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的体现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实力的体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增强县(市)区域内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主题,也是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县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包括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有了竞争力,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我认为,以力促力、以力带力、以力借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具体地讲就是:
一、以观念更新产生的能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思想新,才能一新百新;观念变,才能一变百变。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固然有物质基础方面的因素,但追根溯源,最大的差距还在于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加快壮大县域经济,要特别注意克服几大观念误区:一是见物不见人的“资源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固然要凭借自然、人文、区位等资源优势,但一个县发展的主导思想、工作思路、战略决策,才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县的领导,是否具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对于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二是多多益善的“支柱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克服“多、小、散、乱”的通病,确定支柱产业不益太多,关键是要有特色,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路子。三是南橘北枳的“经验误区”。发展县域经济不能盲目“跟风”,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别人的经验作为一种成规。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别人的经验。四是画地为牢的“界线误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所有制界限,破除条块分割,强化区域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分亲疏,为我所用,共同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资源优化配置的整合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按照现代社会的标准和市场的法则,需要人们重新认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只要是能够加以开发利用,作为市场要素参与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应该看成是一种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不仅注重自然资源等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重视人才、技术、信息等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全方位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特别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工业化上,园区建设的实质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整合,把众多的工厂聚集在一起,便于统筹土地的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行政杠杆作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信息交流,整体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xx市确定了“六区一带”的工业园区建设新格局,就是要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在城市化上,要重视和加快县城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从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看,搞小城镇遍地开花不可取。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人口和生产要素主要向大城市转移。尽管从我国国情来看,不能单纯依靠大城市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即主要依靠小城镇的做法。首先,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弱,不可能满足中国人口城市化的需求;其次,由于小城镇的规模太小,达不到规模化的要求,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效益低下;再次,小城镇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减少大量耕地,引发新的问题。城市建设要突出战略规划和依法管理,要借鉴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体规划突出超前性和特色化,城市管理突出法制化。xx在城市建设上的重点是实施小坝城区北扩东进工程,不断扩张城市规模。五年内,将城市规划区内的农业人口全部转为城市人口,城镇人口达到15万以上,城市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0%以上。在农业产业化上,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注重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着眼于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强化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习惯,实现从低投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的转变。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重点抓、抓重点的工作方法,改变了过去乡乡建温棚、村村搞养殖,点多面广、形不成规模、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弊端,着力抓了一些规模养殖示范园区和种植基地,突出抓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工厂化、农民工人化、服务市场化、产供销一体化。
三、以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有没有优势主导产业,是衡量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只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重大项目,建设一批资源型、开发型、造血型项目,做到改造一批,新建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依托大项目、大投入,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从xx的实际出发,在依托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主要是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电力、建材、酿酒、化工、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行业“排头兵”。酿酒葡萄产业是我市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增加我市财政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吸纳农村劳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力争在3年内建成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形成5万吨葡萄酒的生产规模,实现产值3亿元,建成全国较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到2010年使葡萄基地达到10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新增财政收入10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3万人,使之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
四、以开放水平提升的互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各地间经济的相互依存越来越强,市场共有、资源共享的程度不断提高,谁游离于经济大循环之外,谁就难以在竞争中立足。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全球经济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走出“体内循环”,从观念上打破资源、市场的行政区划,在竞争、合作中拓宽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引”字,引资促发展,拓宽招商引资的路子。同时,要突出“改”字,改制促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点是税源型、龙头型、城市型、民营型、特色型经济,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之一来抓,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双增双赢,即:老板增收、财政增收,业主赢利,政府也赢利。
篇2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市场机制经济价值
1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健全市场环境的经济价值
1.1 引导市场主体,正当求利并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是井然有序的,一旦市场经济出现混乱状况,那么将会相应提升经济成本,加大经济风险,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所以,混乱秩序的市场经济将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与市场秩序规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在系列规则之中,有一部分是纯技术的商业交换规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系列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就是将社会视为本为的伦理道德规范。马克思经济理论思想能够有效主导市场,在寻求正当利益的同时有效实现个人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要将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理论思想跟西方相关经验进行有效融合。例如,萨伊曾经明确表示有效保障个人利益,崇尚拜金主义以及重商主义,将会有效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备至关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现今市场经济发展,能够促使我们客观评价市场经济,从而有效保障个人效益。不能仅仅只是以自我意识对事件进行判断,必须要依据实际状况,通过调节与限制,使其逐渐转变成为绝对化。市场经济与社会文化之间是有矛盾存在的。经济伦理能够通过不断转化、结合或者是减缓张力等有效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两者之间和谐共进。
1.2 市场不具备心脏及大脑,经济伦理弥补市场机制缺陷
所谓市场缺陷,就是当理想条件得以满足,市场机制得以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市场对某些经济活动依然是无能为力。市场是不能够有效解决负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的。所谓生产负外部效应,就是工厂废弃物将会致使水源污染严重,将会严重危害到下游生活的居民,使得他们不能够进行正常生活。除此之外,还会污染到系列植被。马克威茨曾经明确表示:“市场是不具备心脏以及大脑,所以市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这将会使得社会出现很多不平衡状况,而市场是远远不能对此类现象进行纠正的”。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市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发挥调节作用。但是市场机制也不是全能的,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它依然存在系列不足之处,而在此状况之下,伦理就能够有效发挥补充效用。
就现代经济伦理而言,其尚未得以充分发展,所以,现今最为紧要的就是马克思经济理论思想的指导效用,将之与儒家人伦规范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或者是将政治跟哲学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此种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现今,国内各个经济层次或者是领域已提出系列伦理方面问题。除此之外,经济伦理跟经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紧密,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特殊经济伦理的不断深入,在伦理学层面上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列与之相关联的可行伦理规范。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推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促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价值
2.1 伦理道德制约着社会人类活动,降低交易成本
伦理道德将会严重制约人们的社会活动,各项社会活动将会对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交易费用。当人类行为一旦缺少伦理道德规范,那么就会提升交易成本。例如,商业欺诈这种行为,将会使得社会资源被大量浪费。而人们若想要减少被骗几率,就必须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对交易对象信誉进行了解与分析,还要对商品真伪进行鉴别,对商品质量进行辨别,明晰交易合同等。假使已经具备优良商业道德,那么耗费在这方面的费用将会相对较低。因而对于某个道德水平低下的社会而言,其交易成本将会相应增加,社会资源将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对于某个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而言,通过交易成本节省,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促使社会福利的增进,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就逐利动机而言,不会仅仅只是功利性的有效满足,重点在于更加深刻的事业动机以及道德动机。假如逐利动机和到的动机都存在,那么将会充分调动功利动力,甚至是远远超越功利动机,就像是国内众多民族企业家所展现的一样。因而我们拥有足够缘由通过此类动机结构合理构建经济伦理结构以及社会道德结构。不管是事业性意识,还是民族忧患意识,都将会有效推动功利,对功利环节给予肯定。我们只需要抓住这一环节,并通过它使功利动机得以有效升华,就可以摆脱掉两重道德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
2.2 经济伦理可以带来效益,促进、引导经济发展
从科学伦理道德来看,人们必须要不断完善自我,明确珍惜与完善两者之间的关联,通过理性方式创造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此有效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将此种功能有效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之中,个人素质的提升将会促使和谐社会的前进,将会推动有形资本效用有效发挥,从而产出效益,提升劳动生产率。名牌产品不仅仅与科技有关,与此同时还与工艺含量以及伦理道德含量有关。不管是计划产品,还是创造产品,只有具备强烈责任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并将之逐渐渗透于生产环节里,才能有效生产出相对优质的产品。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要揭示伦理道德所具备的经济功能,逐渐深入经济运行环节之中,并对道德力作用以及运作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在一定的意义上,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可以带来效益,还能给经济带来促进和引导作用。在经济主体活动运作中经济伦理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和作用,而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从而就表明了:不管什么样的社会伦理道德,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从而也决定着经济基础。伦理准则和规范也是从经济基础中产出出来的现代市场中的经济的。如果没有统一高度的经济伦理规范,就一定不会有统一高度的经济秩序。经济基础的内在要素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伦理的思想,和经济基础有着数也数不清的关系,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一种特别的经济资源,从而就决定了有着一定关系的经济价值方向。
3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价值
增强我国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品牌效益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其根本方式就是把经济行为与伦理道德规范模式相结合,在一些知名的国内外企业中,都会培育好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在一方面通过规范管理制度从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效益;在另一方面企业就想办法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企业内部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将员工的创造精神激发出来,而且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调控机制。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做到互相不欺骗,忠诚老实讲信用等,从而形成重要的“无形资本”,而其结果将直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积累社会财富,同时,在现实中,一些贫富差距问题、国际贸易不平等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也诱发了大量道德不规范和道德严重缺失现象。这些现象明显的反应出,中国市场经济缺乏一种理论精神。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迫切的需要一种伦理精神,并倡导和强化伦理精神,而作为经济伦理精神的代表,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成果并不是要高高的挂在理论界,而是要实际应用到现实中来,通过在现实当中的进行验证,以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一门指导性科学理论体系,对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经济伦理领域,马克思为我们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经济伦理价值,同时,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伦理上的支持支撑,正确地引导我们解决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初根,肖接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9.
[2]王苏喜.《中国经济伦理建设的困境与出路》[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3]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5月版.
篇3
关键词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的特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高考考纲生物部分对实验的考察约占22%,其中显微镜的使用是高中实验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要求是学生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属独立操作水平。各类考试中对显微镜使用的考察形式多样。在教学实践中,下列几种考查方式或考点学生最容易出错,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1通过图像考察显微镜的操作
【例1】从视野1换成视野2需要经过哪些操作步骤
①调节光圈;②用低倍镜观察;③移动装片;④用高倍镜观察(
)
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是:首先对光,然后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象,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一般来说,从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无需重新对光,若视野变暗,也可调光。但换成高倍镜之前必须先把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否则,由于高倍镜的视野范围较小,可能找不到要观察的物象。2综合考察显微镜的特性
【例2】显微镜镜头盒中有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长3 cm,乙长5cm,丙长3 cm,丁长6 cm。请问:成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观察范围最大(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镜头是____________;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____________。
3显微镜成像与实物的位置关系
【例3】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3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叶绿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叶绿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参考答案:B。
解析:光学显微镜成的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倒立的虚像,所以判断像与实物的位置关系时,只需将视野看到的像在同一平面内转180。即可得到实物的位置。
4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例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参考答案:B。
解析:物镜转换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lOxlO=100倍。物镜转换后,放大倍数为40x10=400倍。倍数为原来4倍,即看到的长度和宽度均为原来的1/4。所以“一行相连”的细胞数目为原来的1/4。
【例5】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中被相连的1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参考答案:A。
篇4
关键词:现代经济法 实质理性 形式理性
形式理性的发展
(一)理性主义的来源
美国学者巴伦曾对理性有如下的阐述:“理性是普遍的,存在于不同社会的历史类型之中”。理性主义历史源远,在西方有着久远的历史,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与“理性”一词的形成有关,古希腊人民认为理性是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将判断与思考视为真理和道德的源头,把理性看成是认识以及认知的唯一源泉。法国唯物主义者在18世纪开始从机械论的角度解释生命现象和物质,更是将理性上升为知性和感性的融合形式。黑格尔将理性仅仅视为具体辩证的思维方式。
因而从远古时期西方哲学家对理性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理性一直被赋予崇高的意义,理性一直是与人性紧密相连的,但是理性更是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当人们将理性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时,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入了近代时期。因此可以认为,理性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论,理性分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时,“理性”一词经历了人类社会长期的变迁,其大致的意思就是将理性视为社会事务的规律和本质,理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左右着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人的理性则表现为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及社会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主宰自己的行为。
一般认为,理性与感性是相对的,是人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从哲学的角度看,理性主义是人类社会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本源。罗素对理性的定义更能引发共鸣,他认为理性可以用三个特征来理解:首先,理性依靠的是说服力;其次它希望使用者所相信完全正确的理论或者观点;最后,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更多使用观察和归纳而不是直觉。
(二)形式理性主义的来源
马克思·韦伯是第一个将理性划分为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来阐述理性分裂的必然性的学者,其关注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之间的区别,而这也是马克思·韦伯进行理性研究的基础。马克思·韦伯对形式理性的认识建立在“价值中立”基础上,在其看来,一种行为或者现象在形式上的合理性应该被称为在技术上的计算和应用计算的程度和方法,与此对应,实质上的理性应该是结果为取向的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形式合理性涉及客观事实,属于客观的合理性;而实质的合理性表现为对价值做出的判断,是一种关于不同价值间逻辑关系的识别,属于主观意义上的合理性。简单来说,形式理性更偏向于事实判断,实质上的理性则更偏重于价值的判断。
在韦伯看来,“形式理性的法律”必须重视原则和形式,注重法律本身的内在逻辑和整体关系,而不注重甚至忽略法律对个别案件造成的直接实质后果,因而可以直接从形式上预测法律结果。
形式理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一)经济法产生意义的形式理性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法界出现了很多理论,包括国家协调论、国家调节论、政府干预论以及平衡协调论,这些理论都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理论和争论。但是认真分析这些理论,可以发现这些理论都来源于一个相同的逻辑起点—市场失灵。在这些学者的眼中,我国经济法的产生有一个与西方社会完全相同的逻辑,都来源于政府失灵(李昌麟,2001)。
从实质理性的角度来讲,经济法的发展而又不仅仅是基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更多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未充分发展。因此可以得出,我国现代经济法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双重职责:不仅要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更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说我国的现代经济法诞生于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因而形式理性将会更多地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经济法的实质理性指的是对所针对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带来一种便捷,那么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带来的则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带给社会的是稳定、有条不紊的办事逻辑,使人们远离恐慌不安,进入一种有序的规划之中,而这才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保障。
(二)经济法发展意义的形式理性
如果说我国现代经济法产生时被赋予了双重责任的话,那么在经济法的发展时期,其又被增加了一个责任:干预政府。这个责任来源于“政府失灵”的逻辑起点。“政府失灵”同样来源于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之后,政府以其合理的身份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的干预,但是这些干预同样带来机构膨胀的问题,造成经济的不良发展。因此,为了克服政府在干预以及调控经济时暴露出的问题,经济法又发挥着作用。目前,我国的市场同时存在着“市场失灵”以及市场发展不充分的现象,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权威来解决这些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这种权威的力量只能来源于政府。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仅仅依靠市场的竞争力量,政府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同时,过度的调控必然会导致政府失灵,因而我国的经济法需要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进行若干限制,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将政府的经济调控权纳入合理的轨道,同时保障政府经济权力充分行使。
总之,从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发展来看,经济法的实质理性侧重于“干预什么”的问题,而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不仅仅关注“干预什么”,还需要更多关注“怎么干预”、“干预多少”的问题。而且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法才能走上良好、健康的轨道,在将政府的经济干预权力纳入合理的轨道,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合理、有效调控,促进政府经济权力充分、有效的行使。
(三)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优先性
由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对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追求总是不可兼得、相互矛盾的。但是法律本身的属性告诉我们,法律首先是一种实践理性,具有较强的经验主义或者是实用主义(舒国滢,1996)。然而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之中,“法治”已经成为公认的最优的治理社会的手段和方法,如果只是考虑现实需求而忽略程序和手段是不合理的。因而,对于我国现代经济法来说,为了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都不能抛弃的情况下,如何来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形式理性是经济法理性的核心。国家是一种规模庞大而又需要严密运行的机构,必须致力于实现一系列严格设定的目标。因此,对形式理性的追求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质理性的实现。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历史重担,如前文阐述,可以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市场发育;二是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克服“政府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对规则、手段、程序的追求,而非对结果的追求必须被提高到了核心的位置上。
在经济法的上述三种重担之中,政府始终处于一种比较核心的地位,尤其在中国,政府干预的力量是其他国家不可比的。我国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国家,政府掌握着大多数权力和资源,其被视为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因而,政府如何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得十分重要,政府如何能合理实施权力而又不至于导致政府失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经济法形式理性而非实质理性的要求必须成为经济法的核心。
2.形式理性优先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指的是当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应该使形式理性获得更多的指导性以及约束性。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法与国际产生了融合,我国的经济法也向国际经济法趋同,由权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逐渐推进。同时,目的或者结果的本身不能证明自身是否可以实现或者实现的手段是否合理,在这个层面上,形式理性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李昌麟,2002)。
就我国经济法而言,由于我国现代经济法具有三个重大历史使命,更多政府干预只会导致更多的外部性,最终只能导致目标背离其初衷。而在坚持法治主义的今天,规则之上自然是任何事物的规律,就法治本身而言,理性主义意味着集体理性主义取代个人理性以及非理性主义。因此法律的体系化、逻辑化、技术化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十分重要。而对于经济法来说,经济法的体系化、逻辑化、技术化的核心就是经济法的形式理性。
同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认为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干预或者是公众需要政府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发展,那么政府的行为都可以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大概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认为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话对于形式理性的辩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然而,事实上任何事情目的或者结果是否合理正确并不代表着程序或者过程的合法、合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济法形式理性主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的相对性。虽然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认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具有优先性,但是把任何事物极端化处理自然也是偏激的、夸大的、不合理的。首先,形式理性主义优先性的基础就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互为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形式理性主义本身也是不能取代实质理性的,更重要的是,形式理性主义是要以实质理性主义为目标导向。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形式理性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意味着经济法的形式理性需要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经济法的形式理性要处于一种相对优先的状态,同时经济法要做到“稳中求变”。最后,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不能涵盖或者包括所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像我国这样处于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转轨特殊时期,因此在这个期间,经济政策的作用尤为重要,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政策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并且法律的作用会越来越强势,但是经济政策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并且是无法替代的。
同时尽管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是普遍并且确定的,但是仅靠经济法规则与程序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相应问题,那就需要运行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相互弥补和限制来发挥作用,不能单单期望依靠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经济法的实质理性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界定就成为经济法适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的并不是以一种“绝对主义”来取代另一种“绝对主义”,而是试图说明在法律的形式理性发展不可避免的同时,在追求两种理性—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共赢的理念之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殊的历史背景,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
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以及实质理性的辩证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了理性以及经济法理性的概念,同时分析了形式理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从经济法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之中阐述形式理性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性的结论。
形式理性是现性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经济法的核心,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所决定的。然而这种核心只是一种相对优先的地位,并不意味着完全压制或者取代,而是有机结合并且互为补充的,以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昌麟.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
2.张首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法学,2000(5)
3.[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1994
4.[德]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篇5
[关键词]珠三角 一体化 动力机制 实现标志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08-03
推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诸如什么是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谁来推动经济一体化?推动者的动力在哪里?如何识别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方案设计就不同。因此,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推进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谁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概括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过程,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产品贸易、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以及对生产活动外部性的共同治理,使得每个经济主体能获得比单一经济体时更大的利益。这种概括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各成员之间就产品贸易、要素流动所涉及到的税收政策与管理制度之间达成的协议是一致的,这是每个成员必须要遵守的。这里所说的税收政策是就一个国家而言的。如果从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来说,税收政策一般是相同的。但是,不同地区涉及到经济活动的管理制度与规则会有所差异,诸如注册企业的资本规定、注销企业的程序与规则、贷款和获得项目审批和核准的期限以及管理费用的数额等等。促进这些制度规则的一致性,减少因为制度差异而引起的资源流动,从而使资源流动更集中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二是各项贸易与要素流动的管理政策与制度所涉及到的交易费用是不断降低的,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如果仅有成员之间经过协商所达成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规则的协议一致性,而没有对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各项管理费用的降低,那就失去了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在对现阶段的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把经济一体化仅仅看成是地市之间在产品与要素流动以及公共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管理费用与标准形成的一致性,而没有在降低各种收费标准与管理费用上有推进,那么,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就难以给企业与居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如果仅仅强调了每个地区的收费标准与管理费用的下调,而缺乏地区之间通过协商达成的管理规则、收费标准以及公共治理等方面的一致性,那么,这会导致成员之间为吸引要素流入而展开的低价竞争和为抑制产品的流入而设置的贸易障碍等。在这种体制下,企业也不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从而导致社会福利上的一种损失。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在分权竞争体制下,我国各地方之间为扩大招商引资而在土地价格、税收优惠以及贴息贷款等政策上相互压价以及一些省份为保护本地企业在对外部产品流入设置过高的行政性贸易壁垒的历史事实都印证了这一点。
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为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各个成员之间有意识、有组织地协商与谈判,才能得以推进的,而不是通过市场的自发演进就可以自然实现的。因此,这需要花费各个成员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长期投入。但是,从产出来看,它是一种非排他性的、非竞争性产品。换句话说,一部分企业与居民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企业与居民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同时,这种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也不能为某个企业或居民所专有,要将一些企业或个人排斥在这个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正是基于这种产出的性质,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是不愿意对这种产品进行投资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结构
经济一体化的公共性质决定了政府是作为这种制度安排的提供者。从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验看,无论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整合,诸如从历经了50多年的欧洲联盟到处于推进中的东盟一体化,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一体化,无一例外地都是政府作为经济一体化的谈判者,或者说,通过谈判形成了主要由政府参与的各种管理委员会等。那么,政府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从哪里来呢?国家之间与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前者只有来自企业流动与居民消费的市场压力,而后者除了市场压力之外,还包括了可能来自于上级部门的行政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属于后一种类型,所以,这里仅讨论后者的动力结构。无疑,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政府行为中,两种动力来源会比一种动力来源更有推动力度。因而与后者相比,前者的经济一体化数量少,实施进展比较缓慢、推进成本较高,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国内外经验都印证了这一点。
就国家内不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来说,解剖这两种动力结构的差异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两种动力结构对政府实施经济一体化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上级部门的行政推动来看,如果不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实施进展由上级部门进行评估,那么这种实施效果就取决于上级部门的决心与持续性。由于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需要各方长期协调的过程,这种协调都涉及到成员之间的利益再分配,所以这也是一个交易成本很高的过程。当成员之间因利益冲突而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时,上级部门的仲裁与扶持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是有上级部门与没有上级部门在成员利益协调过程中的差别所在。问题在于,如果上级部门的中心任务经常发生变化,诸如工作重心进行调整或者行政领导者发生变化等,使得上级部门无暇顾及这种仲裁与扶持的角色,那么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在现实经济中,受到内外不确定环境的影响,上级部门不容易总是把经济一体化作为下属各个地区发展的中心任务,因而这会影响到下级部门执行的持续性。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许多省份就提出了跨省创办经济协作区的合作思路,但是,30多年过去了,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协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其中的原因很多,在分权竞争体制下,一些地方主要领导者的思路变化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企业与居民选择的需求对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推动是与行政推动不同的。这种市场推动的机制可以用公共财政理论中的蒂博特(Charles M.Tiebout,1956)模型加以解释。这个模型表明,在公共物品的提供确实存在地理差异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选择居住地点来表示他们对公共物品的偏好。这种“用脚投票”的自由迁徙推动了地方政府在地方公共产品供应上的相互竞争。直到各地方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税收水平之间和地方之间公共产品趋于相等,要素流动与自由迁徙就会在一个地区相对稳定下来。在实施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企业成为主要的推动者,这种推动机制就是建立在地方政府相互竞争基础上的。当地区之间存在着政策差异时,一个地区的企业会抓住这种差异,对本地政府提出更多的获益要求。如果本地政府不能承诺,企业就会以离开本地区相
威胁。而一旦企业移出,当地的税收收入就会减少,这会影响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进而影响地方行政官员的政绩。为了抑制一个地区资源的过分流出,鼓励外部资源的大量流入,一个优惠相对较少的地区不得不向政策优惠较大、更有利于吸引资源流入的地区政策看齐,这就将一个地区的优惠政策向更大范围推广开来。基于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一体化就成为可能。因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消费者自由迁徙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性动力。这就是说,只要有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就存在着要素与产品的市场流动。只要有市场流动,成本高的地区资源就会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为了减少这种流动,成本较高的地区就会向较低地区的制度环境转变。这就是市场推动与行政推动的不同机制与结果。事实上,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广东省政府制定的《珠三角经济区规划研究1995-2010》中提了出来。然而,十几年来,推进程度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尚未形成一个推动力较强的市场机制。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来自市场的推动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经济一体化实现的标志
企业自由流动与消费者自由迁徙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是否意味着不同地区的资源价格趋于一致,进而使地区之间的资源流动变得缓慢下来呢?按照蒂博特模型的理解,在假设资源分布与产业配置相同条件下,公共产品的供应差异会引起资源的自由流动。随着差异化的减少,这种流动性也会相对缓慢下来。问题在于,在现实经济中,资源分布与产业配置在不同地区是完全不同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显示了这种资源的稀缺程度,要素流动则是经济主体对这种资源稀缺程度的反应。如果地区之间的制度安排与各项管理政策都存在着差异,那么,这种差异会掩盖或扭曲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假设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路径以及制度安排都存在着差异的情况下,只有尽力减少制度安排的差异,才可能使资源流动更加充分地反映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优势或稀缺程度,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如果不降低制度安排上的地区差异,那么,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并不一定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这就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经济一体化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资源流动的减弱,应该说,这仅仅减少了由制度安排差异所带来的要素流动,而由产业路径与资源禀赋引致的要素流动不仅不会减弱,相反会大量增加,因为这是要素价格更真实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结果。
篇6
【摘要】 随着医院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医疗机构管理机制改革的深入及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各医疗机构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构建和谐医院的市场趋势要求当代医院的管理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上来,已成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医院 人力资源 管理 激励机制
现代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支柱,是医疗机构的主导力量。医院的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需要。现代医院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一个极其重要和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一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就目前各级各类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而言,依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加强和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成为摆在各级各类医院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真正实现在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向人力资源的纵深发展,形成一套适合医疗机构改革和推动其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搞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一 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缺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目前很多医院对人力资源的认识还处在人事管理的初级阶段,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内容只是事务性管理工作,缺少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对各类人员的总体需求判断不足。人员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工作尚未能真正开展。对全院人力资源配置和结构的合理性缺少必要的统计和分析,也未能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医院未能建立与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完善的、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使医院人才的获取、员工的培训教育以及人才的调配、使用都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很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经过专门的院校培训,延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思想。我们认为搞好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强调管理者本人的素质的提高,要懂管理理论,要有实际的培训经验。管理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如果管理者没有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必将导致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陷入僵局。从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看,专业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十分匮乏。
3 科学的激励体制还需不断完善
作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激励体系的建立在很多医院都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管理中,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结果尚未真正应用在员工培训、岗位调整、薪资晋级等方面,使激励作用无法发挥,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钻研的精神不足,影响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医院还表现出激励结构不合理,分配方式不合理、活性不足的问题,并未根据其对实现医院目标的实际贡献大小来给予报酬,从而降低了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二 对现行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就是坚决贯彻"以人为本",使"人"与"工作"和谐地融合起来。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人力资源的规划、中层干部的甄选,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体系的形成与实施等。通过前瞻性的工作完成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从而使人力资源不断增值,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在招聘人才时注重个人实际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是否符合科室和医院发展目标;在人才使用上明确员工在医院经营发展中的定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足其成就感。医院管理者应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把员工看作医院的首要资产,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同时注重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这样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管理人员提高专业化水平
当前形势下,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职能, 从传统的行政支持者转变为经营管理合作者。为组织发展寻找合适的人才,并采取切实措施留住人才, 发展人才,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统计、分析、沟通各部门人员, 根据组织的长期、短期发展目标和组织文化的需要, 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措施, 保证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战略成为组织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了管理人员要更加专业化,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只有对单位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醒的认识, 才有可能为各业务职能部门提供有益的帮助。
3 加强考评激励是谋求医院更快发展的需要
医疗机构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活力,使员工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已经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医院人力资源产生效益、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途径。考评激励是提高医院管理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考评激励是以医院的经营管理目标和重点分解到各职能、各岗位的,其结果是以业绩、成就评价为主,员工实际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及对医院的其他贡献直接与部门及员工的薪酬利益挂钩,保障医院经营管理目标和重点的达成和控制,有利于医院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 建立健全医院员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如目标奖励、科技成果奖励、先进评比、员工参与管理等配套手段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员工的贡献与利益挂钩, 努力与能力与收获挂钩, 最大限度地体现按劳取酬, 以此提高员工的认同感,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丛丽玲.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经营管理,2009(6)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
企业经济管理一般指的是企业领导或管理者为了能够完成预期的目标,而对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实施较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监督。但是规范化的经济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日益繁荣的增长态势,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应趋于白热化,这就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形成了挑战。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者一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推动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目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代大多数企业都不重视建设管理制度,大多数的管理制度都是只做表面文章,只注重形式化,没有应用到切实的管理执行中。还有大部分管理制度是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不同企业的发展情况具有差异,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本企业的发展需求,导致经济管理制度实用性不强,也就不能较好的指导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就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匮乏
结合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人才队伍来看,企业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投入较少,相关福利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较大程度地降低了经济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效率低。其次,企业对人力资源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的重视度较低,未能加强培训教育工作,致使职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匮乏,难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受企业文化及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经济管理人才希望在不同的企业环境与工作岗位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导致一些优秀管理人才被企业挖走或跳槽现象频繁,致使企业经济管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陈旧
为了适应现阶段的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变为生产经营模式,但是其基金管理模式都比较粗放,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比较落后,企业主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生产环节,忽视了产品品牌管理,而且对产品的宣传不足,对产品的市场调查不够,影响了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怎样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1.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还能够有效地优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与了解,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同时对有关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再结合本企业发展的现状制定出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充分发挥经济管理制度的作用,并让企业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落实的全面监督行列中,以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充分落实,从而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制定和完善企业经济目标规划
科学合理的企业经济目标规划,能够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实现,企业经济目标规划要根据本企业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有效的相关资料来制定,还要对企业经济目标规划进行验证、监督、检验、复核等,以确定企业经济目标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保证企业经济目标的顺利实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建立有效的考评体系
企业的绩效考核与人资管理相联系,与员工的薪酬、任职、升迁、发展、教育等激励性内容相挂钩。员工的考核绩效与职位升迁、职业等级、年终奖励挂钩,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与一定的物质与精神经历,对于那些考核成绩差的进行批评和适当的惩罚,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奖优罚懒的价值导向。企业经济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要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及时的解决问题,使企业效益亏损降到最小。
4.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企业的员工要给予充分的机会,不断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通过不断地学习,让他们的技能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了,自然能够给人优质的服务。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外招聘和吸纳企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中选拔出管理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通过教育增强其责任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防止人才的流失,以及激发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必须使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通过完善企I经济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企业经济目标规划、建立有效的考评体系、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手段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以保证企业经济的长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构想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17―0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静态的结构体制和动态的运行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结构体制中管理主体的职能定性与定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internet检索清华学术期刊网收录的1995年以来关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析归纳。
1.2.2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滨江区6个城区30个街道329个社区,在社区内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2167份,回收率为86.68%。有效问卷1955份,有效率为90.22%。
1.2.3访问座谈法对政府群众体育工作者、对部分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体育社团负责人、体育俱乐部经理和晨晚练点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1.2.4统计分析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杭州市社区体育活动现状及其体制性缺陷
2.1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与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一般都有相应的群众体育科(室),但没有专门负责社区体育管理的人员。各单项体育协会一般挂靠在县(市)体育总会开展活动,在业务上接受体育总会的指导。社区晨晚练点的管理者则多为居委会干部,或者是老年体协负责人。
实地调查发现,居民锻炼时几乎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各种社区体育活动小组,如秧歌队、健美操队的指导者一般都是其负责人。
2.2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当前,杭州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活动和不定期的体育活动。不定期的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是由体育行政部门组织,街道社区体协配合,街道各种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比赛,活动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2004年全民健身活动月期间,市及各区、县(市)、乡镇、街道、各体育协会共组织相关活动641次,参与人数61万。日常性活动主要是在社区晨晚练点进行,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参与人数较少,参与人群单一,一般以老年人为主。主要依靠社区成员的自发组织。
2.3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杭州市现行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主要是以街道社区体协为核心,以市、区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文化(体)站或文体科为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以政府其他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为参加单位,形成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共同构成社区体育管理组织系统。街道社区体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附设在街道文化(体)站,接受街道办事处的指导、监督。辖区单位体协、社区晨晚练点、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同时,又都接受街道社区体协的监督、指导。
2.3.1社会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的“缺位” 当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管理主体可以划分为政府体育部门和社会管理主体,其中社会管理主体又包括各种社区体育组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以及专业性社区体育服务机构。但是,从目前实践情况看,社会管理主体对社区体育的管理还很欠缺。社会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的“缺位”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街道社区体协还不能承担对社区体育晨晚练点、社区体育俱乐部、辖区单位体协的有效管理,没有发挥其在社区居民大量日常性的体育活动中的组织、指导、管理职能。目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多数是一种自发行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个人独自活动。
其次,正式的社区体育组织与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缺乏联系。目前社区体育管理主要由街道社区体协等正式体育组织承担,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由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来承担,例如社区体育晨晚练点,或者是体育活动站。但是,街道社区体协还没有与数量众多的辖区单位体协、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建立起正常的联系。
最后,体育总会作为群众性体育组织的指导者,没有发挥其在业务上的组织、领导与指导职能。通过对杭州市体育总会的实地调查发现,体育总会在对各种体育社会团体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对体育社团的登记、注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深刻教训对体育总会加强体育社团管理敲响了警钟。
2.3.2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所谓政府角色或职能的“越位”,乃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其实质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政府,特别是街道办事处的这种“越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政代社”,承揽了过多的应由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职能,如直接组织和承办了许多社区内的文体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2)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的将社会组织作为依附在政府身上的附属单位或下属机构,直接干预这些社会组织的活动;3)在财政安排上观念转变不够,投入――产出效益不高;4)在体育健身公共器材的建设与管理上,政府只投入,不计产出,事无巨细的进行干预,制约了其他企业实体进行融资,不利于体育社会化、产业化道路的发展。
2.3.3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中“条”与“块”之间的矛盾 这里的“条”是指社区体育管理的纵向结构,各级政府体育行政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运行和管理,形成市体育局――区文体局――街道文化站的垂直管理体系。这里的“块”是指社区体育管理主体的横向体系,即在街道层面上,社区体育运行的横向组织结构,包括街道社区体协、政府派出机构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单项体育协会、社区体育组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条块”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致使管理主体内部缺乏横向联系,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首先,在街道层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分别隶属于相应的主管部门,多数企事业单位和体育社团组织(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也各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它们都在本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并
无直接联系。其次,由于条块分割的存在,造成社区体育管理对象不一致。体育社团(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关心的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社团能否成长壮大,资金能否保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本单位内的体育设施,其服务对象一般也仅限于本单位的员工。它们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协调,沟通交流不够。最后,由于多头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的不一致,各自为政,彼此间缺乏良性的互动关系,结果造成社区内的体育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资源整合难以实现。例如学校体育设施在非教学时间内的闲置比较厉害,对社会开发程度还不够。一些社区居民急需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却因为资金、管理等原因而不能兴建,调查显示,从制约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来看,缺少健身器材(22.2%),缺少活动场地(19.2%)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同时,有58.1%的居民提议增加体育活动场所。
3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3.1我国宏观的体育体制改革的制约 当前,我国体育体制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新的体制还不完善,而旧的政府型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有它存活的空间和环境,新旧体制目前还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将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力。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作为我国宏观体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与发展也必然同外部的宏观体育管理体制紧密相连,因而,宏观的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彻底不彻底,发展完善不完善,也决定了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完善程度。
3.2政府管理主体的管理观念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是唯一的体育事务管理主体的观念还在政府体育部门领导头脑中占有重要位置,既“管体育”,又“办体育”。这种管理的职能观念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不利于发挥社区体育自治组织以及专业性的社区体育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不利于真正形成社区体育多元管理主体的局面。
3.3社区体育自治组织(社团)自身发展欠缺杭州市全市现有法人资格体育社团61个。另有104个单项体育协会直接挂靠市、县二级体育总会,并在二级体育总会指导下开展活动。但目前体育社团的发展,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管理都还没有制度化,人治色彩较浓,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调查表明,社区居民锻炼形式仍以个人锻炼为主,体育社会团体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还远远难以真正做到社团管理,实现社区体育自治。社区体育自治组织(社团)自身发展的不足,成为真正实现社区体育自治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也是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4对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不足
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我们探讨和研究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
4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动因
4.1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分化正在加速进行,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长期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正在向社会转移,其中相当一部分职能需要由城市社区承接;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职能和居民生活的多样化又推动着城市管理重心向基层社区的转移。
4.2社区管理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并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了区、街道、居民委员会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网络管理体系。当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也基本上是依托原有的社区行政管理体系上成立的。随着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也将发生改变。
首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利益转交给社会,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管的局面,克服由于管理职能观念造成的管理职能错位、权责失衡等弊端,实行政府有限职能观。这就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国家简政放权,改“办体育”为“管体育”,把各种具体的社区体育事务交由体育社会团体去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经费的投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其次,政府管理权力与利益转交给社会,就必然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沟通社会渠道,推进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
4.3宏观的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 如果将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看作是一个系统,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年6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全民健身条例》,所有这一切,为杭州市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持。
4.4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杭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也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社区基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多的社会服务功能由工作单位分离到社区,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整合功能进一步加强。其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职能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发展变化,城市管理重心正在向基层社区转移,这就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发展的动力。最后,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更应发挥社区体育自身独特的功能魅力(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密切人际关系,培养社区感情),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
5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构想
5.1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特征是“小政府,大社会”。从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发育,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是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离开了政府的调控和推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体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都是无法完成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塑造的“小政府”同时还是一个“强政府”。也就是说,“强政府,大社会”的社区体育管理新模式,应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要求与体制特征。
“强政府”的基本含义是:在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是一个能够对其实施有效调控的强势政府。即政府在法定的权限内,对社区体育事务的管理有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的计划、指导、各级关系的协调、监督等方面。而放弃社区体育具体活动或者事务的组织管理职能,以强化社会体育组织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组织管理,将管理重心真正下放到基层,顺应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大社会”的基本含义是:各类非政府的社会体育组织与民间体育团体发育、发展状况良好,更关键的是,在政社职
能明确区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组织管理职能,真正实现社区体育自治。
5.2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具体构想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合理,各要素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因此,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新模式,首先在于构建合理的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新模式划分为四个层面:领导系统、决策系统、协调系统、实施操作系统。
5.2.1领导系统社区体育的领导系统主要指各级人民政府,包括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从宏观上加强领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提供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与经费支持;3)发挥其在各种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职能。
5.2.2决策系统社区体育的决策系统主要由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组成。
决策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具体实施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制定开展社区体育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考评制度;2)制定社区体育设施、器材装备标准;3)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并负责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社区,切实发挥作用;4)建立本级国民体质监测制度;5)组织举办一些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及群体表演,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5.2.3协调系统社区体育协调系统由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组成,包括市体育总会、区体协和街道体协。
协调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做好晨晚练点的登记、注册工作;2)认真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册工作;3)对同级各单项体育协会,各行业体育协会以及青少年体育活动俱乐部进行登记管理,提供业务指导;4)协助体育政府部门开展大型社区体育活动;5)宣传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经验交流;6)举办全市(区、街道)性的社区体育活动;7)协调体育行政部门与各单项体协、行业体协之间的关系,并争取一定的经费支持。
5.2.4实施操作系统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体制改革设想,为了真正实现社区体育基层管理,依据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在社区层面上,在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设立非政府组织――社区体育指导中心。
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其作用有以下几点:1)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发挥社会管理主体对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形成“大社会”格局;2)从社区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来看,社区的基层管理职能必将越来越重要,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有利于社区体育自治;3)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符合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强社区体育的基层管理,有利于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切实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4)社区体育指导中心有利于弥补街道体协、街道单项(行业)体协与社区晨晚练点、辅导站、俱乐部、体育活动小组之间出现的“断层”,起到一种“桥梁”作用;5)指导中心能有效的把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主体联系起来,消除“条块”分割的矛盾。表现在:街道文体站将不再直接干预社区体育事务,而是通过参加指导中心来体现政府意志并实现其社区体育管理职能;驻街政府职能部门与一般的驻街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指导中心来实现与其它社区体育组织发生联系;6)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可以利用社区居委会作为决策系统组成部分之一,来实现与政府体育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解决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与体育场地设施问题,缩短了政府体育部门与基层社区体育管理主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政府体育部门全面、及时、准确了解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代表、驻街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其负责人从各类代表中推举产生,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社团。
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 德育实践 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6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4-04
[作者简介]李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重庆400700)、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贵州贵阳550001)
高校德育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德育目标内化外形的重要桥梁,又是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检验工具。当前高校德育已经逐渐从重认知轻体验向重视道德实践方面转变,但德育实践的成效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德育理念滞后、教师角色固定化、德育实践形式僵化、内容单一等是一直为学界诟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活动。因此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德育实践的主体性发挥应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90后逐渐走进大学,他们的角色也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特别是维权意识和主体地位在不断提高。为此,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德育工作较高预期、过多投入与实际收益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德育实践,思考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德育价值功能通过何种载体及途径有效实现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选择
(一)德育实践载体的特征
德育实践载体是指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学生)施加德育影响,需要使用具备承载德育内容、传递德育思想、实现德育目标等功能的一种形式或手段。一般而言,语言、文化、网络、活动等均可能成为德育载体选择,但并非都能作为德育实践载体。当前学界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讨论载体的,对其内涵界定多数主张中介论或要素论。从德育实践的本质出发,德育实践载体内涵应界定为一种活动形式,因为德育实践载体的选择应该是基于什么样的德育活动能实现德育目标这个问题思考之上。合理的德育实践载体应具有以下特征:活动性(需要通过活动体现)、可操作性(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运行)、可塑造性(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化,要能体现学生道德发展的功能)、目的性(始终是为了德育目标的实现)、可控性(作为载体是选择的结果,应在有效控制之下)、能动性(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些学者针对德育实践提出了以课堂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网络为载体等多种观点。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是德育实践载体选择的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推进思路,这进一步要求高校应充分开发整合德育资源,科学构建学生德育实践和评价机制。在以往研究中,对德育实践载体的功能并未有专门的区分,大多认同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载体一样,均具备教育、导引等功能。但德育实践要符合活动性、可操作性、可塑造性、目的性、可控性、能动性等特征,其核心问题是载体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决定了德育实践的载体功能主要体现为激励和约束(也就是对符合德育目标的行为进行激励,不符合的行为进行约束。如果认同德育实践的评价性价值的话,德育实践还具备检验功能,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对其主体性的充分肯定,因为德育既要生活化、也要个性化,离开主体性发挥就难以实现德育实践的感召力、渗透力、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提出,“教育虽然存在一种外部施加影响的过程,但是其主题却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高校学生德育实践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核心是发展的自由性和道德选择的自主性。而要保证主体性发挥的实效,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参与。高校学生学业繁忙,学习和实践经常面临权衡取舍,这是德育实践高效运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载体
人是道德的主体,参与学校管理是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有利于德育效果的主体性发挥。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学生德育实践的最佳载体是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而且这也是基于学生学业负担繁重和为了切实维护学生的学习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因素的考虑。不过,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思想的基石是民主参与理论,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力求建立一个使各方利益主体在一个协商氛围下充分表达自己意志的平衡机制,不能忽略大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参与管理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分享一部分学校管理权利,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和活动当中,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然而,这是一个相当复杂问题,西方高校学生参与事务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社团机构这两种组织结构来实现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大学生参与管理正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一些学者专门针对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大学生参与宿舍管理、食堂和园区管理、教师评教等。伴随90后的入学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大学生参与管理也在逐渐增添一些以前没有讨论过的问题。不过,高校管理事务繁杂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受社会本位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对学生个体的价值特别是德育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并且许多高校存在多元主体利益结构,在大学治理中,多元价值观取向和意见分歧是现代大学治理不能良好运行或产生一系列结构性冲突的根本症结所在。因而高校更多倾向于采取其他方式和手段解决高校管理中的问题,消极对待甚至阻碍大学生参与管理这一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关注大学生参与管理必须矫正这一价值认识误区,重视其对个体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可以成为德育实践的有效载体,是因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可以推动德育价值的实现。就德育价值主体和德育价值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说,德育价值实现的本质,是社会对德的需要和追求通过德育主体功能属性的发挥在德育对象身上变成现实的过程。同时,当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道德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进行范式转换,即由强调群体利益的客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转向注重个人生命的主体性思想和个体性思想。但目前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理论依据和意义仍停留在关注在社会价值和管理的公平效益上,很少从学生个体成长特别是德育价值上去讨论。站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终极性价值极为重要。长期以来,大学生德育价值的内涵更多集中于学校教育的标准理念上,存在教育内容理想化、方法选择机械单一、德育效果评价偏量化等问题。从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工具性价值而言,一般认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可以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根据海德伍的观点,“民主只适合于解决与共同体有明确关系的事情,而在其他情况下,民主的涉入则无异于对自由的侵犯”。所以民主治校一般主张学生应该参与制定安排其学习和生活的重大决策活动,这样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应有必要的限度。此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但从终极性价值而言,大学生参与管理应该是对其自身成长提供保障和帮助,德育价值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有学者提出,“德育价值最终表现为社会、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这为搭建德育实践载体、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最终使德育回归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现实扬弃基础上的自觉的价值追求提供了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参与管理的首要价值是德育价值,首要实现的目标也应该是德育目标,可以成为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大学生参与管理中虽然存在一些效率低下、增加管理成本等问题,但在价值位阶排列下均应低于其能实现的德育价值。
二、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德育实践载体价值
十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给我们德育实践指明了方向。但是大学生参与管理作为载体对德育实践有何价值还需进一步厘清,它事关这个载体能否有效地运转。对此,我们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作为德育实践载体的价值问题。
一方面,在道德认知和意志上,能对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给予正确引导,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党的十报告在阐述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问题时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听取大学生意见、保障大学生权利的重要途径。同时,公民意识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权利意识的培养,这是树立学生公平法制、民主自由思想理念的重要途径。现代法律理念强调的权利本位意味着人人平等,因此权利意识也是现代民主的精要所在。从已有文献上看,对权利意识的分析,多数学者都从大学生作为权利主体的主体意识、实现意识、救济意识三个层面进行。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存在着分歧,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希望接受到优质教育的年轻一代,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他们的权利意识通过更为合理、妥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最终得以实现。他们希望能通过高效直接的途径,促使学校管理者从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切实保障其各项正当权利。有学者提出,“大学生既有一般青年人的感性、冲动、叛逆的共性,又有知识青年独立性强、思维活跃和法律意识高的特点。这一方面是接受高等教育和学术培养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不因势利导,也容易成为高校最具破坏性和危险性的潜在因素”。但是大学生毕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时期,受实践经验制约和知识所限,以及人固有的有限理性,他们对自身权利意识存在偏颇之处,往往会片面地夸大自身拥有的权利,一味抱怨学校存在的问题,不能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学和管理。因此,恰当地处理学生权利意识的不当倾向、实现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是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当前高校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多挑战。特别是在德育认知层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如何维权才是正确的,仅靠照本宣科的书本传授是不行的。事实上,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后,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参与管理实践增进其对学校工作的复杂、繁琐和困难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参与管理可以明确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特点和引导策略,通过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励大学生不断向上,自由、全面地发展。
另一方面,在道德情感和行为上,通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行为方式。“传统德育模式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灌输德育、空洞德育,而体验式德育模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在学校管理中,学生主体自由、平等且实质的参与,意味着参与的自愿性、机会的平等性及信息的充分对称性。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强调其实质性,则意味着决策从参与程序中生成,学生参与能对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一德育实践平台的搭建,最直接的影响是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权益,从深层次上说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大学生参与管理对其个体的道德价值是明显的,通过实践参与对于学生个体责任感确立、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当前德育实效性困境的解决。“我们的德育很多时候无视教育对象的个体性,流于形式,缺少体验,而实际上体验在道德教育中具有中介作用,个体通过体验可以获得人生经验,感悟生命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主体实践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德育功能,这在价值澄清理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价值澄清论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上。其合理性在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生活化和实践性,具有一定的科学化水平。但是鉴于价值澄清理论的局限性,在大学生参与管理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承担起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当前德育范式转化之一,就是从道德知识再现向实践的转变。而在其中,“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是在道德情境中进行的,所以教师要设置多样化的道德情境,尽可能为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在各种道德情境中探究、体验、交往、实践、反思,开展各种德性自我生成的活动”。通过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是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目的、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都应进行范式转变。
三、通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德育实践目的的路径思考
第一,将德育实践实效性作为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已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渐发生了变化,推动德育改革难度较大。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要求指导下,改革高校传统德育意识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站在实践的角度搭建适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德育实践平台,并改善德育引导方式和德育实效性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的德育教育模式。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确立,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工作模式已经发生改革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反过来,这也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诉求、指导学校德育改革的方向,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篇10
固然,集体经济曾在计划体制下成长过,也确实存在过“二国营”式的体制弊端,直到今天,仍然需要大力改革创新,这应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值得重视的是它的本性、它的内生优势,常被漠视或抹杀,把它同旧体制等同起来!
这里不想引经据典,也无需长篇大论,只是点明主题,深刻认识集体经济的贯有本性,即集体经济固有的优势是可突显其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境界!
一、适应市场的本质特性。合作经济的历史证明,它是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均可存在并发展的一种市场主体。中国集体经济同样是合作经济,它在市场中生,在市场中发展壮大。
从建国到今天,历史雄辩地证明集体经济的业绩功不可没!根本原因在于它对市场的适应性、应变性和内动性的本质。
二、合作者(劳动者)联合的主体性。合作经济的兴起,在于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组织起来,应对资本强势的一种经济组织。因此,决定了合作者(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体、经营管理的主体和权益的主体。无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如赫赫有名的蒙德拉贡集团),它都是联合的劳动者主宰发展的命运!它同任何国有、私有、资本联合的经济,均不雷同。
三、劳动驾驭资本、积累成果劳动者化的特性。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奴役劳动、主宰一切社会领域(他们的“民主”,只是强势资本争夺权位的形式与手段而已)。但是,只有在合作经济中,始终坚持劳动者(合作者)驾驭资本,资本运营的收益、积累的财富,均归于劳动者(合作者),但又仍归运营于整体合作经济的发展(蒙德拉贡建立了个人资本账户,收益分红入帐,但并不取现,而继续作为合作股份投资,为企业运营)。我国曾出现的“二国营”模式,只强调了组织的“集体”,而扭曲了社员所有权。但是,改革开放后兴起的“股份合作制”,重新回归了合作经济的本性,证明它的本性不容扭曲。当然,分配机制至今尚需完善,但其本性如此,应予珍惜。
四、共有共荣、平等和谐的本性。合作经济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特点,不仅在于其产权制度、自主管理监督的治理结构,更在于它始终就是在完全平等的前提下,联合组织起来的。其主导者、管理层,没有也不允许有任何特定“身份”,只能是选举、民主程序的结果,他们也不能有特殊的资本权益或权位强势。共享、共荣、平等、公正、和谐发展这些要求的实现,不是口号,而是来自合作组织特性的本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