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监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83-0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国家于1997年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做出规定,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监督与管理。现场监理机构是监理单位派驻施工现场的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驻施工现场的工程参与单位主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各个单位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工程环境就如同工程管理中的脉搏,把握住了工程环境,就等于把握住了工程管理的脉搏。工程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一般是指该工程的地理位置、周边建筑物、地质情况等。人文环境主要是指工程在建设期间,参与建设的主要单位相互间所营造的建设氛围,强调的是人为因素,是能够通过人为努力创造出来的,这种人为因素贯穿工程管理工作的全程。因此,这里狭隘的将工程中的人文环境称为工程环境。
对于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将会在监理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而且无一雷同的工程环境,如何把握现场的工程环境,这对开展现场监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现场的工程环境并充分利用该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使各参建单位磨合在一个相互适应、相互熟悉的良好环境中工作,将大大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笔者结合十多年来的现场监理工作经验,就如何把握工程环境做好监理工作提出个人见解。
1 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在项目管理内容上达成共识
监理单位在工程参与的各个单位中,仅与建设单位存在合同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因此,监理工作就是根据监理合同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全心全意为建设单位项目服务,对工程投资、工期、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实施监督和控制。
监理机构在参与工程建设之初,首先接触的就是建设单位。目前,社会上不少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并不完全了解,对监理工作不重视甚至于无视监理工作,让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不时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在监理投标阶段,作为总监理工程师需要尽快的、较多的了解项目情况,积极主动的与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就建设项目进行沟通,了解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具体要求,了解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工作的要求及相关人员要求。同时,努力创造机会向建设单位介绍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分工情况,并结合项目的特点及建设单位的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监理工作计划,通过监理规划及细则的编制向建设单位介绍监理工作内容、程序及重点,以此增强建设单位对现场监理机构的信任感,取得建设单位对现场监理机构的充分理解与支持。这是现场监理机构通过协调手段促进施工环境的首要条件。
2 调查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模式,强调管理环节的对接
现场监理机构是依据监理合同对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在做好审查施工单位资质、人员及施工方案的同时,主动与施工单位项目部进行沟通。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之间,总监理工程师与项目经理之间,应加强联系,加强理解,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将工作做好。实际施工中有很多施工单位都有其自身的管理模式,这是应当提倡与鼓励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其管理模式与监理工作及建设单位的管理存在冲突,如不加以沟通和协调,将会使整个项目的管理混乱,导致工程进度滞后、经济损失甚至安全事故。
因此通过例会或专题协调等方式进行沟通,在观念上确立与施工单位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关系,强调各自利益和项目总目标的统一。应鼓励施工单位将项目每一步的实施方案、实施结果及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及时向监理机构汇报,以便互通信息,促使工程环境实现最佳状态。监理工作应经常从实际施工角度或更高的全局角度思考和发觉问题,对于管理工作中发生的矛盾,应分析矛盾双方的原因所在,让各自了解利弊,并拿出改善管理工作的选择性建议,从而促使项目的顺利开展。这是在促进工程环境中现场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3 调动各单位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工程环境
从十多年现场监理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工程建设初期,各单位人员工作相对较为认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多,相互间工作接触较为频繁,这段时间也是营造一个好的工程环境的最佳时期。这时,作为协调工作主体的现场监理机构应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在熟悉、了解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管理模式、运行状态、人员分工等情况后,抓紧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以形成工程项目的良好开端。
现场监理机构通过自身的实力,做好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以现场监理例会、专题会议、工作交流等途径,缩短工程环境中参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期,调动各单位积极因素,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工程环境。这项工作是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相互接触、相互沟通才能得以实现的。这是监理机构通过协调手段促进工程环境的关键所在。
4 加强监理机构的规范管理,树立良好的形象
现场监理机构在工程项目中的良性运作是建立在一个有着团结、规范、有序、强有力的监理机构基础之上的。要能很好的完成现场监理工作,要求现场监理机构中人员及时配套,分工明确,且保持稳定。监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他们应懂技术,会管理,有责任心,有原则性。特别是总监理工程师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宽广的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来处理好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的关系,尤其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场条件,规范现场监理办公室的布置,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及工程图表等统一上墙。获得监理单位授权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尽快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要求,完善现场监理机构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规范化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指导各人员规范的投入到工作中。
现场监理机构还要重视其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水平,树立良好形象。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人员,需积极主动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此,一是要树立工程项目百年大计的思想,工程项目无小事;二是要认识到预控是关键,不但要对自己所监理的专业工程各工序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做好平时资料收集整理及工地现场巡查;三是要了解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施工班组的施工能力,要善于发现施工班组的薄弱点,对那些易于疏忽的控制点,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重点控制,避免出现对监理控制不利的局面;四是监理机构从一开始就应注重树立正气,人员之间做到相互尊重,努力营造好的内部工作氛围,协调大家的工作主动性。通过很抓管理、外树形象,赢得业主的充分信任,获得施工单位的尊重。这是现场监理机构在开展协调工作中的必备条件。
在实际监理工作中,常遇到三种业主:一种情况是业主自身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如高等学校、建筑管理部门等,他们与监理人员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这时监理机构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施工单位的施工控制上,发挥桥梁作用。另一种情况是业主缺乏技术力量,如中小学、文化部门等的建设项目,监理机构自感责任重大,扮演着承受业主全权委托的角色。监理机构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及时向业主反馈信息,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使施工处于良好的施工环境中。还有一种情况是经营性业主,如某些开发商,他们的工程项目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监理机构应时时怀着对工程负责,为购房者着想的理念,坚持公正、独立、自主原则,严把设计图纸、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在实际施工中,也常遇到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施工组织欠佳,导致业主不满的情况。这时,监理机构在维护业主利益的基础上,帮助施工单位出谋划策,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促使业主、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三方的工程环境始终处于良好的氛围中。这时的监理机构更加突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闯,张蓉,史晓.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态势及建议[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1):1-3.
[2]张永斌,殷存才.工程施工中监理的管理与控制[J].陕西建筑,2010,(6):671-73.
篇2
(上海奉贤区中医医院门诊 上海奉贤201400)
【摘要】
目的: 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患者因先天斜颈,胃镜检查难度增加,存在着一些恐惧或焦虑的心理,在检查前后机体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无痛胃镜是采用静脉麻醉的方法,使患者在无意识、平稳、无痛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或治疗,解除患者检查期间引发的心理和生理的严重不适,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术中无不适感,术后苏醒快,感觉舒适,消除恐惧感,乐于接受无痛胃镜检查[1]。
关键词 斜颈患者;无痛胃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45-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 58岁,先天斜颈,脖子向右侧倾斜呈锐角。因上腹部不适两月来我院就诊,门诊医生就诊后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考虑到患者脖颈先天畸形,进镜难度较大,建议患者做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表示接受。
1.2检查前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自感胃痛不适多日,又加上先天斜颈,对胃镜检查持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语言亲切,态度和蔼,鼓励和安慰患者,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建立彼此信任,尊重患者,使其增强信心,坚持配合检查。
常规准备协助做好各项检查
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应先对患者进行重要的生理功能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询问患者有无麻醉史及饮酒嗜好等;(2)胃镜检查前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3)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4)检查前嘱病人解小便,排空膀胱,进入检查室后,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眼镜、及贵重物品。
1.3检查时护理: (1)安置 患者因先天颈部畸形,常规左侧屈膝卧位时头部上翘,侧睡不能服帖,故加高垫枕,使其肩颈部没有空隙,整体舒适,颈部放松,头稍后仰,由专人扶住头部、口圈,防止口圈脱落,咬伤镜身。口角处置一次性口水袋。(2)予以心电监护仪、吸氧,备好简易气囊、升压药,供氧、气管插管器械以及抢救药品等。(3)严格无菌操作,选择较粗、直的静脉注射。输注药物前应确定在血管内才能输注,输注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药物外渗。(4)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由专业麻醉师注射,缓慢静脉推注0.05mg芬太尼,然后以1~3mg/kg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待患者入睡,进入Berggre分级4级后[2],即应停止用药。内镜医师立即进镜检查,检查结束退至胃体中部时可拨出针头。(5)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术中患者出现轻度咳嗽、呃逆,经穴位按摩(如足三里、合谷、内关)、抬高下颌、轻拍背部等措施后消失。
1.4操作结束后患者仍处于睡眠状态,仍取左侧卧位,吸净口腔内的分泌物,以防止呛咳及窒息。
1.5检查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意识情况的变化,检查结束后进入复苏室,继续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此患者5分钟后苏醒,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1.6离院时注意事项:(1)患者离院需有家人陪同,检查后12h内不得驾车、骑车,从事高空作业及操作机器等;(2)检查后2h后可进食温和无刺激软食,禁食辛辣食物及含乙醇的饮料,且不可过饱;(3)检查后,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防治损伤咽喉部黏膜,有异物感者可用淡生理盐水漱口,减轻不适感。(4)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应及时来院就诊。
2讨论
患者先天斜颈予以无痛胃镜检查,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无痛苦感、无不适感[3],检查时间也明显缩短,提高了插管成功率,保证了检查顺利进行,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参考文献
[1]文琴.220例无痛胃镜检查护理配合[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1):76.
[2]Berggren L, Eriksson I, Mollenholt P, et al. Sedation for fibreontic gastroscop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idazolam and diazepam [J]. Br J Anaesth,1983,55(4):289-296.
[3]邓若愚.无痛性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文选,2006,25(3):390 -392.
[9]沈勤.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 : 265-267.
[10]徐筱莉,陈继根,王丽萍,等.社区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6-18.
[11]孙云廷.三级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发展现状分析[J].中医医院,2012(12):46-48.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76-204.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概述
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来说,不仅要将环境监测质量方针、目标及职责确定下来,还要将其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质量改进等内容。尤其是我国在实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后,让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有了实施依据。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建设,既要加大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还要明确规定持证上岗,完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对布点、采样、样品贮运至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审核、监测报告等环节的整个监测工作都处于可控状态,并可以进行追溯。
2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与参数不准确。环境监测中数据信息与各项参数对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很大,要求监测获得的数据有较强代表性,能够提升完整性和准确性,若是数据出现失真的问题,将导致环境监测质量降低。(2)技术水平落后。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若是不注重提升实验水平,也会给环境监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让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降低[1]。此外,若是环境监测技术水平降低,操作上比较简单,同时在实验评估过程中也未根据正常程序进行,也会降低环境监测的质量。(3)缺乏完善的监测管理体系。大多数地方环境监测站在监测管理体系上还存在问题,如监测仪器与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势必导致监测获得的数据与相关参数出现误差。分析其原因可知,主要是缺乏足够的经费,工作人员也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等。
3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提升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应该在管理工作上下功夫,采取质量记录、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等方法,让环境监测中所有员工操作行为得到规范。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重点是打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根据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对此要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要求出发,以制定相关技术文件的方式,不断规范报告编写、数据处理、分析测试、原始记录和样品采集等工作,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案,促使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等工作有效实施。要从质量体系出发,结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尽快对质量体系作出相应修改,通过对规章制度的完善,让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让质量管理系统发挥出更大作用。
3.2加强现场监督质量管理
现场监测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若是工作上出现失误,将产生巨大的误差。现场监测影响因素众多,而人为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经验,技术技能偏低,无法有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导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并发生各种漏洞,影响数据准确率。现场监测中要强化监测点位、采样频次及时间管理,让样品更具代表性,真实性也能获得提升,让现场仪器设备始终处于高效工作状态[3]。应大力开展现场监测全程序空白样与现场平行样的质量监督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业务培训机会,了解现场监测具体流程,学习更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懂得气象学、流体动力学等内容,清楚相关生产步骤与工艺。这样监测布点、样品采集以及固定、保存、运输等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效果才能提升,真正避免现场监测为监测数据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
3.3全过程质量保障措施
环境监测工作中要采取全过程质量保障措施,让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标准物质使用、试剂选择、仪器校准、测定方法运用、样品保存、样品处理、采样方式、布点方法和监测计划等环节质量管理效果都能够得到提升。第一,提升布点质量。在确定环境监测布点的时候,需要对相关条件、污染物特点和监测对象等进行分析,确保每个布点要满足规范要求,达到国家与行业的标准,让最终环境监测信息更具代表性与完整性。第二,提升测试质量。要以国家与行业标准为前提,开展对样品、现场测试等分析试验工作,如果用国际标准开展分析测试工作,应进行适用性与等效性检验。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做好人员方法、平行样、加标回收、空白样、明码样和密码样等环节的工作。第三,提升数据处理质量。要根据国家标准检验和计算环境监测数据,并将异常值予以剔除,提升监测报告记录、原始记录等的规范性与完整性。第四,提升采样质量。从分析方法与监测对象需求出发,进行环境监测时将采用的方法、时间与频次确定下来。通过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才能让数据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监测对象变化规律、波动范围和具体情况。
3.4以人为本,实行全员参与
为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质量,除了需要领导重视并提供支持以外,所有监测人员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将自身职能履行到位。人为因素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效果影响较大,在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后,若是监测人员执行不到位,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增强监测人员思想意识,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确保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实现既定的目标[4]。应将每个环境监测人员的具体工作责任确定下来,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层层分解质量管理目标,让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做好协调,密切配合,真正将自身职责履行到位。这样监测人员才会重视、认真主动开展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采取专家授课的方式,让监测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同时还要采取外出参观的方法,开阔监测人员眼界,增强质量意识,提升业务素质与水平。
4结语
为了有效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效率,既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还要促使其高效运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动全员参与进来,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如布点、采样、样品贮运、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审核和监测报告发出等。这样才能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让环境管理、规划、执法及政策决策获得有效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瑾.浅谈全过程质量管理对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112.
篇4
[关键词] 环境监测 仪器设备 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监测越来越重视,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标准化达标建设中仪器设备的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有效、准确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级环境监测站在仪器设备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制定设备管理程序,或者程序不规范。二是仪器计量检定管理不到位。由于仪器计量没有计划,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未能及时送检,影响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三是购置仪器设备时,因对计划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与其所需匹配资金调研不足,导致未能及时采购到仪器,造成监测工作的滞后。四是仪器设备档案建立和管理不到位,如一些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缺失,使得仪器使用人员不能正确修正监测数据。
针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问题,如何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更加合理、规范,本文根据笔者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经验,谈谈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看法。
1 建立规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1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写一个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包括仪器管理人员的职责,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仪器设备的保管与使用,仪器设备计量检定与校准,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设备停用与报废等内容。建立标准的作业程序,如设备购置申请表、设备维修申请表、设备停用申请表等,具体标明申请的原由,明确申请人、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到人。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从而降低人员变动对仪器设备管理的影响。
1.2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跟踪和落实
配备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明确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职责。在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中,由于环境监测仪器种类繁多,涉及的监测任务与使用人员复杂,仪器设备从申购、调研、采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计量检定、维护、停用、报废等过程需要有责任心的专门人员统一调度、跟踪与落实。避免仪器设备采购不到位、计量不及时,造成监测工作的滞后。
2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
2.1 建立台账,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按计量管理进行分类管理,可分为周期计量(A类)、一次性计量(B类)和非计量(C类)三类。直接出具数据的仪器设备(包括对环境条件有非常精密要求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测量设备)一般归为A类;对于测量准确度一般不随时间、环境条件和使用状态等因素改变的仪器设备可归为B类,如玻璃器皿,对于只用于指示而不录取数据、只作为提供或创造测量条件或环境条件用的仪器设备(如磁力搅拌器、电热板、抽湿机等辅助设备)可归为C类设备,不必进行计量确认。根据分类,运用Excel建立电子台账,如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包括管理编号、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技术指标 [量程 、准确度(精度等级)、扩展不确定度]、制造厂商、购置价格、购置日期、放置地点、使用状态、类型,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表2),包括序号、管理编号、器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器具制造商、检定周期、检定单位、下次检定日期、保管人。
2.2 计量检定部门资料收集
根据《认可准则》,须对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评价。作为向环境监测站提供检定/校准服务的计量检定部门最重要的服务供应商之一,须搜集其相关的资质证书或证明复印件,核实其出具的资质和能力范围,以及核实其出具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测试报告是否在授权范围内,做出评价。为其建立档案,根据其检定资质能力范围,结合在用计量仪器设备,明确合格检定机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
2.3 计量仪器检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仪器设备是否能按时完成量值溯源工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根据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表2)里的信息,确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检定单位、下次检定日期,制定计量仪器检定计划,分批次合理安排时间检定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及时检定。若工作中有仪器因故不能检定的,及时对该仪器做出停用的标识,以防误用。
仪器检定一般需提前半个月与有资质检定单位联系。在检定过程中,为了提高仪器设备检定效率与精度,部分仪器在检定前应做好前期准备,如有些实验室的大型仪器须在检定前预热半小时以上,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调度仪器使用人员配合检定人员做好仪器检定。检定结束后,尽早获得检定结果,以便后续监测或检定工作的管理。
2.4 计量仪器检定后确认与标识
每台计量仪器检定或校准完成获取证书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复印一份交由仪器使用人员对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技术参数)进行确认,看是否满足检测相应标准或规范,是否满足环境监测工作使用要求;根据检定结果和校准数据判别仪器是否合格能用、降级使用或不能用。检定证书原件应及时归仪器档案中。
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张贴表明其检定状态的标识[1],仪器设备经确认后,根据判别结果,按状态贴上三色标识。分三类:1)绿色标识,经校准或验证判别合格,即满足使用要求的,贴绿色合格标签;2)黄色标识(准用证),指的是仪器设备部分功能失效但其被使用的功能使用且经检定合格或设备部分量程精度不合格,但其被使用的量程使用且经检定合格者,贴黄标;3)红色标识(停用证):给出可疑结果或显示出缺陷、超出计量周期的设备,都应贴上红色停用证,直至修复通过校准或检定后验证表明可以正常使用。
3 仪器设备档案的规范化、合理化管理
3.1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计量认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认可准则》5.5.5的要求,应保存对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的记录,即应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档案目录、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等购置材料、安装调试报告(一般包括:线性测定、精密度测定、准确度测定等)、验收单、说明书、随机附件材料、仪器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必要时)、以及日常管理记录(包括:检定/校准证书、自校准报告、期间核查记录、日常使用记录、维护维修记录、停用记录、报废记录)。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从购置、验收、使用、报废这一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档案是否齐全,对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人员和仪器有效的管理、正确使用、使用及维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仪器设备日常管理记录是动态变化的。记录材料不断增加,需要使用人员积极配合管理做好档案及时归档。另外,对于老旧资料,如久远的检定证书、使用记录等日常管理记录可以统一收集,另行处置,既不占现有档案空间,新的信息又可以得到及时保存。
3.2 仪器设备档案合理化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一器一档、类器同档的现象。所谓“一器一档”,就是一台仪器设备有一个档案。按照仪器规范化管理,必须为一台仪器设备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同类仪器单独一台的材料量少,“一器一档”就浪费档案空间,给管理带来不便。把同类仪器设备档案放在同一档案盒,就是所谓“类器同档”。 “类器同档”时把不同仪器设备档案用材料袋分装、编号,如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经常使用的噪声监测仪、声级校准仪、大气采样器等仪器可以进行类器同档管理。
4 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加强仪器设备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有效,才能真正展现为政府、社会提供监测服务的技术实力。
参考文献:
篇5
一.工作要求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单位、部门要站在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和谐建设的高度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克服畏难情绪和麻痹大意思想,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彻底解决社区脏、乱、差的现象。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全社区分五个片,实行定街、定员、定责制。镇党委书记、镇长负总责,全面指导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单位、部门要齐抓共管,达到街上无垃圾乱堆现象;无摊位乱摆乱设现象;无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无违规建筑现象;无不文明现象发生。
(一)任务分解
卫生院:督促各单位、部门清除卫生死角;督促社区经营餐饮的店铺内设置规范、固定的排水设施和垃圾桶(箱)等卫生设施;组织开展爱环卫生主题宣传活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扫保洁等爱卫生义务劳动,每月不少于1次。
建环站:落实建筑工地按规划依法修建,做到“施工文明化、工地围墙化、运输密闭化、进出水槽化、物料覆盖化、场地砼硬化”,规范户外广告。
国土站:严把场镇土地审批关,依法查处违法占地。
工商所:依法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审查户外广告内容;规范广告设置;对个体工商户城乡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市民行为规范教育。
畜牧站:加强肉食品管理;规范畜禽交易市场。
电管站:规范社区电力线路;配合机关相关部门对违规建设项目的停电工作。
场管办:规范社区摊点摆设,禁止占道(骑门)经营、堆物作业和占用人行道违规停放机动车辆行为;禁止街路骑门摊、伸杆搭棚;取缔两轮车、三轮摩托车、长安车非法营运;取缔拉场卖艺和看相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
环卫所:清扫街道公共区域保持地面卫生、实行全天候保洁,并规范垃圾存放、协助社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林业站:做好社区绿化规划落实工作。
文化站:规范管理商业演出行为;查禁黄色书刊、音像制品等非法出版物;加强网吧和电子游戏厅的管理。
广播站:负责开展专题栏目,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好社区广播安装、管理工作;规范广播、光纤线路。
水管站:规范社区住户水管安装;保护光明水库饮水源清洁卫生。
社区:负责垃圾池修建,垃圾的清运;住户门前“三包”(牛皮癣、骑门摊和流动摊、清洁卫生);教育住户积极参与、配合综合治理活动。
农机站:规范管理农用车,禁止客货混装。
(二)人员分工
(详见附表)
篇6
建立健全科学、有序、长效的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坚持近期治理和长期巩固相结合,全面提升水资源质量,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打造“生态城市、美丽”提供水环境保障。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系统开展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工作,使沿河及水源地区域环境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监管、保护补偿、考核监督等管理机制系统完备。经过综合整治,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整洁有序、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基本原则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对本辖区内河道及水源地环境和水质安全负总责;各县市区水利(水务)局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的相关工作。
——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积极推行“河长”制管理,推动河道及水源地环境管理从“行政单元”向“全流域单元”转变;加强横向协调,形成齐抓共管、互促共赢的水环境治理格局。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主要河道和水源地为重点,综合运用治理、保护、利用等多种手段,统筹兼顾上游与下游、地上与地下、近期与长远、治理与开发等情况,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有利有责、奖惩并举。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赔偿”,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和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监督考核的导向作用,严格兑现奖惩,提高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督导考核
1.健全考核机制。市水利局“河长”制管理办公室制定出台考核标准,统一组织,坚持定期考核、日常抽查相结合,生态环境治理与水质、水情保护相结合,每月督查、每季通报、年终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2.突出考核重点。重点围绕“河长”制管理实施情况,队伍建设情况,“一河一策”综合治理尤其是环境整治情况,年度内各河流段断面和水源地水质情况,水体感观状况和生态修复、河容岸貌情况进行考核。
3.严格奖惩兑现。将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到位、未完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污染事件和饮用水危机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二)多方筹措资金
结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城镇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争取更多的河道及水源地治理项目纳入上级“大盘子”。争取财政部门安排足够资金,用于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水源地区域要根据治理需要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探索多渠道筹资方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
篇7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科研部门应当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加强力量,增加投入,通过技术攻关、项目招标引进吸收等方式,尽快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项目,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在支农资金或环境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农业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可以吸引和利用一些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赠款和贷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增长机制。
4.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建议成立由各省(市)领导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农业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环境治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5.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
6.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督促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三河”、“三湖”等国家和地方明确划定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中等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厂),必须进行限期治理。
7.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开展村镇环境规划。凡1999年以后新建的县城、乡镇和新村,必须编制环境规划,并与城、镇建设同时实施;对已有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应结合城镇改造逐步加以实施。要通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城镇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8.加强农村环境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水平。
篇8
关键词:班级理想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
一、创建良好的班风,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学出色,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良好的班风形成,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然后发散思维,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接着幻想一一实施,最后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我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学习空气,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如同我国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瑷所采用的“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兴趣同宿,以便“相与讲习”,互帮互学。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二、完善班级德育工作规程:
①学期初进行班委换届选举,在本学期的常规工作中培养一批新的班级管理人才,在形成班委后,培养教育,合理分工,建立一支肯干,能干的干部队伍。②继续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事做,班级中的每件事,每个项目都有人负责,班级中的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员主要负责。③完善”值周班长”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使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培养他们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
三、完善班级文育工作规程:
(1)自主管理机制:①设置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和活动内容,在小组中当家作主。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③定期变换管理角色,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自主管理,增强主体自我调整能力。
(2)优化班级文化环境:①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参与班级管理.②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获取成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实现其自身的价值。②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级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家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3)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①开展好传统教育活动②构建主体参与型的班级活动模式,由学生自主制定活动目的,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主持,自主进行活动评价。
(4)及时反馈:对于每个学生在”自主,创新,合作,竞争”方面的具体表现,班级的学习与工作的状况及成效,将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形式及时告之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
(5)定期总结:利用夕会、主题班会课,针对学生及班级存在与暴露出的具体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并分别由教师或学生分别主持,进行分析与总结.以达到及时调整,更快进步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加强班级学习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班级学习环境建设是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班级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班级文化,给人以向上奋进的力量。开学初,我利用宣传栏、黑板报、阅读角、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贴标,让教室的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在班中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教育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这些活动无不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篇9
艺术家通过玻璃的材料语言的巧妙运用,把玻璃原材料的材质美感强化表现出来,使我们对于材质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同时艺术家作为一个艺术运动过程中的媒介,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艺术家大多敢于打破常规,挖掘并创造出玻璃材质的无限可能性。这一方面能够打破对于玻璃的社会认识,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同时在玻璃材质的特殊性的影响下,玻璃造型艺术作为单独的艺术学科,也在不断地展现给公众越来越多的超乎想象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玻璃艺术;无限可能性;材料语言;独特魅力
第一章 玻璃艺术存在的意义
第一节 玻璃艺术的概述
何为“玻璃艺术”: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艺术”为主体,“玻璃”为载体的玻璃造型艺术,玻璃视觉艺术。 玻璃艺术作品具有独一无二性,纯手工性,出自艺术家之手的。在现如今这个我们被工业化产品包围的大环境里,工业化的产品往往体现出“绝对准确无误”、“毫厘不差”、“更有效率”、“精密”等等优势,故而相较于手工艺艺术作品而言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为广泛的运用。我们在无形间习惯了这种工业化产品,工业化产品变得生活化,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工业化产品一方面在消减着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但在另一方面也在促进传统手工艺中精湛的手艺的价值体现。本文正是基于玻璃手工艺艺术中的独特美感以探索、分析玻璃的材料语言美在视觉符号中的体现。
玻璃热成型铸造工艺是高校玻璃艺术专业经常接触的制作工艺。如图一,艺术家韩熙的作品《林吻》,作品采取玻璃铸造工艺,艺术家灵活的运用玻璃定位烧制的方法,在玻璃热成型模具铸造工艺中,玻璃的设色,色块的安排与颜色的流动性都是会在创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且极难控制。玻璃艺术家韩熙就很好的控制住了平面玻璃在烧制过程中的色彩问题。《林吻》系列采用玻璃热成型模具铸造工艺中的色彩定位烧制法和二次铸造法,即将已经烧制成功的平板玻璃按照艺术家的方案设计准确的排列在模具中,在通过透明色料提亮作品的透光性。最后运用精密的窑炉中高温烧制下气泡浮动温度曲线和高温铸造下色彩流动的温度曲线相结合,最后烧制成功这一组非常有玻璃色彩语言的作品。这两组玻璃作品中的玻璃的通透性,色彩的流动性,色彩的层次性,气泡的大小控制上等等方面都比较好的运用和体现。是一系列较为受到社会公众好评的艺术作品。
第二节 玻璃艺术的常见的表现形式以及其特点
玻璃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模具铸造工艺,即将制作好的耐火材料模具和玻璃原料放入窑炉中经过高温融化后自然流淌到模具里,已达到艺术家在造型上的预期效果。玻璃铸造作品往往被放置于博物馆以及高档的酒店中展出陈列,由特定的展台及灯箱光源投射。由于一般玻璃铸造的作品的尺幅较小,同时玻璃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力较强,能够通过玻璃材质的转折、凹凸、或叠加等等方式来传递出空间中的景物,并且利用玻璃的材料语言进行变形,抽象。由于玻璃材质的众多独一无二的特点,因此玻璃艺术作品不难在一些高档场所的空间中发现。
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中,收藏着世界众多玻璃大师的优秀作品,作品是当代玻璃艺术大师史蒂芬・温伯格的著名玻璃作品《船》系列,作品利用表面的凹凸和精准的气泡的浮动定位,使得这件作品在任何一个角度去观察,都能看到整个空间的景象,同时作品采取与其他金属材质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极其富有美感的自然龟裂肌理。
玻璃吹制工艺是玻璃热成型工艺中的另一个较为重要的工艺技法,虽然由于其工艺技法的限制性较大(作品必须是由吹管导入空气使玻璃表面膨胀,因此作品总会是中空的),但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总是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作品是戴尔・奇胡利的玻璃庄园的艺术作品,一艘载满五彩斑斓的玻璃植物的木船。垂直而成的玻璃球由于其壁较薄,同时密封性较好,故而能够在水面上漂浮,展现出一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在长满荷叶与各种外形奇特的植物中间,我们很难分得清楚那里是植物,哪里是艺术家的作品。如图二。
玻璃镶嵌彩绘花窗是学院派玻璃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这是一门与公共空间衔接密切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比较好的在作品中体现出平面画作的效果,并且能够在借助阳光下从建筑内部观察或夜间借助灯光,在建筑外部观察的时候,以“光传递画”,由于光的穿透性,玻璃被投射在空间中五彩绚丽的色彩,因此在西方的教堂中,尤其是基督教堂或天主教堂或东正教教堂中,经常会看到玻璃镶嵌绘制结合的彩色玻璃窗,西方人往往认为这种光线能够净化信徒的内心,洗涤内心的污秽,并且能够起到在与上帝沟通过程中的心灵桥梁或心灵之路。
第二章 玻璃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以及典型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玻璃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玻璃作品的色彩在光源的穿透下往往呈现给我们极其清澈的色彩,是其他任何材质都无法比拟的。这与玻璃材质的自身透明度有关。如今玻璃技术的发展迅速,玻璃已经达到了所有材料材质中透明程度的顶峰。也正是这种高透明的特性使得玻璃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也是社会大众对玻璃材质的优势的认可。
公共空间中玻璃的合理运用可以使整个空间变得极其富有趣味性,彩色玻璃艺术家的巧妙布局后,整个空间的氛围变得非常活跃,在这些作品中,玻璃通过光线传播出来的清澈的效果绝非其他材质所能代替,彩色的光线渲染极其清澈透明,具有极好的穿透力,能够使行人在其中很容易地受到活泼的色彩洗礼。
篇10
关键词:环境法;利益冲突;平衡;调控
利益,是法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利益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法律制度的设计无不考量利益的分配,因为正是它左右着人的行为,而法律规范主要又是依靠调整人的行为来实现各种利益的获得与让渡。换言之,法律主要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控来实现对社会的规制,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背后其实就是各种利益。利益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而对一定客体的各种需要,而这种需要的供给并不是充裕到能满足人们无限的私欲,为此,自利的人与人之间便存在一定的冲突,法律正是在对利益的调控过程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环境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它的诞生并不是像其他学科那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政治渊源,它是在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而导致的结果,环境法要关注的利益已经不仅仅是现实的利益、人的利益,还要重视未来的利益、动物的利益等等,正因为这些复杂的利益群存在激烈的冲突,而在传统法那里又没有现成答案,为此,有必要专门探讨环境法在控制利益冲突上的特殊设计。
一、环境法上的冲突利益
“在物质化的人的世界里,或者说在人被物质化了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与群之间的对立,以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都最终由利益所引起,都是一种利益的对立。”正是利益的冲突性决定了法律调控社会关系的本质就是调控利益冲突。由于利益冲突的表现可能在主体之间也可能是利益本身的差异,要严格地划清各种利益是十分困难的,本文把环境法调控的冲突利益概括为下列三类:
(一)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
在众多的利益冲突中,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无疑是十分突出的。早期人类时期,人口的数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都极为有限,人类的需要对环境的影响不大,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不会出现。进入工业时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人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以生产、交换为特点的商品经济。这一时期,人类的利益需要主要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而正是这种需求,致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肆地掠夺,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环境问题变得日渐突出。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尽可能地向自然界要利润或是不计环境成本发展经济,将环境成本转嫁到社会和他人,导致外部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却牺牲了环境利益,而当时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机制来规范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行为,企业总是随意向自然界排污,日积月累,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矛盾就日益凸现出来。
此外,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导致资源耗费,并带来大量附随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就开始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由于大范围的污染,使许多人生活在一种不清洁的环境中,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这时,人们开始渴求一种清洁、适宜的环境,于是,环境利益成为人们新的利益需要。
由此可见,环境利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较高层次的利益,人们不仅仅在一味地谋求经济上的利益获取,希望同时也能享受到适宜的生活环境,环境法律就必须要在这两种利益的冲突中做好恰当的平衡与控制。
(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
“公共利益是独立于个人利益之外的一种特殊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简言之,公共利益是指全体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个人利益是单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各种利益。从产生的时间来看,公共利益是从个人利益中分离出来的,在西方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人们的经济活动由于受法律上所倡导的“绝对所有权”、“契约自由”等思想的影响,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经济活动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在当时,人们贪婪地追求财富,政府只不过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人们总是在“所有权”的法律保护下,无所顾忌地用尽权利,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进行索取,向自然界任意地排放垃圾和各种废气、废物。人们在实现自己的利益时并不去注意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导致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牺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日益显现,这种没有边界的所有权原则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必然需要每个社会成员从自己的个人利益中分离出公共利益,由于公共利益不可能是某个社会成员所独占的利益,每个社会成员总是希望能从公共利益中多分得一份利益,也就是说,“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说来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己的’。”可以看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着极大的冲突,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即政府不能再只充当“守夜人”,许多自然资源和人类环境应该由国家代表全体成员对它们进行保护,任何人不得滥用或超出法律的规定作出行为,在自由行使个人权利方面的利益时要关注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环境法作为法律的部门法,它的制度构架当然应对上面两种冲突的利益进行平衡。
(三)代际利益的冲突
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各种利益冲突中,代际利益的冲突也是一种很特殊的利益冲突,即指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冲突。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大部分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并且许多资源在遭到破坏以后就难以再被利用,甚至难以恢复,或者恢复要花费巨大的代价。
我们的前辈、我们及我们的后代都具有自利的天性,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物质抑或是精神需求,总把贪婪的手伸向我们赖以维持生存的地球,我们的前辈由于索取工具和方式的局限,现在还留下一个还能基本赖以正常生活的地球给今天的我们,而如今贪婪的当代人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已经掌握着“先进”的科技和索取力更强的工具,不顾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耗费大量资源,破坏了环境,使得后代人到时无法获得发展所需的足够的资源。在这种利益冲突中,其中的一方当事者(即后代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是这场冲突的受害者,但由于时间的因素,他们无法对给其造成伤害的一方(即当代人)提出损失赔偿,也无法监督当代人的行为。他们唯有寄希望于当代人的道德观念来限制当代人过度的生产消费行为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但由于道德本身并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当代人依良心自觉地行为是不可能凑效的。为了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不给后代人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我们要改变生存的思维,留给后代人公平的生存条件,环境法也是基于人类这样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来发挥作用,让每个现实的人在规则中行为,让一种较好的法律机制能够自发地约束“当代人”的行为。
二、环境法对冲突利益的平衡架构
(一)对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冲突的平衡
环境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偏于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的保护。环境法律平衡与调和这一对利益冲突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首先,规定环境法的目的。在各国的环境立法中,都有自己明确的法律目的,如1969年美国《国家政策法》就宣布它的立法目的是“宣布一项鼓励人同他的环境之间建立建设性的、愉快的、和谐的关系的国家环境政策;推动为预防或消除对环境和生物圈的损害所作的努力并促进人类健康和福利;深化对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认识,设立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日本1993年《环境基本法》的目的是“为了本国和人类的福利确保现代和后代人类享有健康和人文的生活。”瑞典1999年《环境法典》的目的是“提高可持续水平,保证提供给子孙后代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我国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阐述了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些环境法目的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规制作用,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利益冲突出现。
其次,强化环境法的原则。环境法的原则是指在环境立法过程中起指导性作用的准则,对整个环境法的立法运行起指导作用。如“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开发利用者负担原则”以及“公众参与原则”等,这些原则表明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要协调发展,要求我们把环境利益考虑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来,把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协调起来。随着环境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理论的完善,环境法的原则理论还会不断增加和成熟。
再次,明确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环境法的制度是指在原则的指导下,具体实现环境法目的的一系列具体的法律规则。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具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清洁生产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环境法的基本制度最能体现环境法保护环境利益、协调各类利益平衡发展的特点,譬如环境影响评价,它就是要求在作决策或开发建设项目前,对拟定的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把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统一起来落到实处的一项制度,同时也要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统一起来。在这一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建设项目可能涉及到的资源、能源、交通、经济、技术和对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仔细地调查、评定,然后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和布局上合理、对环境的损害较小的最佳方案。同样地,其他制度无不体现对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平衡。
(二)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的平衡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构成社会中的利益秩序,个人利益的实现以肯定公共利益为前提,同样地,公共利益的实现以肯定个人利益为前提,二者并不必然对立。但是,一直以来,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行使却是由不同的利益主体承担,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靠利益主体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公共利益是靠国家来实现的,因为只有“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体现。”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法律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过错责任原则”,个人可以尽情地在市场中追求其利益,政府的权力是公民让渡的,因此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保护私人利益而服务。在传统计划经济国家,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位置,个人的一切利益要让位于公共利益。在这种制度中,一切产品的生产、交换、流转都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前提,许多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被政府所代替。此时,公共利益的规模与空间要远远大于私人利益。然而,历史证明这两种制度都存在天然的缺陷,致使社会不能和谐。过余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则牺牲了社会整体的利益,过余强调公共利益又限制了个人潜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总财富得不到较快的增加。环境法确立的“公众参与原则”大大促进了这种景况的转变,它使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逐步走向了融合。由于环境的整体性、相关性、生态性等特点,决定了环境利益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同时,环境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它又是一项个人利益,这又使他们有了更多的积极性来参与环境利益的保护。公众参与原则把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与个人利益的行使者联系起来,使他们共同为保护环境利益努力。
(三)对代际利益冲突的平衡
代际利益公平是把未来各世代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要求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权利的平等。人类社会是作为一个世代延续的状态而发展的,“我们”和“我们的先辈”及“我们的后代”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拥有地球的资源,共同享有适宜生存的环境。人类的每一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正如美国学者E·B·魏伊丝在《公平地对待未来: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衡平》一书中论述到,代际公平应当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1)保护选择权原则。要求各世代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这样便不会对后代人解决自身问题和满足自身价值观造成不适当的限制,而且未来世代有权享有同其以前世代相当的多样性。(2)保护质量原则。要求各世代维持地球的质量,从而使地球质量其留传给未来世代时状态不比其从前代继承时有所下降,并且其有权享有与前世代所享受的相当的地球质量。(3)保护获取原则。各世代的每个成员都有权公平地获取其从前代继承的遗产,并应当保护后代人的这种获取权。这些原则要求在开发、利用地球的自然、文化资源之际,约束当今世代的行为。
我们当代人的行为将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利益,我们应给予高度的关注,但要确定当代人的行为对后代人利益影响的精确后果,是很难预测的,为了防止我们的行为减损后代人的利益,我们必须在法律特别是环境法的制度设计上下定决心来规制现代人的恣意行为。只有让保护环境发挥实际的作用,才能真正平衡代际利益的冲突,实现环境法的价值取向。在环境法领域,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树立为基本的法律价值基础,要求在对当代人权利保障的基础之上,将目光延伸到后代人,具体在制度中是通过设立环境资源保留制度,即要有限利用环境资源,由于一代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知识财富不可能是无限的,其中能够留给下一代的就更加有限,因此,对于环境资源只能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而绝不能尽其所能肆意开发。在基本原则方面,环境法中规定协调发展原则、破坏者恢复原则等对环境保护来进行调整。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中,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条的规定:“关于国家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就是协调发展原则的体现;又如在我国《水土保持法》第27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本单位无力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治理费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企业事业单位负责。”在环境与资源保护许多法律规范中都体现出对代际利益冲突的平衡。
三、完善我国环境法在平衡利益冲突上不足的路径
尽管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制度对平衡各种利益冲突有了许多规定,但还存在未明确承认环境权、救济困难等诸多的不足,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完善路径。
首先,完善公民环境权。对环境权内容的划分有各种各样的标准,本文综合学界研究大体概括为两类:一是与公民个人生存和健康直接相关并与个人生活密切联系的阳光权、通风权、眺望权、安静权、嫌烟权等;二是既与公民个人生存和健康直接相关,又与公益性或公共性密切联系的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风景权、环境美学权、历史文化遗产瞻仰权等。公民环境权作为一项生存及发展的基本权利,实质上就是公民的环境利益在法律上的体现,法律的设计应承认并保护这类利益,以平衡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不同追求的冲突,实现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的转化,环境权作为环境法上利益表达功能的主要载体,就应在法律上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内容,承认公民的环境权实际上也是引导公民追求更高层次上的利益需要,从而达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平衡协调。所以,目前,我国应在立法上赋予公民广泛的环境权利,通过有效地制约行政机关滥用环境行政管理权或不履行相应环境职责的行为,通过有效地制约企业、个人滥用排污权和自然资源使用权的行为,建立起环境权利体系,使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发生冲突时,特别是环境权被侵犯导致的环境利益受损时,受损者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寻求法律途径的救济。
其次,建立相应救济机制。有权利,必有救济,建立一套完善的司法救济机制,是保障环境权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毕竟对环境侵权而言,救济制度是受害人维护其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对整体环境利益受损的情形,公益诉讼不适为一种尝试,尽管由于很多法院对此持否定态度,特别是当提讼的原告主张赔偿额时,常常以原告不适格、原告与损害之间缺乏因果关系而拒绝立案,但对于环境利益这类新型的案子,规定公益诉讼制度作为救济的机制是值得考虑的。对个体环境权被侵害的纠纷以及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属纠纷,可以实行行政处理与司法处理相结合的救济途径,参照日本的做法:制定具体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法,对有关受案范围、主管机关、处理途径与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通过行政途径和司法途径赔偿环境侵权损害、排除环境侵害的侵权救济“双轨制”,尽可能地保护环境侵权受害人的利益,从而达到平衡利益冲突的效果。
最后,制定明确的公众参与措施。为充分保证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具体参与,使环境权真正能得到实现,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监督权和诉权能顺利实施。在立法中,必须对公众参与提出明确的、可供操作的实施机制,具体包括:知情权是公民环境权的前提和基础性内容,知情权缺乏立法的具体化和程序化,导致公民对于自身生存的环境了解不多、参与程度不高、内在驱动力不足,环境法律应规定定期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让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和获取环境情况;参与决策是公民追求舒适环境的过程中所应享有的正当权利,公民及其代表、团体或其他组织有权提出立法的倡议或提案,同时,国家制定或修改重要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亦应举行听证;监督权是参与决策的补充,是保障环境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应当赋予公民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提出质疑或控诉的权利,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诉权是保障公众参与权有效行使的救济性权利。而这些权利,不管是实体性的还是程序上的,都是对环境法上的利益冲突的平衡,特别是从保障环境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后代人的利益的角度来权衡利益冲突,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要么很原则要么根本没有作出,为此,环境基本法律、法规应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方式,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权利,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对平衡各种利益冲突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释:
[1]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42.
[2]唐代兴.利益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9.
[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6.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39.
[6]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15.
[7]杜群.环境法融合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0—2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