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

篇1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飞速发展,篮球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篮球产业化是篮球事业发展的趋势,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最好选择。篮球产业在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中也积累大量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篮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篮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篮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篮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的社会分工现象,篮球产业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篮球事业管理制度供给不足的影响,篮球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问题,这大大阻碍了篮球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对篮球产业的分析思考,并据此探索相应对策成为篮球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篮球产业的概念

篮球产业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盈利为最终目的,生产和提供篮球竞赛表演产品的组织集合。它是一个包含观众、球员、经纪人、媒体、赞助商、联盟和政府等在内的多方面复杂系统。

二、篮球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篮球产业也随着经济体制和体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发展。篮球产业不仅突破了计划经济中普通运动的概念,不断显示其经济价值,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转型的影响,越来越壮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篮球产业也逐渐显露了一些问题。

(一)篮球产业实力不足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人口多,生产力不发达,人均GDP较低的经济现状。由于经济环境无法满足篮球产业发展的需要,所以造成了篮球产整体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的现状。并且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对篮球产业影响巨大,特别是群众体育,覆盖面小,地区发展又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篮球市场差距很大。

(二)缺乏科学管理体制

科学的管理体制是篮球产业发展的关键,而目前我国篮球产业中的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例如篮球管理中心就是集政府、社会、企业、协会于一体,既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又有市场经济的形态。这种不明确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篮球产业的正常发展,侵犯了市场主体的利益。

(三)俱乐部发展缓慢

篮球俱乐部作为我国篮球市场的主体,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重体制中产生的,很多俱乐部虽然成立了公司,但主要还是在原高水平队的基础上,通过赞助或是合办的,在组建的初期对产权就没有清晰地认识,致使目前俱乐部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一旦出现问题双方的利益都难以从法律上得到保障。此外,各俱乐部的经营自和经济收益权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俱乐部发展。

(四)篮球市场监管体制混乱

监管机构设置不完善、不清晰,导致其监管职能不能完全发挥,进而造成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由于职业篮球市场监管政策不完善,在职业化改革中出现了投机、个人逐利行为,影响了篮球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由于职业联赛中出现人员的道德和信誉机制失灵,以及篮球市场信息交易的非对称现象使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监管链条断裂、缺失,部分监管机构的不公平现象也屡见不鲜。

三、篮球产业发展策略

(一)篮球俱乐部

实行篮球俱乐部制是篮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体制改变才能促进篮球产业的发展。俱乐部的成员和发展资金是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基础,要使一个俱乐部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必须要有成绩做铺垫:首先,优秀的俱乐部成员和团结协作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俱乐部的成绩是通过运动员拼搏体现的,因此优秀球员是取得成绩的必备条件。其次,必要的资金是俱乐部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俱乐部的运作管理需要以资金作为支撑,俱乐部经费的多少往往关乎着它的生死存亡。但是,俱乐部的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也是取得成绩的重要保障。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成绩的取得必须要有集体观念和团队凝聚力,即必须有一个优秀的管理机制,俱乐部应该朝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发展,并最终成为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权益,享受利益同时也承担责任的市场主体。

(二)股份制和市场化管理

俱乐部作为篮球产业的主体,必须明确产权归属,建立与完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职业篮球俱乐部。俱乐部股份构成应该包括以篮球队人力资源形式的无形资产和投资方投入的资金两部分,然后根据股份的大小确定股东在董事会中的席位。为了激发俱乐部的企业活力,应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形成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团队和以教练员为首的训练业务团队,建立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使俱乐部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俱乐部还要重视经营体制的建立,对俱乐部的进行专业的策划、营销和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

篇2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梢匀我庋竦模侨【鲇谌死喽宰匀唤绲娜鲜冻潭群透脑炷芰Γ瓷Φ姆⒄顾健5鄙Φ姆⒄故值拖率保死嘀荒芤揽俊叭说囊览倒叵怠崩凑绞ぷ匀唬阕陨淼男枰饩褪侨擞胱匀恢涞摹白匀痪谩笔逼冢坏鄙Φ姆⒄钩鱿至松缁岱止ぃ卑樗胬投晒辛耸S喽接兄埔院螅擞胱匀坏奈镏时浠还叵稻鸵⒃凇耙晕锏囊览敌晕〉娜说亩懒⑿浴毙问缴希慈嗣峭ü吧唐方换弧钡男问嚼词迪致阕陨淼男枰嬷死嗌缁峋没疃男问揭簿徒肓恕吧唐肪谩狈⒄故逼冢坏鄙缁嵘Φ母叨确⒄梗股缁岵聘坏囊磺性慈汲浞钟苛髦螅投晌死嗌畹牡谝恍枰接兄埔菜嬷觯鋈说玫饺娣⒄梗鞘比死嗌缁峋没疃问骄筒恍枰ü敖换弧钡男问嚼词迪郑簿筒恍枰凹壑怠辈迨制浼洌且浴案骶∷埽葱璺峙洹钡男问嚼绰阕陨淼男枰佣搿安肪谩钡姆⒄菇锥巍?/P>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沼诒蝗鲜读说谋拘岳炊源庵稚Φ氖焙颍缁岬纳拚刺腿梦挥诎凑丈缁嶙芴搴兔扛龀稍钡男枰陨械纳缁岬挠屑苹牡鹘凇!盵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梢匀我庋竦模侨【鲇谌死喽宰匀唤绲娜鲜冻潭群透脑炷芰Γ瓷Φ姆⒄顾健5鄙Φ姆⒄故值拖率保死嘀荒芤揽俊叭说囊览倒叵怠崩凑绞ぷ匀唬阕陨淼男枰饩褪侨擞胱匀恢涞摹白匀痪谩笔逼冢坏鄙Φ姆⒄钩鱿至松缁岱止ぃ卑樗胬投晒辛耸S喽接兄埔院螅擞胱匀坏奈镏时浠还叵稻鸵⒃凇耙晕锏囊览敌晕〉娜说亩懒⑿浴毙问缴希慈嗣峭ü吧唐方换弧钡男问嚼词迪致阕陨淼男枰嬷死嗌缁峋没疃男问揭簿徒肓恕吧唐肪谩狈⒄故逼冢坏鄙缁嵘Φ母叨确⒄梗股缁岵聘坏囊磺性慈汲浞钟苛髦螅投晌死嗌畹牡谝恍枰接兄埔菜嬷觯鋈说玫饺娣⒄梗鞘比死嗌缁峋没疃问骄筒恍枰ü敖换弧钡男问嚼词迪郑簿筒恍枰凹壑怠辈迨制浼洌且浴案骶∷埽葱璺峙洹钡男问嚼绰阕陨淼男枰佣搿安肪谩钡姆⒄菇锥巍?/P>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沼诒蝗鲜读说谋拘岳炊源庵稚Φ氖焙颍缁岬纳拚刺腿梦挥诎凑丈缁嶙芴搴兔扛龀稍钡男枰陨械纳缁岬挠屑苹牡鹘凇!盵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篇3

1.1勘查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行政授予的方式,将探矿的权利无偿划拨给地质单位,而地勘单位根据国家计划,利用国家投资(地勘费)实施找矿勘探工程,并将勘探成果无偿提供给国家工业部门利用。在这种体制下,勘探者既无任何风险承担,又没有自身的商业目的。地勘单位只是按国家计划来布置工作,完成任务。目的只是提交了地质报告,任务就完成了。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明确了将公益性勘查和商业性勘查分别运行的方针。明确了国家只出资完成基础性、战略性的地质调查,而具有开发目的的详查,勘探工程均由开发商投资完成。国务院第240号令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勘查出资人即为探矿权申请人”,这一来,打破了原先只能用地质单位作为探矿权人的做法。各行各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只要有钱,就可以申请探矿权,从而使勘探单位进入市场,形成了勘查工程的市场活动。在各行各业的探矿权人中,既可以是外国的,也可以是港澳台或大陆各省的,既可以是国营控股的,也可以是各种经济成份联合或纯私人(个体户)的。他们都是通过市场机制形式而获得探矿权的企业,走的是勘探~开发~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勘探成果利用周期短,开发速度快。许多商业性勘探,成果报告提交第二年就开始进入矿山建设,完全扭转了以往勘探成果几十年才规划、开发的格局。

1.2探矿权的出让和流转,使得资源储量形成了资产的概念

探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是保障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制度。有偿取得意味着探矿权有了财产权属性,可以在市场中流转。在探矿权出让或转让的评估过程中,评估的依据是资源储量(包含有资源储量可利用性及经济价值)。客观上使资源储量有了资产化的属性。同时使矿业行政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源储量成了矿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源补偿费以占用资源储量的优劣、好坏来定价。采矿许可证发放、矿业权的变更,物业纠纷,资源综合利用均可以用资源储量损耗的量鉴定。资源储量资产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勘查进程,提高勘查找矿的经济利益,促进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使资源利用真正做到市场配置。

1.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式了变化

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于1999年6月8日实施,废止了原来沿用苏联的一套储量分级分类的标准。具有经济意义属性的分类即资源储量按地质勘查控制程度、可行性研究、经济意义三个方面衡量。综合划分为三大类即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从经济意义上划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等十六个小类。在此基础上,国家于2002年相继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l3908-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O215—2O02)等22个单、复矿种规范。新的规范增加了各勘查阶段设计编制、勘查施工、地质研究、地质报告编制的审批、资源储量估算及评估,也可以作为矿业权转让,勘查开发融资等评价依据。新的规范将地质勘查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即预查阶段、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勘探阶段。提交勘查报告必须要有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能确定资源储量的分类,并分别对各类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1.4矿井建设立项做出了规定

原来建设矿井只要进行过详查和勘探,便可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在3O万吨/年以下的新建矿井,只要有详查报告,就可做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在3O万吨/年以上的,必须有勘探报告,才能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环境和水资源评估后到计划管理部门报批立项,地质矿产部门划定矿区范围、设计单位对矿井总体设计后,便可办理基建期的采矿许可证。新的建矿程序规定了矿井建设规模,审批权限范围和应具备的条件。120万吨/年以上的规模为大型矿山,120万吨/年以下至4O万吨/年以上为中型矿山,4O万吨/年以下为小型矿山,小型矿山的核准(原为立项)和证件办理分别在省发改委和省国土资源厅,中型以上矿山的核准和办证均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如果属于未经过国家出资勘查的空白区,投资商便可直接办理采矿许可证,若属于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还需经国家确认的矿权评估机构对探矿权价款评估后,方能取得采矿许可证。探矿权价款缴纳的期限为两年。如果属于国有企业投资勘探,因资金紧张一时不能结清的,可以申请将探矿权价款转为国家资本金。

1.5勘查规范在网度和储量比例上有了明显的放宽

为了适应市场化和投资者的要求,勘查规范对一些应由投资者做决定的事不再统一制定强制性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勘查网度(即工程的间距)。老的工程规范是勘探类型确定后,不同级别的储量是由确定的网度来划分的,超过就要降级。而新的规范对不同阶段勘查工程布设的要求,相对灵活。包括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新的规范对工程网度没有硬性的具体规定,也不是过去那种简单地倍数增长或减少,只是用极少量——数量有限——系统取样——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几个字样来表述,将工程间距的确认权交给了具体做地质设计的工程师来决定。二是探明可采储量。勘探规范指出:探明的可采储量应满足矿山返本付息的需要。表明了勘探规范没有对储量比例做硬性规定。在总的资源量查清的基础上,高级储量(新的规范所称的经济基础储量)探明的比例,由投资者做决定。前提只有一个数量一满足矿山前期生产需要,保证首期、储备后期、滚动发展。一般情况下,探明的资源量能满足矿山建设25—30年需要即可,改变了老规范有关储量比例的要求,使勘探工程布设更加灵活,突显了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

1.6在满足矿山建设初步设计前提下,对工程质量和解决设计中的地质问题要求更高

勘探设计既要符合规范要求,又要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工程间距和储量比例上有所放宽,但不等于勘查工程质量放松或降低标准,甚至比计划经济时期要求更加严格。作为商业性勘探,它的最大优点是地质勘查到矿山建设周期短,一至二年内,矿山就建成了,勘探成果很快得到验证。

1.7地质勘查工程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管理

地质勘查投资多元化和矿业权有偿使用、有偿转让的市场建立,在客观上形成了地质勘查工程市场,相应的就要符合市场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市场形式确保工程质量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需要中介性的地质勘查技术服务机构,给投资者作勘探工程管理提供咨询服务工作。二是地质勘查工程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来完成。三是勘查工程技术监督管理。

2现阶段矿产开发注重了成本和综合利用

2.1采矿权取得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通过行政授予的方式将国家出资形成可供直接开采的矿产地无偿提供给投资业主采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了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采矿权必须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取得。一是探矿权人直接申请办理采矿权。二是通过转让的方式取得采矿权。

2.2不再沿用落后的开采工艺

采矿权有偿取得后,矿权经营者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开采成本,除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外,重点还考虑到资源的回采。

2.3部门管理走向规范化

过去的管理是行政命令,现在的管理是依法行政,过去注重于产量和成本,现在更注重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事故的发生。过去鼓励超产,现在是限产。限制井下作业人数,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生产。现在国家加大了矿产资源的监管力度。一是严厉查处和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超层越界,破坏和浪费矿产资源的违法案件。二是对煤矿现有资源储量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对资源面临枯竭的煤矿不再扩大矿区范围,配置新的资源,资源等用完自行关闭。四是从2005年开始至2007年逐步关闭年产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2008年至2010年关闭年产6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五是严格矿权审批制度,20平方公里以上的探矿权和年生产规模45万吨以上的采矿权审批工作.,均由国土资源部直接审批。六是实行统一规划。国家规划矿区的开发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方可实施。非国家规划区的开发项目由省发改委核准后实施。

篇4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统文化;大陆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45-1

一、什么是现代艺术,什么是传统文化

(一)什么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是对现代主义话语的背离,一种自由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其特点为:(1)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在全球化体制中逐步实现了从官方庇护制度向现代市场体制的转型。[1](2)通过对传统资源和流行文化元素的挪用,形成了艺术世俗化和产业化的时代。消费世界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使日常生活充满了“美”的诱惑和庸俗的商业气息。艺术市场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金钱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一个有效元素。[2]

(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1、所谓“中国性”指艺术作品表现的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其不应是一个封闭的概念不拘泥于中国的艺术形式,如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使用西方的艺术形式,诸如油画、雕塑、钢琴、小提琴等都非常出色地表现了“中国性”。[3]

2、不只是表面符号,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几乎所有中国标志性文化元素都被符号化使用过,如“火药、汉字、指南针、印刷术、周易八卦、风水算命、中医中药、京剧脸谱等都被中国“当代艺术家”一一耍遍”,显然这种方式不能称得上中国传统文化形式。[4]

3、“中国性”应是与时俱进的,它不单单指过去的辉煌文化,也应指现展着的中国文化,谁都不想看到未来的若干年之后在“许多叫做“世界艺术史”的著作中,其古代部分介绍中国艺术,但到20世纪只有清一色的西方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5]

二、“金钱热(拜金主义)”下,第五代导演的沉落与第六代导演艺术性不被观众买账

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迎来了一次新的转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冲击下,大陆电影呈现出一派迷离纷乱的情景:两代电影人一边经历着问鼎夺冠于戛纳、威尼斯、柏林的凯旋与惊喜,一边又面临票房连连滑落的尴尬窘境。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第五代导演拿着国家的投资去拍电影,而不管票房成败的结果如何,这一代导演不得不思考对于电影应该迎合谁的口味。而对于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的第六代导演来讲,面对票房的失利他们转向去讨好国际大奖,这就出现了第六代导演作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90年代末期,以冯小刚为代表的非科班导演在商业电影上的成功让高高在上的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科班导演们决定在商业片的潮流中分一杯羹。接下来便有了进入新世纪之后,第五代导演开始“下海”,标志性事件为张艺谋商业大片《英雄》的推出。而第六代导演始终在票房的不佳中活动于“地下”(地下导演的简称)。

三、传统文化就不能在电影上既得到继承又得到市场认可?

如丹托所言:“从某种视角看,当代是信息混乱的时期,完美的熵的状况。但它同样是十分自由的时期。今天不再有历史的界限,一切都是允许的。”[4]不再有历史的界限,这意味着现代主义排他性原则的失效[5];接下来便形成了一种主义性质的世界性的同质性开始风行,如电影艺术里好莱坞模式在全世界的流行。这种同质性表现为:一切都不一样,但一切都差不多。这正是现在的当代艺术所处的大环境,这也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在走向前的趋势。这种同质性容易被某些“精英”文化所操控,向全世界灌输他们的趣味、娱乐、消费方式以及文化形式。这表现为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成名之后的集体失忆,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例。张艺谋以一部《英雄》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大片模式同时也带来了大陆电影的大片浪潮,之后张艺谋的导演生涯便翻船在了自己的商业大片里了,其以后的几部作品《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以及《三枪拍案惊奇》便再也回不到观众对于其早期作品的好评中了;导演陈凯歌在张艺谋“下海”之后,紧跟其后也投入到了商业片的浪潮中,《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以后其便陷入了恶评如潮中。当然相较于以他们两个为代表的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中的其他电影导演来说,他们算是“幸运的”,据某档访谈类节目在采访一位老导演时讲到,“现在很多老导演已经无片可拍”。说到第六代导演,他们可没有前辈们那么幸运,自成名以来他们就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他们被称为“地下导演”,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自我的一套风格以超写实主义的形式展现变迁之下的中国,而一直被归为“地下导演”之列,更为尴尬的是,他们的作品也始终未得到过市场的认可。

四、结语

在本土艺术市场发育不良的情况下,全球化的商业批评体制既给当代艺术家带来开放的自由,也带来了无尽的诱惑。第五代导演的下水,第六代导演的干渴,非科班导演的不断成功尝试。电影一方面符合当代艺术大众化、市场化,另一方面又在与当代艺术提倡的反传统相对抗。中国大陆电影需要电影制作人的责任感,同时也需要体制的支持与放手。

参考文献:

[1][2]周计武.什么是我们的当代艺术[J].文艺研究,2013,(03).

[3][4]范迪安.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J].中外文化交流,2007,(09).

[5]黄河清.“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56)――“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制造的西方艺术(《艺术的阴谋》第八章)[J].美术,2006,(01).

篇5

摘 要 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及其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东西部地区确立金融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证实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初步探讨了中国区域金融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区域金融 经济增长 发展模式

一、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我国较早地提出区域金融概念的是张军洲,他指出区域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这些区域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国的区域金融体系。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各自有着不同的独立构成因素[1]。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功能

第一,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资本的形成。资本的积累又很大程度上由储蓄的多少决定的,金融系统越是发达,金融机制提供给人们的选择就越多,金融服务就越便利,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的或暂时闲置的资金就可能被吸引到生产性用途上来,从而储蓄率就会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实际上,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能将区域内、外企业和居民的盈余资金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形成资本,从而就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第二,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和合作。首先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区域金融通过区域信贷、区域资本市场和引进外资等手段,支持地区性优势产业的发展,促使各地区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从而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形成。其次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一个按照经济区设立的中心银行体系,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政府行为对金融系统的直接干预,这样就提高了区域经济有效合作的可能性。随着区域性资本市场及产业集群的形成,资本市场将促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

第三,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体系中诸要素面貌发生重大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均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投入缺乏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力的主要障碍。金融发展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进程,一方面为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帮助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加速向现实生力的转化[2]。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

第一,区域的经济的效率和结构决定了区域金融效率。首先,区域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改善金融交易者包括金融资源供给者和金融资源需求者的交易地位,使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满足程度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其次,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金融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此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可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引起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金融效率。

第二,区域金融创新环境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分配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需求不断多样化和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是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金融创新的程度客观上取决于金融创新环境,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制度布置,很明显,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才能随着货币信用体系的发展独立生成为一种非凡的资源,并在经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引导功能。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假如是过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模式选择

探求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合理模式,要针对各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禀赋条件,按照其自身的金融发展规律,建设各区域适宜的金融环境。

(一)优化各个区域金融结构

合理的金融结构是金融体系高质量的体现,也是提高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配比度的重要环节。首先,区域金融结构的调整应选择以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协同发展的模式,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互补大于竞争。其次,尽快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出台有关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审计、会计和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此外,优化区域金融结构还必须改善各区域的金融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贷款支持[3]。

(二)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首先加强资金融通合作。随着区域金融合作的逐步开展,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有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不管是从资金寻求效益的角度,还是从支持中西部金融发展的角度来讲,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进行资金融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强化管理技术合作。由于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信用认证等国际化、标准化工作已经起步,管理制度和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些都是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而言,通过加强合作,东部金融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可以作为中西部金融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借鉴[4]。

(三)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现状表明,我国中部地区依然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和金融弱化的问题。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区域金融结构要与区域经济相协调。金融体系本身亟需打破国有银行在中部地区的垄断地位,积极鼓励新型商业银行和非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在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吸引民营企业和个体业者的金融支持。其次,以产业升级为契机,加强金融改革。企业的重组、并购和兼并等活动都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而现有的金融体系在产业升级的压力下不得不自我完善。再次,必须强化中部地区的金融功能机制。中部地区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功能互补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努力构筑一个高效稳健的金融平台。另外,中部地区政府应该重视保险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

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应根据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和金融结构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模式。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金短缺。由于开发初期,长期投资风险高,商业性金融或私人资本往往止步不前。政府应通过各种政策性刺激,如实行优惠的税收制度,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增强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等,逐步启发西部地区居民的现代金融意识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针对西部地区比较原始松散的金融活动形式,中央银行应当采取比较宽松的调控政策并制定有差别的金融发展政策。当然还要建立西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信用保证体系。此外,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的重要形式,在西部开发中应首当其冲地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通过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长期投资及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为西部奠定长期的发展后劲,真正体现政府“看得见的手”扶助开发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意图[6]。

参考文献:

[1]周立.中国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沈丽.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探究.经济师.2006.2.

[3]郝忠等.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观察.2005.9.

[4]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7:26-32.

篇6

关键词:价值;社会价值;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2)03――0029――06

关于价值的讨论日久弥新。从横向上看,不同学科对价值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别。从纵向上看,随着时间的发展,价值这一范畴,较之其最初的界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结合阅读林左鸣先生《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一书的感受,并依据多年来对“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体悟,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价值做一些说明和阐释。首先是解释价值的一般含义。其二,是从经济学意义上对价值的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再对价值的两个相关方面做出补充说明,以尽可能完善对价值这一范畴的认识。

一、价值的一般含义

价值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意义。比如在哲学中,价值更多地体现了其“属人”的特点。在生命程中,人一方面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由根据其内在尺度和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去。这种人对自然的超越,就标志着价值存在物的诞生,也正是由于价值世界的确立,人才得以作为“人”存活。因此,价值最本质的就是对自然事物预成的、宿命的、封闭的存在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在文学中,价值主要体现在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上,即其艺术价值。殷谦和罗崇敏等学者认为诗性的意味和纯正的美感、健康的趣味、悲悯的情怀、行文的温暖、客观的洞察、坚持的自由与尊严、独立的思考和客观的叙述等尺度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普遍价值准则。

此外,在物理学上,价值也有相应的解释。价值被定义为“对于确定的主体,事物所具有、所释放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就是价值,用Qg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可用Q来表示)。价值的度量单位与能量的度量单位“焦耳”相同。对于不同的主体,由于目标不同,因此价值也会不同。价值会随着环境条件和主题的内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价值会因选取的衡量标准不同而不同。

可以看出,价值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其特定的形态,比如社会价值、哲学价值、文学价值、物理价值等等。因此,对价值这一范畴的考察,可能首先应该对研究的领域或者学科进行一定的说明和限定。二、价值的经济学含义

上文中已经从多个学科的视角对“价值”的含义做了简要的阐述和说明。作为经济学者,自然对“价值”的经济学含义更感兴趣。在本部分中,笔者将对价值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价值的界定、价值的属性、价值的分类以及对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价值的界定

关于价值的界定,学者们各有见解。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价值的界定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归纳。其一是供给角度,其二是需求角度。

从供给角度界定的价值,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这是第一次有意识地将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从而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随后斯密、萨伊等人对这个思想进行发展,最终,马克思在区分了使用价值、价值等范畴之后,确定了“劳动价值”一元论。

从需求的角度界定的价值源于主观效用。这大体符合一般人的想法。

此外,在《现代经济词典》(D.格林沃尔编撰)中,“价值”被定义为:“某一种货物或劳务在市场上所表现的价格”。晏智杰也认为,“价值是价格的长期水准。”

从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位上可以看出,根据是否考虑竞争和社会供求的因素,价值由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在Ⅰ中,由于排除了供求变化的因素(实际上就是鲁滨逊一人社会或完全计划经济),因此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自然价值。而在Ⅱ中,随着对全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的考虑竞争因素的引入,这里的价值则包含着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历史价值”的意味。根据以上阐释,价值按照“社会性”这一标准划分,有两个考察维度。其一是自然价值,其二是社会价值。

自然价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在一定时间之内,通人类劳动而获得的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劳动时间的投入,高强度的劳动是低强度的倍加,因此,自然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时间价值。自然价值,或者时间价值,主要适用于诸如鲁滨逊这样的一人社会之中。举例来说,鲁滨逊在将24小时配置之后,运用X小时做饭和Y小时打猎所获得的价值,就是完全通劳动时间的投入获得的价值,它反映这个社会的共性的、无差别的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

自然价值在多人社会中也存在,但是多人社会中更多的是社会价值,自然价值仅仅是社会价值的一个特例。价值,在更广的范围内,都是以社会价值形式存在的。这个价值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贡献和竞争。从时间这一纵向的维度来看,在一定的时点,社会条件的变化引起价值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价值也不同。因此,社会价值就是一种历史价值,是随着历史中某个时点的社会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比如有句古话道“乱世藏金、盛世藏画”,即是说在乱世之时,黄金价值很高,字画可能价值较低。而在盛世之时,字画的价值剧增,而黄金反而价值相对下降。由此例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同一事物的价值是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的变化都是真实的。就如在上例中,乱世中黄金价高而盛世中黄金价贱。这两种价值都是真实存在的,其差异都是由于受到不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并不能简单的否定某种『青况下价值的真实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价值在每天、每时、每刻都可能变化,社会价值是通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当交换实现的时候就成为真实的价值,关于这一点,茅于轼先生也有相同的看法。因此,实现时的价格就是价值。没有实现的价格只是价格,最多是可能价值,价值一定是实现的价格。价值的实现需要市场,市场需要买卖双方,进而可知价值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价值。事实上,除了价值这一范畴,整个经济学“都是人类活动的学说;经济活动图式首先是人类活动图式。”

(二)价值的属性

价值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问的关系。而在(也只有在)市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分为买卖关系,即供给和需求关系。因此,对价值社会属性的考察,可以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 供给:必要条件

供给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供给就没有价值载体。供给,即通将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从而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或劳务,这个生产出的产品或劳务,就是价值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为生产提供供给的要素不止一种,其中劳动只是供给要素的一种,也是供给的必要条件。劳动当然是生产劳动与流通劳动之和。不言而喻,劳动成为价值形成或者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对于“劳动”这一范畴的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马克思当年的阐释,就会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马克思最初定义“生产劳动”时,认为生产有形物质资料的劳动才称为“生产劳动”,而“非物质资料”的劳动称为“非生产劳动”。随着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共识,即生产劳动还应包括提供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各种服务劳动,以及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笔者认为,对劳动内涵的扩展,有必要做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首先是服务业中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比如T台走秀和街头卖艺。无论是走秀还是卖艺,都是人类劳动的支出。对于这类劳动,不仅在实际生产服务环节付出劳动,在“出售服务”之前,艺人和明星经历的培训、排练等都是构成劳动的一部分。从价值的角度来讲,如果走秀和卖艺存在市场,二者交换达成实现了价值,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服务业中的体力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必要因素。

其二是脑力劳动。脑力活动,在有些情况下是否能够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的量的衡量,通常都成为研究的棘手问题。比如在斯密《国富论》中,提到一个贪玩的小孩把绳子系到机器上,活门就可自动关闭,大大节约了看管机器的时间。这种发明创新程,在笔者看来,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劳动。一方面,他的这种创新程,达到了看管机器的目的(工作或者劳动),此外,通他的思考创新,简化了体力劳动的程,提高了劳动效率。因此,这种直接或者间接针对工作或者劳动而进行的发明创新的脑力活动确是属于生产活动。另外,笔者认为,决策活动也是脑力劳动。决策的制定需要一个较长的思维程。根据一般的管理学理论,做出决策大致需要经八个程序,首先是识别决策问题、其二确定决策标准、其三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其四为开发备择方案、其五为分析备择方案、其六为选择备择方案、其七为实施备择方案、最后为评估决策结果。在决策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思考该决策给组织带来的效用和成本,都是基于如何在有限或者一定的资源投入约束之下,形成或者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量,比如如何保证产品的销量、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等等。此外,笔者提出,做梦活动也应是一种脑力劳动。从古今中外的案例中就可窥豹一斑。1890年,化学家凯库勒梦见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明白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1921年,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伊梦见神经冲动化学传递试验。1869年,化学教授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周期表。19世纪40年代,埃利亚斯―豪梦见工业缝纫原理。梦是创新的源泉之一,创新是一种脑力活动,那么做梦也毫无疑问,会对价值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其实,梦就是信息,做梦就是生产信息,而信息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正负。

综上,无论是最初马克思所定义的最狭窄的生产劳动,还是扩大了范围的生产劳动,包括发明创新、决策、甚至做梦,都属于劳动的范畴。因此,可以说广义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

2 需求:充分条件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只有交换才能使得价值真正实现。交换包括供给方(生产方)与需求方。第一,从效用价值论的角度讲,价值的确定是由消费者或者需求者的效用决定的。第二,生产的商品,只有得到市场的接受,只有需求的认定,商品才能得以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比如很多发明专利生产出来之后并没有投入市场,或者没有满足需求或诱导新的需求,那么这种发明专利的价值就无法形成,更不可能实现。第三,价值量的高低也受到需求(或者人气)的巨大影响。比如,林左鸣提到,一幅字画的价值,无论是用“劳动时间”还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都不合适,其价值只能以“本身承载的时空信息(包括美的信息)和欣赏主体的视界融合程度和接受程度为确定依据。即价值这一关系范畴,是与人的本质的需求力量相联系的。又比如像房地产、股票等资产,甚至可能由于一个虚假消息而引起投资者的大量买入(卖出),形成其价值的剧烈上扬(下跌)。再比如,面对同样数量的观众,当观众的需求和热情高涨时,演员的演出也就更为精彩,很多即兴创作也更为出色,这时候的需求不仅刺激了价值的创造,其本身也在参与价值的创造,因为满足越高,价值越大。因此,价值的高低满足,并反映了这种情况下的人气、心理和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需求是价值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对一个商品有市场需求,则该商品一定有价值,然而,一个有可能价值的商品不一定存在有效需求。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于有价无市的商品之中。

根据以上分别从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对价值属性所做的分析,可以对价值的社会属性做以下三点总结。

其一,价值本身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一个人的社会不存在(社会)价值,多个人的社会才存在社会价值(不包括计划经济的计划者价值)。正如林左鸣先生所说,“很多财富是被社会确定的,与传统的劳动本身没有联系”。

其二,价值的变化,是由于决定价值的条件发生的变化。这个条件主要就是指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价值随时都在波动,每一个价值都是真实存在的,价值量的变化,如果其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就是决定这个价值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价值的组成因素。

其三,价值的最终实现,必须通市场供需双方决定。价值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在共同的活动、生活中供需双方共同确定的。社会上所有的商品都必然有人的烙印。供给者需要空间和时间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需要社会的认定和认可才能实现交换,也就是需求者的介入。如果仅有生产者,消费者不认定,那么价值无法实现。如果消费者有需求而无生产,则虽然不可能形成现实的社会价值,但已经有潜在的社会价值,它会导致供给。价值的实现,是双方共同决定的,但需求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就是需求价值。

(三)价值的一种分类

对于价值,根据规范和实证两种不同的逻辑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应然价值和实然价值。

应然价值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目标确定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应然价值的确定需要时间因素,比如在一周之内,某商品的应然价值,或者在一年之内某商品的应然价值。从某个角度说,应然价值是商品或事物在人们理性的选择或者交易下形成的价值,因此应然价值就是一种适当价值。

实然价值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价值,实然价值就是完全由具体市场决定。当市场的需求高涨之时,实然价值就很高,如果条件发生变化,比如泡沫的破灭,实然价值就会下跌。因此,假设货币本身价值不变,那么这个价值就是具体的、现实的、已经实现的。如果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实然价值就会发生变化。比如,暴涨或者暴跌,这些情况都是客观的,在这些情况下所形成的价值也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商品的价值不能因为条件的变化而被否认,如果说这个价值与其本身的“应然价值”或者“长期价值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其原因只能是造成这种价值的条件可能存在不理性的情况。比如在《广义虚拟经济》一书中提到“以石油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泡沫,顷刻泡沫破裂,世界经济坠入库了可怕的深渊”。石油的价格与其“应然价格”或者“长期价格水平”发生较大的偏差,是由人类的经济行为不理性造成的。然而,人总是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循环,非理性的出现、泡沫的出现以及偏离的形成都是正常的、客观的现象,都是价值的实然体现。

(四)价值与价格

行文至此,可能读者会产生疑问,上文中很多地方涉及的“价值”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价格”之间有交叉、有重叠,甚至相同。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将价值和价格进行度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无意义的。有些传统理论认为,价值是内容,价格是形式,价值决定价格。在简单商品生产阶段,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交换;在商品经济时代,价值通竞争的演变为生产价格,并按照生产价格进行交换。这里的生产价格其实就是价格,已经在后面把价值等同于价格。一些比较流行的看法常常把价值假设为“纯洁的”、“永远正确”的一个范畴,而价格则通常意味着“丑陋”的、不合理的泡沫,但是,实际上,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博弈的对象,价格的波动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价格与实然价值对应,可以相等也可能不等,价格是可能价值。

此外,有些传统观点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实际上,交换价值就是价值。首先,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时候,价值――社会价值,是通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市场买卖双方通力量的博弈,最后完成买卖交易。因此,该商品实现时候的价格――交易价值,实际上就是该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之前,商品价值无法确定,只有通交易才能显示出价值量的高低或共同的认定。其二,在某些时候,有些商品存在“有价无市”的情况,比如需求旺盛但是卖方惜售,此时市场上可能存在该商品的“价值”,但是准确的说,这个价值只是该商品真实价值的估计价值、预期价值或者理论价值,只有在该商品实际交换后,这个价值才能得到确定。正如上文所说,物质,并非是单纯的物质,其生产程、流通程、交换程和消费程必定都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投入、需要人的介入。这些程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社会对该物质或者该商品的认可。这种认可,就是通交换完成的。(社会)价值通市场交换实现,市场实现的交换价值,实际上就是价值。而价格是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否一定要通一般等价物来与价值产生关联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价格或者价值在某个时刻被整个社会认可,那么这个价值或者价格在这个条件下就实现了。

三、价值的补充说明

上文对价值的经济学含义做了比较详实的阐释之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或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广义经济视角来审视价值这一范畴。下面对“劳动对象化”和“创造价值”这两个问题做简要的阐释。

首先对“劳动对象化”这一说法做一点说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价值就是“劳动对象化”,即劳动投入,最终转化为产品。然而正如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述的,劳动并非价值形成的充分条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价值的形成。因此,仅仅“劳动对象化”则范围窄,林左鸣先生提出“生活对象化”。对“生活对象化”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对“劳动”的外延进行扩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越来越成为“自我表现和创造体验的机会。”是一种非强制的、快乐的活动,也就是生活的全部活动,那么“劳动对象化”实质上就扩充为“生活对象化”。其二,是类比“劳动对象化”这一概念对生活对象化做一描述性的解释,生活对象化就是将生活中的各个因素,比如劳动、休闲、娱乐等作为要素投入后,成为另一种生活的产出。比如第一天的生活要素投入后,就形成了第二天的生活。比如观众将入场票价钱、观看表演的热情投入之后,艺人和表演者形成效用(收入效用和心理成就效用),这也是一种生活产生另一种生活的形式。生活就是活动,上一时刻的活动会对下一时刻的活动产生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林左鸣先生提出“人的本体是生活,价值本体就是生活”。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生活在复制生活,通上一时刻生活,形成下一时刻生活的价值。

篇7

罗马法创设了法人人格,而公司法人制度是对其的完善的体现和。但无论制度本身有多么完善,随着和的发展,公司法人制度暴露出很多弊端,如公司人格形骸化、利用公司规避义务和公共利益、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等等,这些都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鉴于此,无论是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在积极地探索另一种制度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来使该制度完善。因而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应运而生,这一制度的出现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法人制度。虽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于该法理的认识,如适用场合、要件,在很大程度上有分歧,可对于该法理最本质的认识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该法理最终追求的价值是公平、正义。所以在审理案件时,如果要适用该法理,要本着公平、正义这一理念。同时,对这一制度的、具体适用要件、场合以及在适用该法理时于某些具体制度的关系(如一人公司、合伙)该怎样处理,都在做积极的探讨。而我国实践中存在着滥用法人人格、人格混同等大量的事实,同时我国要引进国外先进的公司制度,如一人公司制度,以及我国国有正处于改革阶段,所以,对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作进一步的研究,借鉴外国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理论对我国的现实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法人 独立人格 公司法人格否认

一、引言

萌芽于古罗马奴隶社会时期,在中世纪封建社会初步形成基本概念,而在资本主义时期得到迅猛发展的法人制度,可以说是法律随着经济发展而对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的一种实现。而现代法人制度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且对于现代生活是必不可缺的。考察一下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制度赋予了公司的出资者只承担有限责任的特权,当然这里仅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可这种特权是建立在出资者丧失其直接支配权和控制权,债权人丧失直接向出资者追索债务的基础上。实际上它是平衡了出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其追求的价值是多元的。它一方面又利于投资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实现出资者与债权人乃至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可以说,实现利益平衡是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

令人遗憾的是,不管制度本身有多么的完善,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其本身就会暴露出很多缺陷。公司法人制度亦是如此。现代社会中,由于公司的规模很大,信息获取的难度很大,加上相关的制度不健全,使得出资者以及股东在公司管理中难免会出现滥用有限责任的情况,使得原本统一实现的双重的价值目标的天平向效率价值严重倾斜。可这种效率不是法律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我们的法秩序之终极价值乃是人性的尊严,其内容则为自由和平等。”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矫正事实中的法人制度天平的倾斜应运而生的。它是对传统的有限责任为核心的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挑战,也是充分体现法秩序的终极价值。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理分析

(一)公司法人制度的确立到公司法人格否认

如前所述,无论是法人拟制说、法人否认说或是法人实在说,都在其一定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其那个是由一定的意义。而现代的公司作为法人,其基本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团体性,二是独立人格。③这时公司的独立人格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的人格与组成公司的成员人格的相互独立,其独立的基础就在于其财产相互独立。二是公司以其所有财产承担责任,而出资者不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这就说明,公司人格的独立性与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具有一致性,而只有认识到公司的法人人格与其成员的人格分离是有限责任产生的前提,才能体会到公司法人制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此时,以有限责任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不仅使公司的规模扩大,而且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所以当历史发展到将法人的有限责任和法人制度的完美的结合到一起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时,就使公司制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使其在资本迅速集中、资本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减少、利润最大实现等诸多方面发挥老其他法律主体不能比拟的作用,真正实现了法人制度的社会经济价值。④随着法律思想、法律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的个人主义向团体主义转变,对于公司法人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认识也随之转变,最终得以确立。

但是,公司法人制度在实践中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从公司法人制度产生的那天起就明显的成为经济的催化剂,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可人们往往在追求一个价值的实现时,而忽略了另一个价值的实现。当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率同时,却遗忘了伦理道德价值的实现。因为虽说公司法人制度的安排十分合乎逻辑,它平衡了各个方面的利益。但由于在实践中制度本身对于股东不放弃或者假放弃出资的直接支配权和了控制权没有很好的设置预防和制约措施,以致在实践中出现股东滥用其对公司的财产支配权和控制权,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基于此,被侵害者由于公司人格的独立性,而没有有效的救济途径。

此时,人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将这种弊端剔除,以实现法律制度本身的公平正义的价值。

针对实践中的这些,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在积极探求一种制度可以制约。一方面,对于公司的设立、经营、注销都由法律明确的规定,并作出严格的限制,以强化公司财产与成员财产的分离。另一方面,当出现股东滥用公司有限责任时,西方一些国家创制了一种与公司人格有关的法理和制度,即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又称为揭开公司面纱,这种制度是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人格的前提下,对特定的法律关系中的公司法人格加以否定,透过公司独立人格,直接追索公司背后成员的责任。这一制度的产生是对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非常必要的补充,是对其制度本身的完善,对于实现制度的最终价值追求,平衡各方面利益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集中体现。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是对公司法人制度宗旨的维护。由于公司法人格因股东的种种行为而已经丧失其独立性,所以,公司法人格否认就是对这种已经丧失独立性的状态的揭示和确认。

公司法人制度是为了适应经济生活而制定出来的,其制定的目的被公司的设立人或股东歪曲,那么此人格就应当被否认。所以,当公司独立人格存在的目的与公司人格赋予的最初目的相违背时,法律最终会选择以正义、公平为目标,而将实际已经合法取得独立存在价值的公司人格予以否认,对此,1905年美国桑伯恩法官在审理诉密尔沃基冷藏公司一案中,首先开法人格否认之先河。他指出:就一般规则而言,公司应被认做法人而具有独立人格,除非有足够的相反的理由出现,然而公司的法人特征如被作为损害公共利益,使非法行为合法化,保护欺诈或为犯罪辩护的工具,那么,法律应将公司只视为无权利能力的熟人组合体。

现在,世界各国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有多种学说,英美法系有“工具说”、“说”、“企业整体说”、“另一个自我说”,而大陆法系则有“滥用说”、“规范适用说”、“分离说”。但无论哪种学说都表明,这一法理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实践中运用,而且在理论中也进行探讨。尽管如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还是没有动摇公司法人独立性及有限责任的独立性,与此相反,此法理正对公司制度的有益补充,从而使公司法人制度的双重价值更充分的体现。所以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真谛在于:当公司的独立人格因被投资人或股东控制或操纵而不再具有独立性,并被利用规避法律或逃避契约义务时,司法机关将无视该公司法律形式上的独立人格,而要求隐身于其后的控制者或操纵者以及其他人,对公司的债务或行为承担责任。可见,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集中体现在于维护公司法人制度,作为它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否认它。

(三)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之具体运用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具体运用,是为了追求法的最终价值——公平、正义的实现。在实践中,尽管这一法理已经出现近一个世纪,但世界各国对于在适用要件和适用的具体场合方面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

由于,该法理是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重要补充,但同时也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制约。所以,世界各国在使用该法理时都十分谨慎严格,一旦误用或滥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则会导致公司法人制度的不稳定,从而整个经济领域的稳定发展。因此,各国以公平正义为适用该法理的宗旨,在具体实践中运用。

美国在适用该法理时,如果公司人格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滥用公司人格用于不诚信的目的,不能符合社会公正的目的的要求则是不被允许的。德国适用该法理时则非常严格,规定公司违背了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分离以及股东财产权和公司经营权的分离的要求,也不当然导致到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发生,还必需要求股东的行为同时违反风序良俗原则和诚信原则。对于日本,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则有两种场合:一种是为规避法律而滥用法人格的场合,另一种是法人格纯粹形骸化。

从上述可以看出,美国是以追求和维护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制度的最终价值——公平正义作为适用的一般法理依据,而德日则是在适用该法理方面严格规定,尽量缩小该法理的运用,使该法理的运用固定化成型化。这也体现了两大法系在传统方面的差异。尽管如此,两大法系运用该法理的宗旨都是为了追求法秩序的最终的伦理道德的价值,都是以公平正义为其理念的。

根据现在的通说,一般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有四个:1、公司已经合法取得法人资格;2、股东滥用有限责任;3、公司侵犯了债权人利益和公共利益;4、公司法人格否认只是个案的。这在以下还要详细论述。

(四)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之滥用禁止

禁止滥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公正、正义的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自该法理创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最初认定适用该法理仅限于“欺诈”、“侵害公共秩序”、“规避法律”等场合,而现在已经被扩大使用,如在特定情形下公司造成不公平的结果,则可适用该法理,正是这种不公平结果的观念形成,使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扩大使用,同时,该法理的适用要件更加难以确定。现代各国实践中,公司人格否认不仅仅限于人格滥用或是人格形骸等场合,更多地偏向于社会责任。如公司造成环境污染,造成社会公害,违反劳动保险等为了保护非自愿债权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益,而适当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该法理被扩大使用,也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与之适应的,是完善公司法人制度的需要,也是实现法律之公正目的的需要,。其价值已被许多国家承认。由于各国并无统一的适用要件,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滥用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才能防止该法理被滥用呢?

首先,应该建立统一的适用要件及适用场合,制定普遍的适用规则,防止任意性和相互矛盾。以此来完善公司法人制度。这应该说是禁止该法理滥用最根本有效的措施。

其次,在审理案件中,应严格制定该法理的适用要件。可以说这一点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中有关键性作用,一旦认定符合要件,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后果,使公司人格不存在,直索公司背后的股东责任。就主体要件而言,应由受害人主动提出。但对于公司的小股东受损害则不能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最后,在案件审理时,应始终贯彻一个理念就是本着公平正义的法的宗旨趋衡量案件中的各方利益。

三、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实质和具体适用情况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实质

(一)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实质

日本学者森本滋有这样的一段精辟的论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时指对照法人制度的目的,就某一公司而言,贯彻其形式的独立性被认定违反了正义平衡的理念,并不对该公司的存在给予全面的否定,而是承认其法人存在的同时,只就特定事案否定其法人格的机能,讲公司与股东在法律上视为同一体。”由上述可知道,该法理的实质只是在肯定法人制度的基础上对某些个别予以否认,并不影响整个法人制度的存在价值,可见,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实质特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该法理的适用是以承认公司具有法人人格为前提的;二、该法理只是对特定法律关系中法人格的否认,而不是对整个法人格的彻底否认。这一特征表明,该法理否认的只是公司某一方面所具有的人格,如股东滥用有限责任造成债权人的损害,则在这一特定法律关系中,该法理才适用。而对于如公司纳税,对合同另一方履行合同等都不会丧失其法人人格;三、该法理是事后措施,只是对受害人在出现某些情况给予的一种救济的权利;四、该法理所最终体现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对以上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实质及实质特征的认识,该法理就像是在公司法人人格制度这一堵墙上的一个孔,虽说墙边上有个孔,但并不影响墙壁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具体适用要件

前面提到的具体适用的要件有四个:一是该公司已经合法取得法人资格。这就说明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也只有在公司取得合法法人格情况下适用,如没有合法取得法人人格,则公司的设立按现行理论来说就是公司自始无效,但这样作未免对债权人不利,所以应按照合同违约或侵权来解决,而不适用该法理。二是股东滥用有限责任。这一要件要求滥用有限责任的人必须是股东,这里的股东是指能够实际控制公司为特征,而对于经理董事滥用有限责任为自己牟利的,则不能适用该法理,应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此外,对于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行为的性质应有所区别,如“权利人滥用公司法人格时,就不必要究其是否有利用法人人格而加害他人之故意。这样,也有利于减轻受害者的举证责任,真正体现权利滥用禁止的法律精神之本意。”⑤三是结果要件,公司法人格滥用的行为造成了对社会的或他人的损害,还要强调的是,这种损害结果要与行为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四是这种法理的适用只是在个案中否认公司人格。

(三)适用公司法人格法理的场合

(1)资本显著不足。此种情况下是适用该法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在设立时,有最低资本额限制,但现在大多数国家对最低资本额限制很宽松,设立人很容易就能符合条件所以这里的资本显著不足不是与最低资本额相比较的,而是从的角度来看。如果在设立之初资本充足,只是在公司成立之后因种种原因而使资本不足,则不能认定此为类型。但是如果在经营过程中,以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致使公司资本严重不足,则是适用该法理的重要因素。

(2)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在此,合同义务应加以区分,可分为自愿债权人和非自愿债权人。自愿债权人是指通过合同契约成为公司的债权人,此时,由于民法上规定了很多制度,如担保、抵押等,使的自愿债权人没有处于很弱的地位,所以对于自愿债权人不适用该法理。而对于非自愿债权人一般是由于公司侵权造成的,非自愿债权人以方是处于被动地位,其权利没有能够很有效的得到保护,所以,在此要适用该法理,以期达到之公平正义,保护其利益,对受损害一方进行保护。因此,如果股东利用公司的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规避非自愿债权人的债权,则予以否认。

(3)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和公共利益。法律义务一般是指法律通过规定,使主体承担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使法律的目的不能实现,如纳税。法律义务一般都是负担性的,而且伴随着公共利益,通过新设立公司或注销公司来规避应承担的义务,往往损害了公共利益,其主观上都是故意的,对其公司应予以否认其人格。

(4)公司人格形骸化,或称公司人格混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完全由幕后的股东支配和控制,把公司作为工具。如国有;二是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关联公司,公司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财产混同;三是公司与股东之间特别是公司内部业务混同;四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混同。

以上几种情况,法人人格只是表象,其本质被股东作为牟取私利,回避义务的工具,应适用该法理对公司人格否认。

四、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一人公司的关系

一人公司,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设立的公司,其股东成员只有一人。在此情况下,公司内部失去了一定的制约机制,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无法明显分开,公司的独立人格很容易被滥用,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一人公司是对传统公司制度的挑战,但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允许设立一人公司,而且这是一种趋势,同时也表明了一人公司是能够适应经济的。针对上述情况,就很有必要适用公司法人否认法理。

判断一人公司是否存在法人格滥用或法人格形骸化的现象的客观标准有以下几个因素:1一人股东全部或大部分控制公司的经营权 决策权 人事权;2一人股东与公司的业务 财产 场所 会记账本相混同;3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即一人公司之股东无充足资本从事经营;4欺诈。上述第二种情况仅在一人公司中存在,此外,虽然说不一定存在股东的欺诈行为,但由于财产 业务以致人格混同,公司往往被当作股东的“另一个自我"或工具,法院通常本着公平正义之理念,对人格混同情形下的责任归属加以调整,或否认公司法人人格,或维持公司独立人格,以使公司背后的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⑥

从实践上看,情况很复杂,由许多并不都是利用公司牟取股东自身利益,有很多情况,其别是一人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的情形,都是支配股东或母公司有可能向被控制公司转移资产或利润,以逃避责任。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公司法仅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没有固定一人公司,但我国实践中存在着很多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并且有些地方还制定了 地方规章来规范现实中存在的一人公司,同时,承认一人公司制度也是世界的趋势。所以,我国应承认一人公司的存在。当然,承认一人公司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不然一人公司很容易会被滥用人格。除了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外,更需要有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作为救济手段,因而,引入和借鉴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对我国的实践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总之,公司制度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本身有缺陷,而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对公司制度的有益补充。从另一方面说,该法理是对公司制度的完善,而不是对其否定。而对于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认识,现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看法,可不管看法怎样不同,其基本的理念是相同的,那就是公平正义。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公司制度更是不健全,所以,我们来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建议我国公司法确立人格否认制度不能脱离我国的现实基础。 尾注:

① [日]久保新哉 题目为《公司法学之理念——自由与效率之间》载于台大法学论丛 第23卷 第2期430页

② 以上各说见于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出版社 2000年版

③ 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 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版 第1页

④ 朱慈蕴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价值取向》 选自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二卷 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 第360页

⑤ 朱慈蕴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价值取向》 选自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二卷 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 第128页

⑥ 朱慈蕴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一人公司的归制》 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86页

1:徐洪锋:《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的一点小小看法》,,2001年12月。

2:李勇: 《论法人人格否认制的适用条件及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适用中的焦点》,《合纵之论》2002 年6月,2002年6月。

3:潘华山:《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及其否认》,《法学》1998年第三期。

4:朱慈蕴: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年10月

5: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2004年3月31号

6:石少侠 《公司法教程》 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孙江

《二十一世纪法律热点问题研究》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年版