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的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抽样调查的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抽样调查的方案

篇1

关键词:小微企业;抽样调查

引言:小微企业[1]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兴力量,生产经营活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越发关注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小微企业调查统计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小微企业单位众多等特点,决定了抽样调查成为其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

当前,国内针对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组织实施,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小微样本企业的调查主要以调查员面访和企业报送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小微企业的各项抽样调查项目主要有: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2],建筑业小微企业抽样调查,限额以下批零住餐行业的小微企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以及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开展较早,该项抽样调查方案相对更为成熟。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此项调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触类旁通,介绍其他几项抽样调查的主要框架。

一、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方案介绍

(一)调查目的。主要目的是推算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反映基本总量和生产经营的状况。

(二)调查范围。调查包括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单位两部分。具体来说,企业总体细分为目录企业和非目录企业两个总体。目录企业是指企业抽样框中所包含的企业;非目录企业是指抽样框以外的企业。

(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个体户的用工和经营状况,等等。

(四)调查方法。针对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单位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目录企业部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即从抽样框中直接选取企业样本。利用选取的一套样本,可以分别以省或行业为总体,对总体目标量进行推算估计。非目录企业及个体户采用地域整群抽样方法,即在地域抽样框中直接抽取村(居委会)作为地域样本单位,并在地域样本内对非目录企业和个体户进行逐一统计调查。

(五)目录企业样本的抽取。(1)建立抽样框。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框的建立尤为重要。具体而言,调查中应建立两个抽样框:目录企业抽样框和地域抽样框。目录企业抽样框是企业的名录库,用来抽取目录企业的样本;地域抽样框是由国家和各地区共同建立的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基本记录单元的名录库,代表了全国地域,供抽取整群样本时使用。(2)目录企业的样本抽取主要包括目录企业样本量测算、样本分配、样本抽取及权数计算等步骤。1)目录企业样本量测算。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量公式,单独计算各地区和各行业的样本量。根据分地区测算的总样本量与分行业测算的总样本量,依据就大原则,确定全国样本总量。2)样本分配主要包括:首先,利用迭代法把样本初步分配到各地各行业;接着,在地区行业的格子中再分层;最后一个步骤,在地区行业格子的各层之间分配样本量。3)在分层工作及各最终层样本数确定后,方可选取样本。在抽样的最终层中,利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选取该层的样本企业单位。4)权数计算包括基础权数和调整后权数两个步骤。

(六)地域样本的抽取。具体来说,包括整群地域样本量的确定分配、样本的抽取和权数的计算等各个步骤:1.以地区为总体,根据公式,初步测算整群地域样本量;再依据经验及实际计算的精度,调整样本量。2.对抽样框中的地域单位,根据规模大小确定分层的界限,再在各层分配地域样本量。3.地域样本的抽取与目录企业类似,同样利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在层内根选取本层的样本。4.权数计算包括基础权数和调整后权数两部分,地域样本内的个体工业经营单位和非目录企业的权数,等于其所在村(居委会)地域整群样本的权数。

(七)总体目录量的估计。利用权数放大相应的指标,即可得到总体目标量的估计。

二、建筑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介绍

从方案的推进进度而言,调查仍在积极试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反映建筑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面临的难点问题,为党政领导进行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和建议。具体而言,调查的内容有:企业的基本名录状况,效益情况、实际生产和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等。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分层PPS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建筑业小微企业作为样本单位。

三、限额以下批零住餐行业的小微企业抽样调查

调查通过运用抽样调查方法,计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调查范围主要包括限额以下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四类行业中的法人单位和个体户。本项抽样调查方案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法。

(一)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以区县为总体,采用一阶段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依据不同的单位属性和行业属性分成不同且相互不交叉的调查层,然后各自在自身的调查层中采用简单随机的抽样调查方法选取样本。

(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法。针对该总体,方案采用二阶段的分层抽样调查方法。第一阶段对全省各个区县进行分层,选取一定数量的区县作为样本;第二阶段在抽中的样本区县内开展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

四、规模以下小微服务业企业的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及时提供政策依据。调查范围包括各省级区域内的小微服务行业的法人单位,具体而言,包括居民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本调查采用目录抽样的方法。根据单位所在行业和自身规模分层,采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选取样本,对抽样调查的精度有所保障。

五、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建立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制度,及时追踪反映企业生产运行的具体状况,加强监测与预警,提供政策参考依据。调查范围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在内的的企业法人单位以及依据法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的产业活动单位,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体现经理人在企业采购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主观判断情况。该项抽样调查方案主要采用PPS抽样方法,依据行业的规模分层并分配样本量,在各自层内部采用与企业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

总结: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方案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调查效率较高,并且抽样调查的相关结果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开展的各项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方案,当前的调查有些部分需要进一步改进。今后,抽样调查方案的发展改进应逐渐弱化经济指标的调查,而在问卷设置方面多下功夫,充分考虑如何有效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得调查对象对调查表式看得懂、能理解、易填报,进而通过抽样调查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大力加快推进小微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中小企业调查体系现状

政府统计系统首先必须满足政府管理部门的需求,层层管理经济的模式直接影响着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因此,“中央政府需要什么指标,县政府也需要什么指标”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我国大多数统计指标都是如此,国家、省一级直至县一级都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总体。我国中小企业统计机构设置与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吻合的,从国家到县一级都设有中小企业统计机构,与中小企业经济管理需要相匹配。传统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能够比较好地适应这种体现层层管理的统计模式。从县中小企业统计机构开始采集全面数据并层层汇总,既可满足县级政府管理的需要,又可满足县以上各级政府(地区、省、国家)的需要。但此种模式存在着两个弊端,其一,调查方式过于笨重、工作量太大;其二,干扰统计数据的问题难以解决。

2.中小企业抽样调查面临问题

(1)抽样框问题。抽样框是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设计任何一项抽样调查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可利用的抽样框的状况。抽样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抽样框是选取样本单位的基础。无论采用什么抽样技术,确定和选取样本单位总是离不开抽样框。

其二,抽样框是估计总量指标的基础。我国中小企业统计中的绝大多数指标都是总量指标,采用抽样调查技术估计总量指标必须有合适的放大因子,即先估计总体的平均指标,然后通过总体单位总数进行放大,最后获得总体总量指标。

可见,较为完善的抽样框是进行抽样调查的重要前提,而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名录库无论是在时效性还是完整性方面都尚难以满足需要。

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中全民、集体企业的名录库比较健全,但口径过窄,而为数众多的个体企业没有名录库,加之个体中小型企业变化非常快,因而很难拥有完备的可利用抽样框,同时,专门为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建立名录库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2)多目标抽样涉及的优化指标问题。所谓多目标抽样调查,是指在一次抽样调查中组织者为了满足多个目的的需要,在一次调查访问中由同一被调查单位回答多个问题,且对多个标志值(调查指标)的计量通过同一样本元素进行。

多目标抽样代表性问题是抽样调查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由于报表中的指标较多,因而多目标问题就更为突出。过去人们试图依靠适当增加样本量的方法来减少多目标,但问题测算结果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

将一项大的调查分解为若干个小调查,是从调查制度上解决多目标问题的一个可行的办法。不同的调查,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抽选样本,样本企业可以有重复交叉。从抽样理论上讲,采用这种分解调查的模式肯定能提高各种指标的抽样精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多目标问题。但是,由此带来的样本量增大的问题也将十分严重,而且很难通过直接采取某些技术上的处理来解决。

二、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体系的确立原则

抽样设计是抽样方法与现实情况的有效结合。在我国建立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体系应遵循“一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具体地说,应遵循如下原则:

1.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统计工作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一方面,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必然减弱,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存在的基础已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精简政府机构必然会涉及到中小企业统计机构,无论从人力或物力看,采用全面统计报表制度都已力不从心。因此,在中小企业统计领域全面推行抽样调查技术是统计改革的必然趋势。从现在开始,国家中小企业统计机构应着手研究并制订规划,尽快从整体上以抽样调查取代全面报表制度。

然而,由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全面过渡到以抽样调查为主体尚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有主观方面的问题,很多的管理者以至许多统计工作者对抽样调查方法还持有怀疑态度;有客观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统计系统还缺乏从事抽样调查管理、设计和调查方面的有经验人员。因此,在全面推行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法过程中,一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抽样调查是科学、可行的,使统计工作者更新知识,逐步掌握基本的抽样方法。二是在推行抽样调查方法改革时必须统筹规划,根据轻重缓急确定先后次序,抓住重点,适时突破,带动全局。制定抽样调查方案要经过试点、试算和充分论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

2.国家需要与地方需要相结合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如果仅考虑国家需要,即以国家为总体,只推算国家一级的总量指标,这与中国的管理现实差距过多,不仅各省没有了积极性,而且可能无法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因为中央政府管理经济也常常需要分省数据。但如果以县或地区为总体,层层调查、推算,一方面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会失去抽样调查的灵活性,而且难以排除层层干扰的危险。

因此,将国家和省的需要结合起来,以主要满足中央和省一级政府管理的需要为目标是目前我国开展企业抽样调查工作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将这一原则具体体现在中小企业统计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中,抽样总体定在省一级,同时满足国家和省的需要,兼顾地区和县的需要。在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案中可提供两个抽样精度供各省选择,若某省不需该项调查的指标,可将最大相对误差定为25%,否则,应将最大相对误差定为10%。

3.目录抽样与区域抽样相结合

在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中,目录抽样方法是以企业名录库为抽样框,区域抽样方法则是以某种行政区划或地理区划为抽样框。相对地说,目录抽样方法具有设计简单和精度高的特点,但前提是需要有较为完整的企业名录库;区域抽样方法设计比较复杂,在同样的样本量下精度不如目录抽样,但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

缺乏企业名录库是目前我国开展中小企业抽样调查工作的难点之一,现有的较为完整的企业名录库都只限于一定的范围,如仅有集体企业名录库。然而,我国有着非常系统的行政区划,这非常有利于采用区域抽样技术。例如,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行政村是一级很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区划单位。

因此,在设计我国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案时,若有企业名录库,则应尽可能采用目录抽样技术;若缺乏企业名录库,则应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划,合理采用区域抽样技术。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中小型中小企业占绝大部分,这些小企业的特征,一方面是数量巨大,另一方面是变化很快,为其全面建立名录库不仅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此,对于我国众多的小型企业,有必要采取目录抽样和区域抽样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已经建有企业名录库的企业,毫无疑问应采用目录抽样;对于有一定规模并有条件建立企业名录库的企业,应尽可能建立企业名录库,并采用目录抽样技术;对于没有名录库,同时也没有条件建立名录库的企业,采用区域抽样。

4.因地制宜,多种抽样方法并举

在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下,省一级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和执行机构,政府统计中的各种调查都是通过省中小企业统计机构具体贯彻实施,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也不例外。

篇3

关键词:收视率调查;非抽样误差;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229.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1(c)-0059-02

收视率是根据抽样调查所估计的,某个特定时段里收看电视人口占所有电视渗透人口的平均百分比,这个抽样调查的过程就是收视率调查。[1]随着收视率数据“电视媒介行业通行货币”职能的凸显,对收视率数据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而收视率调查本身是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天然存在的抽样误差和调查执行中的非抽样误差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两大误差类型。

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本文即针对抽样调查两大误差类型展开分析讨论,重点分析非抽样误差来源,并发掘其有效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一、电视收视率调查误差分类

由于收视率调查本身是抽样调查,而抽样调查一定存在抽样误差。因此,要研究电视收视率误差,必须了解误差的分类。调查误差分为两种类型: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和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一)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是由于用样本估计总体而产生的误差,它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减小误差,但不可避免。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局部数据来估计总体不可能完全正确。对任何一种抽样方案,可能的样本会很多,而实际抽到的只是一个样本,因此抽到那一个样本完全是随机的、偶然的。[2]抽样误差是一种系统误差,其大小依赖于抽样方案,任何一种抽样方案一旦确定,由抽样方法本身导致的误差就已经确定了。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

(二)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非抽样误差包括了除抽样误差外,引起调查误差的所有其他因素,不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控制,它可以避免。通常认为非抽样误差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调查程序设计和执行中的错误和不足引起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完美的设计和完美的执行将完全避免非抽样误差。但从实践看,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这种理论上的完美可能性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控制非抽样误差上的努力永远没有止步的一天。

二、非抽样误差来源例解分析

电视收视率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1、抽样框误差

抽样框误差是指目标总体(Target Population)和抽样总体(Sampling Population)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理想的抽样框应是所有的抽样单位必须覆盖目标总体,即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一致。对于较为简单的单阶段抽样,抽样框要唯一地与目标总体相联接。如果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不一致就会产生抽样框误差。多阶段的分层抽样更是如此,如果每个分层抽样的抽样框是正确的,其精度会高于简单的单阶段抽样;反之,则误差会更大。

一般来说,抽样框误差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指目标总体单位全部或部分没有出现在抽样总体中,导致部分目标总体被抽中的概率为零,数据丢失。例如:在某城市的抽样方案,目标总体同上。由于该城市进行行政区划的改变,原来的四个城区与近郊区重新规划,整合为五个新的城区。在收集抽样框资料时,如果收集的资料仅为四个城区的资料,未包括后列入的近郊区,就会形成抽样框的不完整,造成数据的偏差和丢失。

(2)抽样总体包括了非目标总体单位或抽样框部分重复。这与第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是指有一部分不应被收集入抽样框的资料,被错误地列入被抽样之列,导致目标总体被夸大,或者抽样框中有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出现然而实际是重复的样框,导致这部分样框被抽中的概率增大,引起数据偏差。例如:一个城市中地域相邻的几个城区各自辟出工业相对发达的一部分来成立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收集资料时将原有的城区与新的经济开发区的资料一起收集并列抽样,则会引起包含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居(村)委会的重复抽选,样本在这部分工业相对发达的居(村)委会的比例严重扩大,这必然引起最终收视率数据的偏差。

(3)抽样框老化。统计数据调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抽样框必须更新,否则就会老化,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使抽样不准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许多地区已经被改造。例如:目前随着商品房的成片开发,大批的商品化住宅小区出现,许多家庭不只有一处住房,出现了大量诸如人员住在本小区,户籍却在其他地方,或户籍在本小区,人员居住却在其他小区的情况。

(4)分层抽样时各层的辅助信息不正确。这种情况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不存在,但在分层抽样中却是出现抽样框误差的一种重要来源。由于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各地电视观众的构成和收视偏好差异巨大。影响观众收视行为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因此,在进行基础研究阶段抽样方案设计时我们既要综合考虑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等宏观因素,又要关注收视设备拥有及频道接收情况、家庭特征、观众个人特征等微观因素。

总之,建立一个准确、及时的抽样框,是减少非抽样误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完美的抽样框几乎无法达到,有缺陷的抽样框并非不能使用,关键看造成抽样精度的损失和弥补样框的成本之间的比较和权衡。

2、无回答误差

所谓的无回答误差是指数据的丢失,其原因有两种:一是有意不回答,即被访者拒绝就某一问题给与回答;二是无意不回答,即可能是被访者不在家或是访问员疏忽,导致数据遗漏。无回答误差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抽样遗漏。抽样遗漏是指抽样过程中没有抽到一些本应调查的抽样单位。这种误差的产生来源不同于前述的抽样框误差,但产生的结果类似,甚至更为严重。因为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遗漏最可能是因为漏掉了某一类特征群,而这类特征群的缺失会使调查结果出现无法调整的偏差。例如:在基础研究阶段,访问员如果只固定在晚间某个时段拜访被抽中的样户,很可能就无法与一些工作时间主要在晚间该时段的家庭户取得联系。数次拜访不成后,该样户可能被放弃,而另选其他替代样户。这样就有可能在无意间缺失了该类特征群的收视调查数据。

(2)无法查找或联系不上

一般情况下,这种误差来源主要是由于抽样框中的地址不确切、发生了变化或者被访者家中无人(如外出旅游、生病住院等特殊情况)造成的无法接触的情况。如果这种误差是随机地、均匀地发生的,尽管增大了误差范围,但对最终结果的威胁并不大。但如果这种情况集中发生在某一类特征群中,就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偏差。

(3)被访者拒访

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无回答误差,也是最能体现访问员个人技巧和调查公司现场业务能力的方面。据访率高,响应率就低,抽取样本的误差就会增大。因此这种类型的无回答误差是调查公司在现场质量控制方面致力提高的关键点。在我国的市场调查活动中,产生这种无回答误差的最主要原因与其他国家还有着显著的不同――调查组织者的身份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被调查者的回答意愿。对于国家正式统计部门组织的调查,如居民住户、人口情况等调查,很少有无回答的问题。这与我们国家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有莫大关系,也与统计部门组织调查的权威性有密切关系。而在一些非官方的民间调查中,无回答情况则频繁出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计量误差

计量误差是所有非抽样误差中可能出现的环节最多,也最难以避免的一种误差形式。按其产生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调查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计量误差,其他计量误差。

(1)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主要有以下两种:①问卷设计产生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不同措辞的不同表达造成了不同的理解。例如文字当中使用了带有倾向性或诱导性的词汇,本身使人产生歧义;或者问卷当中问题的排列顺序不科学;或者问卷过长导致访问疲劳产生等原因造成的误差。②数据收集方式设计产生的误差:例如数据采集方法中的日记卡法,以15分钟为一个计量时段,在向样户发放的日记卡中,一个时段由19:00标志,时间是连续不断的,这个标志既是上一个时段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时段的开始。事实上这个时间标示的是19:00:00―19:14:59。这样的标志有些含糊,如果不在日记卡中作相应的解释性说明,并由访问员专门向样户着重强调,很可能导致样户理解错误,从而造成计量误差。

(2)调查执行过程产生的误差,是计量误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①是访问员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②是被访者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解错误或记忆错误,这个问题也是任何一个从事市场调研公司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AGB质量管理实践中,主要通过连续、全面的培训和复核工作加以控制[3]。

(3)其他计量误差:常见的类型有随机数表的编制和使用不当造成的误差;数据处理过程中(包括编码、录入)发生的误差等等。这些误差都可以通过比较有效的质量控制加以限制,相关管理措施将在本文的第四章加以详细论述。

总之,电视收视率调查作为一种市场数据调查,其产品的无形性、不可追溯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对其实施的质量控制本质上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控制。

结束语:在科技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媒介分析人员,我们应不断适应电视技术的发展,发展调查的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高收视率数据质量,不断深化对基础研究资料的分析和利用,对收视率数据的具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更充分地满足媒介市场的需求,发挥其“行业货币”[4]的职能。

作者单位:周芬黄埔海关

王永佳时涛长春海关

参考文献:

[1]ARM(Audience Research Methods).《GLOBAL GUIDELINES FOR TELEVISION

UDIENCE MEASUREMENT 》(GGTAM).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 (EBU),1999.众研究方法协会.全球电视受众测量指南.欧洲广播联盟,1999

[2]冯士雍等编著.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

[3]AGB媒介调研访问员培训手册.2007

篇4

[关键词] 商业调查 非抽样误差 质量控制

一、引子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调查行业异军突起,调查企业不断壮大,调查营业额连年攀升。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企业对调查数据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商业调查大部分都是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天然存在的抽样误差和调查执行中的非抽样误差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两大误差类型。

在商业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本文即针对抽样调查两大误差类型展开分析讨论,重点分析非抽样误差来源,并发掘其有效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二、商业调查误差分类

由于商业调查大部分是抽样调查,而抽样调查一定存在抽样误差。因此,要商业调查的误差,必须了解误差的分类。调查误差分为两种类型: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和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1.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是由于用样本估计总体而产生的误差,它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减小误差,但不可避免。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局部数据来估计总体不可能完全正确。对任何一种抽样方案,可能的样本会很多,而实际抽到的只是一个样本,因此抽到那一个样本完全是随机的、偶然的。抽样误差是一种系统误差,其大小依赖于抽样方案,任何一种抽样方案一旦确定,由抽样方法本身导致的误差就已经确定了。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

2.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非抽样误差包括了除抽样误差外,引起调查误差的所有其他因素,不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控制,它可以避免。非抽样误差包括: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通常认为非抽样误差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调查程序设计和执行中的错误和不足引起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完美的设计和完美的执行将完全避免非抽样误差。但从实践看,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这种理论上的完美可能性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控制非抽样误差上的努力永远没有止步的一天。

三、商业调查中非抽样误差来源例解分析

商业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1.抽样框误差

抽样框误差是指目标总体(Target Population)和抽样总体(Sampling Population)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理想的抽样框应是所有的抽样单位必须覆盖目标总体,即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一致。对于较为简单的单阶段抽样,抽样框要唯一地与目标总体相连接。如果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不一致就会产生抽样框误差。多阶段的分层抽样更是如此,如果每个分层抽样的抽样框是正确的,其精度会高于简单的单阶段抽样;反之,则误差会更大。

一般来说,抽样框误差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指目标总体单位全部或部分没有出现在抽样总体中,导致部分目标总体被抽中的概率为零,数据丢失。例如:在某城市的抽样方案,目标总体同上。由于该城市进行行政区划的改变,原来的四个城区与近郊区重新规划,整合为五个新的城区。在收集抽样框资料时,如果收集的资料仅为四个城区的资料,未包括后列入的近郊区,就会形成抽样框的不完整,造成数据的偏差和丢失。

(2)抽样总体包括了非目标总体单位或抽样框部分重复。这与第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是指有一部分不应被收集入抽样框的资料,被错误地列入被抽样之列,导致目标总体被夸大,或者抽样框中有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出现然而实际是重复的样框,导致这部分样框被抽中的概率增大,引起数据偏差。例如:一个城市中地域相邻的几个城区各自辟出工业相对发达的一部分来成立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收集资料时将原有的城区与新的经济开发区的资料一起收集并列抽样,则会引起包含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居(村)委会的重复抽选,样本在这部分工业相对发达的居(村)委会的比例严重扩大,这必然引起最终收视率数据的偏差。

(3)抽样框老化。统计数据调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抽样框必须更新,否则就会老化,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使抽样不准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许多地区已经被改造。例如:目前随着商品房的成片开发,大批的商品化住宅小区出现,许多家庭不只有一处住房,出现了大量诸如人员住在本小区,户籍却在其他地方,或户籍在本小区,人员居住却在其他小区的情况。

(4)分层抽样时各层的辅助信息不正确。这种情况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不存在,但在分层抽样中却是出现抽样框误差的一种重要来源。由于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各地电视观众的构成和收视偏好差异巨大。影响观众收视行为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因此,在进行基础研究阶段抽样方案设计时我们既要综合考虑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等宏观因素,又要关注收视设备拥有及频道接收情况、家庭特征、观众个人特征等微观因素。

总之,建立一个准确、及时的抽样框,是减少非抽样误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完美的抽样框几乎无法达到,有缺陷的抽样框并非不能使用,关键看造成抽样精度的损失和弥补样框的成本之间的比较和权衡。

2.无回答误差

所谓的无回答误差是指数据的丢失,其原因有两种:一是有意不回答,即被访者拒绝就某一问题给予回答;二是无意不回答,即可能是被访者不在家或是访问员疏忽,导致数据遗漏。无回答误差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抽样遗漏。抽样遗漏是指抽样过程中没有抽到一些本应调查的抽样单位。这种误差的产生来源不同于前述的抽样框误差,但产生的结果类似,甚至更为严重。因为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遗漏最可能是因为漏掉了某一类特征群,而这类特征群的缺失会使调查结果出现无法调整的偏差。例如:在基础研究阶段,访问员如果只固定在晚间某个时段拜访被抽中的样户,很可能就无法与一些工作时间主要在晚间该时段的家庭户取得联系。数次拜访不成后,该样户可能被放弃,而另选其他替代样户。这样就有可能在无意间缺失了该类特征群的收视调查数据。

(2)无法查找或联系不上

一般情况下,这种误差来源主要是由于抽样框中的地址不确切、发生了变化或者被访者家中无人(如外出旅游、生病住院等特殊情况)造成的无法接触的情况。如果这种误差是随机地、均匀地发生的,尽管增大了误差范围,但对最终结果的威胁并不大。但如果这种情况集中发生在某一类特征群中,就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偏差。

(3)被访者拒访

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无回答误差,也是最能体现访问员个人技巧和调查公司现场业务能力的方面。据访率高,响应率就低,抽取样本的误差就会增大。因此这种类型的无回答误差是调查公司在现场质量控制方面致力提高的关键点。在我国的市场调查活动中,产生这种无回答误差的最主要原因与其他国家还有着显著的不同――调查组织者的身份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被调查者的回答意愿。对于国家正式统计部门组织的调查,如居民住户、人口情况等调查,很少有无回答的问题。这与我们国家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有莫大关系,也与统计部门组织调查的权威性有密切关系。而在一些非官方的民间调查中,无回答情况则频繁出现。

3.计量误差

计量误差是所有非抽样误差中可能出现的环节最多,也最难以避免的一种误差形式。按其产生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调查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计量误差,其他计量误差。

(1)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主要有以下两种:①问卷设计产生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不同措辞的不同表达造成了不同的理解。例如文字当中使用了带有倾向性或诱导性的词汇,本身使人产生歧义;或者问卷当中问题的排列顺序不科学;或者问卷过长导致访问疲劳产生等原因造成的误差。②数据收集方式设计产生的误差:例如媒介调研数据采集方法中的日记卡法,以15分钟为一个计量时段,在向样户发放的日记卡中,一个时段由19∶00标志,时间是连续不断的,这个标志既是上一个时段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时段的开始。事实上这个时间标示的是19∶00∶00―19∶14∶59。这样的标志有些含糊,如果不在日记卡中作相应的解释性说明,并由访问员专门向样户着重强调,很可能导致样户理解错误,从而造成计量误差。

(2)调查执行过程产生的误差,是计量误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①是访问员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②是被访者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解错误或记忆错误,这个问题也是任何一个从事市场调研公司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AGB质量管理实践中,主要通过连续、全面的培训和复核工作加以控制。

(3)其他计量误差:常见的类型有随机数表的编制和使用不当造成的误差;数据处理过程中(包括编码、录入)发生的误差,等等。这些误差都可以通过比较有效的质量控制加以限制,相关管理措施将在本文的第四章加以详细论述。

总之,商业调查作为一种市场数据调查,其产品的无形性、不可追溯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对其实施的质量控制本质上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控制。

三、结束语

在科技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商业调查分析人员,我们应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发展调查的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商业调查数据质量,不断深化对基础研究资料的分析和利用,对调研数据的具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更充分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士雍等编著: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

篇5

1企业经营中市场调查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建立于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那么,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化代替手工业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传统的以产定销,强化现有产品的市场推广的经营理念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基于此,以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来满足需求和欲望社会和管理过程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学逐渐发展。从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市场发展趋势表现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产品的购买选择性极大提高,企业之间竞争愈发激烈。然而,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在于如何发现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并正确确定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在结合自身资源状况下,提供出比竞争者更有效为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环节中,寻找消费群体、确定目标消费群体的现实的、潜在的需求,以及判断竞争对手将采取的经营行为,均离不开有效地市场调查。按照企业营运环节而言,市场调查、产品方案、市场推广、营销网络建设为核心支柱环节,市场调查则是首要环节。因此,有效地的市场调查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有效性、应对竞争的针对性,确保企业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整个企业营运的先导性因素。有数据表明,在发达的欧美经济体中,企业对市场调查非常重视,如在美国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近万家,企业用于市场调查的经费占销售额的1%~3.5%,投资企业将花费5%左右的投资额用于前期市场调查,有近3/4的企业都建立了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1]。由此可见,市场调查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按照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的决策论,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认识和分析所要决策的问题,寻求决策的条件,称为“情报活动”;第二阶段是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称之为“设计活动”;第三阶段是从可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条最满意的行动方案,称之为“抉择活动”;第四阶段是对过去的决策进行评价和反馈,称之为“审查活动”,至此,又重新进入新一轮的决策[2]“。情报活动”阶段,决策者需要对决策问题所处的大环境和决策问题本身有清楚的客观的认识,即对事实情况的认识和预测,了解决策的条件。企业的营销行为实质属于管理行为,管理行为的核心在于决策,而决策的首要环节就是“情报活动”,即信息的调查、收集与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市场调查。因此,不论是企业经营的实务环节,还是从管理理论角度出发,市场调查使企业经营的必备行为。

2传统市场调查对象选取方法的比较分析当前,企业普遍重视市场调查活动,许多企业都建立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或在企业市场部门设立相应结构负责市场信息的统筹。在企业开展市场调查活动之前,首先是拟定市场调查方案。市场调查方案一般包括明确调查目标,选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内容,确定调查方法及调查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最后实施调查工作。在调查方案的拟定中,充分结合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特别是在市场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上,与统计学中的统计调查所包含的调查方法有很强的一致性,按照调查的对象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四种基本调查方法。由于市场范围的广大,企业不可能也不需要对所有的市场进行全面调查,现代企业所采用的市场调查方法主要为随机抽样调查,其次采用重点调查,较少采用典型调查,一般不使用普查。最为主要采用的随机抽样调查一般为简单随机抽样,如在实践中常见的随机性问卷访谈调查法,随机性观察调查法等调查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指针对一个确定的研究总体,按照抽签或类似手段等概率的抽取总体中的个体。这种方法显著优点是操作简易,其所形成的样本能对总体特征进行衡量,然而,结合企业市场调查的目的、调查形式进行分析,采用简单随机性抽样选取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存在诸多缺陷。首先,从调查目的分析,企业市场调查可分为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因果性调查三类。其中,探索性市场调查一般是为了界定企业经营中所遇到问题的性质以及更好的理解问题的环境所开展的小规模调查,如产品销量的下滑程度;描述性市场调查一般指企业对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消费者满意程度等市场综合信息的总体评述;因果性市场调查则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调查,如广告投入增长对销售额提升的影响,产品的包装的改进对消费者满意度提升的影响等。不论哪种具体调查方法,其调查的目的性、调查对象的针对性均很强,那么,对总体不做类别与层级的划分,基于总体的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有效性将难以保证。其次,从调查形式分析,企业常见的有问卷调查,具体有面谈访问调查、邮寄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等调查形式。现实当中,由于问卷设计的欠缺、民众普遍警惕陌生人的社会文化以及调查经费投入的有限性等因素,问卷调查效果尚需提高。被调查者往往由于问卷涉及个人隐私、敏感性问题,或于自身利益等因素关联性较弱等,与调查者不能有效配合,使得调查既难以开展,也使得所收集的信息缺乏效用。另外,网络调查虽然实施便捷,但单纯简单随机的网络问卷调查,存在被调查者的随意性强、被调查者参与程度难以保证等诸多不足,从而也影市场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信息和资料,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许多学者对企业如何实施有效地市场调查方法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展开了一些研究,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确定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对象、明确调查项目及调查数据资料分析等内容。本文将从抽样技术层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市场调查的有效性实施提供借鉴。1企业经营中市场调查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建立于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那么,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化代替手工业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传统的以产定销,强化现有产品的市场推广的经营理念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基于此,以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来满足需求和欲望社会和管理过程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学逐渐发展。从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市场发展趋势表现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产品的购买选择性极大提高,企业之间竞争愈发激烈。然而,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在于如何发现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并正确确定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在结合自身资源状况下,提供出比竞争者更有效为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环节中,寻找消费群体、确定目标消费群体的现实的、潜在的需求,以及判断竞争对手将采取的经营行为,均离不开有效地市场调查。按照企业营运环节而言,市场调查、产品方案、市场推广、营销网络建设为核心支柱环节,市场调查则是首要环节。因此,有效地的市场调查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有效性、应对竞争的针对性,确保企业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整个企业营运的先导性因素。有数据表明,在发达的欧美经济体中,企业对市场调查非常重视,如在美国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近万家,企业用于市场调查的经费占销售额的1%~3.5%,投资企业将花费5%左右的投资额用于前期市场调查,有近3/4的企业都建立了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1]。由此可见,市场调查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按照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的决策论,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认识和分析所要决策的问题,寻求决策的条件,称为“情报活动”;第二阶段是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称之为“设计活动”;第三阶段是从可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条最满意的行动方案,称之为“抉择活动”;第四阶段是对过去的决策进行评价和反馈,称之为“审查活动”,至此,又重新进入新一轮的决策[2]“。情报活动”阶段,决策者需要对决策问题所处的大环境和决策问题本身有清楚的客观的认识,即对事实情况的认识和预测,了解决策的条件。企业的营销行为实质属于管理行为,管理行为的核心在于决策,而决策的首要环节就是“情报活动”,即信息的调查、收集与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市场调查。因此,不论是企业经营的实务环节,还是从管理理论角度出发,市场调查使企业经营的必备行为。2传统市场调查对象选取方法的比较分析当前,企业普遍重视市场调查活动,许多企业都建立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或在企业市场部门设立相应结构负责市场信息的统筹。在企业开展市场调查活动之前,首先是拟定市场调查方案。市场调查方案一般包括明确调查目标,选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内容,确定调查方法及调查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最后实施调查工作。在调查方案的拟定中,充分结合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特别是在市场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上,与统计学中的统计调查所包含的调查方法有很强的一致性,按照调查的对象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四种基本调查方法。由于市场范围的广大,企业不可能也不需要对所有的市场进行全面调查,现代企业所采用的市场调查方法主要为随机抽样调查,其次采用重点调查,较少采用典型调查,一般不使用普查。最为主要采用的随机抽样调查一般为简单随机抽样,如在实践中常见的随机性问卷访谈调查法,随机性观察调查法等调查方法。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指针对一个确定的研究总体,按照抽签或类似手段等概率的抽取总体中的个体。这种方法显著优点是操作简易,其所形成的样本能对总体特征进行衡量,然而,结合企业市场调查的目的、调查形式进行分析,采用简单随机性抽样选取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存在诸多缺陷。首先,从调查目的分析,企业市场调查可分为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因果性调查三类。其中,探索性市场调查一般是为了界定企业经营中所遇到问题的性质以及更好的理解问题的环境所开展的小规模调查,如产品销量的下滑程度;描述性市场调查一般指企业对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消费者满意程度等市场综合信息的总体评述;因果性市场调查则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调查,如广告投入增长对销售额提升的影响,产品的包装的改进对消费者满意度提升的影响等。不论哪种具体调查方法,其调查的目的性、调查对象的针对性均很强,那么,对总体不做类别与层级的划分,基于总体的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有效性将难以保证。其次,从调查形式分析,企业常见的有问卷调查,具体有面谈访问调查、邮寄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等调查形式。现实当中,由于问卷设计的欠缺、民众普遍警惕陌生人的社会文化以及调查经费投入的有限性等因素,问卷调查效果尚需提高。被调查者往往由于问卷涉及个人隐私、敏感性问题,或于自身利益等因素关联性较弱等,与调查者不能有效配合,使得调查既难以开展,也使得所收集的信息缺乏效用。另外,网络调查虽然实施便捷,但单纯简单随机的网络问卷调查,存在被调查者的随意性强、被调查者参与程度难以保证等诸多不足,从而也影响了市场调查效果。作为企业较为采用的重点市场调查,在实施中存在对象选择的非随机性及重点调查单位确定的困难性,使得调查结果存在不可控制性的误差,特别是当外部环境产生较大变化时,所选择重点对象将存在缺乏代表性的缺陷。

3规范的分层抽样技术在市场调查中的应用

篇6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等五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关于进一步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全市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做好全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粮食是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安全的基础,是实施宏观调控和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党委、政府制定粮食产业政策的依据,对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的统一安排,从年起在粮食生产县(区)建立新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制度,这是国家对粮食产量调查制度进行的重大改革,通过建立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实现对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调查、直接上报、直接推算,及时、准确地反映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收获情况,为制定粮食政策和对粮食生产的分级管理服务。

二、明确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核算方式由原来层层上报的统计方法改变为建立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制度,国家统计局市级调查队组织区县统计调查部门直接到现场划地块抽样,根据实割实测数据推算;二是市、县汇总数据由原来的市、县统计部门负责改变为由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负责直接汇总推算,经国家统计局核准后,由调查总队反馈给市级调查队,市级调查队再反馈到各区县统计部门;三是反馈到市、县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对粮食生产市、县中央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依据。

我县粮食生产乡镇(街道)共12个,根据新的调查方案抽中样本村分布11个乡镇,分别为。

按照调查制度规定,由省调查总队抽取我县调查样本村20个(见附件1),每村抽选调查地块3至5个,每个调查地块按照权重比例,最少不低于10亩,每村聘用辅助调查员至少一名。辅助调查员每年度要对本村农作物的春播、夏播、夏收、秋收、秋冬播的面积及产量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是主要粮食作物和小品种粮食作物两部分。对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两阶段抽样、实割实测的抽样调查方法开展调查;对甘薯、稻谷、大豆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直接选择重点农户进行入户测量调查;对其他小品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采用以预代实的调查方法,进行评估测算。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做好每一品种、每一粮食生产季节的粮食产量调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调查、独立上报,确保数据质量。

篇7

*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在*年如期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在省、*、县各级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全*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广大调查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德宏**年人口抽样调查圆满完成了现场登记和数据处理等任务,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省、*、县主要人口数据的衔接和统一,结束了非普查年份人口数据数上下不统一的现状。德宏*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和省级优秀单位,盈江、梁河两县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全*有10名调查人员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有14人被评为省级级先进个人,各级政府对我**年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政府对总体工作的完成情况也是满意的。

下面,我对*年德宏*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做一简要回顾,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这次人口抽样调查,国家从*年6月研制调查方案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时间,经历了准备、登记和复查、数据处理和开发应用三个工作阶段。目前,除资料编印和深入分析应用尚在进行之中,其余各阶段工作都圆满地按计划完成任务,实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关于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年6月至*年10月是调查的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制定调查工作计划、拟定调查方案和各类细则、建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筹措调查经费和物资、试点、选调培训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开展宣传动员等。为了做到调查准备工作的高质量,各级调查机构严格遵照全国统一的工作流程,统一规划、周密部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抓好“四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是做好大规模调查的重要保障。这次调查,*、县均成立了以副*长、副县长为组长的调查领导小组,被抽中的乡、镇、街道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按照调查经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政府落实调查经费55万元,市、县、一级也都落实了一定数量的经费,在各级调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级调查办公室组建顺利,抽调了精干的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条件。基层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选聘工作顺利,调查员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好。

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为了提升社会各界对调查工作的认知程度,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配合,这次调查采取了“点对点宣传为主,社会宣传为辅”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主流媒体,采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的宣传手段,张贴广告栏、宣传画,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这些宣传活动,既营造了良好的调查环境,又贴近百姓生活,拉近了与被调查人的距离,宣传效果非常好。

(二)关于调查的登记和复查工作

从*年11月1日至15日是登记和复查阶段。这一阶段时间虽短,却是整个调查工作最关键的阶段,工作量最集中,动员力量最多,工作质量要求也最高。从11月1日零时开始,全*300多名调查员、调查指导员,按照统一的号令,走街串巷,上门入户,在各个县市118个调查小区区中展开全面登记调查,各级调查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深入基层,亲临第一线,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大调查员、调查指导员按照“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工作要求,走遍每一座建筑,访问每一个家庭,登记好每一个人,填准每一个项目。在复查工作中,大家认真查遗补漏,力争把差错消灭在数据的源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调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调查,在继承以往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体现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

二、人口抽样调查的主要收获

我国已于1987年和1995年成功地进行过两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虽然这次调查,面对着调查环境和形势任务的变化,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也作了调整,但在全体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目的,调查数据质量总体看比较高。经过事后质量抽查推算,调查数据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2000年以来我*的人口总量、地区分布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失业、社会保障、迁移流动、婚姻生育、自然变动、居住环境等各种情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人口增加了7.78万人,增长7.26%。年平均增加1.5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41%。*年底我国总人口达到115.08万人。

(二)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年底,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超过6万人,达到6.68万人,占全*总人口的5.81%;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被称为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或地区。由此可见,我*正处于老龄化社会的成长期。

(三)城市化快速推进

*年底,我*城镇人口已达32.77万人,占总人口的28.47%,比2000年提高5.6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又有所提高。但与全国的43%相比,我*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

(四)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调查表明,我*具有初中及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结构重心逐步上移,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年全*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由2000年的每10万人中拥有1444人上升为2619人,比五普时增加了1175人,增幅高达55%,是各种受教育程度中增长较快的。

(五)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

*年全*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04.92。与2000年人口普查的104.65比较,表现出继续升高的走势。调查数据警示我们,如果任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将导致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对于上述调查成果,各级调查机构及时发表了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人口计生委和统计部门要就出生人口性别比、就业失业等数据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判断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人口、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比较翔实可靠的人口数据,为制定和出台有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人口抽样调查的主要经验

这次人口抽样调查,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无论是调查的工作量,还是调查的组织难度和技术要求,抽样调查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日趋多样,户口约束降低,人口流动频繁,要顺利完成调查任务,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这次调查的成功开展和顺利进行,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

(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完成调查任务的根本保障

人口抽样调查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在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协调各方、通力配合,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政府高度重视这次调查工作,并进行了有效的组织。成立了以副*长刘正华为组长,统计局、公安部、人口计生委、宣传部、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和工商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县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也把这次调查作为*年的一项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县市领导同志亲自挂帅,协调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经费和物资的筹备等,并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及时解决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各级党政领导的坚强领导为顺利开展这项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是完成调查任务的关键所在

这次人口抽样调查,既要靠几百名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完成现场登记工作,又需要靠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申报来保证数据收集的顺利完成。如何有效组织建调查员队伍,如何确保家家户户的如实申报和积极配合,都需要进行最广泛的社会动员。这次调查,采用社会动员、积极奉献、适当补贴的原则,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中抽调人员,辅之从社会上临时招聘人员,组成了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队伍。广大调查人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的工作热情,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调查的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公安、人口计生、宣传、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工商等部门在政策、人力、宣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调查期间,各县市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开展了深入、持久、广泛的宣传发动,使被抽中地区的人民群众能积极参加和配合调查登记。这次调查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能力。

(三)高素质的调查员队伍是完成调查任务的必要条件

现场调查数据能否准确,一靠调查员的认真工作,二靠被调查户的如实申报。因此,建立一支讲政治、能吃苦、懂政策、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的调查员队伍,是人口调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这次调查在队伍的组建上,一是坚持选调标准,调查员必须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热心社会工作、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二是严格抓好业务培训,制定了统一的培训教材和教学光盘。调查员经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通过培训不仅要使调查人员弄清填报项目的涵义,还要学会做好群众工作,掌握调查技巧,从而在调查登记时能更好地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三是大力倡导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精神。由于财力有限,现阶段我们还很难像发达国家那样付给调查员工资,只能给予适当的补贴。广大调查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圆满地完成了现场登记工作。

四、人口抽样调查后期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人口抽样调查后期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做,如资料开发、数据评估、资料编印、资料移交归档、经验总结等工作。

(一)做好调查数据资料开发与应用工作

*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我们一定要充分开发利用好,使之更好地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的人口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一方面,人口多的基本矛盾没有缓解,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如果稍有松动,低生育水平就可能出现反弹。另一方面,人口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压力增大、人口流动频繁等问题不容忽视,人口数量和结构的任何变化不仅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和行为,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揭示我*人口的最新情况,探索人口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制定社会政策,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步伐,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咨询建议。

(二)做好资料编印工作

目前,*和各县市的主要数据公报已,下一步我们要做好数据资料的编印工作。这次调查的内容十分丰富,获取了大量数据,我们要将这些成果向社会展示,为社会服务好。*县两级人口抽样调查机构都要做好此项工作,为本级政府提供优质服务。

(三)认真总结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宝贵经验,搞好今年的“三项”调查工作

虽然这次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在认真总结人口抽样调查成功经验的同时,还须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为今后开展的人口调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各级统计部门一定要发扬人口抽样调查的团结、协作精神,再接再厉,认真搞好*年的人口变动调查、劳动力调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统计服务。

篇8

一、抽样方法

根据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服务业个体户抽样处理系统的要求,由金华市经普办负责,以县(市)为抽样总体,分镇乡(街道)进行抽样。服务业个体户调查共分为14个子总体:

01.道路运输业、

02.城市公共交通业、

03.水上运输业、

04.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

05.仓储业、

06.邮政业、07.批发业、

08.零售业、

09.住宿业、

10.餐饮业、

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其他行业。我市共抽取1738个样本户(名单另发)。

二、调查进度安排

1.2009年2月20日前市经普办在上级抽选个体户样本的基础上,做好调查前有关准备工作。

2.2009年3月10日前各镇乡(街道)、开发区负责完成对个体经营户样本的入户调查,并做好复查初审,报市经普办。

3.2009年4月20日前市经普办负责组织完成对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数据的集中会审、录入、推算、评估、核查、上报工作,镇乡(街道)、开发区普查办做好相应配合。

三、个体经营户调查数据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个体经营户调查数据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必须贯穿于方案设计、单位清查和样本框的建立、样本的抽取、调查员培训、入户访问、逐级审核、数据处理、总量推算、验收上报的全过程。

1.建立个体经营户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

各镇乡(街道)、开发区普查办都要制定个体经营户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个体经营户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明确工作职责和各工作环节质量控制的要求,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抓好调查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市经普办负责培训镇乡(街道)、开发区业务骨干,各镇乡(街道)、开发区普查办负责培训调查人员,尤其是要加强调查技巧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承担上门调查任务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方可上岗。

3.规范调查方法

各镇乡(街道)、开发区必须采用调查人员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不得将调查表发放到样本户由业主自行填写,调查人员对业主提供的疑问数据必须进行现场核实,对有思想顾虑的业主,调查人员要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疑虑,调查数据尽可能经业主认可。

4.建立逐级审核制度

调查人员必须对调查表进行逻辑审核,审核无误、签名后上报,镇乡(街道)、开发区普查办对调查表进行复审,并将复审后的调查表报上级普查办,对审核中发现的畸大畸小数据要责成调查人员重新核实,市经普办要对调查表进行再审核,审核合格方可交付录入人员进行数据处理。

5.做好数据处理工作

市经普办建立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严格要求录入人员对调查表实行初、复录,初录与复录必须由不同的录入人员进行,数据录入后,必须进行计算机审核。镇乡(街道)、开发区普查办要积极配合。对计算机审核发现的差错,及时查询、核实,并及时更正。

6.数据质量抽查

市、乡两级经普办要从样本户中抽取5%的样本重新进行入户调查,以验证原调查数据的质量。

7.数据质量评估

各级普查办对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个体户样本均值、推算的子总体总量和结构比例等与当地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根据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的核算,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

8.数据上报验收

市普查办将抽样框、样本调查资料、特殊处理资料、综合推算结构及质量抽查数据一并报金华市普查办。省、市普查办按《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验收。

篇9

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已进入战前准备的关键阶段。为全面部署安排我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武装培训调查队伍,明确下步抽样调查各阶段工作任务,确保全市调查任务圆满完成,经市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业务培训工作会议。参加这次培训会议的主要是全市被抽中乡镇的调查办主任、调查指导员、被抽中调查小区的调查员和市调查办的工作人员,包括武当山特区的调查队伍。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传达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认真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二是进行抽样调查业务培训授课;三是安排下步抽样调查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明确考核规则。下面,结合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就如何做好我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讲几点意见。一、1人口抽样调查是20__年国家部署安排的一项大型调查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20__年在全国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和城镇劳动力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此项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摸清20__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类数量、人口构成以及居住等和劳动力方面的变化,研究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政策提供依据,为建立从国家到县级的劳动力调查制度做准备。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是国务院统一部署的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与在20__年开展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这次1人口抽样调查所涉及的调查指标更多、包括的范围更广、对我们统计部门来讲任务更重,一是户记录指标20个,为测算居民住房等情况提供数据;二是人记录、城乡劳动力调查指标共35个,为测算人口、年龄、教育、就业、养老保险、劳动报酬、妇女、儿童等提供数据;三是死亡人口调查指标8个大项76个小项;四是群众安全感调查共22个大项116个选择小项,为评价群众安全感状态提供数据。调查内容多、指标涉及广、调查填报难,是这次抽样调查的一个显著特点。再加上由于目前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外出务工较多,人难找、表难填,这都给这次调查摸底和入户登记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保证此次抽样调查工作能圆满完成,国务院、省政府和十堰市政府、丹江市政府都先后发出文件通知,对这次调查目的、调查内容、组织领导、协调配合、保障措施、数据质量等都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为我们搞好这次抽样调查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认真扎实地做好这次抽样调查工作。

二、20__年1人口抽样调查是一项由部分乡镇承担的调查任务,要求正确对待。

按国家普查制度规定,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安排在逢0的年份进行;每5年开展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安排在逢5的年份进行。在此之前,全国开展的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都是在县市级单位中间进行随机抽样,一个县市多年才能抽到一次。而今年开展的1人口抽样调查却是在每一个县市级单位内进行抽样,即每一个县市都要开展。这次抽样调查,根据国家抽样调查方案和省随机抽样定点,我们丹江口市共抽中6个乡镇,在这6个乡镇的22个村中再抽取23个调查小区,调查人口为5803人。由于这次抽样调查是在我们上报全市所有村级资料的基础上,由省随机抽样定点,因此这项工作只涉及我们部分乡镇,而不是全市统一开展。故这仅仅是我们被抽中的6个乡镇的一个附加的任务。由于是按1来进行抽样,因此对我们被抽中的乡镇来讲,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加之今年多项普查、调查任务交错,对我们统计部门包括各乡镇统计人员而言任务十分繁重。好在这次抽样调查涉及到乡镇的调查任务相对较轻,除了已经收集上报的相关资料外,下一步重点工作就是开展家庭户清查和入户正式登记。那么,按照全省统一要求,一是要加强对调查员的培训工作。这次调查我们要求每个调查小区安排2名调查人员,被抽选的调查员都是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年轻力壮、积极勤谨的同志,经过这两天的培训,相信大家一定会掌握好调查的基本技能,圆满完成这次调查任务;二是要高度重视调查数据质量。这次抽样调查,乡镇级不负责调查表处理和数据汇总工作,主要任务是要保证调查数据质量。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各乡镇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加强督导检查,努力把差错消灭在调查员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错率。因此,特提出“八不”要求:就是要切实做到入户登记不重不漏、调查指标不错不乱、调查时间不拖不误、调查表不脏不丢。

三、进一步落实保障措施,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要完成好这次调查任务,确实需要提供一定的保障条件,包括组织机构、工作专班、宣传发动和必要的经费支持。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工作,没有人没有钱是难以进行的。因此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文件要求,各级都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一是要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具体负责各乡镇抽样调查的组织协调工作。据了解,我们6个乡镇都在5月份前后组建了调查班子,明确了具体负责人,之后又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完成了各阶段的具体任务;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在调查员入户调查时一定要把致调查户的一封信送到调查户手中,做到家喻户晓,为调查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环境。三是要认真落实调查所必需:请记住我站域名的工作经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__)77号文件的规定,这次1人口抽样调查所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各级财政分别解决。因此各乡镇都要按此要求落实好调查经费,我们今天到会的各乡镇抽样调查 办公室主任同志们,也都要积极争取,学会做工作,要向特区计经局学习,有了机会利用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想方设法争取经费,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鉴于此次抽样调查只限定于6个乡镇,因此我们统计局经过研究,决定在市级抽样调查经费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仍要挤出一定资金对抽样调查的乡镇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按照各乡镇实际抽中的调查小区数来确定,每个调查小区给予补贴500元。这样,各乡镇由于被抽中的调查小区数量不同,因而补贴的金额也不一样。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在自身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定经费补贴乡镇,是对我们这6个乡镇这次调查工作的一种支持和肯定,或者说也是一种奖励。当然,所谓补贴就是说只是一个象征,更多的资金投入主要是要靠各乡镇来解决。而我们拿出的这部分钱主要是要用在各乡镇所选调的调查人员的误工补贴上,要确保每个调查员这次调查的误工补贴总体上不少于150元。当然,由于各调查小区所应调查的实际人数多少不同而应对调查员的补贴也应有所区别。

四、全面武装进入实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市抽样调查任务。

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安排,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操作抽样调查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及时成立市乡两级抽样调查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于4月15日以丹政办发(20__)22号文件向全市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__年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定友同志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丹江口市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统计局。随后,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所涉及的6个乡镇(浪河、白杨坪、均县、石鼓、凉水河、土台)按照全市统一要求,都成立了调查班子,明确了责任领导。

二是5月份组建了以市统计局为主体,由市计生、公安等部门参加的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内设三个组,即综合协调组、业务组、数据处理组,负责操作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是5-6月份,经国务院、湖北省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抽取确定,我市共有6个乡镇、22个村、23个调查小区,共约6000人作为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单位。所抽中均县镇、浪河镇、白杨坪、土台乡、凉水河镇、石鼓镇按照调查要求,及时提供了有关调查小区的资料信息。在5月26日前,全市按时完成了村级区域划分、地址编码、绘制乡级村级地图、村级单位清单等工作,并做到了按时上报。

四是在7月份,按照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了被抽中村级单位内的调查小区划分和编制调查小区抽样框的上报工作。

五是在省反馈我市1人口抽样调查抽中调查小区样本名单的基础上,按照市人调办《关于做好全市20__年1人口抽样调查指导员、调查员选调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所抽中乡镇两调人员的选调工作迅速开展,全市共选调调查指导员6名、调查员46名。

到这次抽样调查培训会议召开为止,我们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已告一段落,从10月8号节后正式上班开始,就将进入实战阶段。具体再划分为四个过程:

一是进行地图绘制和清查摸底工作。10月份集中开展全市23个调查小区详图绘制和调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摸底编制工作。

二是开展调查的入户登记工作。以10月31日零点为标准调查时点,11月1日至10日调查员入户正式登记,11月11日-15日进行复查,11月16日-25日逐级进行登记资料的验收工作,11月16日-25日迎接省、市事后质量抽查。

三是完成调查表编码工作。11月16日-20日由各抽中乡镇调查员对调查表进行非专项编码,11月21日-30日全市集中审核。

四是作好数据处理和资料上报工作。11月25日-12月25日为我们统计局进行调试程序、录入审核阶段;12月底前上报调查数据和数据开发、资料编辑上报和总结、归档阶段。

同志们,调查任务已经明确、工作要求已经提出、战斗准备已经做好、实战阶段转瞬即到,我们全市此次1人口抽样调查任务能否顺利开展、圆满完成,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看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志。因此,我们一定要集中精力搞好培训,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弄通弄懂调查表的内容,掌握调查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利用这两天时间磨好刀、擦好枪,待国庆节后进入实战。

对于这次1人口抽样调查,各级都十分重视,省政府多次发出文件通知,并对事后质量检查考核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我们也制定了对各乡镇的考核奖惩办法,将在此项任务完成后按照细则进行严格考核。因此,要求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精心组织,确保把这一仗打好、打胜、打漂亮!做到不拖后腿、争当先进,争取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和高质量的调查数据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10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馐悄壳懊骋淄臣剖葜柿肯陆档闹匾蛩亍?、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

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

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