任。有对被欺凌学生所受损害的责任,也有侵权责任上的补充责任或合同上的违约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前述,欺凌行为中,除了被欺凌者外,欺凌实施者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学校对未成年欺凌者也要承担责任,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5条规定的管教的责任以及按规定送专门学校的责任。
(二)欺凌行为的法律责任种类
1.刑事责任
如果欺凌行为触犯刑法,行为已构成犯罪,则行为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集体行为,则行为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分别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等,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不满14周岁,则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行为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欺凌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应当负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
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外,如果校园欺凌造成被欺凌者人身或财产等损害的,还要同时承担民事责任。欺凌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或者因当事人未达到法定年龄而无法承担刑事责任,则依然要承担民事责任。只是当欺凌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由其监护人替代承担。如果未成年欺凌者有自己财产的,先由其财产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当欺凌是由集体实施时,如果数个欺凌者共同实施欺凌,则每一个欺凌者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数个欺凌者分别实施欺凌,造成同一损害,则承担按份责任;能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无法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3.行政责任
欺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则有可能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等行政处罚。虽然不满14周岁的人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同样应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也同样需要同时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尽到管理责任,对校园欺凌没有及时发现、干预、制止,造成了不良后果的,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三、校园欺凌的法律应对
近期,我国一名在美国留学的中学生翟某,因校园欺凌事件,被判处十多年的监禁,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为扼制住校园欺凌的严重势头,许多国家采取了零容忍态度,严肃追究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欺凌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是根据行为的性质,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但在如何发现、如何追究、如何定性等问题上,缺乏必要的规定,我国许多校园欺凌行为人仍逍遥法外,责任无法追究。因此,要正确应对欺凌,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惩治法律机制。
(一)成立欺凌信息的收集机制
对于欺凌行为,被欺凌者因为精神上的恐惧,大都不敢向家庭、学校或他人举报;其他旁观者因害怕自己成为报复或欺凌对象,也大都不敢向学校或有关方面反映。即使有些大胆的旁观者想举报,也不知向谁举报。有的向自己的老师反映,如果不是同一班级或同一学校的学生,往往也得不到重视,获得信息的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处理。
因此惩治校园欺凌,首先要建立起校园欺凌信息的收集处理机制。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受理、收集有关校园欺凌的投诉或举报机构,设置投诉电话、邮箱、网页,并大力宣传,让学生、社会人士了解能反馈欺凌信息的渠道。学校也应不时组织匿名问卷调查等方式,灵活技巧地获得欺凌信息。另外,还要建立起全社会的协同通报制度,比如当警察在处理案件时发现存在校园欺凌,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学校;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在校学生人身伤害有可能来自校园欺凌,也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学校;媒体接到或发现校园欺凌的线索,也应及时反馈到学校。此种信息反馈机制,应明定于相关法规中,整合各方社会力量,及时发现校园欺凌。收到相关欺凌信息的学校,如果没有管辖权限,应及时将信息转到有管辖权的学校。
(二)建立科学的调查处理程序
首先,要建立专门的欺凌处理机构,成员应包括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保证处理机构的专业性与广泛代表性。其次,调查过程中,应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听取教师、欺凌学生、被欺凌学生、其他学生陈述,对未成年学生进行询问,应通知其监护人在场。调查中,为保护被欺凌学生,除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学生互相对质。处理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注意保密,维护学生尊严,着眼欺凌行为的校正而不是激化矛盾。再次,学校要建立专门的辅导团队,对有欺凌倾向或被欺凌的学生进行及时、长期、有针对性的辅导,并要有相关的辅导过程与辅导成效记录,辅导学生健康成长,而非简单的以处罚代替教育。然后,要注意各部门的配合。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学生涉及多个学校,相互间要密切配合,必要时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处理。如果调查中发现情节严重,涉及违反治安管理甚至刑法的情形,应及时将情况通报相关机关,并依法处理,不能以校内处罚代替行政处罚或刑罚。最后,要根据调查的情况与辅导后的改善情况,在合理期限内,及时做出处理结论,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及行为人,并且要告知不服处理的复议等救济方式及期限。
(三)赋予学校必要的处置权
篇10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独立审计准则;市场运行机制;职业道德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生了有关注册会计师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等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案件。因此,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及社会经济的法制建设。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相关概念及规定
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经济利益问题,甚至可能会引起大的经济波动。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更多的期待在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规制上。因此相关会计责任人对虚假会计信息承担法律责任表现出日趋严格的趋势,尤其表现在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承担上。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经过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在从事审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中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就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伤害,按照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西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民事责任是注册会计师承担责任中最常见的形式,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形式,但较少见。一件成立的刑事诉讼案件对注册会计师来说,不仅要承担辩护费、罚金和服刑。由此引起的民事责任,常常也会导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破产,后果相当严重。早在2002年震惊美国乃至世界的安达信破产事件,安达信为安然、世通等公司作假、并销毁证据、妨碍司法,被判决罚款50万美元和缓期5年的处罚,致使安达信美国公司自愿放弃、同意撤销其所有州内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执照,以致破产。这充分验证了西方法律对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严格。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其中,行政责任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没收违法所得等;民事责任是指赔偿受害人损失;刑事责任是指按有关法律程序处一定的徒刑,主要包括管制、拘留、判决剥夺政治权利等。一般来说,因违约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因欺诈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这三种责任之间并行不悖,不能相互代替,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可由国家行政机关(主要指财政部门)与司法部门主动追究,而民事责任则要由受害方提起民事诉讼,国家机关不能依职权主动介入。目前,我国颁布的不少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如《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刑法》、《证券法》中,都有专门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责任的条款。不过从我国现实中发生的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来看,主要是民事诉讼,由于我国民事法律责任的立法体系尚不健全,在司法中很容易出现对注册会计师的过度诉讼或者过度保护的倾向。不论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是否存在过错,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与其他民事主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更是有了长远的发展。与此同时,涉及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事件也是有发生。一些主管部门限制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范围,行政干预大中型国有企业选择审计单位的情况,使注册会计师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化。其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
1.现行相关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规定不同
(1)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不一致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和赔偿责任,而没有规定注册会计师可能应承担没收违法发所得、罚款和赔偿责任。《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不仅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和赔偿责任,而且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可能应承担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和赔偿责任。
(2)法律责任的执行主体不一致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对有关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行政制裁的决定权和实施权属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而《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执行行政责任主体是有关主管部门。但按照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主管部门而言,是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3)法律责任用语不规范
法规提及的“构成犯罪”、“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究竟怎样才算是构成犯罪,怎样是严重,如何追究刑事责任,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则或标准,使得执法者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对同一违法行为的处置也不一致。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确定依据和界定机构认定存在争议
(1)会计界普遍认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依据,注册会计师依据此准则做出审计报告;而法律界和一些非专业人士则认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只是一种行业规范,不能将其作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依据,做出的审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2)《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只是部门规定,不能与《宪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相提并论,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3.虚假财务报告的认定标准问题
有关法律虽然规定了对虚报财务报告的处罚,但是却没有一部法律对虚假财务报告有详细的定义和规定。会计内外对虚假财务报告的认定也有所不同,会计行业内部从业人员认为只要按有关会计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得出财务报告不应该认定为虚假财务报告;会计行业外的人士则认为只要财务会计报告与事实、结果不符就认定为虚假财务报告。即使企业中的财务会计报告与事实不符,但并不是注册会计师都能发现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能对所有虚假的财务报告负责。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方面存在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因素,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自身等原因。
1.社会环境方面
(1)法律环境缺失。我国没有一部详细、严密的有关注册会计师方面的法律,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规定所承担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和赔偿责任等问题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确定也没有适当的依据。在西方国家,审计准则是判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只是一种行业规范,不足以作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依据。人民法院将其视为行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予认可。而且往往涉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案件专业性很强,技术复杂程度较高,难以独立做出合理界定。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在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案件中,无论是法官还是信息使用者都倾向于从有支付能力的注册会计师身上得到赔偿。但在现实生活中,被审计单位是造假者,应该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但往往要求注册会计师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
(3)市场运行机制不合理。制度改革存在舞弊。我国的大多上市公司是从国企转化而来,根本不具备上市条件,可是为了能上市,只能选择作假帐。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我国大多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内部经营者集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于一身,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为同一人。而注册会计师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
(4)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过高。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对审计作用的理解,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业绩看法之间存在差异。社会公众对审计意见的作用看的很大,直接影响他们的决策和投资,如果发现所依据的会计报表存在错误,就会把注册会计师推上被告席。作为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过程中,由于受审计成本和审计技术的限制等因素影响,往往不能通过审计查出企业所有的舞弊和错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致使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诉讼不断。
(5)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理解。大家普遍认为会计准则是随着会计实务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所以会计准则本身存在一定得缺陷,这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因会计准则而承担法律责任。审计准则的建立通常受到实际法律纠纷的影响,往往滞后于现实法律环境。这也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因会计准则而承担法律责任。
2.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1)会计师事务所的形式。在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要注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大概最低需要50万左右,而注册会计师却要承担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业务。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会使注册会计师为了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公众利益于不顾。其成本很小,潜在收益却很高。这更难以保证事务所的独立性,为以后的经济纠纷埋下隐患。
(2)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人的关系。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人关系复杂,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千方百计为了取得对自己有利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二者相互渗透,会计师事务所不顾审计质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3)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不完备。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取更多利润,通过各种手段压缩开支,把会计人员的开支与被审计单位紧密相连等手段,使审计质量下降,且缺少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导致出现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
3.注册会计师自身因素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低下。在我国,只有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这是唯一的一条途径。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再加上注册会计师职业丰厚的薪酬吸引着众多人加入到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这些人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不具备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2)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会计体系正在处于同国际接轨的阶段,加入WTO加快了这一进程。新准则、新法规不断颁布,业务不断拓宽,这需要注册会计师要不断学习、熟悉、适应这些新知识、新技术。但我国许多注册会计师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很少进行后续学习,深造。
(3)审计欺诈的存在。在我国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的人员或其亲属是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担任一定职位,这样注册会计师既是审计者又是被审计者,他们往往为了谋求私人利益,纵容公司制假、作假,欺骗公众。
三、解决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相关措施
(一)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外部约束
1.加强《注册会计师法》的法律地位
当前,除了《注册会计师法》这部法律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律责任,还有许多法律也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律责任。但这些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失调性,在一些问题的界定上存在着分歧。因此,应该修订《注册会计师法》相关细则,使之详细具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加强《注册会计师法》的法律地位,使《注册会计师法》真正成为会计界、法律界公认的判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
2.加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会计界和法律界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主要分歧在于没有明确规定,对其地位也没有准确的定位。应该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法》联系起来,相互补充。使《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法》共同成为判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
3.规范法律责任用语
在法规提及的“构成犯罪”、“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用语上做详细说明,提出明确的准则或标准,使得执法者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可以准确无误的判定违法犯罪行为。
4.建立虚假财务报告的认定标准
会计界内外应该在虚假财务报告的认定标准方面达成一致,使注册会计师尽可能对所有虚假财务报告能负责。对注册会计师应付的法律责任的轻重有明确的界定,进而使有关部门做出公正的结论。
(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单位制度等问题,建立技术支持与咨询制度,加强对自身的管理,预防注册会计师法律诉讼的发生。
(三)注册会计师提高自身素质
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严格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法》的相关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立足于社会之本,因此注册会计师要严格遵守相关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减少和避免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诉讼的发生。
2.提高专业技术能力,适当开展后续教育
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注册会计师要在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熟悉、适应新规则、新章程。不对给自己充电,进行后续学习,深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后续教育是提高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不断适应职业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适当进行后续教育。
3.杜绝审计欺诈行为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禁止从事注会工作的人员同时在负责的公司担任有关职位,如若发现,予以重罚。
通过这些措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会从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这还需要社会、会计行业以及注册会计师本身不断努力,让注册会计师真正成为经济社会中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的优秀的“经济警察”。
参考文献
[1]辛旭,刘佳.CPA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3).
[2]刘雪清.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J].总会计师,2009(1).
[3]张艳.论事务所规模化与审计质量保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
[4]孙继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探析[J].会计之友,2009(2).
-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的案例及分析
- 下一篇:公司员工活动策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