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篇1

[关键词]生活化元素 高中化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088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化学新课程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融入了很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信息,使课程内容更具有时代性,突显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整合生活化的元素,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借助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历,关注生活现象,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高中化学课程学习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之上,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可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发学习兴趣,有效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一节内容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生比较关注的酸雨现象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在平日拍摄一些当地由于酸雨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图片,包括在酸雨腐蚀下破烂不堪的厂房玻璃、由于酸雨的浸蚀而泛黄污浊的建筑墙面等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情景。这些图片真实直观,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对于酸雨的危害形成了比较具体的认知,并且产生了探究酸雨本质的兴趣,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此时可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种物质就与酸雨有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酸雨的真面目。”通过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创设了学习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由此看来,形形的生活现象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寻找到这些生活现象与高中化学内容的结合点,以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化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生活常识引导探究新知,训练学生思维

生活常识是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逐渐丰富。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实现知识迁移,引起共鸣,轻松开展化学学习活动,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合理选择饮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学生对于日常生活饮食的一些常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教师问:“同学们,为了让你们身体长结实,你们的家长经常会变着花样制作各种饭菜,甚至还会购买一些营养保健品。你们知道人体缺乏哪些元素会得以下病症吗?”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组图片,有“佝偻病”“大脖子病”等,学生结合自己小学、初中学习的知识,以及平常

积累的

生活经历,大部分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这些常见病症是由缺乏钙、碘等化学元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体需要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各有什么生理功能。随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然后小组讨论,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由此可见,利用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以学生的生活常识为基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优化了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通过生活问题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能力

学以致用既是学习知识技能的最终目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要求。教师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完成二氧化硫的学习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让银耳颜色好看,用二氧化硫进行漂白,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市面上的银耳是否可以买来食用呢?”学生对于这个非常实用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根据学过的二氧化硫的性质,开始进行分析推断:假设是二氧化硫漂白过的银耳颜色会很白,有刺激性气味。教师再让学生思考这种假设的依据,论证假设的正确性,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购买颜色、气味各异的银耳,对其进行判断。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化学知识,锻炼了综合能力。

由此说明,教师可通过设计生活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科学地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具备生活化教学的意识,认真研读化学课程内容,积极创新化学教学方式,留心生活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实践应用,打造生活化化学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胡立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4)

篇2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探讨

1引言

化学学科是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较好地开展化学课程教学以及进行化学实验,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化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随着教育改革和化学实践改革的不断深化,微型化学实验逐渐走进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之中,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学成果越来越显著。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促使微型化学实验被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师所接纳和应用。微型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且清晰地观察到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明确相关理论知识及其形成原因,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过程,体验实验的乐趣以及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化学的核心素养。

2微型化学实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将以金属焰色反应实验为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就金属焰色反应这一实验而言,我们所了解的是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遇热灼烧时,其火焰会呈现出特殊的焰色。传统的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是将装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当火焰颜色呈现出与原来的相同时,再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颜色。微型化学实验则是用滤纸代替铂丝,将滤纸放在配置好的碳酸钠溶液中,十分钟后取出晾干。之后将干燥的滤纸放在无水酒精中浸泡,再拿到酒精灯上灼烧,便能够看到相应颜色的火焰效果。通过这个典型的化学实验两种教学实验模式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微型化学实验更加简单和安全,更加环保和易于操作,提高了化学学科的教学效率。

3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

3.1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以示范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学生们亲自参与实验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盲目进行记忆,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的探索兴趣,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微型化学实验则可有效地规避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增加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学生们可以通过自行分组实验,然后共同进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现在的主动获取知识,极大地带动学生们探索化学世界,进行化学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充分发挥微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化学实验,因为可能具有危险性和不可操控性,或者成本高的缺点,无法满足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需求。只能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学生化学成绩。微型化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少、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能够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操作,主动学习化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成本低,易于操作,这就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用仪器进行化学实验,动手操作,从而真正理解化学原理,提高教学效率;微型化学实验器材小,便于携带,可以增加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渴望;微型化学实验特点也表现在其灵活便捷上,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促使了学生对化学的追求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水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小巧轻便且成本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化学实验耗费多成本高的局面。学生们在获取教师传授的相关专业知识后进行化学实验,充分利用理论知识,亲自动手操作,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环保的仪器产生兴趣,从而创造出更多环保高效的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篇3

关键词 课改 衔接 对策 高效

一、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究

(一)中考改革影响

从 1998 年开始,福州市实行达标学校初高中分设。后来中考又出台了新规定:物理、化学科的成绩按等级制划分,达标普高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由此物理、 化学的初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中教师普遍反映高一新生的化学素质大幅度下 降。由于等级制中只要B级(百分制的70 分以上)就可以上达标普高。而同样是B 等级,也 许70和7l、72 区别不大,但与90分的学生区别就已经很大了。因此也造成了高一新生语 数英三科总分差不多,实际上理、化学科基础的差距已经是相当大。再者由此造成初三学生 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语数英三科上打转,化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学生只要能考到70分以上,师生就都像解脱了一样。本来学生的弹性是很大的,要求高就会 学好一点。要求低自然就点到为止。受到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终极影响,使初中化学教学受到 了极大的冲击。

(二)教材改革的影响

在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的 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 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 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 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 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 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目标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走向的差 异。

(三)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

初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由此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例如从概念的学 习上来说,概念的分类能力不同。初、高中生的相应能力可以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 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 类的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 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根据: 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 并能从本质上说明 分类的根据。

二、初高中衔接的对策探究

从初中到高中,无论是在化学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等各方面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飞跃。为了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身为高中的化学教师,如果不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对高一化学教学的把握上 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围绕着中考转,初中化学教学很少考虑到 为高中的教学做好衔接。课改后,教材的更替,要求的变更,跟原来高中化学教师心目中的 初中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就有必要了解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特别 是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有的知识点教材上有,但因为中考不涉及,就出现了初中不教或者 降低教学要求。

(二)损有余,补不足

高中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应该有针对性“损”有余,补不足。例如:初中早期的人教版教材还是按照前苏联的课程理论来编排教材。后来的科教版教 材受 STS 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变成了主要是按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来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补足初中教学中涉及不深的知识而在高中化学中常常出 现的知识点和方法等。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针对初高中衔接问题,集备组成员要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决不能搞单打独斗。比如经过集备组老师一起讨论确定一部分初中化学知识内容需要集中一 段时间进行梳理、巩固并加以提高,还有部分知识内容需要顺着章节的教学,遇到什么问题 就顺带解决什么问题, 把需补充或提高的各知识点分散到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相应章节中去处 理。

1.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安排6课时左右对初高中教材衔接的空白点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需补充以下内容:①电 离的概念和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②酸碱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③物 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还要归纳总结以下内容并要求学生熟记:①酸、碱、盐的通性:②常用的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 子的检验方法等。

篇4

一、化学基本操作实验

基本操作是进行各类化学实验的基础,它对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要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注意规范化训练,并且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详见下表)。

二、物质的检验实验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检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常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方法来检验某些物质的存在。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一般先对物质的外观(如,颜色、状态、气味等)进行观察,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中学阶段物质的检验可以分为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种类型。

无论是鉴定、鉴别,还是推断,都要求实验者熟悉相关物质的特性。中学阶段涉及的物质检验有: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常见有机物的检验。常见气体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化氢、氨气、甲烷、乙烯、乙炔等,常见阳离子有氢离子、铝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银离子、钙离子等,常见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常见有机物有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乙醇、甘油、苯酚、甲醛、乙酸、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等。以上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它们的特性,是检验这些物质的基本依据。

三、物质性质和制备实验

物质性质和制备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中占有较大比例。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学习者对抽象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立体多维度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进一步训练学习者的实验技能和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从主要生成物的类别看,高中化学实验中涉及的物质的制备有:①无机物的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氯气、氨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制备,固体纯碱、硫酸亚铁铵、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②有机物的制备:如甲烷、乙烯、乙炔、溴苯、溴乙烷、乙酸乙酯的制备,酚醛树脂、阿司匹林的合成等。

将自然界中的物质用化学方法复制出来,或用化学方法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物质,都离不开物质的制备(或合成)实验。此类实验的设计,应尽可能提供多种制备方法,寻找多种合成路径,在对原理、装置、操作、经济和安全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比较后,从中优选出较为理想的实验方案。

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

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在中学阶段介绍的主要有:过滤、结晶(重结晶)、蒸馏、萃取、层析、渗析、升华、洗涤、干燥、色谱法等。在整个分离或提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只能和杂质起反应,不能与欲提纯的主要成分反应;和杂质起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和主要成分容易分离开来。为了达到分离或提纯的目的,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以上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此类实验的设计首先需要了解所要分离与提纯的化学物质及其所在体系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选择分离与提纯的具体方法。

五、物质的表征实验

对于通过分离与提纯得到的化学物质,还需要进行“表征”。所谓物质的表征,是对构成物质的成分、含量、价态、结构等特征的描述。对物质的表征,需要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物质的成分进行检验和鉴别。此类实验的设计应先进行外观观察,然后准备试样进行试验,并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来确定其成分,因此,此类实验也可称为性质表征实验。运用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对物质的结构进行鉴定,因此,这类实验也可称为结构表征实验。此类实验的设计首先需要了解典型离子或官能团在光、电、热、磁等方面的特征,然后根据其特点和学校的实验条件,选择恰当的仪器进行实验。

六、联系生产实际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结合生产实际的实验数量并不多,主要有合成氨、氨氧化法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和石油裂解、乙酸乙酯的合成等。这类实验装置比较复杂,综合性强,有利于学习者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关结合生产实际的实验,其首要任务是揭示化工生产的化学原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多借助其他实验教学的中介系统,如音像视频等,尽量促使学习者的联想想象,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

篇5

关键词:问题导引教学;高中化学;运用

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在问题导引式教学中,教师会提出严格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在短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的学习,并且在“个个突破”的环节进行各人展示,在知识点目标达成后,还要当场完成若干训练题,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看出,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相比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有很大的进步。本文就问题导引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做了以下归纳。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兴趣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引教学模式时,问题情境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高中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化学知识有关,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切入点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胶体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构建问题情境。如:“生活中,我们将淀粉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加热煮沸,就熬成了汤,汤可以较长时间稳定存在;而向豆浆里加入石膏,就变成了豆腐,是什么原因呢?黄河里的水奔流不息,为什么就不变清呢?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胶体的性质。”

二、控制问题难度,合理设置引导问题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引教学模式时,引导性问题的设置是关键,如何选取难度合适、针对性强的引导性问题是导引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许多教师在进行问题导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经验,所设置的引导性问题要么过易,要么过难,引导性问题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没有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反而无形中为学生构建了一道障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引教学模式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选择合适的引导性问题,问题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最好要落在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进行高中化学“硫酸、硝酸和盐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引导性问题:“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的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通过引导性问题,引入新课程的教学。这样一来,在合理的引导性问题指引下,学生很快就会对该节课的内容有了先入为主的意识,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自觉地把握学习的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对高中化学的学习能力。

三、以问题为中心,采取设疑解惑模式

问题导引模式教学的核心在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在进行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做到以问题为中心,采取设疑解惑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相应的引导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候可采用并列式或者递进式的问题串,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高中化学成绩的长久提升。

例如:在教师进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氯水”这一节教学时,可以以问题为中心,设置问题串:“新制氯水的成分是什么?氯水见光分解,氯水中什么物质可以分解释放出氯气?为什么?当氯水放在强光下长时间放置时,氯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组成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开端。在新形势下,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一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方法,从而理清所学的框架,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现有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发

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生命,

高中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

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课程对于化学实验给予了

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新课程下高中实验教材内容的调整分析

1.内容的选择更加生活化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的药品,以现实生活

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社会问题等作为实验的内容。例如,“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

响”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活水中的化学耗氧量”实验,可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自

己身边,促使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化学,学以致用。

2.实验方法和器材现代化

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现代实验方法和仪器得以进入学生的视野,这体现了高中化学实验的现代化变化。

例如,“用红外光谱法检验卤代烷中的卤素”实验,红外光谱法检验是一个创新。

3.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性化

新课程下高中实验内容的表述从以学科和实验为本转向了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学生的发展。(1)实验从

为“教”设计转向为“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从课内实验转向课外实验的开放学习。

(3)从实验操作能力转向实验思维与操作能力并重。(4)从教师的单一选题设计转向学生参与、教师指导

。(5)重视创新研究设计,使用现代实验方法和仪器。

二、构建全新的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

1.实验内容的选择原则

(1)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直观的、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动手实

践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

(3)加强对学生思维技能和过程技能的训练,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

(4)体现实验的探究。教师要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增加探究性和研究性,促

使学生思考。

(5)体现实验内容的生活化、绿色化和现代化。选材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绿色意识和环境意识,引入

新成果。

2.高中化学实验资源开发的建议

(1)整合探究性实验。课内实验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如调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这样的探究性实

验不但能够促使学生温习书本知识,更能让学生直接将所学知识、实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关注现实,解

决实际问题。

(2)适当借鉴网上的实验资源。在互联网中,信息丰富多彩,借助网络实验资源,在提高学生的化学实

验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理引入多媒体学习资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对于那些危险性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验,可适

当引入多媒体资源进行实验展示。

3.高中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建议

(1)探究内容:收集不同的水样,测定其pH,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

建议:测试本市主要河流各段水样,以探究母亲河的保护现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环境保护的意

识。

(2)实验探究: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某些性质差异。

建议:探究生活中的胶体、溶液等分散系。

(3)探究内容: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建议:探究市售食盐的不同种类,如营养盐等。

(4)探究内容: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铝盐和铁盐净水的作用。

建议:在调查自来水公司的基础上探究。

(5)实验:几种金属的焰色反应。

建议:根据烟花的颜色,探究其组成。

(6)实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

建议:制作水果电池。

(7)实验探究:乙烯、乙酸、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建议:参观化工厂,进行对比研究。

(8)对比实验:尿酸中葡萄糖的检测。

建议:引申至血糖测定,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爱心意识。

篇7

关键词:高中 化学教学 化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35-01

1 革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现阶段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化学素养,教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为了让教学观念更加充分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第一,注意课堂和谐氛围。在以往的化学课堂上,由于教师采用应试教学,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自身能动性的发挥,这对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极为不利。而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解决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对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假设创造了条件。第二,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所谓科学素养就是在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引进先进的高科技化学产物,以此开阔学生眼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与决心。第三,创造性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至关重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适当地带领学生观看化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把化学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这样就会增加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兴趣。第二,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授课,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化学知识的要点,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通过比较、对比的学习方法,认识到事物变化的不同,了解化学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思想可以让学生把握化学学习的零碎知识点,从而有效地区分出化学中众多的化学元素,使得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扎实。例如,在学习乙醇这一化学物质时,教师可以联系现实中学生常见的酒精做出讲述,通过这些让学生对酒精的各方面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有着深刻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出本章节要学习的无水乙醇,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思考无水乙醇的各方面性质,在之后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酒精和无水乙醇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区分出酒精和无水乙醇,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化学思想。

3 善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用唯物主义思想去思考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想。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聆听,让学生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在学习中的化学思想,并且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思想上的不足之处,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用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懂较难理解的化学理论知识,以此扩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对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合理的推理,让学生产生正确的化学逻辑思想,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做化学习题时,还会经常遇到一些超出学生学习范围的习题,教师应该重视这些习题,利用这些问题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而增加学生的推断能力。例如,已知H2与Cl2燃烧时产生白色的火焰,这时必然会有学生产生疑问,H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什么颜色的火焰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空气中O2的化学性质与Cl2的化学性质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必然会有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这时为了验证学生答案的正确性,教师可以做出演示实验,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这种通过学生对两种化学性质的对比,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开展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意识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地开展化学实验,用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意识。第一,教师应该学会巧妙地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第二,化学是一门十分精彩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化学这一学科联系生活实际的优势,在教学中多开展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熟悉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还能锻炼学生微观的化学思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的奥妙。第三,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实验废物,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收集利用这些化学废弃物品,从而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的水壶里经常会有水垢,这时可以往水壶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醋,从而有效消除了水垢。这样就很好地利用了化学中的酸碱反应消除了水垢,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面对全新的教育改革,很多学校进行了大胆的摸索和探究,认为在新课程中应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只是书本知识的获得,而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教学革命。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新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反思与批判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而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关键的一环。本文要探讨的就是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教师以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态度随和、可亲可近方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教师可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莫等闲,屏气观察再加热,反应完毕冷却后,停止通氢(气)为结束,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三个字上放慢速度,给人一种似警告的威言。接着实验的前两步按常规操作,后两步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当大家看到试管里的氧化铜颜色变为红色后又变为黑色,全都惊奇不已,寻思之余,又为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双含义的领会而眉开眼笑,并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顺序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而会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二、及时介绍一些生活中的趣味化学,强化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既枯燥又有趣的学科。枯燥就在于化学中要学习很多概念、很多公式,有趣就在于它跟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化学常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可及时地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有关化学知识,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十足的兴趣,他们能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处,就有了更深入地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介绍粗盐和精盐的差别,介绍铁生锈的条件及预防,介绍各种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生产的常见事物,联系到教学中,也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的本质。从多方面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使他们自觉地、不断地坚持学习下去,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定会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三、利用谐音和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教师运用风趣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一些谐音、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高一记忆卤素“氟、氯、溴、碘、砹”时可说成“俘虏需点爱”;将地壳中的元素含量顺序“氧硅铝”说成“养闺女”;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常发生记忆混淆,我便将“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说成“杨家将”;在用容量瓶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在定容时“仰视使浓度偏小,俯视使浓度偏大”,可以说成“羊小虎大”;在讲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时,生石膏CaSO4前的系数为1,熟石膏CaSO4前的系数为2,可以说成“一回生,二回熟”……这些生动的谐音记忆不但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编制一些顺口溜也有助于学生记忆,例如,初中学生对于元素的化合价和盐的溶解性很难记忆,教师便可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像化合价可编为“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镁钙钡锌,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磷氮+5与-3……”盐的溶解性可编为“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无沉淀,盐酸盐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与铅……”过滤操作要求可归纳为“一角二低三靠”。在这些口诀的引导下,学生的记忆效果会大大加强。

四、保护好奇心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学生都有好奇心,对陌生的事物存在探究的兴趣,而这种兴趣需要在学习中得以激发和维持。尤其是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和变化,有些甚至像变魔术一样神奇,深深吸引了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问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不要害怕和阻止学生的“好问”,不要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怪问”;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指导和启迪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现象,使他们广于提问,敢于提问,甚至善于提问。这样就从根本上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深入学科知识,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深奥道理,激发其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教师要利用较奇特的化学实验、悬念式提问、新奇的故事、不同于惯常结果的实验方法等,使学生情绪处于亢奋、激动之中,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索、揭示“奇”的奥妙,形成“我要学”的氛围,达到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

其实,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学,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参与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乐于学,不再对化学产生排斥情绪,而是将其当做一种乐趣,更积极地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化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边永亮.小议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青年文学,2012(08).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教育

创造就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普通高中生更是如此。高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笔者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形成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习惯,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利用化学的发展、发明,科学家的事迹和有关资料的介绍,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有全面地、深刻地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激励他们树立为国家和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利用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第二、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第三、加强对学生进行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和阅读的能力等等。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法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果沿用“应试教育”的做法,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体,是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只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的参与。而且在教师创设的教育情境中,主动的去观察、比较、思考.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至关重要。为此,在刚开始的化学教学中,首先,要坚持低起点、激发兴趣、结合实例、附例题的方式展开化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大大提高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甲烷的过程中,穿插烷烃甲烷沼气在农村地区的使用前景,西气东输,普通化学纤维简单区分等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扩展,并注重广泛收集化学学科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然后郑重推出。

三、设置课堂问题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高中化学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掌握化学知识以备战高考无可厚非,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引入,教师主动营造一种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习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迎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气氛下,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让他们不断深入到问题本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进行“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中,通过引用典型例题的方式对比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结合试验验证彼此的观点,在实践中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比如,学习原电池时。教师可以把常见的金属锈蚀防护作为问题切入点:①钢轨、金属徽章、刀片、脚手架、钢架如何进行防锈。②学校的硬件设施防腐情况怎么样?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有效保护?这些问题贴近实际,靠近日常生活,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可以藉此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理论而没有实际的事实作为保障是不够的。化学教学中往往伴随着很多的实验。因为化学反应一般都伴随着颜色、气味、质量等现象和变化,所以更能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因此,要充分利用这点优势,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亲手实践来验证学到的自然规律,对探索化学知识有更深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做示范,边做边讲解,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然后设置一些类似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体会其中神奇的变化和乐趣,并且能将原理牢牢记在脑中。

五、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灵活的思维方式,化学作为实验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介绍结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掌握科学的方法。另外,教师应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适当调整教材体系结构,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运用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等创新技法进行改进,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总结

正如上文所述,创新意味着进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有许多方面。只有教师本身在教学上有创新意识,才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型优秀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这需要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积极地融入到教学中,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找到最好的教学方案,将生活融人到学习中,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的创新思维之花能开得更绚烂。

参考文献

[1]丘传敏.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8).

篇10

摘 要 实验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是以分散到各章节的形式存在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只强调实验的认知基础功能,学生很难对实验方法、步骤、结果等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充分发挥各个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45-02

1 前言

高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认知功能[1]。目前实验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是以分散到各章节的形式存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而着重强调实验的认知基础功能,学生很难对实验方法、步骤、结果等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因此,充分发挥各个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2 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培养学习兴趣 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是心理学上对兴趣的定义。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将学生的实验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兴趣,这是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教学功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应当从认真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开始。把实验兴趣分为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实验兴趣的发展是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同步的。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稳定兴趣,保护和鼓励暂时兴趣,知识程序和实验层次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功能。

认知过程 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形成物质本质概念,对物质本质有正确的认识,从化学实验现象中通常可以揭示物质变化规律。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知识,还能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实验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当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将课程需要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交叉安排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探究性实验的认知功能。探究性实验是以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为基础,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从中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实验。现行的化学教材中,对社会生活中化学知识应用的探究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构成了探究性实验。

掌握学习方法 现今社会,信息和技术的发展推动知识的积累和更新,时代要求把认识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所以发挥化学实验的方法功能,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有针对性、有条件的,同一方法的培养可以在不同的实验中得以体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的化学教材中,很多演示实验所采用的可能不是最优或最简方法,所以教师要敢于改进、敢于创新,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实验药品重新设计,力求实验操作便捷、实验仪器装置简单、探索意义明确、现象明显、安全防污,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化学实验的创新功能分为更新型的创新实践和模拟型的创新实践。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根据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有关化学知识的简单实验课题、教材中拟定的实验习题和作业思考题的设计,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强化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也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能很好地发挥化学实验的美育、德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勤奋精神、钻研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挖掘对学生的美育、德育功能,例如:不能随意倾倒废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器材应该整齐、美观地摆放,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在不同的实验中注意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化学实验的美育、德育等功能。

3 开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途径

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劣质装修材料散发的刺鼻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气体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哪些危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危害?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回收?怎样回收利用废弃的垃圾?为什么豆腐吃起来嘴里会有一种涩涩的苦味以及怎样去除这种涩味?为什么烟花会是五彩缤纷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允许生产含氟冰箱?氟氯烃的定义及其危害是什么?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空气质量标准是如何规定的?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问题,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化学实验中探究方法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实验探究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点,学习探究方法,体验和经历探究过程[2]。如演示完氨的喷泉实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喷泉的形成机理和原因,再根据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另外设计一套能够形成喷泉的装置。再如金属钠燃烧实验在教材中是放在石棉网上进行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过少且浅黄色不明显,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浅黄色不明显和过氧化钠过少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实验教学情景 针对实验安全且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上台演示,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自然景观等。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例如:教学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分别演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铝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及向硫酸铝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氨水的对比实验;课堂上取出水壶中的水垢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让学生观察现象;动画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飞溅、沸腾的现象。

改进、补充、变换、重组实验,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可以改进一些污染较大、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为加深学生对反应原理的理解,还可以补充一些实验,并讲述这些补充实验的实际思路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可做如下改进:把装有N204与NO2气体的三叉管放入热水或冷水中,通过叉管中气体颜色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判断。此改进实验操作简便,效果较好,对比度大,现象明显。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爱好与特长、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加深、拓展和延续。实验设计展览、化学活动周、化学竞赛、组织工业参观等是常见的化学实验课外活动方式。如引导学生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做H2和Cl2的爆炸实验、氯水的光照实验、喷泉实验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成功进行了废物利用。

4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显得日益重要。要通过引入具体事例、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对实验进行改进、补充、变换、重组等措施,强化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让学生从化学实验中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