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
一、教学评价的意义
1.教学评价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能推动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把教学引到正确的轨道上,实现课程目标。
2.教学评价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评价的改革,只有教学评价实行改革,才能真正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3.教学评价有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通过教学评价活动,教师可以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调整,促使教学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心智发展特征。
2.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3.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注重评价对教学的正面影响。
5.注重各年级英语教学的阶段性。
三、教学评价的案例评析
案例:My Body
Teaching steps:
Activity 1:Know the parts of the boby
1.Draw a student’s boby.
Teacher invites a student to the front and asks him/her to lie on the desk,then draws the outline of his/her boby.
2.Repeat the words of the boby.
When teacher draws the outline of the boby,students say the words:
head,shoulder,arm,hand,leg,foot,boby.
3.Draw and say.
Students draw and say the rest parts:eye.ear.mouth,nose.
本活动评价形式:学生每人准备三张不同表情的脸谱,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予以生对生的评价。
Activity 2:The function of the body
1.Ask and answer.
T:How many eyes do you have?
S:I have 2 eyes.
2.Practice the patterns.
3.Fill the assessment charts in groups.
本活动评价形式:通过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生对生和师对生的评价。
Activity 3:Say and do some body actions
1.Students do some actions after the teacher.
T:Touch your nose,follow me.
S:Touch my nose,follow you.
T:Move your body,follow me.
S:Move my boby,follow you.
2.Have a competition.
本活动评价形式:选出4名学生裁判对各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评价。
Activity 4:Homework and summary
1.Students open their books and turn to page3.DO NO.3 and fill the assessment chart at home.
2.Students fill another assessment chart at the end of class.
本活动评价方式:通过做家庭作业和填评价表,让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教师提供反馈的材料。
评析: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准备三张不同表情的脸谱、填写评价表和手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活动中。全班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等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评价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和活动者,让学生通过评价活动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找到差距,增强学习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反思教学。
教学评价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能推动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把教学引到正确的轨道上,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观念上,从过去只重视“应试教育、精英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从过去只重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从过去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转变为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在评价方式上,从过去的考试评价转变为现在的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因此,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评价的改革,只有对教学评价实行改革,才能真正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通过教学评价活动,教师可以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使教学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师生互动效应;体育课堂质量;特征;评价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展现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活动关系 (简称互动),教学过程的诸因素都是通过师生互动关系的有机组合来实现的,可见师生互动的效应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效果。以往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和评定局限在静态、平面的教学因素分析上,诸如对教案、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方法等的评判,因而评价的准确性、实效性较差,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发挥,至今也缺乏有关师生互动对教学诸因素有机组合效应的研究。
1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信息效应特征与评价
信息交互活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师生间必须依靠信息的互动来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控制过程,传达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没有信息流动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教与学的效果体现在信息交互活动的效应上。体育教学的信息互动形式主要表现在:语言信息交互活动,动作信息交互活动,暗示信息交互活动,实物信息交互活动等语言信息互动是师生间通过语言传递教与学的信息活动,如教师的讲解、要求,学生的提问、表达学习感受等动作信息互动是师生问通过动作来表达教与学的信息活动,如教师的示范动作,学生的身体练习等;暗示信息互动是师生间通过无声的语言来表达教与学的信息活动如教学中的眼神、姿态、标识、比划等;实物信息是师生通过教具和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的信息活动,如多媒体、画板、挂图、小人等。体育教学的质量就体现在信息互动的效果上,因此,应分析和把握体育教学的信息互动效应特征,来评价和督导体育教学工作。
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观察到,语言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口头传递要有启发性,要简明扼要、易懂、及时有效的标志是引起师生立即响应;动作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动作表达要准确、到位、及时,有效的标志是引起师生立即行动;暗示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暗示传达,使师生心领神会,有效的标志是引起师生立即注意;实物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教具媒体运用要直观、清晰、易懂、快慢适中有效的标志是能引起学生立即想象。体育教学中信息互动效应就体现在这些特征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方面,可用来评价和督导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课教学信息互动效应特征:(1)教学信息形式为语言信息,互动状态为口头交换,则效应特征是简明而量大,及时有效。(2)教学信息形式为动作信息,互动状态为身体交换,则效应特征是准确而活跃,积极性高。(3)教学信息形式为暗示信息,互动状态为心态交换,则效应特征是心领又神会,默契配合。(4)教学信息形式为暗示信息,互动状态为教具媒体, 则效应特征是直观交换 ,清晰又易懂,可重复性。
2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心理效应特征与评价
师生心理互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师生的心理交换来获得教学效果。心理互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中师生的认知交换、个性倾向的影响以及师生感情、教学的心态共鸣等。由此可见,心理互动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学中师生心理互动的效应,体现在认知互动的主导与主体结合的形式上,表现在教师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其效应特征体现在教师积极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数量和提高的能力,师生个性心理互动的影响形式表现在教与学过程力度上,教师施教的要求反映教师的个性,学生学习的要求反映学生的个性,其效应特征体现在教学中严格而不死板、活泼而不散乱,师生专注、课堂活泼适中。师生情绪互动的感染形式表现在教学中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效应特征体现在教学中师生积极主动,课堂教学融洽协调。师生的教学心态互动形式表现在教学中师生所处的心境状态,其效应特征体现在教学中课堂气氛稳定,教学活动节奏分明。我们研究体育教师与学生心理互动的有效特征,有利干评价体育教学质量。
3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行为效应特征与评价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显著特点,教学中师生的行为活动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条件,没有行为活动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可见,抓住师生的教学行为互动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中师生的行为互动表现在教师的组织、指挥行为、动作示范行为、思想教育行为及学生的身体练习行为等。师生的行为互动的效应表现在:教师对上课的队形、队列的变换能立即引起学生响应,组织学生练习及布局变换能够做到放得开而立刻收得拢;教师课上行动路线等组织指挥行为能够引起学生反应;教师的动作示范行为能够引起学生效仿;教师的思想教育行为表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即时有效;学生的练习行为尽收在教师眼中;使整个教学活动行为体现出:课上井井有条,教学活动能放能收,师生行为互动积极响应,节奏分明,融恰一体化。
体育教学中师生行为效应的内容和特征:(1)教学的行为类型为组织管理行为,表现形式为课堂组织,则行为效应特征为井井有条、能放能收。(2)教学的行为类型为思想教育行为,表现形式为师生对话,则行为效应特征为及时疏导、循循善诱。
4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特征与评价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时间序列中完成教学空间因素的有机组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的是师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完整性,既可以从一学年或一学期或一阶段或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来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可见师生互动的过程因素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从时间系列可分为教学准备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课后辅导过程。从空间因素来分析,教学准备过程体现在师生课前的身心准备工作,包括教师钻研教材教法、了解学生、教案编写、课前器材和身心准备,学生预先学习和身心准备等。其效应反映在教学目标明确,方案设计合理,场地器材和身心准备到位。主要教学过程是课堂施教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的实施过程,其效应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恰到好处,符合学生实际要求,课堂效果好。课后辅导过程包括教师的辅导和解答疑难、指导学生健身活动等其效应表现在课后师生经常接触,老师及时地帮助指导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得到学生的好评。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内容和特征:(1)互动过程的内容为教学准备过程,表现形式为身心准备,则过程效应特征为教学设计合理、身心动员到位。(2)互动过程的内容为主要教学讨程,表现形式为课堂教学,则过程效应特征为方法步骤合理、教学技巧好。(3)互动过程的内容为课后施教过程,表现形式为辅导答疑,则过程效应特征为师生经常接触、帮助指导及时。
5 体育栽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特征与评价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是经过体育教学师生相互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它是教学的目标和归宿。师生互动的结果体现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效果、学生获得的身心效果,是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师生互动的效果表现在:学生在体育和卫生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体育健身方法方面的运用程度、健身水平方面的提高状态、心理素质的培养状态、体育意识与健身习惯培养等。其效应特征:反映在学生能否理解和熟练运用体育健身知识与方法,身体练习对学生健康的良好影响,运动素质提高的程度快,体育心理适应状态好,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状态积极以及体育健身的行为习饥良好等,因此,在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时,应抓住师生互动的效果特征,为把握学生在体育与卫生知识,方法掌握,身体练习的健身影响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等要素,使之科学合理有效,反映出实际的体育教学水平。
6 结语
总之,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效应表现在信息互动、心理互动、行为互动、过程互动、互动效果等方面的特征上,为我们把握师生互动效应特征、评价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动态和科学地评价体育课程的理论依据对转变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观念,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国如.体育教育研究[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教育研究,2009
篇3
(一)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战略。以《金秋计划》为契机,多渠道筹措高中教育发展经费,完善高中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至今累计投资4 000多万用于高中学校建设,引资3.5亿建设建水实验中学。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高中教育挖潜扩规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集团化办学发展战略。强化团队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管理资源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由县教研室牵头,组建全县普通高中学科教研组,搭建县域教研的交流平台,形成建水一中为龙头的高中教育一体化,建立了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三)专家治教发展战略。构建专家型的领导班子,任用具备丰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精通教育教学规律的优秀人才担任学校领导干部;从教育工作指导上组建相对固定的专家级视导团队,定期开展县级教育教学视导,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问诊、把脉、开方。
(四)公民办统筹发展战略。一是鼓励扶持,用实民办教育资源。县委、县政府对县内民办高中――建水实验中学在学校用地、教师编制、教师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2016年有高中在校生人数已达6 677人,为全县高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兼容并包,共同提升办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公办、民办高中学校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强化“四项工程”,构建教育人才新高地
(一)招才引智工程。积极储备高中教师,在教师编制上给予倾斜。按照“自主招聘”的原则,建水一中、建水六中不再从其他学校选调教师,自主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招聘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满足普通高中扩规需要。
(二)师德强化工程。出台《建水县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全面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组成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着力加大教师师德教育、师德培训、评选和表彰力度,解决师德弱化问题。
(三)培训提升工程。通^校本培训、教学研讨、专题讲座、观摩学习、实岗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大向外选送培训的力度,同时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及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资源优势,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加大县级教师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研素养。
(四)激励保障工程。加大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力度,实施“建水名师培养工程”,树立优秀学科领军人物,鼓励和扶持“省级名师工作室”申报。县委、县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教师表彰大会,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学校、校长和教师。
三、采取“四大举措”,构建教育改革新高地
(一)积极应对高考改革。积极谋划依托县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开展高考改革研究与培训,加大对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二)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定向择优、择优统招、特长生录取等多种方式并存的高中招生制度。执行建水一中县内招生计划的6%定向招收山区乡镇初中毕业生的政策,促进教育公平,也为高中学校招生输送优质生源。
篇4
关键词 新课改 教科研 普通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是从确定现代化课程观念到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的改革;是从变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到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区域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从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到开展以校为本研究,建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制度的改革。学校是课改的主战场,教师是课改的实践者,教育科研是课改的导航线。
新课改确定了普通高中教科研的基本思想: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的教育科研应遵循“三个面向”,贯彻“两全方针”,坚持“三个原则”。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两个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个原则即“以校为本,思想引领,特色发展”。“以校为本”就是立足于学科教学,扎根于教学一线,以本校为研究的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研究主题,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研究目的。即“在学校中,为了学校,依靠学校,发展学校”。“思想引领”就是以办学思想引领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引领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引领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引领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学校发展。“特色发展”就是立足于“实践性、主体性、本土性、文化性”,开展特色科研,培育特色教师,建设特色学校,打造特色教育。也就是教育科研要实现“三化”,突出“四点”。“三化”即课改科研课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校本研究特色化。课改科研课题化就是指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根据制定的课改目标与课改任务,结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科研课题,以科研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改工作。使教育科研成为建立在先进课改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校本研究特色化就是课题的研究不仅要体现课改精神,不仅要突出以校为本,更要注重建构学校的特色。我们认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必须具备“六个”要素,即“有思想、有模式、有方法、有中心、有规划、有重点”。“有思想”就是要建构自己独具特色的研教思想;“有模式”就是要建构自己独具特色的,能体现自己研教思想的研教模式;“有方法”就是要建构自己独具特色的能充分体现自己研教思想的研教方法;“有中心”就是指具有时代特色的,能促进自身发展的,在较长时间内都要进行研究的中心课题;“有规划”是指对教育科研工作,尤其是中心课题的研究做到有构想、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就是指研究的重点要突出、明确。“四点”即把立足点放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践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这样,教育科研就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充电器,优质课的生产线,鼓动教育教学腾飞的翅膀。
新课改为教育教学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它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简单改良,而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全方位改革,这种改革为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十二大任务:一是研究教育思想;二是研究教育理论;三是研究课程结构;四是研究课程标准;五是研究教材体系;六是研究教学方法;七是研究教学手段;八是研究教学过程;九是研究学习方法;十是研究课外活动;十一是研究考试方法;十二是研究教学评价。下面笔者就简单谈谈普通高中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1 确立科研目标,搭建科研平台
新课程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特别注重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基础上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观念的更新。这就要求普通高中不但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提升教育行为,促进质量的提高,更要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搭建一个可施展个性才华的舞台,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其目标是“建教学指导中心,筑科研兴校平台”。
怎样构建“科研兴校”平台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确定一个研究的中心,课改是本世纪最大的教科研课题,是目前最重要的教科研活动,据此,普通高中就应以课改研究为中心;其次是要规划一批研究课题,尤其是以课改研究为中心的群课题;第三是建设好能起典型示范作用的课改科研实验基地。这样,以科研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改工作,使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园,科研兴校的示范园,素质教育的百花园。在新课改的研究中做到领先一步,辐射一片,带动一方,以科研带课改,以课改促特色,走出一条“科研驱动,龙头带动,区域领先,特色发展”之路。
2 健全科研制度,优化科研机制
教科研工作制度是开展教科研活动的保证。制度的建立应遵循“观念求新,要求从严,过程从细,方法求活,效果求实”的思想,突出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激励性、导向性和人本化特点。健全的制度可使教科研工作做到规范有方,激励有法,保障有据,指导对路。教科研管理制度,主要应包括科研计划制度、督导检查制度、课改工程制度、科研探究制度、科研交流制度、科研开放制度和科研网络制度。
3 研究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它对教育实践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异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反思功能。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因此,对教育思想的研究应成为当前教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研究要树立新的课程观、人才观、基础观、质量观、教育观。改变过去哪些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验、重升学轻生活、重学科轻学生、重过去轻发展的思想倾向,用新的教育思想引领新课改向纵深发展。
4 研究课程结构,加强学科建设
课程结构反映了课程各部分和各要素的配合与组织,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课时的比例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普通高中新课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强调超越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有机整合高中教育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的双重功能;二是强调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历,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三是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强调高中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与融合。
5 研究教法学法,提高教学效益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那么普通高中如何做到“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这就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探索教学模式,改进教法学法,通过教师的“巧教”和学生的“善学”来完成。可以说教师的“巧教”和学生的“善学”是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的真正法宝,这一“法宝”只能来自教育科研。在目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新课改的试验田。教法、学法的研究理应成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教育科研应抱着科学求真的态度自始至终介入其中,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教学中寻找问题,在问题中确立课题,在课题中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波普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矛盾是开展学校教科研的起点,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追踪和探索是学校教科研的基本形式,解决问题而得出的结论就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又运用于教学实践,指导学科教学,促进了学科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就是说“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结论即成果,成果即成长”是学校教科研的基本思维模式。研究可通过听课、观察、调研、测评等显性手段来进行。
6 研究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评价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评价的监督、调控、规范、导向、激励作用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师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是从变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到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成长师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而新的评价标准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依靠教科研,对评价的研究重点应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应注重课堂教学行为的改革和质量的提高,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正确的教学观念,包括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质量观,体现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学目标,体现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研究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5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区,地处郑州东北隅。全区总人口达到101万人,是郑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金水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的中心地区。
全区现有中小学81所,其中市区小学25所,农村小学45所,初中8所、高中1所、职高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小学在校生56000多人,专任教师2600人。
2001年,金水区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新课程改革实验。金水区教育局认为,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和瓶颈,是引导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让新课改在学校着地、在教师心中生根,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必须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而不能先进行课程改革,然后再进行评价,或先拿出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再去评价新课程。因此,课改实验一开始,金水区教育局就推动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
[决策过程]
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的完善。
2001年郑州金水区进入课改,在深入学校课堂、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的基础上,修正传统的评价观念,紧紧围绕“参与、同步、探索、促进”的思路,积极开发评价改革的探索。
2002年年底,教育部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金水区的探索提供了指导。金水区教育局首先是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转变观念,树立新课改评价观。其次,以学生评价为突破口,以交流、展示等工作方式重点进行学生日常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探索,并指导形成典型案例在全区推介。在此基础上,各校又展开了对教师评价的改革。
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用新课程理念评价学校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以往过分量化和带有奖惩色彩的鉴定性评估显然已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利于促进每一所学校的主动发展。金水区的教育局进行了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评估的改革,本着“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不再僵化使用以往的评价细则,而是针对每年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需求,灵活制订评估内容,采取有效的评估方式,促进学校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随后的几年间,一直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体系。
2007年,制定《金水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试行)》,以及《金水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手册》,完善了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具体措施]
金水区教育局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是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在具体的监控评价内容上,对学生成长的监控评价点分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学业成绩,学校也要制定自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办法,学生学业成绩下设若干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对教师进步的监控点分为综合素质、履行职责和教学绩效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对学校发展的监控评价点分为学校教学日常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
金水区教育局采用教学信息常态监控、随机性督导评价和专项目标监控评价的方式,以及“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学生学业成绩测评法”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尤其是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的程度和水平,获得学校在教学、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德育等各方面的进展。
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中,评估者必须深入学校一线,通过随堂听课、旁听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校长自述、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与校长、教师进行平等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每一次的督导评估之后,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反思,找出本次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依此制定补救措施或调整下一步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诊断、导向功能。如通过督导发现教导主任多数年轻,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缺乏,因而催生了“教导主任培训班”的举办。
为了保障监控和评价本身的质量,金水区教育局设定了多项制度,包括建立区、校(中心校)教学质量两级监控与评价专项督导制度、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自下而上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惩制度,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在监控与评价过程中解决问题,把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修正为“形成性评价”,促进学校的转变。
[制度创新]
金水区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原则,不单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升学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监控与评价,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监控和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监控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实施效果] 郑州金水区的教育督导是新思维下的督导评估。教育督导前后,督导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以前督导组到了学校主要是看材料、听汇报,然后打分、下结论,回去排名次。而现在督导组进校是潜水式的,一起进教室听课,一起和老师进行校本教研,氛围非常和谐。最终的督导反馈也变了,不再是冷冰冰的合格不合格,督导组会把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反馈给学校,一切都实实在在,对学校的促进很大。
金水区教育督导由关注“文本”向关注“人本”转变,由关注“材料”向关注“实践”转变,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不再隐藏问题,而是主动展现问题,以真实面目示人,请督导人员诊断、审视,帮助找到新的发展点,学校也因此在督导中获得更多发展提升的养分。
篇6
一、夯实质量均衡基础条件,让学生进得来
一是优化布局。2014年以来,撤并校点94个,有效解决农村和山区办学点分散、管理难度大、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二是抓好项目。2014年以来,累计投资2.3亿元,着力实施“全面改薄”等项目。采取投资回购模式,投资3.7亿元,实施可容纳4 000名W生的中枢镇初级中学迁建项目。三是创新融资模式。2014年,采取融资租赁模式,融资1.3亿元,建成以“一网三通两平台”为主体内容的覆盖全县村委会完小以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项目。
二、完善质量均衡管理机制,让学生留得住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2014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泸西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健全完善了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升学率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主要指标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资金作为专项工作经费,建立覆盖义务教育所有年级、所有学科的质量监测体系。三是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不断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全力解决特殊群体的就学问题。2014年以来,全县小学入学率均在99.6%以上,小学辍学率在0.16%以下;初中毛入学率在100.21%以上,初中辍学率在1.63%以下;残疾儿童入学率在94%以上;留守儿童入学率在99%以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篇7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46-001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学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院校已开展了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在其教学质量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缺乏一定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项目的管理缺位,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这些问题都将使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
一、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
1.宏观层面
我国已制定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相关方案,国内很多高校已经接受了政府的评估,但是现行的评估一般是自上而下、统一指标的行政性检查,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其次,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但是在整体层面尚未有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制度,由于我国合作办学院各具特色,合作国家也不同,导致这些法律法规的监管作用实际未能得到发挥。
2.微观层面
从高校内部层面来看,第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于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相关问题有所忽视。长期以来,院校只注重扩大办学规模,很少关注于合作办学教学质量问题。
第二,很多合作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热门专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师资基础和设施条件,结果忽视了自己的特色,导致专业的重复建设,无法突出办学机构的优势,造成师资或教学条件的缺乏。
第三,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大都缺乏一套完善的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体系,即便某些院校已经建立了一些评估和考核指标,大部分也只是把院校其他专业的评价系统照搬过来,很少有对外方院校的教学评价和监督,使得外方来中国教学的教师很少受到监督,外方的教学管理更无法得到评估和监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第四,缺乏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立。对于很多高校而言,不缺乏各个层次的高水平的教师,但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广博的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师相对比较缺乏,同时,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也不多。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我们应该找出相应的对策,尽快建立一套适合的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宏观层面的对策
1.1从国家整体层面来说,应把我国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国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为根本,制定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战略。
1.2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来看,首先,对申请合作办学项目的中方和外方学校进行严格审批,把不具备中外合作办学资质的院校拒之门外;其次,应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布局,避免专业的重复建设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1.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设定一套量化指标进行监控,使教学全部环节的质量处在监控之中,在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1.4为了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应将对合作办学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结构,与奖惩制度联系起来。
1.5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中介性评估机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一直是属于行政部门的评估,过于行政化和形式化,为提高教学质量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我国可借鉴国外的质量审核机制,引进中介评估机构,如澳大利亚的AUQA。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AUQA)是澳大利亚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作为一个由政府部门设置的独立中介机构,虽然由政府部门资助并由政府所有,但只是受政府委托,而并不受政府控制来从事质量审核工作。它在政府、学校及社会这三者之间进行关系协调与信息沟通,起到一个中介桥梁的作用。
2.微观层面的对策
2.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正确定位,选择合适的合作项目。高校在选择合作院校和项目的时候,一定要从自身定位出发,充分了解合作院校的办学背景和办学优势,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海外院校进行合作。同时在项目选择上,更应结合自身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国外院校的优势资源,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合作,从根源上保证教学质量。
2.2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要保障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中方和外方院校都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建立一系列相关指标,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可对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对于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应建立在合作双方相互监督的基础上。目前很多合作项目中,大多能体现外方对中方院校的监督,但中方对外方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学信息等方面的监督甚少,特别是对于国外派来任教的教师,要认真进行任职资格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因此,要保障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必须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协商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
2.3加强双方的教学沟通,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教学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学习外国良好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要实现该目标,首先应加强双方沟通和相互协作,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学校可以定期选拔工作成绩突出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合作院校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教学水平,使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教学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是合作办学发展的根本。只有结合宏观和微观因素,建立其一套适合我国高校特色的、综合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质量保障系统,才能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坪.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12)
[2]孙泽文,叶敏,刘俊平.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及其体系构建,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
[3]贺显军,徐庆军,曹受金.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篇8
一、法国教育供给方及其职责
教育部是法国教育最重要的供给方,负责教育内容、规定教学方法。全国分为17个教育大区,每个教育大区设教育厅。教育大区和行政大区不完全重合(在行政区划上,法国分为13个大区,每个大区包括若干省),并且相对独立。全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内容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入学前的预科,由教育部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国的教师(包括私立学校教师)、督学等都是国家公务员,由教育部公务员司统一招聘和
管理。
地方政府是学校教育供给侧的另一重要主体。法国的地方政府指大区、省、市政府。地方政府是学校校舍设施的所有者,市政府负责建设幼儿园和小学,省政府负责建设初中,大区负责高中和CAP培训机构。地方政府还需负责除教师工资以外的其他所有经费。
法国教育体制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部分,义务教育年龄的上限为16岁。学校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幼儿园视同小学管理。其中幼儿园为3年,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基础教育学校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的校长由教育厅任命,小学校长可由教师或督学兼任,从初中开始设专职校长。校长的主要工作在于协调政府和校内人员,维持学校的行政运行,不负责招聘教师,也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做评价。
二、针对供给侧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法国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针对教育供给侧制定。他们认为,学生的最终发展状况与众多因素有关,学生离开学校时的发展状态不能说明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国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把控上。
教师是学校教育供给侧最重要的实施主体,因此教育部也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上。教育部对全国教师的教学质量控制主要依据教学督学进行。教学督学需要对所辖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做出判断。法国教学督导不仅具体到每一位教师,同时还关注教师的进步发展情况。全法共有教育部级督学400名,大区级督学1000名,省级督学3200名。中小学教师人数是80万。平均每位基层督学每年督导50位老师,每3~5年完成一次全员督导,督导结果记入教师个人档案,并且关系教师职业升迁。
督学对教师的评估打分有四个标准。第一,通过听课了解教师是否能够不看教案教学。例如,数学教师是否了解定律,是否能熟练授课?历史老师是否熟知史实?第二,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清楚简练,是否遵循笛卡儿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逻辑是否清楚,并适时小结。法国从小学到博士的课堂完全遵循笛卡儿式的教学逻辑,先是前言,然后是大纲、一、二、三,最后是小结。前言是告诉学生要讲的内容;正题是直接介绍主题,在介绍主题的时候应该是辩证的;小结应该是总结讲过的内容。在教学督导中,督学一定会看教师是不是这样讲课的。第三,看教师是否有人格魅力,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在学生面前有权威。第四,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情况。通过互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步,也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法国教育部认为,“教师的互动能力比其他方面更重要”。
三、针对供给侧的教育质量评价逻辑
法国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逻辑是:教育体系的参与者都对教育质量负责,各主体依据参与内容不同,所负责任也有所不同。国家能做的在于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能够做“最好的自己”。因此,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依据和评价对象全部围绕教育供给质量
展开。
法国的教师和教学督学是教育质量的主要提供者和负责人。教师的责任范围仅在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并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负责,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能考虑学生学业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法国教师工会提出《督学章程》,其中指出:督学进课堂听课,不能仅根据一堂课的内容对教师进行评估,还要参照学校的情况,例如学校水平,校长的管理等。因为教师讲课的情况可能受制于上述条件。例如,巴黎是法国最富有的城市,城区的家庭较为富有,孩子听话,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好;郊区的孩子家庭条件不好,也不听话,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受限,可能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督学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已经引入了多方协商制度,并且在逐步强化教师的参与权。
教学督学对所辖区域的教师负有监督和促进的作用。督学主要考察教师是否具有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艺术,并依据标准为教师打分。同时,教学督学还有解决区域内教育问题的责任。例如,巴黎大区的77省是一个移民较多的地区,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在语言方面。77省的小学教学督学就要负责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专题研究,并且根据研究结果为教师安排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等。法国的小学和幼儿园是由当地的省级督学统一负责,这为督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前提保证。
校长在法国的教育质量体系中处于保障的位置。法国的小学内部一般没有专职校长,具体学校的协调和沟通工作由学校的教学督学或某位教师负责。从初中开始,学校设校长职位,校长主要负责学校的行政事务。在教学督学完成对教师的督导后,中学校长负责参加与教学督学的交谈,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寻找帮助教师的办法。
四、法国教育质量供给侧评价的启示
法国教育体系认同的教育质量主要指国家为民众提供的教育服务的质量,这种教育质量概念中包含的要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校舍、设备及活动水平,学校的图书馆、校车、食堂等资源供给水平等。这种评价逻辑把国家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精力放在政府及教师可控的因素中,能够减轻教师及政府的外在压力,增加教师专业发展及政府教育供给提升的内驱力。同时,法国对教师和政府的教育供给评价标准围绕学生的实际获得和感受展开,也能够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及需求,从而保证教育的先进性。
我国教育部为了解全国教育质量情况,设置了专业机构负责抽查各地学生的学习结果,关注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品德、学业、个性特长、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发展结果,反观学校的教育服务水平。这种评价推论,无法去除生源、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教育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增加了部分生源薄弱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和学校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校和教师对自身服务质量的关注,催生了“生源决定论”。
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应以教育教学供给水平为依据是法国教育质量评价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受学生的已有基础、学生课外获得的学习支持情况、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学生的最终发展水平不论是从单一的学业成绩考察,还是从多方面综合考察都不能直接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供给水平。因此,我们在评价学校时应引入增值评价概念,对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加入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学校教育资源供给水平评价等指标,最大化地摒除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激发学校和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部动机,发挥评价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篇9
为了贯彻落实工作要求,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落实,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从2013年起,启动我市直属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点工作。为了确保试点工作科学严谨有序推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推进教育质量监测试点项目的落实,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检测的积极导向作用,为上级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各普通高中高考备考工作的实效性。
二、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我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的领导,成立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三、检测时间和检测科目:
1、检测时间:
2013年4月25、26两日(星期四、星期五)
2、检测科目:
高三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四科
高三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四科
四、任务分工
1、教育教学处:负责质量检测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协调相关部门按照计划开展工作,组织制定质量分析标准,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评价。
2、教育纪工委:按照相关制度,全程监督质量检测试点工作各个环节,监督保密工作的落实,严肃处理违纪现象,确保各项工作严谨有序推进。
3、规划财务处:确保检测过程中设备到位,运转正常,为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4、市教科所:负责测试试卷及评分标准的制定,培训阅卷人员,组织阅卷并做好质量分析,召开检测质量分析会议,提交质量分析报告。
5、市教育考试中心:做好检测的考务工作,配合教科所做好阅卷工作和数据分析统计工作。
五、具体措施
1、命题工作:
(1)命题工作委托市教科所组织实施,高考九个科目均组成学科命题小组,每个小组均由教科所高中教研员和高三教师组成,每学科不少于3人。
(2)命题采用集体入闱的方式,所有命题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需与市教育局签订保密协议,履行保密责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命题任务。
(3)试题难度按照高考选拔性考试的要求把握,适当参考各校历年“二模”考试的难度。各校不再另行组织“二模”考试。
(4)各命题小组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最后成卷要具体印制上命题小组成员的姓名。
2、试卷印制封装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严肃性和保密性,市教育局统一安排试卷印刷工作,统一试卷的印制的规格、标准、数量和封装。各校考前在统一时间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试卷印刷的工本费由各学校自己负担。
3、考务工作
考务工作由市教育考试中心参照全国普通高考方式统一组织,每所高中学校均为全市检测工作的考点,考点主任由所在学校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各学校互派3名中层干部担任其他学校的巡视员。每个考场统一张贴“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中学考点××考场”标识,各考点学校的考场由教育考试中心按照学生学籍号随机编排,复读生另行编排,不计入成绩分析,考试结束由各考点安排将答题卡当场清点封装,统一运送到指定地点待批,试卷由学生自留保管。
4、阅卷工作
采用网上阅卷系统组织阅卷。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答题卡扫描和成绩统计工作,各普通高中学校要确保阅卷网络通畅。市教科所分学科组织各校阅卷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分解阅卷任务,各考点按统一要求分散组织阅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卷任务。市教育考试中心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成绩统计工作。
5、质量分析
委托市教科所完成检测定性分析工作。委托市教育考试中心完成检测定量分析工作。质量分析不以简单的学校和学科排名为目的,将参照教育发达地区质量评价经验,在征求各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单独制定出评价方案和质量标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教科所分学科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定性分析以梳理答卷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典型性问题、有代表性的问题及原因为主,同时提出复习备考建议和具体策略。
6、工作评价
教育教学处组织制定考试工作实施情况的评价办法,对命题、考试组织、阅卷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并实施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各学校以及相关人员手中。
六、工作要求
1、为确保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点工作的科学严谨,确保各个环节周密有序,各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严格保密规定,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
篇10
【关键词】高中 教学管理 改革实践
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没有高效的教学管理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可言。高中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最后一站”,这一阶段的教学管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进而影响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高中办学的内在要求。随着时展,学生的思想、教育背景都在发生着转变,比如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学生性格的个性化,以及教学目标的转变等等,这一切都会影响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进展。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推进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进一步深入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已经成为高中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端正工作态度,牢记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均应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服务于教学工作。教导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转指挥中心,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核心职能部门。教导处要全面了解教学工作的情况,负责组织并协调各科、室、组、馆以及教师间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在组织上、时间上和物质上为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要对学校招生、学生编班、课程编排、学籍管理、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估,教师业务提高和业务档案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电化教学管理、仪器实验管理等工作负责,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服务作用。
二、更新学校管理观念,建立多种制度,推动学校的多样化发展
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应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为扩大优质资源,高中可以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水平
马克斯・韦伯曾正确地预见到行政主义在社会生活各个部门的扩张。他曾指出:哪里有行政机构,哪里就有管理事务的理性方法、办事程序的规范化和按等级的权力分配。在许多国家,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数量仅次于军队数量,位居第二,使得教育行政管理已经成为一项庞大的事业。即使在一所学校内,大量学生的入学也会造成十分复杂的行政问题,必须以新型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才能解决,这对教育管理者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教育管理者个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具备教育管理主体的知识。教育管理活动是一种不能或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一个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必须具备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哲学知识等。第二,具备教育管理主体的能力。一个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第三,具备教育管理主体的权力。要想取得教育管理的成功,就必须做到职、责、权一致。有责无权或责大于权都无法完成任务;而有权无责或权大于责,则会导致权力的滥用,不能尽其职责。
四、教师、学生与教育管理者的协调发展
- 上一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
- 下一篇:道路运输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