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环境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篇1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孩子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孩子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而在另一种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争吵不休,处事自私,互相折磨,家中犹如精神监狱———这样家庭的孩子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如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要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孩子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孩子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孩子,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孩子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或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却又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继父母相处,因此,他们或结伙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都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篇2

关键词: 中国文化背景 群体社会化理论 家庭 同伴群体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中,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境。但是,这种看法近来受到了挑战。1995年,美国心理学者哈里斯(J.R.Harris)在美国颇具影响的杂志《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长篇综述,阐述了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可能较小,并首次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1]。然而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上的,是否也同样适合于我国文化背景?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群体社会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和基本观点

(一)群体社会化理论提出的背景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考比(E.Maccoby)和马丁(J.Martin)以大量有关父母对儿童影响的研究资料为依据,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观点:其一,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可能较小;其二,在同一家庭里父母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然而,许多发展心理学家都把目光集中在麦考比和马丁的第二个可能的观点上,第一种可能的观点却没有得到重视[2]。针对这种情况,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对麦考比和马丁提出的两个可能的观点进行考察,并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儿童的环境在哪里?――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首次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否定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性;1998年,哈里斯又出版了《教养的假说》一书,批判和否定了教养的假说――父母对儿童的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环境是儿童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更为详尽地论述了群体社会化理论[3]。

(二)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父母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没有长期的影响

(1)儿童的社会化具有情境特殊性(context-specific)。哈里斯认为,传统的研究以“教养的假说”为基本假设,没有考察父母是否影响儿童就直接研究父母如何影响儿童,这在理论上有根本的缺陷[4]。而群体社会化理论的核心假设是社会化具有情境特异性,即在一种情境下学到的东西不一定会表现在另一种情境之中。具体地说,就是儿童在家庭内的习得行为与其在家庭外的习得行为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儿童长大成人后,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超越家庭内行为系统,最终成为其人格的后天习得部分。所以,父母对儿童没有长期影响,家庭外环境才是儿童社会化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2)进化论的观点。哈里斯还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儿童为什么易于丢弃人生头几年所学的东西,倾向于喜欢家庭外的情境超过家庭内的情境。第一,家庭环境极有可能不是儿童度过将来时光的场所,为了生存和发展,儿童必须学会如何在家庭外成功地行事,他们必须脱离家庭形成联盟。第二,由于基因的影响,儿童与其父母已经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如果随着环境影响的扩大,这些相似性再增加就会使儿童非常像其父母和兄弟姐妹,家庭就缺乏充足的变异,这样就会使得生态学上家庭个体成员的数目和变化减少,降低至少一个孩子可以存活的可能性。这是人类作为物种进化和生存所必须避免的。

2.同伴群体是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对儿童人格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是儿童的同伴群体。

(1)同伴群体内的同化与分化。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同伴群体之中。在同一群体中,并存着同化和异化两种现象,共同影响着儿童人格的发展。当群体确认明显时,群体内同化与群体间对比最易产生,群体确认在其他群体存在时变得很突出。群体认同多数成员认同的规则,一旦某个成员不遵守这种群体规则,就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直到改正为止。这种因同伴群体的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对人格的发展有长期的影响。此外,除了这种同伴压力迫使儿童遵守规则,儿童出于群体确认参与群体的愿望也十分强烈。正是这些同化现象使得同一群体的儿童逐渐相似。当只有一个群体存在时,群体自身的特性并不突出,群体成员倾向于把自己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非相似的成员,这时则易发生分化。由于分化的作用,同伴群体的成员在另一方面则更不相同。在每个群体中,儿童个体由于统治力量和人缘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等级地位,这种群体内等级地位的高低会对儿童人格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不受欢迎的孩子通常自尊心很低,这种感觉会持续一生。与此同时,同一群体中的儿童通过社会比较,能提供关于自己优势或弱势的信息,从而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这种社会比较,加大了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作了预测,影响到儿童的人格发展。

(2)文化通过群体过程传递。儿童的社会化主要通过文化的传递机制进行。根据群体社会化理论,第一,父母并不直接将文化传递给儿童,文化从父母同伴群体传递给儿童同伴群体。第二,只有在被大部分群体成员分享并支持的情况下,儿童在家中习得的行为才被传递到群体,来自于非典型家庭的儿童不会把家中的行为传递到同伴群体中。第三,通过选择和拒绝化的不同方面以及自己的创造,儿童的同伴群体创造自己的文化[5]。因此,对儿童个体来说,文化的传递要通过儿童同伴群体的过滤。

总之,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同伴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3.成对关系对人格发展有没有长期影响

哈里斯认为,成对关系和群体关系受两个不同心理模型影响。因为这两个关系形成时间不同――成对关系的能力自出生就有了,对群体的认同则晚得多;它们会引发不同的行为和不同的情感――成对关系对个体而言只会产生一些强烈的感情,只会引起行为的短暂变化。真正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是同伴群体关系。

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一些研究情况

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可以说是对传统的观点――“家庭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境”的挑战,在国外也引起了不少争议。而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上的,认为成对关系对人格发展没有长期影响,这里是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看成了成对关系。因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全家一起去一个陌生地旅游时)可能把家庭看成一个群体,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家庭不是一个群体。而在我国家庭成员的关系比西方国家家庭成员的关系要密切很多。在家庭教育中,西方人较早地鼓励孩子独立,到18岁成人后,父母基本上和子女断绝了经济联系,子女完全靠自己的能力生活。而我国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几乎伴随一生,不仅一直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会关心孙子孙女的生活及前途。哈里斯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在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和印度文化下强调家庭群体或社会群体的重要性,而不强调个人的重要性[2]。可见,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是把家庭看成一个群体的。那么在把家庭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家庭对人格是否有长期的影响呢?由此本文考察了一些我国有关家庭对儿童的影响的研究。

2000年,刘金花等人通过对上海市五所高校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生长环境的关系[6]。其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了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成长有重要影响。2005年,李慧民、许波等人抽样调查河南省高校11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和自拟学生家庭基本情况问卷进行测评,探讨了家庭经济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影响[9]。其研究结论是,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只是一个方面,父母文化程度尤其是母亲文化程度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2008年,郭俊伟、杨德兰等人采用问卷法对60名暴力罪犯人员和60名学校工作人员进行对照研究[8]。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失当可能是造成犯罪青少年人格偏差的重要因素。2009年,傅一笑、蒙华庆等人采用横断面设计进行双生子研究,探索了遗传和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7]。研究结果提示儿童个性主要受遗传因素决定,但家庭环境中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父亲的养育方式、健康的家庭功能等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也可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年,肖三蓉和徐光兴通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对855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测试[10]。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人格特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家庭亲密度和组织性是影响男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而家庭道德宗教观是影响女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

上述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家庭对儿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可见,基于我国的研究,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及大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把家庭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群体社会化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从我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家庭对个体影响的重要性,那是不是说群体社会化理论在我国就没有价值呢,或者说可以忽视同伴群体的重要性呢?

为了考察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家庭和同伴群体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998年,国内学者陈会昌等进行了研究,发现从初一到高二,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从接受父母权威影响定向到接受同伴群体影响定向的转变趋势。由成人担任主试和同龄人担任主试对中学生的判断力有一定影响[11]。这个结论部分证实了哈里斯群体社会化的理论。2000年,我国学者廖红、陈会昌采用情境故事判断、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访谈法对495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32名中学生进行了群体访谈[12]。研究结果表明:(1)在“告发同伴错误行为”、同伴中流行的“暗语”、穿同伴中流行服装和听同伴中流行的音乐四个情境中,从初一到高二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群体影响的转变趋势。各情境中,从初二到高一年级是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影响的一个敏感的转变时期。(2)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学生对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判断表现出一种水平的演进,起先是在服从权威的水平上,然后逐渐向回避不良后果水平转变,第三种水平表现为工具性地处理社会关系,最后达到协调社会关系的水平。(3)同伴交往较多的青少年,大多表现出外倾、人缘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等积极的个性特征,表明同伴交往与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有重要的相互影响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但这并不能说明家庭对个体没有影响或是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很小,这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群体社会化理论虽然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结论,但哈里斯本人并没有运用该理论进行过实证性的研究,其他西方研究者也没有对该理论进行过验证。因此,这个理论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

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群体社会化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应采取谨慎的态度,也有待更多的研究去论证。当然该理论的提出也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它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拓展了社会性研究的范围,也让我们注意到同伴群体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重视家庭对个体影响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影响,这样才有助于儿童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叶子.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7,(4):48-52.

[2]J.R.Harris.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3):458-489.

[3]徐湘荷.儿童犯错,谁之过?――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6:4-6.

[4]李萌,周宗奎.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之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3):42-46.

[5]徐轶丽,桑标.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新认识――哈里斯(J.R.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评价[J].当代青年研究,2003,3:13-19.

[6]刘金花.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4):5-9.

[7]傅一笑,蒙华庆,李涛等.遗传与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影响的双生子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34-39.

[8]郭俊伟,杨德兰,杨艳等.青年暴力罪犯人格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3):349-351.

[9]李慧民,许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2-86.

[10]肖三蓉,徐光兴.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J].心理学探新,2009,29,(2):71-75.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学生德育 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充斥着不良的因素,学生通过家庭教育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对于学生未来的道德发展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的和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在校的精神面貌和学习质量,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采取合理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其行为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分别对学生德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1.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首先从家庭教育环境来看,家庭教育环境又分为两种大方向,一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种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很好的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美好到的品德,家庭教育环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的风貌,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尤其是对中学生未发展完善的心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孩子在学习和道德上的缺失,对学生采取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对于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他们的德育素质,在这种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其的爱,在学校中,学生能够以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和态度来面对学习面对未知的困难。但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学生道德素养和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学生很容易因此培养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跟不良社会青年结交,最终走上不可逆转的道路,他们对于父母的爱是未知的,因为从小他们就远离父母,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爱,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会培养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能教导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道德素养的低下,身心上的不健康。

2.家庭教育观念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下,家长往往只是单纯的认为中学生只需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不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提升,甚至孩子在学校中的其他不正确的行为也不管不问,甚至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只要在中学的课程中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诸如孩子早恋等行为也不进行监督,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对于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产生了阻碍的效果。虽然这样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孩子在心理上和德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察觉到的,导致目前出现的一系列宿舍残害事件的发生大多都是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这个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中学阶段,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培养学生。

二、如何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德育素质

上面我们已经对目前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下对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而言,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中学生的德育素质。

1.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下,正确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树立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尽可能营造一个和谐、欢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下能有一个快乐安逸的成长环境,家长适当的通过孩子的寒暑假可以与孩子多进行学业、生活上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困惑或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帮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其次还可以适当的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讲座等,帮助孩子理解德育素质的重要性,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德育素质的提升。

2.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于目前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只看成绩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首先做出转变,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学生在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对一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家长若与孩子产生不同的见解不能下意识的否定孩子的思考方法,应当首先尊重孩子的想法,其次帮助孩子思考他们的想法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以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选择合理有效的想法。最后,家长的教学观念不能存在传统的棍棒教育,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体制,家长应当适时的与孩子进行合理的沟通,通过正确有效的沟通来确保孩子走正确方向和道路。

三、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中学生德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德育素质提升上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从而保证孩子在中学阶段能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1 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1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儿童时期在社会性方面所受到的熏陶和培养奠定了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作用是其他影响因素所不能取代的。家庭作为一个动因系统,它的所有因素都会给儿童社会性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

那么家庭为什么会成为儿童发展的理想环境呢?首先,家庭是人类最亲密的团体,也是最能满足个人身心需求的团体。其次,儿童诞生于家庭,成长于家庭,家庭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生态环境。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人,是儿童与社会间的桥梁,肩负了儿童行为社会化和促进子女健全发展的责任。最后,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手足关系、婚姻关系等家庭因素,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绪及人格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1.2家庭的功能

家庭为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以支持他们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目前有两个结构模式:

(1) 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根据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可以把家庭功能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良好的家庭沟通有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

(2) 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家庭实现其功能的过程,就是家庭功能的执行过程,该过程越顺畅,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好。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性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

2家庭结构与儿童的发展

2.1 家庭关系对儿童教养的影响

(1)手足关系与儿童发展。手足互动的类型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竞争的与的行为;手足代替母职的行为。出生顺序与儿童发展也有一定关系,在家庭中,子女排行老大,排行中间,排行老幺,独生子女分别对其成长有不同方面的影响。

(2)祖孙关系与儿童发展。祖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类型大致可分为五种:正统型、快乐型、型、家庭智囊型和漠不关心型。隔代教养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想要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还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祖辈要界定好自己的角色。其次,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休闲活动。最后,尊重老年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安排。

2.2特异家庭与儿童的发展

父母离婚会“影响整个家庭系统和功能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经历父母离婚的儿童,一般会遭受抑郁和心理失调带来的痛苦,如对自己的过分内疚感,甚至会认为父母离婚完全是自己的过错。他们可能因“没有母亲或父亲”,在学校里“处境艰难”。对于父母离婚儿童的辅导要注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态去提供相应的帮助:否认、愤怒、争执、沮丧,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的离异,并在学习、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

3家庭的物质环境与生活气氛

3.1家庭物质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的物质环境在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1)家庭结构:联合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2)家庭的经济状况:好>差;(3)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4)喂养方式:母乳喂养>非母乳喂养;(5)主要养育人;(6)出生体重过低也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7)居所的面积:宽松>拥挤。

3.2家庭精神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精神环境,包括家庭情绪气氛、人际关系等因素,是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进行测定。

4婚姻冲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婚姻冲突主要指夫妻之间由于建议不一致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言语或身体的攻击与争执,它可由冲突发生的频率、强度、内容、风格及冲突是否得到解决等特征来具体界定。研究发现,儿童感知到的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比婚姻满意度与它的关系更密切。

另外,大量研究通过离异和完整家庭的对比来证明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来自高冲突家庭的儿童与来自低冲突家庭的儿童在社会技能、认知能力、问题解决及问题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与家庭是否完整无关。儿童的问题不是单纯地由婚姻压力造成的消极家庭气氛引起的,冲突中的夫妻之间的敌意和攻击性或许能更好地预测儿童在品行、个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之,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外界环境、家庭和父母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父母应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创造合适的家庭环境,监督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使儿童健康成长。

篇5

关键词:一日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运用到幼儿道德教育中,为幼儿园道德教育提供了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去发现、探索、实践和研究。

一、在各科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节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各种节日、纪念日都是宝贵的幼儿德育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节日丰富的教育资源,适时利用节日的教育价值,让幼儿走进生活化的学习。如,劳动节,组织孩子慰问身边的环保工人,感受叔叔阿姨劳动的辛苦和慰问小区保安辛勤的工作;在中秋节的时候开展《赏灯》让幼儿为父母制作礼物,并为父母端茶、拿食物。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2.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园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取得胜利的道理;在玩跳绳、呼啦圈、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从而遵守游戏规则;在自由活动时,有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地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让幼儿逐渐领会合作、互助、分享等道德要求。游戏不仅给幼儿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还为幼儿提供了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所以游戏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3.利用主题活动,促进德育教育

根据每月的主题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如,《我爱家乡》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从身边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师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览的过程中,在教师真实情绪感染下,熟悉了可爱的家乡,熟悉了伟大的祖国,了解了家乡、祖国各地的特产,从而自然地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

从常规教育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地进行教育。如:幼儿自己进餐、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不仅手变得灵巧了,每天的劳动习惯也养成了。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家庭环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6

一、人格的形成与重要性

人格就是与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感、气质、性格、人际关系等有关的比较稳固的各种个人特征。儿童从出生就表现出这些个性特征,例如,饿了、尿湿了、身体不舒适、要睡觉、想让抱等,婴儿的这些需要都是用哭来表达,引起家长的注意,达到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表现就是人最初的个性特征。

在婴儿时期,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及其关系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固的心理认识。到幼儿期后,随着与周围人的频繁交往和对周围事物的多次接触,并且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受到了电脑、电视、媒体等影响,儿童对周围事物及其关系逐渐形成较为稳固的态度和倾向性。这种倾向使得他们开始在家庭、社会、集体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周围的事物也起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部分社会作用,并具有一些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个性又将影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更进一步地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人格高尚与低下,跟他(她)出生以后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因素、所受的教育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因为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父母的智力、气质、身体是否健康这都是先天遗传的特质,是人格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影响作用更重要。人在胚胎状态时,父母所在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文化,这些环境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早期童年经验的影响

国外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是:“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了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尽管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是二者不一定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总之,幼儿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家长的潜移默化教育

家长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学习兴趣、工作态度、家庭环境、夫妻间的和谐、对长辈的态度以及朋友、同事、邻里相处的关系等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这种教育是无声的,是家长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亲力亲为地给孩子做榜样,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家长的言传身教,并以家长的行为作为自己接人待物的标准来对待并且处理事情。这就要求家长给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使儿童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家长是表率,是榜样,同样要有威信。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威信的根源只出于一个地方,那就是父母的操行,包括行为的各个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包括父母两人的全部生活:他们的工作、思想、习惯、感觉和意图。”树立良好的威信靠的是自身良好的素质,具体行为的体验往往比枯燥的语言说教更有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就是生动形象的、榜样的影响,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所有家长都应该自觉地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和表率。

(四)家长的人格对儿童的影响

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最核心的是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对儿童性格最直接的影响;最后是父母的行为方式,这是性格的表现方式。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不论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父母相同或相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父母热情和蔼、作风民主,孩子容易养成独立、协作、直爽、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父母冷淡严厉、独断专制,就容易造成孩子胆怯、顺从、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的性格。所以说,家长人格的优良或低下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五)家长的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生活、学习这两方面的情况,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萨提亚心理营养》中指出:一个人如果在0-7岁期间得到良好的心理营养滋润,则一辈子会充满力量,赢得幸福和成功。这些营养是:1.无条件的接纳(0-3个月);2.信任(安全感,4个月-3岁);3.肯定、赞美、认同(4-5岁);4.教导、认知、模仿(6-7岁)。一个人的命运,经过这七年,基本大局已定。由此可看出,家长在家中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关注孩子的生活,还要了解和关心孩子的思想、兴趣、学习、劳动、交友及接人待物等方面的情况,对孩子进行合理、恰当的教育和指导。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请家长们身体力行地做好榜样,在言传身教中做好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为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苏联)马卡连柯著,吴式颖等编辑,《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2.(俄国)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3.陆运青、张振平,《测量学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父母;家庭教育;环境;语言;行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老师,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引导者。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根基在家庭,关键在家长。父母的言行、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它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学校、社会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不在于说教,而是通过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实现的。

家庭环境。瑞典教育家爱伦 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环境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的重要性。孟子长大后有一股浩然正气,与孟母为他营造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孩子犹如破土而出的幼苗,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必须的空气和阳光。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整洁有序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朱子家训》中说:黎明既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弟子规》中也曾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窗明几净、归置有序的家庭室内环境,会让孩子感到心情愉悦,获得良好的秩序感,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文明的举止。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会让孩子心情烦躁、抑郁,容易让孩子养成松懈、懒散、邋遢的不良习惯。

2.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关系,其中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夫妻恩爱,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关爱,获得安全感,养成踏实、沉稳、诚实、乐观、自信的性格品质。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家庭不和睦,孩子就会产生恐惧、自卑、冷漠、猜疑等不良情绪,感到被忽视被抛弃,从而产生不安全感,形成孤僻、自私、狭隘的个性,甚至导致人格走向罪恶的深渊。终身活在阴影中,很难获得幸福感。所以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婚姻幸福,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温床,在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宽容、温和,富有责任和担当,充满正能量。

父母的语言。社会学理论指出:儿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成长。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教材,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谨言慎行,加强自身语言修养,和孩子交流时,注意文明用语,为孩子营造温馨的语言环境,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语言文明。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不文明的语言会使港湾里的水受到染污,从而损害孩子纯净的心灵。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超出我们想象。如果父母不讲究语言文明,经常出言不逊、出口成脏、言语粗俗,动辄对孩子谩骂侮辱,会毁灭孩子的自尊,毒害孩子的心灵。孩子就会在学校与老师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复制家长的语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不洁净的语言环境中,很难养成文明高雅的性格,一旦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根深蒂固很难改便。

2.语言冷暴力。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语言,就会无意中伤害孩子的心灵。比如:父母正话反说、讽刺挖苦、冷嘲热讽、恐吓谩骂,或者沉默不语,故意冷淡孤立,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和父母产生距离,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犹如活在冷冰冰的地窖中从而导致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甚至憎恨父母,性格变态分裂,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很难获得幸福。

家长的行为。孩子小的时候,模仿力很强,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我们常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坏的习惯会有害终身。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最擅长模仿和感知,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孩子身上的习惯来自父母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固定的性格。有的父母,脾气暴躁,开口即骂,抬手便打,恣意妄为、性格乖张,而孩子时常成为父母的出气筒,无辜的忍受父母的坏脾气和坏性格,时常被大发雷霆的父母吓得胆战心惊。父母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对子女影响很坏。与其说,孩子的坏性格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家庭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是每个生命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表率作用,家庭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和性格习惯的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提高自身素养,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一、问题提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迁入到城市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相应增多,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殊群体,其生存状态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我们以南京一所外来子弟学校为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校内务工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有针对性地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务工子女的学习能力和成效,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南京市玄武区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抽两个班的学生做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借鉴其经验,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个案研究法则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典型案例做细致深入的研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现状;家庭环境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影响。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75份,有效率96%。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外来务工子女之间家庭教育的差异分析

调查问卷涉及的家庭教育包括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再具体细分为若干标准,希望通过多层面了解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同时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以上和高中以下两个层次,分别调查其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表现,通过卡方检验得出χ2值,评价子女的教育现状在两者之间的统计学意义。从表1中可知,不同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父母对子女的学习都较关心,希望下一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675份问卷调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59人(38.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416人(61.4%),他们都较关注孩子的学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41人(39.1%)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215人(38.5%)和孩子经常沟通了解学习情况,212人(40.2%)经常和学校联系,167人(40.7%)通过讲道理教育孩子,164(39.4%)人遇到孩子成绩下降,会冷静分析原因;而对于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父母来说,他们也同样注重孩子的学习,375人(60.9%)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344人(61.5%)在家会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学习情况,316人(59.8%)经常和学校联系,243人(59.3%)通过讲道理教育孩子,256人(61%)在孩子成绩下降时,会去寻找原因,而不是通过单纯的打骂来解决。经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方面并无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家庭环境方面,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调查者在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和学习环境方面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较少吵架,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240个家庭(39.9%)的孩子切身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只有16个家庭(21.3%)的父母会经常吵架,120个家庭(31.3%)的孩子会经常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等。与此相对应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有361个家庭(60.1%)的孩子能感受到家庭温馨,59个家庭(78.7%)的父母经常会吵架,263个家庭(68.7%)的孩子会经常上网玩游戏,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创造家庭的温馨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方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χ2值≤0.05,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注重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外来务工子女之间家庭教育结果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针对675份问卷调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59人(38.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416人(61.4%),其子女家庭教育的结果也做了相关分析。从学校表现和家庭中的表现两个层面分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子女教育结果的影响。从表2中可看到,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当中,191人(39.7%)担任班委,204人(39.3%)希望学业达到大学水平,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当中,290人(60.3%)担任班委,315人(60.7%)希望学业达到大学水平,两者相比χ2值>0.05,并无显著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234人(40.2%)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能做到上课积极发言,240人(40.3%)积极参加校内活动,与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相比,χ2值均≤0.05,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在学校的表现越积极,与父母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关。而在家庭表现方面,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88人(44.7%)会主动向家长诉说烦恼,寻求帮助,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109人(55.3%)选择向家长述说烦恼,两者相比χ2值≤0.05,数据分析具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关注亲子关系,视子女为朋友,使子女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和父母倾述,寻求解决办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能为子女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应的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更为积极,更自信,视父母为知己,遇到烦恼会向家长倾诉,寻找解决办法。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由于不太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能给予子女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势必影响子女的成长,使他们缺乏自信,如在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和积极发言方面表现较差,在家与父母沟通较少。由于不愿将自己的烦恼告诉家长,因此家长鲜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使孩子内心孤独无助,不利于其成长。

四、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调查研究,可见家庭教育对务工子女的学习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是改善务工子女学习现状的重要举措。在诸多举措中,笔者认为重视家校合作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利手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方可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家校合作虽已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提高教育成效的有利途经,但始终未得到有效的贯彻,特别是对于务工子女的教育状况,更是纸上谈兵,未从根本上起到促进学生教育成效的结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经简化家校合作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子女的能力,促进下一代的成长。

(一)成立家长学校,全面提高外来务工家长的教育素养

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和自己无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综合教育素养,首先使其意识到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来自于父母,并通过家长学校的定期学习掌握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另外,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学校应注意选取适当的培训时间,以外来务工人员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逐步提高对子女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其子女良好教育的积极影响因素。

(二)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务工子女的教育环境

问卷分析显示了部分外来务工家庭由于不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导致孩子学习成效差,缺乏自信。针对此现象,学校应主动和家长建立联系,甚至可通过家访实地考察务工子女们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与家长多沟通交流,结合学生在校表现提出改善家庭环境的可行性建议。而家长也可通过到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校内表现,及时发现孩子现存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和老师多沟通,寻找适合孩子的解决办法。

(三)亲子沟通,掌握子女的心理活动

针对部分务工人员不注重了解子女内心想法,使其遇到困难不愿向父母倾诉的现象,应给予外来务工人员一定的建议,促使其多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有的放矢,针对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于困扰子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避免不良情绪的增长,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全,崔筱波.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J].品德与心理,2011(8):37-44.

[2]曹宏婉.给进程务工者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几点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2010(22):93.

[3]孙辉,王淑娟.关注学生成长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J].学校采风,2003(4):58-59.

[4]潘俊.家校合作,共创和谐[J].思想理论教育,2010(22):93-94.

篇9

关键词: 合格家长 家庭教育 儿童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的指导者,是一个人漫长人生的引路人。正所谓“一日为父,终生为师”,人无论多大,家长永远是他的老师,永远是他的指导者,是他的引路人。成家立业的人绝大多数都要生儿育女,都要担负起家长的责任,这种责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它既是一种家庭责任,又是一种社会义务。

一、什么是合格家长

家长是一个家庭中的法人代表,掌管家庭中的一切事物,对家庭中的一切行动具有管理、决策、协调的责任,对子女的成长有教育、管理、引导的义务,是一个家庭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治理家庭的方法;(2)教育子女的能力;(3)一定的知识积累;(4)基本的道德标准和规范;(5)处理家庭事物的能力。具备上述条件才能称得上是基本合格的家长,否则,只能是一个生儿育女的机器,只能称得上是孩子的衣食父母。一个有水平的家长,不论他有几个孩子,不论他的家庭生活有多么艰辛,他的子女一定在未来的事业中有所作为,在人生的旅途上叱咤风云,对家庭、对国家作出杰出的贡献。

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

优秀的人才可能出现在一个干部家庭,也可能诞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或农民家庭,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一定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这是由优秀的家长教育完成的。实践证明: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在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当前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大致存在以下四类家庭。

1.遵循封建旧规型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长辈的意志,子女稍有不听就施以惩罚。在这类父母过于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整天在父母设置的恐怖气氛中艰难度日,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形成蛮横、撒谎、逆反心理,寻找在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2.一味娇宠、有求必应型家庭。一些家长只想着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及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孩子易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形成自私、任性、吹牛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老师都难以教育,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动不动就找家长帮忙,受不了一点挫折,经不起风雨。

3.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型家庭。有的家长或在外经商或经常外出,有的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对孩子的教育疏于管理,很少与孩子交流,就更谈不上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这种家庭中,孩子容易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和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

4.民主、和睦型家庭。在这类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对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能接受批评,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上升。这类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归宿感骤然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争夺或抛弃的对象、出气筒,或父母倾诉的对象。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成长的摇篮。不同类型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影响是不同的。家长有责任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教儿先教己。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老师是什么概念?老师就是榜样,就是楷模,就是样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一个品德优秀、学习优异的孩子,追根溯源,他的家长一定是一个教子有方、学识渊博的人。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最辛苦的,因为人是最复杂的,一个成才的孩子的背后是父母的辛酸和艰苦努力。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我们都希望自己在教育孩子成长的时候,收获的是成功,收获的是喜悦。

1.家长要有健康、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我家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常年有病,一家五口人仅靠父亲一个人劳动维持生活,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就是这种生活,父亲也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用对生活的热爱,用对困难的抗争,用自己艰苦朴素的精神教育和感染自己的儿女。他教育我们做人要做好人,做事要做好事。要懂得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要善待每一个人,因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永远也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

2.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有许多家长,当孩子十几个月以后,就忙着给孩子买学步车,让孩子在学步车中学会走路。更有甚者,孩子考上大学后,还细致入微地送到学校,替孩子办理各种入学手续,收拾床铺,安置行李,忙得不亦乐乎,累得满头大汗。在日本这是不可思议的,而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对子女的无微不至,实际上是害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这是中国教育的误区,也是中国父母的悲哀。

3.家长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好睡懒觉,孩子在学习上就会偷懒;父亲吸烟,孩子就可能早早学会喷云吐雾;父母出口带脏话,孩子一定很早就会骂人。

4.家长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2010年1月份以来,富士康公司接连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震惊国内外。据富士康方面介绍,这几起跳楼事件中,死者的共同特征是:年龄在18―24岁之间,入职时间不到一年。根据警方调查,心理问题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在生活中每天都要克服困难,克服一个小困难就是一次成功,克服一个大困难就是一次胜利,赢得胜利的人就是英雄。

5.养成与孩子沟通的习惯。如何与儿女沟通?这是许多家长,特别是初中到高中这个阶段孩子家长共同遇到的难题。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有疑问:“为什么孩子会变得那样的任性和难以沟通呢?明知道做得不对为啥不让家长管教呢?”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第一,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第二,倾听孩子的心声;第三,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三、对儿童生活的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篇10

父母的职业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一定关系

从事IT行业的张嘉女士是典型的“不着家”的事业型女性。她平时为了工作忙里忙外并且经常出差,丈夫也在某外资企业供职,两人在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这使得上五年级的儿子很受“连累”。原本很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孩子总是抱怨说:“我什么问题都得问同学或老师,父母根本帮不上我。”

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出自工薪阶层的家庭。而父母在机关工作或者企业高管的孩子,却通常是成绩平平。据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几种职业的父母,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和学习发展有负面影响。其中,有近4成是从事销售和媒体等时间支出较多的行业,占总比例首位。其他包括卫生行业和商业等位居其后。

据有关专家分析,从事这些工作的家长,往往长期埋头工作,较少有时间和子女进行沟通,多数都是只能做到从生活上照顾孩子的层面,很难顾及到教育孩子,孩子往往非常缺乏家长对其学习和人格养成方面的必要辅助。北京某小学教导主任分析,家长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孩子主动性又差,必然不会自我调节。由此可见,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家长的职业比家庭条件影响更大。

家长文化素质及收入和孩子学习成绩不成正比

有这样一句话:家长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就单一的后天影响来说,家长的文化素质似乎是最大动因。

一项针对北京市中小学家长状况的数据表明:出自名校、成绩排在前10位左右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中,家长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到60%,这其中从事脑力劳动诸如管理方面的居多。这一比例似乎也说明经济支持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北京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表示,家长的整体素质及收入条件等,和孩子学习成绩不成正比,学习的动机、兴趣以及习惯等才是主要因素。

当然好学生来源之一就是好的家庭背景。一项《家庭收入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收入与学生成绩及在校表现之间关系密切。专家表示,“收入更高的父母的孩子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些孩子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不是因为他们有钱为孩子买到更好的教育。”不可否认,一些事业有成的家长,其孩子成才率要高于那些生活窘迫的家庭。他们的成功给孩子提供了宽松、自由、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们个人的成功和对生活的自信也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能取得大的成就。如果缺乏正确教育,同样不会成才。调查显示,从事文化产业的家长的孩子,也有很多无法成才,多数是因为父母不懂教育,没尽到教育的义务。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方面,还有诸如父母离异,娱乐过度,或者为孩子恶性支出等。

和谐、民主、快乐的家庭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