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经济研究

篇1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一背景之下发展的茶文化旅游则成为能够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并且可以引导中国的旅游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主要介绍了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并阐述了低碳茶文化旅游促进旅游观念的变革和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然后探讨了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新世纪人们提出的一种环保而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理念先进,重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防止全球变暖,使生活更加绿色化。面对日益减少的能源,除了大量开发和研制各种可再生能源外,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很有必要的。低碳经济背后的茶文化旅游,是低碳旅游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旅游方式。其目的和理念与低碳经济一致,旨在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以文明低碳的旅游方式引领旅游发展的潮流。

1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中国的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主要是以大量的旅游资源为主,由此可以满足旅客的需求。旅客之所以要旅游,一方面是为了观赏美景,另一方面是为了放松心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行出游成为许多人经常做的事情,尽管可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但却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为了实现绿色旅游,发展以低碳经济为背景的茶文化旅游是很有必要的。低碳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之所以迫切需要建设和推广,第一,中国的许多旅游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现有情况预估不足,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产生。资源浪费的主要表现是对环境进行破坏,使得环境无法修复。第二,大量非环保产品的使用,使得环境遭到破坏。一些人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就使得这些非环保产品破坏了环境。第三,目前,中国的旅游行业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随处可见的文物古迹遭到旅客的涂抹和破坏。中国的旅游业之所以可以蓬勃发展,无外乎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其资源利用范围较为广泛,与其他行业相比,属于低碳排放,因此,在低碳经济中占据很大的优势。大力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一方面可以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秀的茶文化鼓舞和引导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对其他产业形成示范作用。由此而见,发展低碳茶旅游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够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以真正成为低碳减排的楷模。

2低碳茶文化旅游促进旅游观念的变革

2.1旅游生产观念的变革

目前,中国每年的旅游人数都在不断上涨,这对于中国旅游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有利就有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问题也频频呈现,如服务质量不高、环境遭到破坏等等。旅游本应倡导低碳旅游,这与旅游业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施均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会培养人们逐渐拥有低碳生活的意识。首先,应考虑到旅游景点的环保问题,认真规划,合理开发,使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第二,倡导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旅行的方式,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第三,旅行社要尽量为旅客选择绿色旅行出游方式和绿色景点,一方面可以使旅客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欣赏到美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会促使大家更加向往低碳环保的生活。实施低碳茶文化旅游时,就可以带领旅客去云南大理、西双版纳、福建武夷山、侨乡安溪等著名的茶叶产区,使大家一边感受文化,一边改变观念。

2.2旅游消费观念的变革

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会使更多旅客选择低碳旅游的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绿色生活。其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时尽量不使用小汽车,而是以坐火车、徒步或者骑自行车的方式;第二,在旅游景点自觉遵守景点秩序,不乱涂乱画,不乱扔果皮纸屑,文明出行,保护环境;第三,住宿时尽量采取自己的洗漱用品,不浪费资源用品;第四,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践行低碳生活。当消费者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后,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的意义亦随之彰显。

2.3旅游政策观念的变革

低碳茶文化旅游更多的是要依赖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策的扶持使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低碳旅游,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技术,以实际行动响应政府的号召,推动旅游业迈向低碳化、绿色发展。同时,政府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使低碳旅游和环境保护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不断推行互联网技术,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的旅游业,并倡导低碳旅游的方式,这既是在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作为“无烟工业”,旅游业的低碳排放是许多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旅游与茶文化相结合,则是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最佳结合体。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茶源于自然,诸如云南等产茶大省,既是旅游的好地点,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云南大理白族的回味无穷的“三道茶”,都是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目前,人们对于旅行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的旅行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旅客的需求,他们更向往着私人定制的出行方式。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茶文化相融合,发展低碳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就可以满足这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安徽黄山的茶乡风情旅游、云南普洱、丽江、香格里拉的茶马古道特色旅游,都可以充分彰显专项定制的茶文化旅游优势。中国的茶文化旅游主要是将茶文化的资源与旅游融合进行开发,一般依托茶区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和当地的名茶以及茶文化,使旅游充满娱乐性、休闲性和文化性,以满足旅客多元化的需求。并且,茶文化旅游可以有效推动当地茶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茶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茶叶不仅是中国人的国饮,更可以通过茶来调剂生活,如载歌载舞的茶舞、悠扬动听的茶歌、精湛高超的茶艺,都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当茶文化旅游不断开发后,以茶文化为主的一些内容亦会逐渐为更多人所知。但是,由于一些人对茶文化旅游没有计划的开发,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并遭到破坏,使茶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劣,大大影响了茶产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大力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

4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4.1科学规划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必须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秉承低碳、环保的原则进行开发和规划,确保景区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的特点,在进行规划的同时,还要进行资源的优化与科学的测量,确保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规划时,要遵循茶叶景区的道路和服务体系是否完善,旅游项目是否充足,是否有具有亮点的项目。总之,科学的规划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4.2开展示范推广

低碳茶文化旅游的推广和实施牵涉到多方面,因此需要以示范推广的形式,促进各大茶区的旅游建设。不同的茶区有不同的特点,通过示范的方式,抓住茶区的特色,发展专项旅游,进行大力推广,因此会有一些著名的旅游示范景区。这些景区多以茶叶为主,具有不同的茶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以或古老、或自然的方式成为茶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经典,使旅客既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又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自然风情。

4.3选择合适的运营方式

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需要结合不同的茶区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运营方式,才能够真正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有些茶区以产业的经营方式规模化为发展方向,有的茶区则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进行运营,还有一些茶区从单一的生产、加工、销售茶叶转为复合型经营,并以当地旅游业为先锋,大力发展茶区产业经济。这些茶区为了促进当地茶叶品牌的推广,不断通过当地景区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茶文化综合开发,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明确主题,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与此同时,还大量生产制造了关于茶的一系列工艺品,如茶纪念品,茶具等具有当地茶区特色的纪念品。

4.4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低碳茶文化旅游并不是倡导高消费,而是使旅客自觉按照低碳模式出行和旅游,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是低碳茶文化旅游的理念,也符合低碳旅游的要求。漫步于茶区,观赏茶艺表演,在农家居住,都是良好的绿色消费方式。使低碳旅游深入人心,使绿色消费成为常态,有助于实现旅游的返璞归真,从而达到环保、低碳的目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了解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有助于实现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带动茶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低碳、环保、文明的旅游方式。低碳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不仅文化内涵丰富,还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引领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作者:全婧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385-388.

[2]张蓓.低碳经济视野的都市农业旅游:政府行为与市场边界[J].改革,2011(2):62-68.

[3]张宁,侯志强.低碳经济视角下低碳旅游实现方式研究[J].科技广场,2011(4):135-138.

[4]李晓娜.提倡低碳经济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06-107.

[5]赵宇.议一种创新型旅游方式———低碳旅游[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5):244+253.

篇2

关键词:独霸性;省域旅游经济格局;类型划分;ABC分类法;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章编号:1008-4355(2016)05-0111-0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6.05.13

经过三十多年高速稳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张,对经济的贡献越发显著,其产业地位由早期的先导产业、20世纪90年代末的支点产业提升到如今的支柱产业,并被多数省份作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这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带动性不无关系,与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不无关系。2012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中国已然成为旅游大国。但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极其不均衡,2012年,旅游收入排名第一的广东和排名倒数第一的宁夏相差高达27倍之多,前者全年实现旅游收入多达数千亿人民币,后者仅有200多亿人民币,旅游发展的地区差异可见一斑。

一、文献回顾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献回顾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早在1998年,张凌云就对旅游非均衡性增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尺度的国家层面和省域范围[2]。研究的内容从早期的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到近来更多关注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或旅游业总体发展差异。研究主题多集中于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较少关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性问题和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分类归属问题。

研究的技术从定性研究逐渐转变为定量研究,研究的方法包括三大类:统计类――早期借助excel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极差、标准差等简单的数理统计,随着spss统计软件的普及,近期研究更多是通过该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区位熵和首位度来衡量旅游经济地区发展的差异和非均衡性;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旅游经济地区发展差异进行空间分析和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3]。

研究的结论包括:旅游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普遍存在。总体上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表现为非极化不均衡状态[4],东部沿海为发达地区、东北沿海和中南部地区为较发达地区、北部地区为欠发达地区、西南地区为不发达地区,具有典型的梯度分布特征。东部地区省间差异明显,对总体差异影响显著,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5];中西部各省份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均衡,但因中西部省份的旅游经济占全国的比重较低,因此中西部省内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不高。入境旅游经济的地区差异大于国内旅游经济的地区差异[6]。随时间推移,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缩小,均衡性增加。省域内,地区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旅游资源的等级、质量和规模,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与趋势,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地区的对外开发程度、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商业服务业的发育程度[7]等均会影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综上,前人研究对象的选择自上而下,较少涉及小尺度的范围,较少关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类型划分,因此,笔者拟从较小的市域的尺度并基于旅游经济的独霸性来研究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类型的划分。拟采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和ABC分类管理法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再研究再解释,提供一种新的旅游经济区域格局认识的视角,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独霸释义为“独自霸占;单独垄断”,强调排他性和垄断性。国际政治博弈中,独霸一词经常被提及,用以衡量某种政治力量的超然地位,诸如“美国独霸世界”、“美国一超独霸”等。区域经济学中,常以集中度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该指标虽能够反映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一定的垄断特征,但不足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排他性和垄断性。

为了衡量省域旅游经济发展中某个或某些城市的超然地位,拟引入独霸性分析研究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类型。文中旅游经济的独霸性是指若干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更大尺度区域里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极强排他性和垄断性的超然的经济地位。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拟采用修正的基尼系数分析法与ABC分类管理法对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均衡状况和城市独霸性进行分类研究。

1.基尼系数分析法及修正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科拉多・基尼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定义了基尼系数。它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公平或均匀程度的指标。当基尼系数等于1时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反之,当此值为0时,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收入分配越不平均,见表1。

本文拟引入基尼系数用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均衡度,具体见上表修正后的基尼系数的涵义。拟采用的公式(高技,2008)如下:

2. ABC分类管理法及修正

ABC分类管理法是经济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根据事物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和处理。该方法常用于库存管理,实际上它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管理工具,各项事务都可能用到它。实际应用中,学者一般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分类标准。

修正后的ABC分类管理法应用到本研究中,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省域中各地级市旅游总收入。

第二步,按旅游总收入由大到小排序并列成表格。

第三步,计算每一地级市旅游总收入占该省旅游总收入的比率。

第四步,计算省域内地级市占比的累计比率。

第五步,分类。库存管理中,常见的分类情况如下:累计比率在0%~60%之间的,为最重要的A类材料;累计比率在60%~85%之间的,为次重要的B类材料;累计比率在85%~100%之间的,为不重要的C类材料。基于旅游经济的独霸性并结合ABC分类管理法,将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划分为6种类型:

(1)一枝独秀型:某一城市年度旅游收入占全省年度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且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实力不能与之抗衡。

(2)准一枝独秀型:某一城市年度旅游收入占全省年度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但排名第二城市的旅游收入与之相比超过1/3。

(3)双雄争霸型:排名第一第二的城市旅游经济实力接近,排名第三城市不能与之抗衡;且排名前两名城市的旅游收入之和与该省旅游总收入之比接近40%或超过40%。

(4)三足鼎立型:排名前三城市的旅游经济实力接近,排名第四城市不能与之抗衡;且排名前三的城市旅游收入之和与该省旅游总收入之比接近50%或超过50%。

(5)准三足鼎立型:排名前三的城市旅游收入之和与该省旅游总收入之比接近50%或超过50%,排名第四城市不能与之抗衡;但排名前三城市的旅游经济实力差异显著。

(6)群英荟萃型:占比排名靠前的城市中,不少于四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实力接近。

(二)数据来源

主要旅游城市的数据来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其他城市的数据来自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整理而得。研究对象的确定,首先排除没有辖县的四大直辖市,且直辖市的许多区连成一片计量难度大;其次港澳台情况特殊,旅游经济统计独立于大陆地区计算,予以排除;再次,行政区划过少的省份,如海南(2个)予以排除;最后,地区缺乏旅游发展的统计数据,无奈放弃。本文最终选取全国25个省域作为研究对象。

三、省域旅游经济格局类型划分研究

(一)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均衡度分析

依据上文的公式用excel软件计算25个省域的基尼系数,从小到大排序,并依据表1划分的类型将25个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均衡情况分成5类:非常均衡、很均衡、一般均衡、不均衡和很不均衡。计算、排序和分类的结果见表2。

25个省域中,无一省域基尼系数小于0.2,现阶段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市际分布非常均衡的省份还未出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若以0.4作为警戒线,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省域仅有8个,相对不均衡的省域高达17个; 17个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的省域中,基尼系数大于0.5即旅游经济发展很不均衡的地区有7个之多,部分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独霸性强。

东部地区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6省份基尼系数的均值为0.389105,低于警戒值0.4,这与东部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然而东部旅游经济发展的翘楚――广东省的基尼系数值大于0.5,旅游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市际差异显著。

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6省份基尼系数的均值为0.416055,略高于警戒值0.4。其中河南和湖北两省超过0.5,山西的基尼系数为0.214101。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基尼系数的均值为0.53016,区域内差异显著,其中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对地区差异的贡献率高。

西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和青海基尼系数的均值为0.477145,接近0.5,区域内大多省域基尼系数超过0.4,这与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旅游开发水平低下有一定关系。

综上,我国多数省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呈非均衡状态,旅游经济发展市际分布差异显著,其发展集中于省内部分地区的现象普遍。

(二)省域旅游经济格局类型研究

基于对旅游经济独霸性的认知,采用修正后的ABC分类法,将我国省旅游经济发展格局划分为六种类型,结果见表3。

一枝独秀型的省份有湖北、四川、陕西、湖南、青海、黑龙江和新疆,省会武汉、成都、西安、长沙、西宁、哈尔滨和乌鲁木齐占比分别为53.1%、32.1%、40.4%、31.4%、62.7%、56.1%和53.1%。其中,湖北、青海、黑龙江和新疆4省省会旅游总收入占到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可见一斑,省会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独霸性强。

准一枝独秀型的省份有贵州、甘肃和广东。省会贵阳、兰州和广州占比分别为33.4%、31.6%和32.5%,旅游收入与首位城市相比超过1/3的城市分别是遵义(17.3%)、酒泉(14.6%)和深圳(14.3%)。相较一枝独秀型的省份,准一枝独秀型省份中单一城市的占比有所下降。

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呈双雄争霸型的省域有广西、河南、辽宁、宁夏和浙江。双城南宁和桂林、郑州和洛阳、沈阳和大连、吴忠和银川、杭州和宁波旅游收入占比分别为41.3%、43.2%、37.9%、84%和40.7%,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集中于两大城市,形成双雄争霸的态势。

三足鼎立型的省份有江苏和江西。苏州、南京和无锡占全省旅游收入的56.2%,上饶、九江和南昌占全省旅游收入的48.8%,三大城市“三分天下”的省域旅游经济格局已然形成。

准三足鼎立型的省份有吉林、云南和福建。昆明、丽江和大理占云南省旅游总收入的48.9%,长春、吉林和延边占吉林省旅游总收入的81.5%,厦门、泉州和福州占福建省旅游总收入的62.6%。

群英荟萃型的省域有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和安徽。5省中分别有6个、6个、7个、8个和5个城市的旅游收入占比超过8%,且城市间年度旅游收入比较接近,区域独霸性不明显。

四、基于旅游经济独霸性的省域旅游经济格局的类型划分综合上述基尼系数的均衡度分析和ABC分类管理法的聚类分析,得到表4的结果。

省域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且集中于省会城市的省份有湖北、青海、新疆、四川、陕西、贵州、甘肃、黑龙江、广东,西部地区密度较大,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源向省会城市倾斜有关。湖北、黑龙江和广东3省省会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极强的独霸性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湖南旅游业发展相对均衡,但因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省会长沙因其固有的区位优势在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独领。

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非均衡且集中于两个城市的有河南和宁夏。郑州和旅游城市洛阳独霸性强,回族之乡吴忠和省会银川独霸性强。省会城市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固然能抢得先机,但其他城市旅游资源禀赋的后发优势也不容小觑。

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均衡且集中于两大城市的省域有广西、辽宁和浙江。其中,广西旅游经济发展集中于省会南宁和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省会沈阳和浪漫之都大连在辽宁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独霸性,省会杭州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宁波在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交相辉映。

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非均衡且集中于三个城市的有吉林、江苏和云南。吉林省三核是省会长春、优秀旅游城市吉林和朝鲜族聚集地延边;江苏省旅游经济的发展集中于人间天堂苏州、省会南京和太湖明珠无锡,其中苏州以其旅游资源禀赋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面超越了省会南京;云南省的“昆大丽”即昆明、大理、丽江是我国经典旅游线路之一。

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并以三核驱动的有江西和福建。江西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上饶、昌九一体化双核之一的九江和省会南昌独霸性强,福建旅游经济的发展集中于鹭岛厦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和省会福州。

综上,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部分城市旅游经济的独霸性强。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均衡且不显著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城市的只有河北和山西两省;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且不显著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城市的有内蒙古、山东和安徽。除上述5省外,其他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格局无论是均衡型还是非均衡型,其旅游经济发展均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主要城市,表现为单核模式、双核模式或三核模式,旅游经济发展的城市独霸性强。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明显, 25个省份或自治区中,发展相对均衡的仅有8个,多达7个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极度不均衡状态。

第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市际分布中,某个或某几个城市的独霸性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集中于省会城市(一枝独秀型的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二是集中于省会城市和历史悠久且资源禀赋的旅游城市(双雄争霸型的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三是集中于省会城市、旅游资源禀赋的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三足鼎立型的旅游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省会城市因其得天独厚的经济、区位和政策优势在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独领。非省会城市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区位经济优势在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能与省会城市一较高下甚至超越省会城市。

因部分数据获取的难度,本文仅选择了25个省域的静态数据进行分析,不能说明省域旅游经济格局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特征与规律。此外,后续研究应就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做量化分析,而非简单的定性解释,以判定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我国旅游业地域非均衡性增长研究初论[J].南开经济研究,1998(2):71-72.

[2]王凯,李华,贺曲夫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63-67.

[3]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研究,2015,34(9):1795-1806.

[4]方叶林,黄震方,王坤,等.不同时空尺度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J].地理科学,2014(9):1025-1032.

[5]张振国,李雪丽,温家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0(9):1552-1556.

篇3

关键词:资源诅咒;旅游经济;地区差异;资源丰裕度

一、引言

“资源诅咒”现象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徐康宁,韩剑从“资源诅咒”出发分析我国经济的地域差异,认为“资源诅咒”是西部区域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姚予龙、周洪等,通过分析1990~2007年期间“资源诅咒”变化趋势,将我国分为“资源诅咒”高危区、“ 资源诅咒”严重区、“资源诅咒”边缘区和无“资源诅咒”区。邵帅、齐中英等通过对西部地区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计量检验了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时,方法林以江苏省13个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聚类分析等对江苏省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证明江苏省旅游存在“资源诅咒”现象。韩春鲜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发现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王玉珍以山西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异系数、旅游经济区位熵、等方法,证实了资源与收入之间存在空间同步性和错位性同时并存的现象。目前国内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水平的“资源诅咒”研究多是针对一个省份的研究,对全国的省份研究几乎没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04~2015年的各省份的旅游收入,通过对旅游收入增长率与地区资源赋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存在长周期上的“资源诅咒”效应,并且我国省际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二、旅游收入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分析

(一)全国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吴必虎在《旅游学概论》中提到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可见,旅游资源是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是旅游吸引物,通过对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有直接价值的旅游商品,为地方旅游发展带来大的经济收益。所以说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若一地的旅游资源抑制了旅游经济的增长,则说明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若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则说明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A级以上景区代表各省份的旅游资源状况,旅游总收入来代表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和各省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通过对全国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总收入的分析,绘制出2004~2015年我国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的关系图(图1)。同时,为了更清晰的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做了线性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在每张图下面的表格中(表1)。

总体而言,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基本上保持同方向的增长趋势,旅游资源增加率与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基本上保持一致的波动,两者相关系数为0.17。这说明,在全国层面而言,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两者具有并不显著的正相关性,所以无法证明“资源诅咒”在我国旅游业中存在,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资源诅咒”也不存在于我国的省际之间。

(二)各省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同时区域旅游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各省份的旅游收入增长率差异正好可以反映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差异,一些旅游资源较富裕的省份的旅游收入增长并不定是快速的。究其原因是否与“资源诅咒”有关,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展示各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大致关系。

各省市旅游资源丰裕度:

TR=Mi/W(1)

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IR=∑Ii/12(2)

其中,Mi表示i省份的旅游资源总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总量由A级景区数构成;W表示全国旅游资源总量;Ii表示i省份每年的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根据2004~2015年国家旅游局及各省市的旅游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同时,为了综合显示旅游资源丰裕度与各省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的关系,根据各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绘制出了散点图,并做了线性回归(图2)。

为了更清楚的看出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将两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得到两组数据的拟合。

方程:

y=-0.0328x+0.0395

首先,从旅游总收入增长前15名来看,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前5名的贵州、山西、内蒙古以及排名第7的,其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21.90%的水平,但是旅游资源丰裕度远远低于全国3.23%的水平,尤其是宁夏和青海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只有0.77%和0.61%,但是却取得了惊人的旅游经济绩效。

其次,从旅游资源丰裕度前15名来看,许多旅游资源大省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差强人意。如江苏省的旅游资源丰裕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但是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类似的省份还有浙江、河南、云南、黑龙江、陕西、广东,尤其是北京,旅游资源丰裕度为5.26%,但是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最后,从各省市资源丰裕度与旅游总收入增长拟合方程式来看,线性方程式的系数为-0.0329,可以判定拟合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趋势,所以就全国各省市来说,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所谓“资源诅咒”,即丰裕的旅游资源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经济绩效,在我国一些省份中这种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也不能否认旅游资源丰裕的省市确实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资源诅咒”现象存在省份的确定

通过上面对各省份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一些省份是客观存在,但并非所有的省份都存在。本文将利用“资源诅咒”判定系数确定受“资源诅咒”现象困扰的省份,从而为我们将来进一步研究突破“资源诅咒”现象的对策和方法,使这些省份的旅游业能够快速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旅游经济收益。

通常认为,一个地区应当获得和它的旅游资源丰裕度相匹配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即拥有较多旅游资源的省市应当有较快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较低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它可能是受到了“资源诅咒”的困扰;相反,一个旅游资源较贫乏的地区若获得快速的旅游经济增长,那么这个地区已经摆脱了旅游资源的限制,是一个新型旅游经济地区;那些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的地区则为正常地区。

(一)“资源诅咒”的测度方法

1. 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为TR,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TRI=×100(3)

其中,TRI表示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TRi表示i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TRmin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资源丰裕度的最小值,TRmax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资源丰裕度的最大值。

2. 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IR,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RI=×100(4)

其中,IRI表示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IRi表示i地区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IRmin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最小值,IRmax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最大值。

3. “资源诅咒”判定系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IRI,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TRI,“资源诅咒”判定系数R为:

R=TRI/IRI(5)

其中,当R>1时,说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大于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当R=1时,说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和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相等,两者发展相一致;当R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受到资源诅咒的省份有江苏、山东、浙江、北京、辽宁、新疆、湖北、河南、云南、黑龙江、上海、广东,其中,广东省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为0,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为0.3864,存在较严重的“资源诅咒”效应;北京、江苏和浙江的“资源诅咒”判定系数较大,说明这些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较缓慢,旅游经济发展平稳,虽然拥有较丰裕的旅游资源,然而旅游资源并没有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存在一定的“资源诅咒”效应;其他的8个省份存在较弱的“资源诅咒”效应。

同时发现,一些偏远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较好,例如贵州、宁夏、青海、和内蒙古这5个地区,“资源诅咒”判定系数较小,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远远大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说明这些地方的旅游经济发展十分旺盛,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四、结论

通过对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收入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国家层面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具有并不显著的正相关性,省际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说明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通过“资源诅咒”判定系数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江苏、山东、浙江、北京、辽宁、新疆、湖北、河南、云南、黑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一些西部偏远地区的旅游经济呈现快速上升阶段,中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的旅游经济呈现稳定发展状况。因为“资源诅咒”理论是一个涉及时间因素的理论,所讨论的经济现象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可能本文选取的时间段较短,刚好选择在西部旅游快速崛起而中东部旅游稳定成熟发展的这个时间段,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了时间段选取的限制,无法精确地反应出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的省份,但这并不能否认我国省际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参考文献:

[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06).

[2]姚予龙,周洪,谷树忠.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J].资源科学,2011(01).

[3]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04).

[4]方法林.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05).

[5]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05).

[6]王玉珍.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10(08).

[7]吴必虎.旅游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篇4

关键词:体验经济 文化旅游 旅游产品 开发模式

文化旅游的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更是景观吸引力的源泉。文化旅游一词最早在1977年美国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以一章的标题出现,著作中还指出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认为文化实际上涵盖了旅游的各个方面。我国对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独到见解,促进了旅游的全面发展(张晓明、张辉,2010)。本文的文化旅游指的是狭义概念,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文化旅游产品是基于文化旅游这种旅游类型而衍生出的旅游产品,指旅游经营者以民俗、遗迹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宗教、信仰、历史、知识等文化方面为内容,借助各种手段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服务及产品。

近年来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引起了学术界及业界的广泛关注,文化旅游产品也随着旅游者需求的改变而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趋势。同时,体验经济正逐步渗透到零售业、制造业、旅游等各个领域,“体验式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传统以资源作为导向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或停留在表层开发、文化内涵缺乏的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陈冉,2011)。面对体验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旅游更应发挥自身优势,搭上体验经济这班列车,旅游产品更应体现独特的文化内涵,加大对旅游者情感需求与参与性体验的关注,为旅游者打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提供强吸引、深层次、高品位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模式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多种模式,随分类依据的不同而不同。有学者依据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别将其开发模式分为:原生型开发模式、提升型开发模式、复原型开发模式、集合型开发模式。陶犁(2002)在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依据旅游地开发的层次和规模,当地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组合方式,认为不同的开发模式有:深层次综合开发模式、特色产品重点开发模式、耦合型开发模式、保护性开发模式。虽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许多模式,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以资源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

在某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三种模式交叉使用,共同为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只是侧重点不同。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以已经存在的具有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品味和特点等为依托,是最常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可行性高、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以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规律为依据,确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规模和范围,设计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例如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就是在这种开发模式指导下出现的;体验导向型开发模式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为依据,打造以游客体验满意度为标准的旅游项目,这也是文章重点研究的开发模式。

体验经济相关研究概述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中,认为体验经济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提供体验为最主要经济提供品的经济形态”。书中指出最丰富的体验是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四个领域中每一部分的“甜蜜地带”;全新的体验不仅是满足客户的期望,减少客户的损失,而且是有意尝试超越客户的期望,带来惊喜的体验,创造惊喜的体验需要以满意和减少损失作为平台(谢彦君,2005)。

(二)旅游体验相关研究

国内体验经济的研究从1990年开始,谢彦君首先从体验经济与旅游中找到结合点,其出版的《基础旅游学》中率先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命题,并在2000 年提出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从 2003 年起,国内的体验经济研究开始涉及产品设计、营销、消费需求等多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旅游活动的研究。例如,邹统钎讨论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区分了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5种旅游体验(谢彦君,2005)。孙根年教授在体验旅游的经营与策划中,提出“动机-过程-目标”模式(见图1)。其中,过程“三性”: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和可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经营的关键;目标“三感”: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是旅游体验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动机“三求”: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体验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张建忠、孙根年,2012)。此外,芮田生在分析游客潜在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的程序,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和步骤等。高小华构建了旅游产品体验性设计的宏观RMP模式和以主题、情节、布景、角色、表演为主要要素的微观设计模式(魏遐、潘益听,2010)。

在《体验经济》一书中,体验被分为4种类型:娱乐、教育、逃避、审美;邹统钎和吴丽云又在此分类上增加了一类:移情 ;但新球在《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探讨——以雷公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中又增加了“刺激性的体验”和“自我实现”体验。总结各家之说及研究成果,旅游体验可分为以下六种等级类型(芮田生,2007):娱乐消遣、知识教育、逃避、寻真及挑战、寻美猎奇、移情(即旅游者把自己置身于他人往事的位置上,从而实现情感转移和短暂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这也是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等级)。

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原则

(一)主题追求文化性、原真性

体验主题是凝聚旅游产品特色和促使游客产生消费行为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鲜明的主题应体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展现地域性和独特性。因此,确定主题应当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不能凭空捏造,东拼西凑,旅游者更愿体验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文化,就像在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中讲究原真性和真实性一样。

(二)产品体现差异性、独特性

旅游的动机之一就是求美、求新、求奇,这就要求产品的设计避免雷同,追求差异性、独特性。文化因地域差异而内涵各有特色,产品的开发应根植于当地的地脉、史脉与文脉,满足市场体验需求,例如通过个性化的旅游设施设计,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愉悦经历,如服务人员的装扮、背景音乐的格调等;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如何通过色彩、声音、质地等激发游客体验兴趣,例如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内许多手工艺人、节目表演者高超技艺让人钦佩。

(三)活动强调参与性、挑战性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文化旅游类景区应摆脱传统的、呆板的陈列展示,设计可以让游客参与或互动的活动,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发展成“下马赏花”。体验的前提是参与,体验的目的在于使游客身临其境,游客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文化旅游项目活动的设计不仅应体现文化性,还应增强参与性、趣味性、挑战性。文化只有被游客感知、理解、参与,才会带来新鲜感、满足感、亲切感。活动设计应以动为中心,设计者要置身景内,让景区充满生机活力。

(四)体验力求有深度、多样性

在具体的体验场景和体验舞台设计中,应根据主题线索设计丰富的体验剧情,策划多种体验活动项目,丰富体验类型和增加体验深度。因为体验类型越多,体验经历就越丰富;体验越深,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就越高。所以,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基础上应留下更多体验空间给游客,让游客在互动的体验过程中获得高度的享受感、满足感、刺激感。

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模式

体验导向型的开发模式也可以说是体验化开发模式,是以游客获得高满意度的旅游体验为导向(胡春丽,2011)。在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应顺应潮流,通过提炼文化主题、整合资源、策划活动、营造氛围、全面管理,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在该模式中,将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分为三个阶段:体验设计、体验实现和体验管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一)体验设计阶段

需要确定文化主题,进行项目策划。文化主题的确立是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的开始,也是体验产品的核心。主题的确定要遵循原真性、独特性原则,主题要来源于旅游地特殊文化形态表现,具有本土化特点,此外文化主题要具有感召力和实践性,有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产品的增值。项目策划要有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再全方位地展现一种文化和一种格调,让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中多层面、多角度感受或强化某种文化体验。

(二)体验实现阶段

需要整合产品的各个要素,例如设施、活动、线路、纪念品、氛围等。例如,与旅游者活动配套的基础设施——步游道、广场、路灯、垃圾桶、厕所等布局合理、安全洁净、美观精致。活动要可参与性强、体验度高,利用高科技搭建“互动式”的体验舞台,整合多种感官刺激,让游客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同时尽量淡化活动的商业化色彩。文化旅游的线路设计应避免景观重复单调,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动静交错,不断强化文化体验,提高体验等级。纪念品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并具有个性化或特殊意义。在体验过程中,氛围从始至终都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历史质感、文化韵味能净化人们的心灵,浓厚的体验氛围能让人们跃跃欲试。此外,周边社区以及景区内人员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服务意识也对游客的文化体验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完美体验的实现,必须整合各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

(三)体验管理阶段

需要对支持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的配套系统进行全面管理,例如安全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做好监管工作,积极主动实施内部改善,不断改善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文化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具有垄断性和传承性,所以在投入市场的同时,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注重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旅行。同时,景区管理者还应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虚心接受游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处理,抓住市场需求,及时对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改进,并设计新的受欢迎的旅游产品。最后通过完善体验,强化文化主题,保证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张辉.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刍议[J].前沿,2010(13)

2.陈冉.文化遗产类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大英县卓筒井旅游区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2002,28(4)

4.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从现象学的视角[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建忠,孙根年.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2(1)

6.魏遐,潘益听.中国旅游体验研究十年(2000-2009)综述[J].旅游论坛,2010,3(6)

篇5

关键词: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公路文化

一、概述

2010年国务院确立了把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地位。旅游公路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排头兵,一个安全、舒适、便捷、低碳、高效、环保、节能的旅游公路网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和助推剂。文昌位于海南岛东翼,是海南东线旅游的重要基地,本项目东郊至龙楼公路是文昌“两桥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17.6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本项目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配套道路,也是海南省最早建成通车的旅游公路,它的建成一方面满足航天器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将有力推动琼东北的旅游发展。

二、设计分析

1.沿线地形与气候文昌市属于低丘台地平原地带。平均海拔高度42.55米,地势由西南内陆向东北沿海倾斜。东北部地势平坦属于平原阶地,海拔在50米以下,西南部地势起伏不平,属于低丘台地,海拔在50-150米之间,超过150米的很少。文昌市属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光、水、湿、热条件优越,全年无霜冻,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23.9℃,多年在23.4~24.4℃之间,雨量丰富,但干、湿季明显,春旱突出,常年降雨量1721.6毫米,平均1529.8~1948.6毫米。2.功能性特殊东郊至龙楼公路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配套公路,承担着我国新一代航天器运输进场的任务。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遵循“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在主线上,考虑航天仪器的精密性,避免设置振动警示型减速带,存在安全隐患的节点处设置彩色防滑减速带,美化道路景观的同时,对司机亦有提醒作用。3.人文特色显著文昌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涌现过宋氏三姐妹、张云逸将军等传奇人物,被称为“华侨之乡、国母之乡、将军之乡”。“海南椰子冠全国,文昌椰子甲海南”特有的椰子文化让文昌在全国独树一帜。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立将航天文化带入了文昌,亚洲唯一的航天主题公园的建设更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张享誉世界的名片。公路沿线鲜明的文化特色为公路文化的植入提供了先决条件。4.旅游资源丰富文昌历史悠久、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本项目文昌航天发射场配套道路东郊至龙楼公路如同项链一般将八门湾、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航天主题公园、航天发射场及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等一个个散落的景点串联起来。优越的自然条件、显著的人文特色、秀丽的旅游资源,为东郊至龙楼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思想与原则

1.景观设计思路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新理念为指导,公路的绿化以保护性和修复性两种绿化方式结合为主,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接近自然、无强烈人工痕迹的绿化方式来缓解公路与环境的冲突。海南文昌东郊至龙楼旅游公路景观绿化工程,就是以“安全通畅是前提、地域文化是主导、椰树景观是支撑、功能整合是目标”为设计理念,在满足安全、舒适等基本功能前提下,营造出具有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相吻合的具有文化内涵和休闲功能的景观公路。2.指导思想围绕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结合航天发射基地建设的要求,以提高公路建设品质和文化品位为重点,在全线系统进行安全、景观打造和文化有机植入,使该路成为海南公路建设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条文化旅游公路。3.文化主题旅游公路的定位给公路的景观设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分析提炼,确立了全线文化主题及旅游形象——文昌揽月,椰海畅游。该主题不仅包含了文昌地名、文化历史、航天基地、东郊椰林等内涵,体现了文昌旅游文化特色,也突出了该路的文化景观主题。4.设计原则(1)统一规划、整体设计、统筹实施:强调道路景观的系统性、整体性与连续性,总体统一分段变化、简洁大气、具有节奏韵律感。(2)运营安全与惠农便民相协调:设计以保障道路交通顺畅、安全、消除司机驾驶疲劳等方面为优先考虑,同时兼顾公路沿线村民的出行便捷与安全。(3)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最大程度地保护原始风貌和自然景观,凸显文昌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4)客货运输功能与其它拓展功能相统筹:除了保障航天器材的通畅运输,还创造舒适宜人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行车、步行等不同功能需求的使用空间。(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公路绿化与公路建设以及周边用地之间协调发展。以公路为载体,展示和传承文昌的特色文化,助推文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四、旅游公路景观设计

1.景观主题分段设计公路沿线有茂密的椰海,有优美的热带田园,还有片片的果林、防沙林。设计时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周边的自然景观。依据公路沿线的风貌特征,按照“椰林田园”和“航天科技”两个主题段落进行设计。公路起点路侧置放刻有“文昌揽月,椰海览胜”景观石,使游客进入公路伊始就领会到公路景观主题。K7-K16公里为“椰林田园段”,设计采用“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原则借景、障景,强化椰林景观,并将热带田园风光引入景观视线,体现“椰海畅游”的文化主题。本段K11之前多椰林,设计中多利用周边环境,将周围椰林景观纳入行车视线范围。路侧背景树以乡土、速生、树形优美的本地植物椰树作为主景植物,利用椰树随风摇曳的美丽形态,表现出海南的特色,中分带主要选用散尾葵、三角梅等景观效果好的树种,下面配置龙船花、大红花等花灌木形成流畅的色块和线条,丰富景观层次。K11-K16段为长直线,周边以农田风光为主,路侧椰树加大了种植间距,营造一个视野开阔的景观;同时,为满足作为备用跑到供飞机临时起降的需要,对此段的中分带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中分带设计移动式花池,既保证绿化效果,又便于搬移,实现了景观性与功能性的统一。K16-K24公里为“航天科技段”,利用航天元素重点体现“文昌揽月”的文化主题。设计采用形态丰富的热带常绿绿色乔灌木,注重树形、叶色、大小的搭配,营造富有层次的绿化景观,色彩以绿色为基调,人行其中,感受到的是大自然亲切的绿荫。采用秋枫、凤凰木等特色鲜明的乔木形成绿化带,形成路段的绿化风格,同时在路侧种植开花地被营造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2.丰富慢行交通系统景观感受道路旁的彩色慢行交通系统不但为游人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也融入现代提倡的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自行车道时而沿公路平行,时而转入椰林近距离感受热带特色,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游览兴趣。车道旁的自行车驿站为自行车爱好者和行人提供了休闲、观景、照相的平台,体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旅游公路的特质。3.特色服务区设计根据“文昌揽月,椰海畅游”的文化主题和旅游公路独具的服务休闲性,在K8+250和K15+050处分别设置“椰海览胜”和“九天揽月”服务区,满足游人旅游、休憩的需求。椰海览胜服务区以展现椰林景观为主,通过椰树、草坪、配合海南特有的明媚阳光,营造一处独特的热带风情景观。服务区内配有小卖、洗手间等服务建筑,还有景观廊架、电子展示牌等集景观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特色小品。廊架内的景墙上刻有记载文昌之盛的文昌赋。服务区的景观设计将人文与自然巧妙的融为一体。九天揽月服务区毗邻航天发射场与航天主题公园,服务区重点展示的是航天文化主题。服务区中心广场矗立有名为“天之路“的主题雕塑,表达了航天器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必将成为连接地球与外太空的一条天路。服务区内的洗手间建筑与小品也采用航天相关元素,带给游人一种直观的趣味性。4.文化特色突出东郊至龙楼公路的景观设计遵循创作设计的理念,注重人文景观的表达。在景观设计之前,组建了多学科的创作团队对沿线文化因子进行了提炼分析,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文化因子赋予景观设计之中。公路起点路侧置放刻有“文昌揽月,椰海览胜”景观石,使游客进入公路伊始就领会到公路景观主题。服务区内设置景观廊架,并配有景墙上刻有记载文昌之盛的《文昌赋》。设计将航天元素植入到了两旁的标志标牌之中,体现出本段公路作为航天配套公路的特质(图7)。此外,设计还对公交站牌、公里桩、防撞护栏等形态与色彩进行景观优化,展现主题特色提升公路的文化品味。

五、结语

近年来,川九路、思小路等示范工程给公路的勘察设计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次设计中融入并运用了新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文化特色鲜明:本项目景观设计中公路、景观、文学、历史等专业的人员参与其中,采用创作设计的理念,确立了全线的文化主题,并将相应的文化因子融入到了标志标牌、服务区建筑小品等的设计之中,全线地域文化特色鲜明。2.功能需求明确:本项目安全设计主线上用彩色防滑减速带代替振动型减速设施,满足航天设备仪器的运输需求的同时起到美化道路的作用。同时在K11-K16段中分带设置可移动式花池,以满足飞机备降的需求,全线功能需求明确。3.旅游特质突出:本项目设计了彩色慢行交通系统,体现了国际上通行的绿色、环保的旅游理念,为游人出行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自行车驿站的设计体现了旅游公路的特质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再配以两处特色服务区,使得公路本身成为了很好的旅游资源。东郊至龙楼公路是肩负航天发射器运输任务的文昌航天发射场配套道路,也将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第一条通车的旅游公路。希望本项目景观设计中所做的一些探索能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其他的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使得旅游公路真正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和助推剂。

参考文献:

[1]林显锋,符锌砂,黄吕强.融合地域文化的公路景观设计[J].中外公路,2008年1期.

[2]余少华,景婺.黄(常)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J].中外公路,2007年1期.

[3]许刚,吴世红.西汉高速公路景观文化解析[J].绿色科技,2011年9期.

[4]交通部.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美国交通部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灵活性设计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篇6

现有8个4A景区,3个2A景区,2个A级景区,6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08年底),正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区已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1]。

一、旅游业发展概述

(一)发展阶段

1.1980-1990年:起步和成长期(0-25万人次)。1980年第一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旅游起步的标志。当年接待境外旅客1059人次。1984年第二次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加大了对的投资力度,继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限于当时“先国际、后国内”的政策,旅游发展初期主要针对境外市场。1987年接待量达6万人次[1]。

2.1991-2005年:快速发展期(25-200万人次)。第三、四次工作座谈会将旅游业作为工作重点,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以项目和导游相结合,极大提升了旅游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2004年接待量突破100万。2005年中央强调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农牧民增收和相关产业发展。旅游进一步受到重视,被提升到促进稳定的高度。2000-2005年,接待游客数平均每年增长23.7%,旅游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2.9%,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3.2006年-现在:井喷式发展期(200-600万人次)。2006年青藏铁路和林芝机场相继开通,旅游的出入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加上“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产业发展政策和旅游业龙头产业地位的确立,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当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9.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43.2%,旅游业开始成为全区支柱产业。2007年,提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旅游业提质增效、呈现井喷式发展,当年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0亿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800和2200倍。旅游进入飞速发展期。

(二)经济社会效益

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突出。截至2007年,全区有各类旅游企业1212家,拥有固定资产达46.8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4万人。全区8700户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创造非农就业岗位3.48万个,年收入达2.2亿元,人均增收6383元。

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别为9.6%、14.2%、12.7%。拉萨2009年的相关比重超过20%。2009年全区农牧民纯收入比2000年增长1.85倍,旅游富民效应初显。

二、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实证研究

接待量、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是接待量的因变量,易受游客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职业、年龄等)、主观选择(消费偏好、性格等)和不同旅游地实际情况(旅游业成熟度、物件水平等)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统计分析的稳定性较差,适用于某一区域的旅游收入纵向上的比较(考虑CPI变化),不适合同一时段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鉴于此,选择变化相对稳定的游客接待量为基础数据。

(一)及下辖7地市2000-2009年旅游接

待量分析

从旅游接待量上看,拉萨旅游发展遥遥领先于其它地区,运行轨迹几乎与旅游接待总量完全一致,对整体旅游业发展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二)拉萨对旅游业贡献度的检验

首先采用SPSSV11.5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加以验证。相关分析表明,拉萨与的年旅游接待量在0.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达到0.989。足见拉萨对全区旅游业的贡献率之高。

再用聚类分析检验,下辖7地市的旅游发展被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拉萨,第二档为林芝、日喀则、山南;第三档为昌都、那曲、阿里(见图3)。聚类分析验证了拉萨旅游业具备区域旅游增长极的特征。旅游业发展因此呈现出“拉萨为中心、周边的林芝、日喀则、山南和昌都、那曲、阿里等6个地区受其辐射和带动”的“核心-边缘”发展格局。

三、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

弗里德曼(Friedmann.J.R,1966)在其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试图通过“核心-边缘”理论阐明一个区域由孤立到发展不平衡、再由极不平衡发展成互相关联、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之后又将该理论从空间经济扩展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4]。“核心-边缘”理论主要被用来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核心-边缘理论[5-6],也适用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

无论从经济总量、旅游资源丰度、服务设施数量及档次、与周边地区通达性和通勤频率,还是与周边6地区基于行政和经济联系的人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因素看,拉萨都具备强大的经济外溢功能。鉴于目前进藏游客在拉萨市的旅游消费量和在周边6地区的消费量相差较大,仍以拉萨市和周边6地区2000-2009年旅游接待量为基础数据进行拉萨对周边地区旅游辐射效应的分析和验证。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拉萨与周边的林芝、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等6地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85,0.988,0.935,0.918,0.727(在0.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拉萨与阿里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旅游业的“核心-边缘”效应开始出现。拉萨与周边地区表现为总体较显著的旅游辐射效应,但这种联动性并不均衡。其中山南、日喀则、林芝较好,昌都和那曲稍差,阿里不明显。周边6地区在旅游发展总量上与拉萨的差距较大,且从2003年以来呈逐渐扩大的态势(见图2)。

拉萨对周边6地区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的空间差异明显,大致以拉萨为界分为北和藏东南两大片区。西北片区的阿里、那曲、昌都受拉萨旅游经济拉动相对较弱,而东南片区的日喀则、山南、林芝受到旅游经济拉动相对较强。这与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行政区纵深固然有关,但目前藏东南片区与拉萨相对便捷的交通成为影响核心-边缘效应的主要因素。相对便捷的交通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精品旅游资源,藏东南旅游经济走廊正在形成和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30年发展,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已经形成,表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效应———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和带动周边6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然而,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旅游业的地域发展极不均衡,拉萨旅游接待量占全区比例高达60%左右(见图4)。拉萨作为的旅游经济中心,在发挥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同时,也呈现出严重的单极化发展态势。单极化为主的发展方式在客观上造成“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不经济后果,从而大幅降低了旅游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3年“非典”和2008年“3.14”事件让旅游业的这种缺乏抵御旅游安全风险的弱项暴露无遗。图2和图4均显示:2003年和拉萨旅游业明显减速,接待量几乎与2002年持平;2008年和拉萨旅游接待量锐减近50%。在旅游危机事件影响下,整体旅游业发展和拉萨旅游业表现出异常显著的“旅游共振”现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特征让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蝴蝶效应”危机。

此外,单极化发展在形成“核心区域”旅游经济呈极化效应的同时,也让“边缘地区”旅游发展呈边缘化,旅游经济发展不足或滞后。以2006年以来旅游发展增速最快的林芝地区为例,其区域知名性景区仅有3处,其余中小景点“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密集分布于八一镇和拉萨之间的318国道两侧,‘拉萨-林芝旅游廊道’初步形成”[7]。虽然林芝地区受拉萨市辐射效应相对明显,但与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全藏最佳的生态环境相比,林芝旅游发展总量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显不足,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旅游业发展建议

参照弗里德曼所持的“核心-边缘”理论观点,旅游业同样要经历“孤立—不均衡—严重不均衡—互相关联、平衡发展”等阶段,目前正处于互相关联的不均衡的过渡阶段。为此,提出相关建议:

1.分时段、分地域对拉萨市旅游客流进行适度控制,缓解拉萨的旅游承载压力,最大限度地缓和全球各地涌入的大量游客与拉萨市的旅游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强化拉萨市与周围6地区的旅游合作机制,量入为出地做好相关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更好地承接拉萨市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

2.从旅游业发展全局的视角和高度,注重拉萨旅游经济“核心-边缘”效应的综合发挥,使周边六地区不仅能共享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更能借鉴拉萨的成功经验,规避旅游业发展的教训和误区,少走和不走弯路,更好地实现本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以全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升其产业发展安全度。

篇7

一、定制旅游概念及特点

定制旅游是一种国外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以旅游者为主导进行旅游行动流程的设计。通俗的说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行程的旅行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旅游方式,定制旅游更舒心、更方便。传统的由旅行社指定的旅行内容、行程、出发时间的模式,将被定制旅游全面打破而成为菜单式定制,将由客人任意选择出发的时间、天数、行程内容、住宿房型以及餐饮形式等要素,完全由客人DIY完成。

二、定制旅游的发展及基本形式

(一)定制旅游的发展

早期的定制游对游客有较高的要求,一般需要游客对旅行目的地有一定了解和认识,并自行提出初步旅行方案。目前欧美主流的创意定制游则更加注重享受。游客并不需要对目的地有太多了解,甚至可以不明确目的地,创意定制服务机构在了解游客的兴趣爱好、出行人情况和预算等情况后即可为出行人创造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创意行程。

(二)定制旅游的基本形式

1、一对多的团体性定制:如户外运动、驴友拼团、自驾游俱乐部等,通常由一个召集人或组织发起旅游意向,通过集体协商,共同参与旅行计划制定,最后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线路行程安排和集体行为守则。

2、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该类型主要包括高端旅游、私人旅游、创意旅游以及当地人向导、租车游等形式,多数是由旅游商、专业的旅游策划公司等服务机构为旅游者进行一对一的旅游服务,根据旅游者的诉求,为其定制一套个性化的旅途安排。

3、多对一的自主性定制:该类型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和移动运营平台,上游企业与大众旅游者直接对接,运营商根据旅途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为旅游者提供精确的信息检索和推送服务,从而满足个性化、即时性的旅游服务需求。

三、定制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政府规划指导

目前做定制旅游的公司大多本身公司规模较小,为了利益问题,只看到短期的收益而忽略了长远规划。其次,定制旅游现在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所以整体发展无头无序、市场调研也不够完善、综合实力欠佳,发展较为分散。

(二)基础保障支持不足

在现在来看,来定制旅游的群体偏向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而在定制旅游的过程中,一些基础设施和基础保障性工作相对传统的旅游较差,还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支持。

(三)创新理念不足

目前,定制旅游对于旅游体验这方面还不够完善,而且定制旅游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与传统的旅游项目相比较体验性、特色性不强,吸引力不够。

(四)缺乏专业人才

定制旅游目前在旅游市场中还属于一个年轻的地位,目前比较欠缺相关市场营销以及定制旅游产品策划的专业人才。目前经营定制游的人员大多都是非专业性的,虽然他们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但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对相关理念以及定制游的视野了解的也还不够透彻,在具体业务的操作上还不是很清晰。

四、体验经济背景下定制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规范管理并完善基础设施

由于定制旅游在旅游市场中尚还年轻,所以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旅游创新方面还需改革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旅游经营管理行为。同时,大力度的宣传经营定制旅游企业,从企业的角度做好长期规划,并从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定制旅游企业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偏远的旅游地来说,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对其进行集中改造。

(二)加强定制旅游体验深度

定制旅游带给旅游者的是个性化的感受,是为旅游者量身打造的一种旅游服务,从旅游路线到旅游产品,完全是可以由客人自己DIY完成的。这样的一种新鲜的旅游方式可以更好的加深旅游者对旅游的体验深度,同时也是个美好的回忆和值得回味的一次经历,可以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更为深刻地体会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等等。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市场

定制旅游是传统旅游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升华。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对于任何营销而言,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相比优势更大。因此,做好网络营销渠道不但可以使潜在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同时还可以提供定机票、酒店、办签证、保险、做活动、攻略、查资讯等更好的服务。

(四)加强定制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篇8

关键词: 体验经济;体验旅游;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302-02

0 引言

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都是夏季旅游资源丰富,冬季旅游资源稀缺,但海南却具有得天独厚的冬季旅游资源。旅游业正从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转变,打造体验旅游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海南要依托冬季不冷、亚热带森林这些独特的资源,挖掘特色,塑造独特文化理念,打造出一系列的体验游旅游产品,采取以体育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体育的发展方式,将海南发展成为体验游的“中国第一省”。

1 体验式旅游内涵

1.1 体验式旅游的概念 2008 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中指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并且,当体验展示者的工作消失时,体验的价值却弥留延续。当企业有意识地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依托,使消费者融入其中时,体验经济也就产生了。”[1]目前对体验旅游的基本概念尚无统一说法,但普遍接受的表述是:体验式旅游是在体验经济这个大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对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

体验旅游的逻辑起点是在现代社会个性化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偏向定制化的消费偏好,强调体验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改变了传统旅游活动强调以观光为直接目的,转而强调获得美好感觉。它并非是一种新事物,而是已经存在的旅游类型,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是对同质化、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超越,是高端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现代服务业,其实质是使消费者产生美好感觉。消费者对体验旅游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个人收入水平和学历都密切相关。

1.2 体验式旅游的作用 海南发展体验旅游,一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于海南而言,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主要差距不再是基础设施,而是人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低碳节能的意识。所以,海南发展体验旅游能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旅游环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意义,提高文明素养。二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当前,为了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海南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旅游环境的建设上,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起很大作用,旅游产业的经济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为缓解全国养老设施不足找到了一条新途径。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增至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而且老龄人口的比例还在增加。

总之,体验旅游是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高端形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将成为未来的主导经济产出类型。体验旅游是市场经济走向完备的标志,将成为未来的主导旅游类型,有助于降低旅游成本,深化劳动分工,实现对传统旅游服务业的改造。海南正面临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时期,体验旅游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2 海南体验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2.1 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海南体验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良好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休闲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多等等,都为体验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从中国消费者消费轨迹的变迁看,消费者行为和价值创造源泉都在发生变化。按照消费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小于30%,消费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物质消费比重下降,文化精神消费比重上升,服务性消费比重超过40%。“十一五”时期,中国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200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消费品质不断提高,为发展体验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旅游者对消费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发展体验经济实现消费升级换代。

2.2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资本

2.2.1 蜿蜒海岸带景观为游客提供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体验机会: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当今国际旅游者喜爱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5个要素,海南环岛沿岸均兼而有之[2]。自琼山至三亚东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

2.2.2 亚热带热带原始森林为游客提供探险的场所:海南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另外,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在东海岸线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热带海岸森林景观——红树林和一种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体验探险价值。[3]目前,已在琼山市东寨港和文昌市清澜港等地建立了4个红树林保护区。

篇9

1.自然资源。内蒙古地区处于我国的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草原,多种多样的森林、奇异的珍禽异兽以及富有特色的生活方式成为吸引游客参观游玩的重要景点,内蒙古天然资源能够给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景点观赏资源,而且与众不同的民族节庆、民族饮食、民族文化等都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收入。内蒙古地区历史悠久,人类早期的生活足迹,鲜卑、突厥、契丹、蒙古族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和发展,悠久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给当地的旅游增加了一份神秘的人文色彩,元朝的建筑以及民族化建筑都给内蒙古旅游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综上所述,内蒙古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壮大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的天然优势。

2.区位优势。内蒙古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北方,连接蒙古和俄罗斯,是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东部的发达地区和西北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绵长的铁路线能够连接华北、东北、西北、环渤海等地区,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的建设,内蒙古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在地理位置和区位发展上借助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大力发展交通业,包头、呼和浩特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和交通位置的区位优势能够对内蒙古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便利的交通能够解决旅游的路线问题,提升旅游的全国影响力,独特的地理位置能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同时在招商引资和开发资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内蒙古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发展特色旅游。发展特色旅游主要是从内蒙古的特色自然出发,通过精彩的宣传和制作,将特色旅游的信息完整的散发出去,吸引游客来游玩观赏。内蒙古自然旅游资源中有很多的多样性景观,充满原始神秘色彩的自然资源,将这些资源实现整合开发,通过民族生活、民族特色、民族传说等方式进行民族文化方面的宣传,利用这些不可替代的神秘自然景观不断提升内蒙古旅游的资源水平和等级。通过打造民族文化景观和生态旅游景观,开发高水平、高服务的的旅游设备,让内蒙古的特色旅游能够成为精品旅游景区,以与众不同的地方民族特色打造内蒙古地区的特色旅游。

2.发展多样化旅游。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造成旅游的长时间淡季,因此发展多样化的旅游项目,能够在时间上保证旅游项目的时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借助于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促进内蒙古旅游的多样性,丰富内蒙古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比如发展夏季草原、冬季冰雪、常年温泉的旅游度假项目,通过森林、湖泊、湿地、地质奇观等旅游资源进行发展创新,丰富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项目建设,保证旅游时间的有效连接性,解决淡旺季间隔的问题。多样化的旅游能够有效地利用内蒙古地区的旅游资源,壮大局部地区的旅游发展实力,在不断地开发过程中,给内蒙古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从此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掀起了区域旅游全面开发的热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在各地方兴未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利用周末闲暇,到城郊乡村野外体验农事、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有着特色热带海岛农业旅游资源的海南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

1、观光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赏型乡村旅游,如参观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民居建筑,或观赏民俗表演等。

2、品尝型乡村旅游。即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让游客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或到菜园、果园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品尝绿色食品。

3、体验型乡村旅游。主要是让游客深入田间和农户,体验农村生活,从中获得乐趣,并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通过实践使游客学到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

4、度假型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优美的乡村环境,开展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5、文化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村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6、综合型乡村旅游。即综合上述各种类型于一体,兼顾观光、度假、体验和文化功能,即通常所说的休闲农场。过去的乡村旅游项目不少是在原来的果园、花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现在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都朝着综合型、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还具有销售、文化、娱乐、交流功能。这样可避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乡村旅游景点一年四季均能接待游客。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的更新、乡土文化的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活力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10年多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已经初具规模。这些生态文明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变化,成为海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必备条件。而海南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热带农业大省,有着很多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一)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

1、热带特色。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有着丰富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包括各类热带作物、热带雨林、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热带蔬菜、热带渔业资源,对于地处高纬地区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冬季,温暖的气候、宜人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海南避寒度假,形成传统的旅游旺季。

2、海岛特色。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海岛,孤悬于南海,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独特的岛屿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滨海乡村和渔岛乡村风貌。这里有传统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景观,还有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以及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是开展休闲度假、海底探奇、海岛探险的理想胜地。

3、民族特色。海南乡村民俗风情独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目前全省有30多个民族,各民族的特色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风味饮食、民族器乐、民族节庆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黎苗风情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黎族传统的竹竿舞、黎锦、鼻箫和船型屋,都极具特色。此外,儋州调声、临高哩哩美、民间艺术八音、苗族刺绣等也都是海南民族文化的奇葩。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生态环境优越,被称为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1999年海南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2010年底海南森林覆盖率达60.2%,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岛”。特别是中西部山区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称。海南岛是世界上少数未被污染的净土之一,岛上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指数达92.66,居全国第一。

2、资源优势。海南很多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到处充满了阳光、海水、沙滩、椰树和清新的空气,是极为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具体可概括为以下10类:海岸带;海洋与海洋生物;岛屿;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河流、瀑布、水库;火山、岩洞、温泉;历史文化、古迹名胜;地方民俗、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等。

3、气候优势。海南岛纬度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相近,属低纬度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热带风情,加上长夏无冬的气候,四季如春的氛围,赋予了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使海南成为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特别是冬季到海南泡温泉、打高尔夫、避寒度假、康体疗养,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4、政策优势。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26国游客免签证、离境游客购物退税、离岛国内游客购物免税、航权开放等,极大地促进了海南旅游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开发却还不尽如人意,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海南省全部旅游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全国知名的农业旅游品牌和精品。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海南由于目前经济还不发达,还无法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乡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卫、医疗、安全设施等还不够完善,配套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设施也不健全,制约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观念落后,服务水平低

在海南很多乡村地区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还不高,信息相对闭塞,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人们的旅游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落后,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加上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国际化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

(三)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论证,造成很多乡村景区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缺乏创新,产品单一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还是偏向于传统的观光、餐饮、休闲活动,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五)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海南生态环境优美,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促销不足,很多资源还深藏闺中,不为人知,在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还不多,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海南乡村旅游还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乡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诸多问题,急需改善。

四、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规划先行,有序开发

海南有特色的乡村很多,但不能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应做到规划先行,合理有序开发。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经济规划、农业规划、文化规划、生态规划等多种因素。在空间布局上,乡村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海南地理格局东西差异、南北差别,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特色,划分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突出一个主题,实现合理地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还要合理设计旅游线路,把海南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主要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发挥特色和优势,做强热带农业旅游

海南有着丰富的特色热带农业资源,如冬季蔬菜、热带水果、名贵花卉、热带作物、中草药材、热带养殖等,都属于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海南正在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突出这些特色和优势农业资源,建设一批特色热带农业园区,大力开展观赏、采摘、品尝、体验、科普旅游。同时,要坚持市场导向,紧紧抓住比较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做精做强特色农业旅游,塑造海南农业旅游品牌。

(三)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规范旅游服务

当前海南正在进行全省生态文明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但距离乡村旅游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要在各主要乡村旅游区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环卫设施建设,并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和城市区别开来,尽量避免乡村设施和景观城市化,要突出乡村文化特色,使设施景观化,展示现代乡村的良好风貌。如住宿设施建设,可采用田园式乡村别墅、家庭旅馆形式,建筑的外观、材料和颜色要和周围环境协调。在完善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培训,积极引进培养人才,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规范乡村旅游服务。

(四)准确定位市场,加强宣传促销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差异性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感兴趣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定位海南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了解细分目标市场的特征和需求,并且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同时,还要主动走出去,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宣传海南优美的乡村景观和特色文化,展现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际旅游岛的良好风貌。

(五)适度开发资源,加强文化和环境保护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资本,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性文化是增强旅游吸引力的保障。海南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多元性的乡村文化。对于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优先开发;对于资源条件一般,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要适度开发;对于一些具有重要环境保护意义或生态脆弱的地区,则暂缓开发,以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本土元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如黎苗风情、特色民居、骑楼文化、乡土音乐、民族舞蹈、织锦刺绣、地方饮食等,这些乡土文化是海南特色的象征。因此,在开乡村旅游产品时,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凸显海南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体现海南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切忌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不合理需求,开发一些低档次、媚俗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应该走精品路线,打造海南旅游文化品牌。

(七)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国际化乡村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渐深入,进入海南的国外游客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旅游需求和国内游客明显不同,往往对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兴趣,而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因此,海南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针对国外游客的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强外语培训,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打造国际化乡村。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城市工业污染的加重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成为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首选活动之一。海南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来自岛内外乃至国外的大批游客,乡村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设施落后、盲目开发、缺乏创新、宣传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广大乡村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海南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国际化乡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优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东风,海南乡村旅游一定会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其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张学银.乡村旅游的类型探析[J].管理观察,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