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处理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事故处理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U66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配电网安全管理
配电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主要是加强区域配电网主网架的承载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并且在建立配电网络过程中,避免出现因规划不合理导致负荷中心供电不足或出现薄弱运方等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作为配电部门,应该积极维护配电网设备,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在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对设备隐患进行分类汇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如果有新用户需接入当前配电网络,配电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应该严格考察,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在施工结束后做好设备验收工作,合格后方可接入现有配电网络体系,避免新设备带病运行等情况发生。
安全是企业的基础,安全贯穿于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对供电部门来讲,即是贯穿于输电、变电、配电、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各方面的全过程。过去对输电、变电的管理和考核比配电、第三产业要细、要严。因此输电、变电安全生产基础较好。而配电、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设备状况、安全管理等方面相对薄弱,事故率相对较高。目前电力行业在城市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下发展和改革势态都比较良好,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对于配电网正常运行的要求是非常之严格的,必须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予以良好的控制和把握。
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网中重要的结构之一,对于电力网中电能的分配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条件下配电网的运行往往会因为各种突发事件导致配电网受到破坏,影响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采用手拉手供电或者环形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问题,但目前设备参数不一、运行管理人员不足、外力因素难以控制等问题仍旧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积极实施配电网络自动化管理技术,对现有的配电网络化管理设备更新,引进自动化管理设备,通过这些设备投入生产应用的新技术,来统一配网设备参数,这样才能减少工作人员维护难度,减少人为手动操作作业动作,做到少接触,少发生危险。在选择购置配电网络安全设备过程中,应该保证设备的安全配置情况,以此避免由于工作人员操作误碰发生触电现象,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作业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从作业人员培训开始抓起,提高作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事故分析、案例学习,不断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反事故能力,将人员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配备绝缘手套、防护目镜等防护用具,降低工作人员触电事故发生。在配电安全管理方面,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强化工作。配电网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遵守“安全作业规程”, 各级生产管理人员要全方位履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职责,强化配网生产运行、基建、检修和技改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监督在先”上来,继续完善、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肃查处不执行规章制度、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行为。要加强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对不落实安全措施、技术措事故的发生。在配网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程规范,现场工作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监督工作,监督各级工程人员对该制度的实施落实情况,规范日常作业情况,严肃处理在作业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杜绝不履行安全规定作业的情况发生。配网作业主要是现场作业,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尤为重要,意识决定工作人员的行为,在生产中灌输安全操作思想,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以及技术成熟的老员工应该起到模范作用。
2 配电网反事故处理措施
从日常工作发现,交通事故引发的车辆撞击电杆、地方路桥、市政建设以及良田工程的大规模施工,吊车、异物等对线路的通道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易引发配电设备安全事故。
2.1 防交通事故引发配电事故
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撞杆的时间来看,多发生在夜间,且肇事车辆在事故后易发生逃逸,给索赔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夜间交通事故对配电网设施损坏较大。所以应当加强公路沿线的电杆维护工作,防止撞倒电杆事故发生,在电杆1m 处刷上反光警示标志,必要情况下在电杆底部修筑堡坎。对于农村线路而言,应对线路安装拉线护套。此外,对于10kv线路,应该保证线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最佳保持在8m 以上,对于 0.4KV的高压应在 6m 以上,对于高架空线路,必须做好防雷措施。
2.2 防建筑施工导致配电网故障。由于地方建筑作业引起配电网络故障常有发生,为了保障电力输送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禁在电力保护区域内进行建筑施工。通常在10kV线路其水平外延5m 为保护区域,在该区域内应该禁止施工,如果发生施工现象,应该立即制止,如在紧急时刻,可以切断其施工作业电源,并且向地方安监部门和本单位安监部、生产技术部及时做出汇报,请示上级的指示及时制止违法施工行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必须施工作业,可以事先通知电力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签订安全协议后再施工。在某些必要场合,如建筑施工现场有临近输电线路的吊车、塔吊,挖掘作业临近电线杆、电力电缆等电力设施,运维班组必须与施工单位协商处理、签署相关施工维护协议和安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安全责任,此外还应该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电力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监测,亦可在现场可以派人驻守监督,防止由于施工作业引起的电力配电网络故障。一旦发现施工单位违反安全协议条令中的任何一项内容,导致电力线路不能安全运行的,应依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做出及时的处理。
2.3 防止异物及其他原因导致配电网故障
线路及设备上的异物,如居民区内的生活垃圾、风筝、飘带、鸟窝等都会影响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这类现象主要发生在居民区或者城乡道路沿线,对于经常受到异物影响配电网络安全的区域,应当加强线路巡视,将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同时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发动周边的群众及时将隐患汇报给电力相关部门,并在设备上加装绝缘罩。除此之外,还应做好防盗工作。农村及城市郊区配电变压器均应加装防盗锁,并保管好防盗锁钥匙。城网低压线路逐步加装配电线路防盗监测系统,并制订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同时为值班人员提供快捷的交通工具,做到反应敏捷、动作迅速。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和沟通,一旦发现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严肃打击处理偷盗电线电缆等违法行为,与地方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杜绝以破坏电力设备的违法行为发生。
3 结语
电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的生活离不开电,工业生产也离不开电,所以保证输电网络畅通,提高电网服务水平是“万家灯火”的保证基础。而高效的电网安全管理也是电网工作人员的生命保障,做好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摆在配电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 夏喜山.浅谈农村供电所农电安全管理[J].今日科苑,2008.
[2] 李志新.10KV 配电运行管理分析[J].科技风,2010.
[3] 刘刚.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的防范[J].价值工程,2011.
篇2
关键字: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故障排除
Abstract: The power system substation operation is the name of one kind of job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substation duty work, and the powe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equipment, testing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running status is healthy. Power system is power plants, transmission lines, substations,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isting of, among these factors, it can be said transformation 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 Saf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of substation operation, and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essential security failures, this articl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discussion.Keywords: substation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Troubleshooting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变电运行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大的提升变电运行的质量,加强运行管理,保证安全性。下面本文就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故障排除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加强运行管理,从实际出发找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提升运行水平也十分重要。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要保证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定要保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并且要将每一项规章制度都落到实处,每一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规章制度,只有明确了制度才能够让每一个管理者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完成管理任务。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包括明确的奖惩机制,并且要实现惩罚和奖励并行的政策,对于管理表现良好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和鼓励,对于的人员需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以此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健全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形成一个完善的领导核心,要提高管理者的领导水平,降低管理决策的失误率,并且要确保每个管理者能够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核定。
(二)完善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技术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技术水平,熟知变电运行系统中的各项操作环节,才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为此变电所需要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管理者的技术水平,使得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自身的职责范围,以及管理范围内的设备布置、系统的连接、设备性能的作用以及各种结构原理,明确操作程序,对设备的简单维护和保养要做好,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事故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变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是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说需要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在设备选购初期,需要注意要选择性能良好的电气设备,并且要保证物美价廉,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工作,加强巡视,对于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声音、温度以及气味等变化情况要做好记录,增强关注度,要对已经出现老化或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的设备技术更换,还需要选用技术较为先进的设备,以便更好的保证变电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危险的设备需要悬挂提示牌,避免误伤人员。
(四)最大限度提升管理者的专业技能
变电运行中需要管理和维护的设备很多,如果管理者管理疏忽或者是技术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发生安全故障,为此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者的专业技能。首先,要从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开始。要克服管理者懒散和怠慢的工作态度,实现集中管理,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负责,不能够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要学会在管理中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自身高度的责任心。除此之外,定期进行思想作风建设的教育,用各种安全管理的案例教育管理者。其次需要对管理者进行技能培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试驾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够应用的得心应手。此外,需要重点培养管理者的心理素质,因为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突发的,管理者必须要在面对安全风险的时候稳住脚跟,按步骤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二 故障排除的措施分析
安全是变电运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出现故障就会对安全性发生威胁,所以说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安全隐患。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本文就进行分析,并指出故障解决的措施。
首先,如果说变电运行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检查电容器的管套,外壳或者是背部的声音温度等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的话,采用的方法如下:如果是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有问题,管理者需要切断电容器的断路器,在电容器放电之后,再对管套的外部痕迹以及漏油等现象进行检查处理,并查看接地的装置是否是存在短路现象,极和极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是多少等,如果经过检查不是电容器发生故障,则需要重现皇上保险后进行合闸检验,还出现熔断的现象就需要将电容器取出进行彻底检查维修,维修时需要进行放电,确保其没有火花等现象的发生。如果是电容器发生爆炸着火的现象,管理者则需要立刻的切断电源采取恰当措施进行灭火处理。
其次,如果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是处理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是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时,则需要检查出现接地的位置,并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停止直流回路的工作,之后进行事故照明、充电回路、信号回路、户内和户外合闸以及直流母线和高压控制回路等的检查,看是否有故障发生,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细致和深入,并且要保证安全性。检查完毕之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之后在进行分和保险,或者是拆除线路工作。
最后,在检查断路器拒绝合闸的过程中,则需要看断路器是否发生了拒绝合闸的故障。如果断路器发生了拒绝合闸,则要先检查电源的电压值,对于电压值不正常的情况要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完毕之后在进行合闸。若果是操作机构内发生故障,则需要保证各个接触点接触良好,之后在查看有没有合闸线圈烧毁的现象,检查完毕之后在进行合闸。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说合闸线圈和控制开关的运行状况良好,断路器跳闸绿灯呈现出条约的现象,在操作电压正常的情况下就能够判断是操作机构的故障,判断出操作机构是因为挂钩脱落出现问题还是因为机构调整不准确出现故障,明确了原因之后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除了上述提出的故障排除措施之外,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故障,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排除,如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性和故障排除措施、直流回路操作的危险和防范措施等,本文限于篇幅的限制就不进行详细的论述。
结束语: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整体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安全则是变电运行的关键和核心,因此说要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一定要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就是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故障排除两个大方面进行论述,指出要想实现安全运行,一定要确保管理者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管理责任意识,并且相关的部门要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采取措施加强技术人员的故障排除水平等,以此来确保变电运行的健康良好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 郭艺 车畔 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故障排除措施 华章,2012年第34期
[2] 王志强 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的措施 科技资讯,2011年第4期
[3] 杨秋生 浅析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及故障排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6期
篇3
回顾庆阳电力的发展史,其中有喜悦,有辉煌,也有不少的阵痛,那就是一次次的安全生产事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翻开这一期期的事故简报,大红的标题是那么醒目,每一份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令人触目惊心。
深究这些事故的原因,最根本的莫过于安全意识的淡漠和思想上的麻痹大意。这种麻痹的思想就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会有可能爆炸,有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一个人对公共道德的麻木,无非也只表现为其个人素质的低劣;一个人对理想信念的麻木,他最大的损失也只是堕落为一个庸俗的人;但是一个人的安全意识麻木了,得过且过,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最终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将危及到周围的人,甚至危及企业。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作为一名变电运行值班人员,我们在工作中应如何保证安全生产呢?我认为,首先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生产应当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其次,要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以踏实的工作作风,把安全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当中。
再次,要树立安全忧患意识,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克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做到严、勤、细、实。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我们每个安全责任人都能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百分之百严格按安全规程办事,对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不漏过一个细节,许许多多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犹如一把利剑,我们重视它就会获得幸福;反之,他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给我们以惩罚。马克思在谈到人的生存与环境时说过:我们每一次向大自然的掠夺,都会受到惩罚——环境恶化、火山爆发、洪涝灾害等等。同样,如果我们的安全意识淡漠了,也会受到了无情的惩罚。血淋淋的教训无需再重复,惨烈痛苦的我们不必再领略。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亡羊”后再痛定思痛去“补牢”,那一切都晚了。
篇4
关键词:10Kv配电网络;安全管理;反事故处理
配电网可以说是电力企业的形象代言人,直接为用户提供电力服务。在居民照明、普通工业用电、办公区与商业用电方面,10Kv配电网为最好的电压等级。城市电网消纳了全国80%的发电量,而10Kv配电网又将70%的电量传送给千家万户。在2004年,我国配电容量比主变容量高出1.5倍,10Kv配网线路长比输电网线长高出3.1倍,10Kv配电网布局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可见,10Kv配电网占据整个电网较大规模,代表着电能质量、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伴随配电网建设步伐加快,结构也变得复杂庞大。因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事故频发,给用户带来用电不便。所以,有必要对其安全管理并做好反事故的处理工作。
1 安全管理10Kv配电网
1.1 鸟害防治
鸟害现象在10Kv配电网线路中比较常见,为避免鸟害跳闸情况发生,可停电拆除鸟巢或以绝缘杆清除,但防治效果并不佳。在行业中常用的驱鸟装置,防鸟刺与风车式的反光器驱鸟器效果良好。无论选用何种驱鸟装置,要确保材料使用期限长久与绝缘性,避免重复停电与危险点增加。
1.2 安全标示
安全标示在于电网危害的预防及方便巡视,常用标示有设立责任标示、警示牌安装、刷反光漆、电缆标识彩砖铺设、杆塔埋深刷涂标识等。在城区,安装电缆安全标示时,要在电缆沟电缆、地埋电缆的垂直地表根据规范在30-40m直线间隔设置警示桩、警示砖或警示牌,在建筑物进口处、转弯处、接头处也应引起重视。电力电缆埋于水泥地下,可做路边警示或喷漆警示。对电缆井内电缆本体要标识型号、名称等信息。
1.3 雷害防治
配电网只能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雷害,如电线杆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确保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线路自然接地;加装避雷线于线路中;安装瓷横担、支柱式绝缘子;安装智能开关,保护跳闸等。许多地区10Kv配网受雷击影响严重,比如,佛山配网在2010年1-7月10Kv配网故障发生次数1384次,10Kv线路跳闸1260次;1186次重合闸动作,成功率为80%。1-4月发生故障月平均数80次,四个月跳闸次数变化幅度小。但在5-7月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月均跳闸次数300次以上,三水局受台风影响跳闸率更高,因为三水位于雷电频发区,且架空线路在三水镇架设密集,进而雷击跳闸多发。在分析统计故障原因后,发现雷暴为故障主因。为此,佛山首先对受超过2次雷击额架空线路做故障排列,安装防雷设备、替换地网。佛山配网还对各线路避雷器的故障率、运行年限做统计,在停电状态分批更换,并在多发雷击区加设避雷器。
1.4 人身安全管理
操作人员接触配网频繁,有必要做好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工作。首先, 配电网企业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让操作人员依规操作。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转变工作态度。另外,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向员工发放防护设备:护目镜、绝缘手套等,减少人员高空坠落、触电等不必要的伤害。电力企业在建设改造配网时,应统一选取标准化的新设备与技术,方便操作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降低因设备陌生发生的失误操作风险。
1.5 高空置物防治
首先,线路巡视工作。做好沿线树木所有人的安全教育,避免砍树砸线,对树障做好清理。其次,对建筑密集区、线路环境复杂地区以绝缘改造保证运行安全,也可增大线径截面。
1.6 树障防治
10Kv配电网用户分布广泛,进而线路架设不免会穿过森林。树木因外力作用,比如大风、泥石流、滑坡等倾倒,可能折断沿线配网,为此应清除树障。对于城市公用绿化树木,若线路不得不从此经过,则要与政府协商,征询民众意见,做到意见统一,方可清理树木。另外,线路途经乡村时,要与村民做好沟通协商,对需清理的树木达成赔偿协议,保护村民权益。也可修建树枝法清理树障,但需要不间断的清理,较为麻烦。
2 10Kv配电网的反事故处理
2.1 防车辆挂导线、撞杆
对村级公路、城市道路沿线的电杆,可在距离地面1m高度涂刷带夜间反光警示的红白漆;电杆位置易被车辆撞击则需修建堡坎,再涂上反光功能的警示标志;对公路边、农村、城区、学校周围的拉线,要加装拉线护套。10Kv线路跨越公路时,其与公路低平线距离要高于7m,0.22Kv或0.4Kv低压线路的最小距离则是大于6m。独立耐张段为跨越导线设立方式,便于将来维护。1.4Kv与10Kv配网主干线要采用超过150mm2截面积的带钢芯绝缘线或钢芯铝绞线,0.4Kv与10Kv配网支线采用超过95mm2截面积的带钢芯绝缘线或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线还要完善防雷装置。
2.2 防建筑施工引发配电网安全
建筑施工不可在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作业,参考《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导线边线为圆心向周围延伸5m半径距离且与地面垂直得到的两平行面的范围为1-10Kv架空线路的保护范围。电力企业要和市政工程部门做好沟通,了解其工程动向,施工若对线路安全造成影响,则需和市政工程机构做好办法商讨;挖掘机作业灵活性强,电缆线路受其影响大,监管困难,对沿线建设项目作业,要事前对施工单位起吊、挖掘人员做好安全培训,提高危险隐患的辨识能力。在电力设施安全区外进行施工,供电企业要和施工企业就安全事项达成协议,规定安全责任与要求。
2.3 防配网内部因素引发事故
配电网内部因素引发事故主要包括运行负荷波动、隐患缺陷、设备问题引起的配网故障。如在运行10Kv配网时,因为温度、震动的变动,设备接线端子时常松动,若忽视对其的处理,则会发生发热、打火、接线端子烧毁的后果,严重事故也可能出现。对此,要定期检查设备螺栓,处理加固。保护误动因二次系统接线出现松动失效,亦应定期检查。
2.4 防运行管理缺失造成电网事故
设备隐患与缺陷处理是运行管理的主要方面,制定管理规章,对隐患、缺陷做好记录、归类,以轻重缓急、是否停电为基础设定检修计划,完成消缺工作。另外,值班人员应加强安全思想与安全技能的学习培训。
2.5 防弱电线路附挂引起电网故障
弱电线路的附挂应该得到产权单位允许,在当事人签订授权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后,弱电线路方可附挂,但要保证安全距离。在施工期间,需由运行维护员监督施工,对违纪配网安全行为及时阻止,保证配电网安全。
3 结束语
电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撑,电力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部门,其发展成效好坏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配电网是连接电力企业和用户的中介,代表着电力企业形象,也影响着用户电力使用。我国10Kv配电网容量、线路建设成效明显,但安全问题也频发。所以,有必要对引起安全事故原因做好分析,并采取反事故处理。
参考文献
[1]刘亚民.论10kV配网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刘燕,姜彤,李美燕,等.鞍山10kV配电网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
[3]张满奎.浅析城市10kV配电网的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3.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侵权责任;工伤
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很多工人不了解具体处理方式,很多的是私了,但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需要经过以下几种程序:一般都首先考虑是否构成工伤,如果构成工伤,就按照工伤处理程序做工伤赔偿;如果不构成工伤,就按照侵权责任处理,直接进入侵权赔偿程序。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必须存在劳动关系,“天工”和帮工除外,并且劳动者发生事故时要排除以下三点规定情况:(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
符合以上规定条件之后,工伤和视同工伤主要内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大致内容包括工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与工作相关的预备工作和预备行为或者在工作最后发生的工作事故;还包括职业疾病以及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伤害以及由于工作而导致劳动者下落不明的;不仅包括这些,对于在上下班路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亦可认定为工伤。对于可能存在的其他特别情形,在一定的证据或者是条件存在的情况下,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范,认定其属于工伤。
其次,确认受害者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后,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按照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内容进行处理,首先,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①在遇到特殊的情况时候,可以由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等相关主体向劳动部门申请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的具体事项进行认定,具体的相关事项办理则有劳动者劳动所在地的市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办理。不仅如此,由于非劳动者个人产生的相关经费,如果在劳动者工伤期间产生的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相关内容,其费用仍然由用人单位承担。以及第十八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救济和认定。
另外,关于工伤赔偿标准,一般工伤赔偿可以参照最新工伤赔偿标准,具体的涉及几级伤残赔偿细则标准,可以参考相应的工伤赔。②
最后,如果,受伤职工不能认定为工伤,那么只能走一般侵权赔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九条:“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七十二条:“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责任。”,以及第七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③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和其他相关的法条规定进行适用和解决。
总结:很多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大都倾向认定工伤按照工伤处理程序给予受伤职工工伤赔偿,导致了实际上对用人单位合法权利的侵犯以及法律事实的忽略。安全事故背后最受伤的受害者不一定就是受伤职工,在“人权”不断倡导的今天,用人单位也被无形之中拉入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所以,本人写此文章的目的,在于希望无论是受伤职工还是律师,在行为时能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从公正角度看待问题。(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3]宋岩:“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科技信息》,2007年第17期。
[4]郭文艳:“论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与对策”,《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第3期。
[5]宋建学:“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1月11日。
[6]王彤:“论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河南建材》,2011年第2期。
注解
①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18条等相关法条的内容。
篇6
Abstract : as a speci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s, chemical plant security issues, is the foundation of both key. The already completed caustic soda plant, due to the use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 the company decided to caustic soda project stimulation. But because the production reason causing ground damage,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complexity and concealment of strong foundation problems will be revealed. Therefore, to building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puts forward an economic, rational, scientific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and safety solution, solve the foundation hidden safety problems, this is als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imilar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to offer a reference.
关键词:化工厂房 地基加固 安全处理
Key words: chemical plant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reatment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化工厂房地基常见问题分析
1.1地基沉降
烧碱厂房原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地基模式,由于地基所在地点地质复杂性的原因,出现了层厚异常的流塑状淤泥。厂房地基有受力不均和变形的迹象,在使用期间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迹象,使得主体结构拉裂,甚至出现剪切破坏。厂房结构的破坏,给厂房的安全性使用埋下隐患。地基沉降带来的结构破坏问题,常见的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地质的原因,该烧碱厂房的地质勘测记录中显示,该厂房的地下水较为丰富,含有淤泥、腐木、软土等,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形成化工厂房不均匀沉降的客观缘故。二是施工模式原因,同样的基础型模式,在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收效,由于化工厂位于东部地区,那里的地质条件较差,而该厂房采用了人工挖孔桩基础,忽略了压密处理程序,因此形成化工厂房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观原因。
1.2地基基础腐蚀
烧碱厂房是化工原料加工和生产区,由于原材料中含有工业盐、盐酸、硫酸等腐蚀性的物质,尽管地下输送管道是特制的不锈钢材料,但在被腐蚀性物质的长期侵蚀下,管道也难免遭到破坏。现场调查中发现,厂房的区域地表有局部下陷的迹象,具体体现在花岗石材开裂沉降,厂房墙体出现裂缝,部分位置甚至出现倾斜。经分析,地基土地受到了强酸性的物质腐蚀,与水结合之后,就会渗入土体当中,发生淋滤变化,土中的游离氧化物腐蚀破坏了土颗粒之间的连接,削弱了土的抗剪强度,因此,为避免土体化学反应产生的地基基础腐蚀,必须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杜绝腐蚀现象带来的厂房安全隐患。
2.化工厂房地基加固与安全处理的措施
2.1地基沉降的加固方法
为满足烧碱厂房的安全性使用要求,我们要在原厂房的地基结构基础上,进行加固处理,解决由于地质问题或者加固模式错误选择,而导致的地基沉降问题。出于对厂房正常使用的安全性(综合考虑特种设备和特种材料)问题考虑,笔者认为静力压桩法比较适合。静力压桩法加固原理分析:静力压桩法是利用厂房的承重柱重力作为反力,利用油压设备,分节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然后焊接上下桩,进行液压控制压桩,压装设备仪器显示终桩时单桩承载力,并适时焊接厂房原基础钢筋和压入桩的桩头钢筋,最后通过压入桩直接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的土层当中,完成地基的加固工作。笔者认为,从烧碱厂房地基加固的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静力压桩法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地基加固方法。其加固施工工序如下:第一,选择开挖桩基坑的桩位―设计桩,然后利用反力用压桩基进行压桩,压完所有静压桩之后,将原承台和预制桩焊接,使得预制桩足以承受化工厂房加固部位的结构荷载。第二,用水准仪对加固部位的地下水进行观测,并采用抽水泵等进行抽水,但在抽水之前,要卸载柱的负荷,避免桩基础发生沉降。在抽水的过程中,要通过水准仪观测柱的沉降速率,一旦发现速率加快,即刻停止抽水。第三,在混凝土凝固后,拆卸荷载装置,如果在6-8d内不会出现沉降变化情况,说明卸载负荷奏效。第四,监控加固效果,通常是在厂房竣工验收后,采用沉降观测的措施,确保加固达到预期效果,符合烧碱厂房地基加固的安全性要求。
2.2地基腐蚀的加固方法
烧碱厂房腐蚀性物质较多,对于受到地基腐蚀作用的地基,对其进行重新加固,要采用CFG桩加固的方法。所谓的CFG桩,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等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与桩基附近的同形成的复合地基。CFG桩通过对水泥掺量的调整和配比,使得强度等级在C15-C25之间的变化,形成刚性和柔性并济的桩型,具有抗腐蚀的优势。CFG加固方法如下:第一,安装钻机的时候,为防止桩机移动造成的桩孔歪斜问题,要对导杆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并用粘土紧密填封护筒的周边。第二,在钻进的过程中,及时添加新鲜的泥浆,确保泥浆水头高度以及泥浆粘度适当。如果遇到松散的土层,要加大泥浆的密度。第三,如果发现探头石,可用钻机钻透。第四,根据设计要求对成孔进行检查,合格后立刻清理孔底,避免钻孔坍塌情况发生。第五,进行导管混凝土灌注,灌注的时候要保持连续状态,杜绝断桩情况发生。第六,做好排水工作,避免雨天时雨水流入桩孔。
2.3其他加固方法
针对烧碱厂房地基沉降和腐蚀的问题,除了采用以上两种加固方法之外,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加固的方法,进行综合地处理。
第一是换土法。当化工厂房地基持力层的承压能力低于上部荷载对地基的最低限度时,就可采用换土法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实施方法要根据化工厂房地基的特性,通常的换土法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开挖换填,适用于换挖深度0.5-3米左右的软弱土层,施工人员利用挖掘器械悉数挖出基底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土,填以碎石、灰土或者其他高强度和性能稳定的耐腐蚀材料,然后进行人工夯实或者机械设备夯实。第二是抛石挤淤,此法适用于比较容易滑动和排水困难的地基,此法是通过震动、强夯或者压载等高强度外力将地基进行强行外力破坏,挤压土层并进行换填。施工实践显示,换土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提高土层排水能力和防止冻胀和胀缩。
第二是注浆法。注浆法有四种类型,包括单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和多重管法。注浆法可以通过加固化工厂房的地基,一是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二是提高其防渗能力,防止地下水、流土和管涌等渗入破坏地基。采用注浆法,必须让钻机钻到预定的深度之后,再利用泥浆泵发生装置将水泥浆液等喷射到土体内部。在注浆过程中,钻杆要随着均匀上升,被破坏的土地结构就会与水泥浆液等混合,硬化后在第几种形成直径均匀的圆柱体。
第三是深层搅拌法,分为水泥系深层搅拌法和石灰系深层搅拌法两种。搅拌的大概流程为:定位-搅拌下沉喷浆-搅拌上升-重复喷浆-搅拌下沉-重复搅拌上升。此法实际是通过各种深层搅拌机将水泥浆、水泥粉或石灰粉等固化剂与软土地基进行强制搅拌,使得两者产生物理和化学反应而融为一体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软土地基构成承载能力强的复合地基,可以降低地基变形的几率。
第四是加筋法。加筋法通过在土中植入抗拉的材料,防止地基中土的侧移,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复合地基中的抗拉能力和抗剪强度非常有限,一旦受到的外力作用大于地基能够承受的程度,地基将会产生体变,因此通过将筋材植入土体中,使得筋材和土体成为一体,这两种材料就能产生足够大地摩擦阻力和咬合力,从而提高地基土体的强度和承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烧碱厂房的地基常见问题主要是沉降和腐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根据厂房的地基状况,对其土质进行研究。在进行加固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化工厂特殊环境带来的安全性影响,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保证厂房的地基加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7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开工之初,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编制项目应急预案,同时成立项目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可进行现场演练和模拟演练。现场演练的内容兰要包括迅速通知有关单位及人员、抢救(灭火、伤员现场急救)、疏散与撤离、保护重要财产、封闭现场等。
应急响应1.应急预案的启动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要按规定逐级进行上报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和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成立事故应急工作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按照分级响应、快速处理、以人为本、积极自救的工作原则,进行应急处置。
2.现场应急工作组及其主要职能
1)现场总协调:区域/专业公司主要负责人牵头,主管经理统一协调、指挥现场处置。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3)险情排除及隐患整改:项目(执行)经理及工程管理部门牵头,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现场自救,排除险情,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在事故调查期间,组织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和人员安全培训。
4)事故调查处理主管经理及安全部门牵头,配合政府各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提供调查资料。
5)医疗救护及善后处理:工会负责人及工程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伤者救护,伤亡人员家属的慰问、安置和赔偿工作。
6)综合协调控制:项目经理及行政(保卫)部门牵头,在事发部位设置警戒标志,安排专人看守封闭施工现场,控制人员出人组织人员接待和信息协调控制工作。
应急救援1)应用救援流程
2)事故发生后,按照分工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抢救伤员时,要采取正确的救助方法,避免二次伤害同时遵循救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防止抢救阻碍或事故蔓延对于伤员救治医院的选择要迅速、准确,减少不必要的转院,贻误治疗时机。
4)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5)事故报告,这里所指的事故是指重伤(含)以上因工伤亡事故、机械事故、损坏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或建筑物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6)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用电话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并于1小时内将事故情况向事故发生地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7)发生事故后,由区域/专业公司填写职工伤亡事故快报加盖公章后传真至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快报的上报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公司或区域/专业公司应组织项目部在政府部门事故调查人员到达现场后,提供与事故有关的如下材料
(1)事故单位的营业证照、资质证书复印件;
(2)有关经营承包经济合同、安全生产协议书;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
(5)三级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及考试卷或教育卡(伤者或死者);
(6)项目开工证,总、分包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7)伤亡人员证件(包括特种作业证及身份证);
(8)用人单位与伤亡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
(9)事故调查的初步情况及简单事故经过(包括:伤亡人员的自然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等);
(10)事故现场示意图、事故相关照片及影保材料
(11)与事故有关的其他材利
2)事故调查期间,事故公司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并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3)事故发生后,怀故公司应迅速组成内部事故调査组,配合政府各主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査,组织内部事故分析,公司派人开展事故调査处理
事故处理1)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应成立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的事故整改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整改,组织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抚工作。
2)现场整改工作完成后,向负责事故处理工作的政府部门提交复工申请整改措施报告,经政府主管部门复查批准后方可恢复施工。
3)事故调查组应遵循四不放过要求进行事故的分析和处理,组织内部事故分析通报会,向公司安委会提交企业职工工伤事故调查报告朽,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4)事故调查组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査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天。
篇8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调度;安全操作;事故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电力调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供电质量,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电力调度工作,并努力提高自身电力调度安全操作水平以及事故处理能力,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一、电力调度工作中的相关规范
一是在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集中精神,始终坚守岗位,同时实行分班轮换制和工作负责制,促使工作人员对电力调度工作做到认真负责,以此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力调度工作质量。
二是对相关电力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对设备进行巡检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走到设备现场进行检查;第二,按照规章规程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第三,由于需要检查的设备较多,一些设备光对其外部进行检查上是无法准确判断问题的,所以,在检查设备外部后还应静听设备发出的声音,通过设备发出声音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第四,如果有必要,对于一些不带电的设备还应采取用手触摸的方式进行检查,通过手与设备的接触来感知设备温度、振动情况等,以此来判断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通常情况下设备巡回检查应配置两人为一组来执行,这样有助于提高设备巡回检查工作的效率。
二、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操作
(一)倒闸操作
在电力调度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倒闸操作,倒闸操作时稍有不慎就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做好倒闸操作工作,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执行。为了确保倒闸操作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行倒闸操作时必须由电力调度人员来负责命令;第二,充分明确操作内容;第三,采取填写操作票的方式并指派监护人对操作票进行复核;第四,操作人员与监护人员应先模拟图板预演倒闸操作,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集中精神专心致志;第五,倒闸操作分多项进行,所以没完成一项操作就必须进行一次仔细的检查,以此确保操作正确;第六,完成倒闸操作后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以此确保倒闸操作工作质量[1]。
(二)防止调度误操作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此提高电力调度人员素质涵养、安全意识,同时实行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以此增强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二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严禁出现违章操作的行为,一旦发现必须进行严惩。三是加大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在培训中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并针对新设备的应用积极推广新的操作技术,以此提高电力调度人员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电力调度人员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还能够增强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做到遇事处变不惊,沉着冷静。
三、电力调度工作中的事故处理
由于电力调度工作事故具有意外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这就加大了电力调度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调度工作中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操作水平,还应居于较好的事故处理能力。有效处理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发生的事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电力调度人员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对电力调度工作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专业的技术技能,对电力调度工作中涉及到的电力设备有足够的认识,例如设备技术性能、主要作用、工作原理、运行方式等,熟悉电力调度工作中的规章制度。
(2)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熟练正确的使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力调度人员必须正确指挥继电保护装置的投退,这就要求电力调度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继电保护知识,以便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电力调度人员能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以及实际情况准确判断事故原因、范围,从而及时采取正确的方式对事故进行处理。
(3)熟悉电力设备的运行方式,实行交接班制度,且每一班的调度人员都应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仔细记录,以便为电力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下一班调度人员来接班时应对上一班做好的记录进行查阅,以便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注意重要线路的检修工作,一旦发现故障必须进行重点警示,从而严禁电力事故的发生。
(4)电力调度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一旦电气设备运行状况发生异常,应马上汇报指挥站内的工作人员,对异常状况进行分析断定,若是无法继续运行,则应及时下达退出运行指令;如果能够继续进行运行,则应做好事故预想并提出相应的事故解决措施。此外,密切关注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做好事故处理准备。
(5)电力调度人员在处理事故时应严格依照电力调度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电力系统运行规程进行,同时电力调度人员掌握事故处理方法,做到沉着冷静,处变不惊[2]。
四、结束语
总之,电力事业是一项关系民生更影响社会的重要事业,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还有助于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程机械;安全管理;处理机制
保证安全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随着建筑工程中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工程机械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建立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及时有效的控制危险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作业操作
工程机械的作业属于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应特种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质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在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中,作业员是关键环节。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表现在无证或假证上岗,缺乏安全常识,不了解操作规程;另外即便通过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仍有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意识到危险源、信息沟通问题、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等,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作业条件
不良的作业条件导致事故发生,例如起重机的“十不吊”;淤泥地带的挖掘机操作;高温、严寒、夜间、坡道环境下的作业,这些都容易造成设备事故和人员的安全事故。因此,机械操作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冷静处理。
1.3机械故障、拆装运输、维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技术、安装、配件、材料的使用等等都会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首先,不安全的机械设计给施工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采购设备时要谨慎小心,选择大品牌的设备生产厂家;其次,不合格的设备配件存在安全隐患。一颗螺丝钉松懈,也可能导致部件散落,设备无法运转,因此,配件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设备运转之前也要仔细检查,以免事故的发生。
2、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2.1现有的事故处理模式(如图2.1)
图2.1现有的事故处理模式
由上图可见,现有模式注重于事故发生后的报告、追责,而对于前期的防患于未然、提前应急并无提及,因此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滞后,安全事故层出。
2.2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2.2.1事故处理原则分析
(1)预防为主,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2)系统协调,各方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环环相扣 ,才能有效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3)有效组织,高效的团队对于要达到的目标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够齐心合力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
(4)规范管理,明确分工、责权,流程畅通、通过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行为规范和协调关系,确保安全事故能够责任到人;
(5)快速反应,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做出回应,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
2.2.2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如图2.2)
图2.2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2.3保障机制
2.3.1制度保障
在企业层面,需建立《企业规章制度》,明确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目标;在项目层面,建立健全《项目规章制度》,明确施工中的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目标;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严格考核,确保管理层和作业层人员都能够按照制度完成安全管理目标。
2.3.2组织保障
建立事故处理组织,明确分工,合理授权。与应急救援小组不同的是,该组织自工程项目开始之时便成立,以“工班长”为核心,随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2.3.3资金保障
要有足够的储备保证在事故处理构成中各环节需要的资金、为保障处理顺利进行而提前花费的资金以及事故处理导致后期施工额外增加的其他费用
2.3.4技术保障
工程机械安全施工中,我们要首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对机械的操作一定要严格培训,必须坚持持证上岗,以保证安全操作。大型机械除了要操作熟练,也要有专业的维修人员。在施工现场,一定有相应的设备维修人员,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修理,以免发生事故。
2.3.5物资保障
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保养、修理。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制度和章程进行操作。在施工之前,先检查机械是否正常,施工后再检查机械有没有损坏,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机械设备设施本身的安全。
按照4M1E分析原则,将这五方面的保障措施运用于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具体关系见图2.3
图2.3 4M1E分析表
2.4 反馈机制
2.4.1发现问题,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处理过程本身存在的问题,二是处理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2.4.2 分析问题,安全事故发生后,要分析如何消除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弥补处理缺陷。
2.4.3 解决问题,制定消除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以及事故处理过程缺陷的改进措施。
3、结语
工程机械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中的重点。我们从机械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建筑工程中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和目标,建立了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并从运行、保障、反馈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同时,从事故处理的具体流程出发,建立了工程机械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的运行模式,为项目管理者在实际处理安全事故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曹平.浅谈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J].建筑安全,2011.
[2]韩利钧,张优,姚军.浅议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安全,2011.
[3]GB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2010.
篇10
关键词:交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二次事故;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U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15-02
二次交通事故(简称二次事故)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无关车辆因过失撞入事故现场,再次造成事故的事件。二次事故发生时,往往对前次事故现场的处理人员、救援人员和其他人员造成严重伤害。据调查分析,二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左右,仅2010年~2011年,全国因高速公路二次事故死亡的民警就达25人。二次交通事故由于其发生率高、破坏性大,已经成为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特别是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当前道路里程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做好交通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降低二次事故发生率,十分重要和迫切。
1 交通事故安全防护的被动模式
在交通民警到达交通事故现场后,其首要任务是及时对交通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高速公路上尤其如此。但是,纵观我国交通事故现场的防护情况,其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一般采用的是被动防护模式,即依赖于交通事故现场指挥民警通过对路经的车辆发出信号,提醒诱导车辆减速,防护效果不理想。
目前,交通事故现场防护是依据公安部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规定来进行的。主要是要求交通民警采取措施,对事故现场的过往车辆进行警示诱导,具体做法为: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划定警戒区域,白天在距离现场来车方向20~100 m外或路口处放置发光、反光锥筒(交通锥)和警告标志,指挥过往车辆、人员绕行,必要时封闭道路。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现场,还需停放警车示警,白天在距离现场来车方向200 m外,夜间或雨、雪、雾、冰、沙尘等特殊气象条件下,在距离现场来车方向500~1 000 m外,设置警告标志和减(限)速标志,并向事故现场方向连续放置发光或者反光锥筒。
综合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地局部区域运用的警示诱导方法,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利用交警进行人工现场指挥,人工警示诱导形式;二是利用车载诱导屏对事故现场过往车辆进行文字警示的车载诱导屏警示诱导形式;三是在事故现场摆设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指挥过往车辆、人员绕行的交通信号警示诱导形式。四是使用车辆侵入预警装置,当车辆闯入警戒区域时,侵入预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现场人员撤离的预警防护方式。
不难分析,采用上述警示诱导和预警方式的交通事故现场防护,以被动防护为主,存在下述明显缺点:
①采用交警进行人工指挥的警示预警方式主要缺陷在于:首先,进行现场指挥的交警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其次占用了大量的警力。
②用车载诱导屏警示诱导时,虽然具有诱导的灵活性,但需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来回移动(包括逆向行驶)进行警示诱导,其警示车辆受来车冲撞的危险性很大。
③交通信号警示诱导形式的缺点是,连续成百上千米的放置(或撤除)发光、反光锥筒,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④车辆入侵预警装置,是典型的被动防护装置,其预警信号需要现场工作人员感应,并及时作出反应,在危险来临的瞬间采取撤离行动,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通常较为广阔,遇到较大事故时,现场人员和救援设施也较多,而交通事故现场调查民警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事故现场调查和指挥救援上;并且预警接收设备一般只有交警持有,当接收到车辆入侵预警信号时,现场人员作出撤离反应的时间极短,在第一时间全体采取撤离行动几乎是办不到的,极有可能出现交警撤离了,其他人员没有撤离而受到伤害的不利情况,适应性不强。
2 交通事故安全防护的主动模式
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的核心是怎样迅速有效地保护现场,设法降低过往事故现场车辆的行车速度,即如何尽快地采用防护诱导设施,使过往车辆驾驶人及时发现交通事故现场,降低行车速度或及时停车。只要车辆速度降低了,行驶路线规范了,车辆行驶时对交通事故现场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除了人防以外,关键是技术防护,同时必须突破传统的被动防护模式,采取被动防护和主动防护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才可能收到最佳效果。
主动防护模式主要体现在“快速主动”四个字上。
“快速”,就是现场防护要快速,其作用主要是尽量缩短事故现场于过往冲撞危险的时间,使事故现场及时得到有效安全保护。
“主动”就是警示诱导必须是主动的,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过往车辆采取强制减速措施。众所周知,采用车载诱导屏、设置标志、放置锥筒等方式,提醒敦促驾驶人采取减速措施,取决于驾驶人的视觉感知程度和驾驶人能否主动及时采取减速措施。若驾驶人有疲劳驾车状况、精力不集中、或看到警示信息后仍然不减速,则这种被动警示诱导方式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如果事先用强制减速设备,迫使过往车辆减速,既可以起到使过往车辆减速的实质性效果,同时也起到对驾驶人提神、告知危险性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过往车辆行车速度的安全防护核心要求。
为此,可以设计一种新的事故现场安全防护模式。这种模式并非独立的模式,是在被动防护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相应主动防护设施的一种综合模式,既具有对过往车辆实施强制减速功能的主动方式,又具有对过往车辆进行有效警示诱导的被动方式,这两种方式完美结合的防护模式,可称之为事故现场安全防护主动模式。
3 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主动模式技术框架
3.1 事故现场安全防护主动模式的现场布置模型
在事故现场安全防护主动模式中,为了迫使过往车辆减速,可用突出的物体减速设施(简称强制减速设施,如减速带等,属后续研究内容,本文暂不述及其结构)来实施。但是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实施强制减速是非常危险的,应当采用相应方法,降低强制减速的危险性。
用强制减速设施对过往车辆实施强制减速,必须提前预告,使驾驶人有提前减速的心理准备。这需要采用被动防护模式中车载诱导屏等警示诱导形式,即在拟设置强制设施的来车前方,先用车载诱导屏等对来车进行警示诱导,提示行车方向有减速带等强制减速设施。为了达到较好的警示诱导效果,可附加移动电子警察测速告知牌及相应测速装置。在车载等警示诱导设施之后,再依次布设强制减速设施,并结合强制减速设施,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锥筒等。限速交通标志的限速值依次为限速80 km/h、60 km/h、40 km/h、20 km/h。
事故现场安全防护主动模式的现场布置参考模型(良好天气和道路条件时)如图1所示。
3.2 强制减速设施的基本技术要求
3.2.1 能迫使过往车辆逐级减速
强制减速设施必须按逐渐减速的原则设置。通常以每降低20 km/h为一个级差为宜,使过往车辆的减速度控制在1.8 m/s2左右。强制减速设施可从车载诱导屏之后开始设置,共设置三道以上。其每道强制减速设施突出路面的厚度,可根据限速值的高低,逐级增厚,使振动感逐渐增强,迫使过往车辆减速。
强制减速设施应当配合使用路面高突警告标志或路面不平警告标志(如图1所示)。
3.2.2 操作简便
由于现场防护设施要求布置和撤除快速、便利,因此,强制减速设施应当具有操作简便、重量轻、布设或撤除容易等特性。
3.3 车载诱导设备的基本技术要求
车载诱导设备是交通事故现场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它主要利用光电信号,对来车方向的车辆发出警示和诱导信息。目前大多采用车载可变电子诱导屏,配合警灯,发出警示和诱导信息。
车载诱导设备应当具备适应现场警示诱导的灵活多变的信息库,必要时,其显示的信息可以人工输入。同时在移动车上安装视频监控和超速抓拍设备,及时记录过往交通事故现场车辆的规范行车情况,同时也起到威慑超速车辆的作用,但应通过诱导屏或告知牌向过往车辆告知电子监控的信息。
4 结 语
若把交通事故现场的被动防护模式和主动防护模式相结合,将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但是,由于主动防护设施会直接作用于路经事故现场的车辆,因此在这类主动防护设施的设计、制作和现场使用时,既要考虑其便利性、可靠性,更要考虑对车辆的非安全性影响,这是后续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段维功.论交通民警执勤执法时的安全防护措施[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