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环保治理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环保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环保治理

篇1

关键词:继电保护 隐患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21-02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针,以“建机制、查隐患、防事故”为目标,在开展继电保护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卓有成效。

1 建机制

建立供电公司的继电保护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体系,成立继电保护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组,工作组覆盖了公司所属各县区公司,明确了市、县两级继电保护专业的工作职责、编制了继电保护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点,从管理制度、人员行为、设施设备等多角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2 查隐患

继电保护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结合的工作制。日常隐患排查工作结合设备的巡视检查、定期检验计划和设备缺陷管理进行,定期排查工作结合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检查、春检、秋检等专项安全检查进行。确保继电保护隐患排查不间断、常态化开展。一是“全方位”开展继电保护隐患排查。通过查思想、查现场、查措施等多方面排查,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完善《继电保护系统日常巡视制度》及《供电电网继电保护检验规程》。提高变电站现场保护、安控装置、站用电系统、直流系统、二次回路、主变风冷装置等情况隐患排查工作质量;进行继电保护定值核对,加强对用户配电室、水电站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专项检查,定期组织检查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保护压板投退,找出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包括:(1)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2)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压板(包括软压板、硬压板)投退情况;(3)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情况;(4)各间隔的电流互感器变比是否与保护定值单一致;(5)所有与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有关的空气开关、切换开关、二次保险的运行情况;(6)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是否与现场实际相符、是否满足现场实际需要,并主动与值班调度核对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各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投入情况以及压板投退情况。二是“全过程”开展继电保护隐患排查。对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从源头开始排查,从规划可研、工程设计、设备采购、设备制造、设备验收、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竣工验收、运维检修、退役报废等方面开展隐患排查,与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相结合,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确保隐患排查的深度,发现各层级、各环节隐患。

3 防事故

一是杜绝误整定。三集五大后由供电公司复核县公司定值单,复核定值的工作量大且要兼顾继电保护运行现场工作,通过研发整定计算软件中的复核模块,实现有配合关系的多个线路保护一键式复核。二是二次专业人员集约。根据县公司二次专职配置不足且有兼职调度员、安全员等现状,提出二次专业地县一体化实施方案。在地县调控现有二次专业人员基础上进行集约,重新对市县两级调控专业二次人员工作职责进行调整。充分整合各县区调控分中心现有二次专业人员,打破县域限制,统一开展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继电保护专业运行管理工作。(1)地调全面上收县公司调控继电保护专业工作,统一开展地县两级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缺陷管理、反措管理、软件版本管理、检验管理;组织县公司保护设备年度、月度检修计划审核和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工作;审核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组织制定并上报继电保护技改大修项目实施计划,监督检修单位落实相关保管、维护、检验和建档等工作;组织开展继电保护技术培训工作和专业考核;负责县域电网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复算、审核和批准。(2)地调全面上收县公司调控自动化专业工作,负责统一组织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及配调自动化系统建设,负责自动化设备技改大修管理,责配电自动化、厂站自动化的专业管理;参与基建、技改项目自动化专业审查、工程验收,负责备调管理;负责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设备)的运维,负责调度数据网和安全防护设备、大屏幕及控制系统、机房及辅助系统运维。三是结合图实相符工作开展继电保护反措治理。编制《继电保护二次图纸管理作业指导书》,开展二次图纸规范上传图档系统培训,要求电子化图纸一般情况下每个间隔应含有:电流电压回路图、控制回路图、信号回路图、测控(控制)屏端子排图、保护屏端子排图、户外端子箱端子排图、保护屏厂家图;公用部分图纸至少应有各侧电压互感器接线图、直流分布图。制定二次图实相符及继电保护反措排查治理月度计划,落实相关责任人,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市县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公司继电保护图档系统管理的同时,完成二次回路的梳理,处理主变差动电流回路两点接地、压板投退不正确等问题。四是修编县公司继电保护运行规程。针对县公司变电站运行规程中存在现场压板误投退,未对压板进行释义以及未区分压板与定值的管理界限等问题,组织县公司修编变电站保护运行规程。保护运行规程中应包括,保护配置、硬压板示意图、硬压板说明、软压板说明(软压板的编制结合定值单中保护功能的投退)。五是整治县公司二次缺陷。由市供电公司组织县公司开展35 kV变电站集中检修,发现并集中整治二次缺陷。由市公司负责组织召开缺陷分析会,确定缺陷整改时间;参与制定解决严重及危急缺陷的技术方案以及防止缺陷扩大的具体措施;根据缺陷分类,督促县公司有针对性的制定技改大修计划;负责统计缺陷消缺情况,督促县公司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并对消缺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县公司35 kV变电站新建、改建、扩建牵头组织竣工验收,确保基建、技改工程投运前零缺陷。(1)针对严重和危急缺陷,县公司应制定消除严重和危急缺陷的技术方案,并按缺陷消除时间要求完成消缺:严重缺陷应在7 d内,危急缺陷应在1 d内予以消除;对因物资原因不能完成消缺的,县公司应制定防止缺陷扩大的具体措施报市公司运维检修部,并明确具体的物资到货时间。(2)针对一般性缺陷,县公司一般应在3个月内予以安排消缺。部分一般缺陷不再发展,对设备安全没有影响,由检修班组上报,经县公司分管生产领导同意后可不作为设备缺陷对待,但应结合停电进行必要的消除或周期性鉴定。对不再确定作为设备缺陷对待的,县公司应明确告知市公司运维检修部具体原因。市、县公司进行设备缺陷管理,并明确缺陷发现、上报、消除、验收、统计、分析各环节中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工作职责以及工作时限要求。

继电保护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立足公司生产实际,根据隐患具体情况和紧迫程度及时制定治理方案和措施,抓好隐患整改,防止事故发生,进一步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篇2

1.1企业环保意识缺乏

建国至今,从原来的没有污染到如今的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理论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等教育活动,从而提高领导、员工的环保意识。但实际上,由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不当、企业亏损、企业的经费紧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企业难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多数企业环保宣传的开展流于形式,并且广度深度不够。

1.2企业的环保管理不健全

企业的环保管理是其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企业多少存在着对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执行不足,对企业负责项目的监管不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1.3对污染的治理方法不当

对于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末端污染治理,单一的末端污染治理成本高,治理效果差。

1.4投入的环保资金不足

与企业的主体设施建设相比,用于环保和治理污染的硬件、软件的资金投入严重不够,尤其是老企业,大多存在着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的环保工作,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使资源利用不足,损失浪费严重,最终使得企业生产与环保的矛盾日益恶化突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5企业的环保设备、技术相对落后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并且企业所用的处理“三废”的设施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设备,设备严重落后,存在着能量消耗大、运行效果差、噪音大、漏风、漏油等众多问题,不仅消耗了许多运行费用,并且造成企业陷入污染物排放超标、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被动局面。因此更新企业的环保设施,改良企业的环保工艺是势在必行的。

1.6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

为了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企业的环保人员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政治素养。虽然大多数企业拥有环保管理专兼职人员,但是在当今经济发展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晚、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企业环保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缺乏,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环保人员。

1.7企业的环保规划差

多数缺乏企业环保规划或环保规划水平低,尤其是远景规划水平低,环保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大,并且与生产、发展脱节,从而导致很多环境问题的发生。

2企业加强环保管理措施和对策

2.1企业对环保管理要统一领导

企业要对环保管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并且建立由各部门领导、环保管理员、技术人员和环保管理人员组成的环保管理体系,设立以企业总经理为首的企业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规划和协调企业各部门的环保管理工作。环保管理设立专职机构和工作人员,负责企业环保工作监测、检查等管理任务。其中环保管理员主要负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收集整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及教育工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纳入计划,参与制定工厂环保发展规划,拟定环保工作计划,参与编制和实施工厂环保管理方案或措施,参与编制、修改、演练预防工厂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控制及工厂环境预案的工作,配合监测部门对工厂生产废水、废气、粉尘、噪声进行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监督各部门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环保技术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

2.2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队伍建设

环保机构的设立要因地制宜,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仅增加环保人员,还要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由于环保政策性强,并且所涉及的知识多,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职员从事于环保工作。其次,要确保必需的环保经费,增强对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逐渐提高环保队伍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企业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企业要增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的教育,积极开展环保知识、法律的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各企业可以利用黑板报、电视、广播、报刊、漫画等众多形式,通过举办环保专题会、环保知识比赛、环境日等活动向员工宣传环保知识、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同时为了确保环保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过硬、业务熟练,企业要对环保监测、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对他们的操作规范的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提高企业环保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拓展员工的环保知识,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4改进污染源治理方法

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企业的责任,从生产源头上减少污染,因此要将环保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要真正落实企业的环保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保工作渗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污染源治理办法是对生产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实现清洁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革新生产技术等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生产量、排放量,最终实现减少企业的污染源。其次,要改善产品的设计,降低从使用到终端的处理,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生产排出的副产品实行内循环,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篇3

1 企业的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国情下,我国企业应该准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日前,我国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各地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等情况并未改善,反而加剧,这使得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工作,并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众多污染源中,主要污染源来自于企业,环保问题表现为如下七方面。

1.1 企业环保意识缺乏

建国至今,从原来的没有污染到如今的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理论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等教育活动,从而提高领导、员工的环保意识。但实际上,由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不当、企业亏损、企业的经费紧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企业难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多数企业环保宣传的开展流于形式,并且广度深度不够。

1.2 企业的环保管理不健全

企业的环保管理是其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企业多少存在着对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执行不足,对企业负责项目的监管不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1.3 对污染的治理方法不当

对于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末端污染治理,单一的末端污染治理成本高,治理效果差。

1.4 投入的环保资金不足

与企业的主体设施建设相比,用于环保和治理污染的硬件、软件的资金投入严重不够,尤其是老企业,大多存在着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的环保工作,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使资源利用不足,损失浪费严重,最终使得企业生产与环保的矛盾日益恶化突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5 企业的环保设备、技术相对落后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并且企业所用的处理“三废”的设施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设备,设备严重落后,存在着能量消耗大、运行效果差、噪音大、漏风、漏油等众多问题,不仅消耗了许多运行费用,并且造成企业陷入污染物排放超标、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被动局面。因此更新企业的环保设施,改良企业的环保工艺是势在必行的。

1.6 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

为了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企业的环保人员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政治素养。虽然大多数企业拥有环保管理专兼职人员,但是在当今经济发展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晚、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企业环保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缺乏,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环保人员。

1.7 企业的环保规划差

多数缺乏企业环保规划或环保规划水平低,尤其是远景规划水平低,环保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大,并且与生产、发展脱节,从而导致很多环境问题的发生。

2 企业加强环保管理措施和对策

2.1 企业对环保管理要统一领导

企业要对环保管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并且建立由各部门领导、环保管理员、技术人员和环保管理人员组成的环保管理体系,设立以企业总经理为首的企业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规划和协调企业各部门的环保管理工作。

环保管理设立专职机构和工作人员,负责企业环保工作监测、检查等管理任务。其中环保管理员主要负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收集整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及教育工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纳入计划,参与制定工厂环保发展规划,拟定环保工作计划,参与编制和实施工厂环保管理方案或措施,参与编制、修改、演练预防工厂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控制及工厂环境预案的工作,配合监测部门对工厂生产废水、废气、粉尘、噪声进行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监督各部门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环保技术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

2.2 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队伍建设

环保机构的设立要因地制宜,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仅增加环保人员,还要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由于环保政策性强,并且所涉及的知识多,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职员从事于环保工作。其次,要确保必需的环保经费,增强对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逐渐提高环保队伍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企业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企业要增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的教育,积极开展环保知识、法律的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各企业可以利用黑板报、电视、广播、报刊、漫画等众多形式,通过举办环保专题会、环保知识比赛、环境日等活动向员工宣传环保知识、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同时为了确保环保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过硬、业务熟练,企业要对环保监测、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对他们的操作规范的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提高企业环保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拓展员工的环保知识,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4 改进污染源治理方法

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企业的责任,从生产源头上减少污染,因此要将环保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要真正落实企业的环保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保工作渗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

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污染源治理办法是对生产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实现清洁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革新生产技术等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生产量、排放量,最终实现减少企业的污染源。其次,要改善产品的设计,降低从使用到终端的处理,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生产排出的副产品实行内循环,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 污染防控 建议 北京市门头沟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12-02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作为国家首都,北京市着眼于构建“和谐宜居”之都,全面推进“绿色北京”战略,通过加强污染源头防控、控制生产型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及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垃圾资源化水平、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治污防污,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洁的生态环境。门头沟区作为素有“绿色生态氧吧”之称的京西重要生态屏障,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并居于首位。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未来五年,门头沟区将全力打造“和谐宜居滨水山城,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要实现目标,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必须加大区域内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大环保考核力度,严肃问责追责

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各级政府和组织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对于门头沟区来讲,也要立足区域定位和污染源分布及防控情况,完善实施《门头沟区生态损害及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完善环境保护区、镇(街)、村三级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强化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理念和意识。要健全和完善《门头沟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验收办法》,逐步加大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的权重,将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要通过采取挂牌督办、约谈、区域限批、“一票否决”及表彰奖励等措施加大奖惩力度。对考核优秀的镇(街)、村或相关的单位,给予表彰或物质奖励,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环保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等,发挥典型引领和激励作用。

二、加强人员设施建设,提高环保监察和监测能力

一流的专业设施和一流的专业队伍,是打造一流的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设备设施的陈旧、人员队伍的短缺和不专业,成为很多地区应对环境事件时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环保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刻不容缓。对于门头沟区来讲,要按照环境监察和监测标准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监察、监测设施设备条件建设,强化交通、取证、通讯、办公和信息化等必备的执法装备配置,购置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全面提升环境监察和监测机构的工作能力和标准化建设水平。要扩大环境监察、监测人员编制数量,大力补充专业监察人员,加大路检路查、入户抽查、路检夜查、进京路口检查等的监察力度。同时加强监察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执法水平。要完善区、镇(街)、村三级监察、监测机制,点面结合、重心下移,依托现有城市网格化监管平台,加强镇街环保队伍建设,在乡镇(街)一级设立环保所,完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落实2~3名人员编制,赋予一定的执法权。每个村设置1~2名环境污染监察员、监测员(网格环保监督员),配置相应监察、监测设备,适当给予一定财物补贴,调动积极性;区、镇(街)统筹,通过专门培训、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强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三、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强化环保人才和科技支撑

环境污染治理不仅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既要加强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包括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公安部门、安监部门等,联防联控,形成联动新机制;也要注重与区域系统外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合作,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环境保护中的优势。基于此,建议由政府主导、统筹,主动与涉及环境污染具体领域防治、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及专业的在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组建环保类研究所、实验室、研究院等实验平台,有针对性加强对门头沟区域内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不断创新环保工作机制、模式、技术和手段。例如,2015年北京农学院蒋林树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主要研究的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获得了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类技术可以通过区、校合作予以引进和应用。要通过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有利于定期邀请合作单位的专家进区、进镇、进村指导和开展培训;也可以在重点镇、重点村建立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每年开展1~2次青年教师和学生专业实习实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区里招聘和引进专门人才。要通过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尝试在重点镇、重点村、重点片区探索建立专家“一对一”的环境污染防治指导帮扶机制。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环保信息数字化水平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不仅指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的完美结合,也意味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结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环保”成为当前潮流产业之一。基于此,建议门头沟区依托北京比较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优势,努力打造“互联网+环保”平台。通过不断推出小的应用和服务,积累庞大的用户群,最终实现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思维、方法推动建立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环保全员宣传和参与机制,增强环保体验性、互动性,使得区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开放,实现“影响一个、带动一批”的扩大效应。依托“互联网+环保”平台,助力环保执法,通过开通环保微信、微博举报,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环保投诉渠道,促使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大。通过“互联网+环保”平台,还可以充分发挥环保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势,将重复的、固化的流程提炼出来,使人为流程数字化,从而提高效率;也可以促进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集污染源数据、空间地理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电子政务数据及环境相关资源数据于一体的环境资源中心,提升环境数据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其在环保业务中的作用。例如,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公司与IBM公司合作,联合打造“互联网+环保”,利用IBM的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环保产业的物联网、涉污企业数据模型与移动互联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型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环保预警、主动排查、智能监管等功能。当然,“互联网+”在环保和生态领域应用的博大空间,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五、立足区域特征,发挥农合组织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门头沟总面积1448.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8.5%,是典型的小城市、大郊区、纯山区的区域特征,189个行政村分布较为分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较困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率低、运行率低。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农民集中起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调动其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基于此,建议门头沟区持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才、科技、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做大做强一批典型合作社、示范社,涉及农村污染防控治理、生态建设的相关财政项目,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要积极引导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扩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的种植。积极应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施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通过合作、并购、收购等方式缩减散户养殖比例,鼓励养殖专业户、散养户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统一收集和处理污染物,统一做好污水、粪便的收集、贮存和处理工作,减轻和避免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生态旅游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分类分步地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要针对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指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的方式将村民(社员)土地进行集中使用、集中管理,增强预防土壤污染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合作社,购置和配备土壤检测、土壤修复等相关技术仪器设备,提升土壤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六、注重环保舆论和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环保宣传的目的,在于普及全民环保知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更有效地调动民众参与、践行环保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区、镇(街)两级宣传部门的舆论优势,注重前期舆论营造。建议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环保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环保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环保宣传工作规划。要建立环境污染防治区、镇(街)、村三级宣传体系,每个村可设置1~2名专兼职结合的环保宣传员,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环保宣传员,发挥其知识和文化优势,强化环保工作的宣传教育。要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各种现代媒介,以及民众日常生活关注和喜闻乐见的有奖问答、知识竞赛以及春节挂历、特色扑克牌、条幅标语等载体,加大对典型案例以及环境污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民间舆论监督优势。要健全完善环保听证、社会公示、环境、环境举报、市民检查团、环保义务监督员和“12369”环保热线等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依法有序监督环保工作。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环保和生态文化教育和推广、环保与生态文化重点工程、环保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环保与生态环境教育,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立环保与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区域内大中小学生开展实习、夏令营活动,进行环保和生态知识和道德教育。在全区乡镇(街)一级,每个乡镇(街)建设1个环保与生态文化活动中心。发挥好门头沟区221个村居文化室平台作用,重点做好农村、农民环保与生态环境教育,制作环保与生态全民教育读本,确定和推出一批环保与生态文化名镇、名村、名户、名园。要依托区域特色产品和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定期举办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节会,诸如永定河文化节、玫瑰文化节、山茶文化节、樱桃文化节、戒台寺丁香文化节和山茶文化节、举人文化节、古村落文化节,寓绿色、环保、生态于文化节中,打造生态文化特色品牌。要加强区域内企业环保与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推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企业按照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产品质量持续改善循环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有效地开展污染预防。树立一批模范环保与生态企业,从企业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广告等商务活动中体现企业环保和生态理念。加强对企业环保与生态文化的教育培训,把环保与生态行为准则纳入员工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企业奖惩依据。

参考文献:

[1] 樊宏宇,陈均红.首都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现状分析及打击整治对策.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4)

[2] 刘超.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3] 何明辉.治理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五大举措.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4)

[4] 杨学聪.北京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经济日报,2015.12.2

[5] 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人民日报,2013.1.11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北京 102206)

篇5

[关键词]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探讨

一、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重要性分析

环境污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人们尝到了环境破坏的恶果,人们的保护环境意识因此逐渐提升,环保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治理做出了硬性规定。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评定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呢?

地方环境污染治理对提高我国整个环境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落实环境保护相关举措时,应将地方环境污染治理当做重点工作加以落实,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一方面,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是地方环保部门治理环境污染能力的外在反应,是考核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实际,可为环保部门分析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提供参考,促进环保部门不断优化环境污染治理手段与方法,为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的评定

本文采用数据包分析法(DEA)对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进行评定。该种方法实施的原理为利用线性规划将最优生产前沿面求解出来,将其和每一个多投入多产出同类决策单元(DMU)的可能集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所有DMU相对效率的测度。

上述公式中x、y、z分别表示投入、产出及权重,而N表示投入变量,M为产出变量,K表示DMU的个数。Fi表示第i个DMU的技术效率。当其数值为1时表示DMU位于最优生产前沿面,生产为DEA有效,反之,生产为DEA非效率。利用该方法对我国地方环境污染治疗效率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而且不同的地区环境治理效率有所差异,但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我国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的不断提高,使地方环境污染治疗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提高策略

调查发现,经环保部门及人们的长时间努力,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来看仍不容乐观。因此,为切实提高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应结合环境污染治理实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实施:

1.提高认识,增加投入

地方环保部门应提高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认识,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首先,结合上级部门制定的环境污染治理目标,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环境污染治理细则,尤其应明确地区内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定期派专门人员检查其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旦发现偷排及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必要情况下责令其停业整顿。其次,地方环保部门应设立环境污染治理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尤其应综合分析当地企业生产特点及规律,制定详细的环境污染治理应急预案,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最后,定期组织知名生产企业召开环境污染座谈会,认真听取不同生产企业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给予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奖励,鼓励其再接再厉,争取在确保企业效益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加强研究,引进方法

地方环保部门应加强研究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尤其应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借鉴其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经验,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一方面,环保部门应定期抽派相关人员到环境污染治理比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条件允许的话可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出国参观考察,引进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思路、新工艺。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部门,认真调查引起当地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环境污染治理的常用方法,针对环境污染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引进新的方法加以改进,切实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质量。

3.善于总结,不断优化

地方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环保部门应善于总结,不断优化环境污染治理途径。首先,环保部门应建立常见环境污染情况档案,列出针对性治理方案与方法,为后期治理类似环境污染事件提供有效指导。其次,总结环境污染治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状况积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质量奠定基础。最后,认真分析不同环境污染特点,从治理效率、治理时间、治理成本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环境污染治理细节,切实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4.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一定程度上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环保部门应注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另一方面,鼓励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不断鞭策工作人员充分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四、总结

环境污染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怎样在确保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环保部门及生产企业应深刻思考的问题。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不断增加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切实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斌.环境污染治理与规制博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董文福,傅德黔,努丽亚.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发展及存在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08,04:87-89.

[3]刘超.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2:96-104.

篇6

VOcs,该治还得治!

7月,北京开始执行史上最严的VOCs排放标准。10月,北京又公布VOCs排放收费标准。VOCs对于我来说,是2015年特别要关注的一件事情。

VOCs到底是什么?产生源头有哪些?华联会排放多少?……有一次中层管理会议上,我问了这些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答得出来。新的环保术语会不断出现,相关专业知识,我也得一点点从头学。这个事情也给我提了个醒,我们的管理人员,乃至每一位普通员工,未来都要接受更多的环保相关培训,只有搞明白了专业的环保知识,企业才有可能拿出合适的治理方案。

华联很早就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清洁生产认证,我们在油墨、胶水等原辅材料的使用方面都很环保,但是印刷过程中的醇类物质无法完全避免,还有油墨清洗剂等,这些都会导致VOCs的排放。

VOCs治理方法很多,我们请教专家,了解到有沸石转轮吸附、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净化、生物法等多种方式。具体到印刷行业,哪种方案最适用?国外很多大企业采用沸石转轮吸附技术,效果不错,但是价格昂贵,需上千万元投资。而且,相比之下,印刷企业排放的VOCs浓度并没有那么高,这种技术不必要。我了解到周边一些印企采用活性炭吸附,这种技术操作比较简单,安装便捷,但也会产生不小的固废处理费用,而且它的吸附处理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

经过多番比较,华联最终选择了活性炭吸附加催化燃烧技术,VOCs被活性炭吸附后,经催化燃烧再实现安全排放。采用这种方案,活性炭可以循环利用,使用寿命大概一年半,可减少固废污染与处理费用,但是它的治理装置一次性投资比较大,需300多万元。我们细算一下华联VOCs治理的账本。假设装置折旧期为10年,平均每年的装置使用成本30万元,一年还另需50万~60万元的运营管理费用。经过这样的治理,我们的VOCs排放每年可以控制在7吨左右,可根据最低排放浓度标准收费,按10元每公斤的标准,一年下来大概花费7万元。三项总计来看,成本100万元左右。如果不对VOCs进行治理,华联每年VOCs排放量可能达到70吨,按最高排放浓度每公斤40元的标准收费,产生的支出要远远高于治理后的成本。如果不治理,企业恐怕也禁不住环保高压政策。

除了VOCa治理,华联在环保方面的投入还有很多,包括环保数据在线监测、各项认证等等。2016年,我们还要加大废水排放治理,预计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总体来看,华联每年由环保产生的成本大概200万元,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面对环保压力,印刷企业仅有决心、信心是不够的,真的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可能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承受这样的压力,环保会加剧产业格局洗牌。

直面停限产

2015年4月,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公布停产限产企业名单,16家包装印刷企业榜上有名,华联以及我们旗下的银牡丹印务公司都在其中。这个事情,经过微信传播发酵,当时影响很大,最初也存在一定误读。

这个应急预案的停限产名单,我们一开始并不知情,未经沟通,也未被提前告知。事情发生后,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很多客户也都在询问我们。

按照目前北京的空气状况与治理要求,恐怕北京的印刷企业往后都要习惯“停限产”这件事情。

201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期间,华联执行了停产通知,这个一点商量也没有。

2015年12月8日~10日,2015年12月19日~22日,北京连续两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通知,全市停限产企业达到2100家,重点集中在石化化工、建材、混凝土、家具、印刷等行业。华联在此期间按要求限产,我们停了一台轮转印刷机,一台平张印刷机、一台装订机,生产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必须严格执行。

不管是VOCs治理,还是停限产带来的环保压力,其实,我倒觉得都不是坏事。也许,环保压力在舆论层面的不断放大,可以反过来让我们的上游客户有所触动。一直以来,上游客户给了我们太多的价格压力,但我认为,未来工价有上涨空间。为什么?第一个是印刷企业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这个无法回避。第二,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印刷业产能过剩、设备过剩,对于企业来讲,有的设备已经过了折旧期,停机不接活也不会产生折旧成本,对于开机就亏损的订单,企业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三,企业未来要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成本会越来越高。如果工价还要继续走低,印刷企业都要被压垮。上下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中,我们和客户能安全、顺利地合作下去,比客户一味压低价格要重要。我们和客户在“寒冬”中应该抱团取暖,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2015年各方面压力巨大,但我们的经营业绩并没有下降,公司精细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得益于管理提升,我们每个月的产能、产品质量都更加稳定,为市场销售铺平了道路。

环保有投入,环保也能有节约。电能消耗过大一直是印刷企业的顽疾,华联考虑在公司内部建设智能电网,相信未来在设备节电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优化细节,环保也能出效益。不管什么情况下,办法总比困难多。

印刷不是污染大户

2015年年初,还有一件事情让北京印刷人心中百味杂陈。

北京市长王安顺在公开讲话中曾表示,“北京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坚决退出一般性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业态清理出去,比如印刷等。”

过去一年,我们边学习边应对环保政策的压力,同时还承受着社会舆论的一定误解。印刷被看成是污染大户,雾霾好像和我们有特别大的关系。这个标签真的应该贴在我们身上吗?大众对我们是真的不了解,印刷行业技术水平多年来突飞猛进发展,印刷企业在节能降耗以及低排放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不同的印刷工艺所面临的环保问题,也有很大不同,应该区别对待。在这方面,也特别希望我们的媒体,尤其是大众媒体,能够多向社会传达真实客观的情况。

前不久,我还经历了一件这样的事情。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了“领军人才国情研究班”,邀请专家授课。这个人才班共40多人,但来自印刷行业的却只有我一个,其他同学大都来自生物制药、机械制造、IT技术等行业。在开班仪式上,一位领导谈到环保问题时这样说,“现在比较头疼的事情就是VOCs治理,未来开发区的印刷企业应该清出去。”说完之后,他又问,“在座有印刷企业吗”?我很快举手,说,“有”!结果这位领导看到我之后说:“你把手放下,我知道你们,你们那儿环保做得挺好的。”

篇7

关键词:企业;环保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企业的环保工作艰巨而漫长,只有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认真执行贯彻相关环保部门的目标和任务,不断的增强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并且要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准确的环保管理观念,设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和体系,从而实现降低和治理企业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企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1、现如今企业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国情下,我国企业应该准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日前,我国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各地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等情况并未改善,反而加剧,这使得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工作,并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1、企业环保意识缺乏

建国至今,从原来的没有污染到如今的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理论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等教育活动,从而提高领导、员工的环保意识。但实际上,由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不当、企业亏损、企业的经费紧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企业难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多数企业环保宣传的开展流于形式,并且广度深度不够。

1.2、企业的环保管理不健全

企业的环保管理是其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企业多少存在着对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执行不足,对企业负责项目的监管不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1.3、因历史原因企业环保设施设备陈旧落后

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废物是主要的环保问题。围绕“三废”处理,大多企业也建设了相关处理设施,如建池水净化处理、气体脱硫脱氮处理、固废的回填处理等,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投入使用过久,服役时间过长,基础薄弱,设施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另外存在历史欠账多,安全环保设施投入不足。近年系列的环境事件表明,部分单位环保设施设备工艺和设备配置不合理,三废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发生环保问题风险非常高。

1.4、环保费用不断增加,但缺少保障

近两年来,在大环境形势的影响下,企业的环保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污染行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大气污染排放限值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标准、外排水排放标准中化学需氧量及多种重金属的标准,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环保费用投入,提高环保防护技术,增加应有的环保施设,确保企业“三废”排放达标。

另一方面,大多企业没有专项的环保费用。每年环保经费不是进入安措费用,就是进入成本。由于企业资源质量越来越差,成本不断上升,环保专项经费难以得到保障。

1.5、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

为了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企业的环保人员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政治素养。虽然大多数企业拥有环保管理专兼职人员,但是在当今经济发展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晚、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企业环保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缺乏,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环保人员。

1.6、环保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尽管一些企业成立了环保管理机构或明确了环保归属管理部门,配备了专职环保管理人员,保障了企业日常的环保工作顺利开展,但仍然会存在“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专职、专业人员匮乏,专业素质不够,很多环保管理工作由兼职人员担任,大部分专职人员也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或取得专业资格,专业化程度不高。

2、新形势之下企业环保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1、企业对环保管理要统一领导

企业要对环保管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并且建立由各部门领导、环保管理员、技术人员和环保管理人员组成的环保管理体系,设立以企业总经理为首的企业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规划和协调企业各部门的环保管理工作。

环保管理设立专职机构和工作人员,负责企业环保工作监测、检查等管理任务。其中环保管理员主要负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收集整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及教育工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纳入计划,参与制定工厂环保发展规划,拟定环保工作计划,参与编制和实施工厂环保管理方案或措施,参与编制、修改、演练预防工厂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控制及工厂环境预案的工作,配合监测部门对工厂生产废水、废气、粉尘、噪声进行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监督各部门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环保技术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

2.2、全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减少“三废”污染源

彻底扭转当前环保工作的被动局面,首先要从源头抓起,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优化工艺参数,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努力实现“零排放”。引进先进的废物处理工艺技术,如膜处理技术、胶结充填技术等,提高处理效率,扩大废物回收利用或返回重复利用的比例,减少外排总量,甚至实现“零排放”。

其次要强基础,从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更新淘汰老旧设备设施,推广运用高效环保节能型的新型设备设施,消除设备设施上的隐患,增强抗风险能力。

2.3、加强监测,助力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加强对企业污染源的监测,做到有的放矢,为环境监理服务;没有科学的环境监测数据,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只有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建立健全污染源监测档案,当好环境监理的“侦察兵”,起到积极的参谋作用。目前,全区有部分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应有计划的逐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或淘汰关停,尽量采用少污染或无污染的新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新工艺,解决能耗物耗高、浪费资源及污染严重的问题,注重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原材物料的利用率,减少跑冒滴漏,将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水平,直至达标排放。

2.4、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队伍建设

环保机构的设立要因地制宜,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仅增加环保人员,还要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由于环保政策性强,并且所涉及的知识多,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职员从事于环保工作。其次,要确保必需的环保经费,增强对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逐渐提高环保队伍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5、改进污染源治理方法

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企业的责任,从生产源头上减少污染,因此要将环保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要真正落实企业的环保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保工作渗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

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污染源治理办法是对生产进全过程的监控,实现清洁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革新生产技术等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生产量、排放量,最终实现减少企业的污染源。其次,要改善产品的设计,降低从使用到终端的处理,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生产排出的副产品实行内循环,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企业是否做好环保工作,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形象、效益及竞争能力息息相关,并且相辅相承。当前,多数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差,产生许多环境破坏问题,并且严重影响制约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要清楚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加强企业的环保宣传工作,强化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规范企业的环保管理工作,强化企业的污染源治理等方法,进而为员工创建干净、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协调发展,是所有企业努力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付颖赫.媒体关注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李鹤翔,张冰,郭亚林.对新时期企业环保工作的探讨[J].电力环境保护,2001,04:57-59.

[3]陶林.企业排污核查及企业环保工作探讨[J].环境研究与监测,1990,03:25-27.

篇8

关键词:环保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研究

当前,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环保工程是必然包含在内的。环保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实现城市的环境卫生提供极大的帮助,还能够为市民提供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环境工程主要是指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是为了解决工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破坏活动而进行的工程。具体说来,环保工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噪声控制工程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些工程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关注。

1当前我国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环保工程起步较晚,因此对于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经验不足,而且没有培养出一批专门的管理人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不够高,这些不足给我国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缺乏创新以及后期维护不足等问题,下文进行详述。

1.1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同普通的施工项目不同,环保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这就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十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当拥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可知,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并不是一个任何施工现场管理者都能够胜任的岗位。然而,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说,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门化培训几乎处于一个空白状态,这就使得此类管理人才十分缺乏,也就直接对我国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造成消极的影响。

1.2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环保项目工程起步比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自身富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当前的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模式大多是对以往实践经验的借鉴,缺乏创新意识。然而,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很广,部分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如果工程的管理者只是机械地对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引用而不能因地制宜进行创造的话,当地的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很难真正到达预期目标。

1.3环保工程后期维护工作力度不够

对于环保工程来说,其最终的质量能不能够达到保护自然环境、治理污染的目的,后期的维护工作也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管理体制尚有不足

,故而部分单位缺乏对环保工程进行后期维护的意识,这就会对环保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制约着环保工程环保作用的发挥。

2提高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为了切实保障环保工程的质量,在环保工程的施工现场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障环保工程最终能够达到促进环境保护的目的,充分发挥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2.1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项目施工方案

在环保工程施工之前,工程实施单位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该环保工程能够满足当地的综合条件的要求,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用。在环保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案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可以说,施工方案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导向。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察目标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各类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进行一个整体的布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2.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科学管理

一般而言,施工材料的质量同工程的质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施工材料的好坏会对最终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环保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工程监理以及业主一定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科学管理,对材料的采购和存放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并对负责看管材料的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保管不善而对施工材料造成的影响。

2.3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且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专门人员来进行负责。因此,有关单位应当为环保工程配备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者,并定期对管理者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此外,在对环保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进行选拔聘用的过程中,必须考察应聘者的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切实保障工程的质量。

3结语

对于整个人来社会来说,工业的大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为了真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为了真正实现环保工程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作用,环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治疗管理与控制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确保环保工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春松.环保工程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运用探索[J].华章,2013,07:336.

[2]唐俊.浅析环保工程的全过程控制管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3:61-62+131.

篇9

关键词FDI环保产业

1引言

我国的环保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突出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环保业进入较快发展。至今,我国环保业已初具规模。但是,从整体上看“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刚过去的“十五”计划中环保任务未完成。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33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在产值上,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仅占GDP的2%,而发达国家为5%左右。在投资渠道上,政府为主体,民间和外资资本进入少。在技术发展上,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基于国情的重大生态环境和关键技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和环保成套设备不足。另外,缺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环保产品开发及环境技术认证制度,环境咨询服务体系落后,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FDI(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3我国位居世界引进FDI东道国的第一位。在FDI的投资重点上,明显倾向于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而且部分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迁移到中国生产。随着我国加入WTO,FDI也面临着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倾向于吸引FDI向西部地区,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利用FDI推动环保产业的市场化的动因分析

2.1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型产业,政府的高投资引起的财政负担和产业低效率,即资金和技术的压力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保产业的预计投资需求为1.4万亿元,并且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谁污染、谁付费”的制度约束会促使企业的环保需求增强。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面临技术改进成本过高等困难,因此,呼唤具有规模效益和技术优势的环保服务部门进入。

2.2FDI进入环保产业的有利因素

从FDI自身的进入意愿来看,环保产业的高盈利性正吸引着更多FDI进入。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将逐步将现有的环保产品关税税率从13.4%调低到2008年的6.9%,大大激起了外资投资中国环保市场的热情。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环保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引进FDI的重要领域,我国在《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已经把其作为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仍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环保领域的发展差距来看,为FDI进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达国家在绿色电力、绿色化工废物处理、环保汽车、绿色建材、生态农业、“3S”农业、卫星遥感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无土栽培等国内不能生产的污染治理设备都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已经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发挥作用。

从环保产业的国际性分析,由于世界环境的不可割裂性,环保产业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产业。中国已与27个国家签订了20多项环境合作协定或备忘录。在国际上,有关治理污染和生态建设的贷款很多。发达国家的优惠贷款、技术援助资金、无偿援助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援助等都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3利用FDI进行环保产业市场化的效应分析

3.1从技术转移和利用角度分析

从技术溢出角度看,引进FDI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标是通过FDI进入的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发展本地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形成市场化的良性运转。一方面,FDI能够对本地企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学习效应。通过FDI与本地企业的合资、合作,可以有效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本地企业的吸收技术能力将影响环保产业的最终发展,按照FDI的技术转移理论,当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比较高时,FDI进入能产生比较大的溢出效应,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形成本地技术进步——FDI引进——本地技术提高的良性循环。

环保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技术是其最重要的市场要素,技术要素的市场流动是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应当积极建立环保技术的买方和卖方市场,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发展环保营销。另外,一个健全的市场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环保服务、咨询等中介机构是健全环保市场的重要媒介。中小企业污染占我国工业污染的80%,但是由于环保治理技术不高和成本过高而往往存在侥幸心理逃避环保任务,大企业也存在治理成本高、达标率低而对委托有需求。环保服务企业的规模效益,使企业与环保服务型企业形成污染治理的“委托——”需求。环保服务市场包括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环境投资风险评估服务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服务、环境信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服务等。我国的环保服务市场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存在着很大的技术转移空间,2000年我国环保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比例为年收入的38%,环保产业年收入为211亿美元;而1996年美国环保服务业年收入为1811亿美元,环保服务业为889亿美元,占环保产业的49%,美国在1994~1999年环境服务产值占了环保产业的半壁江山。

3.2从利用国际贷款角度分析

据统计,目前环保产业的70%资金由政府投入,资金的短缺和单一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指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外资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我国的FDI总量大,应发挥产业导向作用引导资金向环保产业等高科技化产业发展。

外国政府贷款作为对华援助的一种形式,以其贷款额度大、利率低、还贷期长而具有巨大吸引力,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组织有着天然的联系,国际金融组织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金融服务。在操作上,可以利用FDI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天然联系和FDI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管理经验,更好地利用国际贷款为本地环境建设服务。如采取FDI、国际贷款组织和本地企业三方联合的方式,FDI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的管理,本土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吸收、模仿外来技术,并负责FDI合作企业与本地的联合,满足FDI经营当地化的要求。3.3从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其他要素分析

在环保意识方面,割裂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的一致性是导致企业环保意识差的重要原因。只讲生产成本、不讲环境资源代价,生产技术落后是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很多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注重企业的绿色形象和绿色品牌,以市场绿色为目标而自觉改进技术,减少污染。如宝洁公司、福特汽车、壳牌公司等优秀FDI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后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和新能源开发上帮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方面可以为本地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从从业资质角度,环保产业的从业资质即职业资格,在发达国家中对企业从事环保产业有明确系统的资质考核和监测,而我国环保产业资质管理混乱和市场无秩。目前我国环保涉及的资质有工程咨询资质、专项工程设计资质、施工资质、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设施运营资质,存在着多部门分权管理,部分省市各自为政的问题。在引进FDI后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熟悉“绿色壁垒”,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和其他国际环保指标的优势,加强我国环保产业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

4政策建议

4.1市场化的制度建设

我国环保产业应该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引进FDI良好的制度环境。比起优惠的税收条件,FDI更看重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过去由于我国相应的环保市场规则不健全,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跨国企业对预期收益率及风险指数的担忧使其望而却步。

制度环境建设主要以下几方面:从环境税费方面,主要是许可证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和相关法规如环境标志、押金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从技术专利的保护方面,应明确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和向本土企业转移的技术所有权;从企业资质管理上,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方法》规范环保服务市场,环保公司根据所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应具备国家办法的相应专业资质,如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资质、环保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资质等和相应的从业规范;从产品价格支持上,规范环保技术的有偿服务,在研究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物的社会平均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收费标准、收费渠道,并且对部分外部性强的环保产品提供国家统一收购价,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其产品。

4.2产业导向

如果东道国技术和跨国公司相差太大,有可能抑制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上,应从以下两方面定位,一是加强引进FDI进入环保产业力度,给予国民待遇同时享受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特殊优惠,如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关税调节、税收优惠等,并鼓励FDI以独资、合资、贷款等多种合作形式,以资金、环保技术、环保知识产权、环保设备等出资方式投资于环保产业。二是对以本地企业为核心的环保产业的培育,从技术、资金、资质等方面,通过技术配套环境建设和产学联合培养本地企业的环保创新能力,并加大企业内部R&D投入,对这部分投入国家可给予部分贴息贷款。

4.3把FDI与国际环保贷款结合起来

外资贷款的担保问题,外国政府援助贷款要向国家财政部提供政府担保,如果环保项目自身缺乏还款能力,地方政府将承担还款责任,巨大的还款风险使地方政府裹足不前。另外,环境保护利用外资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有寻租机会。

在引进FDI进入环保项目后,可以通过非股权安排实行贷款方、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三方联合,解决国外贷款地方政府的还款风险和寻租问题。非股权交易形式多样、应用灵活、风险较小,适用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政策处于变动中的环保产业新的国际合作方式。而许可证交易、合同安排或技术咨询的非股权安排符合投资方和东道国双方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军平.环保企业发展瓶颈因素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3(2)

2梁利辉.企业自主开展环保工作的动因及方法探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4(1)

3郑小兰,王素君.实施“十一五”环保目标的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07(1)

4楼佳.外资环保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2004(6)

5庄芮.FDI流入的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国家视角[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杨丹辉.全球竞争:FDI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伍海华,朴明根.外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 计量检验;影响因素;投融资机制

中图分类号 F064.1;42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4-010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4.018

环境治理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产生量也在同步增加,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我国政府通过财经手段的灵活运用,在积极防治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环保投资也逐步增加。“七五”期间环保投资为462.42亿元,占GDP的0.69%;“八五”期间增至1 306.57亿元,占GDP的0.73%;“九五”期间环保投资总 额达 3 447.52亿元,占GDP的0.87%;“十五”期间环保投资8 399.4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18 ;“十一五”期间环保总额预计13 75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6%。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 我国环保投资呈上升态势,以期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学者都对环境治理投资进行了研究。沈国祯等通过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特点和资金来源的阐述,指出保护环境的巨额投入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孙冬煜利用所构造的“环境保护投资优先增长模型”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要解决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质量得到不断地改善,环保投资需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得更快些。这恰好解释了现实中的环保投资优先增长的现象。张彬等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环保投资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我国环保投资和能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卢方元等针对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利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鸿沟系数说明全国投资存在明显差异,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整体水平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区域内部污染治理投资水平具有相似性,但各地区污染治理投资水平并不随经济实力增强而相应提高的结论。

然而,我国环保投资效率如何?如何对我国的环保投资效率进行评价?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上这些专家学者并没有单独对我国的环境投资效率,尤其是连续几年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孙冬煜所构造的“环境保护投资优先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原模型中的假设进行了适度的修正,利用2000-2007年我国环保投资数 据,对我国环保投资的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试图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环保投资效率的评价,找出环保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为改进我国环保投资政策和优化环保投资方案提供依据。

1 对我国环保投资效率的实证检验

1.1 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1.1.1 污染平衡方程式的构建

从表面上来看,环保投资变化趋势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现象,而实际上,它是由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环境保护需求、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具体而言,在环境―经济―社会大系统中,受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环保投资规模与环境问题以及既定环境目标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明确地表达出来。

为了建立数学模型,先做出以下假设:①消费占GDP的比例保持不变,选择GDP而非GNP的原因是本文探讨的环境污染是针对我国国内的环境污染,而GDP正好反映的是国内生产总值,与对国内的污染相匹配,相反GNP包括了我国公民在其他国家创造的生产总值,但在其他国家生产对国内的环境污染没有直接联系;②生产和消费部门是污染源;③污染削减只与环境保护投资规模及治理技术效果有关;④环保投资规模与国内相适应,并且环境保护投资周期为零;⑤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内普遍存在物质平衡规律。

若不考虑环境污染的历史欠账,则根据物质平衡规律得出环境污染平衡方程式为:

pGt+mUt=qIt+Rt(1)

方程式的左端第一项代表生产部门产生的污染量,它取决于生产部门的产值Gt(即国内生产总值)和生产污染系数p,其定义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产生的污染量;第二项代表消费部门产生的污染量,它取决于国内消费支出,可用消费基金Ut表示,另外还取决于消费污染系数m,其定义为单位消费基金所产生的污染量;方程式右端的第一项代表环境保护部门消除的污染量,它取决于环境保护投资总量It和治理效果系数q,其定义为单位环境保护投资所消除的污染量;第二项代表未消除污染量Rt,也就是第t年达标排放的污染量。

将(1)式两端分别除以Gt,则变形为:

p +m(Ut/Gt)=q(It/Gt)+(Rt/Gt)(2)

令n=Ut/Gt,表示消费基金占GDP的比例,称为消费比例系数,根据我们的假设,其是不变的常数;

kt=It/Gt,表示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称为环保投资比例系数;

bt=Rt/Gt,表示单位GDP达标排放的污染量,称为排放系数,即环境标准 ;则:

p+m•n=q•k+b(3)

上式经整理得:kt=(p+m*n-bt )/q(4)

(4)式表明:第t年环保投资规模与治理效果系数、排放系数成反比,与生产污染系数、消费比例系数及消费污染系数成正比。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环保技术水平不变,p、m、q、n为定值,那么kt仅与bt有关,bt越小,kt越大,即随着环境标准的提高,环保投资规模逐渐增大。另外,由于环境标准最终不会确定在bt=0的无污染排放上,而会固定在一个人们能普遍接受的范围内,这样就决定了环保投资规律增长将趋于稳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环保投资规模以一国经济水平为基础,随着环境标准提高而增长,当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将趋于稳定。这个结论与国内外环保投资实践是一致的。

颉茂华等:环保投资效率实证与政策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4期1.1.2 环保投资优先增长模型的推导

一般说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环保投资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环保投资总量及其占GDP的比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标准提高而增长。环保投资超前增长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发展趋势。对于在生产技术进步、环保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环保投资规模比GDP增长更快些的现象称为“环保投资优先增长规律”孙冬煜.环保投资增长规律及其理论证明[J].环境与开发,2001,(4).。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环保投资优先增长规律”只是某个阶段发挥作用的经济规律,并不是永远作用,具有历史阶段性。这里指的是总趋势不是每个年份、每个时期。当经济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以后,在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环保投资比例将达到稳定。

假设考虑到环境污染历史欠账,那么开始治理初期有一定污染量R0,每期治理的污染量是上期遗留的污染量与当期产生的污染量的总和,而且每期治理后的排放率以r(r=R/G)的递减率逐年减少。根据这些假设,得到下面的方程式:

R0+(p+m•n )G1=q•I1 +R1(第一期污染平衡方程式)(5)

Rt-1+(p+m•n )Gt=q•It +Rt(考虑上期污染的第t期污染平衡方程式) (6)

Gt=G1(1+g)∧(t-1)(国内生产总值以g的增长率递增)(7)

Rt/Gt=R1/G1*(1-r)∧(t-1)(治理后的污染排放率以r的递减率减少 )(8)

将(8)式整理为:

Rt=R1(1+W)∧(t-1)(治理后的污染排放量以W的变动 率变动)(9)

式中:W=g-r(1+g)

再设第t期环境保护投资增长率为i,则有:

i=(It-It-1)/It-1=It/It-1,

It=[(Rt-1-Rt)+(p+m*n )Gt]/q-[(Rt-2-Rt-1)+(p+m•n )Gt-1]/q

化简后得到:It=[(2Rt-1-Rt-Rt-2)+g(p+m•n )Gt-1]/q

进而我们得到:i=It/It-1=[(2Rt-1-Rt-Rt-2)+g(p+m•n )Gt-1]/(qIt-1)

上述两端除以g(g>0),则:

i/g=(2Rt-1-Rt-Rt-2)/ Rt-1+(p+m•n )Gt-1/(q*It-1)右端第二项根据t-1期污 染平衡方程式可变形为:

(p+m•n )Gt-1/(q•It-1)=1+(Rt-1-Rt-2)/(q•It-1)那么:

i/g=1+[(2+g)Rt-1-(1+g)Rt-2-Rt]/(g•q•It-1)

将Rt=Rt-1(1+w)∧(t-1)代入上式,则我们得到“环保投资优先增长模型”为:

i/g=1+[W(g-W)R1(1+W)∧(t-3)]/ (g•q•It-1)

在“环保投资优先增长模型”中;R1(1+W)∧(t-3)/ (g•q•It-1)>0,所以如果环保投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即i/g>1,环保投资在正常的运行效率下,W(g-W)就必 定是正数,即g>W。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g和W的大小,来评价环保投资运行效率的高低。理论上讲,在环保投资具有相当效率的前提下,W应当小于g,且其越接近于0或者为负,表明环保投资的效率越高。

1.2 我国环保投资效率评价的计量检验

下面将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我国的环保投资效率进行实证检验。

数据来源:GDP数据来源于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环境保护投资、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生活污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数据来源于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利用Excel 2003软件,首先分别计算出2000-2007年我国环保投资(EPE)和GDP的环比增长速度。

设GDP的增长模型为:GDPt =GDP0•(1+g)∧t取对数后有:

lnGDPt =lnGDP0+t•ln(1+g)

设a0=lnGDP0;a1=ln(1+g),得 到模型:GDPt =a0+a1•t

代入数据拟合后有:lnGDPt = 11.32875+ 0.133033t

R∧2=0.991971;F= 741.2663;

由于a1=ln(1+g)= 0.133033,则取其反对数,然后减去 1,求出2000-2007年每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g=1423%;

同理设环保投资的增长模型为:lnEPEt=EPE0(1+i) ∧t取对数后有:lnEPEt=lnEPE0+t •ln(1+i)

设b0=lnEPE0;b1=ln(1+i),得新 模型为:lnEPEt=b0+t•b1

代入数据拟合后有:lnEPEt=6.70681+0.172322t

R2=0.99122;F=677.3531;

同理,求出2000-2007年环保投资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i=18.81%

则我们带入数据可得到:i/g=18.81%/14.23%=132。可见,从2000-2007年,我国 环保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GDP,几乎是GDP增长速度的1.5倍。

1.3 实证结果分析

引入2000-2007年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见图1)来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图1 我国各种污染物排放量

Fig.1 China's emissions of various pollutants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主要的污染物中,大体都呈上升趋势,只有工业废水在2005、2006、2007年三年间基本没有变化。其中,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停滞过程,但是其绝对量却从2000年的194亿t上升到了2007的247亿t,增加了27.32%,其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307%;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持续上升,从2000年的221亿t上升到了2007年的310.2亿t,增加了40.36%,其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4.33%;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81 608万t上升到了2007年的175 632万t,上升幅度为115.21%,其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05%;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则是大幅上升,从2000年的138 145亿标m3上升到了2007年的388 169亿标m3,上升幅度为18097%,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3.78%。根据前面的假设,治理后的污染排放量以W的变动率变动,并且W=g-r(1+g)。我们通过W和g的大小就可以评价环境保护投资运行效率的高低。根据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平均增长速度,我们计算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的W分别是17.74%,1918%,2997%,2571%,远远大于GDP年均14.23%的增长率。另外,可以明显的看到,如果通过环保投资取得了良好效果的话,那么,我国污染物的排放量应该是逐年递减的,但实际情况缺恰恰相反。由此看见,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环境保护投资优先增长模型”的理论结果是不相符的。增长速度几乎是GDP增长速度1.5倍的环保投资并没有控制我国污染物的排放量,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比较大,其中工业废气的排放每年增长达13.78%,和我国近年来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14.23%大致相等。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就是我国环保投资的运行效率低下。虽然每年我国的环保投资是不断增加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环保投资所取得的治理效果是相当差的,与其自身的增长速度不成比例。

2 我国环保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的分析

通过以上对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的实证检验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效率不够理 想,那么是什么影响因素导致效率低下呢?

2.1 企业、社会和个人的生态建设意识淡薄、能力不足

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仅仅将自己视作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未把自己看成是一 个社会性 的组织,忽视了公司活动的社会成本与利益,因此没有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公 众个人的环保素质也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水平提高的最 大障碍。

2.2 环保投融资机制落后

从表23可以看出:我国环保投资长期属于国家垄断性行业,既不允许国内社会资金的有效 介入,又缺乏严格规范、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的环保投资主体和手段的投资作用 与贡献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政府计划下的手段和渠道如公共预算、环境收费、国债等发挥 着主导作用,但投入力度不够;二是政府和污染者以外的其他投资主体和向社会筹集资金的 商业融资手段的作用严重不足或缺位;三是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收费制度还处于起步 阶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技术水平低,工艺质量差,未达到设计的预期效率和效果,一些环保设施建成 之后根本 就无法正常运转。一些环保项目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便仓促上马,致使治理技术不过关,运 行成本高,使得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环保投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造成大量的浪费。投资效 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环保投资的缺口。

2.4 产业政策不合理

污染治理的社会化程度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民营企业参与环保设施投资的良好市场竞争 机制。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大部分污染企业都是自己建设处理设施自己运行管理,较少考 虑通过委托合同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效应,让专业化企业治理污染。由于规 模不经济原因,中小企业采取“自己建设和运营设施”的分散治理模式导致了投资效率的低 下。

2.5 激励措施运用不足

现有的环保投资基本上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而真正促使这些环保设施运转起来并产生环境 效益需要大量的运营费用,而现有的环境经济政策还不能够为企业投入足够的运营费用提供 切实的激励。

2.6 法律欠缺

从表2.3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有关人员干扰执法 、执法不力等原因,普遍存在重投资、轻运营的现象。另外由于环保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和环境标准不完善等原因,一些企业为了生存或为了追求更大限度的利润而对环保设施开开 停停,环保设施时停时转的现象较为严重。

3 提升我国环保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保护环境资源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作为环境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杠杆对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制定相关的环境法规标准和经济政策,规范环境保护投资市场,从而切实解决我国环保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从与本文研究的相关性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我国环保投资效率。

3.1 完善公众监管措施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公众在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可以由公众来执行,如公众可以监督环保资金的使用分配,监督管理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监管具体措施有:

3.1.1 借鉴国外的环保NGO环保NGO是依法建立的、非政府的、 非赢利性的、自主管理的、非党派性质的、并具有一定自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组织。

1994年后中国才有了环保NGO,但在运行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教育和引导公众,加强认识并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做出努力。可以借鉴国外NGO发展的启示:为草根型NGO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协调政府与NGO之间的关系;非盈利与开展 有偿服务关系的

调整:发挥NGO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由于中国环保NGO的呼吁和推动,中央搁置了一度如弦在箭的怒江大坝工程。

3.1.2 举行公众听证会

首先确保听证代表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专业性,尽量解决听证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政府的角色问题;其次为听证制度立法,将听证所提问题科学化,尽量发挥官方网站的作用,将听证过程上网,网上记录听证代表的发言;再次听证结果奉行“点头不算摇头算”原则,针对听证结果如何有效执行,范亚峰博士(2003)提出“宗卷排他主意”,即最后结果只能以听证会上的报告内容为依据。通过公众听证会可以监督环保资金的流向和监督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情况,我国首例电磁及环境污染公众听证会是西沙屯―上庄―六郎庄22万伏/11万伏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行政许可听证会。

3.1.3 发挥媒体的作用

首先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媒体可以尝试从提出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其次媒体应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催醒和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如监督和曝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3.2 改进投融资机制

对于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的环保项目,宜采用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投资;对于介于非经营性和经营性之间的环保项目,可以采取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同时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介入;对于那些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环保项目,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资或引入风险资本。“十一五”规划表明这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需求约为13 750亿元,按照总投资的1/3计算,自有资金的需求额高达4 125亿元,如此巨额需求完全靠财政投资是不现实的,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外资)投资环保产业已是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的共识。因此,政府应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环保投资领域,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体系。

3.3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环境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环保企业应根据市场要求,建立技术中心,善于和敢于利用自己的资金,通过独立开发或联合开发的形式进行,而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出资搞技术研究与开发。政府应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政府应大力支持环境保护产业的技术创新,增大环保资金投资强度。同时,环境保护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政府应促使企业培养、吸收环境保护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环境保护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高级专业人才,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产业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2)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大力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设备。因为环境保护投资运行效率的提高,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以环境保护工艺水平和环境保护设备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基础的。为此,一是要增加对环境保护技术与设备开发研究方面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对经济实用性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的筛选、示范和推广工作;三是要提高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在整体上的技术水平,规范环境保护产品市场。

(3)提供技术咨询政策。加强环境保护部门对企业治污方案的评估和咨询服务,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的用某项技术或设备之前,需要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评估和业务咨询,而治污企业对此基本上都是外行,迫切科学性。因为治污工程对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与生产产品本身

3.4 推动环保产业战略性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主要是指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仍以小型化和分散为主,尚未形成大产业气候,存在着产业机构、区域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

(1)国外环保企业不断进入我国,他们将带来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设备,并将推动国内的环保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加快进行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国内环保企业进行资产流动、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提供经验。因此应对国外环保企业进入我国进行正确评价。

(2)在为环保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升级相结合,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环保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资产的运营能力和竞争力。具体措施有: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并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把企业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加强企业资产运营和企业财务的监督稽查,为国内环保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5 完善法规制度,制定相关的财政激励措施

相比,至少要高一、两个等级,使需要环境保护部门的咨询服务。进一步完善环保法规标准体系,结合实际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完善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根据改善环境质量需要,不断加严排放限值。同时,即对现行各种环境保护投资优惠措施加以整理分析,废除过时的优惠政策,出台新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激励性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提供优惠贷款,即对企业环保投资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另外对企业投资于防污设备给予投资抵免、税前还贷、加速折旧等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加强税收政策对治污领域里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推动作用,将政策优惠的重点从事后鼓励转为事前扶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林华. 论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投资行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3):18-21.[Chen Linhua. On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Chinese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2008,6(3):18-2 1.]

[2]黄泉川,扈文丽.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9):32-34.[Huang Quanchuan,Hu Wenli. On Innovation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J].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6,(9):32-34.]

[3]胡建元. 新疆环境产业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22(2):7-10. [Hu Jianyuan.Inves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 Industry in Xinjiang[J].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8,22(2):7-10.]

[4]胡元林,赵光洲. 我国环保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思路[J]. 统计与决策,2008,(14):145-146.[Hu Yuanlin,Zhao Guangzhou.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J]. Statistics and Decisio n,2008,(14):145-146.]

[5]胡畔,杨树旺. 我国环保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 时代经贸,2008,6(100):83-85.[Hu Pan,Yang Shuwang.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J]. Economic &Trade Update,2008,6(100):83-85.]

[6]蓝虹. 环境产权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8-65.[LanHo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 [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5:58-65.]

[7]李法云,穆怀中,大江宏. 环境市场与环境经营[M]. 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 出版中心,2005:187-198.[Li Fayun,et al. Environmental Markets and Environmental Mana gement [M]. Beij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ublishing Center ,200 5:187-198.]

[8]林群慧,金时. 新环境问题研究――对2000年以来的环境热点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47-246,271-274. [Lin Qunhui,Jin Shi. A New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on the Studies of Environmental Hot Issues Since 2000[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5:247-246 ,271-274.]

[9]中国统计年鉴[DB]. 1999-2008.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20090412.[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DB]. 1999-2008.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Web site stats.省略, 20090412.]

[10]中国环境统计公报[DB] . 1999-2008.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zhb.省略,20090412.[China Environmental Statistical Bulletin [DB]. 1999-2008.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b site zhb.省略, 20090412.]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XIE Maohua1 LIU Xiangwei2 BAI Mudan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Inner Mongdia Huhhot 010021,China;

2.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Beijing 100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