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考试要点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考试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个性化教学
数学作为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高考数学成绩的高低对学生的整体高考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们通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但是效果一直都不显著.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可以使学生在数学考试当中有一个稳定的发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一、个性化教学是数学教学的趋势
一直以来,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都是面向全体学生来进行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将全体学生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授课,所有的学生都遵循统一的教学进度.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突显了教育的公平性,但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整体教学效果变差.尊重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高中数学选择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之间的差距需要个性化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强调逻辑思考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智力与天赋上的差异,数学也不是仅仅靠勤能补拙就能拉平差距的学科,这是一直以来教学当中没有人愿意承认的事实.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存在差距,忽视这种差距而采取划一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数学天分高的学生受到限制,而笛天分相对差一些的学生会基础不牢,从而使得整个集体的数学水平趋于平庸.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自身特点,可以让每一名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将数学学好.
(二)高考数学的特点决定教学方式
高考作为一次选拔性考试,在数学考试题目的设置上根据数学自身的特点将考题按难度进行层次性划分.高考数学题目由易到难正是为了达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流的目的,也是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认可.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表现来决定教什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在高考当中也可以尽可能地取得对自己来说好的数学成绩.
(三)现有教学方式的缺陷需要弥补
数学的学习前后联系性较强,任何一个环节掌握不好都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困难.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将所有的学生强行拉入同一个教学进程当中来,使得数学天分相对不高、学习困难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数学基础打不好,从而使得这些学生在考试过程当中,难度大的不会做,难度小的也回答不完全,从而使得数学成绩总也提不上去.
二、做好个性化教学的要点
个性化教学为实现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高中数学课堂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因此,在明确了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和优点之后,要想通过个性化教学来改变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不足,实现高中数学学习的突破,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一)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个性化教学要面对的主体是学生,做好学生的层次划分,为他们制订出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案,能够更好地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划分学生层次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划分,通过设置几套不同难度等级的考卷来让全体学生作答.将考卷的考查内容划分为考查基础和考查能力两方面,先考基础卷,对于基础卷考试当中不及格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能力卷的考查.学生能在哪个等级的考试当中取得优秀就归为哪一等级.划分完等级以后数学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划分等级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不存在任何歧视性,让学生能够坦然接受等级划分的结果.
(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在充分了解学生能力与层次的前提下,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一种颠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类需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应该以打牢基础为主,他们欠缺什么就给他们相应的补足什么,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以提升能力为主,让他们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数学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教学精力向低层次的学生倾斜,因为他们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有限,需要在数学教师的帮助下才能更好理解数学知识,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应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更多地自己去思考,这样对于提升他们的能力更有帮助.要注重高层次与低层次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一个传帮带的作用,让高层次的学生去帮助低层次的学生学习,从而减轻数学教师的教学压力.
(三)合理设置层次考核制度
层次的划分可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对此应该充分重视,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定期进行考核,做到有上有下,给他们改变自己层次等级的机会,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同样采用考试的方式,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考卷让学生自己选择难度等级来做.对于那些能够在更高难度等级的考试当中取得优秀的学生自动提升学生的层次,让学生自己也明确感受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学十分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天赋上的差异,使得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限制了整体的教学效果,而个性化教学更加适应高考数学的需要,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要合理划分学生层次,因材施教,同时,合理设置考核制度,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加明确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徐丽娜.个性化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5):66.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72-02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大学前的求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顶着高考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学习。学生获得的学习效果与取得的学习成绩,都在高中阶段逐步体现出来。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数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训练人们思维的多样性,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同学的数学学习效率与成效不是很高。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以掌握数学学习的要点,抓不住数学的精髓,时常陷入困境,影响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高中生应当善于思考与实践,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数学思维。这样,高中生才能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大幅度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一、当前高中数学学习特点
就高中生而言,数学学习属于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也就是“知识同化”与“知识顺应”的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简单或者被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与实践,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学生要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类比等思维活动,将数学老师教授的新知识整合到自己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这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积累、更新,促使新的知识结构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互适应,促进新知识在自己脑海里生根,这就是学习中的顺应过程。经过多年的学习,逐渐认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其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自己不断地进行建构。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并不是由数学教师直接将重点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内容和学习经验,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形成对数学的深刻认识,感悟数学的内在规律。高中数学的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借助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凭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勤奋练习,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训练与智慧启迪的过程,是一种意志磨炼与情感培养的过程。但是,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由考试来集中体现,而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时也通常以分数来决定。针对此种情况,不得不承认,数学考试的分数并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全部体现,因为数学学习的内涵更为丰富。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对所学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熟能生巧,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对成绩担心的问题。其次,高中数学更体现出顺应过程。数学学习其实更多地体现为顺应性过程,也就是在知识不断变革的过程中能够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是学习数学新知识的一个体现,也是我们思维中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直接结果。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学习的顺应性更体现为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思考,勤于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学会结合现实生活灵活运用。针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复杂性与难度,数学学习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可能只依靠一次的知识建构就可以完成,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次反复和深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本质与内在精魂。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数学的学习有其特殊性。高中数学的语言比较抽象,逻辑比较严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也比较强。对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边学习一边体现创造性的过程。学校积聚优良的师资,精心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自身学习水平,认真开展学习活动。要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师组织的数学学习中,认识到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广泛应用性,结合现实情境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要重视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勇于探索,不怕难题,不怕挫折。
二、当前高中数学思维方法
简单而言,思维指的是人们理性的认识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数学思维方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数学思维方法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种思维方法。
1. 抽象性的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通常都会包含许多概念,而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形式的基础与体现。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实就是数学抽象活动的具体表现结果。由此就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形成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挣脱一些现象的干扰,将数学的本质体现出来。数学这一特性,与社会科学思维的形成方法有所不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高中数学并非只是将已经存在的真实事物纳入到学习的范畴中,让学生来学习与认识。数学的学习,更多的是思维的训练,要抽象地理性地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因缘。数学思维抽象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具有多样性。即使是从同一个原型出来,也可能抽象出不同的数学对象。在此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构成也就逐渐被演化成多样性。第二,数学抽象思维具有间接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数学思维抽象性其实也就体现出了间接性,间接性的思维有时反而能将数学的本质体现出来。因此,平时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练、一题多变的数学练习,训练自己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跳出一个个让人目眩的题海,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2. 建构性的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学习是一种生动有趣的问题解决过程,是“知识同化”与“知识顺应”交互运动的复杂的建构过程。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思维习惯,进而补充新的知识内容,更好地认识旧有的问题,提高自己数学学习水平。正是这方面的缘由,使得高中数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建构性,即数学思维方法的特征就是建构性。建构性思维一般包括发现新的定义或结论、探究新的规律、归纳新的模式或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数学概念的定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数学对象需要借助明确的定义完成建构。具体来说,就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生知识的迁移,获得相应的衍生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定义。反之,原有的数学概念需要借助公理与定律来明确其中的含义。在高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个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而是通过相应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思维,重组原有的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分析问题实质,让教材上的死知识“活”过来,抽丝剥茧,直抵问题的核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掌握建构新知识的一些常用模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开放的心态,博大的胸怀,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思考新的方案,创造新的思维成果。
三、结语
具备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数学是高中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学习对思维、智能发展有极大的意义。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因素与数学学习的过程,还应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针对特殊时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数学的知识点,还应当深化自己内在的数学思维模式,建构自己科学的数学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新.如何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2]甄海燕.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叶丹.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16).
篇3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往往在数学上遭受挫折,甚至最怕见数学老师。这种“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当引起重视。其原因如下:
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解决问题应当采取的对策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
一是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带着问题听讲。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二是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三是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是少不了的。
篇4
关键词:试卷评讲;暴露错误;评讲效果: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58-01
试卷评讲课是高中数学课类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型。通过讲评,可以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通过讲评,使学生和教师明确在学与教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目前,数学试卷讲评课往往出现从试卷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形成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的评卷方式。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不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的新课程理念及要求。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呢?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是学习主体"为教学指导思想,我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尝试着对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法作了如下探索:
1.整理收集学生的错误解法,剖析发生错误的原因
绝对不能将试卷评讲课等同于上新课,因为试卷评讲不仅仅是旧知识的重现,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由于“先入为主”形成的错误定势,在重复做类似题目的过程中,同样的错误难免会再次出现,不易改正。因此评讲前必须深入研究,找到学生思维错误的根源。学生反复出现错误的地方往往是教师讲解不透彻的地方,没有真正让学生明白该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同时,教师应根据试卷批改的情况,精心备课,将课上的着力点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学生探究。根据学生测试中出现的情况,讲解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键点,详尽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要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造成失分的原因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答题习惯。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充分暴露错误根源,不断引导夯实技能
在收集学生的解法,剖析错误的原因后,就应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好已经出现的错误,在学生易出错之处,或者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上,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总结,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有如下几点:
2.1 属于概念理解片面的:比如在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没有考虑该函数的定义域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而是直接根据解析式是否满足奇偶性的关系式加以判断所造成,这是学生极易忽视的步骤,也是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 在该类型错误的讲解时尽可能再现概念知识的产生过程,师生一起分析,达到更好的理解。
2.2 属于公式运用的偏差的:比如用公式an=sn-sn-1求数列通项公式时,未注意条件n≥2的限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没有注意公比不能为1等。
2.3 属于审题偏差的:比如研究函数 的相关性质,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函数 就是二次函数,只会根据开口方向分a>0与a
2.4 属于计算方法技巧失当而出错的,要注重算理的讲解和计算方法的辅导。数学考试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要求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坚持长期训练培养,要能够根据题设条件,合理运用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提高运算的准确性。要注意算理,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提高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捷性,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
2.5 属于做题格式不规范的。一些基础相对较好或思维较快但比较粗糙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喜欢看看题目,稍微动动笔,答案一写了事。由于平时解题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过多。
3.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评讲试卷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例如在三角函数的题型中,往往会有多种化简方式,要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解题,探究让学生彻底明白这一类题的解决方法,思维得以提升, 这样评讲效果就凸显出来。
4.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真正掌握我们最容易想到和掌握的大众化方法。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但要精,并在做题后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出一些问题的规律,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真正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收获。
总之,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的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不断地改进评讲方法,才能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实效性,才能让学生能力尽可能的得到提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学桂 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从情感角度浅谈数学试卷分析《中学数学》2008·5
篇5
一、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
1.准确及时原则
数学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数学实践,对每道题都有过若干思维的经历,若不及时交流这些思维经历(及时反馈),学生的思维也就得不到调整与提高。
2.激励性原则
注重对学生心理动机的调整,“表扬、激励”应贯穿于整个讲评始终。通过讲评,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愿望,以期在下一阶段有新的突破。
3.典型性与针对性原则
课堂上要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选题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课后在学生的头脑中能形成完整的知识、思维体系。
4.自主性原则
要给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空间,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思维间的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成为学生认识自己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5.系统结构原则
讲评过程要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纵横交错、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以加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保持。特别是典型试题,要注意挖掘学生思路探索、形成的过程。
二、试卷讲评课的四个环节
1.教师精心准备环节
(1)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
(2)统计选择题和填空题全班错误人数及错误类型、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对典型的、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应特别关注。如一道选择题全班有较多的同学选择同一个错误的答案,则应予以重点分析。
(3)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定出纠错的具体措施。
(4)对学生试卷中好的解法进行整理,以向其他学生介绍,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提高。
(5)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定出补救措施,设计好针对训练题,必要时要进行个别谈话。
2.概述测试成绩环节
(1)简述测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重要指标。
(2)表扬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获得最高分的同学,特别是多表扬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的中下生,切忌责难、讥笑成绩差的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应多鼓励帮助他们,可以以一些进步快的同学为实例,教育他们不要泄气,鼓励他们奋力直追。
(3)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3.讲解试题环节
(1)重点讲评。讲解不能成为简单的对答案和说答案,应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对学生错误集中题目解法新颖、启发性强的题目应重点讲评。
(2)请学生发言。请学生发言主要是为了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要克服“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局面,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多自悟和讨论,不仅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即要告诉学生是怎样想到的),坚决杜绝就题论题。
(3)拓展问题,总结思路。讲评试卷时,还要透过具体问题拓展问题情境,把试题进行变化(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借题发挥。也可以将答案要点进行增加丰富,还可以将考点扩展、深化、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能有所发现和提高,并对题型、知识点分布、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从中获得规律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4.小结、巩固、反馈环节
(1)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并强调注意问题。
(2)一堂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是试卷评讲的终结,应有针对性地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同时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如下工作:
①在专用《错题本》上订正错题,订正不能满足于写一个正确答案或写出一种正确解答就了事了。每一个错题都要求学生按如下格式订正:
第×题:……
正确解答:……
错因:……
②整理一题多解,充分体会、内化,找出最优解法。
③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训练题。
三、试卷讲评课的三项注重
1.试卷讲评过程应注重突出重点
讲评必须重点突出,讲课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重点”并非只讲重点,而是教师应将上课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点内容来,为学生解惑、释疑。
2.试卷讲评过程应注重总结归类
教师讲评试卷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数学情境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让学生在一堂讲评课后,能明显感到对某类问题,或某一数学规律、概念有进一步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知道做某个题目”就行了。
3.试卷讲评应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一方面指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另一方面,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