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化学的成就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化学的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培养;成功
化学嫡属自然科学,它主要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及其相关的规律、现象、成因以及物质的合成与应用。化学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态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现象等领域中经研究而获取创新。目前我国已开始向生物物材、核能、太阳能、油页岩等新领域挺进,将有更多化学的创新为我国的民生、建设、国防服务,可见化学的科学应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因此,学好化学等于学习怎样建设祖国的明天。初中化学的学习主要是从化学学习的基础出发,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化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理解。因此,只要在接触初中化学的过程中培养对它浓厚的兴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定会顺畅无比,本文将从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时的兴趣出发,结合化学实验得出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从实验出发,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人类都拥有一个正常的生理反应,在遇到新事物的时候,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还有些许担心害怕的情绪产生。这都属于正常反应,当人们慢慢接触和适应了新事物之后,这时人们的主观反应便会由好奇转变为兴趣,这一转变将决定人们对新事物今后的态度。同样,化学作为初中生遇到的一个新事物,定会让他们产生好奇,至于他们在好奇之后是专为兴趣或是厌倦则源自教师是否可以争取引导。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分有趣的部分,教师可以从化学实验的教学出发,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通过生动耐心的演示每一个实验让学生首先是得到欢乐,然后才是学到知识,这种通过快乐而积累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例如,在讲解如何鉴别氧气的时候,如果是先将一条带火星的小木棒,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里,让学生观察发生的奇妙现象,再告诉他们原理,相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教师还可以走出教材从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找到同样原理却更有趣的化学实验给学生们演示,相信这些方式会更加引起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也会比起仅限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或者观察课本上的图解更为有效可行。
二、创新培育,在成就感中活学活用
所谓成就感指人在做成一件事情时,所产生的愉快与成功的感觉。成就感的产生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和对完成事物的热爱程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对于学生培养兴趣学好化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培养成就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便是一条最为直接可行的培育方法。这种创新的培育同样可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展现,例如,“在不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的前提下,怎样通过运用一根玻璃棒把酒精灯点燃?”这个小小的化学实验便给出了学生们创新思考的条件,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找对新方法,起到兴趣的培养作用,最终达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难点突破,兴趣结合
不管你在做任何你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遇到一定的困惑和难点,这时候如果不清楚难点便会有知难而退的消极现象产生,这便要求教师及时地为学生疏通道路,帮助其克服困难、巩固兴趣。初中化学中难点主要包括:“溶液计算、化学用语、无机物之间相互转换等知识点”。在检验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可以借助“五查”方法来加以检验。其中包括:“分子式书写的正确与否,配平的正确与否,是否标注条件,有没有写“等号”,上下价有没有画好。关于溶液计算的学习关键是方法是否掌握到位,练习是否充分。总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及时讲解,以免发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课程的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取得的一切成就与他自身从事事业的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我国古代教育典籍《论语》中也曾提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培养对学问的研究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这一亘古不变的经典原理,加大发展和弘扬,使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会贯通,最终成为一种成就学生、促进祖国发展的优秀教学方法。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研究对象的内涵,形成化学的概念;知道化学的发展历程.
2.形成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形成合作学习、勇于实践的意识.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形成亲近、热爱化学和了解化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知道化学研究对象的内涵,初步形成合作学习、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验演示“魔棒点火”:玻璃棒、浓硫酸、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酒精灯.学生分组实验“水变奶”和“水变色”:澄清石灰水(标签为试剂A)、装有酚酞溶液的滴瓶(标签为试剂B)、吸管、试管(2支).学生竞赛“比一比,怎样做可让火柴梗燃烧的时间更长?”: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让我们从“玩”开始,步入化学世界的大门.
二、获取知能
活动1感受“神奇”的化学现象.
教师演示先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再将其伸入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中蘸取上少量高锰酸钾后放到酒精灯的灯芯处,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1取少量试剂A于试管中,用吸管缓慢向其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2取少量试剂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试剂B,观察现象.
教师评价大家勇于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如果用规范的操作进行实验那就更好了.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从生物实验中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放手让学生完成实验1、2,指导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作技能水平.评价时引发学生对“什么是规范的操作?”的思考,为学习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铺垫并激发勇于实践的精神.学生观察到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产生的“神奇”现象后,会不由自主地对化学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形成亲近化学和想了解化学的积极情绪.
活动2认识化学的积极作用.
学生竞赛比一比,怎样做可让火柴梗燃烧的时间更长?
总结交流火柴梗头斜向上方时,燃烧时间更长.
教师评价这是我们的实践经验,如果我们知道燃烧的原理,会更快找到方法.这说明把化学学好,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其他学科和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阅读:课本第1页和第2页的第一段内容.
学生思考:化学有什么作用?请用生活中的实例一一加以说明.
学生交流:材料―塑料、半导体;增加粮食产量―化肥、农药;生命科学―合成药物;能源―氢能、火箭燃料;环境―处理废旧塑料、治理大气和水的污染物.……
教师评价大家交流时的表现非常优秀,交流让我们每个人的化学视野开阔了许多.
点评利用学生实验诱发合作学习并引出对“化学的作用”学习,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更认真仔细,提高阅读的效果.讨论交流时,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化学的积极作用”,并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活动3形成化学的概念.
教师提问阅读中我们遇到“物质”一词,它与物理中所说的“物体”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教师解析组成“物体”课桌的“物质”有木材、铁等.
学生讨论①组成“物体”书本的“物质”有纸等.②组成“物体”面盆的“物质”有的是塑料、有的是铁和陶瓷等.③组成“物体”汽车的“物质”有塑料、橡胶、玻璃、铁、铜等.……
教师提问“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四个方面.
教师解释若把纸作为化学研究的一种物质对象,则纸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内部结构情况如何?有无可以燃烧的性质?让它变化成灰有什么规律?等问题就是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
教师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科学.
点评结合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支架”创设情境问题,使其在认识冲突中形成平衡冲突的心理倾向,利用交流―解释―总结达到认知平衡,初步形成化学的概念.
活动4认知化学的发展历程
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的第二段到第4页的内容.
学生讨论①漫长的化学发展长河中,我国古代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实用性化学成就有哪些?②近代化学奠基人创立了哪些学说?浅述学说的内容?③门捷列夫的贡献是什么?④说出有哪先进仪器对化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⑤说出人类目前享用了哪些先进的化学科技成果?⑥让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学生交流①火药、造纸、陶瓷、铜器、钢铁、染料、酒等.②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分子学说,他们的原子分子论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出元素周期表,使学习和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④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促进了化学发展.⑤我们已经享用了纳米铜、高分子薄膜、玻璃纤维塑料、尼龙绳等化学科技成果.⑥化学应该向环境友好型(即绿色化)方向发展.
教师追问你在阅读时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学生提问①何为分子的破裂和重新组合?②何为化学变化?③物质与元素是什么关系?
教师解释在以后对化学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你将会逐一获得圆满的答案.
点评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去阅读课本并结合交流,认识化学的发展简史.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驱动学生永不停息地去学习和探索化学科学知识.
三、小结本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该知道①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的作用及化学的发展简史等.②学习化学需要勇于提出并解决问题、科学实践和创新.③协作学习可以双赢.
四、布置作业
1.反思自己今天的课堂表现.
2.作为一个需要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公民,又该怎样去努力学习好化学?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上网等),了解更多化学成果.
4.合作探讨:还有哪些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
篇3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学生通过了解化学实验史实,形成科学世界观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确,从古代“长生不老”、“点石成金”的朴素愿望,到20世纪初氮肥的合成缓解了粮食危机,从原始人对火的使用,青铜器的发明到现代的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直至今天新合成的药物正在挽救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数是科学家们通过多年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得出来的,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史实,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被称为“科学家之母”的居里夫人,在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的追求,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的实验,她终于在金属中提炼出“钋”这种放射性元素,由此而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她没有就此而知足,她既珍惜这一成就,又不肯停步不前,而是继续在艰苦的环境中探索,发现了更为珍贵的“镭”,二度获得了诺贝尔奖。“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教师可以利用有关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的详细过程,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在元素的发现过程中,在新物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持之以恒的精神,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通过观察化学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不免具有枯燥性、乏味性,化学的学习亦不例外,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是唤起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现象正好能紧抓学生双眸,激发学生对化学的良好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氨性质时,可用“喷泉”实验来引入: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当教师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此时,学生便可看到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教师通过演示该实验,使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教师便随后向学生提问,产生美丽“喷泉”的原因,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通过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强化探究意识
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它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是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并体验成功的,更有利于化学的学习。
例如,“Cl2的水溶液使有色布条褪色”这一课题。关于Cl2的水溶液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原理推断,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按演示观察结论过程进行的,可以改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Cl2的水溶液为什么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收集资料:(要求学生以已有知识、经验及阅读课文完成)
(1)Cl2有强氧化性
(2)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
(3)HClO有强氧化性
提出假设:(根据收集资料,学生讨论完成)
(1)Cl2使布条褪色
(2)HClO使布条褪色
(3)HCl使布条褪色
(4)H2O使布条褪色
验证假设:(由两学生配合,进行演示完成)
实验1:把干燥的布条放入充满Cl2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2:把干燥的布条放入HCl里,布条不褪色。
实验3:把干燥的布条放在H2O里,布条不褪色。
实验4:把干燥的布条放在Cl2的水溶液中,布条褪色。
得出结论:(由学生根据实验,分析得到)HClO使有色布条褪色。
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来学化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学习化学。
四、学生通过参与化学实验设计,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在于他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活、生产有关的实际问题,更甚者能发现新规律、合成新物质,从而造福于人类。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实验题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本上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的考查,而往往与化学化工生产有关,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设计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从而达到化学的课程目标。
篇4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化学教育 高中化学教科书 新课程改革 能源视角 全球视角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以来,自然学科一直被视为是西方学术的典范,在以往数理化的学科教学中,鲜见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为此,一些教育专家也呼吁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需要进一步厘清传统文化与当代化学教育的关系,有必要对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及其作用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1 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界定
“文化(Culture)”这一概念由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Original culture)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狭义文化的经典学说,即文化包括知识(knowledge)、信仰(belief)、艺术(art)、道德(moral)、习俗(custom)、法律(1aw)以及自然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习惯(habit)及能力(ability)在内的复杂综合体(synthesis)。此后,不少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一大批学者专家试图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来界定文化的内涵,不同学科领域对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界定。例如,哲学界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而存在主义则认为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故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收集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概念有二百余种。
相关专家考证,“文化”是我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语。“文”的原义,是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是事物性质或形态的改变,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据《易·系辞下》称:“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载:“文”,错画也,象交叉。“化”,原义为生成、改易、造化。“文”与“化”合并为“文化”二字联用,较早出现于战国末期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中。商务印书馆增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的释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现当代,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研究文化的内涵,例如,龙应台2005年10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文化是什么?》指出:“文化其实是道德、品位、智能积累的总和,它体现在人们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学者王小波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精神财富的积累,它借助物质媒介如艺术品、书籍等等流传后世或向外围世界传播。企业文化学家秦在东教授指出“所谓文化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通俗地说,就是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客观世界,从知识角度和情感方向上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事实上就是人们对事物本身进行价值判断时所蕴藏的道德精神、法律精神等方面的特别关注。”
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形成的历史积淀物。具体而言,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特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而“传统文化”通常是指民族文化发展中积淀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是主宰人们思想行为的习惯化的程式。
2 化学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比较研究
选取使用范围广、代表性强的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为样本,通过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各个板块内容的剖析,找出包涵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本材料,其中涉及范围广泛,有科技、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建筑、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内容。
2.1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内容的比较研究
3个不同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首先,编者们都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巧妙地融入到教科书中去。其次,都坚持正确导向,材料多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再次,呈现方式多样,有诗词、成语、实物、图画等等。最后,编者们都注意选材的亲生性,侧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①从选材的角度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都选取了我国曾取得辉煌成就的素材,如火药、造纸等四大发明、侯氏制碱法、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等等。这些素材既可以作为化学知识、概念的佐证,又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古代科技发展的卓越成就,从而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②从呈现方式上看,都巧妙地将精美的传统语言文字融入化学学科中,有韵美的诗词文章,也有生动、平实、朴素的农谚俗语,如“按图索骥”、“杞人忧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粪和肥,肥料飞”、“万物土中生”、“雷雨发庄稼”、“何其相似乃尔”等等。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表述方式与当今化学理论在教科书中和谐共鸣,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习者学习化学的热情,帮助他们理解化学情境。③从呈现栏目上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呈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栏目可谓是丰富多彩。有“引言”、“正文”、“插图”、“尾注”、“联想·质疑”、“资料在线”、“交流·研讨”、“生活指南”、“动手空间”、“学以致用”、“化学史话”、“资料卡”、“问题解决”、“练习与实践”、“你知道吗”、“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学与问”、“习题”等等。形式多样的呈现栏目,可以使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之美。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既有共同特征,又各有所长。因此,选取3个版本的《化学与生活》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不难看出: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多以俗语、名言、古文典籍的形式引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凝练、深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苏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精美的图片,更侧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鲁科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平实、实用、亲民,学习者能够切身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与魅力。
2.2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数量的比较研究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各有8册,它们分别是《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按照不同版本、不同模块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鲁科版教科书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总数最多,达一百多处。从不同模块来看,各版本化学教科书中涉及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最多的模块都主要集中在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4个模块,所占的比例合计高达80%左右。而这4个模块中化学与生活模块所占的比例最高。就单个模块来看,涉及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最多的是鲁科版的《化学与生活》,高达34处,所占比例为33.3%,最少的是鲁科版的《物质结构与性质》,仅有1处(是第97页利用AFM技术“刻”的孟浩然唐诗春晓),所占比例仅为0.98%。
2.3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分类比较研究
借鉴有关领域的相关研究,将传统文化元素划分为5个部分,它们分别是:①传统思想(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等);②传统习俗(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③传统生活(衣食住行、日常用具等);④提出艺术(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⑤文化遗产(传统技术、遗物、遗迹等)_3]。以此为据,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传统思想、传统生活、传统艺术、文化遗产)。
由图1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元素划分的5个领域内,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中引入内容最多的是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合计总数分别为人教版84处、苏教版88处、鲁科版95处,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93.62%、93.14%。涉及传统思想与传统艺术的部分较少,合计起来都只有几处,而传统习俗的部分都是空缺的。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受到编者们的普遍重视,主要因为这2个领域与化学学科联系较为紧密,涉及或运用化学知识的部分较多,同时也有编者们所坚持的传统观的原因。整体上,化学教科书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领域反映了编者们始终坚持一种动态发展的传统观,秉持了褒扬性为主兼顾批判性继承的叙述原则。
3 传统文化元素的化学教育价值分析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的化学课程改革中应重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宗旨,要从化学不仅是一门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而且是一种人类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化学学科,把化学知识作为新世纪的公民所必须的科学素养来掌握;并使学习者正确认识应用化学研究成果的利与弊,从文明、道德、伦理、法律的角度对化学品及技术的消费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使化学科学的发展达到与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完整地体现化学教育的真谛。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创造活动的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当下的精神状况、价值取向,人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缔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缔造物。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本质的特征,认识、尊重和发展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认识、尊重和发展人们自身。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人们要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避免犯历史性的错误。
3.1 从继承视角和发展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美国著名核化学家西博格(Seaborg,GlennTheodore)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恩格斯也曾指出,发现摩擦生火的意义超过发明蒸汽机,他甚至把这种发现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庄子·外物篇》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而民悦之。”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讲,摩擦生火就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从此人类开始了利用化学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步伐。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解决了地球上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化学医药的发展延长了全人类人均二十多年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3.2 从历史视角和能源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术价值
火不仅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也开启了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一步。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我国早在明朝的《天工开物·井盐》里就有记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化学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与现代的进步,它也是人类未来能源危机解决的良药。
东西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从近代以来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被西方超越。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科学是阻碍还是促进,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然而,李约瑟(Needham)的研究表明: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现或发明,大约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土壤化学的开创、造纸火药的发明、陶器瓷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铁犁铧的锻铸等等,中国总是世界第一。以上事实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但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阻力,相反,可以成为其繁荣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化学教学中相应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化学技术前沿问题的,也有利于繁荣传统文化,有利于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可贵的文化自觉。
3.3 从多元视角和全球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化学是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化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研究化学和化学教育的多元文化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多元文化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化学和化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强调化学理论与技术都是一种文化产品。化学教科书是人类科技文明的载体,化学教学承担着向新一代传递人类文明的重任。传统文化是国人过往共同生活的经验,是长期比较选择后普遍认为合理可接受的内容,传统文化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有效沟通的中介,它能够消融师生间的隔阂、促进生生间的团结协作。而将多种文化元素整合进化学课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未来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e)曾激烈地批评过单纯地只强调“学科教育”,他倡导的是一种多元文化背景下蕴涵传统文化元素的“学科教育”,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源于某个区域但又联系全球的文化感”。大卫·尼尔森(David Nelson)等人也曾倡导过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尊重所有人种的多元文化。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又要警惕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
3.4 从生命视角和环保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生生命发展价值
篇5
一、以生命化课堂为载体进行情景创设型学习
生命化教学倡导以人为本,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焕发新的生命力。而教学情境也具有生命气息。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才具有生命活力。在生命化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景教学。
1、从生活实践中提取情境素材
生活处处有化学,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作为素材,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人类学习利用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有用的物质和能量。例如在学习“酸碱盐”时,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小窍门创设教学情境,如“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为什么馒头疏松多孔”、“蔬菜上的酸性农药如何除掉”,根据美术油性笔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标签内容认识物质的性质等等。
2、从历史信息中找取情境素材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可以找取许多化学教学的情境素材。在学习“金属”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学习海水“晒盐”时,可了解古代制盐的工艺流程,学习海水“制碱”时对不同国家不同化学家的成就进行对比,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观。
3、利用现代媒体制作情景素材
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将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学习分子原子时,我制作了flash课件将微观物质的世界宏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想象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界限和实现难以成功的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4、利用地方资源设计情景素材
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带,丰富的海上资源给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情景素材。学生设计出的很多问题情景都是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例如:晒过海带的土地再用来种庄稼行吗?海带可以用那些方法保存?沿海地带的人们经常食用海带,可以预防大脖子病,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5、联系社会与科技创设前沿情景素材
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建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系提出了要求,要培养学生善用化学的视角观察一切社会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吸收化学新知识、新发明、新发现、新成果来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成为新的文盲。例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纳米材料”“飞秒化学”“航天技术”“非典”“猪流感”“日本核泄漏”“塑化剂”等社会热点和高科技都可以作为创设情景的素材。
二、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手段进行研究性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研究性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特别是实验的开放性。
1、实验方法上——改革老实验,创新新路子。初中化学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除了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外,还运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分析和解决很多困惑。
2、实验内容上----拓展旧实验,再生新实验。比如在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案过程中,通过对药品、原理、装置等探究思路的研究分析,又产生了新的实验课题: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质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些小课题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灵感,促使他们去思考一些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等一些实际问题,设计对照方案并进行研究,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实验地点上---立足主战场,实践新天地。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们还将实验教学向课外延伸——布置研究性实验作业。比如: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月季花或者颜色鲜艳的对虾中是否含有酸碱指示剂?再如,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自己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的作业会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课后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实地调查考察、动手实验等,这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实践创新型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将选题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能永远生活在老师指定的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将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权利移交给学习的主人。
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哲学思想 矛盾 一分为二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灵魂,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思想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学习中应用哲学思想,才能将某种知识学习研究得更系统,更深刻,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化学教学中不但要传授课本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哲学思想,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进行说明。
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哲学思想,人类对化学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比如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其中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从最初的最简单的道尔顿结构模型原子是个小实心球,再经过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卢瑟福的行星绕太阳式到比较先进玻尔的分层理论,现代的电子云模型,已经非常合理地解释了电子运动的特征,人类对原子结构探索至今仍没有停止。只要人类存在,对世界的认识就永远不会终止,没有最正确,只有更接近真理。我们要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和接收前人的伟大成就,又要敢大胆地质疑。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数人的理解是,牛顿说这句话是谦虚的表现,是想说自己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归功于前人。但反过来想,能够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就是一种超凡的勇气和智慧,他是想比巨人看得更远,是想超越巨人。只要勤奋努力,也许将来在我们的学生中能产生提出更先进原子结构理论的科学家。人类对元素的认识也是如此,最初希腊学者认为元素只有四种——土、空气、水、火,而我国古代用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认识物质世界。到中世纪炼金术士的炼铁为金的骗人把戏,到拉瓦锡可以认识到33种元素,到俄罗斯门捷列夫绘制出比较科学的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还没有排满,所以叫做不完全周期,但科学家预计未来有可能发现新元素把第七甚至第八周期排满。
量变引起质变,结构决定性质。在学习在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钠镁铝硅硫氯等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因而杂乱难记。但是学习了周期律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将学过的这些元素放在一起对比研究。这里面有很强的规律性,它们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教材这样编写很合理,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以后,就能够根据一个不熟悉元素的原子结构或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出它具有的性质,反之亦然。比如,钡是第二主族第六周期的元素,是以前不熟悉的元素,推测一下它的单质是否活泼?能不能和冷水反应?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还是弱碱?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高氯酸,此酸的酸性比硫酸如何?原子结构结构是本质,化学性质是现象。有机化学学习中,有机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决定,官能团就是有特殊结构的原子团,就像鼻子、眼睛这些器官一样。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分子原子电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化学反应实际上就是微粒的运动碰撞,并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在学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时候,更应运用这一观点。温度的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增大,实际上是分子或原子的运动加快了,碰撞机会增加了。浓度增大,虽然微粒运动没有加快,但数量多了,碰撞机会也多了,所以反应更快。这样从本质上认识了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的认识更深刻。在化学平衡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并不是静止,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被打破。一杯已经饱和还有氯化钠颗粒的食盐水,看上去就是一杯静止的液体,实际上溶解和结晶正在进行,不过它们已经速率相等,达到了一种平衡。我们用动、等、定、变这几个字表示化学反应平衡状态。
化学中包含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思想。矛盾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相互依存而又会相互转化。黑与白,冷与热,酸性与碱性,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与还原,分解与化合,正反应与逆反应,加成与消去反应,这些都是矛盾。每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就会逐渐增强,而过渡的中间就出现表现出来两性的元素,比如导电性、硅锗等是半导体,铝的氢氧化物表现出了两性既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和强碱反应。氧化反应的同时必须伴随还原反应,一种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弱,氧化剂得到电子之后其氧化性就会减弱,而还原性则增强。强酸性的溶液中也有氢氧根存在,强碱性的溶液中也有氢离子存在。
篇7
关于人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化学组梁艳萍
新课程的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是,化学教学中仅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足够了吗?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仅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人文课堂实施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人格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和修养。 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对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要努力渗透和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二、利用古代诗歌和谚语培养人文素养
利用古代诗歌和谚语能够把化学知识和能力活化,给那些死板的知识注入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 1 》的第一章第一节讲到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讲到这里时我们可以借用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诗,“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里来。”让学生深切体会,同时也对淘洗法去除金子中间的沙的科学原理(利用密度的差异,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深刻理解。用这种简洁和优美的诗句来表达和记忆分离原理,显得新颖而又诗意盎然,学生也容易接受。
古代的谚语如何融入化学教学中呢?还是用实例来说话吧。例如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 1 》的第二章第一节讲到了分散系——胶体。那么,在讲胶体的聚沉时可以引用民间谚语: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用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授,胶体聚沉的条件和豆腐制作的原理就一目了然啦!其实,像这样蕴涵化学知识和原理的谚语还有很多。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燃烧的条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石的硬度大)等等。我们教师平时应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可以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的化学教学中。
三、利用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8
论文摘要: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教学资源,不仅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把人文知识与化学知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更完整的角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本文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例,探讨了在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地方文化与化学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多定义的名词。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知识创造活动,是用概念、范畴、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观念体系。广义的文化则是与自然相对的人化,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形成的物质及精神力量的积累程度和表现方式的确证。化学是一种文化,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地方”这一概念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即使在一省内,各地市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也可以指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地方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下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方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教学资源,不仅能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领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文化,这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对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为了使掌握的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是最全面的,有时甚至还要通过实地的参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地方文化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献资源四类。
人文历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人物传说、风俗习惯等。在各类人文历史资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如:博物馆中的陶瓷、金银铜器等文物;古文化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历代名人胜迹等;历史掌故和人物传说中的化学人物;各地的风俗习惯中的饮食文化等,其中包涵了多样的化学内容。
自然环境资源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成分鉴定及检测中,化学的检验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生物资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口头表述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造纸术、印刷术、制碱工艺等传统技艺中,都有化学的影子,而在节庆活动中的服饰文化和制造气氛的烟花爆竹文化中更是离不开化学。
所谓的文献资源是迄今为止积累、存储下来的文献之总和,是社会上广泛分布的文献的集合,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的存在形式。大量的以史籍文献形式出现的精神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实录了有关文物、建筑群、遗址产生的来龙去脉,而且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为生存发展而从事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而以影视传媒和网络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源,更是为历史的记录增添了一份色彩和活力。在史籍文献如地方史、地方志和地方文化宣传片、地方网站资源中,不乏有对化学技术、化学发展的记载。
二、地方文化背景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
在每类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资源存在,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初步分类整理后,我们获得了很多和化学相关的资源。这些资源要运用于化学教学中,就必须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进行取舍,提取出可以利用的部分,拓展教学的内容。
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例:苏州是我国重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向被认为是人文荟萃之地和文物之都,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而多样。我们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背景开发化学教学资源,步骤如下:
1.整理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首先通过对苏州的各种资源进行了解和整理,按照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文献资源对其进行分类。苏州的人文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博物馆资源、园林资源、遗址资源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湖泊资源、矿物资源(包括金山石资源、阳山高岭土资源)、湿地资源、碧螺春茶叶资源等;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表演艺术昆曲、传统音乐古琴;传统知识技艺包括苏州宋锦、苏州绎丝、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陆慕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
其次在这些资源中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如:苏州博物馆里有大量的陶瓷和金属器皿展品,里面蕴含了丰富的陶瓷和金属冶炼的化学知识;水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水化学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知识,湿地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化学内容;在丝绸染色工艺、国画颜料制作、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桃花坞木板年画、陆慕御窑金砖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工艺技术。而地方史籍、地方文献、地方网站和传媒中,可以找到与化学相关的人物、历史事件、故事传说。具体分类见下图。
2.分析地方文化资源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确定其时应的教材内容。
在第一步整理的基础上,确定它们与教材内容的相关性。我们例举了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某些与化学教学相关内容,确定它们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位置,便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具体内容见下图。
苏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炼丹活动中心之一,弯窿山、西山和观前街的玄妙观都有古代炼丹的传说。结合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可介绍炼丹和炼金是化学实验的最原始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炼丹包括苏州炼丹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苏州历史悠久,苏州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记载了苏州自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概貌,有一些也是中国化学工艺发展的标本。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三单元“含硅矿物和信息材料”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的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性质及硅酸盐矿物和硅酸盐产品的教学。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对博物馆中的古代陶瓷胚体的演变、陶瓷釉色的变化、陶瓷制作工艺的改良等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技术发展和化学工艺发展的关系。结合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的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的教学,可利用博物馆中展出的青铜器、金银饰品、文献资源中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等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演变,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体会苏州悠久的冶金历史和引人注目的成就。
苏州的饮食习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2“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中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的教学,可介绍苏州特色饮食中的化学知识:如陆稿荐的酱汁肉、万山蹄等的红烧秘诀与氨基酸与糖的反应有关,东吴酒厂的冬酿酒是糖中的淀粉发酵的中间产物,臭豆腐的香味来自蛋白质的分解,等等。也可以结合苏州名茶碧螺春探讨茶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如单宁酸、咖啡碱等,结合阳澄湖蟹介绍蛋白质的营养。
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名片,保护苏州的环境必须从保护苏州的水资源开始。结合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对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的文化宣传片“水天堂”让学生了解苏州水文化的整体情况;通过世界首部环保法规乾隆二年(1737年)苏州府颁布的“永禁虎丘染坊碑”,了解苏州历史上对水资源的保护,结合太湖等水域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讨论苏州的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更加重视对身边水资源的保护。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中对生活里广泛应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丝绸博物馆的资源,补充介绍丝的成分、丝的染色等化学知识,了解苏州地方独特的服饰文化。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有不少名人与化学相关。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介绍了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而中国最早对石油使用的记载和“石油”二字来自“梦溪笔谈”,它的作者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与苏州有很深的渊源,青少年时期在苏州外婆家的经历和接受的教育对他一辈子都有影响。在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对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教学时,介绍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其实发现侯德榜的伯乐是陈调甫,苏州人,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是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化学硕士,也是我国纯碱和涂料工业的奠基者之一。而最早帮助陈调甫制碱的吴次伯是在苏州建造中国第一座汽水厂—瑞记荷兰水(汽水)厂的厂主。在化学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中进行磷和硫的教学时,还可介绍在苏州建立第一座火柴厂的“中华火柴大王”刘鸿生斗智斗勇挤掉洋火柴的事迹。这些人物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苏州化学工业的发展,树立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决心。
三、地方文化背景下化学教学资源开发要注意的问题
1.资源选择以生为本
地方文化资源繁多复杂而零散,化学又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之中,几乎所有的文化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资源时,选择合适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及其学习效果。在选择资源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考虑教材中学生要学习的化学教学内容,优先选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资源来开发。所谓“熟悉而又陌生”是指学生对资源的存在或化学知识熟悉,但是对它们其中的一个或相互的关系不了解。这样的内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内容组合兼容并蓄
相对于教材的单一存在形式来说,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说是种类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才能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完整利用;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教学,教师才能全面的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因此,这类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要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更要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更要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篇9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人教社化学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的引导与实施,让学生明确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关注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情感,养成终身学习化学习惯。
二、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标高,明确重难点,注重因材施教。
2、重视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与问题,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与价值观。
3、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用具及可能获取的实验仪器,开展探究性实验。
4、加强化学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毕业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初三xx、xx、xx班的化学教学任务,三个班共有学生xxx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城市与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增加了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内容,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约200幅图表。其中有的是集中反映某纯净物用途的,有的表现我国古代和现代工业成就的,有的配合化学科学 发展的历史,刊印了科学家的肖像,有的用最新的科学成就图示启发学生钻研科学的积极性。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除了与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密切联系,便于教和学外,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力求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5、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引起学生兴 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针对学生的差异还编了9个选做实验及一些家庭小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技能,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 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再次使用新教材,我们有了更深的体会。新大纲和新教材更强调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强调对学生进行四种基本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地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并且具有创新意识,展现自我个性。
根据新课程的计划、新教材的特点及新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一、教学方案
1.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研究性学习,我们一定要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的开放的教学过程,对重点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探索欲望,从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思维去解决问题。
根据各教师的不同特点及知识特点,探索不同特色的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如问题启发式、实验探究式、讨论互动式等。
我们备课组初步拟定将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
2. 对不同内容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的计划
针对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认为,对不同教学内容应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 如在学习氧族等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思维能力。在学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部分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重视新旧知识的连接与过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3. 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
我们准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比如在学生刚接触到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先给学生介绍有关元素知识学习方法:重点元素包括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重点物质包括结构、制备、性质、用途。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和总计时同时融入具体的学法指导。如研究金属元素的一般方法、个性的比较及共性的归纳等。
4. 加强实验
实验教学功能,应由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向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转换。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实验的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鼓励学生设计和创新实验。
5. 教材的使用
考虑我校为三星级学校,学生素质一般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准备将高二和高三的部分教学内容调至高一,但要对其中的选学内容进行合理删选,并调整其深度和广度。
6. 学科活动的开展
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开设竞赛班、提高班和基础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拔高、补差。
二、集体备课
1. 备课方式
我们备课组采取每周12次集体备课的方式。每单元的备课由中心发言人重点发言,其他人员补充,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教学中重点、难点及亮点的处理,研究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
2. 备课时间 每周二早上午。
三、教学进度
本学期由专题一到专题三。
四、知识的落实措施
1.作业
对上缴的作业全批全改,对不合格的作业进行面批。
篇10
我在从事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在完成科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就十分重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通过化学发展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部分内容即《绪言》部分,介绍了我国化学发展史。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逐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我们的祖先在化学工艺和实用化学方面,曾有过重要的发明、发现和创造,在化学史上留下过光辉的足迹。例如,我国是世界上建造陶窑最早的国家,烧制陶器过程中从无窑到有窑是一大进步。穴窑在我国至少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现发现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烧陶的穴窑,距今6000余年。公元前使十一世纪就懂得用高岭土制造原始陶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至迟在三国时代就完成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瓷器自8世纪左右传入阿拉伯,埃及人亲切叫瓷器为绥尼(sini)意思是中国的,至今欧洲将瓷器又叫China。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懂得用生铁炼钢;商代就能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7世纪,我国炼丹家从硫酸铜制得硫酸。8世纪时阿拉伯术士贾比尔才用硝石和绿矾为原料得到硫酸。8世纪,我国出现蒸馏酒。10世纪,我国出现黑火药武器。13世纪,我国已炼出焦炭,用于冶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化学家侯德磅联合制碱法被国际上正式命名。我国是最早使用煤炭做燃料的国家,至13世纪马可波罗才将其带回和介绍给欧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人们就发现了石油。在化学绪言教学中引用这些史实,能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化学的过去,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化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根据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建国以来,我国在工业生产和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许多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例如,石油在解放前称为“洋油”解放后我国建立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并且产量居世界前列。钢、煤等原料工业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许多物质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个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在世界上首次用有机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天然转移核糖核酸相同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酵田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比黄金贵百倍的氧-18气体在我国问世;用氮化硅陶瓷制柴油机,不仅可以提高柴油机质量,节省燃料,而且能够提高热效率等等。在尖端科技方面,两弹的试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与回收、神洲五号、神洲六号、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都标志我国在尖端科技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这些成就结合于教学中,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工业在我国建设和科学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生为民族而骄傲和自豪。
3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化学工业之父侯德磅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八年获博士学位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天津沦馅。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磅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实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 玻尔诺贝尔奖章又从溶液中提取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