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教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享式教育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享式教育教学

篇1

关键词:合作与分享式学习;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025-02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的热点。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指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把“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作为基本理念之一,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可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很活跃,而实际上鲜有收效。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且教师在小组合作时的角色也要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参与者和促进者。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集体

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探究、讨论的氛围,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远低于优等生,“组内权威”现象对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集体对合作学习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一般是将学生按成绩、能力、性别等分为异质小组,每组内都有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另加两名基础中等的学生和一名相对较弱的学生,对每个组员所担负的责任要有明确的分工,确保全员参与。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建立责任意识。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并清楚自己就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二、明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身份和作用

课堂上合作学习实施的同时,教师“干什么”是影响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身份和作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是学习活动的向导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易于分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不停穿梭于各小组之间,随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展,发现活动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与帮助,并确保活动按要求进行,不能离题;而对于活动过程中东拉西扯影响合作学习的言行要坚决予以制止。

三、组织小组合作的恰当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课堂上何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避免“为合作而合作”。这样,教师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根据自身实践,笔者认为在以下两种情况时组织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进行对话的巩固练习时。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关键在于练。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不仅要求学生开口能说,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对话等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的45分钟分散到每个学生的头上,练习的时间就显得微乎其微,更何况还有教师的讲授与指导占据了课堂很多的时间,如此一来,学生几乎没有了练的时间,这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就非常适宜。通过合作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对话的难度,保证了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开口,为小组成员共同分角色排演对话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进行游戏或会话活动时。学贵以致用,学习英语不仅在于对知识的记忆,更在于语言的应用,在活动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不断提高,并从中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或会话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课文中的内容有时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就能让学生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四、总结及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篇2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选项教学 分层教学

长期以来,多数体育教师习惯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区别对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而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造成两极分化现象愈加严重,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选项教学、分层教学的摸索,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创设一种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下面我就谈谈具体做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很清楚,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选项教学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喜欢的项目,再根据自身水平进行分层学习,使每个学生在相同的起点起步,在适合于自己的环境里,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教师还要尽力促进师生情感融洽,对后进生不提过去、不揭短、不冷落、不公开批评,而是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教育他们“对症下药”,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组织教学实施选项教学

调查发现,发达国家的高中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上体育课。我校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要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选修项目,将体育教材内容分成健康教育、体育基础知识、田径、体操、游泳、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健康教育、体育基础知识、田径、排球是必修的,在高一年级实施;高二年级开始实行选项教学,选修的内容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项目,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作用。

三、对教学对象选项、分层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一味地照顾一部分学生,而忽略和淡化对其他学生教学精力的投入。对学生的选项、分层实施以前必须以深入调查为前提,观察每个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根据其特长、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分析,进而分项、分层。近几年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一直致力于运用选项、分层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的组织方面,打破原有行政班建制,将四个班级合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相对集中选课,教学对象即学生分项后,按起始的身体素质、技能技术水平划分出强、中、弱三个等级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教师适当地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对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既能使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相对应的目标进行教学,又能为最后的考核评估确定方向。我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学生的层次都制定了优、中、差三个由浅入深的目标。在制定每个课时目标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分层,区别对待,让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有所获得。例如:对身体素质和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不断地改进运动技术,明确运动技能目标,要求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对身体素质和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让他们较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明确参与运动的目的,使他们稳中求进;对身体素质差并且学习水平低的学生,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完成一般教学目标,使各层次学生相对本身而言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精通教材,分层备课、授课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了解各层次学生、精通教材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定适合于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不同深度、广度的教学内容准备,不能一个教案用到底,一个方法教到底。在具体的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进取,大胆探索,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对教学考核评价分层

篇3

关键词:科学研究 高校教学 科研能力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教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力支持、优质生源和科研课题素材。

一、以教学工作为载体,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

1.教学工作为科研提供知识基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核心,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科研则侧重于理论的突破和运用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理论突破和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所以说教师只有将教学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2.教学过程能激发教师对科研的思索与研究。教学过程是高校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师自己探索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的过程。从教学中教师能够对自己的业务作以客观地评价,对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作以规划和分析,更能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为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的选择开拓思路。这些环节都可加速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科学研究奠定初步的基础和方向。

3.教学能培养和推动教师走向科研,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教学只有在不断创新、吸纳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而这种创新和吸纳过程就是教师从教学走向科研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先把握好教学关,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联系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内容,由传授科学内容转变为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做到边科研边教学,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使自己成为一名教学科研型的全能教师,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二、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科研过程能够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提高教师素养及水平的基本途径,就是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及时向学生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时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2.科研成果能够扩展和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当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时,课本中一些陈旧的观点就需要得到改变,同时新的内容和观点应该及时被补充进来。通过把科研成果渗透进课堂教学,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极大地丰富、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课本知识基础性强新颖性不足的缺陷。科研成果的渗透,科研项目内容引入教学,作为教学案例,可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课题项目、研究内容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3.科学研究促进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对于不同专业来说,实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科实验、实践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科研经验与水平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学校和学院资金的投入,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室、实训室,同时也能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极好的场所,很多教师都利用本学院的实验室作为自己科研的基地。

三、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辨证统一

教学与科研的自然联系,在适宜的条件之下,可以得到强化,促进双方充分展现各自特质,同时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是既独立又统一的: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它们都是以知识为基本对象,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智力劳动,都贯穿了创造精神和创新思想。教学和科研都可以很好地统一于同一主体中,那就是高校教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是两个互补的角色,一个教师可以在两个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就,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一般也是一名优秀的研究者,而优秀的研究者,亦会是优秀的教师。教学与科研在教师的这一活动主体中相互结合渗透、相辅相成,已经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清明.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规律促进高校协调发展[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1):20-25

[2]陈红.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带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45-46

[3]刘献君.新世纪的高校发展战略规划闭[J].高等教育研究,2001,3:39-47

[4]董文明,吴荣书,林奇,龚加顺,高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2:5-7

篇4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分类教学;必要性;策略

前言:

教育形势的改革,使得高中体育教学面临着改革的必要性。高中体育教学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关注,不得让体育教学流于形式,要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促进意义的发挥。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不良现象存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不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足等都会影响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当代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正确地分析,促进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质量提高。

1、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体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培养良好性格,拥有一个开朗向上的信念,同时对于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更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校方,对于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和训练来说都是极为重视的。但从我国当代高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在我国的一些大型与中型城市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不大。并且,在学生的年级提高的同时,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断下降,特别是女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在小学或者中学阶段,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还比较大。受到高中学生任务繁多与学习压力的影响,学生将高考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对于体育学习几乎忽略。这样的学习观点与现状使得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学生的身体会败给高中学生任务。要加强学生文化课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丰富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是高中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也成为高考的重要考核科目,学生的体育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十分重要,体育教学模式的丰富也成为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

2、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分类教学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需求,促进高中体育活动的质量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对分类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2.1利用集中分组方法,实施体育分类教学

高中学生的体质具有差异性,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体质的差别进行了解与分析。高中学生正除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鉴于每位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其体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利用集中分组的方法开展分类教学。教师以班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整体授课,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体育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每一项运动的要领。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集中分组。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根据体育学习项目的不同,从自己的体能真实情况出发,进行自主训练方法的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真实体能出发,不能让运动量超过自己的极限。这样,教师再针对学生对于自己的体能判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利用不同的体育学习要求让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这样的体育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掌握体育技能,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给高中学生一些积极地肯定,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不断进行自我超越。

比如在学习长跑的时候,这项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体能与耐力来讲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规格的长跑距离,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像600米,800米,1000米与1500米等。在学生完成自主选择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分类,将具有相同选择的学生分为一类,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长跑锻炼中掌握更好的长跑方法进行体会。对于那些体能较弱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长跑练习的建议与日常锻炼的建议,让学生的体能在体育学习中得到提高。

2.2利用个性化分类,实施分类教学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许多高中的体育教学条件还有待提高。高中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许多学校的一位体育教师要进行多批学生的体育教学。还有一些学校的体育器材水平明显不足。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体育理论的讲解,使得高中体育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分类。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如果班级内学生的性格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教师就可以针对性格对学生进行分类。如果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类。对于那些喜爱安静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安静一点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进行锻炼,像仰卧起坐等。对于那些相对活泼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足球或者排球等项目进行锻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

结语: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为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全面的人才,我们必须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使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体育教学目标得以更好的完成。希望分类教学方法可以得到重视,服务于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使每一位高中学生都可以成为体育课堂活动中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桂成率.新课程理念下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6)

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 教育叙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对于教育的研究改革在不断深入中, 教育叙事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不断有人参与到对它的研究当中。但是, 现在多数的关于教育叙事的研究方向都是集中于学生, 而忽视了“教学”中的“教”的方面。教育叙事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 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什么是教育叙事

所谓的教育叙事, 就是教育工作者叙述在工作过程中的事件、故事、感受等的一种行为。通过教师的叙述和回忆, 教师自己或者他人可以从回忆的过程中仔细的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从而自我总结, 不断修改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他人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提升教学质量。

2.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教育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许多英语教师只针对于教学工作埋头苦干, 对于教学研究, 研究的方法不感兴趣, 甚至一知半解。但是, 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帮助研究, 通过研究促进教育, 教育和研究相结合。这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教育叙事研究相对复杂, 需要选定一些样本, 通过实验, 采集准确的数据, 接着对数据所呈现出的规律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统计软件, 这一复杂的过程让许多英语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畏惧不已。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导致许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研究上贡献甚少, 浪费了推进教育进步的许多机会。教育叙事研究特别注重培养优秀生, 提高差等生, 在这两个方向寻找问题, 并且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这也是英语教学中十分注重的。教育叙事研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找到解决英语教育教学的方法, 而且实验表明, 结果往往是令人喜悦的。通过叙述故事, 讲述经验来总结教育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2 教育叙事对教师生活的影响

前文已经提过, 教育叙述就是让教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件讲述出来, 供别人总结参考, 让自己不断反思进步。中小学教师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不愉快、不顺心、疑惑、烦恼通通讲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 有利于教师自身情绪的调节, 也有利于教师在回忆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和总结经验, 既可以改善心情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除了口头的表述, 文字的书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叙事的方法, 微信、微博、QQ都是很好的平台。这种网络平台也给老师和学生架起了很好的沟通桥梁。老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来传达自己对学生的一些建议, 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老师的想法以及教师工作的艰辛, 很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 让学生和老师成为无话不谈的亦师亦友关系。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别的教师的教育叙事作品, 以自身为参照, 对比学习, 更好的评价自身的工作, 同时吸收一些方法, 提高教学的质量。

2.3 教育叙事对教师英语教学的影响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 课堂上的交流与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课堂游戏来提升教学氛围, 活动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英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把教育叙事作为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总结来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过程中反省, 反省过后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教育叙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来吸收其他教师的教育叙事成果, 通过评价与建议帮助其他老师进步, 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教育叙事不仅仅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写作水平, 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大大提高。通过互联网, 增长了教师的知识, 扩大了教师的思维观念, 频繁了教师之间的交流, 更是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3. 小结

虽然教育叙事研究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 但是, 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育叙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在教育研究中备受关注, 对于提高英语教学, 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教育叙事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叙事研究中十分重要。英语教师通过网络平台, 架起一个多方交流的模式, 通过平台以教育叙事的方式与其他老师、学生、家长交流沟通, 加深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使其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英语教师在讲述自己教学过程中, 对教育叙事进行探究, 推广教育经验, 提升教育质量, 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改善教育生活使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艳玲.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J].基础英语教育, 2010, (6) :81.

[2]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10) :40-41.

篇6

关键词:中学;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96-01

一般的体育教学中,都是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阻力变大,学生厌学,师生互动不良等局面的发生。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很大差异,在体育选项课中,教师若一味采用长期不变的教学结构和内容,会导致学生中成绩好的无法继续提高,成绩不好的又无法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不利于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要注意到不同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体育选项课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在中学体育选项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兴趣提升

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自发养成热爱锻炼的习惯。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制订了不同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素质。一改往日体育场上所有学生完成相同的体育活动目标的学内容,使学生对选项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奔跑、跳跃在操场上,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且目标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尤其是原来选项课表现不好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信心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精神面貌也不再懒散,可以在活动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原来表现较突出的学生也不再苦恼于目标能轻松完成、无法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和体育能力,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后,需要努力发挥潜能才能达到,使自己在体育选项课上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另外,分层教学承认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只需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在教学评价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评价中,要尽量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情感,肯定他们已达到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体育检测时,要践行量力性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使他们能够先后达标。

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首先,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间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而产生的,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育课上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主动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整个课堂氛围会显得活跃、轻松,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运动水平。其次,教学内容的分层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大多是由易到难,使学生可以专注于当前目标的实现,努力达到当前目标。学生在充分夯实了自己运动方面的基础时就会增强信心,有利于学生运动水平的逐步提高。最后,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简化了许多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过程,增加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时间。在一般的体育选项课中,体育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这导致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锻炼中的时间不足,真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时间还不足20分钟。而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减少了教学活动的组织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可以充分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形成有效的锻炼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三、分层教学,构建学生的交流合作

现在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间的自主交流合作学习,利用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完成一定任务,从而使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传统体育选项课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由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向学生讲授体育知识,使得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都不够理想。以往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在合作小组中,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参与活动,进行着自己的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前面同学的脚步,信心不足,显得无奈与无助,不能有效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而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学习小组是由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在这样的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到讨论学习之中,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也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和提高。

分层教学对于中学体育选项课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种教学法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运用。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越来越好地运用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赏识;价值;现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75-01

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中国教育界的优秀教育理念中很早就有赏识教育的思想,自从周弘先生将赏识教育在国内编成体系并且广泛推广,一时之间各地学校都纷纷学习使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碧玉亦有瑕疵,在老师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失效现象。

一、学校赏识教育失效现象的行为表现

(一)刻意赏识

赏识教育贵在真诚,使用赏识教育的时候应该发自内心。表达赏识的前提是心里真的赏识。刻意去赏识学生,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缺乏原则、不真诚、有讨好或者敷衍之嫌。有的老师使用赏识教育过当,每次不表扬几个同学就觉得没有完成任务,没有真正去观察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就随意表扬,让学生感到奇怪。久而久之,学生也知道老师这样的表扬是习惯性的,并不放在心上,对这位老师的其他话也不真的放在心上了。赏识教育就这样成了一种形式,因而失去了它的灵魂价值。

(二)与他人比较,造成不良竞争

有些教师喜欢在表扬学生的时候,讲这位学生与其他的学生作比较,比如在表扬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说:“张三同学的成绩进步的很快,一下子就上升了七名,但是上次和他一起排20名的李四,这次还没有什么进步,以后要向张三同学学习啊。”类似这种表扬,表面上看起来肯定了张三的成绩,是一种赏识,但是实际上给张三带来了压力,又打击了李四的自信心,而且在全班范围内都造成了对成绩排名的恶性竞争之中。谁都想超过别人,看起来是好事,但是在学习上,更应该有和谐的氛围,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彼此促进。

(三)赏识外在特征

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积极赞扬,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别人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很大。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赏识内容,会让学生认为自己因为这样所以会被社会认同,自己应该在这方面积蓄努力。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赏识有引导的意义,老师对赏识对象应该慎重,对但是有些老师却习惯于对学生的外貌、装扮、物品进行赞赏,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行,反而会造成不良的、攀比的班级氛围,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让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四)只赏识不负责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核心是激励学生的潜能发挥。然而赏识教育并不能代表教育的全部,赏识需要与引导、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对学生有爱心,更要对学生有责任心。比如发现了某位学生有超常的美术天赋,不能只是表扬一番,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美术学习,帮助他发挥自己的潜能,陪伴他走过不知如何正确做的迷茫期。只赏识不引导的方式是一种对学生不够负责任的表现。

(五)赏识条件化

赏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身进步,而不是控制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来做。有些老师认为对学生表扬了以后,学生依旧没有进步,依旧犯错误,就觉得赏识教育无效,或者对有的学生无效。这些老师是把赏识条件化了。学生由于经验少、理性思维能力不全面等原因,对有些事情的理解是片面的,自控力和判断力也不健全,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若因此就在主观上否定学生,学生就更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原因从而自觉改正了。

二、教师在赏识教育中的错误表现

(一)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对赏识教育的全面理解是正确实施赏识教育,避免失效现象发生的前提。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核心理念是爱并欣赏学生。很难想象一个并不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可以很好的实施赏识教育。然而,有些老师片面重视它的技术,应付领导,应付检查,只重视形式,使得赏识教育的实施失去了灵魂,自然会导致失效。如果能做到真正得关爱学生,那么赏识教育就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抓住赏识教育的本质,学生的成长就会有如无心插的柳一样绿叶成荫了。

(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主观偏见

不同学生有不同特点,孔子说“有教无类”,又说“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赏识角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的学生很内向,他不爱与别人沟通,但是他做事很细心,老师就应该首先赏识他细心的一面,然后才是鼓励他尝试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是很内向的,会计、财务、计算机等很多行业也需要沉稳细心内向的人来做。片面得否定他的优点,一味得让他多交流,就可能又抹杀了一个未来的栋梁。而且,有些人内向是因为觉得别人不认同他,所以与人交流有些自卑,不能尊重和重视他的优点,他就更难鼓起信心来与别人交流。

(三)自身的价值观有偏差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行为取向上,还会反映在自己对别人的评价标准上。如今时代变迁,传统价值观体系被打破,多元化价值观并行,有些老师的价值观受到西方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自己不能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艰苦勤奋的优良作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问题。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身边的重要他人的影响的,老师、家长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老师自身的价值观有偏差,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就一定会把自己的这种不良的价值观传递给学造成不良影响。

三、解决赏识教育失效现象的对策

(一)全面把握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灵魂是爱。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无法做到真正的赏识。光有爱也不行,不懂得合理得表达爱,那么爱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伤害。赏识学生是表达爱学生的良好方式,爱学生是赏识教育的核心灵魂。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面掌握赏识教育的系统技术,可以更好得进行操作。比如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要准确到位、要合情合理等等,没有系统得学习过赏识教育,就难以发现这些在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细节。

(二)提升自身修养

老师的价值观对学生会起到很大影响作用,在赏识教育中,这种影响作用更会被放大。老师如果不能自觉提升自身修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就很容易让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形成产生偏差。在新时代,老师更应该学习和发扬八荣八耻的精神,传扬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通过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客观看待学生

很多老师看学生时候是有主观色彩的,就好像带了有色眼镜。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他人的评判标准和喜好差异,但是老师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老师应该客观得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通过赏识让学生增加自信心,在长处上更加积极努力,然后做到均衡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欣.正确实施赏识教育[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02).

[2张符艳.浅谈赏识教育的实施[J].现代农村科技.2009(17).

[3]潘承哲.浅谈实施赏识教育滞后因素的克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篇8

关键词:分项;高中;体育

一、分项教学的现实意义

1.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又苦又累,在这种情况下又极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要我练”变“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从教学内容着手。学生凭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这体现出自主性,他们会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听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投入体育锻炼之中,对自己选修的项目有自信心和责任感。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选修课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身心上的满足和愉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2.项目多种多样,学生的选择面大了。摆脱了以前枯燥的体育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塑造学生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而发展。

3.为学校各项体育比赛选材提供便利。体育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的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选项班肯定有这项目的拨尖人才。所以说分项教学为选材提供了便利。

二、高中体育分类教学

根据经济发展和学生心理需求制定出适合本特区特点的校本教材。学校大量引进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在高中阶段开始之际,学校向学生提供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其中一项上课。这种分类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运动不再只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更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同时也改变了家庭中成员的生活习惯,将健康的体育运动带入了家庭、社会,沟通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真正使教学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比如学校体育课程有五大类:健康教育和体育基础知识、游泳、武术、球类、体操。五大类中又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健康教育和体育基础知识、游泳,选修课程是武术、球类、体操。球类项目又分两大类,一类是集体类,例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一类是个人类,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体操类分为艺术体操球、彩带、绳、健美操等。武术类则分为太极拳、长拳、剑术等。具体教学方法是合并几个班级的学生,学生从这些项目中选择一项,选派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分组,重新编成班级进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班级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的缺陷,根据兴趣分组分类上课,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爱好、特点,以便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潜能。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统一。

三、发挥信息技术功能,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除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外,体育教师还可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造能力,例如,我在进行健美操和校园啦啦舞介绍时,让学生自己从电脑中找到的参考资料,展开练习,真正由被动地位变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这种主动性的选项教学,可以看到学生从模仿教学片里的动作,进而又想出其他颇有创造性的动作。既能充分活动全身各部肌肉关节,又能提高动脑创想的水平,把显形和隐性的目标结合自然到位。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富有启发性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出来,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这一课正是通过课件的展示,把学生的兴趣牢牢地吸引在课堂教学上,以兴趣导学,还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体育选项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其形象性、直观性和可观赏性是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当然,利用信息技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理解教材,研究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制作出适合教材内容和学习特点的课件,使其能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期,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关键期施以正确、积极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传统的体育教学不顾及学生的不同爱好进行集体上课,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厌恶和兴趣的缺失。高中体育教学实行分类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按兴趣选择项目分类上课,有利于学校教学重视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体育特长,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课程改革取得进展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基础的专业学科,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受传统大学英语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理念落后等制约,我国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英语教学目标上出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了适应改革目标,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进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发展提出的挑战

(一)英语四六级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目前,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逐渐使用网考模式,网考的推进,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渐实现统一,考试题型及能力考察与传统的英语考核有较大区别,在阅读理解与听力测试方面,四六级考试所使用的是真实的新闻案例。网考与常规笔试不同,学生需要面对计算机屏幕进行音频听力,还要敲击键盘进行答题。阅读题型上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与时事了解能力。

四六级考试网改的这一趋势,无疑指出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按照四六级考试题型的要求,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从阅读应用题上,要求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了解国际时事,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英语交际,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网络监控能力,这对教师而言,压力明显加大。

(二)后续课程的开设要求教师优化知识结构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延续高中英语,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单词、句型、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这与高等英语教学的目标不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与大学的英语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划分,在大学英语要求上,更注重商务英语、实用英语、综合英语等教学,这就对教师综合能力有所要求。比如,商务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对现代商务英语交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具备现代商务英语应用基础技能,使学生逐渐达到社会商务人才的要求。随着英语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挖掘,后续课程的开发必然对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提出新的要求。

(三)考核标准的提升迫使教师提高学历与科研水平

近几年,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社会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对教师自身能力的考核也逐渐发生变化,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涉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专业课程的研究、学生评教成绩提升等诸多工作。另外,随着高校逐渐引进社会晋升与评优机制,要求教师在论文创作量、科研成果等方面有所贡献。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高校建设速度与专业扩展也在逐渐加快,然而,高校规模的扩大却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实际教学能力,大学教师本身学历低、职称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比较普遍,教育部门针对这一现状对教师职称与评价制度进行了更新与完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才能获得晋升,这等于安置了一座大山,施加在教师身上的压力逐渐加强,迫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式下教师自我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教学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主要是实现教师的全面“转型”,使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改革的实际目标,对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上,教师课堂讲解依旧延续高中的教学形式,在英语现实应用方面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下英语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目标相差深远,因此,教师为了转变这种教学形式,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强调对学生语言应用与听说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逐渐推进,英语的现实功效渐渐体现出来,在应用形式上也逐渐演变,教师为了使用英语的功能发展,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经常关注英语类新闻,参加本校开展的英语交流互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优化自身专业知识结构

近几年,随着高校英语主修专业与选修课程的不断建设,大学英语教学已经逐渐实现知识学习向实际应用方向转变,注重英语的社会使用功能,比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开设,要求培养商务谈判性英语人才。因此,为了使用陆续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师应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根据自身英语水平,找准发展方向,在英语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增加相关用途的英语专业知识。比如,教师要向商务英语教学发展,就可以深入到社会商务企业中,了解企业商务英语应用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对商务英语应用的理解,向学生灌输最新、最符合社会发展的商务英语知识。

(三)提高自身学历及科研水平

教师应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基本能力、未来英语发展方向,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出国深造、能力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学历水平。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成果的高低直接反映教师对本专业的理解程度,对教师职称与待遇提升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应在课余时间多关注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成果,了解当前英语科研的大体方向,如果有机会参与大学英语研究相关的会议,教师应积极向学校申请参与此类活动,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为了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大学教师要结合自身知识能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而实现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杨祖华.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07-108.

[2]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17-119.

[3]陈二春,刘称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02),61-65.

篇10

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会议内容详实,既有教育部师范司领导的关于教师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报告,又安排有特邀专家报告,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教授的报告,国家总督学顾问、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主任的报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裴娣娜教授的报告,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旭东教授报告,同时大会还安排了五个专题供与会的专家学者讨论: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2.高等教育发展中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3.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校本研训与教师专业发展5.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

本次大会的第一个报告是国家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同志给我们作的,他的报告的题目是《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报告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第一个是重视教师教育、第二是创新教师教育、第三是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关于第一个问题报告首先回顾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谈到了中国百年教师教育的四个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召开的五次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以及近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还特别介绍了我国在教师教育方面取得的基本经验以及我国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和突出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报告介绍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一个体系、三个环节和四项制度。总体的目标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二十字方针,“促进开放、提升层次、创新制度、提高质量”。一个体系,就是一个灵活开放的、规范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要抓住的三个环节,三个关键环节,一个是入门的质量,一个是培养质量,一个是培训质量。四项制度分别是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监管制度和教师教育制度。在第三个问题中报告从国家的角度谈了我国政府部门在教师教育中要积极采取的一些措施、方针和政策来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比如: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的力度、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培训机制、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等等共计七个方面。

23日下午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裴娣娜教授的报告,她的报告题目是《中小学教学改革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回到原点的思考》。首先裴教授对报告的定位以及题目中的原点问题做了解释,同时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做了简要的说明。她的报告内容主要包含五点:第一点是新世纪中国的教师教育面临的三个挑战性背景,1.经济结构的转型2.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3.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在这部分内容中裴教授给还我们展示了她所做的三个调查以及对其它相关学科进行研究给我们的启示。裴教授对这一点的结论就是:教师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转换研究视角;报告的第二点问题是我国教师教育生成发展的“原点”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中谈了教育工作者应该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两个基点:回到课堂教学和回到班级建设。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才是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点;第三个问题是回到“原点”的学校教学生成发展要研究那些基本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现代教学发展的研究主题、现代教学发展的理论视野和现代教学发展的思维方式。第四个探讨的问题是现代教师的“生成”问题和怎样回到“原点”?在这部分一共报告了实践的探索:改革课堂教学、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进程设计、学生学习方式体现的学科差异与年级差异、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发展性教学策略的内含、特征及实施、课堂教学的文化性等十个问题。在第五个问题里主要是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的论述。最后裴教授鼓励教育工作者们要回到原点,进行原创性研究,提出新思想、新观点。裴教授的报告使我对教师教育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她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教育发展还包括: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从基础做起,都要从实践做起,不能凭着空想去解决问题,“有调查才有发言全”。同时在当天下午我还听取了教育部原司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的报告,题目是《用科学发展观透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陶西平副会长的《以学习求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和朱旭东教授的《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的报告。

在第二天上午举行的专题讨论上,我聆听了第二组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中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的讨论。在讨论会上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曲铁华教授首先对于新时期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及创新策略做了发言,她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创新提出了五种策略,并拿出了在自己在本次大会论文集中的论文供大家探讨,同时还就东北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习工作等问题回答了其他学者、代表的提问。在讨论会上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经柏龙还应参加讨论的各位代表的要求介绍了我校在师范生教育和培养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对于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的建设发展做了介绍,代表们一致肯定了我校在教师教育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同时来自南方一些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代表们还介绍了自己学校的教师教育发展情况,大家把各自的学校在发展中所取得的经验以及不足都拿出来共同探讨、研究,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第二天下午的大会总结交流阶段中各个专题小组都派代表向大会提交了自己组分进行组讨论的情况以及在讨论中大家取得的共识。最后,我校李铁君校长还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代表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教师教育质量提升方面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