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问题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诚信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诚信问题

篇1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科研诚信 高校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01

Abstract As the valu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social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economic interests, it have occurred misconduct of research integrity sometimes. By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grity misconduct, and compared the expected revenue and cost, analyzed the economical reasons behind the misconduct of research. And gave some advic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grity management by perspective of system design.

Keywords research management; integr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y

1 国内外科研诚信问题研究现状

科研诚信是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诚信一直是数千年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尤其是精英阶层一直坚守“人无信则不立”的古训。然而,在近十年来,原本是个人内修外显的基本道德准则――诚信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就连原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的学术界,也出现了科研诚信问题。国内外对于科研诚信的关注要比国内在时间上早很多,相关研究已从单一科研管理领域延伸到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取得很多值得借鉴的理论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科研诚信的内涵、科学精神、研究人员的责任与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二是对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成因研究;三是对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规制和防治管理研究。

2 科研诚信问题的经济学特征

现代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不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还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供需双方对彼此认可的契约履行和承诺的兑现,都体现了信用的经济功能。因此,因失信而产生的诚信问题,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次才是一种道德问题。

就科研诚信问题而言,科研是现代经济体系的相对独立子系统,由于科研诚信失范没有直接危害经济体系,因此,公众更多的是把科研诚信问题归到科研学术范畴的伦理道德问题。然而,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投入科技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20.6%,全国科研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已超过2%,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4万亿元。显然,如此庞大的科研投入经M,在这一领域存在失信问题不再仅仅是伦理道德问题,而是一种经济现象。

作为科研主体的对象是社会人,在社会信用存在一定危机的大背景下,显然,来自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是乏力的。因此,科研行为主体是否遵约守信,并不是因为选择主体的基本道德缺失,而是在科研失信成本和科研失信收益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依据“经济人”假设,科研行为主体在分析科研失信的期望成本小于期望收益的情况下,科研失信的选择就极有可能发生。而当科研失信的收益小于失信成本,科研失信需行为主体付出高昂的代价,行为主体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就会选择避免失信。

3 科研诚信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国内学者们对当前我国科研诚信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科研成果作假类:如剽窃他人成果、篡改科研数据等行为;科研经费使用违规类:如套取科研经费、经费挪作他用、不按预算使用等行为;科研成果权属的侵权类:如学钱交易、不当署名等。

3.1 科研成果作假类失范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剽窃和篡改数据这一类成果作假的科研诚信失范现象多发生在教师职称评审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和研究生完成学业中。

现代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一般需要参加职称评定的教师提供一定数量和一定级别的科研成果。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科研能力不足或者日常工作繁杂、精力有限,在不做实验或调研的情况下直接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是篡改编造实验数据来;同时,少部分杂志社没有严格审查来稿就刊出这一类论文,使作者剽窃行为变成现实。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科研诚信失范行为除了承担直接成本――支付版面费或者人情关系的联络费用,还要承担失范行为查实之后的其他不确定性损失,尤其是名誉损失。若不考虑事件发生的概率,仅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分析,显然,失范者承担身败名裂的损失是远大于收益。但不管是窃取他人研究成果还是篡改或编造实验数据,由于手法隐蔽,被查证科研失范的概率较小。因此,失范行为的期望成本较小。而论文在职称评审通过后,作者将从职称晋升中终生享受薪水和待遇提高等方面的受益,发生的概率是确定的。因此,在内心权衡之后,若是个人道德约束不足,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发生属于大概率事件。

3.2 科研经费使用违规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科研经费顾名思义是用来解决科学技术难题的经费,这一类经费一般是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资助。很多学者或科研团队在申请到科研经费后不按照预算支出科研经费,将科研经费挪做他用。先后出现过用科研经费报销家用支出,利用科研经费以考察为名行旅游之实,更有甚者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使用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本身科研经费使用是遵循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者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科研精神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取得科研突破或科研成果才是他们内心的最高追求,在探知未知世界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心理最大的满足感。因此,对于这些真正从事科研的学者而言,他们获得科研经费后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按照预算,本着节约原则在使用。

对于部分违规甚至违法使用、挪用科研经费的行为,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第一个原因是项目审批立项机制有一定的局限性。行为失范者在申请科研经费做预算的时候,由于立项经费通常是在申请经费的基础上有所缩减。这一惯例常使教师申报科研经费时会虚高,部分项目在立项时就存在经费超过实际需要的情况。这一类项目从一开始就出现经费有余,项目负责人又不想经费被收回,就必然出现违规使用经费现象。

还有一种原因是科研人员的内在动机不纯,导致科研诚信失范。这部分科研人员有时会用同一个课题项目换个马甲在同一部门多次申报项目,或者是同一类课题在多个部门申报项目。在获得项目立项后,由于经费充足,往往导致经费滥用,甚至出现经费使用违法现象,曾经就有因科研团队的科研经费在套取后分赃不均,相互举报的问题。

科研经费使用失范行为,本身就有经济问题。在经费使用监管制度设计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现在的科研经费使用监管,通常是项目立项单位委托高校内部管理部门监管的模式。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是来自第三方,而且,学校管理部门也是本着相信老师能够正确对待科研经费的使用,因此,来自学校的监管相对属于松散管理。没有严格的科研经费使用监管机制约束,出现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也是一种必然。

3.3 科研成果权属侵权类失范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就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言,主要体现在不当署名、钱学交易方面。在高校中,由于科研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往往会向领导层倾斜,而实际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为了利益和讨好上级领导,获得一定科研资源, 给那些没有做实质性从事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署名,进而换取一定的科研资源或者是其他利益。有些从事科研工作出身的高校领导,由于进入领导岗位后,行政管理事务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而又想在学术领域取得一定成果和影响力,有时也会直接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利用他人研究的数据、资料,不给有贡献的人署名或做出说明。而被侵权的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讨好领导,亦或迫于领导的压力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一类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际是一种利益交换。

4 科研诚信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4.1 管理制度的局限性引发科研诚信问题

目前,国内各级科研项目的一般管理流程是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项,时间跨度上一般项目多是从立项到结项历时2年。而各部委、部门内的重点项目因课题内容而定,一般是2~5年不等。我国大部分科研项目申报集中于每年3月份,到审批立项,科研经费到达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一般是6月份以后。而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时,会将教师按时课题科研计入科研工作量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待遇挂钩。在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安排方面,部分教师为了及时的结题,会出现科研诚信方面的失范行为,为了急于求成一方面可能出现数据造假或篡改、抄袭或剽窃等行为;在科研经费方面,自然也就难以按照科研经费预算进行支出,又不想科研经费在结题时被收回,就想方设法地把科研经费报销套现。

4.2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局限性引发科研诚信问题

我国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一般是院系两级管理下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自入学后一般在修满学分后由导师督导其学习和研究。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现在很多学校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在导师认可后方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研究生们为了学业,不仅付出了学费、生活费还付出了一定的机会成本。从成本分析的角度,研究生入学属于行业准入的高积淀成本行业,需要借助顺利毕业来兑现入学时积淀的高额成本。因此,就出现了部分研究生论文数据造假、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失范行为。

5 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规制建议

5.1 强化制度建设,健全监管机制

2009年,虽然国家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就已经提出了对学术不端行为 “零容忍”。但多年来高校科研诚信问题时有发生,主要是高校教师存在理性“经济人”的一面,会根据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时的比较不是单纯绝对数量的比较,而是根据期望收益与成本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就绝对值而言,其实,一旦个体科研诚信失范行为得证查实,仅仅是精神的打击对绝大部分高校教师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他们铤而走险是因为获证的概率较低。一方面主要是我国历来有“民不举、官不究”的文化影响,觉得自己人缘好,不会有人为难自己;二是当他们对自己学术不端行为产生收益和可能的成本进行比较时,期望收益远大于成本的期望值,因此,在进行多方博弈分析后,部分自我道德约束力差的教师就会选择科研诚信失范。

根据上述原因,在制度建设层面,不管是现代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还是研究生培养制度,一种制度的建立总难以尽善尽美,对于制度的完善也应与时俱进。在科研诚信失范时有发生的今天,应该强化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监管,建议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承担相应的科研监管职能,或者是在现有科研管理系统中,相关部门增加其科研诚信监管的职责,从制度层面弱化高校教师科研诚信失范行为选择的动能。

5.2 改进职称评审制度和研究生培养制度 (下转第6页)(上接第2页)

高校科研诚信问题看似个体行为选择,但其实质与科研评价制度设计关联。目前,我国教师职称晋升、硕士博士的毕业门槛等都和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科研成果挂钩。这种社会化评价机制在初始设计时,其合理性不容置疑。把学术成果交由学术期刊编辑部来评审,显然有着较高的公平性。然而,这种制度设计在当前出现了异化,部分利益团体把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挣钱的工具,交了版面费和一定的中介费就,这就使原本相对公平公正的社会化评审机制偏移。

因此,改进国内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研究生培养的评价制度体系,建议学校采取以学术论文评价为主,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学术期刊论文评审发表方面,应以发表具有创新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应用价值的论文为主。对于部分以营利为目的,质量不高的学术期刊,高校应该做出选择性认定,给出认定期刊名录。

总之,对于科研诚信失范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根据社会发展和高校科研发展中不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建设。

课题受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2015年党建思政与高教管理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编号:GJ20151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K2014009)资助

参考文献

[1] Aschwanden C.Seeking 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 on research integrity[J].Cell,2007.131(1):9-11.

[2] 陈越,方玉东.我国科研诚信状况浅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1:200-202.

[3] Cossette P.Research integrity: an exploratory survey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 faculties[J].J Business Ethics,2004.49(3):213-234.

篇2

一、重视个性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性学习

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评价,要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才敢于探究和体验,说自己之想说,做自己之愿做。要重视个性评价导向,使他们敢于探究和实验。作为课改教师,首先要学会欣赏学生。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我们不要求全责备,要学会欣赏他们的错误。同时,他们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还不高,他们在评价自己时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作为依据。

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性学习。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有两种: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筛选出一些不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于是筛选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差生就是这样被“筛选”出来的。另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于是“筛选”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课改教师应该走向后一种,我们应该明白:只有不合格的方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学生有了问题不是问题,关键是教师怎样对待。如学生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有矛盾吗?你怎样处理?”但是有不少学生却在讨论怎样玩游戏,我真想发火,但冷静一想,爱玩、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不能让他们抬不起头,而应该顺势诱导他们,先让他们谈谈自己怎样玩游戏,然后请同学点评,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需要,又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二、注重实践活动过程,让学生乐于参与体验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第一,要重过程,而轻结论,强调参与的积极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中运用大量的行为性很强的词,如“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运用”、“调查”、“组织”等,强调学生必须具有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行为。只有有了这些行为,才能产生具体的体验。如:我在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学习中,强调每个学生都去采访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看看他们有哪些烦恼,他们是怎样克服的,然后全班交流,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吃了“闭门羹”甚至被嘲笑。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采访的结果,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卢梭说过:“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经验和感觉首先来源于亲自体验。我们要重过程,强调学生参与实践的全过程。只有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才能积累经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水平。

第二,要注重体验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我们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它能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乐于去体验、去探究、去创新。

一是体验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可供选择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课前体验、角色体验、辨论体验。课前体验是让学生在自己生活中把自己体验最深的片断细节说一说,限时3分钟左右,这样,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又不加重他们负担,反而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角色体验是把表演引入课堂,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满足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的需要。辨认体验是通过紧张激烈的争辩,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热情。此外,可以开新闻会,搞综合性学习展览评比、小小擂台赛、故事会、诗朗诵赛、操作体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体验,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所学知识。

二是体验性学习的内容要接近学生。教材、学生生活实际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进行了体验性学习的依据。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可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价值与魅力,能够激发学生去体验语文知识的欲望。

三、关注学生情感,让学生善于参与体验性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强调的三大要素。三者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去,并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让学生善于主动体验。

一是巧用学生生活中体验感受较多的情感,使之与课文情景有机巧妙结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达到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统一,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主动体验课文的效果。二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篇3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体系的概念,学界一般有以下两种阐述:一是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根据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各门课程的系统;二是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笔者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在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上,依上文所述,国内现阶段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新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直将工具应用型课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闻类的课程开设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本科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而应该将主要的课时放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相关工具软件(如排版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

篇4

根据学校教研室的统一部署,我校语文课题组于2009年9月开始参加地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课题研究,现在该课题研究工作已接近收尾阶段。本人作为语文课题小组的一名教师,现将本人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及收获作一小结。

1 课题研究开展情况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按地区教研室的安排,针对自己研究对象(所教学生)的特点,并根据本人自身主观上和客观上所具备的条件,制定自己的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2)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逐渐转变教学理念。本人在条件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对从杂志及网络上发现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关文章进行搜集整理、认真阅读,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大家相互讨论,使思想认识有了较大提高,教学理念有了一些转变,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3)积极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活动。该课题研究自开始以来至今已近三年,不管本人正在带的是哪个年级,学生的情况如何,我都能尽量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带高一、高二时,教学的功利性没有高三那样强烈,所以顾忌较少,还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多拿出一些时间,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4)总结反思。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互相结合,在听课评课活动中与同组教师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不管是发现了缺点和问题,还是得到了一些收获和启示,本人都能够不断进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认真反思。

2 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开展诸因素的分析

(1)研究对象的特点。近年来,国家逐年增加内地高中班的招生人数,湖南又开始面向吐鲁番地区招收援疆高中班,再加上托克逊县距离乌鲁木齐市仅有160公里这一有利条件,我县大量优质高中生源外流。因此,我校高中生源质量较差,整体素质很低尤其是文化课成绩超低,开展各科各项教学教研活动都比较困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也较为艰难。

(2)本人主观上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本人能够知难而进、顽强拼搏,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尽可能坚持把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下去。不利条件:一是平时语文教学只顾追求成绩,特别是教高三时更是如此。思想上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明显,刚开始时在思想上不太能接受“让学生提出问题”这一教学理念。二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不能充分认识到问题意识教学的好处。

(3)客观上的不利因素。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客观条件上,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2009年秋季开题伊始直到2010年5月底,正值新疆“7·5”事件之后网络管制期间,很难从网络上找到有用的理论文章和各种教学资料。其次是我校图书馆藏书少而陈旧,基本上都是30年前的书,并且图书馆也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想找到一些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的书籍,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是我校办公条件较差。各办公室的打印机长期处于故障状态,并且在学校领取纸张也极为不便。教研组既没有摄影摄像设备,又没有较强的相关技术,老师把自己家的相机拿来,照相还勉强可以。而摄像方面,设备和技术都相差甚远,我们自己也录过一次录像课,效果极差,以后就再没有录过。所以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几乎没有保存下来音像资料。

3 做出的一些成绩和得到的收获与启示

篇5

然而,要使每个教师都能从本质上接受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完全从传统模式中转变过来,不走样,有一个过程,甚至是较长的一个过程。新课标从理论上讲无疑是美好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际的冲突,存在着理想价值观与现实价值观的冲突,使相当一部分在教学第一线上的老师常常感到难以把握,常常被困惑所烦恼。如何使教师们解除困惑,正确面对现实问题,积极摸索出适合国情、省情的教学路子是英语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下列四个问题与英语同行交流。

一 、关注高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均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跟过去的大纲是有区别的,过去大纲是先写基础知识,后写交际运用的能力。现在反过来,先写非智力因素,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新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质量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教师很难,甚至不可能去考虑兴趣培养,从培养能力的态度及建立长远计划的角度体现发展观的问题。高中的新课程一开始,教师在同行竞争的压力下,都采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方法。一开始就用上,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的词汇和内容,给学生当头一棒,致使相当一部份学生由此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若降低起点,减小坡度,放慢速度来激活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心智潜能,无疑是正确的,但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学校管理制度使教师在这二者的选择时,处于两难的境地。所以要真正落实新课标新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摒弃功利思想,牢牢记住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观。新课标的实施受到现实价值观的阻挠。看来,全面实行新课标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和现存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相配套。只有对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同时启动,才有助于对学生学习信心培养把开发心智潜能落到实处。

篇6

摘 要 近期的体育课程改革使中小学体育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教材选择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要求我们要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做重新调整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适用社会需求,要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的体育人才;要求不能只是单一的掌握体育方面的知识,还要更多的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尽量多地向其他科学领域涉足,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素质。

关键词 体育 教师 课程改革

一、课程培养理念

在应试教育与完全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造性与创新精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差,知识结构单一,把学校体育竞技化等等,这些传统的教育计划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体育人才的需求。所以,制定出现实需要的和符合时展潮流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体育文化也有地方的特点。我们的体育课程只有符合了当地的实际,反映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那些反映地方风土人情,学生感兴趣的,体现学生生活经验,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设置成课程内容。要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措施,课程、教材要有地方和学校特点。我国城市、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有很大差异,而且这种教学条件的差异十分明显。我们的体育课程功能应当符合本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同时应努力形成自己学校的体育运动传统和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要重视开发校本资源,与中学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提高专业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二、现阶段课程改革分析

各个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设置的精神要求,围绕其规定的三大主干学科,以五门主要课程为基础,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四大类来设置的;同时再加上教育实践课程组成课程体系。各个院校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情况不同和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尽相同,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具体开设也是不相同的,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向灵活性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大多院校都开设多门课程供学生选读,但从总体上讲与国外一些发达地区必选修课的比例仍有一定差距。大多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多种弊端,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缺乏自身专业特点,课程设置普遍偏重学科,忽视术科,实践性课程偏少,教学评价手段单一。

课程标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很强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观念。要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勇创新、尝试未知、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的挑战。要认真细致地学习课程标准,尽力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直到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这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前提。只有领会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标准,达到“五大领域”的教学目的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目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目前的体育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校的要求,在高校专业课的设置中应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能力,加强中学教材教法的学习。在学科设置基础上增设各种有群众性基础的健身运动、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户外活动课程。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结构单一使所培养出的体育人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要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与中小学课程接轨,扩大选修课的范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志向能动的学习。这样对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与其它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对于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这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体育教育专业有很多课程就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这对于双方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可通过与体育专业学生的交流更进一步了解体育,改变体育观念,参加体育活动,这就为以后的全民健身运动打下基础。各个院校的课程安排和课时比例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本校学生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和学校的要求。

三、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程标准下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十分重视挖掘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提高体育课程的多种价值。此外,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对体育课程基本理念的确定,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有许多积极的作用。在教材选择上,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我系中老教师经验丰富的优势,创编适合本专业教育与发展的特色教材,调动教师的热情及学生的激情。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课而不是根据教师的特长去准备。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双语教学,目前的中小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与其他专业相互合作。在时间安排上社会实践较少,不少兄弟院校每年都会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深入到基层学校或社区,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或是就业打下基础。

篇7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02-0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好与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实施不谋而合,问题情境教学能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笔者经验总结出了情境教学总体原则,提出了情境教学具体方法。

一、问题情境教学原则

问题情境教学的实施必须以理论原则为指导,以保证其教学下面效果的正常发挥,依据笔者教学经验,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兴趣性原则。问题情境教学中需考虑兴趣因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习热情及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去学习。若要实现这一原则,需采取一些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从心理上乐于接受。例如,可充分利用教材中“做一做”和“科学漫步”中的物理学史的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适宜性原则。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以服务于教学任务为中心,即明确目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是否在学生能力范围内,但是又不失一定的挑战性,即难度适宜;提出的问题应能反映新知识本质,即合乎重点。实现这一原则应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年龄、心理、认知水平等因素,以此为基础,创设出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承认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其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进而真正吸收科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这一原则要求较高,它要求要能够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联系学生原有知识能力,并将原有知识顺利迁移到新知识中去。而且有些启发性问题,要注重在学生心中设置“悬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思考。

4.逻辑性原则。构建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到新知识和原有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提出的问题要按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以相应的物理思维方法为主线,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具有内在关系的问题体系。第一个问题是最基本的,而且要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唤起学生对掌握新知识的迫切需要,而随后的一切问题都要为继续学习新知识而服务。

5.延伸性原则。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满足于能解决当前学习问题,又要蕴含对后续内容的把握,要运用新知识甚至是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来激发学生,使他们能够主动去思考、探究。

6.层次性原则。不同学生差异性是必然的,都有学习过程的强弱。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设置有层次的、逐渐递进的问题,实现同班教学、分层提高、共同发展、分层达标。这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抱着一个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1.生活呈现法。物理来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所以物理学是一门生活科学,物理学的正确理论对人类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在科学家研究新领域的过程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根本依据。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让学生考虑人骑自行车、人推自行车时,前后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在“惯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想乘坐汽车的情景,当汽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乘客运动状态的变化;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乘坐电梯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感觉来创设情境。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熟知、却未曾深究的。当教师将其呈现在课堂上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法。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实验足够重视,因为恰当的实验场景可以把那些抽象、晦涩的知识直观有趣的展现出来。例如,在“电容器与电容”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上“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这一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提供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3.实践体验法。物理学的概念及规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理解和应用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必须使这些概念及规律形象化。而将概念与规律通过实践情境表达出来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能促进他们对知识进行正确的建构。另外,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最终能学以致用,从实践情境出发更能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情境化。利用实践创设情境,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亲身体验,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综合应用能力,这一点在现行教材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后有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从实践操作中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多媒体技术法。这里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图文并茂、声形再现的学习环境,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微观、宏观世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调动多种器官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宏观过程中的天体运动;微观过程中的布朗运动、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原子结构组成、原子核的人工衰变;瞬态过程中的电磁感应、楞次定律、链式反应、光电效应等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

篇8

(一)培养目标要明确

在当今众多院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培养的目标通常不够明确。而这种目标是建立在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基础上,目标缺少针对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表面的人才,他们只是单一地适应某一个领域,对各行各业的知识只是略懂一二。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该专业的学生什么都学一点,学得非常宽泛,但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缺乏精深的了解,也就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所以,必须对学生因材施教,明确培养目标,创建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才可以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

纵观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现代文学等内容。不少内容过于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品质,没有结合时代特点做相应的甄选和变动。同时,有的内容和当今时展关联程度不高,无法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无法调动。除此之外,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于该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只是局限在文笔以及读写方面,更加注重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适应信息社会的特点,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此,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下,需要对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创新。裁减与时展关联度不高的课程,增加现代办公技术、应用心理学等课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程的完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精心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

常规来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多数是遵循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须要创新,变革陈旧的教学方法,走一条能够将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共融共生、相互结合的辩证发展之路,促进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思考、实践和产生认知,以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成果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坚持这种思路,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如深入研究怎么引导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文学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以及规律性,怎么让学生更好的通过阅读来反观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必须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借助作品的阅读实现品读人生和社会的目的,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层次地理解世间百态和社会变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学生,老师不可以代替学生的一言一行,要精心研究、探索怎么利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法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学作品;怎么让学生在充分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基础上来解决实际问题;怎么让学生将所学和生活相关联,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结语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模块终结性测验;测验性质;测验目标;测验规划

高中物理新课程目标的变化、模块化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革新、评价功能的转变以及课程管理模式的调整等等,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高中物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作重大的调整和变革。基于模块的终结性测验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模块终结性评价的重要一环,相对于其他评价方式,它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更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为此,本文拟就高中物理课程模块终结性测验实施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澄清人们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的一些模糊认识。

一、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标准参照还是常模参照?

测验的性质是测验功能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对测验的编制和实施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因此,明确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是保证模块终结性测验有效实施的前提。

从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理念来看,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的主要不是用于甄别和选拔,而是通过模块终结性测验关注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从发挥评价的功能上来看,模块终结性测验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评价和能力发展。

从新课程的结构上来看,由于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各自独特的课程价值,同时在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后,需要对能否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进行认定,因此模块终结性测验就成为学生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依据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模块终结性测验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该课程模块的学习中所达到的水平。

从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结果的解释和利用上来看,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的主要用于判断学生通过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模块课程的目标以及达到课程目标的程度,主要用于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是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衡量学生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是标准参照。

二、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标

1.关注学习过程还是学习结果?

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主要是回答测量什么以及测量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即要确定测验内容的取样范围和测验的行为目标。在明确了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后,我们知道模块终结性测验主要考查学生通过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模块课程的目标以及达到课程目标的程度,因此确定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基本依据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相关模块的内容标准。任何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既依赖于对评价目标的清晰描述,也依赖对评价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因此,在编制测验或选择评价工具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清楚地界定测验目标。虽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已经包括对教学和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中的表述还比较概括和宽泛,因而有必要对它们进一步具体化,亦即必须用一种能够指导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形式清楚地把学生的学习成果表述出来。而作为能用于表述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只能是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可见,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不重要,而是指学习过程可以有其他的关注方式。模块终结性测验作为一个阶段的目标达成鉴定,主要是确认学生在这一期间的最终学习结果:学生理解了什么、会做什么。

2、目标的分类框架是三维还是部分?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上规定了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物理的学习评价当然也要落实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要求,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新课程倡导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只有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才能了解和评价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上的进步和发展情况,模块终结性测验只是高中物理学习评价的其中一种方式,可见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标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课程目标。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模块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应该懂得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因此模块终结性测验的重点应放在重要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上。根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表述中行为动词的界定,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分类框架,即知识、技能和探究能力目标,可以具体表述如下:

(1)知识目标的要求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

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阐述、解释、估计、理解、计算、说明、判断、分析、区分。

应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

(2)技能目标的要求

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

(3)探究能力目标的要求

科学探究要素 对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

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 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认识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

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

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

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

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分析与论证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认识在实验中进行分析论证是很重要的。

评估 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

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

认识评估的意义。

交流与合作 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有合作精神;

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3.如何选择和判断目标?

确定了测验目标的分类框架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确认在模块终结性测验中哪些目标才是最重要且适宜评价的目标。我们可以下述问题为准则做出选择和判断:

(1)测验的目标中是否包含了该模块课程中重要的成果?

(2)这些目标与该模块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否一致?

(3)目标是否适合学习该模块课程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否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兴趣有关?

(4)就学校现有课程资源、设备和条件而言,目标是否切实可行?

三、模块测验命题的科学化:编制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

在现实学校组织的测验中,教师一般关注出考题,登考分,很少注意和考虑试卷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也没有意识到对测验进行规划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测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模块终结性测验是学校自行组织的测验,为了达到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标,实现测验的科学化,进行命题的第一步不是出考题,而是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命题计划双向细目是反映命题意图和设想的一个双向命题计划表。制定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的目的一是保证试题是课程内容的代表性取样,反映各部分课程内容和测验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高测验的效度和信度;二是由于规定了各种知识层次,不同能力试题的比例,就为使试卷具有合理的难度和区分度提供了依据。根据模块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上述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分类框架,对于高中物理必修模块I,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编制命题计划细目表。

(一)列出模块的教学目标

为了简明、清晰、符合逻辑地列出模块的教学目标,我们采用的教学目标表述的一个基本策略是先描述学习结束时期望达到的一般教学目标,然后在一般的教学目标之下列出具体的学习结果。

1.了解有关力和运动的一些重要史实

(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3)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2.知道质点的概念

(1)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什么情况下不能看作质点。

3.理解位移的概念

(1)能举例说明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

(2)能区分位移和路程。

4.理解速度的概念

(1)能举例说明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2)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3)知道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4)知道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

(5)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7)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8)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9)知道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

5.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加速度的定义。

(3)会用公式a=(vt-v0)/t解决有关的问题。

(4)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5)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v0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

(6)知道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及速度变化大小的区别。

6.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知道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 s=v0t+at2/2,vt2-v02=2as的推导过程,并能用来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3)能用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4)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的物理意义。

(5)能恰当地运用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关的问题。

7.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

(4)会运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答有关的自由落体的问题。

8.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会使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

(4)知道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状况有关。

(5)静摩擦力的产生的条件。

(6)在简单的情况下,能从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大小和方向。

(7)知道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

9.理解弹力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形变,知道形变的种类。

(2)知道什么是弹性形变。

(3)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理解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在具体问题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5)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和使用条件。

10.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过程,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定则。

(3)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4)知道力的分解要从力的作用的实际效果出发。

(5)会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知道什么是惯性和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4)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5)知道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知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能区分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8)能运用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1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1)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公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1)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3)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能找出各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反作用力。

(5)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4.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1)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什么是失重现象,什么是完全失重。

(2)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15.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能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物体平衡问题。

16.知道单位制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单位制。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知道在物理计算中各物理量要采用同一单位制。

17.实验技能

(1)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3)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

(4)通过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5)通过实验研究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在不同夹角时的合力大小。

(6)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18.科学探究

(1)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弹簧弹力之间关系。

(3)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种能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

(二)列出模块的知识内容要点

教学目标描述了学生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所展示出来的行为表现,知识内容要点则指明了每一种表现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为了避免繁杂,我们这里只列出了物理必修模块I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主题。

1、运动的描述。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力和力的运算。

4、牛顿运动定律。

(三)填写命题细目表

命题细目表是一个含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维度的双向列表。表1是高中物理必修模I的一个双向细目表。

表1 高中物理必修模块I命题双向细目表

比例

内容 题目的功能及具体考查要求

知识 技能 科学探究 合计

了解 理解 应用 独立操作 要素

运动的描述 4 6 4 -- -- 1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6 9 6 7 8 36

力和力的运算 4 6 4 -- -- 14

牛顿运动定律 6 9 6 7 8 36

计 20 30 20 14 16 100

四、问题与思考

以上我们只是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目标、以及规划的科学性问题等进行了初步的研讨。在模块终结性测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1.采用何种测验方式和方法才有利于测验目标的实现?能否允许学生有可选择性问题,或者从试卷结构上体现选择性:必答和选答?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开卷?

2.模块终结性测验的工具应具有何种特征?除了目前大家认可的开放性问题以外,能否增加思考题、定性推理题、信息辨别题、信息提供题等等。在命题上,如何做到题目的背景具有科学意义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模块终结性测验应如何评分和记分?目前一些学校给出的样卷,相同的题型,题目的赋分一律相同。对于主观性试题,每道试题的分值相同是否合理?对于新题型特别是开放性试题应如何评分才能减少评分误差?如果学生的最后成绩是等级给分,等级如何划分才是合理的?

4.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结果应如何解释和利用?目前有些学校提出的模块测验计划中,对模块测验成绩的解释和利用仅限于给出等级分数,如成绩为F(不及格者)的,必须补考,补考仍为F的,必须重修这一模块的课程。除此之外,是否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家长提供一些其他有益的信息?

5.在纸笔测试中包不包括实验的考查?目前有些学校提供的测验计划中,认为实验的考查(这里的实验考查仅限于操作考查)不包括在纸笔测试中,且成绩作为模块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传统的实验笔试测试方法已经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不应排除在纸笔测试之外。另外,实验操作考试计分不应包括在笔试成绩中,应另行计分。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校网页;弱势学生;锻炼;

1前言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大中专学校还是中小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一些弱势学生。这些弱势学生指的是肢残、智残学生;生理上有某种疾患的学生;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包括发育不良、患矮小症等)的学生,以及部分体育差生等。在现阶段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冲击下,学校体育是以体育特长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而体育课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在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中,忽视了对这部分弱势学生的体育指导,忽视了这部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因而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2导致弱势学生不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

2.1自身原因的影响

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如身材过于矮小、肥胖;生理疾患;肢残智残等先天的遗传因素缺陷,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在体育实践中总是落后于他人,在体育课中怕别人笑话,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表现不主动,甚至害怕上体育课。

2.2周围环境的影响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大部分都是集体活动,而这类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低下,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成为集体活动的“累赘”,遭到周围同学的“嫌弃”,很难体会到体育课带来的乐趣,加之自尊心的作用,使得他们越来越排斥体育活动,尤其排斥集体体育活动,他们即使是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也会避开同学,一个人单独锻炼。

2.3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营养,但是不太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因此校园里出现了“肥胖型”、“豆芽型”的学生,导致了他们身体素质低于平均水平。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参与锻炼的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对体育锻炼的不了解,加上看到自己孩子身体的特殊性,认为体育锻炼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不敢让孩子过多的参加体育锻炼。

2.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的影响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与程序”。在体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大多数都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然而体育教学中教师上课形式呆板,教师对弱势学生没有区别对待,强制性要求他们练习难度大或者危险性动作,甚至用不良语言刺伤学生,对完不成动作的学生进行体罚、粗鲁责备。另外,场地器材的陈旧、缺乏安全感等等,也会导致弱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害怕的心理,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

3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五十年代,就发出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它对于身体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1951年8月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除此之外,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3.1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法规以及由上至下各学校体育管理部门都要求我们的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享有体育锻炼的权力,这是我国教育的性质和制度所规定的,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所决定的。弱势学生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他们有权力像其他的学生一样获得正规和正常的教育。

3.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学校体育课是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健康爱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对这些弱势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学会如何锻炼,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参与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毫无疑问,对这些弱势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保健、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塑造良好的体型。

3.3克服自卑,恢复自信,健康心理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这些弱势学生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主动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自弃和恐惧的心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在这些学生以后的生活当中,会遇到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困难,体育锻炼可以从心理上提高其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体育锻炼多是集体活动,多参加集体活动当然可以增进与他人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化。

4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体育课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中体会到愉快、积极的心理体验,获得知、情、意、行的统一及全面发展。所以,学校体育教学应该采用多渠道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4.1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体育教学当中,弱势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心理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他们会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不想在大家面前现“丑”、“自取其辱”。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当中降低练习难度,多给予保护和帮助,多用积极语言鼓励学生,重塑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当中,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要求,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的,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完成一般要求的教学活动上,但是对于这部分弱势学生,教师应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制定课的任务的时候就适当降低对弱势学生的要求,但是也不宜过低,应积极引导,循序渐进。为了使他们也有信心和兴趣积极地参加锻炼,有时在安排某些项目练习时,可变换其所学动作的某些技术特征,如练习时间、数量、强度、器械的高度、重量等,以降低练习难度来适应他们的特殊性和需要。教师在照顾好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些指导,在分组教学时尽可能将他们分在同一组,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有利于这些弱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使他们课有所练,练有所得。

4.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为他们选择锻炼的项目和内容。

由于弱势学生的特殊性各不相同,体育老师应建立他们的健康档案,并与医务室或医院联系,共同设计出因人而异的锻炼项目和内容。在锻炼过程中,体育老师应教会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能力。体育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太小,则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太大则不利于健康,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弱势学生在锻炼时却不能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一时兴起,超过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这样就会“过犹不及”,损于健康。

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很广泛,可以这样说,身体在动就是在锻炼,所以在实践中,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不会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只要肯参与,其选择的空间也很大的。如心肺功能不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慢跑、乒乓球、太极拳等强度和量都不大的项目;肥胖的学生可以选择有氧健身操、跳绳以及中等强度的球类项目等;瘦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中长跑、武术项目,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和形体训练。

4.3多渠道消除其心理障碍和自卑感

据调查,弱势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多数是心理因素,其实他们也很想和别的同学一起锻炼,但他们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害怕遭到同学的讥笑,而最终作壁上观。因此,学校、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应该经常性的做思想工作,倡导互帮互助,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自卑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从心理上真正忘掉自己的特殊性,继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的各项活动中去。

学校、班集体应通过班会、团队活动等多种集体活动教导同学们应互帮互助,消除歧视;体育老师应向他们讲解体育锻炼的意义,鼓励他们多参加锻炼;同学之间更不应该以嘲笑、嫌弃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应以热情、欢迎的态度帮助他们一起参与体育锻炼。

5建议

5.1在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弱势学生的存在,体育教师应该正视他们的存在,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5.2在体育教学当中应区别对待,为弱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项目,并教会其锻炼的方法,促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5.3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结起来为弱势学生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正常的锻炼环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正常的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