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概论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虚拟经济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投资概论 教学改革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26-02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由人们自觉提炼的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调整和建构师生关系和活动的范式,是教育理论在教学活动及其过程中的体现。为了适应从知识灌输向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克服传统的投资概论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等通病,教学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讲授法
投资概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向学生系统阐述投资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投资学的基本范畴,了解投资经济活动主要内容、环节、过程及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并具备分析和解决投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概念原理的解释、重点难点的分析、章节段落的小结――在投资概论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投资主体为了未来获得经济、社会效益而进行的实业投资,还是企业或个人用货币购买有价证券获得收益的金融投资,讲授法都是贯穿始终的一种基本方法。投资概论课程涉及的概念多,内容联系密切,需要综合运用统计学、数学模型、量本利分析等手段研究公司的行业前景、经营绩效以及股市、债市、基金的行情走势,讲授法可控性强、效率高,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新知识,特别是初入门的低年级及其他专业学生,采用讲授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讲授法不是注入式教学的代名词,也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不需要讲授法的配合,尽管如此,如果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讲课时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教学双方缺乏有效的互动,不可避免地会剥夺学生思考的空间,使讲授法滑入到灌输式教学的泥淖。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讲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经常采取教学互动,要善于借助直观教具、示范实验及投影、图片等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通过设置若干与投资概论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想交流、切磋乃至争辩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讨论什么问题、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协调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讨论做何评价以及讨论节奏的控制、讨论方向的驾驭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引导。讨论法可以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有选择地、创造性地接受知识,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讨论的问题提前告知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有充裕的时间查阅资料,进行案头准备。讨论题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首先应该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其次要照顾不同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数学生能理解、接受并且有话可说。讨论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协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发表各自的看法,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评价、反驳,只有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讨论,讨论法才有意义,才能达到普遍提高的效果。讨论过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引述专家的观点,让学生在比照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
三、多媒体教学法
投资概论特别是证券投资部分涉及大量的图形、公式、数据、技术指标以及动态的行情走势,若沿袭传统教学方法不仅难以陈述清楚,而且枯燥乏味。利用PPT、CAI等应用软件,制作信息量丰富、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课件,兼有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之长,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传递更多的知识信息,还可以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的学习环境,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接触到仿真性强的内容,增加感性认识,这对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投资概论课程教学尤其适合。此外,教师制作网络课程教案,涵盖教学大纲、复习题、问题解答、投资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动态资料等,学生可下载教学大纲、作业和各种资料,便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媒体应用于投资概论教学,学生不再需要被动地听、机械式地记,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教学模式代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应是高校投资概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四、案例法
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用以说明、验证、消化某一理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又称情景仿真法,能增加课堂的生动程度,引导学生围绕案例的主题、运用投资学理论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发表独到的见解,共同探讨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方案,将知识的传授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一个好的案例应该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贴近生活、有深入探索的价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生动性的特点。课前教师给出案例资料和所需讨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角色讨论,通过交流、论辩以及不同观点的交锋与思想的碰撞,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案例本身的解答,课后总结也不是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应多作肯定性评价,以有益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目标,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
五、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是让学生在一种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体验、参与以及模拟问题的解决,加深对投资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独立从事投资工作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与特点,设计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进行相关岗位的技能操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受客观条件的局限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不足。实践性教学包括校外实习和校内模拟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校外实习固然可以达到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目的,在校内课堂教学中,通过把真实的市场环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在虚拟条件下就能接触并处理各种投资问题的机会。模拟教学的本质在于为学生提供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的机会,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比如在证券投资部分的教学中,利用金融实验室的证券行情接收系统,实时接收沪、深证券交易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六、研究式教学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务问题,教师布置若干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论题,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述,以此来培养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投资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布置写作小论文,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性的社会调查。大学生思维活跃,又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利用,进行自主探索,是培养创新型投资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投资专业人才,教师要像抓第一课堂那样抓好第二课堂建设,经常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对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教师的传帮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操作,必须尊重投资概论学科特点,适应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着眼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独立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系浙江海洋学院教改研究项目“海洋经济视域下《投资概论》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实效性探索”(项目编号:20093017)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潘仲茗.现代教学方法百科全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2.蒋培德.投资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段琳.论会计教学的基本方法及其误区[J].会计之友,2010(1)
篇2
一、体验与体验式教学概念界定
(一)体验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认为:"所谓体验就是人们以自身感觉来度过并记忆事件的过程。"国内学者认为体验具有主观性及个性化;又或者认为体验必须是实地中的实行和实践;是建立在个体"内部知觉"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活动。"体验"在刘惊铎著的《道德体验论》中被定义为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并提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的理论命题,奠定了体验在中国教育中的基础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投入情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客观事物,达到情感和理性的升华。让"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做指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其构建在情知教学论、现代学习观、主体建构理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一个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掌握。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学,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突出双向交流沟通,不强求统一认识而尊重个体差异,各有所获。这种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二、体验式教学在《导游概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导游概论与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针对专职导游这一旅行社重要岗位工作任务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服务性强的双重特点。实施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性的服务规程和要求,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带团技巧及潜在的服务意识。
(一)情景体验教学法
情景体验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实际工作情景的模拟达到短时间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效果。在《导游概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让"游客"与"导游"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游客"通过表达诉求,亲身体会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导游"通过倾听、询问,进行相关的带团服务和景点讲解,锻炼和强化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带团能力。看似简单的"一场演出",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演技能,更要求双方对《导游概论与实务》课程知识有系统的认知。通过角色的互换,学生会对虚拟工作场景有更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更会换位思考,更好的发挥所学知识和自身潜力。
(二)案例体验教学法
案例体验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洲和北美,并在其管理学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推广,近百年经验的积累也使其成为了非常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案例体验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在基础理论讲授完毕后,针对特殊的知识提炼案例。案例本质上并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仅是通过对"两难情境"面临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行动"来学习。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流程通常是:教师先给学生一个有意义的分析构架,然后将讲课的重点放在事实背后的问题及其含义分析上,至于案例细节的问答不做重点甚至可以忽略,最后给出若干带有普遍意义的论点和结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双重角色,既要通过对特定知识案例的提炼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又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思考和分析。在《导游概论与实务》教学中,案例具有典型、直观、形象等特点,其呈现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数据的、视频的等多种形式,案例多来自于旅行社工作人员、专业书籍,以及报刊杂志等,特别是针对当前导游实务工作中游客多种个性需求的满足及突发状况的处理等问题,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的"社会实践"。
(三)实践体验式教学
1、图像化体验教学法
图像化体验教学随着当代高校多媒体系统的应用而成为了实践教学最普及的方式之一。图像化体验教学是基于教育心理学中"模糊体验"的理论而产生的,即由于教学要求和体验客体的客观要求不同,体验有多层次之分。第一个层次--"模糊体验"可以通过直观性的图像来形成对事物大体轮廓的初步感知。餐饮服务管理教学过程需借助仿真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导游概论与实务》课程的图像化教学法主要是借助图片形式再现现场,通过多媒体教学,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电视剧、电影及视频片段,如国产纪录片《魅力中国》,美国出品的《濒临崩溃的生活》及国内外知名景区的导游讲解视频等,这些影像资料的播放可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导游实务课程的愿望,缩短导游现实工作与课堂教学的距离感。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身临其境,引发其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对于其直观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实地体验教学法
经历了"模糊"体验就必须进入"具体"体验层次。只有通过具体体验才能够对事物的特征有清晰的印象,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握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实地体验教学法能解决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对接问题,让课堂走出校内,延伸到社会的大环境,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和思维空间。《导游概论与实务》课程中教学知识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授,及图片视频教学,还不能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实地体验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统一组织指导学生进入到各景区及旅行社进行实地体验。根据学生现场的参观和体验,导游词的实地创作和讲解,把课堂搬到景区,把景区搬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景区、旅行社与学校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未来实际从事导游职业的技能和素质。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体验的最高层次即升华体验。通过升华体验,把所获得的认知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并能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指导实践。在《导游概论与实务》教学的过程中,邀请部分从事导游工作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各项仿真任务,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这些人员的专业引导和讲授,学生能够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体会实际问题,在任务驱动下换位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加以运用并指导实践。
4、模块化体验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是汲取了工业模块化的思想,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一个个零散知识点,再将这些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导游概论与实务》课程可以按照地陪工作、全陪工作、领队工作、景区导游工作等岗位的业务实际,以各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整合依据,将相关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从低到高逐级递进,体现了与导游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优越性。
模块化教学吸取了当代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特点,并与当前旅游业对导游人才的现实需求相结合,明确了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方向。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即依据不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从而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可以按照能力分块,也可以按照岗位分项,或者采取虚拟任务驱动分项,最终能够实现岗位群内岗位技能的融通,可以使得同一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要求
(一)教师素质的要求
《导游概论与实务》课程与一般的基础理论课相比是一门更具实践性和技能性的课程,实践表明,在该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更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推行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进行专门的导游职业知识培训,熟悉课程中每一个实践环节,在教授基础理论之外,还需收集大量的一线资料和行业最新动态,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认真听取发言,积极鼓励不同的观点,耐心梳理大家的意见,勇于接纳批评和反驳,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学习的良好的氛围。这些都要求教师熟透课程,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说,体验式教学的工夫在课堂之外。
(二)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体验式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导游概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专业类陈述性知识不多,大多是通过引导学生怎么做,多次练习、实践才能掌握的实践知识。而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全面的心理素质,从而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特定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的重新定位
篇3
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 二0一五年初公布的《第三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讲演》显示:截至二0一四年一二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范围到达三.六一亿,较二0一三年底增添五九五三万人,增长率为一九.七%,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四八.九%晋升至五五.七%;二0一四年九月一九日,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团体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第1天阿里即登顶全世界最大IPO,使患上当今电商热延续升高。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材的需求,相应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材培育任务也在不断地加剧。
一 教学进程中发现的问题
华南理工广州学院是包含工、管、经、文的综合性大学,且以工、管见长。作为该校最具范围的2级学院,管理学院已经构成完全的专业体系,设置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共六个可授与管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除了了在华广管理学院开设外,还在学校的外国语、经济等学院开设。该课程的学时1般是三二或者四八学时(如下表一是三二学时的教学支配设置)。电子商务概论重点内容主要有:B二C电子商务模式、C二C电子商务模式、B二B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支付、物流等,通过对于先导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们对于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体系以及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有1个大致的了解。但在电子商务概论整个教学进程中,呈现了下列1些问题:
(一)电子商务概论教材有待进1步的更新以及完美。1方面,在市面上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1般理论性比较强,而面对于利用型电子商务人材的教学教材比较少。相似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1样性质的学校,这些学校培育的人材目标是利用型本科人材,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定义的利用型本科人材,就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动手操作能力也比较强,能够学以至用。所以,电子商务概论教材亟需贴近利用型人材培育的目标。另外一方面,在章节设置方面,现在1般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内容比较陈腐,滞后于时期。对于于1些如O二O、团购等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现在的教材很少有专门的章节给予比较详细的论述。
表一 电子商务概论学时支配
(二)电子商务概论中1些相干专业名词比较抽象。比如“认证中心CA”,认证中心的主要作用是数字证书的颁发、查询、更新、归档、作废等,和确认交易网站及双方身份的机构。再比如支付交易中的“盲签名”:银行可以向商家提供消费者购买力的资金担保,而具体消费者购买了甚么,银行不知道,盲签名可以有效维护所签署动静的具体内容。还有1些如“2维码支付”等等,这些相似的专着名词概念,在教学进程中,只能尽可能的举例来讲明,但这些概念在现实电子商务流动中的真正具体运用,学生们基本没有接触到。
(三)教学以及考核方式还比较传统。电商的课时量无论是四八学时仍是三二学时,基本上仍是以任课老师讲课为主,然后辅以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方式。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1样,学生基本在课室接受灌输的知识,而对于于电子商务这门与计算机以及商业相连接的热点学科,学生难切体会到电商的真实魅力。因而,学生对于电子商务概论教材中所说的,诸如“电子商务变革了传统商务和首创了商业模式新时期”等之说没有强烈的体会到。此外,在考试方面,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查仍是传统的出题考试,并且题型仍是1些:选择、明解、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比较传统的题型,这些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电子商务学科的时期特征。
二 改良及建议
针对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进程中呈现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教材方面要反应出人材培育的目标。对于于1些利用型的的本科院校来讲,比较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育。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现在就在着手编订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并且里面将会引入大量最新现实糊口中的案例,把电子商务的1些概念具体化、本土化、实例化,例如:引入新闻“清远菜农尝到“互联网+” 甜头,滞销的耶菜销售罄”来论述C二C电子商务模式使卖家受益。清远与华广所在的花都很近,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子商务能够创造商业机会以及价值。
(二)教师可以构建1些电子商务网站,让学生体会到电子商务离他们其实不遥远。鉴于此,笔者在网上申请购买了域名:gxc一二三,(如图一是后台管理界面)和虚拟主机空间,然后把代码上传至空间(代码也能够不需要自己编写,有相干网站可下载)构建了1个“微购物”的B二C型的电子商务网站,然后在教学进程中展现给学生看,学生们的踊跃性确切1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而且有些学生自己也依据笔者所教授的网上建站法子,构建起自己的电商网站了,这些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子商务概论的踊跃性,增强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不
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着重点。因为电子商务概论在笔者学校良多专业都开设了,然而各个专业着重点、和学科专业违景有所不同。因而,电子商务概论的章节讲解需要对于不同专业有所区别。比如:在华广的外语学院以及经济等学院开设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其中“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安全”等与计算机联络比较紧密的章节,可以简单地讲解1下,让这些专业的学生了解1下就能够,但对于于网络营销等章节,需要重点讲解。 图一 后台管理界面
(四)加大实践以及试验环节。尽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理论性比较强,然而也需要加强上机试验课程的份量,学生可以通过上机试验课阅读1些电子商务网站的页面结构、布局、栏目等,而且可以应用上机课时,讲解1些简单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等知识。对于于利用型本科人材培育,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设了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每一学期都带学生到企业去见习实习,这1点走在了同类学校前列。见习实习可使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电商企业的真实运作,这对于于丰厚学生的课外知知趣当有用。此外,学校还购买了相干的电子商务摹拟教学软件:博星电子商务教学软件。该软件能够使学生摹拟电子[!]商务运作,增强学生们对于电子商务的认知。
(五)完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考试模式。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式的扭转,需要考试方式的转变。二0一五年五月九日,笔者参加了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的“现代大学人材培育模式立异与教学环境建设”研讨会。佳宾学者在会上发言也强调,教学方式的扭转有赖于课程考试方式的转变。现在,浙江1些职业学校在电子商务课程考试方面进行了立异,比如老师在讲完1些基本电商理论以后,学生就到淘宝之类的网站上注册、开店、经营,最后的考查就是谁店铺的等级高,谁的最后分数就高。固然,作为本科院校完整采取这类考查方式是不妥帖的,但在电子商务课程考试环节中,应当加大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份量是毫无疑难的。因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考查应当在实践以及试验方面加大权重。
篇4
【关键词】虚拟货币;货币形态;货币发展规律
一、虚拟货币概念的理解
(一)基于实体的虚拟货币
自古以来,凡是用纸制作的“货币”都叫做纸质货币,当代世界各国实际上都是纸币。在马克思时代,纸币只是金属货币的符号,纸币的实际含金量等于名义含金量,当名义含金量大于实际含金量时,金属货币物价指数就会因纸币过多而提高,当超过一定限度,就发生了通货膨胀。马克思将这些没有黄金作为保证的超发银行券称作虚拟货币。凯恩斯时代,纸币是GDP的符号,他定义因弥补财政赤字而导致的纸质货币增发为赤字货币,并认为纸质赤字货币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而只会造成半通货膨胀。张春嘉在《虚拟货币概论》中的研究也证明,既无贵金属又无GDP保证的纸质货币的投放会引起物价上涨,而这种货币称为虚拟货币。
(二)基于虚拟的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是网络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货币,以满足用户的安全性与便利性需求而存在,它代表了未来货币存在形式的发展方向。它产生于互联网,并在网络社会中完全或部分的充当一般等价物,虚拟货币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货币,具有货币的基本属性,但它是虚拟的,依赖于网络虚拟环境。虚拟货币与生俱来的无国界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比传统货币更具流动性。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应,通过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兑换关系发生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的虚拟货币可以购买实物商品,传统货币也能购买特定的虚拟商品。
二、虚拟货币的特性
1.价值性,用户消费运营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而获得效用价值,虚拟货币通过提供交换来满足消费者的这种效用而具有价值,虚拟货币的数量衡量一般商品的价值量。虚拟货币的发行本质也是信用发行,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债权。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债权具有的价值就是索取权。
2.虚拟环境依赖性,虚拟货币的存在以发行商提供的虚拟经济环境及发行商自身持续经营为前提,否则虚拟货币没有任何意义,
3.近视货币性,货币价值形式作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最高价值形式可以被认为是真正意义的上的货币。虚拟货币由于其流通范围的有限性,尚不能充当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但是其在一定范围内,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所以,可以认为虚拟货币近似货币价值形式,是货币的一种初级形态,具有近似货币性。
4.需调控性,虚拟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虽仅限于有限范围,但会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货币供应量,影响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和准确度。虚拟货币发行者需将其发行量与流通量等指标告报中央银行,并随时服从央行的统一管理。
5.需规制性,货币由央行发行,并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而虚拟货币,由金融体系之外的非金融主体发行,其发行目的是获取商机与竞争优势,是一种市场行为,必然会导致发行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完全会产生不正当竞争行为或通过寻租获取竞争优势,这就决定了需要规制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管理规范。
6.虚拟性,虚拟货币作为一种近似货币,若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并可购买其中的虚拟财产,则表现为虚拟存在;若与货币挂钩,可在现实世界存在并购买实体资产,则表现为货币的虚拟物。虚拟货币实际上是一串存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一段数据文件,仅有发行者对其系统解释后才具有虚拟货币的意义,由此可见,虚拟货币的存在形式具有虚拟性。
7.应用有限性,一般而言,虚拟货币可以购买发行者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与发行范围以外的发行者联盟,按一定比率兑换从而可以购买联盟者的产品。对联盟以外的产品,虚拟货币就不具有任何价值意义;同理,当虚拟货币仅被授权在不同销售周期购买不同产品时,虚拟货币的使用就具有时间与范围的有限应用,而不像货币可以完全自由交换。
8.可分性,虚拟货币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数字化的存储信息,异于传统纸质货币需要考虑主币与辅币的发行量及各种币值比例的平衡关系,它可以无限拆分。比如比特币,尽管总量仅有2300个,但是每个Bitcoin可以拆分到十的八次方位。
9.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尽管虚拟货币存在于虚拟世界之中,但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已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紧密相连,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比如大量娱乐活动应用项目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相反,在虚拟世界中发生的洗钱、赌博、网络盗窃等会对现实经济带来反作用。
三、货币形态演变的规律研究
(一)交易成本递减规律
在货币历史中,货币形态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期货币形态不同,同一时期货币形态也会因情况不同而不同。
1.在实物货币阶段,龟壳、海贝、蚌珠、米粟、农具、皮革、齿角都曾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过。然而由于质量较重、不便携带,成色不均、难以分割,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尺度不均、难于对比等原因,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已被历史所遗忘。
2.在金属货币阶段,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铁、铜等贱金属逐步向金、银等贵金属过度,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与成色的金属货币,其稳定的价值、易于分割与保存的优点,金属冶炼技术的提升,使得金属货币意义非凡。由于较高的铸造成本,携带困难,不易保管,易磨损等缺点,交易成本仍然很高。
3.信用货币阶段,由最初的可兑换为金属货币的信用货币,过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部分兑现,逐渐发展成牙买加货币体系下不可兑换的纯信用货币,它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以国家信誉为担保,代表国家对使用者的负债,但是多次因货币滥发而造成的通货膨胀而使之备受争议。信用货币降低了贵金属的存储、分割、安全运输等费用,节约的金属被用于其他高效的生产领域。
4.电子货币阶段,它的产生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是金融创新的成果,是未来货币发展的新起点。电子货币减少了巨额的印钞、存储、现金搬运、点钞与销毁等大量费用支出,它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限制,极大的提高了交易范围与交易效率。
5.虚拟货币阶段,以互联网为基础,是存在于发行机构服务器的数据文件,没有所谓的铸造与印刷费用,也没有电子货币的卡基费用与转账等手续费用,也不会因为货币的运输、携带而产生成本。所有的流通只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指定数据。此形态的货币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降低交易成本。
(二)与科技发展程度紧密相连
1.早期的石器时代,农耕与畜牧是人的主要生存方式,人们的交易由个别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如玉石、陶土,且交易范围狭小,是对生产的一种补充。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实物,大量实物无法等价交换,急需一种可分割、不可肆意制作的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随着手工制作与冶金技术的发展,金属货币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货币形态。
2.以电力、内燃机的创造拉出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要求,信用货币产生了。此时,机器制造业产生的印刷、化工技术,都保证了信用货币的印刷、发行、防伪等。
3.20世纪以来,电子科学、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主体对交易媒介的快捷性有了更高要求,新型的电子货币产生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进入网络商务时代,虚拟网络经济产业的繁荣诞生了虚拟货币,它以低成本、低风险、虚拟性、快捷性等满足了经济对交易媒介的需要。
(三)货币自身发展规律
货币随着简单交换而产生,其形态随贸易交换发展而变化,每一次形态的演变,从具体到抽象,从实体到观念,货币都在试图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充当价值符号,寄身于纸币、信用卡、电子终端设备中。不断向着社会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在历史上,商品货币表现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两种形式,这种货币兼具商品与货币的双重职能,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物物交换限定了交易的发展,这种生产关系不再满足生产力的发展,随即过渡到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发行都有一定的担保,国家发行的货币也是依靠国家的信用而强制流通的,货币信用担保也因国家的强制发行流通实现了具体化向抽象化的发展,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符号,实现了货币发展的一次飞跃。货币由纸质形态进入到电子化时代,纯粹的变成一串数字符号。这种电子货币是一种以电子脉冲代替纸张进行资金传输与存储的货币,它的出现使得存取款、投融资、交易等有关的交易都变成数字化的电子数据交换形式,货币开始向着无纸化方向发展,实现了第二次质的飞跃。网络社会的发展创造繁荣的虚拟网络环境与丰富的虚拟网络产品,从而产生了虚拟货币利用网络社会的交易,这种货币是一种存储在网络服务器的数据文件,依赖于整个互联网而存在。其货币形态更进一步虚拟化。
四、结论
虚拟货币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货币进化史的一部分,是数字科技革命的结晶。回顾货币史,任何一种形式的货币从诞生到发展成熟,都会经历质疑乃至排斥。它也像传统货币一样,并非天然完美,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以更适应生产力并为其服务。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货币受制于信用约束而在有限范围应用,然而不断创新的虚拟货币正在突破地域、民族、文化、信用等约束,在国际范围内推广使用。毫无疑问,虚拟货币代表了货币未来的发展方向。虚拟货币也将会有更完美的针对货币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苏宁.虚拟货币理论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朱兆坦.虚拟货币的地位探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08).
篇5
关键词:证券市场;证券市场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66-02
自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很多大学本科都开设了《证券市场》课程,而且在教学当中都面临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笔者结合自己8年对《证券市场》课程的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如何讲好这门课程。
一、证券市场特征
经过多年教学与研究,笔者如下归纳对证券市场的特征。
1.虚拟性
证券属于虚拟资本。所谓虚拟资本是指那些既依赖于现实资本存在,又独立于现实资本之外的,而且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益的,如股票、债券、各类期货合约等有价证券。这些虚拟资本,之所以带有虚拟性,是因为他们独立于实体资本,各自有自己的市场和价格,其价格往往取决于预期价值,而这预期价值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经济、政治、军事、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投资心理等各种因素,因此,时刻处于漂浮不定的状态,不好预测,而且让投资人时刻处于对未来证券价格的想象中,也因此具有浓厚的虚拟性。
2.诱惑性
证券价格时刻处于动荡中,获得交易差价有时候能获得丰厚的收益,一些人能获得比现实生活中从事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收益高得多的收益,尤其是能碰上暴利行情所能获得收益几乎是某些人工作几年才能获得的收益。而证券市场现实交易运行中能够获得暴利的机会还是少有的,但这种偶尔有的获得暴利的例子,成为典型例子,往往极强地诱惑着想投资于证券获得高收益的人们,甚至能诱惑投资失败的人为弥补损失或扭亏为盈的目的再次投资于证券。这种诱惑性,在市场体系中的其他各类子市场很难比拟。
3.风险性与收益性
由于证券价格受影响的因素太多,特别是股票和各种期货合约,而且证券定价上实行集合竞价形式,因此,证券价格时刻处于波动当中,也因此证券市场具有浓厚的风险性。由于投资者投资资金时刻有缩水、亏损的风险,因此,证券投资也叫风险投资。
由于证券可以分红、派息,如股票、债券、基金等,而且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市场,抓好机会还能获得交易差价,因此,证券市场上投资又有具有收益性的特点。
4.知识的综合性
不管是股票、债券、各类期货合约等证券,都是依赖于现实资本而存在的,因此,从事证券投资需要综合性知识。尤其是投资风险大的股票和各类期货合约,其投资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如证券的供给与需求、国内政治经济运行、财务、管理;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得有国际政治经济知识,还得有稳定的心态等。能全部掌握这些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实中,各方面知识再丰富、经验再丰富的人,也因漏过一两个因素,而投资失败的例子多得是。但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掌握好主要影响证券价格的大部分因素,投资成功的比例往往高于各类知识欠丰富的人。
5.实践性
许多参与过与现实证券市场同步的模拟交易后,参与实际投资行为的人们共同的感想是——模拟交易与现实交易几乎完全不一样。笔者认为这是投资心态作怪,好比是做拓展运动中走过的断铁条桥,平地上任何人都能轻松跨走过地上摆的窄铁条,但在高空中带着安全带摇摇晃晃着才能过断铁条桥。实际证券交易中证券价格体现的是预期收益,受影响是诸多方面的,集合竞价形式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决定了其价格的时刻波动,这往往导致投资者因切身利益的损益预期,心态也跟着漂浮不定,往往导致的是投资行为的不理性。这样,证券投资行为需要经过实践,培养稳定的心态、理性的判断。
二、证券市场教材及教学特征
自证券市场筹备、建立到现在,经过有关部门和不少学者的不断努力,证券市场教材及相关书籍正在不断丰富完善着,如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证券投资学等等书籍。对当前证券市场类教材及相关书籍特点,简单归纳为如下。
1.简单概述性和各自的相对侧重点
《证券市场》这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各类证券以及其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工具、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和监管等。《证券市场》这门课程选教材不好选,因为各个教材都有概述性和各自的侧重点,相对不是那么全面,所以笔者采用了以人民大学吴晓求教授编的《证券市场概论》教材为基础,结合其他参考资料及实例,相对丰富了讲授内容。
2.实践性相对不够
证券市场概述类教材也好,其他证券投资类教材,如上所述,大部分教材都具有相对概述性和自己的相对侧重点特征,也因此具有了实践性相对不够的特点。所以,不少书籍显得实践性相对差一些,使得初次接触证券市场的人不好理解;有些证券投资类教材强调技术图形多,但几乎都没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图形,对那么多的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只简单大块儿地描述等。
3.教学具有综合专业知识性
由于证券具有虚拟性,而且依赖于现实经济生活而存在,影响其价格的波动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市场经济运行看,经济行为一般围绕政府、企业、居民之间进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得包括国际政治经济。他们之间,还以市场机制调节着关系,况且,大的市场经济下,还有很多子市场,如行业市场、特殊市场,等等,因此,相互关系复杂多变。因此,证券市场教学具有综合学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一面,等于回顾所学知识,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巩固知识,进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大学本科《证券市场》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经过8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如下几个问题后;经过研究,当前基本解决了这些存在问题。
篇6
摘 要: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和经管类专业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基础性课程,如何对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改革,充分展现高校的教学特色,使高校成为培养电子商务类复合型人才的平台。该文阐述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变教学方式的方法,以期能推动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方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091-02
1 高校开展电子商务课程概况
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起步较晚,教育部在2000年批准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目前众多院校在经济、管理、贸易、金融、计算机等相关专业都开设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电子商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型课程,融合了经济、管理、营销和计算机技术四大领域的内容,并涉及通讯、信息技术、物流等相关领域,是一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关联非常紧密的课程,所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与其他的课程有较大的区别。
2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迅速普及和无线网逐步覆盖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面面临着以下几种问题。
2.1 教材陈旧,理论课主导
由于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和数据也在不断更新,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每年都会有一些改变,在实际授课中,使用的教材往往是几年前编写的,教材中的案例、数据等相对陈旧,新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而这些新的理论及数据在讲课时需要向学生补充,导致教学中实际讲授和教材不配套,并且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从多方面收集资料,掌握多方面理论动态及相关数据,增加了备课负担。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大多以理论为主,涉及的案例较少,对操作技能培养的内容基本没有,而课程设置里无论是商务策划、网上贸易等都需要上机操作,尽管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并建立了电子商务实训室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所购买的一些模拟软件更新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当前电子商务模拟的需求,学生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难以切身感受到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及变化,很难与现实中的电子商务相结合。
2.2 教学体系不合理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主要包含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五大模块,课程内容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宽泛,而在课程讲解时,每一章都相当于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彼此的关联性很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前一次课听到的是关于营销的社会科学内容,下一次课听到的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然科学内容,接着又要学习物流的相关知识,并且学生的文理功底不一,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陌生概念,没有办法分清楚课程的重难点,使得电子商务课程显得过于抽象。
2.3 师资队伍不完善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型的综合性学科,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是全面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的师资构成主要是经济学科、管理学科、计算机学科出身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对某一模块的内容生疏,很难做到每个模块都讲得全面透彻。此外,高校教师往往与相关的企业交流合作有限,虽然理论知识丰厚,但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训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 教学方式改革方法
3.1 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现阶段,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情境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授课时应充分结合三种方法的特长加以讲述。理论教学部分,以学术的语言概述本章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导入和任务设置讲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实践教学部分,以EC体验、同步训练、案例分析和综合训练为导向。
在理论课讲述时,以案例探讨引入,在案例讲解中引入理论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辩论和思考过程,真实而周知的案例更具有接受性,使学生更能接受所学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种教学任务,让学生有目标有紧迫感地去学习和探索,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践教学时,初级阶段学生接受到的是模拟训练,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有卖家、买家、物流承担者等角色,在不同的B2B、B2C和C2C模拟平台上,完成商品交易的流程,以熟悉和巩固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模式,实训时可以淘宝店铺为平台,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从店铺的申请开始,完成店铺的装饰、商品的上架和下架与说明、网店的推广等一系列的运营过程,全面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2 推广移动设备多元化学习平台,以赛促学/教创新化学习方式
学生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4G网络、WIFI无线网络在校园内的全面覆盖,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设施。通过QQ、微博、微信等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教学工作平台,学生通过移动设备登录公众平台,可随时随地来观看课程介绍、课程视频等学习资料,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大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使教师获得更多的前沿知识,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训练,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通过从理念创新到实践探索这一过程,明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参赛做规划、找资源、体验创业,学生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指导教师接触到更多前沿技术和案例,把教学内容和参赛要求相结合,在常规教学中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还能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3.3 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师提升机制
电子商务专业对专任教师要求较高,除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因而,要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学习、接受培训、参加学术会议或在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升实践指导能力,让教师走在行业前沿,具备行业敏锐的嗅觉能力,充分展现高校的教学特色、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另外,也可从企业、其他高校引进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和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术顾问,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实际操作指导,创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和人才培养环境。
3.4 改变考核方式,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
长期以来,专业课程的考核一直采用笔试的考试模式,笔试考试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就电子商务课程而言,只采用笔试,难以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需要进行考试制度的改变。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在考核中着重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效果而非注重考试结果,加强过程管理,也即是既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考核到操作技能,着重突出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考试。具体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结合教学内容中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和测验的情况及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度,来评判学生的综合成绩。
4 结语
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变化着,针对电子商务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不断更新。高校老师要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理论和模式,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及适合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考试方法,争取在高校中所有专业都开设电子商务概论课程。
参考文献
[1] 陈静.“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改理念与实践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5):154-156.
篇7
1.1传统绘画艺术的含义及特征
传统绘画艺术是采用颜料、墨等创造材料,借助刀、笔等创造工具,在墙壁、纸、板及纺织物上,通过色彩、造型及构图等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的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1]。根据技术、内容及形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众多种类的绘画作品。传统绘画艺术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创作活动,通过笔、纸及画布的特性,表现出一种肌理及韵味。此外,传统绘画艺术作品蕴含了艺术创造者的个人美学素养及社会思索,是一种精神需求的寄托,具有极强的艺术审美价值,随着时间变化,绘画艺术作品还能延伸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
1.2新媒体的含义及特征
新媒体的概念最先由美国传播领域研究人员提出,从媒介技术角度看,所谓的新媒体就是指借助信息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以电脑网络、电视终端及手机媒介向社会大众传递各种信息的一种传播途径。新媒体的出现,一是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路径,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二是信息传播的主体更加多样,信息传播的数量增长迅速;三是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及反馈性更加及时快速;四是实现了各种媒介形式的跨界融合,诸如报纸就实现了纸媒与电子媒介的融合,将纸媒内容通过手机平台及网络平台,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五是信息更加经济,与传统媒介形式相比,新媒体可以不受尺寸及版面限制,达到信息传播的深层性、实时性,经济性更为显著。从绘画艺术及新媒体的特征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具有内在的传播诉求,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正好迎合了绘画艺术这一传播需求,两者能够实现有机统一。
2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途径分析
2.1绘画艺术网站、论坛及博客
绘画艺术网站可以为绘画作品展示、绘画作品赏析及绘画作品交易提供网络平台。伴随着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现阶段绘画艺术网站大有井喷趋势,出现了诸如中国绘画网、中国名人书画网、艺术中国、中国美术在线等诸多网站资源,为人们欣赏绘画艺术、领略绘画艺术风采、收藏绘画作品提供了信息交流传播新渠道。绘画艺艺术论坛,主要集中了具有共同审美情趣的个人及群体,也是传统绘画艺术交流传播的重要网络场所,此外,书画博客的出现能为绘画创造者提供信息渠道,能使艺术者与大众之间达成实时交流。而各种第三方的绘画艺术博客,如新浪博客、搜狐博客、优酷土豆、酷6等,都成为了传播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媒介。
2.2绘画艺术数字虚拟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参照传统博物馆形态样式,将绘画作品加以数字转换后,予以储存展示的数字虚拟空间[2]。绘画艺术虚拟博物馆采用建模技术、数字拍摄技术及三维技术等多种技术形式,具有浏览自由、互动简易的特点,为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例如我国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家联展,就是采用信息技术,通过环境建模技术,将绘画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转换,实现与实体博物馆相同的展览效果。参观人员可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观赏,借助鼠标,实现绘画艺术作品的实时放大,更换,还可参照文字说明,加深对相关作品的理解,极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作品的传播效率。
2.3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涵盖了节目采集、制作、传输、接收等多个过程,通过数字解码技术,能够实现图像和声音的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播效果[3]。数字电视具有信息传播质量好、受众广泛的特点,是绘画艺术及其他艺术形式(书法、摄影、戏剧等)的重要传播途径。传统绘画艺术与数字电视的结合,传播效果最好,针对性最强的方式就是书画频道的设立。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制作的书画频道,包含了书画咨询、专家讲座、书画欣赏、书画创作直播、书画记录片等众多栏目类型,形成了一个书画艺术信息的信息库,24小时不间断的播出,极大扩大了绘画艺术的传播范围,增强了传播效果。
3结语
篇8
【关键词】中职技术学校;采煤概论;教学改革
“采煤概论”是一门进行就业前培训的基础课程,它在煤矿技工学校的教学及工人的就业培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内容广泛而深刻,这就使得这些仅仅具有初中学历的技校学生感觉学习“采煤概论”的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为了讲好这门课程并使学生们能够容易的掌握这门课的知识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1.实施积极可行的教学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去积极的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作用。上课时,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互动提问的学习方法即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并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例如:在关于采区主要巷道的布置讲述中,在缓倾斜和倾斜煤巷道布置的讲解结束后,可以组织一次自由的课堂讨论。问题为:如何开采近水平煤层?学生必然会针对此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其中有些学生把关于缓倾斜、倾斜煤层巷道的布置方法用在了近水平煤层上,而其他的同学有可能会想出一些别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会的出不同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将他们的答案一一进行讲述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所在,并指出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形,然后抓住近水平煤层倾角小这一特点展开关于近水平煤层的布置方式的讲述。这样讲课可能会耗时比较多,但它的讲课可行效果非常显著。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无形中增加了同学们的知识掌握量。另外一点是在《采煤概论》这门功课中不但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且需要掌握的概念多如牛毛,将教学过程与实例结合起来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在矿机通风和安全这一章的讲述中,关于瓦斯爆炸与预防的讲课中就可以将学生经常听到的关于煤矿瓦斯爆炸的事故结合进去,并将教材中瓦斯爆炸的条件列出来即:瓦斯浓度、引火温度、氧气浓度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从自我做起,加强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明确最为基本的是井下禁止打开矿灯,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运用上述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第三、教师在遇到典型问题的讲解时应针对问题进行解剖分析,对于一般问题则可以留给同学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最终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既能够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又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井田开拓部分时,应将斜井开拓一节进行详尽的讲述,而立井开拓、平硐开拓则指明要点,提出问题留作作业。教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发现新的问题进行纠正讲解,虽然这只是一小节内容的讲述却起到了三节课的教学效果。
2.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对于煤矿的概念很模糊,对煤矿的直观认识还是一片空白,学生这时学到的是一些空洞抽象的名词概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煤概论》课程结束后,一般安排一到两周的认识实习。比如,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井底车场的位置、区别运输大巷和回风巷道;现场认识立井、斜井和平硐的不同。并要求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巩固新知识,增强学生对煤矿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到井下急救与互救中的人工呼吸方法时,除了理论上给学生讲解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及俯卧压背法外,还让学生每两人一组,在宿舍亲自操作练习,教师及时指导,一次不行,两次,重复多次,真正掌握这部分内容。这样的实践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他们以后适应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
3.将多媒体辅助运用于教学中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被广泛的运用于教学中,它的动态性变化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斜井井田开拓的讲述中包括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和连续式开拓等的讲解等,可以采用幻灯片的讲述方式进行井巷的生产系统和开掘顺序利用多媒体绘制的讲解,井巷的开掘顺序和详细的生产系统也可以使用此法来进行讲解。在讲到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常用的工具包括单滚筒采煤机和双单滚筒采煤机时就需要采用Flash制作的动画效果及多媒体效果就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方便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更容易的学习认识各种采煤机器,轻而易举的掌握各种知识,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在煤炭事业工作的未来劳动者的素质。那么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做一些研究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思维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通过电子途径交易的数字商品是指在Internet上或通过其它在线方式交易的数据、信息与知识。包括各种在线报刊、杂志、音乐、教育、可检索数据库、咨询及专门知识与意见。数字商品不受特质障碍限制,也不限于诸如“耐用”、“笨重”、“独特”、“稀缺”等传统经济特征。相反地,无形商品可同时“既经久耐用又易于破损,既笨重又可无限分割,既独特又普遍,既稀缺又充裕”。纯粹无形商品的贸易与传统电子商务截然不同,因为传统电子商务主要限于有形商品或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的混合物质的交易,或者是为此种交易进行准备,交易数字商品需要新的交易模式和程序。传统的观点认为,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减少不确定性。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信息及其内容则既是生产资本同时又是商品。
2、数字商品的属性
概括地讲,数字商品具有五个基本属性:
1.无形性。数字商品是一种无形商品。尽管现实中的许多产品都包含有形因素,又包含无形因素(即包含专有技术或品牌认同等无形因素)。
但数字商品作为一种虚拟商品,不包含任何有形成分。
2.非损耗性。同一数字商品可由同一消费者或者不同消费者反复使用。某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别人的消费量。
3.擅变性。数字商品易于修改,从会导致巨大的产品变异与定做数量。
4.可再生性。快速低廉的再生能力会引起规模经济与版权保护问题。
5.时效性。数字商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也就是时间从属性,(如股市信息,气象信息等),而不具有时间独立性(如字典信息),也不具有任何居间性质,如驾驶员的行车地图、旅馆信息与电话号码。时效性的标准对按照一贯贸易模式交易的同类包装的数字商品的鉴别非常重要。
由于上述特性的缘故,数字商品的排他性难于长久保持,分享是同时的或相继的,并能影响到产权的配置。尽管实物商品的销售商要失去其所有权,数字商品的销售商则能继续持有。
3、数字商品的定价问题
传统的定价与交易机制只适用于数字商品经济价值的获取。产品的价格一般包括三个因素:生产成本、协作成本和利润。协作成本包括全部信息的交易成本。信息处理对于协调那些执行主要工序过程的机器与人力的工作十分必要。现在日益明朗化的是,随着变量——生产成本趋向于零,以及由于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而极大缩小的交易成本与当前贸易模式中日益减少的利润,在决定数字商品的价格时,必须引进新的概念。生产成本不能作为定价指南,因为投入和产出之间没有多大联系。规模消费不需要规模生产。规模经济是由消费决定的,而不是生产决定的。数字商品的生产制作中的规模经济是有限的,但是其经销中的规模经济却相当显著。
传统上,内容的定价一直以给付媒介为基础——主要以方便程度来衡量,而不是以实际质量为基础,例如,书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印刷质量与页数,但是好书与坏书的价格却常相差无几。数字商品的电子交易意味着非联系性,即内容的定价可以脱离媒介,允许在内容估价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偏差。这种非联系性也会引起一些问题,如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消费者的支付愿望通常受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或者不消费影响。与此相应,考虑到复制/分享与相关外在化的容易程度,对评估数字商品的价值不是一种适当的方法。另外,对消费者来说,在不了解内容的情况下,要确定购买某一种数字商品是否值得是很困难的。
再者,当数字商品的价值属高度时间密集型时,数字商品的定价问题常常引发估价的内在不稳定性这个根本问题。
数字商品定价方案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复杂。互联网为销售、共享与放弃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而且,既可以按照“数字商品的实际利用”向消费者收取费用,也可以按照固定方式收费。
4、数字商品的电子商务模式
数字商品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四种:网上订阅模式、付费浏览模式、广告支持模式和网上赠与模式。
1.网上订阅模式(Subscription-basedSales)。网上订阅模式指的是企业通过网页向消费者提供网上直接订阅、直接信息浏览的电子商务模式。网上订阅模式主要被商业在线机构用来销售报刊杂志、有线电视节目等,主要包括:
在线服务(OnlineServices)指在线经营通过每月向消费者收取固定费用,提供各种形式的在线信息服务。
在线出版(OnlinePublications)在线出版指的是出版商通过互联网络,向消费者提供除传统出版物之外的电子刊物。
在线娱乐(OnlineEntertainment)在线娱乐是软体产品和服务在线销售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
2.付费浏览模式(thePay-pet-ViewModel)。付费浏览模式指的是企业通过网页安排向消费者提供计次收费网上信息浏览和信息下载的电子商务模式。
3.广告支持模式(Advertising-supportedModel)。广告支持模式是指在线服务商免费向消费者或用户提供信息在线服务,而营业活动全部用广告收入支持。这是目前最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之一。
4.网上赠与模式。网上赠与模式是一种非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它指的是企业借助于国际互联网全球广泛性的优势,向互联网上的用户赠送软件产品,扩大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5、结论
在电子商务领域内存在许多根本不同的商品,有实物型的产品,也有数字型的产品,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并通过不同的贸易模式交易本文对数字商品的定义、特性、定价及交易模式做了初步探讨,以便使数字商品成为贸易领域的后起之秀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会带来新的贸易机会。随着网上信息、内容和知识数量的迅猛增长,如果没有效挖掘利用这些未开发的资源,则是一种巨大的经济浪费。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StuartBarnes,BrianHunt.赵科杰,陈龙译.电子商务与虚拟商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万菁菁.好看、好听、更好买——虚拟产品体验实现研究[J].电子商务2008,(1):36-39.
[4]张文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张远昌.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工学结合;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6-068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的医疗美容保健服务需求迅猛增加,然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医疗美容技术人才的缺口甚大。
1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特点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区别于一般的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它的历史与发展,要面向就业市场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1.1 历史与发展:1993年国内开始开展医学美容教育,2005年美容专业正式更名为“医疗美容技术”。为了规范国家美容医疗市场,2006年卫生部规定医学技术类专业不能报考临床助理医师和护士资格,导致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不能从事临床医生工作又不能从事相应护理工作,就业的职业领域有医疗美容服务、生活美容服务两大职业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就要随之做出相应变化,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校内学生主要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校外学生参加实训基地相应各项实训,即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并没有把理论和实践相互融会贯通,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容专业可以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就业方向面向各级医院与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美容技术岗位从事激光美容师(士)、医疗美容治疗师以及医疗美容咨询师等岗位,毕业后能够从事注射美容、激光美容、美容皮肤治疗、化妆品营销、物理美容以及纹刺美容等工作。
1.2 人才培养目标: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 工学结合模式
在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具体方法是以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面向实际工作需求,校内成绩考核结合企业工作考核,课堂与实习地点融为一体(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就业工作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企业、学校为主体,充分利用校园化和社会化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校园教育和直接获取从业经验的社会化工作环境结合起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之中。
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就要培养学生具有医疗美容技术相应理论知识基础,并具有突出的专业职业技能,毕业后具有专业毕业证书又具有中级美容师证书;邀请美容机构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使原来纯粹的实训室改造成工学结合的模拟实训室或虚拟美容机构。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用人”,企业与学校成为紧密的合作体,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2.1 课程建设-凸显专业特点:有关医学基础、临床课程可以分别整合成《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满足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凸显专业特点、职业化鲜明的理论课程体系。面向就业依托专业特色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国际前沿接轨开设一些具有学科前沿的课程,如《美容礼仪》、《服饰美学》、《美容新技术》等课程。
2.2 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首先根据专业定位和行业特点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以及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理论课程增加实训课程的教学学时,教学设计融入“工学交替”方法,教学内容体现双证书需要。由相关课程教师和美容机构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符合本专业发展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发掘专业设置内涵,强化技能培训。
2.3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交流:医疗美容技术教师到美容机构深化培训,聘请美容机构经验丰富的技师授课示教。校外实训基地接收校内教师的轮流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独具特色并有开创新的教改和科研,参与国内外的各种技能培训和教科研交流活动。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课教师同时具有美容技师职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2.4 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突出实践要求: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把实践教学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平时课程考核、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医疗美容技术用人单位和学校作为主体共同参与教学管理,营造美容机构和学校两种学习环境和考评体系。
2.5 实训教学模式-体现工学结合:与医疗美容技术用人单位联合,组建全新的实际工作需要的校内仿真实训室并对外开放。在学生中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在学校两年期间学习基本美容操作技能,半工半读、产学结合。第三年在医疗美容机构或大型美容机构进行顶岗实习,深化培训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专业技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