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绩效考核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绩效考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绩效考核

篇1

关键词:绩效考核科研人员考核管理

全面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积极面对和迎接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加强科研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对科研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已成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开展好这项考核工作,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已成为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下面以马钢公司技术中心为例,阐述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过程及状况。

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马钢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规则是通过参照同行业几大钢企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结合马钢自身特点制定的,经过4~5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基本上能够反映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和所做出的业绩。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采用年终一次性评价,考核方式是根据人事部门制定的考核表进行个人自我评价(打分)和单位领导(或单位评价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工作基本情况(基本得分)和工作业绩(加分),基本情况分为承担科研任务情况、撰写论文情况、工作调研情况、完成交办任务、业务培训情况、工作指导情况和工作态度情况等。工作业绩主要是取得科研成果等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技术中心的考核没有跳出国内基本考核框架,还是年终一次性“算帐”。

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原因

1)考核缺乏明确的目标性,考核目的性比较单一。现行的考核形式,多数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也主要是为了评优,发奖金,考核结果很难达到信息反馈和提高绩效的作用。

造成上述现象原因为:管理与考核脱节,考核反映的多是科研人员工作的表面,很少能反映科研人员实际工作的内涵,科研人员不可能通过考核及时了解自己工作成就及今后需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领导也很难据此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时甚至反而增加了领导与研发人员的矛盾。

2)考核工作只注重考核人员的结果,不注重对工作质量考核。这就导致被考核者一味追求项目的级别或项目数量,在这方面去“挣工分”。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在考核内容中虽然也涉及到工作质量,但没有具体指标和依据,只能凭主观评价。忽视了阶段性的考核评价的设立,缺乏工作过程考核的记录和评价,或者考核记录不全面,导致年终考核时难免对部分考核指标靠想象去评价,造成不是评价过高,就是遗忘不评价,个人行为替代了组织行为,这样得出的考核结果是失真的,造成部分科研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气。

3)考核结果没有与科研人员的待遇等直接挂钩。考核结果虽然在考核办法中写到与科研人员的收入、职称评聘、骨干评选、技能培训(含出国)等挂钩,但实际没有实施,仅仅用于年终一次性的加奖。造成上述现象原因是: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只注重考核结果,为考核而考核,忽视了通过考核来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优秀人员更加努力工作和创新、鞭策落后者找到差距、学习先进,改进不足。

三、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新办法探讨

为了达到有效解决上述一些问题以促进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不断完善,经过不断摸索、探讨,寻找新方法,通过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了分模块对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由于系统采用B/S模式架构,考核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能方便的从网页上登录进系统,分别进行考核管理工作和查询结果等。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对考核指标进行定量设计和全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和考核时间结点限制,通过预设的各个模块录入指标,系统通过不同专业的不同算法实现科研人员过程考核的数据汇总,实现了从定性考核转化为定量考核,从年终一次性考核转化为分阶段连续轨迹性考核,实现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及考核结果的互动,公开透明,相关部门的考核管理职能得到充分体现。

1.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主要是指年内从事的研发项目、临时任务、上年度或再早时间项目产生的成果(包括技术进步奖、专利、技术秘密和标准等)、发表的论文和论著。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和年内能力的提升,即研发能力、计划能力、科研方法、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合理化建议、以及获得表彰和荣誉等。工作态度主要是指科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劳动纪律、工作管理、工作考勤和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执行评价。

2.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1)绩效考核指标的定量设定。

为了达到对科研人员实现公平的绩效考核,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评价系数进行统一的分值设定。在考核内容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进行级别、类别、项目类型、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获取的成果、专利、标准、获奖论文、论著等进行级别、类别、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工作能力的能力指标级别和工作态度的执行级别进行设定;在考核评价系数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的季度考核进行考核系数设定,对课题长考核评价项目组成员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系数设定。所有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评价系数在考核管理系统中均以系统的基本参数形式进行设定,这些参数可随考核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改设定,以满足新的考核需求。

2)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

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需要通过对科研人员参与并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考评实现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主要是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考核按过程考核,由于科研项目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都较长,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有几次阶段考核评估,参与该项目科研人员的过程考核也就需要相应的几次阶段考核评估;科研人员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考核中,不仅需项目评审组对科研项目考核评价,还要有课题长对课题组中的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然后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把各种考核评价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通过对各阶段的考核分进行加权计算即得出科研人员参与该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科研人员参与临时任务的考核与参与科研项目的考核类似,只是临时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较短,只需象科研项目的一次过程考核就能实现对科研人员参与临任务任务的绩效考核。二是收集科研人员已获得的工作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情况并录入到考核系统中实现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部分的收集内容主要是科研人员获得的成果、专利和获奖论文等。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日常表现情况的考核按季度进行,通过将收集的数据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考核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这部分内容的绩效考核评价。

3.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科研人员整体工作及业绩档案,比较系统、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记录了科研人员每一年的工作情况,以及能力发挥、培训提高等情况,领导便于掌握每个人的情况,把握单位整体情况。克服了以往对科研人员工作情况记录零散的状况。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每个技术人员年度承担工作任务、能力提升、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质量的评价。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的管理工作,督促规范工作任务的计划安排、人员配置和检查与考核,减少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身在工作中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有针对性地参与培训和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能,避免单纯考核。过去,考核很难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工作期间的不足更难看到,现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每个技术人员随时可以通过网上系统查询到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考核情况,以此不断修正和改进。

篇2

[关键词] 科研机构;绩效考核;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b)-107-02

2006年起,一场对于事业单位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即是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2009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1 如何做好绩效考核,尤其是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是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

众所周知,一个机构的管理核心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则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在科研事业单位中,传统的考核大多采用的仍是年终考核方式,即制订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个人,按得分高低相互比较分出优劣,而绩效考核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职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做,所有人都是和自己的目标比较,看完成的情况如何[1]。

科学的绩效考核是工作结果和工作过程的结合,不仅可以使单位发展目标与职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积极性,增强职工责任感及单位凝聚力,还能够帮助先进者持续发展,鼓励落后者前进[2]。通过考核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职工及选拔职工,并能对职工的工作业绩作出及时的肯定并给以表彰奖励。因此,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考核等管理手段促进绩效的提高。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科研机构对科技活动越来越重视。对科技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 已成为绩效考核工作的一个重点。科技人员又是科研技术创新的主体,他们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着机构的效益和竞争力。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方法对科研机构人员进行考核呢?

我们知道绩效考核方法,按照所选择的效标不同,可分为品质主导型考评法、行为导向型考评法、结果导向型考评法及综合型考评法四大类20种方法,但不是所有的考核方法在实践中都会被经常应用[3]。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可根据人员状况及实际条件选择考核方式,一般多采用量化的客观指标加以考核。

下面我们结合某研究机构在绩效考核中的实际操作谈一下如何做好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

某研究机构原有的考核方式是以年复一年的、重复撰写工作总结的形式进行考核,在国务院要求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后,该研究机构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对原有的年终考核进行了改革,对科技人员采取了结果导向型的成绩记录法与自评法相结合,根据不同人群分类等多种有效的考评方法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绩效考核。

该研究机构将在职人员按照聘任的岗位分为七大类,分别为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社团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生产销售人员、后勤辅助人员、开发实验室人员。结合该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岗位的不同制订不同考核指标,使用《科研人员考核测评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测评表》、《社团人员考核测评表》、《行政管理人员考核测评表》、《生产、销售人员考核测评表》、《后勤辅助人员考核测评表》、《开发实验室人员考核测评表》七类不同岗位类别的考核表格。考评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分别从个性表现、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制订符合该岗位的效标。

由于该研究机构内科技人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创造性,该单位特别制定了《科研人员量化考核细则》制度,科技人员的考核得分由民主测评+量化考核两部分组成。科技人员通过本年度的实际工作情况填写科研业绩工作表,人事部门根据制订的量化指标及评分办法计算出科技人员的考核分数。非一线科技、生产销售、开发人员的考核,由于客观性指标存在许多局限,则考核过程中主要采用主观性指标考核方法结合360度综合考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根据分数给予评优奖励,若达不到制订的最低标准也将得到相应的处罚。

2 实施绩效考核还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根据该单位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虽然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预先设计了一套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并确定了不同人员的具体考评方法,但在考核运行过程中,仍会出现大量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实施绩效考核还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2.1 考核成绩必须进行公开公示

这不仅仅是考核工作民主化的反映,也是组织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只有做到了这点,才能保证改革后的绩效考核方法能够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形式化的考核方式,使绩效考核真正起到促进个人发展与提高工作效率相结合的目的。

2.2 考核的关键应放在考核的过程而不是考核的结果,考核的意义是让职工更好地工作

考核评价做出以后,应及时与职工沟通,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职工,若考评者发现问题时,需找到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这不仅履行了管理者的责任,也加强了与职工之间的感情,使职工了解自己的业绩状况和考核结果,也使管理者了解职工在工作中的问题及意见,创造一个公开、通畅的双向沟通环境,使考评者与被评对象能就考核结果及其原因、成绩与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这样,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推动职工素质的提高,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激发职工的能量,提高职工对工作的信心。

2.3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及程序和方法,在实际运行中还需要与研究机构职工文化相融合,需要得到职工的认同

要针对考核体系对运行初期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如:考评结果是否应和岗位工资挂钩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严格落实奖惩兑现,不断完善考核方式,建立了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强化目标考核,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将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指标、有措施、有标准。从制度上确保各项目标有可操作的标准,形成较为严密的考核奖惩体系。

2.4 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构建导向机制

绩效考核结果不仅仅只是衡量绩效高低的一个简单数据,通过结合职工考核过程,已拓展升值成为职工年终考核评优及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职工行为与单位目标的正相关关系。⑤监督考评的管理者,需有效地组织职工的绩效考评工作,针对绩效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职工考评结果进行必要的复审复查,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性,对存在严重争议的考评结果进行调查甄别,防止诱发不必要的冲突。

3 结语

通过实际实施绩效管理考核,笔者还有如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3.1 领导的重视是绩效管理考核顺利推行的前提

任何一项新的管理机制的引入均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在推进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要不断强调绩效管理的必要性,提供组织、人员保证。

3.2 协调合作是绩效管理顺利推行的基础

日常工作中,考评者对被考评者进行辅导;考核时,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共同认定成绩和不足;考核结束后,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提升绩效上,共同实现“双赢”。

3.3 持续改进是绩效管理顺利推行的动力

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应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尝试,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磨合。动态持续改进机制将推动绩效管理不断地走向完善。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能体现管理的一项策略,通过量化考评,可以对职工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作出正确的评价,进而可以通过转岗、晋升、辞退等手段,对员工的工作分配进行调整,使每一个员工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潜能和效率,同时,也可以对单位目前的人力资源和成本作出正确的分析,为以后的单位发展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制订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帮助科研机构组建一支良好的科技开发团队,并保持该团队的持续稳定性和工作能力的持续提高,为研究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叶龙,史振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32-236.

[2]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32-361.

篇3

摘 要 石油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保障其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对石油企业的人员、尤其是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本文主要就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原则、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 科研 绩效考核 原则 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于科研人员的培养工作。而对于我国的石油企业来讲,这种培养工作就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石油产量增加的压力不断加大、对于石油的提炼工艺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众多的石油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因此,这就更需要对其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使他们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全面提升石油企业科研的水平与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的空间,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文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原则、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一、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原则

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原则有许多。但是我们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原则。第一,坚持结果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使石油企业的科研人员充分的在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性,也对于一些不当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第二,坚持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评价结果的相对公正性,有利于对科研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用最小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科研成果,给石油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第三,坚持价值评估与产能评估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石油企业通过高效的科学研究,加快对新产品的开发、降低生产的成本、提升产品的品质,扩大石化企业的市场价值。第四,完善评价系统,充分的体现出石油企业对于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公开性、客观性、有效性,有利于众多的科研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石油企业的发展而服务。

二、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方法

(一)设定绩效考核的目标

我们需要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设定出有效的目标。比如:第一,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的分配、明确出每个人具体负责的工作任务,实行必要的奖惩制度,使众多的石油企业科研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尽心尽力。比如:对于辽河油田公司沈阳采油厂来讲,通过对于企业的动态室、静态室、勘探室、生产室、综合室、调度室、化验室各个科室人员的工作任务表现的情况进行科学化的考核,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起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石油的产量,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效益。第二,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工作任务具体目标的分配需要结合他们每个人的兴趣、能力、平r的工作效率等方面因素,使得这些科研人员对于分配的具体任务目标有兴趣、有能力、有责任去完成,而不要超出他们的能力,最终使得他们无法完成。第三,制定好的具体责任目标需要进行上报、得到上级领导集体的批准后才能实施。第四,在对于这些具体的制定任务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并且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的评估

运用综合性的评估模式对于石化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评估。具体来讲,首先,把自己内部的评估、上级主观部门的评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评估进行有效的结合,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其次,需要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周期。原因在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主要从事的是地质开发的技术研究问题,需要应用比较长的时间。但是,一般情况下、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所制定的考核周期不会超过一年。

(三)积极进行绩效考核工作信息的反馈

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对于考核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反馈,同时需要保持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的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以便于他们彼此之间学习与交流经验,使得这项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整体性的提高。具体来讲,第一,进行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需要众多的部门进行充分合作,以便于促使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的具体设定的目标可以有效的完成,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比如:石油企业科研人员对于全厂各个区块开发过程中的动态特点与趋势进行全面的监控,保障企业生产的安全与效率。而对于这一项工作完全可以纳入到考核的内容中,使企业广大的工作人员重视石油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第二,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的标准要一致,对于“见人下菜碟”式的行为要严厉打击。

(四)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工作的流程与方式

任何的绩效考核工作的流程与方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考核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来讲,我们需要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流程与方式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对于原有绩效考核工作中暴漏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全面提高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使得石油企业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可以不断的进行科研项目的探索、努力创新,为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良好形象与信誉的树立、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对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得石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获得应有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为油田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引言

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制度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高校的绩效考核不仅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过程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多出成绩,出好成绩,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获得公平的而不是平均的劳动报酬。国内许多高校在高校考核体系方面都在不断地尝试,1999年清华大学率先迈出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在全校全面实行了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1],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03年北京大学教师人事体制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推动了中国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值得欣慰的是,2006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人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事业单位的职务工资体系转变为岗位工资体系,提出了绩效工资的概念,指出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要求高等学校要健全内部绩效评价机制,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这就为我们进行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许多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存在岗位职责不分、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绩效考核标准体系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张春瀛等在高校进行的有关教师绩效考核的调查中显示[2],有91.6%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学校的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不健全,有66.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考核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激励,有44.5%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考核忽视长期绩效,因此要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充分调动和激励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完善高校的岗位聘任、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制度。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大多由各学院(部门)来进行,高校只是掌握了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结果,对于在考核过程中具体的量化指标掌握得不够全面,这样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调整、岗位调整和职称晋升等相关人事决策中就缺乏了坚实的信息基础,对职工的积极性的提高也有重大的阻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进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体系的构建就有了可能,我们的目的就在于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情况,维护考核绩效的公平和公正,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1.考核体系设计

虽然很多学校都设计了详细的考核系统,有的因为是定性考核而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有的因为考核指标过于细化而实际上却不能真正实施,或者即使考核体系比较科学,但多数高校的考核是在各学院(部门)完成的,各学院(部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些敷衍了事,做老好人,任何人都是考核合格,不得罪人,随便走走形式,各学院(部门)把考核结果报送学校,学校根本无法掌握详细的情况,因此,这种只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考核模式已经渐渐地与学校的发展相脱节,学校要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鼓励优秀人才做出成绩,从战略的眼光去发展学校,考核体系的变革是必须的。杨震等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有4个基本原则[3],即量化考核原则、全面考核原则、集成考核原则和动态考核原则,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4个基本原则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指导考核体系的建立与考核方法选择过程中要彼此结合,恰当处理分项指标与集成考核的关系、指标量化与主观打分的关系、权重确定与动态调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因此,我们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设计考核体系,“德”指政治素质,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能”指岗位履行能力,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记录及出勤情况;“绩”主要考核岗位履职情况,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实绩,取得成果的水平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结果不再是“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中的一种,而是分数,而考核分数直接与薪酬挂钩,甲比乙多一分,不再意味着拿着相同的报酬,而是要多一份额的报酬,即使两人聘任在相同的等级。我们给出考核分数(AM)与“德、能、勤、绩”的计分公式。AM=M•pm+C•pc+D•pd+A•pa(公式1)在公式1中,AM代表考核分数,M代表“德”分数,pm代表“德”在其中所占的比例;C代表“能”分数,pc代表“能”在其中所占的比例;D代表“勤”分数,pd代表“勤”在其中所占的比例;A代表“绩”分数,pa代表“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其中,pm+pc+pd+pa=1。在公式1中,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论证和调研,四个指标所占的比例比较容易确定,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将考核因素德、能、勤、绩的权重设为0.2,0.3,0.1和0.4。而M、C、D、A如何计算呢,我们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M我们可以通过部门来考核,因为部门人员对其比较熟悉,具体考核的时候可以使用360度方法进行,360度绩效考核(360-DegreeFeedback)[4],即全视角考评(Full-circleappraisa1)或多来源评价(Multi-sourceAssess-ment),顾名思义,就是多角度或全视角。它是一种从不同层面的人员中收集考评信息,从多个视角对员工进行综合绩效考评并提供反馈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基于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以及自身等信息资源的收集来评估绩效的方法,绩效考核把被考核人看成圆心,考评者分布在它的四周。而其它三项则是刚性的要求,其中,C我们通过高校的教务部门对其授课的情况设计一个考核公式来解决,许多学校在计算授课这个方面已经做得很成熟,通过对基础课、专业课、授课群体、课时等多方面的因素设计的定量考核指标已经完全可以实现;D通过督导组的协助来设计一个考核公式解决,A通过科技部门的其论文、论著、专利和项目等情况来设计一个考核公式来实现,根据其的等级、影响因子、论著的数量、项目的经济效益等等多方面设计的考核计算,很多科技部门也已经在这方面有了雏形,很快就可以进行实施。

2.考核体系的实施

我们设计的考核体系是一个联合教务部门、科技部门、督导组、学院以及教学科研人员自身等而构建的体系,(图略)。考核中心的数据库通过网络与各个分数据库连接,各分数据库不需要重新设计,只需要提供接口给中心数据库,当各分数据库数据发生变化时,中心数据库的相应数据也同时更新,这样学校中心数据库的数据确保是最新、最准确的。而与此同时,可以设计一个教学科研人员登录平台,其可以随时登录中心数据库查看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成绩,其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的值来确定自己在那些方面做的不足,还需要努力,从而在某些方面可以加强,这样就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不单单是考核就是考核,我们要摈弃纯粹的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做得更好,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当然,在实施系统的过程中,有很多难点存在,一个就是如何协调各部门做好数据库的协调接口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四个指标所占比例问题,最后就是各个分数据库中各个项目指标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比例是否令人信服等等,例如,在图1中,我们将科技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再分解(图略),在这些问题上,要经过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反复的修改,最终才能完善运行。由于系统涉及到学校及各个部门,业务逻辑差别较大,分析分布式系统中异构数据特征和功能需求的基础设计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和开发系统时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对已有系统的兼容以及对未来的应用提供可扩展性,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系统来优化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率,创新管理,更好地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薪酬调整、岗位调整、职称晋升等相关人事决策,加强学校人事部门和科技部门以及各个学院的信息共享,其关键是要进行管理流程的再造。通过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科研管理流程的分析,剔出重复不合理的工作环节,规范工作流程,使之适合系统的实现。考核体系的成功实施,能够极大地提供效率。可以全面了解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过程和工作效率,降低重复劳动,为提高管理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有利于实现学校人事部门管理的信息化;第二,有利于及时地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情况及工作依据,为考核聘任提供了最基础的依据;第三,有利于维护考核绩效的公平和公正;第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重复劳动。

篇5

__汽车客运集团“燃油消耗统计考核”推广材料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始终坚持“以节能为己任、以节能增效益、以节能促发展”的管理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战略任务,不断完善“加强基础管理、调整运力结构、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车辆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节能措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常抓常新。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与创新了“燃油定额、燃油统计、考核奖励”的基础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方法,在完善企业管理基础数据、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职工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责任感,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由“领导重视到全员参与、被动接受到主动开展、单项措施到系统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项目通过ic卡、v2.0客运管理系统、fcms03燃油管理系统、gps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统计资料详尽细致、及时准确,减轻了统计工作强度,降低了人为因素干扰,增强了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项目中油耗定额制定科学、统计方法应用得当、考核与奖惩制度合理,可操作性强,普遍适用于道路客运企业,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一、概况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汽集团)成立于1949年8月,20__年3月改制为__汽车客运有限公司,20__年4月组建为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至20__年6月30日,苏汽集团在__全市设有9个分公司、24个子公司和8个参股企业,拥有总资产17亿元(不包括控股公司),员工7480名。苏汽集团在20__年中国交通百强企业中排名第45位;在20__年中国道路运输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0位,其中,在客运企业中排名第4位。企业先后荣获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交通部重点联系企业、江苏省明星企业、江苏省服务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资质和称号。

长期以来,苏汽集团始终坚持“以节能为己任、以节能增效益、以节能促发展”的管理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战略任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企业在1980年、1982年、1983年、1984年连续被评为江苏省节能先进单位;1983年被评为交通部节能先进企业,并在国家经委召开的全国节能先进企业表彰大会上被评为表扬单位;199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计量能源企业、国家二级企业;1995年10月,被国家经贸委、计委和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同年被交通部命名为“全国交通系统节能优秀企业”。

近年来,苏汽集团进一步完善“加强基础管理、调整运力结构、优化运输组织、改善车辆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等节能措施,继承与创新了“燃油定额、燃油统计、考核奖励”基础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方法。特别是通过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职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责任感,实现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由领导重视到全员参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开展、由单项措施到系统管理”的三大转变,在完善企业管理基础数据、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基本原理道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运输企业在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时必然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决定了减少能源消耗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节约社会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节能减排始终是运输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管理节能就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制定先进合理的燃油消耗定额,明确一定时期的节油目标,完善燃油消耗的统计方法,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定额管理原理、统计学原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实施合理有效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激发职工节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激励原理和目标管理原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集中体现。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必然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苏汽集团应用这些管理原理,抓住了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首先从制定科学合理的燃油消耗定额入手,采取行车路单制、满油箱制及ic卡加油制、统计月报制等统计制度,获取燃油消耗基础数据,运用“fcms03车用燃油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方法,激发职工节能减排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取系统的后续保障措施,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水平,实现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增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具体做法(一)制定油耗定额标准制定油耗定额标准是苏汽集团实施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定额标准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和合理性,既要保证这一定额能够起到燃油节约的效果,又要保证大多数基层运输单位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苏汽集团目前执行的是公司20__年4月公布的《各类车辆燃油修订定额表》(如表1所示),这一定额标准是在20__年7月第一次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几经修改而得到的。该额定标准以单车百公里耗油量(升)作为衡量单位,标准范围涵盖了公司绝大部分车型。在定额标准数值的确定上,以各类车型的出厂标准为基准,以车辆长度、乘员人数、发动机型号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通过参考几年来的该车型的实际消耗情况及车辆的实际技术装备水平,并组织相关人员大量调研、跟车测定以及技术分析论证最终确定,同时根据不同的运输组织方式(班线车、公交车、厂包厂租车)、不同的运行条件(长短途、空调使用)等加以区别,定额制定科学,定额执行可操作性强。表120__年各类车型燃油修订定额表单位:升/百公里车型燃油消耗基本定额依维柯a40.1012友谊zgt6600d1、金龙klq660113依维柯a49.1214牡丹md6701、牡丹md6702d、友谊zgt6702h、金龙klq672015东吴jsk6700、宇通zk6790h、金龙xmq6790、金龙klq6791e3、金龙xmq679117金龙klq6791e、金龙klq679318宇通zk6896h19宇通zk6790h、宇通zk6893h、宇通zk6860、金龙klq6883、金龙klq6820、桂林大宇gdw6900c、合肥现代hk690020宇通zk6898h、宇通zk6895h.金龙klq6885q、金龙klq6890rcb、金龙klq6895、金龙xmq6892、桂林大宇gdw6900e、合肥现代hk6900k、黄海dd6898.21牡丹md6852adij、亚奔ybl692022安凯hff6850ko3、东吴jsk6860、太湖xq6990y2、金龙xmq6891、金龙xmq6892c1、金龙xmq68 92e2、金龙klq6885、亚奔ybl6920h、宇通zk689823亚星js6972、东岳lck6980、安凯hff6100ko5、安凯hk6900、安凯hk6900k55、安凯hff6901k55、金龙klq6100g、金龙xmq6103g、宇通zk6100h、宇通zk6108、桂林大宇gdw6112a、桂林大宇gdw6120系列24牡丹md6101d2h、太湖xq6990y6、金龙klq6100、金龙klq6110、金龙klq6129、金龙xmq6112c、金龙xmq6115、金龙xmq6118。现代hk6112、现代hk6112a、现代hk6124m。尼奥普兰bfc6120、尼奥普兰bfc6125、尼奥普兰bfc6127、安凯hk6100k05、安凯hff6122k01、安凯hff6120k35、安凯hff6120wk62、桂林大宇gdw6111、黄海dd6990h2b、宇通zk6100、宇通zk6102d2c、宇通zk6110hc、宇通zk6110hd、宇通zk6113h、亚奔ybl6101、亚奔ybl6113h25黄海dd6112h2a、黄海dd6112h8、五十铃glk6120、宇通zk6113h-2、宇通zk6115、宇通zk6118、宇通zk6118g、桂林大宇gl6120、桂林大宇gdw6120d、西沃xw6120b7r、安凯hff6120k32、金龙xmq6112、金龙xmq6113、金龙klq6116g、金龙klq611826桂林大宇gdw6122、沃尔沃b10m、尼奥普兰bfc6125a、青年jnp6125a。宇通zk6120、金龙klq6120、金龙xmq612227安凯hff6121gd28安凯hff6120ko132注:空调机组百公里油耗定额标准可在以上基础上增加2升(二)建立油耗统计制度建立合理的油耗统计制度是苏汽集团实施燃油消耗统计考核的关键。近年来,苏汽集团通过建立一系列诸如行车路单制度、满油箱及ic卡加油制度、统计月报制度等具体的统计制度,保证燃油消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

1.行车路单制度行车路单是车辆运行过程各种作业的原始记录,是燃料统计的基础资料。车队每天向驾驶员开具路单,路单中必须标明车号、起始站、行车里程、班次时刻、载客数量、配载数量以及实际的加油数量等,由驾驶员准确填写,以便公司统计,其中加油数量要与石油公司的加油数对帐核销。行车路单上的线路里程以实际里程为依据,由公司相关负责部门根据其实际运行线路测定(以行车记录仪或gps显示的里程数作为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变更线路或绕道行驶需调整里程的,必须经公司相关负责部门核准同意。对于公务用车公里从严掌握,经车队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确认,以保证里程数的准确性。苏汽集团行车路单样单如表2所示。表2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行车路单(样张)车号:苏e4d818车型金龙座位年月日班次属性驾驶员起站讫站班次时刻里程人数加油数行车记录起站配载现金记帐正班张台其__吴中昆山6:4555111035昆山__吴中9:005520__吴中昆山10:50554南站至吴中往返10公里昆山__吴中12:555512__吴中昆山14:50553昆山__吴中17:005521用油数卡245升合计340公里存油数注:班次栏内填写正班、夹板、包车、听班、保养、修理、公务、预备、驳客、抛锚签发人:史明福2.满油箱及ic卡加油制度这一制度的具体做法是:油料消耗按月进行汇总统计(部分车队按十天作为统计周期),每月底必须将油箱加满,由车队管理人员在月底进行检查,该车该月内的加油数为其实际消耗油量。为了保证其油耗数据的准确客观,各单位取消现金加油,通过购买ic充值卡到指定的加油站加油,ic充值卡设定车号,一车一卡,加油时必须填写加油单据,一式三联,加油站一联、车队一联、一联保存备查,从而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油耗信息不准确等问题。3.统计月报制度统计员及时统计车辆的具体油料消耗量及公里数,按月计算汇总,并分解到各个驾驶人员予以公布。同时向公司相关负责部门报送相应资料,以便资料的汇总和分析。各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负责对本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车辆燃油消耗进行汇总和分析,集团公司负责及时汇总和整理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数据资料,编制出综合月报表和汇总明细表,及时反映集团公司内各车型的燃油消耗情况及各单位每月车辆的动态消耗情况,以便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苏汽集团统计报表样单如表3所示。表3集团公司公营车(班线车)车型消耗综合月报汇总明细表(样张)车型车辆数燃油定额燃油材料定额材料当月累计当月累计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数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数耗材总额千车公里耗材耗材总额千车公里耗材宇通zk6896h37192726925528120.27-3260369026174584720.21-91581一类车80二类车120三类车16055619203.96462585125.35宇通zk6898ha421629171196019.01-251057943311679720.16-206794420.370.2646648.880.51宇通zk6893h42049596938718.93-152464794813099220.22-20172362973.1772623112.08宇通zk6895h22117915336218.77-75956092811661420.79-168232183.8121.905584399.55宇通zk6860ha25202448784771019.48-7859308944760266119.51-11699441889171.0629841896.59宇通zk6831hd10181083781865717.21-301987672715363317.52-24198545350.313428139.10宇通zk6732d-1217000026846407915.19-1168002921108.81宇通zk6113h-222600001230333233526.28-2115一类车80二类车120三类车20__064722.5526.06宇通zk6120__623654604525.56-8153193048228325.77-92653065129.582718485.14宇通zk6120hw12625820643524.92-5362757206353323.04-10208247695.891877468.09宇通zk6118ha22610398289427.83-171717044322325.17-458481878.671333977.69宇通zk6118hf8261080862491023.04-5357101037423769923.53-396575188.548.005274.251.54宇通zk611972516095403825.09-30816095403825.09-30859837.1559837.15宇通zk6100h28242305335135322.28-8946227685650960622.38-92507一类车80二类车120三类车1601222353.0213830360.74金龙klq688340203553366853719.29-9637449810185777519.07-17020__8092107.2632610172.50金龙klq6885q8217593__65019.29-7814108451621407219.74-4757815113199.04124656__.94金龙klq6890rcb12115180329021.67-20__752884015622.91-12802276.5149.9722616.5129.02金龙klq6895521832401600519.23-3140103769521031920.27-38520441853.087807475.24金龙klq6109q52525910598223.09-889921802231524.21-2893198676.654620 50.12金龙klq611024252467706009824.35-6529292314671793824.56-7872651365208.1525655687.77金龙klq6119172526405565521.42-1475226405565521.72-1475281.06281.06金龙klq612912511315274024.22-3151404263225422.97-62152521222.80784255.84为完善企业统计工作,苏汽集团与相关企业合作先后开发“v2.0客运管理系统”、“fcms03燃油管理系统”等统计软件,并应用于企业燃油消耗统计工作中,在降低了统计工作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三)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为提高驾驶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节油积极性,苏汽集团实施了油耗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由于各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各自情况的不同,目前苏汽集团并没有统一企业的奖惩标准,而是由各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标准,定期加以调整,采取报备的方式在总公司备案。以运输分公司为例,其主要的奖惩办法是:以三个月为一个考核周期,考核定额标准在集团公司下达的燃油消耗定额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驾驶人员的油耗情况予以奖惩,每节约1升燃油按市场价格的50%予以奖励,但每月设置封顶量为200升;每多消耗1升则按照市场价格的100%进行处罚。车队管理人员按车队节油总数提取一定比例管理奖励金(其中队长、机务队长当其节油数的1.5%,三大员为1.2%,统计员、结算员为0.9%等)。奖惩时要填写发放明细表,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分公司经理批准后发放,每季度兑现一次。通过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完善,苏汽集团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方面,通过奖励和惩罚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员工特别是基层运输单位工作人员节油积极性,增强了节能减排的意识,促使企业燃油消耗不断下降,20__年和20__年苏汽集团累计节油分别达到254.25万升和315.68万升;另一方面通过奖励封顶制的实施,有效消除了员工为过度追求节油而造成的服务质量降低等隐患,保证了考核与奖惩制度的积极效果。四、主要措施(一)建立节能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机构是苏汽集团大力推进燃油消耗统计与考核的组织保障。目前,企业已形成了由集团公司层、子(分)公司层、车队层组成的三级节能减排管理网络。集团公司成立能源管理工作委员会,由1名副总经理兼职负责,设立机务技术处作为集团公司的节能减排管理职能部门,由2名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集团公司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子(分)公司成立各自的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由1名副经理分管,设立安全机务科作节能减排管理职能部门,由1-2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各单位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各车队均由1名机务队长负责车队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中公营车队分别配备1-2名机务管理人员和1-2名专职统计人员。(二)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近年来,苏汽集团先后制定和完善了《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公车公营技术经济定额计考核办法》、《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机务技术管理制度》、《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制度》、《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统计管理制度》等多项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明确了各部门及职工的节能减排职能,确保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三)优化运输组织方法苏汽集团十分重视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法、改进经营组织模式等集约化发展的手段实现企业节能减排。随着公司化经营以及线路公司化改造工作不断深入,到20__年6月底,苏汽集团已拥有一个纯公司化经营的子公司和24个公司化经营的车队,共有公营车1663辆,占公司总车辆数的55.94%,比20__年同期增长29.2%,公司对于车辆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为节能减排具体举措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方式,采取集约化管理手段,提高了车辆运行效率,降低了单车的油耗水平,20__年上半年,由集团公司统一考核统计的1161辆公营车单车油耗为23.2升/百车公里,比20__同期降低了1.2个百分点。20__年上半年与20__年上半年苏汽集团公营车辆运用效率和燃油消耗对比情况如表4所示。表4苏汽集团公营车辆运用效率和燃油消耗对比情况表项目单位20__年上半年20__年上半年增、减%车辆数辆1161929+24.97行驶总里程公里6518823051301464+38.64燃油消耗升1515259412064722+25.59燃油节约升22950101818716+26.19(四)调整经营组织机构加强企业重组联合,调整企业经营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企业运力资源,是苏汽集团降低能源消耗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企业重组联合,苏汽集团有效地整合了区域范围的运力资源,加之运输“三分制度”(即线路分类、企业分级、经营分工)的实施,有效地避免了同业过度竞争,不仅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而且也减少了车辆的燃料消耗,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0__年上半年,苏汽集团客运班线公营车辆共完成换算周转量10.81亿人公里,千人公里油耗14.01升,比上年同期下降11.39%。(五)改善车辆技术结构近年来,苏汽集团十分重视通过车辆技术结构的改善来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车辆技术结构优化方法。企业改制六年来,苏汽集团共投入汽集团累计投资8.2亿元,更新车辆2604辆,通过“三增三减”(即车型增大减小、等级增高减普、性能增优减劣)策略的有效执行,车辆容量、档次、节能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__年6月30日,苏汽集团拥有中高级客车2410辆,占全部车辆的81.06%,比去年同期增长10.3%,除出租车外,企业营运客车的平均客位为36.06座/车,比去年同期增长4.49%。20__年上半年与20__年上半年苏汽集团运力结构、车辆等级对比情况如表5所示。表5苏汽集团运力结构、车辆等级对比情况单位:辆类别20__年上半年20__年上半年高中普高中普大型595746343431617292中型3422156036525469小型051216036525469合计93714735637991408568总计29732775其中:公营车16631287(六)提高车辆维修水平提高车辆技术水平,保证车辆运行质量是车辆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要实现车辆高质量的运行则需对车辆进行及时维护和修理,使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苏汽集团于20__年底了《汽车维护工艺规程》,对车辆的各级维护,特别是车辆的一、二级维护的间隔里程、作业内容、工艺流程、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多种形式技术培训和技术练兵,不断促进科学、合理操作工艺的有效实施。同时不断加强对维修厂和维修设备的投入,为汽车维修工作提供“硬件”支持。20__年苏汽集团车辆完好率达到99.5%,千车公里的小修频率降至0.25次,有效的保证了车辆在良好技术状态下运行。(七)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为保证基础统计数据的准确和客观,降低统计工作的劳动强度,全面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苏汽集团与多家技术企业合作,先后研制开发了“客运管理系统v2.0版”、“fcms03车用燃油管理系统”等多套系统管理系统软件,并用于燃油统计考核等基础性工作之中,以增强企业基础数据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便捷性、易操作性。特别是“fcms03车用燃油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通过设备“身份”自动识别和数据的自动采集、汇总等功能,将油耗统计由单车具体到了驾驶员个人,使燃油统计基础数据更加具体详细、客观准确,而且也降低了统 计工作的劳动强度和人为干扰。(八)完善后续保障机制苏汽集团在燃油消耗统计考核的基础上,通过对统计结果的比较分析,建立并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工作的后续保障机制。这一机制既包括以停岗培训、日常培训、定期经验交流等为主的针对驾驶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专项措施,也包括以淘汰、恢修、调整、选型等为主的针对车辆的具体办法,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保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五、项目成效(一)企业效益随着节能减排活动,特别是以“建立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确定油耗定额、完善统计方法、落实考核奖惩”为主要举措的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不断开展,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能耗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经营效益有了明显增长。20__年到20__年三年间,苏汽集团公司化经营车辆累计节约油料689.51万升,直接节省成本3171.75万元(按柴油价格4.6元/升计算),单车油耗节约量由20__年的每年1119.66升/车上升到20__年的2051.2升/车,增长了83.2%。20__年到20__年苏汽集团燃油消耗与节约情况如表6所示。从苏汽集团某月公营车(班线车)车型消耗综合月报汇总明细表(表7)可看出,企业各车型燃油单耗降低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表620__-20__年苏汽集团能源消耗与节约情况单位:辆、万升年份车辆数消耗公司化经营车辆汽油柴油合计车辆数油耗节约20__25131043623.63727.61068119.5820__281264.325812.235876.551253254.2520__302045.896592.566638.451539315.68表7苏汽集团某月公营车(班线车)车型消耗综合月报汇总明细表车型车辆数燃油定额当月(升)累计(升)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宇通zk6896h37192726925528120.27-3260369026174584720.21-91581宇通zk6898ha421629171196019.01-251057943311679720.16-20679宇通zk6893h42049596938718.93-152464794813099220.22-20172宇通zk6895h22117915336218.77-75956092811661420.79-16823宇通zk6860ha25202448784771019.48-7859308944760266119.51-116994宇通zk6831hd10181083781865717.21-301987672715363317.52-24198宇通zk6732d-1217000026846407915.19-1168宇通zk6113h-222600001230333233526.28-2115宇通zk6120__623654604525.56-8153193048228325.77-9265宇通zk6120hw12625820643524.92-5362757206353323.04-10208宇通zk6118ha22610398289427.83-171717044322325.17-4584宇通zk6118hf8261080862491023.04-5357101037423769923.53-39657宇通zk611972516095403825.09-30816095403825.09-308宇通zk6100h28242305335135322.28-8946227685650960622.38-92507金龙klq688340203553366853719.29-9637449810185777519.07-170200金龙klq6885q8217593__65019.29-7814108451621407219.74-47578金龙klq6890rcb12115180329021.67-20__752884015622.91-1280金龙klq6895521832401600519.23-3140103769521031920.27-38520金龙klq6109q52525910598223.09-889921802231524.21-2893金龙klq611024252467706009824.35-6529292314671793824.56-78726金龙klq6119172526405565521.42-1475226405565521.72-1475金龙klq612912511315274024.22-3151404263225422.97-6215(二)社会效益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道路运输业作为能源的消耗大户,每年约消耗全社会成品油总量的近30%。加强以燃油消耗统计考核为基础的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对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显著。首先,通过节能减排工作能大幅减少交通运输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能耗总量,降低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截至20__年底我国道路运输营运性车辆共计802.58万辆,按照苏汽集团近几年最少的油料节约数计算(20__年的1119.66升/车),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一年将会减少燃油消耗898619.07万升,按照平均油价4.6元/升计算,每年道路运输行业的直接油耗成本将会减少413.36亿元,如果再考虑相应资源(人、物、油、其他材料等)的机会成本和进口成本等,其节约的社会经济运行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其次,通过节能减排工作还能有效缓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当前由能源燃烧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疾病增加等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控制和减少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的汽车尾气(据统计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有70%以上的污染源来自汽车尾气)排放量意义十分重大。燃油消耗的节约是减少尾气排放的一项有效措施,按照我国20__年底的道路运输营运性车辆数和苏汽集团近几年最少的油料节约数估算,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一年通过油料节约将会减少废气排放754.84万标立方米,由此带来的包括空气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三)综合效果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广以及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示范,必然会细化和强化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开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效果。第一,通过行车路单制、满油箱及ic卡加油制、统计月报制等措施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反映车辆油耗的基本数据,而且能够通过运量、行驶里程等基础数据,全面反映车辆在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水平,为企业管理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便于企业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节能减排效果的实现,需要企业多方面管理工作的配合,如车辆技术管理、车辆运行管理、运输组织优化等。通过燃油消耗统计考核等基础性管理工作,有效衔接并协调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系统开展。

第三,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手段。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实施,增强了政府、企业、社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了各方面人员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使企业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将节能减排作为“发展企业、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工作,真正形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以及行业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篇6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 职业院校 技能考核 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37-01

随着现代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国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汽车类专业。大部分汽修专业毕业生面向汽车维修企业,但是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有时会达不到企业用工要求,不能进入企业立即上手进行生产维修,使企业和学校在供求方面出现矛盾。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二者多沟通交流,依靠企业资源,学校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而考试是学生能力u价的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考试成绩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情况的检查与评价,并起着风向标作用。

一、汽车类专业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前些年汽车类专业学生成绩考核普遍采用以理论为主的考试方式,个别停课实训课程才会采用实操成绩。但是这类考核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前者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技能,缺乏技能操作能力,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足,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后者会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影响对整个汽车课程体系的理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教学考核环节存在一定问题。目前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忽略了考核过程的建设。

因此,构建一套新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方式迫在眉睫。采用汽车专业技能考试,指导学生参与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将技能考试引入教学评价体系,使其作为实践教学环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日常课程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接触到当前实际使用的新车型、新技术,为学生树立“技能为本”工匠理念。

二、汽车类专业考核模式内容

为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多方位衡量专业课教学的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推进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加大日常教学考评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比例,建立一套分阶段技能考核体系,制定了技能考核成绩评分表。

教师对学生完成该阶段教学任务情况进行考核,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综合利用技能考试成绩和期中考试成绩,最终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为20%的平时成绩+20%的期中成绩+20%技能考试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若无期中考试则最终期末综合成绩为20%的平时成绩+40%技能成绩+40%的期末考试成绩。通过采取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很大促进,学生非常重视技能考核成绩,通过技能考试,对该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教师和学生有了较好把握。

以汽修班级为例,该班级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的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考核成绩为平时作业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总和,考试情况如图1所示:

在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的底盘构造与维修考试成绩采用平时技能考核成绩、技能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考试情况如图2所示:

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到,采用基于技能考核的考核模式后,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有了提高,不及格率有了小幅提升,在良好和优秀等级的比例有了大幅增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表现:多数学生课堂积极性高涨,平时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开始主动参与技能操作练习,不再有怕脏怕累,不想动手操作,想方设法逃避实训的思想;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

三、结论

通过采用基于技能考核的考核模式,有利于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教师能力提高。为了学校、学生、教师三方的共同发展,要求我们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与时俱进,探索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发模式,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1. 研究对象

学科课程的分类与考核、评价方法。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及原理的运用,对各门课程进行分析、归类,以期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现状分析

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两部分,评价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形式。两部分成绩在考核、评价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以广州体育学院2007年教务处汇总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等)、作业、社会实践或实验、中考等。[1]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大部分课程为40%,极少部分课程是20%、30%、50%、60%。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总体分为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方式。多数课程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倾向于主观评价。

目前我国课程考试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具体的操作方式又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调查(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等。

体育院校各类学科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也包括开卷、闭卷两类,但因为主要采用闭卷考核,所以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核的形式,绝大部分课程结束考试的操作方式都是笔试,极少采用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

无论哪种考核方式都有适宜的范围和优、劣势。闭卷考试也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例如目前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申论”部分的考核方式,虽然采用闭卷的形式,但题目的类型偏重考核学生的理解、逻辑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选用的闭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功夫,题型一般包括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等。大部分题型主要考“背功”。 虽然“论述题”可以反映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但学生已经习惯用“条条框框”来应付考试,许多学生写“论述题”答案时,仍沿用书写“问答题”答案的要求,缺乏举例说明、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展示,降低了原本考核的意义。长期以往,学生的各种能力缺乏锻炼,大四参加公务员、教师等应聘考试,许多学生在第一关的理论考试环节纷纷败下阵来。

因此,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指挥棒,适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大一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减少懒惰、作弊等不良风气的形成。

3.2 课程类别划分的依据及考核、评价方式探讨

对课程类型的划分要有依据,依据不同,划分的类型不同。例如体育课程的划分,依据知识的组织形式,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依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依据课程设计管理主体,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本研究根据体育院校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即A类、B类、C类。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建议主、客观评价结合。

3.2.1 A类课程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理论的了解和记忆。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3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素质与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提问、讨论、作业等。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3.2.2 B类课程

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平时成绩比重可适度提高,建议5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作业、社会实践、实验等。作业、实验、社会实践等可以个人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鼓励同学之间合作、探究、创新。应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平时成绩的评价范围。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步骤等,评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际操作等能力。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3.2.3 C类课程

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在4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考勤、提问、作业、实验等。

课程结束考核可以闭卷,也可以闭卷、开卷结合(基础知识部分闭卷,能力考核部分开卷);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等,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知识运用情况。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开卷、闭卷只是形式上的划分,并无绝对的优、劣势,即使闭卷考试,只要教师科学、巧妙地将考核的重点融入到试卷的适宜题型当中,也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本研究将课程分成三类,对不同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予以建议,目的是提醒大家:不同的学科课程特点不同,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同,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4. 结论

4.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差异不大

多数课程平时成绩评价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偏重于主观评价;课程结束考核一般采用闭卷形式,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4.2 按照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类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的了解和记忆;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4.3 三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区别

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形式。

A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3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闭卷为主,适宜客观为主的评价形式;B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5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开卷为主,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C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4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开卷、闭卷结合或闭卷形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

5. 建议

5.1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

现在中国的教师行业不缺乏行业规范,缺乏的是宣传、执行力度。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加强年青教师的岗前培训,培养教师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5.2 加强管理、惩罚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屡教不改者应予以一定的处分。

5.3 科学制定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

长期以来,平时成绩的管理未受到各方的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教师有清晰的评价标准,有些教师非常随意和主观。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检查。

5.4 教研室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

每个学校对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有不同的要求,许多教师担任新的课程,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讲授课程内容,考核、评价的重点也由自己决定,出现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定期的教研活动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对年青教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 教学大纲[Z].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出版2007.7.

[2] 张学秋. 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教育,2005.1.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标准;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1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06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一种新型高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建的地方高校和近年来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高校,都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也称毕业实践环节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三个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的最为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敬业精神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毕业环节考核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毕业环节考核是反馈、检查、评价、监督、激励和导向教育的一种手段。考核评定将引导学生明了毕业实践环节的重点,使学生掌握识别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提高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全面、正确、客观、公正地评定成绩,可以调动学生在毕业实践环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考核的过程及结果是学生获得学分、取得学士学位,准予本科毕业的重要依据;毕业考核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综合知识技能的测评,可以检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核评定贯穿毕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步骤,也是对高校毕业实践环节质量全面控制的一个过程,可以提高毕业实践环节的质量。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目的狭窄

由于对毕业环节及考核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重结果轻过程,毕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训价值不高,考核办法缺乏创新、可行性差,实践教学资源欠缺,过程指导和管理不到位,毕业实践环节安排时间不充分、与就业考研时间冲突等问题,毕业环节被简化、流于形式、弱化或处于无序状态,考核评定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考核仅仅作为评定学生的手段,作为学生获取学分、评优和毕业学位、文聘的手段;考核评定成绩随意、不真实、不公正;不仅达不到毕业环节考核应有的目的、走过场、弄虚作假,影响教师指导和学生毕业实践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自身的评估和判断能力,对学校及教师产生怀疑,滋长一些不良的风气。

(二)考核内容片面

从考核指标所体现的内容来看,考核内容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情感、价值观。毕业论文形式质量是对论文的语言文字、结构层次以及规范性、标准性、可读性方面的要求。毕业论文的内在质量“主要涉及选题和成果价值”。论文的成果价值“主要体现出作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论点的创新性等方面”。笔者通过收集的72所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考核标准的内容分析发现,考核主要反映的是毕业论文(设计)“形式质量、内在质量和成果价值”内容,涉及态度、情感、价值观内容极少。

(三)考核方法单一

从毕业实践环节考核的具体方法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没有一个规范的考核大纲和考核标准,教师评定学生成绩主观性强,考核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文稿”式的方法,教师只是根据学生最后递交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手册和实习鉴定表等纸质资料评定学生的实习成。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法也只限于学生所递交的文献综述、任务书、开题报告及毕业论文(设计)。

以上不管是定量还是定性方法,都是对学生纸质“文稿”的鉴定和评价,“考核还是处于学生学习结束后的一种事后评价方式,考核结果仅对考核前的学习效果有评价功效,对后续的学习生活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这种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主观性强,方法单一;忽视个性化评价、忽视评价的情景性;重结果轻过程;成绩不真实、不公正。这样会挫伤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重视实习,不重视毕业论文研究,应付差事,论文抄袭,造成极坏的影响。

(四)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全面,缺乏可操作性

1.考核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环节中学生所要达到的素质要求,考核指标缺乏系统性。指导教师一般根据学生递交的质性材料给学生打出毕业实习成绩,且递交的都是一些“文稿”式的实习材料,缺乏其他形式的材料;毕业实习考核缺乏量化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反应的主要是知识技能的内容,缺乏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考核指标内容;大部分高校设计了结果性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缺乏阶段性、过程性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未见企业、单位和学生作为考核主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表现为不全面、不系统。

2.考核指标不明确、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各高校一般都设计了毕业论文(设计)量化考核标准,但考核标准缺乏具体、明确的指标,根据指标要求打出分数,既没有层次程度的要求也没有权重的区分,评定时不好把握分数或等级,不明确、不具体,难免打出的分数带有主观性;有些高校设计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级标准,每一个等级都罗列不同的5―7条考核指标,根据这些考核指标最后给学生打出分数定出等级,这些指标在程度上有些差别,虽然设计的指标具有程度的区分,但每条指标缺乏权重的划分,难免打出的分数或等级带有主观性。

3.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据了解,许多高校确定的考核指标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过程,大多是参考别的院校考核指标再根据本校情况进行修订,或者由教务主管部门和各院系负责人制定,既不讨论也不实验,考核标准一旦制定,就长期使用。考核指标缺乏科学严谨的制定过程。

(五)考核主体单向、单一

通过对72所大学毕业环节考核文件的研究,只有2所大学有学生对指导论文质量反馈的评价量表,一所大学有学生自评量表。评价主体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评价,表现为教务主管部门(考核)各院系(考核)教师(考核) 学生这样单向的模式,学生没有参与评价。主要是学校内部教师、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参与的考核,未见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评价。

考核主体的单向度、单一化,忽视自我评价,不能有效发挥考核的反馈、激励、导向、预测、诊断等功能,不能充分调动考核主客体的积极性,由于行业、企业缺乏联系、缺乏参与考核,造成毕业环节选题不切实际、理论和实际脱节,设计成果无实用价值等。

(六)考核过程――重结果轻过程

经调查,一般毕业环节考核的过程是,由学校或教务主管部门、学院先制定毕业环节实施方案,各院系依据实施方案实施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于指导教师少,实习学生人数多,加上实习地点分散等问题,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很少对每一阶段和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核。毕业论文(设计)虽然安排了具体的指导教师,由于缺乏阶段性考核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等,仍然缺少对过程和阶段的考核监督。直到毕业环节完成后,才最后依据考核指标为学生打出成绩,评定等级或做出鉴定。指导教师不了解学生平时的表现,只能依据最后上交的资料或主观印象为学生评定成绩。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考核,带来了诸多问题: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和横向比较,忽略个体的进步情况;成绩和鉴定不真实、不公正,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重视毕业环节,不认真实习,应付差事。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考核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为了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元化原则

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

(三)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原则

没有有效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毕业实践就会失控,考核监督应贯穿于毕业实践的全过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通过过程促结果,结果促过程。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方法适合于过程性的、个性化的评价,能反映评价对象的质的特点。定量方法适合于阶段性、终结性的评价,其优点是客观准确,避免主观性。二者各有优势利弊,两者结合有利于优势互补,全面客观准确的进行评价。

(五)公平、公正性原则

学生所做的水平与最后评定的成绩水平基本一致, 每个学生的成绩评定不含有任何歧视性成分,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恰当、真实的评价。

(六)科学性原则

制定的毕业环节考核标准、考核流程和操作方法、考核指标等都有科学依据,经得住推敲和论证。

(七)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的毕业环节考核标准具有实用性,确实考核具有指导作用。考核流程和操作方法可以在当前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真正得以实施。考核指标针对性强,考核方法实用,便于操作。

(八)规范性原则

考核减少主观性,考核过程严格规范,有标准、有指标,有章可循,有依据,有计划、有流程。

篇9

【关键词】KPI 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一、KPI绩效考核的意义

KPI是起源于英国的整体战略目标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方法,也是致力于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新方法,其意义在于能够明确工作产出的定性和定量要素、绩效指标和指标权重分配以及绩效考核标准的划分,对于紧密围绕高校树人、科研以及创造社会价值的战略发展目标具有同方向的促进作用。

KPI绩效考核方法具有突出高校绩效管理重点和明确高校绩效管理成果的特点,在对教师岗位工作范畴进行分析之后,逐步形成考核标准,通过定期的实施,可以对教师工作目标进行引导和帮助,并且有激励和鼓励的效果,对高校管理人员具有深入了解教师工作状态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功能,为日后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有缺陷

1. 绩效考核缺乏明确的目标

对于我国高校对于树人、科研以及创造社会价值的战略发展目标而言,现有的教师绩效考核与其呈现背离的发展方向。绩效考核的目的原本是应围绕着树人、科研以及创造社会价值这三者服务的,但往往出现了教师绩效考核的随意化和形式化的现象出现,既不能围绕高校三种基本职能明确绩效考核的内容,又不能与高校战略发展的定位紧密结合。更有甚者,绩效考核最终的结果不是为了高校未来的发展战略,而沦为了决定教师奖金数额的一个工具。

2. 绩效考核的方法不够合理

我国高校目前尚未采取标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法,普遍标准是从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考核方法演绎套用过来的,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缺乏有针对性的指标和范围,起不到应有的考核效果,同时对于应该量化的考核指标也不是很合理,对于关键性的考核指标也较为笼统和模糊,如未考虑到课率以及学生成绩与授课质量的影响等。

3. 绩效考核的内容不完善

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成果、教学工作和个人素质。教学成果是对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的考核;教学工作是对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完成量的考核;个人素质考核是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文化水平和身心健康程度的考核。在现有的三部分内容中,教学成果的中科研成果的比重较大,以至于高校教师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要高于人才的培养,同时,社会活动内容和学生的教育质量被很多高校忽略,因此,绩效考核的内容亟待完善。

4. 绩效考核的主体缺乏公平性

我国很多高校是通过学生评分来进行教师绩效考核的。尽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受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个人素质的评定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说服力,但将学生作为考核主体,易出现评分过于随意和打“友情分”的现象,缺乏公平性也未体现出足够的可信度。同时,教师为了提高绩效考核的成绩,对学生的需求一味地迎合,对课堂纪律和考试成绩也不敢严格要求,丧失了绩效考核的意义。

三、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KPI应用策略

1. 明确绩效考核的定性和定量要素

从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来看,在绩效考核其职业产出时,应将定量和定性活动划分开来,定量是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或岗位职责的履行程度,定性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持有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行为,不光要看结果,还需重视过程。

2. 明确绩效考核指标

要让教师绩效考核方法标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发展,前提保证是要明确绩效考核指标,这也是KPI的核心内容。绩效考核指标应从高校树人、科研以及创造社会价值的三个基本职能出发,分级设置指标,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分配各项指标所占权重。

3. 明确绩效考核标准

基于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各异,绩效考核标准需以多数教师容易达到的水平线作为考核的及格线,在此之上再划分优秀标准和卓越标准,并根据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而变化,实现定性和定量指标下的KPI绩效考核程序的推行。

4. 建立起绩效考核后的相应反馈机制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帮助教师通过结果的反思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高校应着重于这一点,加强鼓励教师找出工作上的缺陷,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进步的目的。而奖金的发放、各项评优措施以及职称职位的评选只是为了鼓励取得好成绩的教师,同时激励考核成绩较差的教师为下一次绩效考核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同勤学.基于BSC理论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 决策参考, 2010(3) .

[2]刘世清,关伟.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绩效开发与考核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5(5) .

[3]缪红.基于KPI 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5) .

[4]阮晓明.面向酒店平衡计分卡的KPI指标体系构建――以希尔顿酒店为例[J].人力资源, 2010(5) .

篇10

1.绩效考核周期的设置问题

科研院所不能照搬公司企业按照月度、季度的固定节点设置绩效考核周期,这主要是由于在工作特点与运行规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科研项目的研究程序是固化的,但研究过程不是,研究成果与研究时间的对应关系不强,与研究工作的技术基础、技术方案关联性较强。研究往往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深入,在量变积累中寻求突破,因此科研项目研究进展的情况不能完全按照固化的考核周期进行分段量化考核,对科研过程强行设置目标节点,这与科研工作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不相符,彼此关联度相对较低。

2.绩效考核排名的不合理性问题

科研院所下属的各研究室由于研究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工作内容、性质差异很大,工作难度、工作特性、工作所需的方式方法以及工作规律特征等方面均不相同,相互间不能就工作绩效进行直接比较,绩效考核时不宜进行整体排名,其科学性、合理性值得商榷。

3.绩效合同中单方面确定指标的问题

绩效考核是以绩效合同为基础开展的,一般是由绩效管理部门组织签订各专业研究室的绩效合同,但在绩效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对于工作成果、工作进度等重要指标设定时,任务承担部门的意见需在绩效合同中充分反映,避免管理部门单方面设立考核指标,脱离现实状况,直接摊派到部门,否则从考核源头就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核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4.考核指标评价过于主观的问题

绩效合同中的考核指标分为KPI指标(关键业绩指标)与GS指标(主要业绩指标)。KPI指标是量化指标,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与评价办法,在实际的考核工作中可按照相应的评价公式、节点要求直接得出评价结果。GS指标是非量化指标,主要针对无法明确节点要求或者无法经过核算得出结果的工作内容进行评价,这一部分工作内容大多属于科研院所需要长期关注并开展的。因此,绩效考核过程中GS指标不能仅仅通过科研院所领导在绩效考核时听取各研究室的工作汇报进行评价,否则难免会出现由于在短时间内不能全面深入掌握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背离绩效考核追求客观量化原则的后果。

5.“大局观”意识不强,对工作目标导向存在异议的问题

绩效考核过程中,被考核部门基于自身相关利益的考虑会强调工作中的不可控因素,从而质疑绩效评价的合理性。这种认识违背了绩效考核中关于“目标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管理以工作目标为考核的核心内容,考核分值主要反映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对于影响工作目标达成的客观原因或不可控因素,可在考核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但不应影响按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的结果。如果强调所谓的客观原因或不可控因素,最终可能会损害单位的整体利益。

6.绩效考核结果未能公布而产生的相关问题

绩效考核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公布考核结果,使得各部门了解整个考核过程和打分尺度,否则,考核结果将难以形成说服力,使得部门间相互猜疑,导致大家对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产生质疑,这也会影响各部门对考核工作的尊重,难以形成绩效考核对工作的牵引作用、先进的示范效应和落后的警示作用。

二、绩效管理工作的优化方向

任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种形式的组织机构都有其肩负的使命和目标,那么其使命、目标最终的达成情况,势必要进行检验,所以“考核”是必然存在的,“管理”是。绩效考核的意义除了是对部门、员工的表现做出评价外,更多的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培养科学的管理思维、改进管理技巧,帮助我们更大限度的开发潜能、提高效率,从而促成战略有效落实。通过绩效考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是绩效考核真正的价值所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